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艳丽的大公鸡创意绘画

艳丽的大公鸡创意绘画

艳丽的大公鸡创意绘画
艳丽的大公鸡创意绘画

《艳丽的大公鸡创意绘画》教学案例

肇源县第四小学董淑荣

案例背景

这是一所县直小学,一群活泼可爱的四年级孩子,一堂“家常课”偶遇领导随堂听课,和一个有着十多年教龄的我。

案例描述

今天,我像以往一样,在上课铃敲响之前走进了课堂,今天要讲授的内容是第十四课《艳丽的大公鸡创意绘画》,我把课前准备好的用具悄悄地放到讲桌下面,这是我一贯的作风,我从不在课前让学生看到我的教具,那样在上课出示教具的时候就起不到什么效果了。刚准备好,上课铃声便响了起来。这时学生快步的的走进了教室,和学生一起进来的,还有我校的几位领导。因为之前不知道有领导要听课,瞬间有些慌乱,但随之有平静了下来,心想反正平时也这样上课,慌什么。可是学生表现的和平时可不一样,看到有领导听课一下鸦雀无声,调动课堂气氛着实费了不少功夫。

《艳丽的大公鸡》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范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以冷暖色对比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作品所产生的特有的美感,并且学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科学的认识、理解色彩现象,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上课伊始,我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模仿电视节目:“大家猜猜看”并进行了抢答,用大屏幕打出几幅照片并配上文字说明,

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动物?我有时用大屏幕打出大公鸡的脚,如果学生猜不出来我再打出多一点,有时打出大公鸡身上某一特这明显的部位,让学生猜,最终对大公鸡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这并不是我的真正目的,只不过想调动一下气氛并给学生建立对大公鸡的初步印象。接下来好戏开场:我有创设了这样一个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动画片段《骄傲的大公鸡》,但是不放声音,而是叫两名学生到前面来,看着动画情节给动画配音。小学生一般都很喜欢看动画片,而且爱表演,爱模仿,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设计了这个环节,一下子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举手,要求表演,配音,打破了刚才的恐惧心理。最后,我对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画面中的大公鸡为什么这么神气,这么骄傲啊?”学生思考片刻,又都争着举起手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有的说大公鸡起得早,叫大家早起有功劳;有的说大公鸡本领大;有的说大公鸡的叫声很好听,有的说大公鸡很美丽……。我抓住这个声音,因势利导,问:“有的同学说大公鸡很美丽,那它美丽在哪儿呢?”这样很自然的引出了新课。

接下来的学习就显得很轻松愉悦了,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一种情趣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意性绘画的能力和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意绘画能力是个难题。需要我们用尽各种方法启迪,在这方面我们下了不少功夫。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

面发展。新教育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根据教学需要, 在上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搜集了很多资料供学生欣赏,上课时进行讲解,但是这个讲解一定是简单的,有针对性的,并且利用图片给予学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把时间还给学生。本课我更多采用的是观察实践,自学发现教学模式,我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成自主实践探究和自主学习探究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动手实践解决学生对色彩的认识,我拿出学生准备好的一些颜料,让学生自己动手调色,又通过色相环让学生了解冷暖色,感知冷暖色对比所产生的艳丽感觉。在第二阶段的自主学习中,我要求学生分析书中的作品,在欣赏我搜集的作品,引导学生:“老师这儿有一些农民画大公鸡的作品,想看么?看的过程中请你认真观察,这些作品和董老师画的大公鸡,有什么不同?可以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通过学生的欣赏交流,解决如何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来表现大公鸡的艳丽?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作品,但不要完全照搬,老师希望你们的作品要有自己的个性!学生在绘画创作时,我并不会去刻意的演示,也不做过多的讲解,而是适当的点拨,比如让学生看下夸张的表情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情感体验,用:“你试下用夸张的手法画大公鸡会给你的画面带来什么样的效果?”的口吻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在课堂上我适当地穿插了一些古典音乐,来为学生营造的氛围。学生们都很积极主动的思考、创作。很快就有学生完成了创作。最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创作的作品贴

在黑板上,通过大家的点评是他们的思想更成熟,思维更活跃,这样也更有利于创新。共性艺术创作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艺术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很感兴趣,教学目标达到,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摸索,实践,体验乐趣,发现新意,实现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有收获也有困惑:新课改要求课堂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那么教师的讲课时间减少很多,怎样才能把知识点提炼出来,教师用怎样的行为和语言引导学生,才能更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呢?我想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探究。不仅如此,在课前还要做充足的准备工作。

总之,想每堂课都上的精彩,想得到学生的更多喜欢,想培养学生更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老师就不能“偷懒”。这也是我上完本课的感想。试想一下,如果我从开始就没有精心的准备,突然遇到领导听课,一定心里没底,就会慌乱,学生更得不到良好的启发,也不会看到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思维就会很局限,创作意识也不会如此浓烈,创意思维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就无法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连带出很多问题,所以,一句话,要想培养出学生的创意绘画的素质,教师必须具备创意绘画的本领,更要具备勤奋爱岗的精神,具备不怕吃苦的品质,坚持做到有领导和没领导听课都一个样。

