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行病学简答题讲解

流行病学简答题讲解

流行病学简答题讲解
流行病学简答题讲解

1.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探讨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因素;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预防和控制疾病;评价疾病防治效果。

2. 流行病学的基本任务:

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深入调查疾病的病因、分布特征和流行因素;充分了解当地的卫生状况,以便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监测

3. 流行病学的特征:

群体的特征:流行病学研究起点是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

对比的特点: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对比“差异&一致”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特征:概率、频率指标、置信区间…

社会医学的特征: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预防为主的特征: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第一级预防

发展的特征:

4.研究疾病分布的含义:

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 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类人群中的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组,该病的发病率极低,甚至不发病

外来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势当地对该病易患的动物可能也发生过类似疾病

6.移民流行病学进行病因探索的主要依据:

若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由环境因素造成,则该病在移民人群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不同,儿接近于移居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若该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由遗传因素起主要作用,则移民人群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相同,而不同于移居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7.疾病的分布:

人群分布:可依据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和行为等分级(其中年龄最重要)

时间分布:主要分为: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和长期变异。

地区分布:地理因素、气候条件、物理化学生态环境、人群的风俗习惯和政治。卫生水平等因素,均可影响疾病的地区分布。

8.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异同点case-control study & cohort study(要详细的看后面)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选择患有和为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以危险因素的比例,判断该爆露因素是否与该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是选定暴露及未暴露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七个字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时间回顾性的前瞻性的因果关系由果及因:疾病→暴露由因及果:暴露→疾病

对照组非病人和病人(不同质)非暴露人群和暴露人群(研究之初是同质偏倚(选择偏倚、回忆偏倚)私访偏倚

分析不能计算出发病率,只能用OR估计RR 可以直接计算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直接计算RR

9.什么是选择偏倚?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现况调查会出现哪些选择偏倚?

选择偏倚selective bias: 不同类型(就研究的暴露,结局特征而言)的个体入选研究的概率不同。使研究对象与目标人群的特征存在系统误差,而使效应估计值与真值之间发生偏差。(既可产生初期对象的入选(病例对照实验和横断面研究)也可产生与收集资料过称中出现失访或无应答(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1.入院率偏倚(admission rate)/伯克森偏倚(Berkson)

2.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 奈曼偏倚

3.检出症候偏倚/暴露偏倚

4.时间效应偏倚

队列研究

1.失访偏倚

2.易感性偏倚

现况研究

1.无应答偏倚

2.幸存者偏倚

现况研究(观察法中的描述性研究):

概念:是在某一时点或短时期内,按照研究设计的要求,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应用普查或者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有关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

特点

1、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立对照组

2、研究的特定时间

3、在确定因果关系时受到限制

4、对不会发生变化的暴露因素(如性别、血型等因素)可以提示因果关系

目的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状况。

2、描述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寻找病因及流行因素线索,

建立病因假设。

3、进行疾病监测,为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提供参考信息。

4、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为卫生保健工作的计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5、监测高危人群,达到早期发现病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的(第二级预防)。

6、确定各项生理指标和正常参考值范围。种类: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

概念:对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的人群中的每一位成员进行的全面调查。

目的

1.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病人(最重要)

2.了解疾病的疫情和分布

3.了解健康水平,建立某些生理指标正常值

4.了解某病的患病率以及流行病学特征

条件

1.实力: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保证完成普查的可行性;

2.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应当较高,对患病率极低的疾病不宜开展普查;

3.对所调查的疾病有比较简易且准确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4.对调查出的病例有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5.疾病的检验方法操作技术不很复杂,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优点

1.能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使其能及早得到治疗。

2.确定调查对象比较简单。

3.可较全面地描述和了解疾病的三间分布与特征,为病因分析提供线索。

缺点

1.工作量大,调查期限短,难免遗漏,造成偏倚。

2.参加工作人员多,掌握调查技术和检验方法的熟练程度不等,调查质量不易控制。

3.所用的诊断工具比较简单,诊断不能达到要求的标准。

4.不宜用于患病率低,诊断技术复杂的病。

抽样调查

概念

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进行调查,以所得的结果估计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即以局部推论总体的调查方法。

优点

1.比普查花费少、速度快、覆盖面大且正确性高。

2.调查范围小于普查范围,容易集中人力、物力、时间,调查精确细致。

缺点

1.不适用于患病率低的疾病。

2.不适用于个体间变异过大的人群调查。

3.设计、实施和资料的分析均较复杂。

方法:单纯随机;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多级抽样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观察法中的分析性研究)见8

病例对照研究

优点

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对于慢性病可以较快地得到对于危险因素的估计。

既可检验有明确危险因素的假设,又可广泛探索尚不明确的众多因素,在一次调查中可以同时调查多个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系。

