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中的物理知识

古诗中的物理知识

古诗中的物理知识
古诗中的物理知识

古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上戏附中李树祥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其中有些还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现举几例如下:

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所以当花朵分泌芳香气体的分子扩散运动加快时便预示着温度升高天气变暖。)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物体内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暗香来”也是梅花产生的香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向外扩散的现象。)

3、“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说船到江心很难停下。)

4、“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平静的池水是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折射所以池水看起来变浅。)

5、“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音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即产生回声。)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拉弯的弓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转化为离弦的箭的动能,可以射天狼)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但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青山就变为运动了;以河岸为参照物,孤帆从日边而来)

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向外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从寒山寺传播到客船)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就可以听到回声,从而出现“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现象)

10、“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当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无光区域,从而出现“浓荫”现象;光反射时的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就出现“倒影”现象。)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现象)

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由于光的反射、镜面成像而形成的残阳铺水中的现象。“半江红”是由于红光的波长长,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使晚霞呈红色;夜晚气温下降,水汽液化形成露,“露似珍珠”说明露珠呈球形且晶莹透亮。呈球形是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液面具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露珠特别明亮是由于光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月似弓”是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1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地势越高,气温回升越慢,在同一季节,山上的气温要比山下的低,故桃花开花晚)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由于光波的波长很小,而声波的波长较长,故声波容易绕过障碍物发生衍射现象,而光波不易发生衍射现象)

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当气压一定时,空气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夏天,海面上的空气温度比空中低。远处的山峰、楼阁发出的光线射向空中时,由于空气的折射率下层比上层大,光线不断被折射,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进入热气层的入射角不断增大。当光线的人射角增大到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人们就会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南北朝也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古诗不十分讲究格律,但不是说古诗没有格律,比如五言诗限定每句五个字,七言诗限定每句七个字,这也是一种格律。 唐代产生了近体诗以后,有的作家也时常按照古诗的写法写诗,这种不讲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古体诗",也叫"古风",如李白的《古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唐以及唐以后的诗分为两种,一种叫"近体诗"(今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种叫"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对仗的。今体诗和古体诗是从形式上,主要是从诗歌声律角度上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时代来区分的,如清朝人写的诗,只要不讲平仄对仗,也仍然叫古体诗。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一)句数 近体诗按句数多少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律诗一般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超过八句的律诗

高中物理 谚语,古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素材

谚语,古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 很多的谚语和古诗词中都包含了物理知识,这里我们总结了一些,增强同学们的课外知识 1.缸穿裙大雨淋。(缸为什么穿裙子呢?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缸的外表面上。同时也暗示着降温即有大雨到来。) 2.霜后暖,雪后寒。(霜是由水蒸汽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又因为凝华属于放热过程所以霜后暖;大雪过后要融化从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要从周围空气中吸热所以雪后寒。) 3.大的地震声音沉,小的地震声音尖。(这是由于大地震的振动颁率小,所以音调低感觉声音沉;小地震的振动颁率高所以音调高感觉声音尖。 4.水平不流,人平不言。(连通器的原理) 5.软也是水,硬也是水。(因为水具有流动性所以水是软的。又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后斥力难压缩所以水是硬的。) 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因为细绳与木块,水与石头接触时受力面积极小,产生的压强极大,所以绳可以把木块锯断,水可以把石头滴透。) 7.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所以当花朵分泌芳香分了扩散运动加快时便预示着温度升高天气变暖。)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物体内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这是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9.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地球有吸引力而产生的重力方向是坚直向下所以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 10.爬得高,跌得重。(因为被举高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并且举的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所以爬得高,跌得重。)

11.玉不琢,不发光。(玉被打磨后非常的光滑,是镜面反射,反射光比较强,所以说玉不琢,不发光。) 12.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说船到江心很难停下。) 13.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是镜中花。(在水和镜中成的像是虚像,所以说在水中捞不到月亮,在镜中摘不到花。) 14.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平静的池水是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折射所以池水看起来变浅。) 1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物体运动的相对性,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6.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音遇到物会反射回来即回声。) 17.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光在同一种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带“酒”字的古诗词