暑假国画班教学内容与培训流程

暑假班国画教学参考 暑假国画班的教学以写意花鸟为主,尺寸以四尺三裁、四尺四裁为主,可适当配合斗方。整个暑期学习四种花和小动物,每次课结束都要有完整作品出来,不可出现一次课全是单体的练习作业,并且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笔记。期间结合陶艺手工课、户外写生课及欣赏总结课。 荷花的画法 导入: 自古以来荷花一直是文人雅士的最爱,像《爱莲说》等就代表着人们对荷花品格的歌颂。现在我们也经常见到荷花,谁能描述一下你心中的荷花。。。。。。 荷花简介: 荷花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花卉,又名莲花、芙蕖、水芙蓉等。荷花以其独具一格的出淤泥而不染、洁净清高、雅而脱俗的品格著称于世,深受国人的喜爱。 荷的地下茎称为藕,肥大而长、有节,节生须根和叶芽。也有长柄高出水面、圆形。花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花后结莲蓬,内有莲子。 画花的方法很多,可勾,可点:亦可勾点结合。在造型上要注意花瓣的正侧、前后、疏密变化,花瓣根要向心,花瓣线条要有疏密变化、长短错落。花柄是长线条,要画出圆的感觉,要有方向变化、疏密穿插变化,叶柄上有小刺,顺手点些墨点即可。 荷花的叶子圆而大,正面色深,背面色淡。叶柄长在背后中央。叶筋向四周放射。 画叶子要用大笔,饱蘸墨汁来画,要分出叶子的正侧偃仰和层次前后,形状忌大圆、太整和对齐。太规矩则平淡,残荷才饶有风趣。 荷叶画法: 1、大笔调淡墨,画荷叶的翻转部分,用笔要活。 2、蘸较浓的墨画出正面的叶子,两部分交界处最好留出空白,但不要留得太呆板。 3、调中等墨色趁湿勾出翻转部分荷叶的筋。用笔要活、要虚,墨色不可重,线条不要太实。 4、叶子要见笔触感。有浓有淡、有整有半、有正有侧、有大有小,中间要有留白,四边要参差变化。其他根据画面要求荷叶的翻转程度变化而成。 画荷叶时的注意事项 1、作画时应使用大笔,要用大水大墨,速度上快点就不会洇了 2、作画时注意大对比、小变化。最重的由哪开始,然后去画,越画越淡,再画就干了。补点水重点就一个,不可画花了。 白荷花画法: 1、调中等墨色,水分不要太大,像写字,要注意提、顿、转折。线条要有虚实,花瓣不要画的太对称,要有正、侧、大、小、长、短、卷的、翻转的,有花苞,半开,全开,残荷之分。线条要有密有疏,有近有远,注意要大胆落墨,细心收拾。 2、调稍淡一点的墨,勾花瓣筋纹,花筋纹是弧线的,根据它的花瓣的走势勾,线要虚、要细、尖上实,笔要干,所以作画时不要频繁的调墨。 3、花蕊分雌蕊和雄蕊,雌蕊为小莲蓬,正面的花可以看到。侧面的有的看不到。用藤黄加赭石加三绿画雌蕊,雄蕊很多,用浓墨点蕊药,勾蕊丝,用弄朱砂再点蕊药。留一点墨边。 4、调淡花青反衬花瓣,不是勾线,而是染色的一种。调淡草绿画花瓣的根部,有底部轻轻一扫,花瓣衬托前边的,有衬托关系的着重染,调淡曙红染花瓣尖上,轻轻一扫,出现飞白,自然的过度。 红荷花画法: 1、调淡曙红勾花瓣,勾法和白花一样。 2、注意筋纹用白粉勾在花瓣上,之后调淡曙红尖上来点深一点的曙红,染一下白粉出现了,很自然。(白粉含胶,在其他透明色染上后,先染的白粉色便凸显出来。) 莲蓬画法: 调中等墨色,勾、皴、擦都要有,两边皴的多一点,让它鼓起来。中间有籽,不要计较数量,大概满就可以了,籽中间有个小点,调浓墨点。底部还可以有一点残蕊,有生机。染色先用赭石勾染,不可全染,在调三绿加点赭石通染。 花柄画法: 大笔调墨画柄,中锋用笔,要见笔(行笔有力)柄不一定穿插到那个花上了,注意柄的穿插变化,注重点线面的变化。柄上的点要用焦墨点,要有疏密变化。 总结: 荷花这一课题适合初学者,一是荷花比较常见,二是大笔泼墨。锻炼胆量。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在打基础时细致耐心,之后就会容易很多。。。。。。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荷花画法,大家要注意,荷花的画法不是只有这些,画法因人而异,每一个画家所总结的画法各有差异。以上是

