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纯棉织物撕裂性能实验

纯棉织物撕裂性能实验

纯棉织物撕裂性能实验
纯棉织物撕裂性能实验

纯棉织物撕裂性能实验

本实验通过采用剑杆织机,织造了5种相同经密、不同纬密、不同组织的织物,通过实验得出织物组织结构、结构参数紧度对织物撕裂性能的影响规律.

实验

1.1 材料

利用9.7×2tex(60S/2)的漂白纯棉股线作为经纬纱线,采用硕奇公司的全自动梭织打样机织造.织造相同经密,不同纬密的平纹、1/3右斜纹、简单透孔、简单蜂巢、8/3纬面缎纹5种组织,共25种试样.考虑到机织物设计原理中,机织物的结构相问题,实验将经密设为320 根/10cm;纬密分别设135 根/10cm,197根/10cm,258根/10cm,320根/10cm,381根/10cm。

1.2 测试方法

(1)试样每块样品截取两组试样,一组为经(纵)向,一组为纬(横)向.每组试样至少有5块试样,要求每两块试样不能含有同一根长度方向或横向的纱线.不能在距布边150mm内取样.试样的具体尺寸如图1所示.

(2)指标实验采用单缝法对织物的撕破强度进行测试.本实验以五峰平均撕裂强力作为织物抗撕裂

强力的评价指标.五峰平均撕破强力是指在单缝法撕裂过程中,在切口后方撕破长度5mm后,每隔12mm分为一个区,5个区的最高负荷值的平均值为五峰平均撕裂强力,也称平均撕裂强力、五峰均值撕裂力.其单位为牛顿(N).

从实验得到的曲线图上可以读出五峰的值,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紧度以及不同的组织对织物撕

裂性能的影响.典型的撕裂特征曲线如图2所示,图2是平纹织物在纬密为320根/10cm 时的经向撕裂图,也是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数据整理方法.

把撕裂曲线分为5个区,读出每个区的最高载荷值然后求其算术平均值.从图2中可以读出T1,T2,T3,T4,T5 的值,然后利用T=(T1+T2+T3+T4+T5)/5求出撕裂强力值.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实验数据.

1.3 测试仪器

INSTRON5565万能强力机(标准集团提供)

织物坚牢度实验

织物坚牢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悉测试织物坚牢度的仪器,掌握操作要领、试样准备、指标概念。本实验主要测试织物的拉伸、顶裂、撕裂性能。参见GB/T 3923.1、GB/T 3917.1、FZ/T 01030、FZ/T 01031、FZ/T 80007.1 二、实验仪器与用具、试样 HD026N 型多功能电子织物强力仪(或其他专用强力仪),YG033A 型落锤式织物撕裂仪(如图1所示),尺子,剪刀,机织物和针织物若干。 图1 YG033A 织物撕裂仪和HD026N 型多功能电子织物强力仪 三、实验方法、步骤 1. 裁样 按要求准备机织物扯边纱条样经纬向各5块,作拉伸实 验,如欲比较与剪切条样的结果差异,也准备对应的经纬向各 5块试样。按要求准备机织物单舌撕裂样经纬向各5块,落锤 撕裂样经纬向各5块。准备针织物顶破试验用直径6cm 的圆形 样5块。取样位置见图2。 2. 拉伸测试 ①在仪器设置菜单中设置“试验方式”为定速拉伸, “隔距”为200mm ,“拉伸速度”为200mm/min ,“试 验次数”为10,“试样方向”为经纬向各半。 ②退出参数设置,进入“自动校定长”菜单,完成隔距设置。 图2 从实验样品上剪取试样实例

③退出“自动校定长”菜单,进入 “力值复0”菜单,完成零点校正。 ④退出设置菜单。自动进入测试状 态。 ⑤夹持试样(如图3),预加张力按 表1中的要求选择,按“拉伸”键或“启 动按钮”,完成一次测量。 表1 预加张力的确定 图3 舌形试样夹持方法 ⑥重复上一步,完成全部测试,打印机打印出测试结果、指标和统计值,必要时可以打印拉伸曲线。 3.撕裂测试 ①设置“试验方式”为撕裂试验,“撕裂长度”为150mm,其他不变 ②夹持试样,按“拉伸”键或“启动按钮”,完成一次测量。 ③重复上一步,完成全部测试,打印机打印出测试结果、指标和统计值,必要时可以打印撕裂曲线。 4.顶破测试 ①设置“试验方式”为顶破试验,其他不变。 ②将圆形试样放入夹样器,用专用扳手拧紧,把夹样器放入仪器卡槽,按“拉伸”键或 “启动按钮”键,完成一次测量。 ③重复上一步,完成全部测试,打印机打印出测试结果、指标和统计值。 5.落锤撕裂测试 ①将扇形锤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抬高至试验开始位置,并将指针拨至指针挡板处,使定

