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胎传梅毒

胎传梅毒






胎传梅毒


在日常诊疗时,梅毒患者中有一部分是出生不久的孩子,每次接诊这样的患儿,心情都比较沉重,责任感尤为强烈 ,希望孩子尽快脱离病魔,健康成长。在这里,介绍一些胎传梅毒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认识疾病,增强防病意识。同时呼吁大众,放弃歧视,善待患儿。

胎传梅毒是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血源途径感染所致,也叫做先天梅毒。一般认为,在妊娠前4个月,由于胎盘滋养层的保护,胎儿不易受感染,4个月后由于细胞滋养层萎缩,梅毒螺旋体易透过胎盘。孕妇梅毒患者未经治疗的话,其危险性取决于感染时的妊娠不同阶段。研究发现,如在妊娠早期感染梅毒,死产的发生率为25%,新生儿死亡14%,婴儿感染41%,婴儿无感染20%。而在妊娠晚期感染梅毒,则死产为12%,新生儿死亡9%,婴儿感染2%,新生儿无感染77%。未经治疗的孕妇发生先天梅毒的危险性因病期而不同,一期梅毒为70%-100%,早期潜伏梅毒为40%,晚期潜伏梅毒为10%,。所以感染事件与妊娠事件相隔时间越长,婴儿的预后越为良性。
胎传梅毒分为早期和晚期。
早期胎传梅毒是指年龄小于2岁的患儿,多数患儿出生时除了瘦小、出生体重低外,常表现正常;约2/3 的病例到3至8周才出现临床症状;可表现为鼻炎,流出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哺乳困难,声音嘶哑,口腔内有黏膜斑,皮肤黏膜损害与成人相似,但是不出现硬下疳,可有水疱-大疱型皮损(梅毒性天疱疮),红斑、丘疹、丘疹鳞屑。约1/3至1/2的患儿,累及掌跖部位。在皮肤皱褶部位(特别是肛周)可发生糜烂,或是扁平湿疣。口角、鼻孔及肛周可发生线状皲裂性损害,愈后形成特征性放射状瘢痕。骨软骨炎,贫血、血小板减少、肝脾肿大、黄疸、肾炎、肺炎,脱发、甲沟炎、甲床炎等。
晚期胎传梅毒是指年龄大于2岁的患儿,最常发生于5至8岁;由于早期损害的瘢痕及早期感染所致的发育方面的变化所致;可表现为前额圆凸、马鞍鼻、方颅、下颌骨突出、上颚高度弓起、佩刀胫、锁骨关节骨质肥厚、郝秦生齿、桑椹齿,角膜炎、口腔周围皮肤放射状瘢痕及视网膜炎,耳聋、痴呆、肝脾肿大、智力发育迟缓、克勒顿关节(对称性无痛性膝关节肿胀,关节积水,活动受限,已继发损伤,常发生于8~15岁)。
另外,还有一种胎传潜伏梅毒,是指未经治疗,无临床症状,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脑脊液正常。小于2岁患儿,称为早期胎传潜伏梅毒;大于2岁患儿,称为晚期胎传潜伏梅毒。

患儿需要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目的是发现梅毒性损害,这对患儿的治疗和恢复情况至关重要。抗梅毒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