人美小学美术四下《第14课艳丽的大公鸡》

艳丽的大公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范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以冷暖色对比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作品所产生的特有的美感,并且学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科学的认识、理解色彩现象,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冷色和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 应会:通过欣赏冷暖色对比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冷暖色同时运用所带给人们艳丽、热烈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使画面产生的特别艺术效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冷暖色对比的美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特有的美感。 难点: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 学习材料 公鸡图片、彩笔、蜡笔、色相环…… 教学过程 一、再现回忆三原色与三间色: 1.三原色: 红色:热烈、喜庆 黄色:明亮、高贵 蓝色:凉爽、辽阔 2.三间色: 绿色:平静、清凉 橙色:温暖、热烈 紫色:高雅、神秘 3.按照对色彩的不同感受,划分两大类,并说出划分的原因。 教学意图:复习学过的知识,使色彩的学习连贯、循序渐进。 二、感受探讨冷色与暖色: 1.冷色给人的感觉:凉爽、寒冷、清新 2.暖色给人的感觉:温暖、热情、舒适

3.冷暖色在一起给人的感觉:鲜艳、热烈、欢快、兴奋……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思维,由无意识到由意识的分析。 三、分析研究“艳丽”的含义: 1.“艳丽”体现在哪些方面:色彩、形状、姿态…… 2.欣赏书中作品,看看艳丽体现在什么地方? 教学意图: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冷暖色对比所产生的美感,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创作表现艳丽的大公鸡: 1.提出作业要求: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只艳丽的大公鸡。 2.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体验色彩冷暖对比的表现方法,感受对比色的美感。 五、欣赏评述艳丽的大公鸡: 1.组织学生欣赏、交流、评述。 2.拓展:冷暖对比色适合运用到那些地方?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对学习色彩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色彩知识。

四年级美术《艳丽的大公鸡》教学设计

《艳丽的大公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冷色和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冷暖色对比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冷暖色同时运用所带给人们艳丽、热烈的美感,感受它们使画面产生的特别艺术效果。 3、情感目标: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冷暖色对比的美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冷暖色,认识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美感。 教学难点:冷暖对比和冷暖搭配。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材、优秀学生作品、图片资料、各种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同学们听听它是谁(听录音)。但是大公鸡在来的路上遇到了麻烦,(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渗透德育教育)。有谁能够说说我们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在遇到矛盾的时候应该如何解决)答:互相谦让、互帮互助等。 老师认识的这只大公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和原谅。让同学们把打架后的大公鸡变成艳丽的大公鸡,(三)、新课教学 1、从今天的主角大公鸡讲起先来说说你知道的关于鸡的成语,再观察图片看看大公鸡有哪些特征:

头:顶上有锯齿状红鸡冠,眼睛圆圆的,嘴尖尖的。 身体:两侧长着短短的翅膀,满身披着美丽的羽毛。 尾巴:尾巴上的羽毛特别长颜色丰富多彩。 脚:两只脚粗壮有力,脚指上还长着尖尖的指甲。 根据特征依次出示范画。 2、了解了大公鸡的特征后我们再来看看怎样表现大公鸡艳丽 回顾上学期学过的冷暖色: 3、感受探讨冷色与暖色: (1)冷色给人的感觉:凉爽、寒冷、清新 (2)暖色给人的感觉:温暖、热情、舒适 (3)冷暖色在一起给人的感觉:鲜艳、热烈、欢快、兴奋…… 4、分析研究“艳丽”的含义: (1)欣赏作图片,看看艳丽体现在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 (2)学生讨论,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冷暖色对比所产生的美感,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5、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美丽的大公鸡的图片。除了用平涂的方法涂颜色还可以用渐变的方法试一试(欣赏用渐变的方法图的作品) 6、学生创作创作要求: 用艳丽的色彩画一幅大公鸡的创作。 画中要用冷暖对比的方法。 7、、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 欣赏评述艳丽的大公鸡:组织学生欣赏、交流、评述。 (五)、拓展: 冷暖对比色适合运用到那些地方?

艳丽的大公鸡教案

艳丽的大公鸡教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14、艳丽的大公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范畴,旨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以冷暖色对比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作品所产生的特有美感,并且学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科学地认识、理解色彩现象,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同学们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体验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和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冷暖对比的绘画方法,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产生的特殊的艺术效果。 三、教学重点: 复习冷暖色对比给人的感受,正确运用冷暖色,认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学习色彩的搭配,培养学生创造力。 四、教学难点

在创作中的运用正确冷暖色,注意颜色的规律性及随意性和冷暖搭配。 五.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课件、图片。 学生用具:油画棒、勾边笔、图画纸、美术书。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课件中国版图导入 利用中国版图酷似大公鸡的外形,导出课题——大公鸡,并附板书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新授 1、引导学生分析大公鸡 2、小游戏:画一画 请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喜欢的公鸡轮廓画下来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课件:无色公鸡范作。 4、复习冷暖色知识 出示课件冷暖色风景图片对比,引导学生感受 5、为大公鸡选一套去参加选美的服装

