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国大校李新国

开国大校李新国

开国大校李新国

开国大校李新国

李新国,1913年生,河南省潢川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班、排长、总部参谋兼测绘股长、骑兵师作战科长。抗日战争中任三八五旅营长、教导大队大队长。解放战争中,历任陕甘宁边区警备三旅作战科长、团参谋长、副团长、独立师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陕西军区作战处长,赴朝实习代理师参谋长,海军东海舰队作战处长、防空兵司令员。1960年授予大校军衔,曾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于1992年3月8日在西安逝世,终年80岁。

开国大校杨德荣

开国大校杨德荣 杨德荣同志,1918年生,山西崞县人,1937年10月入 伍,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120师359旅,以“南泥湾大生产”闻名的王震部队.历任文书.参谋.科长.指导员。抗战后359旅分两个梯队南进华南,其中当第二梯队到达河南时,日本投降,于是奉中央急电转进东北,到达关外后恢复359旅,先后解放了哈尔滨市,胜利完成了合江剿匪任务。在东北战场转入反攻时,该部扩编为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1948年1 1月,第10纵队改编为解放军第47军,军长为梁兴初,后为曹里怀,政委周赤萍,下辖第139、第140、第141师。参加了平津、宣沙战役,在辽沈战役中胜利地进行了著名的大黑山阻击战。杨德荣同志历任82团副团长、团参谋长、团长,(该团是老红军团队,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战斗作风过硬,攻防兼备,战斗力很强,是军师第一主力团),后又担任139师参谋长.副师长,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任(原四野十纵)47军139师参谋长.1955年授开国大校军衔.后任总参作战部副处长,总参测绘局副局长等职.(副军级).离休时后中将级待遇。于1998年12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 1951年第47军139师入朝参战,初期担负后方道路桥梁的抢修任务。在金城战役中,第47军与64军共同担当西线防御主力,抗击美军骑兵第1师、陆军第3师和英联邦

师在航空兵和200多辆坦克支援下的凶猛进攻,与敌展开英勇顽强战斗,大量杀伤敌人,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在西线的进攻,共歼敌2万2千余名。战争结束后第47军留驻朝鲜,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生前就是47军的战士。建国后由国家测绘总局副局长李廷赞、总参测绘局副局长杨德荣共同主持的两局系统主要科技管理人员及大地测量专家都参加会议,确定由两局共同完成我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工程。整体平差的同时诞生了国家大地坐标系,几代测绘工作者的夙愿终于实现。我国大地坐标系的建立,不仅是测绘人员做出了努力,其它有关行业同仁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一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被国家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后来的空间技术发展与卫星定位技术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国大校龚杰

开国大校龚杰 龚杰,1902年出生,湖南省平江县东南乡龚家村人。原名龚振英。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1926年,龚杰参加农民协会和平江县农军队伍。1927年9月,龚杰参加秋收起义,随即参加红军,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1团1营1连机枪手。1928年7月,龚 (二)杰任平江县游击队副队长。后编入彭德怀领导的红5军。 抗日战争时期,龚杰历任新四军排长、连长、连指导员、团组织股长、营教导员、营长、第7师巢无独立团参谋长、副团长、团政委。有资料显示:1938年4月,龚杰任新四军政治部总务科科长。(三)解放战争时期,龚杰历任鲁中南纵队第47师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30军88师副政委、政委、第26军88师政委。(四)1950年10月,龚杰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26军88师政委。回国后,龚杰任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主任、副政委、江苏省军区镇江军分区第二政委。曾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1976年9月,在举国沉痛哀悼毛泽东主席的日子里。一天,镇江军分区接到中央通知,通知龚杰立即赴京参加吊唁活动,为毛主席守灵。这是一项特殊而庄严地使命。龚杰为什么能收到这样非常特殊的通知呢?这得从龚政委珍藏的一帧照片说起。毛主席逝世后,他一直捧着这张照片,老泪纵横,悲恸万分。这

张照片上后排左起第二人是毛泽东,右起第四人是龚杰。这张照片上共有十八人。照片上方有毛泽东的题词,上面写道:1927年秋收暴动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至今尚存之 人约数十人,此为一部分。1937年五月于延安城。”这张照片说明了一切。1927年9月9日,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时创建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共有5000余人,十年以后留在革命队伍里的仅数十人,而参加延安城合影的只有18人,其中一人就是龚杰。四十九年以后的9月9日,毛主席又离我们而去了。想到这,龚政委决心赴京,为毛主席守灵。然而,此时的龚杰已年过古稀。身上的多处枪伤且不说,单是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已使他寸步难移,而几天来,毛主席逝世给他带来的忧伤更加剧了他的病情。在家属的劝阻下,他放弃了赴京守灵的打算。龚杰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红星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8年12月14日,龚杰因病在镇江逝世,享年77岁。

