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一、扑朔迷离的现状

眼下,语文教育现状常遭到种种非议。高校教师反映:学生语文水平不行,语文入学分数高,而读写听说能力低,写作能力尤低的情况似乎越来越明显。中学教师也反映:语文能力强的常得不到高分,得高分的又常是极其一般的,不懂。社会上反映:别说中学生了,有些大学生写的东西也不太像样。语文是中学打基础的事,当然很给要大学负责。但质量不如人意几乎是众口一词,到了不得不正视、不得不住址对待的时刻。

70年代末吕叔湘先生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郑重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情况严重,急需改变(见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语文教育工作乾因此而震动。此后,语文教改之风兴盛,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对于文与道、语与文、语文讲练与思维训练关系的认识取得不小的进展。然而,遗憾的是好景不长,许多做法还来不及开展充分的实验,许多课题还来不及上升到理论上作科学探讨时,就被席卷各门课程的“标准化题”笼罩了。建国前、建国初期、粉粹“四人帮”后不久,语文升学考重点是一篇作文,语文教育有相当的弹性。改制为“标准化题”,初衷是扩大考核面,增强客观性,岂料各式各样的变异题型应运而生,汇成题江,汇成题海。初三、高三毕业班的语文教育几乎是以题带教,以题代读代写,教师非自愿,但不得不为,不敢不为,一在题海中浮沉,不堪其苦。如果师生如此辛苦,质量上乘,倒还情有可原;可惜事倍而功半,在新的基础上重演少、慢、差、费。出路在哪里?不时有人发表这样那样的见解,但是未能引发有焦点、有力度、有规模的论争,未能对语文教育实践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现状扑朔迷离,与良好的愿望相左,须集思广益,寻点根刨点底。

二、关键在性质观

现状令人忧心,不少人都怪罪高考地位特殊,认为它指挥了整个中学语文教育,影响所及,甚至到小学低年级。这种责怪并不十分公平。升学考试从来是指挥棒,其他学科如此,国外也如此。问题的实质在于,操纵这根指挥棒的是只无形的手,那就是语文教育观念。

教学行为受教育观念支配。群体性的教学行为,往往受到某种思潮的教育观念的支配。语文教育观念是对语文教育诸问题的看法,从语文教育性质到目的任务,到教材教法,到师生作用,到质量评估,到考试方法,到课外教育,等等,构成体系。教育观念附着于教育者脑中,形成心理定势,有意识地或不完全有意识地指挥教学行为。在语文教育观念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性质观,它统帅语文教育的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由此而引发出目的观、功能观、承传观、教材观、教法观、质量观、测试观、体制观等等一系列观念。

作为对文革期间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一种否定,70年代后期语言教育十分强调工具性,甚而有些纯工具论的倾向。于是,产生了继60年代的新的文道之争。不过,这场争论并未掀起大波,对思想教育不能外加,应渗透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之中的看法较快地得到认同。多数论者认为,任何一篇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思想性是语文的固有属性,它蕴含在语文教材里,贯串在语文训练中。语文学科的思想性与工具性一样,都得到了认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二者先后加以肯定。即:“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在“教学目的”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出以上的理解和判断,无疑是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我曾经乐观地认为,从此语言教育的航向已够清楚明白,只须循章行事便是。然而,现在看来80年代涉及语文科性质的讨论,主要是在语文教育界内部,在操作性层面上展开,未能吸引诸多相关学科的共同参与,未能利用国内外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新的研究成果,未能对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视界不够开阔,学理缺乏底气,若干有价值有新意的理论观点又没有得到充分的

论证和及时的整合。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语文课就是基础工具课”的思潮广泛地支配着群体教学行为。

三、准星发生偏差

按照《大纲》的精神,工具性与思想性在语文教育中应是统一体,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可是在阐释与实施的过程中偏线了,正好像瞄准靶子打枪一样,准星发生偏差,当然发出去的子弹乱了套。近些年来,工具性的砝码越来越重,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思想意义在相当程度上形同虚设,只是寻词摘段,用解剖刀肢解,作为训练语言的例子,学生在知、情、意方面有多少收获要打个问号,与《大纲》的要求相距甚远。如若不信,请看下面的事实:

1994年语文高考写作占50分,据广东省抽样统计,全省平均为29.07分。各项得分率是:内容51. 39%,语言60%,结构60%,书写69%。从统计看,内容项的分最低。考生在作《尝试》这篇作文时,写了学骑单车,学走路,学说话,学煮饭,学炒菜,学洗衣服,甚至学谈恋爱,学做小偷等,不一而足。很明显,文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与高中生的实际生活是很不相称的,所表现出来的肤浅甚至丑陋的思想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作文的思想性当然不能也不必由语文教育包揽,但是,思想性的失落,与语文教育在导向上的偏差密切相关。

