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红利提纲

人口红利提纲

人口红利提纲
人口红利提纲

人口红利的定义

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为了便于分析,人们使用总抚养比小于50%(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人口红利时期,进入人口红利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打开,退出人口红利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关闭。而人口总抚养比超过60%时为“人口负债”时期。

刘易斯拐点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格局现象。由于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大量供给压低了劳动力成本。直到有一天,工业化、城市化把表面上的剩余劳动力都吸纳干净了,如果再想继续吸纳剩余劳动力,就必须提高劳动力成本。这个临界点就叫做“刘易斯转折点”。

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1978 年到2011 年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GDP 以年均近10%的速度高速前进。人们纷纷研究导致中国高速持续增长的因素。人口红利因素是大家公认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

蔡昉和王德文的一项研究(1999)表明,如3.1 表所示,物质资本对改革后的经济增长贡献为28%,劳动力数量增长的贡献为24%,人力资本的贡献24%,而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对增长贡献了21%,剩余3%未解释。

根据上述研究数据可以看出,人口红利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中国具有庞大的劳动人口,并且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中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户籍制度等各种因素大大限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从而乡村存在大量冗余的劳动力。改革开放后,二元经济的格局被一步步打破,城乡之间的劳动力逐渐可以自由的流通。农村冗余的劳动力被大大释放,并为城市的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而在另外一方面,由于在人口结构图中,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相对应的总人口抚养比也呈下降的趋势,并且与国际社会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劳动人口比例较高和抚养率低,会导致社会储蓄大幅增加,进而拉动社会投资,形成典型的“三高”局面。

另外,人口红利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图3.2鸟瞰其影响机制。利用好人口红利,将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多元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多元性,既体现于人力资本形式的多样性,也体现于它所影响的社会经济活动类型的多样性。

中国人口红利现状评估

以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教授作为代表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可谓广为人知。该理论将一个典

型的发展中国家划分为农业经济部门与现代经济部门两个部门,在农业经济部门中存在相

对于土地和资本来说过剩的劳动力,因而导致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零甚至负数。而随着现代

经济部门的发展,在工资水平没有发生实质性增长的情况之下,农业经济部门的剩余劳动力

会逐渐转移到新兴部门去就业,这就形成了一个二元经济。这个体系的存在会一直持续到某

个时刻,这个时刻的劳动力需求的增长恰好超过劳动力的供给的增长,值此之后,继续吸引农

业经济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将导致工资水平的提高,从而迎来刘易斯转折点。中国作为一个发

展中国国家,评价其人口红利的现状,要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结论就是其是否已经跨越了刘易

斯转折点。

蔡昉在《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一文中分析,如果将16~64岁的劳动年龄

人口年增量作为劳动力供给,将城镇就业年增量当做劳动力需求,则可清晰的观察到我国劳

动力供求的格局,如表3.1所示。如果将城镇每年新增的就业人口数量,即城镇居民就业的

人口与农民工就业人口增量之和,将其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量进行比较。则可从中看

到, 2002 年以后,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显然不再是劳动力市场的特征。蔡昉认为这是刘易

斯转折点到来的一个重要证据[40]。

另外,在学术界中,都阳、林毅夫等人皆认为中国已经迎来了刘易斯转折点,人口红利消失

的状况已经十分明显。但刘怀宇、

马忠等人则发表质疑,认为“刘易斯

转折点”只是假象,中国仍旧会享受

人口红利。

本文根据以下信息:在第六次人口

普查中,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出

现大幅下降,老龄化水平超出国际

老龄化社会红线;中国劳动力市场

供求关系发生剧烈变化,市场需求

逐渐超越市场供给;全国各地连续

多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以及普

通劳动者工资持续上涨等方面的新

形势,做出了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基本判断。本文认为,中国已经跨越刘易斯转折点,中国

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人口红利的问题

劳动力数量(罢工潮,个人利益受到严重剥削)和质量(但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比重超过80%,仅10%强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劳动

力质低下不仅制约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和人口

红利的实现与扩大)不足、老龄化(目前,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施形成后期效应。加速了中国的人口转变。人口红利期时间结构也随之变化。其中中国人口丰裕期和后红利期

都很短。中国快速进入后红利期和负债期)和失业(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大学生失业人口存在是一种浪费,失业人口不仅不创造红利,还要对冲销部分红利,使人口红利对经济促进作

用大打折扣)、高资产价格(虚高的房价导致了房地产的畸形发展,直接威胁到实体经济的投入。对实体经济的投入产生明显的挤兑效应。房价急剧攀升,年轻购房者往往以牺牲三

代人的储蓄和购买能力为代价,造成了几代人的购买力被透支)、国内红利分配失衡(地区分配: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各类生产要素和劳动力都向东部地区流动。这就造成了东部的人口红利效应更加明显。分配体制:职工工资收入与国家收入间比例严重失衡.分配率逐年下降。其次,城乡居民收入比约为3.3:1,行业间差距最高达15倍。收入分配体系不健

全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直接原因。预期分配:只涨利润不涨工资,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但如果政府无意减税,完全要求企业让利,则会挫伤企业家的积极性,导致资本外逃,

同样不能充分实现人口红利。)和国际社会对中国人口红利的争夺(留学移民导致高层

次劳动供给减少,廉价出口导致人口红利被国际资本瓜分,财富外流导致收获的人口红利消失)。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凸现或持续。

