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用数字的研究

不用数字的研究

不用数字的研究
不用数字的研究

不用数字的研究

内容简介······

《Research Without Numbers (不用数字的研究)》介绍如何以「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锻炼自己批判式思维与深度的思考力。由实务面着手,透过经典桉例的赏析,归纳质性研究的实战智慧,引领您一窥质性研究的底蕴,了解如何培养辩证思维,找到自己的「蓝海策略」。

电子邮件在企业体内引发哪些恩怨情仇?

好莱坞制片与导演如何寻找想像力丰富的创意人?

爱迪生发明灯泡之后,如何突破瓦斯业的压制,成为照明系统的主流?

忽必烈远征日本的大军,真的是被台风打败的吗?

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交易方式?

《商业周刊》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思考力时代已经来临,会不会批判式思考将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与格局。趋势学家大前研一也预言:思考力将取代专业力与执行力,成为择才的第一要务。

对企业人士而言,质性研究正反合的思考方式可以协助经理人培养批判与敏锐的思维,找到决策上可能的盲点。对媒体工作者来说,这种苏格拉底式的诘问方法可以协助挖掘事实的真相。对法官或律师来说,这种辩证逻辑可以运用到判桉实务上,澄清晦涩不明的因果关係。

作者简介······

蕭瑞麟

早期於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修讀工程碩士,主修資訊科技。於業界服務多年後,至英國克林菲爾(Cranfield School of Management)修讀哲學碩士,之後赴華威商學院研修管理學博士,主修資訊科技與組織變革。他主攻詮釋學個案研究法,並將此研究方法運用於科技管理領域。在華威商學院期間,他曾受邀為英國勞斯萊斯航太公司研究院士。目前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決策科學系,同時也是喬治亞理工學院亞太運籌研究中心

(The Logistics Institute Asia Pacific)研究院士,與麻省理工學院以及中國清華大學合作,推動海皇(NOL Fellowship)運籌研究計畫。

目录······

推薦序

自序:深度思考力

1. 打開衣櫃,通往納尼亞

2. 深度思考的 DNA

3. 思維的來處

4. 鑑定研究的優劣

5. 專業陌生人

6. 以故事讓你看見

7. 好萊塢找創意

8. 快樂的電子郵件

9. 思維的制約

10. 知往者可以鑑來

11. 潛移默化的變革

12. 愛迪生的燈泡

13. 追溯失敗的軌跡

14. 學術這一行

······ (收起)

王老师:这是这本书的基本情况

就是这本吗?

刘慧(894177940) 2013/10/26 21:57:14

王均霞(17497916) 2013/10/26 21:57:40

浅析当下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

55 融合与发展·研究浅析当下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应用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基于互联网技术而进行的数字化内容的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形式之一。本文主要以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为分析对象,对数字出版物的优势、数字出版物的内容方与技术方、科技创新下的数字出版、数字出版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字出版现状;科技创新下的数字出版;数字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11-055-02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1117190374.html,ki.11-4653/n.2018.11.009 文/刘珊杉 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突飞猛进,随之也带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飞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出版体现出了其自身的很多优点,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问题,但无论优势还是问题,我们都需要积极地面对,最大地发挥其优势,尽快地解决其问题。本文主要以下面所提出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论述:数字出版物为什么越来越受人青睐?什么样的数字出版物最吸引读者?什么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下的数字出版发展的如何?数字出版产业中存在哪些问题?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分别是什么?有朝一日数字出版物能否完全取代纸质出版物呢?通过本文的论述,以期对数字出版今后的发展能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1.数字出版物的优势 当今,数字出版物越来越受人关注和青睐,数字阅率整体上升迅猛,各家出版单位竞相朝这个方向发展,究其原因是它的优势所趋。数字出版物最突出的优点是便捷、环保,这一特点非常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理念。数字出版物给读者带来的便捷是有目共睹的,相对于纸质图书,其成本低、存储量大、携带方便,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对出版者而言,电子图书可以实现零库存,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从而节约了成本。 2.数字出版物的内容方与技术方 最吸引读者的数字出版物不仅内容优质而且功能全面,操控简便。一个优质的数字出版物,是内容方与技术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内容方来说,数字出版不仅仅是把纸质出版物数字化,更重要的是从读者的角度多加思考,以方便读者阅读和使用为宗旨,使读者在应用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数字出版物的优越性。对于技术方来说,需要把软硬件设备的服务做好,以便读者操控和使用,只有为读者服务好,才能留住读者,让读者选择自己。所以,出版者应该在保障内容优质的基础上,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牢牢抓住顾客的心,稳定住顾客群体,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 3.科技创新下的数字出版 随着创新科技的广泛应用,数字出版物的形式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例如,随着增强现实技术(AR)的逐渐成熟,增强现实技术(AR)的图书出版也正在飞速发展。增强现实技术(AR)图书将单调的平面图像、人物角色变为栩栩如生的3D立体形象,给予读者视觉、听觉的直观感受。在国内外大型图书博览会上,这种增强现实技术(AR)图书已经出现,并且吸引了相当的读者群体,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4.数字出版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出版产业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数字出版物的模式单一、盈利相对较少,品牌建设力量不足,数字出版物的侵权问题等。 4.1数字出版物的盈利仍然较少 数字出版物盈利较少是数字出版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多方面:产品模式单一、同品种的商品在数字出版物市场中过于集中、缺少必要的营销策略等等。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出版社需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及选题策划工作;构建内容方与技术方的共赢模式;寻求有效的营销策略;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有待完善等。 4.2品牌建设力量仍然不足 在数字出版的发展过程中,出版者往往把重点关注

