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资料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资料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资料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资料

自考 04265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S1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

1、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社会和人的社会行为。在格尔登·阿尔波特的经典定义中,社会心理学主要表现为个体行为的研究

2、人之社会行为的起因:(随研究深入发展)

⑴他人的特点和行为;⑵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基本的认知过程;⑶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我们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⑷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发生的文化背景;⑸与社会行为相关的生物和遗传因素

3、社会心理学内涵的综合理解或总结:“社会心理学主要侧重于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起因,研究和确定在社会情境中影响和制约我们的情感、思想、行为的各种因素”

S2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1、心理学,德国学者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开端。实验或科学的研究方法,一直被认为是当代心理学的最重要标志

2、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他们取名为《社会心理学》的专著。1908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弗罗德·阿尔波特于1924年出版了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专著,该书曾经被广泛作为美国各大学的教科书,深深影响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尤为关键的是,弗罗德·阿尔波特是以实验为基础和基调,来展开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的;同时注重研究社会情境中个体的行为。

4、乔治·米德以符号与语言展开社会心理学研究;约翰·杜威立足于社会现实,提倡一种心理学的社会实践;墨菲最早研究人格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对社会和团体规范及人际关系的开拓性研究;巴特莱特对于记忆和思维所作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影响了社会认知的心理学研究;库尔特·勒温被称为当代社会心理学之父,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倡导者,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奠基者;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弗利兹·海德,认知不协调理论的提出者费斯廷格;合作与竞争理论的提出者达奥奇;归因理论的主要发展者哈洛德·凯利;旁观者效应的主要研究者达利

5、社会心理学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侧重发展倾向:其一是认知领域的发展,其二是应用方向的发展。认知倾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当代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中,仍然是关注于认知因素对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影响作用

6、社会心理学发展表现出来的特色:⑴重视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的研究⑵研究的多元化和综合性⑶对于情感研究的关注

7、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阶段:⑴心理学的发展与社会心理学(1879-1908)⑵新学科的出现(1908-1924)⑶青春期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60年代)⑷不断走向成熟(70-80年代)⑸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S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与研究:观察是所有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概念心理学)

2、实验研究法:

⑴被系统操作的因素称为“自变量”,被研究的行为称为因变量(概念心理学)

⑵在社会心理学家进行实验研究,决定一个自变量是否影响某种行为变化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也是评价实验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①第一个条件时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②保持其他因素的持续稳定

3、相关研究法:

⑴实验法难以实施的原因:①是由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某些因素的变化,可能超出研究者所能控制的范围;②基于一些伦理方面的考虑

⑵相关法的内涵:侧重于观察一个因素的变化,是否与另一个因素的变化相关。相关指数从-1.00到1.00,从0.00起到+-1,分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高

⑶相关研究优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资料和信息,并能同时对许多因素做出有关的分析与评价。缺点:往往不能说明因果关系

⑷实验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两研究方法。

4、多元性研究:首先多做几次类似的实验,所得结果是否有所不同;其次使用其他方法来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是否获得相同结论;另外把研究问题放在现实和自然的情境中研究,比较实验室所得出的结论

5、库尔特·勒温“心理场论”、弗利兹·海德“心理归因”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

6、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理论和方法论

第二章社会认知

S1社会认知概述

1、社会认知就是对他人的认识,或者说是对他人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认知,它是指在个体与他人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并对其内心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以及行为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2、社会认识分为三个步骤相互连续(相互联系、首尾相连)的过程:首先是对人知觉开始,即感知(第一步)。其次就是根据这些认识对他人做出社会评价和社会判断(第二步);其后还会对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推论和解释,即行为归因,这是第三步。(判断、评价、推论解释都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对他人的判断和评价常常依据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对他人的行为归因本身除了解释说明推论还包含了判断和评价,受评价的影响,第二第三步骤相互渗透)

3、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来自认知者、认知对象和认知情境(交往)

⑴认知者即社会认知的主体。首先认知者在对他人的印象形成,或者人际关系进行知觉时,常受其内在的世界观、尤其是人性观影响;认知者的经历和经验,也必然影响着其社会认知活动,另外,认知者自身的情绪状态,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其认知活动;

⑵被认知者因素。被认知者的许多特点,都会影响人们对他的认知和评价,影响着人们的印象。(主题-背景心理效应:知觉范围在突出的对象或线索上;格式塔心理学的物体知觉原则: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快的影响;外表在情境无特殊之处对陌生人中的作用。熟悉的人不仅仅是外表还有其内在因素)⑶交往情境:社会认知的情景可以帮助认知者了解被认知者的线索

S2印象的形成和控制

1、印象就是我们对别人的看法,从本义上包含了人们对认知对象各方面的突出特点,它所反映的是对象的总体特征。

2、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评价的中心性、印象的一致性、核心特性的作用

⑴评价的中心性:对他人的印象描述涉及三个基本向度:评价(好-坏)、力量(强-弱)、活动(积极-消极),一旦置于这三个向度上,再多的信息都无法增加他的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价向度,一旦在这向度形成印象,会将它延伸到其他情境或其他特质上,整体印象就基本确定

⑵印象的一致性: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人们似乎倾向于对其不同特质形成较为一致的评价,及将他视为某种“内部一致”的人(晕轮效应相关)

⑶核心特性的作用:构成印象的各种信息,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热情和冷淡是影响印象形成的核心特性

3、印象形成的方式:平均模式累加模式、加权平均模式⑴平均模式:人们一般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⑵累加模式:认为人们根据部分信息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时,并非以特性的平均价值为依据,而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

⑶加权平均模式:认为人们对印象形成方式是:将所有特性加以平均,同时对较重要的特性给予较大的权数。(有时候受到陪衬因素和负面特性的影响;负面因素要比正面因素比重高)

4、印象的控制和整饰

⑴象的控制或社会整饰:有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⑵印象整饰的理论

①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和米德认为,我们每个社会交往的参加者,都会试图站在别人的角度,模仿别人的方式去观察自己(预知别人的反应,据此调整自己行为,获得满意结果)

②戈尔曼提出了一种有关“戏剧理论”,他把社会交往比喻为一种剧场的演出,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的节目。所谓“节目”,就是一套经过选择的用来表现自我的言语和非言语的活动。③自我观念和社会身份是印象整饰的两个重

要元素。自我观念是个人逐渐形成的对于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社会身份是个人在社会互动中得到的认同和肯定(一个人为了维护自我观念,进行印象整饰,去左右显示给他人的社会身份)

⑶印象整饰的作用:积极:印象整饰可以调节和润滑人际关系,使得人们交往可以顺利进行下去。消极:表里不一、口蜜腹剑,这时是骗人和虚伪

5、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

⑴首因效应:即首次或最先形成的印象,或第一印象。指第一印象对人的认识具有强烈的作用。心理学家卢钦斯1957年实验证实了首因效应的存在。

⑵近因效应:一般指后成因,也即最后的印象。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识具有强烈的作用。(卢钦斯实验证实)⑶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了好印象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发现某人某些方面不好,就可能认为他什么都不好。也叫光环效应。爱屋及乌、厌恶和尚、痕迹袈裟。

⑷投射效应:人们在认知活动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那就是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通俗说推己及人,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⑸仁慈效应:也叫宽大效应,人们对他人的特性评定时,好的评价常常多余不好的评价(对人不对物)

⑹社会刻板印象:类化原则。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的途径:一、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接触,然后将一些特点加以固定化;二、根据间接资料如他人介绍、传媒的描述等形成对某个群体的概括性印象。刻板印象大多第二条途径。作用:积极:刻板印象往往包含了一些真实的成分,或多或少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情况,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为迅速适应环境提供一定便利;消极: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

S3行为归因

1、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不同的归因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具有动机的作用。

2、归因的理论

⑴海德“自然心理学”——每个普通人都具有对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①归因理论始于海德发展于凯利

②他假定人类有两种强烈动机:第一种是对世界形成前后一致的理解的需要;第二种是控制我们周围环境的需要③海德将个体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一是外在归因或情境归因,个体自身之外的原因;二是内在归因或特质归因,个体自身的原因。内在归因可以增加人们预测行为在类似情况再现的可能性;外在归因则不可以。(内在和外在归因是归因中的一个基本向度)

⑵韦纳的归因理论

①韦纳着重研究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②他提出另一种向度,即把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两个方面,原因可又“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两个向度任意组合而成

③两种向度在归因中很重要,他们导致不同的结果。在我们形成期望和预言某人将来的行为时,稳定——不稳定向度非常重要;而我们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时,内因——外因向度显得更有意义

⑶凯利的三维理论或三度理论

①归因是常常要对三个方面考察:a环境实体 b时间 c人

环境实体是指行为者对之反应的环境;时间是行为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方对环境实体做出的反应;人指行为者以外的人对环境实体在不同时间做出的反应;

②三种结果:a区别性信息(对象) b一致性信息(人) c一贯性信息(时间)

③导致三种原因:a一致性低、区别性低、一贯性高(与众不同,不因人而异,总是如此,原因在行为者本身); b 一致性高、区别性高、一贯性高(与众相同、因人而异、总是如此,行为原因在对象身上) c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与众不同,偶尔如此,因人而异,行为原因在环境身上)④高区别性和高一致性归为外因;高一贯性归为内因

3、归因的原则:⑴扩大原则⑵折扣原则⑶非共同效果原则⑷利害关系原则⑸共变原则(凯利的三维理论)

4、归因的偏差

⑴非动机性误差:由于加工信息资料及认识上的原因而导致的归因误差⑵非动机性偏差种类:

①观察者常常过高地估计行为者内在因素的重要性。“基本规律错误”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常常贬低情境因素的影响而夸大行为者个人特性的作用。(只适用于对他人的失败行为或中性行为的解释,不适合自我归因)②行为

者——观察者偏差: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外在归因,观察者对他人行为,倾向于作内在归因。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二者的着眼点不同,观察者的注意力放在行为者身上,而行为者则可能更注意外在因素对自己行为的影响;第二是:行为者和观察者得到不同的信息,从而得到不同的结论。③归因中的时间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对人的归因会减少,对环境的归因会增多)

①动机性偏差—自利偏差:由于某种特殊动机或需要而在解释行为原因是出现的偏差。最常见的是自利偏差。解释自己成功归结为内在原因解释自己失败则归之为外部原因。

S4非语言沟通

1、非语言沟通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渠道传递信息的沟通方式。非语言并不是非声音,非语言沟通中包含了有声的现象:如辅助语言和类语言。非语言沟通是社会认知的重要途径(情绪与状态)。研究范围包括了:身体运动与姿势、面目表情与视觉行为、人际空间与领域,接触行为,服侍,环境,嗅觉,味觉及时间。

