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概论》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业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新闻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为今后的新闻理论研究和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明确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意义,掌握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规范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又要联系中国新闻工作的实际,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闻学理论。

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新闻事业、新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

新闻学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采、写、编、评、摄、经营管理),狭义的新闻学就是新闻理论。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人类社会新闻传播的特点、样式、规律、功能、目的等等。重点是现代新闻业和社会的关系,具体说,新闻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及其与社会的互动。

《新闻学概论》中的新闻学,主要是在狭义上使用。

一、中国新闻教育对新闻学发展的贡献:

1、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可以视为中国正式新闻教育的开端。

2、我国大学设立新闻系始于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内创办报学系,由上海英文《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柏德逊(Don Patterson)主持系务,并发行英文《约大周刊》。

3、我们认为,新闻学要想发展到“学术性专业的层次”,这种研究视域和理论建构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视域对新闻学研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外在性,那么专业视域则是新闻学研究的内在视域。它以新闻和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新闻和新闻传播自身的逻辑和质的规定性来思考各种实践层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专业视域称之为“本质视域”。

二、学习新闻学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我们正确对待新出现的各种新闻现象。

3、指导我国新闻改革的顺利进行。

方法:1、学习新闻理论要与新闻实践相结合。

2、学习新闻理论要注重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借鉴。

3、学习新闻理论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态度。

4、学习新闻理论要把继承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吸收西方新闻理论成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掌握:新闻学的定义、研究重心,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关系

教学手段主要以课堂教学与讨论为主。

新闻的起源、新闻的定义。

新闻与信息的异同

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教学手段以比较和分析为主)

新闻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教学手段通过分组讨论形式学习为主)

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教学手段以课堂讲解按新闻发展过程)难点:新闻的商品性与有偿新闻

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

新闻真实性:具体真实、本质真实,新闻批评与舆论监督的异同。

关于“新闻与宣传”的讨论,舆论监督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四、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

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有三,一是真实,二是时新,三是公开。正是这样三个基本特性决定了它们与文学作品、历史文献以及内部情报的区分,也正是这样三个基本特性规定了新闻传播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真实性:

一般认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新闻报道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客观世界真实发生的事实,即新闻报道的陈述必须有成真条件,报道天下雨,必须有天确实下雨做条件,不能无中生有,面壁虚构;第二,新闻报道反映的事实必须与客观世界发生的事实相符合,包括新闻事实的各种组成要素和所有相关细节,既不可夸大,也不可缩小,更不可搞合理想象;第三,要善于从社会生活的整体真实来把握个别新闻报道的真实,不应把局部的东西当作全局的、把偶然的当作必然的、把个别的当作一般的东西进行报道;新闻媒介则应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连续不断的报道反映出社会生活的真实画卷,马克思把这种媒介运作称之为“有机的报纸运动”,他认为“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

如果把经验事实的过程看作主体将对象意识转变为自我意识的过程,那么,报道事实的过程就是主体通过符号形式表达自我意识的过程。作为基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离不开经验事实的正确性;作为手段,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则离不开表达“自我意识”(作为结果的经验事实)的准确性。

二、时新性:

时效性客观上受制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新闻工作者自身要争时间抢速度,记者要赶在第一时间采访写作,编辑要赶在第一时间编排发稿。第二个因素是新闻

传播媒介的技术含量。传播媒介技术含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远距离传输的速度。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经历了从人体自身器官到印刷媒介在到电子媒介,具体说,经历了口头传播、新闻信、新闻书、周刊、日报、广播、电视、网络这样的演变过程。每一次演变都带来了远距离传输速度的提高。如今,从技术上讲,印刷媒介只能传播“昨天”或“今天早些时候”的新闻,而电子媒介的传播则能够做到与新闻事件保持同步。电子媒介为了发挥这种技术上的优势已开始大量使用直播方式来报道新闻;印刷媒介也开始改变传统的报道方式,从过去对“短、快、新”的追求发展到对“深、广、强”的倾斜。

三、公开性:

新闻报道的公开性是由新闻传播的公共服务性决定的。新闻报道产生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及时了解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共同的社会实践,人们必须了解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包括其他社会成员的实际状况。尽可能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是协调思想和行动、更加有效地从事社会实践的前提和条件。在社会规模较小,社会实践领域较窄的情况下,人的直接经验和人际间的口头传播基本上能够满足这种需要。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社会实践领域的拓展,直接经验开始无法满足上述需要,人们不得不依靠间接经验。为了更好地传播间接经验,各种技术手段被用于该领域。技术手段的介入,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速度,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范围。

真实、时新、公开三方面的结合构成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使新闻报道与文学作品、历史文献、内部情报等其他文本区别开来。新闻报道的这些特性也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即诚实、敏捷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1、时新性

时新性主要包括新闻时间发生的时间为近期,或内容比较新鲜两方面。

2、重要性

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没条新闻信息值不值得公开报导,详尽报导,还是简单报导,放在前面还是放在后面。常常是由该信息的重要程度决定的。

