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百强建筑事务所及各大网站

世界百强建筑事务所及各大网站

世界百强建筑事务所及各大网站
世界百强建筑事务所及各大网站

建筑师的梦想~建筑事务所的故事

1983年贝隶铭获得了建筑界诺贝尔奖,如今2012年中国国籍本土建筑师王澍同样获得如此殊荣~我希望更多的建筑师圈进来。

在网上偶然看到的,转帖过来,有事没事去大师网站看看!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建筑师及设计师,有些会在网站的信息上用心,甚至会把他们的想法透过网络媒体呈现精彩的一面。以下是各家建筑师事务所加上设计工作室的网站链接,以英文字母作为分类,依序排列:

24H Architectur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2BXL (林友寒Yu-Han Michael Lin + Roland Bondzio + Martin Behet)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3RW Architects

http://www.3rw.no/

3XNielsen A/S

http://www.3xn.dk/

A字部

A69 Architects

http://a69.cz/

Abalos & Herrero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B Design Group 大涵学乙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邱文杰+庄学能)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cconci Studio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acconci.html

Adjaye/Associate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kira Yoneda

http://www.architecton.co.jp/

Alejandro Aravena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lessandro Mendini (Atelier Mendini)

http://www.ateliermendini.it/

Ali Rahim and Hina Jamelle –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Practic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llied Works Architectur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lsop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lvar Aalto

http://www.alvaraalto.fi/alvar/

Amoretti & Calvi Associati

http://www.amoretticalvi.it/

Antoine Predock Architect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nton garcia abril & ensamble studio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oki Jun 青木淳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rata Isozaki & Associates | 矶崎新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c00005/

archi-radio 五十岚太郎((Taro Igarashi)策划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rchi-Tectonic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rchitecture-Studio

http://www.architecture-studio.fr/

Architecture studio himma

http://www.himma.co.kr

Architektur Consult ZT Gmbh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rkitektfirmaet C.F. Mψller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rquitectonica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rthur Erickson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sklund & Jansson

http://www.asklundjansson.se/

Assadi & Pulido Architects (FELIPE ASSADI)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symptote Architectur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telier FCJZ | 张永和之非常建筑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telier Bow-Wow | 冢本由晴(Yoshiharu Tsukamoto) + 贝岛桃代(Momoyo Kaijima) http://www.bow-wow.jp/

Atsushi Kitagawara Architects Inc. | 北川原温建筑都市研究所

http://www.kitagawara.co.jp/

B字部

BAR(Bureau voor Architectuur Rotterdam)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Bart Princ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Behnisch, Behnisch & Partner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Bercy Chen Studio LLP (Thomas Bercy + Calvin Chen 陈伯纬)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准建筑人手札爱你唷

Berger+Parkkinen (Adolf Berger / Tiina Parkkinen)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tsch_hold.asp

Birds Portchmouth Russum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Bjarke Ingles Group (由原PLOT 事务所分出)

http://www.big.dk

BmasC Architectos

http://www.bmasc.es/

Bolles + Wilson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Brisac Gonzalez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Bureau Vilius & Partneriai

http://www.abvp.lt/

Byoungsoo Cho Architects

http://

C字部

Cesar Pelli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flash.cfm

C. F. Mψllers Tegnestue

http://www.ark-cfmt.dk/

Charles Correa Associate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Chris Bosse

http://www.chrisbosse.de/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Chris Lee + Kapil Gupta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Christoff:Finio Architectur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Cho Slade Architectur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CitiCrafts 建筑作坊(曾成德+ 何东光+ 卢泽彦)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Concrete Architects Associates

http://www.concreteamsterdam.nl/

Coop Himmelblau

http://www.coop-himmelblau.at/coophimmelblau.html D字部

David Chipperfield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Daniel Libeskind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准建筑人手札爱你唷

de Architekten Cie 建筑师事务所

http://www.cie.nl/

dECOi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category/open/519.html

Dellekamp Arquitectos 建筑师事务所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Design Offic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Diller + Scofidio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DOMINIQUE PERRAULT ARCHITECT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E字部

Eduardo Souto De Moura

http://

Emilio Ambasz and Associates, Inc.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Eric Owen Mos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Evan Douglis Studio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Exilh?user Architects (Exilhauser Architects) http://www.exilhaeuser.de/

F字部

Fabio Novembre

http://www.novembre.it/

Farjadi Architects (Homa Farjadi)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FDArchitects (chris h. dondorp + ingrid b. furgler)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LAR/ Fernando Romero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FOA-Foreign Office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flash/simple.html

准建筑人手札爱你唷

Foster and Partner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Fox & Fowle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Frederick Fisher and Partner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F-U-R

http://www.f-u-r.de/

Future System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G字部

Garofalo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Gensler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Gert Wing?rdh (Gert Wingardh) http://www.wingardhs.se/