2、非语言沟通的意义: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判断非语言沟通重要性的另一种方式,是考察一下人类在沟通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方式(非语言沟通在语言沟通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外对非语言研究的,其作用有三方面:⑴支持否定修饰言语行为⑵代替言语行为⑶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3、非言语沟通的分类:

⑴泰勒根据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传播途径不同分为:①通过听觉接受刺激的非语言沟通②通过听觉接受信息的非语言沟通③同构其他途径接受信息的非语言沟通

⑵贝克主张非语言行为分为三类:①无声的动姿②无声的静姿③有声的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4、对几种非言语行为的分析:面部表情、目光、身体动作或姿势、人际空间、服侍、辅助语言或类语言

⑴面部表情:眼睛表达哀伤很重要,口部表达快乐与厌恶最重要,前额提供惊奇信号。吉特研究了识别不同情绪的表情照片的难易程度,从易到难:快乐痛苦恐惧,最难是怀疑和怜悯。⑵目光的作用(瞳孔的作用):①调整谈话②控制反馈③表达情绪④确定关系

⑶身体姿势和动作(身势语,动作是动态的,姿态是静态的):①手势(某种程度是决定手势是文化因素而非遗传因素)②姿势(态度反映)③触摸(文化差异性)

⑷人际空间:霍尔将人们活动由近到远分为四个层次:亲昵区、个人区、社交区、公众区;其他影响人际空间的因素:①亲密的了解程度②文化背景③社会地位④性别差异⑸服饰⑹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S5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学说;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沙赫特-辛格对情绪性质的解释

2、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⑴情绪影响感受性;⑵情绪对知觉的影响(对摸凌两可的知觉) ⑶情绪对记忆的影响⑷情绪对思维的影响 3、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知图式或认知网络、评价或归因言语期望

⑴认知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沙赫特-辛格主要观点是:情绪的产生是由环境刺激、生理状态、认知过程三个条件所制约的,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⑵图式或认知网络对情绪的影响:影响情绪的第二种方式,是通过激活含有感情表达成分的图式或认知网络⑶评价和归因对情绪的影响:阿诺德在本世纪50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环境→评估→情绪。另外还有归因模式⑷言语对情绪的影响⑸期望对情绪的影响

第三章社会态度

S1 态度的形成及内涵

1、态度的各种定义:至今没有一个让所有社会心理学家所接收的定义⑴ G·阿尔波特定义,1935年《社会心理学手册》“态度是一种心理的和神经的心理状态,是由经验构建起来的,对于个体对有关事物的反应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定义的特点:①他把态度视为一种潜伏的内部的准备状态;

②他把态度过程和神经活动过程统一起来,即将态度这种准备状态定义为既是心理的,又是神经的

③态度是由经验构建的、体制化的准备状态,态度之所以能够指示和推动所有的心理反应,就在于它自身的经验性和组织性。

⑵克雷奇和克拉兹菲尔德在《社会心理学理论和问题》:态度是一种与个体所处环境相关的动机、情绪、知觉、认识过程所组成的持久结构。其特点:一方面强调态度构成中,心理活动的意动过程(动机、情绪)的一面,又强调

了认知过程(知觉、认知)的一面

⑶弗里德曼在《社会心理学》以一种概括的方式提出: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物体、观念或人的态度,是一种带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结构;认知成分是由个体对有关对象的信念构成的;情感成分是由和这些信念有联系的情绪感受构成的;行为倾向是指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

2、态度综合定义:个体对一定社会刺激所持有,具有一定结构,相对稳定和内化了的心理反应倾向。⑴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⑵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

⑶态度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心理反应倾向

⑷态度内化的心理过程,是在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对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各种过程的配置,其间有着制约关系,是由经验所组合而成的

⑸态度是对一定社会刺激的心理反应倾向。

3、态度的特点:⑴态度的社会性;⑵态度的统合性;⑶态度的主观经验性;⑷态度的媒介性;⑸态度的动力性;

⑹态度的一元性

4、个体精神世界可分为两种:一是观念的世界;二是经验的世界

5、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时态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新态度的形成是态度的改变指必然,旧态度的改变是新态度形成的结果。一旦形成,比较稳定,成为人格一部分。

6、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三个阶段:模仿或服从、同化和内化(不是所有的态度都完成全部过程,有些完成,有些停留在服从或同化阶段)

⑴模仿或服从:态度的形成开始两个方面:一是出于自愿,不知不觉的开始模仿;二是产生于受到一定的压力后的服从(模仿习得态度是态度形成最常见的一个途径,导致服从的外界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在外力的强制下被迫服从;二是受到权威性的压力而产生的服从)

⑵同化阶段: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不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自己的态度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⑶内化阶段: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已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是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形成新的态度。 7、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形成其实也是社会化的过程)

⑴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的形成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多元性

⑵家庭的影响:影响包括有:父母(教育与抚养)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家庭的共同生活方式。其中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形成及以后的变化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⑶同伴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及家庭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少,同伴的影响逐渐增多。⑷团体的影响:团体的行为规则

⑸观察学习:也叫模仿学习,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言行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同样使个体学得许多的新行为S2态度的结构与功能

1、态度结构具有两极性和中间性

2、中间态度的表现情况:一是不表明态度,不置可否的态度;二是模棱两可的态度,含含糊糊的中立。中间态度并非没有态度,而是尚未形成或尚未表明某种明确的态度。

3、态度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⑴态度的多元两极化结构:指态度是有许多个具有两极倾向的对象因素配置组合而成的⑵态度的层次结构:态度是由认知成分、感情成分(情感)、意向成分(动机)。认知成分是个体对事物的了解和评价;感情成分是个体对事物的喜爱和厌恶;意向成分是个体的反应倾向和行为准备。

4、态度的功能:⑴工具性、适应性、功利性功能⑵自我防御功能⑶价值表达功能⑷认识和评价功能

S3 态度与行为

1、态度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⑴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态度可以预见行为,但问题在于确定有关的变量,使之得到精确的测量和控制⑵行为对态度的影响:人们多扮演的角色或从事的行为,影响到其内在的态度变化三个理论(看书):①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②自我觉知理论——贝姆③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2、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⑴态度结构方面的因素

①认知情感是一致的,态度行为保持较高的一致;反之……②亲身经历和经验的而形成的态度,对行为预测有较高的准确性

③对事物的持有明确态度的,态度行为较高的一致;一般和笼统的就反之⑵行为反应方面的因素

①单一行为和多重行为:由于态度表现在多种多样的行为上,着眼某一行为,可能得出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无相关,着眼多重行为,则相反

②即时行为与长久行为:即时行为与态度保持较高一致性,预测准确;长久行为反之。⑶态度主体自身的因素

①态度对象与个体关联的程度:对象与态度主体的利益关系越密切,态度与行为较高的相一致②个体自身的人格因素:自尊心强的,态度与行为一致;自控控制力强的,态度行为不一致。

S4 态度改变的过程

1、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指一个人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

2、195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夫兰提出一种以信息交流过程为基础的态度改变模型——说服模型:a必须有一位信息的传播者——说服者(专业性可靠性吸引力),b并设计好“传递的信息”(信息的差异性、情绪性、组织性)c客观情境在影响着说服效果(预警分心) d被说服者本身的特点(原有态度的强度心理免疫人格特点)

3、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⑴服者——信息源①专业性:说服者的身份具有权威性;②可靠性:目标对象对说服者的信任程度(说服者的人

格特点外表仪态讲话时的信心意图和动机);③吸引力:令人喜欢的特点,喜欢的程度

⑵信息传递的方式①信息的差异性:与被说服者持有的原有态度的差异越大,促使态度改变的压力越大,但并不能导致更大的态度改变:两种因素影响着二者的关系:a当差异异常大时,被说服者发现,自己已经很难使其态度改变到足以消除这些差异;b一种差异极大的信息,会使个体对信息来源可信性产生怀疑。

②信息的情绪性:除理性说服之外,还有情绪唤醒,激发好感和引起恐惧。恐惧越大效果会相反,使人因为害怕失去行动能力

③信息的组织性:

A单方面传递和双方面传递单方面传递又称单方面论据传递,说服者单方面表明对自己有利的论点;双方面传递又称双方面论据传递,既表明自己的论点和优越性,也指出与自己相反的论点存在的价值,并巧妙地让目标对象领会自己的论点优于其原有的论点

单方面和双方面的优劣取决于两个因素:一、目标对象的教育程度。低→单;高→双;二、目标对象原有态度的一致性。不一致→双,一致时→单

B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取决于提供论点时中间的间隔时间以及发表论点后表明态度或行动时,中间间隔的时间。自己观点和后相反观点连续提出,目标对象隔一段时间表明态度,首先提出好,首因效应目标对象隔一段时间表明态度,目标对象需马上表明态度,最后提出好,近因效应。

⑶目标对象

①原有态度的强度:影响原有态度的强度的因素a既成事实;b公开声明;c自由选择程度;d自我涉入;

②心理免疫:麦克奎尔:个体抵抗力越强,就愈能抵抗说服。方法:一、为其提供附加的论点、论据,直接支持和强化其原有观念,麦称为“支持预防”;二、“防御注射”,增强其抵制有害观点的能力,麦氏称为“接种预防”“心理免疫”

③人格特征:与可说服性有关的一是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智能与能力。信息分为强调理解→智能高和强调服从→智能低。⑷情境因素

①预警如果一个人在遭受某一与之相反的观点说服前,能预先知道将会发生的情况,他将更有力地抵御这一观点的说服。

②分心:主要是干扰目标对象对传递信息的注意程度,以便稍弱他对说服的防御和地址。金巴尔多指出,分心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取决于目标对象注意信息的程度和注意分散刺激的程度。当注意传递信息时,分心会提高说服程度(依然注意信息,但被其他信息分心)。当注意分心在刺激时(没有注意信息了,被刺激吸引走了),分心会降低说服效果。分心刺激不能过强

S5 认知不协调

1、认知不协调的表现:⑴决策后的不协调⑵行为后的不协调

2、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的,他把对环境、他人和个体的行为、知识、观点、观念、信念等态度的总和成为认知结构,将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称为认知因素。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三种情况:⑴协调⑵不协调⑶无关

3、认知不协调程度的高低的因素:⑴两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差异大小⑵认知差异的多少⑶协调认知的数目(反比)

⑷不同认知所具有的重要性程度。在考虑⑴⑵⑶因素时,还应考虑到关键性认知可能产生的影响力

4、消除认知不协调的方法:⑴改变某一认知因素,使其与其他认知因素的不协调的关系趋于协调;⑵强调某一因素的重要性;⑶增加新的认知因素,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结构。社会承认和社会支持,对改变不协调有着很大的影响

5、改变不协调会带来心理抵抗,其原因是:⑴改变有关行为的认知会有痛苦,改变行为的抵抗程度取决于行为者承受的痛苦和损失程度,采取新行为必须使行为者能够得到满足。⑵改变有关环境认知的抵抗,取决于行为者对新环境、新观点的敏感程度⑶对增加新认知的抵抗取决于行为者对认知不协调的程度。协调小的或协调程度大的,动机都很少或降低,不协调为中等的,动机最高!

