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建设与社会道德

文化建设与社会道德

文化建设与社会道德
文化建设与社会道德

文化建设与社会道德

2011年10月25日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在任何国家内,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是该社会的文化“以文化之”的结果。在此,文化并不仅仅意味着“知识”和“学历”,或者说其主要内容并非“知识”和“学历”,而恰是形成社会良俗的道德规范。文化之“化”的过程,是人的“道德化”的过程,亦即社会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国民具有什么样的德行,具备什么样的品性,都是这个国家主流文化教化的结果。因此,一个国家的国民之德行品性,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成果。

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那么,“人民”为什么产生“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还“日益增长着”?其实,“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并非出自多么复杂而玄妙的理论,而大多只是来自其日常生活的经验。“仓廪实”固然是“知礼节”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仓廪实”之后,还需要“礼节”的教化,还需要“礼节”的养成,更需要“礼节”的实践。而这里所谓“礼节”,不过是对道德一种形象化的概括而已。

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表明,要过好日子、过所谓的“幸福”日子,只有好的物质基础不行,还必须伴以社会成员好的道德品性。甚至,在温饱以后,人的幸福感与物质的富足程度不再有成比例的正向联系,反倒是人的道德品性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穷得只剩下钱了”,就是对富足社会“道德贫困”所作的最好描述。

一个社会,其成员遵守共同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彼此行为预期的根据所在,并因此构成基本的社会秩序。在社会分工形成之后,道德成为社会建构的基本元素。在近代工业化之后,全球贸易的发展,更使得“从不谋面”且“永不谋面”的产品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市场行为,完全建立在道德的前提之下。对产品生产者的道德预期,是产品使用者放心购买产品生产者的产品,由此完成市场交易的潜在前提;对产品使用者的道德预期,是产品生产者相信产品使用者的道德判断和市场选择,由此生产尽可能好的产品的根据。只有这样,才不会形成“三聚氰胺奶制品的使用者,用地沟油来报复三聚氰胺奶制品的生产者”的恶性循环。

因此,文化建设,就是建构用来“化”人之“文”。文化建设,既决定“文”的内涵,也决定“化”的方式,进而也决定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高下。文化强国,也一定是其国民道德高尚、“真、善、美”盛行、“假、丑、恶”难行的国家。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其主旨、目的,都是为了中国公民能够更好、更幸福地生活在这个古老的国家。

文化建设与社会道德的紧密相关性,决定了文化建设具有价值属性。促进道德水平提升,促进社会秩序的形成、维持和扩展,促进公平、正义等观念的发育、成熟,这样的文化建设无疑就具有正向的价值。在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的时代,文化建设确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国民的福祉及其增减息息相关。(光明网评论员)

道德的核心问题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2011年10月26日

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要做出选择。在迄今为止的多数时代,甚至在现代社会的多数场合,选择的依据比较确定,选择的范围相当有限,但恰恰是在需要我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选择的时候———在选择的依据不那么确定、选择的范围不那么有限的情况下进行选择,我们的行动才具有道德意义,我们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存在。(南方都市报 https://www.doczj.com/doc/1e5820161.html,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我们的所有选择,都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问题的回答:“有什么东西”、“做哪类事情”、“成何种人格”,分别对应于任何语言当中大概都是最为基本的三个词:“有”(having)、“做”(doing)、“是”(being)。

道德首先是关于“做”什么的问题。从不能损人利己,到不能见死不救,道德规范的要求难度有高低,适用场合有多寡,约束效力有大小,违规惩罚有宽严,但所有道德规范都告诉我们,在某个或某类特定场合,什么是我们应该做的(可以做的、必须做的),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不可以做的、决不能做的)。

道德规范要求我们非但不能损人利己,而且应该先人后己;非但不能见死不救,而且应该舍己救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对这种“做什么”的问题,我们常常会转化为“有什么”的问题:我们的损人利己或见死不救行为会不会被发现,会不会受到惩罚,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或者,我们的先人后己或舍己救人行为别人是否知道,知道后是否会奖励,会给予什么样的奖励……

