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口腔病

第八章口腔病

第八章口腔病
第八章口腔病

第八章口腔病

口腔病包括口糜、口疮、口 、口甘、口苦、牙齿病及舌病等。口腔病与脾的关系密切,如《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舌为心之苗,故舌病多与心有关,亦如《灵枢·脉度》也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齿为骨之余,故与肾精有关。诸阳经脉循于面,又多络于口唇,故口腔病及牙齿病又多与经脉气逆有关。

一、口糜证

口糜指口腔发赤糜烂之证,多为热盛或湿热所致。

〔原文〕

《素问·气厥论》:“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之复,大热将至……火气内发,上为口糜。”

〔选注〕

〔1〕《黄帝内经素问》注:“小肠脉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故受热已,下令肠鬲而不便,上则口生疮而糜乱也。”

《素问集注》:“小肠之下,名曰阑门,济泌别汁,渗入膀胱。膀胱反移热于小肠,是以鬲肠不能下渗,湿热之气,反随经上逆,而口为之糜烂矣。”

〔2〕《类经》二十七卷“二十八”注:“少阳相火之复,故大热至而枯燥燔热……火气内发,上为口糜。”

〔辨析〕

口腔糜烂多为湿热上蒸,热盛则赤肿,湿盛则糜烂,如以小肠有热,隔塞不便,湿热不得从小便而解,则随经上蒸而为口糜之证。脾胃湿热,湿热上蒸,亦可为口糜。如外因之热,火气盛于上,热灼津枯,血瘀肉腐,则为口糜,多见于高热病人。

二、口疮证

口疮即口舌生疮,往往与口糜并存。

〔原文〕

《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不足,炎火乃行……民病口疮。”

〔选注〕

《类经》二十四卷“十”注:“金不及而火乘之,故炎火乃行……寒胜于下,则厥阴格阳而反上行,是谓无根之火,故为头项口心等病。”

《素问集注》:“水寒之气上乘,迫于心火外炎,故民病口疮。”

〔辨析〕

口舌生疮多为火热上炎所致,可有实火与虚火之不同,如气候变化,于岁金不足之年,火气太盛,寒水之气来复,阴寒盛于下,火盛于上,为无根之虚火上炎,所发口疮则为虚火所致。如君火亢盛,或脾胃之火上炎,所发口疮则为实火所致。

三、口 证

口 为口歪斜不正,由于中于风邪,经脉拘挛或纵缓所致。

〔原文〕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口 唇胗。”

《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选注〕

〔1〕《类经》十四卷“十”注:“口 等证,皆阳明经脉之所及也。”

〔2〕《类经》十七卷“六十九”注:“口之急纵歪斜者,皆足阳明之筋病,寒则急而热则缓也。”

〔辨析〕

“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下交承桨,却循颐……。”足阳明之筋,上颈,上夹口,合于颃,故足阳明之脉,或足阳明之筋,感受外邪,受寒则急,有热则纵,可为口 ;或风邪中于阳明之脉,则口 而抽动。中风证多有口 之证。口 即面瘫或面肌痉挛等。

四、口甜

口甜为口中有甜味,多为脾经有热,其气上溢于口所致。

〔原文〕

《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上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选注〕

〔1〕《素问集注》:“五气者,土气也。土位中央,在数为五,在味为甘,在臭为香,在藏为脾,在窍为口。多食甘美,则臭昧留于脾中,脾气溢而证见于外窍也。瘅,热也。”

《素问直解》:“溢,泛溢也。土气泛溢名曰脾瘅,言土虚脾热而口甘也。”

〔2〕《素问集注》:“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五味入口,津液各走其道,苦先入心,酸先入肝,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美者香美,肥者厚味也。厚味令人内热,甘者主于留中,津液不能输布于五藏,而独留在脾,脾气上溢,发为口甘。内热不清,转为消渴。”

《素问释义》:“食肥则气滞而不达,故内热。食甘则中气缓而善留,故中满。”

〔3〕《素问直解》:“兰,香草也,治之以兰,可以除陈气也。除陈者,推陈致新之意。”

〔辨析〕

口甜为脾热证之一,由于多食肥甘厚味之品,肥则助阳生热,甘者性缓留滞,碍脾不运,水谷精微,留滞于脾而不得转输,脾热之气上泛则口甜。如湿浊之气,留滞日久则转为消渴证。即现代医学所谓“糖尿病”。治之以兰。兰即佩兰,味辛热平,利水道,芳香化浊除湿浊之气,久服可防治糖尿病。

五、口苦

口苦多为肝胆有热,胆气上溢所致。原文见“五脏系统病证”胆热条。

六、舌强

舌强指舌体强硬,转动不灵活,言语不清之证。

〔原文〕

《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舌本强。”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

〔选注〕

〔1〕《类经》二十七卷“二十五”注:“按经脉篇以舌本强,食则呕……为足太阴脾病。此以木邪乘土,故诸病皆本于脾也。”

〔2〕《类经》十四卷“十”注:“脾脉连舌本,故强。脾病则不运,故呕。”

〔辨析〕

足太阴脾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脾脉郁滞,经气不舒则为舌本强,或脾经湿热,肝旺乘脾,脾失健运,经气不舒,津液不能上承,则舌本强。

七、舌卷

〔原文〕

《灵枢·五阅五使》:“心病者,舌卷短。”

《素问·脉要精微论》:“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

《灵枢·终始》:“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喜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选注〕

〔1〕《灵枢注证发微》:“舌为心之官,故心病者,其舌卷而短。”

〔2〕《素问释义》:“心脉见此,是经邪盛也。手少阴脉上咽喉,开窍于舌,经脉邪壅,心气不通喉舌,故病舌卷不能言。”

〔3〕《灵枢集注》:“厥阴之脉,循阴股入毛中,通阴器循喉咙,入颃颡,舌卷卵縮,厥阴之脉绝也。”

〔辨析〕

心开窍于舌,肝脉循喉咙,上入颃颡,故邪犯心、肝之脉,气滞脉涩则舌卷短,语言不利;或因心风、肝风而致舌短,语言不利,如《素问·风论》:“心风之状……病甚则言不可快”,肝风上扰,痰阻络脉,亦可为言謇语涩。舌卷短与舌本强亦往往同时并见。

八、舌纵

舌纵指舌体松弛伸张,经常吐出口外,为舌筋驰缓所致。

〔原文〕

《灵枢·寒热病》:“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

〔选注〕

《类经》二十二卷“五十”注:“舌纵不收及涎下烦闷者,肾阴不足,不能收摄也,故当取足少阴经而补之。”

