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

起草专家

母义明尹士男

专家委员会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列)

陈璐璐 高政南 巩纯秀 高 鑫 洪天配 纪立农 姬秋和 刘 超 李光伟 李 红 李 强 母义明 宁 光 冉兴无 田浩明 王卫庆 薛耀明 严 励 闫胜利 于德民 尹士男 赵家军 赵志刚 邹大进

目录

第一章 胰岛素泵的概述 (4)

1.胰岛素泵治疗的定义 (4)

2.胰岛素泵简介 (4)

2.1胰岛素泵工作原理 (4)

2.2发展历史 (4)

2.3胰岛素泵的应用现状 (5)

3.胰岛素泵治疗的特点 (5)

第二章 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3)

1.短期胰岛素泵应用的适应症 (6)

2.长期胰岛素泵应用适应症 (6)

第三章 胰岛素泵治疗规范 (7)

1.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和目标 (7)

1.1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 (7)

1.2血糖控制目标 (7)

2.胰岛素泵使用的胰岛素类型 (8)

3.胰岛素泵的剂量设定 (8)

3.1每日胰岛素剂量的计算 (8)

3.1.1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胰岛素剂量的计算 (8)

3.1.2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胰岛素剂量的计算 (8)

3.2剂量分配 (9)

3.2.1基础输注量和基础输注率的设定 (9)

3.2.2餐前大剂量的设定 (9)

3.2.3剂量分配的注意事项 (9)

3.3补充大剂量 (6)

3.4校正大剂量 (9)

4.胰岛素泵输入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10)

5. 血糖监测 (7)

6. 低血糖的处理 (8)

7. 降糖药物的洗脱期 (8)

8. 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后向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的转换 (9)

9. 胰岛素泵剂量和程序设定的一些方式 (9)

第四章 胰岛素泵操作、维护及管理规范 (9)

1.胰岛素泵操作规范 (9)

1. 1输注部位 (9)

1. 2胰岛素泵的安装 (9)

2. 胰岛素泵报警的处理 (10)

3. 意外高血糖的处理 (10)

4.胰岛素泵耗材使用及护理规范 (11)

5.医院胰岛素泵管理规范的制订 (11)

6.个人胰岛素泵管理规范 (11)

7.胰岛素泵的基本技术指标 (12)

8.胰岛素泵售后服务规范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9)

1:补充大剂量计算 (19)

2:校正大剂量计算 (19)

3: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后向多次皮下注射的转换 (20)

4:胰岛素泵剂量和程序设定的一些方式 (20)

一、胰岛素泵的概述

1.胰岛素泵治疗的定义

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

2.胰岛素泵简介

(1)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

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按与进餐的关系可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不依赖于进餐的持续微量分泌,即基础胰岛素分泌,此时胰岛素以间隔8~13min脉冲形式分泌;二是由进餐后高血糖刺激引起的大量胰岛素分泌。

为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尝试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方法,70年代末期机械性的胰岛素输注装置即胰岛素泵雏形开始使用,但由于体积大操作复杂,难以在临床推广。至90年代,制造技术的进步使胰岛素泵体积缩小,便于携带,操作简便,易学易用,剂量调节更精确和稳定,因而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目前胰岛素泵技术更趋完臻,可更精确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简而言之,胰岛素泵通过人工智能控制,以可调节的脉冲式皮下输注方式,模拟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同时在进餐时,根据食物种类和总量设定餐前胰岛素及输注模式以控制餐后血糖。

胰岛素泵由4个部分构成:含有微电子芯片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电池驱动的机械泵系统、储药器、与之相连的输液管和皮下输注装置。输液管前端可埋入患者的皮下。在工作状态下,泵机械系统接收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储药器内的活塞,最终将胰岛素通过输液管输入皮下。

(2)发展历史

z20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的概念

z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生理性胰岛素皮下输注装置,胰岛素泵开始

应用于临床

z20世纪80年代中期 :胰岛素泵体积大,操作复杂,难以推广使用

z20世纪90年代后期 :胰岛素泵体积小,操作方便,调节剂量精确,开

始在临床广泛使用

z21世纪初:胰岛素泵更加智能化,与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相结合的胰岛素

泵治疗在临床广泛应用

(3)胰岛素泵的应用现状

胰岛素泵的使用在国际上已有20余年历史。DCCT研究结果的公布奠定了强化胰岛素治疗在糖尿病治疗和并发症控制中的重要地位,也为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优质的临床证据。该研究证实,与多次胰岛素注射相比,胰岛素泵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同时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自DCCT研究结果发布后,美国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泵用量上升显著。2005年,美国胰岛素泵使用者已达到278000人。1型糖尿病(T1DM)占胰岛素泵使用者中的绝大多数。

胰岛素泵进入中国市场约10年,目前使用人数已近2万。据在我国使用胰岛素泵患者中的调查显示,使用泵的人群中,T1DM为54%,2型糖尿病(T2DM)为44%,其余的2%为其他原因引起的糖尿病。

3.胰岛素泵治疗的特点

(1)更有利于血糖控制

平稳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胰岛素泵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灵活地调整餐前大剂量及基础输注量,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和黎明现象,降低糖化血红蛋白c)水平。

(HbA

1

更少的体重增加:胰岛素泵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避免过大剂量使用胰岛素导致的体重增加。

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胰岛素泵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夜间减少输注基础输注量,避免了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同时用于餐前大剂量的胰岛素也有所减少,避免了多次注射治疗方式时胰岛素在体内的重叠作用,从而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

减少胰岛素吸收的变异:多次皮下注射治疗需采用中长效胰岛素制剂,而该类制剂在同一个体上吸收率差异很大,可导致血糖急剧波动。而胰岛素泵使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制剂,吸收较中长效胰岛素稳定;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注射部位易产生硬结,局部脂肪萎缩,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而胰岛素泵使用者,输注部位基本

固定,避免了胰岛素在不同部位吸收的差异,胰岛素泵注射时胰岛素用量较多次皮下注射时胰岛素用量明显减低,便于胰岛素的吸收。

加强糖尿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由于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短,从而缩短了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时间,手术后禁食期间只给基础输注量,既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又减少了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促进了手术后机体的恢复。

(2)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胰岛素泵的使用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增加糖尿病患者进食、运动的自由度;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管理能力;减轻糖尿病患者心理负担。

二、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1.短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作为一种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装置,胰岛素泵原则上适用于所有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以下情况,即使是短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也可以有更多获益:

z 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胰岛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

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z需要短期胰岛素治疗控制高血糖的T2DM患者

z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z 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z 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不宜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者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伴有严重循环障碍的高血糖者,不推荐皮下胰岛素泵治疗。

2.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者均可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研究显示,以下人群使用胰岛

素泵获益更多。

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特别是:(1)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的糖尿病患者;(2)无感知低血糖者;(3)频发低血糖者;(4)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5)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6)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7)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不宜长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者:(1)不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者;(2)对皮下输液管过敏者;(3)不愿长期皮下埋置输液管或不愿长期佩戴泵者;(4)患者及其家属缺乏胰岛素泵使用相关知识,接受培训后仍无法正确掌握如何使用胰岛素泵者;(5)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神异常者;(6)无监护人的年幼或年长患者,生活无法自理者。

三、胰岛素泵治疗规范

1.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和目标

(1)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胰岛素输入装置,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与胰岛素治疗的目的一致:即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相对于常规的胰岛素治疗方法,胰岛素泵治疗可更长期平稳、安全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血糖控制目标(表1)

