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戊烷摩尔质量

异戊烷摩尔质量

异戊烷摩尔质量

概述

异戊烷(异丁烷,分子式C4H10)是一种烷烃,属于烃类化合物。它是由四个碳原子和十个氢原子组成的分子。异戊烷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点。

异戊烷摩尔质量是指异戊烷分子的质量与摩尔数之间的比例关系。摩尔质量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量、质量和体积之间的转换关系。对于异戊烷这种烷烃化合物来说,摩尔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异戊烷的摩尔质量计算方法

异戊烷的摩尔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计算:

1.原子质量法:根据异戊烷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和数量,查寻每个原子的相对原

子质量,然后按照数量进行累加得到异戊烷的摩尔质量。异戊烷分子中有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根据碳和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可以得到1 mol异戊烷的摩尔质量为58.12 g/mol。

2.实验测定法:通过实验手段测定异戊烷的摩尔质量。实验方法可以是静电天

平、质谱仪等,通过测量异戊烷的质量和体积等参数,计算得出异戊烷的摩尔质量。

异戊烷的应用和性质

异戊烷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工业应用

1.溶剂:异戊烷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用于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它

在涂料、油漆、清洁剂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2.天然气添加剂:异戊烷可以用作天然气的添加剂,调节天然气的燃烧特性,

提高燃烧效率。

3.冷冻剂:异戊烷具有较低的沸点,在制冷领域可以作为冷冻剂使用。

物理性质

1.沸点和熔点:异戊烷具有较低的沸点(27.9℃)和熔点(-138.4℃)。

2.密度:异戊烷的密度为0.62 g/mL。

3.燃烧性:异戊烷是易燃液体,可以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容易燃烧。化学性质

1.燃烧:异戊烷在氧气存在下可以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氧化:异戊烷可以被氧化剂氧气氧化成醇、醛和酮等氧化产物。

3.反应性:异戊烷的反应性相对较低,不容易发生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异戊烷的安全性

异戊烷在工业生产和使用中需要注意安全性问题。

1.易燃性:异戊烷是易燃液体,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与火源接触,

防止火灾和爆炸。

2.毒性:异戊烷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暴露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

统的问题。因此,在使用异戊烷时应注意适当的防护措施。

3.环境影响:异戊烷具有挥发性,容易进入大气层,并对大气层造成负面影响。

在生产和使用异戊烷时,应注意控制挥发物的排放和污染。

结论

异戊烷是一种常见的烷烃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点。异戊烷的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原子质量法或实验测定法进行计算。异戊烷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可用作溶剂、天然气添加剂和冷冻剂等。它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易燃性,需要在使用时注意安全性和环保问题。

异戊烷摩尔质量

异戊烷摩尔质量 概述 异戊烷(异丁烷,分子式C4H10)是一种烷烃,属于烃类化合物。它是由四个碳原子和十个氢原子组成的分子。异戊烷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点。 异戊烷摩尔质量是指异戊烷分子的质量与摩尔数之间的比例关系。摩尔质量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量、质量和体积之间的转换关系。对于异戊烷这种烷烃化合物来说,摩尔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异戊烷的摩尔质量计算方法 异戊烷的摩尔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计算: 1.原子质量法:根据异戊烷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和数量,查寻每个原子的相对原 子质量,然后按照数量进行累加得到异戊烷的摩尔质量。异戊烷分子中有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根据碳和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可以得到1 mol异戊烷的摩尔质量为58.12 g/mol。 2.实验测定法:通过实验手段测定异戊烷的摩尔质量。实验方法可以是静电天 平、质谱仪等,通过测量异戊烷的质量和体积等参数,计算得出异戊烷的摩尔质量。 异戊烷的应用和性质 异戊烷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工业应用 1.溶剂:异戊烷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用于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它 在涂料、油漆、清洁剂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2.天然气添加剂:异戊烷可以用作天然气的添加剂,调节天然气的燃烧特性, 提高燃烧效率。 3.冷冻剂:异戊烷具有较低的沸点,在制冷领域可以作为冷冻剂使用。

物理性质 1.沸点和熔点:异戊烷具有较低的沸点(27.9℃)和熔点(-138.4℃)。 2.密度:异戊烷的密度为0.62 g/mL。 3.燃烧性:异戊烷是易燃液体,可以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容易燃烧。化学性质 1.燃烧:异戊烷在氧气存在下可以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氧化:异戊烷可以被氧化剂氧气氧化成醇、醛和酮等氧化产物。 3.反应性:异戊烷的反应性相对较低,不容易发生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异戊烷的安全性 异戊烷在工业生产和使用中需要注意安全性问题。 1.易燃性:异戊烷是易燃液体,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与火源接触, 防止火灾和爆炸。 2.毒性:异戊烷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暴露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 统的问题。因此,在使用异戊烷时应注意适当的防护措施。 3.环境影响:异戊烷具有挥发性,容易进入大气层,并对大气层造成负面影响。 在生产和使用异戊烷时,应注意控制挥发物的排放和污染。 结论 异戊烷是一种常见的烷烃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点。异戊烷的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原子质量法或实验测定法进行计算。异戊烷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可用作溶剂、天然气添加剂和冷冻剂等。它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易燃性,需要在使用时注意安全性和环保问题。

