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政治思想史 平时作业四

中外政治思想史 平时作业四

中外政治思想史 平时作业四
中外政治思想史 平时作业四

平时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墨家学派

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墨子是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墨子的学说以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注重实用。在政治思想上,墨子的主要主张是尚同、尚贤。尚同是墨子关于政治体制的认识,尚贤是墨子关于人事管理或政治录用问题的基本主张。

2.法家学派

作为一个有影响的思想流派,法家兴盛于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有申不害、商鞅等。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术、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法家思想在当时成为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

3.董仲舒

我国西汉早期的著名思想家,被誉为当时的儒学宗师。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儒家典藉《公羊传》中的王权大一统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董仲舒促成了汉武帝独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这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4.民本

柳宗元在政治上忠于李唐唐王朝,对当时社会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局面非常忧虑和不满。他主张革除弊政,进行政治改革,形成了革新思想。同时,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对社会下层情况有较多接触,对社会政治弊端和人民的苦难了解较多,这也促使他积极揭露社会弊端,所以就阐发民本思想。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为君之本,在君、国、民三者中,民是最基础性的要素。所以在政治上要以民为本,围绕民本来制定和执行政策。

5.王艮

王艮初名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少时,因家贫辍学,参加煮盐劳动。十九岁后,开始经商,家境渐宽。王艮也得以专心研究学问。他潜心自学达十年之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开始讲学。正德十年(1502),王艮赴江西拜谒王阳明,并投入其门下,学习王学。王阳明卒后,王艮自立门户,授徒讲学。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素来不喜著述,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其子孙及门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清人又编为《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

6.郝经

字伯常,原籍太原郝乡,远祖郝仪迁至潞州,八世祖郝祚又迁至泽州之陵川,遂为陵川人。郝经一生在金朝、蒙古国、南宋三个政权下度过,是金末元初政治舞台上一代杰出的政治家。郝经饱览群书,著述颇丰,有《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原古录》、《通鉴书法》、《玉衡真观》等,还有数十万字的《文集》传世。作为一个思想家,郝经在中国理学思想发展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在中国思想史上上接唐宋,下启明清,在金末元初这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中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中国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7.破心中贼

“破心中贼”是王守仁心学思想的重要观点。“破心中贼”就是要革除人们超出其社会地位的物质欲求和犯上作乱之心,即人欲,而保留良知、天理,即回归封建道德。达到“破心中贼”要求的人当然是纯善无恶的顺民。致良知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思想武器。所以他用致良知教化民众,则有“破心中贼”的奇效。如果人人如此统治就会安如泰山。“破心中贼”就是消除民的反抗,使之安心接受统治,从而解决社会政治危机,稳定明朝天下。致良知是王氏心学的基本结论,“破心中贼”是其实现的途径和方法。王守仁本人对此极为看重。他的主观目的是通过强化封建道德来维护封建统治。

8.王夫之

明末清初政治反思与批判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儒学世家。组织过匡社。参加过武装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衡阳石船山,潜心著述,自称“船山遗老”,因而被称为“船山先生”。其著作主要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等,有《船山遗书》。王夫之及其思想在当时并不为人知。二百年后始被发现,并受到高度评价。其成就主要集中于政治哲学方面。王夫之精研儒学,对佛道有深入的理解,在对各家思想融会贯通的基础,综采各家,形成了内容丰富、庞大的政治哲学体系。其要点有:理势关系与通变思想——认为时、事、势、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因时而变法就是自然和合理的;理欲合一的观点——理欲都是自然的产物,因而欲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理欲可以并行不悖,和谐共处;道器统一——道为本、器为末,器具有普遍性,道器相须,两者有机结合。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极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二、简答

1.什么是无为而治?老子和庄子提出无为而治的依据和实质是什么?

