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前列腺增生健康教育

前列腺增生健康教育

前列腺增生健康教育
前列腺增生健康教育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健康教育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俗称前列腺肥大,是男性老人常见病。实际是前列腺细胞增生导致泌尿系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改变。

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1、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及急迫性尿失禁。

2、排尿梗阻症状:主要是由于前列腺增生阻塞尿路:

(1)排尿无力、尿线变细和尿滴沥.

(2)血尿: 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

(3)尿潴留:前列腺增生较重的晚期患者,梗阻严重时可因受凉、饮酒、憋尿时间过长或感染等原因导致尿液无法排出而发生急性尿潴留。

(4)尿频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更有临床意义。

3.梗阻并发症:感染、肾盂积水等。

健康宣教

1.保持尿液排出通畅,不可憋尿。

2.避免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宜进食易消化、低脂肪,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

3.多饮水,日饮水量2000-3000ML,达到自洁的作用。

4.进行了前列腺电切术的病员术后1-2个月内避免过度劳动,防止感冒,忌烟酒,忌食刺激性食物,以防继发出血。

5.前列腺电切术后多数膀胱功能低下,3-6个月仍有溢尿现象,因此需要进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训练,吸气时缩肛,呼气时松肛以尽快恢复尿道括约肌的功能。保持小便通畅,防止膀胱内压力增高继发出血

肾挫伤健康教育

肾挫伤是一种比较多见的肾损伤。主要症状为:

1.血尿:重度损伤可出现肉眼血尿,轻度损伤则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若输尿管、肾盂断裂或肾蒂血管断裂时可无血尿。

2.疼痛及腹部包块:疼痛由局部软组织伤或骨折所致,也可由肾包膜张力增加引起;有时还可因输尿管血块阻塞引起肾绞痛。当肾周围血肿和尿外渗形成时,局部发生肿胀而形成肿块。

健康宣教

1.绝对卧床休息2到4周:卧床休息的时间,因肾脏损伤的程度而异。

2.饮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有利于伤口愈合。

3.注意预防并发症,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

4.出院后仍需卧床休息,3个月内不能参加体力劳动和运动,以免继发出血。

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癃闭(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诊断如下: 1)小便不利,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尿道无涩痛,小腹胀满。 2)多见于老年男性,或产后妇女及手术后患者。 3)男性直肠指检可有前列腺肥大,或膀胱区叩诊明显浊音。 4)作膀胱镜、B超、腹部X线等检查,有助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泌尿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诊断如下: 1)多为50岁以上老年男性。 2)尿频,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史。 3)尿流率检查,最大尿流率降低,排尿时间显着延长。 4)直肠指诊:前列腺不同程度增大,中央沟变浅消失。

5)B超:可探明前列腺增大程度,膀胱内有无结石,肿瘤。 6)可直视下见前列腺增大,向尿道腔突出,使腔变窄或阻塞,前列腺部尿道拉长。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诊断如下: 1.湿热下注证:小便量少难出,点滴而下,甚或涓滴不畅,小腹胀满,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数。 2.肝郁气滞证:小便突然不通,或通而不畅,胁痛,小腹胀急,口苦,多因精神紧张或惊恐而发。舌苔薄白,脉弦细。 3.浊瘀阻塞证:小便滴沥不畅,或尿如细线,甚或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4.肾气亏虚证: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得出,或滴沥不爽,排尿无力,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二、治疗: (一)中医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 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就诊的50岁以上男性患者,首先应该考虑BPH的可能。为明确诊断,需作以下临床评估。 一、初始评估 1. 病史询问(medical history)(推荐) (1) 下尿路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及其伴随症状 (2) 手术史、外伤史,尤其是盆腔手术或外伤史 (3) 既往史和性传播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 (4) 药物史,可了解患者目前或近期是否服用了影响膀胱出口功能的药物 (5) 患者的一般状况 (6)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I-PSS评分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判断BPH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最佳手段。I-PSS评分是BPH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主观反映,与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以及前列腺体积无明显相关性。 I-PSS评分患者分类如下:(总分0-35分) 轻度症状0-7分 中度症状8-19分 重度症状20-35分 (7) 生活质量评分(QOL):QOL评分(0-6分)是了

解患者对其目前下尿路症状水平伴随其一生的主观感受,其主要关心的是BPH患者受下尿路症状困扰的程度及是否能够忍受。因此,又叫困扰评分。 以上两种评分尽管不能完全概括下尿路症状对BPH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但是它们提供了医生与患者之间交流的平台,能够使医生很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 2.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推荐) (1) 外生殖器检查:除外尿道外口狭窄或畸形所致的排尿障碍。 (2) 直肠指诊(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下尿路症状患者行直肠指诊非常重要,需在膀胱排空后进行。直肠指诊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形态、质地、有无结节及压痛、中央沟是否变浅或消失以及肛门括约肌张力情况。直肠指诊对前列腺体积的判断不够精确,目前经腹超声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可以更精确描述前列腺的形态和体积。 直肠指诊还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前列腺癌。国外学者临床研究证实,直肠指诊怀疑有异常的患者最后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有26%~34%。而且其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3) 局部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运动和感觉)