表1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控制目标

项目 理想 良好 差

血糖(mmol/L)空腹/餐前 4.4~6.1 ≤7.0 >7.0

非空腹 4.4~8.0 ≤10.0 >10.0 c(%) 6.5 6.5~7.5 >7.5

HbA

1

注:血糖控制在一些特殊人群,特殊情况下应注意个体化,

2.胰岛素泵使用的胰岛素类型

短效人胰岛素或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常规浓度为U-100(100mU/L)。特殊情况可使用浓度为U-40(40mU/L)的低浓度胰岛素,但要注意换算和核实胰岛素泵有无与低浓度胰岛素相关的功能。选用胰岛素时,应遵循胰岛素说明书。

中、长效、预混胰岛素不能用于胰岛素泵治疗。

3.胰岛素泵的剂量设定

(1)每日胰岛素剂量的计算

应根据患者糖尿病分型、血糖水平以及体重情况确定,初始推荐剂量如下:

①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胰岛素剂量的计算

根据不同的糖尿病类型胰岛素剂量设定为:

T1DM:一日总量(U)=体重(kg)×(0.4~0.5)

T2DM:一日总量(U)=体重(kg)×(0.5~0.8)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进行个性化剂量调整。

②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胰岛素剂量的计算

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根据胰岛素泵治疗前的胰岛素用量计算,

具体可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而定(表2),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进行个性化剂量调整。

一日总量(U)=用泵前胰岛素用量(U)×(70%~100%)

表2 已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换用胰岛素泵治疗时每日胰岛素用量的换算

使用泵以前血糖控制情况 开始胰岛素泵治疗时推荐剂量(U/d)

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 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75%~85%)

经常发生低血糖 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70%)

高血糖、极少或无低血糖 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 100%

(2)剂量分配

①基础输注量和基础输注率的设定

定义:基础输注量是指维持机体基础血糖代谢所需的胰岛素量。 基础输注率是指胰岛素泵提供基础胰岛素的速度,一般以胰岛素用量(U)/h表示。

每日基础输注量=全天胰岛素总量×(40%~60%)(平均50%)

基础输注率与时间段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以及生活状况来设定。

基础输注率的设定模式较多,可根据血糖控制的需要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时间段,临床大多分为3~6个时间段。相对T2DM,一般T1DM采用更多分段。

在运动或某些特殊情况时,可相应地设定临时基础输注率。

② 餐前大剂量的设定

定义:在三餐前一次性快速输注的胰岛素量。初始设定的餐前大剂量总量一般为初始全天胰岛素用量的50%。按照三餐1/3,1/3,1/3分配。 特殊情况下根据饮食成分,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血糖情况个性化设定。

③ 剂量分配的注意事项

初始胰岛素泵治疗时,总剂量的50%为基础输注量,50%为餐前大剂量;

年轻的患者可采用基础输注量40%,餐前大剂量60%的方法来分配。

(3)补充大剂量

定义:在临时加餐时所追加的一次性快速输注的胰岛素量。

计算临时进餐前追加量是根据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碳水化合物系数(即该患者每1单位胰岛素所能平衡的碳水化合物克数)进行计算(计算方法见附录1)。

补充大剂量(单位) = 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g)/碳水化合物系数(g/单位)(4)校正大剂量

定义:纠正当前高于目标值的血糖时所补充的胰岛素量。当目前血糖高于目标血糖值时可以通过校正大剂量来加强血糖的控制。

校正大剂量 =(实测血糖 — 目标血糖)/胰岛素敏感系数

此处所指胰岛素敏感系数为该患者每一个单位胰岛素能降低的血糖值,因人而异。胰岛素敏感系数根据全天胰岛素用量计算(计算方法见附录2)。

4.胰岛素泵输入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原则是根据自我血糖或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进行动态调整。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胰岛素剂量调节。以下情况应更注意调整胰岛素泵剂量: z初始胰岛素治疗

z有血糖剧烈波动

z有低血糖发生

z患其他疾病、发热、应激状态(如创伤、精神打击、悲伤、恐惧、惊吓、劳累过度等)而引起血糖升高

z妇女月经前后

z妊娠期

z血糖未达标

z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时

5.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治疗中胰岛素剂量调整的依据是自我血糖监测或动态血糖监测的数据。

在治疗开始阶段应每天监测 4~7次,建议涵盖空腹、三餐前、后和睡前。如有低血糖表现可随时测血糖。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症状,应监测夜间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

血糖控制不佳者可通过动态血糖监测(CGM)更详细的了解血糖波动的情况和指导胰岛素泵治疗方案的调整。

6.低血糖的处理

低血糖的定义:血糖值≤3.9mmol/L或出现低血糖症状

z怀疑低血糖时立即测定血糖以确诊

z了解发生低血糖原因

z处理低血糖

z每15min监测血糖一次,直至血糖稳定

z如需要,可暂停泵治疗

z检查泵是否工作正常

z设定程序是否正确:时间、基础输注率、餐前大剂量、每日总量

z检查状态屏,检查储药器,如储药器内的胰岛素量少于状态屏的显示量,可能为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过量

z如考虑低血糖是由于胰岛素用量过大所致,调整胰岛素用量:

(1)空腹低血糖:降低夜间基础输注率

(2)中晚餐前低血糖:降低餐前基础输注率或减少前一餐的餐前大剂量 (3)三餐后低血糖:减少餐前大剂量

(4)夜间低血糖:调整低血糖时段的基础输注率或减少晚餐前大剂量 z发生低血糖后增加近期血糖监测次数

z注意无感知低血糖,尤其夜间低血糖,必要时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了解血糖的波动情况

7.降糖药物的洗脱期

降糖药物间作用的重叠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 根据开始胰岛素泵治疗前降糖药物种类,考虑不同的洗脱期。若在开始胰岛素泵治疗之前没有停用中效、长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可设置一个临时基础输注率,在前12~24h输注低于计算剂量50%的胰岛素。

8.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后向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的转换

转换方法见附录3

9. 胰岛素泵剂量和程序设定的一些方式

见附录4

四、胰岛素泵操作、维护及管理规范

1.胰岛素泵操作规范

(1)输注部位

首选腹部,其次可依次选择上臂、大腿外侧、后腰、臀部等,需避开腹中线、疤痕、胰岛素注射硬结、腰带位置、妊娠纹和脐周2~3cm以内,妊娠中晚期的患者慎选腹部。

(2)胰岛素泵的安装

胰岛素泵的安装应严格遵循所选用胰岛素泵的说明书进行, 一般含以下操作步骤:

z准备药品与材料

z清洁洗手防止感染

z抽取胰岛素填充储药器并排气泡

z连接输液管

z安装

z充盈

z埋置皮下输入装置

z开启胰岛素泵

2.胰岛素泵报警的处理

当胰岛素泵在输注胰岛素的环节出现问题时会发出报警蜂鸣,屏幕上出现相应的信息提示,此时应立即仔细检查并及时解决。

3. 意外高血糖的处理

出现意外高血糖,需排除以下情况:

(1)胰岛素泵

z关机后未开机或停机状态未恢复

z报警未解除

z泵本身故障

(2)电池 电力不足或电池失效

(3)输注系统

z更新输液管时未排气,导致无胰岛素输注

z输液管裂缝或连接松动,导致胰岛素溢漏

(4)储药器

z储药器内胰岛素已用完

z气泡阻塞储药器出口

z储药器前端破裂,胰岛素漏出,未能经输入导管进入人体

(5)输液管前端

z输液管皮下胰岛素输注装置脱出,胰岛素未输入人体

z输液管皮下胰岛素输注装置与输液管连接处松动或破裂造成胰岛素漏出 (6)埋置部位

埋置部位感染、硬结、疤痕、腰带位置及处在腰带摩擦处 ,胰岛素未能被有效吸收。

(7)胰岛素结晶堵塞输液管或胰岛素失效

4.胰岛素泵耗材使用及护理规范

(1)胰岛素泵需及时更换耗材(各种品牌胰岛素泵零配件不同,根据情况选择 更换)

z电池:平均寿命1~2月

z螺旋活塞杆:1~2年

z转换接头:1~2月,如有渗裂应及时更换

z防水塞:如塞柄断裂应及时更换转换接头并更换新的防水塞

z储药器:用完即换

z输液管:根据使用说明书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通常3天

z当储药器内胰岛素用完后应更换新的储药器与新的输液管

(2)胰岛素泵的日常护理

z注射部位应经常轮换,建议3~5天轮换,不宜超过7天。如有硬结或疼痛要及时变更

z注意每次更换输液管时必须先清洗双手,再消毒清洁皮肤,无菌操作并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z定期清洁胰岛素泵:软布清洁

z胰岛素泵需避免静电、浸水、撞击和磁场

z根据要求,某些品牌胰岛素泵需定期回厂检测

5.医院胰岛素泵管理规范的制订

z需制订胰岛素泵的使用操作管理规范

z专人保管胰岛素泵,负责做好各项使用记录

z对胰岛素泵质量安全的定期检测,检测泵的工作状态

z定期对泵操作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6.个人胰岛素泵管理规范

z患者及家属或监护人需了解胰岛素泵工作原理和应注意事项

z做好用泵前的物品准备

z保证有备用的胰岛素泵耗材

z学习胰岛素泵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z学习程序和输液管操作

z学习胰岛素泵报警处理流程

z记录基础输注率和餐前大剂量数值

z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与皮肤清洁

z 每天需自检输液管系统1~2次

z 有皮肤感染的症状或其他问题,应及时就医

z 胰岛素需提前从冰箱取出,与室温同温

z 使用与胰岛素泵匹配的储药器和输液管

z长期用泵者,应定期接受胰岛素泵工作状态随访,定期到医院与医务人员共同讨论血糖监测的结果和调整胰岛素剂量

7.胰岛素泵的基本技术指标

z输注安全性:不发生过量输注,同时具有安全报警,安全自检,安全锁功能

z输注精确度: ≤±5%

z基础输注率时间段:≥6时间段

z最小输注步长:≤0.05 U

z防水性:≥IPX7

z数据存储功能,可供回顾下载

z多种餐前大剂量和基础输注率模式选择

8.胰岛素泵售后服务规范

z需提供24小时免费服务电话

z需提供24小时区域内服务:直接服务于区域内患者,组织患者培训和回访

z提供及时的胰岛素泵维修服务,并在维修胰岛素泵期间向患者免费提供替代胰岛素泵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 中华医学杂志,2008, 88:1227-1445.

2. 毕宇芳,宁光,陈瑛,等.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控制糖尿病高血糖的临床观察.临床内科杂志, 2002,19 :468.

3. Melville B. The insulin pump: why not use it for every type I diabetic patient?. Crit Care Nurs Q, 2005, 28:370-377.

4. Pickup JC, Keen H, Parsons JA, et al.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an approach to achieving normoglycaemia. Br Med J, 1978, 1:204-207.

5. Tamborlane WV, Sherwin RS, Genel M, et al. Reduction to normal of plasma glucose in juvenile diabetes by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insulin with a portable infusion pump. N Engl J Med, 1979, 300:573-578.

6. Pickup JC, Keen H, Viberti GC, et al.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Care, 1980, 3:290-300.

7. Reynolds LR. Reemergence of insulin pump therapy in the 1990s. South Med J, 2000, 93:1157-1161.

8. Implementation of treatment protocols in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Diabetes Care, 1995, 18:361-376.

9. Selam JL. CSII in Europe: where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An analysis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Infusystems Internation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6, 74:S123-S126.

10. Hirsch IB, Bode BW, Garg S, et al.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 of insulin aspart versus multiple daily injection of insulin aspart/insulin glargine in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CSII. Diabetes Care, 2005, 28:533-538.

11. Wittlin SD. Treating the spectrum of type 2 diabetes: emphasis on insulin pump therapy. Diabetes Educ, 2006, 32:39S-46S.

12. Hoogma RP, Hammond PJ, Gomis R,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 and NPH-based multiple daily insulin injections (MDI) on glycaemic control and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of the 5-nations trial. Diabet Med, 2006, 23:141-147.

13. Fatourechi MM, Kudva YC, Murad MH, et al. Clinical review: Hypoglycemia with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of randomized trials of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versus multiple daily injection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9, 94:729-740.

14. DeVries JH, Snoek FJ, Kostense PJ,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and intensive injection therapy in type 1 diabetes for patients with long-standing poor glycemic control. Diabetes Care, 2002, 25:2074-2080.

15. Hanaire-Broutin H, Melki V, Bessieres-Lacombe S, et al. Comparison of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and multiple daily injection regimens using insulin lispro in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on intensified treatment: a randomized study. The Study Grou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mp Therapy in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0, 23:1232-1235.

16. Wainstein J, Metzger M, Boaz M, et al. Insulin pump therapy vs. multiple daily injections in obes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Diabet Med, 2005, 22:1037-1046.

17. Berthe E, Lireux B, Coffin C, et al. Effectiveness of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by multiple daily injections and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fusion: a comparison study in type 2 diabetes with conventional insulin regimen failure. Horm Metab Res, 2007, 39:224-229.

18. Binder C, Lauritzen T, Faber O, et al. Insulin pharmacokinetics. Diabetes Care, 1984, 7:188-199

19. Lauritzen T, Pramming S, Deckert T, et al. Pharmacokinetics of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Diabetologia, 1983, 24:326-329.

20.Bode BW, Sabbah HT, Gross TM, et al. Diabetes management in the new millennium using insulin pump therapy.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02, 18 Suppl 1:S14-20.

21.White WA, Jr., Montalvo H, Monday JM.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a case report. AANA J, 2004, 72:353-357.

22. Furnary AP, Gao G, Grunkemeier GL, et al. Continuous insulin infusion reduces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3,

125:1007-1021.

23. Weinzimer SA, Doyle EA, Tamborlane WV, Jr. Disease management in the young diabetic patient: glucose monitoring, coping skill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Clin Pediatr (Phila), 2005, 44:393-403. 24. Raskin P, Bode BW, Marks JB, et al.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and multiple daily injection therapy are equally effective in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parallel-group, 24-week study. Diabetes Care, 2003, 26:2598-2603.

25. Herman WH, Ilag LL, Johnson SL, et al. A clinical trial of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versus multiple daily injections in older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5, 28:1568-1573.

26. 李佳芮,母义明,苏胜偶,等. 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T2DM疗效对比分析.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 28:652-655.

27. 李一君,母义明.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已使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的益处.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3:5a-5.

28.杨兆军, 陈燕燕, 李光伟.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3:5a-4, 5a-5.

29.吴静, 华一兵, 马建华,等. T2DM患者术后胰岛素治疗方案的比较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256-259.

30.刘晓宇,冯建龙,吴大方,等. 147例T2DM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住院费用分析. 第四军医大学学,2007, 28:134-136.

31.陈非,张南雁,赵魁彦,等.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价值的评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 28:126-128.

32.肖倩霞,陈少颖,余元龙,等. 胰岛素泵对肝移植术后糖代谢异常的治疗作用. 山东医药,2006, 46:46-47.

33.韩礼欧,韩薇薇,段秀庆.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伴有糖尿病的腹部大手术后危重患者肠外营养期间的应用. 中国急救医学,2006, 26:664-666.