华工物化试题精解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试卷(80学时) 专业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分数_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学院葛华才老师解答,有错请留言,谢谢!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20分) 1. 含有非挥发性溶质B的水溶液,在101.325kPa和270.15K时开始析出冰,已知水的K f=1.86K.kg.mol-1,K b=0.52K.kg.mol-1,该溶液的正常沸点是:( ) (A) 370.84K (B) 372.31K (C) 373.99K (D) 376.99K [答]C ?T f= K f b B =3K,?T b= K b b B =(0.52/1.86)×3K=0.84K, T b=373.15K+0.84K=373.99K 2. 0.001mol.kg-1 K3[Fe(CN)6]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6.0×10-3 mol.kg-1(B) 5.0×10-3 mol.kg-1 (C) 4.5×10-3 mol.kg-1(D) 3.0×10-3 mol.kg-1 [答]A I = (1/2)∑z i2b i = (1/2)(12×3×0.001+32×0.001) mol.kg-1 = 0.006 mol.kg-1 3. 已知I2(g)的基本振动频率v=21420m-1,k B=1.381×10-23J.K-1,h=6.626×10-34J.s,c=3×108 m.s-1,则I2(g)的振动特征温度ΘV为( ) (A) 2.13×10-10K (B) 1.03×10-3K (C) 308.5K (D) 3.23×105K [答]C 本题不计算亦可选择,不可能是(A)、(B)、(D)表示的温度。 ΘV=hc v/k B=6.626×10-34J.s×3×108 m.s-1×21420m-1/1.381×10-23J.K-1=308.5K 4. 恒压下,无相变的单组分封闭系统的焓变随温度的增加而( )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变化不定 [答] A 因为c p=(?H/?T)p>0 5. 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μ与纯溶质的化学势μ*的关系为( ) (A) μ>μ* (B) μ=μ* (C) μ<μ* (D) 无法确定 [答] C 因为μ=μ*+RT ln(a B)= μ*+RT ln(γB x B)< μ* 6. 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正确的是( ) (A) 系统的熵增加(B) 系统吸热大于所作的功 (C) 环境的熵一定增加(D) 环境的内能减少 [答]C 循环过程,系统的状态函数变为0。因为自发过程,?S隔离=?S系+ ?S环=?S环>0 7. 按Lindeman理论,当反应物的压力或浓度由高变低时,单分子反应常表现出( ) (A) 反应速率常数由大到小变化(B) 反应速率常数不变 (C) 反应级数由二级变为一级(D) 反应级数由一级变为二级,k由小变大 [答]C

GBT13610-2003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精)

GB/T13610-2003附录计算示D例(资料性附录)表D.1天然气组成分析计算示例组分标准气(摩尔分数)Y/%标准气响应值气样响应值20.920.01.061.0317.1103.332.0106.756.058.095.472.3219.0气样(摩尔分数>Y/气样归一化结果%,/%0.0170.0120.0040.35291.2435.7290.1841.5590.3030.3410.1070.0780.189100.1180.020.010.000.3591.145.720.181.560.300.340.110.080.19100.00氮氢氧氮甲烷乙烷二氧化碳丙烷异丁烷正丁烷异戊烷正戊烷0.110.110.130.6792.023.910.570.950.460.430.450.43135.5178.828.9116.0319.870.599.065.085.073.0402.7398.1己烷及更重组分总和注1:标准气和气样的响应已换到同一衰减.注2:己烷及更重组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使用92, GB/T13610一2003附录E(资料性附录)常见误差和预防措施E.1己烷和更重组分含量变化在天然气中,己烷和更重组分在处理和进样时易变化,从而使分析值出现严重偏差,偏高或偏低。在许多情况下,进样系统的吹扫过程中,由于重组分在定量管中聚集,从而发生浓缩。如果在进样系统发生油膜积累或气样中重组分含量越高,这类问题也就越严重。当气样中己烷和更重组分含量大于戊烷含量时,不能把具有表面效应的小直径管用在进样系统。应准备一个含有己烷和更重组分的气样,定期在仪器上检查己烷和更重组分的重复性。当发现这些重组分的峰增大时,可采用以下措施使这类污染降到最小。如:用惰性气体吹扫、加热、使用真空系统或用丙酮清洗定量管。E.2酸气含量的变化气样中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的含量在取样和处理的过程中易变化。由于水选择吸收酸气,

