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营养不良如何调理

小儿营养不良如何调理

小儿营养不良如何调理
小儿营养不良如何调理

小儿营养不良如何调理

根据本病在临床上以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面黄肌瘦、皮毛憔悴甚或遍身骨露、羸瘦如柴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疳证范畴。

疳积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积滞与疳证有轻重程度的不同。积滞是指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导致脘腹胀满,香良安食,纳热或烦躁,夜卧不寐,啼哭不宁,大便恶臭等为不运征的病症;疳证则又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即由于脾胃运化功能不健,气血无以生化,日久可见患儿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毛发稀枯,精神萎靡,啼声低微,大便溏泄等症状。包括了西医学的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某些维生素缺乏症等疾病。中医认为乳食积滞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即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所以推拿治疗时常采用消积导滞、调整脾胃的原则。

基本手法

1、捏脊法:患儿俯卧,医者两手沿脊柱两旁,以拇指和食指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患儿肌肤,两手交替边捏拿边向上推进,自尾骶部开始,捏到枕颈部。反复操作10~15次。

2、分腹阴阳:患儿仰卧,医者正面而立,两手掌平放患儿脐下,以指腹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侧推出,分推200次。

3、顺、逆时针摩脘腹各3分钟。

4、点按中脘、天枢穴各1分钟。

5、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随症加减:

1、积滞伤脾型

症见形体消瘦,体重不增,腹部胀满,饮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调常有恶臭,舌苔厚腻。

基本手法再加:

①补脾经、揉板门各100~300次。

②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各100次。

2、气血两亏型

面色黄或白,毛发枯黄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烦躁,睡卧不宁,啼声低小,四肢不温,发育迟缓,腹部凹陷,大便溏薄,舌淡苔薄。

基本手法再加:

①补脾经300次。

②推三关100次。

③揉外劳宫100次。

④掐揉四横纹100次。

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营养不良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和其他特殊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随访 7.预后 一、病因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能量和蛋白质缺乏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常伴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感染性性因素:急性感染,慢性迁延性感染造成消耗增加,进食减少。 非感染性因素:菌群失调引起慢性腹泻;食物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小儿摄入乳及乳制品后乳糖不能消化而出现水泻;过敏如食物过敏造成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血便及呕吐从而引起营养吸收障碍甚至排出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克隆氏病。 肿瘤:各种类型的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的肿瘤肠癌等。

先天畸形:唇裂、腭裂引起进食喂养困难,影响小儿摄食;幽门肥大性狭窄引起小儿严重呕吐摄入量下降,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先心,心功能下降,尤其是青紫型先心将严重影响小儿的身高体重发育。 物质匮乏,劣质产品,主要见于一些贫困的地区,以及食品监察不规范的地区,比如安徽的大头娃娃事件即由于摄入蛋白质含量很低的配方引起,此乃人为因素。 喂养不当:缺乏正确的喂养知识,低蛋白,低热量喂食,辅食添加不当。 二、临床表现 营养不良造成的组织病理变化: 轻度: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轻度萎缩。 重度:肠壁变薄,粘膜皱襞消失,心肌纤维混浊肿胀,肝脏脂肪浸润,淋巴组织胸腺萎缩,各脏器缩小。 营养不良造成的生理功能改变: 新陈代谢异常 1. 糖代谢:血糖偏低,糖原不足。 2. 脂肪代谢:脂肪大量消耗,血脂降低。 3. 蛋白质代谢:总蛋白(<4g/dl)、白蛋白减少(<2g/dl), 出现低蛋白水肿。蛋白质摄入不足数天,即出现血清转铁蛋白、维生素A结合蛋白和前白蛋白减少。 4. 水、电解质:总液体相对较多,细胞外液低渗性、低渗脱水、酸

小儿骨科常见病种及分型

1.先天性上肢畸形 1.1.先天性桡骨缺陷(Ⅰ、Ⅱ、Ⅲ、Ⅳ型) 1.2先天性尺骨发育不良 1.3先天性桡尺近端骨性连接(Ⅰ、Ⅱ、Ⅲ型)1.4先天性肩关节脱位 1.5先天性肘关节强直 1.6先天性桡骨头脱位 1.7先天性下尺桡关节半脱位 1.8先天性并指 1.9多趾 Venn-Watson分类:A.轴前型多趾;B.轴后型多趾

1.10缺指和裂手 1.11浮动拇指 1.12巨指 1.13短指 1.14先天性指外翻畸形 1.15指骨融合畸形 1.16三节拇指 1.17小指营养不良 1.18手指狭窄性腱鞘炎 1.18.1拇指狭窄性腱鞘炎 1.18.2其他弹响指 2.先天性下肢畸形 2.1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 治疗方法与年龄有关,分为:1.新生儿组(出生~6个月);2.婴儿组(6~18个月);3.幼儿组(18~36个月);4.儿童组(3~8岁);5.青少年组(大于8岁) 2.2发育性髋内翻 1.先天性髋内翻; 2.获得性髋内翻; 3.发育性髋内翻