当只是考虑自己的道德行为或非道德行为是否会被发现、是否会受到奖励或惩罚的时候,我们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这样的行为即使旁人全无所知,但我们自己,也就是做这件或那件事情的那个人,是一目了然的。我们或许并不因为做了好事而得到好报,并不因为做了坏事而得到恶报,但我们将因为如此这般行事而最终成为某种特定类型的人,这才是最为沉重的人生判决。也就是说,道德选择的核心问题,说到底是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重点常常放在告诉教育对象应当做什么上———告诉孩子不要说谎、告诉学生不要作弊、告诉官员不要贪污、告诉企业家不要偷税,等等。这种工作必须做,但不难做。有多少孩子不知道说谎是不对的?有多少学生不知道作弊是不对的?有多少官员不知道贪污是不对的?有多少企业家不知道偷税是不对的?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面临的应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选择问题,并不复杂。当然,诸如“忠孝难以两全”、“苏菲的选择”之类的道德两难让我们印象深刻,但多数情况下道德选择并没有那么困难;而且,这类道德两难之发生,恰恰表明道德问题不应该仅仅理解为行为对错的问题。

道德问题当然首先是行为对错的问题,但从社会(或从事道德教育者)的角度来说,还要设法把行为对错与利益得失联系起来。功利主义倾向于对道德问题做这种理解,它作为一种道德理论有混淆范畴之过(把“做哪类事情”的问题混淆为“有什么东西”的问题),但作为道德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研究社会如何把道德规范从社会成员的外在约束变成他们的内心呼声的理论,功利主义却可以提供重要启发。道德教育不仅要让被教育对象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而且要让他们把有关行为对错的知识从理智层面深入到意志层面和情感层面,转化为习惯和爱好。在这个过程中,道德说教必须辅之以道德褒贬和道德奖惩:行为的对错应该通过一个有效机制转化为社会舆论的毁誉和个人利益的得失。

道德问题从其本身来说是行为对错问题,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还是一个利益得失问题,从个人或道德主体的角度来看,还是一个人格好坏的问题。行为对错与人格好坏并非直接对应:好人也会做错事,坏人也会做对事,但有些人我们比较愿意称为“好人”,有些人我们比较

愿意视作“坏人”,对此我们可能都有切身体会。道德与法律、习俗等的区别在于,它说到底要依赖于每个人的自律。从这个角度来说,从“做什么样的人”这个角度来理解道德选择,有特殊的重要性。

德性论倾向于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道德问题,它作为一种道德理论像功利主义一样有混淆范畴之过(把“做哪类事情”的问题混淆于“成何种人格”的问题),但作为道德修养理论,作为一种研究道德主体如何把道德规范从外在约束变成内心自律的理论,德性论也可以提供重要启发。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这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有没有品质、有何种意义,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的选择。选择之所以为选择,是因为它总是多样的。现代社会变化快、联系广、诱惑多、禁忌少,我们每当准备做某一个选择的时候,总有许多理由或借口让我们去做另一个选择。在职业场所,在选择要恪守职业道德的时候,会想到既然同行都不守规矩我为什么要讲道德,或者既然我并不喜欢这份工作我为什么要全身心投入;在日常生活中,当准备抢救路面躺着的奄奄一息的幼童的时候,会担心这样可能带来许多麻烦,等等。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选择做这个还是做那个,并没有他人知道;或者说即使他人知道了,也并不会带来让我们觉得“不划算”的后果。但我们不妨想想,自己正要选择的,不是做此事还是做彼事,而是做这种人还是做那种人。“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我们的选择甚至可能在人兽之间。

道德建设要以社会建设为基础

2011年10月24日

佛山南海年仅2岁女童小悦悦,先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次碾轧,随后一辆货车再度碾过。在拾荒阿姨陈贤妹救助前,共18个路人过往“视而不见”。

对这个悲剧性事件,公众舆论首先指向18个路人。可是靠讨论、谴责和谩骂是骂不出道德的。实际情况恰是:在社会风气形成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个体都要为整体风气形成承担责任;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也无法证明自己的道德比这18个人高到哪里去。比指责别人更重要的是反观自身。