化工课程设计-正戊烷、环戊烷生产流程设计讲义

第1章总论 1.1 原料及产品 原料: 产品及规格: ①正戊烷脱附剂:nC 5 纯度≥95%, iC 5+nC 5 ≥99%, c-C 5 <0.5%; ②环戊烷发泡剂:c-C 5 纯度≥91%。 1.2 装置概况 生产规模:40万吨/年 年操作时间:8000小时 公用工程:水、电、汽 循环冷却水:上水T=30℃回水 T=40℃ 加热用低压蒸汽:P=0.4Mpa(G) 1.3 产品性能及用途 1.3.1 产品性能、用途以及生产方法 正戊烷为五色带汽油味的液体,挥发性很大与醚、烃类任意互溶,

易燃可用做分子筛脱蜡工艺的脱附剂,聚苯乙烯的发泡剂,用途广泛。它是碳五馏分加氢后的主要成分,开发它的分离和应用技术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由1.5-二溴戊烷与锌作用或氢化环戊二烯制得,正戊烷由石油裂解产物分离而得以乙烯裂解副产品C5为原料,经过解聚、加氢等工艺可以获得高纯度环戊烷,本套装置主要生产正戊烷和环戊烷两种产品,同时副产正丁烷、异丁烷、异戊烷的混合物以及异己烷和正己烷的混合物。 1.3.2 市场需求及其它 目前国内高纯度异戊烷、正戊烷、环戊烷及混合戊烷发泡剂生产厂有36家,生产能力150kt/a左右。其中原料供应稳定、工艺先进、产品质量好、生产规模较大的生产厂家有5家,总生产能力为106kt/a,占全国生产能力的71%,这5家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 戊烷消费量的增长与氟利昂禁用有直接关系,根据1992年各国通过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各国在2000年停止使用臭氧层消耗物质氟利昂,戊烷作为最终替代产品,未来几年其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我国戊烷的年消费量近66h,其中,EPS(发泡聚苯乙烯)戊烷发泡剂的消费量约30kt/a,约占总消费量的45%;聚氨酯的发泡剂消费戊烷33kt /a,约占总消费量的5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戊烷载溶剂消费量3kt /a,约占总消费量的5%。 目前,国内戊烷的供大于求,但产品质量、产品品种、售后服务与国外比有一定差距;预计2010年现有的生产装置规模小、原料不稳定、工艺落后、生产成本高的生产厂家将逐步退出市场。戊烷的供需平衡尚有一定缺口,但高档产品供应不足,同时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也将更加突出,东北地区存在明显缺口。(中国戊烷及戊烷发泡剂产业研究分析报告------ 经纬万方信息网)

异戊烷简介

1、产品用途 异戊烷的用途十分广泛,首先是一种重要的制冷剂,用于烯烃厂LLDPE装置冷凝诱导剂及LNG的混合制冷剂组分;用于调和油品辛烷值;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及有机物的分离纯化;其次异戊烷经脱氢可制异戊烯和异戊二烯,经氯化和水解而成异戊醇,因此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异戊烷也可以和正戊烷配用于EPS(可发性聚苯乙烯)的发泡剂,还可和环戊烷复配,用作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发泡剂。 2、性能指标 主要成分: 97%异戊烷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48 饱和蒸气压(kPa):79.31(21.1℃) 燃烧热(kJ/mol): 3504.1 临界温度(℃): 187.8 临界压力(MPa): 3.33 引燃温度(℃): 420 爆炸上限%(V/V): 7.6 爆炸下限%(V/V): 1.4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3、质量指标 异戊烷指标

4、生产装置介绍 碳五分离装置设计规模2万吨/年,以催化重整装置戊烷油作为原料,进行连续的精馏分离提纯过程,分离出高纯度异戊烷、正戊烷产品,装置主要设备有脱丁烷塔、异戊烷塔、脱异戊烷塔、正戊烷塔等四台塔器及配套机泵、冷却器、回流罐等,异戊烷塔及正戊烷塔塔高55米左右,高精度分离,配套专业分子筛脱水装置实现产品的高品质。

