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论文_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论文_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论文_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论文_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论文_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

第一篇

一、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评价的功能定位

(一)诊断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修正和改进的过程,诊断问题是改进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的直接目的。

省域内的高等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省域内的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必须从大的发展形势出发,按照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发展,这既符合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另外,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迂回曲折的现象,教育评价就是要及时发现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以便使其尽快转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来。

省域高等教育评价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对省域内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监测,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诊断出现阶段省域内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路径中所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诊断是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的前提。

(二)建立动态预警与调控机制

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实时情况,省域高等教育评价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改进。

通过改进评价的方式,动态的跟踪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进而根据动态的评价结果反映省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式是否科学、是否存在问题。

根据内外部形势、态势的发展,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发布警报,防患于未然。

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事项要提前建立预警机制,如高校的财务预警、生源预警、专业发展预警、教育质量预警等。

另外,在相关预警机制建立的同时,应该设立一套完备的调控机制,对于已经产生预警的事项进行调控。

通过预警和调控,既节省了不必要的损失,也可以使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避免了迂回发展带来的弊端。

二、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评价的价值选择

高等教育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以价值判断为核心,以与高等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物和人为对象,主要目的不在于价值判断本身,而是通过价值判断,科学地利用其判断结果,优化高等教育,使其功能充分发挥。

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评价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能力、发展质量进行系统全面的审视,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促进省域内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评价的精神内核

教育的起点是人,教育乃立人之学。

“人是目的”是评价教育的基点。

[4]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则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精神内核。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评价,必然也要遵循这一原则。

在对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评价中,要更多地体现学生培养方面的内容,真正回归到“育人为本”上来,改变过去的重科研轻教学、重社会服务轻人才培养的错位发展观。

“育人为本”的主体是教师。

同时,教师也是一个学校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专业发展环境等都对一个学校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水平。

科学合理的配置师资,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做到“育人为本”。

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水平评价中应该将师资作为重要内容以体现。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也是最终成果,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水平。

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都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水平评价应该考察的内容。

(二)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是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评价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不是仅仅就教育自身来规划教育的发展,而是站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谋划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评价就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的评价。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项制度政策、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具体的评价内容方面,要注重对综合指标的考量。

如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强度、区域高等教育政策的完备性和有效性、高等教育制度活力、省域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内在协调性与外在适应性、毕业生就业质量、高校科技贡献率、高等教育的文化引领能力、国内竞争力、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数、高等学校战略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另外,还要结合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型院校的特点进行系统评价。

三、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评价原则

高等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评价而促使高等学校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而如何实现这一根本目的,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进行评价便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省域高等教育评价立足区域发展现实状况,既要统筹考虑又要进行具体分析,所以应该按照整体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现实状态评判与未来发展导向相结合、问题诊断与预警调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

(一)整体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的全面评价

省域高等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要实现该系统的科学发展,就要从省域的高度对全省的教育进行布局和谋划,通过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调整、区域布局调整等,使得省域内不同层次的、不同地域的、不同类型的高校能够各自发挥其作用,使其整体作用大于部分之和。

因而从全局的角度对省域内的高等教育进行整体的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

包括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理念、标准、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环境、省域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及其合理性、省域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省域高等学校财务风险评价及预警、省域高校战略管理能力、基于科学发展理念的政府、大学、社会协同体系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

另外,省域内包含着各种层次、类型的高校,每一个高校中又包含着财务评价、师资评价、管理能力评价等。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衡量和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进行整体评价的同时,要将专项评价结合起来。

对新建本科院校、高等医学院校、高等工程院校、高等农业院校、民办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等的发展潜力、发展现状、发展能力、发展态势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每一层次、类型高校评价过程中,要将整体的发展环境考虑进来,是在结合整体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院校类型的发展特点进行的评价。

整体评价和专项评价相互渗透,整体评价在专项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专项评价蕴含着整体评价的思想,这样使得评价不仅全面,而且更加具有针对性。

这种整体评价与专项评价结合的方式,既对整个省域内的高等教育发展有了明确的认识,可以从宏观上统筹规划本省域内高等教育的布局和发展等,另外,也可以使各类院校能够与省域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结构相统一又各具特色,对于微观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具有直接的办学指导作用。

(二)现实状态评判与未来发展导向相结合的系统评价

现实状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基于此提出未来科学发展的对策。

在设计评价的指标和数据的采集时,要以现实的发展状况为基本依据。

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状况、财政状况、招生就业状况、科研状况、社会服务能力、社会(学生)满意度等方面都是一个省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省域高等教育评价应该关注的地方。