2.3下肢扭转畸形 2.3.1股骨扭转畸形 2.3.2胫骨扭转畸形 2.4胫内翻 1.婴儿型; 2.少年型 2.5先天性盘状半月板 1.Wrisberg韧带型; 2.完全型; 3.不完全型 2.6先天性膝关节脱位 先天性髌骨脱位 固定性髌骨脱位习惯性髌骨脱位 髌骨向外侧脱位,固定于外侧屈伸膝关节时髌骨脱位,和自动复位婴儿时经常较明显多发生于5~10岁儿童 经常伴有全身症状往往独立发生 伴膝关节屈曲挛缩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 经常产生功能障碍可能易于耐受,仅有轻度功能障碍早期手术纠正可以待患者出现症状再行手术治疗 Ⅰ型、Ⅱ型、Ⅲ型 2.7多髌骨畸形 2.8屡发性髌骨脱位 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 2.9先天性婴儿胫骨前弯和胫骨假关节 Boyd分型:

小儿营养不良如何调理

小儿营养不良如何调理 根据本病在临床上以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面黄肌瘦、皮毛憔悴甚或遍身骨露、羸瘦如柴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疳证范畴。 疳积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积滞与疳证有轻重程度的不同。积滞是指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导致脘腹胀满,香良安食,纳热或烦躁,夜卧不寐,啼哭不宁,大便恶臭等为不运征的病症;疳证则又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即由于脾胃运化功能不健,气血无以生化,日久可见患儿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毛发稀枯,精神萎靡,啼声低微,大便溏泄等症状。包括了西医学的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某些维生素缺乏症等疾病。中医认为乳食积滞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即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所以推拿治疗时常采用消积导滞、调整脾胃的原则。 基本手法 1、捏脊法:患儿俯卧,医者两手沿脊柱两旁,以拇指和食指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患儿肌肤,两手交替边捏拿边向上推进,自尾骶部开始,捏到枕颈部。反复操作10~15次。 2、分腹阴阳:患儿仰卧,医者正面而立,两手掌平放患儿脐下,以指腹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侧推出,分推200次。 3、顺、逆时针摩脘腹各3分钟。 4、点按中脘、天枢穴各1分钟。 5、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随症加减:

1、积滞伤脾型 症见形体消瘦,体重不增,腹部胀满,饮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调常有恶臭,舌苔厚腻。 基本手法再加: ①补脾经、揉板门各100~300次。 ②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各100次。 2、气血两亏型 面色黄或白,毛发枯黄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烦躁,睡卧不宁,啼声低小,四肢不温,发育迟缓,腹部凹陷,大便溏薄,舌淡苔薄。 基本手法再加: ①补脾经300次。 ②推三关100次。 ③揉外劳宫100次。 ④掐揉四横纹100次。

营养不良干预措施-文档

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幼儿如果营养补充不好,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很多家长就是由于没有保证孩子的营养补给孩子才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各种疾病的。所以平时在给幼儿进行养生保健的时候要注意营养的输入。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吧。 幼儿如果营养补充不好,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很多家长就是由于没有保证孩子的营养补给孩子才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各种疾病的。所以平时在给幼儿进行养生保健的时候要注意营养的输入。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吧。 原因: (1)长期的喂养不当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宝宝的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要量相对较多,再加上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和健全,如果喂养不当,往往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许多幼儿由于长期的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而导致营养素的摄入不足和营养失衡。 (3)胃肠道吸收不良。有的幼儿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例如过敏性肠炎、迁延性腹泻和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或伴有肝功能障碍,从而影响了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造成营养不良。

(2)慢性消耗性疾病。例如,肠寄生虫病、结核病、哮喘和肾病综合征等,使体内能量和营养素消耗增加而导致营养不良。 (4)其他原因。患有先天性缺陷疾病和遗传代谢病的幼儿,也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5)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眠不足、爱玩好动、作息时间不规律等,都可能导致幼儿营养不良。 宝宝营养不良不仅会导致身体发育落后,甚至还会影响宝宝的智能发育,所以,预防营养不良对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饮食要定时定量,保证饮食的摄入量,防止养成拒食、偏食、挑食及吃零食的习惯。 2、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宝宝适当补充一些消化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强化其身体机能。 3、要通过适当的户外活动、合理的生活习惯等增强宝宝的体质,预防感染的发生。 4、合理科学喂养,以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膳食注意平衡、合理。 5、加强保健,要定期为婴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并要注意慢性疾病的治疗,如腹泻等。

幼儿营养不良

幼儿营养不良 幼儿营养不良的症状 什么是幼儿营养不良?幼儿营养不良指的是幼儿进食量不足,或是进食的食物不能被幼儿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不能够满足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来源和营养供应,以致影响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一般来说,3岁以下的婴幼儿比较多见幼儿营养不良的情况。那么幼儿营养不良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健康的基础来自于营养,而对幼儿来说,既要警惕营养过剩,又要注意营养不良。幼儿营养不良的症状为: 1、蛋白质缺乏:临床容易疲劳,常伴有贫血,小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等。 2、脂肪缺乏:小儿容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的缺乏等。 3、糖类缺乏:小儿容易发生低血糖,临床常表现为疲劳、生长发育迟缓。 4、钙不足:小儿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骼牙齿发育异常,有些患儿可发生低钙抽搐等。 5、磷不足:小儿常有食欲不振,临床易发生软骨病,表现为骨骼和牙齿发育不正常,严重的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6、钾不足:小儿常出现肌肉无力,严重的可发生心律失常。 7、食物纤维不足:临床常表现为便秘等。 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幼儿营养不良往往并不是因为食物供给不够,而是幼儿摄食不足或者是幼儿不能充分吸收利用食物的营养所致的能源缺乏,不足以供应幼儿成长所需的能源消耗,从而损耗幼儿肌体,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正常的生长发育。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1、长期喂养不当,热量不足:出生无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选择主食,而以米汤、米糊等低蛋白低热量食品作为主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到了8—9个月以菜汤拌稀饭。