Greg Lynn FORM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Gigon / Guyer

http://www.gigon-guyer.ch/

GMA Gluckman Mayner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Gus Wustemann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Gwathmey Siegel & Associate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H字部

Hal Ingberg Architect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Hardy Holzman Pfeiffer Associates, LLP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Heikkinen-Komonen Architects

http://www.heikkinen-komonen.fi/

Henning Larsen Tegnestue

http://www.hlt.dk/

Hideo Nishiyama & Associates, Architects 西山英夫建筑环境研究所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Atelier Hitoshi Abe 阿部仁史

http://www.a-slash.jp/

I字部

IaN+

http://www.ianplus.it/

Ian Ritchi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I.M. Pei 贝聿铭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a/f/fme/imp/b/b.html

Ingenhoven Architekten

http://www.ingenhoven-overdiek.de/

ITERAE Architectur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J字部

JDS: Julien de Smedt (由原PLOT 事务所分出)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Jean Nouvel

http://www.jeannouvel.fr/

Jo Coenen & co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coenen.htm

John Pawson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John Ronan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Josef Paul Kleihue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win6/index6.html

Junya Ishigami Associates | 石上纯也建筑设计事务所http://www.jnyi.jp/

Juurlink & Geluk

http://www.jeng.nl/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K字部

Arkkitehtitoimisto K2S Oy | K2S Architects Ltd.

http://www.k2s.fi/

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Kengo Kuma & Associates(隈研吾)

http://www02.so-net.ne.jp/~kuma/

Keven Kennon Architect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KHR AS Arkitekter

http://www.khras.dk/matrix.asp?id=1&type=Tegnebordet

King Roselli Architetti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Koning Eizenberg Architectur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Kisho Kurokawa Architects & Associates(黑川纪章)http://www.kisho.co.jp/index-ie.html

KSA金光裕建筑师事务所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Kumiko Inui 干久美子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Kunio Mayekawa (前川国男)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architect ... ekawa.html

Kuth / Ranieri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L字部

Lab architecture studio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Langlands & Bell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Latz ? Riehl ? Partner L andschaftsarchitekten http://www.riehl-larchitekten.de

Leeser Architecture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Lewis.Tsurumaki.Lewi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Lighting Architects: Spiers & Major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Luce et Studio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Lunde & Lψvseth Arkitekter AS

http://www.lundeoglovseth.no/

M字部

Machado and Silvetti Associate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Luis Mansilla & Emilio Tu?ón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ark Lintott Design 林马克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AP Arquitecto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Fumihiko Maki & Associates(桢文彦) http://www.maki-and-associates.co.jp/

Mario Botta

http://www.botta.ch/

Masaki Endoh / EDH | 远藤设计室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assimiliano Fuksas

http://www.fuksas.it/html/index.html

Massimo Russo

http://www.massimorusso.it/

Maxwan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cCormac Jamieson Prichard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edusa group architekci

http://www.medusagroup.pl/

Meixner Schlüter Wendt Architekten (Meixner Schluter Wendt Architect) http://www.meixner-schlueter-wendt.de

Menos é Mai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eyer en Van Schooten

http://www.meyer-vanschooten.nl/

Michael McDonough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ichael Graves & Associate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ichael Sorkin Studio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ichel Rojkind/Rojkind Arquitecto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ike Smith Studio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itnick Roddier Hick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oore Ruble Yudell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orphosi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morph.html

Moshe Safdie Associate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Murphy/Jahn, Inc.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intro.htm

MVRDV

http://www.mvrdv.archined.nl/

N字部

NAP 建筑设计事务所| Hiroshi Nakamura & NAP Architects(中村拓志)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n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Nicholas Grimshaw & Partner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NIO Architecten

http://www.nio.nl/

NoA Architecten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Nolaster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Norihiko Dan & Associates | 团纪彦建筑师事务所

http://www.dan-n.co.jp/

NOX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O字部

Ocean D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Ocean North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OFIS

http://www.ofis-a.si/index-1.html

OMA(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 Rem Koolhaas http://www.oma.eu/

P字部

Paolo Soleri. Arcosanti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Patterns (Marcelo Spina)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Paul Andreu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Penezic & Rogina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Peter Cook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Philippe Starck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Plasma Studio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PLOT

http://www.plot.dk/

Polshek Partnership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PTW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au/index_ptw.asp

Q字部

Querkraft

http://www.querkraft.at/index_flash.html

R字部

Rafael Vinoly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flashindex.html

Ralph Erskine

http://www.erskine.se/index.htm

RAMTV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drl/ramtv/main.html

raumlabor_berlin

http://www.raumlabor-berlin.de/

REISER+UMEMOTO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René van Zuuk Architekten (Rene van Zuuk Architect)

http://www.renevanzuuk.nl/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Ricardo Bofill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Richard Meier & Partner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Richard Rogers Partnership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Rojkind Arquitectos (Michel Rojkind)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RoTo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Reiser + Umemoto RUR Architecture PC(Jesse Reiser + Nanako Umemoto )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Riken Yamamoto |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http://www.riken-yamamoto.co.jp

