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保型浆料及糊料的发展现状

环保型浆料及糊料的发展现状

环保型浆料及糊料的发展现状
环保型浆料及糊料的发展现状

维,刘伟伟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

摘要:从环保角度出发,总结纺织浆料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淀粉(变性淀粉)、

PVA 和丙烯酸类等浆料的性质,比较了几种环保浆料的上浆性能指标和实际应用效果.简单介绍了无机纳米浆料、天然植物胶浆料等绿色环保型浆料的性能、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阐述了目前有研究价值并可取代海藻酸钠的瓜尔豆胶印花糊料、PA-CMS 印花糊料、膨润土印花糊料、合成糊料C 的现状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综合浆料和糊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提出了今后绿色环保将是印染浆料和糊料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环保浆料;糊料;性能;存在问题;评价中图分类号:TQ34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39(2010)06-0006-04

环保型浆料及糊料的发展现状

Development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ve sizing agents and pastes

ZHANG Wei,LIU Wei -wei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ijiazhuang 050018,China )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extile sizing agents was summarized.The sizing properties of several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ulp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nature of starch (modified starch),PVA,acrylic slurry etc.The nature,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inorganic nano-slurry,natural plant gum paste and other environment-friendly perfor -mance of slurry were briefly introduced.In addition,the study status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of four printing pastes which might institute for sodium alginate were also introduced,including guar offset flower paste,PA-CMS printing paste,printing paste of bentonite,synthetic paste C.Considering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sizing agents and pastes,in the futur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ll be the trend of printing and dyeing siz -ing agents and paste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izing agent;pastes;property;problems;evaluation

收稿日期:2009-04-01

作者简介:张维(1984-),女,河北廊坊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纺织染整助剂的研究.

纺织浆料可分为变性淀粉类、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酸类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特别是

淀粉浆料已占浆料总用量的70%左右.在国际市场上,PVA 与丙烯酸类浆料的使用量相近,而国内PVA 浆料的使用量却是丙烯酸类浆料的2倍左右.PVA 属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对环境污染较严重.[1]我国PVA 浆料使用量较大,给环境造成污染,也影响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近年来,国内开展了用绿色浆料替代PVA 的研究.绿色浆料是指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浆料,除满足经纱上浆工艺的功能要求外,还要满足在上浆过程中对水和空气的污染最少、退浆废水污染低、易生物降

解、浆料残留在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符合规定要求.[2]

经过纺织印染行业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以及对环保型材料和生产的要求,本文对较有发展潜力的绿色浆料和糊料进行了综述.

1

环保型纺织浆料的研究进展

1.1

利用已有浆料改性替代PVA

目前利用已有的可生物降解原料来制备绿色浆

料,如使用变性淀粉、丙烯酸酯和聚酯等,实现部分或全部替代PVA,是广大科研人员探索浆料绿色化的主要途径.

印染助剂

TEXTILE AUXILIARIES Vol.27No.6Jun .2010

第27卷第6期2010年6月

6期

1.1.1变性淀粉浆料

变性淀粉浆料是用于全棉等天然纤维纱线上浆的主体浆料,变性处理改善了淀粉与合成纤维的相溶性和浆膜的柔韧性,可取代PVA对涤/棉等混纺纱进行上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变性淀粉浆料为淀粉衍生物,对接枝淀粉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淀粉衍生物以其对合成纤维的相溶性和浆膜的柔韧性及很好的粘度稳定性、分散性,已经成为绿色浆料的代表和研究主体.在醋酸酯淀粉[3]中引入乙酰基和疏水性酯基,增加其对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粘着性,不仅提高了浆纱的耐磨性,使毛羽更贴伏,而且酯基的引入也提高了其成膜性,使形成的膜较柔韧,改善了上浆纱的强伸性.目前,国内醋酸酯淀粉已能替代20%~30%的PVA浆料.为能更多地取代PVA,业界正积极研究接枝淀粉,目前制得的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用于涤/棉混纺织物上浆,能够大量取代PVA浆料.若进一步完善接枝技术有可能实现大比例应用,甚至全部使用.Mostafa Kh M等人[4]研制的聚甲基丙烯酸接枝淀粉是在高锰酸钾/柠檬酸体系中,将聚甲基丙烯酸接枝到玉米淀粉上,制得的接枝淀粉性能有很大的提高,用其上浆后,棉纺织品浆纱的断裂强度、断裂拉伸率与耐磨性均较好,虽然浆料性能与PVA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已可取代PVA单独用于上浆.张斌等人[5]用聚丙烯酸酯与淀粉接枝得到的接枝淀粉浆料,对纤维有良好的渗透性,上浆性能、浆纱强力和伸长率、毛羽贴伏均较好,在涤/棉纱上浆中已完全取代PVA.但如何在其他纺织品上达到全部取代,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1.2丙烯酸酯类浆料

丙烯酸类浆料是丙烯酸类单体的均聚物、共聚物或共混物的总称.以丙烯酸酯为主体的合成浆料是丙烯酸类浆料中最重要的一种,它对疏水性合成纤维有优良的粘附力,浆膜柔顺,强度较低,但变形能力大,存在吸湿再粘性,上浆时有利于减少浆纱毛羽,提高浆纱的耐磨性.PVA浆料在环保方面已存在缺陷,故研究与开发丙烯酸类浆料势在必行.丙烯酸类浆料主要有:聚丙烯酸盐、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盐类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性好,但吸湿大且吸湿后再粘性重.与低比例变性淀粉浆混用有良好的上浆性能.聚丙烯酰胺类(PAAM)吸湿大、再粘性重,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性好,含固量25%,是单体均聚物,质量易控制,也可制成固体状.聚丙烯酸酯类是丙烯酸类的高科技品种,是以丙烯酸酯类为单体的共聚物,单体为2~3种,对疏水性合成纤维粘附性好,吸湿再粘性比前2种有所改进.[6]258