此外,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仅仅针对现实状况进行评价会束缚省域内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学校是自主发展的学术自组织,高等教育评价不仅是对评价对象的现有价值进行价值判断,还具有引导高校发现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功能。

通过设立某些导向性的未来发展指标,抑或是通过对现状评估后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判断,进而指导院校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的未来发展性评价对于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更加有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各类型高校自身特点和所面临的特定发展环境进行发展性评价。

如高等工程类院校应适应东北振兴的新战略;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生源大战”和国家推动应用本科转型政策的生存环境;高等医学类院校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将面临公共医疗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过盛的问题;高等农业类院校将面临振兴农业发展战略及城镇化带来的挑战等。

通过评价使每个个体都能够明确其位置,每一类高校能够找到其发展的空间。

现实状况评价是未来发展评价的基础,未来发展评价基于现实状况评价,又着眼未来高于现实。

对省域高等教育进行评价,既要立足于现实,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发展状态、所处位置等;又要具有前瞻性,注重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性评价,激发高等教育的发展潜力。

(三)问题诊断与预警调控相结合的针对性评价

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发现问题,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或者预防问题的出现。

省域高等教育要走科学发展道路,诊断出已经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障碍只是第一步;在问题诊断的基础上进行预警和调控才是促进省域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的重要步骤。

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评价,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学术研究和理论的探讨,不是简单的问题罗列,而是要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省域内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对策,提出具体化、可操作的发展建议。

已经出现的问题对应解决的对策,可能出现的风险对应预警调控的机制。

这样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得省域高等教育能够不断及时的调整发展策略,不断进步、持续健康科学地发展。

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在进行整体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存在的问题,对院校地域布局、学科专业结构等进行调整。

另外,也可根据整体的评价结果对某一类型院校或者某一专项事物进行再评价与预警。

四、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评价的技术创新

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作为解决高等教育评价问题的手段,对于评价目的的达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环境都得到了极大地改变。

高等教育的评价技术需要进一步的创新才能够跟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才能够达到其评价的目的。

(一)基于大数据平台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人力资源由市场配置、学校发展的自主性、以及教育管理的有限性,使得在进行教育发展评价中面临很大的难题,难以全面追踪各方面的变化情况;毕业生的就业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就业质量涉及多个方面,都需要进行动态的追踪。

原有的静态的数据难以反映实际的变动情况,工作的复杂性和繁重性,使得过去的人工统计存在很大的困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大样本的动态监测成为可能。

在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评价中,适龄人口的数量变化、流动、各级在校学生的数量及比例、社会(学生)对于教育的满意度、毕业人员的流向、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年限等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跟踪和预测;另外,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量和需求类型、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匹配程度等都能够经过大数据平台进行获取。

通过大数据平台的监测,可以对现实发展状况进行了解,也可以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推测;另外,也节省了人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水平评价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二)依据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特点进行指标跟踪与动态监测

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现有教育发展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是其对未来长期发展不适应的潜在障碍。

同理,区域高等教育科学评价模式也应该在不断改进中逐步完善。

一方面,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会涌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教育信息化、国际化等;另一方面,每个省份、每个地域因为历史因素、政治经济因素的不同,其省域内的高等教育也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如温州、上海等地的民办教育发展特点等。

所以,要想与时俱进、具体实际地了解本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就需要根据省情,设计一种符合本省高等教育发展特点的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围绕着科学发展的内涵,既包括传统的统计指标,也包括重新设计的折合性数据指标和指数指标等。

另外,新的指标体系需要最新的数据支撑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因而指标数据的动态跟踪和监测成为必然要求。

通过及时的跟踪监测、指标数据分析,以了解最新的情况,为以后的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发展思路的确定提供依据。

(三)借鉴各学科的研究技术进行综合运用

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的发展既受高等教育结构变化和规模扩张引发的质量诉求的推动,

也受到其他学科领域相关知识的发展的影响。感谢您的阅读!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紧紧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认真研究和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尤其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波及全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因此,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着力激活各类市场主体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着力培育对外经济发展新优势,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是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带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

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紧急稳妥推动城镇化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愈发展,人民民主愈发展。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始终牢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始终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必须更高的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 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定不移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的是坚持好、发展好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经过反复探索、不断总结,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胡锦涛反复强调,这些制度集中体现

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完整版)