(纺织行业)纺织品检测

纺织品检测 ========== 纺织品作为时尚产品的代表,虽然凭借时尚的概念可以轻易引起不理性的消费,但产品的质量、各项性能和遵守相关法规也是产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宁波捷通提供纺织品的各项检测服务,出具ITS天祥/ TUV莱茵国际权威检测报告,为您的产品出口提供有力的保障! 检测服务专线:0574-******** 宁波捷通认证/ 邹小姐 【织物可燃性测试项目】 1. 普通织物的燃烧性能ASTM D1230,US CPSC 16 CFR PART 1610 ,CAN/CGSB-4.2 No. 27.5 2. 布料的燃烧速率(45度角)JIS L 1091 Method C,FTMS-191 Method 5908 3. 布料易燃性ISO 6941 EN 1103 4. 英国睡衣安全测试BS 5722,BS 5438 ,SI 1985 No. 2043 5. 澳洲儿童睡衣AS/NZS 1249 6. 瑞典成衣燃烧性能KOVFS 1985:5 7. 儿童睡衣DOC FF 3 US CPSC 16 CFR Part 1615,DOC FF 5 US CPSC 16 CFR Part 1616 8. 儿童睡衣燃烧性能EN 14878 9. 家具填充物防火测试California Technical Bulletin 117 10. 英国家具(防火及安全)条例SI 1988 No. 1324 ,BS 5852-2:1979,BS 5852-2:1982 11.家具—装潢家具可燃性的评价EN 1021-1, 2 12.地毯表面燃烧测试DOC FF 1 US CPSC 16 CFR Part 1630,DOC FF 2 US CPSC 16 CFR Part 1631 13.帐篷CPAI 84 14.毛毯ASTM D4151 15.汽车座垫防火测试FMVSS 302 ,GB 8410 16.汽车内饰防火测试ECE 44-Annex 4 17.美国带垫家具行动委员会UFAC Test Standard 18.床上用品燃烧性能BS EN ISO 12952-1, 2 ,EN ISO 12952-1, 2 ,NF EN ISO 12952-1, 2 19.表面燃烧BS 4569 20.非家用的衬垫类家具的阻燃性测试BS 7176:2007 21.窗帘及帘用织物的防火测试BS 5867:2008 22.防护衣防火测试BS EN ISO 15025:2002,BS EN 531 Code Letter A 23.聚乙烯塑料膜的燃烧测试CPSC 16 CFR 1611 24.美国加州床上用品填充物的阻燃测试California Technical Bulletin 604 (Draft) 25.睡袋的阻燃测试CPAI 75 ,ASTM F 1955 26.窗帘的防火性EN 1101 ,EN 1102 27.纺织品垂直方向试样易点燃性的测定ISO 6940,GB/T 8746 28.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ASTM D6413,GB/T 5456 29.服装织物燃烧性能测定EN 1103 30.纺织品和薄膜的燃烧性能测试(窗帘)NFPA 701:1989 31.帐篷织物燃烧性能测试BS 6341

棉织物预处理及染色实验

染整工艺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棉织物前处理及染色实验 系别:轻化工程系 班级:轻化工程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同组同学: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实验一棉织物前处理及染色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棉织物和纱线的丝光方法,直接染料染色的一般方法。 文献综述 一、前处理 纺织产品染整加工中的前处理包括: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工序。主要目的是去除各种杂质,提高织物的白度和吸水性以满足后续染整加工的需要。但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也包括一些以改善织物品质为目的的过程,如丝光,热定型等。 简化工序,缩短工艺流程,节约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是人们愈来愈感兴趣的课题。近年来,国内印染界在棉织物的短流程加工工艺以及冷轧堆加工工艺研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棉织物碱氧一浴冷轧堆工艺和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等;棉织物前处理和染色合一的工艺也有一定量的研究,但使用的染料多是直接,硫化和还原染料,而活性染料未见报道。 棉织物前处理和活性染料染色一浴一步冷轧堆这种合二为一的工艺有很多影响因素要考虑,既要考虑织物上的人为杂质和天然杂质的去除,又要考虑处理液中各染化料之间的相容性,如活性染料是否耐强碱水解和双氧水破坏以及活性染料的某些结构是否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等。 二、基本原理 成熟的棉纤维中含有果胶蜡质、蛋白质、灰分、木质素及色素等天然杂质,itd纯棉织物除此之外,还含有大量的人为杂质,如浆料、油污及其他杂质等。这些杂质的存在严重影响棉织物的染整加工,一般在染色加工前去除。 从上述杂质的结构及去除的原理分析,烧碱在高温时借助于表面活性剂,能将淀粉等浆料溶胀,使其变成溶胶状物质,从织物上脱落;再之,它又能使果胶质与纤维素相连的醋键水解断裂,同时也能打断它们的分子链,对蛋白质分子,碱促使其酰胺键断裂而溶解,脂肪物质则与碱发生皂化而榕解,高级脂肪醇及其他物质可借助于表面活性剂去除。若将保险粉、还原剂和碱同浴,也有利子棉籽

ASTM D1424-96冲击摆锤法测定织物的撕破强力 中文版

ASTM D1424-96冲击摆锤法测定织物的撕破强力 关键词: ASTM D1424-96冲击摆锤法测定织物的撕破强力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冲击摆锤装置测定织物进一步撕开所需的力。 1.2 本标准适用于大部分的织物,例如:机织物、多层毛毯、绒类织物、安全气袋织物。可以用来 测定那些在测撕破时容易撕偏的织物。可测试织物经处理前、退浆后,经涂层、树脂整理或其它的整理以后的撕破力,也可测定织物湿态情况。 1.3 对于经编织物,本标准仅可测试其经向撕破力,不适合测定其的纬向撕破力。除经编外的其它针织物均不适合采用本标准。 1.4 本标准有两种单位:SI制和美国客户的单位,两者单位务必区分。 1.5 本标准未涉及到安全方面的介绍。但希望在操作本标准前,应建立一些与安全卫生有关的管理文件。 2. 参考文献 2.1 ASTM D123纺织品的相关术语; 2.2 ASTM D629纺织品定量分析法; 2.3 ASTM D689 测定纸的撕破强力; 2.4 ASTM D1776纺织品测试的调湿; 2.5 ASTM D2904 纺织品对比测试结果分布分析; 2.6 ASTM D2906 纺织品精度和误差的说明 2.7 ASTM D4848 纺织品的强力、变形及相关指标的术语。 3. 术语 3.1 定义 3.1.1 机器横向(CD):与织物受力方向垂直,即与两夹钳中心线垂直的方向。