〔辨析〕

肾脉循喉咙,夹舌本,肾主藏精,舌下廉泉玉英,为上液之道,故肾精不足,筋脉弛缓,不能收摄则舌纵不收。上液之道不固则流涎。

九、啮舌

啮舌即咬舌,甚则出现舌咬伤。

〔原文〕

《灵枢·口问》:“人之自啮舌者,何气使然?……此厥逆走上,脉气辈至也。少阴气至则啮舌,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矣。”

〔选注〕

《类经》十八卷“七十九”注:“厥逆走上,则血涌气腾,至生奇疾,所至之处,各有其部,如少阴之脉行舌本,少阳之脉循耳颊,阳明之脉环唇口,故或为肿胀,或为怪痒,各因其处,随而啮之,不独止于舌也。”

〔辨析〕

啮舌多因经气厥逆于上,气逆血涌,神乱不遂,舌体不收持所致,如少阴之脉夹舌本,其气逆舌体收持不利;或因惊痫,风痰阻络,神不知觉皆可为啮舌。

十、重言

重言,俗称口吃。会厌厚大,发声迟缓,开合不利所致。

〔原文〕

《灵枢·忧恚无言》:“其厌大而厚,则开合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

〔选注〕

《灵枢集注》:“会厌者为开为合,主声气之出入,是以薄小则发声疾;厚而大则开合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重言者,口吃而期期也。”

〔辦析〕

会厌为声音之门户,由于气之出入流动而发声,故会厌大而厚,开合难,气之流动迟缓,发声迟,故为重言。此重言指生理性缺欠,与神志障碍所致郑声之重言有别。郑声之重言为语言重复,此指口吃。

十一、齿痛

〔原文〕

《灵枢·杂病》:“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

《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在泉,热淫所胜……民病齿痛?肿。”

〔选注〕

〔1〕《类经》二十一卷“四十四”注:“手足阳明之脉皆入齿中,然胃经多实热,故不畏寒饮者,当泻足阳明;大肠经多虚寒,故畏寒饮者,当补手阳明也。”

〔2〕《类经》二十七卷“二十五”注:“齿痛?肿,热乘阳明经也。”

〔辨析〕

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还出挟口;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却循颐,故邪犯阳明经,或寒或热,经气郁滞,皆可为齿痛,但以热盛居多。后世有胃火牙痛,以清胃散治之,为临床多见之齿痛证。

十二、龋齿

龋齿为牙齿形成龋洞,逐渐扩大,最后可使牙齿破坏。俗称“蛀牙”“虫牙”。

〔原文〕

《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

《灵枢·论疾诊尺》:“诊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

《灵枢·寒热病》:“臂阳明有入頄遍齿者,名曰大迎。下齿龋,取之臂,恶寒补之,不恶寒泻之。足太阳有入頄遍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在鼻与頄前。方病之时,其脉盛,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素问·缪刺论》:“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

〔选注〕

〔1〕《类经》七卷“五”注:“龋,齿蠹病也。此经上曲颊偏齿入耳,络肺下膈,故实则为齿龋耳聋,虚则为齿寒内痹而隔。治此者,当取所别之偏历。”

〔2〕《灵枢注证发微》:“齿痛曰龋,上齿属手阳明大肠经,下齿属足阳明胃经,故按其阳脉之来有过者,必为独热,其脉在左右上下,则病热亦分左右上下也。”

〔3〕《类经》二十一卷“四十四”注:“手阳明脉有入頄遍齿者,其道出于足阳明之大迎,凡下齿龋痛者当取之,如商阳、二间、三间皆主齿痛。但臂恶寒者多虚,故宜补;不恶寒者多实,故宜泻。足太阳脉亦有入頄遍齿者,其道出于手少阳之角孙,凡上齿龋痛者当取之。又如鼻与頄前者,乃足阳明地仓,巨窌等穴,亦主齿痛,以足阳明入上齿中也。但当于方病之时,察其盛衰而补泻之。”

〔4〕《黄帝內经素何》注:“据《甲乙》《流注图经》手阳明脉中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留七穴,并主齿痛。手阳明脉贯颊入下齿中,足阳明脉循鼻外入上齿中也。”

《素问直解》:“脉入齿中,乃足阳明上入齿中之脉也。”

〔辨析〕

龋齿为牙科常见病,多发于小儿。因手阳明入下齿中,足阳明入上齿中,故多与手、足阳明经脉之寒热有关。其治疗亦应取手、足阳明之脉的局部腧穴或循经取穴,至今仍然是治龋齿的常用穴。龋齿也常因营养不足,口腔卫生不良所致。故应用药物或针灸治疗,都应分别虚实而行补泻之法。

小结

此章所指口腔病包括口内、口外病证。口内病证包括有口糜、口疮、口甜、口苦、舌强、舌纵、舌卷、咬舌、重言,及牙齿病;口外

病有口 等十二种病证,说明《内经》时期已非常重视口腔病证,目前已发展为口腔专科。防治口腔疾病,对人体保健有重要意义。

口腔粘膜病(完整版)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 上皮角质细胞由表入里分为四层 1、角化层: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均质的角化蛋白(嗜酸性) 2、颗粒层:细胞核浓缩,细胞扁平(嗜碱性) 3、棘层:细胞体积大,层数最多,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层次最多) 4、基底层: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有增殖能力,和深部棘层细胞都称为生发层(增值) 上皮非角质细胞由基底层、棘层、中间层、表层构成。 包括黑色素细胞、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触觉感受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位于基底层和棘层,免疫功能细胞)——因细胞不着色,称为透明细胞 口腔粘膜病 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病理变化 1、过度正角化 棘层增厚明显,细胞核消失 过度不全角化 增厚的角化层残留细胞核 2、角化不良(错角化) 含义: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角化珠 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良性角化不良,指在棘层高度增生的上皮组织钉突中出现,如白斑; 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见于重度异常增生,见于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 3、上皮异常增生 基底核消失;核质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多;棘层出现角化团 4、棘层松解 棘层细胞桥溶解、张力原纤维断裂,细胞解离,形成裂隙 多见于天疱疮 5、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胞浆呈空泡状,严重时细胞液化、溶解、破碎、消失 常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 角质层:上皮的最浅层.细胞扁平,细胞器消失, 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染成红色均质状 正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完全消失者 不全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固缩而未消失者 空泡性变: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肿大,胞质清亮,呈空泡状(本质属于水变性). 液化:细胞液化溶解而破碎 (本质属于液化性坏死).

