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1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1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1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1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通过生产生活的实例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

3.了解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合理利用化石燃料、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合理利用化石燃料,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效、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从微观结构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学习过程:①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 、 、 ,其中,“ ”被称为工业粮食,“ ”被称为工业血液。

② 的主要成分是 ,它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过渡:人类自从懂得了用火,便以草、木为燃料。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放

出的热量不相等。这是为什么?

一.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

化学能是贮存于化学物质的能量,物质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因此完全燃烧时所

释放出的能量也就不尽相同。例如: 物质 天然气 石油

煤炭 氢气 甲醇 热值/kJ·g -1 约56

约48 约33 143 23 热值的概念: 问题讨论:

①上述几种燃料中,热值含量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② “天然气、石油、煤炭”的热值含量为何都用“约XX”? 合作探究:

己知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与断裂的相关数据”。请回答所提问题:

⑴完成右图数据标注; ⑵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结论: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等于形成生成物分子的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与燃烧时

断裂反应物分子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之差。

[讲述]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些少一些,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利用的弊端?

二、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阅读课本P38资料卡)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① ;②

2、化石燃料的利用还存在的问题:

(1)

1mol 化学键 吸热 或放热 能量/KJ

拆开H 一H 吸热 436 拆开O 一O 吸热 498 形成H 一O 放热 463 反应过程 4H + 2O 2H 2+O 2 吸收能量 KJ 放出能量 kJ 2H 2O (g 放热 KJ 能量

(2)

(3)

3、如何解决燃料燃烧中存在的问题:

(1)

(2)

(3)

(4)

例题:途径Ⅰ:C(s)+O 2(g)

CO 2(g)(放热Q 1J ), 途径Ⅱ:①先制水煤气:C(s)+H 2O(g)= CO(g)+H 2(g)(吸热Q 2J )

②再燃烧水煤气:CO(g)+1/2O 2 (g) CO 2,H 2(g)+1/2O 2 (g) H 2O(g) (共放热Q 3J)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判断两种途径放热大小:途径Ⅰ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⑵Q 1、Q 2、Q 3的数学关系式是

⑶由于制取水煤气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所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应需要 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为

⑷简述煤通过途径Ⅱ作为燃料的意义 课堂小结

课堂反思

课堂限时训练 :

1.某化学反应,设反应物总能量为E 1,生成物总能量为E 2。

⑴若E 1>E 2,则该反应为 热反应,该反应的过程可看成是 ⑵若E 1<E 2,则该反应为 热反应。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需要 才能转化为生成物。该反应过程可看成是

2.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空气量越多越好

B .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

C .应通入适量的空气

D .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

3. 天然气、石油、煤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①可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作能源;②可用酒精作能源;③砍伐树木作能源;④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的能源。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①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只有④

4.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对于放热反应2H 2+O 2 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产物H 2O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 2和O 2所具有的总能量

B .反应物H 2和O 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 2O 所具有的总能量

C .反应物H 2和O 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 2O 所具有的总能量

D .反应物H 2和O 2具有的能量相等

6.已知化学反应2C+O 2 2CO ,2CO+O 2 2CO 2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12 g 碳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 28 g CO 所具有的能量

B .56 g CO 和32 g 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

C .12 g C 和32 g 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

D .将一定质量的C 燃烧,生成CO 2比生成CO 时放出的热量多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

第10章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教学首先面临的困难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分组讨论“列举人体的哪些生活活动需要能量”,对于讨论的结果老师不必过多评价,进而引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食物。接下来探讨的核心问题是“食物中的能量是如何释放出来的?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是否相同?”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归纳燃烧过程的条件和产物,进而引出新问题:“食物在体内供能的过程与燃烧的过程一样吗?”结合问题进行实验演示“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较食物在体外、体内释放能量两个过程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归纳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尝试探究食物中的能量,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与区别。 ②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气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演示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炭的方法。 ②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受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形成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重点:活动“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 难点: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及教师引导、讲授,学生小组讨论等互动交流的形式来突出教学重点;在学生探究实验后具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准备 1、导学案。 2、分组实验材料:4个广口瓶、吸管、蜡烛、澄清石灰水等。 三、教学过程