国画技法大全

国画技法大全 国画技法大全很是方便点击就看 2013-12-03 18:59:51| 分类:国画精选|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转载自墨韵书香《国画技法大全很是方便点击就看》 国画技法大全很是方便点击就看play齐白石绘画技法_2TE<47:25TE<孙奇峰画竹2TE<26:31TE<孙奇峰画竹1TE<26:32TE<花鸟画技巧与欣赏 1TE<01:04:57TE<鸳鸯戏水画法全录 _1TE<13:01TE<鸳鸯戏水画法全录_2TE<13:00TE<鸳鸯的局部特征和笔墨画法TE<14:17TE<写意花鸟画 教学TE<21:55TE< play播放:564334 上传:hnxiexu写意花鸟画教学0102TE<21:54TE<写意花鸟画教学 0202TE<28:59TE< play播放:428881 上传:斩红狼写意花鸟画教学0101TE<26:41TE<play播放:410207 上传:斩红狼写意花鸟画教学0201TE<31:28TE< play播 放:429144 上传:斩红狼牡丹画法--花萼与花苞 TE<08:44TE<牡丹画法--花头(单,复

瓣)TE<08:46TE<牡丹画法--冷色系花TE<08:44TE<牡丹画法--花头(千层瓣)TE<08:45TE<牡丹画法--暖色系花TE<08:45TE<牡丹画法--深色色系花 TE<08:45TE<牡丹画法--花蕊TE<08:45TE<牡丹画法--枝干TE<08:44TE<牡丹画法--叶子画法 TE<08:46TE<牡丹画法--风姿晴态TE<08:46TE<牡丹画法--含雨带露TE<08:45TE<牡丹画法--横势斜枝 TE<08:46TE<牡丹画法--花艳茶馨TE<08:46TE<海派著名画家梅若老师网络教学系列——红嘴蓝鹊 TE<01:00:58TE<海派著名画家梅若网络教学——戴胜鸟TE<53:32TE<砚云老师国画教学——白鹰的画法 TE<52:24TE<9月16日砚云画鹰TE<59:58TE<9月19日梅若老师鲫鱼的画法TE<55:12TE<梅老师画戴胜鸟TE<53:32TE<梅若老师8月30日画鸟--绣眼 TE<40:26TE<梅若国画教学——灰喜鹊的画法 TE<01:05:33TE<梅若老师8月26日画白头翁 TE<36:17TE<梅若教竹子-3TE<18:44TE<梅若教竹子-2TE<24:02TE<梅若教竹子-1TE<30:00TE<梅老师教灰喜鹊的画法TE<01:05:33TE<梅若教菊花 2-3TE<18:00TE<梅若教牡丹1TE<19:24TE<梅若教牡丹1-4TE<16:59TE<梅若教牡丹 1-3TE<21:55TE<梅若教牡丹1-2TE<24:00TE<梅若

艳丽的大公鸡教案

艳丽的大公鸡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4、艳丽的大公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范畴,旨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以冷暖色对比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作品所产生的特有美感,并且学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科学地认识、理解色彩现象,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同学们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体验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和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冷暖对比的绘画方法,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产生的特殊的艺术效果。 三、教学重点: 复习冷暖色对比给人的感受,正确运用冷暖色,认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学习色彩的搭配,培养学生创造力。 四、教学难点

在创作中的运用正确冷暖色,注意颜色的规律性及随意性和冷暖搭配。 五.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课件、图片。 学生用具:油画棒、勾边笔、图画纸、美术书。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课件中国版图导入 利用中国版图酷似大公鸡的外形,导出课题——大公鸡,并附板书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新授 1、引导学生分析大公鸡 2、小游戏:画一画 请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喜欢的公鸡轮廓画下来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课件:无色公鸡范作。 4、复习冷暖色知识 出示课件冷暖色风景图片对比,引导学生感受

小学美术《艳丽的大公鸡2》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艳丽的大公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冷色、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搭配的美感。培养感受色彩美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观察、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欣赏、发现、分析、绘画等方法,感受冷暖色对比运用使画面产生艳丽、活泼的感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创作色彩画的兴趣,并学会运用色彩知识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冷色、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 2、教学难点: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创作特点鲜明、色彩艳丽的大 公鸡。教 学过程:

【导入】 我们身边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它们都是谁?生回答 大公鸡,什么色? 那我们来仔细观察大公鸡,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他的颜色 (板书课题——艳丽的大公鸡)板书:艳丽的大公鸡 【新授】 你认为艳丽是什么意思呢? 师:举几个颜色呢?师:这两幅图片,有没有这些颜色? 师:结合上学期的知识,两幅图片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生:暖色和冷色。 师:非常好,那让我来考考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 (出示色相环) 一起说 师:有了这些颜色能画出艳丽的大公鸡么?