口腔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标准

口腔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口腔外科 1.口腔颌面部感染(占常见病的21.1%)。 (一)智齿冠周炎 1)临床表现:常以急性炎症性是出现,初期自觉患侧磨牙后去肿胀不适,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病情发展后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口腔局部可见智齿萌出不全,智齿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的肿胀。智齿冠周炎可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感染。 2)临床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口腔检查 3)处理: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局部冠周冲洗。对于不能萌出的阻生牙应尽早拔出。 (二)眶下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肿胀范围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肿胀去皮肤发红,张力增大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脓肿形成后,眶下区可触及波动感,口腔前庭肿胀明显,压痛,扪及波动。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不难判断 3)处理:于口腔前庭上颌尖牙及前磨牙粘膜转折处切开脓肿充分引流。(三)颊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颊部皮下或粘膜下脓肿,进展缓慢,肿胀及脓肿的范围较为局限。感染波及颊脂垫时,炎症发展迅速,波及整个颊部,并向其相通的间隙扩散。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 3)处理:脓肿形成后,切开充分引流。 (四)颞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肿胀范围可仅局限或同时有腮腺咬肌区,颊部眶部颧部等区广泛肿胀,有凹陷性水肿,压痛咀嚼痛和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脓肿形成后,颞浅间隙脓肿可触及波动感。 2)临床诊断:颞浅间隙可根据临床表现,聂深间隙脓肿需穿刺抽出脓液才能证明 3)处理:手术切开引流 (五)咬肌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变硬,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 3)处理:咬肌间隙蜂窝织炎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局部用物料疗法或外服中药;一旦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口外切口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据下颌下缘2cm 处切开,长约3-5cm)。

口腔黏膜病学_题库

口腔粘膜病题库-选择题 1、下列对基底膜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基底膜的超微结构是一种膜 B、基底膜是胶原纤维与致密板、透明板连接的纤维复合物 C、基底膜是上皮和结缔组织的界面结构 D、基底膜主要有支持、连接和固着作用 E、基底膜是半透膜,便于物质交换 答案:A 2、口腔粘膜防御屏障包括 A、唾液屏障 B、上皮屏障 C、免疫细胞屏障 D、免疫球蛋白屏障 E、以上都是答案:E 3、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称为 A、萎缩 B、坏死 C、溃疡 D、假膜 E、丘疹 答案:C 4、糜烂是 A、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 B、粘膜上的实体性突起 C、粘膜内贮存液体 D、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 E、粘膜上皮的表浅缺损 答案:E 5、口腔粘膜疱性损害疱壁的厚薄取决于 A、疱内液量多少 B、疱的部位在皮下还是皮内 C、疱的数量 D、疱的大小 E、疱基底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 答案:B 6、萎缩是 A、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 B、上皮变薄 C、上皮的部分损伤 D、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 E、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 答案:B 7、复发性唇疱疹愈合后 A、留瘢痕,无色素沉着 B、留瘢痕,有色素沉着 C、不留瘢痕,无色素沉着 D、不留瘢痕,有色素沉着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8、复发性唇疱疹的治疗,最有效的是局部使用 A、氢化可的松乳膏 B、新霉素乳胶 C、0.01%硫酸镁湿敷 D、5%无环鸟苷软膏 E、杆菌肽软膏 答案:D 9、下述哪一项临床表现符合口腔粘膜带状疱疹 A、散在分布的单个小溃疡 B、各处成簇小水疱 C、单侧性皮肤-粘膜疱疹,沿三叉神经分支排列,且疼痛明显 D、广泛糜烂 E、单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水疱 答案:C 10、颞下部皮肤发生带状疱疹,说明损害累及三叉神经哪一支 A、第一支 B、第二支 C、第三支 D、第一支及第二支 E、第二支及第三支 答案:B

白塞氏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白塞氏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白塞氏病又称为“白塞氏病综合症”或简称为“白塞病”。是一种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反复发作的,以复发性口腔溃疡、外阴生殖器溃疡和眼部眼部病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综合征,白塞氏病临床表现如下: 1.反复口腔溃疡:患者发病初期为小结节,很快形成溃疡,溃疡大小 深浅不一,呈浅黄色坏死的基底,周围红晕,边界清楚,可单独或成批出现,好发于唇、牙龈、颊粘膜和舌,严重者可累及扁桃体、咽喉甚至消化道,自觉疼痛,影响进食甚至是饮水。 2.外阴生殖器溃疡:外阴生殖溃疡的外观以及发病过程与口腔溃疡相 似,男性好发于阴囊、阴茎或者尿道,女性常出现大、小阴唇、阴道或者子宫颈部。其他如阴股皱壁、肛门、会阴也会发生溃疡。痛性溃疡可导致患者行走困难。 3.眼部表现:眼部病变常在发病时出现,但也能在最初几年内发生病变, 按解剖部位可分眼球前段病变(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脓、结合膜炎以及角膜炎以及角膜溃疡)眼球后段病变(葡萄膜炎、玻璃体病变、视乳头炎甚至视神经萎缩)。眼球后段病变损害可导致并发白内障或者青光眼以及视神经萎缩而出现失明和完全失明。 4.皮肤表现:皮肤病变损害呈多形性,反复出现,可出现结节性红斑样 皮疹、多形性环状红斑皮疹、痤疮样丘疹和丘疹脓疱样、疖、毛囊炎等,针刺反应结果多呈阳性。 5.关节病变临床症状表现:四肢大小关节和腰骶关节均可受累,以四肢大关节多见尤其膝关节,表现有疼痛或者酸痛以及晨僵。 6.血管病变表现:可出现周围深或浅静脉血栓形成,罕见有肺栓塞,动脉受累极少,若发病可表现为主动脉炎或周围动脉瘤以及动脉血栓形成。 7.消化道表现:消化道病变损害以消化道溃疡最为常见,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回盲部至上行结肠出现出血以及穿孔症状。

口腔科发展规划

口腔科发展规划 为了提高全民基本口腔保健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积极开展口腔卫生保健服务。我科在医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结合科室工作特点提出发展规划。 一、工作制度 1、按时开诊,安号就诊,做到诊室内一医一患,尽可能做到医疗一贯制。 2、治疗台的药材、纱布、药棉等应及时补充更换,室内保持清洁。 3、防止漏费,注意节约药材,爱护器材,发生问题要及时清洗加油或维修。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5、仔细嘱咐病员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 6、大型治疗仪器,做到开机前,先检查水、电,下班前整理治疗台椅,卸下机头、车针、砂轮、涡轮放气、关好门窗水电。 二、消毒隔离制度 为加强口腔消毒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防止医院交叉感染,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相关要求,制定我院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操作规范如下: 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制定小组职责,制定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3、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包括洁牙器)、探针、镊子、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5、各种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对三用枪头、光固化机等要有消毒和隔离措施。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7、诊疗者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当有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或面罩。 8、使用后的医疗废物按照本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管理,所有的损伤性废物放入锐器盒。 三、业务开展项目 1、能对口腔科常见疾病进行识别和初步诊治。规范开展牙体牙髓病、牙周粘膜病等口腔常见医疗卫生技术服务。 2、提供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服务。提供儿童口腔保健、龋齿检查、学生口腔筛查、窝沟封闭服务。