异戊烷生产工艺以及装置 生产原理包括:脱丁烷塔、异戊烷塔、脱异戊烷塔、正戊烷塔等各塔的操作原理。精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被分离的液相混合物中各种组份相对挥发度的不同,使汽液两相多次地部分汽化、冷凝,并进行传质、传热,于是轻组份不断上升,重组份不断下降,并分别得到提纯,最终达到分离目的,精馏过程实际上是传质和传热这两个过程都同时进行的综合物理过程。在精馏塔内,混合液的组成与其呈平衡状态时的气相组成是不同的,低沸点易挥发组分在平衡蒸汽中的含量比液相中组份要大,高沸点难挥发的组份在平衡蒸汽中含量较液相中要小,这样在塔内气液两相在多层塔板上不断地互相接触,多次地进行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传质传热,使汽相中轻组份浓度不断提高,液相中重组份浓度不断提高,从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在塔顶得到较纯的轻关键组分,塔底得到较重的重关键组分。一般的精馏塔

第三章 第一节 烷烃第2课时(教师版)

第2课时 烷烃 一、烷烃 1.结构特点:(1)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 (2)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 2.分子通式:烷烃分子通式为C n H 2n +2(n ≥1)。 3.烷烷的命名——习惯命名法 (1)表示 碳原子数(n )及表示 n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己烷 庚烷 辛烷 壬烷 癸烷 n >10 相应汉字数字+烷 (2)当碳原子数n 相同,结构不相同时,用正、异、新表示。 ①如:C 4H 10的两种分子的命名:无支链时,CH 3CH 2CH 2CH 3称为正丁烷; 有支链时,称为异丁烷。 ②如:CH 3CH 2CH 2CH 2CH 3称为正戊烷; 称为异戊烷; 称为新戊烷。 4.物理性质 相似性 递变性(随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加) 熔、沸点 较低 逐渐升高 密度 比水小 逐渐增大 状态 气态→液态→固态,常温常压下分子中碳原子数n ≤4的烷烃为气态(常温常压下,新戊烷为气态) 溶解性 难溶于水 5.化学性质(类似甲烷) (1)稳定性:通常状态下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反应。 (2)可燃性:烷烃都能燃烧,燃烧通式为C n H 2n +2+3n +12 O 2――→点燃 n CO 2+(n +1)H 2O 。 (3)取代反应:烷烃都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写出CH 3CH 3与Cl 2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CH 3CH 3+Cl 2――→光照 CH 3CH 2Cl +HCl 。

判断正误 (1)常温常压下,C 3H 8呈气态,C 6H 14呈液态(√) (2)C 2H 6与Cl 2按体积比1∶1混合,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仅有两种(×) (3)光照条件下,乙烷通入溴水中,可使溴水褪色(×) (4)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5)所有的烷烃均难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大(×) (6)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碳氢单键(×) (7)分子通式为C n H 2n +2的烃不一定是烷烃(×) (8)烷烃随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逐渐升高(√) 深度思考 1.多碳原子烷烃(如CH 3CH 2CH 2CH 3)分子中,碳链是直线状吗?每个碳原子为中心与周围最近原子构成什么样立体结构? 提示 不是,是锯齿状结构: ;构成四面体结构。 2.写出相对分子质量为58的烷烃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提示 C 4H 10 CH 3CH 2CH 2CH 3 归纳总结 (1)烷烃的结构特点 : ①单键:碳原子之间以碳碳单链相结合。 ②饱和: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相结合,烷烃是饱和烃,相同碳原子数的有机物分子里,烷烃的含氢量最大。 ③链状:碳原子结合成的链可以是“直链”,也可以含有支链。 (2)烷烃的化学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和甲烷相似,通常情况下不与强酸、强碱以及强氧化剂发生反应,都不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以及溴水褪色。 ①在光照条件下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C n H 2n +2+X 2――→光 C n H 2n +1X +HX ②燃烧反应。:C n H 2n +2+3n +12 O 2――→点燃n CO 2+(n +1)H 2O 二、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1.同系物 1.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 ①CH 3CH 2Cl ②CH 2===CHCl ③CH 3CH 2CH 2Cl ④CH 2ClCH 2Cl ⑤ ⑥CH 3CH 2CH 3 提示 ①③、⑤⑥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完全燃烧0.1 mol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称得浓硫酸增重3.6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6 g,则混合物中 A.一定存在CH4B.可能存在C2H2 C.一定含有C2H4D.可能含有C2H6 答案:A 解析:浓硫酸增重3.6g,为水的质量,则水的物质的量为 3.6g 18g/mol =0.2mol,氢氧化钠溶 液增重6.6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 6.6g 44g/mol =0.15mol,混合烃只含C、H元 素,由原子守恒可知,混合烃中C原子数为0.15mol 0.1mol =1.5,H原子数为 0.2mol2 0.1mol =4, 则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1.5H4,其中一种碳原子数小于1.5,一定有甲烷,甲烷中有4个氢原子,可知另一种烃中氢原子数也是4个,碳原子大于1.5小于等于4均有可能,故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皂化反应结束后的溶液、豆浆中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试管底部均有固体析出B.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在人体内发生水解 C.向麦芽糖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 D.向溴水中加入适量正已烷,光照下振荡后静置,溶液出现分层,上下两层液体均为无色 答案:D 解析:A.油脂完全皂化后生成高级脂肪酸盐、甘油,NaCl可降低高级脂肪酸盐的溶解度,由于肥皂的密度小于甘油和氯化钠混合物的密度,肥皂会漂浮在上层,试管底部没有固体生成,豆浆胶体中加电解质溶液会聚沉,故A错误; B.单糖与二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单糖不能水解,二糖和多糖才能发生水解反应,而且纤维素在人体中不能水解,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在人体中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 C.麦芽糖在加热并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有葡萄糖生成,但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都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所以不能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故C错误; D.向溴水中加入适量正已烷,正己烷萃取了溴,水层呈无色,上层为溴的正己烷溶液,在光照下振荡后静置,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的溴代烷,故D正确;