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同志们: 在全党开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央、省委、州委、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和要求,从201X年3月至201X年2月,全县分两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批: 从201X年3月开始,201X年8月基本完成,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教育局机关和二级单位及试点乡镇,官店、红岩、长梁是第一批,官店是全州的试点单位;第二批: 从201X年9月开始,201X年2月基本完成,包括乡镇、村、中小学等。3月25日,县委召开了动员大会。为抓好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党委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拟定了工作方案。刚才学习了《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供大家讨论和征求意见。等一会儿,县领导小组派驻的检查指导组的领导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是学习领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二是在我县教育事业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三个必须坚持”;三是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学习领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有多深,思想解放的程度就有多大,事业发展的速度就有多快。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就是教育要优先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优先发展教育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必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一方面,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加紧迫地要求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另一方面,教育必须更好地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优先发展。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于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教育工作中,一是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把培养人作为思考、谋划、推进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的全过程、各环节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二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在教育、管理、科研中充分发挥教师主人翁作用;全心全意建设教师队伍,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这样两个原则,统筹好教师队伍建设与基本条件建设,辨证地处理好硬件与软件、大楼与大师的关系,认真研究如何吸引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来当教师、如何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到新水平、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努力建设一支忠诚事业、教书育人、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三是要坚持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努力做到:

科学发展简史

《科学发展简史》复习1(辽宁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能否是人与猿之间本质的区别。 2.由于的发现,使太阳系成为一个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的力学体系,故被称为“天空立法者”。 3.西亚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文字的发明 4.古希腊自然哲学值得注意的知识包括:第一,关于问题;第二, 关于问题;第三,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 5.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发表了《动物哲学》一书,提出了“”的观点。 6. 被西方人称为“医学之父”。 7.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改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8.第一艘实用的轮船是由美国发明家发明的,首航成功标志着取 代帆船的新时代的开始。 9.著名医学家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 10.1864年,法国人在西门子兄弟的帮助下,创造了平炉炼钢法。 11.、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 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1. 、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 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希腊 2.我国采用十进位的计数方法是在( ) A.西汉 B.南北朝C.商代 D.夏代 3.近代电磁理论的创始人是( ) A.伏特 B.麦克斯韦C.奥斯特 D.法拉第 4.实验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 A.魏斯曼 B.孟德尔C.施莱登 D.施旺

10秋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史形考作业

科学发展简史练兵题(一) 一.单选题 1. 战国末期秦国()父子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 石申 姬昌 荀子 李冰 2.阿拉伯最著名的医学家伊本?森纳 (980~1037,) 完成了一部百万字的百科全书式的医学著作,它是()。 《医典》 《医药》 《血液循环》 《外科》 3. 《黄帝内经》《脉经》.《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是秦汉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时期的医学著作,其中哪一本书的作者是“王叔和”。 《黄帝内经》 《针灸甲乙经》 《脉经》 《针灸甲乙经》 4.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 明代 清代 民国 元代

5. 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文字是由()创造的 古代苏美尔人 古代腓尼基人 古希腊人 古巴比伦人 6. 公元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思想家。马克思称其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说他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泰勒斯 毕达哥拉斯 苏格拉底 亚力士多德 7. 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在大约()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物,即原核细胞的菌藻类。 30亿 六、七千万 三千万 一千万 8. 如果说,古希腊人对自然哲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话,古罗马人则在()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科学 技术 理论 哲学 9. 古代埃及人发现每当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在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尼罗河水就

开始泛滥.这种历法将尼罗河泛滥的那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一年分为12个月,年终加5天,一年为365天.这是一种() 太阳历 太阴历 农历 公历 10. 恩格斯在1876年指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能否制造工具是人与猿之间本质的分界线。 大脑 劳动 行走 住宅 11. 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它是: 赵州桥 洛阳城 长安城 大明宫 12. 司戊母鼎重1000公斤,它是在中国()铸造的。 商代 夏代 周代 春秋战国 二.多选题 1. 东汉中期,张衡在前人制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先后设计并制造了()。 恽天仪

