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国大校马思义

开国大校马思义

开国大校马思义

开国大校马思义

马思义(回族):(1914-1967),男,回族,1914年生,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人。1941年6月参加革命,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时曾被马鸿逵部抓兵。1938年末与同伍十余人起义参加海固暴动,初任义军司令部特务排长,协助暴动领导人马国璘指挥战斗。1939年6月第二次起义失败后,带领部分起义军冲破包围,退入山区坚持战斗。1941年4月领导固原、海原等县农民再次暴动,成为义军主要领导人。同年6月率部突围投奔陕甘宁边区参加革命,所部改编为陕甘宁边区回民抗日骑兵团,任团长。1943年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八路军三边独立团回民支队支队长,八路军直属留守兵团回民抗日骑兵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任陇东分区回民骑兵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定西地委委员,定西军分区党委委员、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甘肃省平凉地委委员,平凉军分区党委委员、副司令员,中共西海固工委书记、西海固专署第一副专员,中共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委员会第二书记,西海固回族自治州第一副州长,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协商委员会副主席,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军分区司令员。中共甘肃省委候补委员,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委员。

1958年6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委会委员,当年10月当选为宁夏人委委员,任宁夏省军区副司令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届政协副主席,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委员。1960年9月13日在宁夏“反地方民族主义”运动中受迫害,被免去职务。1967年8月13日,在“文化大革命”两派群众武斗中,“无常”在吴忠仪表厂的楼上,终年53岁。“文化大革命”后予以彻底平反。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解放勋章

开国大校杨德荣

开国大校杨德荣 杨德荣同志,1918年生,山西崞县人,1937年10月入 伍,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120师359旅,以“南泥湾大生产”闻名的王震部队.历任文书.参谋.科长.指导员。抗战后359旅分两个梯队南进华南,其中当第二梯队到达河南时,日本投降,于是奉中央急电转进东北,到达关外后恢复359旅,先后解放了哈尔滨市,胜利完成了合江剿匪任务。在东北战场转入反攻时,该部扩编为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1948年1 1月,第10纵队改编为解放军第47军,军长为梁兴初,后为曹里怀,政委周赤萍,下辖第139、第140、第141师。参加了平津、宣沙战役,在辽沈战役中胜利地进行了著名的大黑山阻击战。杨德荣同志历任82团副团长、团参谋长、团长,(该团是老红军团队,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战斗作风过硬,攻防兼备,战斗力很强,是军师第一主力团),后又担任139师参谋长.副师长,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任(原四野十纵)47军139师参谋长.1955年授开国大校军衔.后任总参作战部副处长,总参测绘局副局长等职.(副军级).离休时后中将级待遇。于1998年12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 1951年第47军139师入朝参战,初期担负后方道路桥梁的抢修任务。在金城战役中,第47军与64军共同担当西线防御主力,抗击美军骑兵第1师、陆军第3师和英联邦

师在航空兵和200多辆坦克支援下的凶猛进攻,与敌展开英勇顽强战斗,大量杀伤敌人,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在西线的进攻,共歼敌2万2千余名。战争结束后第47军留驻朝鲜,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生前就是47军的战士。建国后由国家测绘总局副局长李廷赞、总参测绘局副局长杨德荣共同主持的两局系统主要科技管理人员及大地测量专家都参加会议,确定由两局共同完成我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工程。整体平差的同时诞生了国家大地坐标系,几代测绘工作者的夙愿终于实现。我国大地坐标系的建立,不仅是测绘人员做出了努力,其它有关行业同仁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一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被国家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后来的空间技术发展与卫星定位技术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四军将领名录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前夕,新四军将帅任职名单 (按编制序列排列) 元帅(1名): 陈毅:新四军代军长、军长。 大将(4名): 张云逸:新四军副军长。陈毅去延安后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 粟裕: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兼苏浙军区司令员 黄克诚: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兼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徐海东: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 上将(l3名): 赖传珠:新四军参谋长。 宋时轮:新四军津浦前线野战军参谋长。 陈士榘: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参谋长。 唐亮: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李克农:八路军、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 叶飞: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副司令员。 钟期光: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政治部主任。 刘震: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 洪学智: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兼苏北军区参谋长。 张爱萍: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 韦国清: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兼淮北军区副司令员。 贺炳炎: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傅秋涛:新四军第七师副师长兼皖江军区副司令员 【原创整理】开国少将以上新四军将领名录 中将(48名): 邓逸凡: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 谢有法:新四军津浦前线指挥部政治部主任 陈康:新四军军部训练队队长 梁兴初:新四军独立旅旅长 刘兴元:新四军独立旅政治部主任 刘先胜: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参谋长 王必成: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 张翼翔: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一旅旅长陶勇: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 刘培善: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第二旅政委 张藩: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刘飞: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教导第一旅旅长 彭林: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教导第一旅政委 温玉成: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卢胜: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韩振纪: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参谋长 萧望东: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1955年中国开国将领授衔名单

