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每日一练 第三讲 《代数式》(含答案)

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每日一练 第三讲 《代数式》(含答案)

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每日一练 第三讲 《代数式》(含答案)
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每日一练 第三讲 《代数式》(含答案)

2020年数学中考复习每日一练

第三讲《代数式》

一.选择题

1.下面的计算正确的是()

A.2a3﹣a3=a3B.a2+a3=a5C.2a+2b=2ab D.4a﹣3a=1 2.下列去括号或括号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A.2a﹣(5b﹣c)=2a﹣5b﹣c B.3a+5(2b﹣1)=3a+10b﹣1

C.4a+3b﹣2c=4a+(3b﹣2c)D.m﹣n+a﹣2b=m﹣(n+a﹣2b)

3.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运算输出的结果为2的是()

A.x=﹣1,y=﹣1 B.x=5,y=﹣1 C.x=﹣3,y=1 D.x=0,y=﹣2 4.在﹣1,0,1,2,3,4这六个数中,能使代数式x(x+1)(x﹣2)(x﹣6)的值为零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5.笔记本的单价是m元,钢笔的单价是n元,甲买3本笔记本和2支钢笔,乙买4本笔记本和3支钢笔,买这些笔记本和钢笔,甲和乙一共花了多少元?()

A.7m+5n B.5m+7n C.6m+6n D.7n+5m

6.观察下列等式:

①1=12

②2+3+4=32

③3+4+5+6+7=52

④4+5+6+7+8+9+10=72

请根据上述规律判断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1009+1010+…+3026=20172

B.1009+1010+…+3027=20182

C.1010+1011+…+3028=20192

D.1010+1011+…+3029=20202

7.已知代数式﹣x+3y的值是2,则代数式2x﹣6y+5的值是()

A.9 B.3 C.1 D.﹣1

8.已知a﹣b=﹣1,则2b﹣2a﹣(a﹣b)3的值是()

A.﹣1 B.﹣3 C.3 D.2

9.观察一列数:﹣1,3,﹣5,7,﹣9,11,﹣13,……按照这列数的排列规律,你认为第n个数应该是()

A.2n﹣1 B.(﹣1)n+1(2n﹣1)

C.(﹣1)n﹣1(2n﹣1)D.(﹣1)n(2n﹣1)

10.按如图程序计算,当输入x=2时,输出结果是()

A.19 B.20 C.21 D.22

11.某企业去年的年产值为a亿元,今年比去年增长了x%,如果明年还能按今年这个速度增长,则该企业明年的年产值为()亿元.

A.2ax% B.2a(1+x%)C.a(1+x%)2D.a(1+x%)12.下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一组图形,其中图形①中共有2个小三角形,图形②中共有6个小“三角形,图形③中共有11个小三角形,图形④中共有17个小三角形,……,按此规律,图形⑧中共有n个小三角形,这里的n=()

A.32 B.41 C.51 D.53

二.填空题

13.若12a m﹣1b3与﹣a3b n是同类项,则mn=.

14.如果m﹣n=5,那么3m﹣3n﹣7的值是.

15.已知多项式4x2﹣3mx+2+m的值与m的大小无关,则x的值为.

16.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程序,输入和输出的结果如下表:

输入… 1 2 3 4 5 …

输出…a3…

当输入数据是n时,输出的结果是.

17.若单项式a m﹣1b2与的和仍是单项式,则n m的值是.

18.若单项式2a m b4与﹣3ab2n是同类项,则m﹣n=.

19.若﹣x2+2x+1=4,则2x2﹣4x+7的值是.

20.用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按如图9所示的规律拼图案,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拼下去,则第n个图案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三.解答题

21.计算

(1)计算:﹣23×

(2)

(3)先化简,再求值:已知=0,求:3(x﹣y)﹣2(x+y)﹣5(x﹣y)+4(x+y)+3(x﹣y)的值.

22.观察下列各式:;;;……

根据上面的等式所反映的规律,

(1)填空:=;=;

(2)计算:

23.窗户的形状如图所示(图中长度单位:cm),其中上部是半圆形,下部是边长相同的四个小正方形.已知下部小正方形的边长是acm.

(1)计算窗户的面积(计算结果保留π).

(2)计算窗户的外框的总长(计算结果保留π).

(3)安装一种普通合金材料的窗户单价是175元/平方米,当a=50cm时,请你帮助计算这个窗户安装这种材料的费用(π≈3.14,窗户面积精确到0.1).