在简单片面的语文教育工具化思潮的冲击下,尽管作文的题型花样翻新,套路一套又一套,但作文教学与往昔比,不是日益发展、日益火红,而是有点萎缩。首先是重视程度减弱。作文是语文能力、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要拿高分不易,须细水长流,难收突击之效。花功夫不上算,考试只要题型对路,就可应付。其次是写得太少。刀不磨不锋利,笔少用必笨拙。一学期写四五次作文,有的只写一二篇,学生怎能练得出过硬的本领?这且不说。学生写,怎么指导,标准是什么,大有讲究。标准似乎越来越低,“读普通文,写普通文”,只要成为“生活工具”就行。学习上有个十分平凡的道理,就是取法乎上。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也只能得之于中。写文章总要往高处看,有基本要求,抽去内容或忽视内容讲文字形式、文字技巧,学生学了干什么呢?“诗言志”、“文以载道”是写诗文的基本道理。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诗文,无不具猩羁痰乃枷肓α

苁怯Ω玫陌伞?BR> 早在1958年郭沫若的《文风问答》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文章是人写的,因此,首先是人的问题。古语说:‘文如其人’,这是说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文章。文章要写得准确、鲜明、生动,首先要看写文章的人的思想、立场、作风怎样。你的思想正确,态度鲜明,作风正派,那么,你写的文章也就有一定的准确性和鲜明性。这是基本问题。”学生习作重点不在于探讨文风,而在于懂得作文与做人的关系。作文教学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时应二者有机结合,否则,一手“硬”(文字技巧。其实并非真硬),一手“软”(思想内容),质量无法保证。这种情况看来似乎是方法问题,实质上是错误的语言教育性质观在起作用。

作文教学如此,阅读教学呢?“不闻读书声琅琅,但见习题如海洋”恐怕是极形象的概括。好端端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成若干习题,抠这个字眼,抠那个层次,文章的灵魂不见了。有些佳作名篇学生学过后对文章的脉络、作者的写作意图、文中思想的闪光点竟然不甚了了,脑子里如马蹄杂沓,堆砌了许多字、词、句的零部件,这个知识点,那个知识点,用以“备考”。

肢解也非易事,见段不见文,见层不见段,有些教师实在手不熟,赶不上趟儿,于是种种命题专业户诞生。不管什么文体的文章,都能排出一套套题目以飨师生。你推波,我助澜,一时间遍及城市农村。阅读教学究竟该担负怎样的任务?阅读教学走向何方?许多教师困惑了。

至于语文的听说训练、思维训练、课外教育,也因准星发生偏差而大受影响。

四、究竟怎样定位

语文教育的“位”究竟定在哪儿?有老师发出这样的疑问:“语文教学是什么?语文教学干什么?

现在仍然在扯皮。把语文教学看作是文学教育,看作是文化教育,看作是美育教育,看作是政治教育,看作是道德教育,看作是思维教育的议论与做法真是说不清,道不完。”(见《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第2期《反传统,不在于方法,而在于思想》)

这位老师的想法和情绪是有代表性的。在我看来,这恰恰反映出进一步认识语文教育学科性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任何一门学科的成长,总是与“自身到底的什么”的争论相伴随。人文学科中,哲学、文艺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有哪个门类不是至今还在讨论定位问题?特别是在一门学科面临突破性进展的时刻,更要对自身的性质进行深入的反思。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早就提出,现有汉语语法学“基本上不符合汉语特点”(《闲话语言》《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2期);不久前,他向《语文建设》记者发表谈话,指出中学语法难教“根本原因在于语法系统无伭哪个流派哪个学派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实事求是地说,到现在为止,恐怕还没有任何一部是真正汉语的汉语语法”,“语法学乃至整个语言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不是纯属论科学……如果不是为了应用,不是为了提高应用能力,那就不必研究语法,不必教语法,不必学语法”(见《语文建设》1995年第2期)。张志公先生对汉语语法学、语法学乃至语言学的状况和性质所发表的意见,正预示着学科内部孕育着深刻的变革。时处世纪之交,语文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变化迅猛,语言环境日趋复杂。语文教育现状不理想,对《大纲》的阐释有歧义,师资队伍和教育对象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矛盾是回避不了的,分化,综合,再分化,再综合。语文教育学科建设,将围绕以性质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的讨论,在多元化的观念和实验的碰撞中,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行程中,刻螺旋式的上升。

给语文教育定位,先得给语言定位,难汉语定位。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界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它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产工具,如机器或犁锄;也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活工具,如筷子或拐杖。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信息的载体。这种工具、外壳、载体,都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符号。在符号的意义上把握语言的工具属性,恐怕较为恰当。问题更在于,“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而且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符号因意义而存在,离开意义,符号就不成其为符号。这就是说,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抩,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