本科生护理病历

心内科实习护理病历第2页 主诉: 胸痛3小时 入院诊断: 1.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Ⅱ级(Killip’s) 2.高血压3级(极高危) 3.前列腺增生 现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3小时活动时出现胸前区疼痛,无咳嗽、咳痰、咳血,无大汗、咽部紧缩感,无胸闷、憋气,无颈肩部、后背部放射性疼痛,服用硝酸甘油后未缓解,于某医院急诊就诊,行心电图示:V1-4导联ST段抬高0.15-0.3mv,超声心动示:右房增大,前间隔及心尖部运动幅度稍减弱,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疼痛较前减轻,但未完全缓解,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饮食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显著变化。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180/90mmHg,平素不规律服药,血压控制不详;陈旧性脑梗塞病史3年,自述无后遗症;前列腺增生病史1余年。否认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出血、输血、手术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吸烟史30余年,10支/天,已戒30余年;饮酒40余年,2两/天,已戒4年。 专科查体: T35.8℃,P73bpm,R16次/分,BP138/79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黏膜无苍白, 无出血点。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湿罗音。HR73bpm,律齐,心音低,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关化验检查结果: 入院ECG示:窦性心律,I、aVL导联T波低平,V1-V4导联ST段抬高0.15mv-0.3mv。 入院随机血糖:6.0mmol/L

良性前列腺增生综合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

良性前列腺增生综合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 没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状多指因良性前列腺增生,出现良性前列腺增大,而造成膀胱出口梗阻所引起的一系列下尿路症状。老龄和功能睾丸产生睾酮经5α-还原酶变为双氢睾酮(DHT)是发生增生的基础。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简称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良性前列腺增生其实是病理诊断,主要表现为前列腺腺上皮或基质增生,并非细胞肥大,因此过去称之为前列腺肥大是不准确的。由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可导致良性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良性前列腺增大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可引起一系列排尿症状。近年很多学者发现老年男性的所谓前列腺增生症状并非完全与前列腺增大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有关,老年人的逼尿肌功能改变也可产生类似的症状,这些逼尿肌功能的改变或为长期膀胱出口梗阻所致,或为逼尿肌老化而为,因此国际上倡导用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来描述老年男性的一系列排尿症状。因此,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并非一定有良性前列腺增大,而良性前列腺增大并非一定造成膀胱出口梗阻。通常所谓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状多指因良性前列腺增生,出现良性前列腺增大,而造成膀胱出口梗阻所引起的一系列下尿路症状。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迄今仍不清楚,老龄和功能睾丸产生睾酮经5α-还原酶变为双氢睾酮(DHT)是发生增生的基础。在人类前列腺内雄激素为DHT占90%,从睾丸产生。肾上腺产生的雄激素仅占10%。雄激素不仅是前列腺内正常细胞增殖和分化必需的,同时也可抑制细胞死亡,有认为减少死亡可能更为重要。青春期以前切除睾丸的太监其前列腺终生处于不发育状态,即使到老龄,前列腺不发育,因为缺乏雄激素。先天性缺乏5α-还原酶的,其前列腺不发育,临床上也应用5α-还原酶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使之缩小。 睾酮和双氢睾酮在前列腺内和同一受体结合,但双氢睾酮的亲和力要比睾酮强5倍,而且也更稳定。前列腺对雄激素受体的反应是终生的,即使到老年

前列腺增生症病人的健康教育(图文)

前列腺增生症病人的健康教育 定义:前列腺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常称作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随全球人口老年化发病日渐增多。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递增,但有增生病变时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多数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随之增加。城镇发病率高于乡村,而且种族差异也影响增生程度。 临床表现:

如何预防: 1 保持情绪稳定,禁烟酒。 2 规律的性生活:无节制、无规律、过度的性生活对身体有害,也可诱发前列腺肥大。 3 早发现早治疗:40岁以后有前列腺肥大症状的应服药抑制前列腺增生,如保列治、舍尼通等。 4 症状加重时及时住院治疗。 术前指导: 1 术前2小时护士遵医嘱做好皮肤准备、做过敏试验。在手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防止术中呕吐。 2 保证术日前一晚良好的睡眠。睡眠差易引起血压、心率的变化,影响手术和麻醉。 3 术日晨注射术前针。贵重物品交与家属保管,换好手术衣服,等待

手术室接。 术后指导: 1 术后平卧位6小时后改半卧位,如有不适随时呼叫医务人员。 2 术后5天左右停止膀胱冲洗后可逐步离床活动,注意避免直立性低血压。 3术后一般禁食,肠蠕动恢复或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由流质(米汤)、半流质(稀饭)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在病人可以进食后,鼓励病人多喝水,进食粗纤维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 手术后病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病人家属陪病人聊天分散注意力等,鼓励病人提出止痛要求,或者护士将遵医嘱给予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5术后膀胱冲洗期间,床上活动注意保持冲洗管的通畅,勿使导管扭曲,受压或者堵塞,若有引流不畅的现象,可用手指挤压。家属不可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100分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用于诊断前列腺增生的方法为(D) A.直肠指诊 B.超声 C.尿流率检查 D.上述都可以 2.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很多,常用的药物有(D) A.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O B.5a还原酶抑制剂 C.植物类制剂 D.上述都正确 3.5a还原酶抑制剂是通过在前列腺内阻止塞酮转变为有活性的双氢塞酮,进而使前列腺体积部分缩小,改善排尿症状。一般在服药3个月左右见效,停药后症状不易复发,无需长期服药。(B) A正确 B.错误