七年级生物下册4.8.1人类的食物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素材(新版)北师大版

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实验名称: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教学目标: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学会鉴定食物中含有能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鉴定食物中含有能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鉴定食物中含有能量的方法 实验器材:温度计、试管、解剖针、酒精灯、铁架台、天平 实验材料:花生种子、黄豆种子、玉米、蚕豆等种子、干燥的面团、学生找的任何干燥能燃烧的食物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教学思路:绝大多数食物烘干后,可以直接燃烧放出能量,将燃烧的食物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下面,食物燃烧释放的能量可以被水吸收,使水的温度升高。利用食物燃烧时所放出的能量,作为测定食物所含能量的根据。 教学过程: 1、按图安装好实验器材,用温度计测量试管内水的起始温度。 2、取5g干燥食物,用解剖针挑起,放在酒精灯下点燃,点燃后迅速移到试管下方。

花生 薯片 3、待食物燃尽,用温度计记录此时试管内水的温度

1、用几种不同的材料做实验,并将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1、温度计的上方需要用个绳子拴住,防止温度计直接接触到试管底部,使温度不均 衡,造成实验误差 2、温度计放在水中读数时,要等温度计中的读数稳定以后再读 3、燃烧的食物必须迅速的放在试管下 4、对于有些食物燃烧时火焰比较小,或者不容易燃烧,就要在酒精灯下多点燃几次。 实验结论:食物中含有的脂肪越多,温度上升值就越大 改进: 书上实验中只有了1g,我认为1g食物有些少,为了减小误差,我觉得用5g食物比较

好,可以使温度升的比较高,观察起来容易些。 自我评价: 1、实验不一定要完全依照课本的设计进行,只要原理相同 2、影响本实验的因素还有:火焰离试管底部的距离,引燃后到加热试管的时间,相 同食物衔接的时间等

第一章 第2节 燃烧热 能源带答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1.木炭、氢气、酒精等燃料的燃烧均属于放热反应。 2.1mol H 2在O 2中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 的热量,则该反应中表示生成 1mol H 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2(g)+12 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 3.等质量的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填“多”或“少”)。 4.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均属于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学习新知】 一、燃烧热 1.定义 25 ℃、101 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2.单位 燃烧热属于反应热的一种,单位为kJ/mol(或kJ·mol - 1)。 3.意义 25 ℃、101 kPa 时甲烷的燃烧热ΔH =-890.31 kJ/mol ,热化学方程式为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31 kJ/mol 。 说明:1 mol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 2O(l)时放出890.31 kJ 的热量。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1 mol 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即为该可燃物的燃烧热。(×) (2)燃烧热随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 (3)1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叫H 2的燃烧热。(×) (4)12 g 碳在O 2中燃烧产生稳定的CO 气体,放出的总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探究释疑] 1.对燃烧热的理解 (1)外界条件:25 ℃、101 kPa 。 (2)可燃物用量:1 mol 。 (3)燃烧结果:C→CO 2(g)、H→H 2O(l)、S→SO 2(g)。 (4)表示方法: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ΔH 均小于零,文字叙述燃烧热时用“正值”或ΔH 表示,如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1 kJ/mol 或ΔH =-890.31 kJ/mol 。 (5)“纯物质”指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 (6)“稳定”既包含化学性质的稳定,也包含物质所处的状态稳定。

燃烧热-能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2《燃烧热能源》课时练 双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故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 D.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外界条件有关 解析:CO燃烧是放热反应;B中碳燃烧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 mol 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任何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如H2在Cl2中燃烧。 答案:D 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下列各项中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的是( )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水电⑤太阳能⑥燃料电池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 D.除①②外 解析: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有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氢能等。答案:B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g) ΔH=- kJ/mol H2(g)+1 2 O2(g)===H2O(g) ΔH=- kJ/mol 2H2(g)+O2(g)===2H2O(l) ΔH=- kJ/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ΔH是( ) A.- kJ/mol B.- kJ/mol C.- kJ/mol D.- kJ/mol 解析:本题通过方程式考查燃烧热的含义,即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H2生成稳定的 化合物为液态水,所以由第三个方程式求出燃烧热ΔH=1 2 ×(- kJ/mol) =- kJ/mol。 答案:D 4.(2011·济源高二检测)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 A.碳和二氧化碳B.1 mol 碳和3 mol碳 C.3 mol C2H2和1 mol C6H6D.淀粉和纤维素 解析:燃烧热是物质的性质,与量的多少无关。 答案:B 5.25℃、×105Pa时,下列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能表示乙炔的燃烧热(单位:kJ/mol)( ) A.2C2H2(g)+5O2(g)===4CO2(g)+2H2O(g) B.C2H2(g)+5 2 O2(g)===2CO2(g)+H2O(l)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教学目标: 1.了解燃烧热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燃烧热概念及相关计算。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引入新课。 [[板书]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一、燃烧热 [讲述]反应热种类: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 [板书]1.定义:在25℃, 101 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学生讨论、归纳概念要点] (1)在25℃,101 kPa时,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 2(g),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又如H 2 燃烧生成 液态 H 2 O,而不是气态水蒸气。 (2)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 (3)可燃物以lmol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4)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常以分数表示。 例:H 2(g)十 2 1 O 2 (g)=H 2 O(l);△H=-285.8kJ/mol [板书]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投影]

