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输》练习题

《公输》练习题

《公输》练习题
《公输》练习题

《公输》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将以.攻宋

2、子墨子起.

3、再拜

..

4、不可谓知类

.. 5、然.胡不已

乎6、胡.不见.我于王

7、愿借子.杀之 8、知而不

争.9、争而不得.

10、吾知所以

..距子矣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12、方.五千里 13、舍其文轩

..14、吾义.固不杀人

15、夫子

.. 16、请.献十金 17、..何命焉为

不可谓仁.

18、宋无长木

.. 19、虽.杀臣,不能绝.

二、掌握通假字

1、公输盘不说.

2、子墨子九距.之

3、子墨子守圉.有余

4、公输盘诎.

三、一词多义练习

⑴①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起:

②子墨子起,再拜起:

⑵①子墨子闻之,起于齐子:

②愿借子杀之子:

⑶①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见:

②胡不见我于王见:

③于是见公输盘见:

⑷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为:

②子墨子解带为城为:

③此为何若人为:

④夫子何命焉为为:

⑸①胡不已乎已:

②吾既已言之王矣已:

⑹①舍其文轩文:

②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文:

⑺①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争:

②知而不争争:

⑻①公输盘不说说:

②请说之说:

⑼①宋何罪之有之:

②宋之地,方五百里之: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之:

④请说之之:

⑤邻有糠糟而欲窃之之:

⑥愿借子杀之之:

⑽①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而:

②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而

四、阅读由人物对话组成的文章,必须认真揣摩语气、语意,做到理解到位、朗读到位,这样才有助于理解人物的语气神态、心理变化、人物性格和文章内容。揣摩下列各句的语气、语意,并加以明确。

1、公输盘曰:“夫子何命而为?”(疑问语气,有恭敬请教之意。)

2、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祈使语气,有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3、子墨子曰:“请献十金。”(祈使语气,有进一步激恼对方之意。)

4、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陈述语气,有羞恼、义正辞严之意。)

5、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疑问语气,有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6、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陈述语气,既有断然拒绝,又有狡猾推托之意。)

7、公输盘曰:“诺。”(陈述语气,有无可奈何之意。)

五、翻译下列句子,力争做到严格按字面意思写译文。

1、夫子何命焉为?

2、宋何罪之有?

3、此为何若人?

4、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5、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6、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7、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8、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9、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六、阅读全文后回答问题:

1、选文第一段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文中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2、墨子见到公输盘,就提出“愿借子杀之“,而且进一步说“请献十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3、墨子将公输置于理亏境地的一个句子是什么?最能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极具欺骗性的一个句子是什么?

4、“公输盘服”,一个“服”字,表明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试简析文中墨子的论说技巧。

答: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接着指出攻无罪之宋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之举,重重否定,极有气势,批判强劲有力,使公输盘陷于自相矛盾的困境,无从辩驳。

5、墨子讲邻居偷东西目的是什么?

答: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墨子随即用颇有夸张意味的三个对比,即言楚国的物产丰富和宋国的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结论,使楚王陷入到自己所否定的圈子里,只能说“善哉。”

6、概括墨子劝阻楚王攻宋的三个步骤。

答:①是使公输班理屈词穷。②是使楚王理屈词穷。③模拟攻宋,说明楚攻宋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放弃攻宋。

答: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善于将道义与实力结合,并运用了类比、对比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劝说技巧。

8、墨子阻止楚攻宋,仅仅靠自己的辩论才能吗?为什么?

答:墨子不仅从道义上战胜公输班和楚王,还从战术上让公输班屈服,但最关键的是墨子已经让自己的弟子做好了保卫国家的准备,有足够的实力做后盾。不仅依靠辩才上取胜,还用智慧战胜公输班,用勇敢无畏震慑楚王。

墨子:机智勇敢,爱国,不畏劳苦,兼爱,非攻,从容镇定,能言善辨,足智多谋。

、本文主要通过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墨子连用三个对比,将楚宋两国的物产作了比较,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正如楚王自己所说“”。

B、文中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

用、交代激战之结果,

用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用原文回答)

C、文中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D、墨子为了说服楚惠王,用___、___、___设喻,既_____,又____,把楚国的地大物博与宋国的_____相对照,并一一与窃疾患者相____,从而得出____的结论。

11、通过外交手段避免战争的爆发的事例很多,请你略举一例。

12、从本文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最少说两点)。

13、本文与战争话题有关,联系现实,请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词。

6、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人物有关的成语。

(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看法。(P42-P43) (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密度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