4.对于前列腺增生说法错误的是(C) A.发病率在60岁时大于50% D B.发病率在80岁时高达83% C.前列腺增生的确切病因已明确 D.前列腺增生的确切病因不明 5.激光治疗:Nd-YAG激光有接触性、非接触性和组织内插人等方式,疗效不十分理想。目前应用铁(Ho)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肯定。(A) A.正确 B.错误 6.前列腺增生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B) A.充溢性尿失禁 O B.夜尿和尿频 C.肾功能不全 D.上述都正确 7.对于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非那雄胺说法正确的是(B) A.a受体阻滞剂

O B.5a还原酶抑制剂 C.解除排尿困难的动态因素 D.起效快 8.前列腺增生未引起明显梗阻者一般不需处理,可观察等待A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当BPH导致以下哪些并发症时,建议采用外科治疗(ABCD) A.反复尿猪留(至少在一次拔管后不能排尿或两次尿猪留) B.反复血尿,5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无效 C.反复泌尿系感染 D.膀胱结石 2.手术治疗途径有(ABCD) A.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B.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 C.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 D.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前列腺病历

入院记录 姓名:籍玉书出生地:永年县小西堡大西堡 性别:男性现住址:永年县小西堡大西堡 年龄:81岁工作单位:无 婚姻:已婚入院时间:2011年10月19日9时38分 民族:汉记录时间:2011年10月19日18时00分 职业:农民病史陈述者:籍玉书与患者关系:本人 病史记录内容是否属实:真实 主诉:尿疼,尿不尽5个月,不能排尿1天。 现病史:缘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不尽,尿疼现象。未正规治疗,在当地门诊输液(具体药物药量不详)治疗,反复发作,效果欠佳。1天前患者下腹部胀疼不适,1天未排尿。未特殊治疗。为进一步诊治故入我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无进行性体重减轻,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高热、寒战,无咳嗽,无胸闷、心悸,饮食可,尿频尿痛尿急,无血尿。 既往史:否认结核、伤寒病史。高血压病史15年余,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尚可。无糖尿病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外伤史,无输血史,无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邯郸市永年县,久居当地,未到过疫区及牧区,平常生活、饮食规律,无烟酒嗜好,生活环境可,无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无性病及冶游史。 家族史:家族中其他人员无同类病史记载,无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精神障碍等,无遗传史。兄弟及子女均健在。无其他疾病。 体格检查 T 36.4℃P 84次/分R 19次/分Bp160/9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可,反应灵敏,语言流利,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淤斑及出血点。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头发正常,眼睑无浮肿,眼球无震颤,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两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无畸形,无出血,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无苍白,口腔黏膜无溃疡、出血,舌苔正常,伸舌居中,咽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发音正常。颈两侧对称,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软,无抵抗,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2006年试行版) 第一篇基本知识 一、定义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以及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 二、流行病学 组织学上BPH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初通常发生在40岁以后[2],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时高达83%[3]。与组织学表现相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随之增加。大约有50%组织学诊断BPH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下尿路症状[1]。有研究表明似乎亚洲人较美洲人更易于产生中—重度BPH相关症状[4]。 三、病因学 BPH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的增长及有功能的睾丸两个重要条件。国内学者调查了26名清朝太监老人,发现21人的前列腺已经完全不能触及,或明显萎缩[5]。但BPH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上皮和间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性破坏引起。相关因素有:雄激素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间质一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1]。 四、病理 McNeal将前列腺分为外周带、中央带、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所有BPH结节发生于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1]。早期尿道周围腺体区的结节完全为间质成分;而早期移行带结节则主要表现为腺体组织的增生,并有间质数量的相对减少。间质组织中的平滑肌也是构成前列腺的重要成分,这些平滑肌以及前列腺尿道周围组织受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或其他酶类递质神经支配,其中以肾上腺素能神经起主要作用。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有丰富的G受体,尤其是αl受体[6-7],激活这种肾上腺素能受体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尿道阻力。 前列腺的解剖包膜和下尿路症状密切相关,由于有该包膜的存在,增生的腺体受压而向尿道和膀胱膨出从而加重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后,增生的结节将腺体的其余部分压迫形成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 一、膀胱颈挛缩 即膀耽颈纤维化增生,其临床表现很像前列腺增生症,但直肠指检前列腺大小常。一般认为膀肮颈缩继发于炎症病变,膀胱颈部平滑肌为结缔组织所代替,可伴炎 症。膀肮镜检时,膀肮颈后唇抬高,后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收缩变短。 二、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都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出现小便困难的临床症状,而增生与癌变亦往往同时并存。由于前列腺癌好发于前列腺的外周区,当癌肿在局部并末发展至很大的时候,小便困难的症状往往不甚明显。同时与癌肿多发生于外周区有关,当前列腺癌开始形成结节时.肛诊比较易于触及和发现,因此,当男性老年人因排尿问题就诊时,必须十分强调常规肛门指检。当肛检发现前列腺有硬性结节、表面欠光滑时,应作进一步的检查以帮助确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目前公认的对前 列腺癌特异的瘤标,正常情况下,血PSA<4flg儿。当前列