2、骤然断奶:不能有计划有步骤为小儿断奶,而是突然断奶,从流汁直接到固体;或原一日六餐减到一日三餐,使小儿肠胃不能适应,民间俗称奶痨”。 3、肠胃疾病:长期腹泻,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愕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过敏性结肠炎,频繁呕吐等,影响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4、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炎、肾炎、肺结核、肺炎、肺脓疡、麻疹、百日咳、败血症。因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消耗增加而致营养不良。 5、体弱儿:低体重儿、双胎、多胎或因难产及窒息等意外引起的体弱儿容易得营养不良。 6、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婴儿湿疹:由于这些因素而忌食高蛋白的食品,比如长期不吃鸡蛋、鱼、肉而只吃素食,使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因湿疹而断奶,改用米糊之类。 幼儿营养不良怎么办 gt;幼儿营养不良常见于3岁以下的幼儿时期。幼儿时期,幼儿脑部的发育很快,如果营养跟不上来,那么会对幼儿的智力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甚至会出现脑萎缩的情况,因此各位妈友不可忽视幼儿营养不良的情况,必需及时发现处理。那么幼儿营养不良怎么办?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药治疗 1、取黄鳝鱼1条,鸡内金10克。将鳝鱼去内脏,切块放碗中,加鸡内金,蒸熟后食用。 2、红薯叶30克,鸡内金10克,煎汤,调味服。 3、人乳拌麦芽,煎汤服。 4、山楂数个,红糖少许,煎汤服。 5、鹅不食草3克,炖猪肉食用。 6、金不换草60克,同豆腐炖服。 西药治疗

幼儿园矫治 岁营养不良幼儿有效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幼儿园矫治3~6岁营养不良幼儿有效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小红帽幼儿园徐秋萍 一、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关键词界定) (一)、研究现状述评: 本学期初,我园结合08.8月的新生入园体检及08.9月的六一体检,共查出营养不良幼儿12名,其中包括重度营养不良幼儿2名,轻度营养不良10名。这12名营养不良幼儿中小班营养不良儿有5名,占小班总人数的6.25%,其中两名重度营养不良幼儿都是小班幼儿。中班营养不良儿7名,占中班总人数的8.24%;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在原本正常体质儿童中出现这么多营养不良幼儿,为此,本学期我们将对营养不良儿进行专题研究,从而改善孩子的身体状况。 近几年虽然我国儿童低体重和发育迟滞的现象主要是在经济落后地区,但是城市人群由于错误观念和不当哺育方法引起婴幼儿的营养不良仍相当普遍。生命早期营养不良,将遗留‘代谢印迹’,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一生。传统意义上的营养不良是指热能蛋白质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分为水肿型和消瘦型。前者以蛋白质缺乏为主,后者以热能缺乏为主。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速率最快的发育关键阶段,缺乏蛋白质和能量对其生长的影响是致命的。婴儿营养不良可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增加疾病易感性和疾病死亡率。 (二)、选题的意义: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可使儿童体重下降,生长停滞,各组织功能紊乱,易合并感染,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因此,幼儿园必须关注这部分幼儿的生长情况,使他们能健康活泼的成长。幼儿园对体弱儿的的护理、研究工作是保证小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配合保健老师做好体弱儿的的护理、研究工作,严格遵守各项常规,促进幼儿身体良好的生长、发育,减少伤害儿童的事故发生,保证园所保教任务的完成。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每个体弱儿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课题研究方案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著名的barker理论指出,生命早期由于营养不良等因素所致的发育迟滞,将遗留“代谢印迹”,增加成年期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危险性。早期营养对儿童智力、行为、个性有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出生前和出生后一年内的营养不良将会严重影响大脑发育,造成精神发育迟滞。许多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可以追溯到生命早期。营养不良,尤其是儿童营养不良,会给身体和智力发