局限性

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

病例和对照常不能代表所属的患病人群和非患病人群,难以避免选择偏性。被调查者回忆既往若干暴露史时,难以避免回忆偏性。

混杂偏倚的影响难以控制。

不知道总人口中的病例数和未患病者人数,一般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故不能直接分析相对危险度和判断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因果关系,不能得出因果联系的结论。

队列研究

优点:

适用于常见病

研究方向由“因”及“果”,资料偏倚少较可靠

可以直接获得两队列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及其他疾病危险关联指标,结果真实可靠

一次调查可以观察多种结局

能够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

可计算暴露与疾病的“剂量-反应”关系

局限性:

不适用于罕见病

观察时间较长,易产生失访偏性

资料分析要求有较高的技术

花费大,时间长

每次研究只能列入一个或一组研究因素

实验性研究(实验法)

第1.1章

1.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一)描述性研究

1、常规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2、现况调查

3、纵向的研究

4、生态学研究

(二) 分析性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

2、队列研究

二、实验法

(一)临床试验

(二)现场试验

分个体试验:疫苗试验

社区试验:生活方式干预

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理论流行病学(theoretical epidemiology)方法的研究: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第2章

1.现况调查的目的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状况。

2)描述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寻找病因及流行因素线索,建立病因假设。

3)进行疾病监测,为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提供参考信息。

4)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为卫生保健工作的计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5)监测高危人群,达到早期发现病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的(第二级预防)。

6)确定各项生理指标和正常参考值范围。

2. 开展普查的目的

1)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病人(最重要)

2)了解疾病的疫情和分布

3)了解健康水平,建立某些生理指标正常值

4)了解某病的患病率以及流行病学特征

3. 调查问卷的设计

1)调查问卷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般性项目部分,即人口学资料,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职业、民族、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第二部分:调查研究项目,包括所研究的疾病指标和相关因素变量。

第三部分:调查者部分(他评调查表中有此部分),列出“调查者”和“调查日期”。

2)设计原则

力求项目少而精

用词简洁且通俗易懂

尽量选择能用客观指标描述的问题

避免诱导性和强制性提问

敏感问题一般放在调查问卷的最后

问题的答案应当设计完全,不要遗漏可能的答案

3)调查问卷中问题设计的主要形式

l.定式问题也就是将各种可能的答案列举在调查表上由被调查者选择

(1)是否式问题

(2)多项选择式问题

2.开放式问题

第3章

1.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

1)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

2)建立和检验病因假说

3)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2.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

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估计暴露率(P0)

预期暴露于该研究因素所引起的相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预期达到的显著性水平

预期把握度 Power = 1-

1.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与分析

1)均衡性检验

2)统计学检验并计算OR

3)分层分析与多因素分析

4)推论因素与疾病关联

第4章

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对比

特点: 1,观察性 1,观察性

2,回顾性 2,有对照

3,由果及因 3,由因及果

4,难以证明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4,能准确证明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优点: 1,适于罕见病 1,适于常见病

2,节省人力物力时间, 2,可获得两队列人群发病率或死亡

率,真实性好

快速得到慢性病危险因素估计 3,一种暴露多种结局

3,同时考虑多个因素 4,由因及果验证病因假设 4,建立病因假设5,剂量反应效应

缺点: 1,不适用于暴露率低的病 1,不适用于罕见病

2,信息偏倚,伯克森偏倚 2,失访偏倚

3,由果及因难证因果 3,复杂,要求高技术,时间长花费大 4,不能算率 4,单一因素

用途: 1,检验病因假设 1,验证病因

2,初步验证病因假设 2,检验自发预防效果

3,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3,疾病自然史

偏倚: 1,伯克森偏倚 1,失访~

2,暴露~ 2,无应答~

3,奈曼~ 3,志愿者~

4,回忆~ 4,易感性~

5,报告~ 5,诊断怀疑~

6,暴露怀疑~

分析: 1,t检验,卡方检验,四格表 1,U检验,卡方检验,四格表 2,比值比OR=病例组的暴露比值 2,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的发病率/

对照组的暴露比值(死亡率)/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

*OR或者RR的意义:<1 该因素有保护作用

=1 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联

>1 该因素是危险因素

第5、6章

1.实验研究的主要特点

1)干预措施

2)前瞻性研究:随访结局指标

3)平行对照

4)随即分组:机会均等

1.设置对照的意义

1)科学的评定药物疗效或措施效果

2)排除非研究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3)确定治疗的毒副反应的可靠方法

3.估计样本含量的决定因素

(1)治疗/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变化

?研究因素的有效率越高,样本量越小,反之越大

?研究事件(疾病或死亡)发生率越高,样本量越小,反之越大。

(2)显著性水平:

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α取0.05),α越小,样本量越大。

(3)检验效能:

又称把握度(power=1-β),β为假设检验的第二类错误,β通常取0.10或0.20。β越小,样本含量越大。

(4)双侧检验比单侧检验需要的样本含量大。

第7章

1.选择偏倚的控制

描述性研究:

主要体现在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上

尽量采用随机抽样

分析性研究:

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进入、排除、不参与(对象不同意)或失访等与暴露或处理

因素存在关联

严格掌握对象选取的各环节和具体特征,保证入选对象的代表性实验研究:

严格、正确地执行随机化分配及盲法(隐瞒分组情况),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流

行病学研究中的选择偏倚

2.信息偏倚的控制

1)采用客观指标、明确定义

2)尽可能的采用盲法,减少调查者偏倚

3)质量控制

培训调查员、宣教工作、核查、校准测量仪器等

1)与所研究的疾病(D)相关

2)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E)相关

3)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的中间环节

4.混杂偏倚的控制

1)研究设计阶段

-随机化

-用随机的方法将研究对象以相同的概率分配到各比较组中。

-可使试验研究中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在组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均衡

-限制

-把纳入的研究对象限制在特定的客观标准范围内,减少彼此间的差异。

-限制可控制混杂偏倚,保证研究结果的内部真实性,但会降低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以致影响外部真实性。

-匹配

-指为指示研究对象选择那些在某个和某些可疑混杂因素方面具有共同或相似暴露经历者为对象的方法。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用成组和成对的匹配可以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但应防止过度匹配

2)资料分析阶段

-分层分析

-多变量分析

第8章

1.因果关系的推断标准

1)关联的时间顺序:实验研究 / 队列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 > 横断面研究

2)关联的强度:OR、RR、剂量反应关系

3)关联的可重复性

4)关联的合理性

5)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

第9章

1.影响试验可靠性的因素

1)受试对象自身生物学变异。

2)观察者变异。

3)试验方法的差异。

2. 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1)优化试验方法

2)选择患病率高的等人群作为受试对象

①设立专科门诊和专科医院;②主动转诊病人;③选择有某些生理特征、特殊临床表现的人;④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者为受试对象等。

3)诊断试验的联合应用

并联、串联、混合

流行病学简答题

1. 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得分布;探讨疾病得病因与流行病因素;用于临床诊断、治疗与估计预后;预防与控制疾病;评价疾病防治效果。 2、流行病学得基本任务: 贯彻“预防为主”得卫生工作方针;深入调查疾病得病因、分布特征与流行因素;充分了解当地得卫生状况,以便提出相应得预防措施;对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得常见病、多发病开展监测 3、流行病学得特征: 群体得特征:流行病学研究起点就是人群得各种分布现象 对比得特点: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得核心:对比“差异&一致”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得特征:概率、频率指标、置信区间… 社会医学得特征:全面考察研究对象得生物、心理与社会生活状况预防为主得特征:着眼于疾病得预防,特别就是第一级预防 发展得特征: 4. 研究疾病分布得含义: 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得信息 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判断地方性疾病得依据: 该病在当地居住得各类人群中得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在其她地区居住得相似得人群组,该病得发病率极低,甚至不发病

外来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与当地居民相似迁出该地区得居民,该病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势当地对该病易患得动物可能也发生过类似疾病 6. 移民流行病学进行病因探索得主要依据: 若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得差别主要由环境因素造成,则该病在移民人群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不同,儿接近于移居地人群得发病率或死亡率; 若该病得发病率或死亡率由遗传因素起主要作用,则移民人群与原居住地人群得发病率或死亡率相同,而不同于移居地人群得发病率或死亡率。 7. 疾病得分布: 人群分布:可依据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婚姻状况、宗教信仰与行为等分级(其中年龄最重要) 时间分布:主要分为: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与长期变异。 地区分布:地理因素、气候条件、物理化学生态环境、人群得风俗习惯与政治。卫生水平等因素,均可影响疾病得地区分布。 8.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得异同点case-control study & cohort study(要详细得瞧后面)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就是选择患有与为患有某特定疾病得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与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以危险因素得比例,判断该爆露因素就是否与该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得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简答题和案例分析