口腔粘膜病学重点总结(仅供借鉴)

口腔黏膜病学 第一章概论 一、口腔黏膜的分类 ⑴咀嚼黏膜:牙龈、硬腭黏膜。 ⑵被覆黏膜:唇颊内侧、舌下,口底,前庭穹隆。 ⑶特殊黏膜;舌前部的乳头区,舌后部的淋巴区。 二、※口腔黏膜病的特点 (1)性别特点:发病、预后上具有性别差异; (2)年龄特点:不同类型疾病有不同的好发年龄段; (3)部位特点:不同部位的口腔粘膜对疾病的感受性不同; (4)损害特点:A.更迭与重叠性,B.部位的差异性,C.损害的共存性; 更迭与重叠性:同一病变,其损害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损害,称为损害的更迭性;不同的病变在损害的不同阶段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病损,称为重叠。(5)诊断方法上的特点:临床表现结合病理检查; (6)治疗上的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局部疾病全身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7)转归上的特点:多数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某些损害如癌前病变则需注意 ·口腔中有三个危险区:口底-舌腹的U型区;颊黏膜内侧、口角区的三角形区域;软腭复合体(包括软腭、咽前柱、舌侧缘的磨牙后垫),发生在这些区域的癌极易恶变。 三、※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损。 1.斑(macule)与斑片(patch):都是指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如果直径小于2cm的局限的颜色异常,称之为斑;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的损害,称为斑片。 2.丘疹(papule)与斑块(plaque):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形。 常见疾病为扁平苔藓。 斑块又译作丘斑,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 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 来,常见病为白班和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也可有此损害。 3.疱(vesicle):黏膜内贮存液体而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若疱的部位在上皮内,称为上皮内疱或棘层内疱;若疱的部位在上皮下, 称为上皮下疱或基层下疱。疱性损害可见于病毒感染,药物反应,烫伤和疱性皮 肤病等。 4.大疱(bulla):若疱损害直径大于1cm,称为大疱。典型的大疱见于天疱疮或类天疱疮以及典型的疱性疾病 5.脓疱(pustule):也是一种疱型病损,其内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少见。 6.溃疡 ..(ulcer):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面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浅层溃疡只破坏上皮层,愈合后无瘢痕,如轻型阿弗他溃疡。深层溃疡 则病变波及黏膜下层,愈合后有瘢痕。 7.糜烂 ..(erosion):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病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包层。 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表面光滑。常见于上皮内疱破溃后。可有痛感。 8.结节(nodule):是一种突起于口腔黏膜的实体性病损。它是一个团块,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突起,形成表浅损害,其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5cm,形状不定,颜色

白塞氏病

白塞氏病 白塞氏病(Betch’s 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慢性疾病,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炎。临床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和眼部病变最为常见,但全身各脏器均可受累。 目录 1疾病简介 2疾病分类 3发病原因 4发病机制 5病理生理 6临床表现 7诊断鉴别 17.1 辅助检查 17.2 疾病诊断 17.3 鉴别诊断 8疾病治疗 9疾病预后 1疾病简介 白塞氏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道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需要规律的药物治疗,包括各种调节免疫的药物,不治疗则预后不好,严重者危及生命。

2疾病分类 本病属于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患者对于自身器官组织的免疫反应亢进,对外界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减弱。 3发病原因 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如HLA-B51基因)、感染(部分病人可能与结核感染相关)、生活环境都有关系,好发于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土耳其等。 4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是患者在各种发病原因的作用下出现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常,嗜中性粒细胞功能亢进、内皮细胞损伤与血栓形成、免疫系统针对自身器官组织产生反应,导致器官组织出现炎症,产生破坏[1]。 5病理生理 在多种发病因素的作用下,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外周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淋巴细胞针对自身粘膜上皮细胞以及其它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通过细胞毒作用、迟发超敏反应以及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等方式,产生和吸引大量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到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对自身组织器官造成免疫损伤,导致器官出现炎症和功能损害。 6临床表现 1.[2]好发人群:该病可见于我国各类人群,从青少年到老人都可患病,中青年更多见,男女均可发病。

口腔颌面外科学-颌面部神经疾病讲义

颌面部神经疾病 一、单元脉络梳理 1.三叉神经痛 (1)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 (2)治疗原则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 (2)治疗原则 3.舌咽神经痛 (1)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 (2)治疗原则 二、知识内容细讲 三叉神经痛 概述 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疼痛可由于口腔或颜面的任何刺激引起。 以中老年人多见,多数为单侧性。 分类 两种:原发性(真性或特发性) 无神经系统体征,而且应用各种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者。 继发性(症状性) 其他病变压迫或侵犯三叉神经。 病因 尚不明确,认识也不一致, 主要学说:中枢病变学说和周围病变。 病理表现

三叉神经痛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意见不一。 目前已公认脱髓鞘改变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是在三叉神经某分支区域内,骤然发生闪电式的极为剧烈的疼痛。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扳机点”所引起。 “扳机点”:在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内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黏膜特别敏感,对此点稍加触碰,立即引起疼痛发作。 疼痛先从“扳机点”开始,然后迅速扩散至整个神经分支。“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但也可能为两个以上,患者不敢触碰。 疼痛: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剧痛。 特殊动作 发作时:颜面表情肌的痉挛性抽搐,口角被牵向患侧。还可出现痛区潮红,结合膜充血,或流泪、出汗流唾液以及患侧鼻腔黏液增多等症状,称为痛性抽搐。 发作多在白天,每次发作时间一般持续数秒、数十秒或1~2分钟后又骤然停止。两次发作之间称间歇期,无任何疼痛症状。 患者疼痛发作时,用力揉搓面部皮肤,可发生皮肤粗糙、增厚、色素沉着、脱发、脱眉,有时甚至引起局部擦伤并继发感染。 在患者中疼痛牵涉到牙时,常疑为牙痛而坚持要求拔牙,故不少三叉神经痛患者都有拔牙史。 诊断及鉴别诊断 明确罹患的分支,首先要寻找“扳机点” 眼支:眶上孔、上眼睑、眉、前额及颞部。 上颌支:眶下孔、下眼睑、鼻唇沟、鼻翼、上唇、鼻孔下方或口角区、上颌结节或腭大孔。 下颌支:颏孔、下唇、口角区、耳屏部、颊黏膜、颊脂垫尖、舌颌沟,并须观察在开闭口及舌运动时有无疼痛的发作。 各“扳机点”痛阈高低不同,检查时的刺激强度也应由轻至重作适当的改变。 (1)拂诊:以棉签或示指轻拂可疑之“扳机点”。 (2)触诊:用示指触摸“扳机点”。 (3)压诊:用较大的压力进行触诊。 (4)揉诊:对可能的“扳机点”用手指进行连续回旋式重揉动作,每一回旋需稍作刹那停顿,往往能使高痛阈的“扳机点”出现阳性体征,多用作眶下孔和颏孔区的检查。 三叉神经功能检查 (1)感觉功能