“小悦悦事件”首先不是一个道德事件,是一个法律事件,且法律责任的首要承担者是两个肇事司机。而小悦悦的监护人没尽到监护职责,也应承担相应责任。为此我们需要深思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法律为什么不足以对这些责任主体进行规范或制裁?要避免小悦悦的悲剧,首要的不是指责路人,而是弥补法律漏洞。

即便要讨论路人的道德和责任,也不能指望通过社会运动、全民谴责解决问题。道德观念形成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如果要匡正社会风气,首先需要做的不是谴责道德冷漠,而是实实在在建立起我们这个社会能给好人安全感的体系。核心问题就是建立起一套能够保护起个人的生命,财产、权利、自由和安全的制度。

如果我们无视这最难但也是唯一能建构社会公共道德的路径,而是轻浮地指责路人,甚至进行地域攻击,那就等于把这样一种社会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推到路人身上。等于逃避了真实的责任,掩盖了真实的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公共道德不能由大讨论、大谴责来构建,而必须通过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建设导致公共道德的逻辑非常简单:如果我们平日不鼓励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怎能指望他人能关心毫无关系者的福祉;如果我们自己的财产和人身权利平日得不到尊重和保护,怎

能指望人们在意他人的安全和生命?若要在这个社会中重建公共道德,就必须进行实实在在的社会建设,并从以下几方面建构公民社会行为法则:

第一,每个人遵守的法则必须是经由他自己同意的。这里强调的是法律、规章制度出台一定要经过公民自己同意,不能把一些制度强加在公民身上强迫其遵守。当然,形式上采取协商、投票等方式都可,关键是让这个社会有自主形成社会行为规范的机会。

第二,对个体权利和自由的尊重。社会责任的承担,需要每人建立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观念。这样的观念不是个人追问自己的内心良知就可以建构起来的,而需要整个社会,包括政府机关去尊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如果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得不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怎么可能对无关的生命产生一种热情,或产生一种良知去救助他人?

第三,对他人和对社会公共生活负责。在以往的历史中,我们会看到公共生活的缺乏,以及人们首先对家人负责的观念。那么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如何建立责任感?这需要各种社会组织,特别是慈善公益组织,把具有公共信念的人们结合到一起,在这种结合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共同价值观。只有建立更多社会公共生活的平台,才能促进更多人成为“公民”,并进而发展出他们所需要的公共道德和公共伦理。

中国需要最基本的道德感

2011年10月27日

佛山两岁女童被连续碾轧无人援手事件曝光之后,很多人认为根子在于法治,在于“撞伤不如撞死”的法规,在于南京彭宇案的判决结果,在于中国缺少类似于欧美“善良的撒马利亚人法”之类的立法(此类法律为见义勇为的施救者免责,或对见死不救者予以惩处)。这些人的上述具体观点,我其实都同意。他们倡导完善法治,我也认为这总归是好事,但如果他们真的把法治当成了对症良方,当成解决问题的根子所在,我认为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事实是:所谓鼓励见义勇为的“撒马利亚人法”,在美国并不是一部通行的全国性法律,而是各州自行制定的,内容差别很大。其中,对见义勇为者免责的鼓励性法律,在不少州并不适用于普通行人,只适用于受过训练的专业救援人员;而惩戒见死不救者的法律,更是只有少数州存有,而且一般也只适用于专业救援人员。普通美国人在遇见紧急状况下的积极救援行动,大都不是什么法治训练出来的,而是人最基本道德感的自然反应。

我很伤心目前蔓延的一种倾向,就是时不时把南京彭宇案之类拿出来,为自己的不能见义勇为当作良心挡箭牌。那潜台词就是:我本来是个好人,都是这个社会把我逼坏了。殊不知这个世界上百分之八九十的坏人会采用同样的借口自辩。佛山女童事件后,很多人骂彭宇案的法官,仿佛中国社会本来很有良心,就是他一个人给搞堕落了。真是扯淡!中国社会的道德感丧失不是一两天了,不要再去说什么彭宇案法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法官。问题关键不是彭宇案法官在几年前怎样权衡,作出了怎样的判决;而是此时此刻,你心中那个法官在怎样权衡,在作出怎样一个判决。