人口红利变化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影响

1、“用工荒”导致出口企业无法完成订单

根据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仅为2481 万人,从人口结构上看,3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比不到20 % ,农村可供转移的“壮劳力”所剩无几。另据国家统计局《2009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09 年度东部地区外出务工农民工人数下降8.9% ,尤其是珠江三角地区,2009 年该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较2008 年减少22.5%。且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4 ,我国劳动力的供求状况明显不足。且东部缺工现象较中西部更为明显,东、中、西部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07、1、1.01;而东部地区内,闽东南区域、珠江三角洲区域、环渤海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岗位空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已经超过1,分别达到1.27、1.09、1.01 和1。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手里有订单,但是劳动力紧缺却不能保证企业保质保量按时交付订单。

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推高企业成本

近数年来,我国农民工工资与城镇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几乎保持同步,该状况反应了中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富士康为例,普通员工的最低薪酬,已经由09年的900元,攀升到2012年的2100元。数据显示,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2011年整体薪酬增长率为13.18%,仅次于金融、高科技、房地产及医疗行业,一线生产员工的薪资涨幅达到21.64%。近数年以来,全国各省区市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人社部规定,各地最低工资调整幅度不得低于13%,2012 年,北京最低工资从1160元调整为1260元,上海将从1280元调整为1470元,深圳最低工资由1320元上升到1500 元。劳动力价格的持续攀升,大大削弱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占比较大的出口型劳动密集性企业。在全球的产业布局环境之中,因为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带来了劳动力价格飙升,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逐渐失去优势。诸多国外企业,纷纷将制造基地转投人力成本依旧廉价的印度、越南、泰国等国家。

人力成本推动原材料价格上升

刘易斯转折点出现以后,伴随着出现了低端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农民工工资水涨船高,而劳动力价格的压力紧接着就逐步传导到其他部门,造成整个社会生态整体工资水平上浮,并带动全国CPI 巨幅上涨。这和60年代的日本及70 年代的韩国,遭受“刘易斯拐点”后的状况如出一辙。均出现高通胀和整体工资螺旋式攀升的情况。一直以来,学术界主要关注由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上浮导致的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此次,大众普遍认识到,即使忽略食品与能源价格上涨的因素,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同样也会推动物价水平提升。总之,在人力成本上升之后,进而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原材料的上升。劳动密集性企业面临成本全面提升的压力。

劳资纠纷矛盾加剧

“过去的工人相当好管,一日三餐,极少问别的东西,十分能吃苦,特别能忍。”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管理者都有类似认识。但现在,工人开始为自身维权,越来越关注工作环境、福利待遇以及人文需求等诸多问题,尤其对繁重且重复性高的工作类型排斥严重。提高工资水平只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资合作中一系列变化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变化来自劳资双方在各种权益上的博弈与挪移。遭遇13 位员工相继跳楼事件后,富士康成为了全国声讨的焦点。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主要是新一代农民工关于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日渐“觉醒”。但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仍旧认识上有误区,管理上不到位,手段上欠科学,特别是面对全社会的关注和监督,应付能力明显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站在全球资源配置的视角之下,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与东南亚等具有丰富人口资源,且发展较为滞后的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口红利优势正在一步步丧失,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人海战术”必将遭遇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基于这一重

要的变化,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尽快实现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去向更高的劳动力附加值方向转变,实现自身角色的延伸和迁移。

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发展模型

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之所以在人口红利日渐消失的宏观大背景下遭遇艰难的挑战,其最根本、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四个方面

第一,技术含量低,不能创造足够的附加值,多属于初级、低级产品,不利于抬高竞争门槛,实现差异化竞争。

第二,品牌意识薄弱,自拥品牌率较低,很多企业满足于代工,因此对市场形成严重的依赖。第三,管理粗放,不仅与员工的内部诉求不相符,也与企业的整体的跨越式发展不相符,严重阻碍了企业效率的提升。

第四,没有宏观的战略思维,长期置于产业链的不利地位,任由产业链“链主”摆布,致使自身长期遭受产业链的盘剥。

针对以上阻碍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四大“拦路虎”,本文提出了我国劳动

密集型企业转型发展思维模型:

我们认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特

质,从技术、品牌、管理和产业链四个维度进行

转型。重塑企业的成本结构,优化企业的价值构

造,刷新战略思维,重构战略认知,提升战略格

局,前瞻性、颠覆性的实行企业的发展转型升级。

技术转型重塑组织结构鼓励原创性技术优化

工艺流程

品牌转型1明确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战略目标,确

定企业品牌战略2设计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相关品

牌元素3正确把握不同时期品牌塑造时机

管理转型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生产管理改革财务管理

产业链转型研判未来与产业趋势,混业趋势

构建远景,确定核心领域、地位与能力

构建利益和联盟层次

带动和发展产业链

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参考答案

第1页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报名专线:400-6300-999“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参考答案 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2~4”,简要概括“银发浪潮”时代所面临的养老困境。(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200~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养老困境表现在床位、人员、资金、政策、观念方面:一、床位之困。由于养老条件差距,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民营养老院有大量床位空闲。二、人员之困。护工工作辛苦,待遇偏低,人员流失率高。三、资金之困。民营机构利润低,依靠政府补贴,成本高昂,贴钱运营,生存艰难。四、政策之困。养老院护工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民营养老院无土地使用、税收政策优惠。五、观念之困。受传统的孝道观念影响,老人宁可孤独、缺少照顾,也选择居家养老,而不去养老院养老。(计空格215字) 第二题:“给定资料6”中谈到:“过去几十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辉煌成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200~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所占比例较大,其中绝大部分是低附加值的代工。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我们没有产品的销售渠道,也没有产品的核心技术,产品的元器件也不是自行研制的,我国付出最大的是人力资本,处于利益链的最底层,劳动力价值极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贸易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发展后劲不足。由于我国的加工贸易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出于历史原因,贸易行业设置的门槛过低,引进发展了许多高耗能、高污染、资源依赖强的产业,污染环境、能源消耗大。因此,不论是中国经济,还是中国企业,要想参与全球竞争,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需要科技支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要把科技工作者和企业有机结合起来。(计空格296字) 第三题:××省正在研究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请依据“给定资料7~9”,谈谈该省为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该做哪些工作。(20分) 要求:建议可行,语句简洁,有逻辑性。200~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一、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特征 胡焕庸先生在20 世纪50 年代曾提出:以黑河—腾冲线为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经过近50 年的发展,通过图1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仍然存在,中国人口仍然集中在东南半壁,西北则相对较少。进一步分析,这种差异更显著。 图1 中国人口分布密度图 若以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来看;东部人口稠密、西部较小、中部居中。东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1.18%,西部占到22.91%,中部占35.91%,东西差异显著。若从人口密度来考察(表1)东西差异更加明显,东部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7人,是中部的2倍多,是西部地区的7倍还强。若从东部的上海向西部的西藏划条直线,则由东向西横跨这条直线的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西藏6省得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分别为(1996年):2138、677、431、313、196和2,由东向西,人口密度从低到高的阶梯降低趋势十分明显。若从中国的三大地形阶梯来考察,中国人口则主要集中在第三阶梯上,我国一、二、三阶梯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分别为:0.76%、28.36%、70.8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3 人,75.4人,313.4人。①由东向西,人口密度呈断层式下降,人口分布明显地趋向于第三阶梯。从中国的人口重心来看, 1990年, 我国人口重心为东经113°22′, ②,东距长江口770 公里,西距国镜最西端达3660 公里,南距三亚164 公里,北距漠河2470 公里,清楚地反映出人口分不均衡状况,人口的地域分布明显地偏向国的东南方。 二、成因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又以自然环境的影响为最大,二者对人口地域分布影响的贡献度大致为80对20,③除此之外,气体因素,如历史因素也对人口的地域分布有一定影响,只是贡献度较小而已。 首先,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受自然环境条件的深刻制约。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地形和海拔高程,对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起着直接影响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同世界人口的分布区是大致相同,具有三大趋向,即:趋向沿海,趋向地平地势以及趋向暖湿气候。正是这三种趋向姓的结合,再加上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才形成了中国东西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地形和海拔还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制约中国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目前,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约占27 % ,社会劳动者总数中,农业占60 % ,这说明中国乡村人口分散的分布模式仍占绝对优势,大多数人被束缚在土地上,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仍受着各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制约,耕地的地域差异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据研究发现,人口密度与垦殖指数正相关, ④说明农业耕地是目前制约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最基本

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

课题12 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 教学设计概要 第一阶段:教师运用一组人口结构数据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体会、揣摩和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而指导学生选择若干个思考方向,确定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第二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围绕课题收集资料。此阶段教师对学生作收集资料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指导。 第三阶段:学生独立整理、分析资料,并进行交流、讨论,证明论点。 一、课题选择的背景 本节关于“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课是依据教学进度而进行的,这 一内容属于高二地理第五章“人口和城市”中的教学內容。 选择“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主要是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考虑的: 1.教材中有让学生产生质疑的学习内容 教材归纳了人口分布的三个趋向:趋向低平地区,趋向沿海,趋向中低纬;归纳四类人口稀疏区:寒冷、干旱、湿热地区和高原高山地区;归纳四类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美国东北部。按教材内容分析,明显地让学生感到自然条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经济发展程度(即物质生产方式)因素。但教材在讨论影响人口分布因素时,未经论证就直接给出首要因素是物质生产方式。在历年的教学中,每年都有学生提出疑问,影响人口分布的首要因素到底是哪个因素? 2.教材中蕴含着可让学生深入学习的内容 从教材对“人口结构”的阐述来看,主要归纳了人口结构的几个方面,诸如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等。就每一个结构来看,则可以联系到很多的人口社会现象。如年龄结构中,有老龄化问题引出劳动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老龄化问题引出社会对老年人群的养老方法的优化选择,以及人口的城乡结构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3.具有拓展性的补充材料丰富多彩 由于教材容量的有限性,学生仅靠教材內容进行探讨研究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肯定突破了现有教材的阐述。由于教材的滞后性,教材中的数据和材料比较陈旧,而学生却可通过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很容易地查找到最新资料,学生从中就可找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找到与教材內容相对应的、与自己认知水平相符合的研究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有一定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和能力 作为市重点中学的我校学生,平时在基础学科的学习中就养成了自学习惯,与老师之间也常有对某些问题的讨论。加之高二学生在高中课程的学习中,已经积累并掌握了一定量的基础知识,初步具备了质疑探讨的素质。 2.有相应的收集信息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的思维能力 我校较早地开设了研究型课程,学生在学校开设的研究型课程学习中已得到了很多锻炼,其中之一就是初步掌握了如何从互联网上、图书馆中,或通过其他途径查阅、收集和整理地理信息,学会了如何到有关的职能部门去调查、了解情况,以获取所需的资料和数据,并据此得出论点和论据。 3.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 二、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的贡献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二是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1.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人口红利”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劳动供给上。 从劳动供给来看,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最丰富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逐年下降,而老年抚养比逐年上升。更多的劳动力从少儿抚养负担和老年赡养负担等非生产性活动中脱离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配置于生产性活动中,促进了经济增长。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使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世界银行估计,人口红利因素能够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33%,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奇迹”。 2.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消费被称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储蓄和消费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从“人口红利”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来看,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或者说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在一定时期内并不必然带来储蓄率的下降,相反还有可能使储蓄率进一步上升。在老龄化的初期阶段,新进入老龄阶段的人往往都有较高的储蓄率和储蓄倾向,有人也因此把老龄化的初期阶段看成是第二次“人口红利”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年龄人口丰富的“人口红利”期结束并非“人口红利”的真正结束,只要能够发挥好储蓄的资金效率,让资本得到合理的回报,则第二次“人口红利”仍有可能为经济增长继续注入“活力”。 3.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口红利”的配合贡献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专家预测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会在2015年左右停止增长。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但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我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仍然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城镇提供劳动力资源。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之中,我国仍然拥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从劳动力供给来看,“人口红利”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综上所述,无论从生产还是从消费和储蓄来看,“人口红利”都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同时也是“人口红利”回报最丰厚的时期。从今后20~30年左右的时间来看,我们不仅没有理由怀疑我国的经济增长会失去动力,相反,经济增长将会更加强劲。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考点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对应学生用书P029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考向人口的迁移]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 D 解析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推测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盆地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 2.[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 答案 A 解析人口从四川盆地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主要是由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即收入差距引起的。