24.一次性购物金额促销方案低于300元所购商品全部按九折结算不低于300元但低于600元所购商品全部按八折结算600元或超过600元其中前600元按八折结算,超过600元的部分按七折结算.

“双十一”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每年这一天成为全民的购物节.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某网店举办促销活动,方案如下表所示:

一次性购物金额促销方案

低于 300 元所购商品全部按九折结算

所购商品全部按八折结算不低于 300 元但低于 600

600 元或超过 600 元其中前 600 元按八折结算,超过 600 元的部分按七折结算(1)如果顾客在该网店一次性购物x元(x≥600),求实际付款多少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某顾客在该店两次购物的商品共计800元.若第一次购物商品的金额为a元(a>300),求该顾客两次购物的实际付款共多少元?(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5.元旦放假时,小明一家三口一起乘坐小轿车去探望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早上从家里出发,向东走了5千米到超市买礼物,然后又向东走了2.5千米到爷爷家,下午从爷爷家出发向西走了10千米到外公家,晚上返回家里.

(1)若小明家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用1各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请将超市,爷爷家和外公家的位置在下面数轴上分别用电A、B、C表示出来.

(2)超市和外公家相距多少千米?

(3)若小轿车每千米耗油0.08升,求小明一家从出发到返回家,小轿车的耗油量.

26.观察下面三行数:

﹣1,4,﹣9,16,﹣25,…;①

0,6,﹣6,20,﹣20,…;②

﹣2,3,﹣10,15,﹣26,…;③

(1)分析第一行数的排列规律,请用代数式表示第n个数.

(2)分析第②③行数分别与第①行数的关系.请用代数式表示每行的第n个数.

(3)取每行的第n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并求当n=100时的值.

27.数学问题:计算……+(其中m,n都是正整数,且m≥2,n≥1)探究问题:为解决上面的数学问题,我们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不断地分割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把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采取一般问题特殊化的策略来进行探究

探究一:计算+……+.

第1次分割,把正方形的面积二等分,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第2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而积继续二等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第3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二等分…

第n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最后二等分,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最后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根据第n次分割图可得等式:=1﹣.

探究二:计算.

第I次分割,把正方形的面积三等分,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第2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三等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第3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三等分…

第n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最后三等分,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最后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根据第n次分割图可得等式=1﹣.

两边同除以2,得=.

探究三:计算.

(1)仿照上述方法,画出第3次分割图,在图上标注阴影部分面积.(2)根据第n次分割图可得等式.

(3)所以=.

解决问题:计算.

(4)根据第n次分割图可得等式

(5)所以=

拓广应用:计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A、2a3﹣a3=a3,故此选项正确;

B、a2+a3,无法合并,故此选项错误;

C、2a+2b,无法合并,故此选项错误;

D、4a﹣3a=a,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2.解:A、2a﹣(5b﹣c)=2a﹣5b+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3a+5(2b﹣1)=3a+10b﹣5,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4a+3b﹣2c=4a+(3b﹣2c),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m﹣n+a﹣2b=m﹣(n﹣a+2b),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解:∵﹣1=﹣1,

∴输出结果是:

(﹣1)2﹣(﹣1)=2.

∵5>﹣1,

∴输出结果是:

5+(﹣1)2=6.

∵﹣3<1,

∴输出结果是:

(﹣3)2﹣1=8.

∵0>﹣2,

∴输出结果是:

0+(﹣2)2=4.

故选:A.

4.解:令x(x+1)(x﹣2)(x﹣6)=0,

∴x=﹣1、0、2或6,

∴在﹣1,0,1,2,3,4这六个数中,能使代数式x(x+1)(x﹣2)(x﹣6)的值为零的有3个:﹣1、0、2.

故选:B.

5.解:甲花的钱为:(3m+2n)元,

乙花的钱为:(4m+3n)元,

则甲和乙一共花费为:3m+2n+4m+3n=(7m+5n)元.

故选:A.

6.解:∵①1=12

②2+3+4=32

③3+4+5+6+7=52

④4+5+6+7+8+9+10=72

∴开头是1009的式子最后的数字是奇数,故选项A错误;

开头是1010的式子最后的数字是偶数,故选项D错误;

1009+1010+…+3027=()2=20182,而1009到3027有3027﹣1008=2019个数字,故这列数应该是开头数字是1009,最后的数字是3025,故选项B错误;

1010+1011+…+3028=()2=20192,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7.解:2x﹣6y+5=﹣2(﹣x+3y)+5,

当﹣x+3y的值是2时,

原式=﹣2×2+5=1,

故选:C.

