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浆料的应用现状

纺织浆料的应用现状

纺织浆料的应用现状
纺织浆料的应用现状

纺织浆料应用现状及相关问题

来源:中国纺机网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3日

纺织浆料应用现状及相关问题

浆纱是织造工程的关键工序,浆纱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纱线的耐磨性,减少毛羽,适当增加纱线的强力,减少伸度,以承受纱在织造过程中复杂的机械作用能力,提高纱线的可织性能。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纺织和化工专家通力合用,采用多种方法(如对化纤纱线采用热处理、采用特殊的化学剂或润滑剂,对纱线表面进行润滑处理等)期望革除上浆工序以期解决由于上浆而耗费大量资源,以及印染退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清洁生产的目的。但由于不同纱线,织物规格,温湿度条件以及织机的类型,速度等问题,迄今为止还未能实现用更实用的方法来替代传统的上浆方法。相反由于新型纤维的研制开发应用,高速智能化无梭织机近几年来以万台以上速度递增,机织物细支高密高紧度,宽幅化进一步提高,我国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清洁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化以及贯彻各项政策力度的加强,对浆料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由此可见,浆料不仅是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织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有效的开发新的织物品种,充分发挥织造先进设备的又一重要环节,因此开发新的浆料,适应纺织产品的发展。在织物品种

浆料设备确定后合理选择浆料就是关键问题。

1纺织浆料应用现状

纺织浆料有淀粉、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酸类浆料三大类。现在国内外主要使用的仍然是这三大类浆料。我国现有织机约100万台左右,其中无梭织机约占30%。据有关资料报导,2006年产布437.97亿米,按产布量估算,年消耗浆料在30万吨以上。其中淀粉类(包括变性淀粉)约占70%以上,PVA用量不到20%,丙烯酸类及其他浆料约在10%左右。现就浆料应用情况作一些介绍,并就浆料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讲点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1.1淀粉类浆料

淀粉用于经纱上浆历史悠久,这是因为淀粉是一种再生植物,资源丰富来源广,价格低廉,

对亲水性

淀粉流度特性粘度抗张强力伸长率

原淀粉34 4.67 3.2

15 15.1 4.47 2.7

34 8.5 4.45 2.6

50 6.0 4.95 2.7

71 3.6 4.57 2.9

89 3 4.58 2.2

名称原淀粉/N 淀粉醋酸酯/N

纯棉10.19 12.94

涤绵46.13 93.88

性能原纱原淀粉浆纱淀粉醋酸酯浆纱

(中粘度)

淀粉醋酸酯浆纱

(低粘度)

退浆率/% 8.03 11.69 10.85 耐磨/次18.4 39.4 41.2 59.5 断裂强度/N 2.56 2.61 2.74 2.79 断裂伸长率/% 8.86 5.62 5.67 5.10

>3

24 18 11 9

名称

棉涤/棉

强力/N CV/% 强力/N CV/%

阳离子淀粉

(DS=0.03)

80.46 8.55 108.6 12.74 玉米原淀粉56.35 9.83 95.98 12.64 酸解淀粉55.37 8.61 106.27 11.43 淀粉醋酸酯66.57 9.22 97.04 12.44 淀粉磷酸醋60.52 11.24 103.35 8.75 接技淀粉63.56 8.64 100.41 12.48 测试指标和品种电荷面密度/μ 电荷半衰期/S

阳离子淀粉(DS=0.003)0.134 1.2 玉米淀粉0.148 1.8 玉米淀粉+抗静电剂0.128 0.8

取代度/DS 粘着力/cN 耐磨次数/次

再生毛羽数/个·(10cm)-1

0 22 7.8 0.0341 52.90 32 5.1 0.0830 55.85 28 5.4 0.1200 61.62 32.5 5.1 0.1660 53.180(DS=0.1610) 28.0 5.0

浆料名称涤纶薄膜/涤纶织物涤纶薄膜/棉织物部分醇解PVA 4~6 4~6 丙烯酸共聚物A 350~460 60~125 丙烯酸共聚物B 300~420 50~125 聚丙烯酸乙酯皂化物930~1200 150~300

名称结构式外观气味沸点/℃玻璃化温度

/℃

丙烯酸无色液体似醋酸141.6 87 甲基丙烯酸无色液体似醋酸160 185 <

无色液体大蒜味80 10

丙烯酸乙酯无色液体大蒜味100 -30 丙烯酸丁酯无色液体147 -70 甲基丙烯酸甲酯无色液体101 57

丙烯腈液体96(101)(聚丙烯腈)

丙烯酰胺白色片状固体

或液体(含量

20-40%)

溶点:84

165(聚丙烯酰

胺)

项目低吸湿丙烯浆PVA

(粗纱)粘附力/N 121.

106.8

吸湿率/% 5.6 13.9 浆纱耐磨性/次155 97

浆纱增强率/% 12 4.7

浆纱减伸率/% 13 16

上浆率/% 4.4 4.4

回潮率/% 2.5 2.9 浆料酸解淀粉JD聚酯浆料CMC 1788 1799 BOD5(mg/kg) 38000 6030 2700 1630 800 CODcr(mg/kg) 124000 111000 94900 181000 182000 BOD5/CODcr 0.306 0.054 0.029 0.009 0.004

纤维(如棉麻、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因此在三大类浆料中用量最多。淀粉是由葡萄糖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虽然它成膜性好,浆膜强力高,但浆膜性脆而硬,伸度小,对疏水性纤维(如涤纶)粘附性差、成浆后浆液粘度高、稳定性差,浆液在较长时间内使用粘度变化较大,影响上浆质量。为了充分利用淀粉资源广的优势,采用化学、物理或酶处理等方法,对淀粉进行变性处理达到提高淀粉质量,扩大其使用范围。变性淀粉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从应用原淀粉单一浆料到现在已能生产适用于纺织经纱上浆的门类齐全的转化淀粉(酸解淀粉,氧化淀粉)、淀粉衍生物(酯化淀粉、醚化淀粉)、交联淀粉和接技淀粉,经过多年来的推广应用,现在变性淀粉基本上已替代原淀粉。

1.1.1转化淀粉

转化淀粉(酸化和氧化)可根据纺织产品上浆和浆纱设备的要求,较为方便的生产出不同粘度的系列产品,该产品由于具有高浓低粘的特点浆膜强力不因粘度变化而下降(如表1)浆液流动性好,粘度较为稳定等优点。且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经过多年生产应用已作为一般纯棉织物的主浆料,在涤纶混纺织物上浆也可部分替代PVA。转化淀粉是所有变性淀粉中用量最多的变性淀粉,已成为变性淀粉中的主体。

表1酸解淀粉粘度与浆膜强力的关系

淀粉流度特性粘度抗张强力伸长率

原淀粉34 4.67 3.2

15 15.1 4.47 2.7

34 8.5 4.45 2.6

50 6.0 4.95 2.7

71 3.6 4.57 2.9

89 3 4.58 2.2

注:从表1可知,酸解淀粉粘度大范围内浆膜的抗张强度与原淀粉相当,但伸长率有所下降。

1.1.2淀粉衍生物

由于保护环境,清洁生产替代不洁浆料(PVA)的要求,近年来,淀粉衍生物的研制使用有了较快的发展,其中以淀粉醋酸酯,淀粉磷酸酯和醚化型羧甲基淀粉(CMS)、和阳离子淀

粉受到浆纱工作者更多的关注。

(1)淀粉醋酸酯是在淀粉大分子中引入疏水性醋酸根()基团,提高了对疏水性纤维的粘

着性能(表2、3),对纤维素纤维也有较好的粘附性,其浆膜的抚弯性耐磨性比原淀粉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有很好的抗老化性能,因此在低温状态下不易凝冻,用于涤棉织物上浆可替代较多的PVA也可用于低温条件下上浆,如色织、毛纱、玻璃纤维等织物的上浆

