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浮动利率债券的基准利率选择及定价

浮动利率债券的基准利率选择及定价

浮动利率债券的基准利率选择及定价
浮动利率债券的基准利率选择及定价

1年期定

存利率B_2W FR007

国债YTM:1年国债

YTM:3个月

SHIBOR-3M

1年期定存利率

1.00B_2W 0.60 1.00FR0070.530.80 1.00表1 基准利率、国债收益率相关系数

2%18%

79%

2007/01/04

2008/03/20

2009/06/03

2010/08/12

2011/10/27

2013/01/07

12.0010.008.006.004.002.000.00

2??????

数据来源:Wind 资讯,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

其中,R 为基准利率,r 为固定利差,S 现利差,M 为本金。

(一)久期

SHIBOR-3M

B_2W 1年期定存利率

LIBOR-3M 标准差

1.03%

2.82%

1.32%

1.42%

表2 基准利率波动率的标准差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

12.0010.00 8.006.004.002.00

0.00

2007-01-042008-01-042009-01-042010-01-042011-01-04

2012-01-042013-01-04

B_2W FR007

SHIBOR -3M

2??????数据来源:Wind 资讯,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

利率久期具有较为复杂的形式,因为浮息债定价公式的分子、分母均包含基准利率,这是与固定利率债券十分不同的一点,也正因此,浮息债具有

值得注意的是,浮息债的利差久期与其期限可比的固定利率债券久期本质上是相同的。

(二)距下一付息日时间

固息债定价公式如下:

其中,c为票面利率,y为收益率,M

浮息债定价公式如下:

其中,R为基准利率,r为固定利差,S 现利差,M为本金。

其中,(R+S)M称为无利差部分,

期限(年)预测现金流利率(%)现金流现值0.24930.99 3.05180.98260.50140.8091 3.13590.79670.75340.8276 3.20650.80820.99730.8457 3.2950.81881.24930.8638 3.39140.82851.50140.8822 3.47820.83811.75340.9005 3.54750.84711.99730.9185 3.59560.85592.24930.9363 3.62540.86422.5014100.9545

3.6456

92.3053总价

99.9454

表8 定价示意

图7 根据利率模型构件的利率树

数据来源:Wind 资讯,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

5.48565.14134.80054.45804.11553.77293.43043.08792.74542.40282.0603

??)&*??????????????????)???*)?????????*\3124.16.14^

??????????????????)????)???????????*\3124.16.14^??????????????????)????)???????????*\3124.16.14^0m

3y

5y

7y

10y

15y

20y

30y

数据来源:Wind 资讯

其中,等号右侧第一项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

债券定价模型

债券种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债券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按发行体分,银行间债券市场有财政部发行的国债、人民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政策性银行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发行的企业债。 2、按期限长短分,有短期债券(期限小于等于1年)、中短期债券(1-5年)、中长期债券(5-10)年和长期债券(10年以上)。 3、按利息确定方式分,有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其中固定利率债券包括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零息债券、折价发行的贴现债券和按一定频率(每年或每半年)付息的附息债券。 4、按债券物理性质分,有记账式债券、凭证式债券和实物债券。 5、按是否有其它附加权利可分为选择权债券、可赎回债券等。 债券及其基本要素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规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或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 债券的基本要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债券的票面价值。债券要注明面值,而且都是整数,还要注明币种。 2、债务人与债权人。债务人筹措所需资金,按法定程序发行债券,取得一定时期资金的使用权及由此而带来的利益,同时又承担着举债的风险和义务,按期还本付息。债权人定期转让资金的使用权,有依法或按合同规定取得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的权利。 3、债券的价格。债券是一种可以买卖的有价证券,它有价格。债券的价格,从理论上讲是由面值、收益和供求决定的。 4、还本期限。债券的特点是要按原来的规定,期满归还本金。 5、债券利率。债券是按照规定的利率定期支付利息的。利率主要是双方按法规和资金市场情况进行协商确定下来,共同遵守。 此外,债券还有提前赎回规定、税收待遇、拖欠的可能性、流通性等方面的规定。 债券的种类 1、按发行主体不同可划分为: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2、按付息方式不同可划分为:贴现债券(零息债)与附息债。 3、按利率是否变动可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 4、按偿还期限长短可划分为: 长期债券、中期债券、短期债券。一般说来,偿还期在10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券;偿还期限在1年以下的为短期债券;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上、10年以下(包括10年)的为中期债券。我国国债的期限划分与上述标准相同。但我国企业债券的期限划分与上述标准有所不同。我国短期企业债券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为中期企业债券,偿还期限在5年以上的为长期企业债券。 5、按募集方式划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这里的公募和私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公开发行和私底下发行。公募债券的发行人一般有较高的信誉,发行时要上市公开发售,并允许在二级市场流通转让。私募债券发行手续简单,一般不用到证券管理机关注册,不公开上市交易,不能流通转让。 6、按担保性质可划分为: 无担保债券、有担保债券。 7、特殊类型的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券的特征 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如下特征: 1、偿还性。债券一般都规定有偿还期限,发行人必须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 2、流通性。债券一般都可以在流通市场上自由转让。