8.解:2b﹣2a﹣(a﹣b)3=﹣2(a﹣b)﹣(a﹣b)3,

∵a﹣b=﹣1,

∴原式=﹣2×(﹣1)﹣(﹣1)3=2+1=3,

故选:C.

9.解:∵一列数:﹣1,3,﹣5,7,﹣9,11,﹣13,…,

∴这列数的第n个数为:(﹣1)n(2n﹣1),

故选:D.

10.解:当x=2时,==4<18,当x=4时,==20>18,输出;

故选:B.

11.解:由题意可得,

明年的年产值为:a(1+x%)2,

故选:C.

12.解:设第m个图形中有a m(m为正整数)个小三角形.

观察图形,可知:a

1=1+1=2,a

2

=(1+2)+3=6,a

3

=(1+2+3)+5=11,a

4

=(1+2+3+4)

+7=17,…,

∴a m=(1+2+…+m)+2m﹣1=+2m﹣1=m2+m﹣1(m为正整数),

∴n=a

8

=×82+×8﹣1=51.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解:∵12a m﹣1b3与﹣a3b n是同类项,

∴m﹣1=3,n=3,

解得m=4,n=3,

∴mn=4×3=12.

故答案为:12.

14.解:∵m﹣n=5,

∴3m﹣3n=15,

∴3m﹣3n﹣7=15﹣7=8,

故答案为8.

15.解:∵多项式4x2﹣3mx+2+m的值与m的大小无关,

∴4x2﹣3mx+2+m

=4x2+2+(﹣3x+1)m,

则﹣3x+1=0,

解得:x =. 故答案为:.

16.解: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当输入n 时,输出的结果为:

故答案为:.

17.解:∵a m ﹣1b 2与的和仍是单项式, ∴a m ﹣1b 2与

是同类项,

∴m ﹣1=2,n =2, 解得:m =3,n =2, ∴n m =23=8. 故答案为:8

18.解:由同类项的概念可知:m =1,2n =4, 解得:m =1,n =2, ∴m ﹣n =1﹣2=﹣1, 故答案为:﹣1. 19.解:∵﹣x 2+2x +1=4, ∴x 2﹣2x =﹣3,

∴2x 2﹣4x +7=2(x 2﹣2x )+7=2×(﹣3)+7=1. 故答案为1.

20.解:设第n 个图案中有a n 个等边三角形.

观察图形,可知:a 1=6,a 2=6+4=10,a 3=6+2×4=14,…, ∴a n =6+4(n ﹣1)=4n +2. 故答案为:(4n +2).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1.解:(1)原式=﹣8×

=﹣2+4

=2;

(2)原式=

=;

(3)∵=0,

∴x+2=0,y﹣=0,

解得x=﹣2,y=;

∴3(x﹣y)﹣2(x+y)﹣5(x﹣y)+4(x+y)+3(x﹣y)

=10(x﹣y)﹣7(x+y)

=10x﹣10y﹣7x﹣7y

=3x﹣17y

=3×(﹣2)﹣17×

=﹣6﹣

=.

22.解:(1)=,=,故答案为:,;

(2)

=()×()×()×…×()=×××…×

=.

23.(1)解:窗户的面积为:4a2+πa2 (m2).

(2)解:窗户的外框的总长为:6a+×2πa=6a+πa(m)

(3)解:当a=50cm,即:a=0.5m时,

窗户的总面积为:4a2+πa2=4×0.52+π×0.52=1+(m2).

取π≈3.14,原式=1+0.3925≈1.4(m2)

安装窗户的费用为:1.4×175=245(元).

24.解:(1)600×0.8+0.7(x﹣600)=(0.7x+60)元.

答:实际付款(0.7x+60)元.

(2)①当300<a≤500时,则300≤800﹣a<500,

购物实际付款:0.8×800=640(元);

②当500<a<600时,则200<800﹣a<300,

购物实际付款:0.8a+0.9(800﹣a)=(﹣0.1a+720)元;

③当600≤a<800时,则0≤800﹣a<200,

购物实际付款:0.8a+0.7(a﹣600)+0.9(800﹣a)=(﹣0.2a+780)元.故本次实际付款=.