第四章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

S1 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

1、社会影响: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信念、态度、情绪和行为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

2、社会促进:指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的在场,会促使他的活动完成,提高他的活动效率。又称为社会助长。“结伴效应”“观众效应”。个体之间有意的竞争不属于社会促进范围。社会助长/促进仅仅是一种可能而并非必然

3、社会干扰: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的在场会干扰他的活动完成,抑制他的活动效率。有称为社会抑制。(最明显的是记忆工作的效率)

4、有关的实验:弗罗德·阿尔波特:⑴连锁联想⑵删去元音⑶转换透视⑷乘法运算⑸写些批驳文章;其中⑴⑵

⑶⑷的有结伴效应⑸单独下完成好

5、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⑴罗伯特·查容克,以动机和内驱力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有他人在场时,会使动机水平提高,是优势反应得到增强。优势反应是指学习和掌握已经相当熟悉,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如自行车,大学生删元音,小孩绕线等);需要动脑筋或不熟练的(批驳文章学习无音节字母),他人在场使之动机提高,反而产生干扰作用,降低活动成绩。正如查容克所说的:“观众在场会加强优势反应的产生,如果优势反应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反应,就像已完全熟练的情况下作出的反应一样,那么观众在场是有利的。如果这些反应大部分是错误的,同学习初期阶段一样,观众在场会使反应别推迟或收到阻碍。”→促进活动效率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增强优势反应→抑制活动效率⑵评价理论①自己感受到他人在评价自己,实际可能他人毫不关注或毫无兴趣②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受到他人的评价,并且会逐渐关注他人的评价,争取赢得他人对自己好的评价③有他人在场评价是否提高动机水平以及提高到什么程度的影响因素:A 活动者对评价觉知的程度:正比B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正比 C 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征。年龄:儿童比较关注评价;性格:易受暗示、内向、谨小慎微、缺乏自信的关注评价;气质:胆汁质和抑郁质比多血质和粘液质更关注评价。

心理学补充社会惰化

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原因: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个体工作不被记名);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解决途径:1不仅公布群体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成绩,使大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是可评价的;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3、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群体,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S2从众现象

1、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表现出与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2、从众的表现:①没有态度,无所谓②有态度,改变态度③有态度,采取一致行为,不改态度——顺从

3、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①相信他人的心理(信息越少越重视他人意见)②寻求安全心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强大出头)③忠于集体心理(集体主义自决)

4、从众现象的实验研究⑴谢里夫通过游动错感研究个人反应如何受到其他多数人的反应的影响。所谓游动错感是指在黑暗中,当人们观察一个固定不动的光点,由于视错觉的作用,这个光点看起来好像前后移动。⑵阿希的实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阿希,在50年代做过许多次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获得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发现三种错误类型①知觉扭曲:被试确实把多数人错误判断看成正确的,以他人的

判断作为自己判断的标准②判断扭曲:被试对自己判断缺乏信心,虽然意识到到自己看到的与别人回答不一样,但多数人总会比自己更正确,从而采取从众(最多的一种)③行为扭曲:被试确认自己是对的,别人错的,但不愿意被群体视为越轨者,表面上采取相符行为

5、影响从众的因素:⑴群体因素:①群体的规模②群体的一致性③群体的凝聚力④个体在群体的地⑵个体因素:

①知识经验②个性特征③性别差异

⑶刺激因素:①刺激物的清晰性(模糊容易从众)②刺激物的内容(不涉及原则容易从众)⑷文化差异

S3服从现象

1、服从: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的要求的行为。外界的压力主要来自:一、他人;二、规范

2、服从与从众的区别:首先,压力来源不同:服从压力来源于外界的规范或权威的命令;从众的压力实际上来源于个体的内心,是为了取得心理上的平衡;其次,发生方式不同:服从是被迫发生的,带有强制性;从众是自发发生,外界并没有强迫和命令个体必须从众;最后,造成的后果不同:不服从就会使个体收到惩罚,同时引起社会或组织运转的失调,无法维持正常秩序;不从众只会引起个体内心的不安和失调。

3、服从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⑴满足个人利益⑵协调人际关系⑶实现集体目标

4、服从的实验研究:米尔格拉姆关于服从权威的电击实验研究

5、影响服从的因素:⑴命令者的权威性;⑵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反比)⑶服从者的人格特征⑷情境的压力情境压力对服从的影响:①权威的靠近程度②受害者的靠近程度

S4侵犯行为

1、侵犯行为:任何一种以伤害另一种力图避免伤害的生命体为目的的行为。理解侵犯行为:

⑴以侵犯者的意图动机和行为结果联系起来分析侵犯行为⑵考虑到被伤害一方的因素⑶把各种形式的侵犯行为涵盖在内。

2、侵犯行为的分类

⑴D.O西尔斯按照侵犯行为不同的性质、行为结果和社会意义,把侵犯行为分为反社会的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①反社会的侵犯行为: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不被社会认可的那些行为;

②亲社会的侵犯行为:为达到群体道德规范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被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惩罚罪犯)

③被认可的侵犯行为:介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侵犯行为之间的一类侵犯行为。(自卫)

⑵伯科威茨:按照侵犯行为的最终目标不同,把侵犯行为分为敌意性侵犯行为和工具性行为。或直接侵犯或间接侵犯。

①敌意性侵犯行为:把伤害他人本身作为主要目标的

②工具性侵犯行为:把伤害他人作为达到其他一些不具伤害性目标的手段。(打劫)

⑶巴斯按身体的和语言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直接的和间接的三个维度,不同排列划分八个侵犯行为⑷广义的侵犯行为:反社会的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狭义的单指: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3、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

A侵犯的生物观

⑴精神分析学派的解释

①生的本能“力比多”和死的本能“达那多斯”

②死的本能分为向内和向外;向内则自我惩罚、自我谴责、自我伤害;向外则伤害他人

③侵犯行为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本能冲动不断积累,应以经常予以释放,以免太多引起总爆发。

⑵洛伦兹习性学观点:洛伦兹认为,不论采取什么途径和方式,滋长的能量总要释放出来,因此侵犯是本能,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⑶威尔逊的社会生物观:社会行为有遗传基础,侵犯行为是有利于人类自身生存,这种行为被保存下来⑷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研究:①激素②遗传

B挫折——侵犯假说

⑴1939年,美国耶鲁大学多拉德、杜波、米勒、西尔斯、莫厄尔等五位学者,《挫折与侵犯》提出了挫折——侵犯

假说。他们认为:侵犯主要是一种受挫折引起的后果。有两层意思:①侵犯行为的发生,必然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②挫折的产生,将必然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⑵个体是否表现出侵犯行为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有挫折的强度;受挫折者对情境的认知和理解;受挫折者的个性特征

C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后天生活经验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后天的习得结果。两种代表性观点⑴社会强化说①强化是指通过个体的行为,或者是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对其行为本身所施加的影响。②强化作用(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通过强化,使得某种特定社会行为增加或减少。对于侵犯行为来说,所产生的作用比较明显。⑵观察与模范①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班杜拉认为,人类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与模范而习得的,侵犯行为也是主要是通过观察模范系的呢

②最容易被儿童模范的三种人: a社会重要人物;b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人;c与模仿者相同性别的人

③个体从观察到表现出侵犯行为的三个基本条件: a有榜样的示范行为;b这种行为被判断为适宜的;c观察者表现侵犯行为和榜样者示范行为时的情景大致相似。

4、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⑴宣泄说:能量宣泄,很大局限性,下需要适当的条件和情境,宣泄才有较好作用⑵榜样说

⑶惩罚说:惩罚用来控制和减少侵犯行为有某种缺陷,惩罚本身也是一种侵犯,是一种负强化:①因为害怕惩罚,以各种方法躲避惩罚;②惩罚又能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

⑷置换说:置换往往发生在特殊的情况下:①受挫折知晓挫折来源,但因为对方强大或其他原因,无法实施直接反击,于是寻找与挫折源相似的目标作为发泄对象②受挫折不能确定使自己受挫的来源,也会寻找替换者发泄

⑸规范说: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内化社会道德。当有侵犯倾向时,产生“侵犯焦虑”侵犯焦虑水平越高,侵犯行为越难发生

S5 利他行为

1、利他行为:一个人所做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而对自己则没有明显的利益。或者是一种无私行为,只是为了别人的利益

2、亲社会行为分为两种:

⑴利他行为:不期待外来酬赏,给他人带来利益,是一种自发自愿,自动自选的行为,通常称为利他主义行为或利他行为

⑵助人行为:以利他为目的,根据助人者的动机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回报行为”:为回报曾经得到过他人好处而助人;“补偿行为”:为补偿自己曾使他人蒙受损失而助人

3、旁观者效应:表示他人在场对个体的利他行为所产生的负影响和抑制作用。旁观者效应的解释:⑴个人对情境的解释,往往依赖于其他人的反应⑵他人在场可能影响个体对整个情境的知觉和理解

⑶当他人在场时,见危不救的社会代价降低,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责任扩散”

4、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利他者个人因素、情境因素、被助者的特征、社会文化因素⑴利他者个人因素:年龄、性别、个性特征、助人技能①年龄(利他行为随年龄增长,自私行为随年龄下降)②性别(需要体力、不适合女性角色、比较尴尬的助人情境,男性高于女性;男性更多给依赖性较弱的求助者帮助,女性则相反)

③个性特征:社会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有正相关④助人技能

⑵情境因素:情境因素分为内在情境和外在情境。

内在情境:助人者当时的心境和情绪状态,过往助人的经历和经验,助人时间是否充分

外在情境:当事人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社会风气或社会氛围,以及他人的榜样作用和示范作用。⑶被助者的特征:性别、年龄、外表

①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帮助。原因:a大部分社会都有帮助弱者的社会规范,女性通常视为弱者;b男性通常都被认为比女性更应该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不帮助男性比不帮助女性,代价更低;c性吸引力②年龄