小儿营养不良防治指南

小儿营养不良防治指南 营养不良指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因饮食不足,需要量增加,损失过多或体内利用过程障碍所造成的一种营养缺乏状况。 一、病因 (一)膳食摄入不足: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热能与营养素需求量大,如今是量过少,热能于蛋白质供给长期不足,同时膳食维生素或铁、锌等微量元素摄入过少。可发生营养不良。 (二)不良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吃零食过多,或以大量饮料代替食物等都是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或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有些青少年追求"体型美",不恰当的节食减肥,也可导致蛋白质。热能不足,造成营养不良和低体重。 (三)疾病:儿童少年时期某些疾病,如胃病、慢性肠炎等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龋齿疼痛影响咀嚼功能:肠道蠕虫感染,如蛔虫、钩虫、鞭虫等大量消耗营养素,直接导致营养素吸收不足: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肝炎等营养素消耗量大;若供给不足或不及时,都可导致营养不良发生。 二、症状 营养不良是一种营养素缺乏的综合征,多见于各种慢性病中,可有不同的表现。营养不良必须根据具体病情分析,判断缺乏那种营养素。如蛋白质缺乏,其症状有疲劳乏力,对各种活动不感兴趣,喜坐卧,学习、工作效率低,消瘦,皮下脂肪萎缩,皮肤松驰,浮肿,多尿,循环及消化系症状,代谢紊乱,贫血等。 三、防治 1、保证合理营养:学龄期儿童和青春期少年处在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须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豆腐、鱼、肉类、蔬菜水果等。合理安排膳食,实现营养素的平衡摄入。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应从小培养,纠正挑食、偏食、吃零食过多等不良习惯,定时、定量进餐。

3、开展营养及饮食卫生的教育:广泛宣传教育营养卫生知识,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改善学生的饮食结构,注意补充含铁、叶酸、维生素B12及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有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品。 4、学校体检化验中贫血及营养不良的学生,通知家长对患病学生进行治疗,改善饮食。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和临床评价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和临床评价 小儿营养不良一般是指蛋白质 - 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 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等常量营养素而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婴幼儿期。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消瘦、体重减轻或水肿,严重者常有脏器功能紊乱,死亡率较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营养不良的非医学原因是贫穷、食物短缺;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忽视科学喂养方法,也是导致患儿食物短缺的非医学原因。但患儿的发病原因大多不是单纯的食物短缺。在营养不良、社会习惯、环境和急、慢性疾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影响,并不是单单提供适当的食物即可解决的问题。因此,儿科临床医生有必要加强对小儿营养不良的认识,全面认识其复杂的发病原因和临床情况,对患儿进行正确细心的临床评价,掌握治疗原则和方法,以改善患儿的营养及健康状况,提高救治成功率。 1临床诊断和评价 1.1诊断线索根据患儿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及全身各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及其它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和体征,重度病例诊断不难,轻度者可被忽视。定期对体重、身长、皮下脂肪、上臂围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监测,有利于轻度或早期营养不良患儿的诊断。确诊后还需详细询问病史和进一步检查,以做出病因诊断。

1.2 诊断依据小儿营养不良的诊断,依据的是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测量和辅助检查,临床医生需综合分析这些临床资料,才能做出正确、全面的诊断。 1.2.1病史应掌握小儿的膳食摄入情况、饮食习惯,进行膳食调查以评价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情况,有无影响消化和吸收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存在,并了解家庭的一般状况,家属的生长模式、家长的身高、体重和对孩子的关心程度。 1.2.2临床表现①消瘦型:以总热量缺乏为主,兼有蛋白质缺乏,又称为能量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继之体重减轻,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皮下脂肪消减先自腹部开始,以后依次为躯干、四肢、臀部,最后为面部,腹部皮下脂肪层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病久者皮肤干燥、苍白,烦燥不安,肌肉松驰,身高也低于正常。病情进一步加剧时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大量消耗,各种临床症状也逐步加重,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心音低钝、脉细无力,食欲低下,常腹泻、便秘交替。尿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多尿和尿比重低。②水肿型:以蛋白质严重缺乏为主,而总热量接近需要量,又称蛋白质营养不良,多发生于单纯谷粉喂养的小儿,轻者仅下肢水肿,重者外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面部等均有凹陷性水肿,也可见胸水、腹水,常有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肝脏肿大。③混合型: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一般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体格评价指标】 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中位数〒标准差(SD)评价年龄的体重(W/A)、年龄的身高(H/A)、身高的体重(W/H)三个指标。 1.低体重:儿童的年龄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 ( 2SD~ 3SD)],重度( 2.生长迟缓:儿童的年龄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 ( 2SD~ 3SD)],重度( 3.消瘦:儿童的身高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 ( 2SD~ 3SD)],重度( 注:评价结果三者可不一致,因与缺乏的营养素在体内的生理生化功能有关。 【病因诊断】 1.病史采集:喂养史、生长发育史、既往疾病史(反复感染、心肾肝疾病); 2.临床表现:精神、运动、疾病情况等; 3.体格检查:注意皮下脂肪、心肺肝脾、皮肤、毛发、肌力、肌张力等; 4.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清前白蛋白降低; 5.营养计算: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计算体重应分三步,了解营养不良严重程度: (1)按实际PEM体重确定能量需要量; (2)按实际身高体重(消瘦儿童<实际身高体重的50%):供给量以108 kcal/kg计算(补充既往感染损失); (3)按实际年龄的平均体重计算:确定供给量(>以现有身高的体重确定)。 【治疗】 1.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 2.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按计算首先提供足量的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然后据营养不良程度和消化功能状况,遵循由少增多的原则提高食物蛋白质量;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分析、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证实伴有维生素A、C,B族维生素,锌、铁缺乏者等,可适当补充,促进康复; 4. 治疗并发症: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时应及时纠正; 5. 支持疗法: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状况;轻度营养不良调整营养的同时可用中药、中医配合调理;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门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应住院治疗。 【预防】 1.推广应用生长监测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并记录,早期发现体重不增或体重下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合理喂养宣传科学育儿知识,鼓励母乳喂养。4~6月龄逐步引入其它食物,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合理安排膳食,注意食品搭配多样化,在保证主食的基础上,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丰富的食物的摄入。 3.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定时进餐,充足睡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加强体格锻炼及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增进食欲,预防疾病。 4.及早矫治先天性畸形如腭裂、唇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5.预防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工作,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注意个人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精编版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一般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体格评价指标】 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中位数±标准差(SD)评价年龄的体重 (W/A)、年龄的身高(H/A)、身高的体重(W/H)三个指标。 1.低体重:儿童的年龄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2SD~3SD)],重度( 2.生长迟缓:儿童的年龄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2SD~3SD)],重度( 3.消瘦:儿童的身高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2SD~3SD)],重度( 注:评价结果三者可不一致,因与缺乏的营养素在体内的生理生化功能有关。【病因诊断】 1.病史采集:喂养史、生长发育史、既往疾病史(反复感染、心肾肝疾病); 2.临床表现:精神、运动、疾病情况等; 3.体格检查:注意皮下脂肪、心肺肝脾、皮肤、毛发、肌力、肌张力等; 4.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清前白蛋白降低; 5.营养计算: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计算体重应分三步,了解营养不良严重程度: (1)按实际PEM体重确定能量需要量; (2)按实际身高体重(消瘦儿童<实际身高体重的50%):供给量以108 kcal/kg计算(补充既往感染损失); (3)按实际年龄的平均体重计算:确定供给量(>以现有身高的体重确定)。【治疗】 1.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 2.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按计算首先提供足量的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然后据营养不良程度和消化功能状况,遵循由少增多的原则提高食物蛋白质量;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分析、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证实伴有维生素 A、C,B族维生素,锌、铁缺乏者等,可适当补充,促进康复; 4. 治疗并发症: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时应及时纠正; 5. 支持疗法: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状况;轻度营养不良调整营养的同时可用中药、中医配合调理;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门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应住院治疗。 【预防】 1.推广应用生长监测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并记录,早期发现体重不增或体重下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合理喂养宣传科学育儿知识,鼓励母乳喂养。4~6月龄逐步引入其它食物,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合理安排膳食,注意食品搭配多样化,在保证主食的基础上,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丰富的食物的摄入。 3.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定时进餐,充足睡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加强体格锻炼及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增进食欲,预防疾病。