天然气的组成

天然气的组成 天然气是各种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气体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戊烷和微量的重碳氢化合物及少量非烃类的气体,如:氮、硫化氢、二氧化碳、氦气等。 天然气可分为气田气、油田气和凝析气田气三种。 气田气主要含甲烷,含量约为80%-98%;乙烷至丁烷烃类的含量一般不大,戊烷以上重烃以及非烃类气体不含或含量甚微。 油田气包括溶解气和气顶气,它的特征是乙烷和丁烷以上的烃类含量一般较高,其组成同分去凝析油以后的凝析气田气相类似。 从凝析气田采出的天然气,除含有大量的甲烷、乙烷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丙烷、丁烷、戊烷及戊烷以上烃类,含有汽油和煤油成分。 天然气还可以分为干气(或贫气)和湿气(或富气)两类。一般来说,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在90%以上时叫干气;甲烷含量低于90%,而乙烷、丙烷等烷烃的含量在10%以上的叫湿气。 若按天然气中含硫量的多少来划分,每立方米天然气中含硫量小于1克的称为净气;每立方米天然气中含硫量大于1克的称为酸气。 一、天然气的组成表示方法 天然气组成有三种表示方法:质量组成、体积组成和摩尔组成。每种组成均可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1、质量组成 用百分数表示时:gi= ×100 用小数表示时:gi= 2、体积组成 用百分输表示时:Vi= ×100 用小数表示时:Vi= 3、摩尔组成 用百分数表示时:yi= ×100 用小数表示时:yi= 二、表示天然气组成的三种方法可以互相转换 1、如果已知天然气的质量组成,要求换算为体积组成或摩尔组成,则 yi= = 式中Mi:组分i的分子质量 2、如果已知天然气的体积百分数,利用下面方法可换算为质量百分数gi gi= = 第四节天然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1、天然气的压力:就是天然气中无规则运动的大量分子之间碰撞力的总和,它表示天然气能量的大小。 2、天然气的温度:表示天然气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天然气内部的热运动状态。 3、天然气的临界温度。对每一种纯的气体都存在着一定的温度,高于此温度时,无论加多大压力也不可能使它由气体变为液体,这个温度称为临界温度,用符号Tc表示。临界温度是该气体能以液体状态存在的最高温度。 4、天然气的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下,气相与液相相平衡时所施加的压力。也可以定义为相应于临界温

戊烷简介

碳五(C5H12)〔戊烷〕生产与市场分析 2009·6

一、碳五(C5H12)概述 1、碳5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碳5,又称为戊烷,化学分子式C5H12,是烷烃中的第五个成员,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极度易燃。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沸点36°C)、异戊烷(系统命名法为“2-甲基丁烷”,沸点28°C)和新戊烷(系统命名法为“2,2-二甲基丙烷”,沸点10°C),“戊烷”一词通常指正戊烷,即其直链异构体。 2、用途:主要用于生产石油树脂、用于橡胶、油漆、涂料、热熔胶、油墨人造冰、麻醉剂,合成戊醇等。 正戊烷:在三氯化铝存在下,经异构化可制备异戊烷;也用作萃取溶剂,聚苯乙烯理想的发泡剂,液态空气机的润滑剂;用于低温温度计,制人造冰,麻醉剂,以及合成戊醇等。 异戊烷:是提高"无铅化"汽油辛烷值的掺合剂。也是生产异戊二烯的重要原料;经脱氢可制异戊烯和异戊二烯,经氯化和水解而成异戊醇,是有机合成的原料和溶剂。 新戊烷:用量较少,主要用于有机合成,生产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 二、戊烷的简要生产工艺 1、正戊烷的制法 由石油裂解产物分离而得。例如,在炼厂拔头油的碳五馏分中,主要含有正戊烷和异戊烷。大庆原油的汽油馏分中,正戊烷约占8%;胜利原油的碳五馏分中,正戊烷约占3%,通过戊烷分离塔或分子筛分离,可得正戊烷和异戊烷。南京栖霞山采用五塔精馏生产流程,制得发泡戊烷,不仅发泡率大(达到50%一

