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输练习题附答案

公输练习题附答案

公输练习题附答案
公输练习题附答案

《公输》巩固练习

3、翻译句子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4、填空

(1)墨子,______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是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同情劳动人民,主张“_______________”;反对统治阶级发动战争,主张“____________”。本文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具体反映了墨子反对侵略、扶助幼小的思想,表现了他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2)“子墨子起,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中动词“闻、起、行、至”反映了墨子_________的心态和____________的精神。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一段墨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说理更具气势,语言斩钉截铁,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公输盘“_____________”的虚伪。

一、填空

3.《公输》一文通过________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

三、翻译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3、吾义固不杀人。

4、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5、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6、杀所不足而争有余

四、课文理解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1)墨子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推论,使公输盘折服的?(请从文中摘录出有关的字词回答)

(2)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点?请写出两点。

3.墨子见公输盘是因为

4、墨子要求公输盘帮助自己杀人是为了引出公输盘的“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这句话在随后墨子说理时两次被用到,请写出这两处句子

5、公输盘最终“服”是因为墨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个方面说服了他。

墨子善于运用_________与_________相结合的句式,产生雄辩的力量,造成强大的声势。第1段连设三喻:“有人”“舍其……而窃之”,行为怪诞荒谬,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中运用了的方法,“请君入瓮”,让楚王钻入设好的圈套中,用高超的论辩艺术折服楚王。

9. 墨子劝说楚王,楚王先后两次都说了“善哉”这样一句话。仔细揣摩、认真分析楚王两次说此话时的心态和语气。

10. 墨子能在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中取胜,关键是什么?这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1. 墨子从人臣应具有的品德、、、等角度,历数公输盘的不是,善于运用与相结合的句式,产生雄辩的力量,造成强大的声势。

12.墨子用激将法让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此句与下文中这一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公输盘陷入之中,最终折服,放弃的错误行为。

公输练习答案答案:

3、翻译句子

楚国在土地方面是有多余的,而在民众方面是缺少的,杀死缺少的民众而去争夺多余的土地,这不能算是明智。

4、填空

(1)墨子,_战国_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是_墨家_学派的创始人。他同情劳动人民,主张“___兼爱__”;反对统治阶级发动战争,主张“___非攻__”。本文叙述了__墨子劝阻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而攻宋_的故事,具体反映了墨子反对侵略、扶助幼小的思想,表现了他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2)“子墨子起,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中动词“闻、起、行、至”反映了墨子_焦急_的心态和__不辞辛劳_的精神。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一段墨子运用了_排比、反复_的修辞手法,使说理更具气势,语言斩钉截铁,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公输盘“_吾义固不杀人_”的虚伪。

答案:

一、填空

3.对话

三、翻译句子

先生有什么教导吗?

北方有个侮辱我的人,希望借助您把他杀了。

我崇尚仁义从来不杀人。

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这种器械,造好后,要用(它)攻打宋国。

力争而得不到结果,不能算是坚强。

杀伤自己所缺的百姓而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算明智。

四、课文理解

1.墨子会见公输盘,劝他止楚攻宋。

2.(1)智、仁、忠、强、知类;(2)反对不义战争、能吃苦耐劳、坚守正义、善于说理、机智等。

3、听说公输盘为楚国造好了云梯要攻打宋国,他要阻止这场战争。

4、吾义固不杀人;(1)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5、智、仁、忠、强、知类;

6、排比、反复

7.引出王的回答:必为有窃疾矣。

8.比喻说理(类比)