[思考与交流]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 [汇报]1、根据物质的燃烧热、燃料的储量、开采、储存的条件、价格、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 2、表中较理想的燃料是:氢气、甲烷、甲醇等。 [板书]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投影]例:10 g 硫磺在 O 2中完全燃烧生成SO2气体,放出的热量能使 500 g H 2O 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 ,热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讨论] 10 g 硫磺燃烧共放出热量为: Q = m ·C(t 2-t 1)=500 g × 4.18 × 10-3kJ/(g ·℃)(62.4-18) ℃= 92.8 kJ ,则lmol(32g)硫磺燃烧放热为g mol g kJ 10328.921 -??=-297 kJ/mol ,硫磺的燃烧 热为297 kJ/mol ,热化学方程式为:S(s) + O 2(g) = SO 2(g);△H=-297 kJ/mol [板书]二、能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我国能源状况 [回答]能源就是__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

第2周燃烧热能源【含答案及解析】

第2周燃烧热能源【含答案及解析】姓名 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1.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p 3. 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A .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B .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含CO和H2)后分离出氢气 C .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D .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 4. 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属不可再生能源 B .煤、石油、水煤气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级能源 C .太阳能是一级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D .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做功 5. 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1 mol物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B .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 C ?在25 ° C、1 . 01 X 10 5 Pa 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D .燃烧热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B .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 SO 2等有害气体 C ?直接燃烧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 ?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高 7. 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回收再利用 B ?将地沟油回收再加工为食用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 .目前我国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 8. “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 ?煤炭、石油、沼气 B ?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D ?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25 C、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作该物质的燃烧热 B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C ?燃烧热和中和热都属于反应热 D .在稀溶液中,1 mol CH 3 COOH 与1 mol NaOH 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 .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小测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小测 (1) 【基础知识】 1.反应热可分为多种,如: 、 、 等。 ,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 ,通常可利用 由实验测得。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中划“√”错误的画“ⅹ” 1)、完全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中的各元素生成其最高价氧化物,如碳元素生成二氧化碳,硫元素生成三氧化硫,磷元素生成五氧化二磷,氮元素生成五氧化二氮。 ( ) 2)、硫完全燃烧时的稳定化合物是二氧化硫。 ( ) 3)、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两者密不可分,但能量变化是以物质变化为基 础的。 ( ) 4)、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水平,科学地控制燃烧反应,提高能源利用率,是节能的重要措施。 ( ) 5)、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应通入足量的空气或氧气,通空气越多,能源的利用率越高。 ( )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molH 2SO 4和1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B .在25℃、101 kPa ,1mol S 和2mol S 的燃烧热相等 C .CO 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它能继续和O 2反应生成稳定的CO 2,所以CO 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01kPa 时,1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的是( ) A .C 6H 12O 6(s)+6O 2(g) = 6CO 2(g)+6H 2O(l) ΔH =―a kJ /mol B .CH 3CH 2OH(l)+2 1O 2(g) = CH 3CHO(l)+H 2O(l) ΔH =―b kJ /mol C .2CO(g)+ O 2(g) =CO 2(g) ΔH =―c kJ /mol D .NH 3(g)+45O 2(g) = NO(g)+4 6H 2O(g) ΔH =―d kJ /mol 3.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 A .碳和二氧化碳 B .1mol 碳和3mol 碳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实验.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食物中含有能量;了解不同的食物能量不同;学会测定食物能量的实验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对实验现象作出分析。 (三)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究问题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透过实验探究问题 难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材料与用具:锥形瓶(50毫升)、量筒、温度计、试管夹、带孔的橡皮塞、酒精灯、火柴、细铁丝、天平、易拉罐(事先设计好带孔的)、花生米、水 教学过程:导入:(1)吃早餐的同学与没吃早餐的同学的表演;(2)早餐吃馒头的同学和吃油条的同学的表演 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吃饭就不会饿,不吃饭就很快饿了,说明食物中含有能量;同样吃饱了饭,但是饿的时间不同,说明油条的能量多,馒头的能量少。 提出问题:我想知道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食物中含有能量;了解不同的食物能量不同;学会测定食物能量的实验步骤。 2、过程与方法:学会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对实验现象作出分析。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究问题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透过实验探究问题 三、难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四、材料与用具:锥形瓶(50毫升)、量筒、温度计、试管夹、带孔的橡皮塞、酒精灯、火柴、细铁丝、天平、易拉罐(事先设计好带孔的)、花生米、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吃早餐的同学与没吃早餐的同学的表演 (2)早餐吃馒头的同学和吃油条的同学的表演 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吃饭就不会饿,不吃饭就很快饿了,说明食物中含有能量;同样吃饱,但是饿的时间不同,说明油条的能量多,馒