③外表⑷社会文化因素

5、利他行为的促进策略

⑴鼓励和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同情心是利他行为的基础⑵注重对儿童的教育:模仿与家庭教育的力量

⑶强化儿童利他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可以通过强化得到巩固⑷有效的助人技能

⑸注重社会舆论和宣传

第五章社会认同

S1自我与发展

1、社会认同是自我概念和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认同的融合。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获得

2、自我概念

⑴自我及结构

①经典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提出的“伊底”(本我)、自我、超我。“伊底”最原始,最难接近的部分,是人类本性中的原始冲动和被压抑的习惯。本我是从“伊底”发展出来的,是适应和协调“伊底”的需要和现实环境的关系。超我:在童年早期发展出来的,主要是通过父母的教养,社会道德规范的同化和内化。②艾力克·伯恩,把自我结构分为“儿童自我”“成人自我”“父母自我”。“父母自我”是来自我结构中记录下来的外部事件事件的集合,如父母的告诫和鼓励,“儿童自我”是自我结构中对自己内部事件的记录,儿童的感知与体验。“成人自我”是在“儿童”的基础上,对应有“父母”所代表的外来信息的加工。

⑵自我图式及其认知效果

①图式是指我们自己内在的关于世界和社会某一方面的信念和情感的集合。自我图式包括:自我过去的经历和体验、目前拥有关于自己的知识和记忆;我们自我的形象(过去、现在、将来会是怎样的人)②自我关联效应,也是说明自我图式的作用:当同时呈现给被试一组内容丰富的信息时,被被试记忆和回忆最多的,是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⑶一个自己和多个自我:有选择性的多种自我角色,对我们产生的实际影响

①首先,它们影响着我们的动机,我们的未来自我实际上是一种激励,促使我们努力学习工作锻炼②其次,我们的自我觉知,和别人对我们的觉知,往往存在某种差异(我们眼中的自我和他人眼中的我存在差异)③再者,我们的现实自我和未来、想象自我的差异,给我们带来烦恼或痛苦(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带来痛苦)④最后,就自我的变化和未来自我而言,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3、自信是人类心理活动中内在的品质之一,也是“人格”中的本质因素。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

4、自我接受是自信的基本内涵,指一个人对自己基本的承认、认可,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接受态度

5、自信的特征:自信的人是⑴轻松⑵活泼⑶幽默⑷果断⑸勇敢⑹坦诚⑺虚心⑻开放⑼大度⑽一致

6、自信维护:(不受外面影响→修炼内功→与人相处)⑴你的自我形象由你自己来控制⑵不要让别人设定你的生活标准⑶认识和调整不现实的生活目标⑷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⑸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力量⑹努力提高与发展子⑺积极乐观地与人相处

7、自我效能的作用:当我们面对一个特殊的任务和工作时,我们对自己能力或对自己胜任能力的评价。

8、自控行为和自我控制:是指一个人根据外部环境和别人的反应,或者根据自己的内在感受,来调节自己行为的程度。

9、自我关注:一个人对其内在自我的关注程度,是相对于对外在环境和事件关注而言的

S2性别与角色

1、在文化团体中影响我们社会认同的最基本因素,是我们的性别

2、“角色”个人在社会团体中被赋予的特殊身份,以及该身份所应发挥的功能。“性别角色”是在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公认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表现。

3、性别认同的过程

⑴精神分析的解释:佛洛依德认为儿童的性别认同主要是对其同性父母的“自居作用”。“自居作用”也是解决“恋父情结”“恋母情结”的重要途径,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所谓“自居作用”而儿童通过想象或模仿,将自己置身在其同性父母的地位,以他们自居,模仿他们的行为,包括依着打扮及言行举止。

⑵认知发展论:以皮亚杰的研究和发生认知论为基础的,强调儿童性别认同的认知因素和所起的作用,认为性别的认同主要来自于儿童认知的发展

⑶社会学习理论: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在班杜拉研究和推动下形成的。对于儿童的性别认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是,行为的强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⑷关于性别认同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进行了综合,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其观点是:儿童自身具有一种准备好的状态,可以从其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自主地组织关于受赞许的性别行为信息,从而实现性别认同,获得性别角色。

4、性别差异的表现:生理和体格、性别形象、性别相符行为

性别形象:男性表现得更有统治力领导力果断性,女性更温柔,更有同情心、更有亲情;对高智商女性的评价是有

较高的社交技能;对高智商男性是有较高的认知能力。

S3 人的社会化

1、霍夫兰的社会化定义:一个婴儿带着繁多的行为潜能来到人世间,这些行为依赖于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包括了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在人类社会里成长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种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社会化。

2、社会化过程也叫适应社会生活,就是使我们的行为表现符合我们所属的社会文化规范。

3、社会化的过程

⑴佛洛依德与“心理性欲发展”:佛洛依德以心理性力的表现和发展,为考察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指标:口唇期(0-8个月)、肛门期(8个月-4岁)、性器期(3-7岁)潜伏期(5-12岁),并区分出各个时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也提出了一个人格发展结构图,即著名的伊底、自我超我、

⑵荣格的“人的后半生”:把人生划分为四个阶段①儿童期(1-20岁):从内外经验的混沌状态中领悟意识的时期②青年期(20-40岁):发展自我和积累经验的时期③成年期(40-60):遇到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矛盾④老年期(60以后):关注生命及其意义,面对死亡

⑶艾里克森与“心理社会发展”:艾里克森不将力比多或者性力作为个体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而是强调我们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他将人生的发展理解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求自我发现和自我控制的持续过程,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人生八个阶段论

①基本的信任与不信任(乳儿期)②自主与羞怯(婴儿期)③主动性与内疚感(学前期)④勤奋与自卑(学龄儿童期)⑤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青年期)⑥亲密感和孤独感(成年早期)⑦创造性和丧失感(成年中期)⑧自我完善和人生绝望(成年晚期)

⑷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感觉-运算阶段(0-2)②前运算阶段(2-7岁半)③具体运算阶段(7岁半-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⑸科尔伯格与儿童道德发展:从道德发展来考察儿童的社会过程,与皮亚杰一样认同认知的发展①前习俗水平:不依赖于内在标准,依赖于外在

②习俗水平:具有内化的道德判断,不凭个人好恶,而考虑发到多数人的利益③后习俗水平:良心,善良本性

4、社会化的启发

⑴生命全程观:发展心理学的生命全程观强调的是:我们生命与生长过程中的本质的变化。从全程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在不同生命发展阶段,我们的需要愿望和兴趣,在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就会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内容的表现。

⑵社会化是一种整体的发展:以生命全程发展的观点来看社会化,不但强调了社会化的纵向全程,而且突出了其中的质的变化。同时,也不再仅仅将社会化只作为儿童社会性学习或社会性的获得,而是将我们的情感发展,个性发展,以及认知发展和道德发展相互联系起来,将社会化看作是一种人的整体发展。通过社会化过程,我们既获得了共同的社会性,也完成了个性与自我的发展

⑶发展意味着变化

⑷变化之中的阶段

⑸让我们的儿童拥有童年

第六章人际交往

S1人际交往概述

1、人际交往: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情感的联系过程

2、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的基本技能,是人的一种本质性存在形式,作为最基本的分析,人际交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要素,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

3、人际交往的功能:

⑴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消除孤独感:孤独分为两种:一是想方设法地逃避孤独,二是自己所需要的孤独

⑵传递信息,增加个人的知识经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⑶人际交往和团体内聚力:影响团体的内聚力的因素之一就是人际互动,增加互动,增加内聚力

⑷人际交往和人际调节:人际交往的调节功能表现在:一是调节团体成员之间的情感,使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二是

协调相互之间的行动,使其相互理解和达成统一

⑸人际交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氛围:良好的气氛取决于人际交往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和共同情感

S2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

1、人际交往的动机分析

⑴人际交往是一种内在的需要:亲和动机,是指个体与他人结群、交往和希望他人陪伴的内在需要;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社会性需要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才得到满足。人际交往实际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自身的一种重要手段⑵人际交往与自我表现: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用“拟剧论”解释了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现。

⑶人际交往与自我完善:通过人际交往能增加自我认识,而增加自我认识有助于我们个人发展和自我完善

2、人际反应:在交往中个体对活动状况的评价,人际反应的基础是人际需求

3、人际需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与别人交往,建立一定关系的倾向。人际需求分为三类:包容需求、控制需求、情感需求。

⑴包容需求:希望与别人交往,愿意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最基本要求

⑵控制需求:是社会每一个成员都有的,并非身居高位才有这种需求,在儿童游戏、家庭活动、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都存在控制需求

⑶感情需求:在感情上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⑷人际反应倾向分为六种

需求类型主动型被动型

包容需求主动与别人交往期待别人容纳自己控制需求支配他人期待他人引导自己感情需求

对他人表示亲切

希望他人对自己亲切

4、人际交往的工具:主要工具是符号系统,分为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⑴语言符号系统语言的功能:一是思维功能;二是交际功能⑵非语言符号系统①非语言交往:个体运用动作、表情、体态和语调等方式进行的交往活动②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非语言的作用分为三种形式:a动态无声的非语言交往 b静态无声的非语言交往 c 有声的(副语言)的非语言交往

a动态无声的非语言交往包括:面部表情手势

b静态无声的非语言交往包括:体态穿着空间距离

c有声的(副语言)的非语言交往包括:说话时的声音的音量、音调、变音转调、节奏和停顿等

5、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

⑴人际交往主要是由沟通、社会认知、人际互动组成的。信息沟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键环节

⑵信息沟通: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传达思想、交流情感、互通消息的过程

⑶信息沟通的基本模型(看图理解)信息信号信号译码

注意事项:

①选择有意义的信息即传达的内容,根据有用、新颖、真实的原则。有意义的信息才有价值

②由于信息的特性,必须借助媒介(编码)才能被人理解和接受,传递过程采用文字图像声音动作色彩等载体,这就是编码,产生信号

③信号通过通道:对话广播演讲报刊等,他们都有长处和不足,根据内容和对象特点用一种或几种的方式传递

④信息接收者译码,信息内容还原,用自己的认知模式对信息进行解释和接受⑤信息接收者做出评价,还要反馈,反馈是信息沟通得以维持的重要保证

⑷信息沟通的条件

①运用正确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这是信息沟通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运用文字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符合语法;二是表达方式必须是双方可以理解和接受的②要是信息沟通顺利进行,交往双方应具有共同的经验或体验③为了保证信息沟通顺利进行,沟通过程中要重视反馈④为了保证信息沟通顺利进行,要有诚意,互信的气氛,求同存异或交流后达成一致,宽容与诚恳。