S字部

Sanaksenaho Architects (Sanaksenaho Arkkitehdit Oy)

http://personal.eunet.fi/pp/sanaks/HomeUK.htm

http://www.kolumbus.fi/sanaksenaho/

Santiago Calatrava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Sauerbruch Hutton architects

http://www.sauerbruchhutton.de/

Schmidt, Hammer & Lassen

http://www.shl.dk/

SeARCH(Bjarne Mastenbroek, Uda Visser, David Gianotten)

http://www.searcharchitects.nl/

Seung h-sang & IROJE architecs and planners | 履露斋| 承孝相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Shigeru Ban Architects | 阪茂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Shusaku Arakawa + Madeline Gins | 荒川修作+ マドリン?ギンズ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Smith-Miller + Hawkinson Architects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SHoP/Sharples Holden Pasquarelli

https://www.doczj.com/doc/2c2294798.html,/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一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

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世界建筑艺术风格分类介绍

世界建筑艺术风格分类介绍 2010-03-29 16:50 1、地中海建筑风格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拖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化石和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 2、意大利建筑风格 意大利建筑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秩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流行于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式风格,一般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平面,红瓦缓坡顶,出檐较深,檐下有很大的托架(也称牛腿)。檐口处精雕细凿,气势宏大,既美观有避免雨水淋湿檐口及外墙而变色,使外观看上去始终保持鲜艳亮丽没有污浊。普通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朝向花园的一面有半圆形封闭式门廊,落地长窗将室内与室外花园连成一体,门廊上面是二楼的半圆形露台。

世界主要建筑风格分类

世界主要建筑风格分类 1、意大利建筑风格 意大利建筑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秩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流行于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式风格,一般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平面,红瓦缓坡顶,出檐较深,檐下有很大的托架(也称牛腿)。檐口处精雕细凿,气势宏大,既美观有避免雨水淋湿檐口及外墙而变色,使外观看上去始终保持鲜艳亮丽没有污浊。普通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朝向花园的一面有半圆形封闭式门廊,落地长窗将室内与室外花园连成一体,门廊上面是二楼的半圆形露台。 意大利建筑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又贴近自然的脉动,使其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其中铁艺是意大利建筑的一个亮点,阳台、窗间都有铁铸花饰,既保持了罗马建筑特色,又升华了建筑作为住宅的韵味感。尖顶、石柱、浮雕……彰显着意大利建筑风格古老、雄伟的历史感。 2、地中海建筑风格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拖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项精编版

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项 1: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建筑奖是Hyatt(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所设立的, 因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每年一次的颁奖都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就是从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手里接受的大奖。该奖项一向是当代建筑风潮的指针性奖项,历届得奖的建筑师都是重量级的代表人物。从第一届的Philip Johnson(约翰逊),第五届的Ieoh Ming Pei(贝聿铭),之后有安藤忠雄(Tadao Ando),Frank. O.Gehry(盖里),以及Norman Foster(福斯特)等等无一不是当代的大师级人物。2000年的得主是来自荷兰的建筑师Rem Koolhaas(库尔哈斯)。Pritzker奖的由来Pritzker建筑奖由凯悦基金会在1979年设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该奖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该家族的国际业务总部设在芝加哥,向以支持教育、宗教、社会福利、科学、医学和文化活动而闻名。Jay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已于1999年1月23日逝世)发起设立了这个奖。他们的长子Thomas J. Pritzker现在是凯悦基金会的主席。他介绍说:“我们之所以对建筑感兴趣,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建了许多饭店,与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营造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我们认识到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关切实在太少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楼诞生的地方,一座满是象Louis Sullivan(沙里文), Frank Lloyd Wright(赖特), Mies van de Rohe(密斯)这样的建筑伟人设计的建筑的城市,我们对建筑的热爱不足为怪。1967年我们买下了一幢尚未竣工的大楼作为我们的亚特兰大凯悦大酒店。它那高挑的中庭成为我们全球酒店集团的一个标志。很明显,这个设计对我们的客人以及员工的情绪有着显著的影响。如果说芝加哥的建筑让我们懂得了建筑艺术,那么从事酒店设计和建设则让我们认识到建筑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力。因此,在1978年我们想到来表彰一些当代的建筑师。爸爸妈妈相信,设立一个有意义的奖,不仅能够鼓励和刺激公众对建筑的关注,同时能够在建筑界激发更大的创造力。我为能代表母亲和家里其他人为此继续努力而自豪。”普利兹克建筑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目光犀利,下手精准,绝大多数获奖者的确名副其实。它似乎自成体系,从第一届得主菲利普·约翰逊(1979年)开始,到凯文·罗奇(1982年)、丹下健三(1987年)、雷姆·库哈斯(2000年),勾勒出一条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脉络;它能打破地域偏见,三位日本人和两位拉丁美洲建筑师的入选,显示了评选范围的全球性特征;出生于巴格达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2004年)的登场,多少弥补了它在性别取向上的一些遗憾;而对弗兰克·盖里(1989年)的关注,足以表明它的前瞻和远见:当时盖里只在美国西海岸做过一些美学冒险性建筑,其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尚未出现,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弗兰克·盖里确实能够为世界创造惊人的建筑。一个奖项成为伟大,是因为获奖者足够伟大,而这首先要求评委们足够睿智,评选程序足够公正。在短短的27年时间里,普利兹克建筑奖迅速崛起,29位得奖者如群星闪耀,风光无限。其声势压过了百年老店“英国皇家建筑师金奖”(RIBA)、奖金更丰厚的“日本国家 艺术大赏”和丹麦“嘉士伯”奖、重视单个作品的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国家荣誉奖”等权威大奖,成为建筑界公认的至高无上的奖项。奖赏Pritzker建筑奖在许多程序上以及奖金方面参照了诺贝尔奖。Pritzker建筑奖的获奖者可以得到10万美元的奖金,一个正式的获奖证书,1987年以后还增加了一块铜质奖章。(在这之前为每位获奖者颁发的是一座限量制版的亨利.摩尔的雕塑。)奖章正面图案的设计是以有“摩天楼之父”美称的芝加哥著名建筑师Louis Sullivan(沙里文)的设计为基础,刻有“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Pritzker 建筑奖)字样,获奖者的姓名刻在奖章正中,奖章背面刻着亨利.沃顿1624年在其《建筑的要素》一书中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愉悦”。评奖任何国家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

