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杀菌剂-酰胺类

杀菌剂-酰胺类

杀菌剂-酰胺类
杀菌剂-酰胺类

酰胺类杀菌剂

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至今已有30多个品种商品化,其中80年代以后开发的占一半以上。下面主要介绍近年来开发的新品种。罗门哈斯公司开发的噻氟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即在菌三羧酸循环中抑制琥珀酸酯脱氢酶的合成。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和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有活性。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立枯病等有特效。既可用于水稻、禾谷类作物和草坪等的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125~250g/hm2),又可用于禾谷类作物和非禾谷类作物拌种处理(7~30g/100kg种子),商品名为Greatam、Pulsor、Beton。日本拜耳公司开发的环丙酰菌胺是一种环丙烷羧酰胺内吸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与现有杀菌剂不同,无杀菌活性,不抑制病原菌丝的生长,以预防为主,治疗活性较弱。主要用于稻田防治稻瘟病,用药量为75~400g/hm2,商品名为Win、Winadmire、Solazas、Arcado、Protega。环酰菌胺是拜耳公司开发的另一个保护性杀菌剂,由于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对授粉昆虫和动物无毒害作用,已被美国环保局划为减少危害农药。该品种主要用于防治葡萄、桔柑、桃树、草莓和蔬菜等作物上的各种灰霉病及念株菌引起的病害,且与已有杀菌剂苯并咪唑类、酰亚胺类、三唑类、嘧啶胺类、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等无交互抗性。用药量为370~1000g/hm2,商品名为Teldor、Password、Elevate。呋吡菌胺是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其抑制真菌线粒体中的琥珀酸的氧化作用,从而避免立枯丝核菌丝体分离,而对

真菌线粒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氧化作用无影响,其具有优异的预防治疗效果,对担子菌纲的大多数病菌绢病等有特效。大田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剂量为450~600g/hm2,商品名为Limber。噻唑菌胺是由韩国LG生命科学公司开发的新型噻唑酰胺类杀菌剂,能有效地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体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使用剂量为200~250g/hm2,它的可湿性粉剂(25%WP)已在韩国上市,商品名为Guardian。硅噻菌胺是由孟山都公司开发的含硅的噻酚酰胺类杀菌剂。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与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作用机理不同,研究表明其是能量抑制剂,可能是ATP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残效期长。主要作种子处理,用于小麦全蚀病的防治,使用剂量为5~40g/kg种子。氰菌胺是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与巴斯夫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新颖内吸性杀菌剂,属于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对水稻稻瘟病防效优异,且持效期较长。茎叶处理用量为200~400g/hm2,灌施剂量为2100~2800g/hm2,商品名为Achieve、Achi-Bu、Helmet。此外,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双氯氰菌胺、安万特公司开发的氟酰菌胺、捷利康公司开发的环啶菌胺、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的penthiopyrad等品种也属于酰胺类杀菌剂。酰胺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许多品种之间互不相同。

酰胺类杀菌剂在世界杀菌剂市场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甲霜灵、恶霜灵、苯霜灵和甲呋酰胺等苯酰胺类杀菌剂中,仅高效甲霜灵2002的销售额就达到2.25亿美元。它们作为防治霜霉目真菌的专用药剂,具有显著的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广泛应用于马铃薯和番

茄晚疫病的防治。然而,由于苯酰胺类杀菌剂对病菌作用位点单一(只对卵菌类有高效),一旦作用位点发生突变,药剂即不能在其位点发挥作用,因而导致病菌易产生抗药性。据报道,由于抗药性产生而导致药效降低的事例已屡见不鲜。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近年来一些具有独特作用机理的酰胺类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成功,使这类杀菌剂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谷氨酰胺的研究新进展

免疫营养:谷氨酰胺的研究新进展 自此Dudrick和Wilrmore [1]于1967年由小狗的实验证实,经腔静脉输高热量与氮源可获得动物生长发育的结果,并在小儿外科临床应用获得成功后,临床营养开始有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传统营养支持的基本目的是:提供充足的能量和氮源,以适应机体的代谢需要,保持瘦肉体,维持生理内稳态,促进病人康复。为达到一目的,在营养支持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静脉内高营养(intravenous hyper-alimentation)、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人工胃肠(arti ficial gut)、代谢支持(metabol-ic support)等概念.每一新概念的问世与研究,都推动着临床营养向高水平的领域发展,使之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的技术,营养支持已成为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的关键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表明,营养支持可以改变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仅仅是由于纠正和预防了治疗对象的营养不足,更重要的可能是通过其中特异营养素的药理学作用达到治疗目的。某些营养物质不仅能防治营养缺乏,而且能以特定方式刺激免疫细胞增强应答功能,维持正常、适度的免疫反应,调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轻有害的或过度的炎症反应,维持肠屏障功能等。这一新概念最初被称之为营养药理学(nutritional pha rmacology),近年来更多的学者称之为免疫营养(immunonutrition)以明确其治疗目的。即将某些特异性营养物添加于标准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中,可以达到增强免疫功能和调节炎性反应,保护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等作用[2]。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是现代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免疫药理作用的营养素亦随着研究的进展日趋增多, 研究较多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的营养素包括谷氨酰胺、精氨酸、ω-3脂肪酸.核苷酸、膳食纤维等。 1 作用机制 谷氨酰胺(Gln)是血循环和体内游离氨基酸池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Gln所含的酰胺氮是所有细胞的生物合成所必需,体内细胞利用Gln可合成嘌呤、嘧啶、氨基糖及其它氨基酸。因此,Gln是蛋白质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被认为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条件必需氨基酸。体内以快速增殖为特征的细胞对Gln具有很高的摄取率,如肠黏膜细胞、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等。最初的研究认为,Gln参与免疫营养是作为 营养物质来修复肠上皮,维持肠屏障功能,防治肠道细菌和毒素易位,减少肠源性感染。免疫营养的研究进展表明,Gln可被不同的免疫组织利用。在创伤和脓毒血症时,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对Gln的需求增加,致使机体对这一营养素的需求量超过其产出量,血和组织