表2淀粉醋酸酯与原淀粉粘着力的比较

名称原淀粉/N 淀粉醋酸酯/N

纯棉10.19 12.94

涤绵46.13 93.88

表3浆纱性能比较

性能原纱原淀粉浆纱淀粉醋酸酯浆纱

(中粘度)

淀粉醋酸酯浆纱

(低粘度)

退浆率/% 8.03 11.69 10.85

耐磨/次18.4 39.4 41.2 59.5

断裂强度/N 2.56 2.61 2.74 2.79

断裂伸长率/% 8.86 5.62 5.67 5.10 >3

24 18 11 9

决定淀粉衍生物性能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即其取代度(DS)。取代度是指淀粉分子中葡萄糖残基中羟基中(OH)被取代基团取代的平均数,如取代度为0.02表示每100个葡萄糖单位有二个羟基被取代。纺织用淀粉醋酸酯一般属于低取代度,DS在0.01—0.2之间。纺织用淀粉醋酸酯的研发虽较早,但对于经纱上浆用的取代度,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生产实践的验证,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淀粉醋酸酯由于价格因素一般取代度都很低,在0.05左右,甚至更低至0.05以下,因此难以显示其浆纱的效果。

(2)淀粉磷酸酯是淀粉中的羟基与磷酸盐生成的酯化淀粉。由于磷酸(H3PO4)为三价酸具有多官能特性,能与淀粉分子中的三个羟基起反应生成单酯、双酯和三酯,用于经纱上浆主

要是单淀粉磷酸酯其结构式为:

淀粉磷酸酯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和乳化性,抗老化性能、稳定性好,低温下不会凝冻,它与PVA具有很好的混溶性。由于淀粉磷酸酯是亲水性的无机酸酯,所以对纤维素纤维(天然纤维)具有较好的粘附性,可作为棉、麻、粘胶上浆的主体浆料,但对疏水性纤维的粘附性没

有淀粉醋酸酯好。

淀粉磷酸酯的取代度,对它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取代度在0.05~0.25之间,浆液所制成的浆膜透明易弯曲,较强韧,具有易再水性有利于回浆利用,易于退浆。现在淀粉磷酸醋的耗用量仅次于酸解淀粉和氧化淀粉,但应该指出现纺织上浆所应用的淀粉磷酸酯,由于价格等因素,取代度很低,据有关测试资料表明其取代度仅为0.003~0.005并含有较多的磷酸盐(干法生产)浆膜发脆、落物增多,在使用中要引起注意。

(3)阳离子淀粉是由淀粉和阳离子化学剂(醚化剂如季胺、季磷或叔胺)反应而成,已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工业化生产。广泛用于造纸工业是一种很好的添加剂,它能

改善纸的抗疲劳性能,抗张力,耐折性,抗掉毛性。阳离子淀粉用于纺织浆料是近几年来对它进一步认识和实践,及制备技术的改进。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表4)和生产的结果,由于阳离子淀粉都带有阳离子性,对带阴离子的纤维素纤维具有很好的亲和性,良好的成膜性,粘度稳定性和抗凝胶性能,与PVA和其他浆料都有良好的混溶性化学稳定性和导电性能,减少纱线由于摩擦而产生的静电积聚提高开口清晰度,可提高浆纱的耐磨性。

阳离子淀粉品种很多,主要商品有季胺烷基醚淀粉和叔胺烷基醚淀粉。用于经纱上浆的阳离

子淀粉主要是季胺烷基阳离子淀粉。

表4阳离子淀粉与其它变性淀粉的粘附性比较

名称

棉涤/棉

强力/N CV/% 强力/N CV/%

阳离子淀粉

(DS=0.03)

80.46 8.55 108.6 12.74 玉米原淀粉56.35 9.83 95.98 12.64 酸解淀粉55.37 8.61 106.27 11.43 淀粉醋酸酯66.57 9.22 97.04 12.44 淀粉磷酸醋60.52 11.24 103.35 8.75 接技淀粉63.56 8.64 100.41 12.48

表5阳离子淀粉的抗静电性能

测试指标和品种电荷面密度/μ 电荷半衰期/S

阳离子淀粉(DS=0.003)0.134 1.2 玉米淀粉0.148 1.8 玉米淀粉+抗静电剂0.128 0.8

表6阳离子淀粉取代度对性能的关系

取代度/DS 粘着力/cN 耐磨次数/次

再生毛羽数/个·(10cm)-1

0 22 7.8

0.0341 52.90 32 5.1

0.0830 55.85 28 5.4

0.1200 61.62 32.5 5.1

0.1660 53.180(DS=0.1610) 28.0 5.0

1.1.3接技淀粉

接技淀粉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变性淀粉,它是在淀粉大分子键中引入有一定聚合度的高分子聚合物(一般由二个以上单体的聚合物),因此它是有天然淀粉和化学浆料二者相结合的有良好性能的变性淀粉。它的特点是:其一,由于接枝支链导致分子间堆积松散故改变了浆膜的柔顺性;其二,对淀粉分子间氢键间重新缔合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大幅降低凝冻现象;其三,支链可以多种烯类同时接枝共聚具有较强的粘着性。但多年来在实际生产使用中存在吸湿性过大,粘着性能不够理想等问题而未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来努力于研究接技淀粉的高校及研究单位,对其性能上已有突破,相信今后会有较大的发展前途。

1.1.4淀粉改性

淀粉改性剂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由淀粉酶或氧化剂

和填

充剂所组成,应用时是在原淀粉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改性剂,调制时产生反应成浆液,降低浆液的粘度,降低上浆成本,但是在应用淀粉改性剂时,一定要根据原淀粉粘度的变化而调节其用量才能达到所规定的要求,否则会影响浆液的粘度变化而影响浆纱质量。因此必须加强生产管理对每批原淀粉进行检测,根据原淀粉的粘度,调整改性剂的用量才能得到好的效果。与此同时,要防止对淀粉改性剂不切合实际的宣传,误导使用者造成不良后果和损失。

1.2聚乙烯醇(PVA)

PVA具有优良的上浆性能,对纤维素纤维和疏水性纤维都有很好的粘着性能(如1799、1788)

与淀粉浆料相比,PVA具有更好的成膜性,浆膜强伸度高(浆膜强力4.9g/,伸度在200%左右)耐疲劳性能好(屈曲次数>10000,淀粉是400左右)耐磨性也很好。

PVA主要以聚合度(DP)和醇解度(DH)两个质量指标来衡量它的上浆性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种种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经纱上浆用的PVA为纤维级的1799(DP=1700DH=99.6moL/%)为完全醇解型,由于它的聚合度醇解度高,导致水溶性差一般要在95℃以上高速搅拌(760~1400R/M)2.5小时以上才能完全溶解,其次易于结皮,在上浆过程中易于造成浆斑,且因浆膜强度过高造成干分绞时分纱困难,再生毛羽多,倒断头、并绞头增加。随着细支高密织物、高比例涤/棉及纯涤产品的开拓与发展,以1799为主体的浆料配方,上述矛盾更为突出。为此在没有适当聚合度PVA的条件下,采用低聚合度PVA(DP=500、DH=88moL/%)(如205MB、0588、KT-15、BP05A等)一般以30%等量替代1799PVA以降低浆液粘度和浆膜强度,从而提高了高支高密、中粗支高紧度织物的浆纱质量和织造效率。根据试验资料表明,经纱上浆用PVA以其综合性能考虑选用聚合度和醇解度(DP=1000~1100