第3节测量密度 一、选择题 1.为了测出小石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②将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测出其体积 ③将小石块用细线系住缓慢放入量筒中,测量出此时水的体积 ④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 ⑤测出量筒中水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石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①②③④⑥ B. ②⑤①③④⑥ C. ②③④①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2.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3.北方的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A. 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B.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C.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 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 ρA>ρB>ρC,且ρA>ρ水 B. ρA>ρB>ρC,且ρC>ρ水 C. ρA<ρB<ρC,且ρA<ρ水 D. ρA<ρB<ρC,且ρCρ水 5.小雷的爸爸买回一只人参后,把它泡在密度为0.9×103 kg/m3的白酒中,人参在酒瓶中排开了9g的白酒,若把这只人参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不考虑人参与酒、水之间的渗透,则溢出水的质量为( ) A. 8g B. 12.5g C. 10g D. 6.4g 6.如图所示,把一个重10N的物体用细线悬挂后让其浸人水中,当把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为F1=8N,如图甲所示,当把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吋,细线对物体的拉为F2,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1:F2=2:1 B. 物体的体枳为2×10﹣1m3 C. 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3 D. 因为水的质量没变,所以两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一课一练】2019年秋部编本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同步课时练习题

2019年秋部编本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同步课时练习题 (适用2019秋全国新教材) 一、把错误的读音划去。 称(ch ei ch m g)赞商量(li dig li mg)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 2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 三、下面对“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秦王喜欢和氏璧。 B、秦王不怕失信于天下。 C、蔺相如又机智又勇敢,秦王很怕他。 四、把下面句子先改成反问句,再改成陈述句。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反问句: 陈述句: 五、填空。 课文中的“将”指的是______________ ,“相”指的是 ___________ ,“和”在这里是的意思。全文的叙述顺序是由和到不和再到和。将相不和是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将相又和好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 。

六、想象写话。廉颇来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话?

廉颇会说 蔺相如会说 七、比一比,再组词 A. 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B. 诸位请想一想,廉颇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C.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是 ________ ___________ 三个小故事 十、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1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 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 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1)这两句话是对蔺相如的 _________ 描写和 ___________ 描写,其中描写蔺相如 动作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 ,体现了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品质 (2)请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参考答案】 若( ) 宫( ) .巨 诺( ) 官( ) 臣 [献( ) 炒( ) 仪 融( ) '抄( ) 议 ) ) ) ) 1这个故事发生在 __________ 时候,题目中的“将”指的是 __________ ,“相”指 2文中讲了 八、以下哪句话是反问句?(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检测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检测 高垚骏(安徽省宣州区新田中心初中) 一、选择题 1.(2014年青海中考题)某校组织学生体检,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数据是() A.体温37℃B.身高16m C.质量40kg D.1min 心跳75次 2.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3.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厘米()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 B.教室宽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为1.68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4.在通常情况下,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A.0.9s B.10s C.1min D.1h 5.我国对纳米技术的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长度为1.76×109nm 的物体可能是()

A.一个人的高度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7.用较厚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长度,如图1,正确的是() 图1 8.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是指人的脚跟到脚尖的距离的厘米数。白雪同学请林圆圆帮她买一双鞋,林圆圆使用了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刻度尺测出白雪的脚长23.0cm,则林圆圆应该买的鞋的号码是()A.22 B.22.5 C.23 D.23.5 9.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 A.夏天测得的数据大些B.一样大 C.冬天测得的数据大些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0.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

马原知识点整理复习过程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 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 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 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 科学。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3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 ①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人 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②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 验的科学总结。 ③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 作方法。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1 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②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站在 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③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 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人们认识和发展规律的 具体体现;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 ④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的极大丰富,人类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 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

(2021年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6《将相和》教案及一课一练含答案

将相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 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 三、教学难点: 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 2、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 2、介绍司马迁和《史记》。我国的古代文学名著浩如烟海,里面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 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叫司马迁,他写了一部杰出的著作《史记》,请同学们读读“资料袋”。 3、《史记》这部著作有五个部分,“列传”这一部分是记叙大臣和重要人物的。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解题(将是谁?相是谁?)针对课题质疑。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 3、理清脉络。 ①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写了几件事情?