口腔科常用药

口腔科常用药 15.1. 口腔感染性疾病用药………………………………………………………………………… 15.1.1口腔病毒性感染用药……………………………………………………………………… 15.1.1.1疱疹性口炎……………………………………………………………………… 15.1.2 口腔真菌性感染用药……………………………………………………………………… 15.1.2.1 鹅口疮……………………………………………………………………… 15.1.2.2 抗生素口炎……………………………………………………………………… 15.1.2.3 念珠菌白斑……………………………………………………………………… 15.1.2.4 义齿性口炎……………………………………………………………………… 15.1.2.5 口角炎……………………………………………………………………… 15.1.3 口腔细菌感染用药……………………………………………………………………… 15.1.3.1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15.1.3.2 牙周炎……………………………………………………………………… 15.1.3.3 牙周脓肿……………………………………………………………………… 15.1.3.4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15.1.3.5 冠周炎………………………………………………………………………15.2 口腔溃疡用药…………………………………………………………………………………15.3 口腔干燥用药…………………………………………………………………………………15.4 口腔局部常用制剂及局部麻醉药物……………………………………………………………… 15.5 口腔治疗中常见的医学问题及其处理原则………………………………………………………本章包括下列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1疱疹性口炎 2念珠菌口炎 3鹅口疮 4抗生素口炎 5念珠菌白斑 6义齿性口炎

口腔助理医师颌面外科学——颌面部神经疾患(1)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自测——第十一章颌面部神经疾患 【A型题】 1.支配口腔颌面部感觉的主要脑神经是 A.舌神经 B.舌咽神经 C.面神经 D.三叉神经 E.迷走神经 2.支配口腔颌面部运动的主要脑神经是 A.舌神经 B.舌咽神经 C.面神经 D.三叉神经 E.迷走神经 3.三叉神经痛的特点为 A.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 B.疼痛一般与咀嚼和张闭口运动有关 C.骤然发生的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 D.临床上常有先兆期和头痛期 E.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 4下列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描述错误的是 A.中老年人多见 B.神经系统检查常有阳性体征 C.为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 D.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 E.多单侧发病 5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为 A.神经营养药 B.苯妥英钠 C.激素类 D.卡马西平 E.山莨胆碱 6三叉神经功能检查不包括的项目是 A.泪液检查 B.温、痛觉检查 C.角膜反射 D.腭反射 E.运动功能检查 7三叉神经痛的疼痛部位位于颞下颌关节区,应属于三叉神经的哪一支疼痛 A.第Ⅰ支 B.第Ⅱ支

C.第Ⅲ支 D.第Ⅰ、Ⅱ支 E.第Ⅱ、Ⅲ支 8.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多种方法中,止痛效果好,复发率低,可重复治疗的是 A.卡马西平治疗 B.神经撕脱术 C.无水酒精注射 D.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 E.维生素B1、B12及局麻药封闭疗法 9.三叉神经周围支切除撕脱术主要适用于 A.下牙槽神经和舌神经 B.三叉神经第Ⅰ、Ⅱ支 C.三叉神经第Ⅱ、Ⅲ支 D.眶下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E.眶下神经和腭大神经 10.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时,最后温度应升至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E.90~100℃ 11.采用三叉神经感觉功能判断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时,下列哪种情况为达到最佳加热效果 A.痛觉、触觉消失,角膜反射保留 B.痛觉、触觉、角膜反射均消失 C.痛觉、触觉消失,味觉保留 D.痛觉消失,触觉、角膜反射保留 E.痛觉、味觉消失,触觉保留 12.最易使三叉神经痛高痛阈"扳机点"出现阳性体征检查方法为 A.拂诊 B.压诊 C.触诊 D.叩诊 E.揉诊 13.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时,判断针头是否准确处于热凝所需的最佳位置的客观指征是 A.手术医师的经验 B.X线平片 C.CT D.方波刺激 E.患者的角膜反射 14.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术后疼痛消失,但同时出现角膜反射减退、麻痹性角膜炎。请问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热凝术治疗不彻底

口腔科急诊相关常见病例汇总

口腔科急诊相关常见病例汇总 1. 牙痛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急性牙髓炎(I),急性根尖周炎或牙槽脓肿(II),急性牙周脓肿(III),急性冠周炎(IV),牙折(V),急性损伤性牙周膜炎(VI),牙髓病治疗放入失活剂后(VII)。 鉴别诊断表: 疼痛性质龋齿牙松动叩痛牙龈肿胀龈沟肿胀冷热诊张口受限其他I间隙痛大多有有或无无无无激发痛无/II持续痛大多有有或无有无有或无无反应有或无/III持续痛无有大多有有无正常无/IV持续痛无无无有有或无正常大多有/V持续痛有或无有或无有或无无无激发痛无有牙折线VI间隙或持续无有或无有无无正常无/VII间隙或持续有无有或无无无无反应无有治疗史 处理:①急性牙髓炎及急性根尖周炎可以行开髓引流术。对于无保留价值的牙可以拔除。 ②急性牙周脓肿及冠周炎:脓肿未形成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龈袋或牙周袋,局部涂以碘甘油,全身辅以抗炎止痛药;脓肿已形成着,应及时切开引流。 ③损伤性急性牙周膜炎可行磨改对健牙,以适当降低咬合;如为外力损伤,牙已经松动者,可作钢丝结扎固定。 ④因髓病治疗放入失活剂而引起的牙痛,应将封物去除,作髓腔开放处理;窝洞内置入丁香油棉球安抚。 ⑤牙折:能保留的牙(如冠部有折断)应尽保留,可立即做髓切或髓病治疗;如根部有折断,一般应立即拔除患牙,但对单纯根折的前牙,尚可考虑行髓病治疗及根管内金属针固定术。 2.血管神经性水肿的表现及治疗 诊断要点:①发病快,多在1~2小时内即发生口腔颌面部某些部位水肿。 ②局部水肿以唇部为最常见,其次为舌,口底,颌下区等。 ③肿胀处以水肿表现为主,一般无疼痛,有时伴有痒感或麻木感。 ④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温不上升,白细胞数不升高,可与急性炎症鉴别。处理:①可以追问有关病因,特别是局部接触史。 ②给抗过敏药物治疗,如扑尔敏,非那根等,严重者可给激素治疗。 3.口腔颌面外伤的处理原则 防治窒息,止血,抗休克治疗,伴发颅脑损伤的处理,防治感染,包扎和运送。 4.窒息的原因和处理 原因:①阻塞性窒息: 异物阻塞咽喉部:损伤后如有血凝块,呕吐物,碎骨片,游离组织块及其他异物等,均可堵塞咽喉不造成窒息,尤其是昏迷的病人更容易发生。 组织移位:上颌骨横断骨折时,骨块向下后方移位,压迫舌根,堵塞咽腔而引起窒息。下颌骨颏部粉碎性骨折或双发骨折时,由于口底降颌肌群的牵拉,可使下颌骨前部向下后移位及舌后坠而堵塞呼吸道。 肿胀:口底,舌根,咽侧及颈部损伤后,可发生血肿或组织水肿,压迫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②吸入性窒息:主要见于昏迷的病人,直接将血液,唾液,呕吐物或其他异物吸入