世界杀菌剂大全

类 别 品种作用机理和特点防治对象 酰胺类氟吗啉 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 吸强,高活性,持效期长。 霜/疫霉病特效 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霜/疫霉病特效 叶枯唑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水稻白叶枯病 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对白菜根肿病特效根肿/根腐/猝倒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对担子菌特效立枯/黑粉/锈病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白粉病 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小麦全蚀病 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粉锈/霜霉/菌核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灰霉/黑斑/ 菌核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晚疫/霜霉病 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稻瘟病 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白粉/霜霉/稻瘟病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Ⅰ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霜/疫/腐霉 高效苯霜灵卵菌病害 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刺激省黑穗/锈病

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水稻纹枯病 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 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稻纹枯特效立枯/纹枯/雪腐 甲丙烯和咪唑类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所有真菌病害肟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无交抗,广谱/渗透/内吸/保护白粉/叶斑等 啶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熏蒸/耐雨水冲刷麦类病害 唑菌胺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转移/混用所有真菌病害氟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长效/速效所有真菌病害烯肟菌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所有真菌病害苯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治/铲/吸/渗水稻稻瘟病 烯肟菌胺-- 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保/治/铲/吸/渗白粉/霜霉/纹枯肟嘧菌胺-- 水稻病害 噻菌灵抑制线粒体呼吸和细胞繁殖,有交抗,卵菌无效青霉/脐腐/菌核氟菌唑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保/治/铲/吸白粉/锈病/黑穗高效抑霉唑广谱,保护、治疗,优/广于抑霉唑锈病/灰霉/稻瘟咪唑菌酮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辅酶Q-细胞色素C),常混用霜/疫/黑斑病氰霜唑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护/长效/耐雨,卵菌特效霜霉/疫病 抑霉唑破坏霉菌细胞膜,常混用,多做保鲜剂青霉/绿霉/白粉咪鲜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广谱/ 非内吸/传导褐斑/白粉/叶枯恶咪唑甾醇和几丁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灰霉特效,果树灰霉/褐腐/白粉

杀菌剂的介绍

杀菌剂的介绍 参考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209939692.html,/trade/supply/index--1000100310021009--.htm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另一种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硫及无机硫化合物,如硫磺悬浮剂,固体石硫合剂等;铜制剂,主要有波尔多液,铜氨合剂等;有机硫化合物,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等;酞酰亚铵类,如克菌丹、敌菌丹和灭菌丹等;抗生素类,如井冈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等;其它类,如叶枯灵、叶枯净、百菌清、禾穗宁等。 内吸性杀菌剂 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中属于此类的较少。还有些杀菌剂如乙膦铝等可向上下两个方向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苯并咪唑类,如苯菌灵、多菌灵、噻菌灵、硫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等;二甲酰亚胺类,如异菌脲、乙烯菌核利等;有机磷类,如稻瘟净、异稻瘟净、三乙膦酸铝等;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等;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此类杀菌剂包括十三吗啉、嗪氨灵、丁赛特、甲菌啶和乙菌啶、抑霉唑和咪酰胺、三唑醇和三唑酮等,从化学结构上看,他们分别属于吗啉、吡啉、吡啶、嘧啶、咪唑、1,2,4-三唑类化合物。甾醇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杀菌谱较广。 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简单地说,杀菌剂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合物。但“杀菌”一词涵义并不仅限于“杀死”病原微生物生长或孢子萌发两层含意。能够把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杀菌剂起杀菌作用,能抑制病原物孢子萌发或生长的杀菌剂起抑菌作用,这两种作用都可以在农业生产上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各异,但从根本上来说,杀菌剂防治病害的原理不外乎三种,即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 化学保护就是在植物未患病之前喷洒杀菌剂预防植物病害的发生。有“未见兔子先撒鹰”的意思。常见的杀菌剂中有些杀菌剂只有保护措施一般有两种:一是在病原菌的来源处施药清除侵染源,病原菌的来源主要有病菌越冬的场所,中间寄主和土壤等。通过施用杀菌剂消灭或减少侵染源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病原菌对作物造成侵染的可能性。例如冬季清除果园内杂草,消灭越冬病菌;种菌消毒和土壤消毒等具体手段都属此类化学保护措施。二是在田间生长着的未发病而可能被病原菌侵染的作物体上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原菌侵染。作物表面喷上杀菌剂以后就可以对前来侵染作物的病原物细胞或孢子起毒杀作用。为防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侵染,在播种前用杀菌剂处理作物种子或在移栽前使用杀菌剂处理幼苗根部都属于此类措施。 化学治疗就是“见了兔子方撒鹰”。即在植物发病或感病后才施用杀菌剂使之对被保护的作物或者对病原菌起作用,改变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病害的目的。预防