60%),且稳定性好、沸点高、能耗小,大大提高了发泡戊烷的附加值。这是国内第一套戊烷分离装置。 2、异戊烷的制法 石油炼厂和石油化工厂的副产品。在炼厂铂重整拔头油的碳五馏分中,含有异戊烷;在催化裂化汽油的碳五馏分中,也含有异戊烷(胜利原油中约含2%),工业级的异戊烷含杂质是沸点相近的烷烃、环烷不饱和烃及水分,其不饱和烃用浓硫酸洗涤除去;水分用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或金属钠等脱水剂脱,除工业生产可用分子筛脱水;最后再分馏精制,分馏液用高温活化的硅胶吸附柱除去微量的直链烃即得精制异戊烷产品。此外,工戊烷在氯化铝或氯化氢存在下,经异构化也可生成异戊烷。 3、新戊烷的制法 由炼厂拔头油碳五馏分中分离,也可由氯化叔丁基与甲基氯化镁反应而制得。 三、国内生产现状 1、生产能力 目前国内高纯度异戊烷、正戊烷、环戊烷及混合戊烷发泡剂生产厂大致有36家,生产能力150 kt/a左右。其中原料供应稳定、工艺先进、产品质量好、生产规模较大的生产厂家有5家,总生产能力为106 kt/a,占全国生产能力的71%,这5家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国内戊烷主要生产企业、产品种类及生产能力见表1。 表1 国内戊烷主要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

2020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小题狂练《有机化学基础(选考)》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0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小题狂练《有机化学基础(选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油脂的分子中含有酯基,属于酯类 B.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 Al2O3可以与水反应得到其对应水化物Al(OH)3 D.可以用加热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 g甲基(—CH3)所含有的电子数是N A B. 0.5 mol 1,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C===C键数为N A C.标准状况下,1 L戊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5/22.4N A D.常温常压下,1 mol丙烷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2N A 3.某高聚物的结构片断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它是缩聚反应的产物 B.其单体是CH2===CH2和HCOOCH3 C.其链节是CH3CH2COOCH3

D.其单体是CH2===CHCOOCH3 4.异戊烷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A. 6种 B. 8种 C. 10种 D. 12种 5.某有机物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还能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则这种有机物的结构中最可能具备的基团有()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6.某有机高分子由、-CH2-CH2-两种结构单元组成,且它们自身不能相连,该烃分子中【C】H两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 A. 2︰1 B. 8︰7 C. 2︰3 D. 1︰1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钾离子结构示意图: B.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C.水合氢离子电子式: D.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S 8.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9.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①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⑤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m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②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烷烃的名称为2-甲基-4-乙基戊烷 B.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结构如图)互为同系物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标准版)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87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标准版) 一、概述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是为了准确测定液化石油气的组分,检验产品的质量,在两个产品标准中,对于相应的产品都规定了C5 及C5+ 的总含量上限指标,因为C5 及C5+ 含量过多,就会造成液化石油气挥发性减弱、密度增大,且使用时,罐内残余多,使用户的利益受到损害。 目前,我国的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标准有两个,即GB/ T10410.3《液化石油气组分测定法》和SH/T0230《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均采用气相色谱法来测定液化石油气组分。由于GB11174

和GB9052.1两个产品标准中均引用SH/T0230试验方法,所以本节着重介绍该试验方法。 二、原理 试样在汽化装置内被均匀汽化后,由载气带入色谱柱并被分离成单体组分,经热导检测器检测记录相应的检测信号,并经数据处理,采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三、仪器设备 (1)气相色谱仪:带有热导检测器(灵敏度优于1000mV·mL/mg 苯)和色谱数据处理机。 (2)汽化装置:具有使液化石油气均匀汽化的功能。 (3)四通阀。 (4)转子流量计:流量范围0~100mL/min。 四、试剂及材料 (1)十二醇/多孔硅珠(HDG-202A):80~100目色谱固定相。 (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色谱固定液。 (3)6201担体:60~80目。