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世界十大建筑风格

世界十大建筑风格 NO.1地中海建筑风格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然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包括阳台、窗间柱子等多用螺旋形铸铁花饰。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 N0.2意大利建筑风格 意大利建筑整体上都体现一种次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意大利建筑的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又贴近自然的脉动,使其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其中铁艺是意大利建筑的一个亮点,阳台、窗间都有铸铁花饰,既保持了罗马建筑特色,又升华了建筑作为住宅的韵味感。尖顶、石柱、浮雕等,彰显着意大利建筑风格古老、雄伟的历史感。 NO.3法式建筑风格 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呈现出浪漫典雅风格。法式建筑线条鲜明,凹凸有致,尤其是外观造型独特,大量采用斜坡面,颜色稳重大气,呈现出一种华贵。法式建筑讲究点缀在自然中,追求色彩和内在的联系。法式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建筑的整体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握,善于在细节雕琢上下工夫。法式建筑十分推崇优雅、高贵和浪漫。 NO.4英式建筑风格 英式建筑空间灵活适用、流动自然,蓝、灰、绿富有艺术的配色处理赋予建筑动态的韵律与美感。淡绿的草场、深绿的树林、金黄的麦地,点缀着尖顶的教堂和红顶的小楼,构成了英国乡村最基本的图案。 英国的建筑大多保持着红砖在外,斜顶在上,屋顶为深灰色。也有墙面涂成白色的,是那种很暗的白或者可以叫做“灰色”。房子一般是由砖、木和钢材等材料构成,很少看见钢筋混凝土的建筑。 英式别墅主要建筑结构墙体为混凝土砌块,具有简洁的建筑线条,凝重的建筑色彩和独特的风格,充分诠释着英式建筑所特有的庄重、古朴。双坡陡屋面、深檐口、外露木、构架、砖砌底脚等为英式建筑的主要特征。英式建筑空间灵活适用、流动自然,蓝、灰、绿富有艺术的配色处理赋予建筑动态的韵律与美感。 NO.5德国建筑风格 德国现代建筑简朴明快,色彩庄重,重视质量和功能,在现代世界建筑上占有重要地位。 德式建筑简洁大气,对人的活动空间非常注重,无论是建筑物的外部,还是内部,都通过有层次的空间营造来满足人的需要。追求工业设计的工艺高度甚至是艺术高度,对精确、尺寸性的到位有极高的要求。此外,非常重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风格十分精美精致。总体而言,德国现代建筑简朴明快,色彩庄重,重视质量和功能。 纯正的德国建筑设计,具备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外形简练、现代、充满活力,色彩大胆而时尚,属于现代简约派;二是功能讲求实用,任何被认为是多余的装饰都几乎被摒弃;三是材料品质精良,采用德国原装进口的材料和新技术,关注环保于可持续性发展;四是注重细节设计。