西方学者把语言看作开启人类社会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奥秘的钥匙(意大利维柯1668-1744),认为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德国洪堡特1767-1835),不仅视语言为一种文化现象,称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美国萨丕尔1884-1939),还把语言看作是文化建设中的一种力量(德国魏斯格贝尔1899-1985),认为语言和文化相互塑造、相互渗透,相互从属(美国沃尔夫1897-1941)。如果说,世界各民族语言都具有人文性,那么,汉语汉字的人文性可说是特别突出。在中国古人看来,“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春秋谷梁传》)“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日》)著名的名实之争,文道之论,言意之辩,在某种意义上,都关涉到汉语人文性的阐发。朱熹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维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之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朱子语类·卷百三十九》)从此类论述中,可以体悟古人是如何把语言同人性、天道、事理联结在一起的。中国现代学者对于汉语的人文性,也多有创见。80年代后期关于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理论探索和争鸣,论争双方都为如何理解汉语的人文性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文化心理特征。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可割裂的两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

弄清楚语言的特质,语文教育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性质,也就迎刃而解。法国学者加斯东·米亚拉雷曾指出:“学校的语言道德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所谓母语教学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在母语教学中,社会学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人们在给语文学科定位时,使用的“性”超过10个。我想“人文性”较之“思想性”“情意性”、“科学性”、“文学性”、“社会性”、“政治性”、“民族性”等等,似乎更为合适。语文学科作为一门

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

五、弘扬人文,改革弊端

语文教育人文性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课题。汉语文教育有优秀的人文传统,培育出一代代道德文章彪炳千秋的文人学子,哺育出千千万万的美诗佳文,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今日的语文教育对汉语文的人文性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感到陌生。要走出困境,提高质量,须弘扬人文。

不承认语文的人文性,必然是只注重语文形式,忽视语文内容。文化内涵本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教材中的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只讲形式,就架空内容,语言形式就失去灵气,失去光泽,变成任意排列组合的僵死的符号。对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从修改文章的角度谈到过:“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语言文字是载道明理的工具,“道”与“理”不讲究,这个工具又怎样有生命力,怎能完美呢?

忽略语文的人文性,必然只强调语文工具而看不到使用语文工具的人。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与结晶,教学生学语文,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只强调语文工具,用解剖刀对文章进行肢解,枝枝节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闪光的遍智慧的思想不见了,吸引人、凝聚人、感人肺腑的情感被肢解得无踪影了,留下的是鸡零狗碎的符号,充塞学生脑海。

弘扬人文,不是照抄过去,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出新,赋予时代精神。今日的语文教育要有中国特色,就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就要有面向新世纪的浓随的时代进取精神,变语言形式教学的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变低效率为高效率,尊重和发展教的个性与学的个性,探索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途径,开创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泼的中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

要坚持汉语文教育自身的特点,学西方语言,学西方测试,要在“化”上下功夫。照抄照搬,不仅淡化甚至有悖民族文化精神,而且会把许多语文教师引入误区,进入考试怪圈,局囿其中,脱身不得。

对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目的在求得语文教育健康发展,使5000万莘莘学子深受其益。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风采,优美的工具借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是语文科学又是教育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读、说、听、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表达思想感情,与他人进行交流;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因此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使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但是,如果语文教学把语文的工具性过分突出,以知识为纲要,以训练为主体,把知识分解成一个个训练点,写作教学遵从“套路”、“模式”,一味地照搬模仿,这样的语文教学将导致语文课程平淡无味,没有血肉,结果学生也将被工具化,个性的发展被扼杀。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系统符号,而是一种文化,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类思想内涵的体现,与人是紧密相联系的,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人生哲理、民族精神等,它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愉悦,能不断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 三、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我们知道,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的,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其内容,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而应是在教师的引导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为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还应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题的解答方法。 1、充分感知阅读材料,深刻理解语段内容。 在做阅读理解题时,首先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充分感知,要心平气和,带着求知明道的阅读心理去阅读。第一遍阅读时不要在个别生字、新词、难句上纠缠,读后自问:该语段写了些什么内容?再阅读第二遍,阅读要更快,较熟的内容可跳读,选读重点语段。第三遍阅读要控制好时间。总之,要通过整体阅读充分感知阅读材料,深刻理解语段内容。 2、细心揣摩文后题目,认真审清题干要求。 答题要正确的理解题干要求,准确接收题目信息。要逐字逐句分析,万不可匆匆一看,便去作答。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过于自信,似乎看一眼就全部理解了题目,不逐字逐句推敲,只是凭经验思考,凭感觉做题,还把日常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带入考试。另外,有的同学平时语文基础不牢,概念把握不清,常把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弄混,以至于问东答西,张冠李戴。审清审准题干是“方向性”问题,方向错了,考试中因此失误失分者不在少数。 3、注重规范答题语言,准确严谨表述答案。 语文答题对语言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表述题、阐释题。语言应准确、严谨、周密、规范、卷面整洁。不少学生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具体表现在:(1)用词用语不当,词不达意,心里在想的和笔头写的不一样。(2)语言过与繁琐,讲了许多无关的话。有的过与简单粗浅,省略了许多应该说的话。(3)语病太多,句子不通,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答题无条理,胡敛乱凑。(5)书写混乱,乱改乱划。对此,答卷应做到书写工整,成行成列,语言成句,不写错别字,对于要改的字、词、句,一律用统一的修改符号,如删除单字用双斜线,删除句子用平行线,万不能乱涂乱抹,画“黑圈”或乱“拉线”。 总之,要想使学生在阅读方面取得成绩,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准确答题的能力。只要学生持之以恒,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养成好的习惯,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于漪语文教育名言录