[2018·南昌调研]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3~4题。 3.[考向人口分布]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土质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本区合理承载力较大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B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其主要环境问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该处的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已远超出30人/平方千米的合理人口密度,故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考向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本区北部合理承载力低的原因是() 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②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③科技水平低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合理承载力低。 [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人口红利提纲

人口红利的定义 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为了便于分析,人们使用总抚养比小于50%(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人口红利时期,进入人口红利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打开,退出人口红利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关闭。而人口总抚养比超过60%时为“人口负债”时期。 刘易斯拐点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格局现象。由于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大量供给压低了劳动力成本。直到有一天,工业化、城市化把表面上的剩余劳动力都吸纳干净了,如果再想继续吸纳剩余劳动力,就必须提高劳动力成本。这个临界点就叫做“刘易斯转折点”。 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1978 年到2011 年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GDP 以年均近10%的速度高速前进。人们纷纷研究导致中国高速持续增长的因素。人口红利因素是大家公认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 蔡昉和王德文的一项研究(1999)表明,如3.1 表所示,物质资本对改革后的经济增长贡献为28%,劳动力数量增长的贡献为24%,人力资本的贡献24%,而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对增长贡献了21%,剩余3%未解释。 根据上述研究数据可以看出,人口红利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中国具有庞大的劳动人口,并且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中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户籍制度等各种因素大大限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从而乡村存在大量冗余的劳动力。改革开放后,二元经济的格局被一步步打破,城乡之间的劳动力逐渐可以自由的流通。农村冗余的劳动力被大大释放,并为城市的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而在另外一方面,由于在人口结构图中,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相对应的总人口抚养比也呈下降的趋势,并且与国际社会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劳动人口比例较高和抚养率低,会导致社会储蓄大幅增加,进而拉动社会投资,形成典型的“三高”局面。 另外,人口红利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图3.2鸟瞰其影响机制。利用好人口红利,将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多元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多元性,既体现于人力资本形式的多样性,也体现于它所影响的社会经济活动类型的多样性。

中国历史各时期的人口总数,以及占世界人口和GDP的比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西汉02年,中国人口达6000万,占世界人口30%,GDP占世界总GDP的40%。 在唐755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率达35%,GDP占世界总GDP的比例高达50%。 北宋1100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率一度达40%,是中国占世界人口比例的最高峰值,GDP占世界总GDP的80%左右,为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比例中的最高峰值。 明1600年,虽然经过元的浩劫,但明朝仍然把中国人口从15%提到到35%,GDP占世界总GDP的40%。 清1850年是19世已中国人口的高峰,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达35%左右,GDP占世界的30%。 秦始皇时代的人口总数在2000-3000万之间 西汉初的人口估计在1500-1800万之间,在武帝初的元光元年(前134 年)增加到约3600万。武帝中期开始,人口出现了多年的停滞和负增长,到末年(前87年)下降至3200万。此后增长恢复,到西汉末年(公元2 年)达到约6000万的高峰。 隋朝人口最多时为5600万,隋末唐初,黄河流域还没有恢复战争的创伤,全国人口不足3000万。隋唐之际的人口谷底估计在武德五年(624 年),约为2300万。此后以年平均8 -12‰的增长率增加(包括因自境外迁入而增加的部分),至安史之乱前的755年达到8000-9000万的高峰。 在北宋境内,由初期的约3000万人口增加到了后期(11世已初)的1亿左右 西夏和金被蒙古灭后,境内的人口锐减至1000余万,仅及原来的五分之一弱,是中国人口史上罕见的浩劫。灭南宋14年后的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朝境内的人口总数仅6000余万,只有13世已初的一半,元朝的人口峰值估计约8000万 明朝的人口不断增长。经过明朝初年的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的移民,14世已末的人口已经回升到7000万以上。与户口统计数上的停滞和倒退相反,实际人口始终在持续增长,到17世已初突破2亿大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新记录。 明清之际持续多年的战争,加上天灾人祸,使中国人口第二次遭受巨大的损失。实际上,在康熙二十九年,全国人口仅1.2亿,远未恢复到明朝后期的水平。在完成统一的1759年刚突破2亿,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达到了4.3 亿,随后在清末下降到3.6亿。