小儿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退顺序【医学养生常识】

小儿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退顺序 文章导读 如果宝宝出生以后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这时候皮下脂肪会逐渐的消退,对于患儿的健康影响是比较大的,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早产儿,双胞胎或者是多产儿的群体当中,轻度的营养不良仅仅是会造成皮下脂肪出现减少,但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脂肪出现消退,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进行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退顺序 长期摄食不组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如多产、双胎及早产儿若不注意科学喂养,常引起营养不良。唇裂等先天畸形及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产生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一般顺序为腹、胸背、腰部,双上下肢,面颊部。重者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差,易患消化不良及各种感染。 营养不良患儿症状有哪些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脂肪消失,肌肉萎缩及生长发育停滞,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降低人体的抵抗力,给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按轻重可分三度:Ⅰ度为轻型,Ⅱ,Ⅲ度为重型。1、Ⅰ度营养不良:精神状态正常。体重低于正常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8厘米-0.4厘米,皮肤干燥,身高不影响。2、Ⅱ度营养不良:精神不振,烦躁不安,肌张力减弱,肌肉松弛,体重重低于正常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小于0.4厘米,皮肤苍白、干燥,毛发无光泽,身高比正常减低。 3、Ⅲ度营养不良:精神萎靡,嗜睡与烦躁不安交替出现,智力发育落后,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呈老人样面容。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毛发干枯,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常有低体温、脉搏缓慢、食欲不振、便秘、严重者可因血清蛋白清降低而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