四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菌抑制中浓度

四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菌抑制中浓 度(EC50)的测定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450008 ) 摘要:为了选择可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茵的杀菌剂,通过FAO推荐的茵落直径法测定其对四种杀茵剂剂其混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全蚀致病菌对申嗪霉素最为敏感,其EC50为0.000768mg/mL。对敌委丹、适乐时和二者的混剂中度敏感,其EC50分别为0.002913mg/mL、0.002028mg/mL、0.00132mg/mL。对硅噻菌胺低度敏感,其EC50为0.00239543mg/mL。由此可见,申嗪霉素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在试验药剂中效果最好。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菌;杀菌剂;抑制中浓度(EC50);测定 1引言 全蚀病是目前小麦生产上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由于缺乏高抗品种,药剂防治仍然是一种主要的防治手段,近些年来市场上并没有对全蚀病效果特别好的药剂。高效、低毒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微生物源抗菌剂申嗪霉素(M18)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原创性农药。该产品已经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药登记证,其主要的有效成分是吩嗪-1-羧酸。本试验通过申嗪霉素对全蚀病菌的抑菌情况来,考察是否可以作为防治全蚀病的药剂。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杀菌剂 3% 敌委丹 SC (先正达公司生产公司)、2.5% 适乐时 SC (瑞士诺华公司生产)、1% 申嗪菌素 SC (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2.5% 硅噻菌胺 SC (孟山都公司生产)等四种药剂。 2.2 供适病菌 病原菌: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v.Arx & Oliver),由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实验室分离保藏。 2.3 母液配置

杀菌剂分类大全1

杀菌剂大全1 酰胺类杀菌剂 卵菌纲:高效甲霜灵、高效苯霜灵、噻酰菌胺、环丙酰菌胺、氟吡菌胺、吡噻菌胺(菌核病、灰霉病、白粉病)、双炔酰菌胺、苯酰菌胺、噻唑菌胺、氟啶酰菌胺、双炔酰菌胺 稻瘟病:氰菌胺、双氯氰菌胺、环酰菌胺(灰霉病) 土壤病害:磺菌胺、噻氟菌胺、 叶枯酞(抑制细菌)、环氟菌胺(白粉病)、硅噻菌胺(全蚀病)、萎锈灵(黑穗病、黄萎病、立枯病、防腐剂、具有生长刺激作用)、甲呋酰胺(黑穗病)、呋吡菌胺(纹枯病、菌核病、白绢病)、啶酰菌胺(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甲磷菌胺、氟菌胺 通过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破坏病菌呼吸而致效 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多数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谱比较窄,近期又有许多新颖的化合物商品化,最明显的结构特点是杂环,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吡噻菌胺(penthiopyrad)和啶酰菌胺(boscalid)具有较广的活性谱。 氟吗啉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丙烯酰胺类杀菌剂。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创制的农用杀菌剂、是首次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的农用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对卵菌亚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霜霉病、疫病如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疫病、辣椒疫病、烟草疫病等有优异的活性。 噻氟菌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即在真菌三羧酸循环中抑制琥珀酸酯脱氢酶的合成。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和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有活性,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立枯病等有特效。

氰菌胺和双氯氰菌胺分别是由日本农药公司和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 环酰菌胺主要用于防治各种灰霉病以及相关的菌核病、黑斑病等。 硅噻菌胺是含硅的噻酚酰胺类杀菌剂。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是ATP 抑制剂。主要用于小麦全蚀病的防治。 呋吡菌胺(纹枯病、菌核病、白绢病)是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抑制真菌线粒体中琥珀酸的氧化作用,具有优异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噻唑菌胺(ethaboxam)是韩国LG农化公司研制开发的噻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 噻酰菌胺(tiadinil)是由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噻二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 啶酰菌胺(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0(boscalid)是由巴期夫公司开发的吡啶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菌核病、锈病、马铃薯早疫病和灰霉病等。 吡噻菌胺(penthiopyrad)是由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等。 氟啶酰菌胺(fluopicolide)和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分别由拜耳和先正达公司开发,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均对霜霉病有特效。 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 乙菌利(黑穗菌核白粉)、异菌脲(灰霉病)、腐霉利(菌核病、灰霉病、黑星病、褐腐病、大斑病)、乙烯菌核利(菌核菌、白粉、黑斑病、灰霉病)、克菌丹(地下地上方方面面保护)、灭菌丹(多种病害)、菌核利(菌核病、灰霉病)传统杀菌剂,通过抑制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破坏类酯类和膜的合成而致效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基本上所有真菌病害:嘧菌酯、氟嘧菌酯、醚菌酯、唑菌胺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