腺发生恶变时,多数病人的血PSA会增高。PSA为4—10yg 儿时,应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应作肛检触诊或B 超、CT影像学检查。有可疑结节时,应作前列腺穿刺和病 理活检。当血PSA为10一20yg/L时,应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的存在,需同时作游离PSA(FPSA)、总PSA (TPSA)以及PSA密度(PSAD)检查并进行比较,若FFSA/TPSA或PSAD/TPSA 之比<0.15时,对于帮助确诊有一定意义。血PSA>20Pg 儿时,80%以上可能存在有 前列腺癌并已发生处骨转移。另外,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症均会导致血PSA 增高,但不如前列腺癌的PsA高。而且前列腺癌经定期复查,往往会发现血PSA持续 升高。肛检触模按压前列腺后会导致PSA的一过性增高, 因此最好在肛检前抽血验PsA,已经肛检者最好于2—3周后再验PsA比较准确,以免出现假阳性。 B超、CT、MRI等影像检查对帮助鉴别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有重要意义,除了能观察到腺体增大以外,前列腺内部不均质,有结节性密度或低回声区,或伴有小钙化,前列腺边缘不光滑,包膜不完整,甚至浸润膀胱或侵及侧韧带,盆腔骸血管旁有淋癌.除了梗阻尿道以外,很容易发生骨尤其是转移,所以临床上疑有前列腺癌患者,除了肛诊、验血PSA、B超、CT检查以及穿刺活检等帮助前列腺诊断病变外,同

前列腺增生健康教育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健康教育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俗称前列腺肥大,是男性老人常见病。实际是前列腺细胞增生导致泌尿系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改变。 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1、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及急迫性尿失禁。 2、排尿梗阻症状:主要是由于前列腺增生阻塞尿路: (1)排尿无力、尿线变细和尿滴沥. (2)血尿: 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 (3)尿潴留:前列腺增生较重的晚期患者,梗阻严重时可因受凉、饮酒、憋尿时间过长或感染等原因导致尿液无法排出而发生急性尿潴留。 (4)尿频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更有临床意义。 3.梗阻并发症:感染、肾盂积水等。 健康宣教 1.保持尿液排出通畅,不可憋尿。 2.避免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宜进食易消化、低脂肪,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 3.多饮水,日饮水量2000-3000ML,达到自洁的作用。 4.进行了前列腺电切术的病员术后1-2个月内避免过度劳动,防止感冒,忌烟酒,忌食刺激性食物,以防继发出血。 5.前列腺电切术后多数膀胱功能低下,3-6个月仍有溢尿现象,因此需要进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训练,吸气时缩肛,呼气时松肛以尽快恢复尿道括约肌的功能。保持小便通畅,防止膀胱内压力增高继发出血 肾挫伤健康教育 肾挫伤是一种比较多见的肾损伤。主要症状为: 1.血尿:重度损伤可出现肉眼血尿,轻度损伤则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若输尿管、肾盂断裂或肾蒂血管断裂时可无血尿。 2.疼痛及腹部包块:疼痛由局部软组织伤或骨折所致,也可由肾包膜张力增加引起;有时还可因输尿管血块阻塞引起肾绞痛。当肾周围血肿和尿外渗形成时,局部发生肿胀而形成肿块。 健康宣教 1.绝对卧床休息2到4周:卧床休息的时间,因肾脏损伤的程度而异。 2.饮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有利于伤口愈合。 3.注意预防并发症,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 4.出院后仍需卧床休息,3个月内不能参加体力劳动和运动,以免继发出血。

XX省良性前列腺增生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XX省良性前列腺增生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一、我国前列腺增生的现状 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通常发生在40 岁以后,到60岁时发病率大于50%, 80岁以后高达83.3%。在高龄患者中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内科并发症的患者占很大比例。大约有50% 组织学诊断BPH 的男性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研究表明似乎亚洲人较美洲人更易于产生中-重度的BPH相关症状。 有关前列腺增生病因仍不完全清楚。目前一致公认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前列腺增生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组织学上BPH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男性在45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多在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前列腺的正常发育有赖于雄激素,青春期前切除睾丸,前列腺即不发育,老年后也不会发生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在切除睾丸后,增生的上皮细胞会发生凋亡,腺体萎缩。受性激素的调控,前列腺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相互影响,各种生长因子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大体内性激素平衡失调以及雌、雄激素的协同效应等,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病因。 二、前列腺增生的定义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亦称前列腺增生症,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和以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患者可在40岁以前出现病理学改变,但大多数人在50岁以后才出现症状。 三、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与评估 (一)前列腺增生的症状 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程发展缓慢,早期可无症状。随着梗阻程度加重、病变发展速度加快、合并感染及膀胱结石等,症状才逐渐加重,大多在50岁以后可能

