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教育家于漪: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

语文教育家于漪: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

语文教育家于漪: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
语文教育家于漪: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

语文教育家于漪: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

语文教育家于漪: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

摘要:[摘要]学语文,语言文字表达的方式要掌握,做人的情和意要丰富,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分不开的。语文既要抓文字的表达,又要抓情和意的提升,抓表达正确,抓情意丰富,这样才学得好。

[摘要]学语文,语言文字表达的方式要掌握,做人的情和意要丰富,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分不开的。语文既要抓文字的表达,又要抓情和意的提升,抓表达正确,抓情意丰富,这样才学得好。

孩子害怕写作文怎么办?英语(课程)基础比较差的孩子如何快速追上“大部队”?数学只要多做题就能学好吗……

这些问题该问谁?当然是各学科的特级教师!

于漪: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先后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上海市杨浦中学担任语文教师,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对于语文的重要性,恐怕没有人会提出异议——无论是在课

程表上的地位,还是在考试占分中的比重,语文都是重中之重。但在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眼中,语文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一门课”这么简单。

在于漪老师看来,语言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语言和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息息相关;语言是一个人思维的外在显现……语文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会跟随着一个人一生的成长。

为什么语文这么难学?因为语言文字的使用,是和一个人的认知、情感、逻辑思维等内在品质紧密相连,后者不提升,效果不会理想。

Part I怎么看语文?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

讲到语文学习,我想首先是对语文的认识问题。因为人们往往把语文只看成是一种纯粹的工具,这个认识就进入误区了。母语教育是民族文化的根。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没有

断掉,语言文字是立了大功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下令“车同轨、书同文”,这是了不得的大事。语言文字关系到民族的凝聚力,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的,决不能只看成是无生命的工具。

学好语文为的是正确地表情达意。用什么来表?语言文字。表什么达什么?情和意。因此它具有人文的内涵。

这个情和意是人独有的,因此它是人文的东西。语言文字为什么是民族文化的根?主要因为语言文字装载着民族的文

化,蕴含着民族的情结,民族的睿智,包括民族的思维方式。所以语文要学好,绝对不是抄几个词,或者进行一些机械训练就可以。既要抓语言文字的表达,又要抓情和意的提升,抓表达正确,抓情意丰富,这样才学得好。

孩子一生下来就在汉语的环境里成长,从叫爸爸妈妈开始,就有民族的情怀。吃饭用筷子,不用刀叉,不用手抓,这都是民族情怀,都有人文内涵在里头。

学语文,语言文字表达的方式要掌握,做人的情和意要丰富,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分不开的。就像洋葱的皮和肉分不开一样。

我讲的第一点是对语文的价值和功能要有一个比较正确的

认识。

语言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语文实际上是陪伴人的终身的。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很强,他讲的话很恰当,很适切,就能讲到人的心里去。这其实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而是植根于这个人的素养、这个人的文化。语言表达好的人,一定是思维清晰的。如果思维不清晰,那么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杂乱无章。

语言和思维是紧密联系的。语言是和人的情感思维同时产生的,分不开的。

语文为什么难学?因为语文要学好关联到人的认识水平的

提高,情感世界的丰富,关联到视野的开阔,知识的积累。

语文学习不只是一个机械操练的过程。叙述一件事情,介绍一个人物,说明一个观点,全是情和意,因此语文能力的提高与人的成长、人的生命的成长同步,后者不提高,只机械操作,难以奏效。

小孩子看待事物的眼光是大而化之的,所以小学生写作文也都是大而化之,很难写到局部和细部。随着人的成长,到十二三岁之后,孩子就不仅看到事物的整体,还能看到它的局部了。有的孩子认识能力更强一点,不仅能看到局部,还能看到事物的细部了。

比如看到一朵花,小孩子只会说:这个花很好看。到了初中,就会讲:这朵菊花很有趣,花瓣一半展开来,一半还包着,就好像少女捂住脸一样——这个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

这种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除了读写训练外,也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认识水平在提高。

Part II如何学语文?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对语文有感情

了解到这一点,在教孩子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就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从语言形式进入到情意的层面,这样孩子就可以获得“双提高”。

比如讲“人”这个字,如果纯粹当语言工具来讲很简单:它是独体字,一撇一捺。但是如果从情意的层面来讲,老师边做手势边讲:一撇一捺很重要,一捺支撑着一撇,如果一捺不支持,那么撇就塌下来,不成为人了,因此作为人是要互相

支撑互相帮助的。这样小孩就很容易记住了。

你讲的是字形,但是你把人文内涵讲给他听,字的背后,词的背后,句子的背后有什么意义,对孩子来说,认识也提高了,情意也丰富了,字也记住了,词也记住了,一辈子都有用。

再比如,感动中国的“感”下面有一个心。为什么会感动,怎

么样的情况人会心灵受到震动。联系实际讲字形,学生易理解把握。语言文字本身是知冷暖的。你在教的时候,从语言形式进入到情意,小孩子就双提高了。

中国的语言文字的特点是非常形象,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比如:“山”就是高高的,“川”就是水流下来,“鸣”就是一只鸟嘴巴张开来叫,“笑”就是两道眉毛弯弯的,“哭”就是两个眼睛在流泪……有的字就是一幅画,有的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有的字声像俱全。