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 发表时间:2016-06-15T16:37:56.5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作者:谢银花 [导读] 对7岁以下的营养不良患儿实施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进展的加快,可推广。曲靖市麒麟区妇幼保健院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对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指导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营养不良的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另外接受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最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及家属在营养健康知识方面的熟悉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及家属营养健康知识程度评分均明显较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7岁以下的营养不良患儿实施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进展的加快,可推广。关键词:营养不良;健康教育;保健指导 前言 营养不良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由热量、蛋白质的相对或绝对缺乏所致,在长期摄食不足的情况下可造成发病几率的提高。患儿在营养不良的影响下,一方面可导致渐进性消瘦、水肿的出现,引发运动功能持续性减退;另一方面,患儿的智力发育也将受到直接影响,或可伴随着免疫力持续下降等症状[1-2]。为实现营养不良患儿预后的进一步改善,本文特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4例营养不良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2)。观察组患儿(男:17,女:15)中,20例为第一胎,12例为第二胎;平均年龄为(4.17±1.32)岁。对照组患儿(男:18,女:14)中,21例为第一胎,11例为第二胎;平均年龄为(4.23±1.29)岁。两组患儿的组间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家属在此基础上另外接受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患儿入院后,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营养不良相关知识讲解,使患儿家属对患儿所患的疾病具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对医护工作进行配合。其次,应告知患儿长期营养不良可形成的危害,并使其了解到有效规避的相关措施,以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整体依从性。(2)保健指导。首先,在饮食方面,医护人员应告知患儿家属每日摄入足够营养元素的重要性,并在饮食方案中尽可能为患儿提供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及水分等,同时加大蔬菜与水果的摄入量。其次,在日常生活方面,医护人员应指导家属注意保持患儿健康的作息习惯,同时充分重视患儿的个人卫生,可带领患儿定期进行户外锻炼,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力。最后,在用药指导方面,医护人员应指导患儿家属督促患儿按时、按量用药,并熟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患儿病情的应对能力。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全程治疗时间,并作为观察指标进行比较。(2)将我院自制的营养健康知识调查量表分别向两组患儿家属进行发放,并将所得评分用于比较,评分越高即表示了解程度越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表示本研究中涉及的所有计量资料,并以t检验,同时采用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及其家属的营养健康知识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鉴于7岁以下的小儿多处于免疫力、抵抗力尚未发育完善的阶段,在各项营养元素摄入不足的情况下极易导致营养不良现象的出现,进而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发育构成威胁[3]。为进一步消除营养不良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影响,除必要的治疗措施外,如何提高患儿家属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也是一大关键问题。本次研究中所进行的健康教育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家属对于患儿病情的重视程度;保健指导的目的则在于为家属今后对患儿的保健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支持。在上述两项措施的综合影响下,患儿家属对于营养知识方面的了解程度可出现大幅提升,同时也从侧面促进了患儿病情康复进展的加快。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的应用,营养不良患儿的治疗进程可出现进一步加快,且患儿家属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也可出现较大提升[4-5]。 从本次研究取得的结果看来,实施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的观察组在治疗时间及家属营养知识评分两项指标上均明显较优,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在营养不良患儿的医护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参考文献: [1]刘鑫,董华,王程.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2):165. [2]于畅洋.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调查干预与对照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16,30(01):59-60.

幼儿营养不良解决方法

幼儿营养不良解决方法 幼儿营养不良解决方法 幼儿营养不良解决方法1 发病原因疾病因素+喂养不当 宝宝营养不良,多因喂养方式不当。勿庸置疑,母乳是婴儿最适合、最理想的营养食物,母乳喂养是人类最自然、最合理的喂养方式。但如果母乳不足或主要采用人工喂养,并且喂养方式不当,引 起宝宝长期偏食就会造成营养不良。 此外,疾病因素同样也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疾病导致宝宝长期摄食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及代谢消耗过多,可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 治疗预防:增加营养+补充辅食 对于经诊断已经患上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应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调整日常饮食,补充营养物质,去除病因 以及促进消化功能改善等。 轻度营养不良小儿的消化功能和食物耐受能力均接近正常小儿,应在基本膳食基础上,及时添加含蛋白质和高热量的各类食物。 中度及重度营养不良小儿消化功能及食物耐受力均差,食欲低下,热量和营养物质供给应由低到高逐渐增加,不能操之过急。人工喂 养之始,应给予稀释过的牛奶,数量由少至多,待患儿食欲恢复后,方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各种蔬菜水果是供给多种维生素及矿 物质不可缺的食物,食用数量应从少至多逐渐增加,以免引起腹泻。 幼儿营养不良解决方法2 一、幼儿营养不良的解决方法

中药治疗 1、取黄鳝鱼1条,鸡内金10克。将鳝鱼去内脏,切块放碗中,加鸡内金,蒸熟后食用。 2、红薯叶30克,鸡内金10克,煎汤,调味服。 3、人乳拌麦芽,煎汤服。 4、山楂数个,红糖少许,煎汤服。 5、鹅不食草3克,炖猪肉食用。 6、金不换草60克,同豆腐炖服。 西药治疗 3、少量多次输血、输血浆,行静脉或肌肉注射;亦可用胎盘血多量多次灌肠。 4、顽固病例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考地松等激素。 5、针刺肝俞、胃俞、身柱,用短促强刺激,不留针。 什么是幼儿营养不良?幼儿营养不良指的是幼儿进食量不足,或是进食的食物不能被幼儿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不能够满足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来源和营养供应,以致影响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一般来说,3岁以下的婴幼儿比较多见幼儿营养不良的情况。那么幼儿营养不良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健康的基础来自于营养,而对幼儿来说,既要警惕营养过剩,又要注意营养不良。幼儿营养不良的症状为: 1、蛋白质缺乏:临床容易疲劳,常伴有贫血,小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等。 2、脂肪缺乏:小儿容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的缺乏等。