答: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

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根据道家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绝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2.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思想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董仲舒是汉代公羊学的大师,主要研治《春秋。公羊学》。《公羊学》在政治上基本主张是王权大一统、注重等级原则和华夷之辩。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公羊学》中大统一的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对《公羊学》进行了神秘主义改选,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主要内容有:

1、天人合一,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命题。董仲舒所讲的天,既有理性成分,也有神秘因素,既指自然规律,也包括伦理原则。这样的天的权威自然是至高无上的。

2、君权至上与天谴说。在现实政治中,董仲舒主张君权至上,拥护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为巩固这一体制,保证汉家天下的长期延续,他为君权至上的合法性、合理性、神圣性作了精心论证。

3、阴阳合分论与纲常理论。认为天的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体现为阴阳分合运行。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由天人关系、天道运行规律论证了君权至上和等级原则,又主张以天制约君主,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起来,从而提高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适应能力,这是儒家政治学家成熟的表现。

3.韩愈人才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文创作理论上: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4.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王安石是北宋"熙宁变法"的主将,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影响巨大。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1)财政思想。王安石改革侧重于解决财政问题,所以财政思想是其改革思想的主要方面。其要点有:其一,为理财正名。其二,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作为增加政府收入、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途径。其三,重视节约。

(2)立法与变法思想。这里的"法"不仅指法律,也包括政府政策,指导思想,政府规章等。其主要内容有:其一、法之善恶关系天下之治乱,立善法是致治的关键。其二、鼓吹法令制度的改易更革,并以之为政治上最急迫的任务。其三、法令制度变革的指导思想是法先王,而且必须是法先王之意。其四、制订法令制度要从现实出发。

(3)人才思想。人才思想也是王安石改革思想的重要内容,与立法相辅相成。其要点有:其一、批评国家人才现状,论证人才对改革求治的重要性。其二、独特的人才标准。王安石的人才标准一是赞同改革,主张变法;二是具有治国理政的实际才能。其三、人才的教育培养。其四、人才的选拔。要从下自上、严格审查、以才取才。其五、人才的任用。要因德才授任、久任。

王安石变法的基本特征:王安石勇于进取,又非常务实,他提出了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对增强宋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由于他的改革思想和实践是为了巩固君主统治,因此,只能立足于缓和社会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积贫积弱的问题。而且他依靠君主和封建管理制度来推进改革,实践中产生了不少负面影

响。

三、论述

1.如何评价郝经的用夏变夷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

12世纪末,蒙古族掘起于草原.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完成了全蒙古的统一.随后他又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大规范地对外扩张,先后灭西夏、金。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大元”,定都大都。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

面对强悍而文化落后的蒙古统治者,儒生们在深信儒学论理原则的先进性、正确性、权威性的同时,只能接受被异族统治的既成事实。为推动统治者接受汉法,以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郝经提出“用夏变夷论”。

郝经明确提出“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他认为,儒家是政治权力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只有践行道,所获得的政治权力、政治地位才是合法的、正当的。民众对于统治者是承认还是服从也在于其是否有道。所以君主的民族并不是天命所归、人心归附的论据,关键在于统治者是依从还是背离儒道。

具体到当时,如果蒙古统治者能遵从儒学,重用儒生,推行儒道,就可以合法地据有天下,统治汉及其他各族人民。对一这样的政权,儒生也应积极合作,为之尽忠出力。

郝经的观点反映出儒家理论在新形势下的自我调适,是华夷之辩在当时的应用和发展。用夏变夷也是儒家传统权变思想的一次运用,是权变牟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它突出了儒家伦理纲纪原则和神圣性、权威性,为蒙古统治者提出了建立其统治全国合法性的可能性和途径,也为儒家与新统治者合作作出了理论辩护。这表明儒家试图从思想上对蒙古统治者进行改造,使之也代表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即用夏变夷。

用夏变夷体现了儒家文化强大的适应能力,客观上有利于汉蒙文化的交流,也使儒学得以保存和延续。

2. 韩愈道统论的政治意义?

隋唐朝时期,随着政治大一统的重建,儒学也逐渐兴盛。隋及唐初诸帝都注重扶持儒学。同时统治者对佛道二教也注意提倡和利用,使其十分兴盛。佛道的流行也引起了一些尊崇儒学的士大夫的不满足,他们纷纷主张排抑佛老。韩愈从维护儒学正统地位、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及国家利益出发,坚决排斥佛老。为此,他曾触怒宪宗,险遭杀身之祸。

韩愈将道作为其思想的最高范畴。他认为,天道、地道、人道分别是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准则。天道、地道、人道可总括为道。道是宇宙最高法则,它无所不在,贯穿于自然、社会和人生之中,万事万物都要受道的制约,为道所主宰。道是一种永恒的存在。

道、佛都是宗教,其基本思想倾向都是出世,侧重于个人的修炼与解脱,都与现实社会政治有较大的距离。道是解决小到个人问题到大到国家政治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循之则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直至天下大治。