短歌行(三国)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送应氏诗(三国)曹植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愿得展燕婉,我友之朔方。亲呢并集送,置酒此河阳。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融起高翔。 饮酒诗之五(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酒诗(南北朝)庾信 数杯还已醉,风云不复知。唯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 对酒(南北朝)张率 对酒诚可乐,此酒复芳醇。如华良可贵,似乳更堪珍。何当留上客,为寄掌中人。金樽清复满,玉碗亟来亲。谁能共迟暮,对酒惜芳辰。君歌尚未罢,却坐避粱尘。

对酒(南北朝)张正见 当歌对玉酒,匡坐酌金罍。竹叶三清泛,葡萄百味开。 风移兰气入,月逐挂香来。独有刘将阮,忘情寄羽杯。 答王司空食酒(南北朝)庾信 今日小园中,桃花数树红。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 未能扶毕卓,犹足舞王戎。仙人一捧露,判不及杯中。 把酒问月(唐)李白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将进酒(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古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古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一、古诗词中的能量知识 例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苏轼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这一过程能量转化的情况是能转化为能。(哈尔滨市) 分析:拉弯的弓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离弦的箭是运动的,具有动能,所以答案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例2、李白曾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描述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从物理角度看飞流直下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能。(河南省) 分析:水从高处落下应具有动能和势能,故而本空应填机械能。 二、古诗词中的参照物知识 例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是毛泽东的一句诗词,其中“坐地”是相对于静止,而“日行”则是相对于运动。 分析:“坐地”是人与地球一起自转,故人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而地球又是绕太阳公转,相对于太阳地球是运动的,所以“日行八万里”。 例2、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岸边和行船B.行船和岸边 C.都是行船D.都是岸边 分析: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由诗句意思可知其变为运动,则参照物是运动的船;孤帆从日边而来,则是相对于静止的河岸来说的,故选B。 三、古诗词中的分子运动理论知识 例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山喜》中的诗句,写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前一句从物理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分析:“花气袭人” 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所以填扩散和升高。

与酒有关的诗句

与酒有关的诗句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与酒有关的诗句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2、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3、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曲》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 8、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9、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 10、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杜甫《登高》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晏殊《浣溪沙》 13、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曲》 17、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18、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19、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王实甫 20、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浣溪沙》 21、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2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5、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

(完整版)古诗词基础知识及高考模拟训练

(一)诗歌基础知识篇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诗词曲的基本知识及其区别。 2、了解高中古诗词的题型特点与过往题目,掌握相关的答题方法。 【学习重难点】 古诗词在高中文言文阅读中的表现特征及其解题方略。 【高考考点示例】 【例1】(2014年上海秋季卷)(诗)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 镜湖女(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4、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A )(1分) A、古体诗 B、近体诗 C、歌行 D、诗余 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C、“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 D、“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16、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4分) 按如下三个方面评分。一、镜湖女的身份和形象特点如年轻美丽(外貌)、活泼可爱(性格)、热爱生活(态度)等;二、作品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用描写和叙述的手法塑造形象、浅显直白的语言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生活气息、以清新的景色烘托镜湖女的清丽等;三、结合例子作具体分析。 【例2】(2015年上海秋季卷)(词)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15题。(8分) 隐净山中大雨(南宋)张孝祥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①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②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③,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②鼍:鼍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筷子。13.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B )。(1分) A.沁园春 B.水调歌头 C.雨霖铃 D.八声甘州

古诗词中的物理

古诗词中的物理 你知道吗?物理知识其实无处不在。对于古诗,我们并不陌生,其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1.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平面镜成像。 2.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平面镜成像。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声音的传播。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听到钟声,而不是鼓声,这是由音色决定的。 5.峰多巧障目,江远欲浮天。光沿直线传播。 6.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光的反射。 7.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前一句涉及平面镜成像知识,后一句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沿直线传播。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0.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1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里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化。

1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凝华。 1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扩散现象。 1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平面镜成像。 17.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光的反射。 18.人面桃花相映红。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他反射的光决定的。 19.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0.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里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光沿直线传播。 2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光沿直线传播。 2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声音的反射。 25.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光沿直线传播。 26.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7.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 28.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和折射。 29.花气袭人知骤暖,雀声穿树喜新晴。扩散现象和声音借助空气传播。 30. 九曲清流绕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光学现象,溪中的倒影。声学船夫唱歌,听到朱熹的。