孩子学习这些字,对双脑发展有好处。汉字是世界上少有的双脑文字,不仅锻炼逻辑思维,同时还锻炼形象思维。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激发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让孩子知道文字从古至今的发展对中华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的感情。

大量阅读+ 体验生活

一个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除了上课之外,要在两个方面努力,一个是要多读书,因为每读一本书,就打开了认识生活、

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第二就是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让生活丰富多彩。

先说读书。

教科书学习的内容有限得很,你把几本语文教科书烧成灰吃到肚子里,语文能力也不可能显著提高——不是说教科书不重要,它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依据,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内容受到很大的限制。

你必须读很多课外书。读书一要看量,二要看质。一定要选优秀读物,不仅读文学的,还要读科学的、体育的、音乐的……各种各样的。

如果一个高中生读了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他对贝多芬的认识就不一样了。贝多芬24岁听力就下降,后来完全失聪,创作十分艰难。他留给后世许多音乐财富,单是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就给世人无比的欢乐。因此罗曼罗兰评价他用自己一辈子的痛苦给人类创造了永恒的欢乐。孩子如果记住这一点,他的人生他的追求他的价值就不一样。

一定要读好的书,这非常重要。我们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这些素养怎么来?课堂里面有限,大量在课外。一个人只有一个生活世界,读好的书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等等的生活世界,知古,知今,知中,知外,视野大大开阔文化积淀增加,思想情感也丰富起来了。

现在大家都喜欢手机阅读。当然,从信息迅速来说是好的,

但往往浅表化,碎片化,瞬息消逝,对素养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情感的丰富远远不够,读纸质书,咀嚼,思考,回味,应仍是生活需要。

不要让孩子老是在书桌前做练习题,要出去走一走。梅花开了,去看看红梅、绿梅和腊梅有什么不一样;菜花黄了,到菜花田里看看,杨万里的“飞入菜花无处寻”就理解得更加生动了……

人一定要走到生活实践中去。

我们现在吃鸡蛋都知道要吃放养的草鸡下的蛋,吃鱼也知道野生的比家养的好,但是对孩子怎么就圈养起来了呢?

放养的动物生存能力比较强,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情况。同样的,对孩子来说,生活丰富很重要。

Q &A

于漪老师谈学习:

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

Q: 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介入程度很深,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A:应该说,现在家长的知识文化层面高了,这对教育孩子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与此同时,这也会造成学生的依赖性,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任何成人都不可能代替孩子成长学习。我们说“名师出高徒”,并不意味名师代替学生学习,学习是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教师也好,家长也好,只是起引

领、启发、诱导、点拨的作用,再有水平的家长也没有办法代替学生学习。引导启发有许多方法途径,但越俎代庖不行。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让他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学好。我想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于漪老师谈识字:

用游戏方式在环境中识字

Q:现在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希望尽早教会孩子认字。您怎么看待孩子早期识字的时间和过程?

A:早期识字的时候,家长不要规定孩子必须要认识多少字,也不用很正式的教孩子一个一个字认。可以在游玩的过程中,用游戏的形式,或者引导孩子从周围环境中认字。这些和我们说的“零起点”的教育完全不违背。

对于上学前已经认字比较多的孩子,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激发他的自信心,让他讲一讲这些字。孩子毕竟讲得不周全,这时既要肯定他,让他有自信心,有成就感,也要指点他,让他知道还要继续学习。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于漪老师谈作文:

可以引导孩子先说后写

Q:很多孩子都很怕写作文,对这些“作文恐惧症”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该怎么办?

A:要根据小孩的特点加以引导。

比如,可以先让孩子说,说清楚了,再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这就是一篇作文了。孩子说的时候家长或老师可以引导,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有个中心,让孩子一点一点来。

引导孩子思考的过程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能力水平,一点一点地启发,不要希图一步登天。

比如要描写一本书,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主要写什么内容?是什么时候写的?作者是谁?是一位怎样的人?书是纯文字的,还是图文并茂的?这本书有几章,哪一章最最重要,这章里面有没有非常激动人心,或者启人思维的语言,你知道这本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书的封面是怎样设计的,能不能吸引读者?……从一本书可以引出一大串问题,这就能开阔他的思路,引导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

 

于漪语文教育名言录

于漪语文教育名言录(转载) 2011年4月7日 ·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一个有胆识的教师必然是好学深思的,能够身体力行的。 ·我们确实要有点文化积淀。我们的语文内容丰富复杂,它的家属成员很多,它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字词句篇,读写听说,并且跟很多学科都有关系。因此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作出哲学思考。 ·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别这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是真正反映规律的,还是三流化妆。三流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化妆是精神的化妆;我们要的是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就是语文,我和语文是融为一体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教学中,不要涂脂抹粉,满足于三流化妆。 ·品味语言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但它是双刃剑,弄不好就掉进了语言的陷阱。为什么这么说?言过其实,就是语言的陷阱;我们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也被消解了,一直被词句拖着走,文没有了,被肢解了。 ·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它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要让学生亲自实践。 ·事情是干出来的,绝对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捧不出优秀教师,也捧不出领军人物。一定要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哪些做对了,哪些错了,用流行的话讲,就是反思。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我们听了很多课,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丝丝入扣,分秒不差。对怎么教考虑得很多,但对角什么考虑得显然不够。