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分析

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分析 一、我国的人口转变过程 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开始出现长期下降的趋势。随着死亡率的下降,生育率在十九世纪中期左右也开始下降。由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经过死亡率和生育率的先后降低,最终实现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人口变化过程被称为人口转变。人口转变在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只有将人口转变作为核心,才能真正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口再生产模式也经历了上述人口转变过程。 在死亡率方面,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经历了迅速提升的过程。如图1所示,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估计结果,在1950~1965年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相对稳定,在45岁上下波动,而女性预期寿命比男性略高,但差别不大。可能受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1960~1965年间的男性预期寿命降为42岁,而女性预期寿命则略有上升。预期寿命在1965~1970年则上升至59.4岁,1975-1980年进一步上升至64.6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死亡率虽然上升速度相对缓慢,但仍处于上升阶段。在2005~2010年期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2.7岁,其中,男性预期寿命为71.1岁,女性为74.5岁。 在生育率方面,我国人口经历了阶段性下降过程。如图2,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估计结果,尽管我国总和生育率在1955~1960年有所下降,但在20世纪50、60年代一直处于每名妇女生育5.5~6个子女的高水平上。高生育水平和低死亡率导致人口迅速增长。1973年,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确定了晚、稀、少的人口政策方针,并提出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后来经过完善,发展为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为主要内容的人口政策。这一政策对生育率的降低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总和生育率从5.9降至2.9,在20世纪80年代生育率似乎停止了下降,总和生育率一直处于2.6左右,直到20世纪90年代,生育水平才出现了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总和生育率从2.6降至1.8左右。在21世纪头十年,我国生育水平一直处于低水平上,从1.8降至1.6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人口抽样数据和2006~2009年1%从口抽样数据推算的结果显示,2005-2010年总和生育率处于1.4左右的低水平上。 二、人口红利的概念 人口转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人口转变过程为经济增长带来的有利发展契机,即人口红利。近年来,我国学者围绕人口红利概念和人口红利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将在澄清人口红利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人口红利涉及的主要问题加以剖析。 我国学者对人口红利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劳动力供给和第一人口红利方面。而对劳动力供给的分析也主要集中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问题上。部分学者在分析人口红利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的建议。如上所述,人口红利主要包括劳动力供给、储蓄率和人力资本三个方面。而储蓄率方面的人口红利主要体现为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本文主要从劳动力供给、储蓄率和人力资本三方面探讨我国的人口红利问题。 三、人口红利与我国劳动力供给 (一)我国劳动力数量与刘易斯拐点 1.刘易斯拐点的概念剖析 刘易斯提出了人口流动的两部门模型。该模型假定,在同资本和自然资源相比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的欠发达国家,产业部门可分为落后的温饱型部门(包括温饱型农业、小商业等)和现代资本主义部门(主要指工业)。在温饱型部门,由于劳动力过剩,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极低或为零,甚至为负值。此时,温饱部门存在隐性失业。因此,现代资本主义部门可以按勉强能糊口的工资获取落后部门转移出来的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从而得以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地理《中国的人口》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后有教案) 我设计了《中国的人口》一节,根据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的要求我设计了如下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相关图文资料,说明我国人口基本国情及人口分布特点,并能简要分析成因。2)准确理解我国人口国策,树立准确的人口观。给学生体现清晰明确的目标,这样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自己的任务,学习时更有目标性。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我设计了以下评价任务:1.通过学生自主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看看学生是否具备读图、析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水平。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人口东多西少成因及解放后人口增长快的原因,看看学生会不会观察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不能合作交流。 3.通过课堂小测,同桌互评,看看学生是否掌握本节重点知识。接下来针对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实行了评价设计。就教学设计来看,能够较好地体现“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各环节设计比较合理,思路比较清晰,过渡设计比较自然流畅。 三,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1.评价任务落实不好,评价不即时、不全面,语言不丰富,比较单一。评价 的目的不但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学习什么)和教师的教学活动。评价为调控教学提供依据,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使教学能够始终围绕目标实行,使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达成。不过,在课堂上虽然我的评价手段比较多样但是评价语言不丰富,例如学生发言很精彩的没有即时赞扬,能够让她交流一下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学生发言错误的地方应即时点出。较好地学生积极发言但一节课下来发现就那么几个学生在表现,其他学生掌握情况如何没有做出相对应的评价。关于如何评价这将是未来我要学习的重点,不论是评价语言还是评价方式,日常教学中要多积累多使用,把教的过程当做评的过程,让评价与教学二合一。 2.教学设计中存有不紧凑的地方。从总体上说,教学设计设计比较合理,打 破教材内容的编排,先讲人口的分布再讲人口增长。但是,在设计人口分布这个块时有些啰嗦,比如人口分界线的图用到三次,感觉又绕回来了,顺序能够再设计使得更合理。 关于为什么人口分布东多西少这个问题能够放到后面讲完地形、气候之后再学习,也能够在这里在联系前面世界地理,人口分布稠密和稀疏的原因当时从哪几方面考虑的,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