数字经济的发展及其效应

数字经济的发展及其效应 “数字经济的出现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使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学术界对数字经济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唐·塔普斯科特相关著作《数字经济》的问世,使数字经济逐渐进入学者的视野。[2]原美国经济事务商业部副部长Robert J. Shapiro(1999)在美国商务部报告中指出,1997年曾有预测分析认为,因特网将在2000年为零售业创造高达70亿美元的价值,但事实上在1998年几乎就超越了该水平的50%。[3]美国的数字经济时代,早在20世纪末就已变为现实。[4]那么数字经济到底是何方神圣呢?杨占生、杨颜僮(2001)在论述数字经济内涵时指出,“由工业革命的经济学完成向信息革命的经济学的转化成为可能”[5]。客观地讲,其正是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基于从工业革命向信息革命转型的过程而衍生的新兴经济模式。根据《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8》的数据显示[6]459(参见表1),美国数字经济规模以10万亿美元的额度领先全球,且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态势,主要表现为规模不断扩张、融合特征显著、由消费向生产领域拓展、福利型数字经济表现突出、影响社会治理等多方面。以中国数字经济为例,2016年的同比增长速度位于全球较高水平,高达18.9%,总量也达22.6万亿元,中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在2016年为58.7%,其在GDP中的占比高达30.3%.比2015年度提升了2.8%,并在2017年创造了4.9万亿元的分享经济交易规模,涵盖诸多领域的共享发展和新兴业态。[6]460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数字经济具有相对突出的特点——开放性。倘若现代市场经济失去开放性的重要特征,基于物联网、电子商务和全球贸易而衍生的数字经济根本就无从谈起。接下来将做出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客观分析,力争探明开放型经济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的真实景象,为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可供参考的系统方略。

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117190374.html, 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枫 来源:《出版参考》2012年第23期 随着世界范围内数字时代的到来,大众的阅读方式已经从传统纸介质向新兴媒体转移,顺应时代潮流向数字化转型已迫在眉睫。数字出版,从进入人们视线以来,被各出版社在未来发展规划中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有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网络出版的销售额将占到出版产业的50%,而到2030年,90%的图书都将是网络版本。 当前,推动数字出版发展面临极为有利的条件。大方向上看,从中央到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大力倡导发展数字出版产业,这给行业以极大的信心。笔者看来,传统出版社进入数字出版时代,要迈开实践的第一步,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基本点——转变服务观念 出版业的数字化进程不可逆转,传统出版社必须认识到,传统出版企业不仅是纸介质内容的出版者,也是数字化内容的传播者以及数字化用户的服务者。产业链终端的用户是服务对象,来自于终端消费市场的需求是至为关键的突破口。 “80后”代表作家韩寒,在起点中文网上发表新小说《他的国》,进行收费阅读,每千字的价码是8分钱。这对于受众来说是不折不扣的一种内容定制服务模式。内容脱离实体限制,购买实体转变成为免费获得服务或购买服务。 因此,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有符合现实的发展路径:传统内容出版商→数字内容制作商→数字内容生产商→数字内容提供商→数字内容服务商。转变的核心就是服务,既服务于知识的创造者,又服务于知识的使用者,服务的质量决定了规模价值。 出发点——加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数字时代的来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出版社作为内容提供商不能因技术落后而站在技术的对立面,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本意为“信息技术”,出版的内容是信息,最好的方式是用“信息技术”让它插上翅膀。 数字出版是建立在出版社高度信息化的前提下的。究其根源,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业务运作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出版社对内容资源的整合程度与利用程度,因为内容资源正是出版社最重要的和最依仗的信息资源。 从传统出版转型到数字出版,作品的数量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读者在这方面没有大量可选择的内容,他们就养不成一个转移到数字出版平台的习惯。网络发展得非常快,传统出版社的市场一直没有兴起,关键的问题还是数量。几乎所有的内容提供商都认识到,谁的内容资源更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摩尔定律与超越摩尔定律使信息产业依然保持强大的创新增长动力。2017年,信息技术产出带动作用是十年前的两倍,溢出效应显著。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突破,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从人人互联到万物互联、从海量数据到人工智能、从生活消费到生产制造,我国数字经济不断迈向新高度。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 网络加快演进升级,新基础日益坚实。信息网络向高速移动安全泛在方向发展,综合智能基础设施加快形成,支撑更加丰富、更加复杂的应用场景。一是基础网络能力跃升,我国已建成规模最大、世界一流的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4G网络覆盖所有城市和主要乡镇,5G研发试验处于世界前列,物联网爆发式增长,累计连接数达5.9亿户。二是应用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全国建成百余个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云服务快速普及,降低信息化成本,加快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步伐。三是商用基础设施迅猛发展,网络零售、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移动支付等服务平台不断升级,以信息流带动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要素跨时空流动,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数据资源多样丰富,新要素加快形成。数字经济时代,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取代对大自然的攫取,成为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主要来源。数据资源克服了自然物质资源的排他性和消耗性,能为不同人群分享使用,