6、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作用

⑴交往中的三种自我:父母自我儿童自我承认自我

①父母自我:表达的是在我们童年时,将自己的父母的言行、奖罚、鼓励、限制等信息有选择储存在的结果②儿童自我:作为儿童个体对于内部事件的记录与存储的结果

③成人自我:通过检验哪些是正确哪些是错误更新父母自我所记录的信息;通过确定情感哪些可以公开哪些不可以公开更新儿童自我的信息

⑵三种自我的线索(看书)

⑶相互作用的分析(看书)

S3人际关系

1、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关系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包括三个密切的因素:行为因素情感因素认知因素①行为因素:行为的结果言谈举止表情手势和语言

②情感因素:各种情绪状态情绪的敏感性对他人和自我的满意程度

③认知因素:认知有关的心理过程,包括个体对有关的人际关系状态的了解。

3、影响人际关系发展的主要变项:物理近距性、社会和个人背景接近、体态吸引力、态度相似性、需要互补性、自我表露。

4、人际发展关系模型三个阶段:单方相识、表面性接触、亲密性接触

⑴单方相识阶段的人际关系:实际只包含交往双方一些简单的接触,只是交往一方单方面了解另一方,尚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特殊情况下,单方相识阶段也会产生其中一方的深深投入:球星偶像)⑵表面性接触阶段:涉入和投入程度很低,实际上都是以相应的角色进行交往⑶亲密性接触阶段:人际关系指这个阶段,

5、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邻近性交往的频率相似性行为的互补容貌与仪表能力和吸引力人格品质的吸引力

⑴邻近性①邻近性:由于人与人之间居处相邻,或者生活和工作空间距离上的邻近,彼此之间可以增加相互增加吸引力,有助于建立和促进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②邻近性对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

a 接近能增加熟悉感,彼此间的相互熟悉和了解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前提

b 接近可以使彼此有更多时间探讨某些常见的问题,从而寻找到共同语言观念兴趣

c 物理距离上的接近的人,比纳离我们很远的人更“可接近” d邻近性容易在彼此之间达成认知上的一致。③邻近性也有消极作用:精神追求

⑵交往频率:人们相互接触的次数的多少

⑶相似性: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原因:①一般情况下,人们总希望自己在态度上与许多人一致,从而使内心获得稳定感觉②交往相似性使我们预期目的得以实现的关键(相似的团体中,阻力比较少)③类似的东西常被视为一个同一体而感知,从而使自己与其他类似的人组成一个团体

⑷互补行为:在需要性格兴趣气质等方面上存在差异的人,可以在活动中相互吸引的关系。互补是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相反特性不能互补

⑸容貌与仪表:①为什么漂亮受人们喜欢: A舆论和社会宣传 b同漂亮的人在一起容易得到他人的好评 c漂亮的人还附带有其他方面好的属性 d漂亮的人看起来比较顺眼,带来愉悦感②归纳:a“晕轮效应”容貌漂亮的人同时也具有其他良好的特征 b“散逸效应”,一个人让别人看到他和一个漂亮的人在一起,能提高他的形象。

⑹能力和吸引力

⑺人格品性和吸引力

6、人际关系的测量:可以反映团体的内聚力生产力工作效率

⑴贝尔斯测量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斯,对群体互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提出了一种分析团体内人际关系的方法: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团体人际互动的行为表现进行实验和观察性的研究

⑵社会测量法①社会测量法又称为团体成员关系测量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运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②莫雷诺认为,团体成员相互作用的关键在于彼此好恶的情感,即相互之间是吸引还是排斥,他依次制定了一种由成员自行填写的调查表,根据填写内容将分为三类行为:吸引、排斥、不关心。把社会测量分为三个步骤:一、确定测量的选择标准

强标准:起长期作用的,与个体的生活学习等有密切关系的标准。弱标准:与被试生活学习工作等没有重大联系的标准二、确定被试选的数量三、做好测验的工作

③莫雷诺对于其人际关系的测量结果表达方式采用:人际关系矩阵图、人际关系结构图

⑶社会矩阵图:又称人际关系矩阵图,是识别人际关系的行列表。首先给每一个成员编号

然后按照编号把每一个成员的选择填在答案纸上最后填入矩阵图

⑷社会测量图:把成员之间的吸引或排斥的关系用图来表示,称为社会测量图

第七章团体心理

S1团体的本质

1、团体是个体的有机组合(理解团体本质的第一个命题)

⑴团体不同于人群,团体是由于某种社会、心理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人群,如民族社区家庭家族学校班级社会工作单位。团体不是个体无序的聚合,而是个体有机的组合

⑵团体中成员的相互作用:是团体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与条件

⑶团体是个体活动的舞台

⑷团史的基本特点:①团体成员有共同的社会心理特点②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③有一定的组织结构④有调节行为的规范⑤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程度比较高

2、团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⑴团体是社会基本的功能单位,团体的功能既是其自身存在的必要条件,又是社会对团体的要求

⑵团体的功能

①组织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分工和指挥成员活动两个方面(任何团体都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分工,否则无存在的必要与价值。团体能组织游离的个体,凝聚个体的智慧和能力,有利于生产与创造)②激励功能:提供了生活工作学习……的条件,满足了安全归属社交友谊的需求③协调功能:协调人际关系④教育功能:首先社会组织通过各种团体,给社会成员进行有关规范和制度的教育;其次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最后团体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

3、团体的分类:按照形成的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团体和规范团体

⑴自然团体:由于社会心理原因、历史原因或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等,自然而然形成的团体。可分为大型自然团体和初级自然团体

①大型自然团体:阶级民族社区

②初级自然团体:按性质可分为血缘初级团体地缘初级团体业缘初级团体趣缘初级团体③非正式小团体:是初级自然团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心理相容度往往超过规范团体

⑵规范团体:根据社会分工要求而组织起来的团体①按照严密程度分为:松散团体和严密团体②严密团体按照大小和人数多少可分为:大型团体和小型团体

S2团体的吸引力

1、团体吸引力:团体对成员的凝聚力,以及团体使其成员加入并保持成员身份的一种影响力。团体吸引力是团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影响团体吸引力的因素:

①团体的领导②团体的外部压力③团体活动的定向④团体成员的集体意识⑤其他因素

团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团体成员对团体的态度和接受与认同程度,包括团体成员对团体的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以及作为团体成员的成就感和满足程度等

3、提高团体吸引力的途径⑴搞好领导班子建设,施行民主领导⑵适当组织合作和竞争⑶实现目标管理:是调动成员积极性的管理办法,和团体意识的杠杆⑷提高团体成员的主人翁意识⑸重视情感激励:情感是人际吸引的指点⑹强化团体规范:强化团体意识,维护团体凝聚力⑺组织团体活动:活动是团体存在的基本条件,增强团体吸引力的杠杆⑻利用外部影响。

S3团体中的集体意识

1、“集体意识”:主要指与团体发展相关的“集体”——这一特定范畴相联系的团体心理状态。是团体成员对团体以及自己与团体关系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的总和,其中个体对团体以及自己与团体关系的认识是形成集体意识的基础。情感是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心理状态和感受,是团体意识的核心部分,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中介因素。行为倾向是集体意识中的动力

2、集体意识的形成⑴参与集体活动⑵教育引导,提高个体对团体关系的认识⑶制定集体主义的行为准则⑷建立良好的团体氛围⑸发挥集体意识的能动作用

S4 团体决策

1、团体决策的意义:团体是一种活动的主体,决策是活动的前提,决策好坏直接决定着活动的成败

2、团体决策的过程区分为问题识别问题诊断作出决定三个步骤。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几个阶段互相渗透。①问题识别:分析问题的性质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②问题诊断:由团体成员提供各种解决问题的设想,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出几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③作出决定:通过团体的讨论和辩论,分析与比较几种方案的利弊,然后决定团体的行动方案

3、根据决策条件的不同,团体决策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①确定型决策:客观依据比较明确,决策结果不会有风险②不确定型决策:客观依据不是很明确,决策比较困难,决策结果也有比较大风险

4、团体决策的效果,比较好的特征:⑴准确性高⑵富于创造力⑶团体成员能了解决策的依据和意义⑷有利于激发团体成员的创造力⑸有利于增强团体的吸引力

5、团体决策的形式:协商集体论证综合分析⑴协商: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然后确定一种统一的行动方案;(广泛采用的决策形式)⑵集体论证:提出问题,在部分人中间征求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筛选出有价值和切实可行的意见,然后提交另一部分讨论,确定最优秀的行动方案(科技活动)⑶综合分析:把各方面有价值的意见结合起来,确定一个统一的方案。广泛采用的决策形式,包含了协商和集体论证两种决策形式,综合分析步骤:

①让团体成员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②发动团体成员进行讨论③通过讨论和辩论,采取大家公认的最佳方案。

6、团体决策的方法:⑴确定问题的性质⑵确定解决问题的规范⑶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非常关键的一步)⑷注意收集反馈信息

7、与团体决策相关的问题:定型思考,极化反应⑴定型思考又叫团体定型思维:指讨论决策时,团体成员的思路被纳入某种轨道和框架的现象。导致定型思考的原因:①团体吸引力②团体的封闭性,即一个团体和其他团体的关系③领导人的权威和领导作风④决策的重要意义A避免定型思考注意的问题①广泛收集各类信息,鼓励团体成员提出自己看法,尤其欢迎那些不同意见②先把问题交给给群众讨论,先小组和大组,先群众后干部,先基层后领导③鼓励团体成员标新立异,提倡和鼓励批判的态度思考

⑵极化反应又叫极端性转移,是团体决策是所产生的趋向两极——冒险或保守——的倾向。产生原因:①责任分散②社会规范的压力心理学补充S9:

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克鲁特认为的原因:

第一,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

第二,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

第三,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体的冒险性

第四,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

第五,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

实质上群体极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信息的影响,二是社会规范的影响。

去个体化,去个体化是费斯廷格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原因:1、匿名性;2、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

S5 团体的领导

1、领导与领导者:领导是影响个人或团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一目标的一种行为过程。处于领导地位,行使领导权力和实现领导行为的人称为领导者。对领导的理解

⑴领导是一种行为,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个人或团体)施加影响,改变被领导者恶思想和行为的过程⑵领导行为的实施,必须依赖于团体内部和外部的条件,离开了具体的条件,领导行为难以实施⑶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领导方式方法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⑷领导的目的,在于实现一定的目标

2、影响领导的因素:

⑴领导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行为,领导行为的数学公式:领导行为=f(领导者*被领导者*团体环境),即领导行为受领导者本身特点影响和制约,也受被领导者特点和环境变化有关