急性尿潴留住院病历

进行性排尿困难5年,尿闭2小时 5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排尿费力,进行性加重,5年来曾数次出现尿急,尿频,,在当地诊断为"前列腺增生",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略有好转,2012.02、12澄城县医院B超:前列腺Ⅱ增生,残余尿量55ml。近年来排尿困难加重,尿等待,尿线变细,近期夜尿明显增多,4次/晚,2小时前排尿不出,伴下腹憋涨,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急性尿潴留、前列腺增生症"收住我科,病程中无低热,无腹痛等不适,体较好,大便正常。 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妻及儿子均体健,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家族史中无特殊病史。 T 36.8 ℃ P80次/分,R 20次/分 BP110/60 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步行入院,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调节反射存在。耳廓无畸形,双侧外耳道、鼻道及口腔无异常分泌物。听力正常。鼻旁窦无压痛,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牙龈无出血,肿胀,双侧扁桃腺无肿大,咽无充血,构音清晰,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及语颤对称正常,无增强或减弱,无胸膜摩擦感,胸骨无叩痛,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正常,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1.0cm处,直径约2.0cm,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心律齐,HR80次/分,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部见专科情况。肛缘见结缔组织增生,指诊同点齿线上黏膜隆起,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无畸形,活动良好。 专科情况: 下腹部耻骨上稍隆起,未见肠型,腹肌无紧张,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耻骨上可叩及圆形浊音区,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肝区无叩痛,腹水征(-)。肠鸣音3~4次/分。肛门指检:前列腺II°肿大,表面光滑,无压痛,质硬,中央沟消失,3.7.11点齿线上黏膜隆起伴同点结缔组织增生。 辅助检查: 血RT:WBC:8.2×109/l,BBC:4.89×1012/l B超(2012.0212外地):前列腺Ⅱ增生,残余尿量55ml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9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治〉专家共识》[1]。 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有尿频、夜尿次数增多且每次尿量少、尿线变细、尿流中断、尿等待、排尿不畅、尿不尽、甚至尿闭等症。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2]。 (1)病史:50岁以上男性,有尿频、夜尿次数增多、尿线变细、排尿不畅、尿不尽等症时应考虑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2)症状:储尿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增多、遗尿、膀胱区疼痛等;排尿期症状包括排尿踌躇、排尿困难以及间断排尿等;排尿后症状包括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 (3)主要体征:直肠指诊提示前列腺体积增大,中央沟变浅或者消失。 (4)辅助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超声检查、残余尿量超声测量、尿流率测量。 (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补充参考文献

(二)证候诊断 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治〉专家共识》[1]、《基于肾虚瘀阻论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专家共识》[3]。 1.湿热蕴结证:小便频数不爽,尿黄而热或涩痛,或小便不通,少腹急满胀痛,口苦口黏,或渴不欲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2.气滞血瘀证:小便不通或点滴而下,或尿细如线,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少腹急满胀痛,舌质淡或紫黯,脉弦或涩。 3.脾肾气虚证:尿频,滴沥不畅,尿线细甚或夜间遗尿或尿闭不通,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无华,便溏脱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4.肾阴不足证:小便频数不爽,淋漓不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神疲倦怠,腰膝酸软,咽干口燥,或五心烦热,尿少热赤,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5.肾阳亏虚证:小便不通或滴沥不爽,排尿费力,或尿溢失禁,神疲乏力,腰酸腿软,肢寒怕冷,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6.肾虚瘀阻证: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无力,尿线细,排尿时间延长,伴腰膝酸痛,小腹胀痛,舌淡紫苔白,脉细涩。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膀胱 推荐方药:八正散加减。常用药物瞿麦、扁蓄、车前子、滑石、山栀子、大黄、灯心草、四季红、三颗针、大风藤、荚蓉叶、川木通、金钱草、野菊花等。或使用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针刺治疗:取穴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丰隆、阳陵泉。针刺方法用泻法,留针5~1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理气、行瘀散结 推荐方药:沉香散合代抵挡丸加减。常用药物沉香、石韦、陈皮、乌药、王

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指南 一、意义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BPE)、尿动力学上的膀脱出口梗阻(BOO)和以下尿路症状(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 二、流行病 组织学上BPH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初通常发生40岁以后,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时高达83%.与组织学表现相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随之增加。大约有50%组织学诊断BPH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LUTS。有研究表明似乎亚洲人较美洲人更易于产生中"重度的BPH相关症状。 三、病因学 BPH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的增长及有功能的率丸两个重要条件。国内学者调查了26名清朝太监老人,发现21人的前列腺已经完全不能触及或明显萎缩。但BPH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上皮和问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性破坏引起。相关因素有:雄激素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闯质一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

四、病理 McNeal将前列腺分为外周带、中央带、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所有BPH结节发生于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 早期尿道周围腺体区的结节完全为间质成分;而早期移行带 结节则主要表现为腺体组织的增生,并有问质细胞数量的相对减少。间质组织中的平滑肌也是构成前列腺的重要成分,这些平滑肌以及前列腺尿道周罔组织受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或其他酶类递质神经支配,其中以肾上腺素能神经起主要作用。在前列腺和膀脱颈部有丰富的α受体,尤其是αl受体,激活这种肾上腺素能受体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尿 道阻力。前列腺的解剖包膜和下尿路症状密切相关。由于有该包膜的存在,增生的腺体受压而向尿道和膀脱膨出从而加重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后,增生的结节将腺体的其余部分压迫形成"外科包膜两者有明显分界。增生部分经手术摘除后,遗留下受压腺体,故术后直肠指诊及影像学检查仍可以探及前列腺腺体。 五、病理生理改变 BPH导致后尿道延长、受压变形、狭窄和尿道阻力增加,引起膀脱离压并出现相关排尿期症状。随着膀脱压力的增加,出现膀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逼尿肌不稳定并引起相关储尿期症状。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逼尿肌则失去代偿能力。继发于BPH的上尿路改变,如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其主要原