国产液态或固态丙烯酸浆料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性能及质量相当,纯棉细薄织物上浆用丙烯酸浆料和变性淀粉混配后有可能完全取代PVA.丙烯酸浆料成膜、粘附性好,浆膜强度、弹性及耐磨性较好,是我国少用或不用PVA浆料的主要基础条件之一.[7]东华大学研究的新型丙烯酸类浆料STSX-1[8]选用亲水性单体丙烯酰胺、丙烯酸与疏水性单体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使其对棉和涤/棉都有较高粘着力,可提高浆纱的强力、耐磨性和毛羽贴伏性.浆膜断裂强度低,浆纱干分绞阻力小,浆膜吸湿性近似于PVA,无吸湿再粘现象,成本较低,稳定性好.用STSX-1浆料可使配方中PVA使用量从55%下降为25%.日本学者Hiroshi Y[9]用部分皂化的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热熔上浆剂对涤纶纱和棉纱上浆,经实验证明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1.1.3聚酯类浆料

水溶性聚酯浆料是以对苯二甲酸(TPA)和乙二醇(EG)等为原料,通过缩合、聚合反应,合成的大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和水溶性基团的一类新型纺织浆料.因聚酯浆料的分子中含有苯环和酯基,与涤纶纤维的分子结构相似,故对其具有优异的粘附性能,同时结构中含有强亲水基,水溶性非常好,且所含的酯基在碱性条件下容易水解,故退浆性能优良,能改善淀粉与聚乙烯醇浆料的退浆性能;聚酯浆料的粘度、表面张力都比较低,对纱线的润湿、渗透性都比较好.目前这种浆料主要用于涤纶长丝的上浆,对涤纶短纤纱或涤棉纱上浆的应用看法尚未达到统一.[10]

1.2其他浆料

使浆料绿色化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新型材料.目前对大部分改性浆料在耐磨性与断裂强力等方面还不太令人满意,因此,探索采用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等弥补、取代PVA浆料性能的不足,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2.1无机纳米浆料

无机纳米浆料实质上是一种浆料添加剂,生产的方法有:(1)采用纳米级氧化钛或二氧化硅进行分散;(2)直接采用起始原料如四氧化钛、依酸酯、硅粉等;(3)由淀粉和纳米材料混合而成固体纳米级浆料添加剂.不同原料及生产方法生产的纳米浆料的性能有很大差异:含固量有15%、30%、40%;pH值有2~4、7~8.5;粒子直径有100~200nm、50~60nm.它们在中细号纯棉织

张维,等:环保型浆料及糊料的发展现状7

印染助剂27卷

物上浆中能大量取代“不洁浆料PVA”:在涤棉织物上浆中能部分取代PVA,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5

1.2.2天然植物胶类浆料

瓜尔豆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植物胶,从生长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瓜尔豆子的胚乳中提取的,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对纯棉和涤棉都有较好的粘着性.与淀粉和CMC混合,其浆膜的断裂强度虽然较差,但断裂伸长率却很好,可达到18.59%,耐磨性也很好,耐屈曲次数可达到1043次.[10]5

1.3绿色浆料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尽管已研制出能够部分甚至全部取代PVA的纺织浆料,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使用的淀粉衍生物还不能完全取代PVA.对变性淀粉的研究应以开发性能较好的接枝淀粉为主要方向.丙烯酸类浆料存在吸湿再粘的问题,且价格也较高,所以对聚丙烯酸类浆料的研究集中在共聚浆料的可设计性上,通过优化配比来解决吸湿再粘的问题.固态丙烯酸浆料使用方便,运输成本低,发展前景广阔.PVA具有较好的成膜性,且浆膜性能优异,在现阶段很难被完全取代,解决PVA的难降解问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目前,对PVA 浆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PVA改性,使其具有生物降解性;(2)研制能够降解PVA的菌株.总之,以高质量、多功能、少组分、系列化为研究方向,达到少用或不用PVA,或使PVA成为易降解物质,才能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真正绿色纺织浆料.[11]

2环保型糊料的研究进展

印花糊料是印花色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印花性能、花型轮廓的清晰度、手感等.长期以来,海藻酸钠一直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性能优良的印花糊料.随着印花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印花糊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独使用海藻酸钠糊料已远远不能满足高质量印花的要求,使用中存在流变性不理想、圆(平)网印花,特别是高目数网印、精细花型和大面积印花印制效果不理想等缺陷.近年来,海藻酸钠的应用逐步向食用品方向转化,其价格提高,导致印花生产成本上升.因此,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找一种性能良好、价格低廉的印花糊料代替海藻酸钠.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具有可应用于生产的绿色环保印花糊料.

2.1瓜尔豆胶印花糊料

用过氧化氢处理瓜耳豆胶,使其分子中的羟基氧化成醛基或羧基,成为变性瓜耳豆胶(已工业化).经双氧水氧化的瓜耳豆胶与海藻酸钠用于活性染料印花时,氧化瓜耳豆胶所得到的K/S值远远高于海藻酸钠;干、湿摩擦牢度不低于海藻酸钠;但印花织物的弯曲长度比海藻酸钠大,即手感较硬.增加氧化时双氧水用量,印花织物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改进.[12]另外,瓜尔豆胶价格较低,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2.2PA-CMS印花糊料

有文献[13]报道合成了PA-CMS印花糊料,其实质上是一种交联的羧甲基淀粉.试验证明,染料对PA-CMS原糊粘度基本上无影响,相溶性很好,其给色量高于海藻酸钠,脱糊率则略低于海藻酸钠.它具有良好的印花性能,综合印花效果良好,可用作活性染料、分散-活性染料的印花糊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海藻酸钠代用品.