9.前一“善哉”,紧紧是夸墨子化说得好,相当于“你说得不错啊”,但并没有心悦诚服;后一“善哉”,是真正被说服后的赞叹。

10. 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11.智仁忠强排比反复

12.义不杀少而杀众自相矛盾帮楚攻宋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17《公输》练习题(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17公输 一、作家作品 《公输》作者墨子,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原有71篇,现存53篇。宣传“非攻”“兼爱”等主张。与儒家并称“显学”。 二、整体感知 1本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热心救世,身体力行的奔走于诸侯国之间的情景。表现了墨子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的道理。本文是一篇以记言为主,趣味盎然的散文,它生动的对话、鲜明的人物形象均给后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2人物语言的机智美 本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能从中看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能显示他的机智美。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大国虚荣心,又觉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断绝楚国的攻宋企图的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机智勇敢、镇定自若的特点。 3《公输》故事情节中的两个“三” (1)三场交锋,惊心动魄。 第一场交锋,墨子劝阻公输盘。墨子假说有人欺负他,请求公输盘帮他杀人,并用金钱来诱使和刺激他,诱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墨子紧紧抓住这句话据理力争,连用五个“不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攻宋的不义,通过有理有力的论说,迫使公输盘不得不“服”。

【推荐】公输点击答案-word范文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公输点击答案 篇一:《公输》练习题及答案 《公输》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试题集锦 (一)(201X 成都市)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借子杀之愿:希望. B. 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 C .吾义固不杀人固:坚决. D. 然胡不已乎已:停止.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将以攻宋 B.子墨子闻之.. 扶苏以数谏故辍耕之垄上..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知而不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 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 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 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二)、阅读课文第1到12段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公输盘不说:②请说之:.. ③知而不争:④不可谓知类:... 8.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1分)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9.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夫子何命焉为? 10.(1)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3分) (2)子墨子诱使公输盘说出“”之后,从“智”、、“忠”、、“知类”五 个方面,劝阻公输盘攻宋,体现了他的的思想。 (3)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分) ①与鲁班有关的成语:②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11.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 哪里?(2分) (四)、(201X年丽水)阅读《公输》中的语段,完成1-6题。(20分)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 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题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题 第五单元 一、积累·运用 6.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释义。(8分) ①公输盘诎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 之 7.文学常识填空、默写。(20分) ①墨子是时期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孟子》是家经典之一,孟子,名,战国时期邹人。 ③庄周,时宋国人,是家哲学的代表人物。 ④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惠子相梁》一文中腐鼠比喻什 么? ; 这篇短文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感 情? 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观点体现了孟子的“_________”思想。 8.读下面的文字,从中归纳出一个论点。(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阅读 (一)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曰。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子墨子曰:”荆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9.指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才美不外见于是见公输盘B.以牒为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C.子墨子九距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楚王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6分) ①杀所不足而争有余,不可谓智。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1.选文第一节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4分)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库(思考习题及参考答案)

This world not accidentally, only has the necessity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库(思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试题类型及分值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 (计10 分,每题1分) 二、填空题 (计30 分,每空1分) 三、名词解释题 (计10分,每题2分) 四、简答题 (计30分,每题6分) 五、论述题 (计20分,每题10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准公共物品:是指部分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 2.准公共事务:是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部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 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 3.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B 二、填空选择 1. 公共事业管理最突出的特征是公共性或公益性。(选)* 三、简要说明 1.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答: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在内容和管理主体等方面有交叉,原因是前者是从管理对象和范围进行学科建构的,而后者则是从管理主体入手形成学科的;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在管理主体、目标和对象上有本质的不同,因而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 2.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答:1跨学科和专业化的统一;2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统一;3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4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3. 公共事业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公共事业管理有自己确定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学科体系。公共事业管理通常的研究方法是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验法。 4.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什么意义?A1 答:当前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开展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和学习,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并极大地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主体 一.名词解释 1.组织:是特定的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按照特定的原则通过组织设计,使得相关资源有 机组合,并以特定结构运行的结合体。 2.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独立、公正为原则, 并凭借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A1 3.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