、DH=92~95moL/%)PVA更为合适,随着聚合度的降低,也加快了PVA生物降解的速度,对

环境污染也会减轻。

我国生产聚乙烯醇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主要从日本引进的技术和装置是以电石法生产出来,20世纪70年代又在上海和四川分别建立以乙烯和天然气能源生产PVA。然后,在安徽、江西、吉林等地建造维尼纶厂,我国生产PVA的能力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现在四川维尼纶厂能提供聚合度为300~2800,醇解度在80~99mol%范围内的多种规格的颗粒状、絮状或粉状的PVA系列产品,纺织厂可根据经纱上浆的要求进行选择使用。PVA 属于高难度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测试数据表明高聚合度PVA(如1799)COBcr(化学需氧量)为18000mg/kg,BOD5(生物需氧量为800mg/kg,BOD5/CODcr的比值(800/18000=0.044)比较小,它反映了物质对环境的污染的影响程度比较大(比值越小影响越大)。为此中国棉纺织工业协会于1996年年会上倡导提出少用或不用不洁浆料PVA,大力开产发新型高性能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浆料。多年来,大专院校、科研所、浆料生产厂及纺织企业通力合作做了很多工作,少用PVA取得了很大成绩,不用PVA取得很大突破而成为现实。如最近推出的PR-SU浆料BOD5/CODcr比值为0.618,用于纯棉高支高密、涤/棉混纺和纯涤纶产品用PR-SU 浆料完全取代了PVA,织机效率都在90%以上。以高性能变性淀粉为主体的复合浆料(如AS-1型多单元复合浆料)全部取代低聚合度PVA,经大面积生产试验也取得很显著的效果。

1.3丙烯酸类浆料

丙烯酸类浆料是丙烯酸类单体的均聚物、共聚物或共混物的总称。丙烯酸类浆料与淀粉、PVA 浆料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对各类纤维都具有优良的粘附性能,且水溶性好,易于退浆,易于生物降解。但其最大的弱点是浆膜吸湿性高,再粘

性强,价格高,因此目前用于经纱上浆一般作为辅助浆料(辅助粘着剂),以改善其他浆料粘着性能,提高浆纱质量。现在新一代的丙烯浆料已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可以增加用量,提

高浆纱质量。

表7丙烯酸类浆料与PVA粘着力比较单位:cN/c㎡

浆料名称涤纶薄膜/涤纶织物涤纶薄膜/棉织物

部分醇解PVA 4~6 4~6

丙烯酸共聚物A 350~460 60~125

丙烯酸共聚物B 300~420 50~125 聚丙烯酸乙酯皂化物930~1200 150~300

聚丙烯酸类浆料是以丙烯酸类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合成的大分子链,完全由碳原子组成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在我国用于纺织浆料虽然有30多年的历史,但还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丙烯酸类浆料对多种纤维具有优良的粘着

性能,已使它成为国内外纺织浆纱工作者所关注。同时这类浆料从单体的配伍、聚合方法及条件的多样化,因此性能的变化复杂,分子量及侧链上所带的官能团的结构,决定了它们的主要性能。聚丙烯酸类浆料可分为聚丙烯酸盐、聚丙烯酸酯和聚丙烯酰胺三类。

表8聚丙烯酸类浆料的常用单体和物理性能

名称结构式外观气味沸点/℃玻璃化温度

/℃

丙烯酸无色液体似醋酸141.6 87 甲基丙烯酸无色液体似醋酸160 185 <

无色液体大蒜味80 10

丙烯酸乙酯无色液体大蒜味100 -30 丙烯酸丁酯无色液体147 -70 甲基丙烯酸甲酯无色液体101 57

丙烯腈液体96(101)(聚丙烯腈)

丙烯酰胺白色片状固体

或液体(含量

20-40%)

溶点:84

165(聚丙烯酰

胺)

聚丙烯酸盐是以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单体共聚而成的,这类浆料的浆膜强力高,伸度小,对亲水性纤维有很好的粘附性,但吸湿、再粘性高,一般与淀粉浆混合使用于纯棉织物上浆,以提高浆纱的耐磨性能有较好的效果。这类浆料应注意的是如用量太高(如超过20%),浆液增稠,对上浆造成很大的困难。现在这类浆料在单体的选配,聚合方法等进行了改进基本上解决了增稠问题,上浆性能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聚丙烯酸酯浆料是以丙烯酸酯单体为主体,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性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它是丙烯酸类浆料最主要的类型。主要是它与疏水性纤维具有优异的粘着性能,其次聚丙烯酸酯浆料热湿再粘问题,通过高分子设计原理,科学的选配丙烯酸酯单体,在不影响粘附性的条件下,搭配玻璃化温度较高的单体,克服热湿再粘问题,实践证明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如表

9。

表9低吸湿聚丙烯酸酯浆料与PVA比较

项目低吸湿丙烯浆PVA

(粗纱)粘附力/N 121.

106.8

吸湿率/% 5.6 13.9 浆纱耐磨性/次155 97

浆纱增强率/% 12 4.7

浆纱减伸率/% 13 16 上浆率/% 4.4 4.4

回潮率/% 2.5 2.9

聚丙烯酰胺浆料是以丙烯酰胺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均聚物,它是一种线型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量有很宽的调节范围(),聚丙烯酰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用于纺织上浆作辅助粘着剂,含固率一般在8—10%,它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与亲水性纤维具有很好的粘着性能,是一种高强低伸的浆料,易于退浆,生物降解快,对环境污染小,但吸湿

再粘性强,一般与淀粉浆混用,对棉纤维具有很好的上浆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聚合工艺的改进,聚丙烯酰胺浆料含固率可达25~30%,粘度可根据使用要求调节(现在已有固体产品)这类浆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4聚酯浆料

聚酯浆料是研发浆料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种新型浆料,聚酯浆料是采用与涤纶相同或相似原料如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类单体,在高温条件下通过缩聚反应合成的大分子中含有酯基(-COO-)和水溶性基团的一种新型浆料。由于该浆料与涤纶纤维分子结构相似,对涤纶纤维具有优异的粘着性能,水溶性好,易于退浆。聚酯浆料粘度低,表面张力小对纱线润湿性、渗透性好。它与淀粉、PVA有很好的混溶性,且对淀粉有较好的增塑作用,浆膜脆性得到了改善。该浆料对环保有否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10几种常用浆料的、CODcr及/CODcr值

浆料酸解淀粉JD聚酯浆料CMC 1788 1799 BOD5(mg/kg) 38000 6030 2700 1630 800 CODcr(mg/kg) 124000 111000 94900 181000 182000 BOD5/CODcr 0.306 0.054 0.029 0.009 0.004

聚酯浆料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英、法和日本等国已有产品用于涤纶长丝上浆,但由于吸湿性强,价格贵,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近年来德国汉高公司生产的P28聚酯浆料已引入我国,并与PVA(低聚合度)、淀粉混合用于高吸湿快干短纤维织物经纱上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国内对聚酯浆料的研制有了很大的进展,产品已投放生产使用。以1:4(聚酯浆料低聚合度PVA)全部取代低聚合度PVA。全部取代1799目前已在试验阶段,也取

得了较好的进展。

2几个问题的讨论

2.1关于变性淀粉原料(原淀粉)的选择对性能的关系

变性淀粉的原料有多种,纺织浆料变性淀粉主要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其它如甘薯(山芋)淀粉基本上不用。从上述各种原淀粉的性能比较,玉米淀粉对天然纤维有比较好的粘着性能,耐煮、浆液粘度较为稳定,小麦淀粉对天然纤维的粘着力略次于玉米淀粉,但流动性比玉米淀粉好,马铃薯淀粉含有0.07~0.09%磷酸盐(玉米淀粉为0.015%),浆液分散性好,对上浆较为有利,但是对天然纤维的粘附性较差,粘度高且不够稳定。木薯淀粉粘度很高且不稳定,不耐久煮,粘着力不及上述三种淀粉。按照经纱上浆性