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解读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是由遗传因素所致的以进行性骨骼肌无力为特征的一组原发性骨骼肌坏死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和分布的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萎缩和无力。可累及心肌。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遗传性肌病, 今天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 , 一、分类 1,['bek?]Becker 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 或仅轻度受累, 预后较好,又称良性型。 2,Duchenne(du:'?en 型肌营养不良 二、病因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中,有约 1/3病例是由新发生的基因突变引起, 即父母双亲中, DMD 基因都正常, 但个体胚胎发育时, 出现了 DMD 基因的突变, 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突变发生的个体,可将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 三、发病机制: 与肌营养不良发病有关的膜结构蛋白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大复合物称抗肌萎缩蛋白 -糖蛋白复合物 (DGC dystrophin[dis'tr?fin]的一端与肌动蛋白相联结, 另一端与β-dystroglycan 相联结再通过α-dystroglycan 与基底膜上的细胞外基质蛋白α2-Laminin 相联结在结构上起到了连接肌肉细胞内肌动蛋白和细胞外基质的桥梁作用。 疾病晚期,几乎所有肌纤维已经变性时,血清 CK 含量反可下降。 HE 染色×200 ATP染色×200 四、临床表现 ['ɡau ?]

鸭步 :患儿出生时或婴儿早期运动发育基本正常,少数有轻度运动发育延迟,或 独立行走后步态不稳, 易跌倒。一般 5岁后症状开始明显, 髋带肌无力日益严重, 行走摇摆如鸭步态, 跌倒更频繁, 不能上楼和跳跃, 肩带和全身棘力随之进行性减退, 大多数 10岁后丧失独立行走能力 20岁前大多出现咽喉肌肉和呼吸肌无力,声音低微,吞咽和呼吸困难,很易发生吸入性肺炎等继发感染死亡, BMD 症状较轻,可能存活至40岁左右。 Gower 征 :由于髋带肌肉早期无力,一般 3岁后患儿即不能从仰卧位直接站起,必须先翻身成俯卧位, 然后两脚分开, 双手先支撑于地面, 继而一只手支撑到同侧小腿, 并与另一手交替移位支撑于膝部和大腿上,使驱赶从深入鞠躬位逐渐竖直,最后成腰部凸的站立姿势。 约 90%的患儿有肌肉的假性肥大, 以腓肠肌最明显, 三角肌、股四头肌、臀肌、冈下肌、肱三头肌及舌肌等也可受累。 多半患儿还伴有心肌损害, 约 30%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 病情多呈进 行性加重, 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中预后最差的一个类型, 多数在 15岁左右即不能行走, 大部分患者在 25~30岁以前因呼吸感染、心力衰竭或慢性消耗而死亡。 五、诊断与防治 :疾病晚期,几乎所有肌纤维已经变性时,血清 CK 含量反可下降。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设计》(试行版)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 儿科疾病分级诊疗,基层医生能够以及应该承担哪些工作?安徽省出台的《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所承担的儿科疾病工作内容。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危、急、重症多,接诊医院需设有新生儿病房、拥有新生儿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应的专科设备等条件。因此,原则上新生儿疾病应在具备一定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以确保医疗安全。 早产儿胎龄≥35周和出生体重>2500g,无高危因素,生命体征平稳的早产儿可在具备治疗条件的一级医院观察。疑有并发症时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 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可在具有黄疸监测条件的一级医院 观察。病理性黄疸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现疑似新生儿患儿,需及时转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现有口吐泡沫、气促等疑似新生儿肺炎症状的患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腹泻病诊断腹泻病的新生儿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持续发热或体温不升、吃奶减少等疑似化脓性脑膜炎症状,应及时转

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窒息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产妇建议二级以上医院待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新生儿窒息史,临床上疑似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立即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新生儿病房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现疑似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立即转诊上级医院治疗(转诊中注意头部制动)。新生儿破伤风疑似新生儿破伤风的患儿应转三级医院治疗。 先天性梅毒疑似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病小儿诊断为急性腹泻病轻型或仅伴有轻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则需转二级医院诊治。 急性胃炎小儿急性单纯性胃炎,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仅为低热,不伴有消化道出血、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尿量正常,进食基本正常。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效果不佳,则应转二级医院就诊。 慢性胃炎一级医院对疑似慢性胃炎患儿可以进行初步治疗,效果不佳可转往二级医院治疗。 消化性溃疡一级医院对疑似消化性溃疡病例可以进行初步

小儿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退顺序

小儿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退顺序 如果宝宝出生以后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这时候皮下脂肪会逐渐的消退,对于患儿的健康影响是比较大的,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早产儿,双胞胎或者是多产儿的群体当中,轻度的营养不良仅仅是会造成皮下脂肪出现减少,但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脂肪出现消退,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进行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退顺序 长期摄食不组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如多产、双胎及早产儿若不注意科学喂养,常引起营养不良。唇裂等先天畸形及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产生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一般顺序为腹、胸背、腰部,双上下肢,面颊部。重者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差,易患消化不良及各种感染。 ★营养不良患儿症状有哪些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脂肪消失,肌肉萎缩及生长发育停滞,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降低人体的抵抗力,给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按轻重