引导自然物质资源的永续利用,突破传统资源约束与增长极限,实现绿色、协调、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数据量最多、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年增长50%以上。一是大数据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数据处理系统、人工智能等一批关键技术国际领先,大数据领域的专利公开量约占全球的40%,涌现出一批大数据创新企业,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中西部和东北等一批聚集发展区,预计到2020年,我国数据总量在全球占比将达到20%。二是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化。基于大数据、深度学习、边缘计算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兴起,语音识别、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加快成熟,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身份识别、智能家居等智能化产品的集成应用态势良好。人工智能软硬件基础产业环境不断完善,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创新潜力巨大。 企业能力不断攀升,新生态加快构建。从跟随到并跑、从模仿到原创、从国内到国际,我国成长起庞大的信息通信企业队伍,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平台生态系统。一是服务平台企业成长壮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零售、物流、支付等生产性服务不断升级,一大批平台跻身世界前列。目前,我国两家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十强,七家企业跻身前二十强。二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聚集了83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一批紧跟全球技术潮流、服务我国转型需要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规模化商用,加快成为实体经济全要素连接枢纽、资源配置中心和智能制造大脑。三是新兴企业快速涌现,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新企业成立数量全球领先,成长起上百家独角兽企业。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键入公司名称]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Administrator 2014/4/18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信息资源管理1103406022任晓婕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DVD光碟、电子图书、数字杂志等新型数字出版物应运而生,相继跻身出版物行业。我国出版的数字化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现在数字化已经日益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出版业来说,数字化出版也是大势所趋。尽管较之国外稍显落后,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总体呈上升势头,在新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态日益丰富,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数字出版迎来高速发展期。 关键词:数字化出版;发展现状;前景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aturity of computer technology,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mature, DVD, electronic books, digital magazines and other new digital publications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one after another among the publication industry. From the late 1980 s and early '90 s, China began to digital publishing. Now the digitization has increasingly penetrated into our lives. For the publishing, digital publishing is also the trend of The Times. Compared with abroad countries, China's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is slightly behind, but generally on the rise. Under the double push of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market demand, the digital industry chain is able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digital industry form is also increasingly rich and industry scale is gradually expanding. As a result, digital publishing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数字出版行业分析

