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行病学简答题总结 必考知识点归纳 考前必看

流行病学简答题总结 必考知识点归纳 考前必看

流行病学简答题总结 必考知识点归纳 考前必看
流行病学简答题总结 必考知识点归纳 考前必看

疾病的分布形式

:一.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和种族.宗教.婚姻与家庭.流动人口)二.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三.地区分布(疾病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疾病的城乡分布.疾病的地区聚集性.地方性疾病)

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方法:

1.横断面分析(特定时间内,对某一特定人群中疾病或其他健康特征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2.出生队列分析(对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组在不同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进行的分析,以了解发病或死亡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和不同出生队列的暴露特点,对发病或死亡的影响)

死亡率.病死率.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若某并的发病和病程处于稳定状态,病死率=某病死亡率/某病发病率

描述性研究的特点:

1.对研究对象不施加干预措施

2.没有设立特别的对照

3.只能得出疾病的患病率

4.研究的期限较短

5.不能得出因果联系

6.容易实施,较短时间内即可获得结果

7.从研究的程序上讲,描述性研究史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

8.是瞻性研究的基础

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点是什么目的

:①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发现高危人群,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②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逐步建立病因假设。③为评价防治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④为疾病监测或其他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特点:①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故称横断面调查;

②只能求出患病率,不能区分新、旧病例;③调查研究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只能对病因提出初步线索;④无需对照组

现况研究决定样本大小的因素:

1.估计样本率(估计样本均数)

2.总体率(总体均数)

3.样本均数标准差

4.显著性水平

5.把握度

现况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1.实施,较短时间内即可获得结果

2.究的程序上讲,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

3.性研究的基础,连续的现况研究将提供好的证据

1.因分析时, 只能对病因提出初步线索, 不能得出有关病因因果关系的结论

2.病程较长的疾病,主要用于慢性病的研究,也适用于传染病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3.一般不能获得发病率

现况研究偏倚常见偏倚:①选择偏倚,包括:选择性偏倚、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②信息偏倚,包括: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调查员偏倚、测量偏倚。

防止措施:①抽取调查对象时,必须严格随机化原则;②提高抽中对象的受检率,最好一个不漏地接受调查;③选用不宜产生偏差的仪器、设备;④培训调查员,并进行监督复查工作

普查的目的优缺点:

目的: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②了解疾病的疫情和分布③了解健康水平④建立某些生理指标正常值优点:1.确定调查对象上比较简单 2.可查出某病人群中患某病的所有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治疗3.开展干预如健康教育缺点:1.调查对象多,期限短,漏查难免2.调查质量不易控制3.患病率低,诊断技术复杂的疾病不易进行普查

抽样调查的优缺点:优点:1.省时省力省材料省经费 2.调查结果准确缺点:1.方法复杂 2.重复和遗嘱不易发现

常用的随机化抽样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两级或多级抽样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1.属于观察法

2.设立对照组

3.研究方向由果及因

4.不能确定证明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好选择什么样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选择可以是新发病例,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但最好是新发病例。因为他们对调查给出的应答信息的可靠程度各不相同。比较而言,新发病例由于发病时间较短,对疾病危险因素的回忆比较认真而且清楚,提供的信息较为可靠;现患病例则不然,可能掺入疾病迁延及存活的因素在内;死亡病例的信息主要由家属及医护人员提供,可靠性较差

病照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

1.P0(研究因素在对照中的暴露率.P0越大,样本量越小)

2.估计RR(相对危险度)

3.显著性水平α

4.把握度(1-β)

病照优缺点:

优点:1.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2.省时间.省人力.省经费,易于组织实施 3.一次可调查多个因素缺点:1.不能判断因果联系2.不能计算发病率.相对危险度3.易产生偏倚:

回忆偏倚.选择偏倚等

病照偏倚:

一.选择性偏倚:

由于选入的研究对象与未选入的研究对象在某些特征上存在差异而应起的误差 1.入院率偏倚:Berkon 偏倚由于患某病的人及具有某特征的人住院机会不一样,就可能使与疾病无关的某特征与疾病出现假关联控制:在多个医院选择病例,同时选择医院和社区的对象 2.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中,尤其是病死率高的疾病研究对象通常只是那些存活的病例,而对于那些已经死亡的病例通常很难进行调查控制:选用新发病例;与队列研究结合起来进行 3.检出症候偏倚:病人因某些与致病无关的症状而就医,从而提高了早期病例的检出率,导致过高地估计了暴露程度,而产生的偏倚控制: 选择中.晚期病例作为对象 4.时间效应偏倚:将处于潜伏期或疾病早期的病人选为对照所造成的偏倚控制:采用敏感的疾病早期检查技术;开展观察期充分长的纵向调查