2.3膨润土印花糊料

膨润土是一种无机矿物质,经除杂、改型改性、膨化等处理后,精制成为膨润土印花糊料.其外观为白色颗粒粉体.加水调和成乳白色后,糊料均匀细腻,耐酸碱、稳定性好,有一定粘度和稠度,但加水量达到某一限度后,粘度会骤然下降,抱水性能变差.常态下流动性较差,受力后粘度下降,从流变曲线看是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由于流动性及抱水性差,单独将其作为印花糊料,会产生渗化与流浆不匀,但与一定比例海藻酸钠混用,则可大大改变其流变性能.[14]25

膨润土作为印花糊料最显著的优点是与染料和纤维均无结合力,印花后得色量高,糊料易于洗除,而且产生的废水对环境无污染.不足之处是:(1)渗透性差;(2)粘着力低;(3)抱水性不佳,抗稀释力低.因此,单独使用膨润土难以获得好的印花效果,必须与其他糊料拼混,制成复合糊料.复配还能对膨润土起保护作用,提高其对电解质的稳定性.膨润土与海藻酸钠以合适的比例拼混后印花,产品得色浓艳,渗透性、色牢度指标均达到海藻酸钠水平;混合浆印花可以降低成本,减轻污水处理负担且存放稳定性好,不易变质.但若调浆不当,可能产生压糊破网现象,其原因尚需进一步摸索.[14]26

2.4合成糊料C

合成增稠剂是一类合成高分子物(所用的单体主要是丙烯酸类、顺丁烯二酸类以及少量的交联单体),其流变性好,成糊率高,色浆固含量低.分子中不含羟基,而含大量羧基,在碱性条件下,有很高的负电荷密度,可用于活性染料印花.

8

6期

合成糊料C[15]是以棉短绒等多糖类化合物为主要原糊,经交联、醚化、羧化等反应制成的一种新型阴离子型印花糊料.一般印花织物以表观得色量来衡量染料的上色效果,通过对印花试样的电子测色,测定表面K/S值,K/S值百分比均以海藻酸钠作基准.合成糊料C的表观给色量高于海藻酸钠,并随着原糊质量浓度增加,其粘度比海藻酸钠成倍增加,贮存稳定性好,无论在弱碱、强碱还是酸性条件下均可使用,适用于多种印花工艺,属于多功能的印花糊料.

3结语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染整用浆料和糊料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安全、环保、高效的方向.浆料的发展有:(1)继续在试验和开发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解决现在绿色环保浆料存在的问题,期待能够大量工业化生产及应用;(2)对PVA进行改性,提高其降解性能,或使用过滤技术,回收退浆废液中的PVA,减少对环境的危害;(3)混合使用变性淀粉,减少PVA用量.海藻酸钠仍是应用最多的印花糊料.新型糊料的应用性能还不够具体,应从现有绿色环保糊料的印花性能以及应用结果进行分析,以便研究者和客户能够准确掌握各种糊料的性质.

参考文献:[1]潘则林,王才.水溶性高分子产品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6:172-178.

[2]郭腊梅.绿色(新型环保)浆料的开发、鉴定和应用[C]//雷碧蓉.第五

届浆纱和浆料应用技术研讨会征文文集.2005:10-16.

[3]周永元.纺织浆料的现状与发展[J].棉纺织技术,2000,28(7):389-

394.

[4]欧石燕,周永元.醋酸淀粉酯浆料的研制[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2000,26(1):37-40.

[5]MOSTAFA K M,EL-SANABARY A A.Carboxylcontaining starch and

hydrolyzed starch derivatives as size base materials for cotton textiles [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1997,(55):181-184.

[6]瞿才新.环保浆料应用分析[J].棉纺织技术,2005,33(5):257-260.

[7]秦贞俊.环保型浆料的开发和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06(4):5-6.

[8]崔建伟,陆建华.新型丙烯酸类浆料的开发及应用[J].上海纺织科

技,2006,34(5):54-55.

[9]HIROSHI Y.Hot melt sizing agent:日本,JP07207580[P].1995-08-08.

[10]杨志清.绿色环保型纺织浆料[J].纺织装饰科技,2008(1):5-6.

[11]张迟,于少明,高香兰.国内外绿色纺织浆料研究进展[J].纺织科

技进展,2007(6):15-16.

[12]董浩然,贺江平,陆少锋.瓜尔豆胶印花糊料的性能研究[J].印染,

2007(10):17-19.

[13]马晨红.新型印花糊料的研究及应用[J].河南科学,2000,18(3):267

-269.

[14]恽建荣,周立群.膨润土糊料在活性染料印花中的应用[J].染整技

术,1999,21(3):25-26.

[15]王宏,郑汝东,任雪珍.合成糊料C代替海浆在活性染料印花中

的应用[J].中原工学院院报,2002,13(2):72-73.

(上接5页)

能节水、降低了织物强力损失风险、适用性广泛.随着纺织行业酶制剂应用范围扩大,我国酶制剂的开发也在不断强化,如青岛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精练酶KDN可应用于棉、麻及其交织或混纺纤维/纱线/织物的前处理工序中,由于降低了工艺温度、减少了处理时间、避免了高温碱煮的剧烈处理条件,纤维的化学损伤减少、处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舒适性提高、刺痒感降低,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水耗、减轻了废水处理负荷[6];山东金鲁化工有限公司的高效精练酶JL-90系列适用于前处理的间歇或连续工艺、用量少、毛效高、白度好、失重低、可生物降解、大大地降低了废水中的COD值;还有无锡市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精练酶CBS等.

5结语

当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振兴纺织工业,开发节能减排型前处理剂对印染行业降低能耗、减少排污和减轻废水中负荷非常重要,已成为我国助剂行业发展的重点之一.但必须遵循国内外市场上关于生态纺织品的各种法规和技术标准,并积极采用各种高新技术生产,最大程度地显示出节能减排的效果和提高织物的内在质量,保证后续染色和整理等工序的稳定与高效,为振兴纺织工业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印染科技信息中心.新助剂[J].印染,2008,(1-24);2009,35(1-24).

[2]徐谷仓.推广采用节能降耗减排的科技成果[J].染整技术,2008,30

(7):24-25.

[3]中国纺织信息中心.2008/2009中国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研究报告

[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4]Ian Holme.Dyes,auxiliaries and finishes lift value-added[J].Int.Dyer,

2007(11):37-40.

[5]章杰.纺织品一次成功染色新理念及相关纺织化学品的发展[J].

中国染协通讯,2008(2):1-6.

[6]宋爱国,刘鲁民,吕家华,等.KDN精练酶[J].印染,2009,35(15):35-37.

!!!!!!!!!!!!!!!!!!!!!!!!!!!!!!!!!!!!!!!!!!!!!!!