能按次序排列为:玉米淀粉>小

麦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

原淀粉经变性处理后,原淀粉的种类性质质量对变性淀粉的性能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变性淀粉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变性的种类(如酸解、酯化等)、变性工艺及其变性技术和

管理水平。

变性淀粉选择原料主要根据国内资源情况,及其价格等因素来决定。我国玉米淀粉资源丰富,来源广,价格是各类原淀粉中最为便宜的一种,所以玉米淀粉用量最多。其次为木薯淀粉,因为小麦淀粉为精粉用于食品工业较多。我国马铃薯淀粉主要产于东北西北地区,产品有限,价格昂贵,因此作为纺织用变性淀粉浆料用得很少。

2.2原淀粉与变性淀粉的性能问题

近年来由于纺织形势较为严峻,生产成本高利润空间很小。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节支增效是积极有效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因此有人认为变性淀粉与原淀粉都是淀粉,其性能基本相同,但价格差异较大可以用原淀粉替代变性淀粉,可以降低浆料成本。我认为有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变性淀粉缺乏认识而导致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下降。

对原淀粉进行变性处理的目的有三:

(1)通过对原淀粉的变性处理,(如酸解等)降低原淀粉粘度,改善浆液的流动性和浆液的渗透能力,特别对高支高密高紧度织物的上浆更为重要。

(2)通过对原淀粉的变性处理提供高浓低粘浆料,这是实行“二高一低”上浆新工艺的首

要条件。

(3)通过对原淀粉的变性处理,提高对疏水性纤维的粘着力,提升淀粉的性能,扩大淀粉

的应用范围,减少PVA用量降低浆料成本。

由此可见原淀粉通过变性处理后,淀粉性质有了质的变化,原淀粉的性能是不能与变性淀粉等同的。但对于纯棉中粗支低中密度的织物采用传统的上浆工艺,采用原淀粉加入一定量的降粘剂(淀粉改性剂)煮浆后,浆液达到工艺要求也是可行的。

2.3关于“干法”生产“变性淀粉”的质量问题

变性淀粉通常有二种生产方式,即湿法和干法二种。湿法生产是将原淀粉调到一定的浓度(一般为40%左右)的小悬浮液加温到一定温度,然后滴加化学剂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化学反应,然后脱水干燥而成。所得产品性能均匀杂什少质量好。干法生产是将化学剂喷淋或滴加到淀粉内搅拌均匀后在较高的温度下烘焙(热处理)激发淀粉化学基团的活化(化学反应),然后粉碎过筛而得,这种方法产品质量均匀性差、波动大、杂物多但制造设备简单成本低。

现在市场上有的“变性淀粉”也称为“干法生产”,它是在原淀粉中加入改性剂,经混和机充分搅拌,均匀混和后所得的产品,实质上这是淀粉与改性剂的混和物,利用调浆时进行化学反应而得,根据工艺要求,也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粘度的系列产品。这种“干法”生产的“变性淀粉”可以替代酸解和氧化淀粉。经过检测和实际使用浆液粘度波动小,生产效果较好,成本低。至于说这种生产方式是可得到酯化或醚化型淀粉的性能,这可能是另有目的的则另作别论。

2.4关于无机纳米助剂应用问题

纳米技术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兴起的一门高新技术,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热点之一。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m(即一个纳米为10亿分之1米)材料粒径在100nm以下称为纳米材料,由于纳米材料粒径非常细小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应用的领域很广。

纳米助剂用于经纱上浆是本世纪初,纳米材料有多种,作为浆纱助剂的主要有TiO2、SiO2和Al2O3等,但现用得最多的是TiO2,性能好但价格贵,现大多数是以水悬浮液形态含固率大约在30%左右,现在也有少量的固态供用。

在浆料中一般加入5%左右的纳米浆纱助剂,浆液粘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但能改善浆液粘度的稳定性,可提高浆膜耐磨性,使用中可减少PV A的用量(纯棉织物可全部替代),但落物率较高,易堵塞输浆管道,据报导目前已得到改善。

纳米浆料助剂用于经纱上浆作辅助材料,对提高浆纱质量降低浆料成本有一定效果,但其机理还不清楚需作深入研究。其次纳米材料用作浆料助剂在浆纱或织造时产生的落物尘屑散布在车间内,因为纳米材料颗粒极小,易被人体吸收(吸入肺部或粘附在皮肤表面)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广泛应用纳米技术,享受纳米材料给人类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要时刻关注和研究纳米材料可能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危害性。

常用纺织浆料的快速鉴别实践

常用纺织浆料的快速鉴别实践日期:2010-12-14 本文讨论了纺织生产企业如何依据现有试验条件对常用各种浆料进行快速有效的定性鉴别,从而在总体上把握浆料的性能和主要结构特点,掌握浆料配方设计和制定浆纱工艺参数的主动权,也便于对不同类型浆料的应用进行比较。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纺织生产技术的进步,国内外各种上浆材料不断涌现,产品中很大一部分被冠以各种商业名称,有些公司对浆料的基本成分或化学组成在产品说明书中有明确的说明,而有些浆料生产企业将浆料产品的基本成分视为技术和商业机密,对其讳莫如深。而作为浆料使用者的大多数纺织、印染企业缺乏科学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手段,本地又没有权威的检测机构对浆料进行快速有效的的定性鉴别。本文就如何对浆料进行快速简易的定性鉴别作一探讨,试验的范围仅为棉纺织企业普遍使用的淀粉类、PVA、CMC、聚丙烯酸系浆料。 1·碘–碘化钾法初步鉴别淀粉、PVA 淀粉和PVA是纺织经纱上浆的主浆料,往往被共同用于一个浆料配方中。 碘–碘化钾法鉴别试验的目的是初步鉴别浆料中是否存在淀粉、PVA或者两者的混合物,而对于是否还含有其他浆料有待进一步相关试验。 1.1试验仪器、试剂 烧杯(500 mL)、玻璃棒。 指示剂A:0.01 mol碘液,配制方法:称取1.3 g碘,置于50 mL烧杯中,加入2.5 g碘化钾及25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使其溶解。再加入0.2 mL浓盐酸(体积质量1.19g/cm3),加水稀释到1 000 mL,储存于琥珀瓶中,储于低温暗橱内,有效期为1个月。 1.2试验原理 1.2.1淀粉遇碘成蓝色显色反应 不论是淀粉溶液还是固体淀粉,与碘作用时都生成有颜色的复合体,这是由于淀粉分子对碘有吸附作用。直链淀粉的分子呈螺旋卷曲状态,每6个葡萄糖就可吸收一个碘分子,因而对碘的吸收能力很强,形成蓝色的复合体,支链淀粉虽然聚合度很大,但由于分支较多,每个分支的长度只有20~40个葡萄糖残基,只能形成很少的螺旋,吸附极少量的碘,产生紫色至红色的复合体。由于淀粉的组成以直链淀粉(一般占73以上,视淀粉的种类而异,荷兰AVEVE公司的ASP 100%支链淀粉除外)为主,故颜色呈现蓝色或蓝黑色。1.2.2 PVA遇碘呈现蓝色(完全醇解)或红色(部分醇解)显色反应 PVA与碘能生成络合物而呈特殊的有色反应,显色程度与醇解度有一定的关系。完全醇解的PVA遇碘显蓝色,部分醇解的PVA遇碘显红色或紫红色。与淀粉混和鉴别时,会彼此干扰,因而需进一步试验以区分。 1.3试验步骤 用碘液A在坯布上滴1~2滴,可能有3种情况:呈深蓝色说明有淀粉浆或完全醇解的PVA(如PVA–1799);呈现橙黄色(碘液原色),则说明可能为其他浆料;呈现紫红或棕红色,则说明有部分醇解的PVA。 2·加热法进一步区分淀粉和PVA 该试验承接碘–碘化钾法试验,目的是在已知浆液中存在淀粉或PVA的前提下,进一步区分淀粉类和PVA类。 2.1试验原理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正式版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全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及运行特点 纺织工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的4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纺织业(含服装工业、下同)已成为拥有最初的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整理和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其内容已涵盖化纤、织造、针织、脱漂、服装五个重要的纺织领域。 截至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9家,占全市规模工业总数的 18.1%,单位个数居市县市区之首,主导产

