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远区县地名解读(五) 为避太子名讳从此有“连山”

清远区县地名解读(五) 为避太子名讳从此有“连山”

清远区县地名解读(五) 为避太子名讳从此有“连山”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专题报告刘瑛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分析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为A卷(100分)和B卷(50分)。 A卷100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包括基础知识和课内文言文,共6个小题18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2分,包括文言文翻译4分,默写6分,A卷现代文12分,作文60分。 B卷50分,包括课外诗歌鉴赏4分,课外文言文12分,名著阅读4分,现代文阅读18分,语言运用12分。 近两年作了一定修订,A卷基础知识部分增加1个小题,病句的辨析,分值为3分,即选择题由原来的18分变为21分;A卷现代文阅读减少1个小题,总分值由原来的12分变为9分。 A卷第1题:(基础知识)字音 分析:考查考生辨识易误读的字音。 从材料的选择来看,都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常用字词,无生僻字词; 从要点来看,主要是平翘舌、边鼻音、前后鼻韵、多音字和四川人易误读字为主; 从考查的形式来看,2013年形式略有变化,改变了过去沿用的在具体语境中考查的方 式,直接列举四组考查对象,每组三个词,兼顾词语和成语。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语音字词的积累和川音误读字的训练。 第2题:(基础知识)字形 分析:考查对常用汉字字形的正确识记。 近五年字形试题都提供了辨识字形的具体语境。语句均选自教材,词语大都是“读一读,写一写”所涉及的。 都设置了三个错误项,每项中包含一至二个错别字。这些错别字都是容易混淆的形近字、 同音字,同时在没有错别字的选项中也设置了易写错的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扰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词语语意的把握和在语境中的灵活理解,训练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 第3题:(基础知识)成语 分析: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并恰当运用成语的能力。

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

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 作者:季丽莉 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 地理、历史、心理、民族、社会等文化内涵。地名属于语言学中的专有名词,它是地名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民俗历史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地名的研究,可以再现特定地域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深层次了解一定社会的物质和意识形态。正如冯骥才先生在《地名的意义》中所说的,“地名决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特定地域的名称”,“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地名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民俗心态的典型反映,是民族文化的璀璨结晶。 山东是中国东部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素有“齐鲁之邦”、“礼仪之 邦”、“孔孟之乡”的美誉,也是文化资源大省。山东省下辖17个地级市、49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共有8万多个行政村,地名文化资源十分丰富[1]。在对山东地名文化的考察中,使人深刻地感受到:地名之于文化,是尘封的记忆,是文化的代言,是历史的引领。地名使我们看到了山

东文化的多元、变迁与凝固,强化了对齐鲁文化内涵的理解,激发起作为山东人、作为中国人的强烈自豪感和爱国情。 一、山东地名与齐鲁地理文化 山东人把齐鲁文化概括为“一山一水一圣人”,指的是泰山、黄河和孔子,这个概括道出了山水自然因素对齐鲁文化的基础作用。山东中部,地形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多元性的地形、地貌在山东各地地名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1.来源于“山”的地名 “山东”这个名字本身就与山有不解之缘,因处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除了鲁西北平原区外, 鲁中南丘陵区和山东半岛地区带“山”字的地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崂山、博山、兰山、泰山、苍山、福山、莱山、梁山、乳山等。其他带“山”字旁的字在地名中也较为常见。如:崖(陡立的山边):西河崖、大沟崖;岭(山道山坡):凤凰

近三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6年中考备战策略

近三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及2016年中考备战策略 近年来,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始终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遵循《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秉承着“稳定中谋求发展,变化中力求创新”的原则,试卷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的特点,所设试题选材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试题难易比例搭配具有良好的梯度和区分度,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命题材料的选择不依赖、偏向任何版本的教材。近五年来,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不断创新,考查形式灵活,选材贴近生活,题干科学简明,难度把握适当,导向功能彰显。 一、近三年河北省中考试题分析 (一)试卷结构 近三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整体结构分析 2015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试题能力层级分布比例分析