开国大校陈玖安

开国大校陈玖安 数:1004 陈玖安生于1916年9月,四川省营山县人。1932年参加红友会(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10月参加红军,经历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两过雪山,三过草地。193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于1981年离职休养,正军职。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转战南北,出生入死,为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奉献了毕生精力。荣获了中央军委颁发的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先后参加过新店、瓦子场、铜保山、黑保山、南镇、宝灵、彰明、崇化、成县、葛门口、张格庄、白马寺、北高阳、周家口、水磨、代田、文登等著名战斗。英勇作战负伤三次,被鉴定为三等残废军人。1933年10月-1935年9月,他曾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九军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团部文书、参谋,师部参谋。1935年9月任扶边县委秘书,1936年-1938年3月任二方面军政治部民运工作员、十八团指导员、庆阳教导师二团团部书记、青年干事。1938年3月-1943年10月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六大队组织干事、股长,晋东南抗大分校一支队特派员,胶东抗大教导员、特派员。1943年11月-

1948年1月历任胶东东海区专署公安局局长。1948年—1951年南下干部大队4、5大队大队长,豫西五专署公安局长,地委社会部长。1951年2月-1956年历任河南省公安总队党委书记、副政委、省公安厅副厅长,省政法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司法厅厅长。1956年返回部队工作,历任河南省新乡军分区、许昌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开封军分区政治委员。1963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被批斗,停职十余年。文革后于1978年1月出任河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5月任河南省军区顾问。于1981年7月离职休养。离职后他积极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积极参加对下一代的革命教育活动,多次被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和“关心下一代协会”优秀会员、并被省军区政治部评为优秀离休干部。2007年8月11日陈玖安同志走完了他光辉而坎坷的一生。

开国大校马思义

开国大校马思义 马思义(回族):(1914-1967),男,回族,1914年生,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人。1941年6月参加革命,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时曾被马鸿逵部抓兵。1938年末与同伍十余人起义参加海固暴动,初任义军司令部特务排长,协助暴动领导人马国璘指挥战斗。1939年6月第二次起义失败后,带领部分起义军冲破包围,退入山区坚持战斗。1941年4月领导固原、海原等县农民再次暴动,成为义军主要领导人。同年6月率部突围投奔陕甘宁边区参加革命,所部改编为陕甘宁边区回民抗日骑兵团,任团长。1943年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八路军三边独立团回民支队支队长,八路军直属留守兵团回民抗日骑兵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任陇东分区回民骑兵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定西地委委员,定西军分区党委委员、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甘肃省平凉地委委员,平凉军分区党委委员、副司令员,中共西海固工委书记、西海固专署第一副专员,中共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委员会第二书记,西海固回族自治州第一副州长,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协商委员会副主席,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军分区司令员。中共甘肃省委候补委员,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委员。

1958年6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委会委员,当年10月当选为宁夏人委委员,任宁夏省军区副司令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届政协副主席,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委员。1960年9月13日在宁夏“反地方民族主义”运动中受迫害,被免去职务。1967年8月13日,在“文化大革命”两派群众武斗中,“无常”在吴忠仪表厂的楼上,终年53岁。“文化大革命”后予以彻底平反。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解放勋章

开国大校陶庸

开国大校陶庸 陶庸,原名姚甫圣,字子清,男,汉族,1915年8月出生于荣成市荫子镇前荫子夼村,曾任27军政治部主任。陶庸1933年毕业于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县立师范讲习科(三年制)。“九·一八”事变,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残暴统治、凌辱杀害中国人民的悲残情景,无比愤恨和痛绝,决不甘心当亡国奴,于1934年毅然回到山东老家。从1935年起,陶庸先后在荣成五区垛山姜家村和岭后村当小学教员。1938年6月经姜新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教学期间,他利用教员职业和教育这块阵地,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除向学生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教育外,还成立民众夜校,妇女识字班,宣传抗日救亡活动。陶庸在所在村庄成立抗日救国自卫团、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和儿童团等群众抗日组织,在曹漫之、李耀文组织的“烟台河山话剧社荣成分社”的影响下,他在岭后村组织夜校青年农民排演抗战话剧,到周围许多村庄演出,很受群众欢迎。这些活动对于宣传抗日救亡,组织群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40年2月,陶庸参加了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陶庸任荣成2区队5中队政委,东海军分区独立第8营2连连长。1941年,陶庸任山东纵队第5支队1团3营9连政治指导员,1营副政治教导员,胶东军区16团3营副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组

织股副股长。1942年12月,陶庸调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政治处政治教导员。期间,他参加了回龙山、邢村、南黄、万家、兰底及胶东五个月反投降和多次反“扫荡”的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陶庸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独立团副政委,山东军区警备第3旅16团副政委。1947年,胶东成立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警备3旅归9纵建制改为27师,16团改为79团。他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7师79团副政委、政委、政委兼团长。1948年他任9纵27师、81师政治部副主任。他参加了平度、胶高即、南麻、临朐、周村、潍县、济南、淮海、渡江、淞沪等战役战斗。在1948年的攻打潍县战役中,协助团长组织指挥79团率先突破潍县西城攻入城内,为兄弟部队攻城首开通道。79团被中共华东局、华东野战军授予“潍县团”光荣称号。战斗中他曾4次负伤,一目失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庸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81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二、五次战役和金城防御作战。1953年他任27军81师副政委。1954年1月,陶庸任27军干部部部长。1956年2月,陶庸任27军79师政委。1962年任27军政治部主任。1964年6月,陶庸调任中共中央华东局财贸政治部主任兼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华东局撤销后,他任海军7院11所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7年3月他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党总支书记,同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校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党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