一、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出入境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外国人(包括旅游者)哪些人不准入境? 答: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下列外国人包括旅游者,不准入境: (1)中国政府驱逐出境、未满不准入境年限的; (2)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恐怖、暴力、颠覆活动的; (3)患有精神病、麻风病、艾滋病、性病、开放性肺结核病等传染病的; (4)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走私、贩毒、卖淫活动的; (5)能保障其在中国所需费用的; (6)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其他活动的。 2、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权益争议的途径有哪些? 答:消费者经营者之间的权益争议,解决争议的途径分为五种: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起诉。 3、消费者求偿权的范围及实现方式有哪些? 答:求偿权的范围包括: (1)人身权受到侵害。 (2)财产损害,主要指财产上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3)消费者因人身伤害或者因其他人身权受到侵害而造成精神痛苦的,经营者还应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赔偿。 求偿权的实现方式:赔偿损失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方式;此外,还包括恢复原状、赔礼道歉、重做、更换、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4、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1)根据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或约定,按照接待计划安排和组织游客参观、游览。(2)负责向游客导游、讲解、介绍中国(或地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3)配合和督促有关单位安排游客的交通、住宿等,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务安全。(4)耐心解答游客的问讯,协助处理旅途中遇到的问题。 (5)反映游客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安排游客会见、座谈等活动。 5、我国旅行社设立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要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2)要具有必要的营业设施。 (3)有不少于30万元的注册资本 旅行社应当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在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专门的质量保证金账户,存入质量保证金,或者向作出许可的旅游行政

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其次,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最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的巨大勇气。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所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2.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内在的辩证关系。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围绕实事求是的。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了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 答: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展开,生产关系就会逐渐落后于生产力,这时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和调整,解除对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实现解放生产力的目标。这是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其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油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的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5.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为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哪三个转变? 答:(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审计案例作业

审计案例作业

开放教育本科《审计案例研究》期末复习指导 一、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介绍 1.判断并改错24分(6题) 2.简答题36分(4题) 3.综合题40分(2题) 二、考试形式 开卷考试,90分钟 三、准备资料 携带计算器、相关的参考资料 四、复习方法 因为这门课程是开卷考试,所以题目会有一定的难度,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认真复习,看书时要勤思考,多做一些习题,通过做题来熟悉审计的思维方式、答题思路。 复习的参考资料主要有:电大在线教学辅导中“讲义”,电大在线四次作业,教材课后思考题、北京电大在线自检自测、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及作业等。 北京电大在线流媒体资源请同学们一定要看,如果同学们实在没有时间,那么以七次专题和期末辅导为主! 我们这门课同学们基本上都是最后一个学期,希望大家重视起来,我们一起努力,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最后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作业一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后任审计人员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审计重要性水平。

答案:× 理由:审计重要性水平是经过审计人员认真了解有关情况而确定的,不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的。 2.如果审计人员需要函证的应收账款无差异,则表明全部的应收账款余额正确。 答案:× 理由:审计人员并未对被审计单位所有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3.被审计单位保管应收票据的人不应该经办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理由:符合销货业务内部控制的职责划分。 4.如果被审计单位首次接受审计,审计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期初余额进行审计,仔细审查各次固定资产的盘点记录是最佳的审计方法。 答案:× 理由:仔细审计自开业起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中所有重要的借贷记录方法最佳。 5.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准确性时,如被审计单位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可不予查实。 答案:× 理由: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时,审计人员必须查实,防止被审计单位粉饰报表数字。 二、简答 1.什么是重要性水平?它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重要性水平指的是会计报表中出现错误、漏报能否影响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会计报表全面反映的整体理解的“临界点”,超过该“临界点”,就会影响其做出正确判断或决策。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少;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审计证据越多。 2.审计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审计过程分为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 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接受审计业务,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编制审计计划。 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整理评价审计证据;期后事项、或有事项和期初余额的审计;撰写审计报告。 三、案例分析题 1.在销售循环中为何要关注关联方交易?与此有关的舞弊方式有哪些?如何发现和防止? 答:在进行销售收入审计时,必须关注关联方交易,因为在许多销售收入舞弊案件中,企业之间利用关联方交易作假,有许多“方便条件”,所采用的手段也各种各样,有的企业之间用故意抬高价格的手法;有的使用虚假销售的手段,虚开发票;在审计时,首先通过与被审单位沟通,查阅投资文件或通过合同,了解主要的关联方有哪些;然后通过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销售明细账的记录进行