关于酒的诗句_经典语句

关于酒的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1 / 4

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春景》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2 / 4

诗歌中的物理知识

诗歌中的物理知识 诗歌中的物理知识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很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如果按照新课程理念,我们认为就是“学科渗透”思想。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从中获益的还应有隐藏其中的物理知识,下面列举一些很典型的例子: 01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苏轼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这个过程能量转化的情况是什么? 分析:拉弯的弓箭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离弦的箭是运动的,具有动能,所以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02 李白曾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描述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从物理角度看飞流直下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什么能量? 分析:水从高处落下应具有动能和势能,故飞流直下的瀑布蕴藏着机械能。 03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是毛泽东的一句诗,其中蕴藏的物理知识有哪些? 分析:“坐地”是人与地球一起自转,故,人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而地球又是绕太阳公转,相对于太阳和地球则又是运动的,所以“日行八万里”。

04 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 边来”。 分析: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由诗句意思可知其变为运动,则参照物是运动的船;孤帆从日边而来,则是相对于静止的河岸来说的,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行船和岸边。 05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 山喜》中的诗句,写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 分析:“花气袭人” 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 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水准,所以诗中蕴含了:“扩散 和升高”的物理知识。 06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能区分“钟”和“鼓”是根据 音色来判别的,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 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传来 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 “振动和音色”来辨别的。 07 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出现这 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与酒有关的诗句]与酒文化有关的唯美诗句

[与酒有关的诗句]与酒文化有关的唯美诗句 篇一: 与酒文化有关的唯美诗句1、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2、几日寂廖伤酒后,一番萧瑟禁酒中。——晏殊3、何以解忧,为有杜康。——曹操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5、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李嘉祐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7、弹琴醒暮酒,卷幔引诸峰。——岑参8、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9、晚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李白10、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李白11、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韦应物12、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李白1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14、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李白15、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李商隐16、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瑚珀光。——李白1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李白18、醉中惊老去,笑里觉愁来。——包佶19、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李白20、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杜甫2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22、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李白23、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李白24、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张先篇二: 与酒有关的句子1、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入市中。2、醉人不外花共酒,花是丽人酒是愁。3、酒,可以炽热似火,也可以冷酷如冰。4、酒,让人说不尽,道不明。5、酒是一种灵感和情感催化剂。6、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后还来花下眠。7、酒,让我想起了你,而你却忘记了我。8、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9、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灯声。10、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11、绿岂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怀无?12、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石马卧新烟,忧来何所以。13、一醉解千愁,酒醒愁还在。14、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15、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多西东。16、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17、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8、装作无动于衷,随着酒意的麻痹,让自己看起来像是麻木了一样。19、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赶紧跑。20、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21、酒不醉人人自醉,千杯饮尽刘伶愧。22、若得知己续酒话,只愿长醉不愿醒。23、酒能乱性,佛家戒之,酒能养性,仙家饮之。24、酒为水之精,水为物之源。25、人生大事三杯酒,千秋功业一壶茶。26、一醉千愁解,三杯万事和。27、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28、几许痴人聚一堂,

(完整版)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推荐文档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 【课程标准】 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要求】 1.了解诗歌感情强烈、语言凝练、富有乐感等基本特征;理解现代白话诗的体裁特点;理解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比喻、夸张等。 2.诗歌阅读,要经历“疏通字词典故—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学习过程,通过反复朗读诵读,能够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感受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意蕴。 3.了解教材古诗文中涉及到的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掌握重要的作家作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 4.理解课内古诗文的内容及蕴含的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古代诗词,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能熟练背诵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 5.学会揣摩诗词的意思,理解诗词的大意,感受诗词的审美情趣。要重点品味古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鉴赏经典的名句。 【考点解读】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至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古诗阅读知识储备】 1.了解古代诗歌分类。 (1)从体裁分:古典诗歌首先分为诗、词、曲。 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包含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乐府诗(题目上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近体诗包括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和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共八句,1、2句为首联,3、4句为颔联,5、6句为颈联,7、8句为尾联或末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偶句都押韵。绝句:一共四句,又叫“截句”,是律诗的一半。 词:句子长短不一,词牌限定了词的字数、音韵、文字的形式,词中用典较多。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分为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和婉约派(柳永、秦观和李清照)。 (2)从题材分: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咏史诗、送别诗、边塞诗。此外还有爱情诗、说理诗、感怀诗等。 送别诗: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怀古诗: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思乡诗: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战争诗: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田园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写景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咏物诗: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2.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内行话”。