中国当前绝大多数问题的解决,既不需要复杂的知识,也不需要高深的道德哲学。且不论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见义勇为法之类的善法、有没有撞伤不如撞死之类的恶法,一条无辜生命摆在那里,行动可能拯救,不行动可能害命,这还需要权衡和讨论吗?这和你可能还是不可能负担多少赔偿有任何关系吗?如果你救一条人命之前,还在思前想后,掂量可能带来的经济赔偿,那么反过来,让你去谋杀一条人命而取得经济收益,你是不是觉得也可以考虑考虑?可怕的恰恰就在这里,即:杀人获利的事情,在我们这个国家还真是活生生地在发生,

而且还不是孤例。那些把人骗到矿井下杀害而骗取抚恤赔偿的人,干的不就是这样的勾当吗?那些强拆民宅一再酿出血案而从地产开发的繁荣中获益的人,干的不就是这样的勾当吗?在这些或者类似一些事情上明辨对错,只不过需要一些最基本的道德感而已。

连最基本的道德感都丧失了,这种现状,不是几年前某一个法官一手炮制的,也不是最近一二十年所谓拜金主义流行而造成的。道德陷入低谷的历史,事实上要长得多。像我这样四十多岁的中年中国人,少年时代的道德教育几乎一片空白,相反被各种政治运动灌输了成套的大话、空话和谎话,反道德的思维方式早早扎根。所以我一直以为,我们以及比我们更早、更可能被荒废了道德观的各代人,长大后不论读了多少书,补习了多少所谓的先进思想,灵魂深处往往依旧是惨白的。道德上的孱弱决定了我们当中许多所谓舆论领袖,其各种充斥着庞大修辞的言论,不过是缺乏道德选择的觉醒之后自我安慰的借口。至于自带干粮主动出卖灵魂以取利者,就更多如牛毛了。比我们年轻的所有中国人都比我们幸运,他们至少在道德养成期有了接触外界的选项。希望就在于:他们当中越来越多的人或许正在听从最基本的良心召唤,正在做出最基本的正确选择。

社会道德名言积累

道德话题积累材料 一、文明 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精神财富、发明创造。智慧生物为更好地认识世界而团结协作,就构成了文明的物质基础。也就是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其余由智慧生物创造出的各种现象只是文明的附属品。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19世纪之前西方对文明的定义比较狭隘,认为生产方式先进,知识丰富就代表文明,而生产能力低下,礼仪不合西方的定义就是野蛮,所以当对非洲和美洲进行侵略的时候总是定义为文明战胜了野蛮,但是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其实是真正的野蛮。到了现代西方才逐渐认识到这种对文明的定义是错误的。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等。 由于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产生了具有显而易见区别的各种文明,具体到现代,就是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东方文明,印度文明四大文明,以及由多个文明交汇融合形成的俄罗斯文明,土耳其文明,大洋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等在某个文明要素上体现出独特性质的亚文明。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是:必须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其中,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纪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