二:信息偏倚:1.回忆偏倚:由于被调查者记忆失真或不完整造成的偏倚控制:采用客观的标准获得资料; 用新发病例 2.调查偏倚控制:改善调查方法或环境;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同一个时间,同一调查员调查病例及其对照;校准仪器或试剂

三:混杂偏倚:当研究暴露于某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时,由于一个或多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暴露密切相关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种误差称为混杂偏倚或混杂控制:设计阶段:阶段;匹配;随即分组分析阶段:分层分析;多因素数学模型

队列研究特点与目的:

特点:1.观察法2.设立对照 3.由因到果,符合时间顺序 4.确证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目的:1.检验病因假设2.研究疾病的自然是3.新药的上市后检测4.评价预防效果

队列研究优缺点:

优点:1.直接获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2.直接估计危险度 3.符合时间顺序,验证病因的能力较强4.获得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5.收集的资料完整可靠,不存在回忆偏倚6.可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缺点:1.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2.易发生失访偏倚3.耗时.好认力.物力.财力4.设计要求严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难度较大 5.随访过程中,已知变量的变化或未知变量的引入增加分析难度

队列研究暴露/非暴露人群选择:

暴露: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非暴露(对照):内对照,选定一群研究对象后,有暴露史的作为暴露组,剩下的作为对照组;外对照,暴露人群选定后从其他人群选择对照人群;总人口对照,与一般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多重对照,采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的形式选择多组人群进行对照

队列研究样本大小的决定因素

对照组人群的发病率P0和暴露组人群的发病率P1;对照组与暴露组的人数之比R;要求的显著性水平α(假阳性率),一般定为0.05或0.01,把握度1-β

队列研究常用指标和意义

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 说明暴露组的发病率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联系的强度(I e/I0=a/n1//c/n0)

归因危险度AR,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表示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I e-I0)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暴露人群中由于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在所有发病中所占的百分比

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在全人群中由于暴露而导致的发病率的增加(I t-I0)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表示全人群中由于暴露引起的发病在全部发病中的比例

累积发病率CI=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人数)/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

发病密度ID指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发病率=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人数/观察人时

标化死亡比SMR指被研究人群发生(死于)某病的危险性史标准人群的多少倍=研究人群中观察发病

(死亡)数/标准人口预期发病(死亡)数

队列研究的偏倚:

1.选择偏倚:在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时,由于最初选定的研究对象有人不愿或不能参加,进行历史性队列研究时有些人的档案丢失或记录不全

2.失访偏倚:研究过程中某些选定的研究对象因各种原因脱离了研究,研究者无法继续随访他们

3.信息偏倚:由于使用的仪器不准确,技术检验不熟练诊断标准定义不准确或掌握不当,以及询问技术欠佳造成结果不真实等

4.混杂偏倚: 由于混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偏倚

流行病学实验和队列研究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前瞻性研究;都可以用来检验假设,但前者检验效力要高于后者;研究过程中都要设立对照不同点:前者是实验性研究,后者是观察性研究;前者研究中有干预措施,后者无;前者研究对象的分组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后者的研究对象则是随机抽样的,不能随机分组

筛检实验与诊断实验的分别:

1.筛检实验

2.诊断实验对象:1.健康人或无症状的病人2.病人或筛检异常者目的:1.发现可疑病人或高位人群 2.对病人进行确诊要求:1.快速.简便.安全.高灵敏度 2.复杂.准确性和特异性高费用:1.经济.廉价2.花费较高处理1.阳性者需用诊断实验确诊2.阳性者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

筛检/诊断样本的计算

1.待评试验的灵敏度

2.待评试验的灵敏度

3.显著性检验水平α,一般为0.05

4.许误差δ,一般为0.05~0.10

5.当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接近50%时,可用近似公式(Zα/δ)^2(1-p)p

筛检/诊断偏倚及控制:

偏倚:1.选择性偏倚2.信息偏倚3.工作偏倚控制:1.做好培训,明确目的和要求,统一试验标准2.选择恰当的金标准,保证合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3.在高患病率或高危人群中开展4.严格遵循实验设计的要求进行操作,减少信息偏倚

病因的定义: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1)存在于发病之前(2)该因素存在某病的发病率升高(3)去处该因素某病的发病率下降(4)无该因素则疾病不会发生

病因的分类:

(一)按来源分类:1.宿主因素:遗传.免疫.内分泌.营养状况.行为习惯等;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理化因素.社会因素;(二)按作用分类:1.必需病因:存在于结果之前;结果发生必具有该病因;具有该病因并不一定都发生该结果.2.充分病因:存在于结果之前;如果该病因存在,则一定发病;但发病并不一定都存在该病病因。

因果推断的判定标准

关联的时间顺序,怀疑病因必须发生在疾病之前;关联的强度,一般关联的强度越大,该关联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就越大;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可以在不同的人群、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观察到;关联的合理性,关联的解释和现有理论知识不矛盾;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剂量—反应关系:可以看成是针对等级或连续性变量资料的关联强度;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可以看成是针对集团资料的关联强度(生态学相关)

传染过程: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

感染谱:当机体感染不同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所表现出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

传播途径:1.经空气传播.2经水传播.3经食物传播.4经接触传播.5经节肢动物传播.6经土壤传播.7医源性传播.8垂直传播.9多途径传播

法定传染病报告:

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狂犬病. 丙类11种: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黑热病。

医院感染的分类:

1.病原体的来源a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以外的地方,由医院环境、他人带来的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b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本身,指免疫力低下的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2感染部位.3感染微生物种类等分类

医院感染的管理:

1建立机构:a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b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评价系统.2健全制度a消毒灭菌制度b隔离制度.3开展监测工作:发病率、患病率、漏报率等

.4加强宣传教育工作:1.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2.医院的合理布局3.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4.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的监督监测 5.加强对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与管理 6.加强临床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购入及使用管理

危机管理的三个阶段:

1.危机前: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预警及准备,构建良性激励机制,危机管理预案,学会识别危机;

2.危机中:人员调度的管理,紧急决策管理,媒体的管理;

3.危机后:危机后处理,建立独立调查制度,危机后遗症的处理,危机后的学习机制,危机后的组织变革.

危机应急管理机制:

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急速反应机制,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无等级协调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四级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实践循证医学主要包括以下5个步骤称”五部曲” :1.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2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证据3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后效评价循证实践和结果

流行病学实验特点:

①它是前瞻性研究,即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这些对象虽不一定从同一天开始,但必须从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跟踪;②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作为处理因素可以是预防或治疗某种疾病的疫苗、药物或方法措施等;③研究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在分组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④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在开始实验时,两组在有关各方面必须相当近似或可比,这样实验结果的组间差别才能归之于干预处理的效应

流行病学实验四项基本原则:

随机化.对照.重复.盲法。

流行病学实验分类:

1.现场实验:研究对象为健康人;接受干预措施的基本单位是个人

2.社区干预实验:研究对象为健康人;接受干预措施的基本单位是社区或亚人群

3.临床实验:研究对象是病人;接受干预措施的基本单位是个人。

流行病学实验注意问题:

1.伦理道德问题

2.预实验

3.排除

4.推出

流行病学实验优缺点:

优点:1.研究者根据实验目的,预先制定实验设计,能够对选择的研究对象.干预因素和结果的分析判断进行标准化 2.采用随机化分组 3.方向为前瞻性缺点:1.整个实验设计和实施条件要求高.控制严.难度较大2.如研究对象代表性不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推论到总体3.依存性不易做的很好,影响实验效果的评价4.有时可涉及医德问题

临床试验的设计:

1选择研究对象.确定实验现场2估计样本含量3常用的对照形式4随机化分组5处理因素的安排6效应(结局)变量的选择7盲法(Blindness)的应用8试验结果的分析

临床实验的研究对象选择

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选择干预对无害的人群;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临床实验现场的选择

实验现场人口相对稳定流动性小,并要有足够的数量;实验研究的疾病在该地区有较高稳定的发病率;评价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病流行的地区;实验地区有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卫生防疫保健机构比较健全,登记报告制度较完善,医疗机构及诊断水平较好;实验地区领导重视,群众愿意接受,有较好的协作配合条件

影响临床试验样本量因素

:1干预因素实施前.后研究人群中研究事件(疾病)的发生率2第Ⅰ型(α)错误出现的概率3第Ⅱ型(β)错

误出现的概率4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5研究对象分组数量

临床试验常用分组方法:

简单随机化.区组随机化.分层随机化

新药临床试验:Ⅰ期临床试验: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目的: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其他目的:处方.剂型的筛选。

Ⅱ期临床试验:——探索: 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 目的:1探索药物治疗作用2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的治疗作用和安全3为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Ⅲ期临床试验——验证: 治疗作用确证阶段目的:1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2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3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的依据4为完成药品的使用说明书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Ⅳ期临床试验——扩大应用:

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目的:1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2评价在普通或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3改进给药剂量

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是什么?