食品安全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食品安全知识测试卷 测试卷题型分两类:单项选择题与判断题。试卷共80道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0道,每小题3分,共30分,判断题70道,每小题1分,共70分,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所需得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与水六大类。现代营养学把(C)列为第七大营养素。 A、维生素 B、蛋白质 C、膳食纤维 D、糖类 2、食用油分为植物油与动物油两大类,油得主要成分就是( A )。 A、脂肪 B、碳水化合物 C、蛋白质D、糖类 3、钙就是组成人体骨骼与牙齿不可缺少得元素,缺钙小孩会得( B ),成人会得软骨病或致骨质疏松。 A、呆小症B、佝偻病C、营养不良D、骨质疏松 4、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会导致坏血病。(C)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 C D、维生素D 5、人体铁质缺乏易导致( C)。食物中含铁最多得就是动物肝脏及其它内脏,瘦肉与蛋黄。维生素C可促进铁得吸收。 A、侏儒症B、甲亢C、缺铁性贫血D、周围

神经炎 6、消化系统各主要器官得功能:(D)就是人体最主要得消化与吸收器官。 A、胃 B、大肠 C、肝脏 D、小肠 7、新生儿缺碘易引起智力低下“呆小症”;成人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 C ). A、甲亢B、呆小症C、甲状腺肿大D、夜盲症 8、蛋白质在人体中得作用不包括:( D ) A、构成人体组织 B、构成抗体,维持体内免疫功能 C、调节生理功能D、提供能量 9、食物中毒后错误得做法就是:(D) A、饮水稀释 B、催吐减毒C、联系急救D、倒掉食物 10、人体消化道不包括:( C ) A、口腔B、咽C、气管D、食管 二、判断题 1、讲究卫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抓食物。(√) 2、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专心吃饭,不说笑打闹。(√) 3、不在街头无证小摊点购买食品。(√) 4、不购买来历不明得产品或过期食品。(√) 5、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带皮得水果与蔬菜应尽量削皮吃.(√) 6、长期挑食、偏食不利于健康,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良、

食品营养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食品营养学模拟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产能营养素净能量系数最高的是() A.蛋白质B.脂肪 C.糖类D.乙醇 2.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适宜比例应为()A.1﹕1﹕1 B.1﹕2﹕1 C.1﹕1﹕2 D.2﹕1﹕1 3.从构成上分类,果糖属于() A.单糖B.双糖 C.寡糖D.多糖 4.以下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视黄醇B.硫胺素 C.核黄素D.叶酸 5.我国古代提出“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概念的着作是()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 C.《饮食概要》D.《黄帝内经》 6.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同类互换原则,以下可用于替换馒头的食物是() A.黄豆B.瘦猪肉 C.菠菜D.面包 7.三餐食物量的分配应与作息时间和劳动状况相匹配,一般每日午餐所占的比例应为 ()A.20% B.30% C.40% D.50% 8.我国为预防内陆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所采取的食品强化方法是() A.食盐加碘B.食盐加铁 C.面粉加碘D.面粉加铁 9.人体发生厌食和异食癖时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 A.钙B.碘 C.硒D.锌 10.过量食用后,最容易引起维生素A中毒的是()