世界各国人口数汇总

世界各国人口数 10亿以上 中国 10亿以下,1亿以上 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 1亿以下,5000万以上 墨西哥、德国、越南、菲律宾、伊朗、土耳其、埃及、泰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埃塞俄比亚、乌克兰 5000万以下,1000万以上 韩国、缅甸、南非、扎伊尔、西班牙、波兰、哥伦比亚、阿根廷、苏丹、摩洛哥、肯尼亚、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加拿大、秘鲁、朝鲜、乌兹别克斯坦、罗马尼亚、尼泊尔、阿富汗、委内瑞拉、伊拉克、乌干达、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澳大利亚、莫桑比克、马来西亚、加纳、哈萨克斯坦、荷兰、叙利亚、科特迪瓦、也门、智利、马达加斯加、喀麦隆、津巴布韦、南斯拉夫、危地马拉、古巴、厄瓜多尔、希腊、葡萄牙、柬埔寨、白俄罗斯、捷克、布基纳法素、匈牙利、比利时、安哥拉 1000万以下,500万以上 马拉维、赞比亚、马里、尼日尔、塞内加尔、突尼斯、瑞典、保加利亚、卢旺达、奥地利、多米尼加、玻利维亚、阿塞拜疆、索马里、瑞士、几内亚、海地、布隆迪、塔吉克斯坦、萨尔瓦多、格鲁吉亚、乍得、贝宁、洪都拉斯、斯洛伐克、巴拉圭、利比亚、丹麦、以色列、芬兰 500万以下,100万以上 老挝、吉尔吉斯、塞拉利昂、克罗地亚、摩尔多瓦、多哥、挪威、巴布亚新几内亚、尼加拉瓜、约旦、土库曼斯坦、立陶宛、黎巴嫩、厄立特里亚、亚美厄亚、爱尔兰、哥斯达黎加、阿尔巴尼亚、新西兰、乌拉圭、中非、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利比里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新加坡、拉脱维亚、巴拿马、牙买加、刚果、蒙古、毛里塔尼亚、马其顿、斯洛文尼亚、莱索托、科威特、不丹、纳米比亚、爱沙尼亚、博茨瓦纳、特里尼达和多巴哥、加蓬、毛里求斯、几内亚比绍 100万以下,50万以上 冈比亚、斯威士兰、斐济、塞浦路斯、圭亚那、巴林、科摩罗、卡塔尔。 50万以下,10万以上 佛得角、苏里南、吉布提、赤道几内亚、卢森堡、所罗门辟岛、马耳他、文莱、冰岛、马尔代夫、巴哈马、巴巴多斯、伯里兹、阿曼、西萨摩亚、瓦努阿图、圣卢西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密克罗尼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汤加 10万以下,1万以上

全国罗氏的人口分布及支系.doc

全国罗氏的人口分布及支系 全国罗氏的人口已达1500 余万,为全国前十八位大姓, 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 。从明朝至今600 年中罗氏人口由70 万激增到 1300 余万,增长达 19 倍之多,罗氏后人的增长速 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 年罗氏人口 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 东、湖南三省,大约占罗氏总人口的41% ,其次分布于江西、 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8% 的罗氏人口。广东居住了罗氏总人口的,为罗氏第一大省,有 280多万。在全省姓氏人口中排第九位。四川为罗氏第二大省(因分出重庆,本人口最多),有 230 多万。湖南为罗氏 第三大省,有 180 多万。都是在姓氏人口中排前十位。贵州、 重庆、广西罗氏人口近百万,也都是全省排前十位的姓氏。 川渝大部、粤桂、湘赣大部、云贵、福建西端,一般占当地 人口的比例达 1.44 %以上,中心地区可达 3%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0 %,居住了大约 63 %的罗氏人群。 在海南、台湾、闽浙大部、湘赣北部、川渝北端、安徽南 部、河南东南角、陕宁南部、甘肃、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和北端、黑龙江西北角,罗氏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48 %—1.44 %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6 %,居住了大约 23 %的罗氏人群。