传染源被移走(隔离,死亡)或已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状态;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的病原体被彻底消除(消毒、杀虫),传播途径已不存在;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末出现新病例或未受感染。

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可推测病人暴露(感染)日期,以追踪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确定接触者留验和医学观察期限;可确定接触者应急接种时间;可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潜伏期的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是什么?传染源被移走(隔离,死亡)或已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状态;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的病原体被彻底消除(消毒、杀虫),传播途径已不存在;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末出现新病例或未受感染。

传染病的控制

针对传染源的控制: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病原携带者,做好登记、管理和随访工作;接触者根据潜伏期长短,接受检疫;动物传染源,可采取彻底消灭或隔离治疗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杀虫,使用杀虫剂杀灭有害昆虫对易感人群的措施: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

疾病预防控制策略:

1.影响健康的因素

2.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1.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策略已获批准成为官方最高一级的政策2.已经建立或加强了吸收人民参加实施策略的机构

3.至少有5%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卫生事业)(1.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2.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3.基本治疗

4.促进康复)3.社区卫生服务(1.预防:主要包括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管理2.医疗: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及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3.保健:重点人群保健4.康复:社区康复

5.健康教育:讲座、录像等

6.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影响健康的因素:

1.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是指因自身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2.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3.生物遗传因素

4.卫生医疗服务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采取措施,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采取的措施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升高的因素:①病程长;②寿命延长;③新病例增加;④病例迁入;⑤健康者迁出;⑥诊断水平提高;

⑦报告率提高。

降低的因素:①病死率高;②新病例减少;③健康者迁入;④病例迁出。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 复习梳理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 =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 时间的测量 1h=60min 1min=60s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地理各模块知识点总结

地理各模块知识点总结 地理知识点总结了一篇又一篇,每次都是以不一样的视角去告诉学生,如果考试是这样考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必须要记住,今天也不例外,每块知识都是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这一定就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生态问题 1 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 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体育活动考前必背常考题及知识点

体育考前必背——常考题及知识点体育的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选择题 1.儿童少年骨的特征是( B ),不易骨折,易变形。 A.有机物少 B.有机物多,无机物少 C.有机物少,无机物多 D.无机物多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从( A )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 A.形态、机能、素质 B.形态、运动技能 C.身高、体重、肺活量 D.身体素质、技能、肺活量 3.肺活量体重指数=( A ) A.肺活量/体重 B.肺活量×体重 C.体重×肺活量 D.体重/肺活量 4.体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应具有( C )。 教育性教养性持续性 教育性发展性持续性 教育性教养性发展性 教育性持续性发展性 5.各民族在长期的生长和生活实践中积累及其的养生、健身和娱乐的体育活动称为( C )。 A.全民健身体育 B.终身体育 C.民族传统体育 D.社会体育 6.按( B )分类,体育运动可分为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

A.比赛的形式 B.运动项目技术结构 C.运动技术水平 D.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 7.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是( B )。 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体育运动D.学校体育 8.学校体育的目标是( C )。 A.竞技与娱乐的目标 B.教养与教育的目标 C.增进健康与增强体质的目标 D.上述都不是 9.体育教学应遵守的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 D )规律。 A.精讲多练 B.运动安全 C.思想教育 D.运动负荷 10.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该骨位于( B )。 A.股骨髁间窝 B.股四头肌肌腱内 C.股骨上端 D.髌韧带内 11.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随意收缩活动的是( C ) A 心肌 B 评话肌 C 骨骼肌 D 上皮组织 12.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出现“极点”后,运动员应采取的措施是( D )。 A 提高运作幅度 B 坚持原强度 C 停止运动 D 调节运动节奏 13.标准田径场200米跑项目,距离起点线最近的直曲段分界线是( C ) A 第一直曲段分界线B第二直曲段分界线 C第三直曲段分界线D 第四直曲段分界线