公输练习题附答案

《公输》巩固练习 3、翻译句子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4、填空 (1)墨子,______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是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同情劳动人民,主张“_______________”;反对统治阶级发动战争,主张“____________”。本文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具体反映了墨子反对侵略、扶助幼小的思想,表现了他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2)“子墨子起,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中动词“闻、起、行、至”反映了墨子_________的心态和____________的精神。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一段墨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说理更具气势,语言斩钉截铁,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公输盘“_____________”的虚伪。 一、填空 3.《公输》一文通过________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 三、翻译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3、吾义固不杀人。 4、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5、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6、杀所不足而争有余 四、课文理解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1)墨子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推论,使公输盘折服的?(请从文中摘录出有关的字词回答) (2)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点?请写出两点。 3.墨子见公输盘是因为 4、墨子要求公输盘帮助自己杀人是为了引出公输盘的“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这句话在随后墨子说理时两次被用到,请写出这两处句子 5、公输盘最终“服”是因为墨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个方面说服了他。 墨子善于运用_________与_________相结合的句式,产生雄辩的力量,造成强大的声势。第1段连设三喻:“有人”“舍其……而窃之”,行为怪诞荒谬,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中运用了的方法,“请君入瓮”,让楚王钻入设好的圈套中,用高超的论辩艺术折服楚王。 9. 墨子劝说楚王,楚王先后两次都说了“善哉”这样一句话。仔细揣摩、认真分析楚王两次说此话时的心态和语气。 10. 墨子能在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中取胜,关键是什么?这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1. 墨子从人臣应具有的品德、、、等角度,历数公输盘的不是,善于运用与相结合的句式,产生雄辩的力量,造成强大的声势。 12.墨子用激将法让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此句与下文中这一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公输盘陷入之中,最终折服,放弃的错误行为。

九下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九下文言文阅读练习 孙鹏 (一)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说:公输盘不说秦王不说 B.有:北方有侮臣者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东坡现右足 D.子:愿借子杀之天子之怒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起.于鲁 ②吾义.固不杀人 ③不可谓仁. ④胡不见.我于王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子何命焉为? ②宋何罪之有? ③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4.“行十日十夜”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5.墨子诱使公输盘说出哪句话?又用哪句话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还击?

6.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7.结合人物形象分析一下该如何处理下面的朗读。 ①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②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8.这几段文字最主要的描写方式是什么? 9.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大意。 1. A 2. ①出发,动身②善良坚持道义③对人亲善,友爱④引见 3.①先生(有)什么见教呢?②宋国有什么罪过呢?③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4. 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5. 墨子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然后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最后用“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还击。 6. 排比墨子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 7. ①此时的公输盘有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②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要读出他心里发虚,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8.对话描写9.墨子巧言说服公输盘,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公输》过关练习

《公输》过关练习 一、填空 1.《公输》选自《________》。墨子名________,相传为________时期______国人,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_____ ”、“________”,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2.《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______ ____记述墨子__________的辑录。3.《公输》一文通过___ _____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 4.填空 (1)墨子同情劳动人民,主张“_______________”;反对统治阶级发动战争,主张“____________”。本文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具体反映了墨子反对侵略、扶助幼小的思想,表现了他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2)“子墨子起,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中动词“闻、起、行、至”反映了墨子_________的心态和____________的精神。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一段墨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说理更具气势,语言斩钉截铁,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公输盘“_____________”的虚伪。 5.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 以dié()为械()荆.( )国 mí()鹿公输盘.()郢.() 见.()我于王墨di()禽滑.()厘守yù( ) 敝yú()短褐.() 二、解释词语: 1、解释下列加点词 夫子何命.焉为:起.于鲁________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 ..杀之:公输盘不说.________ 吾义.固不杀人:请.说之________ 子墨子起,再.拜:吾义固.不杀人________ 不可谓知类 ..:再.拜_________ 此为何 ..若人____ ____ 以牒.为械________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________ 虽然 ..,公输班为我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子墨子解带为.城: (2)说公输盘不说.: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3)见胡不见.我于王?:子墨子见.王: (4)所以吾知所以 ..兴隆也: ..距子矣:此先汉所以 此臣所以 ..报先帝而忠陛下: 3、选择题: (1)选出下列句中的“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B、公输盘之攻械尽 C、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D、公输子之意 (2)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虽.杀臣,不能绝也 (3)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6《公输》测试题 新人教版