江西罗氏从汉至今二千一百余年,绳绳继继,瓜瓞绵延。 考其源,大都是珠公长子居厚儿孙,也有为数不多的珠公次 子宣礼、三子子成、六子成通后裔。纵观全省罗氏,目前已 形成星罗棋布,枝繁叶茂之态势。就其分布人数多寡而言, 被《江西通志》列为“著姓”的有三十二个县,“较次姓”的廿二个县,“稀姓”的七个县。江西豫章罗氏,渊源于湖南长沙, 南昌是豫章罗氏的发祥地,西山是豫章罗氏的摇篮,柏林罗 氏由瑭公奠基,人丁兴旺,古迹甚多,进贤、临川分别是北 岸、高田报本堂大成宗谱谱局所在地。丰城罗山罗氏支分企、 遵两房。吉水是庐陵始祖罗崱、罗拯故里,熂下是罗氏的集 散地,吉安为秀川支系根据地,永丰瑶田系从寅公落脚点, 南城磁龟,分宜江边、恩桥、赣县湖边、崇义良田是罗通后 裔聚居地,泰和云集遵生两房,赣南罗氏融“内迁”与“倒迁”于 一体。于都、玉山、乐安分别是珠公次子宣礼、三子子成、 六子成通后裔繁衍生息之地。人口百余万。湖南罗氏大都出自 豫章,以珠公三十四世孙崱公裔系为最。考崱公为唐 懿宗时人,庐州刺史。祖籍豫章,初徒同江,后居庐陵熂下。生三子:超、延、达;长超居东塘;次延移马冻;三达占籍 秀川。徒湘者多系延、达二公之裔。分丰在湖南、湘中、湘 东广大地域。邵东东乡大树下罗氏始迁祖道贤公,讳履道, 致仕卜籍邵东东乡大树下,为邵东罗氏肇基始祖。生九子, 开九大房,以邵阳为主,子孙遍布涟源白马、湘乡壶天、新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人口的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它和人口迁移的区别在于它不改变户籍登记地,因此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本地居住3日以上,不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以及在旅途中周转的人口。 关于流动人口的总量,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越出“本地”的人口流动基本上全都要使用交通工具,而人口流动量比人口迁移量总要大出许多倍,所以一个地区的客运总量大致可用来反映其人口流动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60年代曾出现下降和停滞外,全国客运总量一直是迅速上升的。据此推算,1950~1988年间全国人均每年流动次数增长了18.5倍,全年人均旅行距离也延长了11.6倍,表明人口的流动性显著增大了(见表69)。近两三年来,全国客流量有所减小,1990年人均旅行距离比1988年缩短了11%;究其原因,主要有二:①治理整顿抑制了经济过热;②客运价格在稳定多年后首次大幅提高,从而抑制了一部分非必要性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的流动性虽比过去显著增大,但与一些外国相比,差距仍很大:人均旅行里程在80年代中期仅为日本的1/20,不及美国的1/30。事实上,不仅中国的乡村人口,即使是城市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终生很少离开常住地外出流动,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住家周围几公里为半径的狭小圈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相对凝固化。 人口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经济水平,应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生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经济部门和地域结构的改善,也必然要在人口流动上有所反映。1989年,辽宁省人均旅行1043.9公里,西藏仅139.2公里,二者相差6倍以上;同年浙江省人均流动7.3次,安徽省仅2.6次,都反映出经济水平的差距。但流动人口的分布还与政治和交通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一些水陆空交通枢纽,如北京、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等,本身就是特大城市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庞大的中转客流,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流动人口聚会焦点。如1989年南京市市区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客运量分别达到1119万人、1539万人和2519万人,合计达5177万人,相当于市区人口每人流动21次。而广大农村经济水平低,有的地理位置也很偏僻,外来人员少,流动人口就少得多。其中中国东部各县1年人均流动约数次,如辽宁省岫岩县1987年为5.49次,安徽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影响因素(姜婷)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影响因素 学号:10160114 姓名:姜婷班级:10级地科一班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民族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等)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人口地域分布主要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和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 中国人口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这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此线为准,西北人口密度较小,东南人口密度较大。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各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东南半壁地势平缓,气候暖湿,人口密集,西北半壁地势高峻,气候干冷,人口稀疏。若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向云南省的腾冲划一直线,其东南一侧占总面积42.9%,人口占94.3%,西北一侧分别为57.1%和5.7%。1995年前者(含港、澳、台)平均人口密度高达284人/平方公里,后者仅为13人/平方公里,相差达21倍。如果自黑龙江省边境的黑河市至云南省边境的瑞丽县城划一条直线,此线以东的面积约占全国的43%,人口却为全国的94.3%,而该线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57%,人口只有全国的5.7%。 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

中国人口状况统计(1956-2010年完整版)

中国(中国大陆)历次人口普查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普查年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总人口(万人)59,43569,458100,818113,368126,583133,972 性别构成男性(万人)30,799 35,652 51,944 58,495 65,355 68,685 女性(万人)28,636 33,806 48,874 54,873 61,228 65,287 男女性别比107.56 105.46 106.30 106.60 106.74 105.20 年龄构成0-14岁年龄段比重(%)36.28 40.69 33.59 27.69 22.89 16.60 15-64岁年龄段比重(%)59.31 55.75 61.50 66.74 70.15 74.53 65岁及以上年龄段比重 (%) 4.41 3.56 4.91 5.57 6.96 8.87 民族构成汉族人口(万人)54,728 65,456 94,088 104,248 115,940 122,593 汉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93.94 94.24 93.32 91.96 91.59 91.51少数民族人口(万人)3,532 4,002 6,730 9,120 10,643 11,379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 重(%) 6.06 5.76 6.68 8.04 8.41 8.49 受教育程 度大专及以上(万人)416 615 1,422 3,611 11,964高中和中专(万人)1,319 6,779 8,039 11,146 18,799 初中(万人)4,680 17,892 23,344 33,961 51,966 小学(万人)28,330 35,237 37,057 35,701 35,876 文盲人口(万人)23,327 22,996 18,003 8,507 5,466 文盲率(%)33.58 22.81 15.88 6.72 4.08 城乡分布 城镇人口(万人)7,726 12,710 21,082 29,971 45,844 66,558 乡村人口(万人)50,534 56,748 79,736 83,397 80,739 67,415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根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2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尽管今年高校毕业人数创新高,就业压力再次加大,但从学校统计情况看,今年就业率较高,就业形势整体向好。”广东科技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陈婷拿着尚未做好的统计表对记者说,初步统计,今年这个学校的本专科毕业生4534人,已?约4308人,就业率超过95%。 就业相对容易,招工更难,这是记者在广州、东莞两地调研时了解到的情况。这一情况与广东以往“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尴尬局面迥异。 接受记者采访的企业、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这种不同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开始显现,需转型升级的企业越来越多,招工难度越来越大,这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他们认为,从短期看,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是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缓解企业招工难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落实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转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按实名制将就业服务落实到人,加大就业培训和政策帮扶”。从长期看,随着我国新成长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收入、高技术将成为就业市场的主流