口腔黏膜常见病

培训资料(第一部分) 一、口腔黏膜常见病 (一)、疱疹性口炎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口腔、皮肤、眼、会阴、神经系统等部位,世界上1/3以上的人群曾患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及带病毒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接触传染,胎儿还可经产道感染。HSV-1可能与口腔黏膜癌前损害的发生发展有关。 [临床表现] 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成人亦常发病。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发病前常有疱疹病损患者接触史。 ①前驱期:有4-7天潜伏期,以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疼痛,甚至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深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经过1~2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和缘龈广泛充血水肿。 ②水疱期:口腔黏膜呈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疱壁薄、透明。 ③糜烂期:水疱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上覆黄色假膜。 ④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需7—10天。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中30%~50%的病例可能发生复发性损害。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处,故又称为复发性唇疱疹。复发的口唇损害常为多个成簇的疱,并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附近发作。诱使复发的刺激因素包括阳光、局部机械损伤、感冒等;情绪因素也能促使复发。患者开始可感到轻微的疲乏与不适,很快在将要发生复发损害部位出现刺痛、灼痛、痒、张力增加等症状。约在10多小时以内,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的红斑。一般情况下,疱可持续24小时,随后破裂、糜烂、结痂。病程约10天,但继发感染常延缓愈合,愈合后不留瘢痕。 [诊断] 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口腔黏膜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浅溃疡,在口周皮肤形成痂壳。复发性感染多见于成人,全身反应轻。口角、唇缘及皮肤出现成簇小水疱。

口腔科医生自我介绍.doc

在应聘过程中良好的自我介绍会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以下是整理的口腔科医生自我介绍,欢迎阅读! 【篇一】口腔科医生自我介绍 在这五年的学习生活中,我通过学业学习,社会实践,工作来不断地充实自我,为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思想上,积极进取,不时地对自己作检讨,找出不足之处,进而不断改善,力求做到。在学习上,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认真学好每一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成绩优异。大学期间连年获得各类奖学金,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以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专业课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有较好的临床操作能力,在临床实习中,能把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帮助病号解决病痛。 在日常生活里,我为人正直善良,有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帮助他人,与同学相处融洽,交友面广,人际交往能力较强,受同学欢迎。有较强的团队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各项工作中,能把同学们团结到一起,善于与他人协同“作战”。在同学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高的威信。社会实践能力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快,而在待人处事方面仍有待提高,学习的知识面还有待拓宽,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改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篇二】口腔科医生自我介绍 擅长于口腔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能熟练地运用口腔检查工具,对病人进行检查,对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龈炎、牙周炎有一定的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并掌握了拔牙、口腔内局部浸润麻醉、根管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对牙体缺损、缺失等进行烤瓷冠、桩核冠、局部、及全口等美观修复的操作技能。 对于口腔外科,掌握了无菌观念和无菌操作技术,掌握了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操作技能,作为教师的助手完成过口腔唇部血管瘤切除、舌系带修整、口内面部外伤清创缝合、牙周夹板固定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牙龈瘤切除术、牙体拔除术、脓肿切开引流等手术。了解口腔粘膜、牙周及口腔正畸学的诊断及治疗。 【篇三】口腔科医生自我介绍 在校期间我获得了校级技术大赛密闭式技术操作第三名,获得礼仪之星赈灾爱新天使的'荣誉称号。在实习期间多次被院评比为月优秀实习生。 在通过实习的期间,把我锻炼成为一名坚韧、热情、独立、自信的青年。凭着自己对成为一名优秀白衣天使的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能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和同事,努力提高自身对待患者能文明礼貌的服务,做到态度和蔼,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严谨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打理好自己的每一天。待人热情和蔼,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处事原则,能与同事们友好的相处,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生活。 我真诚的希望加入贵院,我定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坚韧的性格努力工作,为贵院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白塞氏综合症

中文名称:白塞综合征 英文名称:Behcet syndrome(丝绸之路病) 定义:以血管炎为主要病理基础的慢性多系统疾病。该病与HLA-B51强关联, 感染或异常自身免疫应答(尤其是细胞免疫)参与发病。 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病理、临床免疫(二级学科);感染 免疫(三级学科) 白塞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综合征最初的描述主要是指复发性口腔溃疡,阴 部溃疡和眼色素膜炎的三联征。以后认识到系一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多系统 多器官。典型或者符合诊断标准者可称为白塞病。但很多患者多不典型或尚 不符合诊断标准,尤其是有些疾病如溃疡性结疡炎、肉芽肿性肠炎、节段性 回肠炎等。也可引起类似的三联征表现,故统称为白塞综合征为好。 基本概述:本病由土耳其皮肤科医师Behcet首次报告,以后世界各地均有发现。本病在日本、朝鲜、中国、中近东(土耳其、伊朗)以及东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远较西方欧美国家为高。因有此地区分布,故有的学者称本综合征为“丝绸之路病”。 诊断方法:尚无特异性的血清学、病理学诊断方法,主要为临床诊断。具有口、眼、生殖器损害(三联征)或加上皮肤损害(四联征)者可确定诊断。针刺皮肤过敏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对不完全型或不典型者,应结合系统表现加以综合分析。有关Behcet综合征的诊断可参考日本厚生省标准(见附)及国际分类标准。 附:Bchcet综合征诊断标准 诊断条件判断标准 主要症状:完全型:临床经过中同时或先后出现4大主征者 1.口腔粘膜复发性阿佛他溃疡不完全型:出现3项主征或典型眼症状另加1项主征 2.皮肤症状疑似型:临床经过中出现2大主征 (1)结节样红斑样皮疹仅有可能者:反复出现1大主征 (2)皮下血栓性静脉炎 (3)毛囊样痤疮样皮疹 (4)皮肤针刺试验阳性 3. 眼症状 (1)虹膜睫状体炎 (2)视网膜脉络膜炎 (3)前两者的继发病变 4.外阴病变 (1)男性阴囊阿佛他溃疡