张维,等:环保型浆料及糊料的发展现状9

模糊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模糊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一、模糊控制系统简介 模糊控制系统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1965年美国的扎德创立了模糊集合论, 1973 年, 他给出了模糊逻辑控制的定义和相关的定理。1974 年英国的Mamdani首先用模糊控制语句组成模糊控制器,并把它用于锅炉和蒸汽机的控制, 在实验室获得成功, 这一开拓性的工作标志着模糊控制论的诞生。 模糊控制系统主要是模拟人的思维、推理和判断的一种控制方法它将人的经验、常识等用自然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建立一种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输入输出过程模型, 是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信息技术的观点来看,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从控制系统技术的观点来看, 模糊控制是一种普遍的非线性特征域控制器。 相对传统控制, 包括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模糊控制能避开对象的数学模型(如状态方程或传递函数等) , 它力图对人们关于某个控制问题的成功与失败和经验进行加工, 总结出知识, 从中提炼出控制规则, 用一系列多维模糊条件语句构造系统的模糊语言变量模型,应用CRI等各类模糊推理方法,可以得到适合控制要求的控制量, 可以说模糊控制是一种语言变量的控制。

模糊控制具有以下特点: (1)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它直接采用语言型控制规则, 出发点是现场操作人员的控制经验或相关专家的知识, 在设计中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 因而使得控制机理和策略易于接受与理解, 设计简单, 便于应用; (2) 由工业过程的定性认识出发, 比较容易建立语言控制规则, 因而模糊控制对那些数学模型难以获取、动态特性不易掌握或变化非常显著的对象非常适用; (3) 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及系统设计方法, 由于出发点和性能指标的不同, 容易导致较大差异; 但一个系统的语言控制规则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利用这些控制规律间的模糊连接, 容易找到折中的选择, 使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控制器; (4) 模糊控制算法是基于启发性的知识及语言决策规则设计的, 这有利于模拟人工控制的过程和方法, 增强控制系统的适应能力, 使之具有一定的智能水平; (5) 模糊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强, 干扰和参数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被大大减弱, 尤其适合于非线性、时变及纯滞后系统的控制。 除此, 模糊控制还有比较突出的两个优点: 第一, 模糊控制在许多应用中可以有效且便捷地实现人的控制策略和经验; 第二, 模糊控制可以不需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即可实现较好的控制,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正式版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全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及运行特点 纺织工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的4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纺织业(含服装工业、下同)已成为拥有最初的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整理和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其内容已涵盖化纤、织造、针织、脱漂、服装五个重要的纺织领域。 截至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9家,占全市规模工业总数的 18.1%,单位个数居市县市区之首,主导产

品有棉纱、药纱坯布、医用纱布片、服装、涤纶短纤维、防护口罩等若干个品种,全市纺织行业已涉及纺纱(6家)、医用纱布(5家)、棉布(12家)、化纤(2家)、服装(3家)等6大门类,现有纺纱能力30万锭(其中:朝阳纺织5万锭、凯达纺织5万锭,中冠纺织11万锭),资产总额91408万元,从业人员7099人,占市属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数的30%。年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6697万元,其中:奥美、朝阳公司分别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总额13000万元,入库税收3000万元以上。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年产混支纱3万吨,药纱坯布2.75亿米,医用纱布片7033万包,各类服装500万件,涤纶短纤

前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封面 署上作品名称和年月日,可以在封面插入图片和警示格言 扉页 个人资料: 真实姓名:×× 性别:× 所在学校及学院:× ×大学× ×学院 班级及专业:××级× ×专业 学号:× × × × × × × × × × 联系地址:× × × × × × × × × 邮编:× × × × × × 联系电话:× × × × × × × × E-mail:× × × × × × × × × × × × × × × 目录 总论(引言) 第一章认识自我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 4.职业价值观 5.胜任能力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2.学校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职业环境分析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 第三章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职业目标的确定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第四章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2.评估的时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结束语 正文 总论(引言) 第一章认识自我 结合相关的人才测评报告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喜欢干什么 在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三项是× ×型(×分)、× ×型(×分)和× ×型(×分)。我的具体情况是……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能够干什么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 ×能力得分较高(×分),× ×能力得分较低(×分)。我的具体情况是…… 4.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前三项是× ×取向(×分)、× ×取向(×分)和× ×取向(×分)。我的具体情况是…… 5.胜任能力——优劣势是什么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参考人才素质测评报告建议,我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以及对本人的影响 2.学校环境分析 如学校特色、专业学习、实践经验等 3.社会环境分析 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竞争对手等 4.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 (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职业分析 (如× ×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发展前景) (3)企业分析 (如× ×单位类型、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发展阶段、产品服务、员工素质、工作氛围等) (4)地域分析 (如× ×工作城市的发展前景、文化特点、气候水土、人际关系等,人城匹配分析)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 第三章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职业目标的确定 综合第一部分(自我分析)及第二部分(职业生涯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得出本人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优势因素(S) 弱势因素(W) 外部环境因素机会因素(O) 威胁因素(T) 分析 结论:职业目标——将来从事(× ×行业的) × ×职业