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

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 2011级初等教育理科代林宏 [摘要]基因技术作为21世纪生物科技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操纵、改变DNA上基因的容易来改变生物属性和特点,包括胰岛素生物工程、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等。基因科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基因技术;成就;发展历程; 基因技术是指通过操纵、改变(增加或减少)DNA上基因的容易来改变生物属性和特点,以达到有利于人类目的的生物科学技术。如把胰岛素基因置入大肠杆菌产生人类稀缺的胰岛素生物工程;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等。这一系列的技术由基因到伟大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后来的一系列生物高科技的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程。 19世纪60-80年代间确定了细胞中的两种核算,脱氧核糖核算及核糖核酸;染色质,染色体等物质,对细胞结构有了基本的认识。 1909年,丹麦的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随后美国人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表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和《基因论》。证明了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 1944年美国的艾弗里证明了遗传基因就在DNA上。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里,沃森和克里克研究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并在科学期刊《自然》上面发表了论文,这位之后的基因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6年,美国的肯恩伯格从大肠杆菌里分离出了一种催化核苷酸形成DNA 的酶-DNA聚合酶,作为DNA体外复制技术的起始。随后提出了中心法则、操纵子学说,并成功的破译了遗传密码,使生物学的发展进入了另一个阶段。 所有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都来自一种细菌,其DNA中被插入了人类可产生胰岛素的基因,细菌便可自行复制胰岛素。基因工程技术使得许多植物具有了抗病虫害和抗除草剂的能力;在美国,大约有一半的豆和四分之一的玉米都是转基因的。 运用胚胎遗传病筛查技术可使患儿的父母生一个和患儿骨髓匹配的孩子,然后再通过骨髓移植来治愈患儿。[1] 基因工程在20世纪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至少有两个有力的证明。一是转基因动植物,二是克隆技术。转基因动植物由于植入了新的基因,使得动植物具有了原先没有的全新性状,如抗虫西红柿,生长迅速的鲫鱼,转基因烟草等。1997

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两个基本要点:一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七大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我国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呢?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论文_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论文_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 第一篇 一、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评价的功能定位 (一)诊断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修正和改进的过程,诊断问题是改进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的直接目的。 省域内的高等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省域内的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必须从大的发展形势出发,按照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发展,这既符合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另外,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迂回曲折的现象,教育评价就是要及时发现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以便使其尽快转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来。 省域高等教育评价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对省域内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监测,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诊断出现阶段省域内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路径中所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诊断是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的前提。 (二)建立动态预警与调控机制 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实时情况,省域高等教育评价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改进。 通过改进评价的方式,动态的跟踪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进而根据动态的评价结果反映省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式是否科学、是否存在问题。 根据内外部形势、态势的发展,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发布警报,防患于未然。 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事项要提前建立预警机制,如高校的财务预警、生源预警、专业发展预警、教育质量预警等。 另外,在相关预警机制建立的同时,应该设立一套完备的调控机制,对于已经产生预警的事项进行调控。 通过预警和调控,既节省了不必要的损失,也可以使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避免了迂回发展带来的弊端。 二、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评价的价值选择 高等教育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以价值判断为核心,以与高等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物和人为对象,主要目的不在于价值判断本身,而是通过价值判断,科学地利用其判断结果,优化高等教育,使其功能充分发挥。 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评价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能力、发展质量进行系统全面的审视,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促进省域内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评价的精神内核 教育的起点是人,教育乃立人之学。 “人是目的”是评价教育的基点。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起源 1、原始社会主要的技术发明有哪些?有何意义? 答:原始社会主要的技术发明有:一、石器使用;二、使用天然火;三、弓箭; 四、陶器制造技术;五、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等。 意义:原始技术发明的意义不仅在于人类开始了能动地改造自然,同时,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改造了人类本身,发展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人类开始逐步认识自然物的属性。 2、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 答: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只有在人类的智力有所进步并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后,才会有原始宗教观念的出现。 实质:它毕竟是原始人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它既是自然知识不足的表现,又是自然知识的一种补充,甚至是自然知识的一种特殊形态。原始人对自然事物属性的某些认识,也是通过当时的宗教自然来表达的。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科学技术 1、古代埃及人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哪些对后世有影响的成就? 答:古代埃及人对后世有影响的科学成就有:一、发明了文字;二、纸草的使用; 三、太阳历的确定;四、几何成就很大;五、医学成就(木乃伊);六、建筑艺术(金字塔)。 2、古代西亚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在天文学方面,有天象观测和历法编制,以月亮盈亏规律编制太阳历,给行星命名,能预测日蚀、月蚀。以7天为一周等。在数学方面,用十进制计数法及时间的六十进制计数法。能计算出∏的近似值。能解含有10个未知数的多元方程组,会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来表示月亮的亮度。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 1、古希腊在自然哲学方面取得了哪些对后来科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成果?答:重要成果有:一、关于自然界万物的本质问题——元素论;二、关于物质结构问题——原子论;三、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宇宙论。 2、古希腊的理论自然知识有哪些成果?它与自然哲学有何不同? 答:一是把提供自然哲学与经验的结合,其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二是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起来,把数学研究与力学研究结合起来,杰出代表是阿基米德; 三是科学形态的重要变化,即合理化体系的建立。这一工作是由欧几里得完成的; 四是医学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强调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疾病,对许多疾病作了较为准确的描述,指出了适当的治病方法。希波克拉底是代表人物,称为“医学之父”。 不同之处:理论自然知识是科学与经验结合的成果,而自然哲学是对自然现象的猜测和解释,是一种科学思想。 3、古希腊与古罗马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上各有何特点? 答:如果说,古希腊人对自然哲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话,古罗马人则在实用技术