老师今天就用这些颜色给大公鸡添几身花衣裳,请你快速说出它的色调生抢答 师:你觉得漂亮么?老师来给它进行小小的加工,好多了吗? 老师刚刚进行了什么操作呀?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请你说一说,这三只大公鸡哪只最艳丽,为什么?画面中既有冷色,又有暖色,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所以感觉更加艳丽。师:讨论了这么多,有没有知道最后这只大公鸡是什么色调的呢? 我们用一个专业的名词来描述一下冷暖对比色调大公鸡。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对比色。 色相环知识:在色彩的世界里,我们把在色相盘中,对角相对的颜色称为对比色,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互为对比色。谁能上来找出更多的对比色?当画面中同时运用任意一对比色时,我们就会感觉画面的色彩很鲜艳。 比一比,找一找 师:根据同学们得出的结论,请你观察这只大公鸡,在应用对比色上运用了哪些规律?就像找数学的规律一样,1、2、1、2 一样

小学美术公开课艳丽的大公鸡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公开课《艳丽的大公鸡》教 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通过课程《艳丽的大公鸡》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冷、暖色的色彩知识,认识冷、暖色彩对比的美感。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让学生喜欢画画。 学情分析 让学生在美术课里感悟生活的乐趣,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热爱生活,亲手去描绘美妙的世界。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冷、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彩对比的美感。在学习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生活的美感。 教学难点: 冷、暖色在艺术创作中的大胆运用。 教材分析 通过课程《艳丽的大公鸡》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冷、暖色的色彩知识,认识冷、暖色彩对比的美感。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让学生喜欢画画。 学情分析 让学生在美术课里感悟生活的乐趣,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热爱生活,亲手去描绘美妙的世界。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冷、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彩对比的美感。在学习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生活的美感。 教学难点: 冷、暖色在艺术创作中的大胆运用。 教材分析 通过课程《艳丽的大公鸡》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冷、暖色的色彩知识,认识冷、暖色彩对比的美感。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

国画教学计划

国画教学计划 国画教学计划篇1教学目的: 1、明确国画的特点,表现范围及历史源流。 2、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通过学习,学员基本掌握国画的表现技法,能成功地临摹出好的范画及具备创作的能力。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画的工具、颜料的性能及选购、使用的一般知识。 2、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用色和用水等的基本技能。 3、掌握花草的基础技法。 4、掌握禽鸟、畜兽的基本技法。 5、掌握虫、鱼、蔬、果的基础技法。 教学方法: 1、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本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2、突出重点、难点、重演示、重辅导。 3、搞好作业点评,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 4、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教学内容:

1、绘画工具和材料。 2、荷、牡丹、月季、牵牛花、凌霄花、紫藤等的绘画技法。 3、花草的绘画技法。 4、禽鸟、畜兽的绘画技法。 5、虫、鱼、蔬、果的绘画技法。 教学重点: 笔法与墨的训练 教学难点: 构图,造型,审美意识。 教学实施安排: (一)课前教材工具准备 1.收集中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便于学生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2.生宣纸、墨汁、毛笔(大中小三支)、毛毡、调色盘、笔洗、。 (二)教学课程课时安排 周次学习内容 第1周1、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 第2周2、学国画 第3周3、认识藏锋和露锋 第4周4、墨与彩的韵味 第5周5、文房四宝 第6周6、国画《枇杷》

第7周7、国画《寿桃》 第8周8、国画《樱桃》 第9周9、国画《葫芦》 第10周10、国画《柿子》 第11周11、国画《石榴》 第12周12、国画《白菜和蘑菇》 第13周13、国画《西瓜和葡萄》 第14周14、国画《荔枝》 第15周15、国画《丝瓜》 第16周16、国画《萝卜》 第17周17、国画《南瓜和茄子》 第18周18、国画《竹笋和豆角》 国画教学计划篇2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在绘画史上历史悠久,特别经过唐、宋两代人的发展,使中国画成为现在绘画的独立体系中国画作为东方绘画的主流,体现着华夏文明的民族精神,是我国一大历史瑰宝,为使这一瑰宝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我认为中国画应从儿童抓起。 一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动,但模仿力很强,天真可爱,心理学家认为 儿童可塑性强,幻想力丰富,是学习绘画的黄金时期,爱美是人类的共性,爱画是孩子们的天性,应该说儿童都喜欢画画,通过画画,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从中获得极大乐趣。每个儿童或多或少都潜在着这种本能,儿童画画介于游戏与心理表象之间通过绘画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

四年级美术下册《艳丽的大公鸡》说课稿

四年级美术下册《艳丽的大公鸡》说课 稿 一、说教材: 1、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教材第八册第十四课《艳丽的大公鸡》。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范畴,旨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以冷暖色对比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作品所产生的特有美感,并且学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科学地认识、理解色彩现象,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同学们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 2、学生情况: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小学三年的学习,学生们能初步掌握色彩知识,但如何更加巧妙的将色彩运用到绘画中,如何才能让色彩更好的为画面服务好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2、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暖色与冷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 (2)、过程方法: A、通过欣赏冷暖色对比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冷暖色同时运用所带给人们艳丽、热烈的美感。 B、通过创作冷暖色对比的作品,感受到它们使画面产生的特别艺术效果。 (3)、情感态度: 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冷暖色对比的美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画的兴趣。 3、教学重点: 复习冷暖色对比给人的感受,正确运用冷暖色,认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学习色彩的搭配,培养学生创造力。 4、教学难点: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 二、说教法: 本课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展示法和启发法。 三、说学法: 学生采用观察法和讨论法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采用情景导入法,用大公鸡花花选美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源于生活,从生活的角度出发,

