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个人心理学与佛学的比较研究综述

超个人心理学与佛学的比较研究综述

超个人心理学与佛学的比较研究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6日
超个人心理学与佛学的比较研究综述

段新龙



一、超个人心理学简介

1、定义: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又称精神心理学、后人本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被称为继心理学三大流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之后的第四势力。超个人心理学是是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的一门心理学,它尝试跨宗教、文化的界限,为理解人性并帮助人充分地发展潜能和自我超越提供最广泛的途径,被认为是东方智慧与西方心理学最好的整合。

2、基本理念: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内有一些基本理念,这些理念将众多的超个人心理学家联合在一起。根据郭永玉的研究[1],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spiritual)的,而非心理(psychological)的;第二,意识是多维的;第三,人的内在生命是智慧之源头。而我们的自我往往是生命的表象,并非生命的真相。第四,生活是有意义的,我们应该用更开阔更积极的眼光对待生命。第五,精神之路是多种多样的,要尊重并整合世界各种文化传统的宗教、哲学及践行的知识。

3、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超个人心理学接纳任何有效的认识论。超个人研究者鼓励人们采用折衷、跨学科与整合的途径,妥当地运用所谓的“三种认识之眼”:肉体之眼、理性内视之眼及默观之眼[2]。这种做法和其它学派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后者往往提倡或依赖某种特定的认识论。举例而言,行为主义注重重感官测试的研究资料和科学性,属于肉体之眼;精神分析强调的是对内心活动的观察,属于理性内视之眼;禅定和瑜伽锻炼注重的则是默观之眼。因此,超个人心理学试图将科学、哲学、人类学、宗教、精神分析及东西方各种默观方法,整合成一门有容乃大的学派,全面地研究人类经验及人类本质的诸多方面。

4、研究的主要对象:意识、禅修方法、禅修理论、开悟、超个人治疗、清明梦、超个人心理治疗、哲学思想、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宗教比较、人类学、社会学、艺术、生态伦理等等诸多方面。



二、超个人心理学与佛学的相通之处

佛教中有相当成熟的心理学,这已经成为现代学术界的共识。陈兵教授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把全体佛学看成一门心理学,‘佛教心理学’的大口袋,甚至可以囊括全部佛学,起码可以囊括佛学的主要内容。”[3]佛教以心为佛法的核心,极其重视对心的研究、治理,是从原始佛教到印度大乘、

密乘,到中国禅宗等各宗派一贯坚持的立场。佛教理论探讨的重点在心,其三学、六度等修行之道,皆是调伏、净化、庄严自心的技术。几千年来,世界各地无数的佛教人士,怀着对生死和解脱的终极关怀,倾注心力以各种方法实践修行,在心灵研究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

超个人心理学不是一个新宗教,也不是一项修行方法,而是一门寻求了解人类如何有精神层面的经验,以及如何在精神方面成长的科学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是一项兼具学术与科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一门有疗效的应用修行。它是从主流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一些修行法门中(例如:佛教、瑜伽、回教、基督教)汲取有帮助的知识与方法,进而尝试从一个更客观的超个人观点去理解人性并帮助人充分地发展潜能的一门学问。

超个人心理学和佛教的不同在于超个人心理学试著绘出一张尽可能包括所有精神修炼的地图,而佛法则是其中的一项修炼方向。超个人心理学在一开始的发展当中,便参考了许多东方的传统精神思想与经验,其中引用最多的就是佛法。超个人心理学家一般都会亲身实践佛教、道教、印度瑜伽等禅修方法,代表人物肯·威尔伯(Ken Wilber)和查理士·塔尔特(Charles T. Tart)都主修佛法,当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传统意义上的佛教徒。

以历史的高度审视,释迦牟尼时代的佛教和现代的超个人心理学都是整合和吸取了自己时代中全方位的智慧,以人的自心为研究和改造对象,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为面向,追求自我超越的一种理论和实践。随着发展,当代超个人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在主旨、方法、理念、内容等方面越来越趋向于一致,两者重合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目标趋向一致:超个人心理学是关于人性的最高潜能的研究,主张实现人的终极价值。而佛教的主旨也是要人实现自性潜能的圆满开发或者圆满的自我实现。