可分三度:Ⅰ度为轻型,Ⅱ,Ⅲ度为重型。1、Ⅰ度营养不良:精神状态正常。体重低于正常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8厘米-0.4厘米,皮肤干燥,身高不影响。2、Ⅱ度营养不良:精神不振,烦躁不安,肌张力减弱,肌肉松弛,体重重低于正常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小于0.4厘米,皮肤苍白、干燥,毛发无光泽,身高比正常减低。 3、Ⅲ度营养不良:精神萎靡,嗜睡与烦躁不安交替出现,智力发育落后,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呈老人样面容。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毛发干枯,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常有低体温、脉搏缓慢、食欲不振、便秘、严重者可因血清蛋白清降低而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营养不良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和其他特殊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随访 7.预后 一、病因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能量和蛋白质缺乏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常伴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感染性性因素:急性感染,慢性迁延性感染造成消耗增加,进食减少。 ●非感染性因素:菌群失调引起慢性腹泻;食物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小儿摄入 乳及乳制品后乳糖不能消化而出现水泻;过敏如食物过敏造成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血便及呕吐从而引起营养吸收障碍甚至排出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克隆氏病。 ●肿瘤:各种类型的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的肿瘤肠癌等。 ●先天畸形:唇裂、腭裂引起进食喂养困难,影响小儿摄食;幽门肥大性狭窄 引起小儿严重呕吐摄入量下降,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先心,心功能下降,尤其是青紫型先心将严重影响小儿的身高体重发育。 ●物质匮乏,劣质产品,主要见于一些贫困的地区,以及食品监察不规范的地 区,比如安徽的大头娃娃事件即由于摄入蛋白质含量很低的配方引起,此乃

人为因素。 喂养不当:缺乏正确的喂养知识,低蛋白,低热量喂食,辅食添加不当。 二、临床表现 营养不良造成的组织病理变化: 轻度: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轻度萎缩。 重度:肠壁变薄,粘膜皱襞消失,心肌纤维混浊肿胀,肝脏脂肪浸润,淋巴组织胸腺萎缩,各脏器缩小。 营养不良造成的生理功能改变: 新陈代谢异常 1. 糖代谢:血糖偏低,糖原不足。 2. 脂肪代谢:脂肪大量消耗,血脂降低。 3. 蛋白质代谢:总蛋白(<4g/dl)、白蛋白减少(<2g/dl), 出现低蛋白水肿。蛋白质摄入不足数天,即出现血清转铁蛋白、维生素A结合蛋白和前白蛋白减少。 4. 水、电解质:总液体相对较多,细胞外液低渗性、低渗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1. 消化:消化液、酶↓、活性↓、蠕动↓、菌群失调→腹泻 2. 循环:心肌收缩力↓,心搏量↓,BP ↓,脉搏细 3. 肾脏:浓缩功能↓,尿比重↓ 4. 中枢神经:抑制与烦躁交替 免疫功能下降 非特异性:粘膜屏障功能下降,NK细胞功能下降 特异性: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一般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早期,体重不增,以后皮下脂肪减少。皮下脂肪消耗顺序:腹部→躯干→臀

小儿营养不良

判断小儿营养不良的轻重程度,并不完全依靠体重,而是需要与其他一些指标综合在一起才能作出决定。小儿营养不良的分度诊断标准如下表所示。 小儿营养不良的分度和诊断标准表 ━━━━┳━━━━━━━━━━━━┳━━━━━━━━ ┃3岁以下┃3~7岁 项目┣━━━┳━━━┳━━━━╋━━━┳━━━━ ┃Ⅰ度┃Ⅱ度┃Ⅲ度┃轻度┃重度 ━━━━╋━━━╋━━━╋━━━━╋━━━╋━━━━ 体重低于┃15~┃25~┃40%┃15~┃30% 正常┃25%┃40┃以上┃30%┃以上

━━━━╋━━━╋━━━╋━━━━╋━━━╋━━━━ 腹部皮下┃0.6┃0.4┃消失┃减少┃明显减少 脂肪┃┃以下┃┃┃或消失 (厘米)┃┃┃┃┃ ━━━━╋━━━╋━━━╋━━━━╋━━━╋━━━━ 颜面皮下┃无明显┃消瘦┃明显消瘦┃减少┃明显减少 脂肪肌肉┃变化┃明显┃或消失严┃轻微┃或消失严 松驰┃┃松弛┃重松弛┃┃重 ━━━━╋━━━╋━━━╋━━━━╋━━━╋━━━━ 皮肤颜色┃正常或┃弹性┃多皱纹,┃苍白,┃苍白明显 弹性┃苍白色┃消失┃弹性消失┃弹性差┃,弹性差 ━━━━╋━━━╋━━━╋━━━━╋━━━╋━━━━ 精神萎靡┃无或轻┃轻微或┃严重┃轻微┃明显或严 不安┃┃明显┃┃┃重 ┃┃┃┃┃ ━━━━┻━━━┻━━━┻━━━━┻━━━┻━━━━ 小儿营养不良如何分型及分度?针对小儿营养不良如何分型及分度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1)消瘦型:以缺乏能量为主,消瘦为重要特征。皮肤干松、多皱、失去弹性和光泽,头发纤细无光泽、干脆易脱落、体弱乏力、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还可有低血压、低体温、身高增长不良等表现.2)水肿型:以蛋白质缺乏为主,水肿为主要特征,皮下脂肪不减少甚至增多,外观虚胖。严重时出现下肢或全身可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