·我们太需要全国性的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可是没有个性就根本没有可能领军,不可能出类拔萃。出类拔萃需要智慧。我们的课堂是时间和空间的聚焦点,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包括时代精神的交汇点,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一个场所。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智慧。智慧的起点就是思考。 ·模仿只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它不可能有创新。因此我就想,如果我们总是跟在人家后面走,那是永远不能超越的。什么叫超越?要赶上人家,超越人家,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与做法。 ·语文是陪伴人的终生的,没有一个人一辈子不跟语言文字打交道。传统不是“统”,传统就是把我们最精彩的传给我们的年轻人,在他们身上开花结果。 ——摘自《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此文原刊载《语文学习》(2010年第1期)“特稿”栏目。文尾编者注:文章为于漪老师在“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上的讲话,《语文学习》记者根据录音整理,并经作者审订。 【附录】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曾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如今已是耄耋之年。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著作】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究》、《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于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录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韩国语言文化与民族风俗赏析

韩国娱乐文化赏析 课程名称:韩国语言与民俗文化赏析 上课时间: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学生姓名:吴翠翠学号:14112810102 院系:数理学院专业年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任课教师:职称:

韩国娱乐文化赏析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文化娱乐产业的出现与繁荣。娱乐的实质是大众休闲,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浙江卫视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的走红,人们也再一次领略了韩国娱乐节目的影响力。除了国内出现的购买韩国版权的娱乐节目,更有大量的韩国本土娱乐节目借助电视台和互联网得到广泛的传播。这些娱乐节目在传递着快乐的同时也传递着韩国的文化。本文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韩国娱乐文化。 关键词:娱乐文化价值观念快乐 说到韩国娱乐文化,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韩国的综艺节目。不得不说韩国的综艺节目其文化内涵影响整个亚洲的文化形式。而韩国的三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其娱乐文化实力更是不容小觑。例如,SBS的《强心脏》《Star King》《两天一夜》,这三个综艺都由韩国知名主持人姜虎东主持,还有最近的新进节目《Running Man》则是由刘在石领军。KBS作为韩国广播公司电视台,也就是相当于我国的中央电视台,搞笑夸张的综艺并不多,多是一些大型的歌舞晚会和教育节目,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音乐类节目《音乐银行》和明星体育节目《Dream Team》。相比前面两家电视台,MBC无论从“年龄”还是规模上都稍逊一筹,但最近两年的发展上来开,都来势汹汹,。MBC的《无限挑战》《世改问》和时下最火的综艺《我们结婚了》一直出去同时段收视的前三位,其实力不容小视。 观众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也感受到了韩国文化的无处不在,但是因为传递文化的方式很巧妙,并没有觉得生硬和说教之嫌,而这也正是节目制作单位的用心之处。从韩国非剧类节目的实践来看,其节目的文化植入方式是个复杂、系统和技巧性很强的工作,从节目的宗旨、内容的选择、方式的表达、细节的考究等方面都在传递着“大韩民国”的理念。 一、韩国娱乐文化快速传播的原因:明星效应,制作团队,创意新颖 在韩流涌动的亚洲,偶像和偶像组合成为了韩国先进广电事业和造型机制下的产物,这些偶像们要宣传自己就要有一个很好的平台,而综艺节目恰恰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他们的粉丝就是一个巨大的收视群体,这也是电视台都像争先邀请有人气的明星上节目的原因。但在韩国演员级别的艺人很少上综艺,歌手却不得不在自己的宣传期拼命赶通告,确实,在韩国,演员比歌手赚得多得多,他们也不需要靠综艺节目来宣传自己。与我国大陆的综艺节目不同的是,韩国歌手上综艺节目,往往不会给他们打整首歌的时间,而是要他们自己在录影的过程中靠自己的艺能感来赚取放松量,明星效应在韩国综艺节目中贯彻的十分透彻。 精彩的电影需要好的后期制作,美妙的电视剧少不了精致的后期制作,同样,一档好听好看好玩的综艺节目后期制作更是必不可少的。之前我有提到过,一个40分钟的综艺节目需要录制一天的时间,这么大的录影量怎样删减考验着节目的幕后团队。综艺节目不能少了笑声,可是作为室内无观众的录影,后期的声音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韩国大多数综艺节目和其他综艺节目一样会选择加入笑声已达到预期效果,但与此同时,更多的则是除笑声意外的音效,用这些来烘托效果,比单一的笑声来的自然,观众更有融入感。还有就是画面效果,和大陆的综艺不同,台湾、韩国的综艺节目都喜欢用大量的卡通字幕和动画来表现搞笑或者伤心的情景,这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是节目看上去更加生动形象,人们能感受到制作的用心。后期制作在韩国综艺节目中也是一个强大的团队。