于漪语文教育名言录(转载) 2011年4月7日 ·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一个有胆识的教师必然是好学深思的,能够身体力行的。 ·我们确实要有点文化积淀。我们的语文内容丰富复杂,它的家属成员很多,它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字词句篇,读写听说,并且跟很多学科都有关系。因此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作出哲学思考。 ·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别这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是真正反映规律的,还是三流化妆。三流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化妆是精神的化妆;我们要的是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就是语文,我和语文是融为一体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教学中,不要涂脂抹粉,满足于三流化妆。 ·品味语言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但它是双刃剑,弄不好就掉进了语言的陷阱。为什么这么说?言过其实,就是语言的陷阱;我们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也被消解了,一直被词句拖着走,文没有了,被肢解了。 ·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它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要让学生亲自实践。 ·事情是干出来的,绝对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捧不出优秀教师,也捧不出领军人物。一定要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哪些做对了,哪些错了,用流行的话讲,就是反思。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我们听了很多课,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丝丝入扣,分秒不差。对怎么教考虑得很多,但对角什么考虑得显然不够。

·我们太需要全国性的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可是没有个性就根本没有可能领军,不可能出类拔萃。出类拔萃需要智慧。我们的课堂是时间和空间的聚焦点,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包括时代精神的交汇点,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一个场所。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智慧。智慧的起点就是思考。 ·模仿只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它不可能有创新。因此我就想,如果我们总是跟在人家后面走,那是永远不能超越的。什么叫超越?要赶上人家,超越人家,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与做法。 ·语文是陪伴人的终生的,没有一个人一辈子不跟语言文字打交道。传统不是“统”,传统就是把我们最精彩的传给我们的年轻人,在他们身上开花结果。 ——摘自《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此文原刊载《语文学习》(2010年第1期)“特稿”栏目。文尾编者注:文章为于漪老师在“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上的讲话,《语文学习》记者根据录音整理,并经作者审订。 【附录】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曾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如今已是耄耋之年。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著作】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究》、《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于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录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于漪教育思想

《于漪教育思想》读书心得 ——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于漪“老师是我国语文教育界一位资深教师,“于漪”也逐渐成为一种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的象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于老师的名言。这体现了于老师的谦逊、执着、负责的精神以及她对于教育工作的热爱。 阅读于漪的文章,我们会发现其中最鲜明的一个观点就是“教文育人”。教文,即教会学生文化知识;育人,即培养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于老师坚决反对把教文和育人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的做法,主张必须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于漪老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对于“人”本身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教育方法上,于漪老师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基础决定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进度。于漪老师关注同学对于知识本身的掌握,更注重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对于每一个“人”的培养,包括同学的学习兴趣,个人品德、爱国情操,等等。 于漪老师不是用单纯的言语去突出这些情感,她更以满怀激情来演绎她的名言,就是“丹心一片是关键”。她说老师心中要有一团火,这团火是爱祖国、爱学生的激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激情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在五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老师一次次超越自我,她不顾自己身体健康,背学生上医院;接手乱班,把学生一个个找回来……支撑她的始终是充满胸膛的师爱。她说:“你对孩子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孩子心中清清楚楚,只有把爱播撒到孩子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她对于学生的爱撒在学生的心间,也在他们的心灵中埋下了爱的种子。这样对于身边的人和生活的爱的教育也扩展到对于爱班、爱国的教育中。 于漪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更体现在她愿意深入地“学生“,尊重学生的状况和现有水平,并根据所了解的学生的状况,有的放矢。我从她的言传身教中体会着她对于教育的责任感,对于同学的爱,她践行着“眼中有人”,即眼中有学生,时时想着学生的需要。她是有心人,经常分析学生的各种练习,了解学生现有的读写水平,并有意识的参加他们的活动,听他们讲话,看他们写的东西,了解他们在看书时遇到的问题,研究他们的学习方法。摸清孩子们的状况,就能依次为依据,决定讲解的取舍详略,才会使得课堂的内容更好的帮助学生。 于漪老师不仅认真地指导学生读教科书,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她“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一味地认为只要自己讲得系统、完整、生动,学生就一定能理解得透,掌握的牢。她体会学生的状况,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实践的重要作用。她突破不讲时效的“形式主义”做法,努力把课上得对学生最有益处。她指导学生在新课之前仔细看书,提出要主义的问题,让学生心中有数,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听讲、学习,就可以积极思维,打主动仗。于老师还主动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感受、困惑和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相应的练习,使得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角。学生在生活中点滴的进步都给与及时鼓励,并提出新的要求,树立学生的信心,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 激发兴趣也是于老师教学的艺术特质。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源泉,于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于老师培养学生兴趣有四点经验:一是课要有新鲜感;二是课要有趣味性,使学生迷恋;三是要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四是增强教学过程中的智力因素,用学生的智力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于老师的这些经验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得来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