世界十大建筑风格

世界十大建筑风格 北美建筑风格(The North American Style) 在中国发展进行的北美风格,更多体现在别墅这种业态上,北美别墅发展成为既简约大气,又集各种建筑精华于一身的独特风格,充分体现了简洁大方、轻松的特点,居住常常具有人性化。 北美建筑风格实际上是一种混合风格,不像欧洲建筑风格是一步步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它在同一时期接受了许多种成熟的建筑风格,相互之间又有融合和影响,具有注重建筑细节、有古典情怀、外观简洁大方、融合多种风情于一体的鲜明特点。在北美建筑中,既有私密性强的个体居住单位,又有恢弘大气的整体社区气氛。而街区概念的形成,不仅满足了居住的需要,更要满住一个阶层心灵归属、文化认同、邻里回归的需要。 北美风格主要依据四个主要时期的建筑风格:古典时期的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风格,中世纪时期和现代风格。古典时期的风格主要参照了古罗马或古希腊时期的纪念物,和它较为类似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风格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这两种古典风格具有许多相同的建筑细部。第三种传统风格出现在中世纪时期,在时间上连接古典风格和文艺复兴古典风格,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主要是参照教堂建筑纯正的哥特风格,也有居住建筑。这一时期英国和法国的建筑对北美住宅的影响最大。第四种传统风格是现代主义风格,开始于19

世纪晚期并延续到现在。它没有过多的装饰,外部效果简洁明朗,新的结构技术的应用使其空间有了变化的余地。其他影响北美住宅的风格有西班牙风格,包括北美地区西班牙殖民地的简单建筑和西班牙本土精巧的建筑。东方和埃及的建筑或多或少也成为北美住宅的参照。 北美建筑的明显特点,是大窗、阁楼、坡屋顶、丰富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街区氛围追求悠闲活力、自由开放。美式别墅的建筑体量普遍比英式别墅大;美式别墅多为木结构,体现了乡村感;运用侧山墙、双折线屋顶以及哥特式样的尖顶等比较典型的北美建筑的视觉符号;住宅类建筑个性化和多元化风格成分高。 在中国发展进行的北美风格,更多体现在别墅这种业态上,北美别墅发展为既简约大气,有集各种建筑精华于一身的独特风格,充分体现了简洁大方、轻松的特点,居住非常具有人性化,在别墅市场非常受欢迎。

整理:世界著名建筑景观大师

世界著名建筑景观大师 1、抽象艺术 它对20世纪所有艺术形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早期景观建筑物已在创作手法上有所变化。结构主义大师马勒维奇 (Malevich)和罗德琴科(Rodch-enko)铸造了抽象的几何结构和硬边结构;迪澳.凡.兹泊格(Theo van Doesberg)和约瑟夫 .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实现了具体艺术;汉斯.阿尔皮(Hans Arp)和简.米洛(JoanMir6)则运用了抽象的松散结构,即生物形态。 2、概念艺术 这个词在20世纪60年代由艺术家苏?勒维特(Sol Lewitt)使用,它指出艺术作品的概念比其表现形式更为重要。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马塞尔?迪尚(Marcel Duchamp),20世纪极具影响的艺术家之一,其余两个是伊夫斯?克莱恩(Yves Klein)和皮埃尔?曼佐尼(PieroManzoni)。电视艺术和行为艺术是其附属品。在景观建筑中,最具灵感的概念艺术是大地艺术或泥土艺术。 3、立体主义 这一重要的现代艺术运动得名于法国画家马蒂斯,当时一位法国艺术评论家听说马蒂斯讥讽布拉克(Braque)的作品仅仅是一些“小方块”。毕加索和布拉克是最早的立体派艺术家,他们改变了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主要绘画方法——透视法。在景观建筑中,立体主义表现为抽象概念和联合视点的产生。这一艺术手法首先在20世纪20年代由几个法国设计师——罗特.马利特一斯蒂文斯(Robert Mallet-Stevens)、安德列(Andre)、保罗.薇拉(PaulVera)和加布里埃尔.圭弗莱基安 (GabrielGuevrekian)用在庭园景观设计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美国景观建筑师如加勒特.埃克波、詹姆斯.罗斯和托马斯.丘奇,也都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学习笔记】漫游世界建筑群-3 paradise