2、两者理念趋向一致:超个人心理学在很多方面的理念都和佛教一致,这或许和佛教本身所具有的无神论倾向和理性精神相关。超个人心理学有两个来源,一是传统宗教的智慧,二是现代心理学。他们把所吸取的传统宗教的共通智慧称为“长青哲学”或者永恒哲学。威尔伯总结了长青哲学的七个最重要的重点:第一,大精神(Spirit)是存在的;第二,大精神就在我们心中;第三,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没有领悟内在的大精神,因为我们都活在罪恶感、界分感和二元对立中——也就是说,我们都活在堕落或虚幻的情境中;第四,从这样的情境中解脱是有路可循的;第五,如果我们循

着这条路走到终点,结果就是再生、解脱或直接体验内在的神性;第六,如此一来,罪恶和痛苦便止息了,第七,接着便开展出众生一体的慈悲行动。[4]这显然就是大乘佛教基本思想的一种描述。

3、两者方法趋向一致:和佛教一样,超个人心理学主张采用内省和静修(禅修、瑜伽、内观等方式)来体察和研究内心。超个人心理学的经典著作《超越自我之道》中专门有一章题为《超个人的捷径:静坐[5]》的内容来叙述静坐的必要性。此书的另一章《清明梦》的思想和方法则主要来自于藏传佛教的梦瑜伽。

4、两者关注内容趋向一致:如深层意识、意识的层次、静坐与禅修、梦、人格的转化、超个人危机(禅病)、濒死经验、大精神(如来藏)、慈悲精神和深度生态学等等。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佛教的心理学基础之深厚,早己为西方学界所认识,关涉的主题的除了意识研究,还涵盖超个人心理治疗与精神疗愈、人格转化与心灵成长、觉醒心理、禅艺美学心理等等。佛教心理学虽尚未为汉语学术界所重视,但在西方却日趋兴盛,研究范围愈来愈广泛和多样化,其中特别引人瞩目的是把佛教义理应用于心理治疗、灵性疗愈、人格转化与心灵成长等方面,实际上具有了佛教“救度众生”的时代意义。现以文献为中心,将有关的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现状陈述如下:

1、国外超个人心理学研究现状

以下为欧美超个人心理学界的部分研究成果:

由罗杰·渥许等编著的,2003年在台湾被译出的《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内容涵盖了超个人心理学领域的核心范畴与议题。本书作为超个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典籍,一直被当作美国和台湾教授超个人心理学的教科书。书中收录了35位该领域重量级研究者的研究,书中的50篇短文涵盖了超个人心理学的所有面向,对于精神超越和心理学之间互动所可能引发的各类问题均有着墨。

布兰特·寇特莱特的《超个人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灵性转化的整合》(2005)以清晰、简明的方式总结了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理论与临床实务,对西方主要的超个人心理治疗取向和心理学家都有介绍和评析,是汉语界能接触到的最新的国外的超个人心理学概论著作。该书作者是加州整合学院整合咨商心理系主任,作者是经由佛学、克里希那穆提的理论和哈达瑜伽进入超个人心理学的领域的,同时具有精神分析、团体历程和存在心理治疗的背景。

肯·威尔伯(Ken Wilber)是当代最著名的超个人思想家和理论心理学家。他的思想已成为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他被尊称为“意识界

的爱因斯坦”,宗教史权威休斯顿·史密斯(Huston Smith)甚至认为威尔伯在整合西方心理学与东方智慧传承的贡献上,远远超过了荣格。他的洞悉力、整合力与绵密的归纳能力,吸引了欧美及亚洲世界无数的读者。国内已经出版了他的《万物简史》(2006)、《性、生态、灵性》(2009)、《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2006),台湾出版了《事事本无碍》(1992)、《灵性复兴:科学与宗教的整合道路》(2000),《一味》(2000)。