3.1.1.1 机器横向与机织物的纬向或宽度方向类似。 3.1.2 撕破长度:从开始施加力到试样被撕开至终止时切口进一步撕开的距离。 3.1.3 机器方向(MD):与织物受力方向平行的方向,即与两夹钳中心线一致。 3.1.3.1 机器方向有点类似织物的长度方向或经向。 3.1.4 撕破能量:撕破试样时所做的功。 3.1.5 撕破强力:在规定条件下,将试样上初始切口进一步撕开所需的力。 3.1.6 抗撕破强力:织物抵抗被撕破的能力。 3.1.7 织物:由纤维或纱线交织而成的一种平面结构。 3.1.8 本标准中用到的其它纺织术语,请参照ASTM D123,与纺织品强力和变形有关的术语,请参照ASTM D4848。 4. 原理 4.1 试样固定在夹钳上,将试样预先剪一切口,并将试样撕开一定长度,其抵抗撕破的能力可以从摆锤释放的能量体现,并从仪器刻度盘上读出其数据。 5. 意义和实用性 5.1 商业上广泛采用摆锤法测定撕破强力,但需注意对于有些布种,买卖双方可能会测出不同的结果。因此按照5.1.1描述进行对比测试是很有必要的。 5.1.1 在商业上,一旦由于测试结果的不同而产生争执时,买卖双方应该做一些对比测试以便查清两家实验室间的差异所在,建议选用权威机构来做对比可能会更好。同时,两方选择的样品应保证一致,一般的做法是两方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以查清整个的水平情况。一旦发现两方有差异,应尽快纠正统一,否则必须向对方解释结果差异的原因。 @=================@###page###@=================@ 5.2 如果经过验证OK,也可采用微处理系统进行测试数据收集(即数字式撕破仪)。 6. 仪器 6.1 冲击摆锤撕破仪:仪器包含有:一个固定夹钳,一个连接摆锤一起摆动的可动夹钳,调水平部件,固定摆锤的定位键,该键往下按即可释放摆锤,显示力值的指针。

织物面料防水透湿性能测试方法

织物面料防水透湿性能测试方法 纺织品耐水压性能测试是非常规项目检测,但随着防水等特种整理纺织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及外商对该类商品技术指标要求的提高,纺织品耐水压性能测试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水蒸气透过法 1、正杯法 A,中国国家标准:GB/T12704-91 B B,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 E96 Produce B and D C,日本工业标准:JIS L-1099 A2 D,加拿大标准:(CGSB)-4.2 No.49-99 E,英国标准:BS 7209-1990 2、倒杯法(也叫吸湿法) A,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 E96 BW(1995版和2000版) 3、干燥剂法 4、正杯法 A,中国国家标准:GB/T 12704-91 A B,日本工业标准:JIS L-1099 A1 C,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 E-96 A、C、E

5、倒杯法 A,日本工业标准:JIS L-1099 B1、B2 B,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 E-96 C,比利时UCB公司标准:UCB 法 D,英国标准:B.T.T.G法 二、出汗热盘法,也称皮肤模型法 A,ISO标准:ISO 11092 B,消防防护服测试:NFPA 1971 C,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 F 1868-98 B D,德国标准:DIN 54 010 T01-A 三、出汗假人法 出汗假人法出汗假人法的假人有点像热盘,用来模拟典型人体的形状和尺寸。假人测试比出汗热盘测试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可以考虑更多的变量,包括服装覆盖人体的表面积,纺织品的层数和人体表面空气层的分布,松还是紧配合,人体不同部分的皮肤温度差异,身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等。但是,还没有一个出汗假人可以测试在诸如行走时动态条件下的蒸发热阻力。当前,还没有出汗假人的设计标准和测试步骤。而且由于出汗假人更加复杂和昂贵,使得假人测试费用比热盘法高。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 1. 练漂 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1) 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烧毛: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4)煮练:

纯棉织物撕裂性能实验

纯棉织物撕裂性能实验 本实验通过采用剑杆织机,织造了5种相同经密、不同纬密、不同组织的织物,通过实验得出织物组织结构、结构参数紧度对织物撕裂性能的影响规律. 实验 1.1 材料 利用9.7×2tex(60S/2)的漂白纯棉股线作为经纬纱线,采用硕奇公司的全自动梭织打样机织造.织造相同经密,不同纬密的平纹、1/3右斜纹、简单透孔、简单蜂巢、8/3纬面缎纹5种组织,共25种试样.考虑到机织物设计原理中,机织物的结构相问题,实验将经密设为320 根/10cm;纬密分别设135 根/10cm,197根/10cm,258根/10cm,320根/10cm,381根/10cm。 1.2 测试方法 (1)试样每块样品截取两组试样,一组为经(纵)向,一组为纬(横)向.每组试样至少有5块试样,要求每两块试样不能含有同一根长度方向或横向的纱线.不能在距布边150mm内取样.试样的具体尺寸如图1所示. (2)指标实验采用单缝法对织物的撕破强度进行测试.本实验以五峰平均撕裂强力作为织物抗撕裂 强力的评价指标.五峰平均撕破强力是指在单缝法撕裂过程中,在切口后方撕破长度5mm后,每隔12mm分为一个区,5个区的最高负荷值的平均值为五峰平均撕裂强力,也称平均撕裂强力、五峰均值撕裂力.其单位为牛顿(N).