25.解:(1)由题意得,

A:+5;

B:5+2.5=7.5;

C:7.5﹣10=﹣2.5;

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2)5﹣(﹣2.5)=7.5(千米).

答:超市和姥爷家相距7.5千米;

(3)(5+2.5+10+2.5)×0.08=1.6(升).

答:小轿车的耗油量是1.6升.

26.解:(1)∵﹣1,4,﹣9,16,﹣25,…,

∴第n个数为:(﹣1)n?n2;

(2)∵﹣1,4,﹣9,16,﹣25,…;①

0,6,﹣6,20,﹣20,…;②

﹣2,3,﹣10,15,﹣26,…;③

∴第②行第n个数为:(﹣1)n?n2+n,

第③行第n个数为:(﹣1)n?n2﹣1;

(3)取每行的第n个数,

则这三个数的和为:(﹣1)n?n2+[(﹣1)n?n2+n]+[(﹣1)n?n2﹣1]=(﹣1)n?3n2+n﹣1,当n=100时,

(﹣1)100?3×1002+100﹣1

=1×3×10000+100﹣1

=30000+100﹣1

=30099.

27.解:探究三:

(1)如图所示即为第3次分割图;

(2)第I次分割,把正方形的面积四等分,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第2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四等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第3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四等分

第n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最后四等分,

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最后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根据第n次分割图可得等式+++……+=1﹣.两边同时除以3得,

=﹣.

(3)所以=﹣.

故答案为:

=﹣,

﹣.

解决问题:

根据探究二,三可知:

(4)根据第n次分割图可得等式为:

+++…+=1﹣.

(5)所以=﹣.

故答案为: +++…+=1﹣,

﹣.

拓广应用:

+++…+

=1﹣+1﹣+1﹣+ (1)

=n×1﹣(+++…+)

=n﹣(﹣)

=n﹣+.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二、基本方法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2020中考数学重要知识点总汇

第1页,共24页 第2页,共24页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不…☉…要…☉…在…☉…密…☉…封…☉…线…☉…内…☉…作…☉…答……………… 中考数学复习重要知识点总汇 知识点一;实数的分为两类:有理数和无理数 1,有理数的表现形式有:整数 、 分数 、 有限小数 、 无限循环小数四种。 2,无理数的表现形式有: π 、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开方开不尽所得的数。( 如:33 060sin ) 知识点二;绝对值:(1)若?? ? ??≤-≥=)0) 0(a a a a a 则(则 (2)0≥a 知识点三;倒数:没有倒数。 ,的倒数是 0)0(1 ≠a a a 知识点四;平方根:,)0a a a a ,算术平方根是 的平方根是(±≥ 注意:4的平方根是( ),算术平方根是( ),立方根是( ) 知识点五;幂的运算: )0(10≠=a a 负整数指数幂:)0()1(1≠== -a a a a n n n 同底数幂乘法:n m n m a a a ??+, 幂的乘方:m n n m mn a a a )()(?? 积的乘方;m m m ab b a )(? 知识点六:乘法公式: 22))(b a b a b a -?-+( 因式分解的步骤: 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考虑用公式。十字相乘试一 试,最后是个乘积式。 知识点六:二次根式运算:a a =2 )0()(2≥=a a a 知识点七;特殊三角函数值: sin300=21=cos600 sin600=cos300= 2 3 sin450=cos4502 2= tan300= 3 3 tan6003= )0(-≠÷?a a a a n m n m 2222)b ab a b a +±?±(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 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 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 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 a 1 ;若ab=1? a 、

【3套试卷】中考数学

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2.如图,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它的主视图为 () A. B. C. D. 3.舌尖上的浪费让人触目惊心,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499.5亿千克, 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应表示为() A. B. C. D. 4. 年龄/岁131415161718 频数/人数268321 则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16岁、15岁 B. 15岁、14岁 C. 14岁、15岁 D. 15岁、15岁 5.将一副三角板(∠A=30°)按如图所示方式摆放,使得 AB∥EF,则∠1等于() A. B. C. D. 6.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某个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则这个函 数解析式为() A. B. C. D. 7.如图,圆锥体的高h=2cm,底面圆半径r=2cm,则圆锥体的全面积为 ()cm2. A. B. C. D.