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公司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物业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经历了20多年,已逐步走入千家万户。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原有开发商的附属单位到现在的自主营利、自负盈亏,已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其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明显,这期间物业管理企业走过了一段相当艰难的路程。 1994年8月8日,宁波市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新街物业管理公司成立,并开始对新街小区实施了物业管理。15年后,物业管理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主体也在快速增加,根据有关部门相关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仅宁波市就有经营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225家,从业人员3.4万余人,管理物业项目(住宅小区、大楼、别墅区)1513个,管理面积9829万平方米,享受物业管理服务住户近60万户,中心城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8%。可以说,物业行业为宁波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绿城物管公司为占领长三角地区市场空间,在05年组建并成立了宁波分公司,经过近四年的运作和发展,风雨之后终见彩虹,但是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我们不容乐观,我们只有在不断进步当中,总结经验、找准差距,应运对策,公司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才能立于同行业不败之地。以下是我进入公司两年,通过在三个园区一个部门的工作实践中,结合目前物管行业的发展现状, 对我们宁波公司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如下分析: 一、回顾公司的昨天: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宁波物管市场现有经营资质的物业公司225家中,我们绿城宁波分公司也属其中一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当年第一个外接楼盘慈溪清水湾开始,07年又相继接管了新时代小区、聚金家园小区,08—09年外接楼盘紫郡花园、江南一品到内接楼盘桂花园、绿园、皇冠花园等,短短四年公司已经管理13个项目,面积达300万方(包括已签未交付),目前宁波分公司员工已有400多人,发展速度之快足以见证物业管理的发展空间之大。 二、俯视公司的现状: 宁波公司发展过快,人才出现紧缺;员工主动服务意识缺少、淡薄,员工的培训力度还需加强;与同行相比培训力度尚有差距;其次,基层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显现出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过快、物业专业人才紧缺: 公司要发展,就要不断地向外拓展,不断拓展的同时,人才应该跟上公司的发展需求,然而宁波分公司过快的发展速度,出现物业管理人才的紧缺,熟、懂工程强、弱电,公司内部管理、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硬件管理等专业的物业管理人才更是稀少,如何提升内部优秀员工及引进同行业中的物业精英,成为了当前公司应该面对的重头问题。 (二)、服务意识淡薄,团队凝聚力尚佳,员工的培训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整体现状与高端物业相比仍有差距: 1、员工主动服务意识淡薄: 目前园区除接管较早的新时代、聚金家园、慈溪清水湾和紫郡花

模糊控制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常规的PID控制已经不能满足复杂系统的控制要求。因此,将PID控制与Fuzzy控制的简便性、灵活性以及鲁棒性融为一体,构造了一个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以提高控制的效果,展现出模糊控制的优点。通过阐述模糊控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详细地介绍了一个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本文设计了三种控制器:常规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和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并且利用MATLAB软件对控制器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少系统初期超调量和系统的响应时间,系统的控制精度较高。与常规PID控制和普通模糊控制进行比较,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原理简单,能够实现快速、精准的控制,并且有很好的鲁棒性,从而提高了控制性能。 关键字:模糊控制器;PID;仿真

目录 摘要.............................................................................................................................. I 1 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 控制理论的发展 (1)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2) 2 PID控制原理及模糊控制器概述 (4) 2.1 PID控制原理 (4) 2.2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 (4) 2.3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5) 2.4 模糊控制的特点 (7) 2.5 模糊控制的局限性 (8) 3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9) 3.1模糊控制的设计流程 (9) 3.2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器的结构 (10) 3.3 PID初始参数的设定 (10) 3.4 PID参数自整定模糊推理计算输入输出变量模糊化接口设计 (12) 3.4.1 量化因子比例因子的确定 (12) 3.4.2 模糊语言变量语言值隶属函数的确定 (12) 3.5 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模糊推理算法设计 (15) 3.6 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解模糊方法选择 (19) 3.7 仿真设计 (20) 3.7.1 常规PID控制 (20) 3.7.2模糊控制 (22) 3.7.3自适应模糊控制 (23) 结论 (26) 参考文献 (27)

【精品】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对1980 年前韩国具有竞争力的前五十大出口企业的统计表明,韩国的纺织与服装产业占据了半壁江山。1990年初韩国纺织业面临大多数东亚经济体的低工资国家和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国际市场占有率减少,国内企业转往低成本地区生产;2000 年后为适应市场变化,重新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强化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差异化策略,由内需转为出口导向,发展自我品牌产品,使得纺织业在韩国的经济发展中仍居重要地位。 1 韩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 1.1 生产与进出口现状 纺织服装业是韩国重要的产业之一。2000 年韩国纺织服装业占国民总产值的8%,从事纺织业的人数占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9%;2002 年韩国棉纺业通过结构调整,将细纱机保有量减少了20 万锭,使棉纺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大幅度提升。韩国成衣主要出口地区为美欧、日本及中国,近年来对中国出口增加。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2001 年韩国纺织品出口值为153 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4.4%,居世界第五位;2002 年成衣出口总额38.52 亿美元,2003 年增长到66 亿美元;2004 年纤维类产品的出口总额为152 亿美元,其中纺机设备的出口金额为11.13 亿美元,比2003 年的出口额9.26 亿美元增长了20.2%。韩国纺织业年贸易顺差一般在100 亿美元左右,纺织及成衣业出口值占制造业出口总值11.3%,其中成衣业占3.4%。 1.2 消费现状 在韩国纺织品销售中以中低价为主的通路型态居重要地位:2003 年,韩国成衣卖场面积在3 000 平方公尺以上的大型商店共1 863 家,其中803 家分布在汉城、仁川及京畿地区。其中,一般商店 1 458 家,折扣店238 家,百货商场98 家,购物中心46 家,批发中心 5 家。大型折扣店及购物中心较1999 年增长174%、48%,增长幅度最大。另外电视购物及网上购物等无店铺的流通方式亦迅速发展,2003 年网上购物、电视购物及邮购等无店铺市场销售额分别占39%、36%、24%。韩国的家用纺织品消费呈快速上升趋势,服装消费市场分布非常广泛,除了连锁店、专卖店,还有很多大型市场。如汉城的东大门纺织品服装市场,每年约有12 万人次的外国游客光临。像这样规模的纺织品服装批发零售市场,韩国至少有30 多个。 1.3 对外投资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城市的合理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出发,简述了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城市规划的展望。 【关键词】城市规划;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受到也一定的变化,城市的规划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于市民息息相关,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应以城市的发展和认知为灵魂,对一个城市做出合理的规划目标。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更全面,也追求安全、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城市环境的好坏制约着城市活动的发展。目前,人类创造出大量的城市物质环境来满足人口增多和不同活动发展 的需求。虽然总体的进步可以,但是却带来巨大的污染和破坏。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是历史人