精癃(前列腺增生) 中医诊疗方案

精癃(前列腺增生) 中医诊疗方案 (外科) 精癃,现代医学称之为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解剖学的特点,前列腺增生症能造成排尿不畅等与膀胱出口梗阻相关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临床以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甚至出现肾功能受损。 诊断依据: 一、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进行诊断。 (1)尿频,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渐有排尿困难,余溺不尽,严重时可有尿闭或小便失禁。 (2)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 (3)直肠指诊:精室肥大,表面光滑而无结节,边缘清楚,中等硬度而富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4)B超检查:前列腺大小测定较正常增大,膀胱残留尿量多。 2、西医诊断要点(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第一版) (1)LUTS(下尿路症状):膀胱刺激症状和膀胱出口梗阻症状。 (2)合并症:有无血尿、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及肾功能损害。 (3)直肠指诊: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检查方法。 (4)前列腺大小的评估:直肠指诊、B超或CT测定法。 (5)残余尿测定:B超测定法和排尿后导尿法。 (6)实验室检查 1)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鉴别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之一; 2)血肌酐测定:可了解有无肾功能受损及其受损程度。

(7)尿动力检查 1)尿流率测定:了解排尿情况,尿量不少于150m,最大尿流率(Qmx)<10ml/s,提示有膀胱出口梗阻,最大尿流率>15ml/s。 2)压力-流率测定:可区分逼尿肌无力与膀胱出口梗阻。 二、中医治疗 1、证候分类 (1)湿热下注:尿少黄赤,尿频涩痛,点滴不畅,甚至尿闭,小腹胀满。口渴不欲饮,发热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消癃通闭 方药:八正散加减(木通9g、瞿麦9g、扁蓄9g、车前子12g、滑石15g、栀子9g、大黄9g、甘草梢6g) (2)脾肾气陷: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爽,尿失禁或夜间遗尿。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8g、炙甘草9g、人参12g、当归10g、橘皮10g、升麻12g、柴胡10g、白术15g) (3)肾阴亏虚:小便频数不爽,淋漓不尽。伴有头晕目眩,腰酸膝软,失眠多梦,咽干。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通窍利尿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山药12g、丹皮10g、白茯苓10g、山茱萸10g、泽泻9g、黄柏9g、熟地黄12g、知母9g) (4)肾阳虚损:排尿无力,失禁或遗尿,点滴不尽。面色恍白,神倦畏寒,腰膝酸软无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助阳、通窍利尿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黄20g、山茱萸12g、牡丹皮10g、山药 12g、茯苓 12g、泽泻10g、肉桂 3g、附子(制)6g、牛膝 10g、车前子10g) (5)气滞血瘀:小便努责方出或点滴全无,会阴、小腹胀痛,偶有血尿或血精。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沉弦或细涩。

慢性前列腺炎病例

慢性前列腺炎病例 患者:赵先生 年龄:42岁 主诉:尿频、尿不尽、尿滴白伴勃起功能障碍半年。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不尽、尿滴白,伴性生活时勃起硬度差。曾在当地市医院诊断为“1.慢性前列腺炎2.性功能障碍”给予口服抗生素及前列康,效果不明显。性生活时硬度越来越差,有时不能插入阴道。今为时一步治疗,故来我院就诊。 精索静脉曲张病例 患者:李先生 年龄:28岁 主诉:左侧阴囊坠胀不适一年,加重5天。 现病史:患者于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阴囊坠胀不适,休息后可缓解。最近左侧阴囊坠胀加重,偶伴左腹股沟隐痛。 包皮过长病例 患者:秦先生 年龄:20岁 主诉:包皮过长,包皮龟头偶发痒,有异味,要求手术。 现病史:患者诉包皮龟头偶发痒,有异味,清洗不及时有包皮垢。 顽固性早泄病例 患者:吴先生 年龄:29岁 主诉:早泄2年。 现病史:患者诉性生活时间短,一触即发,有时未进入阴道即射精,性生活时间红1分钟。 前列腺增生病例 患者:康先生 年龄:65岁 主诉:排尿困难,尿等待,尿线细,尿滴沥10年。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等待,尿线细,排尿困难。曾在多家医院诊治,诊为“前列腺增生症”。口服药物,静脉药物及局部治疗,效果均差。近两个月出现不能排尿,多次留置导尿管,曾去多家三甲医院咨询,因年纪大,并发冠心病、陈旧性心梗,心房纤颤而无法手术或行电切治疗,遂来我院就诊。 念珠菌阴道炎