3、接近性

指新闻与人们在地理、心理、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兴趣等多方面的接近。越接近就越有新闻价值,人们总是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格外感兴趣。从地理和心理上看,发生地点越近,与人们关系越密切,新闻价值越大。

4、显著性

新闻事件的参与者与发生地在人们心中名声越显赫,引起人们共同兴趣的可能就越大。

5、趣味性

趣味性也包括人情味,指的是新闻信息中包含的能打动人的感情的素质。

新闻传播者

新闻传播者的权利: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在各国的宪法中,新闻出版和言论自由都被视为神圣的“第一权利”。新闻传播者职业权利的法源应来

自于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知情权,也就是说,新闻传播者的职业权利是公民权利的延伸。职业的新闻传播者依法拥有的权利主要有:采访权、编辑权、报道权、监督与批评权,隐匿权(为消息来源保密)等。

一、采访权。

采访权有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两个方面:一、在公开场合和约定场合,记者有自主采集、访问的权利,他人不得干预;二、对负责特定的信息公开义务的主体,记者有索取信息的权利。

二、编辑权和报道权

编辑权指新闻传播者独立对新闻信息进行选择、处理和取舍的权利。报道权指新闻工作者自由选择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的权利。编辑权和报道权在西方被称为“内部新闻自由”或“编辑部新闻自由”,主要针对的是当媒体内部编辑方针和媒体所有者的某些要求发生矛盾时,编辑部工作人员拥有对稿件的最终取舍和处理权。这种权利实际上是新闻传播者的“新闻报道权”和媒体老板的“媒体所有权”、“媒体经营权”的分庭抗礼,以区别于媒体主要用来对抗政府管制的“外部新闻自由”。

三、监督与批评权

这是一种新闻传播者通过新闻媒体对权力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的行为公开报道、评论和批评的权利。它的法律来源仍然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它的法律依据是我国宪法第35条和第51条。确切地说,它是新闻传播者代表公民对政府权力机构等公共组织和公众人物进行监督和批评的权利。

四、隐匿权

隐匿权又称“秘匿权”、“消息来源保密”、“保护新闻来源”等。指新闻传播者不公开消息提供者具体情况的权利。其主要的法律依据还是来自公众知情权,当记者与不愿公开身份的消息提供者之间建立的“契约”被破坏后,最大的受害者是公众。因为公众从此无法了解那些通过公开方式无法获得的信息。

五、、新闻传播者权利与责任的统一

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统一的。公民在享受公民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公民义务,同样,新闻传播者在享有职业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责任。首先,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在法律的轨道上进行,这是一种“他律”,也可以说是一种硬性的责任规定。其次,新闻传播者还必须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这是以新闻伦理为核心的“自律”规范,也可以说是一种软性的责任规定。

新闻受众

作为公民的受众在新闻传播领域,受众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在现代民主政治和法律领域,受众又是公民。具体而言,有以下权利是受众应该依法享有的:

一、知情权

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也称知晓权、获知权、知察权、知的权利等。从广义上说,指社会成员获知有关自身及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信息的权利。在这个意义上,知情权是人的生存权的内容之一。从狭义上说指社会成员对国家公共权力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拥有的知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二、接近权

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学者J.巴隆。1967年,巴隆发表了《接近媒介——一项新的第一修正案权利》一文,首次提出“接近权”概念。1973年,他又出版《为了谁的出版自由——论媒介接近权》一书,进行系统论述。他认为,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是受众作为一般社会成员的权利,而不是传媒的私有财产权,应该把第一修正案的权利还给它真正的拥有者——读者、视听众。

除此之外,受众权利还有监督权、选择权等,监督权是受众对新闻媒介的传播活动和过程进行监督的权利,选择权是指受众有通过不同信息渠道了解公共信息的权利。当然,受众作为公民在新闻传播领域享有的最基本权利还是知情权和接近权。

新闻媒介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一、何为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就是指人类经常从事的、有专门的新闻采访和发布机构,在社会中发生重大作用的大规模的新闻活动。

今天的新闻事业是建立在古代新闻活动的基础上,但它是更高级的新闻活动。

二、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口头传播、图画传播、实物传播、信号传播、文字传播

三、新闻事业的产生

新闻事业产生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1、十六世纪最早在意大利出现手抄新闻

2、十六世纪在欧洲又出现了小册子(也称新闻书)

3、十七世纪初,西欧相继出现近代印刷报纸

世界现存最早的印刷周报是1609年德国的《报道与新闻报》。

4、1660年莱比锡出版的周刊《莱比锡新闻》改为日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日报。

受众需要决定新闻媒介的多样化:

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个性化传播

雅俗共赏——雅俗分赏

综合频道——频道专业化

5、报道内容的扩展导致新闻题材的丰富多彩

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火灾,《中国青年报》四位记者从采访开始,就准备跳出“水火英雄”的老套,成就了1987年三篇最有分量的有关人与自然的新闻大特写——《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