1955年授衔名单-------中国开国将领名单!!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是在1955年。当时,主要参考了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体系,共设6等19级。其中: 元帅两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将官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四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军士三级:上土、中士、下士; 兵两级:上等兵、列兵。 我国55年授衔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上将共57人: 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泅琪、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李聚奎、杨勇、杨至诚、杨成武、杨得志、肖华、肖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明仁、陈奇涵、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陶峙岳、阎红彦、黄永胜、董其武、彭绍辉、韩先楚、傅钟、傅秋涛、谢富治、赖传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将 徐立清肖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王近山万 毅王诤孙毅朱明王宗槐蔡顺礼邱会作张令彬饶正锡倪志亮梁必业李作鹏赵启民方强罗舜初王秉璋罗元发聂风智曹里怀周赤萍邱创成匡裕民向仲华谭家述李寿轩崔田民欧阳毅冼恒汉王恩茂张国华肖望东丁秋生赖毅旷任农林维先周贯五 刘先胜刘培善彭嘉庆黄火星刘兴元文年生詹才芳梁兴初吴克华毕占云陈正湘彭明 治姚哲杜平甘渭汉曾思玉郑维山聂鹤亭王尚荣苏静刘少文刘西元孔石泉袁子钦傅连璋韩振纪李耀邓逸凡汤平余秋里陈庆先刘忠孙继先张藩徐斌洲 韦杰滕海清庄田刘浩天杨秀山周希汉顿星云周仁杰康志强方正平饶守坤王辉 球常乾坤曾国华朱辉照余立金吴富善黄志勇胡奇才周彪彭林刘昌毅韩练成张贤约郭鹏刘金轩张达志赛福鼎钟汉华秦基伟孔从周范朝利谭冠三李成芳陈康 张才千张翼翔覃健鲍先志皮定钧周志坚张祖谅廖容标刘飞梁从学钱钧张仁 初饶子健陈仁麒杨国夫晏福生吴瑞林杨梅生田维扬欧阳文张池明刘转连孔庆德谭甫仁何德全 徐深吉韩伟袁升平王道邦王紫峰赵榕肖新槐吴信泉周玉成曾泽生温玉成曾绍 山陈先瑞旷伏兆李雪三谢有法张天云卢胜黄新庭吴先恩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饶错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解方陈沂童陆生詹化雨刘其人张瑞彭富九李信曹广化魏传统孙仪之傅家 选喻缦云姜齐贤钱信忠贾若喻王光华王永浚曹丹辉李钟奇叶楚屏王文轩叶运高李兆炳黄远吴涛马文波陈外欧刘显宜张松平范子瑜严俊戴正华官乃泉黄曹龙 阎捷三殷希彭曾育生陈远波黄新友张平凯吉合胡备文钱江陈福初陈铁君王兰 麟洪水刘少卿周维刘绍文安东黄有凤李基况玉纯游胜华王兆相贺盛桂王兴纲车敏瞧张逊之何济林潘世徵罗亦经徐光华黎东汉幸元林汪东兴周子祯张文舟

空前绝后:1959年国庆230名开国将军大合唱

空前绝后:1959年国庆230名开国将军大合唱 空前绝后:1959年国庆230名开国将军大合唱为了迎接庆祝建国十周年大典,由中共将军(包括当时惟一的开国女将军李贞在内)组成的“将军合唱团”于1958年12月5日成立。据《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会刊》报道:在成立大会上,高等军事学院陈伯钧副院长说:论嗓子我们不如青年人那么清脆响亮了,但我们还要放声歌唱,歌唱我们年青的国家,歌唱我们这有着无限美妙青春的社会,我们会越唱越年青,越加生气勃勃地去建设社会主义,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到人民大会堂观看演出的现场观众。现场主持人解说道:演唱者将军业余合唱团。将军业余合唱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的上将、中将、少将230人组成。将军合唱团”由唐延述中将担任合唱团团长,王中槐中将任政委,李志民上将担任合唱团指挥,并派专业人员谢承培专责辅导。图为合唱团指挥李志民上将。 “将军合唱团”演唱开始前,由熊伯涛少将朗诵开场白。熊伯涛少将朗诵道:我们一群红军老战士来自农村,来自工厂……为了捍卫祖国的建设,我们聚集着无穷的力量。在这