古诗中的物理知识

古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上戏附中李树祥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其中有些还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现举几例如下: 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所以当花朵分泌芳香气体的分子扩散运动加快时便预示着温度升高天气变暖。)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物体内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暗香来”也是梅花产生的香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向外扩散的现象。) 3、“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说船到江心很难停下。) 4、“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平静的池水是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折射所以池水看起来变浅。) 5、“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音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即产生回声。)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拉弯的弓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转化为离弦的箭的动能,可以射天狼)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但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青山就变为运动了;以河岸为参照物,孤帆从日边而来) 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向外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从寒山寺传播到客船)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就可以听到回声,从而出现“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现象) 10、“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当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无光区域,从而出现“浓荫”现象;光反射时的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就出现“倒影”现象。)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现象)

与酒有关的诗词

与酒有关的诗词,共计96首,按时代划分为7个部分 一当代名人酒与诗 《钓台题壁》郁达夫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 义士纷纷说帝秦。 《三月一日对酒兴歌》郁达夫 愁怀端赖麴生开,厚地高天酒一杯。 未免有情难遣此,本来无物却沾埃。 杨枝马上驰成骋,桃叶横江去不回。 醉死何劳人荷锸,笑他刘阮是庸才。 《海上即事》柳亚子 天涯旧是伤心地,裙屐丛中我再来。 把臂恍疑人隔世,浇愁端赖酒盈杯。 琶琶天宝龟年怨,词赋江南庾信哀。 莫管存亡家国事,酒龙诗虎尽多才。 《壬子元日》于右任 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 徘徊海上成功宴,万里江山酒一杯。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二金元明清诗词与酒 《双调·拨不断》马致远 路旁碑,不知谁,青苔绿满无人祭。 毕卓生前酒一杯,曹公身后坟三尺。不如醉了还醉。 酒杯深,故人心。且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还醒争甚。 《中吕·阳春曲·知己》白朴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 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自发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 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红酒歌》扬维桢 杨子渴如马文园,宰官特赐桃花园。 桃花园头酿春酒,滴滴真珠红欲燃。 左官忽落东海边,渴心盐井生炎烟, 相呼西子湖上船,莲花博士饮中仙。 如银酒色未为贵,令人长忆桃花泉。 胶州判官玉牒览,忆昔同醉揉林筵。 别来南北不通问,夜梦玉树春风前。 朝来五马过陋廛,赠以同胞五色彩。 副以五凤搂头笺,何以浇我磊落抑塞之感慨。 桃花美酒斗十千,垂虹桥下水拍天,虹光散作真珠涎。 吴娃斗色樱在口,不放白雪盈人颠。 我有文园渴,苦无曲奏鸯鸳弦。 欲恐沙头双玉尽,力醉未与长瓶眠。 径当垂虹去,鲸量吸百川。 我歌君扣弦,一斗不惜诗百篇。 《八日谢家池宴》汤显祖 已觉秋光满户庭,芙蓉一朵正清冷。 帘前夕照烟霞紫,座上林霏帐縸清。 袖拂暗香荷叶径,杯摇明月水心亭。 不辞烂醉黄花枕,明月登高也似醒。 《饮酒》袁宏道 刘伶之酒味太浅,渊明之酒味太深。 非深非浅谪仙家,未饮陶陶先醉心。 《盘山绝顶》戚继光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虏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自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与谁?故李将军舞剑台。 《自遣》郑板桥