国画班教学计划

国画班教学计划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国画班教 学计划,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通过我们各位思想的碰撞,一定会激发出您写作的动力。还有,阁下能将此文档加入收藏或者转发出去,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世界美术领域中有着独特的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是我们的美好愿望。接下来是整理的,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 国画是东方艺术的瑰宝,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儿童时期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情感,对于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程式”因素,是 种独具个性的艺术因素,画山、画石、画树木的“皴法” 树叶的各种独特方式,以及各种追求布白均匀的构图法则, 套固定的“程式” ,而以往的儿童国画评价方式更加强化了学 生对这些传统模式的演习与追求,这无疑对小学生学习中国画有,画都有 着巨大的阻力。因为,中国画的这些传统技法就是成年人要把它 掌握好也是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况且,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讲又是多么的枯燥和乏味呀! 因此,我们的国画

教学必须抛开这些技能定势,并使用现代的评价理念来使学生充分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对中国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进入笔墨的自由王国,表达他们率直、大胆、亦真亦幻的天性。通过近几年的中国画教学实践,特制定以下三年计划: 教学目标:x. 抓好进行水墨教学的常规训练。 2. 培养并提高儿童学习中国画的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x. 平时多练、多总结,多进行讲评,促进孩子的中国画学习。 x.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绘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的情感。 教学内容:x. 继续学习写意花鸟。让学生大胆尝试,自己体会, 行临摹。尽量破除书本的束缚。适当进行临摹,掌握基本构图,经营 适当进位置。 2. 低、高段分开练习,难易适度。 x. 新学习国画的同学,抓好握笔姿势训练:先讲解示范握笔 的姿势、再手把手的教儿童进行练习,然后在每次作业的时候加以提醒指正,通过一段时间,儿童就能正确、轻松、自如的握笔了。还要抓好用笔技能训练:用笔方法有中峰、侧峰、卧峰等,

线描大公鸡美术教案

线描大公鸡美术教案 【篇一:大公鸡教案改】 第十四课艳丽的大公鸡 丰田镇中心小学陈春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了解大公鸡的身体特征,抓住大公鸡的姿态。 二、利用教学用具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公鸡组成结构,外形的特点及动态特征。 三、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中见到的大公鸡,感受生活中不同姿态公鸡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公鸡的身体结构特征,运用线描的方法表现大公鸡。难点:创作姿态生动、造型新颖的大公鸡。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学生猜出谜底:大公鸡 师:大家都说是大公鸡,那你们是怎么才出来的? 生:头戴大红帽说的是鸡冠子,身披五彩衣是公鸡艳丽的羽毛,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就是公鸡早上打鸣,是一只勤奋的大公鸡师: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出示课题:艳丽的大公鸡 二、观察结构 师:同学们对大公鸡都不陌生,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见过的大公鸡是什么样子的?你观察过它们的生活习惯吗?小组讨论(提示学生公鸡的活动,或者你喂过公鸡吗?小时候我见过的公鸡打架。)生:有啄米的大公鸡是低着头的,打鸣的大公鸡是昂首挺胸的,打架的公鸡是 比较凶狠,羽毛都立起来了等等。 师:播放幻灯片中不同姿态公鸡的图片,说一说每张图片公鸡的特征,身体结构有哪些共同点,用几何形体概括。板书:结构 生:头是圆圆的,锯齿一样的鸡冠,圆圆的眼睛,长长的脖子,椭圆形或三角形的身体,扇子或彩虹形状的尾巴,三角状的腿,圆柱的爪子,还有尖尖的指甲(脚趾是前三后一)。 师:用几何形体画公鸡的同时改变线条美化大公鸡。

师:公鸡在啄米时它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拿出公鸡道具示范, 边摆边说,脖子低下去,尾巴翘起来,身体尾部略向上倾。 师:那么公鸡想飞翔的时候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一位同学来摆 一摆并说一说公鸡飞翔,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摆出公鸡飞翔的造型,张开了翅膀,双腿迈开,眼睛直直的盯 着前面。师:那么公鸡打鸣的时候身体应该是什么样的?请学生来 摆一摆,并说一说公鸡打鸣时候,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头抬起来,向上伸着长长的脖子,昂首挺胸,翘起尾巴,放下 翅膀,双脚站立。 三、欣赏分析 师:投影出示其他学生的作品,请学生说一说,其他同学是怎么样 表现公鸡的特征的,观察动态,表情,神态。(从头,身体,羽毛,脚,尾巴来看看,每一个画的都不一样,有这几种画法,还可以添 加一些花纹使共计变得更美丽。) 四、艺术实践 师:大公鸡选美大赛就要开始了,请同学们运用线描的方式画一只 大公鸡。作业要求: 构图饱满 造型新颖、生动 画面整洁、干净 注意:第一课时完成大公鸡造型 五、展示评价 第一课时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让学生围绕造型,创意方面说一 下优缺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了解冷暖色知识,体会冷暖搭配的美感。 二、通过观察,欣赏,比较,分析,绘画等方法,感受冷暖色对比 运用使画面产生艳丽。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 三、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产生 的特殊的艺术效果,提高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生 活的意识和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享受绘画创作的乐趣,并学会运用色彩知识为生活服务。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冷色、暖色的色彩知识,学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 难点: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创作姿态生动、色彩艳丽的大公鸡。