在于漪老师家里

在于漪老师家里 在程红兵按下门铃的时候,我的心跳猛然加剧了——我没法不激动,因为我正站在于漪老师的家门外。 拜见于老师是我很早就有的夙愿了。从参加教育工作之初读于老师的文章,到最近她抱病为我的新著《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作序,十几年来,我由了解她的教育思想、学习她的教育艺术,进而感受她高尚的人格,最后渐渐产生了想当面聆听她教诲的强烈愿望。机会终于来了。这次暑假,我应邀去XX市和XX市讲学,在苏州的最后一天——也就是1999年8月24日,我给于老师去了一个电话,问她什么时候方便,我想去看看她。电话里她说:“你是今天晚上离开苏州到上海吧?那明天早晨八点钟我在家等你,好吗?” 于是第二天,我在朋友程红兵的陪同下,迎着朝阳驱车来到了于老师的家。 可是,按了门铃却没人开门,怎么回事?我看表:才7点50分。我不安地问红兵:“是不是太早了,于老师还在休息?”红兵答:“不会的,于老师早晨总是起得很早。”说着他看看门铃,“哦,可能是门铃坏了。”于是,我们索性直接敲了敲门。 果然,里面很快有了应答:“来了!” 门一开,于老师很快从书房里迎了出来:“欢迎,欢迎!”她把我们引进书房,热情地说:“请坐,别客气!” 第一次见到自己仰慕已久的于漪老师,我的心情的确很激动。就像我

多次从杂志上看见的于老师的照片一样,于老师十分和蔼可亲,笑起来两只眼睛眯成弯弯的两条线,让人情不自禁想到“慈祥”这个词。 和我一起去的还有我11岁的女儿,她本来就有点害羞,初见生人更是拘束。于老师却亲切地摸着她的头:“哟,小姑娘蛮漂亮嘛!”接着问她:“什么名字呀?上几年级了呀?”我女儿一一作了回答。于老师拿出一盒包装精美的巧克力,说:“这是送给小妹妹的。”她又抱歉地说:“我那小家伙还在睡懒觉!不然可以陪陪小妹妹的。”她所说的“小家伙”是她的孙女儿。不一会,“小家伙”起来了,于老师对她说:“快把小妹妹引到你房间去玩!” 于老师的书房雅致、洁净。相对的两面墙都被书橱覆盖——或者干脆说就是以书为墙。透过书橱的玻璃门,那一排排厚重的书籍正整整齐齐地屹立着,仿佛随时准备接受书房主人的检阅;它们又仿佛是一个个文化巨人、思想大师,正从历史深处注视着我们……我顿时感到了于老师博览中外的渊博学识和雄视古今的宽阔胸襟。 我和红兵在于老师的书房里坐下后,首先向于老师表示敬意,感谢她对年轻教师的关怀。 “谢谢于老师抱病为我的书作序!”我真诚地向于老师表达谢意。 她摆了摆手说:“不客气。我不过是说了一些我想对年轻老师说的心里话而已。” 我又拿出我即将出版的另一本新著《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的两种封面设计图案,请于老师帮我参谋参谋,她认真地看着,比较着,最后,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安徽芜湖庄华涛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斥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生发出来的)。因此,“读”这一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充分地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比如,有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马上就问:“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曰:“难受。”教师又问:“酸甜苦辣哪一种?”学生答曰:“酸!”教师肯定:“对!酸!”其实,笔者认为,文本中表现出的不单