科学发展史作业答案

科学发展简史作业1 1.在大约(30)多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物,即原核细胞的(菌藻)类。 2.直到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发表了《动物哲学》一书,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某种古猿”)的观点。3.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4.恩格斯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工具),并认为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经过了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即(“攀树猿群”)(“正在形成中人”)和(“完全形成”)的人。 5.我国的人类学者一般将完成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6.人类学家将现代人种分为三类,即(欧罗巴)种,(蒙古利亚)种和(尼格罗)种。 7.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考古学家根据石器的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演进情况,将时期时代分为(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三个时代。 8.(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是原始时代的又一个伟大的技术创造。 9.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了原始宗教最初形态之一的(图腾)崇拜。 10.考古学一般将金属器时代分为(金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三个阶段。 11.埃及最早的文字实际上是(象形)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组 12.古代西亚文明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是指发源于(土耳其)亚美尼高原的托鲁斯山脉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13.西亚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字母)文字的发明 14.楔形文字采用了三种符号。即(含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 15.早在3000多年以前,(苏美尔)人就已经掌握了十分先进的铸造技术——(“去蜡铸造法” 16.在希腊文化时代出现以(定理)(定律)形式表出来的自然知识,被成为(理论自然知识)。 17.(留基约)和(法漠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有价值的成就。 18.(欧多克斯)为解释天体的复杂周期运动现象,提出了以球为中心的同心圆几何结构,这就是最早的(地球)中心说。19.“几何学”一词的希腊文原意是(“土地测量的学问”)。(欧凡里得的13卷)的《几何原本》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0.(希波克拉底)被西方人称为“医学之父”。 21.战国末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22.晋朝大博物学家,炼金术士葛洪写的(〈抱扑子〉)与汉末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炼丹著作。简答 1.原始社会主要的技术发明有哪些?有何意义?P5—9页 2.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是什么?P10页 3.古代埃及人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哪些对后世有影响的成就? 早期纸太阳历数学医学建筑 4.古希腊在自然哲学方面取得了哪些对后来科学的发展有重要形象的成果?P26.27页 5.古希腊的理论自然知识有哪些成果?它与自然哲学有何不同?P25页 6.古希腊与古罗马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各有何特点?P28.33页 7.中国古代的实用科学技术与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哲学有哪些不用?P26.27.28 8.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分为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P36 科学发展简史作业2 一填空题 1.约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取代了原来各部落信奉的多神教。 2.“代数”一词来自阿拉伯著名数学家(阿尔—花刺子模)所著的(〈复原与化简算化〉)一书。 3.著名医学家(伊本—森纳)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 4.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好望角 5.马丁—路德所提出的宗教改革学说,其核心就是(“信仰可以获救”)。 6.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说》)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太阳中心说。 7.伽利略的(《关于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被称为近代天文学的三部最伟大的杰作之一 8.(牛顿力学)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改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9.按牛顿的理论,行星与行星之间也有万有引力,使行星偏离其椭圆轨道,这种不规则的微小偏离被称为行星的(摄动)。

《科学发展简史》课程教学大纲

《科学发展简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知识,认识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二、学习方法: 根据成人和业余学习的特点,采取面授辅导和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成立若干学习小组,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同时组织相应的导学材料、学生自学辅导材料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等教学辅导环节,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三、课程性质和课时安排 本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由江苏开放大学教师担任责任教师。本课程总课时72课时,计4个学分。 四、考核 1、本课程采用百分百形考,即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00%。形成性考核主要由4次平时作业(每次占20%,共80%)+学习行为(指三次实时活动和一次非实时活动的综合考查,占20%)组成。 五、教材 本课程以《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王士舫/董自励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4版)为基本教材。 大纲内容: 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 一、人类的起源 二、石器和弓箭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 六、冶金技术的出现与原始社会的解体 第二章两河流域、古埃及和印度的科学技术 一、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 二、天文学 三、数学 四、医学 五、建筑技术 六、手工业及其技术 第三章古希腊、古罗马的科学技术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科学成就 二、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技术成就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 二、古代中国的技术成就 第五章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的产生和第一次技术革命 一、近代前期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向宗教神学的挑战 三、血液循环的发现及其对宗教的冲击