蔬菜生产使用的几种高效杀菌剂

蔬菜生产使用的几种高效杀菌剂2014-8-28 07:46 阅读(34) 1、防治病害多面手——75%猛杀生干悬浮剂。 特性:(1)为杀菌谱广的保护性杀菌剂,对大多数病害都有效,一药防多病。(2)杀菌作用位点多,不易产生抗性。(3)亲和性好,它能和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混合,起到扩大杀菌谱病虫兼治的目的。(4)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起到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5)对作物非常安全。 防治对象:黄瓜霜霉病、炭疽病、黑星病、叶斑病;番茄晚疫病、早疫病、叶霉病、灰叶斑病、炭疽病;茄子早疫病、炭疽病;辣椒、甜椒疫病、炭疽病 使用方法:使用600倍,发病前及初期喷药。 2、广谱杀菌明星——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 特性:(1)预防性杀菌剂,病前用药,定时防治,均匀喷洒。(2)锌锰离子比例合理,无其它金属杂质,对作物花、果幼嫩组织相当安全,不造成伤害,可放心使用。(3)不易分解,稳定性较同类产品高,即使配成药液后,也能保持长时间不分解。 防治对象:蔬菜叶斑病、锈病、黑星病、炭疽病、霜霉病、疮痂病、疫病等真菌性病害。 使用方法:瓜菜500-800倍,发病前及初期喷药。 3、菜田保护神——68.75%易保可分散性粒剂 特性:(1)极耐雨水冲刷,雨后再分布能力极强。(2)双重保护,,持效期更长。(3)杀菌谱广,对高等真菌,低等真菌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4)若病害发生后,易保与其他治疗性的药剂如福星、克露、速克灵等药剂混用,效果更佳。(5)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刺激作物更好的生长,对作物安全。 防治对象:对蔬菜炭疽病、黑星病、黑斑病、叶斑病、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白粉病、茎枯病、疮痂病等多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使用方法:使用杜邦易保1000-1500倍,在病害病斑出现前开始用药,每隔7-10天施药一次,共计3-4次。 4、高效杀菌专家—— 40% 福星乳油 特性:(1)使用后把已经侵入的病原菌和孢子杀死,并且能够保护杀菌15到20天,同时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3)杀菌广谱、迅速。该药对大部分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防效,尤其对子囊菌、担子菌及部分半知菌类病菌的防效尤为优异。(3)喷药后能迅速渗入植物体内双向传导,避免雨水的冲刷,8小时遇雨不影响药效。(4)对人、畜低毒,不伤害天敌和有益生物。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一)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 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 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 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世高、丙环唑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 霉素、农抗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炭疽福美、杀毒矾、霜脲锰锌、甲霜灵• 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 克菌丹等。 (二)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 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人植物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石硫合剂等。 (三)按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特性分 1、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防治一些深入到植物体内或种子胚乳内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浸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如多菌灵、力克菌、绿亨2号、多霉清、霜疫清、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杀毒矾、拌种双等。 2、非内吸性杀菌剂指药剂不能被植物内吸并传导、存留。目前,大多数品种都是非内吸性的杀菌剂,此类药剂不易使病原物产生抗药性,比较经济,但大多数只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防治深入植物体内的病害。如硫酸锌、硫酸铜、多果定、百菌清、绿乳铜、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硫合剂、草木灰、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此外,杀菌剂还可根据使用方法分类,如种子处理剂、土壤消毒剂、喷洒剂等。

2016杀菌剂大全

类别品种作用机理和特点防治对象 酰胺类 氟吗啉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高活性,持效16d霜/疫霉病特效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霜/疫霉病特效叶枯酞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水稻白叶枯病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对白菜根肿病特效根肿/根腐/猝倒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对担子菌特效立枯/黑粉/锈病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白粉病 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小麦全蚀病 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粉锈/霜霉/菌核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灰霉/黑斑/ 菌核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晚疫/霜霉病 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稻瘟病 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白粉/霜霉/稻瘟病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Ⅰ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霜/疫/腐霉高效苯霜灵卵菌病害 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刺激省黑穗/锈病 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水稻纹枯病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稻纹枯特效立枯/纹枯/雪腐 甲丙烯和咪唑类 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所有真菌病害肟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无交抗,广谱/渗透/内吸/保护白粉/叶斑等啶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熏蒸/耐雨水冲刷麦类病害唑菌胺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转移/混用所有真菌病害氟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长效/速效所有真菌病害烯肟菌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所有真菌病害苯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治/铲/吸/渗水稻稻瘟病烯肟菌胺--