于漪 教案

以下是特级教师于漪的教案,她的教案以及教学后记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教学目的 一、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朗读、背诵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三、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 巢Cháo巢应和ha 酝酿yùnniàng晕yùn 第一节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1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 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2.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3.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首先要"知如泉涌",而且要有伟大的人格力量。 4.座右铭: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5.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 6.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7."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 纵观于漪老师的教学追求历程,她追求的语文教学风格是大象无形,她的课堂教学特点是立体多维无恒。因此,她的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变化多姿,是永远流动着的无恒的课堂教学模式。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读书摘记 P71人之所以为人,当然不能只停留在生物学的层面,人还要进行精神层面的追求。物质生活是生存的基本保证,基本满足就能获得快乐,而精神上的追求是人内在的需求,追求诗意的精神家园,让生命的清泉汩汩流淌,它体现了人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丰厚和完美。 P74我始终认为,"知识就是种子",只要把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里,就会开出智慧的花,结出能力的果。我把课堂当作传播知识促进学生整体成长的广阔天地,打开四面窗户,引进八方来风,把大量的知识信息带入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出大量课外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知识,使教学的整个过程充盈时代的活水,激发起学生内在的持续不断地探索语文知识宝库的求知欲。P77怎样才能把课上的象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呢?我认为:一、课要有新鲜感,不能老是一副面孔;二、要有趣味性;三、课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四、课要有时代的活水,使学生有所感奋。 P8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思维是对外界事物概括的间接反映,思维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因此,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放在同

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1、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答: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教材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语文教材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3、我们应当如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答: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语文学习空间;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4、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哪些内容? 答: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通过编儿童故事的方式学习拼音,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等。 5、你如何理解语感的内涵?请简要作答。 答: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和节奏感。 二、论述题 1、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解。 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 ----加强双基;七、八十年代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 ----素质教育;新世纪 -----语文综合素养。;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哪些新理念?你如何理解这些理念的内涵?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课程标准概括了语文课程的三大特点:①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一本好书影响人的一生。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加强积累,加强运用。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总结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总结 闫晓梅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总结——初三学生在初中学习的最后阶段,如何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关于初三语文教学反思总结以供各位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反思和借鉴,关于初三语文教学反思总结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分享吧!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语文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感觉到,兴趣和智力是嫡亲姐妹,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培养兴趣是培养智力和能力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学生和语文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单纯热情但自制能力、意志能力较差,他们做事大多凭兴趣去做,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而又必须要学习的功课缺乏高中学生那样清醒的认识、理智的把握和持久的精神, 一、以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具有感染的功能,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语文教材大多数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更有不少抒情名篇,教师如果能够饱含激情进行课堂教学,那么,教材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可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真正进入课文的意境,品尝学习语文的乐趣。 情感教育首先要引发情感。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创设浓郁的感情氛围,是引发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好的导语可以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基石。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佳作,它们或激昂、或深沉、或喜悦、或悲愤,在开讲时,先适当导控一下学生的情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例如《沁园春·雪》,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全班赛读,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以带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教师进行范读,使学生情趣激昂,体验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英雄气概,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的学生就因此对我的课感兴趣,喜欢上了语文。

于漪情景教学法

关于于漪的情景教学法的思考 摘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教学素有“情感派”之称,她讲课声情并茂,注重熏陶感染,被誉为语文教学的一面旗帜。她以情感教育为旨归,开辟了语文情感教学的新天地。 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如果学生脱离了兴趣而学习语文,那一定是一种痛苦。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见解:“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导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否得以激发。导语方法种种,情景渲染无疑是课前最佳激趣方法之一,从于漪老师的三例导语中可窥一斑。 例一:朱自清《春》一文的导语—— “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春,我们就回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 这例导语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创设了一种联想情境,学生听后,会觉得眼前春光融融,一片生机。老师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溢语言表,学生迫切学习《春》的欲望被激发,朱自清如何妙笔生花的描绘、盛赞春之美景,正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 例二:鲁彦《听潮》一文的导语—— “海,无边无际,辽阔壮美;神秘莫测,变化无常。它有时平静温柔,海鸥掠过水面,在海空之间盘旋翱翔;它有时汹涌澎湃,浊浪排空,怒吼咆哮。生活在海边的人,目睹海的情态,耳闻海的呼啸,熟悉海的脾气,热爱大海;远离海边的人,读描写海的佳作,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海的壮观。”在这例导语中,于老师对大海的情态、声音、乃至“”性格都作了生动的描摹,把大海无形中搬进了教室,或者说把学生引入了大海,缩短了学生和大海的距离,老师再带领学生读描写大海的佳作,定然会兴味盎然。 例三:杨朔《茶花赋》一文的导语—— “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著称于世的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每当提起这些,心中就会激荡起热爱祖国的干亲情。可是,要我们动笔写时,又感到难以下笔。在庆祝国庆时,我们要同学们写祖国颂,祝愿伟大祖国展翅飞翔,有的同学就问:祖国这么大,怎么写,怎么表达”啊?话问得有道理。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写诗作文讴歌她,多少画家泼墨绘彩描绘她。对于这样一个重大主题,怎样才能表达得具体形象,而且能写出新意呢?杨朔同志的《茶花赋》在这方面会给我们以很大启发。” 于老师首先是饱含深情歌唱祖国。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感染,学生的情感和老师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接下来,抓住学生写作上的犯难心理,两个问句,极易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此可以看出于漪的情景教学法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文章