16.《公输》同步测试 (一) 阅读下面选自《公输》中的文段,完成文后1—4题。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2.①子墨子九.距之。九:______________ 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______________ ③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______________ 2.下面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才美不外见.以.牒为械 A. B. 于是见.公输盘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子墨子九距之.楚王问其故. C. D.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彼竭我盈,故.克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①吾知所以距子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代激战之结果,用________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用原文回答) (二) 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1-4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

java程序设计试题库

《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练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1章Java程序设计概述 1、1单项选择题 1.编译Java Application源文件将产生相应得字节码文件,扩展名就是什么 A、、java ???? B、、class ?C、、html??? D、、exe 解答:B 2.Java语言具有许多优点与特点,下列选项中,哪个反映了Java中“一次编 译,随处运行”得特点. ?A、简单性????B、平台无关性 C、面向对象性???? D、安全性 解答:B 3.Java语言具有许多优点与特点,下列选项中,哪个反映了Java中并行机制得 特点。 ?A、多线程???B、平台无关性 C、面向对象性??? D、安全性 解答:A 4。在Java语言中,下列哪些语句关于内存回收得说明就是正确得? ?A.程序员必须创建一个线程来释放内存; B.内存回收程序负责释放无用内存; C.内存回收程序允许程序员直接释放内存; D.内存回收程序可以在指定得时间释放内存对象 解答:B 5.一个Java源文件中最多只能有多少个public类。 ?A、1个?B、2个

C、3个? D、任意多个 解答:A 6。下面哪一个不就是Java语言所具有得特点。 A、没有全局变量,在类得定义外部没有任何得变量定义; ?B、不直接支持指针操作,而使用更安全得引用类型; C、支持子类对父类得多继承; D、具有自动垃圾收集功能; 解答:C 7。下面哪一个不就是Java开发工具包JDK得组成部分. ?A、Java得编译器; B、Java得解释器;? ?C、Java得API继承类库; ?D、Eclipse开发工具; 解答:C 8。JDK提供得编译器就是()。 ?A、java、exe???B、javac、exe C、javap、exe??? D、javaw、exe 解答:B 9。作为Java应用程序入口得main方法,其声明格式可以就是() A、public voidmain(String[]args) B、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public int main(String []args) 解答:B 10.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 ) A、JAVA程序得main方法必须写在类里面 B、JAVA程序中可以有多个main方法 C、JAVA程序中类名必须与文件名一样 D、JAVA程序得main方法中如果只有一条语句,可以不用{}(大括号)括起来 11。下列哪些语句关于Java内存回收得说明就是正确得? ( B) A、程序员必须创建一个线程来释放内存