从实验得到的曲线图上可以读出五峰的值,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紧度以及不同的组织对织物撕 裂性能的影响.典型的撕裂特征曲线如图2所示,图2是平纹织物在纬密为320根/10cm 时的经向撕裂图,也是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数据整理方法. 把撕裂曲线分为5个区,读出每个区的最高载荷值然后求其算术平均值.从图2中可以读出T1,T2,T3,T4,T5 的值,然后利用T=(T1+T2+T3+T4+T5)/5求出撕裂强力值.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实验数据. 1.3 测试仪器 INSTRON5565万能强力机(标准集团提供)

织物防水性能检测标准和方法

织物防水性能检测标准和方法 1. 通防水性能测试标准 纺织品防水性能检测也称抗水性检测,主要分为抗水渗透性(静水压)检测、表面拒水性(喷淋)检 测和淋雨测试,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方法见下表 1: 表 1国内外主要检测标准 检测项目 淋雨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T 14577-1993 ISO 9865-1991 AATCC 35-2000 JIS L1092-1998 6.3 GB/T 4745-1997 ISO 4920-1981 AATCC 22-2001 JIS L1092-1998 6.1 GB/T 4744-1997 ISO 811-1981 织物拒水性测定邦迪斯门淋雨法 纺织品邦迪斯门淋雨试验法测定织物拒水性 防水测试:雨水试验 纺织品抗水性检测邦迪斯门法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 测定织物表面抗湿性(喷淋试验) 拒水性:喷淋试验 表面拒水性 (喷淋)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喷淋法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静水压试验 耐水性:液体静压测试 抗渗水(静水 压) AATCC 127-2003 JIS L1092-1998 6.1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静水压法 上表中的国家标准和日本 JIS 方法体系的技术方法基本上等效采用 ISO ,而 AATCC 方法检测方法与 ISO 的 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ATCC 的静水压检测只要求至少有 3个样品,而喷淋检测的评级采用打分制且可评中间 级别;而淋雨检测使用不同的淋雨仪且只衡量吸水纸的质量变化。 2. 防水性能测试方法 2.1静水压(ISO 811-1981)

2.1.1应用范围及原理 静水压检测适用于测定紧密织物(如帆布、油布、帐篷布及防雨服装布等)水渗透时的压力,理论上 纺织品的静水压(P)可以用以下公式求得: ?2γL cosθ P = ρgr 式中: γL——水的表面能; θ ——微孔内壁与水的接触角; r ——微孔半径; g ——重力加速度。 由公式可见,当 90°<θ<180°时,θ越大,织物表面能越低,微孔的半径(r)越小,静水压(P) 越高。而静水压的检测结果在样品和试验液体一定的条件下,与水温、测试面积和水压上升速率有关。试 验结果表明,织物的静水压性能中大约有52%是由织物表面孔径决定的,有44%是由织物表面能决定的,有4%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故防水级别要求高的织物在织物的表面必须有微小而均匀的孔和非常低的表面能。 2.1.2试验仪器 耐静水压测试仪,如图1。 图1耐静水压测试仪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是染整加工常见的面料。常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以及硫化染料的染色加工方法。 一、棉织物直接染料染色 特性: 1、直接染料是一类能在中性染浴中,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水溶性染料。 2、直接染料色谱齐全,应用方便、价格低廉、耐洗牢度不好,日晒牢度欠佳。常需要采用固色剂处理。

性能和方法: 1、染色性能: 1.1 直接染料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1.2 直接染料染色中经常使用的促染剂为食盐和元明粉。选用元明粉作促染剂能得到较鲜艳的色泽。 1.3 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必须采用软水染色。 2、染色方法 2.1 一般在普通绳状染色机上进行,染色浴比为1:15-30浅色的浴比要比深色的大些。 2.2 染色温度一般采用近沸点染色,以获得良好的移染性,(所谓移染是指染料从纤维上浓度高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以及良好的色光和牢度。染色一般由常温开始(深色的可由60℃-80℃开始)。

3、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 1、利用阳离子固色剂,以固色剂Y 和固色剂M处理,来提高其牢度。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 二、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 特性: 1、活性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

2、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较好,匀染性好,色谱较齐,应用方便,耐晒牢度较好。 影响活性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 1、亲和力的影响 1.1 在使用亲和力很大的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比较高的上染百分率,有利于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但必须加强洗涤,否则会影响染色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 2、浴比的影响 2.1 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浴比,这一方面提高了固色率,同时也减少活性染料在染浴中的水解。 3、温度的影响 3.1 K型活性染料,就有必要在较高温度下染色。 X型活性染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促进染料的水解,则不能在高温

织物撕裂仪_撕裂强度测试仪实验原理

织物撕裂仪_撕裂强度测试仪实验原理 适用范围: 织物撕裂仪用于各种机织物的抗撕裂强力的测定(Elmendorf埃尔门道夫法),亦可用于厚纸张、塑料布、电工胶布等的抗撕裂强力的测定。 测试模式:Elmendorf(埃尔门道夫)冲击摆锤法 相关标准: GB/T 3917.1 FZ/T60006 FZ/T75001 ISO1974/9290 ASTM D1424/5734 等 技术参数: 1、撕裂力范围:A:0~16N B:0~32N C:0~64N 2、测力精度:≤±1分度 3、试样尺寸:100×63mm 4、切口长度:20±0.2mm 5、撕裂长度:43mm 6、外型尺寸:400×210×395mm 7、重量:30kg