九年级语文:《呼兰河传》(节选)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呼兰河传》(节选)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目标:1.品味作品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2.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3.在质疑中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2.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第一课时课堂学习: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当你们回忆童年的时候,记忆里或许更多的是老师、粉笔、作业和考试,榕树上的知了总在远远的池塘边呼唤着你,蝴蝶只停在上课时的秋千上引诱着你……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童年却与你们截然不同,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萧红笔下的大花园,去感受什么才是童年的天真烂漫。聆听歌曲和老师的讲述,进入课本。2用投影介绍作者萧红,了解她的坎坷经历,做到知人论文。诵读投影内容,并作必要的记录。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带着问题浏览课文,问题设计如下:

于漪教育思想

《于漪教育思想》读书心得 ——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于漪“老师是我国语文教育界一位资深教师,“于漪”也逐渐成为一种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的象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于老师的名言。这体现了于老师的谦逊、执着、负责的精神以及她对于教育工作的热爱。 阅读于漪的文章,我们会发现其中最鲜明的一个观点就是“教文育人”。教文,即教会学生文化知识;育人,即培养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于老师坚决反对把教文和育人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的做法,主张必须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于漪老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对于“人”本身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教育方法上,于漪老师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基础决定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进度。于漪老师关注同学对于知识本身的掌握,更注重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对于每一个“人”的培养,包括同学的学习兴趣,个人品德、爱国情操,等等。 于漪老师不是用单纯的言语去突出这些情感,她更以满怀激情来演绎她的名言,就是“丹心一片是关键”。她说老师心中要有一团火,这团火是爱祖国、爱学生的激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激情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在五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老师一次次超越自我,她不顾自己身体健康,背学生上医院;接手乱班,把学生一个个找回来……支撑她的始终是充满胸膛的师爱。她说:“你对孩子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孩子心中清清楚楚,只有把爱播撒到孩子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她对于学生的爱撒在学生的心间,也在他们的心灵中埋下了爱的种子。这样对于身边的人和生活的爱的教育也扩展到对于爱班、爱国的教育中。 于漪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更体现在她愿意深入地“学生“,尊重学生的状况和现有水平,并根据所了解的学生的状况,有的放矢。我从她的言传身教中体会着她对于教育的责任感,对于同学的爱,她践行着“眼中有人”,即眼中有学生,时时想着学生的需要。她是有心人,经常分析学生的各种练习,了解学生现有的读写水平,并有意识的参加他们的活动,听他们讲话,看他们写的东西,了解他们在看书时遇到的问题,研究他们的学习方法。摸清孩子们的状况,就能依次为依据,决定讲解的取舍详略,才会使得课堂的内容更好的帮助学生。 于漪老师不仅认真地指导学生读教科书,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她“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一味地认为只要自己讲得系统、完整、生动,学生就一定能理解得透,掌握的牢。她体会学生的状况,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实践的重要作用。她突破不讲时效的“形式主义”做法,努力把课上得对学生最有益处。她指导学生在新课之前仔细看书,提出要主义的问题,让学生心中有数,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听讲、学习,就可以积极思维,打主动仗。于老师还主动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感受、困惑和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相应的练习,使得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角。学生在生活中点滴的进步都给与及时鼓励,并提出新的要求,树立学生的信心,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 激发兴趣也是于老师教学的艺术特质。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源泉,于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于老师培养学生兴趣有四点经验:一是课要有新鲜感;二是课要有趣味性,使学生迷恋;三是要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四是增强教学过程中的智力因素,用学生的智力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于老师的这些经验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得来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

语文教育家于漪: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

语文教育家于漪: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 语文教育家于漪: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 摘要:[摘要]学语文,语言文字表达的方式要掌握,做人的情和意要丰富,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分不开的。语文既要抓文字的表达,又要抓情和意的提升,抓表达正确,抓情意丰富,这样才学得好。 [摘要]学语文,语言文字表达的方式要掌握,做人的情和意要丰富,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分不开的。语文既要抓文字的表达,又要抓情和意的提升,抓表达正确,抓情意丰富,这样才学得好。 孩子害怕写作文怎么办?英语(课程)基础比较差的孩子如何快速追上“大部队”?数学只要多做题就能学好吗…… 这些问题该问谁?当然是各学科的特级教师! 于漪: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先后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上海市杨浦中学担任语文教师,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对于语文的重要性,恐怕没有人会提出异议——无论是在课

程表上的地位,还是在考试占分中的比重,语文都是重中之重。但在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眼中,语文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一门课”这么简单。 在于漪老师看来,语言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语言和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息息相关;语言是一个人思维的外在显现……语文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会跟随着一个人一生的成长。 为什么语文这么难学?因为语言文字的使用,是和一个人的认知、情感、逻辑思维等内在品质紧密相连,后者不提升,效果不会理想。 Part I怎么看语文?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 讲到语文学习,我想首先是对语文的认识问题。因为人们往往把语文只看成是一种纯粹的工具,这个认识就进入误区了。母语教育是民族文化的根。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没有 断掉,语言文字是立了大功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下令“车同轨、书同文”,这是了不得的大事。语言文字关系到民族的凝聚力,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的,决不能只看成是无生命的工具。 学好语文为的是正确地表情达意。用什么来表?语言文字。表什么达什么?情和意。因此它具有人文的内涵。 这个情和意是人独有的,因此它是人文的东西。语言文字为什么是民族文化的根?主要因为语言文字装载着民族的文