从上面表格可以明显看出,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总分和板块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总分120分不变,三大板块(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不变。2013年和2014年题量和分值完全一样,2015年有了变化,全卷题量由24个小题减少为22个小题,减少了两个。积累运用部分题量减少1个,由6个变为5个,分值由24分减少为22分,减少了2分。阅读理解由17个小题减为16个,分值由46分增加到48分,增加了2分。写作题量和分值没变。 从“2015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试题能力层级分布比例分析”来看,“识记”的分值所占比例较少,而“分析综合”“表达运用”则占了相当高的分值。可见,河北省中考语文严格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突出运用能力的考查。 (二)近三年河北省试卷考点综述 1.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占据了中考试卷的首要位置,侧重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1)字音字形(必考知识点) 河北省中考语文对字音字形的考查,每年必有。以前对这个知识点的考查都是放在阅读中,近几年来,这道题都是放在第一部分的首要位置。对字音与字形的考查形式呈多样化,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情景设置综合题为主。考查范围为3500个常用汉字,特别应该注意容易读错、写错的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考查形式更贴近生活,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 (2)名句默写(必考知识点) 考试范围包括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及现代诗文,且越来越趋向于非名句的考查,考查形式多直接型默写和理解型默写。预测2016年,河北中考继续以填空题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 模块 题型分析报告)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整份试卷考试内容分四大版块,即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试题以《语文课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题量适中,题型内容覆盖面广,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无偏题、怪题,整份试卷简约、清晰、合理、各部分比例适当。 第一个版块是积累与运用。 7个小题共27分。第1小题选择题考查字音,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考查的是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难度增加了。第2小题辨析字形,此题难度不太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c项里“名信片”的“名”(明)及“变本加厉”的“利”(厉)的辨析。只有学生弄清楚词语的意思,就不难辨出错误。第3小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这里面既有对近义实词的考查,同时也有对关联词语的考查,这是近几年没有考过的。第4小题是名著阅读考查题,去年是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填写。因此小题对初中生来说,难度系数颇大,一是由于应试教育课业负担重,名著

阅读并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其二是考题限制太严,要按照情节的先后顺序填写,学生即使看了《水浒》电视剧一些片断,但不是很系统完整的,能认定是其中一人的故事并记清情节的先后也很不易。今年的名著阅读题改为了选择的形式,看似比去年容易了,因为比较好判断的三项都是正确的,而不正确的B项中的“衍太太”是学生不太了解的,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而选项中的内容则是对“衍太太”的赞美,若没有仔细读过《父亲的病》,很难判断,学生就很可能在正确的选项中挑错,因而失掉宝贵的3分。第5小题古诗文默写8分,与往年一样,都是课标提示范围之内的,没有太大难度,失分原因主要是记忆不清或写错别字。第6小题是句子排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感能力,同时考查了说明文中的说

广东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广东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2018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简析 一、命题分析 全卷满分为120分(卷面分值130分,含附加题10分),共四大题,22小题,选择题(共6题)与非选择题(共16题),分值比约为1:7。考查内容是诗词内容、文言文以及名着阅读。 各种题型的数量和权重分布情况如下: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占全卷分值的18%;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6分,占全卷分值的36%,其中文言文阅读19分,占全卷分值的15%,现代文阅读27分,占全卷分值的21%;第三部分写作,共50分,占全卷分值的38%;第四部分名着阅读,共10分,占全卷分值的8%. 表1:试卷结构及能力考查分布 试卷结构题 量 分值 权 重 能力等级考查 分布 一、积累与运用5 24 分 18% 共2题(1, 2) 共1题 (3) 共2题(4, 5) 二、阅读与鉴赏13 46 分 36%共0题共11题共2题 (一)课内古文3 10 分 8%共0题6,7,8, (二)课外古文3 11 分 8%共0题9,10,11 (三)议论文310 分 8%共0题12,1314 (四)小说417 分 12%共0题 15,16, 17 18 三、写作150 分 38%共0题共0题19