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哲学

消息——深度报道——新闻评论——论文——理论——哲学

当前新闻报道的几种趋势

客观报道——寻求新闻本质

大特写——文学和新闻的嫁接

深度分析——新闻和评论的“合谋”

新闻故事——新闻娱乐化

多角度、全方位、全景式、动态式、过程式报道——新闻多元化

新闻事业的性质

一、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

1、新闻事业的一般属性(共性)

新闻事业的一般属性:以真实,及时地反应现实变动为己任的社会舆论机关。新闻媒介的一般属性:真实,及时地反应世界新近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

新闻自由

一、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思想渊源

在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有不少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都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一般认为,自由主义是近代的学说,近代的意识形态,尽管可以从古希腊罗马社会找出自由观念的种子,但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往往以17世纪的英国革命为起点。

1、约翰.洛克(John Locke)

2、约翰.密尔顿(John Milton)

3、孟德斯鸠

4、卢梭

5、约翰.密尔(John Mile)

6、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

二、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则:

1、媒介自发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媒介应按自身规律运做,在自由市场的基础上自主经营。社会对媒介主要的控制手段是司法体系,不应有较多的其他控制,尤其是政府不应干涉媒介。

2、监督政府权力的原则:在美国,这一原则被运用于实践中,独立的媒介成为对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进行监督的“第四种权力”。当然,这种权力充其量也只是一种“软”权力,它的威力来自于道义和舆论。

3、“意见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原则:

4、客观性原则:客观性是一种使新闻工作者将事实隔离于观点、从而避免个人偏见的规定,或机制,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neutral)立场上,以客观性的方法报道新闻、反映观点

三、新闻自由的内涵:

采访自由(Free Access to the News):指记者对任何新闻事件有采访、了解、发掘新闻事实的权利,政府机关、有关部门和个人应给予方便,而不应进行任何干扰。

传递自由(Free Transmission of News):无论新闻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记者采访所写成的稿件,首先必须传送到所属新闻机构的编辑部,方能进行新闻传播的其他程序。如果传递受阻,将被视为对新闻自由的触犯和违反。

出版自由(Free Publication of Newspaper):此条指报纸的出版和发行,如果这方面受到限制或发行前受到检查,此项自由即遭破坏。西方各国对报纸的出版和发行管理办法不尽相同,一般采取四种办法:放任制、保证金制、申请制、登记制。

批评自由(Free Expression of Views):允许每个公民有思想、言论自由,可以自由表达各种意见,评论时政,批评政府的政策和官吏的不法行为。

新闻传播与宣传、舆论

新闻传播与宣传:

一、宣传的定义: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二、宣传的特点:

1、目的性

宣传活动是有一定意图的劝服行动,其目的是“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

2、社会性

(1)从宣传对象方面看,社会性意味着宣传要面对某个国家、民族、社会、阶层等集团的全体成员,而不是个别或少数人。

(2)从宣传者方面看,宣传这一行为的主体也不是个人,而是国家、集团或组织。

3、倾向性

阶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不同的阶级和集团在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理论观点、道德规范时,也不可避免会带有强烈的阶级倾向性。

4、依附性

宣传这种活动既可以凭标语、口号、传单等形式独立存在,也可以依附于其他的社会行为(如教育、文艺、科研等)。但是,宣传在依附其他社会行为时,必须尊重这些社会行为自身的规律,否则就是对这些活动本身的异化。如文革中的“文艺宣传”曾无视文艺自身的属性和特点,将文艺作品等同于宣传品。

三、关于“新闻与宣传”的讨论

1、对立论

认为新闻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宣传是阐述某种主张。新闻与宣传各有自己的规律,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2、等同论

认为新闻等于宣传,在新闻实践中,广大受众从来没有感到新闻与宣传有什么区别,新闻就是宣传。

3、种属论

这种观点认为新闻与宣传是两个有种属关系的概念:新闻是种,宣传是属;新闻是一种宣传,但宣传不等于新闻;新闻包含于宣传概念之中。

4、交叉论

认为新闻与宣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的新闻作品可以作为宣传材料,而有些宣传素材可以被写成新闻作品。新闻与宣传交叉重叠的部分是新闻宣传。

七、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1、出发点不同;

2、归宿点不同;

3、传播方式不同;

4、传播要求不同

八、新闻宣传:

新闻宣传即在传播中既满足传者需要,又满足受者需要,既遵循新闻规律,又遵循宣传规律,既符合新闻价值,又符合宣传价值的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用新闻来宣传。新闻宣传最大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此处之“事实”指报道事实(即新闻报道),“说话”指发表观点(宣传)。因此,“用事实说话”即“用新闻宣传”。

新闻传播与舆论:

一、舆论的定义:

舆论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二、舆论的要素:

虽然人们对舆论的定义尚有争议,但对其基本要素还是大致认同。

1、舆论的主体——公众

2、舆论的客体——事实

3、舆论的本体——意见与态度的总和

4、舆论的载体(渠道)——公开的传播活动

三、舆论的特点:

1、公开性

2、公共性

3、急迫性

4、广泛性

5、评价性

四、舆论的形成及其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1、舆论的衍生过程

1)、问题提出2)、社会讨论3)、社会协调4)、公开表达

2、新闻媒介在舆论形成中的介入

1)、反映并代表舆论2)、引发舆论3)、引导舆论

五、舆论监督:

1、何为舆论监督:

公众通过舆论这种意见形态,对权力机构和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自由表达意见和看法的客观效果。

2、新闻媒介在舆论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

3、当前我国媒介监督的主要问题

4、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

1)、监视社会环境2)、社会调整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4)、社会制衡功能

五、新闻学概论学期总结

总结本学期一学期以来,本着使学生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业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新闻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顺利地完成为了本学期的讲授使命。

从课堂教学与讨论为主的授课方式出发,深刻体会大纲精神,反思自身讲授过程与探索追究的授课方法,慢慢树立起学生为今后的新闻理论研究和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奠定基础的拓展思惟和创新理念,在讲授实践中踊跃摸索,勃发讲堂活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新闻学的学习能力。以感知——探索追究——反思——延长为主线的重点篇目授课方式,以互动——探索追究——创造——立异为焦点的讲授引导方法等,收到了肯定的讲授经验。

设计学概论-设计史

设计学概论-设计史 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其渊源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性总结,如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Plini the Elder)的《博物志》,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 然而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论理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作为设计学的研究方向之一,设计史是一个极为年轻的课题,尽管设计的历史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可是对于设计史的研究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由于设计史与美术史的这种至为重要的关系,我们不可能不以美术史研究的基础作为设计史研究的基础。就美术史研究的基础而言,我们应当注意到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 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1803~1979年)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奥地利美术史家阿洛伊斯·里格尔(1858~1905年) 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 统上来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设计作为美术与建筑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西方有着深厚的理论传统。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Giorgio V asari,15ll一1574年)在全面讨论设计这一概念时说道:“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瓦萨里将设计与比例关系联系在一起讨论,这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也是人类对自然和人自身观察的理论归纳。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作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普金(Augustus Pugin)、拉斯金(John Ruskin)和莫里斯(William Morris)。 二战之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 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校的校长格罗佩斯(Waher Gropius,1883~1969年)所提出的设计理论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在理论上讲,设计批评与设计史是不可分割的,因为设计史家的工作建立于他的批评判断之上,而设计批评家的工作基础在于设计史教育和经验。然而在实践上我们能够将设计史与设计批评区别开来讨论,这是由于设计史家的关注点是设计的历史,设计批评家的关注点却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的设计批评却不同于设计史。再创造性设计批评是确定设计作品的独特价值,并将其特质与消费者的价值观与需要相联系。

《新闻学概论》考研第6版考研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

《新闻学概论》考研第6版考研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

一、新闻学 1定义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如都市报的兴起,网络新闻的特点;新闻事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新闻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报纸的消亡,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身份建构。 新闻事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新闻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报纸的消亡,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身份建构。 【案例分析】都市报的兴起 90年代中期,大型中心城市,类似晚报 代表媒体有:四川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湖南长沙的《三湘都市报》、陕西西安的《三秦都市报》等。 都市报的读者定位为市民,包括都市里社会各界、各个阶层的广义上的市民,也有的都市报把读者定位于“白领阶层”。 如《南方都市报》,就定位于18至45岁的大专以上的学历、年收入2万以上的广州市民。因此,都市报又被称作“市民报”。

都市报在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报道角度上比较注重贴近生活,努力追求可读性和亲近度。新民晚报定位:飞入寻常百姓家! 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报纸中刊登大量的广告。 自办发行为主,上门征订和送报。 【案例分析】记者微博使用特征与专业身份的建构 (1)专业新闻记者利用微博发布新闻的数量和频率高于普通用户 原因有两点,一是职业习惯使然,记者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对新闻信息更加敏感,他们习惯于主动寻找信息,并以合适的方式向外界散布他们认为重要的消息。另一方面则因为微博客的特殊形态。信息传播快速、简洁、直接,传播范围广泛。(2)微博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它带给新闻记者的报偿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记者在微博上发布重要的、但是无法在传统媒体上刊发的新闻信息。 第二,记者在微博上寻找新闻线索,追踪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最新动态,为新闻报道提供及时、新鲜的素材。 (3)记者使用微博进行自我展现从而完成身份的建构 将“记者”职业身份移植到微博上,表示博主要把微博作为社会职业的延伸,而非当作单纯的私人领域。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内容 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最新《新闻学概论》整理版资料

绪论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等著)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的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与发展。 运用新闻理论,观察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业界动态、媒体转型…… 例如:分析新闻报道(单篇报道、系列报道、同题报道等),分析媒体事件(限娱令等)……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事实 新闻事实——经过选择的事实 如何选择事实?21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务实派定义: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即“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3.“凡是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最坏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是大众化报纸(便士报)兴起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务实派新闻定义的特点:注重新闻内容的新奇、异常、变态、刺激、色情。