宏伟壮丽的节日里,我们真情歌唱、歌唱、歌唱亲爱的祖国、歌唱百战百胜的人民武装……这些老当益壮的将军们刻苦 学习,一个音一个音地练,一遍一遍地唱,从不嫌麻烦。图为演出现场。1959年全军第二届文艺汇演开幕式上,在国庆十周年的人民大会堂上,每当主持人报出晚会的第一个节目由“将军合唱团”演出大合唱《红军纪律歌》、《在太行山上》、《我是一个兵》时,总会引发全场激动欢呼和经久不息的掌声。“将军合唱团”成员,当时惟一开国女将军李贞。红军时期战斗中失去左臂的彭绍辉上将为了掌握从后半拍起的 节奏,反复研究,用右手拍着肋骨,利用气息的自然反应,终于熟练地掌握了这种唱法。“将军合唱团”演出大合唱《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台湾》。谢幕。影片结束。

开国女军官(四)

开国女军官(四) 开国女军官蒲德生1955年授军衔时全军女军人有11万人,被转业复员者达10万人,而被授予军衔的女军人仅有4665人。至1965年撤消军衔制时为止,累计授予、晋升校级军衔的总共几十名。这些校以上女军官是革命战争的腥风血雨中拼杀出来的,她们战功显著,不愧为巾帼英豪。她们之中的许多人还是开国将帅的伴侣,所以这些将帅的功勋章里,也记载着她们的功劳。她们是开国女军官 一、开国女少将 李 贞(1955年授)甘泗淇上将的夫人 二、开国女大校 毛 诚(1955年授) 肖月华(1960年被授予) 林月琴(1961年被授予)罗荣桓元帅的夫人 三、开国女上校

丁志辉(1955年授) 王长德(1960年被授予)谭政大将的夫人 王新兰(1955年授)肖 华上将的夫人 叶 群,林彪元帅的夫人 田 普,许世友上将的夫人 权卫华(1961年授)李 基少将的夫人 刘 坚(1955年授)杨梅生中将的夫人 余 伟(1955年授)何德全中将的夫人

李中秋,李中权少将的妹妹 李瑞麟(1961年被授予) 何 锐(1955年授)袁克服少将的夫人 汪荣华(1955年授)刘伯承元帅的夫人吴朝祥(1955年授) 陈真仁(1955年授)傅连暲中将的夫人陈斐然(1955年授)傅秋涛上将的夫人周东屏(1960年授)徐海东大将的夫人 胡 朋(1955年授)胡 可大校的夫人 郝治平(1955年授)罗瑞卿大将的夫人

鄢仪贞(1955年授)吉合少将的夫人 彭 素(1957年授) 董其采(1955年授、1964年晋升)李作鹏中将的夫人四、开国女中校 王 蓁(1955年授、1964年晋升)徐杰三大校夫人 史 凌(1963年授)廖政国少将的夫人 史群英(1960年授)田华(1962年授、1964年晋升) 冯 苏(1960年授、1963年晋升)汤 池少将的夫人 冯明英(1962年授海军中校军衔)王宏坤上将的夫人

开国大校龚杰

开国大校龚杰 龚杰,1902年出生,湖南省平江县东南乡龚家村人。原名龚振英。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1926年,龚杰参加农民协会和平江县农军队伍。1927年9月,龚杰参加秋收起义,随即参加红军,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1团1营1连机枪手。1928年7月,龚 (二)杰任平江县游击队副队长。后编入彭德怀领导的红5军。 抗日战争时期,龚杰历任新四军排长、连长、连指导员、团组织股长、营教导员、营长、第7师巢无独立团参谋长、副团长、团政委。有资料显示:1938年4月,龚杰任新四军政治部总务科科长。(三)解放战争时期,龚杰历任鲁中南纵队第47师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30军88师副政委、政委、第26军88师政委。(四)1950年10月,龚杰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26军88师政委。回国后,龚杰任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主任、副政委、江苏省军区镇江军分区第二政委。曾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1976年9月,在举国沉痛哀悼毛泽东主席的日子里。一天,镇江军分区接到中央通知,通知龚杰立即赴京参加吊唁活动,为毛主席守灵。这是一项特殊而庄严地使命。龚杰为什么能收到这样非常特殊的通知呢?这得从龚政委珍藏的一帧照片说起。毛主席逝世后,他一直捧着这张照片,老泪纵横,悲恸万分。这