品有棉纱、药纱坯布、医用纱布片、服装、涤纶短纤维、防护口罩等若干个品种,全市纺织行业已涉及纺纱(6家)、医用纱布(5家)、棉布(12家)、化纤(2家)、服装(3家)等6大门类,现有纺纱能力30万锭(其中:朝阳纺织5万锭、凯达纺织5万锭,中冠纺织11万锭),资产总额91408万元,从业人员7099人,占市属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数的30%。年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6697万元,其中:奥美、朝阳公司分别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总额13000万元,入库税收3000万元以上。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年产混支纱3万吨,药纱坯布2.75亿米,医用纱布片7033万包,各类服装500万件,涤纶短纤

针织布概念及种类

简介: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主要分为二大类:圆机和平机织物,(或称为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 品类:圆机织物--主要产品有:针织汗布、棉毛布、罗纹布、网眼布、摇粒绒、空气层、涤盖面、毛圈布、拉绒布、割绒布、人造毛皮等等很多,还有很多混合变化织法如:平罗纹变化组织、提花组织、集圈组织、添纱组织、衬垫组织、毛圈变化组织等。由于织法的排针规律不同,同一个产品也会有很多变化如:网眼布就有小网眼、珠地网眼、菠萝格、华夫格等等。 平机织物---主要产品有:横机罗纹、羊毛衫织物、纱线衫织物、经编平纹织物、经编网眼织物、经编麂皮绒、经编起绒织物、经编毛圈织物、经编毛巾织物等等。 在原有基础上再加原材料的变化(棉、麻、丝、化纤、毛、有机大麻、竹纤维、玉米纤维、海藻纤维等及混纺),染色变化(染色、色织、色纺)工艺变化(提花、交织、复合、拉绒、植绒、烂花、洗水、石磨、涂层)等等的变化,就会再生出许许多多的品种。 特色: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 发展情况: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视觉效果。 1、醋酸纤维针织面料醋酸纤维(Acetel)具有真丝一样的独特性能,纤维光泽及颜色鲜艳,悬垂性及手感优良。用其生产的针织面料手感滑爽、穿着舒适、吸湿透气、质地轻、回潮率低、不易起球、抗静电。采用醋酸纤维编织的针织乔其纱、玉米花等面

纺织印染废水治理的现状及今后发展

纺织印染废水治理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摘要:本文简述了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污染状况,推行清洁生产及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情况,及当前污染治理 技术路线,并展望了纺织印染废水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纺织印染;污染治理;清洁生产 1 纺织印染行业快速发展 在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前提下,近五年纺织工业获较大发展。2005年我国纤维加工量达1800万t,已占世界总量的36%。其中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等主要纺织品均居世界第一位。纺织工艺和装备也在不断改善和提高,我国正处于由纺织大国向强国转变。 印染行业是纺织工业中重要的行业,其中棉、棉混纺、化纤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布量2005年已达370亿m。另外,毛纺、麻纺、丝绸印染产品也近50亿m。 2 纺织印染行业污染状况 纺织印染行业排放的印染废水是我国工业系统中重点污染源之一。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印染行业排放的印染废水总量位于全国各工业部门排放总量的第5位。2004年全行业废水排放量为13.6亿m3,而其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总量(以COD计)则位于各工业部门第6位。 印染废水属于含有一定量难生物降解物质的有机性废水。其污染物浓度高(COD值高),色度深,氮磷含量低,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对印染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印染产品中小批量、多品种产品的产量加大,生产设备中间歇式印染设备占有较大比重。由于产品品种的变化及染料和助剂投配量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较低,其废水排放量和废水水质浓度均高于以往连续式染色工艺,这给已建废水处理工程增加了处理难度,也对传统的污染治理达标排放技术提出了挑战。 总体上看,我国印染行业工艺设备水平在“十五”期间有较大提高,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为了参与世界纺织品市场竞争,增加出口创汇,很多企业已从国外

纺织助剂的分类方法

纺织助剂的分类方法 一、化学分类 按其化学结构特征不同,纺织助剂主要分为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两大类。 1.表面活性剂 按其离子性不同,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和非离子型。 (1) 阳离子型表面活牲利 按其亲水基不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分为脂肪羧酸盐类、脂肪醇硫酸酯盐类、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和磷酸酯盐类等。作为应用历史最久、使用量最大和价格最低廉的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极佳的净洗、乳化和增溶作用,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 主要用作净洗剂、润湿剂、精练剂和匀染剂等。 (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利 按其结构不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分为伯胺盐、仲胺盐、叔胺盐及季铵盐等。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乳化、分散及发泡作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常用作柔软剂、抗静电剂和匀染剂等。 (3)两性表面活性剂 按其结构不同,两性表面活性剂可分为氨基羧酸、甜菜碱和咪唑啉型。它不仅具有很好的渗透、乳化和净洗等作用,而且其生物降解性低、配伍性好,在纺织品整理中常用作柔软剂、匀染剂等。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按其结构不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分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两类。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乳化、脱脂、增溶和低泡等性能,因此其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用量较大 ,仅次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常用作乳化剂、匀染剂及精练剂等。 二、聚合物 按聚合物的来源或合成方法可分为天然聚合物和合成聚合物两大类。 (1)天然聚合物 (1)多糖类聚合物:是以葡萄糖环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主要包括 淀粉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植物胶、海藻衍生物及甲壳素等。 (2)多肽类聚合物:是以氨基酸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蛋白质聚合物,如动 物胶、干酪素及血朊等。 (3)多核酸类聚合物:主要指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酶,如淀粉分解酶、纤维素分解酶、蛋白 质分解酶、果胶解聚酶和脂肪分解酶等。 (4)其他天然聚合物:天然橡胶和木质素等。 (2)合成聚合物 合成聚合物依据其聚合反应不同可分为三类。 (3)聚合型聚合物:此类聚合物一般由连锁聚合而成,主要包括不饱和聚合型聚合物和开环 聚合型聚合物。其中不饱和聚合型聚合物是由含有不饱和键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如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乙烯类聚合物等。开环聚合型聚合物是通过开环聚合反应而形成的聚合物,如聚硅氧烷系化合物等。 (4)缩聚型聚合物:通过缩合反应(脱水、脱氨及脱卤化氢等)反复进行而得到的聚合物,主 要包括加成缩合型聚合物(如脲醛、氰醛等氨%基树脂)和聚缩合型聚合物(如聚酯等)。 (5)加成聚合型:由含有不饱和基团的单体和含有活性氢的单体加成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 如聚氨基甲酸酯等。 二、形态分类 纺织助剂一般有液体型和固体型两种产品,其中液体型产品最多,其特点是调配容易、