统计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1.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2. 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统计设计,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3. 统计总体:根据一定数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的事物的全体。特点:同质性、大量性。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标志: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标志分为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用文字、语言描述)和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用数值表现)。 不变指标:一个总体中各单位有关标志的具体表现都相同。变异指标:在一个总体中,当一个标志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有可能都相同。 第二章 1. 统计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定期报表制度。 调查方式按调查的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按时间标志可分为连续性(经常性)调查和不连续性(一次性)调查 (一)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全面调查。特点:非经常性调查、最全面调查。 (二)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性调查,可分为概率调查和非概率调查。 (三) 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它是一种不连续的调查。 (四) 定期报表制度又称统计报表制度,它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逐级地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2. 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体系: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部分定期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3.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调查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4. 统计分组的原则: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 (先分后组) 间断型分组和连续型分组,等距和异距注意事项 第三章 1. 简单算术平均数121 n i n i x x x x x n n =++ +== ∑ 2. 加权算术平均数 11221121 n i i n n i n n i i x f x f x f x f x f f f f ==+++== +++∑∑ 3. 组距数列的算术平均数 4. 相对数的算术平均数 5. 调和平均数 6. 几何平均数 7. 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1 1 , ()0n n i i i i nx x x x ===-=∑∑ 8. 组距数列的众数112O O O M M M L d ?=+??+? 9. 组距数列的中位数12e e e e M e M M M f S M L d f --=+?∑ 11. 方差(注意与样本方差的区别)P102: 10,11题 第四章 1.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包含 ,相等 ,和 ,差 ,积 ,逆 ,不相容 。 2. 概率的计算: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加法法则 ,乘法公式 条件概率 ,全概率与贝叶斯公式 3. 常见的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2017.12 二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最新外研版(新)八年级上册英语各模块知识点归纳总结

英语初二上册重点知识点讲解 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1.pair n. (相关的)两个人,一对,一双,一副 a pair of socks一双袜子 a pair of gloves一副手套two pairs of trousers两条裤子 e.g.A pair of teenage boys are watching a football game.两个青少年正在看足球赛。 2.correct (1)v. 改正,纠正 e.g.The teacher returned to her room to correct exercise books.老师回到房间去改练习本。 Correct the spelling.纠正拼写。 (2)adj.正确的;恰当的 e.g.correct pronunciation 正确发音 Do you have the correct time?你的表走得准吗? 3.advice (1)n.意思是“意见,建议”,为不可数名词,可用some,much,a piece of,pieces of等修饰,不能说an advice或many/a few advices。 (2)表示“有关……的建议”时,用介词on,接名词、代词或由疑问词引导的不定式。 advice on what to do next. 我们去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下一步该怎么办。 e.g.Let’s ask for his 常见搭配: take/follow one’s advice接受某人的建议 ask for advice 征求意见 接受(拒绝)某人的建议 accept/refuse one’s advice offer advice to sb. 向某人提供建议 拓展: advise vt.建议 常见搭配:advise sb. to do sth.

教资考试如何快速记忆知识点

教资考试如何快速记忆知识点 教资考试快速记忆知识点的方法 一、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 1. 及时复习。当大家在学习《教师资格证科目二》会学到关于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根据艾宾浩斯的研究发现我们的遗忘过程总是先快后慢的 --------- 学习刚刚结束的时候遗忘 时断崖式的,但到9 小时后遗忘会变得缓慢许多,但此时我们的记忆内容基本是原内容的30%---40%左右。那我们如何克服这种遗忘那?艾宾浩斯告诉我们:及时复习,要多及时有多及时! 2. 晚间巩固。所谓的及时复习,最常见的办法就是上完课晚上进行复习。对于很多学习的学生来说白天的学习已经超出了自己承受极限,自己已经是崩溃的边缘。但是此时此刻同学们务必坚持下,因为如果不及时复习的话60%的内容就会遗忘,那我们白天的很多努力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3. 再认和回忆。我们在学习之前通常都会给大家讲解一下考情,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考情有针对性的进行再认和回忆。顾名思义再认就是选择题应用的记忆,就是说从选项中认出来。而回忆就是简答题,需要我们进行整体表象回忆的,所以难度就大一点。所以我们在做好区分工作后学习起来会简单去多,就不必让每个知识点都做到必须能回忆。 二、记忆方法

1.7 加减2 个组块。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学习到关于短时记忆的7 加减 2 个组块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也可以充分利用到我们记忆过程中。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的把一些相关一些长的、多的知识点分成7 加减2 个组块。这样就会让我们更好地进行短时记忆。之后再通过复述就可以答到长久记忆的目的了。 3. 多感官刺激。大多时候我们学习只是听和看,最多也就是再加一个写。但其实还有个方法,而且特别有效 ----- 说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把自己讲的知识点录下来,会有很神奇的记忆效果哦! 三、建立信心建立合作关系。大家很多人都是朋友一起来报名的,当然不是一起的也不要紧,因为大家很快就会熟悉的。这里建议大家建立起一个合作的关系互相鼓励互相沟通学习上的知识点,这会让大家学习起来更有乐趣、更有信心。 教资考试注意事项 一、明确招考要求,做到心中有向。详细阅读《教师资格证报名要求》不难发现,对报考人员的规定主要为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教育教学能力三方面。而其中的学历条件尤其值得关注,根据教师资格证主要划分的类别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考生一定要明晰。 二、明确考试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资格证改革考试时间从2019 年正式实施。正式改