Russia: 1.I'm going north, and the snow is building up. I'm on a pilgrimage to a place that I'm told represents the heart and soul of Russia. 2.It was here that a Russian vision of paradise was created, made not of stone, but wood. 3.What an astonishing silhouette.The large church on the left looks rather like a sort of pyramid, like a mighty fir tree. 4.Kizhi has been holy ground since pagan times 5.All within is blessed, consecrated as a spiritual refuge.This wall ought to keep prowling evil spirits out, to keep the old gods at bay. 6..............awaiting resurrection on the Day of Judgement. 7.The buildings within the enclosure are beautifully constructed out of pine logs. 8. A saw would damage the grain. An axe closes the grain. Protects the wood from damp. Stops the timbers from rotting. 9.On the Church of the Transfiguration, there are 22 domes, a number that puzzles most people. But it could refer to the Book of Revelation,a text held very important by the Orthodox church. 10.Only this scaffolding prevents the Transfiguration from collapsing. 11.But the Intercession, the winter church, is a beacon of light. 12.This is the 1 8th century way of drinking tea, into the saucer. 13.Even in this cold and forbidding land, people have created a place of spiritual warmth.The churches of Kizhi shine out in the dark, catering for the bodies and souls of their congregation.A light that refuses to be snuffed out. 1, pilgrimage ['pilɡrimid?] n. 漫游;朝圣之行 vi. 朝拜;漫游 Pilgrimage: 巡礼|朝圣|朝圣者Pilgrimage field: 朝拜场 pilgrimage site: 们的朝圣地 2, thriving ['θriaivi?] adj. 繁荣的;蒸蒸日上的;旺盛的 v. 兴旺(thrive的ing形式) thriving: 兴盛的|欣欣向荣|旺盛的thriving tree: 主伐林|主伐木 Thriving Wetlands: 健康的湿地 3, silhouette [,silu:'et, -lu-] n. 轮廓,剪影 vt. 使照出影子来;使仅仅显出轮廓SILHOUETTE: 轮廓|影子|侧影 silhouette paper: 剪影黑纸|剪影黑纸,靶纸|靶纸Silhouette shooting: 轮廓射击 4, Christianity [,kristi'?n?ti] n. 基督教;基督教精神,基督教教义Christianity: 基督教|基督宗教|基督信仰 Christianism Christianity: 基督教 True Christianity: 真基督教 5, consecrated ['k?ns?,kreitid] adj. 神圣的,被奉为神圣的 v. 奉献(consecrate的过去分词);使神圣;供神用 consecrated: 神圣的|被奉献的|净化之Consecrated Harrier: 崇圣狩猎者Consecrated Letter: 圣洁信件圣化信件 6, refuge ['refju:d?] n. 避难;避难所;庇护 vi. 避难;逃避 vt. 给予庇护;接纳避难

世界建筑风格及其意义

世界建筑风格及其意义 “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如是云。 古代世界的建筑因着文化背景的不同,曾经有过大约七个独立体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和古代美洲建筑等,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为辉煌。 中国建筑: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体现者。而江南的私家庭院、北方的四合院、岭南的土楼则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以及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 伊斯兰: 伊斯兰建筑,西方称萨拉森建筑,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它包括清真寺、伊斯兰学府、哈里发宫殿、陵墓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是世界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同欧洲建筑、中国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伊斯兰建筑以阿拉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为基础,借鉴、吸收了两河流域、比利牛斯半岛以及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建筑艺术精华,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多样的造型,创造了一大批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 欧洲: 欧洲小国林立,民族众多,造就了多彩的文明,其建筑风格的演变也自然更加多元化,有着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域性。 1、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人沿袭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成就,在公元1-3世纪达到西方古代建筑极盛高峰。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

最新世界著名的十大建筑师备课讲稿

世界十大最有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先容一: 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有名的 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构造设计与艺术建筑驰 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 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 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有名的2004年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 重身份,他对构造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 绳的控制。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 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雅观, 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力。所以,他经常以大 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示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洁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驰名,展示出技巧理性所能浮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出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约束。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巧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惯例预感。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专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似乎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明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高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端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孔。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 展厅,名号不大,实在却造成了尽对喧宾夺主的局势,End...。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 1、巴洛克风格 这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2、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3、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

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4、古典复兴建筑古典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一般的住宅、教堂、学校等影响不大。这种风格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 5、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同时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就是成熟的实例 6、浪漫主义建筑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大体说来在英国、德国流行较早较广而在