【精品】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对1980 年前韩国具有竞争力的前五十大出口企业的统计表明,韩国的纺织与服装产业占据了半壁江山。1990年初韩国纺织业面临大多数东亚经济体的低工资国家和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国际市场占有率减少,国内企业转往低成本地区生产;2000 年后为适应市场变化,重新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强化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差异化策略,由内需转为出口导向,发展自我品牌产品,使得纺织业在韩国的经济发展中仍居重要地位。 1 韩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 1.1 生产与进出口现状 纺织服装业是韩国重要的产业之一。2000 年韩国纺织服装业占国民总产值的8%,从事纺织业的人数占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9%;2002 年韩国棉纺业通过结构调整,将细纱机保有量减少了20 万锭,使棉纺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大幅度提升。韩国成衣主要出口地区为美欧、日本及中国,近年来对中国出口增加。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2001 年韩国纺织品出口值为153 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4.4%,居世界第五位;2002 年成衣出口总额38.52 亿美元,2003 年增长到66 亿美元;2004 年纤维类产品的出口总额为152 亿美元,其中纺机设备的出口金额为11.13 亿美元,比2003 年的出口额9.26 亿美元增长了20.2%。韩国纺织业年贸易顺差一般在100 亿美元左右,纺织及成衣业出口值占制造业出口总值11.3%,其中成衣业占3.4%。 1.2 消费现状 在韩国纺织品销售中以中低价为主的通路型态居重要地位:2003 年,韩国成衣卖场面积在3 000 平方公尺以上的大型商店共1 863 家,其中803 家分布在汉城、仁川及京畿地区。其中,一般商店 1 458 家,折扣店238 家,百货商场98 家,购物中心46 家,批发中心 5 家。大型折扣店及购物中心较1999 年增长174%、48%,增长幅度最大。另外电视购物及网上购物等无店铺的流通方式亦迅速发展,2003 年网上购物、电视购物及邮购等无店铺市场销售额分别占39%、36%、24%。韩国的家用纺织品消费呈快速上升趋势,服装消费市场分布非常广泛,除了连锁店、专卖店,还有很多大型市场。如汉城的东大门纺织品服装市场,每年约有12 万人次的外国游客光临。像这样规模的纺织品服装批发零售市场,韩国至少有30 多个。 1.3 对外投资现状

纺织基础知识全集

纺织基础知识大全 常用概念: 1、经向、经纱、经纱密度——面料长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经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密(经纱密度); 2、纬向、纬纱、纬纱密度——面料宽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纬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密(纬纱密度); 3、密度——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但纺织企业仍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如通常见到的“45X45/108X5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5支,经纬密度为108、58。 4、幅宽——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习惯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等,分别称作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为特宽幅,一般常叫做宽幅布,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幅宽一般标记在密度后面,如:3中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宽则表示为:“45X45/108X58/60"”即幅宽为60英寸。 5、克重——面料的克重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克重是针织面料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粗纺毛呢通常也把克重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来表达,即每平方码面料重量的盎司数,如7盎司、12盎司牛仔布等; 6、色织——日本称做“先染织物”,是指先将纱线或长丝经过染色,然后使用色纱进行织布的工艺方法,这种面料称为“色织布”,生产色织布的工厂一般称为染织厂,如牛仔布,及大部分的衬衫面料都是色织布; 1、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

(1)、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定重制计算公式: (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 2、选择换算公式: (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 (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 (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 (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 (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 (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 (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 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 (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 (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 (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

环保型浆料及糊料的发展现状

张 维,刘伟伟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 摘要:从环保角度出发,总结纺织浆料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淀粉(变性淀粉)、 PVA 和丙烯酸类等浆料的性质,比较了几种环保浆料的上浆性能指标和实际应用效果.简单介绍了无机纳米浆料、天然植物胶浆料等绿色环保型浆料的性能、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阐述了目前有研究价值并可取代海藻酸钠的瓜尔豆胶印花糊料、PA-CMS 印花糊料、膨润土印花糊料、合成糊料C 的现状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综合浆料和糊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提出了今后绿色环保将是印染浆料和糊料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环保浆料;糊料;性能;存在问题;评价中图分类号:TQ34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39(2010)06-0006-04 环保型浆料及糊料的发展现状 Development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ve sizing agents and pastes ZHANG Wei,LIU Wei -wei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ijiazhuang 050018,China )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extile sizing agents was summarized.The sizing properties of several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ulp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nature of starch (modified starch),PVA,acrylic slurry etc.The nature,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inorganic nano-slurry,natural plant gum paste and other environment-friendly perfor -mance of slurry were briefly introduced.In addition,the study status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of four printing pastes which might institute for sodium alginate were also introduced,including guar offset flower paste,PA-CMS printing paste,printing paste of bentonite,synthetic paste C.Considering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sizing agents and pastes,in the futur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ll be the trend of printing and dyeing siz -ing agents and paste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izing agent;pastes;property;problems;evaluation 收稿日期:2009-04-01 作者简介:张维(1984-),女,河北廊坊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纺织染整助剂的研究. 纺织浆料可分为变性淀粉类、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酸类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特别是 淀粉浆料已占浆料总用量的70%左右.在国际市场上,PVA 与丙烯酸类浆料的使用量相近,而国内PVA 浆料的使用量却是丙烯酸类浆料的2倍左右.PVA 属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对环境污染较严重.[1]我国PVA 浆料使用量较大,给环境造成污染,也影响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近年来,国内开展了用绿色浆料替代PVA 的研究.绿色浆料是指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浆料,除满足经纱上浆工艺的功能要求外,还要满足在上浆过程中对水和空气的污染最少、退浆废水污染低、易生物降 解、浆料残留在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符合规定要求.[2] 经过纺织印染行业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以及对环保型材料和生产的要求,本文对较有发展潜力的绿色浆料和糊料进行了综述. 1 环保型纺织浆料的研究进展 1.1 利用已有浆料改性替代PVA 目前利用已有的可生物降解原料来制备绿色浆 料,如使用变性淀粉、丙烯酸酯和聚酯等,实现部分或全部替代PVA,是广大科研人员探索浆料绿色化的主要途径. 印染助剂 TEXTILE AUXILIARIES Vol.27No.6Jun .2010 第27卷第6期2010年6月

纺织业的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纺织业的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全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及运行特点 纺织工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的4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纺织业(含服装工业、下同)已成为拥有最初的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和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其内容已涵盖化纤、织造、针织、脱漂、服装五个重要的纺织领域。 截至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9家,占全市规模工业总数的18.1%,单位个数居市县市区之首,主导产品有棉纱、药纱坯布、医用纱布片、服装、涤纶短纤维、防护口罩等若干个品种,全市纺织行业已涉及纺纱(6家)、医用纱布(5家)、棉布(12家)、化纤(2家)、服装(3家)等6大门类,现有纺纱能力30万锭(其中:朝阳纺织5万锭、凯达纺织5万锭,中冠纺织11万锭),资产总额91408万元,从业人员7099人,占市属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数的30%。年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6697万元,其中:奥美、朝阳公司分别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总额13000万元,入库税收3000万元以上。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年产混支纱3万吨,药纱坯布2.75亿米,医用纱布片7033万包,各类服装500万件,涤纶短纤维3500吨,防护口罩6000万片。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改上档升级,纺织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织造行业拥有各类织机1500台,其中:喷气织机80台,剑杆织机110台;拥有各类细纱机480台套(按420锭1台车计算),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中高档缝纫机700台套。 (一)产业链条比较完整。

纺织业已成为拥有从最初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和服装加工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进行纺纱→织造→脱漂→制造。朝阳纺织、中冠纺织、森达纺织、金格纺织等4家主要棉纺织企业全年耗用本地棉花1.5万吨,纺纱后链接到下游卫材行业,卫材行业全年耗用棉纱1.4万吨,以此生产制造医用药纱布、帆布,然后链接到服装企业生产服装。 (二)块状特色比较鲜明。 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医用卫生材料为主导,江南产棉大镇百里洲镇以棉纺织业为主,仙女经贸区以服装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鲜明,已形成织造、折叠、脱漂一条龙生产体系。 (三)纺织行业外向度较高。 近几年,我市坚持“工业立市、开放活市”发展战略,积极吸引外资,努力扩大出口,外向型经济尤其是纺织产业对全市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年全市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2849万美元,纺织服装业成为我市四大出口创汇支柱产业之一。 从我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看,影响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偏小,缺乏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二是技术装备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三是产品档次偏低、附加值不高;四是创新和市场应变能力不强。 二、准确把握纺织工业发展趋势,合理定位我市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纺织常用概念及分类