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文章 来源:赵瑜的日志 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如何做一名教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些诸如此类的问题经常困扰着我们。近日,著名教育家、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全国“三八”红旗手、连续五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于漪老师给石惠芸老师的回信中阐述了一些看法,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现予以摘录,供大家阅读。 自强不息,女教师们! 石惠芸老师: 信收到,已拜读。 您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语文教师队伍中的女性如何清醒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自强不息,为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女性的语文教师,一般来说,有其天生的优势,如口齿清楚,语言流利,教态亲切,工作认真,考虑问题细致,模仿性比较强,因而,步入教坛后,兢兢业业,与男教师并驾齐驱,其中不乏佼佼者,不说别的,仅就公开课而言,与男教师比,确实毫不逊色。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有后劲,如何发挥潜在的力量,如何日有所进,月有所进,年有所进.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万所创新,有所建树。 我与您一样,是名普通的的语文教师,所不同的是我从事教学实践的时间长,所碰到的困难、挫折比您多,虽然积累了一点经验,但教训更多。下面就您提出的问题谈点看法,很不成熟。 无庸讳言,女教师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就比男教师更为艰辛,付出的精力要更多更多。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的条件,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是男子在事业上冲锋陷阵,男子顶天顶家门。 尽管解放以来,我国一直强调妇女半边天,并在法律上、政策上作了种种规定,但观念的彻底转变绝非短时期能奏效,遇到具体问题,女性的地位、作用就不知不觉下沉。再说,家务劳动的担子,一般情况主要是妇女担当,要花费不少时间与精力。社会上某些行业特别需要女性的天赋,如音乐、舞蹈、某些戏剧,除成就与男子平分秋色外,其他往往及不上男子。放眼看,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历史条件、社会条件对女性的制约是客观存在,不得不承认。 正因为如此,女性,包括女教师更要自强不息。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众多优秀的出类拔萃的女教师,而女教师通过自身坚韧不拔的努力,也完全能够适应这种需要。女教师要在语文教育事业中做强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突破。 一、心胸。 心胸要宽广。一名女教师如果把搞好语文教育事业只局限在课堂教学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认真钻研教材,把课教好,这是基础,但胸中不能只是装着“课”,要想得更深,想得更远,想得更广。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伴随着语文能力的训练,给学生以良好的熏陶感染,塑造良好的人格,这是语文教师教学的近期目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育人,今日更应着眼于培养出跨世纪的祖国有用之才。他们是脱离愚昧的,有文化教养的,是能明辨是非,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健康的,优良的。站在今日的三尺讲台教,要想到明日建设者的形象,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要求审视今日的教学,脑子里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就会衡量种种认识和做法的正确、差错或不完善,就会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俗话就:登高才能望远,居高才能临下。胸中装着学生的今天和明天,装着语文一堂堂具体的课,又装着探求语文教学规律的昔日情景、今日现状与明日蓝图。微观上钻研,宏观上思考,脑中就会有涟漪,有波涛。