高校科研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的特点 (一)学科齐全,适宜进行重大的综合性课题和跨学科研究。 根据统计,现在高等学校的学科门类已经达到1000多个,使得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结构特点,这种特点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又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发展特征所需要的,同时也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的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人才集中、设备较全,机构灵活。 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97.45万人,比上年增加10.1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16.83万人,比上年增加9.23万人。生师比为17.28∶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13.63万人,比上年减少0.3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8.02万人,比上年减少0.12万人。 在以上这群庞大的队伍中,很多人在学术上都颇有建树,国家将全国重点学科点和大部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都设置在高等学校,以充分利用好人才,增强国家的科研能力,其设备既用于教学、也可用于科研。对于进行跨学科或综合性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比较容易,研究任务结束后,或回原单位,或作为新专业的基础,比较灵活。 (三)研究主体是教师、学生 高等学校的教师不仅是“输出知识”,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年轻的大学生的想象力很强,常常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新见解、新问题,促使教师去思考或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生

长点。同时,高校的学生也是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之重要力量。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美国有43万多名研究生。其中,约25%的从事理科研究,包括物理、数学、化学、航天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15.3%的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包括生物科学和农业学;32%的从事社会—行为科学研究,包括心理学等;27%左右的从事工程研究。为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高校获奖数分别占全国的1/2、2/3、1/4以上,而且总趋势呈现逐步增长势头。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一)在科研系统中的地位 西方发达国家的科研系统一般由三个部门组成:高等院校、国家研究机构、私立研究部门。高等学校具有学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因而积聚着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还直接影响着科研与开发的质量,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各个方面起着保证和平衡的作用,在各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历史来看,欧美一些国家许多重要的学术中心、国家实验室都建立在著名的大学内,科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都和一些著名的大学分不开。科技发展史表明,在有重大贡献的著名学者中,大多数是大学的教授。如经典力学创始人牛顿是剑桥大学的教授,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是哈佛大学教授,数

科学发展简史

《科学发展简史》复习1(辽宁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能否是人与猿之间本质的区别。 2.由于的发现,使太阳系成为一个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的力学体系,故被称为“天空立法者”。 3.西亚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文字的发明 4.古希腊自然哲学值得注意的知识包括:第一,关于问题;第二, 关于问题;第三,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 5. 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发表了《动物哲学》一书,提出了“”的观点。 6. 被西方人称为“医学之父”。 7. 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改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8.第一艘实用的轮船是由美国发明家发明的,首航成功标志着取 代帆船的新时代的开始。 9.著名医学家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 10.1864年,法国人在西门子兄弟的帮助下,创造了平炉炼钢法。 11. 、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 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1. 、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 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希腊 2.我国采用十进位的计数方法是在() A.西汉 B.南北朝C.商代 D.夏代 3.近代电磁理论的创始人是() A.伏特 B.麦克斯韦 C.奥斯特 D.法拉第 4. 实验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A.魏斯曼 B.孟德尔C.施莱登 D.施旺 5.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是奥地利修道士。 A.魏斯曼 B.孟德尔 C.施莱登 D.施旺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是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基本要素。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

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 答: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群众解读: ●发展不为民,好比树无根;发展不全面,会损一大片;发展不协调,犹如歌跑调;发展不持续,民生难改善。 ●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道理,科学发展是真道理,谁偏离了这个真道理,谁就在时代和人民群众面前输了理。 2、什么是全面发展? 答: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群众解读: ●阳光、雨露是万物生长的起码养分,经济、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要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绝不能只演“独角戏”,不唱“合奏曲”。 ●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少做“假大空,急功利”的事,追求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 3、什么是协调发展? 答: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 群众解读: ●协调发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丢了西瓜捡芝麻,也不能丢了芝麻捡西瓜,既要西瓜,也要芝麻。 ●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单位,最薄弱的一面决定其发展上限。只有解决发展中的“短板”问题,才能实现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答: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群众解读: ●资源有限瞎浪费,最后一滴是眼泪。资源有限不再生,可持续发展鸣警钟。 ●不思发展是休止符,协调发展是弹钢琴,加快发展是快四拍,持续发展是连接音,科学发展是最强音。 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的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群众解读: ●经济发展像跑车,引擎动力靠改革,基本原则掌方向,任何部件丢不得。 ●科学发展民为本,社会和谐党导航。 6、检验我们的发展是不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标准是什么? 答: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是否高兴和满意,是我们考虑一切发展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检验我们的发展是不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标准。 群众解读: ●为政之道,富民为先。大发展小发展,百姓最有发言权;真发展假发展,要靠百姓说了算。 ●科学发展直观看:一看天空蓝不蓝,二看河水清不清,三看钱包鼓不鼓,四看党风正不正,五看社会和不和,六看事业兴不兴。 7、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什么? 答:改革开放。 群众解读:

2020年(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简史

(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简史

《科学发展简史》复习1(辽宁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壹、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能否是人和猿之间本质的区别。 2.由于的发现,使太阳系成为壹个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的力学体系,故被称为“天空立法者”。 3.西亚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成就之壹就是文字的发明 4.古希腊自然哲学值得注意的知识包括:第壹,关于问题;第二, 关于问题;第三,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 5.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发表了《动物哲学》壹书,提出了“”的观点。 6. 被西方人称为“医学之父”。 7. 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改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8.第壹艘实用的轮船是由美国发明家发明的,首航成功标志着取 代帆船的新时代的开始。 9.著名医学家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 10.1864年,法国人于西门子兄弟的帮助下,创造了平炉炼钢法。 11. 、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1. 、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希腊 2.我国采用十进位的计数方法是于() A.西汉B.南北朝C.商代D.夏代 3.近代电磁理论的创始人是() A.伏特 B.麦克斯韦 C.奥斯特 D.法拉第 4.实验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A.魏斯曼B.孟德尔C.施莱登D.施旺 5.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是奥地利修道士。 A.魏斯曼B.孟德尔C.施莱登D.施旺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科学发展简史平时作业完整答案+经典小抄

科学发展简史平时作业1 第一至第四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是的发明和应用。 2、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的广泛流行,二是出现了。 3、原始的和的出现,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4、古埃及的医学理论往往与连在一起,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人的灵魂附着于之上,便可以在另一个世界上生活。 5、在西亚最先创造文字的是,他们开始采用的是一种。 6、在古希腊认为水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的是,而赫拉克利特主张是一切自然现象的物质始原。 7、罗马时代的著名医生和医学家提出了的理论,将医学知识系统化,成为古希腊以来医学的集大成者之一。 8、我国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利转动的和测量地震的。 9、我国的中医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是约成书于战国的《》,汉末张仲景的《》则使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10、唐代组织力量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进行了实际上是地球子午线的测量。 11、中国明代被称为是航海家的时代,率领庞大船队次下西洋,表明了当时我国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成就。 二、选择题(含单项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开始。 A.使用天然工具 B.制造工具 C.使用天然火 D.人工取火 2、人类开始由居无定处的游荡生活向相对的定居生活过渡是在时期。 A.早期猿人 B.晚期猿人 C.早期智人 D.晚期智人 3、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是。 A. 古代中国 B. 古代西亚 C.古代印度 D.古代埃及 4、希腊文化的顶峰是在雅典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哲学家有。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 5、唐宋时期在技术上的杰出成果是的发明和应用。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北京猿人 2、托勒密和地心说 3、沈括和《梦溪笔谈》 4、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原始社会的主要技术发明有哪些?有何意义?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原始社会的主要技术发明有哪些?有何意义?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原始社会的主要技术发明有哪些?有何意义? 1、古希腊在自然哲学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3、古希腊与古罗马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各有何特点? 五、论述题(20分) 1、试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时期及其特点和影响。 下面是答案,供参考。 一、填空题 1、弓箭 2、磨光加工石器、陶器制造技术 3、农业、畜牧业 4、神学、木乃伊 5、苏美尔人、象形文字 6、泰勒斯、火 7、盖仑、关于人体的小宇宙 8、浑天仪、地动仪 9、《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10、僧一行11、郑和、七 二、选择题(含单项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B 2、D 3、B 4、ABC 5、BCD 三、名词解释 1、北京猿人 是目前最丰富最完整的晚期猿人化石。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40多具完整的个体化石,是晚期猿人阶段材料最丰富的发现,北京猿人的肢骨已于现代人类较为接近,但头骨仍比较原始。北京猿人身体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说明在人类体质的进化过程中,劳动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劳动器官比思维器官进化得快。 2、托勒密和地心说 托勒密是古罗马天文学家。他用自己所观察到的大量天文资料和前人所积累的成果将地球中心说加以体系化,在其《天文大全》中建立了最完整的地心说宇宙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宇宙是球形的,不动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及五大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绕着本轮作圆周运动,同时本轮的中心又以地球为中心作圆周运动。这一地心说体系曾统治欧洲1000余年。 3、沈括和《梦溪笔谈》 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又是一位政治家。他在从政的过程中,一直注意科学考察,刻苦钻研自然科学,这使得他在天文、