纺织常用概念及分类 纺织品作为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我想很多刚刚入门纺织行业在做国际贸易的朋友对纺织还是比较陌生,希望我一些浅薄的纺织知识整理后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一、常用概念 1、经向、经纱、经纱密度??面料长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经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密(经纱密度); 2、纬向、纬纱、纬纱密度??面料宽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纬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密(纬纱密度); 3、密度??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但纺织企业仍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 如通常见到的“45XX5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5支,经纬密度为 108、58。 4、幅宽??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习惯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等,分别称作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为特宽幅,一般常叫做宽幅布,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幅宽一般标记在密度后面,如:3中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宽则表示为: “45XX"”即幅宽为60英寸。 5、克重??面料的克重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克重是针织面料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粗纺毛呢通常也把克重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来表达,即每平方码面料重量的盎司数,如7盎司、12盎司牛仔布等; 6、色织??日本称做“先染织物”,是指先将纱线或长丝经过染色,然后使用色纱进行织布的工艺方法,这种面料称为“色织布”,生产色织布的工厂一般称为染织厂,如牛仔布,及大部分的衬衫面料都是色织布;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纺织行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显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关键词】纺织行业;现状;趋势 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国际国内纺织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我国众多产业当中,纺织产业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民族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纺织产业的多次结构调整和发展壮大,我国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被誉为”世界纺织巨人”。纺织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十三亿多人口的穿衣问题,还向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供应着物美价廉的纺织品,对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治安以及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联合国今年预测全球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90亿,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多,纺织服装行业的前景较为乐观。同时,我国是纺织服装的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上我国在原料、劳动力成本和产品数量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据统计,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世界的比重由2000年的15.1%增长到2011年的超过30%。可见,纺织服装产业在未来具有更加广阔的需求空间。(2)国家为了支持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专门设立了“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专项资金”,围绕“纺织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创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纺织新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行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基础研究及共性技术研究”等领域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给予资金支持。为了振兴纺织工业,国务院于2009年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后在2009年4月再次提高至16%。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1)全球一体化导致了国际贸易的盛行,尤其在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投资领域的全方位开放,使我国经济更大程度地融入了全球竞争体系,从而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在国际贸易市场所占的份额,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2)伴随着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正面冲击,美国和欧洲经济衰退,纺织品作为这些地区一个重要的消费部分,自然受到影响。此外,在国际贸易中,还有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往往因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而产生实质性技术壁垒。(3)天然纤维原料和化纤产品价格的大幅上升使纺织产品水涨船高,面临着生产成本提高的问题。同时,随着规模的扩大,土地

纺织印染废水治理的现状及今后发展

纺织印染废水治理的现状及今后发展 摘要: 本文简述了纺织印染行业的污染状况,推行清洁生产及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情况,及当前污染治理技术路线,并展望了纺织印染废水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纺织染整污水处理清洁生产 1 、纺织印染行业快速发展 在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前提下,纺织工业获较大发展。我国纤维加工量已占世界总量的36%。其中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等主要纺织品均居世界第一位。纺织工艺和装备也在不断改善和提高,我国正处于由纺织大国向强国转变。 2 纺织印染行业污染状况 纺织印染行业排放的印染废水是我国工业系统中重点污染源之一。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印染行业排放的印染废水总量位于全国各工业部门排放总量的第5位,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总量(以COD计)则位于各工业部门第6位。 印染废水属于含有一定量难生物降解物质的有机性废水。其污染物浓度高(COD值高),色度深,氮磷含量低,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对印染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印染产品中小批量、多品种产品的产量加大,生产设备中间歇式印染设备占有较大比重。由于产品品种的变化及染料和助剂投配量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较低,其废水排放量和废水水质浓度均高于以往连续式染色工艺,这给已建废水处理工程增加了处理难度,也对传统

的污染治理达标排放技术提出了挑战。 东部沿海地区,为了参与世界纺织品市场竞争,增加出口创汇,很多企业已从国外进口了一定数量的当代先进印染设备,这些设备在节能降耗上效果较明显,与原有印染设备的能耗相比有较大降低,但国内印染企业在生产工艺创新和生产管理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据调查,我国印染企业生产的棉印染产品的取水量在3.0 t/百米~6.0t/百米,总体上与国外相比单位产品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3倍,能源消耗量则为3倍左右。因此,我国印染行业节能降耗的任务很重。 3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纺织印染行业这些年来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重点是前处理工艺和染色工艺。诸如:在前处理工艺上采用高效退煮漂短流程生物酶前处理技术,环保型前处理助剂的改进型工艺,以及无水和少用水的前处理技术。在染色工艺上采用环保型低碱固色的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湿短程染色、超临界流体染色、微悬浮体染色等,以及喷墨印花等数码新技术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这些工艺对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产生量均有较明显的作用。目前,这些技术正在逐步推广和应用。 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已实施了中费、高费方案(先进生产工艺、设备改造、增加计量设备等)的企业,减少了资源消耗,使生产成本下降,一般可减少废水排放量20%~30%,减少污染物排放量(COD量)15%~30%。但是,能源审核仅在个别企业进行,对有自备锅炉的印染企业,由于锅炉出力与生产需要不相匹配,在运行控制上有一定困难。但对集中供热的印染企业,通过增加计量设备和加强管理,也有明显的节能降耗的效果。

纺织常用概念及分类.

一、常用概念 1、经向、经纱、经纱密度——面料长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经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密(经纱密度); 2、纬向、纬纱、纬纱密度——面料宽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纬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密(纬纱密度); 3、密度——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但纺织企业仍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如通常见到的“45X45/108X5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5支,经纬密度为108、58。 4、幅宽——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习惯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等,分别称作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为特宽幅,一般常叫做宽幅布,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幅宽一般标记在密度后面,如:3中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宽则表示为:“45X45/108X58/60"”即幅宽为60英寸。 5、克重——面料的克重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克重是针织面料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粗纺毛呢通常也把克重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来表达,即每平方码面料重量的盎司数,如7盎司、12盎司牛仔布等;一盎司等于28.35克

6、色织——日本称做“先染织物”,是指先将纱线或长丝经过染色,然后使用色纱进行织布的工艺方法,这种面料称为“色织布”,生产色织布的工厂一般称为染织厂,如牛仔布,及大部分的衬衫面料都是色织布; 二、纺织品的分类 1、按不同的加工方法分类 (1)、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横向和纵向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根据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有牛仔布、织锦缎、板司呢、麻纱等。: 机织物分类方法很多。 (A)按组成机织物的纤维种类分为纯纺织物、混纺织物和交织物。:纯纺织物——指经纬用同种纤维纯纺纱线织成的织物,此种织物的性能主要体现了纤维的特点。如纯棉织物的经纬纱都是棉纱(线)如纯棉卡其21X21/108X58,粘胶纤维织物的经纬纱都是粘胶纤维纱线。:混纺织物——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纤维混纺的纱线织成的织物,如棉麻混纺、涤棉混纺、毛涤等等,它们的最大特征是在纺纱过程中将纤维混合在一起(一般在纺纱的前道“开清棉工序”中混合纤维)。:交织织物——指经纬向使用不同纤维的纱线或长丝织成的织物,比如经向用锦纶长丝、纬向用粘胶的锦粘交织面料经向用真丝纬向用毛纱的丝毛交织物等。