手动式织物撕裂仪测试: 1、测试样的安装、将调湿后的样品放入夹具中下﹐将样品沿着平面拉紧﹐避免出现褶皱。将测试杯置于测试样上方 2、旋转手轮 (1)顺时针方向以120转/分的速度旋转手轮﹐直至样品破裂。 (2)在样品破裂的瞬间停止旋转手轮 (3)样品破裂之后迅速地放松样品上面的夹环﹐将手杆逆时针旋转到起点﹐使薄膜放松﹐记录膨胀薄膜所需的压力﹐记录样品破裂所需要的总压力。 (4)注如果刻度盘上显示出压力停止上升了﹐但样品还没有破裂﹐推动操作杆去除压力。记录下样品超过测试机的测量极限的伸长。 自动式织物撕裂仪测试: (1)将调湿后的样品放入夹具中下﹐将样品沿着平面拉紧﹐避免出现褶皱。将测试杯置于测试样上方 (2)将操作手柄移向左边使薄膜膨胀。 (3)当薄膜膨胀时,握住操作杆下边或右边的插销。 (4)当样品破裂的瞬间﹐尽力回转插销﹐使操作杆回到中间位置。记录下样品破裂需要的总压力。 (5)样品破裂之后迅速地放松样品上面的夹环﹐将插销摆动到其正常位置﹐将薄膜上的压力去掉﹐将操作杆推向右边﹐记录下膨胀薄膜所需的压力。

织物透气性测试方法

织物透气性测试方法 1、织物的透气性能 透气性是气体对薄膜、涂层、织物等高分子材料的渗透性,是聚合物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与聚合物的结构、相态及分子运动情况有关。而织物的透气性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下,单位时间内流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体积。一般气体通过织物有交织空隙和纤维间缝隙两条途径,而以交织空隙为主要途径。 对于纺织品而言,面料的透气性能直接影响了其服用的舒适性。如果织物的透气性小,会因为人体热、湿不易排出而使人感到闷热不适。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主要因素有纤维的几何特征、纱线特数、纱线捻度、织物密度、组织厚度以及加工方式等等都会影响织物的透气性能。比如,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吸湿性好,透水性和透汽性好,但透气性差;橡胶、塑料凳制品不具备透气性,织物经砂洗、 2、织物透气性的测试标准 2.1 国家标准 对织物透气性的测定,我国是主要根据GB/T 5453-1997标准,此标准适用于多种纺织织物,包括产业用织物、非织造布和其他可透气的纺织产品。他仅仅是在测试时对压降进行了服用织物与产业用织物的细微区分。服用织物压降选择100Pa,产业用织物压降为200Pa。国家标准GB/T 5453-1985《织物透气性试验方法》中以透气量(织物两面在规定的压力差下,单位时间内流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体积)衡量织物透气性指标,修订标准GB/T 5457-1997才用透气率(在规定的试样面积、压降和时间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表示祝的透气性能。 2.2 国外标准 国际标准有ISO 9237-1995(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产业用布、非织造布上)和ISO 7229-1997(主要用于橡胶或塑料涂层织物);美国材料试验与协会标准为ASTM D 737-1996(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英国国家标准是BS 5636(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096-1999《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且日本工业标准中规定了织物的透气性能测试的方法分为A法和B法。

棉织物化学改性及其染色工艺

棉织物化学改性及其染色工艺研究 2006-10-17 摘要:本文对棉织物利用纤维素纤维改性剂PECH-amine改善其染色性能进行了探讨。优化了棉织物利用PECH-amine改性的方法和改性工艺。确定了采用浸渍法和浸轧法进行棉织物改性的最佳工艺。 关键词:棉织物;化学改性;染色 前言 随着人们日益注重穿着健康和崇尚自然,棉纤维从众多的化学纤维中又重新确立了其重要地位。然而,棉通常用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由于其上染率不够高而需要应用大量的电解质(1),根据染料结构、颜色的不同,用盐量一般为30~150g/L(2)。但大量电解质的使用会造成含有大量染料和盐的废水而严重污染环境。目前对印染废水中有机化合物的处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染色过程中大量加入或生成的无机盐(如氯化钠、元明粉)还不能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及生化方法加以处理(3)。高含盐量的废水的排放将直接改变江湖河水的水质,破坏水的生态环境,其次盐分的高渗透性将导致江湖及印染厂周边的土质盐碱化,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很久以来许多研究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探求纤维的化学改性,以提高其染色性能。本文选用东华大学研制的纤维素改性剂PECH-amine对纤维进行改性,通过改性,能提高棉纤维对染料的上染率,达到实质上的竭染,实现染色废水中基本无盐无染料的清洁染色的目的(4)。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 1.1.1 织物21×21,108×58丝光棉纱卡半制品(新乡印染厂提供)。

1.1.2 药品PECH-amine改性剂(东华大学提供);烧碱为分析纯;染料(工业品) 1.1.3 仪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S型恒温水浴(巩义市英峪仪器厂);MSC—1多光源分光测色仪(日本须贺试验机株式会社)JA2003电子天平(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和步骤 浸渍法改性工艺过程:将织物浸入含有改性剂、烧碱的工作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浸渍一定时间后取出,然后水洗,自然凉干。 浸轧焙烘法改性工艺过程:织物在含有一定浓度的改性剂和烧碱的工作液中二浸二轧,轧余率为80%,在60~70℃下烘干,然后在规定温度下焙烘,水洗至中性,自然凉干。 室温堆置法:织物在含有一定浓度的改性剂和烧碱的工作液中二浸二轧,室温堆置24小时,取出水洗,自然凉干。 改性后染色:改性后染色工艺为50℃入染,升温至规定温度,染色40分钟取出水洗、(皂洗)、水洗。 1.3 实验测定 上染百分率:使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在所选用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染色前后染液的吸光度,按下式计算: 上染百分率%=(1-×100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案