患者简介: 姓名:廖小姐 性别:女 年龄:23岁 住址: 诊断:念珠菌阴道炎 病案号: 初诊时间:06年2月3号 治愈时间:06年2月20号 主诉:反复外阴痒半年 症状:反复外阴痒半年伴白带多,豆渣样,经期前后明显,给予阴道上药无好转。 病历示范病案书写规范妇科病历 一、妇科病历书写要求 参照一般病历要求,书写入院病历,并注意以下各项: (一)病史 现病史详询主要症状的发生、发展,起病的检查和治疗变化的全部过程。 1.主诉阴道流血或月经异常者,须详记初潮年龄,以往有经周期,出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有无血块,痛经程度,出现时间及变化;末次月经情况,有何全身症状,有无鼻出血、皮肤紫癜等。 2.主诉白带增多者,注意发病时间,白带性状、量、色、臭味,有无伴随症状(如外阴瘙痒、下腹疼痛、泌尿系症状等),白带排出量与有经、孕产关系等。 3.主诉腹部包块者,应记发病时间、原发部位、大小、增长速度、活动度、硬度及压痛,有经变化,有无慢性或急性腹痛,有无膀胱、直肠或胸部受压迫症状,注意与妊娠、腹水及尿潴留等鉴别。 4.主诉腹痛者,详询发作时间、性质、程度、频率、发作诱因或其他症状(如闭经、早孕反应等),腹痛发作部位,有无转移、伴发症状(如发热、呕吐、晕厥、尿频、腹泻等),治疗情况,以及以往有无发作史或手术史。 5.病人如有其他专科伤病而未痊愈者,均应在现病史中另段扼要记述。 过去史有无肺结核、阑尾炎、甲状腺肿,有无胃肠、心肾及血液系统疾病及接触有害物质史。如曾行手术,须了解其手术名称、效果及对麻醉药品的反应。 个人史 1.月经史初潮年龄,持续日数及周期,经血量,有无血块及痛经史。末次月经及前次月经时间。 2.婚姻史结婚年龄或再婚年龄,丈夫健康情况。不孕症者,须了解性生活情况。 3.孕产史初孕年龄,孕产次(包括足月产次、早产、流产、人工流产、现有子女数),及每次孕产期有无感染、难产、大出血等异常情况。末次妊娠年月,曾否采用避孕措施,方法、效果如何,有无副作用或并发症。 4、家庭史有无遗传性或传染性疾病,如畸形、血友病、白化病、高血压、糖尿病、癌肿、结核等。

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泌尿外科)

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 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ICD-9-CM-3:60.2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病史:IPSS、QOL评分。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0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 1.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

前列腺增生健康宣教

前列腺增生健康宣教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前列腺增生健康宣教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理想的治疗是手术摘除。为了让病人更好地配合手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应指导病人掌握下列知识。 心理指导 病人年老、行动不便,由于尿频、排尿困难、尿溢而产生自悲、羞涩心理,怕增加别人麻烦而推延治疗。应解释尽早治疗的目的、意义和必要系性,安慰、关心病人,解除心理障碍。 术前指导 1、饮食: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影响手术安排。除青光眼、肾功能不全者,嘱病人多饮水。告知术前禁食10-12小时,禁饮6-8小时,以减轻胃肠负担,防止麻醉后呕吐引起误吸和窒息。 2、预防急性尿潴留:术前2周戒酒、戒烟,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防止前列腺急性充血、水肿而引起急性尿潴留。 3、肠道准备:术前晚灌肠一次,以免麻醉后肛门扩约肌松弛,造成粪便污染。 4、皮肤准备:剃除手术区皮肤的毛发后,清洗局部,防止术后伤口感染。 术后指导 1、饮食:肛门排气后,逐渐进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引起前列腺窝出血。 2、体位:取平卧位,将气囊导尿管牵引、固定在大腿一侧,不得随意屈曲大腿,避免过早下床活动,目的是避免改变气囊固定的位置,以防气囊破裂移位,导致尿管松脱引起大出血。 3、膀胱冲洗指导:告知术后需持续冲洗,以清除伤口处的碎渣、积血,应注意: a、保持膀胱冲洗通畅,防止脱落、堵塞。 b、根据冲洗液颜色调节冲洗速度,但不随意调节冲洗速度,冲洗速度过快会使膀胱生理性收缩频繁,引起胀痛。冲洗速度太慢,达不到冲洗目的。 4、膀胱痉挛时,可指导病人采取深呼吸、呵气等方法,以减轻疼痛。 5、指导病人进行缩肛锻炼,锻炼盆底肌功能,提高肛门扩约肌的收缩力,防止尿失禁,每日三次,每次30-40次,以不感疲劳为宜。 出院指导 1、多饮水,进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着凉。 2、适当休息,术后1-2个月内避免过度活动,如跑步、骑自行车、性生活等,防止继发性出血。 3、保持心情舒畅,如有尿流变细,及时就诊。