为了进一步强调道的万世不易,提高道的地位,韩愈还专门提出了道的传承系统问题,并虚构了一个道的代代相传的系统,即道统。道统思维方式来自佛教。

韩愈吸收儒家传统思想材料,并借鉴佛道,以道对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原则作了重新概括的抽象,提出了道统论。他希望用这种方法提高儒学的理论水平,保证需要儒学地位,与佛道抗衡。道统论对宋明理学有较大的影响,为理学家所重视。

3.王守仁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明中期,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批驳程朱理学的疏漏之处和空疏学风,以心为宇宙本体,认为封建道德内含于人们的心中。由此,他提出致良知、破心中贼、知行合一等一系列观点。(1)心的学说与理想政治

王守仁认为心即理。心是指人的感知和认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心的本质是至善至德,良知、天理是心的不同表现,心在观念、心理层次上是良知,在理论、原则层次上则是天理天地万物与人都是一体,他们彼此相通、和谐统一的基础就是心。王守仁把这种认识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提出他的理想政治模式即“天下一家”。这一理想的实现需经过两个步骤,即《大学》中说的“明明亲”、“亲民”。

(2)“致良知”与“破心中贼”

王守仁认为,良知是人的是非之心,良知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自然本能。纯善无恶的良知本来是与生俱来,人人皆有的,但人的私欲会蒙蔽良知,而使人表现出恶,所以要去恶,就须重新发明良知,即所谓“致良知”。

王守仁大讲致良知、存理灭欲,最终还是着眼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旨在维护现有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的良知之学去规范社会,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解决社会政治问危机,稳定明朝天下。王守仁在镇压民众反抗斗争,“破山中贼”的过程中,认识到只靠武力镇压还远远不够,要“破心中贼”,解决民的认识问题,而致良知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思想武器。因为致良知就是要革除人们超出其社会地位的物质欲求和犯上作乱之心,即人欲,而保留良知、天理,即回归封建道德。

(3)政治道德实践思想

致良知是要实践良知,即以良知指导自己的行动。王守仁以“心即理”为理论根据,批判程朱的观点,并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

知行合一的政治意义是维系封建统治,矫正时弊。

王守仁心学思想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为特色。

4.黄宗羲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参加过抗清斗争,著有《黄宗羲全集》。从理论上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对宋明理学和君主专制提出了批评。

(1)对君主政治的批判和反专制思想

黄宗羲提出君主与天下关系问题,认为君主大公无私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君主化公为私是社会不治的根源。黄宗羲认为君主制度的危害有:君主视天下为自己的财产,给人民带来无尽苦难;封建法制为非法之法,要用天下之法来取代一家一姓之法;批判君臣主奴关系,主张分工合作的君臣关系;提出新的治乱判断标准,“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抓住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在政治体制的高度上进行批判,揭露了君主制的危害,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但他没有彻底否定君主,还赞同设立君主,只是君须为天下、养万民。

(2) 崇尚三代政治。黄宗羲赞赏井田、分封、学校等制度,但并不主张尽复旧制,而是抽取以往政治制度中的合理成分并加以发挥。其主要主张有宰相理政;学校议政;方镇御边等。