格罗夫(Stanislav Grof)是国际超个人学会的第一届主席,是国际公认的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创立者和理论家之一。他致力于致幻剂、大脑和意识等的研究,在超个人领域中引领着意识研究的世界潮流。台湾出版的《探索意识极境:意识革命》(2004)是葛罗夫在意识领域研究的代表作,作者历经三十多年的系统性研究,证明“意识并不仅仅是人类大脑所发生的精神生理及生化作用下的偶然副产品而已。我将意识和人类心灵视为是宇宙智慧的表现和反映,而这个宇宙智慧普遍存在于整个宇宙和一切存在体当中。我们不只是头盖骨内隐藏生物电脑的高等动物而已,我们也是无边无界、超越时空、超越物体和直线因果律的意识场”P26。

哈弥·阿里的笔名是阿玛斯,阿玛斯是阿拉伯文的“钻石”,他创立的学派可能是当今成长最快速的超个人途径。他本人也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划时代运动的先驱。他提出的钻石途径从客体关系心理学及弗洛依德派的自我心理学撷取了许多概念和经验,同时也吸取了心理动力理论及其他的心理学体系。他受过苏菲派、密乘及禅宗的专业训练。国内已经出版了他的“钻石途径系列”的四本著作:《内在的探索》、《解脱之道》、《自我的真相》(2007)和《无可摧毁的纯真》(2009)。

杰克·康菲尔德是当代美国佛教的代表人物,他跟随南传佛教大师阿姜查五年,接受了扎实的内观训练,又取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实际从事心理救助工作。他熟悉心理学主流又尊重宗教,试图从全人而整体的观念与经验来教导修行生活和心理探索。《踏上心灵幽径》(2009)被称为当代西方心理学和禅修整合的代表之作。此外,国内还出版了他的另外两部著作:《狂喜之后》(2008)、《宁静的森林水池:阿姜查的内观禅修》(2009)。

杰克·安格尔(Jack Engler)的《心理治疗和禅修的治疗目标:自我呈现的发展阶段》(李孟浩摘译自《Transformations of Consciousness》,1986,chapter 1)是一篇2万字的长文。作者现任美国剑桥医院精神科诊治中心的临床督导师和哈佛医学院医学系的督导心理学家,他在对精神分裂和边

缘症患者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他们深被自我主观感受的病理障碍所苦恼。另一方面,在他教导佛教心理学和内观禅修(vippasana meditation)的经验中,也很明显地看出攀附个人的持续性和自我认同,会导致长期的不满和精神冲突。因此他发现心理治疗和禅修的治疗目标有着同一性:看穿他们经验到的同一性和持续性知觉,其实是个幻觉,若照佛教术语来说,就是了悟到无我。这种过程,被他称为自我呈现的发展阶段,作者从人格发展、精神病理学、客体关系及临床经验深入的探讨了这个过程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并做了整合的努力。

Gay Watson的著作《空的回响:佛教对当代心理疗法的启示》(Gay Watson.The Resonance of Emptiness)作者试图以佛教观点找出可以对西方心理疗法做更为有效与深刻的启发。在着手努力的过程当中,Watson的研究广泛参考了各种资料,包括:临床的、认知的以及神经科学心理文学;翻译的基本教科书,以及佛教哲学与实践的学术性二手教材;还有后现代哲学与社会批评著作。

还有一些该领域的成果结集的论文集,如G.Watson等三人合编的《觉悟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Awakening,2000),其中收集了《内在生命科学之次第——显示隐含于现代认知科学中的佛法》、《无我的主题——当代学说对于“我”的解释》,《神经宗教学——佛教,认知科学和神秘经验》等22篇相关的精彩论文。另外还有John Welwood在《迈向觉悟的心理学》(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2000)等。

2、汉语佛教学术界的研究

a、 国内佛教的心理学研究专著及学位论文。

国内佛教学术界对佛教中的心理学研究虽然有较多关注,但是大多是将佛教中的唯识学用现代语言表述出来,较少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超个人心理学,可能是其著作刚刚译介过来的缘故,尚没有人专门进行研究。国内佛教心理学的主要成果如下:

尹立的《精神分析与佛学的比较研究》(2003)是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形成的,该书是将佛教与现代精神分析对深层心理的研究进行对比、沟通的一种尝试,着重讨论了无意识、性、语言、自我等基本问题,并对二者在实践中的结合进了初步探索。

惟海的《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2006)是较有特色的一本阐发佛教心理学的专著。本书以现代心理学的观念和方法,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来系统全面揭示佛教五蕴说中丰富的心理学资源,及其独特的古典心理学范式。该书内容包括:心理的五蕴系统结构,佛家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横向五蕴系统,纵向五蕴层次。五蕴的缘起过程,内明与心悟,五蕴范式在心理学分支

学科中的应用,五蕴心理学的前景等。

陈兵教授的《佛教心理学》(2007年)是国内研究佛教心理学的最重要的著作。全书80万字。该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现代心理学和佛法的双重视角,对散见于大量佛典中的各时期、各地区、各宗派有关心识的思想作了一番全面现代整合。按其所涉及的重要内容和其间的逻辑联系,分为18章,力图忠实地概括全体佛教心理学思想的原旨,并做出使现代人比较容易明白的诠释。该书引现代心理学证佛学、补佛学,引佛学补充、升华现代心理学,并以心性及明心见性的技术为精髓,可以说是本书写作的特点。对古代佛教著述中较为薄弱而从现代心理学看来显得重要的问题,该书则尽量依据佛教义理进行必要的补充发挥。在书中的相关篇章,作者依据有限的超个人心理学资料对有关内容进行了不多的论述。

高颖的博士学位论文《<大毗婆沙论>的修心思想研究——兼与西方心理治疗比较》(2007年)采用文献法和诠释法对有部主要思想的集成《大毗婆沙论》中的修心思想进行研究,旨在整理和归纳《婆沙》的修心思想。并以定向演绎法在理论和实践上与当今西方心理治疗进行比较和互释。

张源侠《空镜救心:中国禅与现代心理诊疗》(2004)以作者在美国的心理咨询,对禅进行了心理学的解说,并把禅宗思想和精神分析、格式塔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作了比较,

b、佛教学术界对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港台佛教学术界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关注比较早,其中以傅伟勋的研究最早且具有前瞻性的智慧,以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系系主任陈玉玺教授的研究最具深度和创建性。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在起步之中,除了詹伟鸿的单篇论文,再就是在陈兵教授的《佛教心理学》中有少数地方涉及。

傅伟勋的论文《(禅)佛教、心理分析与实存分析》,收录在《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1989)一书中。傅先生根据在美国教授该课程的经验,在本文中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萨特的实存分析及弗兰克的意义治疗与大乘佛教的解脱实践进行贯通分析,认为佛教兼有实存分析(理论:心性论)与心性点醒(实践:心理治疗)的双重功能,它所建立的生死智慧与宗教解脱之道蕴含着独特的精神治疗作用。所以欧美社会当时“而有融贯东西方的心理治疗与宗教解脱论之势,前途未可限量”。376他“甚盼新一代的佛学研究者多所关注,同心协力,各尽所能,而为中国大乘佛学的继承与发展开拓一条适当可行的现代化理路出来。为了顺利完成此一时代课题,我们应在佛学研究上加上……宗教心理学、心理分析、实

存分析、精神分析等的严格训练。”377

赖贤宗的两篇论文《佛教意义治疗学与佛教诠释学》、《佛教与科学——论佛教科学与观与佛教心理学作为一个范例》收录在《佛教诠释学》(2009)一书中。前者尝试以弗兰克的意义治疗学为参考,融汇佛教的心性论与禅修工夫,期望建立佛教意义治疗学与佛教诠释学的治疗学,认为这是未来相当值得投入的工作。后文以佛教心理学为例,来说明佛教科学观,并阐述心理学之科学研究在佛学之中的思想资源。作者以大乘佛教的心理学与弗兰克的意义治疗学相比较,阐明佛教心理学是对人的实存的分析,而有精神科学的意义,以此作为佛教科学观和佛教与科学的关系的一个例示。