8.如图,在物理课上,小明用弹簧秤将铁块A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 匀速向上提起,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则下图能反映弹簧秤 的读数y(单位:N)与铁块被提起的高度x(单位:cm)之间的函数关 系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9.分解因式:m2n-4mn+4n=______. 10.从-1,2,3,-6这四个数中任选两数,分别记作m,n,那么点(m,n)在函数y=图 象上的概率是______. 11.若方程组中x和y值相等,则k=______. 1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 实数a,c的值:a=______,c=______. 13.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如图,则kx+b>x+a的解 集是______. 14.如图,△ABC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2π,则⊙O的半径为 ______.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 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0,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可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 (1)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中考数学重点知识点

2015年中考数学最重要的几个核心考点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常数项是- 2.一次项系数为5,二次项系数为3 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顶点坐标是(3,-10).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sin60° cos60°= sin30° 2.sin260°+ cos260°= 1. 3.tan45°= 1. 知识点7:圆的基本性质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3.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6.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7.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9.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10.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知识点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 2.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3.弦切角等于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4.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5.垂直于半径的直线必为圆的切线. 6.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7.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三数学知识点第一章实数 重点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实数的运算 容提要 一、重要概念 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 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 2)有标准 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0) 常见的非负数有: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1/a(a1);B.1/a中,aa1时,1/aD.积为1。 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0时,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 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 奇数:2n-1

偶数:2n(n为自然数) 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代数定义: 几何定义:数a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 1.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 分配律) 3. 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 到右(如5 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三、应用举例(略) 附:典型例题 1. 已知:a、b、x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a│+│x-b│ =b-a. 2.已知:a-b=-2且ab0,(a0,b0),判断a、b的符号。 初三数学知识点第二章代数式 重点 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 容提要 一、重要概念 分类:

北京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全)

北京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全)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 2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 2.当x=3时,函数y= 3.当x=-1时,函数的值为的值为1. 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 2x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25.抛物线y=4(x-3)-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 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3 2. 2.sin260°+ cos2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1 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全) 5.cos60°+ sin30°= 1.

最新推荐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最新推荐中考数学 复习资料

第一章 实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 - 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0;若|a|=-a ,则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平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2、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 (a ≥0) 0≥a ==a a 2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 -a (a <0) a ≥0 3、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考点四、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 1、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写做n a 10?±的形式,其中101<≤a ,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考点五、实数大小的比较 1、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最值例练题目(有答案)

关于圆的最值问题练习以及解答 1.如图,⊙O 的直径为4,C 为⊙O 上一个定点,∠ABC=30°,动点P 从A 点出发沿半圆弧AB 向B 点运动(点P 与点C 在直径AB 的异侧),当P 点到达B 点时运动停止,在运动过程中,过点C 作CP 的垂线CD 交PB 的延长线于D 点. (1)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线段CD 长度的取值范围为 ; (2)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线段AD 长度的最大值为 . 解答: (1)是AB ⊙O 的直径, 90 ACB 60309090 ABC A P A , 都是弧BC 所对的圆周角 60 A P 在Rt 中,PCD CD=CP 3 42 CP 3432 CP (2) 中,PCD 30,90CPD PCD 点D 在已CB 为弦的圆⊙O ′(红弧线上)运动 当A,O ′,D 三点共线时AD 最长 连接CO ′,BO ′ CO ′B 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ABC 中, 90 ACB AB=4, ∠ABC=30° 3230 ? COS AB BC BO ′=DO ′=BC=32 D O C B A

∠ABC=30°,∠CBO ′=60° ∠ABO ′=90°′ 72)32(42222 BO AB AO A,O ′,D 三点共线时AD 最长 AD 最长为3272 2.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4,BC=3,点D 是平面内的一个动点,且AD=2,M 为BD 的中点,在D 点运动过程中,线段CM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解答:作AB 的中点E ,连接CE,EM,AD 在直角ABC 中, 90 ACB AC=4,BC=3 522 BC AC AB E 是AB 的中点 5.221 AB CE M 是DB 的中点 EM 是ADM 的中位线 12 1 AD EM EM CE CM CEM EM -CE 中, 在点D 运动过程中,点A,D,B 三点共线时,CM 取得最小或最大值 EM CE CM EM -CE 15.215.2 CM J 即5.35.1 CM A M D