①领导者本身特点:影响领导行为的首要因素。包括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社会心理条件和身心条件,包括:a资历 b 品格 c才能(有效领导的关键因素) d知识 e和被领导者的关系②被领导者的特点③团体内外的环境

3、领导者的角色和角色规范

⑴角色规范:角色中包含的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当然也包括一定的权利。⑵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角色,行为要求:(自己行为2→对人3→对自己提高要求3)

①公正廉明以身作则②身先士卒,用于承担责任③待人宽容④知人识才,求贤爱才⑤关心部属⑥言而有信,坚持原则⑦任劳任怨⑧不断学习重视研究⑶领导者具有的素质:①领导者的“德”:A正确的政治方向 B高尚的情操②领导者的“识”③领导者的“才”④领导者的“学”: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 B领导管理知识 C专业技术知识 4、领导活动的职能⑴领导的作用

①领导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②领导是保证实现团体职能的首要条件③领导是团体的灵魂⑵领导的职能

①选用人才(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选才任用教育培训)②计划决策③组织管理

第八章社会心理学中的人与社会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差别:

1、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比较重视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集群对个体的影响。对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经验和态度有较浓厚的兴趣

2、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比较重视社会个体社会学习的过程的研究,对于个体的心理学行为的社会认知情感社会化社会适应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3、相同点:重视个人与社会的心理观点,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由个体集合而成的,研究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基本起点

S1 人口的社会心理学

1、人口素质包括: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人口心理素质包括: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品质(知情意个人),人口心理素质的特点:⑴人口心理素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①共性:一部分人的人口心理素质的共同典型特征(阶级性民族性地域性)②个性:每一个人的独特具体的个性心理品质而表现出来的,是有生活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有关。⑵人口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⑶人口心理素质的社会延续性⑷人口心理素质的两面性:人口心理素质是社会文明的有机构成部分,影响着社会文明和健康。另一方面又作用和影响着社会诸方面,促进和阻碍社会的进步。

2、人口变动的社会心理⑴人口变动主要包括:自然变动迁移变动社会变动①自然变动是人口变动最重要的形式,因为它与人口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属性密切相关,是指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所必然发生的出生和死亡,惹引起的人口数量增减,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变化过程;社会心理学家关心:生育动机生命诞生和终结的社会心理动因;影响人口出生和妇女生育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②人口的迁移变动又叫机械变动,是人口在空间上位置移动。包括改变定居地点的永久性迁移和临时寄居的暂时迁移;国内迁移比国际迁移的心理变化更少一些,国际迁移心理调适强度大,所以时间周期长,前后前后的整体变化更多③社会变动,指人口社会结构的改变。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在社会机体中组合状况,阶级结构职业结构文化结构

3、婚姻和家庭社会心理

⑴婚姻动机A日本社会心理学家津留宏泉宇佐研究婚姻意义:①身体生理的意义②精神的意义③物质经济的意义④社会的意义B中国:①满足性欲的要求②性爱专一性和排他性的要求③生育子女的要求④物质生活的要求⑤精神生活的需求

⑵择偶的条件与标准(日本幸福婚姻条件立项假说,看书)条件相当:身体条件心理条件经济条件教育程度门当户对

⑶婚姻心理过程(看书)性吸引和爱情体验不仅导致婚姻,也贯穿婚姻整个过程。⑷家庭的心理功能:(心理学家的角度)①满足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需要②教化家庭成员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儿童社会化)

4、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心理: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一种趋势。⑴老年社会心理学:60岁以上。⑵老年期三大问题:①必须适应身体和健康衰退②必须适应退休离休,工作认同的人必须重新定义自己③必须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⑶老年人的个性发展:特点是稳定成熟可塑性小四种类型:①稳定型②安乐型③防御型④易怒型⑷老年人的社会心理适应①外在适应: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②内在适应:适应自己的需要变化情感变化,消除自己不愉快的程度。③老年人社会心理适应的成功与否,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行为学说解释:“活动学说”“解脱学说”(自由学说)内容看书

5、计划生育的社会心理⑴生育生理的发展阶段:①集体生育意识阶段②悟性生育心理阶段③抑制性生育心理阶段④计划生育心理阶段①集体生育意识阶段(氏族社会):a尚未意识到生育需要b性生活和生育割裂c生育厌倦情绪滋生d种族延续的生育动机②悟性生育心理阶段(君主社会):a需求自觉性b政治指导性c性力驱动性d 社会文化性③抑制性生育心理阶段(社会工业化):a生育动机的微弱b亲自情感的淡化c女性重新认识自身价值d生育本能异化e抗社会指导性的逆反心理④计划生育心理阶段(最进步的阶段):a宽广的同类意识和集体精神b个体自我意识外包函扩大⑵生育动机:个体从事生育活动的心理原因和动力机制类型(看书)①一般生育动机②不愿生育的动机③中国人超生的动机

S2健康的社会心理

1、“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完善状态和完全安宁”

2、健康、疾病与心理的一般观点⑴身心相互影响论⑵个人环境相互作用论⑶心身因素中介说⑷主动适应和调节论

3、心理健康:个体对环境生活及自我的良好适应状态。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生活包括:学习职业家庭和社会等活动;自我包括:身体心理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要素。心理健康的标准:看书

4、健康行为分为:团体健康行为个体健康行为。健康行为包括三种含义:⑴是躯体健康外在的,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表现⑵个体群体社会之间没有出现负值的行为作用⑶个体的角色和行为变换的统一性。

5、健康行为的特征①行为有益于他人和自己②行为表现科学性规律性③行为思维动机能力协调一致④行为能容忍和适应⑤学习和工作的创造力⑥行为动力定型⑦团体或个体行为取向皆兼顾或在健康行为水平以上

6、生病行为:一个人认为身体状况不好或出于疾病状态时的行为。疾病病患患病。生病行为的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⑴社会压力⑵社会因素⑶社会环境⑷生活方式⑸心理因素

7、健康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生活→个→社会):⑴婚姻家庭心理健康⑵职业心理健康⑶教育中的生理健康⑷年龄心理健康⑸性心理健康⑹心身疾病的社会心理研究⑺嗜好的社会心理研究⑻社会生活事件的研究

S3环境的社会心理学

1、心理学上角度的环境是指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现实,个体身体之内的运动和变化。

2、环境分为先环境和后环境。

⑴先环境:个体尚未出生在母胎中的环境,又叫合子环境

⑵后环境:个体出生后的环境,外环境。外环境按照性质分:①自然环境:主要影响心理的生理因素的②社会环境:主要作用于人的心理、意识内容。A按性质可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教育环境B按功能可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实践环境

3、人与环境研究的模式:生态模式、机械模式、行为模式、感知——认知动机模式

⑴生态模式:强调行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以“行为——环境”“有机体——环境”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强调人同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由于环境设计的灵活性,使人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因而人本身就是环境的一种变换因素,而不再是环境影响的消极接受者。

⑵机械模式: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工程心理学和工程学,将人和机器作为一个系统的“人——机系统”

⑶行为模式:该模式重视人的外显行为而不是内部感知,起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场所:物质环境与重复的行为模式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场所。是分析“环境——行为”的基本单元。其特点:①有固定的行为模式和经常发生的行为模式;②行为模式或有目的或受社交习惯的支配③行为场所的交际特点和行为模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⑷感觉——动机认知模式:重视人的心理甚于人的行为,试图揭示环境作用于人,以及人体验环境并作出反映的心理过程。

4、人际距离:

⑴赫尔最早对。划分:①亲密距离0-50厘米②个人距离50-130厘米③社交距离1.3-4米④公共距离4米以上

⑵个人空间:个人身体周围存在着既不可见有不可分的空间范围,又叫“身体缓冲区”

⑶心理学上的“私密性”:个体或群体控制自身与他人什么时候,什么方式,在什么程度上与他人交换信息的心理需要。可分为:①独居②亲密③匿名④保留(背概念)

⑷社会心理学还研究空间环境的社会心理特性,依空间在社会交往中的功能倾向,区分出:(看书,背概念)①社会向心空间②社会离心空间③社会促进空间

5、拥挤的含义:①收到束缚,而没有充足空间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②每个人可拥有的空间里,主要涉及人口“密度”以区别与感觉上的心理状态

S4工作的社会心理

1、需要是有机体缺乏某种必须的事物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心理学的需要)

2、需要依照起源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到高,逐渐出现的,只有在下一层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出现更上一层的需要。他们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对象较为稳固的内在心理倾向。态度分为认知情感行为倾向。工作态度是人们对工作环境中的人或事物的情绪反应主观评价和行为倾向。工作态度分为工作认知工作情感工作意向

4、士气(看书)

5、工作满意度从两个方面解释:工作情境和个人心理特质

S5 生活质量的社会心理

1、生活质量:人们生活的好坏优劣,是生活等级的代名词。对生活总体或生活各个具体方面的评价和总结。

2、生活质量评估有主客观两种评估。社会心理学角度,主观评价更符合生活质量的含义

3、幸福感取决于三种需要的满足:⑴享有的需要⑵交往的需要⑶存在的需要

4、工作生活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项目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归因问题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 A.结构过程 B.个体过程 C.人际过程 D.团体过程 2.认为人类行为都是由本能决定的心理学家是【】 A.麦独孤 B.冯特 C.弗洛伊德 D.荣格 3.“我一生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对人类行为加以控制”,这句话反映了________的观点。 【】A.人本主义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主义理论 4.在理解行为的途径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比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更强调【】 A.心理状态 B.人格特质 C.行为预测 D.社会变量 5.强调个体的行为由其社会角色提供的理论是【】 A.角色理论 B.诱因理论 C.生物理论 D.认知理论 6.以下选项中不是学习理论的特点的是【】 A.强调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 B.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在环境 C.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 D.强调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7.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往往在大多数方面都被别人作较高的评价,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 1

【】A.正性偏差 B.晕轮效应 C.整体印象 D.第一印象 8.“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是指【】 A.自我图式 B.自我概念 C.自我觉知 D.自我确认 9.以下选项中关于“自我检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B.故意低估自己的成就和贡献 C.为自己预期的失败事先准备理由 D.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检讨 10.我们常常认为毛泽东有魄力、有勇气、百折不挠,这实际上指的是一种【】 A.个人图式 B.团体图式 C.角色图式 D.自我图式 11.根据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进行归因,则李四是【】 A.内因 B.刺激物 C.行动者 D.环境背景 12.以下关于遗传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遗传决定个体人格发展 B.环境提供发展空间 C.环境能改变遗传因素 D.遗传和环境互不干扰 13.Kelmen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是【】 A.服从——认同——内化 B.认同——服从——内化 C.内化——服从——认同 D.服从——内化——认同 14.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方面的因素的是【】 A.卷入程度 B.吸引力 C.可靠性 D.分散注意 15.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这是________理论的观点。 【】A.团体冲突 B.社会学习 C.认知 D.心理动力 16.以下选项中属于态度的间接测量方法的是【】 2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历年题目汇总