34.米涌, 梁旭, 吴伏娜. 胰岛素不同注射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病程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 16:2361-2362.

35.石云, 张守满,冯爱萍,等. 早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反应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医师进修杂志,2005, 28:44-45.

36.张松筠, 邓永贵, 陈慧. 应用胰岛素泵成功控制妊娠高血糖的体会. 临床荟萃,2001,

16:1045.

37.Tamborlane WV, Fredrickson LP, Ahern JH. Insulin pump therapy in childhood diabetes mellitus: guidelines for use. Treat Endocrinol, 2003, 2:11-21.

38.St Charles ME, Sadri H, Minshall ME, et al. Health economic comparison between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and multiple daily injections of insulin for the treatment of adult type 1 diabetes in Canada. Clin Ther, 2009, 31:657-667.

39.Churchill JN, Ruppe RL, Smaldone A. Use of continuous insulin infusion pumps in young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J Pediatr Health Care, 2009, 23:173-179.

40.Jeitler K, Horvath K, Berghold A, et al.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versus multiple daily insulin inj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iabetologia, 2008, 51:941-951.

41.Bode BW. Use of rapid-acting insulin analogue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sulin pump therapy versus multiple daily injections. Clin Ther, 2007, 29 Suppl D:S135-144.

42.Pickup JC, Renard E. Long-acting insulin analogs versus insulin pump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8, 31 Suppl 2:S140-145.

43.Battelino T. Risk and benefits of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 treatment in school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 Diabetes, 2006, 7 Suppl 4:20-24.

44.Potti LG, Haines ST.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therapy: A primer on insulin pumps. J Am Pharm Assoc (2003), 2009, 49:e1-13; quiz e14-17.

45.Attali J-R. CSII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6, 74:S116-S118

46.Lenhard MJ, Reeves GD.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insulin pump therapy. Arch Intern Med, 2001, 161:2293-2300.

47.Ronsin O, Jannot-Lamotte MF, Vague P, et al. Factors related to CSII compliance. Diabetes Metab, 2005, 31:90-95.

48.Lenhard MJ. A new look at patient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6, 74:S140-S143.

49.毕宇芳,孙首悦,王卫庆,等.Aspart与NovolinR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控制血糖的疗效比较, 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 2004 :110.

50.毕宇芳,宁光,孙首悦,等. Aspart与正规人胰岛素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的疗效比较. 中华

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3):266-267.

51.朱宇.纪立农.王秋萍. 胰岛素连续皮下输注纠正T2DM高血糖状态的疗效总结.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1):26-28.

52.彭新华,李光伟.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1,21(1):22-24.

53.武晋晓,吕肖峰,刘福平.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3):276-277.

54. 李鸣,周健,包玉倩, 等.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胰岛素泵治疗初期发生低血糖的特点.

中华医学杂志, 2008,88(24):1679-1682.

55.周健,贾伟平,喻明, 等.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中华内科杂

志,2007,46:189-193

56.Chandra B. Varma, John Walsh, Ruth Roberts, et al. Using Insulin, Everything You Need For Success With Insulin. California, Torrey Pines Pr, 2003.

57.John Walsh, Ruth Roberts. Pumping Insulin 4th Edition. California, Torrey Pines Pr, 2006.

58.苏健民,吴美芬,刘付贞. CSII治疗血糖达标后改用诺和锐30的起始剂量探讨. 山东医药,2008,48:50-51.

59.刘影,唐伟,胡新艳,等. CSII强化治疗后转为不同MSII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吉林医学,2009, 30(7):612-613.

附录:

1.补充大剂量计算

z定义:在临时加餐时所追加的一次性快速输注的胰岛素量

z计算临时进餐前追加量是根据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每1单位胰岛素所能平衡的碳水化合物克数进行计算

z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通过中国食物成分表查阅

z补充大剂量=食物的碳水化合物重量/碳水化合物系数

z碳水化合物系数可通过500/450原则计算(注:短效胰岛素用450,速效胰岛素用500)或者参考“每单位胰岛素可平衡的碳水化合物重量数据简表”

(表3)

碳水化合物系数(克/单位胰岛素) =(500或450 g)/ 每日胰岛素总量注意事项:

①此种计算方法适用于用胰岛素泵治疗且血糖已达标者

②以基础输注率用量正确为前提

表3 根据体重及每日胰岛素总量估算开始泵治疗时的基础输注量 与每注射1单位胰岛素追加量能平衡的碳水化合物重量

体 重 (kg) 每日胰岛素

总量(U/d)

基 础 率

(U/h)

1单位胰岛素可平衡的碳

水化合物重量(g)

45 25 0.3~0.5 18

50 28 0.4~0.6 16

54.5 30 0.5~0.6 15

59 33 0.5~0.6 14

64 35 0.6~0.7 13

68 38 0.6~0.8 12

73 40 0.6~0.8 11

77 43 0.7~0.9 10.5

82 45 0.8~1.0 10

86 48 0.8~1.1 9

91 52 0.9~1.2 8.7

100 58 1.0~1.3 8

109 66 1.1~1.4 7

2.校正大剂量

定义:纠正当前高于目标值的血糖时所补充的胰岛素量。当目前血糖高于目标血糖值时可以通过校正大剂量来加强血糖的控制。

z校正大剂量 =(实测血糖—目标血糖)/胰岛素敏感系数

z胰岛素敏感系数根据全天胰岛素用量计算,表示每一单位胰岛素能降低的血糖(mmol/L)值

我国每年新增慢粒患者5000人

我国每年新增慢粒患者5000人 今天是第五个国际慢粒日。慢粒(慢性髓性白血病)是人类第九对和第二十二对染色体末端发生交换导致发病,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是慢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白血病患者总数的15%,如不妥善治疗,慢粒将与死亡直接画上等号。 在日前召开的“9·22国际慢粒日暨…知晓我的融合基因?患者觉醒项目启动会”上,国内首个慢粒患者治疗路径图发布。该路径图给了初诊治慢粒患者按图索骥的蓝本,确保每一重要节点患者都能接受合理的监测和妥善治疗,战胜疾病。 我国每年新增慢粒患者5000人 慢粒常伴有发热、出血、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一系列症状。慢粒主要以髓系造血干细胞恶性增生为主,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远远高于正常人,特别是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脾脏明显肿大。在疾病早期,这些细胞尚具有分化的能力,且骨髓功能是正常的,所以常在数年内保持稳定,如不正规治疗疾病将发生进展,最终转变为急性白血病而死亡。 据统计,中国慢粒的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0.36~1例,即每年约新增慢粒患者5000人。按患病率计算,中国现有的慢粒患者约有3万~4万名,以中老年人为主。尽管相较其他疾病而言,慢粒患者数可谓“九牛一毛”,但如不妥善治疗,慢粒患者将很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一个成员的缺失,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碎。事实上医学发展至今,早已过了“闻白血病色变”的阶段,慢粒并不可怕,及早接受规范化治疗,绝大多数患者也可实现长期生存,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发病:染色体异常导致慢粒