(完整版)深圳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

a n n n b a b a =) (p p b a a b )()(=-32a n a n a am bm a b a b a b a b -=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1.数的分类及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像√3,π,0.101001???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按正负也可分为: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 2.自然数(0和正整数);奇数2n-1、偶数2n 、质数、合数。科学记数法:n a 10?(1≤a <10,n 是整数),有效数字。 3.(1)倒数积为1;(2)相反数和为0,商为-1;(3)绝对值是距离,非负数。 4.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2)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5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 ≥0)(1)常见的非负数有: 6.去绝对值法则: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零的绝对值是零,“0”;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 7.实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法则,定律,顺序要熟悉。 8.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分式。有理式,无理式。根式。 9.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10. 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 平方根: 11. (1)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12.因式分解方法: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 13.指数:n 个a 连乘的式子记为 。(其中a 称底数,n 称指数, 称作幂。) 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数;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 14. 幂的运算性质:①a m a n =a m+n ; ②a m ÷a n =a m-n ; ③(a m )n =a mn ; ④( ab )n =a n b n ; 15.分式的基本性质 = = (m ≠0);符号法则: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 整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0,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中考数学重点知识点及重要题型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的常数项是.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次项系数为,常数项是. .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常数项是. .把方程()化为一般式为. 知识点:直角坐标系及点的位置 .直角坐标系中,点(,)在轴上。 .直角坐标系中,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 .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一象限. .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四象限. .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当时,函数32 x 的值为. .当时,函数的值为. .当时,函数的值为. 知识点: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函数是一次函数. .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 .数据的平均数是. .数据的众数是. .数据,,,,的中位数是. 知识点:特殊三角函数值 .° 2 3. .° ° . .° ° . .° .

.° ° . 知识点:圆的基本性质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知识点:直线及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及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及圆相切. .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弦切角等于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垂直于半径的直线必为圆的切线. .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知识点:圆及圆的位置关系 .两个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叫做这两个圆外切.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 .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这两个圆相交. .两个圆内切时,这两个圆的公切线只有一条. .相切两圆的连心线必过切点. 知识点:正多边形基本性质 .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 .矩形是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正多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方程042=-x 的根为 .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讲 数与式 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π)、开方开不尽的数 负无理数 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3分)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倒数 若ab =1? a 、b 互为倒数;若ab =-1?a 、b 互为负倒数。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11a a -=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3—10分) 6、平方根 ①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 ②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a ,2a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0≥a a ≥0 7、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考点四、近似数 (3—6分)

中考数学知识点最全汇总

中考数学知识点最全汇总 复习数学时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之法。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考数学知识点最全汇总,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中考数学知识点最全汇总三角函数关系倒数关系tanα·cotα=1sinα·cscα=1cosα·secα=1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平方关系 sin (α)+cos (α)=11+tan (α)=sec (α)1+cot (α)=csc (α)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倒数关系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商数关系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下面4个也存在这种关系。)。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平方关系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锐角三角函数定义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余切(cot)等于邻边比对边;cotA=b/a正割(sec)等于斜边比邻边;secA=c/b余割(csc)等于斜边比对边。cscA=c/a互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sin(90°-α)=cosα,cos(90°-α)=sinα,tan(90°-α)=cotα,cot(90°-α)=tanα.平方关系:sin (α)+cos (α)=1tan (α)+1=sec (α)cot (α)+1=csc (α)积的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实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有理数、无理数)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考点四、近似数、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考点五、实数大小的比较 考点六、实数的运算(做题的基础,分值相当大) 考点七、实数的综合与创新 第二章代数式 考点一、整式的概念与运算 考点二、分式 考点三、多项式 考点四、求代数式的值 考点五、因式分解 考点六、二次根式 考点七、代数式的综合与创新 第三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考点一、不等式的概念 考点二、不等式基本性质 考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 考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考点五、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 考点六、不等式的综合与创新 第四章方程与方程组 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 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考点四、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考点五、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考点六、分式方程 考点七、二元一次方程组 考点八、方程的综合与创新

第五章函数及其图像 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考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考点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考点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考点五、反比例函数 考点六、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考点七、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点八、二次函数的最值 考点九、二次函数的性质 考点十、函数的综合与创新 第六章统计与概率 考点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考点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考点四、方差与极差 考点五、频率分布 考点六、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考点七、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考点八、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考点九、古典概型 考点十、列表法求概率 考点十一、树状图法求概率 考点十二、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考点十三、统计图 考点十四、调查方式与随机事件 考点十五、概率的计算与实际应用 考点十六、统计与概率的综合与创新 第七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 考点一、角与线 考点二、三角形的概念与全等三角形 考点三、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考点四、命题、定理、证明 考点五、投影与视图 考点六、三角形的综合与创新