江苏云媒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出版行业分析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出版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电子图书、手机阅读、电子期刊、数字报、网络小说、电子游戏等多种数字出版产品迅速崛起,发展势头有增无减。 然而,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诚如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孙寿山在2012中国出版年会上所说的那样,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虽然在近两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它毕竟是一个新产业,新问题总会伴随新发展而出现,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江苏云媒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出版产业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将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政策造就“繁荣”版权成为祸端 近年来,为了支持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若干政策,如《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电纸书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等。政策的强劲“东风”给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巨大动力。 数据显示,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达到213亿元,2007年增加到362.42亿,2008年的总收入高达556.56亿。到了2009年,数字出版总产出已达到799.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0.6%。统计表明,自2006年以来,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一直保持55%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促动下,发展迅速,前景灿烂,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江苏云媒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云媒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孙寿山在出席2012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称,数字出版产业目前面临着产品形态单一、生产与市尝投入与产出存在距离、核心技术研发落后、产品创新不足、管理运营体制、科学研究范式等问题。 对于数字出版产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中商情报网行业研究员宋菲菲近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谈了她的看法,她认为,目前,制约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4个。一是行业缺乏龙头企业,品牌建设落后;二是集中度较低和主流数字产品开发不足,优质内容较少,产品吸引力不够。三是数字出版付费服务推广还需要时间,尚未开发合适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四是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版权保护不力,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江苏云媒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上述诸多问题中,一直备受业界关注的是数字版权问题,它也被认为是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自从2001年《著作权》法中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来,在线传播、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读器、手机阅读、电子交易平台等领域先后产生了诸多数字版权纠纷问题。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举例道:“数字出版产业在发展的同时,在数字出版平台之间,作者、出版商与运营商、与平台之间不断发生了数字版权纠纷。例如,盛大文学起诉百度,中华书局起诉汉王电纸书预装“二十五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就贾平凹小说《古炉》数字版权起诉网易等一批数字版权纠纷案件不断频出,都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针对数字版权问题,张洪波表示,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数字版权概念不统一,数字版权归属理不清,授权通道不畅,网络侵权盗版严重;作者与出版社签订的图书出版合同或者数字出版授权合同对电子版权、数字版权约定不清;数字出版商版权审核不严;数字出版

投资与数字经济_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_综述_钱志清

受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委托,国际经济合作杂志社于2017年6月7日在北京举办《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发布会。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和企业司司长兼报告主编詹晓宁博士通过视频会议向与会的主要媒体代表和专家学者全面介绍了这份关于全球投资趋势的专题年度报告。国际经济合作杂志社社长齐国强主持发布会。联合国贸发组织的《世界投资报告》是关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动趋势分析的重要年度工作报告,至今已经出版了27期。这份报告在国际上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和科学的系统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和各地区政府外资主管部门、理论学术界和企业界交流信息、增进了解的渠道和平台,对推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全球投资趋势 (一)2016年全球FDI流量增长乏力 201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下降2%,为1.75万亿美元,这也表明FDI实现全面复苏的道路还很曲折。公司间贷款出现了历史性的跌幅,跨国并购(M&A) 交易额的增长推动股权投资增长 了18%。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 FDI有所下滑,不过发达国家流 入量的温和上涨,再加上转型经 济体流入量的大幅上升抵消了下 滑势头。有鉴于此,流入发达经 济体的FDI流量在全球FDI流量 中的占比增至59%。 流入发达经济体的FDI增长 了5%,达到1.032万亿美元。北 美流入量的稳定增长以及其他发 达经济体流入量的大幅上升,完 全弥补了欧洲流入量的下滑。 2016年,发展中世界的FDI流入 量处于下行通道。大宗商品价格 疲软,经济增速放缓均对发展中 世界的FDI流量产生了负面影 响,发展中世界的FDI流入量下 降了14%,只有6460亿美元。与 之形成对照的是,流入转型经济 体的FDI跃升至680亿美元,一 改近两年的下滑趋势。 在2016年全球吸收FDI最多 的十大目的地中,发展中经济体 的数量还是超过了一半。美国 2016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3910 亿美元,依然高居榜首,上年排名 第14位的英国在巨额跨国并购的 推动下,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540 亿美元,排名跃升至第二位。中 国的FDI流入量下降了1%,为 1340亿美元,排名第三位。 (二)FDI仍然是发展中经济 体重要的融资来源 2016年,流入发展中经济体 的外部金融资本预计为1.4万亿 美元,比2010年减少了2万亿美 元以上。其中,FDI仍然是发展 中国家数量最多、最稳定的外部 资金来源。总体来看,这些资金 还远未达到2030年前可持续发 展目标(SDGs)所规定的年均投 资水平。 (三)所有主要地区的FDI流 出量均有所下滑 2016年,发达经济体对外直 接投资下降11%,为1万亿美 元。它们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 出总量中的占比保持稳定,仍然 在70%以上,发展中经济体的对 外直接投资保持稳定,为3830亿 美元,转型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 资骤降了22%,为250亿美元。 欧洲跨国公司(MNE)的投资在 经历了2015年的大幅飙升后,于 2016年骤降了23%,跌至5150亿 美元。主要原因是爱尔兰、瑞士 和德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幅下 滑。尽管北美跨国公司的跨国并 投资与数字经济——《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综述 本刊记者钱志清