慢粒的发病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遗传染色体有关。放射线照射是慢粒较肯定的病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遭遇原子弹爆炸事件后的幸存者,慢粒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美国,接受放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宫颈癌患者的慢粒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接受放疗者。另外,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如苯,也会诱发慢粒。 慢粒是首个被证明与某个具体的染色体异常有关的人类肿瘤。在某种病理状态下,细胞内染色体发生断裂,易位(断裂之后相互融合)形成异常染色体,也称费城染色体。费城染色体开始在人体内制造不正常的蛋白,称为BCR-ABL融合蛋白。BCR-ABL融合蛋白在血液中制造无法控制的慢粒细胞,就导致了慢粒。因此慢粒患者均可检出BCR-ABL融合基因。 治疗效果堪忧: 八成患者没有坚持规范检测 据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江滨教授介绍:“慢粒患者在开始伊马替尼治疗后,应在治疗开始的第3、6、12个月进行规范随访。如发现融合基因指标未达标,应和主治医师讨论是否及时更改二代药治疗。举例来说,根据欧洲白血病网络(ELN)最新慢性髓性白血病管理推荐指出,3个月时,如患者发现 BCR-ABL>10%,即为没有达到最佳反应指标,这些患者的长期生存数据明显劣于疗效达标患者。” 遗憾的是,网络调查结果显示,9成患者对自己性命相关的融合基因指标并无了解,8成患者并不进行规律检测,这部分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令人堪忧,或成慢粒治疗瓶颈。江滨教授指出:“慢粒药物本身昂贵,患者希望每一分钱药物都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是不规范检测反而违反这一初衷,导致了药物的疗效浪费。许多患者信任医生,这是好事,但是仍然应该主动熟悉相应的指标和检测知识,因为这事关患者的生命。”

胰岛素泵治疗指南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 起草专家 母义明尹士男 专家委员会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列) 陈璐璐高政南巩纯秀高鑫洪天配纪立农姬秋和刘超李光伟李红李强母义明宁光冉兴无田浩明王卫庆薛耀明严励闫胜利于德民尹士男赵家军赵志刚邹大进

目录 第一章胰岛素泵的概述 (4) 1.胰岛素泵治疗的定义 (4) 2.胰岛素泵简介 (4) 2.1胰岛素泵工作原理 (4) 2.2发展历史 (4) 2.3胰岛素泵的应用现状 (5) 3.胰岛素泵治疗的特点 (5) 第二章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3) 1.短期胰岛素泵应用的适应症 (6) 2.长期胰岛素泵应用适应症 (6) 第三章胰岛素泵治疗规范 (7) 1.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和目标 (7) 1.1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 (7) 1.2血糖控制目标 (7) 2.胰岛素泵使用的胰岛素类型 (8) 3.胰岛素泵的剂量设定 (8) 3.1每日胰岛素剂量的计算............................................8 3.1.1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胰岛素剂量的计算. (8) 3.1.2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胰岛素剂量的计算 (8) 3.2剂量分配 (9)

3.2.1基础输注量和基础输注率的设定 (9) 3.2.2餐前大剂量的设定 (9) 3.2.3剂量分配的注意事项 (9) 3.3补充大剂量 (6) 3.4校正大剂量 (9) 4.胰岛素泵输入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10) 5. 血糖监测 (7)

6. 低血糖的处理 (8) 7. 降糖药物的洗脱期 (8) 8. 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后向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的转换.................9 9. 胰岛素泵剂量和程序设定的一些方式 (9) 第四章胰岛素泵操作、维护及管理规范 (9) 1.胰岛素泵操作规范 (9) 1. 1输注部位 (9) 1. 2胰岛素泵的安装 (9) 2. 胰岛素泵报警的处理 (10) 3. 意外高血糖的处理 (10) 4.胰岛素泵耗材使用及护理规范 (11) 5.医院胰岛素泵管理规范的制订 (11) 6.个人胰岛素泵管理规范 (11) 7.胰岛素泵的基本技术指标 (12) 8.胰岛素泵售后服务规范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9) 1:补充大剂量计算 (19) 2:校正大剂量计算 (19) 3: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后向多次皮下注射的转换 (20)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85014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引言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 一、总胆固醇(TC)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三、甘油三酯(TG) 饮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至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高,血TG>2mmol/L(176mg/d1)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四、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也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1.年龄:随年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增加。 2.性别: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在中年时约高3—4倍绝经期后妇女发病增高,但男女之比仍在1倍左右。 3.高血压: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长期增高,均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4.吸烟:其危险程度与吸烟量相关,吸烟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可高l倍。 5.糖尿病与糖耐量减低:男性的冠心病危险性增性高2倍,女性约高3—4倍,不论胰岛素依赖与否,危险同样加。 6.冠心病家属史:直系亲属中有冠心病史,尤其有早发冠心病(指男性在55岁前,女性在65岁前发病)者,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其他有关危险因素尚有肥胖,活动少的生活方式等,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血胰岛素抵抗、血中脂蛋白(a),增高或高半胀氨酸血症等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正在研究中。

胰岛素泵操作的指南和规范标准

胰岛素泵操作指南和规范 一、目的: 1.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使胰岛素的吸收稳定;使胰岛素剂量的精确调整。 3.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4.可促进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便更适合进餐时间,运动,工作的安排。 二、适应症: 1.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 胰岛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2.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3.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4.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衡控制 的糖尿病患者。 5.无感知低血糖者。 6.频发低血糖者。 7.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8.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9.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 10.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三、操作流程: 1、评估 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配合情况。 2.病人腹部皮肤的洁净情况及完整性(有无疤痕、炎症、硬结等)。 3.病人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4.病人对CSII泵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 5.病人对此操作的心里反应,是否存在紧张、恐惧心理。 2、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物品:弯盘,皮肤消毒液,胰岛素泵,助针器,储药器,输注管路,棉 签,治疗巾。 3.环境:清洁、舒适,光线充足。 4.病人:取舒适体位,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与治疗,并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 及活动,能学会微量血糖测定方法,具备操作胰岛素泵的能力以及对各种警 报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 3、操作程序 表1

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7月考试《肿瘤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单选题) 1: 女性 ,25岁,左膝外上方逐渐隆起包块伴酸痛半年,X线平片提示左股骨下端外侧有一病灶,边缘膨胀,中央有肥皂泡样改变,无明显的骨膜反应。确立诊断,最有力的检查方法是() A: 外周血中碱性磷酸酶检测 B: 局部穿刺活组织检查 C: CT检查 D: 核素骨扫描 E: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女性,39岁,行“局麻下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行局麻药局部浸润麻醉后5min,患者突然烦躁不安、寒战、呼吸急促、胸闷,继之四肢抽搐、惊厥。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全脊髓麻醉 B: 局麻药毒性反应 C: 脑血管意外 D: 急性心肌梗死 E: 高血压危象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张先生,40岁,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3年,近日来出现原因不明的高热,胸骨疼痛难忍,脾迅速增大。此情况需考虑() A: 类白血病反应 B: 脾功能亢进 C: 急性白血病 D: 慢粒急性变 E: 白血病细胞浸润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男性患者,23岁,行胃癌大部分切除术后1周拆线,切口红肿,两天后红肿消退,该切口属于() A: Ⅱ类甲级 B: Ⅱ类乙级 C: Ⅲ类甲级 D: Ⅲ类乙级 E: Ⅲ类丙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碘131治疗甲状腺肿瘤,护士指导患者停止服用甲状腺素片或左甲状腺素钠多少周后再做治疗() A: 1~2周 B: 2~4周 C: 4~6周 D: 6~8周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人体因疾病或某些因素导致脂肪与蛋白质减少,体重下降超过正常标准10%以上时,即为() A: 肿瘤相关性贫血 B: 恶病质 C: 消瘦 D: 肿瘤相关性胃病 E: 白细胞减少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择期大手术术前切实有效的营养支持应自术前()日开始,可以提高手术耐受力和安全性。 A: 3~5 B: 5~7 C: 7~10 D: 10~12 E: 12~15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某下肢瘫痪患者,经查肢体能在床面上滑动但不能自行抬起,此肌力应判为() A: 0级