(完整版)中考数学化简求值专项练习试题(较高难度)

中考数学化简求值专项练习(较高难度) 一. 已知条件不化简,所给代数式化简 例1.先化简,再求值: ()a a a a a a a a -+--++÷-+221444 2 22 ,其中a 满足:a a 2210+-= 例2. 已知x y =+ =-2222,,求( )y xy y x xy x xy x y x y x y ++-÷+? -+的值。 例3. 已知条件化简,所给代数式不化简 例 3. 已知a b c 、、为实数,且 ab a b +=13,bc b c ac a c +=+=141 5 ,,试求代数式abc ab bc ac ++的值。

例4. 已知条件和所给代数式都要化简 例4.若x x +=1 3,则x x x 242 1++的值是( ) A. 18 B. 110 C. 1 2 D. 14 例5. 已知a b +<0,且满足a ab b a b 2 2 22++--=,求a b ab 33 13+-的值。

中考数学化简求值专项练习解析卷 一. 已知条件不化简,所给代数式化简 例1.先化简,再求值: ()a a a a a a a a -+--++÷-+221444 2 22 ,其中a 满足:a a 2210+-= 解:()a a a a a a a a -+--++÷ -+221444 222 =-+--+÷-+=-+--+÷ -+[()()][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221242 42124 222 22 =-++? +-= +4224122a a a a a a a ()() =+1 22a a 由已知a a 2210+-= 可得a a 221+=,把它代入原式: 所以原式=+=1 212 a a 例2. 已知x y =+=-2222,,求( )y xy y x xy x xy x y x y x y ++-÷+? -+的值。 解:( )y xy y x xy x xy x y x y x y ++-÷+?-+ =++ -?+?-+( )y x y x y x x y xy x y x y = -++-? -=- +y xy x xy y x x y xy y x xy 当x y =+=-2222,时 原式=-++-+-=-2222 22222()() 二. 已知条件化简,所给代数式不化简 例 3. 已知a b c 、、为实数,且 ab a b +=13,bc b c ac a c +=+=141 5 ,,试求代数式abc ab bc ac ++的值。 解:由ab a b bc b c ac a c +=+=+=13141 5 ,,,可得: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的内容,具体内容:中考数学知识点很多,考生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接下来,我为你分享。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中考数学知识点: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 中考数学知识点很多,考生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接下来,我为你分享。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点: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 2、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 (1)提取公因式法: (2)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3)十字相乘法: (4)分组分解法:将多项式的项适当分组后能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分解。 (5)运用求根公式法:若的两个根是、,则有: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 (2)提出公因式或无公因式可提,再考虑可否运用公式或十字相乘法; (3)对二次三项式,应先尝试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不行的再用求根公式

法。(4)最后考虑用分组分解法。 中考数学知识点:有理数 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②0不能作除数。

中考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编辑: 2013-11-03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题(答案)

2019中考数学专题训练题(答案)初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初中,多做题,多练习,为中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中考数学专题训练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惠安冬天室外最低气温会低于 -30℃。 B.泉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5℃。 C.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3℃。 D.登革热病人发高烧时体温为37℃。 2.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某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某铁块温度降低,热量一定减小 D.内能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内能低的物体 3.下列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吸热过程的是( ) A、雾凇的形成 B、夏天,放在冰箱中的水结成冰 C、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变小了 D、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外壁上会“出汗” 4.有些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有( ) A、较大的热值 B、较低的沸点 C、较小的比热容 D、较小的密度 5.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以下措施不属于水资源浪费或污

染的是:( ) A、向河中排放未经净化处理的污水 B、把生产生活垃圾倒入河流或水塘 C、在河中放养鱼类 D、通过水泵把污水注入一百多米深的地下 6.将一瓶煤油倒掉一半,则剩下的一半( ) A.热值、比热容和密度都不变 B.密度不变,热值和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热值、质量和比热容都不变 D.热值不变,质量和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7.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2:1,若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1,那么它们吸收热量之比为( ) A.2 : 1 B.1 :4 C.1 : 1 D.4 : 1 8.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是( )。 A.冰箱中的水蒸气冒出 B.冰箱中的霜升华而成的水蒸气 C.冰箱中的水遇到高温汽化而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9. 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10. 下列图示的做法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