四、名着阅读310 分 8%共1题(1)共0题 共2题(2, 3) 通过上表可以看到: 题量设置:识记类占14%;理解类占55%;运用类占27%; 分值比例:识记类占13%;理解类占31%;运用类占18%.) 不论题量还是分值,能力考查都以理解、分析和运用为主。 一、基础部分 基础部分强调最基本的积累与运用,难度与往年中考题变化不大,总体难度适中。 如名句名篇的默写,着重考查学生对课内优秀古诗文的积累,考察了《与朱元思书》、《约客》、《白雪歌诵武判官归京》、《饮酒》、《左迁至篮关示侄孙湘》;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着重考查学生对常见字的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词语运用、语病辨析、语段创作等,都是积极倡导学生在基础知识充分积累的基础上的有效能力运用;基础部分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识记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 二、阅读部分 总体来看,阅读侧重考察能力有两个:一是快速阅读、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二是深入剖析主题、体会作者文章意蕴的能力。要求学生既要熟练掌握答题技巧,又要培养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阅读的综合水平。 全卷文段阅读分别涉及初中阶段学习过的说明文、小说等多种文体样式,旨在引导学生拓宽阅读面和阅读文本的类型。例:课内文言文阅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引导学生把握古代经典作品中的丰富内容。课外文言文选自《晋书》,和往年中考的导向基本一致,考察词语解释、断句、翻译以及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侧重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包括信息提取能力,概括能力,语句赏析能力以及标题的作用。加强名着阅读是课标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向,本次考查专门选取了经典名着《水浒传》中的经典片断作为文段阅读材料,着重考查对名着内容的识记、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名着整体内容的把握和,在培养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导向的引导。 三、写作部分 本次作文题是命题作文《恒》,没有太大的审题障碍,但是高分不易。本次作文题目既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观,又需要多观察自己的生活,从身边的一件事或者一次经历中获得人生的感受,丰富人生成长的财富,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对今后的语文教育教学是一个好的导向。总而言之,这次的作文,不但要写好一件事,写好一篇作文,还要写出这件事的意义。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南昌市2019年中考语文质量分析 2019年南昌市语文中考倍受教师、考生、家长及社会关注,因为本次中考是全市使用部编版教材以来的首次中考,会考什么、怎么考,会有哪些新的变化都希望通过本次中考找到答案。今年中考语文的试题特点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中考复习乃至日常教学的重要参照。本次中考的试卷结构维持不变,依旧是以往中考的“一版四块”结构: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在试卷整体求稳的情况下,今年中考卷又结合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呈现很多微妙变化。本次质量分析主要根据采集的相关数据对本年中考语文试题及考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总结成功经验,找出使用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我市初中语文教学,提升教学水平。 【总体情况】 本次有效答卷59011份,全卷满分120分,平均分75.52,标准差为19.53,众数为84,难度系为0.6293。得分情况:最高117分,最低0.5分,优秀率11.7%,及格率65.1%,低分率8.3%。相较往年中考,今年在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几个关键指标上有所下滑,因此我们更要对本次中考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具体数据参见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三) 【具体分析】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共5小题,每小题2分,均为四选一的客观题,考查内容为字音字形、词语使用、语病分析、语段排序和语句衔接,共10分,平均分为6.65。 下表是选择题第1小题的情况:

这道题属于语音、语汇题型,正确率是64.90%,考查的都是教材“读读写写”中的重点词语,作为最基础的一道题,这样的得分率并不如人意,说明教师还是要进一步抓好学生的基础,并对生活中容易犯错的字音字形重点突破。 下表是选择题第2小题的情况: 这道题考查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得分率55.41%。考查的也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重点词语,该题的得分率不算高。目标选项中的“浮光掠影”容易让学生望文生义而犯错,说明教师要在教学中重点关注这些易错词语,落实好“双基”。 下表是选择题第3小题的情况: 这道题是语病题,得分率是62.87%,分别考查了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和成分残缺几种病句类型。有相当多的考生选择了C,说明他们对成分残缺,尤其是主语残缺类型的病句掌握情况不好,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 下表是选择题第4小题的情况:

三国时期的地名解释

三国时期的地名解释 古都城: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东)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西北) 许昌(今河南省许昌东) 成都(今四川省成都) 建业(今江苏省南京) 古九州: 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重大战役地: 赤壁(今湖北省嘉鱼东北)

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 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一带)其他: 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 江夏(今湖北省黄冈县南)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县) 长板坡(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北)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 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 鄂县(今湖北省鄂州市) 华容道(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樊口(今湖北省鄂城西北) 南阳(今湖北省襄阳县内) 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境内) 乌林(今湖北省洪湖东北) 新城(今湖北省房县) 新野(今河南省新野) 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境内) 宛城(今河南省南阳) 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东北) 乌巢(今河南省延津东南)

零陵(今湖南省零陵县一带) 泉陵(今湖南省零陵县境内) 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县一带) 巴陵(今湖南省岳阳一带) 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一带) 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 柴桑(今江西省九江西南,古城在水底)吴郡(今江苏苏州) 会稽(今浙江省绍兴) 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 涿郡(今河北省涿州) 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南) 邺郡(今河北省临漳西南) 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 北海(今山东省境内) 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鱼台东北) 苍梧(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一带)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 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 斜谷(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 箕谷(今陕西省沔县北) 阳平关(今陕西省沔县西北)

清远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清远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围绕广清一体化和南融北康发展战略,推动清远市协调发展、振兴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清远市市级重点建设项目。 本办法所称市重点建设项目,是指经市委、市政府审定,市人大审议通过,列入清远市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项目。 第三条清远市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分为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市重点预备建设项目。 市重点建设项目是指已完成或预计当年9月底前可完成各类报批和招投标程序、具备开工条件的新开工项目,以及上年度未竣工重点建设项目需结转的续建项目。 市重点预备建设项目是指当年不具备开工条件,需重点开展前期调研论证和完善各类行政审批程序等前期工作,争取次年内开工建设的项目。 第四条计划编报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体系。重点推进对全市或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建设规模较大的交通运输、能源保障、水利、信息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推进城市化建设、

环保设施建设项目;重点推进对粤北地区振兴发展、对推动我市南部地区加快融入珠三角和促进北部地区同步协调发展影响较大的发展平台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构建产业新体系,重点推进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创新发展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传统产业升级项目。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项目。 第二章机构职责 第五条市政府成立重点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相关副市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协助副市长工作的副秘书长及市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组成,负责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统筹协调和服务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市重点办),设在市发展改革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研究提出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的政策、制度和建议,完善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统计分析市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进展;督促推进市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市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向领导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市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年度考核;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市重点办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年度预算。 成立融资、环评、规划、用地、征地拆迁、政府采购