文资源遭受的损坏。城市环境的情况会严重制约着未来城市发展的标准。这里所说的城市环境包含文化、人文、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科学技术 各个时期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功能和发展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运用,为人们带来了高效、全面的生活帮助。科学技术的运用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影响表现的形式 如下; 1、信息化、智能化高新技术会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有巨大的影响,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由一定的影响和改变。智能化高科技的建筑形式,不但给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也便于合理的运用各种能源和高效的安全管理。智能化在城市中的大规模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土地应用的模式。 2、高新工程技术的发展,帮助人们建造更加高层安全、便捷的楼层,开发更深层次的地下领域。原来人们探讨的海上城市、空中楼阁等不再成为幻想可以成为现实。高新科技的运用也会为城市提供无污染的新能源,具有高效率、成本低的新型运输工具等,更加快捷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所服务。这种种的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形态和空间结构。

环保型浆料及糊料的发展现状

张 维,刘伟伟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 摘要:从环保角度出发,总结纺织浆料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淀粉(变性淀粉)、 PVA 和丙烯酸类等浆料的性质,比较了几种环保浆料的上浆性能指标和实际应用效果.简单介绍了无机纳米浆料、天然植物胶浆料等绿色环保型浆料的性能、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阐述了目前有研究价值并可取代海藻酸钠的瓜尔豆胶印花糊料、PA-CMS 印花糊料、膨润土印花糊料、合成糊料C 的现状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综合浆料和糊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提出了今后绿色环保将是印染浆料和糊料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环保浆料;糊料;性能;存在问题;评价中图分类号:TQ34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39(2010)06-0006-04 环保型浆料及糊料的发展现状 Development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ve sizing agents and pastes ZHANG Wei,LIU Wei -wei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ijiazhuang 050018,China )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extile sizing agents was summarized.The sizing properties of several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ulp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nature of starch (modified starch),PVA,acrylic slurry etc.The nature,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inorganic nano-slurry,natural plant gum paste and other environment-friendly perfor -mance of slurry were briefly introduced.In addition,the study status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of four printing pastes which might institute for sodium alginate were also introduced,including guar offset flower paste,PA-CMS printing paste,printing paste of bentonite,synthetic paste C.Considering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sizing agents and pastes,in the futur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ll be the trend of printing and dyeing siz -ing agents and paste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izing agent;pastes;property;problems;evaluation 收稿日期:2009-04-01 作者简介:张维(1984-),女,河北廊坊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纺织染整助剂的研究. 纺织浆料可分为变性淀粉类、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酸类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特别是 淀粉浆料已占浆料总用量的70%左右.在国际市场上,PVA 与丙烯酸类浆料的使用量相近,而国内PVA 浆料的使用量却是丙烯酸类浆料的2倍左右.PVA 属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对环境污染较严重.[1]我国PVA 浆料使用量较大,给环境造成污染,也影响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近年来,国内开展了用绿色浆料替代PVA 的研究.绿色浆料是指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浆料,除满足经纱上浆工艺的功能要求外,还要满足在上浆过程中对水和空气的污染最少、退浆废水污染低、易生物降 解、浆料残留在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符合规定要求.[2] 经过纺织印染行业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以及对环保型材料和生产的要求,本文对较有发展潜力的绿色浆料和糊料进行了综述. 1 环保型纺织浆料的研究进展 1.1 利用已有浆料改性替代PVA 目前利用已有的可生物降解原料来制备绿色浆 料,如使用变性淀粉、丙烯酸酯和聚酯等,实现部分或全部替代PVA,是广大科研人员探索浆料绿色化的主要途径. 印染助剂 TEXTILE AUXILIARIES Vol.27No.6Jun .2010 第27卷第6期2010年6月

纺织业的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纺织业的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全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及运行特点 纺织工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的4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纺织业(含服装工业、下同)已成为拥有最初的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和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其内容已涵盖化纤、织造、针织、脱漂、服装五个重要的纺织领域。 截至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9家,占全市规模工业总数的18.1%,单位个数居市县市区之首,主导产品有棉纱、药纱坯布、医用纱布片、服装、涤纶短纤维、防护口罩等若干个品种,全市纺织行业已涉及纺纱(6家)、医用纱布(5家)、棉布(12家)、化纤(2家)、服装(3家)等6大门类,现有纺纱能力30万锭(其中:朝阳纺织5万锭、凯达纺织5万锭,中冠纺织11万锭),资产总额91408万元,从业人员7099人,占市属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数的30%。年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6697万元,其中:奥美、朝阳公司分别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总额13000万元,入库税收3000万元以上。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年产混支纱3万吨,药纱坯布2.75亿米,医用纱布片7033万包,各类服装500万件,涤纶短纤维3500吨,防护口罩6000万片。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改上档升级,纺织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织造行业拥有各类织机1500台,其中:喷气织机80台,剑杆织机110台;拥有各类细纱机480台套(按420锭1台车计算),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中高档缝纫机700台套。 (一)产业链条比较完整。

纺织业已成为拥有从最初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和服装加工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进行纺纱→织造→脱漂→制造。朝阳纺织、中冠纺织、森达纺织、金格纺织等4家主要棉纺织企业全年耗用本地棉花1.5万吨,纺纱后链接到下游卫材行业,卫材行业全年耗用棉纱1.4万吨,以此生产制造医用药纱布、帆布,然后链接到服装企业生产服装。 (二)块状特色比较鲜明。 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医用卫生材料为主导,江南产棉大镇百里洲镇以棉纺织业为主,仙女经贸区以服装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鲜明,已形成织造、折叠、脱漂一条龙生产体系。 (三)纺织行业外向度较高。 近几年,我市坚持“工业立市、开放活市”发展战略,积极吸引外资,努力扩大出口,外向型经济尤其是纺织产业对全市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年全市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2849万美元,纺织服装业成为我市四大出口创汇支柱产业之一。 从我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看,影响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偏小,缺乏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二是技术装备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三是产品档次偏低、附加值不高;四是创新和市场应变能力不强。 二、准确把握纺织工业发展趋势,合理定位我市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纺织行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显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关键词】纺织行业;现状;趋势 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国际国内纺织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我国众多产业当中,纺织产业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民族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纺织产业的多次结构调整和发展壮大,我国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被誉为”世界纺织巨人”。纺织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十三亿多人口的穿衣问题,还向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供应着物美价廉的纺织品,对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治安以及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联合国今年预测全球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90亿,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多,纺织服装行业的前景较为乐观。同时,我国是纺织服装的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上我国在原料、劳动力成本和产品数量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据统计,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世界的比重由2000年的15.1%增长到2011年的超过30%。可见,纺织服装产业在未来具有更加广阔的需求空间。(2)国家为了支持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专门设立了“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专项资金”,围绕“纺织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创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纺织新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行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基础研究及共性技术研究”等领域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给予资金支持。为了振兴纺织工业,国务院于2009年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后在2009年4月再次提高至16%。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1)全球一体化导致了国际贸易的盛行,尤其在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投资领域的全方位开放,使我国经济更大程度地融入了全球竞争体系,从而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在国际贸易市场所占的份额,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2)伴随着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正面冲击,美国和欧洲经济衰退,纺织品作为这些地区一个重要的消费部分,自然受到影响。此外,在国际贸易中,还有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往往因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而产生实质性技术壁垒。(3)天然纤维原料和化纤产品价格的大幅上升使纺织产品水涨船高,面临着生产成本提高的问题。同时,随着规模的扩大,土地