关于浮动利率/固定利率合理比重的探讨

关于浮动利率/固定利率合理比重的探讨 【摘要】文章针对企业的美元长期融资如何设置浮动利率/固定利率的合理比重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利率期望值基础上引入效用乘数、期权损失、股东和管理层风险偏好等参数,综合运用期望值、概率、层次分析、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等多种数学方法来计算优势策略的企业决策支持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利率互换;合理比重;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企业的收支通过美元或者其他外币进行结算,相应地,企业融资结构中美元融资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 美元是全球结算通用货币,流动性极强,因此美元融资通常执行的是浮动利率,也就是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目前国际间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市场利率基准)+Margin(一定的点差)。由于LIBOR是每日波动的,导致企业获得美元融资后往往又要苦恼于未来还本付息时可能面临的汇率和利率风险敞口。其中,企业可以通过控制融资与经营性现金流入币种结构的尽可能匹配来降低汇率风险,本文对此不展开探讨,但企业对利率风险并无独立自主的有效规避手段,一般只能通过与金融机构进行利率互换操作来管理风险。 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又名利率掉期,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同种货币的名义本金交换利息额的金融合约。一般来说利率互换是企业的浮动利率与金融机构的固定利率进行交换,企业可以通过这一方式锁定未来融资成本。 企业要管理利率风险,就要面对两个问题进行决策:一是要不要对现有的浮动利率融资进行利率互换操作?二是如果决策了应当做利率互换,那么利率互换操作完成后的浮动利率/固定利率合理比重应如何设置?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经济低迷和美联储注入流动性,LIBOR持续低位运行,融资结构以浮动利率为主的企业其财务费用得到了大量节省,但长期来看,未来LIBOR从目前的低位回升是大概率事件,因此企业有必要着手考虑长期美元融资结构中浮动利率/固定利率的合理比重问题。本文主要是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有LIBOR水平和利率互换费用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决策是否应进行利率互换操作以及如何设置合理的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比重? 例如:某企业在2011年11月11日时点上有n亿美元浮动利率长期融资,

(完整版)第三章金融学利息与利率习题与解答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习题 一、名词解释(6题,每题4分) 1、利率 2、货币时间价值 3、到期收益率 4、收益资本化 5、公定利率 6、利率的期限结构 二、单项选择题(12题,每题1分) 1、在众多利率中,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实际利率 B.浮动利率 C.日利率 D.基准利率 2、西方国家的基准利率是。 A.再贷款利率 B.再贴现利率 C.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D.国库券利率 3、我国居民储蓄利率是。 A.官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市场利率 D.优惠利率 4、年息5 厘,是指年利率为。 A.5% B.50% C.0.5% D.0.05% 5、目前在我国,哪一个利率是市场利率。 A.居民储蓄存款利率 B.贷款利率 C.同业拆借利率 D.活期存款利率 6、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利息是。 A.劳动者创造的B.来源于地租 C.放弃货币流动性的补偿D.放弃货币使用权的报酬 7、衡量利率最精确的指标通常是。 A.存款利率B.贷款利率C.到期收益率D.基准利率 8、名义利率适应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变化应。 A.同向,同步 B.同向,不同步 C.不同向,但同步 D.不同向,不同步 9、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 A.固定利率B.浮动利率C.市场利率D.名义利率 10、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时,扩大货币供给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是。 A.利率上升 B.利率不变 C.利率下降 D.先上升后下降 11、在可贷资金理论中,若政府赤字通过发行债券弥补,赤字增加意味着。 A.利率上升 B.利率下降 C.利率不变 D.利率难以确定 12、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所决定。 A.资本供求 B.借贷资金供求 C.利润的平均水平 D .货币供求 三、判断题(12题,每题1分) 1、在通胀条件下,市场上各种利率均为名义利率。

浮动利率债券收益率计算与风险分析 .doc

浮动利率债券收益率计算与风险分析 浮动利率债券是各国债券市场上的重要债券品种之一,它能为投资者,尤其是银行投资机构,在市场利率上升期提供一个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从而在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新兴的债券市场中,由于短缺利率避险工具,自1999年开始至今,我国共发行浮动利率债券35只,发行量达5407亿元,占债券市场总存量的43%。由于市场对浮动利率债券的长期性、短期性认识不一,导致对浮动利率债券收益和风险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有必要对浮动利率债券的收益和风险作一分析。 一,浮动利率债券的定价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工具不充足,债券定价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等各方面原因,使我国的浮动利率债券与国外的同类债券相比在定价过程中有所区别。 1、浮动利率债券在发行市场中的定价过程 国外浮动债券发行定价的基础利率主要参考指标有银行贷款利率(如LIBOR,HIBOR等)及物价指数/通胀率,其中以LIBOR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债最为普遍。任何浮息债的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及派息率(Coupon)都由基础利率 (Reference Rate)和利差(Spread)两部分组成,利差包括基本利差(或派息利差)和收益率利差。基本利差由投标参与者在发行日通过自由竞标确定。基本利差一经确定则在债券到期前固定不变。尽管在债券发行日收益率利差与基本利差相等,收益率利差在债券到期前每时每刻可发生变化。至于利差反映何种市场预期的变化则由某种浮息债的特性而定。 以LIBOR为基础利率的浮息债为例,其基础利率反映(银行)利率(Interest Rate)水准,除下一期的利率外,市场每时每刻都在买卖中预测其未来利率走势;LIBOR利差(LIBOR Spread) 表示的是发债主体与信用最好的商业银行的信用差,所以LIBOR利差通常也称为信用利差(Credit Spread),其利差变化与市场利率(Interest Rate)相关性较弱。既在一个发债主体在信用没有发生变化的前题下,其各期浮动利率债券的利差保持基本不变或小幅变动。 目前我国浮动利率债券的基础利率是由央行确定的银行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目前为1.98%),基本利差(派息利差)是在债券拍卖发行中由承销商通过自由竞标最终确定。基本利差反应在债券发行日投资者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与目前短期利率的差别);而收益率利差反映的是同样的预期,即对未来利率的预