务实派的定义具体形象,但比较随意,不科学 理论派定义 1.强调事实 范长江:“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2.强调活动(结果)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强调手段——手段说的是新闻的功能而不是新闻本身。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是手段,即意味着新闻媒体是工具.(1980) 4.强调信息 如: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这个定义包含了新闻“真实、新鲜、公开”的特征。 信息源于事实,又不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无法传布,只有变成信息才能传布。 新闻的定义 请比较几则新闻定义,谈谈你对它们的看法。 (目前古今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可以首先对定义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定义的渊源、辨析、对实践的作用等。) 除了陆定一的新闻定义,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如“事实说”、“报说”、“功能说”、“信息说”、等。首先,它们都肯定了事实的重要性;其次,它们都强调新闻要新,事实要近,陈年旧事不能成为新闻。这些定义是人们对新闻长期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新闻的认识。 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如“性质说”与“兴趣说”,们片面强调事实的个别特征,迎合受众的某种需求,诱导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金钱、色情、暴力、怪异、刺激等消极现象上,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五要素(5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设计学概论总结

设计学概论总结 第一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1.《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的《博物志》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从科学史的意义来讲,清代乾隆年间朱琰撰写的《陶说》6卷,可视作世界上第一部设计史类的专著。 明朝: 计成——《园冶》 宋应星——《天工开物》 2.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3.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4.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5.1893年,里格尔出版了被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6.

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两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风格》。 乌尔姆设计学校被称为二战后的包豪斯。 7.古罗马的百科学者老普林尼在他的《博物志》中对古代艺术家的评价就常常使用“比例”这一术语。 8.罗马的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一书中清楚的表明,结构设计应当由其功能所决定。 9.激进的反装饰理论家卢斯发表了一篇檄文——《装饰与罪恶》,装饰就是罪恶。 10. 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福柯提出“无意识结构”概念。 11. 罗兰-巴特的著作对设计师门有重大影响,《神话》享有近似传奇式的地位,其为所有设计学生的必读书,其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将设计从单纯的实践和解题行为中抽托出来,去拥抱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与观念的天地。 12.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科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最著名的代表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他是法国知识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2、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3、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4、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5、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6、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7、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是工具,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

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8、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9、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10、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概论》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业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新闻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为今后的新闻理论研究和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明确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意义,掌握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规范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又要联系中国新闻工作的实际,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闻学理论。 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新闻事业、新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 新闻学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采、写、编、评、摄、经营管理),狭义的新闻学就是新闻理论。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人类社会新闻传播的特点、样式、规律、功能、目的等等。重点是现代新闻业和社会的关系,具体说,新闻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及其与社会的互动。 《新闻学概论》中的新闻学,主要是在狭义上使用。 一、中国新闻教育对新闻学发展的贡献: 1、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可以视为中国正式新闻教育的开端。 2、我国大学设立新闻系始于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内创办报学系,由上海英文《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柏德逊(Don Patterson)主持系务,并发行英文《约大周刊》。 3、我们认为,新闻学要想发展到“学术性专业的层次”,这种研究视域和理论建构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视域对新闻学研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外在性,那么专业视域则是新闻学研究的内在视域。它以新闻和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新闻和新闻传播自身的逻辑和质的规定性来思考各种实践层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专业视域称之为“本质视域”。 二、学习新闻学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我们正确对待新出现的各种新闻现象。 3、指导我国新闻改革的顺利进行。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5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绪论)【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5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绪论 0.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学 1.定义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内容 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体。 (1)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2)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它既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教材,又供当前的新闻工作者作借鉴。 (3)新闻业务。总结、研究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4)媒介管理与经营。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对媒体的宏观调控;总结、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策略等。 新闻业务和媒介管理与经营属于新闻学应用部分。 3.历史 (1)新闻学从18世纪开始,到19世纪末初步形成。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闻学逐渐融入大众传播学。 (2)我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年出版)、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年出版)和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年出版),这三本著作构筑了我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二、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1)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新闻工作者每天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 (2)在媒介报道的专业领域,记者、编辑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 一、新闻起源 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 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 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 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 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 (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内使用。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范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传媒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成果:1)文字 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七)、印刷媒体:一种高效复制的媒介,开拓了辽阔的信息空间,标志着第二次新闻传播革命的出现。第一份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新闻传单,是1529年维也纳政府因土耳其的侵入而刊印的,其内容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要求援助这个被围困的城市。 1605年,英国第一位报人:奈森尼乐巴特出版了《约克郡谋杀案》新闻专刊; 1814年,《泰晤士报》和《晚邮报》采用了蒸汽印刷机,宣布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到来。(八)、电子新闻媒介:电信号及其发射、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称作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三、第四次革命。 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1925年10月,苏格兰的约翰贝尔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36年,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BBC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建立; 同年11月20日,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内诞生,著名的女歌星艾德尔迪克森演唱了一首名叫《电视》的歌。 (九)、互联网传播媒介:20世纪70年代兴起,又称“第四媒体”,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开始。