趋势,经济发展开始从向“人口红利”要效益转变为向“人才红利”要效益,“人才红利”潜力有待充分挖掘。 高校就业压力缓解 在广东科技学院校园里,不少企业的招聘海报还整齐地挂在校园马路两侧的宣传栏上。 “校园招聘3月份进入密集期,5月份已基本结束。”广东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向卓边收拾行李边告 诉记者,今年的校园招聘来了几百家企业,但符合自己意向的并不多。“我拿着十几份简历去招聘会现场,最后只投了3份。1份投给了一家上市民企的市场营销岗,1份投给德邦物流集团的物流岗,还投了一家公司的编务岗。” “没想到3家公司都很快发出了面试通知。”向卓难掩兴奋地说,上午投的简历,下午就参加面试,当天晚上就开始陆续收到签约邮件。 “幸福来得太突然。”向卓打趣道,班里很多同学跟他一样,签约意向一个接一个,感觉今年就业没有想象中的难。 向卓观察到的情况并非个案。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18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市场调研报告》也显示,今年大学生求职压力同比降低5%,就业预期向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总体向好趋势改善了就业预期。”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李强表示,受人工智能、移动终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产业带动,以及加工

关于中国人口红利的调研报告

关于中国人口红利的调研报告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因为这个直接间接的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在国际上的实力与知名度。长时间廉价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国富局面的形成,也吸引了众多外资,成了“世界工厂”。这种看似稳定的局面,会持续多长时间,中国的劳动力会源源不断吗? 在中国讨论最热的话题是富士康的“十二跳”事件和其后的大幅加薪。富士康崛起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代工之王”,得力于全球化和外包的国际大潮流,他利用中国的廉价土地和劳工,在成本控制上力压对手,从而。但是从2000年开始,内地的工资却不断上升,开始打击这种薄利多销的“世界工厂”模式。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商,压缩成本的效果无人能及,连它都屈服于工资上涨的大趋势,其他在华工厂则更不敢想象了。 富士康不是个别事件,民工荒从2003年就已经开始,并日趋严峻,现在民工荒不再局限于沿海城市,开始向中西部推移。原因已不只是季节性(如民工春节回家)或外来因素影响,而是中国社会的结构性问题。这个“结构性”的问题,指的是中国渐渐失去人口红利。有人说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接近尾声,年轻力壮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要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只能增加工资。 何谓“人口红利”?一个国家如果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也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人,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很多奇迹,而中国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可以说功不可没。据数据显示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6.8%。再看从1978年到1998年20年间,物质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8%;劳动力(不含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在24%;教育程度提高形成的人力资本,贡献率为24%;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率在21%。劳动力的贡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首先,劳动力数量增长让社会总产出更丰富;其次,劳动力从低端行业转移到更高端行业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再次,有关改善劳动力的一系列投资,包括让劳动者再教育,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的需求;最后,劳动力和资本组合的优化,让劳动力升级可持续。前两点纯粹是“人口红利”本身在发生作用,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就可以给以证明。后两点则有所不同,最近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也都在重复类似的故事。各国政府都注意到教育和投资对提高劳动者技能的作用,会让经济步入更健康的发展轨道。 我国人口红利目前的状况是2009年达到最高获利点,2010年到2017年仍是人口红利的获利期,尚有较多的“人口红利”可以分享,大约再过10年人口红利将进入关闭期。2009年我国的劳

论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与其的合理性

论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与其的合理性 人口信息是重要的国情信息,它对行政管理、人口研究、了解市场供求、制订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935年,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人口学家胡焕庸教授根据1933年全国各省、县的人口资料,写成《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创制了全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并首先提出爱珲一腾冲这一人口地理界线,后被人称为“胡焕庸线”或“胡氏线”。该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当时面积约占全国的36%,人口占全国96%;该线以西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64%,而人口仅占4%,中国人口仍然集中在东南半壁,西北则相对较少。进一步分析,这种差异更显著。 目前,如仍以胡氏线为界,我国东部和西部的面积分别占全国的42.9%和57.1%。1990年我国人口普查数为11.6亿人(包括台港澳),东部人口占全国的94.2%,西部人口占全国的5.8%;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西部和东部所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仅有±1.8%的变化,表明了该线的客观性。 二、成因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又以自然环境的影响为最大,首先,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受自然环境条件的深刻制约。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地形和海拔高程,对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起着直接影响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同世界人口的分布区是大致相同,具有三大趋向,即:趋向沿海,趋向地平地势以及趋向暖湿气候。正是这三种趋向姓

的结合,再加上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才形成了中国东西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地形和海拔还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制约中国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我国东部地区滨临海洋,全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几乎包括了全部的热带和亚热带,以及部分暖温带和一部分中温带;占据了三级地形中的第一台阶(海拨0~500米)的全部和部分第二台阶(海拨1000~2000米),海拨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丘占全国总面积的25.5%;有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黄褐土、华中丘陵山地的棕壤、长江流域的水稻土等适于农业生产的土壤;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农业人口。长江三角洲与钱塘江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游平原等我国四大人口密集区都位于东部,这些地区也是世界著名的人口稠密区。西部地区占有全部的第三台阶(海拨4500米以上)和大部分的第二台阶,除高山和少数河谷外,几乎全是干旱、半干旱气候,占全国面积15.5%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几乎全在西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使西部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为稀疏,仅绿洲和河谷灌溉带有较密的人口。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从业人员的减少,经济对人口地域分布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东移、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推出以及沿海地区率先改革;经济迅速发展的累积牵动效应,已使中国人口地域分布自80年代开始,由建国以来的分散和均衡化转向向东倾斜的集中化方向发展,全国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强大的经济实力,使人口大部分集聚于东部地区。解放后,国家化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