我国利率变动的因素

我国利率变动的因素 而利率的变动是由哪一些因素引起的呢?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我国利率变动的因素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我国利率变动的因素利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 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相反,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资金供求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 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 一般地,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果将促进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 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决定性作用。 物价变动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这种关心使得从事经营货币资金的银行必须使吸收存款的名义利

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吸收存款;同时也必须使贷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获得投资收益。 所以,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国际经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通过改变中国的资金供给量影响中国的利率水平;②中国的利率水平还要受国际间商品竞争的影响;③中国的利率水平,还受国家的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政策因素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例如,建国后至十年动乱期间,中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以稳定物价、稳定市场。 1978年以来,对一些部门、企业实行差别利率,体现出政策性的引导或政策性的限制。 可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不是完全随着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它还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受国家的控制和调节。 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①平均利润率。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十章讲义7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https://www.doczj.com/doc/1e15196114.html,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十章讲义7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四、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间进行选择时应考虑的事项(理解,应对选择题) (1)对未来利率变动的预期。如果预期利率将要下降,那么对于借款者来说,浮动利率更有吸引力。 (2)贷款或投资的期限。与长期贷款或投资相比,短期贷款或投资的利率变动更易预测; (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的差额; (4)公司政策和风险偏好; (5)利率敞口的当前水平及组合。 固定利率工具和浮动利率工具的适当组合,能够确保利率敞口的多样性,并成为“天然的避险工具”。 五、利率风险的管理办法(掌握) 降低利率风险的常见方法包括:(1)平滑法:维持固定利率借款与浮动利率借款的平衡;(2)匹配法:使具有共同利率的资产和负债相匹配;(3)远期利率协议;(4)现金余额的集中;(5)利率期货;(6)利率期权;(7)利率互换。 1.远期利率协议 企业与银行间就未来的借款或银行存款的利率达成的协议。 ●借款的情况下: 如果实际利率被证实高于双方商定的利率,那么银行将向公司支付差额(实际利率与协议利率之间的差额)。 如果实际利率低于商定利率,那么企业将向银行支付差额(实际利率与协议利率之间的差额)。 ●存款的情况下: 如果实际利率高于商定利率,那么企业将向银行支付差额(实际利率与协议利率之间的差额)。 如果实际利率被证实低于双方商定的利率,那么银行将向公司支付差额(实际利率与协议利率之间的差额)。 【例10-4】假设一家公司尚有1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未还清,利率每隔6个月予以重新设定,利息的偿还期限是每6个月的期末。现在离下一次重置利率的时间只剩3个月,但公司预计利率可能在此期间内上升。当前这6个月的利率为6%,而签订6个月远期利率协议时,资金管理部门争取到6.3%的远期利率。执行这一 协议后,资金管理部门将利率锁定在6.3%。 [答疑编号3953100901] ●如果利率如预期上升至7%,该公司的利率支出将降低,原因是,虽然公司现在要按照7%的利率支付利息,但是其远期利率协议的对手方将向其支付7%与6.3%之间的利息差额。(实际操作流程为:该公司按照7% 向贷款行支付利息,同时,从远期利率协议的对手方获得7%与6.3%之间的利息差额。) ●如果利率降至6%,那么,尽管贷款利率较低,但该公司将仍需按照6.3%的实际利率支付利息,并且需 要支付远期利率协议的对手方6%与6.3%之间的利息差额。(此处教材有误:应为按6%支付利息,但需要补偿 银行6%和6.3%之间的差额。)(实际操作流程为:该公司按照6%向贷款行支付利息,同时,向远期利率协议 的对手方支付6%与6.3%之间的利息差额。) 缺点:通常只面向大额贷款。而且,一年以上的远期利率协议很难达成。 优点:能够保护借款人免受利率出现不利变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借款人同样不能从有利的市场利率变动中获益。 【小结】远期货币合同与远期利率合同的区别: 远期货币合同如果进行实物交付则无需结算差额,远期利率合同需结算差额(双向结算) 2.子公司现金余额的集中 【好处】:

固定收益证券-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固定收益证券概述 1.固定收益证券与债券之间是什么关系? 解答:债券是固定收益证券的一种,固定收益证券涵盖权益类证券和债券类产品,通俗的讲,只要一种金融产品的未来现金流可预期,我们就可以将其简单的归为固定收益产品。 2.举例说明,当一只附息债券进入最后一个票息周期后,会否演变成一个零息债券? 解答:可视为类同于一个零息债券。 3.为什么说一个正常的附息债券可以分拆为若干个零息债券?并给出论证的理由。 解答:在不存在债券违约风险或违约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将附息债券不同时间点的票面利息视为零息债券。 4.为什么说国债收益率是一国重要的基础利率之一。 解答:一是国债的违约率较低;二是国债产品的流动性在债券类产品中最好;三是国债利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货币政策的走向,是衡量一国金融市场资金成本的重要参照。 5.假如面值为100元的债券票面利息的计算公式为:1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2+50个基点-1年期国债利率,且利率上限为5%,利率下限为4%,利率每年重订一次。如果以后5年,每年利率重订日的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如表1.4所示,计算各期债券的票面利息额。 表1.4 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 解答: 第1次重订日 计算的债券的票面利率为:1.5%×2+0.5%-2.5%=1%,由于该票面利率低于设定的利率下