(3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 ②借助这3个小标题,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结: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用拓展小标题的方法) ③这三个故事中,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 四、学习“完璧归赵”这个故事 1、从“璧”入手,介绍和氏璧,介绍时代背景。 2、引入1-3自然段,了解“完璧归赵”的起因。 引:满朝的文武大臣和赵王商议了这么久,决定了没有?(没有) 作者的表现手法真高明啊!正当大家为难的时候,这种写法为谁的出场做了铺垫?(蔺相如)3、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呢?自学课文4—10自然段,抓住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等 细节描写的词句作批注。 4、同桌交流。 5、全班交流。 第八自然段 体会“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①从语言上体会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他的理直气壮?(撞碎、强逼)体会到什么? 指名读、评价、男生读、全班读 ②从动作上体会 观察这幅图上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抓住秦王、蔺相如的神态和动作) 此时此刻,蔺相如心里怎么想? 找出这段话中描写动作的词,体会到什么?(理直气壮、无所畏惧) 指名读、全班读、师生配合读 第九自然段 ①体会做法:蔺相如为什么没有走?(使者风范、无畏强暴) ②体会语言“大大方方”(心中坦荡、无谓) ③指名读、齐读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他才肯叫出来。(考虑周全、缓兵之计)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机智过人)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第三节吨的认识同步测试A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第三节吨的认识同步测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3题;共11分) 1. (2分) 4.05元=________元________分;12元9角=________元 900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7吨=________千克 2. (5分) (2019三上·宜昌期末) 在横线上填上“>”、“<”、“=”。 50×6________60×4 1吨________900千克6千米________5000米900÷6________800÷510小时________360分10分米________1米 3. (4分) 6千米=________米, 2000千克=________吨。 二、单选题 (共4题;共8分) 4. (2分) (2019三下·南山期末) 一节火车车厢可以装货()。 A . 60吨 B . 600千克 C . 6000克 D . 60千克 5. (2分)一个西瓜重约5()。 A . 克 B . 千克 C . 吨

6. (2分) (2019三上·商丘月考) 每袋面粉重50千克,()袋面粉重1吨。 A . 10 B . 20 C . 30 7. (2分) (2019三上·宜宾期中) 一堆小麦重500kg,()堆小麦重3吨. A . 4 B . 5 C . 6 三、应用题 (共2题;共10分) 8. (5分)有6个相同的箱子,每个重832千克,用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能一次运走吗? 9. (5分)水果店运来了一批水果,其中苹果有1030千克,香蕉有420千克,桃子有550千克。一共运来了多少千克水果?合多少吨?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和。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

《公输》阅读附答案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曰。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吾,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里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愿借子杀之() ②吾义固不杀人() 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④虽杀臣() 2.指出下列选项中划线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 A.才美不外见于是见公输盘 B.以牒为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C.子墨子九距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楚王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杀所不足而争有余,不可谓智。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③吾知子之所以距吾,吾不言。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6将相和(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6.将相和 一、读拼音,写字词。 1.他向我们xǔ nuò()一定会带礼物回来。 2.我们对fàn zuì()分子绝不姑息,一定要严惩。 3.他们liǎ()非常胆小,一到这个时候就露qiè(),真让人无奈。 4.当年,在天安门jǔ xíng()的开国dà diǎn(),非常壮观。 二、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大臣.(chén chénɡ)允诺.(nuò ruò) 抵御.(yù yǜ)上卿.(qīn qīnɡ) 胆怯.(qiè què)侮辱.(rú rǔ)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无( )之宝 ( )口不提完好无( ) 同( )于尽 怒目圆( ) 负( )请罪同心( )力怒发冲( ) (1)和氏璧是____________________,秦王想要得到它。 (2)只要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四、以下哪句话是反问句?() A.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B.诸位请想一想,廉颇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C.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换个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出下面的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的品质。 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 2.“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3.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 4.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 七、精彩回放。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________我们俩闹不和,________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2017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列宁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所以,我们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知识点讲解】 1.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 (1)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注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 (2)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人却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自然。 2.案例或记忆方法 美国某肉类食品公司的老板看到一篇报道——墨西哥发生了畜类瘟疫。于是,他断定如果墨西哥真的发生了瘟疫,必然会很快传到相邻的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州,政府必然会下令禁止这两个州的肉类食品外运。这位老板立即从上述两州购买牛肉和生猪,并火速运往美国东部。几天后,正如其所料,美国市场因肉类食品短缺而涨价,而这家肉类食品公司却因此获利9000万美元。所以,规律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案例中的这位老板就是自觉运用了价值规律中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筹帷幄,最终赚了个盆满钵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第二节千米的认识同步测试C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第二节千米的认识同步测试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7题;共13分) 1. (2分)王叔叔骑自行车去旅游,平均每天行148km,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王叔叔能不能从甲地到达乙地?________ 2. (2分) (2019三上·营山期末)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节数学课的时间一般是40________ 一本数学书厚8________ 营山到达州高速公路长约120________ 运动员跑完100米大约需要10________ 3. (1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约6300________.(请用“千米”“米”“分米”“厘米”或者”毫米“作答) 4. (4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手掌宽大约80________ 数学书封面的长边大约是2________ 茶几的高度大约是5________ 黄河的长度大约是5464________ 5. (2分)计量路程,通常用________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________作单位。 6. (1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人每小时步行约4________。(请用“千米”“米”“分米”“厘米”或者”毫米“作答)