黄宗羲的这些政治设想是对传统政治积极因素的吸收和改造,是其思想深刻性的表现之一。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师,其思想是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不少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对清末维新思潮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4及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4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政治思想 B、经济思想 C、社会思想 D、文化思想 2、( B )政治思想史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史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桥梁。 A、古埃及 B、古罗马 C、迈锡尼 D、马其顿 3、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开始在( C )全面地走向繁荣。 A、意大利 B、罗马 C、欧洲各地 D、英国 4、伏尔泰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以自由、所有制和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个人自由,主张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 D )思想特征。 A、封建贵族阶级 B、地主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5、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 A )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私有制,这些都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革命 C、文艺复兴运动 D、宗教改革 6、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 B )的认识定点。 A、天人合一 B、重民思想 C、抑民思想 D、重农思想 7、( C )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 A、民轻 B、民权 C、民本 D、民主 8、( A )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A、周敦颐 B、胡瑗 C、韩愈 D、邵雍 9、( C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张载 10、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含义。心不是( D )。 A、人的感知和认识 B、天地万物的本原 C、心的道德属性 D、一个物质器官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 2.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它突出强调了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鉴于此,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他认为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因此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来治国。 3.洛克: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社会思想 B.经济思想 C.政治思想 D.文化思想 2.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 A.城邦 B.帝国 C.部落 D.村社 3.()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A.托马斯.阿奎那 B.教皇尼古拉一世 C.教皇格里高利七世 D.奥古斯丁 4.恩格斯高度赞扬(),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国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英国革命 D.巴黎公社 5.通过时期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观念, 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权利权力 B.集权主义个人主义 C.共和制度君主立宪 D.主权专制 6.()运动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勾芡,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 影响。但是,()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 A.思想启蒙(或启蒙)思想启蒙(或启蒙) B.文艺复兴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7.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正是这一 主张的典型代表。 A.保守主义 B.民族主义 C.自由主义 D.国家主义 8.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与()。 A.保民慎刑罚 B.敬天尊天命 C.敬祖尊王命 D.怜小民重刑罚 9.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儒学和儒生的政治社会地位,儒学成为官方学说。到汉武帝时, 儒学的地位更加巩固,最终完成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换。此后,()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 A.法家 B.道家 C.儒学 D.墨家 10.()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的帝王。 A. 周公 B.秦王赢政 C.曹操 D.李世民 11.()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 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张载 12.清代()直言“帝王皆贼”,揭露了帝王的历史罪恶。但他仍寄希望于君主,提出 了调整绝对君权的具体设想。 A.王守仁 B.唐甄 C.黄宗羲 D.戴震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 2.西塞罗 3.永恒法 4.东汉名教 5.道统 6.朱元璋 三、简答题 1.布丹指出了主权的哪些特征? 2.什么是无为政治? 四、论述题

1198中外政治思想史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1.C 2.D 3.A 4.C 5.B 6.D 7.A 8.C 9.B 10.A 11.C 12.D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12分,共36分) 13.奥古斯丁是古罗马时期的神学家,他的传世之作是《上帝之城》。(2分)他以《圣经》为最高权威,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在《上帝之城》中,他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的关系中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5分)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生产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奥古斯丁本人也因此在基督教会内享受巨大声望。(5分) 14.霍布斯托马斯·霍布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他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许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誉为“现代人之父”。(4分)从自然状态出发,以社会契约论解释国家权力产生过程,以自然法和自然权利论证人权,正是这一时期政治思想家具备的一个共同特征。霍布斯就是这一潮流的创始人。(6分)他的主要著作有《论法的原理》、《论公民》、《利维坦》等。(2分) 15.进谏与纳谏是君主政治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内容,主要表现为君臣互动,臣进谏君纳谏,成为君主政治的一种调解机制。(6分)李世民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的帝王。他还对纳谏进行了理论思考,《帝范》中就有《纳谏》、《去谗》,谈论纳谏问题。(6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6.简述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特征。 卢梭在《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的思想。卢梭设想的社会契约基本过程是:在缔定社会契约时,每一个人把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体集体;由于任何一个结合者也同样这样做,他就可以从集体那里获得自己所要让渡给别人的同样权利,得到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并且以更大的力量保全自己的所有;人民是主权者,就不会损害全体成员和任何个别的人。(8分) 通过社会契约,卢梭希望解决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就是既保证了每个人的力量和自由是他生存的主要手段,又要使他置身于力量的总和,不致忽略对于

2014年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 总共5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A.神学政治观 B.人文主义 C.权利政治观 D.自由主义 A.古埃及 B.古罗马 C.迈锡尼 D.马其顿 3. 17世纪初,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传统国家的包围之下,()突破封锁,首先建立起 A.英国 B.尼德兰 C.意大利 D.希腊

4. 黑格尔的政治思想是德国政治思想最系统、最丰富的表现。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他明确认为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为了实现德国的统一,他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2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 C.民主制 D.君主制 5. 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正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 A.保守主义 B.民族主义 C.自由主义 D.国家主义 6. 荷兰政治思想家()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地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他 A.奥兰治 B.格老秀斯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7. 王通主张的(),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儒学的改造、复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 A.三教可一 B.三教合一 C.三教归儒 D.独崇儒术 A.改革土地制度 B.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 C.三教合流 D.强本节用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0.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为主要特征的。(2分)

A.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 B.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C.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 D.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A.表象和实际 B.片段和部分 C.本质和规律 D.宏观和微观 12. 西汉末,儒学中的神秘成分增大,发展出()。东汉则给予其官方身份,使之成为东汉政治思 A.天人合一 B.谶纬之学 C.纲常名教 D.玄学政治 A.产生到繁荣 B.繁荣到衰落