(最全)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与统计 一、普通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 1、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平均数:①、常规平均数:12n x x x x n ++???+= ②、加权平均数:112212n n n x x x x ωωωωωω++???+=++???+ 3、中位数: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4、方差:2222121 [()()()]n s x x x x x x n = -+-+???+- 二、频率直方分布图下的频率 1、频率 =小长方形面积:f S y d ==?距;频率=频数/总数 2、频率之和:121n f f f ++???+=;同时 121n S S S ++???+=; 三、频率直方分布图下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 1、众数:最高小矩形底边的中点。 2、平均数: 112233n n x x f x f x f x f =+++???+ 112233n n x x S x S x S x S =+++???+ 3、中位数: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累加,面积等于0.5时x 的值。 4、方差:22221122()()()n n s x x f x x f x x f =-+-+???+- 四、线性回归直线方程:???y bx a =+ 其中:1 1 2 22 1 1 ()() ?() 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y b x x x nx ====---∑∑== --∑∑ , ??a y bx =- 1、线性回归直线方程必过样本中心(,)x y ; 2、?0:b >正相关;?0:b <负相关。 3、线性回归直线方程:???y bx a =+的斜率?b 中,两个公式中分子、分母对应也相等;中间可以推导得到。 五、回归分析 1、残差:??i i i e y y =-(残差=真实值—预报值)。分析:?i e 越小越好; 2、残差平方和:21?()n i i i y y =-∑, 分析:①意义:越小越好; ②计算:222211221 ????()()()()n i i n n i y y y y y y y y =-=-+-+???+-∑ 3、拟合度(相关指数):221 2 1 ?()1() n i i i n i i y y R y y ==-∑=- -∑,分析:①.(]20,1R ∈的常数; ②.越大拟合度越高; 4、相关系数 :()()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 y r ---?∑∑= = 分析:①.[r ∈-的常数; ②.0:r >正相关;0:r <负相关 ③.[0,0.25]r ∈;相关性很弱; (0.25,0.75)r ∈;相关性一般; [0.75,1]r ∈;相关性很强; 六、独立性检验 1、2×2列联表: 2、独立性检验公式 ①.2 2() ()()()() 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 ②.犯错误上界P 对照表 3、独立性检验步骤

初中科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科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 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 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 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 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 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 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 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 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 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n-·180°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n-条对角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

线,把多边形分成(2)n -个三角形.②n 边形共有(3)2 n n -条对角线.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 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 4.角平分线: ⑴画法: 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证明的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 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统计概率知识点归纳总结归纳大全

统计概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1.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与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2.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3.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4.会计算事件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5.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6.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7.掌握抽样方法与总体分布的估计、 8.掌握正态分布与线性回归、 考点1、求等可能性事件、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解此类题目常应用以下知识: (1)等可能性事件(古典概型)的概率:P (A )=)()(I card A card =n m ; 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步骤: (1) 计算一次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n ; (2) 设所求事件A,并计算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 ; (3) 依公式()m P A n =求值; (4) 答,即给问题一个明确的答复、 (2)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P (A +B )=P (A )+P (B ); 特例:对立事件的概率:P (A )+P (A )=P (A +A )=1、 (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 (A ·B )=P (A )·P (B ); 特例: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P n (k )=k n k k n p p C --)1(、其中P 为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此式为二项式 [(1-P)+P]n 展开的第k+1项、

(4)解决概率问题要注意“四个步骤,一个结合”: ① 求概率的步骤就是: 第一步,确定事件性质???????等可能事件 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 n 次独立重复试验 即所给的问题归结为四类事件中的某一种、 第二步,判断事件的运算???和事件积事件 即就是至少有一个发生,还就是同时发生,分别运用相加或相乘事件、 第三步,运用公式()()()()()()()()(1) k k n k n n m P A n P A B P A P B P A B P A P B P k C p p -?=???+=+???=??=-??等可能事件: 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 n 次独立重复试验:求解 第四步,答,即给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考点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1、随机变量及相关概念 ①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常用希腊字母ξ、η等表示、 ②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 ③随机变量可以取某区间内的一切值,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①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概念与性质 一般地,设离散型随机变量ξ可能取的值为1x ,2x ,……,i x ,……,ξ取每一个值i x (=i 1,2,……)的概率P(i x =ξ)=i P ,则称下表、