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概论课题:我们将要面对的设计世界 指导老师:袁剑侠 班级:艺设1102班 姓名:张皓一 学号:201131050202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开学伊始在不同的老师口中,都会听到一个共同的名字——包豪斯(Bauhaus)。 也许在那时我对包豪斯艺术学院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一次知道包豪斯是在传统艺术研究课上郭全生老师口中提到的“包豪斯的理想”。这本书系统阐述包豪斯存在的意义、包豪斯的宝贵遗产、包豪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不可避免的——我先于课本认识了致力于改变设计而建立包豪斯学院的现代设计教育巨人—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 格罗佩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师,设计教育家,建筑大师,也许没有他,现代设计教育仍会硕果累累,但不可避免的话题,如果没有把理想与现实糅合在一起的格罗佩斯,标志着现代设计诞生的包豪斯艺术学院不知要何时出现。格罗佩斯有如此成就得益于其家人,因家中成员多是画家与建筑师且家庭宽裕,幼年受到了良好的艺术和建筑方面的教育。青年时,他在柏林赫慕尼黑学习建筑,毕业后于1907进入现代主义设计先驱贝伦斯的设计事务所。就这样生活在时代浪潮顶端的德国,受到家庭的熏陶和良好的教育,毕业后又在贝伦斯设计事务接触到德意志工业联盟的活动,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可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早在1904年就参加了德意志工业同盟的组织工作,他认为新时代的设计必须将工业生产技术和材料工艺紧密结合才能拥有活力,贝伦斯也为包豪斯学院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说当时的格罗佩斯是搭上了现代主义设计的首班车,想要史无前例创立魏玛公立包豪斯学校并非水中月、镜中花。 想要推陈出新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格罗佩斯1907年接触工业联盟活动,到1919年建立包豪斯学校长达十二年的跨度就能看出一二。现代派从思想上彻底否定传统,现代设计要符合工生产就要与传统彻底决裂。而现代设计教育也要彻底否定以前的教学模式和硬件环境。包豪斯的跨时代意义就在于格罗贝斯提出的新的教学体制:艺术与技术并重,将艺术和工业融合在一起!格罗佩斯对学生在实际工艺操作方面要求相当严格,正是这种方法和技术使格罗佩斯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设计教育家。也许这不是伟大的首次尝试,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画匠们多是绘画与手工技术并重,但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开创、实施者,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光环。同时,格罗佩斯研究先辈的经验,总结先人的教训,最后有目的的把经验转化为技能,同样他赋予了这个技能新的时代意义,他同样是最伟大的贡献者! 作为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格罗佩斯主张设计面向大众,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新材料,为尽量降低造价,他强调摒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实质上,他是希望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希望人人能享受设计。这也是现代主义设计所要求的“与时代结合”和“为大众设计”。在《艺术家与技术师在何处相会》一文中,他也明确阐明了“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观点。格罗佩斯主张设计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工作的方式以及设计师与建筑工匠无障碍交流,这也是他为之努力的毕生理想,这个理想就是包豪斯。 格罗佩斯作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的先驱,他的设计思想,也就是包豪斯的宣言:“建筑、雕塑、画家们,我们都应当转向实用艺术。”当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当时现代思想派并不是主流设计思想,但格罗佩斯看到了设计的对象和设计的目的,只有为大众的才是根本的,有出路的设计。这也是我们需要铭记和学习的!当时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让那些现代主义为大众的设计师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未来

新闻学概论考点与知识点

《新闻学概论》 知识点和考点 一、名词解释、填空题 (说明:但是可能会在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中用到) 绪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前提、基本概念、最终效果)(P6页)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该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2)主要观点: ①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人民有权利监督政府,最重要、最常见的中介就是报刊。即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 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其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④对事实的信念。从个体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出发,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大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缺陷: 1.它最大的缺陷:就是对公众的通讯工具的逐日进行的工作未能提供严格的标 准。 2.报刊作为私人企业和作为社会工具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3.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资本薄弱的报纸无力和大报竞争,最后只能 被淘汰或兼并。 2.社会责任理论(P8页) 3.发展新闻学(“三功能”P10页) 媒介有守望、整合、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 4.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P26页) 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第三章: 5.狭义的信息(P44页)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6.宣传(P49页)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7.决定宣传效益因素(P52页)