_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选择题 1.A2.D3.C4.C5.C6.B7.A8.B9.D10.D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 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1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P3(中外政治思想史学习指导P1)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智者: P24-25(中外政治思想史学习指导P8) “智者”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希腊一此城邦中涌现出的一批职业教师,他们自称智者。智者向人们收取学费,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涉及社会、政治、法律、伦理、宗教等广泛的领域。作为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伦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论,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和主张,推动着政治思想走向繁荣。从他们开始,希腊学术研究的主题由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他们几乎都没有完整的著作流传下来,其思想也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思想活跃,不囿成见,大胆质疑前人的成说,对政治法律问题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的思想成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 3.苏格拉底P25-26(中外政治思想史学习指导P8) 苏格拉底是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他一生追求真理,把主要精力用来思考和讨论哲学、伦理和社会政治问题.但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主要由其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记载了他讨论的一些内容.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探讨普遍定义的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并成为他的的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2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社会思想 B.经济思想 C.政治思想 D.文化思想 2.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 A.城邦 B.帝国 C.部落 D.村社 3.()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 学的集大成者。 A.托马斯.阿奎那 B.教皇尼古拉一世 C.教皇格里高利七世 D.奥古斯丁 4.恩格斯高度赞扬(),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国的最伟大的、进 步的变革”。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英国革命 D.巴黎公社 5.通过时期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 ()观念,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 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权利权力 B.集权主义个人主义 C.共和制度君主立宪 D.主权专制 6.()运动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勾芡,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 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但是,()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 A.思想启蒙(或启蒙)思想启蒙(或启蒙) B.文艺复兴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7.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正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 A.保守主义 B.民族主义 C.自由主义 D.国家主义 8.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与()。 A.保民慎刑罚 B.敬天尊天命 C.敬祖尊王命 D.怜小民重刑罚 9.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儒学和儒生的政治社会地位,儒学成为官方学 说。到汉武帝时,儒学的地位更加巩固,最终完成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换。 此后,()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 A.法家 B.道家 C.儒学 D.墨家 10.()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的 帝王。 A. 周公 B.秦王赢政 C.曹操 D.李世民 11.()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 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 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张载 12.清代()直言“帝王皆贼”,揭露了帝王的历史罪恶。但他仍寄希望 于君主,提出了调整绝对君权的具体设想。 A.王守仁 B.唐甄 C.黄宗羲 D.戴震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 2.西塞罗 3.永恒法 4.东汉名教 5.道统 6.朱元璋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5及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5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为主要特征的。 A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 B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C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 D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2.荷兰政治思想家()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地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主权理论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A奥兰治 B格老秀斯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3.18 世纪的法国,就政治思想的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和以卢梭为代表的()。两派均从自然状态、自然法、社会契约等基本的政治概念与研究方法出发,提出了分权制衡、人民主权等重要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A保守派激进派 B立宪派改革派 C宪政派民主派 D自由派民主派 4.()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 A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B亚当·斯密 C邦雅曼·贡斯当 D伊曼努尔·康德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制定的()。 A商鞅《商君书》 B韩非《韩非子》 C李悝《法经》 D李斯《焚书令》 6.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的认识顶点。 A天人合一 B重民思想 C抑民思想 D重农思想 二、名词解释 1.双城论 2.神学政治观 3.黑格尔 4.边沁 5.儒家学派 三、简答题

1.19世纪法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状况如何? 2.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 四、论述题 顾炎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B3. D 4 . A5 . C 6. B 二、名词解释 1.双城论 双城理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依照奥古斯丁的理论,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组成的,其余的人则构成世人之城。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两座城才彻底分开。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在区分“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的基础上,奥古斯丁阐述了他关于国家与教会的思想。他并不认为“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可以等同于人间任何一种社会组织。不过,上帝之城至少可以由教会来代表,世人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两个城的成员在最高的爱上相互对立,但对于许多较低等级和中介的善,他们的爱是共同的。这使两个城的公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可以达成一致。这样就构成了共同体的一套价值体系,社会正是这个共享的中间价值领域。与世俗国家相比,奥古斯丁赋予教会以更高的地位。 奥古斯丁依据双城论所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奥古斯丁本人也因此在基督教会内享有巨大的声望。2.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3.黑格尔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 青年时期的黑格尔在法国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推崇理性,主张人权,他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的黑暗,渴望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与兴盛,表现了极大的爱国热忱。 黑格尔晚年的思想渐趋保守,在继续主张改革和进步精神的同时,极力论证普鲁士专制君主制度的合理性,赞美普鲁士王国。1821年,黑格尔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法哲学原理》一书出版,书中集中、系统地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