国画班教学计划3篇

国画班教学计划3篇 (1606字) 一、教学内容特点 教学体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二、在教学中遵循的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美术教学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教师要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迸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教学应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师讲述与学生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面向集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欣赏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四、每堂课的结构 1、每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情感目标。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了解"指对美术常识的初步认识,能再现和再认;"理解"指初步懂得所学知识的涵义,能作出简单的说明;"初步掌握"指能

艳丽的大公鸡创意绘画

《艳丽的大公鸡创意绘画》教学案例 肇源县第四小学董淑荣 案例背景 这是一所县直小学,一群活泼可爱的四年级孩子,一堂“家常课”偶遇领导随堂听课,和一个有着十多年教龄的我。 案例描述 今天,我像以往一样,在上课铃敲响之前走进了课堂,今天要讲授的内容是第十四课《艳丽的大公鸡创意绘画》,我把课前准备好的用具悄悄地放到讲桌下面,这是我一贯的作风,我从不在课前让学生看到我的教具,那样在上课出示教具的时候就起不到什么效果了。刚准备好,上课铃声便响了起来。这时学生快步的的走进了教室,和学生一起进来的,还有我校的几位领导。因为之前不知道有领导要听课,瞬间有些慌乱,但随之有平静了下来,心想反正平时也这样上课,慌什么。可是学生表现的和平时可不一样,看到有领导听课一下鸦雀无声,调动课堂气氛着实费了不少功夫。 《艳丽的大公鸡》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范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以冷暖色对比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作品所产生的特有的美感,并且学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科学的认识、理解色彩现象,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上课伊始,我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模仿电视节目:“大家猜猜看”并进行了抢答,用大屏幕打出几幅照片并配上文字说明,

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动物?我有时用大屏幕打出大公鸡的脚,如果学生猜不出来我再打出多一点,有时打出大公鸡身上某一特这明显的部位,让学生猜,最终对大公鸡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这并不是我的真正目的,只不过想调动一下气氛并给学生建立对大公鸡的初步印象。接下来好戏开场:我有创设了这样一个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动画片段《骄傲的大公鸡》,但是不放声音,而是叫两名学生到前面来,看着动画情节给动画配音。小学生一般都很喜欢看动画片,而且爱表演,爱模仿,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设计了这个环节,一下子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举手,要求表演,配音,打破了刚才的恐惧心理。最后,我对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画面中的大公鸡为什么这么神气,这么骄傲啊?”学生思考片刻,又都争着举起手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有的说大公鸡起得早,叫大家早起有功劳;有的说大公鸡本领大;有的说大公鸡的叫声很好听,有的说大公鸡很美丽……。我抓住这个声音,因势利导,问:“有的同学说大公鸡很美丽,那它美丽在哪儿呢?”这样很自然的引出了新课。 接下来的学习就显得很轻松愉悦了,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一种情趣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意性绘画的能力和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意绘画能力是个难题。需要我们用尽各种方法启迪,在这方面我们下了不少功夫。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

人美版艳丽的大公鸡教学设计

《艳丽的大公鸡》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 (出示大公鸡的图片) 师:大公鸡漂亮吗?你喜欢大公鸡吗?你为什么喜欢大公鸡? (生答:颜色漂亮等) 师:同学们真棒,说出了大公鸡这么多的好处! 2. (出示无颜色的公鸡图) 师:瞧!有这样一只大公鸡,身上光秃秃的,你们想不想为它设计一件绚丽而又光彩照人的衣服呢?有信心吗? (板书课题:艳丽的大公鸡) 二、讲授新知 1. 知冷暖。 师:你想为它设计什么颜色的衣服呢?(生答) \ 师:大家说的这些颜色在色相环中都有。(展示色相环) 师:以前我们学过冷色和暖色,大家找一下,哪些颜色是冷色,哪些颜色是暖色?(生答) 师:颜色的冷暖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也是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把红橙黄归为暖色,蓝绿紫归为冷色。下面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冷暖色所在的位置,你还发现了什么?(对比色) 师:在色相环中,一个颜色对面的颜色就是它的对比色,红和绿,黄

和紫,橙和蓝这三组对比色最强烈。 2. 识冷暖 (1)欣赏《金鸡展翅》和学生作品 师:如果运用冷暖对比的方法在画面中会产生怎么样的效果呢?我们来看下这两幅画面。 (出示《金鸡展翅》和学生作品) 师:这两幅画面都是运用了冷暖对比的方法来画的,带给我们什么感受呢?(艳丽,鲜明,欢快) 师:在这两幅画面中,在颜色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有规律性,另一幅随意性比较强,渐变等) (2)分析学生作品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书中为我们展示许多学生的作品,在同学们的作品中,哪些颜色用得有规律?哪些颜色用得随意性较强?哪些颜色用得最精彩?下面我们分小组,把你喜欢的作品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3)讲述你最喜欢的作品。 3. 画冷暖 (1)师:欣赏了这么多艳丽的大公鸡,你想不想也来画一只这样的大公鸡呢?那我们就来看看大公鸡有什么特点? (展示大公鸡,学生观察)鸡冠很大像火炬,很大的肉髯,爪子粗壮有力,尾巴很长向上翘起。 师:在绘画的时候我们可以表现多样的公鸡动态(展示各种姿态的公