中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 今年我省的中考语文试题,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其中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48分,作文60分,三大板块的分值较去年没有变化。本次试卷共计25道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 但是,细看局部,还是能发现一些明显变化的。在分值比例的安排上,与去年相比,也有所调整:课内文言文阅读节选《〈论语〉十则》中的七则,分值由去年的10分上升到11分,课外文言文阅读节选《论语》另外五则来考查的,由去年的5分降到了4分,考查的知识点由往年的单个实词释义变为一词多义现象的选择。并且注重了理解性翻译的考查,如第11、12小题;第13、14、15小题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稍加解释即可,因此,文言的考查难度降低了,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积累。现代文的阅读还是28分,在字词与句子的理解考查上没有太多变化,但多了文体知识与作用的考查,使考查的面广了,更注重了语文基础能力的应用。名著阅读,本次考的是安徒生的童话,要求结合具体的的故事内容写出你的阅读感受。这一点没有读过原著的学生或表达不够概括的学生就很难得到满分,也就是更关注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了。作文依旧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突出人文文化和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纵观我省今年中考语文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强调经典的阅读与理解。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题在总体结构、内容、形式上没有大的改变,但试题的古诗文默写部分都是非常经典的名句;课内文言部分由原来的10分上升到11分,而且试题都是对《论语》名句的体会与理解;名著阅读也指定了具体的范围,必须是安徒生的童话,否则就是0分;这一变化表明: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是学好语文、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引起广大学生及教师的高度重视;第二,读书,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经之路,离开了读书与积累,语文的学习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突出能力考查,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本试卷由原来的总题量26题,减少到现在的总题量25题。这一变化,为学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样既便于发挥学生的最高水平,也便于真实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阅读时需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要深入理解文本才能完成,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而不是简单的回答问题。 3、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本年度的试卷,更多地关注了生活。如第8题的对联和作文“端午的味道”都是对传统以民族文化的弘扬;现代文阅读关注了上海世博的召开;材料作文关注了玉树灾区的同胞生活等等。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连的,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因而,我们日常的教学应特别注重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2018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8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8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不高,考查范围及题型特点与往年相同,平时注重夯实基础、有阅读及写作积累的孩子,都能交上较为满意的答卷。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本次语文试卷的组成及特点。 一、试卷结构分析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如既往,由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和写作三部分组成,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内容分布如下: 单题知识点考查分布

二、知识模块考点分析 1、积累与运用 【考查特点】 整体难度较低,能拉开难度差距的词语运用、病句辨析、综合探究等题目,今年都没有设置太多陷阱及障碍,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 【能力要求】 能辨析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掌握课内的形近字、易错字;能分辨相近成语的区别;熟悉句子语病类型及修改方法;良好的语言理解及运用能力;能熟练背默课本古诗文及其注释。 2、阅读与鉴赏 【考查特点】 整体难度平衡。文言文阅读难度较低,古诗词鉴赏考查典故运用,将难度持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从文中找,记叙文阅读抛出“宿命”话题,有简有繁,有易有难,能很好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能力要求】 熟悉初中三年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及其注释、翻译,能辨析同个词语的多个意义及用法;能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掌握每篇文言文内容的重点难点;熟悉课本每首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及思想感情;掌握读图及长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信息筛选能力,并能理解、归纳文章重点;能梳理记叙文阅读内容要点,能赏析字词、句子的妙处,对记叙文的中心主题有准确的把握。 3、写作 【考查特点】 让人人有话可说。2018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不限制选材立意范围,不管从什么角度,学生都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题目《原来这么简单》能很好地区分不同考生的写作能力,真正考出学生的作文水平。

中国地名英文释义

Room 402,Unit 2,Building 2,73 Yuhan Road,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下面就是关于中文地址翻译成英文地址的相关帮助信息: 1 、地址综述 名片的主要功能是通联,所以在名片上写上详细的家庭或单位通讯地址是必不可少的。如下例: 住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天长路18号201室 翻译成英文就是: Address: Room 201, 18 Tianchang Road,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对照上例,翻译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中文地址的排列顺序是由大到小:×国×省×市×区×路×号,而英文地址则刚好相反,是由小到大:×号×路(R oad),×区(District),×市(City),×省(Province),×国。 地名专名部分(如"黄岩区"的"黄岩"部分)应使用汉语拼音,且需连写,如Huangyan 不宜写成Huang Ya n。 各地址单元间要加逗号隔开。 以上给出了地点翻译的书写规则。接下去就地址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完整的地址由:行政区划+街区名+楼房号三部分组成。 2 、行政区划英译 行政区划是地址中最高一级单位,我国幅员辽阔,行政区划较复杂,总体上可分成五级(括号内所注为当前国内通用译名): (1)国家(State):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hina;P.R.C;China)(2)省级(Provincial Level):省(Province)、自治区(Autonomous Region )、直辖市(Municipality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简称Municipality);特别行政区(Special Administration Region;SAR)(3)地级(Prefectural Level): 地区(Prefecture)、自治州(Autonomous Prefecture)、市(Municipality;Cit y);盟(Prefecture); (4)县级(County Level):县(County)、自治县(Autonomous County)、市(City)、市辖区(Dist rict), 旗(County) (5)乡级(Township Level):乡(Township)、民族乡(Ethnic Township)、镇(Town)、街道办事处(Sub-district)。 应用举例: (1)上海市崇明县中兴镇Zhongxing Town, Chongming County, Shanghai (Municipality). (2)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Hulunbeir Prefecture,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3)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龙溪乡Longxi Township, Yuhuan County, Taizhou Municipality, Zhejiang Provin ce. (4) 苏州市金阊区金门街道Jinmen Sub-district, Jinch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清远项目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