设计学概论复习大纲

设计学概论复习大纲 填空 1.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2..按设计目的之不同,设计可分为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3. 明代造园家计成的《园冶》是关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专著,是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的概括。 4. 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5. 吉马德是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 6. 从设计思想看,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具有民主主义、理想主义、精英主义三方面鲜明的特征。 7. 实用、坚固、美观是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 8. 装饰艺术运动在风格上明显受到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原始艺术、.舞台艺术和汽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9.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性总结,如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的《博物志》,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 10. 李春设计的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 11. 北宋李诫编著、政府颁布的《营造法式》,全面总结了隋唐以来的建筑经验,对建筑的设计、规范、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都有系统的论述,是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 12. 拉斯金是19世纪最重要的设计作家和批评家,其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和《威尼斯之石》为哥特式风格辩护。 13. 包豪斯是著名建筑家格罗佩斯1919年在德国建立的第一所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创建的学院。 14.第一个提出后现代看法的是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他提出“少则厌烦”的原则来挑战米斯的“少就是多”的原则。他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提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原则。 15. 文字、标志和插图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 16. 标志有多种类型,按性质分类,标志可分为指示性标志和象征性标志。 17. 包装有保护产品、促进销售便于使用和提高价值的作用。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关于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第30期(总第598期) 或为修订管理制度建立基础数据。另外,建立实践教学工作简报,适时报道学校实践教学工作大事和先进事迹,如实践教学工作会、毕业实习工作情况、优秀实习生表彰会等,以此形成良好的实践教学工作氛围。(2)做好反馈信息的处理工作。在掌握大量反馈信息的基础上,教务处(或督导组)及时安排听课或进一步核实情况,并对问题做及时处理。教务处收到有关实践教学信息后,有针对性地组织听课,对确有问题的教师采取谈话帮助、以老带新等措施;对学生反映的有关实践管理上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建设与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上述主要是从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层面进行了探讨。旅游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 量,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型旅游人才的需要。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多的是要求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另外,在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时也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引入多元管理机制,如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软件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开发和应用,使质量监控的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实践教学各环节工作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参考文献] [1]郑永江.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高教探索,2007(3).[2]王丽华.高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探讨与实施[J].机械职业教育,2008(1).[3]徐鹏,王丽娟,文星跃.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工业设计学科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实用性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业设计人才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现在的工业设计的学生就是未来的工业设计师,设计教育的滞后,将直接导致今后整个社会工业设计的滞后。因此,构建一个注重实践锻炼,促进全面素质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已迫在眉睫。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工业设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工业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企业所需的、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设计师。然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直接面向企业,其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没有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像实践教学的设计题目是教师拟的虚题,缺乏一些实践性环节(如市场调研、模型制作、生产流程和工艺等)。这就导致,一方面毕业生抱怨企业不能理解设计,只把设计师当美工;另一方面企业感慨找不到真正适应企业需要的设计师。如今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在各高校紧密进行,其方向是实现教学重心从以“课程”为中心向以“课题”为中心转变,以弥补教学上知识结构的不够完整,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二、工业设计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通过实践性教学的有机安排,加上教师对实践设计课题的分析、讲解和要求,增强学生对设计由课堂的理性认识向实践项目过渡的感性认识,并在设计全过程中,巩固课堂教学知识,获取实践经验和新的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实践项目多重压力下,多看、多想、多问,扩大知识面,使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更好地结合,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设计实践不仅仅完成设计任务和获得经济效益,从教学角度来讲,它是课程设计的补充与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进一步完善。 1.开展实践性教学,把专业课程与实践性设计工程二者相结合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科自身发展与完善的内在要求。专业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设计实践都有其合理的内涵与现实的价值,课堂设计课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创新观念的好方法。课堂设计课程往往由任课教师出一个题目,或者画一个范围,而学生就这一题目或范围进行构思、设计、制作。而实践性教学则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突出了两点:一是加强专业技能实际训练,把课程学习环节与校外实践结合起来;二是加强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者相互结合,既使学生在专业课堂中获取知识,又在动手实践训练中积累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性工业设计教学实际上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发展与完善。在国内经济发展较快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各高校培养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促进了该地区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广货”的设计品质与工业设计开展的中心地位。通过教学与实践设计相结合,改变传统教学体系,加强案例教育,借鉴了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开阔了师生的知识视野,并增加了经济收入,以充[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当前工业设计实践教学问题,阐述了工业设计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形式,探讨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及改革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马宁(1976-),男,天津人,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河南郑州 4500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0-0146-02 关于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马宁 实践教学

最新整理《新闻学概论》整理版资料

绪论 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等著)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的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与发展。 运用新闻理论,观察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业界动态、媒体转型…… 例如:分析新闻报道(单篇报道、系列报道、同题报道等),分析媒体事件(限娱令等)……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事实 新闻事实——经过选择的事实 如何选择事实?21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务实派定义: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即“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3.“凡是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最坏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是大众化报纸(便士报)兴起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务实派新闻定义的特点:注重新闻内容的新奇、异常、变态、刺激、色情。 务实派的定义具体形象,但比较随意,不科学 理论派定义