临床流行病学简答题

简答题 1.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包括:(1)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应用流行病学的群体观和定量化的观点,不断创新临床研究方法学和促进本学科的发展,从而不断地创新研究并提供新成果供临床应用。(2)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源于医院的个体病例为基础,并扩大到相应的患病群体,或者是从某一疾病患者的整群中去随机抽样以获得具有群体代表性的研究对象。(3)临床流行病学的精华还在于强调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学,强化科研设计,排除各种偏倚、混杂因素的影响,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简述选题、立题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包括:(1)、需要性,选择疾病负担重大的疾病进行研究;(2)、科学性,研究问题要明确具体,选择足够的研究对象,抉择合理的研究设计方案,干预措施和诊断方法要安全、有效。(3)、创新性,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有自主创新性,有新的见解和特色。(4)、可行性,具备一定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有执行研究课题的配套人才,研究对象能接受与依从。(5)效能和公正性,有限的资源应投入到最大多数需要解决的健康和有效防治疾病的研究项目中。 3.简述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 1.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包括(1)、分解检索课题,明确检索要求;(2)、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3)、选择检索途径,制定检索策略;(4)、检索并获取原始文献;(5)、文献检索过程与结果的严格评价等。 4.为什么要评价临床研究证据?证据来源复杂,证据质量良莠不齐,研究证据必须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 5.进行文献综述的目的?四个方面: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反映学科新动态、继续教育的需要、临床医疗和管理决策的需要。 6.在临床医学研究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什么?在临床医学研究中,除了干预措施(处理因素)的作用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研究对象的临床结局。如①不能预知的结局②霍桑效应③安慰剂效应④向均数回归现象及⑤潜在未知因素的影响等。因此,在临床研究中设立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非处理因素的干扰,鉴别试验性与非试验性效应,减少或消除实验误差,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 7.简述个体随机抽样的主要方法。个体随机抽样主要方法有:①入选个体的随机抽样法,当合格对象多,而需要的样本量又有限时,可以从合格的研究对象中做个体随机抽样。通常用随机数字表等做单纯随机抽样。②入选病例的随机抽样法,在回顾性研究中,常利用医院病历或病例登记册选择病例,如所研究病种的病例数量较多,而需求的样本量又有限时,也可采用单纯随机或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所需的样本数。③分层随机抽样法,如在样本量不大的研究课题中,组间疾病分型、病情不同可影响研究结果,为了保证组间的可比性,可按病情轻、中、重进行分层后,再随机抽样。另外,在多个医院协作研究中,由于医院级别不同,收治病人的病情与病程可能参差不齐,为保证所抽取的样本能反映该种疾病的临床特征和全貌,也可按上述特征分层后再随机抽取样本。

案例分析题与答案

1.注册会计师对白云公司的银行存款进行审计,经查改公司2010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236 4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245 8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有下列几笔未达账项:(1)企业收到销售商品款8 400元已登记入账,但银行尚未登记入账; (2)企业偿还A公司货款14 000元已登记入账,但银行尚未登记入账; (3)银行已收外地汇入货款5 000元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 (4)银行已划转电费1 200元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 要求:完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审计人员审查某厂库存商品明细账发现:年初结存1 000件,单价100元;当年第一批完工入库1 000件,单价110元;第二批完工入库1 500件,单价105元;第三批完工入库2 500件,单价120元;第四批完工入库2 500件,单价110元。本年共销售6200件,结转成本712 500元,截止审计日结存2 300件,保留成本230 000元。该厂结转发出商品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分析库存商品明细账有无问题,并指出问题,提出审计意见。 答:(这题的答案可能还不完整的) 先进先出法核算产品成本的情况下,结存产品成本应该是后面批次产品的成本,2300*110=253000.库存商品明细账保留成本错误,多结转当期成本23000元,造成少计相应利润。 1000×100+1000×110+1500×105+2500×120+200×110=689500(元) 712500—689500=23000(元) 审计意见:多转出的销售成本要转回来,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23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3000 % 上课讲的:1、(1)库存商品的明细账有错误; (2)原因:由于按照先进先出法,本年销售的数量为6200件,结转成本应为689500元,实际结转了712500元,比实际多结转成本23000元 (3)从而,导致其利润减少了23000元 2、解决的方案,应调整分录:借:库存商品23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3000 借:所得税费用23000*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3000*25% 3.工商银行拟公开发行股票,委托ABC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08年度、2009年度和2010年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欧阳学文 1.第一题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 ①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党带领人民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发挥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效能。两者一脉相承、有机统一。 ②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既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

③治理能力则是我们运用这些制度和体制机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有了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 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第二题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一、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1.新常态形成的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外部因素和内在条件互相作用的结果,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 ①外部因素影响: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受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拖累效应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结构调整之中。