清远xxx项目 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清远xxx项目可行性报告(模板范文)说明 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经济形势,深入实施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和南融北拓“桥头堡”战略,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工作,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加快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迈出了扎实步伐。经济实力稳步增强,预计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5亿元、人均GDP3.4万元、地方一 般公共预算收入108.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7.6%、6.7%、8.3%。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4.8:38.8:46.4,与2010年相比,工业增加值率提高7.7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下降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5.7个百分点。振兴发展基础夯实,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第2,4G网络市县镇中心区域全覆盖;成功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省级产业园工业增加值、税收占比分别提升26个、23.5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增至7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6%,提高1.1个百分点。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综合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探索走在全省乃 至全国前列,体制机制新优势初步形成,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开放合作取 得新进展,广清一体化上升为省级战略,对口帮扶工作深入推进,广清交通互联、产业互补、生态共建、社会相融的态势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扎实

推进,成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群众 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高于GDP增速3.7个百分点。依法治市工作扎实推进,获批行使地方立法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从严治党,持续开展“正风”行动, 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明显好转。 该xxx项目计划总投资13104.5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723.2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20%;流动资金3381.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80%。 达产年营业收入27874.00万元,总成本费用21579.47万元,税金及 附加251.41万元,利润总额6294.53万元,利税总额7414.15万元,税后 净利润4720.9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93.2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8.03%,投资利税率56.58%,投资回报率36.02%,全部投资回收期4.28年,提供就业职位467个。 坚持节能降耗的原则。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根据项目 建设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进行布置,做到工艺流程顺畅、物料管线短捷、公用工程设施集中布置,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从而 实现节省项目投资和降低经营能耗之目的。 ......

解读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姓名:杨瞻菲 学号:S2*******

《乡土中国》解读 内容摘要:《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目的,特点,内容,意义的解读,让我们更能加深的对它的理解 关键词:乡土社会格局 报告主线:通过《乡土中国》的内容,了解自己社会本身的特殊性,本民族文化传统,本国国情。 正文结构: 引言:大家都读过费孝通的这部著作了,通过阅读让我们了解了乡土社会,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作者本人。 一、写作背景和主要目的: 1、写作背景: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共十四篇文章站在上个世纪四年年代,了解了那时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中国。一个以农业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而产生的聚居,由于聚居,便会有群体间“熟习”的关系;这种“熟习”再联结血缘与地缘等因素,乡土社会的结构才会是“差序格局”;因为“熟习”和“差序格局”,所以维持乡土社会结构的就必然是“礼治秩序”;乡土社会的本色——经验性社会有决定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缓慢的。。

2、主要目的 《乡土中国》成书缘由正如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所说,他是想借“乡村社会学”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 二具体内容: (一)什么是乡土社会 乡土社会是在自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以家族为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的社会大结构。(结合特定的领域,特定的社会,特定的文化或特定的民族)从基层上看,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而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手段。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珍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人,无疑是土地。 作者首先是从中国社会的基层入手,一语道破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所谓乡土就是指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村,那里居住着中国绝大多数农民,他们黏着土地,与土地相依为命,在辛勤劳作的耕耘下,靠大自然的风调雨顺来获得生存的基本手段,古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典型的描述了乡土社会对大自然和客观环境的依赖。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有几点,无论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 (二)乡土社会的特点 1、等级性:差序格局 作者通过比较中国社会和西洋社会,认为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就好像捆柴一样,而中国的社会格局犹如石头丢进水面泛起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是一个差序格局。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个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即每个人的网络,都有个自己在作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一样,网络的范围,依中心势力的大小而定,具有伸缩性。 2、血缘性:乡土社会以血缘为基础构造 在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