60家国外著名建筑设计单位简要情况表

60家国外著名建筑设计单位简要情况表 序号单位名称所在国家(城市)及创建时间主要设计人员擅长设计类型主要作品 1 克莱夫.威尔金森建筑师事务所美国.洛杉矶(1991年) 克莱夫.威尔金森办公楼、娱 乐设施、电视台、高技术办公区 TBWA/CHIA T/Day广告公司总部、奥格维和马瑟公司总部、澳大利亚佩斯滨海区的规划设计 2 AC.马丁与合伙人有限公司(ACMP) 美国.洛杉矶(1906年) 马丁教育建筑、写字楼、政府机构建筑、高科技设施和总体规划洛杉矶.马歇尔商学院、波波维奇堂 3 博尔布/托马斯与合伙人联合事务所(BTA) 美国(1970年左右) 托马斯疗养建筑、大学建筑、文化艺术建筑、高科技建筑斯坦福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等大学的建筑 4 贝聿铭事务所美国.纽约(1955年) 贝聿铭城市旧区改造和新区开发规划设计,各类建 筑设计科罗拉多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纽约肯尼迪国际机构候机楼、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5 西萨.佩里事务所美国.康涅狄克州黑文市(1977年) 西萨.佩里各类建筑设计加利 福尼亚州立办公大楼、克立夫兰医疗所、新奥尔良大厦、纽约世界金融中心及伯利花园城广场、米格林.贝特勒大厦 6 科思.佩德森.福克斯联合建筑师与规划顾问事务所(KPF) 美国在纽约、伦敦、东京设 有办事处(1976年) A.尤金.科恩、威廉.佩德森、谢尔登.福克斯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总体规划设计芝加哥韦克大道333号办公楼、辛辛那提普罗克特与金波尔总部建筑群、法兰克福曼泽尔.兰兹切斯大街58号大楼 7 RTKL建筑师事务所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在伦敦、马德里、香港、东京设办事处( 1946年)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结构工程、建筑设备和电气工程设计、各种公共建筑设计华沙贸易大厦 8 齐默.纲萨尔.弗拉斯卡合作事务所(ZGF) 美国在波特兰、西雅图、洛杉矶、华盛顿设 有办事处齐默.纲萨尔.弗拉斯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室内设计机场、商业开发区、 高层建筑、企业园区、教育建筑、医疗保健建筑、博物馆等 9 勒布尔.施洛斯曼与哈克尔事务所(LSH) 美国.芝加哥(1925年) 勒布尔.施洛斯曼哈克 尔零售商业建筑、高层建筑、办公建筑、大学建筑、医院建筑智利、圣地亚桑Torre公司总部大厦 10 赫尔伯特.S.纽曼与合伙人事务所美国.康涅狄格纽黑文市(1964年) 赫尔伯特.S. 纽曼建筑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美国.依阿华州.斯蒂克斯公司工作室与工厂 11 SOM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芝加哥(1950年左右) 阿德利安.史密斯各类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和平面设计等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约翰.汉考克大厦、中国上海金茂大厦 12 关逸见KwanHenmi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美国.旧金山(1980年) 西尔维亚.关、丹尼斯.逸见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旧金山渔民码头第45号海产品产易中心、旧金山新图书馆 13 莱维-桑奇克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纽约(1983年) 瓦尔特.莱维、艾拉.桑奇克建筑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商业建筑、教育建筑、休闲建筑以及其他公共建筑设计纽约州立Oneonta大学校园、爱德华.R.默罗高级中学、纽约城市大学科研楼的规划和建筑设计 14 迈克尔.马尔灿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洛杉矶(1995年) 迈克尔.马尔灿艺术建筑、 教育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等 MarkTaper市中心艺术学校、哈佛/西湖学校的艺术中心

世界城市色彩小集合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包括土地、植被等自然环境色彩,生活的常用色彩等人文色彩,建筑物、广告、交通工具等人工色。如知名的城市色彩有:奶酪色代表巴黎,橙黄色代表罗马。引用并综合网络对城市之色的理解,那么什么颜色最能代表邵阳之色呢? 城市色彩 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主要包括土地、植被等自然环境色彩,生活的常用色彩等人文色彩,以及建筑物、广告、交通工具等人工色。 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称为文化色)两部分构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包括土路)、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 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广场路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等,都是人工产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标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同时,由于色彩产生于光折射,各种物体原色,会根据其材料的表面肌理、受光程度以及环境色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城市色彩还可分为单体原色与视觉效果色。同样黄色建筑,是临海而建,还是背山而立,是独立存在,还是夹缝中插建,其色彩效果是大不同的。 因此,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存在,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统或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包括城市广告和公交车辆等等流动色,包括街道点缀物及窗台摆设物等等的临时色。但根据目前中国城市规划失范的现状,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与自然色的协调问题。 “国际上任何一个有品位的城市,都具有简洁、明快、和谐的色彩风格,而国内许多城市却在色彩中迷失了自己。”在长沙某高校就读建筑专业的周姗认为,一些建筑商随意确定建筑色彩,只会破坏城市的整体美感。集山水洲城于一身、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长沙,完全可通过鲜明的城市色彩增加自身的特色和魅力。 重要性一位外籍城市规划专家有一句名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面孔,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追求什么文化”。 每一个城市都以它不同的色调、形体与特色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一位学者指出,老北京的灰墙、灰瓦和绿树构成了北京城市色彩的基调,透出古都浑厚、朴实、宁静的文化底蕴,也衬托出紫禁城金碧辉煌的帝都气派。青岛老城的红瓦、朱墙、碧海、蓝天,也充分显示出这座美丽滨海城市的风采。城市色彩是与环境相互融合,长期形成的,贵在统一与和谐。 在国际上,有的国家运用色彩季节理论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并且有的城市已制定了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如巴黎的主体色定为米黄色,伦敦的主体色为土黄色。与此同时,国外