②内在条件变化: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转换是由内在条件决定的。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根本原因,是由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出现新变化所导致的。 2.新常态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①是速度变化。本质上说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将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低排放、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②是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层级低、产业素质低、产品档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顽症和痼疾,也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根源所在。③是动力转换。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之源。④是多重风险。 二、科学把握新常态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新常态,深刻领会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所贯穿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防止形而上学倾向。 2.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审计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审计学》案例分析题 一、审计重要性 (一)[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渝香食品有限公司20X2年12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1. 该公司会计报表显示,20X2年全年实现利润800万,资产总额4 000万。 2. 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该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下列问题: (1)该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 820元,被会计人员占为己有; (2)11月15日收到业务咨询费3 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抵估16万元,原因尚待查明。上述问题尚未调整。 [要求](1)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说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和报告应采取的对策。 (二)[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某公司会计报表审计时,初步判断的会计报表层次的重 要性水平按资产总额的1%十算为140万,即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误或漏报为140万元。并 采用两种分配方案将这一重要性水平分给了各资产账户。某公司资产构成及重要性水平分配 方案见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说明哪一种方案较为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一、审计重要性标准的初步评估 (一)1 ?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的重要性水平=4 000 *0.5% = 20 万元根据利润表计算的重要性水平 =800 * 5% = 40 万元 根据稳健性原则,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20万元。 2 ?问题(1)、(2 )涉及违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问题,性质严重,尽管金额不大, 但属于重大错报;问题(3),存货低估16万元,达到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80%超过了存货的可容忍误差,属于存货项目的重大错报。 3?因所发现问题的性质重要或金额重大,因此,应当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 4 ?在审计报告阶段,如果被审计单位调整了所有的重大错报或漏报,使会计报表反映公允,审计人员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的性质严重,或其汇总数可能影 响个别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但就会计报表整体而言是公允的,审计人员应当发表保留意 见;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的性质极其严重,或其汇总数可能影响大多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 策,使会计报表整体不公允的,审计人员就应当发表否定意见。 (二)乙方案较为合理。因为现金账户属于重要的资产账户,其重要性水平应当从严制 定;而应收账款和存货项目出现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大,为节约审计成本,其重要性水平 可确定得高些;固定资产项目出现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小,可将其重要性水平确定得低些。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精华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疾病分布: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人间)、不同地区(空间)、不同时间(时间)中的发生频率与分布现象,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比(ratio):也称相对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来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 构成比(proportion):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率(rate):是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发病指标 1)发病率(incidence rate):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用途: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仿制措施的效果 2)罹患率(attack rate):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与发病率的相同之处是分子都是新发病例数,不同之处是罹患率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新发病例的频率。 3)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4)感染率(infection rate):指在某个时间受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的人数所占的比率。 5)病残率(disability rate):指某一人群中,在一定期间内病残人群在人群中的发生频率。死亡指标 1)死亡率(mortality rate):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2)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多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 3)生存率(survival rate):是指患某种病的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的比例。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的远期疗效。 4)死亡专率:按不同病种、性别、年龄、职业等特征分别加以计算出的死亡率 疾病的流行强度 1) 散发(sporadic)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用于描述较大范围人群的某病流行强度。 2)爆发(outbreak)是指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 3)流行(epidemic)是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地区聚集性:某地区患病或死亡频率明显高于周围地区的情况 地方性疾病:在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群中相对稳定且经常发生,无需自外地输入的疾病 移民流行病学(migrant epidemiology):是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专门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三间分布)的特征进行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述出来的方法。 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又称横断面研究,是在特定时点或时期内,对一个特定人群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进行的调查研究,以描述其分布与相关因素的关联的描述性流行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与简答题培训讲学

四、案例分析(14分) 不断创新是杜邦成功的秘密 1802年,法国移民德鲁莽·爱雷内·杜邦在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市附近的白兰地河畔创建了杜邦公司。他 没想到的是,在企业走过两个世纪后,杜邦成了位居美国500强第13位的大跨国公司,并被《幸福》杂志 评为当今世界化工行业最成功、最受推崇的公司。]997年销售收入达450亿美元,盈利41亿美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已经司空见惯。杜邦为什么能在其经营的领域内长盛 不衰?不断创新,正是杜邦成功的秘密所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制度创新,使杜邦始终与市场同步前进。.在20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回顾20世纪化学工业给人类生活带来一系列巨大改变的重大发现,如人 造纤维、塑料、漆料、x光胶片,防水赛璐玢、合成橡胶、尼龙、特富龙、中空纤维、涤纶……这一切可 以说,几乎都是由杜邦研究人员研究发明的,并被发展成为产品陆续推向市场的,在给消费者带来利益的 同时,企业也获得了生存的空间。但是,在20世纪初杜邦公司也曾因管理不善,失去了其在火药市场上的优势,在股东们正为公司向何 处去进行投票时,公司创始人的三个重孙出资收购了公司,并对公司进行了重组。为了创造出让公司立于 不败之地的新产品,1903年,公司在新泽西建立了东部试验室,然后又在威明顿市郊建立了中央实验站,