关于数字出版的几点建议

关于如何推动集团数字版权价值最大化的 几点建议 数字资源部 通过这几年做数字出版的经历,我们深刻体会到数字出版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和广泛市场需求,还具有覆盖面大、传播速度快、复制容易、无地域界限、海纳信息等特点,其内容资源背后所隐藏的各类版权问题也日益增大。对于出版社而言,数字出版所带来的版权形式变化,既是机遇亦是挑战。 一、出版社数字版权面临的问题 数字出版引起的诸多版权违规行为,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版社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从目前情况看,出版社在数字版权方面遭遇以下尴尬: 1.网络版权保护的缺失 在传统出版模式中,出版社往往只是作品的加工者,并不真正控制内容资源。出版社拥有的只是内容的专有出版权,是在一定期限内对内容资源的使用权,而且绝大部分只是针对纸质载体。而在数字出版的市场中,如果无法获得作品的多种授权,那么,纸质图书之外的收益,出版社就很难得到,从而也就无法享有内容所带来的高附加值的衍生产品。 目前在西方国家,数字出版的技术商和运营商多是通过与出版机构签约的方式获得图书和有关作品的电子版权,即规定出版机构享有数字化复制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而在我国,著作权法在2001年修订时才加入了“信息网络出版播权”。之前,以数字化形式复制和信息网络传播方式使用的权利基本都在作者手中。之后,出版社虽然开始在出版合同中加入了此项条款,但由于重视不够,大部分作者并未授权。当数字出版风起云涌之际,面对信息网络的传播需求,出版社才发现:一方面,2005年以前的图书绝大部分没有与作者签订“信息网络传播权”,回溯补签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新书即使签订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也是有期限的,而且现在的出版合同期限越来越短。对内容版权的控制力不足,使一些民营出版机构绕开出版社直接与作者签订数字版权,导致出版社版权保护出现危机。 2.版权资源竞争的白热化 数字出版时代内容资源的竞争,说到底是作者资源的竞争。如果不能掌握有价值的内容资源,就很难掌握数字出版的主动权。目前,在签约作者、聚合优质原创内容方面,虽然出版社一直都在做,但整合的前瞻性和力度远远比不上IT 公司、门户网站或阅读器厂家。据了解,中文在线除了看中当红的作家作品与出版机构签约完成版权交易、实现网络文学版权价值最大化外,十分注重在网上搜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数字经济是一种通过数字技术方式进行生产的新的经济形态,目前全球都在发展数字经济。本文先是说明了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和三个构成部分,分析了数字经济的特征,即阶段性、快捷性、自我膨胀性,最后阐述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标签:数字经济;问题;发展建议 一、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 数字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它主要以数字技术方式进行生产。信息技术,信息化带来了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与信息化信息技术不可分割。 数字经济从测量角度来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电子业务基础设施,指用于支持电子业务和电子商务的经济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软件、电信网络、支持服务、用于电子业务和电子商务的人力资本;二是电子业务,指组织中以计算机网络作为媒介的活动;三是电子商务,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二、数字经济的特征 (一)数字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生产方式采用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是指经济系统广泛使用数字技术,由此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数字技术具有正的外部性,数字技术自身发展过程中,其他行业能受益于其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行业通过将生产技术经历数字化改进提升,可以推动全社会使用数字技术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 (二)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数字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字化阶段,数字化是指将各类复杂多变的信息,例如数字、图像、语音、文字、虚拟现实和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等通过采样定理用0和1来表示,通过将信息数字化来更简单更方便地记录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成果。第二个阶段是网络化,即通过互联网共享全球的各种信息,实现互联互通。第三个阶段是智能化,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等技术支持下,能够像人类一样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满足人类的不同需求的属性。 三、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一)传统工人面临着失业的压力 凯恩斯曾警告“技术进步可以产生足够的货物,可以解决经济问题,也同时会造成失业”。由于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高科技支持,这些新兴高科技产业在迅速发展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又反过来提高了生产效率