八年级上册英语外研版各模块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英语外研版各模块知识点归纳总结

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advice take/follow one’s advice接受某人的建议ask for advice 征求意见accept/refuse one’s advice接受(拒绝)某人的建议 offer advice to sb. 向某人提供建议 try to (1)try to do sth .努力做某事try doing sth.试着做某事 try/do one’s best to do sth. 尽某人的全力做某事 5.as…as possible/one can time at a time一次,每一次at one time曾经,一度 at times /from time to time 有时,偶尔on time 准时 all the time 总是,一直in time及时,迟早 ①It’s time for sb. to do sth./It’s (high) time sb. did sth. Suggest

(2)形容词比较级用法 ①表示两者进行比较时用形容词比较级,最明显的提示词是than,其结构为“A…+比较级+than+B”。 ②有表示程度的副词a little,a bit,a few,a lot,much,even,still,far,rather,any等修饰时,用形容词比较级。 ③比较级前面可以加上表示具体数量差别的结构,表示具体“大多少”,“小多少”,“长多少”,“短多少”等。 ④表示“两者之间最……一个(of the two)”时,常用“the+比较级”结构。 ⑤表示“越来越……”,用比较级重叠结构,即“比较级+and+比较级”,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时用“more and more+形容词原级”。 ⑥表示“越……就越……”时,用“the+比较级,the+比较级”结构。 Module 4 Planes, ships and trains 形容词最高比较级用法 ①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人或物进行比较时,用最高级形式。形容词最高级前必须加定冠词the,句末常跟一个in/of短语来表示范围。(of表示同范围,in 表示不同范围)

体育考前必背——常考题及知识点

体育考前必背---- 常考题及知识点体育的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选择题 1?儿童少年骨的特征是(B ),不易骨折,易变形。 A. 有机物少 B.有机物多,无机物少 C.有机物少,无机物多 D.无机物多 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从(A )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 A. 形态、机能、素质 B.形态、运动技能 C.身高、体重、肺活量 D.身体素质、技能、肺活量 3. 肺活量体重指数=(A ) A. 肺活量/体重 B.肺活量X体重 C.体重刈市活量 D.体重/肺活量 4. 体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应具有(C )。 教育性教养性持续性 教育性发展性持续性 教育性教养性发展性 教育性持续性发展性 5. 各民族在长期的生长和生活实践中积累及其的养生、健身和娱乐的体育活动称为(C )。 A. 全民健身体育 B.终身体育 C. 民族传统体育 D.社会体育 6. 按(B )分类,体育运动可分为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 A. 比赛的形式 B.运动项目技术结构 C.运动技术水平 D.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 7. 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是(B )。 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体育运动D.学校体育 8. 学校体育的目标是(C )。 A. 竞技与娱乐的目标 B. 教养与教育的目标

C. 增进健康与增强体质的目标 D. 上述都不是 9. 体育教学应遵守的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D )规律。 A.精讲多练 B.运动安全 C.思想教育 D.运动负荷 10.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该骨位于(B )。 A.股骨髁间窝 B.股四头肌肌腱内 C.股骨上端 D.髌韧带内 11. 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随意收缩活动的是(C ) A心肌B评话肌C骨骼肌D上皮组织 12. 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出现极点”后,运动员应采取的措施是(D )。 A提高运作幅度B坚持原强度C停止运动D调节运动节奏 13. 标准田径场200米跑项目,距离起点线最近的直曲段分界线是(C ) A第一直曲段分界线B第二直曲段分界线 C第三直曲段分界线D第四直曲段分界线 14. 蹲踞式跳远关键的技术环节是(B ) A助跑B起跳C腾空D落地 15. 小学生教学使用实心球的重量是(A ) A 1公斤 B 1.5公斤 C 2公斤 D 2.5公斤 16. 排球每局比赛中,每队最多可以请求暂停的次数是(B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17. 从足球接触身体的部位来看,接球技术可分为(C ) A肩部胸部腿部腹部头部5类B脚部胸部腿部肩部和头部5类 C脚部胸部腿部腹部头部5类D脚部肩部腿部腹部头部5类 18. 国际竞技体操比赛的顺序是(B ) A团体决赛个人全能决赛个人单项决赛资格赛 B资格赛团体决赛个人全能决赛个人单项决赛 C个人全能决赛个人单项决赛资格赛团体决赛 D个人单项决赛资格赛团体决赛个人全能决赛 19. 体操队列练习中,学生左右排成一条直线称为(D )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情况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一、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 三、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例如,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 (3)具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与数学的区别。(4)社会性: 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自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四、统计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 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 (2)收集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有两种基本方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整理与分析