1.强调事实 范长江:“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2.强调活动(结果)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强调手段——手段说的是新闻的功能而不是新闻本身。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是手段,即意味着新闻媒体是工具.(1980) 4.强调信息 如: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这个定义包含了新闻“真实、新鲜、公开”的特征。 信息源于事实,又不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无法传布,只有变成信息才能传布。 新闻的定义 请比较几则新闻定义,谈谈你对它们的看法。 (目前古今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可以首先对定义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定义的渊源、辨析、对实践的作用等。) 除了陆定一的新闻定义,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如“事实说”、“报说”、“功能说”、“信息说”、等。首先,它们都肯定了事实的重要性;其次,它们都强调新闻要新,事实要近,陈年旧事不能成为新闻。这些定义是人们对新闻长期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新闻的认识。 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如“性质说”与“兴趣说”,们片面强调事实的个别特征,迎合受众的某种需求,诱导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金钱、色情、暴力、怪异、刺激等消极现象上,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五要素(5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新闻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说真实准确是新闻最基本的特征? 新闻的基本特征包括: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新闻学概论重点总结

1. 新闻学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 从内容看新闻学分为:理论,历史,应用 3.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原则是:1)报刊独立自 主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休整”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 4. 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1)对每日的事件给以真实、全面,理智的报道,并将他们至于能显 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关系之中2)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4)报刊要提出和澄清社会目标和价值观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5. 新闻要素:是构成新闻的必须材料,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因五要素的英文开头字母都 是w,故也称“五个w”。 6.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 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7.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 时间的紧迫性。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8. 宣传与新闻的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具体区别1 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 宣传自身的需要,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2 归宿点不同:宣传者的目的是要人们理解一定的观念并接受它、支持它;新闻发布者是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3 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需要新,宣传需要不断地重复4 传播的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材料和观点的统一。 9. 新闻媒介对舆论导向的作用?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构成了一种天然,密切的关系。 1)反映并代表舆论: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新闻媒介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2)引发舆论:舆论形成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 3)引导舆论: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额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10. 媒体融合:概念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 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广义的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11. 报纸定义及特点: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特点:1) 记录性好,便于思考; 2) 选择性强,读者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和内容来读;3) 材料运用自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深度报道; 4) 制作程序多而繁杂,新闻时效差;5) 受文化水平限制大,受众基础不如广播、电视广泛;6) 不 如图像和声音逼真有感染力。 12. 广播定义及特点: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特点:1) 迅速及时, 时效性强;2) 无远弗届,渗透性强;3) 对象广泛,群众性强;4) 一瞬即过,不易保存;5) 顺序接受,选择性差 13. 电视定义及特点: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特点:1) 现场 感2) 亲切感;3) 简洁明了;4) 长于动态新闻,短于深度报道;5) 电视新闻的采访、制作、传播、接收有较高的物质技术要求。 14. 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的共性可以说是新闻媒介的一般性质。新闻媒介的共性指的是包括各个时 代、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所有新闻媒介的共同特点。包括:1) 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它仅仅是舆论机构,没有立法、司法、行政那样的强制性和指挥权。2) 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的区别在于:1新闻媒介是反映现实变动的,区别于历史

设计概论学习心得

《设计的魅力》 ———读设计学概论有感 设计学类144 储筠尧 设计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多学科相互交叉,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具有整体的科学表现特征的新兴艺术类学科。艺术的形式美感,科学的核心内容及技术的工艺特征完美地构成了艺术设计的全部内涵。它是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 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可以从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及技术性等三个方面加以认识,设计的艺术性包括对设计物像的造型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特征及材料肌理特征等方面的理解与表现。 设计的艺术性是基于对设计物象的基本认识和在设计创造活动中对物的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盒材料肌理等的理解,依据功能性,舒适性,装饰性,审美性,等需要加以主观的,合理的,符合形式美感法则的创造性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通过部分创造和改变物的性质。通过造物的方法,形成物品为人所用,获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设计的目的是适应生活的具体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积极方向,构成历史性的文化积累,从而证明人类高度文明的具体所在。 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设计的的创意性特征体现出设计作品的文化特征与积淀,具

有思想的导向性及象征性,设计的奇妙思想包括对视觉与知觉甚至触觉的冲击,隐喻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创意直接体现设计的生命力。 设计的图形特征 在设计中有文字图形,图案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无论那种形式都是设计表现的重要手段,对设计的成败至关重要。以图形为主的设计具有极强的装饰感和视觉感的冲击力。 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设计的产品型特征往往突出产品的使用功能性与舒适性,重点表现在产品的造型形态上。强调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及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实用与舒适经常作为标准规范。 设计的科学特征 设计的科学性特征严格地界定了产品的规范技术指标,并突出表现在新技术新科技的成果应用上。先进的技术含量代表着时代的发展与时尚,体现综合的科技与经济实力。 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设计的工艺性特征是产品的制造加工的完美展示,是设计的功能性,舒适性及艺术性的具体体现。无论产品的外观造型及内部构造,其精准的工艺技术都将是优质产品的重要保证。 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设计的市场性特征是商品创造社会的唯一经济指示,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价值。好的设计通常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