环境文化建设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E:\艾伦佩姬 --自制影集_baofeng.mp4环境文化建设在社 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人们心中日益增强,环境文化建设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键字:环境保护文化建设意义 自上世纪下半叶,由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人类与自然之间及人类社会本身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尖锐的地步。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在实现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的同时,也使自然环境遭受到空前浩劫,人类活动不断对环境产生影响,而环境往往将这些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因此现代环境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频频发生的公害事件(英国伦敦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事件、臭氧层空洞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酸雨),这一系列重大的自然灾害唤醒人们自觉地、科学地认识环境以及自身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使环境文化逐渐科学化并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化形态。之后,环境保护实践的蓬勃发展又给环境文化和建设加注了强大的动力,扩展至社会的各个领域。到70年代初世界地球日和国际环境日的发起,以及现在诸如“熄灯一小时”等活动的流行,“只有一个地球”和环境保护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产生了环境一定的重大改变。 就我国现实而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化还没有走进大众生活,也还没有在广大民群众的意识理念中扎下根来。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面临比世界其他国家更为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沉重的人口负担,人均资源不足。环境状况恶化,严重影响着党和政府发展经济的宏观决策,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一.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污染状况十分严重,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城市的污染状况有所好转,但总体上依然严重。造成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烧煤和汽车尾气,其中烧煤是最根本原因。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核心的,这样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而且,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将进一步增加。严重的大气污染给我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空气污染又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酸雨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腐蚀仪器设备,使其寿命大幅度减短,还造成森林植物大面积死亡,对草原和森林造成了巨大破坏。二.、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在我国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并且水资源十分缺乏。水体污染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有效耕地面积减少,农产品质量下降;渔业生产严重受损;水资源供应更为紧张,严重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三.土壤状况不断恶化。土壤污染具体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植被破坏。 总之,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思想在人类哲学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环境问题是在这些基本观念的支配下的人类不正当行为所引起的。而且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在相当长约一段时间里继续

天津公务员面试真题:道德文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天津公务员面试真题:道德文化建设的 重点与难点 XX天津公务员成绩查询|XX天津公务员专业专项面试简章|XX天津公务员面试备考指导 XX年天津公务员面试又要开始了,在此,中公教育为考生挑选了历年天津公务面试具有代表性的试题,并给出参考答案供考生参考: 近日,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当前我国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要加强道德文化研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请你谈谈在健全道德这条“短腿”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道德建设作为软实力的一个方面,其水平高低直接体现着特定国家和民族的综合素质和文明高度。结合我国实际,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当前,我们进行道德建设面临着较为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各种因素交织作用。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部分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迷失自我,走入拜金主义的误区,相信金钱至上或权力至上,为了追求财富或权力不惜突破道德底线;其次,

长久以来,国民缺乏公民意识,对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清晰的认识,容易陷入追逐私利的狭隘境地;再次,我国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期,各阶层利益错综复杂,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传统的道德观念在利益再分配过程中逐渐被淡化;最后,由于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推动等原因,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和阶层的价值观激烈碰撞,很多人产生了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困惑。 因此,当前道德建设的重点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二是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塑造大国国民的精神风范;三是推进体制改革,丰富和完善各阶层的意见表达与协商机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四是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培育发展,形成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开放自信的文化特征。 XX年天津公务员面试又要开始了,在此,中公教育为考生挑选了历年天津公务面试具有代表性的试题,并给出参考答案供考生参考: 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毒大米、毒奶粉等现象屡见不鲜。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国家出台政策,颁布食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定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生产中的积淀,是民族的“共同记忆”,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一个民族无论怎样现代化,都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现如今西方意识流对中国文化冲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就更应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特点,表现为华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泯灭的文明;华夏文化还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承继着黄河文明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国乡土观念,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延续下来的基本精神思想。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具体特定的民族借助传统文化来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1]最早对民族精神进行探讨的是卢梭和孟德斯鸠,而对民族精神进行全面论述则是黑格尔。他认为“(世界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级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在历史当中,这种原则便是‘精神’

的特性――一种特别的‘民族精神’。”[2]中国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逐渐凝聚而成的,这些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张岱年将中国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的内核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内因,是中国人对自己的道德的基本要求;“厚德载物”是外在表现,是中国人对他者的态度。这种精神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1、“厚德载物”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基于“万物一体”的基本认识,是在充分尊重人、动物、自然界生命的生存权基础上的认识,自强不息是对所有民生的精神鼓励,“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是中国之所以历经世代更替、命运多舛却依然能凝结成一个整体的根本。正是这种自强不息,中国人很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学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支控力量,还是一种美好社会理想的信仰基础。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中国人在“德治”下憧憬的“大同”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阶级基础的缺乏正确革