口腔颌面外科习题:十、颌面部神经疾病

十、颌面部神经疾病 一、A1 1、下列关于舌咽神经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反复发作史,复发无规律 B、疼痛可分布在舌根 C、疼痛可分布在咽部 D、疼痛可分布在扁桃体 E、睡眠时不会出现疼痛 2、三叉神经疼痛性质如 A、电击样 B、针刺样 C、刀割样 D、撕裂样 E、以上均是 3、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为单侧发病 B、可有“扳机点”存在 C、疼痛呈阵发性、刀割样剧痛 D、神经系统检查往往有阳性体征 E、疼痛分布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 4、三叉神经痛患者在疼痛发作时上颌的痛性抽搐不包括 A、痛区潮红 B、眼结膜充血 C、出汗流涎 D、流泪 E、患侧鼻腔黏液减少 5、以下关于引起局限性的麻木、感觉障碍最佳的选项是 A、维生素B1缺乏 B、神经官能症 C、三叉神经炎 D、手术引起 E、以上均是 6、以下关于舌咽神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多见于男性 B、疼痛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似 C、可发生在外耳道 D、可发生在下唇 E、疼痛常因吞咽、讲话而引起 7、下列不是舌咽神经痛常见部位是 A、咽后壁 B、舌根 C、软腭

D、下唇 E、咽部 8、三叉神经感觉功能检查时痛觉与温度觉均丧失而触觉存在,则可能 A、腭后神经损害 B、蝶腭神经损害 C、上颌神经 D、脊束核损害 E、运动支损害 9、下列属于三叉神经功能检查的是 A、感觉功能 B、角膜反射 C、腭反射 D、运动功能 E、以上均是 10、以下不是“扳机点”在下颌支的部位的是 A、颏孔 B、下唇 C、上颌结节 D、耳屏部 E、颊黏膜 11、下列不是“扳机点”在上颌支的部位的是 A、眶下孔 B、下眼睑 C、鼻唇沟 D、颞部 E、鼻孔下方 12、下列不是“扳机点”在眼支的部位的是 A、眶上孔 B、鼻翼 C、上眼睑 D、眉 E、前额 13、三叉神经功能检查项目中不包括 A、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与黏膜的触、温、痛觉 B、角膜反射 C、腭反射 D、希尔默试验 E、咀嚼肌运动功能检查 14、针刺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时每次通电时间为 A、5~15分钟 B、10~20分钟 C、15~25分钟

(整理)口腔复习题第十三章口腔粘膜病.

项目九口腔粘膜病 问答题:十三、口腔粘膜病 1.口腔粘膜白斑、扁平苔藓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鉴别要点; 2.举例说明口腔黏膜病同皮肤病和全身性疾病的关系;3.口腔粘膜常见的疱性疾病及其鉴别要点; 4.癌前病变的概念及口腔黏膜常见的癌前病变组织病理学特点; 5.癌前病变的组织学依据; 6.肉芽肿性唇炎的病理变化。 选择题: 1.可见到角质栓的疾病是:B A.扁平苔藓 B.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C.白斑 D.天疱疮 E.念珠菌病 2.可形成棘层内疱的疾病是:B A.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B.天疱疮 C.扁平苔藓

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E.白斑 3.以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疾病是B A.白斑 B.扁平苔藓 C.天疱疮 D.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 E.肉芽肿性唇炎 4.可见到角质栓的疾病是:B A.扁平苔藓 B.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C.白斑 D.天疱疮 E.念珠菌病 5.可形成棘层内疱的疾病是B A.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B.天疱疮 C.扁平苔藓 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E.白斑 6.以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疾病是B

A.白斑 B.扁平苔藓 C.天疱疮 D.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 E.肉芽肿性唇炎 7.上皮内常形成微小脓肿的疾病是E A.白斑 B.扁平苔藓 C.念珠菌病 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E.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8.爱滋病在口腔不出现的表现是E A.念珠菌病 B.毛状白斑 C.Kaposi肉瘤 D.坏死性龈炎 E.扁平苔藓 98.不表现为上皮异常增生的疾病是(X型题)B A.白斑 B.红斑

C.肉芽肿性唇炎 D.天疱疮 E.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9.上皮内常形成微小脓肿的疾病是E A.白斑 B.扁平苔藓 C.念珠菌病 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E.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10.爱滋病在口腔不出现的表现是E A.念珠菌病 B.毛状白斑 C.Kaposi肉瘤 D.坏死性龈炎 E.扁平苔藓 11.口腔粘膜病的基本表现有哪些?E A 斑 B 水疱 C 溃疡 D 萎缩 E 以上全是 12 以水疱为主要表现的疾病?A

治疗白塞氏综合征方法

一、口腔溃疡是白塞氏病的主要症状白塞氏病是一种免疫性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是由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内分泌失调以及生活质量不好导致的感染等因素引发的,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它的临床表现为口腔、生殖器溃疡;局部皮肤出现红疹;消化道(如食道、肠等)溃疡;出现关节肿瘤;身体发热等。 二、白塞氏病严重吗,能治好吗? 许多患者由于对白塞氏病不了解,所以当被断诊为白塞氏病,不免出现恐慌,使病情加重。白塞氏病是一种免疫性系统疾病,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致使人体免疫功能出现缺陷而导致的。如果能够及早确诊,得到有效治疗的话,恢复人体免疫力,消除体内的病菌,是能够治好的。但是由于白塞氏病与口腔溃疡部分的相似性,导致很多人认为是简单的口腔溃疡,从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病变,到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熬夜,加强锻炼,

合理膳食,科学的护理措施非常有益于白塞氏病的治疗。 白塞氏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下面我来介绍几种,中医治疗依照不同的症状类型,分别采取清热解毒、清利湿热、解毒通脉、益气养阴、补益肝肾等方法治疗该疾病,结果表明中医不仅可以控制溃疡的反复发作,而且可以调节免疫功能。还有药物治疗该病有病灶小、病位浅的特点,临床实践证明,中药外用及内服治疗白塞氏病,能有效地缓解溃疡的发作频率、发作个数及疼痛程度,对于控制病情有很大的帮助。最普通的就是一般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平时要注意保护口腔卫生,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的通畅,禁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 1在日常生活中,白塞氏病患者不宜吃牛肉,羊肉,狗肉,驴肉及姜,葱,蒜,辣椒等辛辣刺激之品,烟酒