常见的几种杀菌剂及其特性

常见的几种杀菌剂及其特性: 一、波尔多液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性杀菌剂,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根据硫酸铜和生石灰用量不同可分为等量式(1:1),半量式(1:0.5),多量式(1:3)和倍量式(1:2)等数种。配制时,先各用一半的水化开硫酸铜和生石灰,然后将硫酸铜倒入生石灰溶液中,并用棍棒搅拌均匀即可。配成的波尔多液呈天蓝色的胶体悬浮液,呈碱性,粘着力强,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有效期可维持半个月左右。波尔多液不耐贮存,必须现配现用,不能与忌碱农药混用。可防治黑斑病、锈病,霜霉病,灰斑病等多种病害。 二、石硫合剂也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以生石灰,硫磺粉和水按1:2:10的比例经过熬制而成,原液为深红褐色透明液体,有臭鸡蛋味,呈碱性。配制时,先将水放锅中煮开,倒入1份生石灰,等石灰溶解后,再加入先用少量水调成糊状的2份硫磺粉,边加边搅拌,加毕用大火烧沸1小时左右,等药液呈红褐色时停火,冷却后,滤去沉渣,即为石硫合剂原液,其波美充度一般为20-24。原液在使用前必须稀释,休眠期喷洒可用波美3-5度,生长期只能用波美度0.3-0.5的稀释液。能防治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穿孔病,叶斑病等多种病害,还可防治粉虱,叶螨,介壳虫等害虫。 三、百菌清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范围广,残效期长,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常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锈病,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炭病,疫病等病害。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 四、多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残效期长。一般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菌核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也可用拌种和土壤消毒,拌种时,用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2-3/1000。 五、托布津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残效期长,其杀菌范围和药效和多菌灵相似,对人畜毒性低,对植物安全。常用50%的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煤污病,白绢病,菌核病,叶斑病,灰霉病,黑斑病等病害,常用的还有甲基托布津。 六、代森锌是一种广谱性有机硫杀菌剂,呈淡黄色,稍有臭味,在空气中或日光下极易分解,常用65%的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炭疽病,猝倒病,穿孔病,灰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立枯病等,不能与碱性或含有铜,汞的药剂混用。 七、退菌特是一种有机砷,有机磷混合杀菌剂,白色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液中,在酸性高温及潮湿的环境中易分解。一般用50%的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的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锈病,立枯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 八、苯来特是一种广谱性的内吸性杀菌剂,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不溶于水,微有刺激性臭味,药效期长,常用50%的可湿性粉剂2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 九、代森铵杀菌力强,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分解后,还有一定肥效作用,呈淡黄色液体,常用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叶斑病,也可用200-400倍液浇灌土壤防治立枯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在临床上的应用: 1.消化道溃疡 李氏等对59例PU患者随机分成验证组17例,口服谷氨酰胺;对照组22例;开放组20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验证组例、DU5例)治愈率35.3%、显效率58.8%、总 you xiao lu94.1%;对照组(GU11例、DU11例)治愈率9.1%、显效率36.4%、总 you xiao lu86.4%。研究证明:联合应用谷氨酰胺治疗PU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其可能机制为:L-谷氨酰胺能增加胃粘膜上皮成分己糖胺及葡萄糖胺的生化合成,而糖蛋白是胃上皮外粘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能维持粘液层和粘膜屏障的功能和结构。 2.短肠综合征 等对1例因先天性腹腔裂开发展成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又因多次手术和肠切除而发展成SBS男性病儿,观察其的代谢和治疗效应。在使用各种常规营养方法均未能使粪便量减少和体重增加的情况下,在TPN中试加了谷氨酰胺,共5周。结果发现血液中谷氨酰胺恢复至正常水平,病儿体重由12kg增至13.1kg,肠微绒毛上皮细胞和粘膜深部组织中,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粘膜萎缩减轻,隐窝变深,双糖酶活性增强,粪便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量明显减少。其机制可能为外源性谷氨酰胺有利于小肠粘膜结构、粘膜屏障和吸收功能恢复,有利于剩余小肠功能发生适应性变化。 3.重症急性胰腺炎 何氏等对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3组,1组传统保守方案,2组传统保守+TPN治疗,3 组在2组方案+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治疗,结果显示:治疗两周后血清白蛋白,2、组较1组增加(p<0.05) ;3组死亡率分别为34.8%(8/23)、%(3/21)和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3%(21例次、47.6%(10例次/21)、20.0%(4例次/20),3组较2组、组差异明显(p <0.01),其中3组未出现胰腺周围感染。上述研究说明,静脉输注谷氨酰胺可以增加蛋白质合成,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谷氨酰胺通过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减少异位细菌数量,从而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和预防肠源性细菌和内毒素异位甚至减低ARDS和MODS 发生率。4 瘀胆和胆石症等用雄性Wistar鼠观察了STD-TPN和谷氨酰胺-TPN对胆结石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谷氨酰胺-TPN可使胆汁分泌量明显增加,显著大于STD-TPN和常规进食组(P均<0.01),而胆汁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和游离较STD-TPN组显著下降,接近于正常水平,组织学检查提示STD-TPN组脂肪浸润明显增多,而谷氨酰胺-TPN组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此外,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明显降低,恢复至正常。证明提供外源性谷氨酰胺可明显改善肝细胞代谢,显著降低肝内胆汁淤积和减少脂肪浸润,增加胆汁分泌、降低胆囊内和胆红素水平,有效预防了TPN后胆汁淤积和胆石症的发生。 4.炎性肠道病变 等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s病患者内毒素的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炎症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已证实是快速分化细胞如肠道细胞、淋巴细胞的主要能量底物,缺乏的营养与支持可引起肠粘膜萎缩和屏障功能损害,导致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易位。Fujite等以1.5%降解的λ-爱兰苔胶

酰胺类杀菌剂品种简介

氟吗啉 制剂50%、60%可湿性粉剂、35%烟剂等。 分析方法 GC/HPLC 。 作用杌理与特点具体作用机理在研究中。因氟原子特有的性能如模拟效应、电子效应、阻碍效应、渗透效应,因此使含有氟原予的氟吗啉的防病杀菌效果倍增,活性显著高于同类产品。 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具有‰治疗活性高、抗性风险低、持效期长、用药次数少、农用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等特点。通常顺反异构体组成的化合物如烯酰吗啉仅有一个异构体(顺式)有活性(文献报道烯酰吗啉结构中顺反异构体在光照下可互变,均变为

80%有效体;而氟吗啉结构中顺反两个异构体均有活性(见下表),不仅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且治疔活性突出。氟吗啉对甲霜灵产生抗性的菌株仍有良好的活性。杀菌剂持效期通常为7~l0d,推荐用药间隔时间为7d 左右;氟吗啉持效期为16d,推荐用药间隔时间为l0~13d,由于持效期长,在同祥生长季内用药次数减少;因用药次数少,不仅减少劳动量,而且降低农用成本;测产试验表明在降低农用成本的同时,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在1997 年,抚顺大田试验中黄瓜霜霉病发病率高达80%,使用氟吗啉两次病情 应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葡萄、板蓝根、烟草、啤酒花、谷子、甜菜、花生、大豆、马铃薯、番茄、黄瓜、白莱、南瓜、甘蓝、大蒜、大葱、辣椒及其他蔬菜,橡胶、柑橘、鳄梨、菠萝、荔枝、可可、玫瑰、麝香石竹等。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对地下水、环境安全。 防治对象氟吗啉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如霜霉病、晚疫病、霜疫病等。具体的如黄瓜霜霉病、葡菊霜霉病、白莱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马钤薯晚疫病、辣椒疫病、荔杖霜疫霉病、大豆疫霉根腐病等。 使用方法氟吗啉为新型高敦杀菌剂,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疔、铲除、渗透、内吸活性,治疔活性显著,主要用于茎叶喷雾。通常使用剂量为50-200g(a.i.)/hm2;其中作为保护剂使用时,剂量为100-200ga.i.)hm2;作为治疔剂使用时,剂量为100-200g (a.l.)/hm2 。 烯酰吗啉