胰岛素泵操作规范

胰岛素泵操作规范 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通过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更平稳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胰岛素泵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 1. 短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证 作为一种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装置,胰岛素泵原则上适用于所有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以下情况即使是短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也可以有更多获益: ●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胰岛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需要短期胰岛素治疗控制高血糖的T2DM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不宜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伴有严重循环障碍的高血糖者,不推荐皮下胰岛素泵治疗。 2. 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证 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者均可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研究显示,以下人群使用胰岛素泵获益更多: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特别是:①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 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者;②无感知低血糖者;③频发低血糖者;④“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⑤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⑥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⑦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不宜长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者;①不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者;②对皮下输液管过敏者;③不愿长期皮下埋置输液管或不愿长期佩戴泵者;④患者及其家属缺乏胰

高血脂治疗指南

血脂防治指南 引言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返回)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 一、总胆固醇(TC)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

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二、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三、甘油三酯(TG) 饮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至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高,血TG>2mmol/L(176mg/d1)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四、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也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1.年龄:随年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增加。

高脂血症防治指南

高脂血症的分类 一、从临床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 水平增高。 2.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 3.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 C水平减低。 二、按病因高脂血症可分为: 1.原发性高脂血症。 2.继发性高脂血症:常见的病因为: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病综合征。 高脂血症的预防 预防措施以饮食控制为主,也包括其他非药物性生活方式调节措施。方法主要依靠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和反复的健康教育,并与整个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病防治的卫生宣教相结合。目的是使人群中血脂保持在较低水平或降低,以普遍提高健康水平。 高脂血症治疗步骤 1.血脂异常对象的检出。 2.判断血脂水平及类型。 3.根据临床上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有无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全面评价。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4.分清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脂血症,属后者则诊治其原发病。 5.决定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调节的方法并给予指导。 6.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及药物选择。 7.防治进程的监测。 高脂血症治疗原则 1.高脂血症治疗用于冠心病的预防时,若对象为临床上未发现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一级预防,对象为已发生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二级预防。 2.区别一级与二级预防并根据一级预防对象有无其他危险因素及血脂水平分层防治。3.以饮食治疗为基础,根据病情、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决定是否或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高脂血症的防治措施 一、可分为非药物和药物措施 1.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调节,用于预防血脂过高,也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 (1)饮食调节见: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对象。 目的:保持合适的体重,降低过高的血脂,兼顾其他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如限制食盐量。

中国医科大学(内科学(本科))在线作业汇总

《内科学(本科)》一、单选题(共50 道试题,共100 分。) V 1. 以下何为老年人高血压的最主要特点 A. 多数轻中型,恶性者罕见 B. 以纯收缩压升高为多见 C. 大部分系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弹性减退 D. 周围血浆肾素活性降低 E. 血压波动明显 满分:2 分 2. 血红素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是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海洋性贫血 D. 巨幼细胞贫血 E. 慢性病性贫血 满分:2 分 3. 结核性腹膜炎治疗的关键是 A. 及早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B. 腹腔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 C. 给予增强免疫力的治疗 D. 及早给予规律、全程抗结核化学药物 E. 加强抗感染治疗 满分:2 分 4. 下列哪项可作为确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依据 A. 苍白面容 B. 心尖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样搏动

C. 心尖区低调舒张期杂音 D. 周围血管征 E. 彩色多普勒主动脉瓣心室探及舒张期射流 满分:2 分 5. 慢性肾功不全病人突发抽搐、意识丧失、心脏骤停而死,其死亡原因可能是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低钙血症 C. 尿毒症脑病 D. 高钾血症 E. 心功不全 满分:2 分 6. 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A. CHOP B. DA C. 苯丁酸氮芥 D. MOPP E. 维A酸 满分:2 分 7. 慢性支气管炎所致阻塞性肺气肿多为 A. 小叶中央型 B. 全小叶型 C. 混合型 D. 旁间隔型 E. 以上均不是 满分:2 分 8. Ⅱ度Ⅱ型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在双束支,心室率减慢,曾有Adans-Stokes

综合症发作,治疗首选 A. 阿托品 B. 麻黄素 C. 异丙肾上腺素 D. 乳酸钠 E. 安置临时或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满分:2 分 9. 女性,36岁Graves病患者,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2个月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好转。在治疗第3个月时,发现甲状腺肿大越来越明显。病人否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有复 发。经检查发现甲状腺体积增大约为正常的3~5倍,应选择下列何种治疗 A. 增加丙基硫氧嘧啶的剂量 B. 减少丙基硫氧嘧啶的剂量 C. 在原有治疗方案中加心得安 D. 在原有治疗方案中加碘剂 E. 停用丙基硫氧嘧啶,换甲硫咪唑(他巴唑) 满分:2 分 10. 下列哪项不属于慢性胰腺炎的五连征 A. 胰腺钙化 B. 糖尿病 C. 发热 D. 胰腺假性囊肿 E. 脂肪泻 满分:2 分 11. 急性胃炎的病因诊断,最主要根据 A. 体征 B. 内镜检查 C. X线钡餐检查

2016 高脂血症指南

重磅发布|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 10 月24 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正式在京发布。 该部指南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以及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等对2007 年版指南进行修订,并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及《中国循环杂志》同时刊登。 那么指南更新了哪些内容呢?让我们梳理重点,带你先睹为快。1概览 血脂异常疾病负担: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 40.40%,较2002 年呈大幅度上升。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2010 年~2030 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约增加 920 万。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TC 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LDL-C 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 的发病及死亡危险。

依据ASCVD 发病危险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是血脂异常防治的核心策略。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是血脂异常治疗决策的基础;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应按推荐的流程进行;对年龄低于55 岁人群应关注心血管病余生危险。定期检查血脂是血脂异常防治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笔者小结: 降LDL-C 是防控重点,年龄低于55 岁应关注心血管余生危险,定期检查血脂。 2危险分层、干预靶点和治疗目标值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TG 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血脂异常也泛指包括低HDL-C 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定期检查血脂是血脂异常防治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危险分层

(1)干预靶点 干预靶点: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 升高是导致ASCVD 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推荐以LDL-C 为首要干预靶点(I 类推荐,A 级证据)。而非-HDL-C 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Ⅱa类推荐,B 级证据)。

新试卷--3[1]