口腔常见疾病的诊断

一)深龋、牙髓炎和尖周炎的鉴别诊断要点见表。 表一 病名疼痛性质 牙髓情况 叩 痛 触 痛 牙伸 长感 与咬 合痛 脓肿 形成 或面 部肿 胀 松 动 全 身 症 状 龈 瘘 其 它激 发 自发 放 散 持续时间 深龋有无无 刺激除去 后痛即消 失 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化脓或 炎症后 期可有 热致痛 冷缓解 现象 慢性 牙髓炎有 偶有隐 痛,可 有疼痛 史 无 刺激除去 后仍可延 续一段时 间。自发痛 短暂 多已穿髓 有探痛,或 有牙髓息 肉,探痛不 显 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急性 牙髓炎有剧痛 向 同 侧 放 散 由间歇转 为持续 未穿髓或 已穿髓有 探痛 可 有 轻 叩 痛 无无无无无无无 慢性 尖周炎无一般无无无 一般已穿 髓,无探痛 同 上 无无无无无 可 有 可 有 急性 尖周炎无 可有较 剧的自 发痛 无 多为持续 性 同上有有有有有有 可 有 可 有 (二)急性智齿冠周炎和急性牙髓炎,尖周炎的鉴别 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患牙萌出不全,以冠周围组织红肿、压痛、龈瓣下溢脓为特点,可有张口受限;急性牙髓炎以有深龋洞,激发痛与自发痛为特点;急性尖周炎以叩、触痛明显,牙有伸长感为特点。可参看表一。 (三)三叉神经痛与急性牙髓炎的鉴别

三叉神经痛多见于中、老年病员,常因说话、洗脸、进食等动作触及面部某一处(扳机点)而诱发,为阵发性短暂认闪电样剧痛,可沿三叉神经的一支或两支分布区放散,一般每次痛数至数分钟不等。病员常可指出扳机点,并有较长病史可询,因此与急性牙髓炎的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四)牙痛与恶性肿瘤疼痛的鉴别诊断 颌骨的恶性肿瘤侵犯神经时,可出现牙痛症状。如上颌窦癌可引起患侧前磨牙或磨牙疼痛。下颌骨恶性肿瘤如侵犯下牙槽神经,可出现同侧下牙疼痛,要防止误诊。检查时注意有无恶性肿瘤的表现,如相应皮肤有无麻木感、局部有无包块或溃疡、X线检查牙和颌骨情况,有助于鉴别诊断。

科目:口腔黏膜病学-教师:凌天牖

科目:口腔黏膜病学 授课对象: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 授课内容:第九章口腔性传播疾病 (《口腔黏膜病学》第二版,李秉奇主编) 授课时数:100分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各种口腔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 2、掌握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3、掌握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及诊断标准 【教学重点】: 1、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及诊断标准 【教学难点】 1、梅毒、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 2、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及诊断标准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粉笔、黑板、教鞭 【教学步骤】:具体内容几时间安排 概述口腔性传播疾病的现状 5’ 第一节梅毒(多媒体图76、77、78、79、80、81) 30’定义病因 病理 临床表现:先天梅毒 后天梅毒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 治疗 第二节淋病 10’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急性球菌性口炎急性假膜型急球菌口炎急性坏死性龈口炎第三节尖锐湿疣(多媒体图91、92、93) 10’ 定义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第四节艾滋病(多媒体图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 40’定义 病因 分期

窗口期和潜伏期 临床感染分期 典型的HIV感染从开始到死亡经历以下自然阶段: 1、HIV体内播散期 2、原发HIV播散期 3、症状HIV感染期 4、爱滋病前期 5、爱滋病期 6、爱艾滋病晚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口腔表现 1、真菌感染 2、毛状白斑 3.Kaposi肉瘤 4.口腔疱疹 5.AIDS相关牙周病变 6.坏死性口炎 7.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8.非霍奇金淋巴瘤 9.涎腺疾病 10.乳头状瘤/局灶性上皮增生 11.儿童患者的口腔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小结 5’ 【思考题】 1、梅毒、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口腔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教学参考书】 1、《口腔黏膜病学》2003年6月第二版,李秉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皮肤性病学》2002年11月第五版,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课后记】 【板书计划】 口腔性传播疾病 一、梅毒 二、淋病 三、尖锐湿疣 四、艾滋病

口腔科疾病分类

正 1996~1997年我院口腔科就诊总数共9482例,初诊4285例,占同期门诊总数的45.19%,我们对4285例初诊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此项资料大致反映了沂蒙山老区费县人民的口腔疾病发生情况。目前此类资料国内尚不多见,为了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疾病防治工作和口腔卫生的宣教工作,同时可供有关方面在进行某些口腔疾病的科研和器材生产等方面作参考,现将其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本组4285名初诊患者中男性2120名,女性2165名,0~14岁的976名,15~30岁1045名,36~64岁1621名,65岁以上的患者 643名。 正我科从1992年至1994 年三年中进行了门诊疾病分类和治疗登记。其中初诊共48472例占总数72783例的66.64%,口腔内科的疾病共38264例占初诊的78.94%。口腔颌面外科的疾病10208 例占初诊的21.06%。分析结果:牙体病、牙周组织疾病和颌面部炎症性疾病是目前口腔 目的:了解儿童口腔疾病的就诊和分布情况,为儿童提供切实有效的口腔防护和治疗措施.方法:对在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7494例口腔疾病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口腔内科疾病最多,占62.68%;口腔颌面外科疾病次之,占34.25%;牙颌畸形及牙列缺损最少,占 3.07%.单病种病例数在前四位是:口腔单纯性疱疹、乳牙滞留、根尖周病、龋病,病例数最少的为牙列缺损.结论: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普及不足,应加强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提高防病、治病的意识. 目的::了解就诊儿童口腔科疾病的发生特点及就诊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研究,对8463例初诊病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年龄,疾病类型进行分类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诊患者最多年龄组为4~7岁组。最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依次是牙体牙髓疾病、黏膜病、深窝沟、乳牙滞留。结论:儿童口腔病疾较普遍,预防保健工作不足。 疾病分类病例构成比例(%) 龋病82 1.91 牙髓、根尖周病3510 81.91 牙周组织疾病198 4.62 口腔颌面损伤156 3.64 口腔颌面炎症129 3.01 口腔黏膜病61 1.43 口腔颌面肿瘤67 1.57 颞下颌关节疾病32 0.75 颌面神经疾病10 0.32 涎腺疾病21 0.49 口腔颌面发育畸形7 0.16 其他12 0.28 合计4285 100 各种文献介绍:儿童牙龈炎比较高发,但就诊率非常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