热门-小学美术《艳丽的大公鸡》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艳丽的大公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指导思想: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范畴,旨在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感受冷暖色对比的作品所产生的美感,并且学习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科学地认识,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 2、教材分析:通过多幅绘画作品,向学生传达冷暖色 彩的对比韵味。如颇具装饰感的农民画,精美绚丽的染色剪纸,生动活波的学生作业。画面中大公鸡栩栩如生的动态,鲜艳绚丽的色彩,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希望同学们能感受冷暖色彩对比带给人们的艳丽、热烈的美感。 学情分析: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常常感觉到,学生在中、高年级就 不愿意画画了,不是他们不会画了,而是没有找到自己认同的表现方法,从而失去了对艺术学习的信心。着重解决学生如何将真实生活中的公鸡形象通过主观的艺术加工,转化为艺术形象。解决这一教学要点,我选择了与学生共同感悟、发现、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欣赏生活中不同动态的大公鸡和各种各样艳丽大公鸡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感悟、尝试、发现、探究农民画艺术形象的造型规律,体验冷暖色对比的美感,掌握色彩的对比,过度,及渐变的方法。最后是教师渗透给学生的艺术创

作的理念,艺术创造需要个性,需要与众不同,借鉴别人长处画自己的.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暖色与冷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 2:通过欣赏冷暖色对比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冷暖色同时运用所带给人们艳丽、热烈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使画面产生的特别艺术效果。 3: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冷暖色对比的美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学习色彩的搭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难点: 在创作中正确运用冷暖色,注意颜色的规律性及随意性和冷暖搭配。 教学方法: 欣赏法、观察法、探讨法、交流法、演示法、绘画法、评价法 教学用具: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 艳丽的大公鸡 ▏人美版 (49)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4课艳丽的大公鸡》 课时:1课时 年级:四年级 课型造型:造型.表现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范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以冷暖色对比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作品所产生的特有的美感,并且学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科学的认识、理解色彩现象,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本课我采用的是讲解、示范,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根据教学需要,我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成自主实践探究和自主学习探究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动手实践解决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了解冷暖色,感知冷暖色对比所产生的艳丽感觉。在第二阶段的自主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分析书中的作品,解决如何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来表现大公鸡的艳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冷色与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基本知识,体会冷暖色彩对比的美感,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冷暖色对比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冷暖色同时运用所带给人们艳丽热烈的美感。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并且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快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冷暖色,学习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难点:冷暖对比和冷暖搭配以及在创作中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 学生作品范画,大公鸡结构拼图,多媒体展示,图片,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小学美术学科优秀教案艳丽的大公鸡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学科优秀教案《艳丽的大公 鸡》教学设计 课题:《艳丽的大公鸡》 课时: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暖色与冷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彩对比的美感。 2. 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产生的特殊的艺术效果。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和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重点: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 难点: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 学习材料:课件、图片、油画棒、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公鸡图片。课件 师:大公鸡漂亮吗?你喜欢大公鸡吗?你为什么喜欢大公鸡? 1、颜色看着漂亮,供人观赏。 2、早上叫人起床。 3、能斗鸡给人乐趣等。 师:同学们真棒!说出了大公鸡这么多的好处!我们今天就来走进大公鸡,了解大公鸡。板书:大公鸡 二、教授新课 1、师:刚才我们看了生活中的公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画家作品中的大公鸡。出示课件(艳丽的大公鸡图片)1-3幅作品 2、师:这张大公鸡画得真好看,为什么画得这么漂亮啊?生:色彩艳丽 3、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现艳丽的大公鸡。(板

书课题)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小游戏,找朋友。(教师做好色块,学生摆出对比色,谈感觉) 4、师:下面我们欣赏这幅作品,这是农民画家画的《金鸡展翅》,作者怎样用颜色表现出这么艳丽的大公鸡?生:有冷色也有暖色。 5、师:请同学仔细观察作品,作品中哪些颜色为暖色,哪些颜色为冷色?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看哪幅画面颜色用的精彩? 6、师:(课件展示)出示多幅大公鸡的图片: 师:下面我们来看这张学生作品怎样用颜色表现出这么艳丽的大公鸡的?观察分析和刚才那幅图有什么不同? 生:(颜色的渐变,公鸡展示脖子的美丽,造型奇特,勇敢活泼, S造型,颜色艳丽,(提倡学生个性发挥,教师正确引导)。 7、师:这些大公鸡这么漂亮,看看老师怎样画大公鸡的。首先设计构思画一幅奔跑中的大公鸡,起稿画出大公鸡的基本形状,强调大公鸡的几个特点部位(头部大红的鸡冠,粗壮的爪子,翘起的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