从美国数字出版现状看出版新趋势

中宣部组织的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出版人才赴美考察团一行11人,由我带队访问了美国9家大型国际出版传媒集团和IT企业。这次访问引起了美国这些公司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缘于这是中国出版界赴美的一次重要访问,另一方面更能触动他们的是双方对数字出版怀有同样的热情,同样的困惑,我们面前是一样的斜坡,需要一样的攀爬。 一、美国出版集团的数字化进程 国际出版产业的数字化实践大概已经有10多年了,但是对于什么是数字出版仍然没有公认的定义。我们访问的9家公司对此也有着不同的认识。美国同行也不时反问我们对数字出版的定义。我们对数字出版特征的理解是:(1)具有数字技术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的特点;(2)具有在网络上运营,实现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功能,具有创造、合作和分享的特性;(3)能够满足大规模定制这一个性化服务的需要。美国同行大体同意我们对数字出版特点的概括。 对于出版产业而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快速普及,并不是简单地宣告印刷时代的终结、数字时代的开启,而是伴随着一个相当长的纸质与电子、印刷与数字共生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期是一道产业转身的“斜坡”,我们无法准确地预言斜坡有多长,斜坡有多斜。 在交流中,许多职业出版人对传统出版怀有虔敬和依恋。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公司副总裁施艾文对此斩钉截铁地说到:在讨论数字出版时,我们应该明白,传统出版不会消失,它只是改变了形态;与其说人们喜欢技术,不如说人们更喜欢读书本身。他还说到,出版商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一个平台,出版商创造内容和编辑内容,并使读者能够得到内容;平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 但是,美国的出版集团无一例外地均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的运用,对网络化生存保持高度的敏感,积极地推进着数字出版的进程。同时,以网络化为特征的美国数字出版业务的进展呈现出分层的变化。 1、网络营销: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推动传统出版的发展,实现纸质图书市场的扩容,达到业绩提升、服务改进、顾客满意度提升的目的。在这里网络是作为传统出版营销升级的工具。大众出版领域的出版公司数字化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如哈泼〃柯林斯出版集团公司的全球总裁布莱恩〃默里介绍说,他们是全球最早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大众图书出版公司。两年前他们启动了创建图书数

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

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兴载体和互联网技术的产物,代表着世界出版的方向与未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普及和大众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逐步提高,国民的阅读范围、阅读习惯、阅读速度、阅读环境等发生了新变化,许多的读者尤其是“8090”青年越来越关注数字出版业创设的包括手机阅读、图书搜索、网络文学、期刊等服务,数字出版的出现不会意味着传统出版的没落,相反,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的继续和延伸,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本文就目前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问题与形势阐述其现状和解决的良策。 关键词:数字出版;现状;问题;对策; 在我国,数字出版出现与上世界九十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出版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产品伴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凭借数字出版存储量巨大、阅读方便、信息检索方便、多元化产品等优势不断占领国内传统图书市场。尽管我国的数字出版呈快速发展态势,但是仍毫无置疑的是,我国数字出版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的数字出版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而“初级阶段”也就意味着新兴事物在发展的同时也必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改革,不断地完善才能确保我国数字出版不断发展,因为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的主流,是出版界振兴出版文化的主力军。 一、数字出版的定义 数字出版是在传统出版的发展,延伸。它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载体。数字出版是在出版的整个过程中,将所有的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光盘、磁盘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接收则借助计算机或终端设备进行。它强调内容的数字化、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的数字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 二、我国当前数字出版的特点 国内的数字出版从起步到现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数字出版扮演着一个新兴产业的原始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我国的数字出版已经不能相提并论,整体上迅猛的发展速度与成绩也预示着,未来的数字出版必将成为世界出版的未来。新时期,数字出版主要呈现的特点有: ㈠行业链条饱满,一体化趋势加强 2006年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数字出版产业规模正在形成的年度。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提供商已经不再孤军奋战,他们上连接作者与出版单位,中连运营商,下端直接面对消费者,一个新兴的产业链条在26006年之后迅速在这条产业链条上往不同的方向发展,期间逐渐形成多元化趋势。到了本世纪的2010年,国内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条基本成稳定态势。 从2006年产业链条开始形成后,数字出版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综合数据显示,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约200亿元。其中,中国网络广告(不含搜索引擎)49.8亿元,互联网期刊收入约5亿元,电子图书(E-book)收入约1.5亿元,网络游戏收入约65.4亿元,在线音乐收入约1.2亿元;在手机出版方面,仅仅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的收入就高达80亿元。到了2010,我国数字出版总收入甚至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发展数字经济所依托的基础软硬件技术和产业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未来10年,得益于我国政策规划的红利效应、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数据资源禀赋效应、中国模式的国际扩散效应,我国数字经济还将迎来飞速发展。 一是政策规划的红利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颁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网络安全法》,明确了宽带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发展战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顶层设计,绘制了今后5到10年信息化发展蓝图,也给全社会释放了积极有利的信号。未来10年,将是信息化政策规划红利充分释放极为关键的重要历史时期。 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当前,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和枢纽。在工业生产领域,信息技术促进生产向协同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设计、工艺、装备、管理、服务全面升级,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不断发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确预判、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精准营销充分发展,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随之获得极大提升;在服务消费领域,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发展迅速。现代物流、在线金融服务、数据资源支撑等配套电子商务要素不断完善,基于自媒体、网络直播、社交网络、微视频等新型传播手段的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发展迎来难得历史机遇。 三是数据资源禀赋效应。数据资源,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也是提升信息社会智能水平和运行效率的关键要素,被视为决定未来竞争能力的战略资产。我国拥有大国市场优势,网民数量巨大;网络企业运营能力优秀;本土互联网企业发展迅速;网络媒体、电子政务、网上银行、医疗信息等领域数字化水平较高。这些资源要素禀赋使我国在获取数据、积累数据和开发数据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是中国模式的国际扩散效应。当前,世界经济依旧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深度调整期,我国拥有相对完整的信息产业链和较高的生产能力,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我国网信企业将迎来难得的成长机遇。