公输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公输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公输 巩固强化 1.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输盘(pán) 敝舆(yú) 鲋鱼(fù) B.至于郢(chén) 墨翟(dí) 短褐(hè) C. 禽滑厘(gǔ) 犀兕(xīsì) 木牒(dié) D.胡不见我(jiàn) 梓楩(biàn) 善哉(zāi) 2.下列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子墨子闻之(子,夫子,即先生) 愿借子杀之(子,您) B.公输盘不说(说,说话) 请说之(说,解释,陈说) C.胡不见我于王(见,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见,召见) D.不可谓知类(类,类推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种类) 3.下列加黑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知而不争。 B.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C.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之意。 D.子墨于解带为械。 以牒为城。 4.下列句子加黑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B.子墨子九距之。 C.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D.公输盘诎。 5.指出下列句中“请”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B.臣是以无请也。 C.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D.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6.下列句子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破) B.然,胡不已乎?(虽然) C.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 D.吾知所以距子矣。(用什么) 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胡不见我于王? 译文: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B.胡不已乎? 译文:为什么不停下来呢? C.必为有窃疾矣。 译文:一定有爱偷窃的病症。 D.夫子何命焉为? 译文:大丈夫的儿子为什么命令我呢? 8.对下面几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接待墨子,说的话很客气,但实际是询问他来访的目的。 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断然拒绝了墨子的规劝,并把攻打宋国的责任推给了楚王。 C.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楚王肯定了墨子的意见,但又表明是因为公输盘造了云梯,攻打宋国实在是迫不得已。 D.“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墨于义正词严地警告楚王和公输盘,宋人严阵以待,将消灭来犯之敌。 9.辨析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将其词义写在句后的括号内。 A. B. C. D. 10.用原文填空。 (1)墨子见到楚王,也没有直截了当地提及“_________”之事。他先对楚王说 “______________”,自己有“_______________”,却去偷邻居的“__________”;自已有“___________”,却去偷邻居的“_____________”;自己有“____________”,却去偷邻居的“____________”。他故意问楚王“______________”,楚王不知其用意,脱口回答:“______________。”这正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紧接过楚王的话头,将楚、宋两国的土地物产进行了鲜明的比较,并且同前面所说的那个患“________________”的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这就使楚王也和公输盘一样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从而理屈辞穷,不得不承认错误。 (2)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精彩的。 “______________”说明这场模拟攻守战的激烈。但结果是墨子胜利了。“_____________”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_____________”则说明墨子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公输盘并不死心,反而想加害墨子。两个“______________”说明此时两人心照不宜,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 最后墨子揭穿了公输盘的阴谋,并宣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使楚国侵略宋国的企图完全破产了。 11.翻译下列句子。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此与同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六顶思考帽题库(参考标准答案)

六顶思考帽题库 《六顶思考帽》试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 六顶思考帽法中,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思考方式,其中黑色的帽子代表 (A ) A. 小心与谨慎 B. 乐观与肯定 C. 创新与改变 D. 情感与感觉 2. 六顶思考帽是处理团队成员之间分歧和误解的重要方法,其中红色的帽子代表 (D ) A. 整体与控制 B. 乐观与肯定 C. 创新与改变 D. 情感与感觉 3. 六顶思考帽的方法将人的思考方式分成了六种不同类型,其中绿色的帽子代表(C ) A. 阳光和价值 B. 乐观和肯定 C. 创新和改变 D. 情感和感觉 4. 叶老师运用六顶思考帽进行情绪教学,老师提问:在别人生气时,如何巧妙化解人际之间的困境?上述提问的思考特征为何?(D ) A. 蓝色思考帽:组织思考过程 B. 黄色思考帽:乐观、积极的思考 C. 黑色思考帽:反证、合理和真实的认定 D. 绿色思考帽:创意的想法 5. 下列有关六顶思想帽的配对哪一个是错的?(A ) A. 主观—白帽 B. 收敛—蓝帽 C. 乐观—黄帽 D. 发散—绿帽 6. 一个典型的六顶思考帽法在实际应用的正确顺序是(C )。○1评估建议的优缺点;○2陈述问题事实,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3总结陈述,得出方案;4对各项选择方案进行直觉判断。○ A. ○4○1○2○3 B. ○4○3○1○2 C. ○2○1○4○3 D. ○2○4○1○3 7. 六顶思考帽方法中,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思考方式,其中,中立与客观是(B )的帽子代表的思考方式。 A. 蓝色 B. 白色 C. 黄色 D. 绿色 8. 柴经理喜欢用六顶思考帽法来讨论问题。在这种思考法中,蓝色的帽子代表 (A ) A. 整体与控制 B. 乐观与肯定 C. 创新与改变 D. 情感与感觉 9. 以下关于六顶思考帽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 其创始人是波诺博士 B. 六顶思考帽法是一种平行思维方法 C. 六顶思考帽法中思考帽代表的是思维角色 D. 六顶思考帽法中思考帽代表的是扮演者本人 10. 以下哪项不属于红帽思维:(D ) A. 我觉得小张是这项工作的最佳人选 B.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解释太复杂了 C. 我认为提高汽油价格并不能使人们更小心地驾驶车辆