限,所以票面利率按利率下限4%支付。 此时,该债券在1年期末的票面利息额为100×4%=4元 第2次重订日 计算的债券的票面利率为:2.8%×2+0.5%-3%=3.1%,由于该票面利率低于设定的利率下限,所以票面利率仍按利率下限4%支付。 此时,该债券在2年期末的票面利息额为100×4%=4元 第3次重订日 计算的债券的票面利率为:4.1%×2+0.5%-4.5%=4.2%,由于该票面利率介于设定的利率下限和利率上限之间,所以票面利率按4.7%支付。 此时,该债券在3年期末的票面利息额为100×4.2%=4.2元 第4次重订日 计算的债券的票面利率为:5.4%×2+0.5%-5.8%=5.5%,由于该票面利率高于设定的利率上限,所以票面利率按利率上限5%支付。 此时,该债券在4年期末的票面利息额为100×5%=5元 第5次重订日 计算的债券的票面利率为:6.7%×2+0.5%-7.0%=6.9%,由于该票面利率高于设定的利率上限,所以票面利率按利率上限5%支付。 此时,该债券在1年期末的票面利息额为100×5%=5元 6.某公司拟发行固定利率8%的债券,面值为1000万元,但由于市场的变化,投资者改成发行浮动利率和逆浮动利率两种债券,其中浮动利率债券的面值为400万元,逆浮动利率债券的面值为600万元,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按照下面的公式确定: 1 month Libor+3% 假定债券都是按照面值发行,请根据以上信息确定逆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确定方法,并给出浮动利率债券与逆浮动利率债券的顶和底。 解答: 若债券都按照面值发行,则根据现金流匹配原则和无套利原理,浮动利率和逆浮动利率每一期的票面利息额之和应等于固定利率的票面利息,因此,现金流应满足:

贷款利率理论争议分类浮动利率的优缺点相关法律知识分析 - 九问网

贷款利率理论争议分类浮动利率的优缺点相关法律知识分析 导读:贷款利率理论争议分类浮动利率的优缺点相关法律知识分析文章为您提供贷款利率理论争议的相关内容,并有专业债权债务纠纷律师为你提供债权债务法律解答。 九问网上律师在线咨询为您提供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的通知以及贷款利率理论争议法律知识,如果您遇到债权债务方面的问题可以进行法律咨询在线. 想知道更多有效的法律知识,帮助你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吗?快来看看吧。 一、贷款利率理论争议 关于长期利率的确定有着不同的解释: 完全预期理论认为对未来短期利率的完全预期是形成长期利率的基础,如果预期未来短期利率趋于上升,则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反之亦反。完全预期理论最重要的假设前提是不同期限证券的完全替代性,这一点引起很大争议。市场分割理论认为投资者和借款者都有期限偏好,不同的期限需求将金融市场分割,各自有不同的供给与需求条件,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是由各自的市场条件所决定,即不同期限证券的替代是有局限性的,不是完全替代关系。流动贴水理论则认为长期利率水平高于短期利率,其原因在于必须对流动性和风险加以补偿。实际上,长期利率水平一般是高于短期利率的。 贷款利率分类 按照货币资金借贷关系持续期间内利率水平是否变动来划分,贷款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利率。借贷双方可以在签订借款协议时就规定利率可以随物价或其他市场利率等因素进行调整。浮动利率可避免固定利率的某些弊端,但计算依据多样,手续繁杂。 中国曾一度实行过的对中长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贴补的办法就是浮动利率制的一种形式。 利率按市场利率的变动可以随时调整。常常采用基本利率加成计算。通常将市场上信誉最好企业的借款利率或商业票据利率定为基本利率,并在此基础上加0.5至2个百分点作为浮动利率。到期按面值还本,平时按规定的付息期采用浮动利率付息。 1、利率的变动可以灵敏地反映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 2、借贷双方所承担的利率变动的风险较小; 3、便于金融机构及时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调整其资产负债规模; 4、有助于中央银行及时了解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优缺点: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各有其优缺点。固定利率便于借方计算成本,浮动利率可以减少市场变化的风险,但不便于计算与预测收益和成本。