A.瘦猪肉B.胡萝卜 C.芒果D.鱼肝油 11.以下有关糖尿病人饮食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吃蛋类B.应控制总能量的摄入C.不能吃水果D.不能吃含淀粉多的食物12.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是摄入过多的() A.钙B.钠 C.钾D.磷 13.体质指数(BMI)的计算公式为() A.体重(kg)/身高(m)2 B.身高(m)2/体重(kg)C.体重(kg)/身高(cm)2 D.身高(cm)2/体重(kg)14.所有谷类食物均不含 ...的维生素是() A.硫胺素B.核黄素 C.烟酸D.抗坏血酸 15.稻米中含量最高的糖类是() A.葡萄糖B.淀粉 C.果糖D.麦芽糖 16.与绿叶蔬菜的绿色深浅呈正相关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 1 B.维生素B 2 C.维生素C D.维生素K 17.以下不同部位猪肉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奶脯B.后臀尖 C.里脊肉D.肋条肉 18.牛奶通过发酵变成酸奶,在这个过程中,营养素含量增加的是()A.钙B.铁 C.乳糖D.B族维生素 19.鱼类食物中含量较低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2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0.以鲜奶作为良好食物来源的营养素是() A.碘B.铁 C.钙D.硒 21.以下食品类别中营养素密度最高的是() A.甜饮料B.酒类 C.动物油脂D.绿叶蔬菜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知识点概念

第一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说,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代谢。能量代谢包括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等变化。物质在人体内氧化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直接以热能的形式维持体温并散发于体外,一部分则转移到三磷酸腺苷(简称ATP)中,以供人体利用。 人体的各种组织细胞中,含有一定数量的ATP,当细胞中的ATP浓度过高时,ATP可以将蕴藏着大量化学能的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转移给肌酸生成磷酸肌酸,ATP就转变成二磷酸腺苷(简称ADP)。当细胞中的ATP由于消耗而浓度过低时,磷酸肌酸可以将能量转移给ADP而生成ATP。这样,细胞内ATP的浓度便能保持在较为恒定的水平。[来源:学#科#网] 虽然磷酸肌酸不能像ATP那样直接为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但是人体内磷酸肌酸的贮存量远比ATP多,在肌肉中的含量更为丰富。 基础代谢 新陈代谢易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和精神因素等影响。运动、劳动、环境温度升高、进食和精神紧张都会导致新陈代谢增加,此时能量代谢也会增加。 人体在基础状态下(即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排除了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和精神因素等影响)所测得的能量代谢(即产热量),称基础代谢。这

健康饮食黄金法则

健康饮食黄金法则:顿顿蔬菜天天水果饮料少碰 法则1:肉奶豆菜果主食不可少 现状满意度:★☆ 每天能吃够五大类食物的人不足三成,这是2012年初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中国网民营养知信行调查》的结果。“食五类”包括:谷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蛋、奶、豆类和坚果、蔬果和菌藻类、纯能量食物(油、糖、酒等。其中,谷薯类食物作为主食,应占到每天能量来源的一半以上。 吃营养素片营养就够了?错。营养首先应该来自日常的膳食中,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只能作为膳食之外的一种补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天天补充。食物还能获得对 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病有益的植物化学物。另外,摄入食物启动了咀嚼、胃 肠蠕动等过程,对消化吸收系统大有裨益,而营养素片以水送服,哪能体会食物的美味? 法则2:顿顿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现状满意度:★★☆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分析了世界各国的研究结果,认为有充分证据表明蔬菜和 水果能降低很多癌症的患病风险。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蔬菜的摄入量为275克/天,低于推荐的3 00~500克;而水果为45克/天,远低于推荐的200~400克/天。 在选蔬菜时大家可以“好色”一点,比比谁的菜篮子更富色彩。菠菜、油麦菜、 胡萝卜、紫甘蓝、红苋菜……深色蔬菜要占一半。当然,少不了食用菌(口蘑、香菇、木耳和海菜(裙带菜、紫菜、海白菜。吃水果则要挑选应季、新鲜的,现吃现买。 蔬菜水果吃一样就行?当然不够。蔬菜水果都是宝,但营养价值各有侧重,蔬菜植物化学物丰富,水果富含有机酸、芳香物质,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法则3:做菜用盐勺隐盐别忽视 现状满意度:☆ 国际上对盐的摄入量越调越低,而我国居民的“重口味”却不见好转。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每人日均食盐消费量为1 2克,是建议量的两倍。十年过去了,一个尚未发布的营养调查数据显示,国人食盐消费量仍未见明显下降。 “盐超标”的危害,虽不如洪水猛兽般来势汹汹,但架不住其长年累月对身体的侵蚀。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可诱发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因此,日常饮食中,盐,少点,少点,再少点。 如果实在管不住手里的盐勺,不妨用限盐勺,根据人数按照每人5 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把全家一天的盐量出,每天就限定这些量。此外,还要 注意酱油、咸菜以及各种酱中的“隐性盐”。 法则4:白水要喝够饮料要少碰 现状满意度:★★ 不仅喝水量不够,还偏爱喝饮料,这是我国居民喝水的现状。2011年马冠生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对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城市的饮水调查表明,三成居民每天饮水量不足1200毫升。这个调查还指出,尽管只有4.7%的人认为饮料最健康,但仍有80%的人喝饮料。 “过量喝含糖饮料的危害众人皆知,能量高,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但现实中贪求口感而喝饮料的人不在少数。”马冠生说,事实上,白水(如白开水、矿泉水、纯净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饮品,而白水中又以白开水为最佳。