中外政治思想史答案-4

一 1. 宋元时期,我国传统政治哲学发生重大转型,()兴起,并在元代被立为官学,成为中国古代后期的政治指导思想。 B. 理学 2. 理学内部流派众多,但他们在政治取向上高度一致,都以()为归宿。 C. 维护君主政治 3. 王守仁把()作为自己学说的核心。 A. 良知 4. 面对宋朝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 A. 吏治与财政改革 5. 元代,儒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儒学进行了积极调整。郝经()主张的提出为儒学与蒙古统治者的结合作了论证,扫清了思想障碍。 A. “以夏变夷” 6. ()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第一个启蒙学派”。他们从万物一体、人性自然出发,否定道德神圣性和凡圣差别,肯定个人利益和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向往人人君子、君臣师友的平等社会。 C. 泰州学派 7. 清代()直言“帝王皆贼”,揭露了帝王的历史罪恶。但他仍寄希望于君主,提出了调整对君权的具体设想。 A. 唐甄 8. 在()努力下,理学进入了国家最高学府,理学经典成了国子诸生的教科书。这是元代理学官学化的标志性事件。他为元代理学的官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C. 许衡 9. ()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A. 周敦颐 10. 西学东渐指近代西方()逐渐传入中国的过程。 C. 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二、1. 范仲淹

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与欧阳修等在皇帝支持下进行改革。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减少冗官,提高效率,是范仲淹等人所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他提出了"明黜陟"、"精贡举"、"抑侥悻"等改革措施。范仲淹对军事问题也很重视,他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对军事人才的选拔。尽管在守旧官僚的排挤下,庆历新政虽然很快夭折,但改革的呼声并未就此沉寂,反而更为高涨,更大的改革在酝酿之中。范仲淹和李觏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2. 黄宗羲 明末清初思想大师。黄宗羲是复社的主要成员之一。明亡后,他曾参加国抗清斗争,失败后,拒绝与清合作,家居著述。其著作有一百余种。其中,学术史方面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政治思想方面有《明夷待访录》及《孟子师说》、《破邪论》、《汰存录》等,今有《黄宗羲全集》传世。其思想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不少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对清末维新思潮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3. 用夏变夷 元初,一些儒生主动与蒙古统治者合作,推动统治者接受汉法,以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郝经、刘秉忠、许衡等人都参与了这一过程。其中,郝经提出了“用夏变夷”论。郝经认为,儒道是政治权力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如果蒙古统治者能尊崇儒学,重用儒生,推行儒道,就可以合法地据有天下,统治权及其他各族人民。对于这样的政权,儒生也应积极合作,为之尽忠出力。这表明儒家试图从思想上对蒙古统治者进行改造,使之也代表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即用夏变夷。用夏变夷体现了儒家文化强大的适应能力,客观上有利于汉蒙文化的交流,也使儒学得以保存和延续。 三、 1. 如何理解宋初改革思想的主要观点? 宋朝建立不久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其主要表现有: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及地主阶级内部官僚地主和普通地主间的矛盾主要表现有: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及地主阶级内部官僚地主和普通地主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政治上,过渡集权的负面效应暴露。而且,在与西夏、辽的对峙中,宋居于劣势,奉行守内虚外、屈辱求和政策,每年奉送大量的银、绢,称为“岁币”。这又进一步恶化了宋的财政状况。各种因素影响使宋的局势更加严峻。这种情况下,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主要是吏治与财政改革。神宗之前,统治集团内部的改革要求在实践和思想上都有反映。前者是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在仁宗支持下实行的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德庆历新政。后者自是以李觏为代表的富国强兵思想。两者都着眼于解决严重的三冗问题,缓解危机,增强国力,以巩固宋朝的统治。只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同时,前者着重于社会政治实践,李觏则专门从事理论探讨和论证。(1)改革官员的选拨于管理制度,减少冗员,提高效率。(2)改善经济和国家财政状况,达到富国的目的。(3)整顿军队,加强国防力量,实现强兵的目的。 四、 1. 王守仁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明中期,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批驳程朱理学的疏漏之处和空疏学风,以心为宇宙本体,认为封建道德内含于人们的心中。由此,他提出了致良知、破心中贼、知行合一等一系列观点。<br/>(1)心的学说与理想政治。王守仁认为心即理。心是指人的感知和认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心的本质是至善之德,良知、天理则是心的不同表现,心在观念、心理层次上是良知,在理论、原则层次上则是天理。天地万物于人都是一体,它们彼此相通、和谐统一的基础就是心。王守仁把这种认识应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 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二、民养君。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钟敏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 用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有重大的知道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告诉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和谐社会建设,吸收重民思想的利民爱民,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简要概括一下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发展情况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 1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2.D3.C4.C5.C6.B7.A8.B9.D10.D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三、问答题 1.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政治思想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社会性政治思想的阶级性首先是由于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都有各自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要求,都要为实现各自的阶级目的而奋斗;其次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每个社会的统治思想。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工具,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点,这也就是所谓的政治社会化。政治思想还具有社会性。可以说政治思想的阶级性是蕴含在社会性之中的。(2)时代性与继承性任何一种政治思想都是“应时而生,适时而变”的。每个时代的政治思想都有其时代特点。但是后代的政治思想又总是从前代继承而来。(3)民族性与交汇性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使得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思想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由于人类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治思想又具有一定的交汇性。在民族性与交汇性中,民族性起着决定作用。因为:只有坚持民族特点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一个民族借鉴、吸取其他民族思想文化时,其基本立场是从本民族的需要出发,要与本民族的实际相结合;文化的交流必须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从本国需要出发,对外民族思想消化借鉴,为我所用。2.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6 世纪的古代希腊,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围的面积有限的农村。城邦是自给自足的国家,城邦中的政府是公共权威,负责维护城邦的政治秩序。受地理环境影响,希腊的城邦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它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独立的城邦很难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也就无法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希腊城邦中有奴隶、自由人和自由公民。只有自由公民才在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城邦本质上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由于公民的人数有限,城邦普遍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公民通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网上形考试题解析3