《化工设计》知识题2012用

《化工设计》习题 1、逆流气体离心机用于从U238 中分离U235,扩散传递速度为K= 2πDρr, 式中如果 K---轻组分向离心机中心的传递速度摩尔/秒;D---扩散系数;ρ--摩尔密度摩尔/厘米3 ; r--对数平均半径(r2-r1)/ln(r2/r1) 单位厘米. 试求D的单位。 2、CO2之摩尔热容为C p = 9.085 + 0.0048 T ,式中之T单位为℃,C p之单位为卡/摩尔·℃。 (1)若C p之单位需以英热单位( BTU)/磅·0F表示,式中之T以0F表示,则上式应以何种形式表示? (2)试求T = 100 ℃时,CO2之C p为多少( BTU)/磅·0F。 3、利用化工原理上册附录,查取下列物性数据:(1)空气在760 mmHg,20℃时的密度;(2) 氨(液体)在25℃时的粘度;(3)乙醇在50℃时的汽化潜热。 4、空气含79%的N2和21%的O2(体积%),计算25 ℃、740 mmHg时的密度,以克/升表 示。 5、丙烷充分燃烧时要供入空气量125% ,反应式为C3H8 + 5 O2 = 3 CO2+ 4 H2O 问每100 mol燃烧产物需空气量为多少摩尔? 请画出物料流程示意图,分别以(1)1 mol C3H8,(2) 1 mol空气,(3)1 mol O2为基准计算。 6、一氧化碳与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每小时各100 mol的各种反应物输入反应器,求:(1)CO 对 O2的化学计量比,(2)有限反应物,(3)过量反应物的过量百分比。

7、工业上由乙烯水化生成乙醇C2H4+ H2O == CH3CH2OH 部分产物由副反应转化为二 乙醚 2 CH3CH2OH == (C2H5)2O + H2O 反应器的进料含53.7 % C2H4,36.7% H2O,其余为 惰性气体,乙烯转化率为5 %,以消耗的乙烯为基准的产率为90%,计算反应器输出流股的摩尔组成,以及乙醇生成的选择性。 8、多效蒸发(海水淡化)流程如下: G Kg/h H2O G Kg/h H2O G Kg/h H2O 3000Kg/h W NaCl 摩尔分率0.01593 3.5质量% NaCl 求每效蒸发器中的蒸发速率以及离开第二效蒸发器的溶液中的NaCl质量百分比。 9、H2和CO 混合气与空气燃烧,燃烧后的废气分析结果如下:N2 79.8%( mol),O2 18.0% , CO2 2.1%(为干基),计算(1)H2和CO 混合燃料的组成;(2)混合燃料与空气的比例。 10、用苯、HCl和空气生产氯苯,反应式如下:C6H6 + HCl + 1/2 O2→C6H5Cl + H2O 原料进行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经洗涤除去未反应的HCl、苯以及所有的产品后其组成为N288.8%( mol) , O2 11.2 %, 求进过程每摩尔空气生产氯苯的摩尔数。 11、苯加氢转化成环己烷(C6H12),生产率100 mol/ hC6H12,99%的苯反应生成C6H12,进反应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单元测试--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冠疫苗须冷藏存放,其目的是避免疫苗蛋白质变性 B.医用外科口罩的核心功能层聚丙烯熔喷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神舟十号”返回舱使用了多种耐腐蚀、耐高温的复合材料 D.“嫦娥5号”抓取的月壤中含有的氦-3,可表示为3He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 与D2O 互为同素异形体 B.乙二醇(HOCH2CH2OH)和甘油(CH2OHCHOHCH2OH)互为同系物C.(CH3)2CHCH2CH(CH3)2的名称是2,5-二甲基戊烷 D.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 种,其沸点各不相同 3.某化合物的结构(键线式)、球棍模型以及该有机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 下列关于该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化合物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3种 B.该有机化合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H CH C.键线式中的Et代表的基团为23 D.1mol该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可以产生9molCO2和7molH2O 4.某油脂在常温下呈液态,其中一种成分(链状结构)的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该物质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其酸性水解产物有6种D.其碱性水解产物有4种5.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的分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1 mol甲基所含电子数为7N A C.常温常压下,0.5 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2N A D.标准状况下,11.2 L乙烷和丙烯混合物中氢原子数目为3N A 6.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苯B.乙烷C.甲烷D.丙烯7.下列各组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丙烯和环丙烷B.乙烯和己烯 C.乙炔和苯D.乙醇和乙酸 8.下列由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9.甲、乙两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 A.乙能发生酯化反应B.甲和乙互为同分异构体C.甲和乙互为同系物D.甲的分子式为C8H10O2