选四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 能源

第二节 燃烧热能源 知识点一:燃烧热 1、定义: (1)条件: 25。C \101Kpa (2)燃烧的物质一定为 mol (3)生成的物质一定要稳定 稳定的化合物: C -- CO 2 (g ) N – N 2 (g ) S – SO 2 (g ) H – H 2O (l ) 练一练: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 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 A. CO(g)+ 2 1 O 2(g) === CO 2(g) △H=-283.0 kJ?mol -1 B. CH 4 (g)+ 2O 2 (g) === CO 2 (g)+2H 2 O(g) △H=-802.3 kJ?mol -1 C. 2H 2(g)+ O 2(g) === 2H 2O(l) △H=-571.6kJ?mol -1 D. C(s)+ 2 1 O 2(g) === CO(g) △H=-110.5kJ?mol -1 2.表示的意义: 如: CH 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 含义: 3.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应以 mol 物质的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4.一定量可燃物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Q 放=n(可燃物)×△H 绝对值 知识点二: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碱中和生成1molH 2O 时放出的热量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表明状态时要写aq 如1/2H 2SO 4(aq )+NaOH (aq )=1/2Na 2SO 4+H 2O (l )△H =-57.3kJ/mol

燃烧热和中和热对比: 巩固练习: 1.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 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4b KJ/mol B.C2H2(g) + 5/2O2(g) = 2CO2(g) + H2O(l);△H = 2b KJ/mol 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2b KJ/mol D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b KJ/mol 2.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物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B.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 C.在25℃、1.01×105Pa时,1mol物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D.燃烧热随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 3.在25℃、1.01×105Pa时,1gCH4燃烧时生成CO2与液态H2O,放出55.6kJ的热量,则CH4的燃烧热为( ) A.55.6kJ/mol B.889.6kJ/mol C.-889.6kJ/mol D.444.8kJ/mol