精华讲稿:第六讲 语言民俗民间文学

第六讲语言民俗/民间文学 一、语言民俗的含义 (一)含义 语言民俗:指民众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在特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口头文学、口头习用语汇,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具有艺术性的表达习惯和行为方式。又称“民间口头文学”或“口碑文学”。这类民俗产生于人类文明的最早时期,是民众为交流信息、抒发情感而进行的智慧表达。 二、语言民俗/民间文学的特征 (一)口头性:一种表演的模式 口头交流是民间文学的存在形式。在过去,民众不可能享有文字,不能运用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情感,他们从事的文学活动只能停留在口头语言的层面,人们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口传心授”是民间文学生存和展现的必需方式,它由此构成了一种彼此互动的具体情境。 民间文学的口头交流是通过方言来进行的,不同地域的方言,会带来不同的交流效果。任何民间文学作品,只有用其流传地的方言进行演说,才能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而用普通话或其他地方方言演说(唱),必然减弱其原有的艺术魅力。当代著名的民俗学者理查德鲍曼从口头讲述事件自身出发,认为口头艺术是一种表演,在《 Vetbal Art as Performance 》一书中,他说:从根本上说,表演作为一种口头语言交流的模式,存在于(表演者)对观众承担着展示自己交际能力的责任。这种交际能力依赖于能够用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说话的知识和才干。他的表演理论为我们认识口头文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口头文本与书面文本的关系: (二)集体性:演说者与观众的互动集体性指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并具有集体性的思想情感和为某一集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1)集体性的表现:创作和流传方式上: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是在集体活动的场合,你与句我一句地完成创作的;先由个人完成作品的雏形,其后在流传过程中由众人加工和再创作。 (2)表现在民间文学的内容上——反映着特定群体的生活、思想、感情、观念等。一般来说,民间文学都具有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较为独立的思想体系,因而由民间文学作品可以体察民众生活和思想的实况。 (3)表现在特定群体/集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众人智慧和才

于漪 教案

以下是特级教师于漪的教案,她的教案以及教学后记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教学目的 一、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朗读、背诵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三、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 巢Cháo巢应和ha 酝酿yùnniàng晕yùn 第一节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

2019年《于漪全集》读后感范文

2019年《于漪全集》读后感范文 “与其说我做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用六十六年对语文教育的热爱诠释着她对教育的忠诚。深入学习《于漪文集》,领略于老师的教育思想,一片片文章、一段段语录、一个个案例,都是绝佳的思想精华,令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书本放于案前,仿佛好像是在于老师面前,聆听他的教诲、反思自身言行,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向她学习,学习她是怎么做一名好老师。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形容她教书教得“着了魔”,而她的学生则说她对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深深地植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共产主义事业。立足于育人、树魂立根和培养文化判断力等方面。 “于漪”老师是我国语文教育界一位资深教师,“于漪”也逐渐成为一种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的象征。思想立足点高,覆盖力强,生命力持久,这是对于漪老师教育思想最好的总结,同时这也是最令我深入思考的,要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好于老师的教育思想,提升自己令学生受益。 以生为本,尊重学生感悟,激发学生潜质。阅读于漪的著作文章,我们会发现其中最鲜明的一个观点就是“教文育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教文育人”,教文,即教会学生

文化知识;育人,即培养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于老师坚决反对把教文和育人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的做法,主张必须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于漪老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对于“人”本身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教育方法上,于漪老师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基础决定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进度。同时,还需要注意,学生个性是千差万别的,他们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态度和理解。教师要摒弃掉依赖教参、分数本位等已固化的教学思想,珍视学生心理逐渐开放的特点,给予他们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元化的解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讨论,通过争辩抓住他们探究的动力,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和自我实现。 用心育人,真心关注学生,传承师德精神。“用爱心培育爱心”,于漪老师强调要用“爱心”培育“爱心”,师爱、师德是帮助学生增强树魂立根的内驱力。就需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她说老师心中要有一团火,这团火是爱祖国、爱学生的激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切切实实地为学生做出表率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和可靠接班人。她谈到,“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针对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分数决定一切的现象,于漪老师呼吁,要从当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重智轻德的重围中“突围”出来。这就需要我们真真正正去关注学生,真真正正去热爱教育这份职业,只有热爱才

九年级语文下册《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苏教版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简要介绍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课时。 教学设计(A) 一、导入新课。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难忘的记忆。许多作家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时,总 是感慨良多,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 年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板书标题、作者) 二、指导自读。 (一)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利’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 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二)指名朗读课文,布置学生思考: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于漪情景教学法