清远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备案)

清远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清远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报告 清远,又称“凤城”,广东省地级市,地处北江中上游。早在新石器 时代就有先民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的史前文明。清远位于广 东省中北部,东北接壤韶关市,西南紧靠肇庆市,东南紧邻广州和佛山市。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为广东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下辖清城、清 新2区和佛冈、阳山、连南、连山4县并代管英德、连州2县级市,2018 年户籍总人口约410万。清远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地域相连,历 史上清远南部地区曾经长期属于广州府管辖范围,清远文化与广府文化圈 一样,在历史、地理及族群有深厚的渊源关系。是广府文化区域板块的重 要组成部分。清远享有地方立法权,是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广佛肇 等珠三角区域层面的规划协调城市。清远先后出现西汉中散大夫何丹,唐 代两度为相刘瞻,南唐诗人孟宾于等人。清远的摩崖石刻量多质高,早至 唐代,晚至明清,内容广杂,书法多彩,其中有韩愈、周敦颐、苏轼等名 人题刻。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10426.4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28.0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16%;流动资金2798.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84%。

达产年营业收入2553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746.65万元,税金及 附加200.78万元,利润总额5789.35万元,利税总额6788.66万元,税后 净利润4342.0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446.6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5.53%,投资利税率65.11%,投资回报率41.64%,全部投资回收期3.90年,提供就业职位411个。 坚持“三同时”原则,项目承办单位承办的项目,认真贯彻执行国家 建设项目有关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规范, 积极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确保各种有害物达标排放,尽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 体育用品(sportsgoods;sportsrequisites),就是在进行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所有物品的统称。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000—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天河区05届初三语文中心组 2000—2004年中考基础知识及其运用考点归纳一、语音 2001年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浅尝辄止谪守巴陵 B.不辍劳作缀满繁星 C.瞠目结舌堂而皇之 D.杞人忧天挤眉弄眼 2003年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禁锢(ɡù)干涸(ɡù) B.匮(kuì)乏反馈(kuì) C. 怅zhàng)然膨胀(zhàng) D. 估(ɡū)计枯(ɡū)萎 2004年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财产的半数将被没(mò)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chǔ)置,他人不得过问。B.卖豆腐赚了几个钱,称(chēnɡ)回两斤面,怕叫东家看见,揣(chuǎi)在怀里四五天了。C.白杨树没有婆娑(suō)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qiú)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D.乌珠迸(bènɡ)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zhàn)将出来。 二、错别字