中外政治思想史100%形成性考核网上形考题库(2015.10 )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3 一、单选题 1、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A )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些周围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革命 C .文艺复兴运动D.宗教改革 2、( B )是极端保守的封建复辟思想。他彻底否定了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宣扬宗教神秘主义,鼓吹等级差别,反对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论,要求恢复革命前“黄金时代”的旧秩序。这种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的思想在法国革命后兴起,再波旁王朝复辟后的“神圣同盟”是其极盛,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衰落。 A.自由主义 B.正统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无政府主义 3、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C)正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 A.保守主义 B.民族主义 C.自由主义 D.国家主义 4、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在思维活动领域内,凭借手中的武器——(B),发挥了许多大胆的、最终导致否定现实的结论。 A.唯理论 B.辩证法 C.唯物论 D.实证主义 5、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德国古典哲学中吸取了(C )中的合理部分;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吸取了斯密和李嘉图德劳动价值论思想;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中借鉴了他们对资本主义深刻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推想并加以创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自然权利和民主共和思想 B.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 C.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D.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 6、(D)分权主张中最具特色的是他关于军权的论述。他把君权与行政权分开,似乎是把君权抽空了,但实际上却是抬高君权,把它置于四权之上的重要地位,君主成为国家的代表。 A.边沁 B.孔德 C.密尔 D.贡斯当 7、(A)自由主义是19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其中边沁的功利思想与政府理论,密尔的自由思想和代议制理论,斯宾塞的同等自由和有机体论是(A)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 A.英国英国 B. 法国法国 C. 德国德国 D.美国美国 8、(C )市民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反对封建专制的实际斗争中无所作为,但在精神生活中却创造了辉煌的成果。(C)古典哲学便是这种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A. 英国英国 B. 法国法国 C.德国德国 D. 美国美国 9、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A )的时期。 A.产生到繁荣 B.繁荣到衰落 C.确立到发展 D.延续与完成 10、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B )。 A.仁政 B.绝对权威 C.主权在民 D.自然权利 1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D )为特色。 A.天明不可变 B.重罚 C.树儒排佛 D.注重调节 12、秦之前,(A )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自秦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A.王皇帝 B.皇帝王 C.天皇上帝 D.伏羲皇帝 13、汉武帝时,(D )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我们这门课程从时间看从公元前5世纪讲到公元19世纪,从地域上看横跨中国、西欧、北美,涉及的思想家众多,内容十分丰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课程主要内容,我们将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做了归纳,有些不作为重点的,没有作答或没有列出,大家可以对照教材看看。具体见下面内容。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重点 从宏观上讲,西方政治思想史涉及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1.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2.封建社会——中世纪 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3.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第一章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1.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以及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