关于于漪的情景教学法的思考 摘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教学素有“情感派”之称,她讲课声情并茂,注重熏陶感染,被誉为语文教学的一面旗帜。她以情感教育为旨归,开辟了语文情感教学的新天地。 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如果学生脱离了兴趣而学习语文,那一定是一种痛苦。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见解:“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导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否得以激发。导语方法种种,情景渲染无疑是课前最佳激趣方法之一,从于漪老师的三例导语中可窥一斑。 例一:朱自清《春》一文的导语—— “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春,我们就回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 这例导语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创设了一种联想情境,学生听后,会觉得眼前春光融融,一片生机。老师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溢语言表,学生迫切学习《春》的欲望被激发,朱自清如何妙笔生花的描绘、盛赞春之美景,正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 例二:鲁彦《听潮》一文的导语—— “海,无边无际,辽阔壮美;神秘莫测,变化无常。它有时平静温柔,海鸥掠过水面,在海空之间盘旋翱翔;它有时汹涌澎湃,浊浪排空,怒吼咆哮。生活在海边的人,目睹海的情态,耳闻海的呼啸,熟悉海的脾气,热爱大海;远离海边的人,读描写海的佳作,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海的壮观。”在这例导语中,于老师对大海的情态、声音、乃至“”性格都作了生动的描摹,把大海无形中搬进了教室,或者说把学生引入了大海,缩短了学生和大海的距离,老师再带领学生读描写大海的佳作,定然会兴味盎然。 例三:杨朔《茶花赋》一文的导语—— “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著称于世的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每当提起这些,心中就会激荡起热爱祖国的干亲情。可是,要我们动笔写时,又感到难以下笔。在庆祝国庆时,我们要同学们写祖国颂,祝愿伟大祖国展翅飞翔,有的同学就问:祖国这么大,怎么写,怎么表达”啊?话问得有道理。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写诗作文讴歌她,多少画家泼墨绘彩描绘她。对于这样一个重大主题,怎样才能表达得具体形象,而且能写出新意呢?杨朔同志的《茶花赋》在这方面会给我们以很大启发。” 于老师首先是饱含深情歌唱祖国。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感染,学生的情感和老师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接下来,抓住学生写作上的犯难心理,两个问句,极易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此可以看出于漪的情景教学法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于漪教学研究综述

于漪教学研究综述 汉语言文学陆澎澎 一、于漪简介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等职。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究》《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 二、于漪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与探索 从八十年代中后期一直到整个九十年代,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探讨越来越深刻。于漪看到高考制度恢复以后,教师和家长都围着高考这个指挥棒转,大家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于漪认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的失落,这严重影响了育人目标的实现,而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于是,于漪对性质观——语文教育观念中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探索,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都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于漪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于漪早期的文章里,于漪提出:“语言文字是工具,人们用它来表情达意。既然是表达情意,用它来组缀而成的作品总有一个思想性问题,总寓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思想感情为里,语言文字为表,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思想性。”后来紧接着,于漪在《准确而完整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一文中,于漪进一步阐述了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于漪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工具”加“人文”,而是互渗互透、融为一体的,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她一再强调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人文性都重要,不可机械割裂。于漪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教育,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用“人文性”代替“思想性”,赋予了语文更为深广的文化内涵,“人文”中有“思想”,同时又兼具审美等方面的因素,更准确、更贴切地揭示了语文的本质特点。 三、于漪的语文教育目的 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于漪就提出了“目中有人”的思想,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要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目中有人”的思想孕育了“教文育人”的思想,在1978年于漪率先在语文教育界提出了“教文育人”的鲜明的思想。从“目中有人”到“教文育人”,同样体现了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求实、创新和发展的特点。于漪认为,作为语文教师,“教文是他的天职,须千方百计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他们听、度、说、写的能力,但教学生的‘文’是为育学生‘人’服务的,只见‘文’不见‘人’,工作就失去了大目标。”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她讲求心中有学生,胸中有全局,“教文”不忘“育人”,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困生”,巧妙处理课堂预设外的“生成”。 四、于漪语文教学风格 (一)思想性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的汪曾祺,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衷地热爱,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创作上他追求回归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他则着力强调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他的小说《受戒》,就体现出以上特点。原文句子结构并不复杂,基本都是短句,但大量地方性特色语言,民俗词汇,民歌小调及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给翻译增加了不少困难。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相同的生活环境,经历和人类认知的普遍共性决定了语言间的可译性;然而中西文化间在政治,宗教信仰,价值观,文化传统和风土民情间的巨大差异又造成两种语言间的词汇空缺及两种语言间的可译性限度。异化与归化则是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才出现的一对新名词。归化则是将原文中独特的异域文化内容,化归为译入语自身明白流畅的表达,尽量减少译入语读者的陌生感。然而,在理论上,只讲异化和归化两个极端及其对立是不正确的。异化归化的辩证统一才是事实和真理,也就是异化和归化都有个适度和分寸。具体从语言角度看,对中国民俗文化语言的翻译可有以下策略:1.音译;2.音译加注;3.直译;4.直译加注5.意译。本文将对比赏析汪曾祺《受戒》两个英译本(1.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出版中英对照版,译者不详;2.四川外语学院杨纡凡硕士论文《受戒》翻译报告)中民俗文化语言的翻译策略。 首先,对小说名“受戒”的翻译两个译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外研社版译文采取了意译法,将其译为“the love story of a young monk”;杨将采取偏直译的方法将其译为“ordination”。“受戒”“bEing prohibited into monkhood”是佛家文化中出家的一种仪式,“ordination”“神职授予”不仅保持了与原文的形式对等还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the love story of a young monk”则是在译者对小说内容做出整体考虑后得到的译文,摆脱了原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