“仁义礼智信”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

“仁义礼智信”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 来源:磁铁 https://www.doczj.com/doc/1e5820161.html, [摘要]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提出的五个范畴,具有高度概括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当今的道德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形式的“品牌”价值,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鲜内涵。本文对“仁义礼智信”在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中的意义作了新的阐释。 [关键词]儒家;仁义礼智信;道德文明;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归纳的五个最基本的道德范畴。早在先秦时代,儒家先哲就已经分别对于仁、义、礼、智、信的内涵作了不少具体阐发。到了汉代,董仲舒将它们合在一起,称之为“五常”[1](p.599)。从此“五常”往往与“三纲”合称为“三纲五常”,成为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等级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道德教条。汉以后历代儒家人物不断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和思想发展的需要,对“仁义礼智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发挥,其具体内容不断丰富而复杂,其中的确有不少封建主义的思想糟粕,有些内容及其在现实中产生的实际效果,按照今天的道德标准来看,斥之为“吃人”也并不过分。但是尽管如此,“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人归纳的五个高度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名称,仍然具有永恒的、普泛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仁义礼智信”的具体内容中也积淀了中华一些优良道德传统,具有普遍意义,其中有不少,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p.123),早已被举世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德准则;另一方面,“仁义礼智信”的表述,作为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形式,也是中国传统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可以说是中华民

第4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4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文化制度以及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 2﹒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任务和要求。 3﹒认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和途径。 4﹒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和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文化和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一般来说,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舆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社会思想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文化建设,就是围绕一定目标任务并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活动。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目的是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兴国之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三是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是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思想。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正确把握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

如何加强我国的文化和道德建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绩。但近年来社会上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时刻提醒我们:当前的文化建设尤其是道德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才能真正开创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加强全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从道德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看。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表明,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具有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鲜明特征,它通过集中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基本功能,深入渗透于各种文化领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至关重要的核心地位。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既体现着中国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反映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动力的关键因素。 二、加强全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是制度之母。一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为其提供指导和奠定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之相辅相成的文化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并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21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作支撑,其中,精神文明源于强大的文化建设和积累。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必须积极建设和谐文化,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强大精神支撑作用。以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需要通过建设一定的文化,为社会提供正确的导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通过和谐文化建设为其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没有正确的思想导向,没有思想上的和谐,就难以形成社会凝聚力,就无法达到全社会的团结一致,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发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思考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问题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难以在短时间得到解决,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不断地完善。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与根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性特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涵养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的群众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批判基础上的吸收借鉴超越,具有鲜明的建设性。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与意义 先进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独立的重要基石,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要独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方式

公民的道德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与快速发展的物质生活相比,我国公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相对滞后,而道德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更成为人民群众最为不满的主要社会现象之一。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直接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此,必须紧密联系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现方式,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性。 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努力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支持条件。“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体现在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的细微之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才能形成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和谐社会氛围,从而增强全体公民履行道德义务、培育个人道德品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引导功能,创新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制度设计。各类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要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及时掌社情民意,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创新制度设计,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感、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验和尝试,并将成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以制度促建设的长效机制。 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抓好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工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不能仅向公民提出道德要求,而应从公民的内在道德需求入手,从公民的日常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这一中心环节,将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自律要求。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等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更加不能放松,他们因其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强大的示范效应,一言一行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积极开展群众性道德评议活动。道德评议会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创造,是公民道德建设收到实效的实现形式,具有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进行自我道德评议、强化道德教育、促进道德水平提高和社会风气好转的作用,是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可以通过道德评议会将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生活民主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抓住那些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采取耐心疏导、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解决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缓和人际紧张关系,让人们在参与道德评议中实现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