杀菌剂-酰胺类

酰胺类杀菌剂 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至今已有30多个品种商品化,其中80年代以后开发的占一半以上。下面主要介绍近年来开发的新品种。罗门哈斯公司开发的噻氟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即在菌三羧酸循环中抑制琥珀酸酯脱氢酶的合成。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和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有活性。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立枯病等有特效。既可用于水稻、禾谷类作物和草坪等的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125~250g/hm2),又可用于禾谷类作物和非禾谷类作物拌种处理(7~30g/100kg种子),商品名为Greatam、Pulsor、Beton。日本拜耳公司开发的环丙酰菌胺是一种环丙烷羧酰胺内吸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与现有杀菌剂不同,无杀菌活性,不抑制病原菌丝的生长,以预防为主,治疗活性较弱。主要用于稻田防治稻瘟病,用药量为75~400g/hm2,商品名为Win、Winadmire、Solazas、Arcado、Protega。环酰菌胺是拜耳公司开发的另一个保护性杀菌剂,由于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对授粉昆虫和动物无毒害作用,已被美国环保局划为减少危害农药。该品种主要用于防治葡萄、桔柑、桃树、草莓和蔬菜等作物上的各种灰霉病及念株菌引起的病害,且与已有杀菌剂苯并咪唑类、酰亚胺类、三唑类、嘧啶胺类、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等无交互抗性。用药量为370~1000g/hm2,商品名为Teldor、Password、Elevate。呋吡菌胺是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其抑制真菌线粒体中的琥珀酸的氧化作用,从而避免立枯丝核菌丝体分离,而对

真菌线粒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氧化作用无影响,其具有优异的预防治疗效果,对担子菌纲的大多数病菌绢病等有特效。大田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剂量为450~600g/hm2,商品名为Limber。噻唑菌胺是由韩国LG生命科学公司开发的新型噻唑酰胺类杀菌剂,能有效地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体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使用剂量为200~250g/hm2,它的可湿性粉剂(25%WP)已在韩国上市,商品名为Guardian。硅噻菌胺是由孟山都公司开发的含硅的噻酚酰胺类杀菌剂。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与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作用机理不同,研究表明其是能量抑制剂,可能是ATP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残效期长。主要作种子处理,用于小麦全蚀病的防治,使用剂量为5~40g/kg种子。氰菌胺是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与巴斯夫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新颖内吸性杀菌剂,属于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对水稻稻瘟病防效优异,且持效期较长。茎叶处理用量为200~400g/hm2,灌施剂量为2100~2800g/hm2,商品名为Achieve、Achi-Bu、Helmet。此外,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双氯氰菌胺、安万特公司开发的氟酰菌胺、捷利康公司开发的环啶菌胺、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的penthiopyrad等品种也属于酰胺类杀菌剂。酰胺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许多品种之间互不相同。 酰胺类杀菌剂在世界杀菌剂市场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甲霜灵、恶霜灵、苯霜灵和甲呋酰胺等苯酰胺类杀菌剂中,仅高效甲霜灵2002的销售额就达到2.25亿美元。它们作为防治霜霉目真菌的专用药剂,具有显著的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广泛应用于马铃薯和番

世界顶级杀菌剂全介绍(完整、系统)

顶级杀菌剂全介绍(完整、系统)2014-09-05 号商品名通用名主要功能厂家 1金雷4%精甲霜灵+64%代森锰锌 水分散粒剂 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先正 达 2适乐时 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根、茎腐病 3阿米多彩50%百菌清+6%嘧菌酯水悬内吸、全面保护、持效期长 4阿米妙收20%嘧菌酯+12.5%苯醚甲 环唑水悬 保护、治疗、持效期长、对高等真菌特效 5绘绿50%嘧菌酯水粒剂高效、全面保护、持效期长6卉友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根、茎腐病、灰霉病 7敌力脱25%丙环唑乳油高等真菌特效 8达科宁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全面保护、持效期较长 9杀毒矾8%噁霜灵+56%代森锰锌可 湿性粉剂 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10势克25%苯醚甲环唑乳油高等真菌特效 11瑞凡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霜霉、腐霉、疫病、根腐12亮盾精甲霜灵+嘧菌酯水悬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13满适金3.5%咯菌·精甲霜悬浮种衣 剂 根、茎腐病 14爱苗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 唑乳油 高等真菌特效 16大生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全面保护 陶氏17大生富50%代森锰锌水悬全面保护