关于模糊控制理论的综述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关于模糊控制理论的综述 专业自动化 班级 11级3班 学生姓名郑艳伟 学号 指导教师崔明月 成绩 2014年6月18日

关于模糊控制理论的综述 摘要:模糊控制方法是智能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回顾了模糊控 制理论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模糊控制理论的原理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分析了模糊控制理论的优缺点以及模糊控制需要完善或继续研究的内容,根 据各种模糊控制器的不同特点,对模糊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 类,并分析了各类模糊控制器的应用效能.最后,展望了模糊控制的发展趋 势与动态. 关键词:模糊控制;模糊控制理论;模糊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展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理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控制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智能控制方法,从行为上模拟人的思维方式,对难建模的对象实施模糊推理和决策的一种控制方法.模糊控制作为智能领域中最具有实际意义的一种控制方法,已经在工业控制领域、电力系统、家用电器自动化等领域中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兴趣. 模糊控制系统简介 模糊控制系统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1965年美国的扎德[1]创立了模糊集合论, 1973 年, 他给出了模糊逻辑控制的定义和相关的定理.1974 年英国的Mamdani 首先用模糊控制语句组成模糊控制器,并把它用于锅炉和蒸汽机的控制, 在实验室获得成功, 这一开拓性的工作标志着模糊控制论的诞生. 模糊控制系统主要是模拟人的思维、推理和判断的一种控制方法, 它将人的经验、常识等用自然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建立一种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输入输出过程模型, 是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信息技术的观点来看,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从控制系统技术的观点来看, 模糊控制是一种普遍的非线性特征域控制器. 相对传统控制, 包括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模糊控制能避开对象的数学模型(如状态方程或传递函数等) , 它力图对人们关于某个控制问题的成功与失败和经验进行加工, 总结出知识, 从中提炼出控制规则, 用一系列多维模糊条件语句构造系统的模糊语言变量模型, 应用CRI 等各类模糊推理方法,

对自动化发展前景的认识

对自动化发展前景的认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对自动化发展前景的认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自动化1404 姓名:庄广大 本学期期末学术周内,我们自动化专业许多同学都听了桂卫华院士的报告。报告介绍了一些自动化相关的发展前景以及自动化领域在工业上的应用。这些让我对我们专业可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我们未来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也有了一个大体上的了解。在此我想谈谈我的收获或者说听完报告后我对自动化发展前景的认识。 自动化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依旧长久不衰是有它一定的原因的。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这里我先谈谈有关自动化的一些内容。自动化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高技术学科。自动化学科包含宽广,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会越来越广。自动化学科的发展前景会很好,自动化基础面非常宽,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自动化与其它工科专业基本上都有交集。学习自动化是把控制与自动化作为一种手段。 自动化包含5个领域: 控制与智能,传感与检测,执行与驱动,对象与建模,系统与工程。 自动化在发展的过程了经历了好几次变迁(4次大的挑战)。自动化现在正在向复杂的系统控制和高级的智能控制发展。 自动化是新的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方式将产生深远影响。生产过程自动化和办公室自动化可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率和工作效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加速社会的产业结构的变革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为自动化技术的革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70年代以来,自动化开始向复杂的系统控制和高级的智能控制发展﹐并广泛地应用到国防﹑科学研究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实现更大规模的自动化﹐例如大型企业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全国铁路自动调度系统﹑国家电力网自动调度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城市交通控制系统﹑自动化指挥系统﹑国民经济管理系统等。自动化的应用正从工程领域向非工程领域扩展﹐如医疗自动化﹑人口控制﹑经济管理自动化等。自动化将在更大程度上模仿人的智能﹐机器人已在工业生产﹑海洋开发和宇宙探测等领域得到应用﹐专家系统在医疗诊断﹑地质勘探等方面取得显着效果。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和农业自动化将成为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得到迅速发展。 下面是我国自动化发展的前景认识: 我国工业企业,未来的十年将面临着市场和能源;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高效和规范;负责和协调的挑战。节能、环保、安全、高效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而自动

中国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徐淑英《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9日11 版) 过去20多年来,中国管理学研究关注西方情境的研究课题,验证西方发展出来的理论,并借用西方的研究方法论。而旨在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和针对中国管理现象提出有意义的理论解释,这方面的研究却迟滞不前。围绕到底是追求“中国管理理论”(即在中国管理情境中检验西方理论)还是“管理的中国理论”(即针对中国现象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的争论,很多学者作出了积极探索。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应遵循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原则,保持对常规科学局限性的警觉,从事既能贡献普遍管理知识,又能解决中国管理问题的研究。 国际管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现象 全球化商业活动的增加,不仅使得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对管理知识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那些处于新兴经济体(比如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的公司,由于在国际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非常渴望得到管理实践所需的知识。除了新兴经济体外,许多发达地区的管理研究也十分活跃。有学者观察到了国际学者的一种明显偏好:从主流管理学文献(基本上是基于北美,特别是美国的文献)中套用已有的理论、构念和方法来研究本土的现象。这导致了JamesMarch(詹姆斯·马奇)所认为的组织研究的“趋同化”。这个趋势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它有可能放慢有效的全球管理知识的发展速度,也会阻碍科学的进步。这样的趋势在中国也是存在的。