世界三大建筑风格

世界三大建筑风格古代世界的建筑因着文化背景的不同,曾经有过大约七个独立体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和古代美洲建筑等,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为辉煌。 1中国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 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 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 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 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 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2伊斯兰 伊斯兰建筑,西方称萨拉森建筑。它包括清真寺、伊斯兰学府、哈里发宫殿、陵墓

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是世界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同欧洲建筑、中国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伊斯兰建筑以阿拉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为基础,借鉴、吸收了两河流域、比利牛斯半岛以及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建筑艺术精华,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多样的造型,创造了一大批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 3欧洲 1.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人沿袭亚帄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成就,在公 元1-3世纪达到西方古代建筑极盛高峰。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 2.罗曼建筑

又译作罗马风 ,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曼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 典型特征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两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 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 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3.哥特式建筑 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建筑尖耸入云,冲天而出,犹如王者的冠冕,傲视着冥冥众生。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则是它的另一特色。

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项

1:普利兹克建筑奖 Pritzker建筑奖是Hyatt(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所设立的, 因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每年一次的颁奖都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就是从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手里接受的大奖。该奖项一向是当代建筑风潮的指针性奖项,历届得奖的建筑师都是重量级的代表人物。从第一届的Philip Johnson(约翰逊),第五届的Ieoh Ming Pei(贝聿铭),之后有安藤忠雄(Tadao Ando),Frank. (盖里),以及Norman Foster(福斯特)等等无一不是当代的大师级人物。2000年的得主是来自荷兰的建筑师Rem Koolhaas(库尔哈斯)。 Pritzker奖的由来Pritzker建筑奖由凯悦基金会在1979年设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该奖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该家族的国际业务总部设在芝加哥,向以支持教育、宗教、社会福利、科学、医学和文化活动而闻名。 Jay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已于1999年1月23日逝世)发起设立了这个奖。他们的长子Thomas J. Pritzker现在是凯悦基金会的主席。他介绍说:“我们之所以对建筑感兴趣,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建了许多饭店,与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营造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我们认识到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关切实在太少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楼诞生的地方,一座满是象Louis Sullivan(沙里文), Frank Lloyd Wright(赖特), Mies van de Rohe(密斯)这样的建筑伟人设计的建筑的城市,我们对建筑的热爱不足为怪。1967年我们买下了一幢尚未竣工的大楼作为我们的亚特兰大凯悦大酒店。它那高挑的中庭成为我们全球酒店集团的一个标志。很明显,这个设计对我们的客人以及员工的情绪有着显着的影响。如果说芝加哥的建筑让我们懂得了建筑艺术,那么从事酒店设计和建设则让我们认识到建筑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力。因此,在1978年我们想到来表彰一些当代的建筑师。爸爸妈妈相信,设立一个有意义的奖,不仅能够鼓励和刺激公众对建筑的关注,同时能够在建筑界激发更大的创造力。我为能代表母亲和家里其他人为此继续努力而自豪。”普利兹克建筑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目光犀利,下手精准,绝大多数获奖者的确名副其实。它似乎自成体系,从第一届得主菲利普·约翰逊(1979年)开始,到凯文·罗奇(1982年)、丹下健三(1987年)、雷姆·库哈斯(2000年),勾勒出一条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脉络;它能打破地域偏见,三位日本人和两位拉丁美洲建筑师的入选,显示了评选范围的全球性特征;出生于巴格达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2004年)的登场,多少弥补了它在性别取向上的一些遗憾;而对弗兰克·盖里(1989年)的关注,足以表明它的前瞻和远见:当时盖里只在美国西海岸做过一些美学冒险性建筑,其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尚未出现,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弗兰克·盖里确实能够为世界创造惊人的建筑。一个奖项成为伟大,是因为获奖者足够伟大,而这首先要求评委们足够睿智,评选程序足够公正。在短短的27年时间里,普利兹克建筑奖迅速崛起,29位得奖者如群星闪耀,风光无限。其声势压过了百年老店“英国皇家建筑师金奖”(RIBA)、奖金更丰厚的“日本国家 艺术大赏”和丹麦“嘉士伯”奖、重视单个作品的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国家荣誉奖”等权威大奖,成为建筑界公认的至高无上的奖项。奖赏 Pritzker建筑奖在许多程序上以及奖金方面参照了诺贝尔奖。Pritzker建筑奖的获奖者可以得到10万美元的奖金,一个正式的获奖证书,1987年以后还增加了一块铜质奖章。(在这之前为每位获奖者颁发的是一座限量制版的亨利.摩尔的雕塑。)奖章正面图案的设计是以有“摩天楼之父”美称的芝加哥着名建筑师Louis Sullivan(沙里文)的设计为基础,刻有“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Pritzker建筑奖)字样,获奖者的姓名刻在奖章正中,奖章背面刻着亨利.沃顿1624年在其《建筑的要素》一书中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愉悦”。评奖任何国家的任何人,无论是政府官员、作家、批评家、学者、建筑师、建筑团体、实业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