18 应得 24%腈苯唑悬浮剂 高等真菌特效 19 施保克 45%咪鲜胺水乳剂 炭疽病特效 拜耳 20 扑海因 50%异菌脲悬浮剂 灰霉、菌核病、核盘菌、白绢病特效 21 安泰生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全面保护 22 霉多克 5.5%缬霉威+61.3%丙森锌 可湿性粉剂 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23 好力克 43%戊唑醇悬浮剂 高等真菌特效 24 施佳乐 40%嘧霉胺悬浮剂 灰霉、菌核病、核盘菌、白绢病特效 25 富力库 25%戊唑醇水乳剂 高等真菌特效 26 普力克 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 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27 银法利 62.5%霜霉威盐酸盐+6.2 5%氟吡菌胺 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28 施保功 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 炭疽病特效 29 易保 68.74%代森锰锌.噁唑菌酮 水分散粒剂 高效、全面保护 杜邦 30 克露 64%代森锰锌+8%霜脲氰可 湿性粉剂 霜霉、腐霉、疫病、根腐 31 新万生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全面保护 32 万兴 10.67%氟硅唑+10%噁唑菌 酮乳油 高等真菌特效 33 可杀得 53.8%,77%氢氧化铜可湿 性粉剂 细菌、真菌保护性杀菌剂 34 福星 40%氟硅唑乳油 高等真菌特效 35 甲基托布津 70%甲基硫菌灵粉剂 高等真菌保护治疗剂 日曹

(整理)常用杀菌剂的种类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 奥美塞克——750g/十三吗啉 1、“奥美塞克”杀灭枝干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特效。是目前防治枝干病害最为特效的产品。 2、“奥美塞克”具有内吸、保护、治疗、铲除四大高能作用。既安全,又不易产生抗性。对白粉病、霉心病、赤星病、褐斑病及烂根病也具有显著防效。 (一)农用抗生素 1、多抗霉素 【中文通用名称】多抗霉素 【英文通用名称】polylxin 【商品名称】宝丽安、多氧霉素、科生霉素、多氧清等。 【化学名称】肽嘧啶核苷类抗生素 【制剂类型】10%、3%、2%、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0.3%多抗霉素水剂 【理化性质】该类抗生素含有A至N 14种同系物的混合物。我国生产的多抗霉素主要成分是多抗霉素A和多抗霉素B,是多抗霉素金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 chromogenes)所产生的代谢物,含量为84%(相当于84×10单位/g),系无色针状结晶,熔点(m.p.)180℃。日本产的多抗霉素称为多氧霉素,是可可链霉素阿苏变种(Streptomyces cacaoi var.asoensis)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多抗霉素B,占22%~25%(相当于22×10~25×10单位/g),系无定形结晶,分解温度(m.p.)为160℃。多抗霉素易溶于水,多抗霉素对人、畜低毒,在动物体内无蓄积,易排出体外。对鱼、水生生物及蜜蜂低毒。是环保型绿色农药。 【作用】多抗霉素是广谱性、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抗生素类杀菌剂。对链格孢菌、葡萄孢菌、灰霉菌等真菌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当药剂喷到病菌体上后,病原菌细胞壁壳多糖的生物合成受到干扰,使以壳多糖为基质构成细胞壁的真菌,芽管和菌丝体局部膨大、破裂,细胞内容物溢出,导致病原菌细胞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死亡。同时,该药剂还具有抑制病菌产生孢子及病斑扩大等作用。 多抗霉素在北方落叶果树上,主要是用来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霉心病、梨黑斑病、草莓的灰霉病等。尤其对霉心病的防治,苹果落花60%~80%时,喷布多抗霉素,防治霉心病效果显著,而且不影响坐果。 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中文通用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英文通用名称】TF-120 【商品名称】农抗120、抗霉菌素120、120农用抗菌素 【化学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谷胺酰胺对人体的重要性

谈谷胺酰胺对人体的重要性 最先发现谷氨酰胺重要作用的人不是医生,而是那些想在实验室培养细胞的人。50年代初期,Hennry Eogle想通过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葡萄糖来使人和动物的细胞在体外生长。但他发现,仅有葡萄糖是不够的。在试用了许多营养物之后,他发现了谷氨酰胺可以促进免疫细胞和其他一些细胞的生长。像大多数新发现一样,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年后,人们重新发现这一现象时才引起重视。70年代,Herbert Windmuelle博士研究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在小肠吸收的特点时,为了灌注含适当营养的溶液保持一小段肠子存活。经筛选实验发现了了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是由谷氨酸和氨化合而成。谷氨酰胺与谷氨酸一样,也是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从结构上看,谷氨酰胺的特点是比其他的氨基酸多了一个氮原子。而且谷氨酰胺在细胞中很容易分解成谷氨酸和氨。而释放出多余的氮原子。氮是合成核酸、蛋白质、氨基酸等不可缺少的原料。所以,现代研究认为谷氨酰胺是氮的运载工具。对干细胞的分裂增殖起重要作用。相比之下,葡萄糖只能为细胞提供能量,不能为干细胞再生提供原料,所以当细胞正常生活时,葡萄糖从提供能量维持生理活动的角度看是必需的。但在疾病过程中,当功能细胞受损,需要干细胞再生,重建组织器官时,葡萄糖就不起作用,而需要谷氨酰胺了。 谷氨酰胺是体内最普通的游离氨基酸。约占总游离氨基酸的60%。而且在血流中谷氨酰胺的浓度也是很高的。其浓度大约是谷氨酸的8倍。许多氨基酸不到谷氨酰胺的1/10。含量最多的丙氨酸,也只约为谷氨酰胺浓度的一半。对于机体中和血液中浓度如此高的谷氨酰胺,过去我们的了解是很少的。只知道可作为氮的转运者,起到降低中枢神经系统血氨的作用。在氨基酸的分类中,也将谷氨酰胺作为非必需氨基酸,而且在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种复合氨酸酸注射液中都没有谷氨酰胺这一成份。这种忽略与其在机体氨基酸中所占的份额并不相称。 对谷氨酰胺的一些临床作用叙述如下: 一、谷氨酰胺对消化道的作用 谷氨酰胺是消化道修复的最重要的营养物质。这是在最近20年才认识到的。大多数临床工作者认为在疾病和手术期间不应使用肠道。肠道需要休息,以利自身修复。然而肠道修复所需要的营养--谷氨酰胺,在很多食谱中没有得到提供。现代静脉用溶液中也不含谷氨酰胺。此时,在病人禁食时发生的实际情况是肠粘膜细胞萎缩。因为它们缺乏食物中所带来的谷氨酰胺的营养。通常情况下肠道厚厚的内衬被落落的剥脱组织所代替。后者易腐蚀,形成溃疡。细菌易通过。因此,疾病期间试图用禁食让肠道自身修复和仅提供葡萄糖溶液支持就会发生相反的结果。不但不能修复,肠道还会损伤。肠道内衬变落,肠道内细菌穿过肠壁进入临近组织,最终有些病人细菌或细菌毒素还会进入血液,形成“细菌移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而这又是形成“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对于维持健康起重要作用的胃肠粘膜内衬,即是物理屏障,又是免疫屏障。如果细菌或病毒确实成功地越过了物理屏障,绒毛深层特殊的白细胞就会吞噬消灭入侵的微生物。当谷氨酰胺对肠道的正常供应受阻时,就像一个人不吃饭