新试卷--3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 1.关于多灶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下列哪项不正确( ) A.临床症状有时酷似消化性溃疡B.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C.易发生恶性贫血D.胃酸分泌正常或轻度减低 E.血清胃泌素水平低 2.有一患者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则其血肌酐的变化为( ) A.血肌酐绝对值每日平均增加24.2μmol/L B.血肌酐绝对值每日平均增加34.2μmol/L C.血肌酐绝对值每日平均增加44.2μmol/L D.在24~72小时内血肌酐值相对增加15%~20% E.以上都不是 3.下列哪一种药物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球微小病变肾病( ) A.磺胺B.青霉素 C.氧氟沙星D.非甾体抗炎药 E.以上都不是 4.女性,26岁,SLE病史1年,治疗后处于缓解期,平素要注意诱发SLE活动的因素有( ) A.阳光照射B.感染 C.分娩D.手术 E.以上均是 5.急性心肌梗死时挽救濒死心肌,下列哪一项不可行( ) A.溶栓治疗B.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 C.冠脉内置入支架D.冠脉搭桥术 E.抗凝治疗 6.决定休克患者补液量较可靠的依据是( ) A.血压B.尿量 C.中心静脉压D.脉搏 E.精神状态 7.治疗消化性溃疡,应用下述哪种药物是错误的( ) A.硫糖铝B.胶体次枸橼酸铋 C.奥美拉唑D.胃蛋白酶合剂 E.呋喃唑酮 8.上消化道大出血指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 ) A.400ml B.600ml C.800ml D.1000ml E.1200ml 9.女性,35岁,不规则低热、关节痛1年余,近半年出现口干,吞固体食物困难,需用水送服,并有眼干、少泪。查体:舌干燥,见数个龋齿,双下肢见多个米粒大小红色丘疹,边界清,压之不褪色。血GLB:40g/L,ESR:55mm/h,抗SSA(+),ANA(+),RF(+),裂隙灯检查示“浅层角膜炎”,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干燥综合征是一个主要累及内分泌腺体的慢性炎性全身免疫病B.该患者出现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 我国65 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 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些年来,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对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其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帮助。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在2006 年和2009 年分别制定了第一、二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对规范和优化我国帕金森病的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5 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现对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1. 治疗原则 1.1 综合治疗 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但在整个病程中都会伴有这两类症状,有时会产生多种非运动症状。不仅运动症状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非运动症状也明显干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 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1.2 用药原则 疾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都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因此,用药原则应该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我们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会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 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副作用,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事实证明我国帕金森病患 者的异动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国外的帕金森病患者。 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是以震颤为主,还是以强直少动为主)和疾病严重程度、有无认知障碍、发病年龄、就业状况、有无共病、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患者的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尽可能避免、推迟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运动并发症。 进行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时,特别是使用左旋多巴时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恶性综合征。 2. 药物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严重度的不同,可以将帕金森病的病程分为早期和中晚期,即将 Hoehn-Yahr1~2.5 级定义为早期,Hoehn-Yahr3~5 级定义为中晚期。以下我们分别对早期和中晚期帕金森病提出具体的治疗意见。 2.1 早期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国医科大学 2020年4月《肿瘤护理学》补考 答案版

单选题 1.女性,右乳房内肿块4×3cm,皮肤略回缩,基底不固定,右腋下 2.5×1.5cm活动的淋巴结2个,质硬,病理证实为乳癌淋巴结转移。 按国际标准,应属于() A.T2、N1、M0 2.张先生,40岁,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3年,近日来出 现原因不明的高热,胸骨疼痛难忍,脾迅速增大。此情况需考虑() D.慢粒急性变 3.以下哪种获取标本的方法本身能达到对肿瘤进行外科治疗目的() D.切除活检 4.急性白血病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常提示() B. 颅内出血 5.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局部严禁按摩,目的是() E.以防血栓脱 落引起其他部位栓塞 6.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C.大量补液 7.护理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措施中,下列哪项不妥() D.有明显脱发 者应暂停化学治疗 8.一般将生存期小于()的患者称为临终患者。 C.6个月 9.经气管套管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C.15秒 10.临床上主要用于表浅肿瘤放疗的设备() A.X线治疗机 11.肿瘤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最常见的是() B.化疗相关性恶心 呕吐 12.甲状腺癌的分型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E.鳞癌

13.肺癌组织学类型中多见于女性是() B.腺癌 14.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 D.肺癌 15.喉癌病理分型中绝大部分为() A.鳞状细胞癌 16.降低颅内压最常用的方式是() D.脱水疗法 17.下列属于现病史的内容是() B.病后检查及治疗情况 18.肾癌最常见的症状是() E.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血尿 19.喉癌常见的症状为() A.声嘶、呼吸困难、喘鸣 20.食管癌主要发生于() A.食管黏膜上皮细胞 判断题 21.慢性疼痛是指时间界限没有统一说法,多认为是无明显组织损伤,持续6个月以上的疼痛,慢性疼痛又分为慢性非癌性疼痛和癌痛。 错误 22.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进行膀胱灌注是全身化疗的一种方式。错误 23.前列腺癌早期即可出现尿频、尿急症状。错误 24.怀疑肾癌的患者首选检查方法是CT。错误 25.肾癌患者出现发热是肿瘤晚期表现。错误 填空题 26.根据药物对细胞周期作用特点将抗肿瘤药物可分类为()和()。

江倩医生有关慢粒的精彩报告

江倩医生有关慢粒的精彩报告 周六在青岛召开了CML学术会议,由北京人民医院的江倩教授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下面就把报告及会议前后和她沟通的一些信息跟大家分享: 1.除了IRIS60个月结果之外,江教授还介绍了北京人民医院应用格列卫治疗慢粒5年的结果,这些结果与IRIS的结果相当,有些甚至超过IRIS,比如,慢性期获得CHR的患者可达100%,显示了格列卫在国人中优异的疗效,非常有说服力(本研究将在今年底发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国内格列卫的应用水平非常高。 2.疾病管理,包括检测手段,耐药和不耐受的处理。 ?疾病检测:除了常用的血常规,骨髓形态学检查外,还包括以下更高层次的监测: *细胞遗传学分析:是观察疗效,评估预后(生存及疾病进展情况)的主要方法,包括IRIS在内的国内外研究主要靠CCR来预估远期效果。是目前我们重点强调的指标。 *定量PCR检测:如果患者在几个月内获得且维持在CCR,那么在之后漫长的病程里,病情的细微变化是无法通过细胞遗传学来监控的,必须应用定量PCR这个目前最灵敏的方法观察动态变化,这是今后疾病监测的方向。格列卫要成为一线治疗,这个领域是必须占据的。另外,Dasatinib将来也会主攻这个领域,为了不让这个领域成为它的“一言堂”,我们要当仁不让,积极参与,平时也要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以备竞争之用。 *检测ABL激酶区突变:只针对少数怀疑有突变的患者,不是常规项目。 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要明确,骨髓抑制是格列卫效果的体现,

格列卫大量抑制PH+白细胞,造成白细胞一过性偏低,所以不要白细胞一低于正常就急于停药,这样格列卫刚起效就被中断,反复几次,容易耐药。在慢性期,一定要等到白细胞低于1千,血小板低于5万再停药,根据她们的经验(供参考),一个简易的方法就是:如果患者2周内白细胞恢复到1千5,血小板7.5万,继续格列卫400mg;如果2周以上白细胞恢复到1千5,血小板7.5万,则格列卫减为300mg。江老师把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也做了介绍,慢性期出现白细胞降低的平均时间是10天,出现血红蛋白降低的平均时间是16天,出现血小板降低的平均时间是14天。这样,医生对于不良反应就更加心中有数了。 格列卫耐药的机制,除了我们知道的ABL激酶区突变和BCR-ABL扩增/过表达外,还有以下机制: *糖蛋白过表达:此蛋白可把抗癌药物泵出细胞而使其不能发挥作用,如果P-糖蛋白过表达,抗癌药物的疗效就会下降。 *酸性糖蛋白增多:可以结合抗癌药物,导致游离的药物减少(一般情况下,只有游离的药物才能发挥作用),如果α1酸性糖蛋白增多,抗癌药物的效果也受影响。 CYP3A4酶诱导剂:荷兰Erasmus MC-Daniel den Hoed癌症中心的Alex Sparreboom博士在《国际癌症学会杂志》上报告,CYP3A4酶诱导剂比如抗抑郁症草药圣约翰草(St. John's wort)增加CYP3A4(代谢伊马替尼等的细胞色素酶)的表达水平,从而降低抗癌药物的疗效。 这些机制对于包括格列卫和Dasatinib在内的很多药物是一样的,所以格列卫耐药的患者Dasatinib也可能耐药,不要对Dasatinib报有过分的期望值。3.NCCN2006年中文版上有丰富的内容,除治疗外,还有不良反应的处理等,建

2020年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更新要点(全文)