最新我国数字出版业存在的六大问题浅析

我国数字出版业存在的六大问题浅析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数字出版业的现状,总结提出了数字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从概念、法规、标准、监管、模式、人才六个不同方面阐述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数字出版互联网出版问题分析 第一,传统出版人对数字出版缺乏研究和足够的认识 网络传播信息上免费内容对基于卖内容的出版发行业形成了一定冲击,业界同行们在这方面有一些忧虑和担心。他们认为日益增多的这些免费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使传统出版业的读者在不断流失。尤其是异军突起的超级搜索引擎,以及他们对图书馆和出版业雄心勃勃的数字化计划,不仅对传统出版业的知识产权制度构成了一定挑战,使主要以提供内容为主的传统出版业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削弱。同时,一些传统出版单位缺乏对数字出版的研究和了解,对新技术的冲击缺乏危机感,对是否会冲击纸质媒介市场存在疑虑,一些出版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习惯于旧的业态,企业应用数字化的技术意识还比较落后,传统出版单位内部信息化的程度还比较低。有些业内人士担心两种内容相同、跨介质的多媒体出版物同时上市和流通,读者读电子书就不再买纸质书了。实际上电子书上市后,并没有影响到纸质书的销售。因此,传统出版人很难下决心投资于市场前景尚不清楚的这种新型图书。由于我国大量的电子书主要销售给机构用户的数字图书馆,与纸质书的销售渠道、读者对象等互不交叉。这些也都造成了业界对数字出版目前仍然持有观望和等待的态度。 第二,数字出版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

我国有关的出版法律相对滞后,我国有关网络出版的法律、法规迄今只有两部。这两部法律对于发展日新月异的网络出版来说可谓“较远”。因为法律的滞后,数字领域的版权纠纷由来以久,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2007年“7位知名作家状告书”和“400位学者状告超星盗版”一度成为出版业关注的焦点,数字版权问题也成为出版业的焦点话题。因此,我国在数字出版相关的法律上应尽快更新,让数字出版业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另外,稿费标准问题未能妥善处理,对版权保护也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我国对纸质产品的稿费有统一的付费标准,但是对网上转载的海量信息资源就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有些权利人对权利的意识淡薄,对书刊没有采取有效的数字版权保护措施,在网上任意传播,原创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致使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保护问题成为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第三,数字出版缺乏行业技术标准 一个缺乏或没有技术标准的行业,是不会得到较好发展的,即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链,也无法培育市场和扩大经营规模。目前,数字出版的技术系统和装备系统研发与创新还处于摸索阶段。虽然有不少技术企业与研究室参与研发,但相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我国目前在数字出版的技术系统和装备系统上缺乏行业的总体标准,地域分割性较强,各自为政,不能互联互通,数字出版管理模式等技术问题都不完善;行业标准滞后,元数据和信息交换格式尚未形成或缺乏行业的总体标准。对出版社而言,数字出版现在是一个单位一个制式,一个地区一个标准,不能互联互通,建立起来也是费钱一堆,使用不大,结果是形成了一个个高技术领域的现代作坊。数字出版领域的技术标准是一个长期的难题,事实上,在这一领域,格式的不统一成为行业之痛。方正的CEB、超星的PDG、书生的SEP、