我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

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 (一)古典诗词概述 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其内容博大精深,相关书卷浩如烟海;我才疏学浅,术业不精,斗胆发表拙作,权为引玉之砖;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文友雅正。 1.什么叫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就是旧体诗词(相对新诗而言)。诗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两种体裁,也就是两种分类。由于词是从诗中派生出来的文学体裁,也有将诗词归为一类的。 2.古典诗词的发展简况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极其体裁的分类,首先介绍一下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七个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 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类。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个“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律诗和绝句。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

物理的诗意与诗意的物理

物理的诗意与诗意的物理 假如物理知识只是以一系列单调抽象的文字图表呈现,学生就会感觉到一个冰冷、机械、毫无生气的物理世界.人教版教材开篇一句“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使人耳目一新,无形中拉近学生与物理学科的距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笔者不禁把高中物理和丰富的诗词联系起来. 诗词歌赋求善求美,是情感的产物;物理科学求真求实,是理性的产物.从表面看,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许多诗词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又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词时,不仅要挖掘诗词的文学内涵,而且应探讨诗词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在物理教学中利用诗词这宝贵的财富,一定能对物理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1物理的诗意 诗人追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物理学家也善于从各种复杂现象中找出简单本质,用形式简单的物理定律、公式、理论表达深刻丰富的内涵:牛顿第二定律R3/T2=k将力和运动因果关系简洁地表达;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 E=mc2将时空关系准确与简洁地表达;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将物质与能量简洁地表达.

麦克斯韦、狄拉克、海森堡、薛定谔等物理学家均以极精练的数学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们是造物者的诗篇. 诗词讲究平仄对仗,格律优美.对称现象也普遍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平面镜成像中物与像的对称;竖直上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的运动过程对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对称;电生磁,磁生电;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等. 万有引力定律宣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均遵循相同的科学法则;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所有电子都在各自的轨道绕原子核旋转,这与太阳系里各个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非常类似,显示了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和谐统一.光的波粒二象性中ε=hγ,p=h/λ,普朗克常量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的桥梁,而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联系着宏观量与微观量. 理论物理与诗词的思维方式是相通的:都是那样的凝练简朴、都具有和谐对称的美感,都需要有丰富的想像力,都强调善于捕捉灵感,都充满着人类的激情和理想. 2诗意的物理 人,诗意的栖居于大地上;笔者也追求行走在诗

(完整版)初中物理资料-参照物和古诗词问题赏析

初中物理资料-参照物和古诗词问题赏析 例1.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解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是不一定相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本题中研究的是桥的运动状态,“桥流”说明桥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状态,那么所选参照物与桥之间的位置应该发生了变化。诗人在桥上走,以流动的水为参照物,水是相对静止的,桥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桥流水不流”。故选C。 点评: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具体选择什么物体做参照物,应根据研究的对象来定,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例2.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以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参照物是() A.船和山 B.山和船 C.都是船 D.都是山 解析:“看山恰似走来迎”说明山是运动的,而山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所以肯定是以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因此是以船为参照物,“是船行”说明船是运动的,所以是以山为参照物,故选A。 点评:这是一道经典题目,对于这类参照物的题,一定要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凡是选作参照物的物体都认为其是静止的,而参照物的选取又是任意的,注意灵活选择参照物。 例3.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 解析:以行船为参照物,行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树是运动的,所以会感到“远树来”。故选A。 点评:此题中“不疑行船动”和“唯看远树来”两句研究的对象不同,所选的参照物也不相同,应注意区分,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状态的辨别之间的关系。 例4.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______,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________是运动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它是_______的。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老树和参照物枯藤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静止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小桥和流水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小桥为参照物流水是运动的;“月落”指天将破晓,月亮落下山,以山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说月亮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流水;运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例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和______。 解析: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是运动的,相对于船来说的;“孤帆一片日出来”,研究的对象是“孤帆”,运动状态是“来”,船是运动的,相对于地面(或两岸、青山)来说的;故答案为:船、岸边。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南北朝也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古诗不十分讲究格律,但不是说古诗没有格律,比如五言诗限定每句五个字,七言诗限定每句七个字,这也是一种格律。 唐代产生了近体诗以后,有的作家也时常按照古诗的写法写诗,这种不讲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古体诗",也叫"古风",如李白的《古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唐以及唐以后的诗分为两种,一种叫"近体诗"(今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种叫"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对仗的。今体诗和古体诗是从形式上,主要是从诗歌声律角度上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时代来区分的,如清朝人写的诗,只要不讲平仄对仗,也仍然叫古体诗。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一)句数 近体诗按句数多少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律诗一般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超过八句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排律的句数是不限的,但它的句数必须是双数。 律诗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五言排律。五言律师每句五字,每首四十字;七言律诗每句七字,每首五十六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和绝句都是由两句组成一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四联中,第一联叫"起联"或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附带讲一下:古体诗的句数是不限的一首古体诗可以很长,例如《孔雀东南飞》有357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杜甫的《永怀》有100句。古体诗也可以很短,如傅云的《杂言》只有两句。 (二)押韵 押韵是格律诗的特征之一,不论是绝句和律诗都要押韵。所谓押韵,就是在一定位置句子的韵脚都要用韵母相同的字。所谓韵,一般指韵母或韵母中主要元音及韵尾和声调相同的字。如东(d ōng)、公(gōng)、龙(lōng)红(hōng)电灯字的韵母都是ong,又都是平声,所以这些字