2018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练习题

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知识点1食物中贮存着能量 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热价。 2.据测定,每克糖类贮存的能量平均为17kJ,蛋白质为23kJ,脂肪为38kJ。 3.把相同质量的玉米和花生进行燃烧,花生所释放的能量要多一些,因为它含有的脂肪成分较多,所以热价较高。 4.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为脂肪,脂肪还是贮备 的能源物质。 知识点2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5.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反复吹一段时间后,你会看到石灰水将变浑浊,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6.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7.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 知识点1食物中贮存着能量 1.右图为测量花生中贮存能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实验前要先用托盘天平测量花生的质量 B.给锥形瓶加罩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 C.实验时,花生应该燃尽 D.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高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 知识点2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2.人的呼吸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D) A.营养物质和能量 B.水 C.营养物质 D.能量 1.(2017·山东济南期中)人体吸进去的氧气用于(A) A.在细胞内将有机物分解并放出能量 B.使大脑清醒 C.使肺内气体充足 D.使人体体重减轻 2.(2017·广东东莞模拟)下列关于“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以用燃烧的方法 B.设置重复组可减少实验误差 C.食物燃烧时应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D.不同食物中所贮存的能量是相同的 3.导学号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能量,他们准备了花生仁和核桃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注:1 mL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 4.187 J的能量) (1)A装置中的花生仁为2 g,燃烧前,锥形瓶中的水温为10 ℃,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为70 ℃(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量7536.6J。 (2)B装置中的核桃仁为 2 g,燃烧前,锥形瓶中的水温为10 ℃,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为75 ℃(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量8164.65J。 (3)如果实验装置A、B操作过程科学规范,依据(1)和(2)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等质量的核桃仁所含能量高于花生仁所含能量。 (4)此实验常假设上述热量为食物所含能量,实际上食物全部燃烧产生的能量比上述热量多。 1.(2017·云南昆明中考)人在跳绳时的能量供给有赖于多个系统的配合,下列系统与提供能量没有直接关系的是(D) 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生殖系统 2.导学号(2016·四川德阳中考)下表是某同学在一次活动中相同时间内测试的数据,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一、知识归纳 1.燃烧热 ⑴在101KPa 时,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为该物质的燃烧热。 ⑵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 25℃ ,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 ⑤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 ,101 kPa.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物。如: C→CO 2(g)、H → H 2O (l )、S → SO 2 (g ) 如:25℃、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285.8 kJ/mol 、890.3 kJ/mol 、2800 kJ/mol,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s)+2 1O 2(g) = CO 2(g);△H = -393.5 kJ/mol H 2(g) +12 O 2(g) = 2H 2O(l);△H = -285.8 kJ/mol CH 4(g) + 2O 2(g) = CO 2(g) + 2H 2O(l);△H = -890.3 kJ/mol C 6H 12O 6(s) + 6O 2(g) = 6CO 2(g) + 6H 2O(l);△H = -2800 kJ/mol 2.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 2O 时所放出的热量。 H +(aq )+ OH -(aq )= H 2O (1) ΔH = -57.3KJ ·mol -1 3.能源 1)能源分类 ①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②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能。 2)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 科学地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化石燃料气解决的办法: 即开发新能源,节约现有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二、例题 [例1]已知H +(aq)+OH -(aq)=H 2O(l);△ H=-57.3kJ/mol ,求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1)用20gNaOH 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_____ kJ 的热量。 (2)用2molH 2SO 4配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 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 的热量。 [例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 H 2 (g) + O.5 O 2 (g) == H 2O (g) ΔH= - 241.8 kJ ·mol -1 ② 2H 2 (g) + O 2 (g) == 2H 2O (g) ΔH= - 483.6 kJ ·mol -1 ③ H 2 (g) + O.5 O 2 (g) == H 2O (l) ΔH= - 285.8 kJ ·mol -1

北师大版生物七下《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下《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一.知识网络导航图 一)、食物中储存能量 1、热价: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2、糖类:17.15KJ 蛋白质:23.43KJ 脂肪:38.9KJ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为脂肪。 二)、细胞通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生物细胞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二优化精选三阶递进 双基整合步步为营 1.每克糖类储存的能量平均为( A ) A.17 kJ B.38 kJ C.50 kJ D.80 kJ 2.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A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 D.能量 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D ) A只有二氧化碳 B.只有氧气 C.二氧化碳比氧气多 D。二氧化碳比氧气少 4.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它反映出。 燃烧值这种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5.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其次为。还是储备 能源的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6.每克糖类储存的能量平均为,蛋白质为,脂肪为。 17.15千焦 17.15千焦 38。91千焦 7.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分解放出能量的过程8.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比空气低,含量比空气高。 二氧化碳氧气实践探究铸就能力 1.利用下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活动│打篮球│慢跑│坐│睡│踢足球│游泳│散步│ ├─────────┼───┼───┼──┼──┼───┼───┼────┤ │每小时耗氧量│ 90 │ 120 │ 25│ 14│ 115 │ 120 │ 60 │ └─────────┴───┴───┴──┴──┴───┴───┴────┘ (1)在这些活动中,相同的时间内,哪些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最少?哪些活动可能需 要能量最多?你的依据是什么? 需要的能量最少活动是睡,需要能量最多的是游泳。睡时每小时耗氧量14游泳时每小时耗氧量120 (2)为什么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请你查资料并回答这个问题。 打篮球需要的能量多耗氧量大慢跑需要的能量少耗氧量小 想一想体外的燃烧和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有什么异同?