于漪老师先进事迹

于漪老师先进事迹 于漪,女,汉族, 87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岁开始她的教育生涯,六十多年来,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五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学研究会会长等。历任第七、八、九届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在半个世纪多的教育生涯、艰苦探索中,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她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近五十堂公开课被媒体录象、传播,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老师的语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于老师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着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这一切无不反复地告诉我们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它打上了个人深深的主观烙印,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琢磨不透,魅力无穷。具体讲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1、砥砺品德,完美人格 我们的语文从很大程度上讲是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正所谓“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学习《周总理的睡衣》里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诚实的孩子》里列宁诚实知错就改的品德,《你们想错了》里方志敏清贫一生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润物细无声”,这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2、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宫殿,进入其内会领略无穷情趣。教师应注意用美来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授课中,力求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自行体会其中的美的所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反思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教学与七八年级有明显不同,它所有的指向都较势利,那就是一切为了中考,为了中考的一切。所以它的教学导向旨在引导学生应对及操作中考试题的策略和方法上。 一、知识点的梳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学生到了九年级,相应的知识点也到了一个可以归纳总结的时候,很多的阅读文题目其实也都是在以各种形式在考知识点,可是我们的九年级学生,到了临考前,诸如连人物描写的几种角度(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诸如修辞手法的几种形式(比喻、排比、拟人)都还是模糊一片。虽然我临时突击,以结构图的形式把知识点给予明确的概括,在阅读文章中予以强化,可是张冠李戴的现象依然是相当多的。单靠九年级的复习突击,效果是肯定不好的。如果能在平时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就把知识点的梳理系统化,渗透进日常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有了至少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对知识点就有了一个消化到内化到运用的过程。考试中类似的题目对他们来讲,就不会再具有如此的难度。 二、要训练学生自己习得知识的能力 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很简单,老师报答案,学生记答案,但是长期下来,学生一个养成了惰性,二来,对听来的答案他们也难以真正掌握。如果,在更早的时候,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养成借助学习资料自己找答案的习惯,他们的自学

能力会有更多的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和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感反应都会有更乐观的表现,碰到这样的选词填空的题目,也会更有信心。 三、要让学生有规律有技巧地进行答题 很多时候,学生在碰到类似的阅读问题的时候,信手写来,凭着感觉走是最常见的答题方法。其实,阅读文章的答题也是有技巧有规律的。文章中关键句子的把握,答题时关键词句的出现,常常就可以让阅读问题的回答变得又快又准确。如果学生在答题前就有这样的答题技巧:某段文字的作用常常表现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上,从内容看,不外乎为塑造人物服务,从结构看,或作铺垫,或埋伏笔……那么他们在答这道题时,答题的大方向是不会出错的,同时,这样的答题技巧也会自然地对他们的答题语言进行约束,出现更多的得分点。 这样看来,我以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搞阅读文的题海战术,但是,做一篇文章,却应有做一篇文章的效果。要让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熟悉并掌握一些经常出现的题型的答题技巧与规律,并能在阅读文训练中发复运用。 四、文言文考查试题越来越具有强烈的背诵及迁移性质 中考文言文试题中解释加点字意义的出题范围内容基本上全是从学生课文下面的注释中来的,另外翻译句子的评卷方针是意译不给分,直译时关键的一个字漏译也会被砍去一半分。这种严格到残酷的评卷

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家于漪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家于漪心得体会 引学习于老师的教学观,如沐春风,沁人心脾。她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艺术无不使我为之折服。下面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学习教育家于漪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教育家于漪心得体会一于漪老师从教六十多年,上了近两千节的公开课,写下了四百多万字的论文专著,在语文课程教育改革当中不断创新,勇于实践,成为了素质教育的实践者。于漪老师是资深特别老的老教师,但是她却能践行素质教育,这是令我惊讶也是非常值得我去膜拜的地方。新生教师和资深教师在讲课的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资深教师更注重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新生教师则特别注重课堂上与同学们的沟通,互动,但是,于漪老师作为高龄教师,却可以践行素质教育,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告诉了我们,践行素质教育应作为教育的一种理念。教师要始终以素质教育作为根本追求。 看了关于于漪老师的照片和视频,她总是面带着微笑,眼神里总是能透露出一种和蔼与一种难能可贵的坚定。于漪老师在接受访谈时,她的言语也体现了一位语文教师的文雅与作为教师的自信。她的教书育人理念,告诉我要目中有人,作为教师,眼里要看得到学生。她有自己的教育艺术,在我看来,她教的不是书,而是一本人生的教材。 学习教育家于漪心得体会二做教师应“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教师要努力攀登,追求理想境界,也就是说要不断地自我超越。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作为教师,一定要追求高尚的理想境界,不断地努力攀登。 我上课是从来不带教案的,拿着教案怎么面对全体学生?要察言观色,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备课的时候要备得十分熟练。 备课要目中有人,我们所有的学科都是为了育人,这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就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把学生蕴藏的潜能通过教师的开发把它变成现实。 因此一定要深入了解,目中有人,不仅要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而且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我一直和年轻教师讲:你一路走过去,教育脚步有深有浅,你要停下来,深入思考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不足的,久而久之就能摸到规律了。 课堂教学是要深入研究的。老师绝不能做教书匠,不能只是灌输知识。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智力,熏陶情感,要育人。我在80年代就在课堂教学中试验了,绝对不是“我讲你听”“你问,我回答”。 课堂教学要多功能、立体化。要以学科智育为核心,融合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是立体的,育人和求知应该互相渗透。语文教学不仅有实用功能,还有教育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因此,所有课程都要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