科学研究总是有目的的:执著于寻找真相(reality)和追求真理(truth)。科学的研究方法确保了科学家的发现是接近于真理的,这也是所有科学研究应该达到的严谨性(rigor)标准。然而对于管理学这门应用科学来说,真理本身是不够的。管理研究的第二个目标是获取有益于提高实践水平的知识,这就是管理学者应该达到的切题性(re levance)标准。但现在大部分的中国学者都是严谨有余,切题不足。 目前,套用西方发展起来的理论在中国进行演绎性研究主导了中国管理学研究领域。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倾向于把成果发表在国际性杂志上,尤其是国际顶尖杂志。这类研究成果验证了已有理论或者对其情境性边界进行了延伸研究,说明了如何使用现有研究成果来解释一些新情境下出现的独特现象和问题。但这样的研究倾向对现有的理论发展只能提供有限的贡献,因为它的目的并非寻找对地方性问题的新的解释。这种方法也限制了对中国特有的重要现象以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的理解。 笔者并不认为学者的目标就是发展新的理论,而是提请注意这一事实:绝大部分中国的研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西方已有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是因为缺乏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对科学目的的正确理解。一些研究者错误地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发表文章,而非寻找对重要现象的恰当理解和解释。中国学者可以很快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研

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本文对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然后结合各自的特点讨论了模糊神经网络协作体的产生以及优越性,接着对模糊神经网络的常见算法、结构确定、规则的提取等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目前模糊神经网络的研究发展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模糊神经网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 引言 系统的复杂性与所要求的精确性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为此,通过模拟人类学习和自适应能力,人们提出了智能控制的思想。控制理论专家Austrom(1991)在IFAC大会上指出: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与专家控制是三种典型的智能控制方法。通常专家系统建立在专家经验上,并非建立在工业过程所产生的操作数据上,且一般复杂系统所具有的不精确性、不确定性就算领域专家也很难把握,这使建立专家系统非常困难。而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作为两种典型的智能控制方法,各有优缺点。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的融合——模糊神经网络由于吸取了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优点,避免了两者的缺点,已成为当今智能控制研究的热点之一了。 1 模糊神经网络的提出 模糊集理论由美国著名控制论专家L.A.Zadeh于1965年创立[1]。1974年,英国著名学者E.H.Mamdani将模糊逻辑和模糊语言用于工业控制,提出了模糊控制论。至今,模糊控制已成功应用在被控对象缺乏精确数学描述及系统时滞、非线性严重的场合。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萌芽于上世纪40年代并于80年代中后期重掀热潮,其基本思想是从仿生学的角度对人脑的神经系统进行功能化模拟。人工神经网络可实现联想记忆,分类和优化计算等功能,在解决高度非线性和严重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方面,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模糊控制系统与神经网络系统具有整体功能的等效性[2],两者都是无模型的估计器,都不需要建立任何的数学模型,只需要根据输入的采样数据去估计其需要的决策:神经网络根据学习算法,而模糊控制系统则根据专家提出的一些语言规则来进行推理决策。实际上,两者具有相同的正规数学特性,且共享同一状态空间[3]。 另一方面,模糊控制系统与神经网络系统具有各自特性的互补性[。神经网络系统完成的是从输入到输出的“黑箱式”非线性映射,但不具备像模糊控制那样的因果规律以及模糊逻辑推理的将强的知识表达能力。将两者结合,后者正好弥补前者的这点不足,而神经网络的强大自学习能力则可避免模糊控制规则和隶属函数的主观性,从而提高模糊控制的置信度。 因此,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虽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由于两者都是用于处理不确定性问题,不精确性问题,两者又有着天然的联系。Hornik和White(1989)证明了神经网络的函数映射能力[4];Kosko(1992)证明了可加性模糊系统的模糊逼近定理(FAT,Fuzzy Approximation Theorem)[5];Wang和Mendel(1992)、Buckley和Hayashi(1993)、Dubots 和Grabish(1993)、Watkins(1994)证明了各种可加性和非可加性模糊系统的模糊逼近定理[6]。这说明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有着密切联系,正是由于这类理论上的共性,才使模糊逻辑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分析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提示:值得高兴的纺织服装的配套方而,不久的将来河南将有所突破。记者了解到由科技部资助、南京大学计算机科研团队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团队合作的名为“智能型服装版型设计机器人”软件己经进入验收阶段,届时“只要在电脑里输入顾客的腰围尺寸等指标,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想要的服装 值得高兴的纺织服装的配套方而,不久的将来河南将有所突破。记者了解到由科技部资助、南京大学计算机科研团队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团队合作的名为“智能型服装版型设计机器人”软件己经进入验收阶段,届时“只要在电脑里输入顾客的腰围尺寸等指标,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想要的服装” 2008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收入1180亿,居全国第六位,棉纺能力达到1500万锭,居全国第三位。但这些华丽的数据依然让人高兴不起来。河南省纺织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认为,河南生产的纺织品尽管量大,但都是大路货”深加工产品太少。 河南省高举重振纺织服装业的大旗下,河南纺织服装所要跨越的产业链上缺乏卬染、终端产品缺乏大品牌的两大障碍。 振兴规划出台河南纺织服装业“急行军" 河南省高调表示将重振纺织服装业后,时隔两天,有关的产业扶持

政策就出台了 9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豫政(2009 75号《河南省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文件。按照这个文件,2012年全省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2015年,全省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000亿元;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 从3000亿到6000亿的翻番,再到2015年再实现翻番,河南纺织服装业将进入一个“急行军”阶段。该文件还表示,将建设4 个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5个产业集群区。其中,郑州、新乡、南阳、周口成为河南未来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而许昌、开封、安阳、商丘、平顶山则成为产业集群区。 河南省纺织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认为,河南省对纺织服装业的重视一方而源于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看到国家对该行业的高度重视。就在今年2月4日,国务院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成为国家“十大振兴规划”之一。 卬染缺失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一大软肋 重振纺织服装业的道路上,缺失印染业是河南的一大软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