湖北高考模拟测试卷——化学试题

湖北高考模拟测试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F-19 S-32 C1-35.5 K-39 Ga-70 In-115 Sb-12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可作果实催熟剂 B.石油裂解气属于纯净物 C.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乙烯具有漂白性 D.PE(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说明PE中含有碳碳双键 2.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B.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3.某气体体积为4.48L,质量为6.4 g,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32 B.64 C.96 D.124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酸化的NaIO3和NaI的溶液混合:I- +IO - 3 +6H+=I2 +3H2O B.实验室用氯化铝溶液和氨水制备氢氧化铝:Al3++3OH-=Al(OH)3↓ C.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 2- 3 (aq)+CaSO4(s) CaCO3(s)+SO 2- 4 (aq) D.(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制Fe(OH)2:Fe2++2OH-=Fe(OH)2↓ 5.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A.乙烯 B.苯乙烯() C.异戊烷 D.氯乙烯(CH2=CHCl) 6.尿素在1773年由Rouelle从尿中分离出来,但不明其由来。1932年Krebs等人证实在肝脏中尿素的合成与鸟氨酸(Omithine,简写为Om)有关,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鸟氨酸循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02 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化学计量20题—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小题必杀200题(解析版)

小题02 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化学计量 【1-14题——阿伏加德罗常数 15-20题——化学计量】 1.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8g 182H O 和22H 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10 N A B .标准状况下,2.24L SO 3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 0.3 N A C .物质的量浓度为 0.1mol•L −1 的 MgCl 2 溶液中,含有 Cl −个数为0.2 N A D .一定条件下,2.3g 的金属钠完全与氧气反应时生成 3.6g 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 A 【答案】D 【解析】A .182H O 和22H O 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 ,故18g 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9mol ,两者均含10 个中子,故0.9mol 混合物所含中子数为 9N A ,A 项错误; B .SO 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B 项错误; C .溶液体积不明确,无法计算氯离子的个数,C 项错误; D . 2.3g 的金属钠物质的量为0.1mol ,钠与氧气发生反应化合价变为+1,故0.1mol 钠反应失去0.1 N A 个电子;答案选D 。 【点睛】 钠与氧气发生反应,无论变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或者是二者混合,钠的化合价都变为+1,电子转移按照前后化合价变化来计算就可以。 2.设[aX+bY]为a 个X 微粒和b 个Y 微粒组成的一个微粒集合体,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5 mol 雄黄(As 4S 4,已知As 和N 同主族,结构如图)含有N A 个S-S 键 B .合成氨工业中,投料1mol[N 2(g)+3H 2(g)]可生成2N A 个[NH 3(g)] C .用惰性电极电解1L 浓度均为2mol•L -1的AgNO 3与Cu(NO 3)2的混合溶液,当有0.2N A 个电子发生转移时,阴极析出6.4g 金属 D .273K ,101kPa 下,1mol 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N A 【答案】D 【解析】A .由As 4S 4的结构图可知,黑球代表As ,白球代表S ,则As 4S 4的结构中不存在S-S 键,故

基础化学第二章习题加答案

第二章 稀薄溶液的依数性 首 页 难题解析 学生自测题 学生自测答案 章后习题答案 难题解析 [TOP] 例2-1 已知异戊烷C 5H 12的摩尔质量M (C 5H 12) = 72.15 g·mol -1,在20.3℃的蒸气压为77.31 kPa 。现将一难挥发性非电解质溶于异戊烷中,测得该溶液的蒸气压降低了2.32 kPa 。 (1)试求出异戊烷为溶剂时Raoult 定律中的常数K ; (2)求加入的溶质的摩尔质量。 分析 Raoult 定律中的常数K = p 0M A ,注意p 0是溶剂异戊烷的蒸气压。 解 (1) A A B A B B A B B M m n n n n n n x =≈+= B B A 0A A B 0 B 0ΔKb b M p M m n p x p p ==== K = p 0M A 对于异戊烷有 K = p 0M A = 77.31 kPa×72.15 g·mol -1 =5578 kPa·g·mol -1 = 5.578 kPa·kg·mol -1 (2)A B B B Δm M m K Kb p == 11 A B B mol g 188kg 1000 0.891kPa 32.2g 0697.0mol kg kPa 578.5Δ--⋅=⨯⋅⋅=⋅=m p m K M 例2-2 一种体液的凝固点是-0.50℃,求其沸点及此溶液在0℃时的渗透压力(已知水的K f =1.86 K·kg·mol -1,K b =0.512K·kg·mol -1)。 分析 稀薄溶液的四个依数性是通过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相互关连的,即 RT K T K T K p b ∏≈===f f b b B ΔΔΔ 因此,只要知道四个依数性中的任一个,即可通过b B 计算其他的三个依数性。 解 B f f b K T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