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

经济研究 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 李嵩山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豫西煤炭储配中心,河南?义马?472300)摘?要:数字经济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数字经济作为一个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本文就以数字经济为切入口,首先对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阐述了数字经济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现状;趋势 0?序言 进入21世纪,数字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模式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着新的可能,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也不例外。我国近些年来也极为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很多重要场合肯定了数字经济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也做出了很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差距,我国要建设数字强国,应建立相应的现代产业体系,重视全球数字竞争中科技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破解数字经济发展瓶颈,构建数字经济创新和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1?数字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1.1?数字经济的内涵? 迄今为止,国际上对于数字经济的表述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业界都认同数字经济是传统工业经济改革转型方向,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信息技术为驱动、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发展形态。因此,数字经济具有以下内涵: (1)以数字技术作为其经济活动的标志和驱动力。它具有智能化、知识化的特点。 (2)数字经济是融合性经济,采用现代创新引擎改造传统工业经济,构建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3)以数字性思维取代工业化思维。在运行模式、产权制度、分配方式等方面注入新思想。 1.2?数字经济的特征? 总的来看,数字经济可分为四个基本分层,包括技术层、要素层、产业层和治理层。与传统经济相比,数字经济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数字化。数字技术渗透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社会再生产全部环节,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促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而且能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新型产品和技术;二是效率性。数字技术通过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经济活动更少受到时间和空间因素制约,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产品开发和价值创造快速迭代;三是普惠性。与传统经济相比,数字技术使经济增长、就业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互惠型的发展模式对企业、个人用户都带来巨大的实惠;四是融合性。数字经济将极大地促进产业间的融合、生产和消费的融合。在供给侧,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在需求侧,数字经济下的商业模式将更突显消费者的中心地位;五是全球化。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全球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并且不断集聚创新资源与新的生产模式、商业模式不断融合,快速推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方面世界各国信息技术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全球技术交流也日益紧密,在“竞合”的观念下,全球化特征日益凸显。 2?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2.1?数字化基础薄弱?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未来支撑数字经济的颠覆性变革的是硬科技。我国多数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网络化、智能化演进困难,这也间接导致了我国很多高端工业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关键工业软件等仍被国外垄断。此外,虽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服务联网、仿真分析、工业软件、数字控制、虚拟现实等名词在我们周边开始不断被提到,但中国在这些技术层面的发展显然都不占优势。如何更进一步的实现价值再造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在传感器、芯片、控制器等核心元器件,设计开发工具、仿真测试工具、制造执行系统等工业软件,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应用方面的核心技术实力亟待提升,同时应不断加强基础类硬技术的攻关。包括无人驾驶、无人卖场、3D打印、机器人、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以及生物基因等技术的突破。 2.2?平台支撑不足? 数字化企业平台需要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生命周期各环节、价值链各端的数字化,并且要将各环节进行无缝的衔接与协同,以保证数据和流程的一致性。而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起步较国外晚,很多企业一方面使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另一方面还采用落后的管理体制,因此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702019年第4期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规模达35.84万亿元【组图】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规模达 35.84万亿元【组图】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据中国信通院给出的定义可知,我国数字经济主要由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构成。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的总体规模达35.84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6.2%,其中,北京、上海的数字经济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2019年,在我国数字经济的总体规模中,产业数字化规模达28.8万亿元,占比约80%;数字产业化规模达7.1万亿元,占比约20%。 1、数字经济的构成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据中国信通院的定义可知,数字经济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其相关概念如下图所示: 2、2019年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35.84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

经济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的总体规模已从2005年的2.62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5.84万亿元;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占GDP的比重也从2005年的14.2%提升至2019年36.2%。可见,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要素的重要一员。 从数字经济的区域发展现状来看,2019年,我国北京市、上海市的数字经济规模占比当地GDP的比重在50%以上,占比位列第一梯队,说明这两个地区的数字经济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在40%-50%的省市分别有广东、浙江、江苏和福建。

3、数字产业化规模、产业数字化规模双双增长 从数字经济的构成来看,2016-2019年期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和产业数字化规模均逐年上升,但相较而言,产业数字化规模的增速要略快于数字产业化规模的增速。

数字经济概念与发展体系

数字经济概念与发展体系

前言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 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 影响,不断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应用潜能全面迸发,数字经济正在经历高速增长、快速创新, 并广泛渗透到其他经济领域,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力、发展 方式,重塑社会治理格局。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2016 年,中国数 字经济规模达到22.6万亿,同比增长18.9%,占GDP比重达到30.3%,数 字经济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增势稳定,结构 优化,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融 合部分成为增长主要引擎,面向数字经济的社会治理模式在摸索中 不断创新。数字经济在各行业中的发展出现较大差异,数字经济占 本行业增加值比重呈现出三产高于二产、二产高于一产的典型特征。2016 年,服务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 29.6%,工业中数字 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17.0%,农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6.2%。报告编制了中国数字经济指数(Digital Economy Index,简称 DEI 指数)。DEI 指数表明,数字经济增速显著高于我国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DEI 预警指数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冷热适中”,处于正常运行区间。预计未来我 国数字经济发展将在“正常”区间上部和“趋热”区间下部波动

调整。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发展数字经济还面临很多问题与瓶颈,主要是新型生产力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人才和投融资体制还无法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经济主要领域数字化转型仍存在较多障碍,国际化拓展刚刚起步,数字经济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经济治理面临全新挑战,全球竞争和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 未来几十年,是数字化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发展关键期,是全面繁荣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契机转瞬即逝,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我国应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历史方位和发展方向,加强统筹谋划,借鉴国际经验,发挥大国大市场优势,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动力,深化改革,努力开拓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