公输练习题及答案

公输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公输盘( ) 至于郢( ) 敝舆( ) 鲋鱼( ) 守圉之器( ) 禽滑厘( ) 短褐( ) 犀兕( ) 麋鹿( ) 楩楠( ) 2、把下面的反问句翻译成现代文。 (1)宋何罪之有? (2)夫子何命焉为? (3)胡不见我于王? (4)然胡不已乎? (5)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6)虽杀臣,不能绝也。 (7) 吾知所以距子矣: (8) 此为何若人? (9)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0)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11)杀所不足而争有余。 3、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子墨子九距之。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__________ (3)公输盘诎。____________ (4)公输盘不说。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①《公输》选自《________》。墨子名________,相传为________时期______国人,是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________”,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②《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__________记述墨子__________的辑录。 ③这场模拟攻守战,结果是墨子胜利了。“________”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 5、解释加粗的重点字。 (1)起于鲁________ (2)请说之________ (3)邻有敝舆而欲窃之________ (4)邻有短褐而欲窃之________ (5)胡不已乎________ (6)胡不见我于王________ (7)虽然________ (8)以牒为械________

试题题库-—材料力学思考题

第1章绪论 一、选择题 1、关于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的适用范围,有下列四种说法: (A)适用于等截面直杆; (B)适用于直杆承受基本变形; (C)适用于不论基本变形还是组合变形,但限于直杆的横截面; (D)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正确答案是。 2、关于下列结论的正确性: (1)同一截面上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必相互垂直。 (2)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σ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3)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剪应力必相互平行。 现有四种答案: (A)(1)对;(B)(1)、(2)对;(C)(1)、(3)对;(D)(2)、(3)对。 正确答案是。 3、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 (A)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 (B)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 (C)若物体无变形,则必定物体内各点均无位移; (D)若物体产生变形,则必定物体内各点均有位移。 正确答案是。 4、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下列量中的某一种量在各方向都相同: (A)应力;(B)材料的弹性常数;(C)应变;(D)位移。 正确答案是。 5、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下列量中的某个量在各点处都相同: (A)应力;(B)应变;(C)材料的弹性常数;(D)位移。 正确答案是。 6、关于下列结论: (1)应变分为线应变ε和切应变γ;

(2)应变为无量纲量; (3)若物体的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 (4)若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位移。 现有四种答案: (A )(1)、(2)对; (B )(3)、(4)对; (C )(1)、(2)、(3)对; (D )全对。 正确答案是 。 7、单元体受力后,变形如图虚线所示,则切应变γ为 (A ) α; (B ) 2α; (C ) /22πα-; (D ) /22πα+。 正确答案是 。 二、填空题 1、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 , 和 。 2、构件的承载能力包括 , 和 三个方面。 3、图示结构中,杆1发生 变形,杆2发生 变形,杆3发 生 变形。 4、图示为构件内A 点处取出的单元体,构件受力后单元体的位置为虚线所示,则称 d u/d x 为 ,d d v y 为 , )(21αα+为 。 τ τ ’

文言文虚词专项练习题1

文言文虚词专项练习题 1、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卜者知其.指意稍稍宾客其.父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吴广以为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足肤皲裂而.不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当余之.从师也辍耕之.垄上 C、以.衾拥覆屠惧,投以.骨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其.如土石何 3、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君之力扶苏以.数谏故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 4、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B、或.异二者之为(也许) C、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或者)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说) 5、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竟然) B、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才)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D、乃.重修岳阳楼(就) 6、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吴广以为然.(正确)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的样子) C、然.志犹未已(但是) D、杂然.相许(……地) 7、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B、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做) C、项为.之强(因为) D、夫子何命焉为.(语气词)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卷石底以.出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9、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 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的) D、乃.下令。(乃:于是,就)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卷 一、阅读与欣赏: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星星变奏曲 江河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一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1、这首诗写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说说诗人在这节诗中分三个层次写出了哪三个理想世界。 2、仔细揣摩这节诗,说说诗中“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白丁香”等意象具有什么共同之处。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句中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结合你的体验说说你的感受。 4、你最喜欢这节诗中的哪一句?简述你的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5个小题,共12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2分) A.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①将以.攻宋②以.残年余力 C.①子墨子闻之.②前人之.述备也 D.①子墨子起,再.拜②一鼓作气,再.而衰 6.翻译下列文句。(2分) (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译:——————————————————————————————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译:。7.公输盘就是鲁班,他与墨子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请写出一个与之有关的成语。(2分) (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8.请结合文章的有关语句,对墨子这个人物做简要的介绍,使人们能够了解他。(3分) 9、关注和平已成为世界潮流。联系现实,请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