浮动利率债券定价的理论与实践

浮动利率债券定价的理论与实践 速达客 一、债券定价在债券投资分析中的基础性地位 债券市场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债券看成资本市场的一种商品,债券市场就是这种商品买卖流通的场所。显然,对主要的商品确定合理的价位是市场的重要功能。债券定价就是为债券市场流通的债券品种计算合理的价位,这是债券分析的核心内容,也是相关分析方法的主要基础。 债券定价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同时间同市场的真实数据(报价数据、交易数据、结算数据等)构造尽量准确的市场期限结构曲线,根据这一曲线估算出市场上数据不充分的债券的估计价格。 目前国内债券市场的定价理论尤其是浮动利率债券的定价理论研究还不成熟,不能满足广大投资人的需要。鉴于债券定价在债券分析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中国债券市场的特殊性,本文对浮动利率债券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理解国内市场的浮动利率债券定价的新思路。同时,以国开行浮动利率债券240203的发债结果预测为例说明这一思路指导下的定价方法。 二、国内浮动利率债券的特殊性分析 国内浮动利率债券的派息率计算与国际市场有很大区别,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由基础利率L 和基本利差S 两部分组成。在国际市场上基础利率一般是相关的市场利率,而基本利差则代表了发债人的信用差。在国内市场上基础利率采用一年期定存利率,从而在浮动利率债券定价中引入了非市场化的因素。 假设存在一个市场化的基础利率L 0,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招标,发债招标的结果为基本利差S 0,则当期的票面利率为: 00S L PMLL += (1) 同时以当前定存利率D 0为基础进行招标,结果的基本利差为S1,则当期的票面利率为: 10S D PMLL += (2) 因为招标利率基础的不同不会影响结果的当期利率,从而得到: )(0001D L S S -+= (3) 可见当前的招标结果利差中,不仅包含发债人的信用差(S 0),还包含了发债当日对应市场利率与一年定存利率的差值(L 0 - D 0),后者是一个随着市场变化的量,但却被固定为发债当日的具体值,并且贯穿债券交易的生命周期。这就是为何国内市场中的浮动利率债券在每个利率确定日价格不能回到票面价格(100元)的原因。 假设在利率确定日,银行定存利率为D 1,市场利率基准变为L 1,则在正常情况下,新的派息率为L 1+S 0,对应价格为100元。现在派息率为: 000111D L S D S D PMLL -++=+= (4)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利弊 国际金融学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利弊 固定与浮动汇率只是两种不同的汇率制度,无所谓对错或优劣之分。在某个阶段、相对某个经济结构,固定汇率可能比浮动汇率更适合。但在另一个阶段、另一种经济结构下,浮动汇率可能更合适。笼统的讲,两种汇率制的优缺点很明显。国定汇率制,它的优点是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很稳定,而缺点则是此时汇率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而且它还牺牲了内部的平衡,也很容易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同样,浮动汇率制的优点是汇率能发挥其在国际收支中的经济杠杆作业,而且,只要国际收支失衡不是太严重,就不会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的实现,此外,它还减少了对储备的需求,是逆差国避免了外汇储备的流失。当然,主要缺点是汇率频繁与剧烈地波动,使国际经济交易的经济主体难以核算成本和利润,并使他们面临外汇风险损失,从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样的,为外汇投机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这必然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与混乱。 上面只是对两种汇率的总的看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看法。在社会上,对两种汇率制也存在争执:固定汇率制度的最大好处是政府帮助个人及企业消除了汇率风险,降低了国际贸易及投资的交易成本。二次大战后,由凯恩斯等经济学家设计的国际货币体系,包括监督执行这一体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是一个固定汇率制度。由蒙代尔倡导的欧元体系在欧盟各国之间也是一个固定汇率制度。港币与美元的挂钩及人民币与美元在1994-2005年期间的挂钩,也属于固定汇率制度。显然,固定汇率制度对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功不可没。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固定汇率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帮助建立一个更符合市场规律的相对价格体系。在计划经济里,工资及吃、住、行、教

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 目录 定义 简介 浮动利率的特点 展开 定义 简介 浮动利率的特点 展开 编辑本段定义 浮动利率是一种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根据借贷双方的协定,由一方在规定的时间依据某种市场利率进行调整,一般调整期为半年。浮动利率因手续繁杂、计算依据多样而增加费用开支,因此,多用于3年以上的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贷。按照货币资金借贷关系持续期间内利率水平是否变动来划分,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利率。借贷双方可以在签订借款协议时就规定利率可以随物价或其他市场利率等因素进行调整。浮动利率可避免固定利率的某些弊端,但计算依据多样,手续繁杂。中国曾一度实行过的对中长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贴补的办法就是浮动利率制的一种形式。利率按市场利率的变动可以随时调整。常常采用基本利率加成计算。通常将市场上信誉最好企业的借款利率或商业票据利率定为基本利率,并在此基础上加0.5至2个百分点作为浮动利率。到期按面值还本,平时按规定的付息期采用浮动利率付息。[1]编辑本段简介 银行等金融机构规定的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的利率。高于基准利率而低于最高幅度(含最高幅度),称利率上浮,低于基准利率而高于最低幅度(含最低幅度),称利率下浮。在西方国家,基准利率是风险最小,流动性最大的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在最高和最低浮动利率范围内,各银行利率的加码幅度高低不一。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某一级行、处或专业银行在法定利率水平上和规定幅度内根据不同情况上下浮动,目的是充分发挥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以便把正常的资金需要和不正常的资金占用区别开来,把利率杠杆作用与“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原则结合起来。1987年,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在20%的幅度内浮动,1988年又扩大到30%,流动资金及固定资产几乎全部项目的贷款利率都可以上浮。1990年2月规定只有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可以上浮20%。同年3月21日起,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不仅可以上浮20%,而且可以下浮10%,并经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审批后即可执行。浮动利率大体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务院授权,在一定幅度内拥有