中国纺织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纺织的现状与未来 学习2007-10-28 20:27:01 阅读424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中国纺织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一、现代纺织工业,或称现代纤维加工产业,关乎人们的穿衣和美化生活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之一。从世界范围看,纺织行业往往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扩张后,又可能成为重点调整的产业之一。西欧、美国等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纺织业都有过这种调整经历,其原因是国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就国内需求变化而言,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后,棉纺织品在消费总额中的比重下降,生产扩张随即减缓。从国际市场结构看,随着出口量的增加,贸易磨擦将不断加剧;同时由于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在纺织品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会逐渐减弱,后起国家往往更有竞争力。因此,纺织行业的困境和调整,是一 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标志和必经阶段。 纺织业在一些国家曾经或正在衰退,但同时又在另一些国家正在或将要兴起;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纺织产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所以纺织业作为一产业,并不存在什么"夕阳工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存在的倒是“夕阳技术”。真正的“夕阳工业”应是那些对其产品不在有市场需求,生产技术、手段落后,耗竭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传统生产方式和行业、部门。现代纤维工业不断开发各种新型的材料,其应用已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由此,在相当长的时期,纺织业不是也不会是“夕 阳产业”。 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纺织业在中国既是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为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使纺织业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凸现,如企业的重组,劳动生产率的低下,设备的陈旧和技术的落后,等等。然而,纺织工业仍然是一 个大产业并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三、中国纺织业想再创辉煌的关键首先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吸收新知识,应用新技术。面对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新兴产业技术(如IT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纺织业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其生产技术,拓宽产品领域;要把握“知识经济”年代新机遇,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发展和振兴。 四、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在于做好市场,即以全球市场现实需求为目标,开发新产品。纺织新产品的开发方向既决定市场空间,又决定产品生命周期;新产品的定位,随着地域和市场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产品类别。因此要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外看市场,内看企业,要根据国际时尚潮流动向来确立企业市场定位。中国纺织产品质量、档次、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一些高水平、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迟缓,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部分中低档产品出现过度竞争。在出口产品中,仍以中档为主,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服装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大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纺织面料水平低、品种少,不能满足服装生产需要,导致出口服装大量使用进口面料。国际上流行的多组分纤维、复合纤维、改性纤维、高仿真纤维、特殊功能纤维等新产品,在国内化纤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研究开发机制、专有技术和一定的生产规模。这些导致了在西方国家对纺织品需求持续上升的有利形势下,中国纺织产品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如英国和欧洲)市场上的扩张速度却明显落后于巴基斯坦、印尼等一些纺织大国。

纺织浆料学,祝志峰版

纺织浆料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单体:能形成大分子中结构单元的低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分子,不论其分子结构是否有重复性。 聚合物:多个重复单元连接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分子。 共聚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均聚物: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结构单元:高分子中由单体转化而来的基本组成单元。 重复单元:高分子中重复出现的最小组成单元。 聚合度:高分子链中所含重复单元数目。 链节:高分子链的基本组成单元,即重复单元。 主链:构成高分子的骨架结构,并以化学键结合的原子集合,就称为高分子的主链。 侧链:主链上较大较长的原子集合。 侧基:主链上较小较短的原子集合。 加聚反应:由不饱和单体相互加成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缩聚反应:在聚合反应的过程中,除了形成聚合物之外,还有低分子副产物产生。 聚酯:又称涤纶,是大分子主链中含有酯基原子团的一类高聚物。 聚酰胺:又称锦纶或尼龙,是大分子主链中含有酰胺原子团的一类高聚物。 丙烯腈共聚物:又称腈纶,以丙烯腈为主要原料的共聚物。 浆料:一种用于经纱上浆的暂时高分子粘合剂,是保障纺织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材料,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纺织品产量和生产效率。 聚丙烯酸类浆料:是丙烯酸单体的均聚物、共聚物或共混物的总称。主要包括聚丙烯酸盐型、聚丙烯酰胺型及聚丙烯酸酯型。 完全醇解PVA:醇解度大于98%。 部分醇解PVA:醇解度88%左右。 酸解淀粉:在淀粉悬浊液中加入无机酸溶液,利用酸可降低淀粉分子苷键活化能的原理,使淀粉大分子断裂,聚合度降低,形成酸解淀粉。 氧化淀粉:用强氧化物对淀粉大分子中苷键进行氧化断裂,使其羟基氧化成醛基羧基所形成的产物。交联淀粉:淀粉大分子的醇烃基与交联剂的多元官能团形成的二醚键或二酯键,使两个或两个以上淀粉之间桥接在一起。 二、简答题 2、简述淀粉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结构:由α-D-葡萄糖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每个葡萄糖剩基中含有三个羟基,葡萄糖剩基之间由苷键连接。 性质:(1)酸水解:淀粉分子中的苷键遇烯酸易水解断裂。 (2)氧化作用:淀粉分子的羟基及苷键易发生氧化反应。 (3)热裂解:淀粉经高温烘焙,大分子分解为小碎片,小碎片重聚后合成短分子形态的低聚物糊精。(4)酯化反应:淀粉分子具有大量羟基,可与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淀粉酯。 (5)醚化反应:淀粉分子中羟基可与醚化剂发生反应生成醚化淀粉。 4、聚丙烯酸类浆料在使用性能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根据纤维的种类来选择聚丙烯酸的类型? 特点:(1)柔而不坚,浆膜强度低,但断裂伸长率高,浆膜柔软可弯。与PVA、淀粉混用可提高浆膜柔软性 (2)粘附性好(最大特点),对大多数纺织纤维有优异粘附性,是合成纤维上浆很好的浆料。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按照纤维的种类,选择与纤维化学性质基因相似的聚丙烯酸浆料的类型便可达到较好的上浆效果。 ①聚丙烯酸及其盐类浆料为极性,适用于麻,棉,黏胶。聚丙烯酸类浆料与聚酰胺之间能够形成氢键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分析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提示:值得高兴的纺织服装的配套方而,不久的将来河南将有所突破。记者了解到由科技部资助、南京大学计算机科研团队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团队合作的名为“智能型服装版型设计机器人”软件己经进入验收阶段,届时“只要在电脑里输入顾客的腰围尺寸等指标,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想要的服装 值得高兴的纺织服装的配套方而,不久的将来河南将有所突破。记者了解到由科技部资助、南京大学计算机科研团队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团队合作的名为“智能型服装版型设计机器人”软件己经进入验收阶段,届时“只要在电脑里输入顾客的腰围尺寸等指标,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想要的服装” 2008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收入1180亿,居全国第六位,棉纺能力达到1500万锭,居全国第三位。但这些华丽的数据依然让人高兴不起来。河南省纺织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认为,河南生产的纺织品尽管量大,但都是大路货”深加工产品太少。 河南省高举重振纺织服装业的大旗下,河南纺织服装所要跨越的产业链上缺乏卬染、终端产品缺乏大品牌的两大障碍。 振兴规划出台河南纺织服装业“急行军" 河南省高调表示将重振纺织服装业后,时隔两天,有关的产业扶持

政策就出台了 9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豫政(2009 75号《河南省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文件。按照这个文件,2012年全省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2015年,全省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000亿元;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 从3000亿到6000亿的翻番,再到2015年再实现翻番,河南纺织服装业将进入一个“急行军”阶段。该文件还表示,将建设4 个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5个产业集群区。其中,郑州、新乡、南阳、周口成为河南未来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而许昌、开封、安阳、商丘、平顶山则成为产业集群区。 河南省纺织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认为,河南省对纺织服装业的重视一方而源于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看到国家对该行业的高度重视。就在今年2月4日,国务院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成为国家“十大振兴规划”之一。 卬染缺失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一大软肋 重振纺织服装业的道路上,缺失印染业是河南的一大软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