专门从事在生产火药原料纤维硝酸时发现的纤维素的化学研究,沿着这一科学发现的道路,杜邦开始了其 从火药生产向多元化化工生产的转变。通过20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发现和推出新产品,杜邦形成了能为自 身带来滚滚财源的全球性业务和产品。如目前全世界39亿人每天都在使用的耐力丝牙刷,其原料主要就是 杜邦公司一家提供的。而杜邦公司每年多达几百项的专利发明,也为只有9.8万名员工的杜邦公司确保其 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1997年,杜邦公司创造了45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其中300亿美元是由杜邦公司自主技术生产的产品,而这其中90%的产品是在1997年首次向市场推出的。杜邦公司自创业以来,始终以“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就会赢得顾客”作为自己的经营思想,在世界化工 市场占据非凡的优势。然而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他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对此,杜邦公司组织专家进行 了全面的市场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出在包装上,最后得出结论:论产品质量,杜邦公司好于同行, 论产品包装则不如同行;于是杜邦公司在包装上做了重大改进,很快扭转了市场销售不利的局面。经过90多年的发展,目前杜邦设在威明顿的中央实验站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 业研究中心之一。但该公司总裁在与杜邦科学家进行广泛交谈之后认为,随着现代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为了保证杜邦公司作为美国工业领导者之一的地位,杜邦仍需继续在那些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科学技术领 域下功夫。为此,进入90年代后,杜邦在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力争使杜邦传统产品寿命周期再延长30~50

《审计案例分析》历年试题答案汇总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题 1.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必须与客户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 答案:错误 理由:独立原则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时提出的要求,如果注册会计师执行非鉴证业务则不必要保持独立性。 2.为了保持审计的连续性和审计结果的可比性,注册会计师对同一客户所进行的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应使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 答案:错误 理由:同一客户客观环境不断变化,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调整重要性水平。 3.如果注册会计师函证的应收账款无差异,则表明全部的应收账款余额正确。 答案:错误 理由:注册会计师并未对被审计单位所有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4.对于客户委托金融机构代管的投资债券,注册会计师如无法进行实地盘点,则须向代管机构进行函证。 答案:正确 理由:无法进行实地盘点,则必须函证证实代管的投资债券的存在性。 5.注册会计师分析企业投资业务管理报告是为了判断企业长期投资业务的管理情况,因此属于符合性测试的内容。 答案:正确 理由:分析企业投资业务管理报告属于符合性测试的内容。 6.编制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以确定可容忍误差。 答案:错误 理由:主要是为了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7.同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不同的是,被审计单位其他应收款往往数额不大,因此,注册会计师可以不函证相关余额。 答案:错误 理由:对于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有异常的其他应收款客户,注册会计师要函证。 8.出于某种不正常的目的和动机或工作差错,被审计单位对报废的固定资产有可能存在按原值转入营业外支出的情况。 答案:正确 理由:因为被审计单位对报废的固定资产按原值转入营业外支出违反了会计制度的要求。 9.审计人员向银行索取资产负债表日后7天左右的对账单,其目的是验证被审计单位有无期后事项的发生。 答案:错误 理由:是为了检查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验证现金收支的截止期。 10.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当局就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方面的沟通内容是在审计的实施阶段进行的。 答案:错误 理由:应当是在审计终结阶段进行的。 11.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必须取得会计师事务所授权后,才可以以个人名义承接审计业务。 答案:错误 理由:按照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不得以个人名义承接审计业务。 12.应收账款函证的回函应当直接寄给会计师事务所。 答案:正确 理由:应收账款函证的回函直接寄给会计师事务所,可保证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13.对应付账款进行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选择较大金额的债权人,对金额较小甚至为零的债权人可不必函证。 答案:错误 理由:对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应作为函证对象。 14.存货期末盘点是被审计单位存货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但注册会计师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答案:错误 理由:存货期末盘点属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所应承担的责任,注册会计师不负其责任。 15.短期借款相对于长期借款来说,金额通常较小,期限较短,且通常无须抵押,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也不如长期借款,因此一般无须审查其抵押、担保情况。 答案:错误

流行病学》习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2.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二、多项选择题 1.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 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 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 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 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 三、名词解释 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四、简答题 1.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A. 发病率 B. 发病专率

C. 罹患率 D. 时点患病率 E. 期间患病率 2.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 标最合适?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那些疾病常用病死率 A. 关节炎 B. 消化道溃疡 C. 流行性出血热 D. 结核病 E. 心肌梗死 三、名词解释 1. PYLL 2. 爆发 四、简答题 1. 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那些因素?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 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 A. 个案调查 B. 典型调查 C. 现况研究 D. 生态学研究 E. 爆发调查 2. 对某大城市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 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