如何加强公民道德文明建设

如何加强公民道德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可在现实生活中,精神生活滞后于物质生活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并出现了一些“社会病”,表现为: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近期,频频爆出的“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地沟油”事件等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各种“门”事件,就是人们道德沦陷的具体体现。因此,为彻底根除这种病灶,必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个人做起,努力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为个人,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自己成为一名,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热爱祖国、关系集体、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人。具体表现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幸福感。 二、以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开展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教育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教育和培养,应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不断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灌输到人们群众的头脑之中,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文明的熏陶,把道德创建活动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如开展“文明职工”、“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继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还可邀请先进人物作报告,开座谈会等方式互相交流,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创建活动之中。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典型,使职工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追求真善美,使人们群众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共鸣,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三、立足长远,坚持不懈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培养的是观念,塑造的是精神,树立的是风尚。每一种观念的培养,每一种风尚的树立,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同样,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养成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不可能搞几次活动,做几场报告,公民道德素质就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需要做大量的、细致的、长期的工作,我们绝不能急功近利,否则欲速则不达。因此,提高公民道德

《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题目: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要充分坚持和发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间关系,充分发挥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和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及相对独立性,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关键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文化建设的定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其中,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当然要适应社会存在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同时会产生推动或阻碍的作用。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必定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对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起到重大作用,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同唯心史观把某种精神因素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和动力,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是根本对立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同时,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也不是由某些名人或伟人所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本身的发展进程所决定定的;当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环境。 在人民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使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也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二)、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必须符合社会存在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过程和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从外延上看,社会意识是总括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中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广义地理解,社会意识还包括依据一定的社会思想建立起来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等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社会存在; 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相适应。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1、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3、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决定性的

文化建设与社会道德

文化建设与社会道德 2011年10月25日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在任何国家内,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是该社会的文化“以文化之”的结果。在此,文化并不仅仅意味着“知识”和“学历”,或者说其主要内容并非“知识”和“学历”,而恰是形成社会良俗的道德规范。文化之“化”的过程,是人的“道德化”的过程,亦即社会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国民具有什么样的德行,具备什么样的品性,都是这个国家主流文化教化的结果。因此,一个国家的国民之德行品性,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成果。 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那么,“人民”为什么产生“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还“日益增长着”?其实,“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并非出自多么复杂而玄妙的理论,而大多只是来自其日常生活的经验。“仓廪实”固然是“知礼节”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仓廪实”之后,还需要“礼节”的教化,还需要“礼节”的养成,更需要“礼节”的实践。而这里所谓“礼节”,不过是对道德一种形象化的概括而已。 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表明,要过好日子、过所谓的“幸福”日子,只有好的物质基础不行,还必须伴以社会成员好的道德品性。甚至,在温饱以后,人的幸福感与物质的富足程度不再有成比例的正向联系,反倒是人的道德品性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穷得只剩下钱了”,就是对富足社会“道德贫困”所作的最好描述。 一个社会,其成员遵守共同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彼此行为预期的根据所在,并因此构成基本的社会秩序。在社会分工形成之后,道德成为社会建构的基本元素。在近代工业化之后,全球贸易的发展,更使得“从不谋面”且“永不谋面”的产品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市场行为,完全建立在道德的前提之下。对产品生产者的道德预期,是产品使用者放心购买产品生产者的产品,由此完成市场交易的潜在前提;对产品使用者的道德预期,是产品生产者相信产品使用者的道德判断和市场选择,由此生产尽可能好的产品的根据。只有这样,才不会形成“三聚氰胺奶制品的使用者,用地沟油来报复三聚氰胺奶制品的生产者”的恶性循环。 因此,文化建设,就是建构用来“化”人之“文”。文化建设,既决定“文”的内涵,也决定“化”的方式,进而也决定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高下。文化强国,也一定是其国民道德高尚、“真、善、美”盛行、“假、丑、恶”难行的国家。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其主旨、目的,都是为了中国公民能够更好、更幸福地生活在这个古老的国家。 文化建设与社会道德的紧密相关性,决定了文化建设具有价值属性。促进道德水平提升,促进社会秩序的形成、维持和扩展,促进公平、正义等观念的发育、成熟,这样的文化建设无疑就具有正向的价值。在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的时代,文化建设确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国民的福祉及其增减息息相关。(光明网评论员) 道德的核心问题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2011年10月26日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2)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能力大小如何,都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通过不同的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式下,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的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2、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是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本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 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五爱”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公民都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艰苦奋斗,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仁义礼智信”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