高效液相色谱思考题试卷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习题和参考答案 思考题与练习题 1.高效液相色谱是如何实现高效、快速、灵敏的? 解: 气相色谱理论和技术上的成就为液相色谱的发展创造条件,从它的高效、高速和高灵敏度得到启发,采用5-10μm微粒固定相以提高柱效,采用高压泵加快液体流动相的流速;设计高灵敏度、死体积小的紫外、荧光等检测器,提高检测灵敏度,克服经典液相色谱的缺点,从而达到高效、快速、灵敏。 2.简述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减少谱带扩,提高柱效? 解: 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为涡流扩散、流动相传质、停留流动相传质及柱外效应。 在液相色谱中要减少谱带扩,提高柱效,要减少填料颗粒直径,减小填料孔穴深度,提高装填的均匀性,采用低黏度溶剂作流动相,流速尽可能低,同时要尽可能采用死体积较小的进样器、检测器、接头和传输管线等。 3.色谱柱A柱长为15cm,载体粒度为5μm。另一B柱长为30cm,载体粒度为10μm。两 柱的柱效相等吗? 解: ∵l=L/dp ∴lA=15/0.0005=30000 lB= 30/0.0010=30000 A柱的折合柱长为30000,B柱的折合柱长也为30000,表明组分在两根柱从柱入口到出口都经过30000个载体颗粒,两柱的柱效相等。 4.流动相为什么要脱气?常用的脱气方法有拿几种? 解: 流动相中溶解气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害处

(1)气泡进入检测器,引起光吸收或电信号的变化,基线突然跳动,干扰检测; (2)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进入色谱柱时,可能与流动相或固定相发生化学反应; (3)溶解气体还会引起某些样品的氧化降解,对分离和分析结果带来误差。因此,使用前必须进行脱气处理。 常用的脱气法有以下几种: (1)加热脱气法; (2)抽吸脱气法 (3)吹氦脱气法; (4)超声波振荡脱气法。 5.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A. 分子筛 B. 硅胶 C. 氧化铝 D. 活性炭 解: B硅胶 要形成化学键合固定相,所用的基质材料应有某种化学反应活性,在四种固体固定相中只有硅胶含有硅醇基,是能进行键合的活性官能团。 6.在150×Φ2mm硅胶柱流动相为己烷/甲醇(150:2),紫外检测器色谱条件下分离丙烯 酰胺,判断以下组分的出峰次序,为什么? A. B. 解: 在给定的色谱条件下,组分B先出峰,组分A后出峰。以硅胶为固定相,己烷/甲醇(150:2)为流动相,该体系为正相色谱,样品的极性A>B,在正相色谱体系极性小的组分先出峰,极性大的组分后出峰,所以出峰次序为B先出,A后出。 7.在硅胶柱上,用甲苯为流动相,某组分的保留时间为30min,如果改用四氯化碳或乙醚 为流动相,试指出选用哪中溶剂能减少该组分的保留时间?为什么? 解: 该体系为正向色谱体系。在该体系中流动相的极性增大保留值减少。流动相甲苯、四氯化碳及乙醚的溶剂强度参数分别是0.29、0.18、0.38,因此选用溶剂强度参数大于甲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毛概书后思考题及答案2017修订版

毛概书后思考题及答案2017修订版 : 篇一:毛概课后习题答案2015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

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