2020年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更新要点(全文) 近年来,国内外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对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治疗理念的更新以及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指导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对2014年制定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以下简称“2014年指南”)进行了修改和更新,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以下简称“2020年指南”)于2020年12月重磅发布!两版指南进行了对比,重点总结了指南的更新亮点,下面带大家快速了解一下新版指南! 指南的更新亮点2020年第四版指南较2014年第三版指南: 更加详细地提出了帕金森病的单药治疗和联合用药治疗、症状波动处理和异动症处理的治疗方案和流程; 疾病早期不建议刻意推迟使用左旋多巴,根据需要可以作为首选,但应维持满足症状控制前提下尽可能低的有效剂量; 新增了开-关现象的处理方法; 更加详细地介绍了非运动症状的治疗方案; 新增了治疗进展的若干新药物;

新增了人工智能及移动技术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管理; 更新了许多药物在治疗作用方面的循证证据。 1、治疗原则 2020年指南中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与2014年指南一致,强调了多学科治疗模式。 ?坚持综合治疗,应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治疗。 ?强调多学科治疗模式,药物治疗仍为首选,并结合手术、运动与康复、心理干预等多种治疗手段;同时,提倡在临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建神经内科、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心理、康复乃至社区全科医生等多学科的医生团队。 ?明确全程管理,目前的治疗仍以改善症状为主,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治疗不仅立足当前,而且需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2、药物治疗 一、帕金森病的用药原则 2020年指南中帕金森病的用药原则与2014年指南基本一致,在治疗目标中增加了“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

中国慢粒治疗指南

中国慢粒治疗指南 概述: CML治疗目标是尽快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以及更深的分子学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及功能性治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曾是唯一有望治愈CML的方法,但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出现使移植的一线治疗地位受到挑战。在CML的治疗中应评估患者的全面情况后,向其推荐优势治疗选择,参考患者的治疗意愿,进行下一步治疗。 CML治疗方案——慢性期 2013版与2011版更新要点 1 引入3.6.12月分子学反应标准:强调国际标准化 2 3月满意的细胞遗传学反应标准由90%提高至65%;3月 失败由无CHR提高至无细胞遗传学反应。 3 6月失败由无细胞遗传学反应(>95%)提高至无次要细 胞遗传学反应(>65%) 4 12月失败由未达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35%)提高至无 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 5 18月以及任何时点与上版基本相同 6 疗效3个等级:满意、次佳、失败 2013版中国指南与国际指南比较 1 分子学标准的引入:3月、6月、12月 2 中国指南保留次佳反应的评价标准 3 中国指南保留18月评价时间以及MMR的标准 4 其他各时点满意疗效的细胞遗传学标准: 3月:NCCN2013以及ELN2013为<35%,ESMO2012以及ELN2009为<95% 中国指南折衷为65%。 6月:与ESMO和ELN2009类似,NCCN2013未提及6月反应标准。 12月:细胞遗传学与ESMO、NCCN2013、ELN2009类似 伊马替尼一线治疗 强化疗效监测频率尤其是分子学监测 血液学:初诊,每周进行一次,直至确认达到完全血液学反应随后每1-3个月进行一次,除非有特殊要求 遗传学:初诊时,每3~6个月进行一次,直至确认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达CCyR后仍应每6月监测一次持续两年随后每12个月进行一次.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FISH方法检测。 分子学:每3个月一次直至获得主要分子学反应后可每3-6月一次。删除2011指南“可在达CCyR后或+12月时测定”的附注

胰岛素泵使用及注意事项

胰岛素泵概述 胰岛素泵是一个形状、大小如同BP机,通过一条与人体相连的软管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它模拟人体健康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俗称"人工胰腺”。内装有一个放短效胰岛素的储药器,外有一个显示屏及一些按钮,用于设置泵的程序,灵敏的驱动马达缓慢地推动胰岛素从储药器经输注导管进入皮下。输注导管长度不一,牢固地将泵与身体连接起来。 一个胰岛素泵由充满胰岛素的储液器(类似一个常规的 注射器) 、驱动泵运转的一小节电池以及允许使用者准确调节胰岛素输注量的电脑芯片构成,并全部包含在一个寻呼机大小的塑

料盒子里。储液器通过一个叫做“输注管路”的细塑料管输注胰岛素到身体内。输注管路长61cm或107cm,末端有一个钢针针或软针,胰岛素就是从这里注入体内。钢针和软针各有优缺点,一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人体的肝脏能储存葡糖糖原,并全天释放少量葡萄糖进入血液,所以我们始终有充足的燃料提供能量。为了帮助葡萄糖转运到体细胞内(同时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胰腺每隔几分钟就释放微量胰岛素入血,当我们摄入的食物含有碳水化合物时(糖或淀粉),血糖水平迅速升高,胰腺就释放大量胰岛素入血,防止血糖水平过高。胰岛素泵模拟人体胰腺,每数分钟就自动释放微量短效胰岛素( 1/10 或 1/100 单位),称基础率,使血糖在餐间及夜间睡眠期间保持平稳。进餐时,通过设置泵的程序(按动泵上按钮)使泵迅速输出较大剂量胰岛素,称大剂量,它能对付食物中所含碳水化合物量,因而能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状态。 胰岛素泵可以根据人体需要输注大量或少量胰岛素,而一日多次胰岛素注射不能模仿胰腺分泌机制,因为长效胰岛素( NPH, Lente,Ultralente )吸收入血不稳定,不能按机体需要持续稳定的输注。长效胰岛素有一个吸收高峰,因此必须规则进餐及添加点心,而使用胰岛素泵,胰岛素基础率能使血糖在餐

高脂血症科普健康教育

高脂血症健康教育 1.什么是血脂和脂蛋白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不溶于水的,它们必须被能溶于水的磷脂和蛋白质包裹才能存在于血液中,并在血中循环运输。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组合在一起,形成溶于水的复合物,叫脂蛋白,包括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 2.血脂是有害物质吗 一定范围内的血脂非但无害,而是人体所必需的基本物质。血脂在维持人体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甘油三酯主要参与人体能量代谢,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供机体活动,过多的能量可通过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对于稳定细胞膜的正常功能起关键作用。胆固醇是合成某些激素、维生素D和胆酸的重要原料。正常情况下,脂类在体内的吸收、消耗和转化维持相对平衡,所以人体血脂含量基本保持稳定。 3.高血脂的危害性 血脂过高是代谢紊乱的一种表现,是血管发生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并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而积极控制血脂可减缓动脉硬化的进程,保护血管,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 4.检查血脂的注意事项 健康人群20岁以上每五年检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应每一年检查一次血脂。以下人群更应注意血脂的检测: ?有心脏病家族史、体型肥胖、长期吃糖过多、嗜烟、酗酒、习惯静坐、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者 ?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及已患有高脂血症的病人,或者皮肤有黄色瘤的朋友。 在进行血脂检查前应注意下列几点: ?检测空腹血脂,一定要抽取空腹12小时以上的静脉血 ?采血前应维持原来规则的饮食,并保持体重恒定 ?避孕药、某些内分泌治疗用药等可影响血脂水平,应告知医生您服用的药物 5.主要的血脂指标 ?TC: 总胆固醇的英文缩写,代表血中所有的胆固醇。 ?TG: 甘油三酯英文的缩写,代表血中所有甘油三酯的含量。 ?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英文缩写,低密度脂蛋白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复合体, 医学上要测定其所有成分的含量比较困难, 故使用他所含的胆固醇成分作为代表,来反映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低密度脂蛋白中含 有较高的胆固醇,且与动脉硬化关系最密切,因此是一项目前最受重视的血脂指标。 ?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英文缩写,反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高密度脂蛋白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指标,它升高是一件好事,而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6.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健康人群的高脂血症诊断可通过血脂检测结果即可获得,但是如果您合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