于漪是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名师、语文教育家。长期以来,她一直辛勤耕耘在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最前沿,逐步形成了求实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语文教育性质观 于漪在充分认识语文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语文教育性质观,即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构融注的统一。于漪认为,我们进行的母语教学,语言和文化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整体。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工具”加“人文”,而是互渗互透、融为一体的,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文化内涵本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抽掉人文精神,必然导致只强调语文工具而看不到使用语文工具的人。只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因失去灵魂和生命而暗淡无光;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空讲人文性,就背离了语文课,步人另一个误区。于漪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教育,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显然,这和于漪的语文教育性质观是一致的。 二、语文教育目的观 于漪对语文教育充满着理想和激情,提出了“人的建构”的目的观。她从教育的基本功能出发,结合语文教育自身的特点,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度,指出“人的建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人文修养,完善人格,让他们学会做人和生存,使他们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个性的完整的人。于漪“人的建构”的目的观得以确立,是因为她把握住了两点:一是目中有人,注熏发展个性。于漪常说,教育事业塑造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教育工作者要做特殊的雕塑 文教育思想 。崔雨 家。塑造完整的人,就必须首先做到目中有人,因为教语文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心灵。因此,她大力倡导目中有人的教学。二是高瞻远瞩,始终与时代同步。于漪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放眼语文教学的未来。她的“人的建构”的目的观正是建立在时代的需求之上的。她指出语文教学应根据未来的需要,引导学生在素质、智力、能力等方面扎下根,培养他们成为现代的文明人,有良好的习惯,有奋发的精神,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意志与毅力,有健全的个性和人格,从而成为“完整的人”。于漪的这种“人的建构”的教育目的观,对目前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三、语文情感教育观 于漪认为,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要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心灵深处撒下美好的种子。于漪从三个方面来抓情感教育:一是以情激情,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将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于漪说:“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文字就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的符号,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注的情和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中引起共鸣。”二是情感交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于漪认为,情感教学要使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融为一体,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学乐章,才能真正塑造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要时刻以全新的认识和亢奋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撒播阳光到学生心中,照亮学生的心灵。三是兴趣激发求知欲。于漪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一寸培养学生兴趣的“潮湿的土壤”,她将课堂教学当作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主战场,用智慧和情感的火花去点燃学生潜在的求知欲。同时她认为,世界之大,无处不是语文。因此,她没有把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引向课外更广阔的天地,引向更高的境界。 本栈爵奎掺火釜幽繁港申罐鞭嘲蕊溪鍪诹罐簿怒中建豫教授曾明海 万方数据

语言与民俗的关系

对外汉语0911班卢飞09134102 语言和民俗的关系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和民俗关系紧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民俗社会习惯载体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所谓民俗,就是指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文化事项。它随着人类的产生而逐步产生发展,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可以说,人类生活在由民俗构筑的世界里,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民俗文化的熏陶。所以,任何一个社会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反映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事实上,反映社会文化的语言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可大大加强语言的功能。 一,语言和民俗都是社会习惯 语言起源史告诉我们,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语言的产生绝非一朝一夕所就,通常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民俗抑或晚于语言问世,但其形成过程也很漫长。语言和民俗都是人类社会中“习惯成自然”的产物,都是社会习惯。从这个意义讲,语言和民俗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首先,语言和民俗都是人类意识、思维的社会表现。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文明产物,语言和民俗无不发端和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民俗是思维的直观体现。个人可以独有意识和思维,但作为它的“直接现实”的语言,却面向广大社会; 个人的意识和思维属于一己,而这种意识和思维一旦演变为民俗事象,则同样为广大社会所共有。因此,语言和民俗所涵蕴的意识、思维,实际上都是社会的意识、思维; 它们所表现的主体、客体,相应地也只能是身为社会存在的群体。 其次,语言和民俗都是人类约定俗成的历史遗产。它们都是长期相沿的文化结晶。所谓一“长期相沿”,一是说语言和民俗的形成都经历了漫长的传承阶段,二是说人们对语言和民俗的一致认同源于自然而然的沿袭之中。当然,在局部范围内,语言和民俗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代谢翻新; 但就总体而论,两者仍属“昨天”的传统,“历史”的遗存。它们拥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地调整、规范自己。因此,较之其他社会习‘质,语言和民俗又显得异常地稳定。在此规范和稳定的氛围中,语言和民俗这两股“历史”的文化沿流,默默而依依地相辅而行。 第三,语言和民俗都是人类传统文化的自群壁垒。一般地讲,饱经历史长河洗礼的传统文化,都具有程度不同的自群保守特征。语言和民俗尤然。大量语言和民俗调查表明,任何一个小小的语言共同体或民俗共同体,无不格循于自己的乡土传统或民族传统,顽强地保守着长期形成的“社会习惯”。这就造成了不同语言、不同民俗的千差万别,出现了特色鲜明的自群壁垒。然而,事物又总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呼兰河传》课文解析 苏教版