方案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班级:09纺检二班组别:第七组 一、根据任务中织物类别采样 涤纶:化纤物(机织物) 二、分析织物用途 服装 三、根据用途确定性能及指标 四、根据测试仪器选择工具及其他

五、设置参数

六、试样规格及数量 ? 1、断裂强力:规格:抽取样品数量10块,每段长度至少1m ,全幅,每组试样是五经五纬 长度≥200mm 宽达50mm ;数量:10段。 ? 2、单位重量:规格:0.01㎡圆形或矩形;数量:5块。 ? 3、撕破强力:规格: 如下图;数量:四块。 ? ? 4、顶破强力:规格:直径为60mm 试样;数量三块。 ? 5、悬垂性:规格:240mm 直径圆;数量20块。 ? 6、平挺性:规格320mm ×380mm ;数量:2块。 ? 7、耐摩擦色牢度:规格:200mm ×50mm ;数量:经向纬向各两块。 七、设计检查仪器和操作内容 1、涤纶撕裂强力测试 加持试样,将上夹钳锁紧,准备好的试样一端由上夹钳下方插如已开启的夹持口内,试样与钳口平齐,将试样夹紧,松开上夹钳,将试样另一端从松开的下夹钳钳口穿过,夹住已穿过下夹钳口的试样下端。使之伸直,夹紧试样,取下张力压。 2、理论单位面积重量测试 先将小样品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调湿,然后裁取尺寸0.1m ×0.1m 圆形或矩形试样,称重计算单位面积重量。 100m m 75mm 50mm 43mm

3、涤纶撕破强力 先将扇形锤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抬高到试样开始的位置,将指针拨至销针挡板处。此时,定头与扇形锤上动夹头的两个工作平面正好对齐。然后讲试样左右两半边分别夹入两夹头内,并在长边正中用仪器上的开剪器画出一条规定长度的切口,松掉扇形挡板,动夹头即随同扇形锤迅速沿逆时针方向摆落,与定夹头分离,使试样对撕,直至全部撕破,由拨针在强力读数标尺上独处撕破强力。 4、涤纶顶破强力测试 讲试样装入圆环夹钳中,试样平整无张力,缝边朝向弹子方向,并通过夹钳孔圆心,夹紧试样,圆环夹钳放在支架中。启动仪器,直至涤纶破裂活缝纫线断裂而使接缝处裂开,试验终止,记录最长接缝强力值和顶破扩张度。记录试样最终破裂原因:织物破裂、缝纫线断裂:其他破裂情况。 5、涤纶悬垂性测试 将试样(如图)放在夹持盘上,使OA 线与一支架吻合,加上盖,轻轻向下按三次,禁止3min ,在夹持盘下方装有抛物反光镜,反光镜的焦点上有一光源,由反光镜射出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在试样上,未被遮挡的光线被位于上方的另一抛物面反光镜反射,在该反光镜的焦点上装有一光敏原件,把反射聚焦光线的强弱变成电流的大小,仪器显示熟为悬垂系数,经调零后,依次测出OB 、OC 、OD 三个读数。 6、涤纶硬挺度测试 选择一种洗涤和干燥的方法,将每块试样进行洗涤和干燥共循环操作五次,以长度方向为垂直方向,将试样无折叠的悬挂起来,以避免其变形,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将试样调湿2H ,将试样夹在支架上,固定在双侧板上,以长度方向为垂 A C

织物撕破强力的测试方法

织物撕破强力的测试方法 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集中负荷的作用。衣物被锐物钩住或切割,使纱线受力断裂而形成裂缝,或织物局部被拉伸,致使织物被撕开等,这种现象称之为撕裂。抵抗这种撕裂破坏的能力为织物的撕破性能。生产上广泛采用撕破性能来评定后整理产品的耐用性,如经过树脂、助剂或涂料整理的织物,采用撕破强力比拉伸断裂强力更能反映织物整理后的坚牢度变化。 1.织物撕破强力测试方法 关于织物撕破强力测试的方法众多,国标中叙述相关的五种测试方法。根据撕破过程,及撕破机理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测试方法,对比表如下: 对比项测试方法试样尺寸(国 标) 撕裂过程测试仪器 舌形试样(双缝)法长220±2mm, 宽150±2mm 竖直方向被撕裂, 横向纱线撕裂 等速伸长(CRE)试验仪 裤型试样(单缝)法长220±2mm, 宽50±1mm 竖直方向被撕裂, 横向纱线撕裂 等速伸长(CRE)试验仪 梯形试样法长150±2mm, 宽75±1mm 竖直方向被撕裂, 竖直方向纱线撕裂 等速伸长(CRE)试验仪 等速牵引(CRT)试验仪 翼形试样(单缝)法长200±2mm, 宽100±1mm 竖直方向织物呈一 定角度被撕裂 等速伸长(CRE)试验仪