描述统计是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 推断统计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方法根据样本数据去估计或检验总体的数量特征。 (4)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对于已经公布的统计资料需要加以积累,同时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结合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理论知识去进行分析和利用。 五、统计总体的特点 (1)大量性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总体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2)同质性 同质性是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变标志,即至少有一个具有某一共同标志表现的标志,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3)变异性 变异性就是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变异标志,即至少有一个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作为所要研究问题的对象。变异性是统计研究的重点。 六、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 标志(指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而指标(指数量指标)一定要经过汇总才能取得。

心理测量学重点知识整理

1、著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在测验领域中.“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奈的10年。 2、比奈与其助手西蒙发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就是第一个智力量表——比西量表。 3、心理测量的性质:(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4、心理测验的种类:(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1.能力测验 2.学绩测验 3.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的对象分类 1.个别测验 2.团体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分类 1.文字测验 2.非文字测验 (四),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1.描述性测验 2.诊断性测验 3.预示性测验(五)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1.速度测验2.难度测验(六)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1.最高作为测验2.典型作为测验 (七)按测验的性质分类 1.构造性测 2.投射性测验(八)按测验的应用分类1.教育测验 2.职业测验 3.临床测验 5、下面是两种常见的排列方式: 1.并列直进式 2.混合螺旋式 6、对测验项目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7、误差的种类:一种是随机误差,又叫可变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它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此种误差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无规律可循。另一种是系统误差,又叫常定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此时测值虽然一致,但不正确。8、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把任何一个测验成绩都看做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和,即:X=T+E (这里X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T是假设的真分数,E是测量误差) 9、估计信度的方法:①再测信度②复本信度③分半信度④同质性信度⑤评分者信度 10、信度系数有两个实际用处:一是用来评价测验,二是用来对分数作解释。 11、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校标效度。 12、测验间法:①相容效度②区分效度③因素效度 13、分数的合成类型:①项目的组合②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③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 14、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形式的测量可分为:物理测量、胜利测量、社会测量(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心理测量。 15、测量的参照点:a) 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b) 相对参照点: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16、Stevens将量表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a)命名量表: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b)顺序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的大小次序与个体在所测量的心理特性上的多少、大小、高低等的次序相符合c)等距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差不仅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所测量心理特性上的排序,而且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该特性上的差异程度d)比率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比率能够反映对应个体在测量心理特性上比率 17、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1918年,桑代克曾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其数量”。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指出:“凡是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 1、心理测验: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一种科学手段 2、难度: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 3、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4、误差:是在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因所产生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 5、真分数:就是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 6、信度:人们通常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称之为信度。 7、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的程度。 8、内容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

幼儿园教资简答题必背考点

幼儿园教资简答题必背考点 考点1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1)生物因素 ①遗传因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奠定儿童身心发展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但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②生理成熟: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生理成熟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生理成熟的个体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体差异的生理基础。 (2)社会因素 ①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②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从根本上制约着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2.主观因素 (1)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考点2成熟势力说 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成熟是由内部因素控制的过程,它的基本方面不可能受到像教育这样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决定机体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学习与外环境有关,并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是成熟的顺序或机体的机制所固有的,学习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格赛尔的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其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考点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运里克森改进了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并特别地品儿的发展。学前儿童所涉及的前三个阶段: 1.信任感对不信任感(零至一岁或一岁半)

2.自主感对羞耻感、怀疑感(一或一岁半至三或四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三四岁至五六岁) 考点4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行为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适应,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他们经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等历程达成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从而获得经验,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智力得到发展。 2.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考点5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相同。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 4.差异性 考点6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2)从笼统到分化。

统计和概率知识点总结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7、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8、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在统计中,通常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9、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 10、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11、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数据的分析 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 个数,,,,21n x x x 那么,)(121n x x x n x +++= 叫 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x 读作“x 拔”。 2、加权平均数:如果n 个数中,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 (这里n f f f k =++ 21)。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 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n f x f x f x x k k ++=2211,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 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 k f f f ,,,21 叫做权。 3、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4、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 5、极差: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rang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