(完整版)三唑类杀菌剂的特点

三唑类杀菌剂的特点 特点:广谱----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的许多种病原真菌有很高的活性,但对卵菌类无活性;高效----药效高、用药量减少、仅为福美类和代森类杀菌剂的1/10-1/5;持效期长----叶面15-20天,种子处理80天左右,土壤处理100天,均比一般杀菌剂长,且随用药量的增加而延长;内吸输导性好,吸收速度快,施药2小时后三唑酮被吸收的量已能抑制白粉菌的生长;具有强的预防保护作用,较好的治疗作用,熏蒸和铲除作用。 (1)三唑酮:粉锈宁,三唑类杀菌剂,对白粉病、锈病、黑穗病有特效。三唑酮是高效、持效期长的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熏蒸作用,作用机理: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 (2)戊唑醇:三唑类杀菌剂,内吸性强、在作物体内向顶传导,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可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病菌。 ※禾谷类作物病害:小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小麦白粉病、锈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黑穗病 ※果树病害: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香蕉叶斑病 (3)腈菌唑:三唑类杀菌剂,杀菌谱广,内吸性强,对病害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苹果、梨黑星病、苹果和葡萄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麦类的腥黑穗病、散黑穗病、 ※黄瓜白粉病 (4)丙环唑: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内吸性,可被作物根、茎、叶吸收,并能在植物体内向顶输导,抑菌谱较宽,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中许多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对卵菌病害无效。持效期一个月左右。 ※麦类病害:小麦白粉病、条锈病、颖枯病、大麦叶锈病、网斑病、燕麦冠锈病、小麦全蚀病 ※果树病害:葡萄白粉病、炭疽病 ※蔬菜病害:瓜类白粉病、菜豆锈病、番茄白粉病、韭菜锈病、辣椒褐斑病、叶枯病 ※花生叶斑病 (5)氟硅唑:三唑类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渗透性强,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部分半知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梨黑星病、对苹果轮纹烂果病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防治黄瓜黑星病、蔬菜白粉病,小麦锈病、白粉病、颖枯病和大麦叶斑病

谷氨酰胺在危重症治疗中的作用

谷氨酰胺在危重症治疗中的作用 本报讯最近几年,谷氨酰胺在临床营养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危重症病人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探讨热点。最近,瑞典斯德哥尔摩胡丁厄大学医院麻醉和重症医疗科Wernerman回顾了近2年来谷氨酰胺在临床营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谷氨酰胺在危重症治疗中的新观点。 CurrOpinCritCare2003,9∶279 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Wernerman首先指出,在过去2年中最令人感兴趣的观点就是,建议将患者入ICU时血液中谷氨酰胺浓度作为预后预测指标,并将其作为补充谷氨酰胺治疗的适应证。谷氨酰胺在ICU病人营养支持中的应用也成为过去2年中的一大进步。有证据表明,在严重代谢性应激时,机体对谷氨酰胺的需要量增加,而日常食品中谷氨酰胺的含量并不够。 ICU住院患者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低是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这一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助于理解缺乏谷氨酰胺对危重症患者的影响。研究者发现,当血浆谷氨酰胺浓度降低被作为一个因子加入APACHEII预后评分系统后,这一指标改变了预计病死率。 近期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住ICU超过5天的病人中,当谷氨酰胺补充治疗超过9天时,50%病人长期生存率得到改善。在另一项研究中,ICU中接受谷氨酰胺治疗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人的院内感染率降低。此外,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谷氨酰胺补充治疗减少了肠外营养时间;在III度烧伤病人中,静脉补充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降低了感染率,特别是革兰阴性菌感染率。 谷氨酰胺对于缺血状态下的心肌是否有作用,是否和谷胱甘肽或心脏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和产物有关,正在讨论之中。实验表明,在缺血/再灌注状态下,谷氨酰胺可以保护胃肠黏膜和提高心肌存活率,但没有导致更好的血液动力学表现。在一项小样本临床试验中,谷氨酰胺水平升至正常,使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试验后超声心动图缺血表现减少。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