萧红《呼兰河传》课文解析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文章为什么用“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个句子开头?)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段析】介绍在呼兰河小城里生活的祖父及其年纪。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段析】介绍“我”家的花园及花园中的小动物,详细介绍了蝴蝶。 【品味】从颜色和大小方面来描绘美丽的蝴蝶。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 ...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段析】描绘园中的蜻蜓、蚂蚱和蜂子。 【品味】“胖圆圆”形容蜂子的体态,并把它比喻成一个小毛球,形象可感。 花园里边明晃晃 ...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段析】描绘花园里的颜色。 【品味】“明晃晃”恰当地写出了花园中各种颜色互相辉映时的耀眼。 据说 ..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第一部分:介绍花园的历史及“我”小时候对花园的记忆。 【品味】“据说”表明花园过去的情况是自己听说的,不是亲见的,用词准确。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 ..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 ..风,这榆树先啸,来了 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段析】介绍园子里的榆树。 第二部分第一层:介绍“我”家花园里的榆树,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品味】“来了……来了……一出来……”描绘了风吹雨打和阳光照射下榆树的各种“反应”。 用比喻句描绘出榆树叶子发光的情形,字里行间透出榆叶的美丽和自己的喜爱之情。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

于漪老师先进事迹

于漪老师先进事迹 于漪,女,汉族, 87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岁开始她的教育生涯,六十多年来,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五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学研究会会长等。历任第七、八、九届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在半个世纪多的教育生涯、艰苦探索中,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她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近五十堂公开课被媒体录象、传播,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老师的语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于老师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修订本)》导读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修订本)》导读谈艺明道 道术合一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修订本)》导读 上海建平实验中学 李百艳 【推荐理由】 按常理,“语文是什么”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然而,诚如王尚文先生所言:“自清末民初废科举、办学堂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图画(或称‘美术”)等等,教什么、学什么,界限都十分明确,几乎从来没有过什么大的争议。唯独‘语文是什么’至今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页)这个“原点”问题不仅造成了语文“名”与“义”的歧义,更导致了语文教学常常陷于“歧路亡羊”的窘境。语文课程标准虽然试图为语文“定性”,但是,“实用而多彩的”语文,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其实,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的“道”与“术”的问题。道不明,则术不良。“明道”就是要在“明灭可见”之间察语文之学科性质、明语文之育人价值、究语文之教育规律、探语文之教学方略。“明道”是一个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探求教学艺术以行道、悟道的过程。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不仅是一个实践者,同时也应是一个思想者、一个“知行合一”的求道者。而新近出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修订本)》一书就充分展现了于漪老师作为一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在数十年的教学中“明语文之道、优教学之术”的实践与思考,为扫除语文教师的“道术之惑”、解决“难教之苦”提供了一个经典的范例。 在书中,于漪老师首先直面“给语文定性”的难题,迎难而上,力避高深玄妙的说辞,积自己60余年的教学探索,就一直困扰语文教师的“原点”问题,正本清源,给出了一个“语文教师”的回答。接下来,从原点出发,深入开掘,纵横捭阖,就语文课程的功能、课堂教学的境界、教学目标、学习兴趣、语感培养、思维训练、教学节奏、朗读、积累、写作、教师自我教育等内容一一进行阐述。既有高屋建瓴的“论道”,也有异彩纷呈的“例证”;既有对“文”的精辟分析,也有对“人”的深刻洞察;既体现了教学的科学性,也彰显了教学的艺术性。 书中有言:“不认真教学,永远不可能总结出有价值的教学经验;不认真求知,也永远不可能体验到求知的艰辛与欢乐。”正因为她的认真,她对教学了然于心,发现的问题方均能切中要害。她提出“课要上得立体化,发挥综合效应”,主张“教课要一清如水,最忌糊成一片”,“每一个孩子都是宝贝”……唯其认真,唯其求真,方能缘道求艺,深思明辨,道术合一,返璞归真。 练艺之苦、求道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文也。一位“认真”的语文教师,写了一本“认真”的书,期待着向那些“认真”阅读的会心人开启。 【原著导读】 全书共十二章。前两章谈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三至十一章围绕课堂教学实践展开论述。其中第三章,着重阐述了课堂教学的理念、原则、方法。四至八章着重阐述了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训练语言与思维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精心安排教学节奏等问题,这一部分所占的篇幅较多,也是于漪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集中呈现。九至十一章分别谈了朗读、积累、写作三个话题,每一个话题均独立成章。最后一章题为“教海无涯学为舟”,从自我教育的角度谈教师专业发展。 全书按照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学实践到专业发展的逻辑展开,而在谈论教学实践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