诗词与物理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01)——诗词与物理 己丑斋主人 常常有人问我,你是一位高中物理教师,为什么会迷上诗词楹联呢?我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了下面这副对联: 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好比一双翅膀,岂能偏废 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追求知识,追求真理,正如两个车轮,不可失衡 在我刚出版的对联专著《经华联梦》中有一篇文章《对联情》,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谈了我一边进行物理教学,一边潜心研究楹联艺术的乐趣:“……数十余年,历经坎坷,但嗜爱联句。后就读数理专业,旋于南平一中任教,凡十七年,沉湎公式定律之奥,探求推理演绎之美,享受物理教学之趣,倾心科学殿堂之奇。因臻文理相融,大脑左右平衡开发,平时钟情联艺,广搜联句,遍购联书,求教联师,自学自撰,自悟自赏,为人生快事一桩也。”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博大精深,意存高远。许多诗词不仅以精湛的文学艺术价值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与多彩的物理现象。 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情感。在物理教学中引入诗词佳句,探究诗词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使文学知识和物理知识互相渗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授物理分子运动论的知识时,可引用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知雪,为有暗香来”;讲授物理相对运动、参照物的知识时,可引用陈与义的《襄邑道中》诗:“飞花两岸照晚虹,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等等。 从今天起,在我的博客里,将不定期地写些短文,结合对古典诗词的赏析,谈谈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与指正。 以上,算是个“开场白”。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02)——忽见清辉映月阑 正月十五的圆月是今年最小的圆月 元宵节刚过,“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唐?苏道味);“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唐?李商隐);“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清?唐顺之)等描写元宵月亮的名诗佳句还在心中品味,可是,您知道吗,今年正月十五的圆月是2007年中最小的圆月。 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地球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月亮距离地球最远的距离(远地点)是405500千米,最近的距离(近地点)是363300千米,月球距离地球最远比最近时多4万多千米。 人的视觉反映物体的远近距离,有一个“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这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视觉器官的结构使我们确立的空间观念,我们对视觉信息会习惯性判断。同样大小的物体,靠近我们的则显得高大;距离我们远的,则感觉矮小,这是形体透视规律所造成的。比如汽车离我们奔驰远去,我们看见的汽车越来越小。 因为月亮离地球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地球上一个月里每天见到的月亮大小是不相同的,月亮每隔14天左右便会经历一次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转变。同样是满月,月球在地球的远地点与近地点相比时,月亮的视直径要大14%,视面积要大30%,即看见的大月亮圆盘面积是小月亮的1.3倍。今年正月十五元宵夜,月亮处在狮子座,是运行至地球“远地点”的第三天,所以月亮看上去会比往年缩小10%左右,是2007年中最小的圆月。晚上20:00后,月亮与狮子座共同升入东南方天空,月亮地平高度约20度。天上一轮明月,人间万家灯火,互相辉映,融为一体,为佳节增添了和谐美景。 同样,今年中秋节时,月亮与地球的距离也是自1993年以来每年中秋节最远的一次,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