而是一个地区,100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2.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古代希腊思想特点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思想发展来讲,为政治思想奠定基础的有: 自然哲学家。以自然为对象,研究自然事物发展,但对当时希腊政治现象也提出看法,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待政治问题。 智者,这是古希腊一类人的身份,是职业教师,到处给有钱人讲学,收取学费。智者关注社会问题,他们的贡献是以人的眼光看待社会,抛掉神的观点。他们的思想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中外政治思想史答案-1

一、 1. ()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其滥觞、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B. 自由主义 2. 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开始在()全面走向繁荣。 C. 欧洲各地 3. 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的改革在雅典建立了有限的温和民主制,为日后民主制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其调解公民内部矛盾的中庸思想被亚里士多德所吸收。 B. 梭伦 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被西方学者尊称为“政治学之父”。 德 D. 马基雅维利 5. 奥古斯丁的传世作()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B. 《上帝之城》 6. ()是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D. 教会与国家的关系 7. 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 C. 实现意大利的统一 8. ()政治思想是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桥梁。 B. 古罗马 9. 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A. 神学政治观 10. 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 A. 城邦 二、

1. 权利政治观 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一政治观认为,政治权力的建立是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围绕着权力,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观念,从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性"到布丹的"主权"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搭建了权力政治观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体系。 2. 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3.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它突出强调了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鉴于此,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他认为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因此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来治国。 三、 1. 但丁是如何看待教权与王权的关系的? 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但丁支持王权,反对教权。在两者的关系上,但丁坚持教权与王权分工的理论,并以此驳斥了君主权力来自于教皇的观点。但丁指出,上帝授权君主,使其以人的理智治理国家,是尘世成为“人间乐园”;上帝授权教皇,是要他以圣灵化人,引导人遵守神的教导,能够在来世进入“天上乐园”,享受永生的幸福。因此,教权与王权是有着明确的分工的,君主的权力并非来自教皇,而是直接接受自上帝,不要任何中介。教皇虽然执掌天国的钥匙,看守天国的门,但无权统治帝国。 四、 1. 为什么说马西略的政治思想具有摆脱神学束缚的倾向? (1)马西略从维护世俗权力的立场出发,对封建教会和教皇的权力进行了猛烈的批批判,并且探讨了教会的改革问题。马西略反对教会宣传的国家产生于上帝的说法。他和亚里士多德一样,也将国家的产生看作是源于家庭、村落的自然发展过程。与亚里士多德不同的是,马西略从世俗和宗教两个方面解释国家的目的,承认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br/>马西略吸取了柏拉图在阐述正义理论是提出的社会分工的思想,提出实现和和平生活的途径是分工互助。马西略认为国家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的整体是由农民、工匠、商人、军人、教士和官吏构成的。为了能够实现和平的生活,各个等级人要各有专司,分工互助。在六个等级中,官吏即政府权力是和平的保卫者。教会对国家事务的干涉是和平的最大威胁。马西略反对教会干涉国家事务,反对教会的神权统治,否定教会的封建教阶制度。这些思想为以后的宗教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马西略政治中表现出的摆脱神学束缚的积极倾向,不仅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而且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这种倾向还表现在他提出的人民权力的思想上。马西略从人们的共同需要出发解释国家的起源和目的,认为上帝的意志并没有决定国家的存在,更没有决定国家的目的。因此,国家的法律的制定也并非依据上帝的意志,而是人民的权力问题。马西略提出,法律可以由一个人即君主制定,也可以由少数人组成的议会制定。但不管是君主还是议会制定法律,立法权都属于人民,人民才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享有者,不仅立法权属于人民,而且官吏也应由人民选举产生。他们的职责和权限应该由人民确定。对于滥用权力的官吏,人民可以取消和收回他们的权力。在马西略看来,人民可以是全体公民,也可以是其中占优势的部分。他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