落锤法长100±2mm, 宽75±2mm 冲击撕扯数字式Elmendorf撕破强度测 试仪、电子式撕破强度测试仪 (扇形) 相关术语有: (1)等速伸长试验仪: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一只夹钳是固定不动的,另一只夹钳作等速运动的一种拉伸试验仪。 (2)隔距长度:试验装置上两个有效夹持线之间的距离。 (3)撕破强力:在规定条件下,使试样上从初始切口扩展所需的力。经纱被撕断的称为经向撕破强力,纬纱被撕断的称为纬向撕破强力。 (4)峰值:在强力—伸长曲线上,斜率由正变负点处对应的强力值。 (5)撕破长度:从开始施力至终止、切口扩展的距离。 1.1 GB/T 3917.4——舌形试样(双缝)法 测试原理:在矩形试样中,切开两条平行切口,形成舌形试样。将舌形试样夹入拉伸试验仪的一个夹钳中,试样的其余部分对称夹入另一夹钳,保持两切口线顺直平行。在切口方向施加拉力模拟两个平行撕破强力。记录直至撕裂到规定长度的撕破强力,并根据自动绘出的曲线上的峰值或通过自动电子装置计算出撕破强力。

土工织物试验

土工织物机械性能:抗拉延伸率,握持强度及延伸率,抗撕裂强度,顶破强度,刺破强度,抗压缩性能 土工织物反滤三准则:保土性,渗水性,防堵性 土工布具有:过滤,排水,隔离,加筋,防渗,和防护作用 土工织物取样方法 1每项试验的试样应从样品的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上随机剪取,距样品的边缘应等于或大于100mm,送检样品应不小于1延长米(或2m2)。 2 试样应不含有灰尘、折痕、孔洞、损伤部分和可见疵点。

3 对同一项试验剪取两个以上的试样时,应避免它们位于同一纵向和横向位置上,即采用梯形取样法,如不可避免(如卷装,幅宽较窄),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情况。 4 剪取试样时应满足精度要求。 5 剪取试样前,应先有剪裁计划,然后再剪。 6 对每项试验所用全部试样,应予以编号。土工织物孔径试验 多选用于土工织物孔径试验的颗粒材料 的粒组有(ABD): A 0.075~0.090 B 0.090~0.10 C 0.075~ 0.10 D 0.125~0.15 E 0.15~0.25 F 0.15~ 0.18

答案:0.06--0.075, 0.075-0.09 ,0.09-0.10, 0.10-0.12 ,0.12-0.15 ,0.15-0.20, 0.20-0.25,0.25-0.30等 单位面积质量 目的及适用范围:本试验用于测定土工合成材料单位面积重量。本试验适用于各类土工织物、土工膜和土工复合品. 试验设备及用具:剪刀.尺,最小分度值为1mm。天平,感量0.0lg。 操作步骤:1试样准备:按取样方法制备。2试样面积应不小于100cm2,试样长度和宽度的裁剪和测量读数应精确到1mm。3 试样数量应不少于10块,并进行编号。4称量:

EN 1103 纺织品服装织物燃烧性能测试

EN 1103 纺织品服装织物燃烧性能测试 范围 本欧洲标准详细说明了提纯前后除防护衣外的服装纺织品燃烧性能的测定程序,测试时,使用EN ISO 6941中的表面点火。 清洁(预调湿) 材料应根据EN ISO 6330程序,相当于熨洗须知标签清洗一次。 没有熨洗须知说明的材料应根据EN ISO 6330:2000,程序6A在(40±3)℃时清洗一次,并根据EN ISO 6330:2000,程序E(转鼓式干燥器)进行干燥。 不能采用转鼓式干燥器进行干燥的材料应根据程序A(晾干)进行干燥。 带有“仅限干洗”标签的材料应根据第2条EN ISO 3175中的合适部分进行干洗。 调湿 进过干燥的试样和滤纸应放置在(23±2)℃和相对湿度 (50±5)%的标准大气中。 若调湿后没有立即开始试验,样品和滤纸应各自放置在密封容器中直至测试开始。试样从调湿室或密封容器中取出后应在3分钟内进行试验。 1、 测试程序 7.1 根据EN ISO 6941:2003,10.1表面点火中的程序进行测试,并根据以下修改和/或限制: —火焰应用时间10s; —工业气体:丙烷; —应使用第一条和第三条标志线。 7.2 样品的配制和安装(仅限起毛织物) —握住样品的短边,并摇动试样一次以增加绒毛。摇动应剧烈使织物象搓线一样裂开。以保证所有松的割断起毛线圈都已去掉; —纵向测试时,将样品的绒毛朝下放在带样品支撑销的样品夹上。

7.3 将一张滤纸水平放置在试样下方,离样品下边缘(50±5)mm的平整表面,特点如下: —尺寸:至少150mm×100mm; —每一单位面积重量:(80±20)g/m2; —厚度:(0.20±0.05)mm; —微晶纤维素含量:≥95%。 7.4 每份试样的测量和标注: —开始使用点火火焰到第一条标志线被烧断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开始使用点火火焰到第三条标志线被烧断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若发生表面闪燃; —若滤纸点燃或未点燃。 7.5 若第一条标志线或第一条和第三条标志线都没有被烧断,则应标注每份样品的残焰时间,以秒为单位。

织物性能测试

织物及其分类 织物: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即纺织品。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一组经纱和纬纱在织机上按照一定规律纵横交错织成的制品。 针织物:由一组或者多组纱线在针织机上弯曲成圈并按一定规律彼此相互串套成圈连接而成的织物。 簇绒:在基布上‘载’上圈状纱线或绒状纤维的织物。 非织造布:由纤维、纱线或者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 编结物: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条状物,相互错位、卡位交织、串套、扭辫、打结在一起的编织物。 纯纺织物:由单一纤维原料纯纺纱线所构成的织物。 混纺织物:以单一混纺纱线织成的织物。 交织织物:经纱或纬纱采用不同纤维原料的纱线织成的机织物,或是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原料的纱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纱织物:完全采用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针织物或编结物。 线织物:完全采用股线织成的机织物、针织物或编结物。 半纱线织物:经纬向分别采用股线和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单纱和股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花式线织物:采用各种花式线制织而成的织物。 长丝织物:采用天然丝或化纤丝织成的织物。 织物的紧度:纱线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经向紧度Et,纬向紧度Ew,总紧度Ez。 为经,纬纱线的直径(mm),a,b为两根相邻经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 织造缩率: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与所织成织物长(宽)度l的差值与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的比值,以a表示