浮动汇率优缺点

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 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围之内。这种制度下的汇率是在货币当局调控 之下,在法定幅度内进行波动,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浮动汇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相对于固定汇率制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的上下波动幅度,也不承担维持汇 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自由浮动。在这一制度下,外汇完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特殊商品,汇率成为买卖这种商品的价格。 不同的汇率制度在面对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经济产生影响的时候表现不同。一般而言,选择浮动汇率,主要由市场力量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而选择固 定汇率,则需要政府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 “三元悖论”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 可能同时达到,只能同时达到两个。事实上各国也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 两个目标。 目前,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好处是: (1)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浮动的汇率可以帮助减缓外部的冲击; (3)干预减少,汇率将由市场决定,更具有透明性; (4)不需要维持巨额的外汇储备。 但是人们对浮动汇率也有一些顾虑: (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往往会出现大幅过度波动,可能不利于贸易和 投资; (2)由于汇率自由浮动,人们就可能进行投机活动; (3)浮动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管理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满足这些要求。 固定汇率制度的好处是: (1)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将降低; (2)汇率可以看作一个名义锚(nomina l a n c h o r ),促进物价水平和 通货膨胀预期的稳定。 但固定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

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的比较及利弊

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的比较及利弊 辛冬玥 12614107 一、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利率。借贷双方可以在签订借款协议时就规定利率可以随物价或其他市场利率等因素进行调整。根据借贷双方的协定,由一方在规定的时间依据某种市场利率进行调整,一般调整期为半年。浮动利率因手续繁杂、计算依据多样而增加费用开支,因此,多用于3年以上的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贷。 浮动利率可避免固定利率的某些弊端,但计算依据多样,手续繁杂。 中国曾一度实行过的对中长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贴补的办法就是浮动利率制的一种形式。 利率按市场利率的变动可以随时调整。常常采用基本利率加成计算。通常将市场上信誉最好企业的借款利率或商业票据利率定为基本利率,并在此基础上加0.5至2个百分点作为浮动利率。到期按面值还本,平时按规定的付息期采用浮动利率付息。 在中国,浮动利率已成为利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的种类有:①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②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包括城乡信用社)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③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及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分行向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贴现率可按同档次利率上下浮动5~10%;④各档次的地方企业债券可比照同档次储蓄存款利率上浮,1991年以前,上浮40%,从1991年开始上浮20%;⑤定活两便储蓄按同期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打9折计息; ⑥对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按同期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上浮;⑦愈期贷款,挤占挪用贷款利率分别在原利率基础上上浮20%和30%。 二、固定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不随物价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调整的利率。固定利率在稳定的物价背景下便于借贷双方进行经济核算,能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较为确定的融资成本预期。但若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固定利率有利于借款人而不利于贷款人。

固定收益证券计算题

计算题 题型一:计算普通债券的久期和凸性 久期的概念公式:t N t W t D ∑=?=1 其中,W t 是现金流时间的权重,是第t 期现金流的现值占债券价格的比重。且以上求出的久期是以期数为单位的,还要把它除以每年付息的次数,转化成以年为单位的久期。 久期的简化公式:y y c y c T y y y D T +-+-++-+= ]1)1[() ()1(1 其中,c 表示每期票面利率,y 表示每期到期收益率,T 表示距到期日的期数。 凸性的计算公式:t N t W t t y C ?++= ∑=1 2 2 )()1(1 其中,y 表示每期到期收益率;W t 是现金流时间的权重,是第t 期现金流的现值占债券价格的比重。且求出的凸性是以期数为单位的,需除以每年付息次数的平方,转换成以年为单位的凸性。

例一: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8%的3年期债券,半年付息一次,下一次付息在半年后,如果到期收益率(折现率)为10%,计算它的久期和凸性。 每期现金流:42%8100=?= C 实际折现率:%52 % 10= 即,D=5.4351/2=2.7176 利用简化公式:4349.5% 5]1%)51[(%4%) 5%4(6%)51(%5%516=+-+?-?++-+= D (半年) 即,2.7175(年) 36.7694/(1.05)2=33.3509 ; 以年为单位的凸性:C=33.3509/(2)2=8.3377

利用凸性和久期的概念,计算当收益率变动1个基点(0.01%)时,该债券价格的波动 ①利用修正久期的意义:y D P P ??-=?*/ 5881.2% 517175 .2*=+= D (年) 当收益率上升一个基点,从10%提高到10.01%时, %0259.0%01.05881.2/-=?-≈?P P ; 当收益率下降一个基点,从10%下降到9.99%时, %0259.0%)01.0(5881.2/=-?-≈?P P 。 ②凸性与价格波动的关系:()2*2 1/y C y D P P ???+??-=? 当收益率上升一个基点,从10%提高到10.01%时, %0259.0%)01.0(3377.82 1 %01.05881.2/2-=??+?-≈?P P ; 当收益率下降一个基点,从10%下降到9.99%时, %0676.0%)01.0(3377.82 1 %)01.0(5881.2/2=??+-?-≈?P P 又因为,债券价格对于收益率的降低比对收益率的上升更加敏感,所以凸性的估计结果与真实价格波动更为接近。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答: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 一.从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上来看 1.简单性 当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时,只需要对汇率这一个变量进行调整,让 本币贬值就行; 2.自发性 当国际收支失衡是,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动会是货币自动的贬值或 升值,从而对国际收支进行自发调节,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政策乃至强制 措施 3.微调性 汇率可以根据国际收支的变化进行连续微调,避免经济急剧波动 4.稳定性 由于汇率随时都在进行调整,政府也不承诺维持某一固定水平,投机性 资金不容易找到汇率被明显高估或低估的投机机会。 二.从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来看 1.政策自主性 货币政策可以从对汇率政策的依附中解脱出来,让汇率自发调节实现外 部平衡,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专注于实现内部均衡。 2.政策纪律性 浮动汇率制可以防止货币当局对汇率政策滥用。 3.政策效力的放大性 由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是有效