张照片上后排左起第二人是毛泽东,右起第四人是龚杰。这张照片上共有十八人。照片上方有毛泽东的题词,上面写道:1927年秋收暴动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至今尚存之 人约数十人,此为一部分。1937年五月于延安城。”这张照片说明了一切。1927年9月9日,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时创建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共有5000余人,十年以后留在革命队伍里的仅数十人,而参加延安城合影的只有18人,其中一人就是龚杰。四十九年以后的9月9日,毛主席又离我们而去了。想到这,龚政委决心赴京,为毛主席守灵。然而,此时的龚杰已年过古稀。身上的多处枪伤且不说,单是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已使他寸步难移,而几天来,毛主席逝世给他带来的忧伤更加剧了他的病情。在家属的劝阻下,他放弃了赴京守灵的打算。龚杰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红星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8年12月14日,龚杰因病在镇江逝世,享年77岁。

开国元帅将军名单

中国开国元帅将军名单 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大将: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 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上将: 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 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锺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李聚奎 中将: 徐立清肖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王近山万毅王诤孙毅朱明王宗槐蔡顺礼邱会作张令彬饶正锡倪志亮梁必业李作鹏赵启民 方强罗舜初王秉璋罗元发聂风智曹里怀周赤萍邱创成匡裕民向仲华谭家述李寿轩崔田民欧阳毅冼恒汉王恩茂张国华肖望东丁秋生赖毅旷任农林维先周贯五刘先胜刘培善彭嘉庆黄火星刘兴元文年生詹才芳梁兴初吴克华毕占云陈正湘彭明治姚喆杜平甘渭汉曾思玉郑维山聂鹤亭王尚荣苏静刘少文刘西元孔石泉袁子钦傅连璋韩振纪李耀邓逸凡汤平余秋里陈庆先刘忠孙继先张藩徐斌洲韦杰滕海清庄田刘浩天杨秀山周希汉顿星云周仁杰康志强方正平饶守坤王辉球常乾坤曾国华朱辉照余立金吴富善黄志勇胡奇才周彪彭林刘昌毅韩练成张贤约郭鹏 刘金轩张达志赛福鼎钟汉华秦基伟孔从洲范朝利谭冠三李成芳陈康张才千张翼翔覃健鲍先志皮定均周志坚张祖谅廖容标刘飞梁从学钱钧张仁初饶子健陈仁麒杨国夫晏福生吴瑞林杨梅生田维扬欧阳文张池明刘转连孔庆德谭甫仁何德全徐深吉韩伟袁升平王道邦王紫峰赵镕肖新槐吴信泉周玉成曾泽生温玉成曾绍山陈先瑞旷伏兆李雪三谢有法张天云卢胜黄新庭吴先恩 少将: 1955、56、58年授予少将军衔: 丁盛、丁世方、丁先国、丁武选、丁荣昌、丁莱夫、卜万科、于权伸、万振西、马龙、马辉、马卫华、马文波、马尔果甫·伊斯卡果夫、马白山、马忠全、马泽迎、马琮璜、王直、王胜、王屏、王谦、王力生、王才贵、王义勋、王之平、王云霖、王凤梧、王六生、王文介、王文轩、王文模、王平水、王东保、王兰麟、王永浚、王再兴、王光华、王全国、王兆相、王兴

开国大校陈玖安

开国大校陈玖安 数:1004 陈玖安生于1916年9月,四川省营山县人。1932年参加红友会(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10月参加红军,经历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两过雪山,三过草地。193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于1981年离职休养,正军职。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转战南北,出生入死,为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奉献了毕生精力。荣获了中央军委颁发的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先后参加过新店、瓦子场、铜保山、黑保山、南镇、宝灵、彰明、崇化、成县、葛门口、张格庄、白马寺、北高阳、周家口、水磨、代田、文登等著名战斗。英勇作战负伤三次,被鉴定为三等残废军人。1933年10月-1935年9月,他曾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九军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团部文书、参谋,师部参谋。1935年9月任扶边县委秘书,1936年-1938年3月任二方面军政治部民运工作员、十八团指导员、庆阳教导师二团团部书记、青年干事。1938年3月-1943年10月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六大队组织干事、股长,晋东南抗大分校一支队特派员,胶东抗大教导员、特派员。1943年11月-