如石法师的《台湾教界学术研究、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收录在《现代大乘起信论:如石法师论文集》(2001)一书中。该文考察了台湾的佛教学术研究风气,认为相比文献学、史地考证的方法而言,以当代的科学和心理学来诠释佛学,“是当今最具有时代意义、也最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文章概览了欧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我们比起欧美来差得很远,很有必要把他们结合东西方智慧的结晶迅速尽快翻译过来。

霍韬晦的《佛教的精神医学与宗教医学:禅与信的别解》(1994)一文收录在《现代佛学》一书中。作者在该文中认为佛教可认为是一种精神医学,包括禅定疗法与信仰疗法。佛教的精神疗法相比西方的疗法更具有终极性的价值,更触及人性之本源。

钟秋玉:《禅修、自我超越与自我成长—禅修风潮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2001)尝试从超个人心理学“自我超越”的角度,探讨对个体而言,“禅修”的意义是什么?禅修在满足个人之需求,促进自我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可能性,及其在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上的意义。

钟秋玉:《灵性权威与修行:超个人心理学学者的观点》(2002)考察了超个人心理学对灵性权威(教团的领导者──教主、上师)的本质及师徒关系等的批判和看法。

陈玉玺教授的《超个人心理学意识研究对佛性观的启发——兼论“批判佛教”反佛性论的学理诠释问题》(2004)是一篇长文,非常具有理论深度和创建性。该文根据超个人心理学理论指出,超个人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都认为真我主体性是人格健全和精神健康的核心动力,也是心理治疗的宝贵资源,故有必要重新强调真我主体性(佛性)的重要性。真我主体性是根据意识进化的原理确认人具有精神超越的智慧潜能。如何开发这股潜能,作为增进精神健康和培养健全圆满人格的主要源泉,乃是佛教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

学共同关心的课题。该文辩明佛性(真我)作为精神超越和解脱智慧的最高主体性,既不是某些学者所误解的“空无实体”,也不是中国和日本“批判佛教”所曲解和批判的“实体”。本文根据佛教中观论和超个人心理学意识研究检视反佛性论在学理诠释上的问题。

陈玉玺教授的《佛教终极实相义谛的现代诠释与意涵》(2006)以超个人心理学的学理基础和京都学派、存在主义的研究成果对佛教的“实相”义进行现代诠释与厘清,他认为“佛教的超理性和绝对存有论并不是表现于对神或其他超自然力量的神秘体验,而是基于对意识的深刻认识,借由破除自我中心的虚妄意识而实现超自我和超个人(即无我)的精神本质。”140笔者希望“这三个领域都有必要更深入体证大乘佛法的空谛和非实体性的义理,俾能以意识研究为核心,在终极实相的钻研上更上一层楼”。175

詹伟鸿的《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与佛教涅槃说的相通之处》(2006)认为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理论与涅槃有相同之处,两者在人性基础、通往超越性精神体验的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分歧。

刘秋固的《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佛性对临终者的宗教心理辅导》一文认为佛教的佛性论主张属与超个人心理学所谓的精神性(spirit)层面,是人的超越性需求。超个人心理学与佛教的死亡观看法相似,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该文从“超感官知觉”来看超个人心理学与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佛性如何可能成为临终关怀或宗教心理辅导。


--------------------------------------------------------------------------------

[1]郭永玉:《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7页。



[2]罗杰·渥许、法兰西丝·方恩编:《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易之新、胡因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3年,第30页。

[3] 陈兵《佛教心理学》,深圳: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第8页。

[4] (美)威尔伯:《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胡因梦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71页。

[5] Meditation,作者译为静坐。但是原词的意思不一定要“坐”,而是通指冥想、禅修、瑜伽等静修的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