案例分析题目及答案

案例分析一 ●某建筑公司与某学校签订一教学楼施工合同,明确施工单位要 保质保量保工期完成学校的教学楼施工任务。工程竣工后,承 包方向学校提交了竣工报告。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还没 组织验收就直接投入了使用。使用过程中,校方发现了教学楼 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工程未经 验收,学校提前使用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不应再承担责任。 试问: ●1、本案中的建设法律关系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2、应如何具体地分析该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及责任的承担方 式,为什么? 答1:①主体是某建筑公司和某学校,客体是施工的教学楼。②某学校享有的权利是获得一个保质、保量、保工期的教学楼。义务是按时、按量的支付施工方的工程款。 某施工方享有的权利是按时、按金额的获得工程款。义务是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完成教学楼。 2:①从学校方考虑 学校还没有组织竣工验收就投入了使用,这个行为违反了工程竣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果是一般问题,由学校方面承担。 ②从施工方考虑 施工方向学校已经提交了竣工报告,教学楼是施工方自行验

收合格,对学校的日常使用不存在使用不当问题,所以如果教学楼出现了结构方面的质量问题,要按照质量缺陷的原因分解责任。 教学楼的质量缺陷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承包方应当承担维修,产生的费用问题就由学校和施工方协商。如果协商不成采用诉讼。 案例分析二 某建筑公司(施工单位)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单位)签订了一个施工承包合同,由建筑公司承建一栋20层的办公楼。合同约定开工日期为2006-4-8,竣工日期为2007-8-8。每月26日,按照当月所完成的工程量,开发公司向建筑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 问本案例的法律关系构成是什么? 答:①主体是某建筑公司和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客体是一栋20层办公楼。②某建筑公司享有的权利是按时、按金额的获得工程进度款。义务是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完成一栋20层的办公楼。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享有的权利是获得一栋20层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办公楼。义务是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工程进度款。 案例分析三 【背景资料】 某省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04年12月28日开工,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一般施工队伍难以胜任,业主自行决定采取 邀请招标方式。于2004年9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0章)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的特征有: (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2)聚性。(3)不稳定性。(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行政权力不断扩,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审计简答题(含答案)

审计 一、现代企业财务审计定义 现代企业财务审计是现代企业环境和现代审计环境下,由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专职审计人员,依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并采用现代审计技术依法独立地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财务收支业务和相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以及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监督、鉴证与评价,借以解释错弊,维护财经法纪,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促进宏观调控的审查监督体系。 二.现代企业财务审计的基本特征 1.审计范围国际化“两权分离”(所有权+经营权) 2.审计领域扩大化 3.审计层次立体化 4.审计内容复杂化 5.审计主体多元化 6.审计行为规范化和审计技术科学化(电算化、网络化、数码化) 三.现代企业财务审计的作用 1.通过企业财务审计,及时了解和掌握审计信息,便于国家调整和控制重要经济领域,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对于宏观调控) 2.通过企业财务审计,能够确保会计信息及其他经济信息真实、可靠,为各项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于决策) 3.通过企业财务审计,可以保证国有、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合法。(对审计目标) 4.通过企业财务审计,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确保各项经营责任的履行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评价企业绩效) 5.通过企业的财务审计,有助于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隐患,促使其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方面) 四.现代企业财务审计的目标 真实性、存在性、所有权、计价、合理性 完整性、正确性、报表披露、合法性、截止与分类

流行病学简答题DOC

1.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探讨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因素;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预防和控制疾病;评价疾病防治效果。 2. 流行病学的基本任务: 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深入调查疾病的病因、分布特征和流行因素;充分了解当地的卫生状况,以便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监测 3. 流行病学的特征: 群体的特征:流行病学研究起点是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 对比的特点: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对比“差异&一致”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特征:概率、频率指标、置信区间… 社会医学的特征: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预防为主的特征: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第一级预防 发展的特征: 4.研究疾病分布的含义: 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 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类人群中的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组,该病的发病率极低,甚至不发病

外来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势当地对该病易患的动物可能也发生过类似疾病 6.移民流行病学进行病因探索的主要依据: 若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由环境因素造成,则该病在移民人群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不同,儿接近于移居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若该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由遗传因素起主要作用,则移民人群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相同,而不同于移居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7.疾病的分布: 人群分布:可依据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和行为等分级(其中年龄最重要) 时间分布:主要分为: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和长期变异。 地区分布:地理因素、气候条件、物理化学生态环境、人群的风俗习惯和政治。卫生水平等因素,均可影响疾病的地区分布。 8.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异同点case-control study & cohort study(要详细的看后面)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选择患有和为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以危险因素的比例,判断该爆露因素是否与该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