[摘要]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具有高度概括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形式的“品牌”价值,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鲜内涵。本文对“仁义礼智信”在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中的意义作了新的阐释。[关键词]儒家;仁义礼智信;道德文明“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归纳的五个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范畴。早在先秦时代,儒家先哲就已经分别对于仁、义、礼、智、信的内涵作了不少具体阐发。到了汉代,董仲舒将它们合在一起,称之为“五常”[1](p.599)。从此“五常”往往与“三纲”合称为“三纲五常”,成为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等级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道德教条。汉以后历代儒家人物不断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和思想发展的需要,对“仁义礼智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发挥,其具体内容不断丰富而复杂,其中的确有不少封建主义的思想糟粕,有些内容及其在现实中产生的实际效果,按照今天的道德标准来看,斥之为“吃人”也并不过分。但是尽管如此,“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人归纳的五个高度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名称,仍然具有永恒的、普泛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仁义礼智信”的具体内容中也积淀了中华民族一些优良道德传统,具有普遍意义,其中有不少,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p.123),早已被举世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德准则;另一方面,“仁义礼智信”的表述,作为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品牌”。其在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可以类比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商业品牌的市场价值。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借用“仁义礼智信”的形式,吸取其优秀精华内容,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建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且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范畴体系。“仁义礼智信”的深厚历史文化渊源有利于在社会民众心理上树立起对于共同道德信念的权威感和归属感。“仁义礼智信”的高度概括抽象而又极其简洁鲜明的语言形式,也非常适合于道德教育和宣传。本文试图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的现实内容,对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作一些简要阐释,作为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进行现代转换之努力的一种尝试。一、仁——以人为本,人性关怀“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孔子所说的“爱人”[2](p.131),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3](p.79),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缺少对生命和人性的同情与关怀,就叫做“麻木不仁”。儒家认为“仁”是为人的根本,是人的精神家园。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人之安宅”[3](p.81)。提倡“仁”的道德,就是要以人为本,把人当作人来对待,就是在确认自己是人的同时也承认他人是人,而人与人在天命之性和生命价值上是平等的。因此人与人之间应该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态度友好相待,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p.65)的态度互相帮助。[!--empirenews.page--]“仁”的精神也就是人性与人道的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儒家以“仁”为道德之源,这对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有两点重要的启示:其一是说明就人的本质的、永恒的存在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谐、合作,较之于人与人之间有时难以避免的竞争来说,是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方面,具有更高的价值。其二是说明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道与人性的价值,都是终极的最高的价值。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政治经济措施的建构与实施,都不能违背人道与人性的原则,都不能以牺牲人的性命为代价。否则就是不道德的。在崇尚科学技术、提倡竞争的当代社会,尤其需要强调“仁”的道德原则,以便使科学技术与竞争机制更好地为人道与人性的根本目的服务。儒家的仁爱精神还不仅止于对自己同类的爱,再进一步,还应推广到对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3](p.322)。当今世界范围的自然生态平衡正面临工业技术文明带来的普遍危机,有识之士深表忧虑,自发地组织起来,大声疾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稀有动物。儒家提倡的“仁民而爱物”的精神,对于建设当代生态伦理道德也是富有启发意义的。此外,儒家所谓“为仁由己”、“仁者不忧”、“仁者安仁”等有关仁德修养的思想,

新时期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要性

新时期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要性 重要性: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 其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发展经济,完善民主法制,而且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紧迫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重大战略目标郑重提出,这是一项高瞻远瞩的文化强国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速,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美国失业问题继续拖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成为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力量。但是,无论从国际形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看,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文化繁荣程度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产值发展很快,规模也相当可观。但从整体看,我国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使人类交流交往日益普遍化,从而带来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交锋日益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国际文化交流碰撞更加直接,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基础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广泛、更深化、更多种多样。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某些束缚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政策性的因素尚未得到解决。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促进文化繁荣,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它是我们党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随着我们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的思想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达到空前的程度。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们的文化自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需要。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的需要。 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一句话,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