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较为有效,两者效力不同,但是,在经 济和金融市场较为发达是,往往货币政策较为有效。 三.从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来看 1.对国际投资贸易等活动的影响 浮动汇率制下,政府不需要采取各种管制措施,可以推动经济自由化, 促进国际间经济往来。 2.对国际政策协调的影响 汇率大幅度波动往往会引起各国的关注,进而形成国际间的协商,加强 各国的政策协调。 浮动汇率制度的缺点: 一.从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上来看,仅仅通过汇率自由变动调节国际收支是不合理的,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是由于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导致成本过高,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那么,贬值在短期是有效的,但在长期是不利的。 二.汇率变动未必会按照平衡国际收支的方向进行调节,如果CA账户赤字,但又大量资金内流KA账户大量顺差,本币不但不贬值,反而会升值,进而加剧国际收支逆差。 三.投机者往往是不理性的,由于“羊群效应”的存在,外汇市场上交易者往往在价格上涨时买进外汇,价格下跌时卖出外汇,扩大外汇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幅度。 四.完全听任汇率变动是不可能的,政府必须把汇率波动维持在一定范围,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

债券收益率计算公式

债券收益率计算公式 具体的债券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对处于最后付息周期的附息债券(包括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贴现债券和剩余流通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到期收益率采取单利计算。计算公式为(1): (1) 其中:y为到期收益率; PV为债券全价(包括成交净价和应计利息,下同); D为债券交割日至债券兑付日的实际天数; FV为到期本息和。 其中: 贴现债券FV=100,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FV=M+N×C, 附息债券FV=M+C/f;M为债券面值;N为债券偿还期限(年);C为债券票面年利息;f为债券每年的利息支付频率。 上述公式同样适用于: 计算债券回购交易中的回购利率,不过其中FV为到期结算本息和,PV为首期结算金额,D为回购天数。 2、剩余流通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采取复利计算。计算公式为(2):

(2) 其中:y为到期收益率; PV为债券全价; M为债券面值; L为债券的剩余流通期限(年),等于债券交割日至到期兑付日的实际天数除以365。 3、剩余流通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采取复利计算。计算公式为(3): (3) 其中:y为到期收益率; PV为债券全价; C为债券票面年利息; N为债券偿还期限(年); M为债券面值; L为债券的剩余流通期限(年),等于债券交割日至到期兑付日的实际天数除以365。 4、不处于最后付息周期的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的到期收益率采取复利计算(4)。 (4)

其中:y为到期收益率; PV为债券全价; f为债券每年的利息支付频率; W=D/(365÷f), D为从债券交割日距下一次付息日的实际天数; M为债券面值; n为剩余的付息次数; C为当期债券票面年利息, 在计算浮动利率债券时,每期需要根据参数C的变化对公式进行调整。 上述计算中,除了回购利率以外都是以到期收益率来衡量投资者的债券投资收益。到期收益率是在假设投资者持有债券到期的情况下衡量其债券投资收益的,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用持有期收益率来衡量持有到期前投资者买卖债券的收益。 如持有债券期间没有发生付息,则计算公式与回购利率计算公式相同,其中PV为债券买入全价,FV为债券卖出全价,D为持有债券天数; 如持有债券期间发生付息,计算公式详见附2。 其中:y为持有期收益率; PV为债券买入全价, FV为债券卖出全价; f为债券每年的利息支付频率; W=D/(365÷f), D为从债券买入交割日距下一次付息日的实际天数; v=d/(365÷f),

浮息债定价

财汇算法 6、有效利差(Effective Margin) 有效利差指标衡量浮动利率债券在债券存续期内可能获得的收益率超出基准利率的平均差额。计算时采用试算法,具体步骤: (1)假定未来基准利率不变基础上计算出未来现金流; (2)假定一个息差,对未来现金流进行贴现(贴现率=基准利率+假定息差),计算债券理论价格; (3)比较债券当前价格和债券理论价格差异,如果相同,则表明假定的息差即为有效利差,如果不同,需要重复上述操作(2)直至价格相同为止。 有效利差亦可以采用到期收益率减基准利率公式计算得到。 北方之星浮息债算法 中国市场浮动利率债券的特殊性 中国市场上发行的浮动利率券与国际市场上常见的浮动利率债券有重要区别。国际市场上,浮动利率债券一般是以市场利率(例如LIBOR利率)为基准的。利率的波动对价格的影响大部分被浮动机制抵消,浮息券可以等同于一支剩余期限为下一个现金流期限的固定利率债券。 中国的浮动利率券,很大一部分是以银行利率为基准的。这就意味着浮动利率债券票面利率的浮动机制只能抵消中央银行调息所带来的变化。在中央银行不调息的时间里,市场本身由于资金供求关系等其它因素导致的市场利率变化,就没有被抵消。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市场的浮动利率债券分析不能直接套用国外浮息券的分析方法,而需要做不同的分析 国内浮动利率债券浮息方式 浮动利率债券的现金流由基准利率和基本利差两部分组成。 目前浮动利率债券的基准利率有两种: (1)银行利率; (2)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7天回购日加权利率。 浮动利率债券利率浮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每个付息日为利率调整基准日;即每个付息周期的起息日的基准利率决定了该付息周期的现金流金额;目前市场上浮动利率债券主要以这种方式进行利率调整;