1948年1月历任胶东东海区专署公安局局长。1948年—1951年南下干部大队4、5大队大队长,豫西五专署公安局长,地委社会部长。1951年2月-1956年历任河南省公安总队党委书记、副政委、省公安厅副厅长,省政法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司法厅厅长。1956年返回部队工作,历任河南省新乡军分区、许昌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开封军分区政治委员。1963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被批斗,停职十余年。文革后于1978年1月出任河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5月任河南省军区顾问。于1981年7月离职休养。离职后他积极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积极参加对下一代的革命教育活动,多次被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和“关心下一代协会”优秀会员、并被省军区政治部评为优秀离休干部。2007年8月11日陈玖安同志走完了他光辉而坎坷的一生。

开国大校马思义

开国大校马思义 马思义(回族):(1914-1967),男,回族,1914年生,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人。1941年6月参加革命,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时曾被马鸿逵部抓兵。1938年末与同伍十余人起义参加海固暴动,初任义军司令部特务排长,协助暴动领导人马国璘指挥战斗。1939年6月第二次起义失败后,带领部分起义军冲破包围,退入山区坚持战斗。1941年4月领导固原、海原等县农民再次暴动,成为义军主要领导人。同年6月率部突围投奔陕甘宁边区参加革命,所部改编为陕甘宁边区回民抗日骑兵团,任团长。1943年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八路军三边独立团回民支队支队长,八路军直属留守兵团回民抗日骑兵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任陇东分区回民骑兵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定西地委委员,定西军分区党委委员、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甘肃省平凉地委委员,平凉军分区党委委员、副司令员,中共西海固工委书记、西海固专署第一副专员,中共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委员会第二书记,西海固回族自治州第一副州长,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协商委员会副主席,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军分区司令员。中共甘肃省委候补委员,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委员。

1958年6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委会委员,当年10月当选为宁夏人委委员,任宁夏省军区副司令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届政协副主席,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委员。1960年9月13日在宁夏“反地方民族主义”运动中受迫害,被免去职务。1967年8月13日,在“文化大革命”两派群众武斗中,“无常”在吴忠仪表厂的楼上,终年53岁。“文化大革命”后予以彻底平反。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解放勋章

开国大校陶庸

开国大校陶庸 陶庸,原名姚甫圣,字子清,男,汉族,1915年8月出生于荣成市荫子镇前荫子夼村,曾任27军政治部主任。陶庸1933年毕业于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县立师范讲习科(三年制)。“九·一八”事变,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残暴统治、凌辱杀害中国人民的悲残情景,无比愤恨和痛绝,决不甘心当亡国奴,于1934年毅然回到山东老家。从1935年起,陶庸先后在荣成五区垛山姜家村和岭后村当小学教员。1938年6月经姜新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教学期间,他利用教员职业和教育这块阵地,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除向学生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教育外,还成立民众夜校,妇女识字班,宣传抗日救亡活动。陶庸在所在村庄成立抗日救国自卫团、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和儿童团等群众抗日组织,在曹漫之、李耀文组织的“烟台河山话剧社荣成分社”的影响下,他在岭后村组织夜校青年农民排演抗战话剧,到周围许多村庄演出,很受群众欢迎。这些活动对于宣传抗日救亡,组织群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40年2月,陶庸参加了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陶庸任荣成2区队5中队政委,东海军分区独立第8营2连连长。1941年,陶庸任山东纵队第5支队1团3营9连政治指导员,1营副政治教导员,胶东军区16团3营副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组

织股副股长。1942年12月,陶庸调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政治处政治教导员。期间,他参加了回龙山、邢村、南黄、万家、兰底及胶东五个月反投降和多次反“扫荡”的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陶庸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独立团副政委,山东军区警备第3旅16团副政委。1947年,胶东成立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警备3旅归9纵建制改为27师,16团改为79团。他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7师79团副政委、政委、政委兼团长。1948年他任9纵27师、81师政治部副主任。他参加了平度、胶高即、南麻、临朐、周村、潍县、济南、淮海、渡江、淞沪等战役战斗。在1948年的攻打潍县战役中,协助团长组织指挥79团率先突破潍县西城攻入城内,为兄弟部队攻城首开通道。79团被中共华东局、华东野战军授予“潍县团”光荣称号。战斗中他曾4次负伤,一目失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庸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81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二、五次战役和金城防御作战。1953年他任27军81师副政委。1954年1月,陶庸任27军干部部部长。1956年2月,陶庸任27军79师政委。1962年任27军政治部主任。1964年6月,陶庸调任中共中央华东局财贸政治部主任兼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华东局撤销后,他任海军7院11所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7年3月他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党总支书记,同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校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党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