织物的分类:(1)按成形方法分为: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和编结物。(2)按原料构成分1按纤维原料分为纯纺、混纺、交织织物。2按纱线的类别分为纱线、半线、花式线和长丝织物。(3)按织物的规格分为1按织物的幅宽分为带织物(幅宽为0.3-30cm的纺织品)小幅织物(40cm左右)窄幅织物(90cm以下)宽幅织物(大于90cm)双幅织物(150cm左右)2按织物的厚度(织物在一定压力下的稳定厚度)分为轻薄型、中厚型和厚重型织物。3按单位面积的质量(每平方米克重)分为轻薄型、中厚型和厚重型织物。(4)按织物印染整理加工工艺分1按织前纱线漂染加工工艺分为本色坯布和色织物。2按织物的染色加工工艺分为漂白、染色和印花织物。3按织物的后整理分仿旧整理、磨毛整理、丝光整理、折皱整理、模仿整理和功能整理。 一般织物及其名称 机织物:1按纺织加工体系分类:棉及棉型织物,毛及毛型织物、丝及丝型织物和麻及麻型织物。2按织物组织分:原组织织物(平纹斜纹缎纹)变化组织织物(重平、方平及变化重平和变化方平组织,加强斜纹、复合斜纹和斜纹变化组织织物,加点缎纹织物和変则缎纹织物)3联合组织织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构成的新组织)4复杂组织织物(至少由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系统纱线组成)5纹织物(又称大提花组织,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 针织物:1按成形方法分: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2按织物成品形式分为:针织坯布、针织成形或半成形产品。 非织造布:1按纤网的形成方法分:干法成网非织造布、聚合物挤出成网非织造布和湿法非织造布2按纤网加固方法分为机械加固法、化学粘合法和热粘合法。 特种织物:按织物结构分为平面型结构和立体型结构。 平面型结构织物分为:1机织物(二轴向斜交机织物,三轴向机织物)2编结物(按编结形状分为圆形编结和方形编结,按编结织物厚度分有二维平面编结和三维立体编结)3复合针织物 立体型结构织物分为:1立体型结构机织物(三向正交立体织物)2立体型结构针织物(多轴向经编织物)3立体型结构编结物4立体型结构非织造布

织物撕破强度测试

织物撕破强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落锤式撕破强度实验方法。 2、进一步加强理解单缝撕裂时受力三角区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受力三角区的大 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基础知识 织物中经纱或纬纱受到其轴向相垂直的外力,逐根受到最大负荷发生断裂时称为撕破强度。 织物的撕破是比较常见和容易发生的一种破坏形式。由于裂口处局部受力的特殊性,织物撕裂强度远小于其拉伸断裂强度。往往由于局部撕裂破坏而造成织物失去使用价值。同时撕破强度指标是衡量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局部受力时的抗损能力的主要质量指标。织物的其他力学破坏形式(顶破、磨损等)也常都以撕破为最终破坏形式出现,为了提高织物的寿命,必须研究织物撕破。 织物撕破强度的实验方法,常用的有单缝撕破、舌形撕破、梯形撕破及单缝落锤法撕破等。目前常用的为单缝撕破。 单缝撕破可在强力实验机和落锤式撕破仪上进行。如图4-1(a)为强力机上的单缝试条,(b)为落锤式撕裂仪上的试条,试样沿一个方向剪开一段形成两瓣分别夹在实验机的上下夹头中,当夹头相对运动或重锤摆动时,横向纱线沿裂口断裂,测取其强度。 撕裂的特征是纵向纱线受拉,横向纱线滑动,滑动产生的摩擦力是横向纱线

受扯拉,因此,横向纱线形成一个受力三角区,即其底边的第一根纱线变形最大,负担的外力最大,随着离开第一根纱线的距离越远,受力越小,当拉扯到第一根纱线达到断裂伸长时,便发生断裂和出现第一个撕裂峰值,于是下一根纱线开始成受力三角区的底边,为此,横向纱线依次陆续断裂织物被撕破。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 实验仪器为YG(B)033A型落锤式织物撕裂仪,结构见图4-2所示。 实验工具为织物试样、钢尺、剪刀和试样样板。 图4-1 YG(B)033A型落锤式织物撕裂仪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样:在离布边150mm以内处剪取试样的有效长度约为100mm×63mm(不须修扯边纱),切口线长20mm,撕裂长度43mm。用模具或样板划线后裁剪,经、纬向各测试五块。 2、实验步骤 ⑴ 仪器调整,使仪器放在坚实的桌子上,调整平调螺钉,使仪器处于水平位置,然后用平调螺母使之固紧。 ⑵按下撕裂刀把,刀片应回复原位,试样切口长度应为20±0.2mm,如果刀口长度不到或超过时应调整刀片。 ⑶ 选择读数范围。撕裂强度在300克以下者,将摆中间的辅助重锤除去,读外圈读数;撕破强度在3000克以上者,两个重锤同时使用,读内圈读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