DNA测序技术发展简史

DNA测序技术发展简史 摘要:本文回顾了1965年一来DNA测序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双脱氧链终止测序法及Maxam-Gillbert DNA化学降解法的出现,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关技术的发展,以简练清晰的脉络梳理了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史。 关键词:DNA测序;双脱氧链终止测序法;Maxam-Gillbert DNA化学降解法 l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后,人们就开始探索研究DNA 一级结构的方法。1965年,美国Cornell大学以Rober Holley为首的科学家小组,第一次完成了长度为75个核苦酸的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序列测定并将结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其办法是利用各种RNA酶把tRNA降解成寡核苷酸,经分离纯化之后,再分别测定这些寡核苷酸短片段的核苷酸顺序掀开了DNA测序技术研究的序幕[1]。但那时由于没有找到分别降解四种脱氧核糖核酸的专一酶,只能通过测定RNA 的序列来推测DNA的序列,即先将RNA用酸水解或外切酶降解,再经双向电泳同系层析将其分开(小片段重叠法)。 1971年,华裔分子生物学家吴瑞博士(Dr.Ray Wu)在1968年独创性地设计了一种崭新的引物-延伸测序策略,发展出了测定DNA核苷酸序列的第一个方法,提高了DNA序列分析的速度,并于1971年首次成功地测定了λ噬菌体两个粘性末端的完整序列[2]。 l977年,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Fred Sanger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吴瑞博士的基础上分别在Nature和PNAS发表文章,提出DNA聚合酶的双脱氧链终止原理测定核苷酸序列的方法,Sanger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解决DNA测序的科学家,再一次荣获诺贝尔奖(1980年)[3]。DNA双脱氧链终止测序法,也称酶法或末端终止法,是利用2’,3’-双脱氧三磷酸核苷(2’,3’-ddNTP或简称ddNTP)来终止DNA的复制反应。ddNTP可以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过其5’-磷酸基团掺入到正在增长的DNA链中,但由于ddNTP在脱氧核糖的3’位置缺少一个羟基,它们不能同后续的dNTP形成磷酸二酯键(由M.R.Atkinson等人于1969年发现),从而中断延伸反应。该法将待测DNA样品分成四组,在每组DNA合成反应混合物的四种普通dNTP中加入少量的一种ddNTP,这样一来,链延伸将与偶然发生但却十分特异的链终止展开竞争,最终得到反应一系列的核苷酸链,其长度取决于从用以起始DNA合成的引物末端到出现过早链终止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由于这四组独立的酶反应中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ddNTP,将产生四组分别终止于模板链的每一个A、G、C或T的位置上的寡核苷酸,使用变性测序凝胶电泳分析这四组反应的产物,即可从放射自显影片上直接读出DNA的序列[4]。 而美国哈佛的Alan Maxam和Walter Gilbert领导的研究小组也几乎同时发明出DNA序列测定方法——Maxam-Gillbert DNA化学降解法测序,其基本原理是用特异的化学试剂修饰DNA分子中的不同碱基,然后用哌啶切断反应碱基的多核苷酸链。该法设计四组特异的反应:①G反应,用硫酸二甲酯使鸟嘌呤上的N7甲基化,加热引起甲基化鸟嘌呤脱落,导致多核苷酸链可在该处断裂;②G+A反应,用甲酸使A和G嘌呤环上的N原子质子化,从而使其糖苷键变得不稳定,再用哌啶使键断裂;③T+C反应,用肼使T和C的嘧啶环断裂,再用哌啶除去碱基;④C反应,在有盐存在时,只有C与肼反应,并被哌啶除去。这样一来,同一个末端标记的DNA片段在四组互相独立的化学反应中分别得到部分降解,每一组反应特异地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碱基,生成四组放射性标记的分子,从共同起点(放射性标记末端)延续到发生化学降解的位点,每组混合物中均含有长短不一的DNA分子,其长度取决于该组反应所针对的碱基在原DNA全片段上的位置。最后,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离此后组产物,再从放射自显影片上即可读出序列[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