2001 年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朦胧欲睡巧夺天功 B.随机应变慢不经心 C.暗然失色荼毒生灵 D.出类拔萃性命攸关 2003年 2.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省领导希望医务人员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再接再励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 B.令人瞩目的伊拉克战争打响后,许多扑溯迷离、真假难辨的信息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C.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是大非面前,必须高度重视,决不能有丝毫懈 D.天空中的各种云块,正在不断地堆积着,分裂着,舒展着,飘散着,变换莫测。 2004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恶势力猖獗之际,有的人苟且偷生、不辨是非,有的人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B.生意场上,判断要准确,决定要坚决,绝对不能忧柔寡断,否则将会坐失良机。 C.教书育人,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在座的各位教师是责无旁代、义不容辞的。 D.现在有少数党员干部,忘记党的宗旨,循私舞弊,贪污腐化,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词语运用 2001年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小伙计)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孔乙己)从衣袋里出四文大钱,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来的。 A.掏放爬 B.掏排走 C.摸放走 D.摸排爬 2003年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市工商局清查并了一批伪劣音像制品。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玩忽职守造成重大事故的领导干部,我们也一定要按严肃处理。 ③中国是全世界出产竹子和种类最多的国家,竹艺手工业蓬勃发展,竹艺产品远销世界。 A. 烧毁刑罚数量 B. 销毁刑法数量 C. 烧毁刑法数目 D. 销毁刑罚数目 2004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得当的一项是 A.如果作者的想像过于离奇,描述过于夸张,就是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 期末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随着2016年的到来,期末考试的帷幕渐渐落下,这次考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现结合本次阅卷仅作简要分析。 一、试卷特点 整套试卷紧扣中考题型,难易程度适中,覆盖面较广,全面考查了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内容。无论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阅读能力的检测都能显示出平日教与学的扎实程度。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三大板块: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共28个个题目。全卷客观性试题54分,主要包括选择题(1至6题共18分)、古诗文默写填空(7题共18分)、文言文阅读的词汇解释、文言语句翻译(19至23题共15分)、综合性学习(8题3分)等,占36% ;主观性试题97分(含作文60分),占64%。 二、答卷情况统计 本次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抽样六个考场共240份试卷,数据卷18份,具体抽样试 三、具体分析 (一)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8题,共40分) 1.出现问题及原因: (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欠缺较多。比如第2题,内容是记住了,但是总有错字出现,不能保证做到只要写上就不错字。 (2)缺少知识积累,或是太死板,不知变通。即脖子里挂着大饼最终还是饿死。不仅在这里,文言文阅读更甚。比如第3题,成语的准确理解还是一大关,别说运用,就是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平时虽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学生的知识面太过狭窄,仍是令人头痛的一点。 (3)句子的排序仍是一个难点。原因可能在于这段时间只顾复习文言文了,忽略了综合性学习的复习,以致学生没有引起重视。即使前面已经讲过了规律和方法,由于没能把握好时间,没能进行系统性的复习。所以基础知识的答题结果差强人意。 2.应对方法: 在接下来的总复习中,要依托课本,有步骤、有条理的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加大练习量,重点问题要详细讲解,反复练习,争取让学生在基础上少丢分,甚至是不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 该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其中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48分,作文60分,三大板块的分值较上几次月考没有变化。本次试卷共计25道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情况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建立了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的方法与技巧,形成了概括与分析的能力。试卷书写工整、语言表达流畅优美,思想健康积极,一些学生的创造力很强。 此次月考平均分103.40,优秀率为36.12%,及格率为80%,与前几次月考相比,成绩还是比较平稳。 三、主要问题分析 在阅卷中,我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解不到位。本卷的1---7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应该说比较容易,满分率比较高,但还有许多同学在诗文理解上失分。第6题“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

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一题,有同学竟答“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有同学答“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 2、错别字现象严重。比如第1题,有许多同学“君子好逑”的“逑”字写成了“求”;第7小题“但愿人长久”的“长”写成“常”的、“千里共婵娟”的“婵”写了“蝉”;在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就更多了。 3、审题不清、马虎答题。比如第8小题的对联:“今年端午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可有一些同学对的却是玉树地震、还有对的是世博和春节的;第10小题选择题号填空,正确答案是“(4)”可有的同学却写成了“(D)”从而白白失去分值。还有名著阅读题,要求是除《海的女儿》之外的安徒生的童话,可就有的学生偏答《海的女儿》、本题的另外一个要求是“结合具体故事内容写出你的阅读感受”,可有的考生只写内容或只谈感受,或多或少在此处失分……这些都不能不说学生的答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马虎、不深思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现象。 4、对文章的主旨理解不到位,缺少整体感知能力,大部分中等学生均会脱离全文主旨的“机械答题”。例如第22题:“本文标题是“鸟看地平线”,作者以这种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描写。文章结尾‘飞机即将落地,远方的地平线上,灯火如云霞浮动,仿佛正在酝酿着一轮即将升腾的旭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在这里失分,这题是让我们感受作者对上海世博召开的自豪与赞美,以及对中国崛起的期待与憧憬。而有的同学却脱离原文回答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