利率浮动理财产品定价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日益完善,国内居民可投资资产和投资渠道逐步扩张,理财业务的需求强烈。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商业银行迫切需要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转型。2005年银监会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商业银行理财的监管文件,完善了银行理财业务管理框架,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和数量开始快速增长。 本文以财富管理市场的迅速发展为研究背景,对占据理财市场最大份额的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研究。借鉴国内外研究文献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定价方法和理论定价模型进行比较,运用BD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指收益挂钩于标的资产表现的理财产品,其收益包括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两个部分。固定收益部分类似于存款或零息债券,浮动收益部分类似于衍生品合约。根据挂钩资产的不同,分为股票、汇率、利率、商品以及信用型结构性理财产品等。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反向利率挂钩浮动型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定价,在对结构性产品各部分进行分解的基础上,通过现金流折现的方法对固定收益部分进行定价,运用BDT模型对期权部分进行定价,考察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发行价的偏差。 首先,论文概括了利率结构化产品的相关理论,包括:产品的主要分类和特征,利率结构化产品发展的历程和现状;然后对利率结构化产品定价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和归纳,内容主要涉及利率均衡模型、无套利模型和市场模型等重要的定价方法;最后对反向利率浮动型结构化产品的定价进行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部分,选择了比较常见的反向利率挂钩浮动型产品进行定价研究。选择了荷兰银行(ABNAmro)等12家世界知名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反向浮动型产品为对象来研究浮动型产品的定价,该类产品的收益所依赖的参考利率就是一个单向的发散空间,也就说只有当产品挂钩的参考利率突破所设定的“利率界线”时,产品才产生收益。文章实证选择的产品为2009年3月发行的一款反向浮动利率挂钩产品,该产品期限为5年,标的为3个月美元Libor,在此基础上以BDT模型为基准,运用MATLAB等工具,结合伊藤定理并将时变波动率引入BDT模型,构建时变波动率下的BDT模型利率二叉树,对反向浮动利率挂钩产品进行定价。 最后本文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目前结构性产品发展中的不足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反向浮动利率挂钩BDT模型结构性产品

如何为浮动利率债券定价_陈力峰

金融时报/2002年/06月/01日/ 如何为浮动利率债券定价 陈力峰 从1999年开始,我国浮动利率债券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1年底,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81个债券品种中,有33个浮动利率债券,占总数的41%。而2001年前11个月发行的32个新债中,浮动利率债券就有9个。可以预见,浮动利率债券将在债券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目前市场对浮动利率债券的定价缺乏统一和准确的认识。一般将当前年份的利率水平作为以后所有年份的利率水平,然后参照相同剩余期限的固定利率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计算出浮动利率债券当前的理论价格。这种算法的缺陷在于,如果未来利率逐步升高,则此算法将低估浮动利率债券的价格;反之,则会出现高估的情况。 按照教科书的方法,如果要为浮动利率债券精确定价,则需要利用不同剩余期限的固定利率债券的市场成交价格剥离出一个零息债券的收益率期限结构,然后再推算出未来各年的远期一年期资金收益率,确定出各个年份的利息支付,然后按照标准的债券定价公式算出浮动利率债券的理论定价。这种算法需要一个流动性很强的现券市场,而且各个剩余期限的固定利率债券品种都要有交易。这对当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我国债券市场来说,确实存在不小的难度。特别是对于远期收益率的估计,某些学者使用回归外推的方法,其预测的准确性很难保证。 本文根据浮动利率债券特性,将浮动利率的未来现金流进行分解,推导出一个基于固定票面利差的定价计算方法。 一、浮动利率债券未来现金流的分解 标准的浮动利率债券每年的利息支付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根据每年一年期资金收益率确定的当年票面基准利率r,二是每年固定不变的、在债券发行时确定的票面利差d。在浮动利率债券的兑付日,还有一个一次性的现金流,即债券面值,我们假定为100元。 我们将浮动利率债券所有期限的现金流分解成两个部分:现金流C1,由每年变化的r和兑付日支付的债券面值100元构成;现金流C2,由每年不变的票面利差d构成。这样分解之后,标准的浮动利率债券就被分解为一只没有票面利差的浮动利率债券和一个固定的年金现金流。这两个部分的现值之和PV(C1+ C2),正好就是浮动利率债券的理论价格。 二、各个现金流现值和理论价格的计算 1.无利差浮动利率债券C1的现值推导 我们首先假定浮动利率债券每个付息周期的基准利率r由该周期定息日当天的市场一年期资金收益率决定,这一假定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在国内由于一年期的市场资金收益率都是以一个相对稳定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基准,因此这一假定也是合理的。 其次我们假定每个付息周期的定息日都为该付息周期的第一天,也就是说,在前一日将上个付息周期的利息支付之后,第二天按照市场一年期资金收益率确定新的付息周期的基准利率。 我们从最后一个付息周期末的现金流开始向前推导。最后一个付息周期的期末现金流为100+100*rn,其中rn为最后一个付息周期的定息日确定的基准利率。那么在最后一个付息周期的定息日,由于资金的收益率就是rn,因此该无利差浮动利率债券在最后一个付息周期的定息日的现值就应该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