最新人教版选修4 第1章第2节 燃烧热 能源 作业 (1)

第2节燃烧热能源 课后提能层级练 层级一基础达标练 1.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B.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含CO和H 2 )后分离出氢气 C.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 解析:选A 电解水制备H 2 需消耗大量电能;用焦炭制水煤气需消耗大量热能。 2.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都可追溯到太阳能 B.柴草燃烧时释放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 C.核能和地热能来自地球自身 D.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做功 解析:选B 柴草中的能量是以生物为载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起来的能量。 3.(2019·东北师大附中高二检测)近年来,北京市公共汽车大部分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其主要目的是( ) A.防止石油短缺B.降低成本 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 解析:选C 以天然气代替汽油燃料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 2CH 4 (g)+O 2 (g)=== 1 2 CO 2 (g)+H 2 O(l) ΔH=-445.15 kJ/mol CH 4(g)+ 3 2 O 2 (g)===CO(g)+2H 2 O(l) ΔH=-607.3 kJ/mol CH 4(g)+2O 2 (g)===CO 2 (g)+2H 2 O(l) ΔH=-890.3 kJ/mol

CH 4(g)+2O 2 (g)===CO 2 (g)+2H 2 O(g) ΔH=-802.3 kJ/mol 则CH 4 的燃烧热为( ) A.445.15 kJ/mol B.607.3 kJ/mol C.890.3 kJ/mol D.802.3 kJ/mol 解析:选 C 1 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 2 O(l)时的ΔH=-890.3 kJ/mol,故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 5.(2018·南京七校高二检测)已知在25 ℃、101 kPa下,1 g液态C 8H 18 (辛 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 kJ热量,能表示辛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C 8H 18 (l)+12.5O 2 (g)===8CO 2 (g)+9H 2 O(g) ΔH=-48.40 kJ/mol B.C 8H 18 (l)+12.5O 2 (g)===8CO 2 (g)+9H 2 O(l) ΔH=-5 518 kJ/mol C.C 8H 18 (l)+12.5O 2 (g)===8CO 2 (g)+9H 2 O(l) ΔH=+5 518 kJ/mol D.C 8H 18 (l)+12.5O 2 (g)===8CO 2 (g)+9H 2 O(l) ΔH=-48.40 kJ/mol 解析:选B 1 mol C 8H 18 (l)完全燃烧生成CO 2 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48.40 kJ×114≈5 518 kJ,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 8H 18 (l)+12.5O 2 (g)===8CO 2 (g) +9H 2 O(l)ΔH=-5 518 kJ/mo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 2 ,故CO燃烧一定是吸热反应 B.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 D.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产物有关 解析:选D A中CO是强还原剂(高温时),点燃时易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二氧化碳,故CO燃烧是放热反应;B中碳燃烧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 mol 碳完全燃烧生成CO 2 时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任何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都叫燃烧,如H 2在Cl 2 中燃烧。 7.“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以下能源中符合图中的阴影部分的是____________。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教材分析】 本章的教学内容与第8章、第9章的联系密切,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赖于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本节安排了学生探究实验“探究不同食物储存能量的差异”,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食物中储存着能量。在人体内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求。 【教学目标】 1、学会测定食物中储存有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与区别。 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气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通过演示,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活动“探究食物储存的能量”。 2、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1、活动“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中热量测定仪的制作,如何减少误差的分析。 2、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两个过程相联系。 3、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过程】

的集气瓶中。有什么现象? 3、细心观察燃烧中的食物及靠近食物的玻璃内壁,有什么产生?如何检验它是什么东西? 4、食物一停止燃烧,立刻从集气瓶中取出来,并把瓶口盖好。 5、把少量澄清石灰水注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加以摇晃,有什么变化?显示了什么? 6、指导学生用空集气瓶重复上述步骤。现象与结果并思考。2、比在空气中更旺。 3、有雾气及液滴产生,用蓝色氯化钴试纸检验,使其变成淡红色,说明它是水。 4、观察。 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有二氧化碳。 二、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巡视,指导 问:1、食物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 有何异同? 2、食物燃烧时生成什么物质? 动手实验。 1、在氧气中燃烧比在 空气中更剧烈。 2、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三、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1.取大小相同的四个集气瓶,分别标号为 A、B、C、D。 2.请一个学生将A和B瓶置于室外,打开 瓶盖,3min后盖上瓶口。(学生讨论A和B 瓶内的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成分与空 气相同。) 3.请一个学生取玻璃管依次插入C和D瓶 中,通过玻璃管向瓶里连续地呼气数次, 然后盖严瓶口。(学生讨论C和D瓶内的 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含有较多的由肺 部呼出的气体。) 4.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如 课本P50图),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分别向B和D中倒入10mL澄清的石灰 水,比较两瓶中液体的浑浊程度。 学生观察后总结实验 现象: 1.蜡烛在A瓶中比在C 瓶中燃烧时间长。 2.D瓶里的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