自考2047社会心理学(二)历年真题汇总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 ) A.家庭环境 B.生物遗传 C.学校环境 D.社会情境 2.个体是通过微观环境来感知社会现象并获得一切社会心理特征的。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如:朋友、家庭、( ) A.学校 B.意识形态 C.社会制度 D.文化 3.人在某种情境中习得一定的行为,而当这种情境再现时,他会出现同样的行为。持这种观点的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理论 C.场理论 D.学习理论 4.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监狱”实验属于( ) A.模拟研究 B.现场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 5.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点 C.心理倾向 D.心理活动 6.通过记录皮肤电、心率或瞳孔收缩等指标,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刺激的态度。这种研究态度的方法叫( ) A.生理记录法 B.行为观察法 C.假路线技术法 D.纸笔测验法 7.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的关系是( ) A.倒U关系 B.U型关系 C.线性关系 D.反比关系 8.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 ) A.登门拜访 B.先大后小 C.对牛弹琴 D.折扣技术 9.弗斯汀格(L.Festinger,1957)提出的理论是( ) A.模仿理论 B.刺激反应论 C.归因理论 D.认知失调论 10.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 ) A.改变认知 B.增加认知 C.减少认知 D.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浙江省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绝密 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社会心理学中 社会态度和态度的改变 所属的研究领域是 A.群体心理 B.环境心理 C.个体心理 D.人际交往 2.普通的他人对拥有特定角色的某人或某群体应该表现出来恰当行为的期望称为 A.角色 B.角色期望 C.规范 D.角色义务 3.一个人表达某种态度后赢得了周围人的尊敬二支持和喜欢,更好地适应了环境,这体现的是 态度的 A.调节功能 B.自我防卫功能 C.表达功能 D.知识功能 4.下面关于自我暴露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喜欢和自我暴露之间有性别差异 B.自我暴露速度越快越好 C.社会赞同会影响自我暴露 D.对一般人最适合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5.罗斯等人指出人们有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期望他人也以我们同样的方式 行动,这是一种 A.自我服务偏差 B.自我中心偏差 C.基本归因错误 D.显著性偏差

6.儿童常常模仿父母或者其他榜样人物的态度和行为,这是一种 A.顺从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7.在儿童教育方面,成人用温和的劝告进行循循善诱的说服比采取粗暴的二严厉威胁的二甚至 打骂的方法更容易引起儿童消极态度的转变,取得更好的效果,认知失调研究范式中可以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A.诱导服从范式 B.努力正当理由范式 C.不足阻碍范式 D.自由选择范式 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们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 被称为 A.优先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特征 D.新近效应 我们所拥有的关于我们是谁的有组织的一组观念和情感称之为 A.自我决定 B.自我觉察 C.自我概念 D.自尊 10.可以用来解释 枪击扳动了手指 的侵犯行为理论是 A.本能理论 B.控制源理论 C.挫折侵犯理论 D.诱因理论 11.著名的谢利夫自主运动范例用来研究的社会心理现象是 A.顺从 B.服从 C.偏离 D.遵从 12.处在团伙中的个体有时会跟随团伙表现出一些暴力行为,而这种行为在他单独时不会表现 出来,这种现象称之为 A.个体化 B.行为传染 C.去个体化 D.服从 13.日常生活中,人们购买东西时讨价还价所面临的冲突形式是 A.非零-总和型 B.零-总和型 C.接近-避免型 D.双重接近-避免型 14.个体关心的是如何使自己的得益以及其他人的得益都能达到最大限度,这类人可称为 A.竞争者 B.合作者 C.个人主义者 D.平均者 15.在工作群体中,群体成员为达到个人目标而彼此依赖于固定的稀缺资源,会干扰或阻碍其 他成员的努力,就会产生 A.顺序依赖性 B.交互依赖性 C.汇合依赖性 D.反向依赖性 16.从沟通与组织的关系上进行分类,可以把沟通分为 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B.上行沟通二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C.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D.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2018年4月自考00266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和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社会行为的主体是 A.人 B.社会 C.行动 D.物质 2.《被奴役的儿童》使用的方法是 A.生活史分析 B.文献法 C.跨文化研究法 D.观察法 3.同辈群体又称 A.同龄群体 B.大众群体 C.学校群体 D.邻里群体 4.一般社会化的核心是 A.政治社会化 B.经济社会化 C.道德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5.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始于 A.4岁 B.5岁 C.6岁 D.7岁 6.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指的是认 知的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自我控制性 D.完形性 7.人们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这个现象是 A.假定作用 B.类化原则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8.总加量表法的发明人是 A.古德 B.李克特 C.苏西 D.塔南 9.规模小且互动性强的群体是 A.次属群体 B.首属群体 c.正式群体 D.参照群体 10.将社会与戏剧舞台进行比较的学者是 A.米德 B.库利 C.戈夫曼 D.班杜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资料

自考 04265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S1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 1、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社会和人的社会行为。在格尔登·阿尔波特的经典定义中,社会心理学主要表现为个体行为的研究 2、人之社会行为的起因:(随研究深入发展) ⑴他人的特点和行为;⑵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基本的认知过程;⑶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我们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⑷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发生的文化背景;⑸与社会行为相关的生物和遗传因素 3、社会心理学内涵的综合理解或总结:“社会心理学主要侧重于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起因,研究和确定在社会情境中影响和制约我们的情感、思想、行为的各种因素” S2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1、心理学,德国学者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开端。实验或科学的研究方法,一直被认为是当代心理学的最重要标志 2、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他们取名为《社会心理学》的专著。1908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弗罗德·阿尔波特于1924年出版了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专著,该书曾经被广泛作为美国各大学的教科书,深深影响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尤为关键的是,弗罗德·阿尔波特是以实验为基础和基调,来展开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的;同时注重研究社会情境中个体的行为。 4、乔治·米德以符号与语言展开社会心理学研究;约翰·杜威立足于社会现实,提倡一种心理学的社会实践;墨菲最早研究人格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对社会和团体规范及人际关系的开拓性研究;巴特莱特对于记忆和思维所作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影响了社会认知的心理学研究;库尔特·勒温被称为当代社会心理学之父,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倡导者,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奠基者;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弗利兹·海德,认知不协调理论的提出者费斯廷格;合作与竞争理论的提出者达奥奇;归因理论的主要发展者哈洛德·凯利;旁观者效应的主要研究者达利 5、社会心理学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侧重发展倾向:其一是认知领域的发展,其二是应用方向的发展。认知倾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当代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中,仍然是关注于认知因素对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影响作用 6、社会心理学发展表现出来的特色:⑴重视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的研究⑵研究的多元化和综合性⑶对于情感研究的关注 7、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阶段:⑴心理学的发展与社会心理学(1879-1908)⑵新学科的出现(1908-1924)⑶青春期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60年代)⑷不断走向成熟(70-80年代)⑸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S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与研究:观察是所有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概念心理学) 2、实验研究法: ⑴被系统操作的因素称为“自变量”,被研究的行为称为因变量(概念心理学) ⑵在社会心理学家进行实验研究,决定一个自变量是否影响某种行为变化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也是评价实验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①第一个条件时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②保持其他因素的持续稳定 3、相关研究法: ⑴实验法难以实施的原因:①是由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某些因素的变化,可能超出研究者所能控制的范围;②基于一些伦理方面的考虑 ⑵相关法的内涵:侧重于观察一个因素的变化,是否与另一个因素的变化相关。相关指数从-1.00到1.00,从0.00起到+-1,分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高 ⑶相关研究优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资料和信息,并能同时对许多因素做出有关的分析与评价。缺点:往往不能说明因果关系 ⑷实验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两研究方法。

全国2015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标准试题

绝密 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 写在答题纸上三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1. 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 提出来的三A.麦独孤B .G 四奥尔波特 C . 费斯汀格 D.F 四奥尔波特 2. 在对他人的知觉中,最新获得的信息对形成他人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这是 在起作用三 A.新近效应B .优先效应C .慈悲效应 D.晕轮效应3. 是对自己的态度,即对自己的评价三A.自尊B . 自我C .自我认知 D.自我概念4. 每个人最重要二最核心的态度是A.自尊B . 自我概念C .自我 D.自我认知5. 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三 A.尊重B .人际吸引C .合作 D.助人行为6. 有关吸引的认知理论,主要就是 的对称理论三A. 海德B . 纽科姆C . 伯恩 D.扎琼克7. 与助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和回报规范三A.团体规范B .社会责任规范C . 社会伦理 D.社会习俗8.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是学习而来的,这种学习有两种机制,一是 ,二是模仿三A. 条件反射B . 联想C . 负强化 D. 强化) 页3共(页1第 题试)二(学理心会社 #74020

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4)

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4)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

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合作的协商理论:由考默利达和契科夫提出。按照这一理论,在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有着最大的期望结果、最小的期望结果和最可能的期望结果。个体或群体之所以合作是因为他们希望建立能产生最大期望结果的关系。最可能赢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浙江省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社会心理学(一) 真题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2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7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人际过程的是( ) A.态度改变 B.侵犯行为 C.组织行为 D.种族偏见 2.认为自卑感是推动人格发展动力的心理学家是( ) A.阿德勒 B.冯特 C.弗洛伊德 D.荣格 3.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比心理学的社会心理

学更倾向于( ) A.实验 B.调查和参与观察 C.文献研究 D.历史比较 4.“人们以行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基础而决定采取何种行为”,这是________的观点。 ( ) A.角色理论 B.诱因理论 C.生物理论 D.认知理论 5.突出强调外部因素作用的社会心理学流派是( ) A.人本主义流派 B.行为主义流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结构主义流派 6.以下选项中不是学习理论的学习机制的是( ) A.强化 B.联结 C.模仿 D.聚焦 7.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通常采取的最简单的模型是( ) A.平均模型 B.加权平均模型 C.刻板印象模型 D.图式化模型 8.以下选项中属于个人知觉中的情绪线索的是( ) A.距离 B.身体姿势 C.悲伤 D.目光接触 9.“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是指( )