前列增生病历模板

入院记录 主诉:尿频、尿急、尿痛一周余,加重2天 现病史:一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0C,继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夜尿次数多达4-5次,当时自认为是“感冒”引起,未予以重视,在家自服解热药“复方氨酚烷胺片”每次1片,每日两次,第三天发热症状消失,尿频、尿急,尿痛依然存在,入院前2天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尿道口红肿,尿道小便时刺痛,会阴部潮湿,小腹胀痛不适,今为求诊治,前来我院,门诊检查以“前列腺增生”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一般,饮食一般,小便频数,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结核”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献血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家人均体健,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母已故,否认家族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7℃ P 86次/分 R 22次/分BP 140/9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醒,精神一般,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86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前列腺区压痛(+),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神志清,精神一般,腹部平坦,腹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前列腺区压痛(+),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指诊:前列腺肿胀,压痛,

前列腺增生治疗的临床进展

BPH的临床进展性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张祥华 一、BPH临床进展性的概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进展性自1997年始有报道,1997年、1999年和2001年,分别有大量国外文献报道了BPH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进展性的问题,这也作为一种循证医学从理论上支持了BPH的临床进展性。正式在整个泌尿外科学界确立BPH临床进展性的是PLESS研究和MTOPS研究,根据MTOPS研究,700多例未服用任何有效药物的BPH患者中,有17%出现了临床进展,其中最明显的进展表现形式就是排尿困难的症状,即下尿路症状为主的表现形式。 目前各国包括欧洲和中国的BPH诊治指南都已将BPH的临床进展性纳入了指南。中国BPH诊治指南中的BPH临床进展性作为独立章节列出,其中包含了下列三个内容:(1)BPH被证实是一种进展性疾病;(2)与BPH进展相关的高危因素分析,包括年龄、血清PSA、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和症状评分;(3)影响BPH进展的其他因素,如高血压和高血脂等。 二、BPH临床进展性的表现 1、症状加重(评分的不断增加) BPH临床进展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最多见的表现形式就是症状不断加重,即IPS评分越来越高。根据MTOPS研究,在17%出现临床进展的患者中,有78%的患者都表现为下尿路症状的加重,即IPS评分的增加,22%的患者表现为各种尿路感染、合并了膀胱结石或尿潴留等。总体而言,出现下尿路症状加重这种表现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大。 2、最大尿流率的进行性下降 BPH患者前列腺增大,压迫尿道,导致患者排尿困难。如果患者前列腺体积不断增加,最明显的表现即患者排尿等待时间延长,每次排尿的尿线越来越细,具体的临床指标最大尿流率会进行性下降。 3、残余尿量的出现或增加 随着BPH进展,患者会出现残余尿量,或者在原残余尿量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比如患者60岁时只有尿频和夜尿的症状,残余尿量为零,到65岁时,尽管尿频和夜尿的症状稍微加重,但残余尿量却达到100ml甚至200ml,这就说明患者的临床进展非常明显。 4、相关合并症的发生(AUR) 尽管BPH是一个良性疾病,但其合并症却困扰着患者和医师。比如急性尿潴留(AUR)是泌尿外科急诊较为常见的疾病,影响患者终身。它被认为是BPH进展最明显的证据,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表现为0.4~25%。老年男性出现尿潴留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将尿液排出体外,只能就诊导尿。而在尿潴留的诊治过程中,若尿管连接不成功,就需要进行膀胱造瘘,这样就会造成患者的恐惧和不理解。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医师要了解BPH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患者每次就诊都要向其说明这一状况,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进行一些行为治疗,预防BPH合并症的发生。 5、接受外科治疗(最终) 目前认为,BPH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是BPH临床进展性的最终表现形式。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有时会复发,比如TRP的5年复发率约10%,但是相对而言,复发患者还是少数。 三、与BPH临床进展相关的危险因素 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对BPH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还要预测患者是否会在若干年后发生临床进展,也就是要去发现一些相关的危险因素。近年来,Olmsted County研究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工作。目前认为年龄、PSA、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和症状评分是构成BPH临床进展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1、年龄 BPH是一种高龄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发病症状会越来越重,因此与BPH临床进展相关的第一位因素就是年龄。美国Olmsted County研究发现,年龄越大的患者出现尿潴留的几率越高,比如70岁年龄段的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机会比40岁年龄段的患者要高7.9倍,两者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前者需要外科治疗的比例为10.9人/年/千人,而后者为0.3人/年/千人。这一比例与我们实际的临床诊治也非常符合,在北大医院的BPH住院患者中,大多数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都是50岁以上。MTOPS研究发现,62岁以上的患者出现临床进展的几率要远远高于62岁以下的患者。其他临床研究均证实BPH患者急性尿潴留及需要手术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2、血清PSA 泌尿外科医师普遍认为血清PSA最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但是BPH诊治指南指出,第一,血清PSA是BPH临床进展的风险预测因素之一;第二,在临床诊治中要同时兼顾前列腺癌的筛查。临床工作中,要兼顾血清PSA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意义和对BPH临床进展性的判断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国内外研究发现血清PSA水平可以预测前列腺体积的增加、最大尿流率的改变以及急性尿潴留发生的危险和需要手术的可能性。PLESS研究显示急性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和手术需要随着血清PSA升高而增加,4年后累积发生率从最低PSA 水平(0.2~1.3ng/ml)的7.8%上升至最高PSA水平(3.3~12.0ng/ml)的19.9%。MTOPS研究提示血清PSA≥1.6ng/ml的BPH病人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