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资料

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资料 第一章社会学心理学概述 1.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2.杨国枢认为,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奢侈品阶段——心理学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调味品阶段——心理学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必需品阶段——心理学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 3.按照杨国枢的观点,当今心理学科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二是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社会,实验,认知也因此成为心理学的四个支柱,其他心理学分支是在这四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为什么要学社会心理学 1.人们对他认得认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对方的人格特点出发,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二是从情境出发,知道对方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有什么样的反应。 2. 和等人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的五个维度是: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愉悦性,公正严谨性。我国王登峰,崔红等人提出的“大七”理论。 3.王登峰,崔红和杨国枢等以中国文化和语言为背景,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结构七因素:外向性:指个体活跃,合群,乐观;善良:指个体利他,诚信,重感情;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沉稳;才干:指个体坚决,坚韧,机敏;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4. . 等人发现,对现在的人而言,生活的意义不在于钱或者名声声响亮而在于四个方面有优势:一是能够自主,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决定,而不是由他人决定;二是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自己的决定或者他人交给的任务完成;三是关系,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四是自尊对自己友情性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美国心理学家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系统科学。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沈德灿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常被分为三个领域:(一)个体过程,包括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与社会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二)人际过程,包括侵犯和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一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与性别差异;(三)团体过程,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最有影响的三个学派精神分析是第一势力,行为主义是第二势力,人本主义是第三势力。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宣布了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包括两个部分: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其中前者研究心理的元素分析,后者是用历史分析法写成的心理学专著。 .古典精神分析最致命的弱点是它忽视了外在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从而把人看成是一个可以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封闭体系。 3.阿德勒用补偿作用,权力意志,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等外部因素解释人格的成长与发展。阿德勒的心理学被称为个体心理学。 4.荣格的主要贡献是无意识理论的发展,在他看来,无意识可以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荣格的心理学被称为分析心理学。

2019年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及答案

2019年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练习题 1. 目前通行的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主要是建构于什么理论的基本框架之上:( B ) A. 精神分析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生理解剖理论 D. 符号互动理论 2. 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其传统的研究方法是跨文化的:( B ) A. 问卷调查法 B. 现场研究法 C. 历史资料法 D. 实验室实验法 3.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现代社会科学,主要研究:( B ) A. 个人心理 B. 社会心理 C. 人类社会行为 D. 人类社会结构 4.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怀特的《街角社会》在收集资料时基本上采用的是:( D ) A. 访谈法 B. 文献档案法 C. 实验法 D. 观察法 5. 解决实验者倾向性的办法之一,是采取实验中的:( B ) A. 不问法 B. 双盲法 C. 单盲法 D. 暴露法 6. 第一个用“价值中立”概念来表达客观性原则的是:( A ) A. 迪尔凯姆 B. 帕森斯 C. 韦伯 D. 马克思 7. “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科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应是独立于研究者的:( B )

A. 经济地位 B. 价值立场 C. 家庭环境 D. 男女性别 8.社会心理学的三种主要的研究取向除了心理学取向、社会学取向外,还有一种是:( C ) A. 政治学取向 B. 经济学取向 C. 文化人类学取向 D. 教育学取向 9.人格在心理学当中常指一个人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 D )A.人品特征 B.学习状态 C.道德情感 D.心理面貌 10.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经历的:( C ) A.家庭结构 B.人际关系 C.社会化进程 D.学校教育 11. 弗洛依德认为,在人的人格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伊列克缀情结和:( C ) A. 皮格马利翁情结 B. 马林诺夫斯基情结 C. 俄迪浦斯情结 D. 米尔格拉姆情结 12.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两个自我概念,一个是self,另一个是:( C ) A. I B. Me C. ego D. super-ego 13.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特征行为和思想的身心系统的:( A )A.动力组织 B.内在潜能 C.情感侧面 D.心理面貌 14.Self是个体有关自己的:( B ) A.客观经验 B.主观经验 C.具体思维 D.抽象思维 15.最早提出印象形成中的近因效应的是:( D ) A.阿希 B.戈夫曼 C. 林语堂 D.卢钦斯

全国2019年4月自考02047社会心理学(二)试题和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个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不包括 A.社会认知 B.个体社会化 C.社会意识 D.社会态度 2.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三 A.观察 B.实验 C.思辨 D.归纳 3.团体从表面一致的压力阻碍了不同意见的发表,使得团体不能对问题和解决方法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和分析的现象是 A.群体压力 B.小群体意识 C.群体决策 D.群体影响 4.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 监狱”实验属于 A.模拟研究 B.现场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 5.在 条件下人们会使用威胁三 A.体力不支 B.智力低下 C.丢了面子 D.冲突不明显 6.社会心理学成熟期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是 A.社会认知趋向 B.人际关系趋向 C.群体决策趋向 D.社会态度趋向 02047#社会心理学(二)试题第1页(共4页)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江苏省自考2012.04月社会心理学(一)00266真题

江苏省自考2012.04月社会心理学(一)00266真题

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属于社会心理学中个体过程研究领域的是() A.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 B.拥挤与环境心理学 C.态度与态度改变 D.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2.社会心理学真正建立是在() A.1895年 B.1908年 C.1924年 D.1935年 3.以下属于社会心理学中人际过程研究领域的是() A.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 B.归因问题 C.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 D.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4.生物理论强调______和遗传差异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A.环境 B.本能 C.人际交往 D.暗示 5.在学习理论的三种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遗传本能 B.联结 C.强化 D.模仿 6.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做() A.第一印象 B.知觉 C.个人感觉 D.个人知觉 7.以下属于认知理论的是() A.角色理论 B.归因理论 C.交换理论 D.理性决策论 8.______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A.慈悲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9.人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人们对他的期望行事,这种现象叫做()

A.自我确认 B.自我检控 C.体像 D.自证预言 10.以下对侵犯行为的界定中不正确的是() A.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 B.是一种为获得利益而做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如职业杀手的杀人行为 C.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 D.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 11.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这种现象称为() A.侵犯行为 B.兴奋转移 C.去个体化 D.个体化 12.根据社会进化论的观点,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社会责任规范 B.相互性规范 C.社会公平规范 D.社会利益规范 13.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因素包括预先警告

自考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自考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1) 1、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变化。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3、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讲演稿等。 8、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 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该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12、角色期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相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一定的期望,称之为角色期望。 13、角色冲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容易满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往往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这种由角色引起的冲突叫角色冲突。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4年10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24分) 1.对现存资料加以分析、整理的一种研究技术叫( B )。 A.调查研究 B.档案研究 C.自然研究 D.现场研究 档案研究就是对现存材料加以分析、整理的一种研究技术。40 2.根据詹尼斯和费希巴赫的研究,恐惧程度与态度的改变呈( B )关系。 A.U型 B.倒U型 C.W型 D.M型 要利用害怕这种消极情感来转变态度,第一,必须引起沟通对象一定程度的害怕(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呈倒U型关系,中等恐惧程度最容易使态度产生改变);第二,必须向沟通对象指出恰当的应付方法或解决方法。78 3.认知失调程度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 A )。 A.成反比例 B.成正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关 影响认知失调程度/影响失调程度有以下几个因素:1、失调程度随着认知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加大而增加;2、失调程度随着有差异性认知数目的增加而增加;3、失调程度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例;4、为了估计上述因素造成的失调程度,还必须考虑各个认知的重要性。失调程度可以由下列公式来表述:失调程度=不一致的认知数*重要性/协调的 认知数*重要性。90 4.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决定复杂纷繁的问题或任 务。这是归因中的( C )。 A.行为中心偏见 B.自我中心偏见 C.显著性偏见 D.观察者偏见 显著性偏差(显著性偏见):有人指出,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复杂纷繁的问题或任务。119 5.“侵犯行为总挫折的结果”;“挫折总会导致某种侵犯性”这种理论观点是由( D )提出 来的。 A.劳伦茨 B.班杜拉 C.弗洛伊德 D.多拉德 挫折——侵犯性理论是多拉德等一批心理学家在1939年提出来的。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侵犯行为总是挫折的结果”;“挫折总会导致某种侵犯性”。197 6.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只要是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就是( B )。 A.利他行为 B.助人行为 浙02047#社会心理学(二)试题第1 页共3 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串讲资料第七章

自考“社会心理学”串讲资料第七章 第7章人际关系 第1节人际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这种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 需要的满足与否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社会测量法的重要特点:①社会测量法涉及社会性变量; ②社会测量法容易引起被测人的较强的兴趣与动机;③测量结果的应用性强,特别适合于团体研究。 社会测量法只是测量团体人际关系的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在些基础上还提出了参照测量法和分层测量法。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指数分析。 社会测量指数分析公式: 个人社会测量指数=∑j列中被选数目/(n-1)(∑:被选数目之和,n:团体成员人数)。 团体社会测量指数=相互选择数目之和/所有可能的相互选择总数(可作团体内聚力指标)

例:团体10人,互选共15,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为:0.3 (互选之和:C2 10=10x9/2=45) 第2节人际吸引 吸引: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原因:(1)人类具有亲和倾向。魏斯提出了亲和对人的六种价值:①依附②社会整合③价值的保证④可靠的同盟感⑤得到指导⑥教育他人的机会。(2)为了克服寂寞。 寂寞: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它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魏斯以个人所缺乏的特殊社会关系为基础把寂寞分为两类: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寂寞常和焦虑联系在一起。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强化原则: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2)联结原则: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3)社会交换原则: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对

自考--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doc

社会心理学 1首因效应: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往往根据最先接受到的某些信息形成印象。这种最先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影响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在某些时候,人们最后所接受的信息也能左右其形成的印象,这种最后接受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3中心品质:那些与刺激物的其他若干特征联系密切、对印象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品质称为中心品质。 4、刻板印象:就是类别化的产物,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5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 6印象管理: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就是~。 7登门槛效应: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又称为得寸进尺效应。 8门面效应: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的多,这种现象称为~。 9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0、睡眠者效应:由于信息源的低可信性的影响使人们不能恰当地估算信息内容,从而形成否定性的态度;随后由于这种影响的消失又能对信息作出正确的估计,使否定的态度变得肯定。这个反效果被称作~。 1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指外在压力试图破坏相恋两人的爱情关系,反而使两个人爱的更深的现象。 12、武器效应: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称作~

13、去个性化: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14、社会助长:也称为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15、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16、冒险转移: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 17、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18、依从:使指人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别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19、过渡理由效应: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20积极性偏差: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钟特别宽大的倾向,)这就是积极性偏差,也称“宽大效应”。 21表征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的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22获得性启发,人们根据某种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的程度来进行判断方法。那些很容易就能回忆起来的信息被认为比那些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更平常,就是~。23调整性启发: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地调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就是~ 24社会干扰: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作社会干扰或社会干扰作用。 25社会惰化:也被称坐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制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二、填空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