7. (1分)家离学校500米,他每天上学、回家,一个来回一共要走1千米…________(判断对错) 二、单选题 (共4题;共8分) 8. (2分) (2019三上·宁乡期中) 计量从宁乡到长沙的路程,选()为单位合适。 A . 米 B . 分米 C . 千米 D . 厘米 9. (2分)一种工具,它每小时行70千米,这种交通工具可能是()。 A . 汽车 B . 火车 C . 飞机 D . 自行车 10. (2分)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215() A . 米 B . 千米 C . 分米 11. (2分)轮船每小时走26()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6.将相和(基础 提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6.将相和 一、看拼音写词语。 1.他向我们xǔ nuò()一定会带礼物回来。 2.我们对fàn zuì()分子绝不姑息,一定要严惩。 3.他们liǎ()非常胆小,一到这个时候就露qiè(),真让人无奈。 4.当年,在天安门jǔ xíng()的开国dà diǎn(),非常壮观。 三、比一比,再组词。 若()宫()巨()献()炒() 诺()官()臣()融()抄()四、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完壁归赵允诺廉颇 B.抵卸推辞职位和氏璧 C.胆祛拒绝怒目圆睁 D.称赞职位侮辱负荆请罪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写近义词:抵御——()胆怯——() 写反义词:推辞——()胆怯——() 六、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无( )之宝 ( )口不提完好无( ) 同( )于尽 怒目圆( ) 负( )请罪同心( )力怒发冲( ) 1.和氏璧是____________________,秦王想要得到它。 2.只要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用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理直气壮”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以下哪句话是反问句?() A.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绪论、主干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主干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公输练习题

九年级语文(下)《公输》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公输》选自《》,墨子名,相传为时期国人,是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2. 给下面加粗字注上拼音。 度牒()公输盘()犀兕麋鹿()()雉兔鲋鱼()() 守圉()禽滑厘()鱼鳖鼋鼍()()文梓楩楠()() 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起于鲁()何命焉为()公输盘不说()吾义固不杀人()()说之() 3.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和释义。 ①子墨子九距之通释义:。 ②公输盘不说通释义:。 ③子墨子之守围有余通释义:。 ④公输盘诎通释义:。 4. 下面加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动身,出发。愿借子杀之:愿意。 B.知而不争,不可谓忠:谏诤,劝阻。然胡不已乎:停止。 C.虽杀臣,不能绝也:杀尽,杀光。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邻有敝舆而窃之:破旧的。 5. 下面加粗虚词用法和含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B.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 C.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D.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中疑问代词的用法。 ①夫子何命焉为? 翻译: ②宋何罪之有?翻译: ③然胡不已乎? 翻译 ④胡不见我王? 翻译 ⑤此为何若人?翻译: 、课外选读 《非攻》 墨子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①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②。至攘③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④又甚⑤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⑦,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⑧也,扡⑨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五年级语文下册 将相和(二)一课一练 人教新课标版

将相和 班级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ào jí yǔn nu? dǎn qi gǔ sa jù ju? zhū weì( ) ( ) ( ) ( ) ( ) ( ) wán bì guī zhào fù jīng qǐng zuì ( ) ( ) 二、组词。 壁()若()琴()距() 璧()诺()瑟()拒()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选择所填的字的正确解释,打“√”。 1.理()气壮①充分合理。②竖。③坦率。 2.()口不提①断。②没有了。③一定,无论如何。 3.无价()宝①代词“它”。②去,往。③的。 4.功无不()①重量单位。②胜。③能。④克服。 5.同心()力①共同合作。②调和,和谐。 6.()荆请罪①欠。②背。③具有。 四、看看这些句子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品质,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顾大局,识大体。 B. 勇敢机智 C. 不畏强暴 D .耿直畅快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

儿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3.“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4.“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 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五、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廉颇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削弱()热情()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文中选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廉颇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六、课外阅读

第五六七章马原知识总结

思维导图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生产集中: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 日以集中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 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2.垄断产生原因:(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 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 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 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 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 额利润 (2)企业规模大,形成 对竞争的限制 (3)激烈的竞争会给各 方带来严重损失,为避免 两败俱伤,企业间联合实 行垄断

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 主义的真正统治者 (四)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操作形式-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作用 1)积极作用:第一,国有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 供了物质基础。第二,国家对科学研究的参与和协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国家作为消费者,为私人垄断企业的产品 销售提供了有保障的市场,改善了商品的实现条件。第四,国家推行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危机的进程,从而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社会福利 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 社会环境。 2)消极作用: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 固有矛盾,难以阻止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 经济干预使70年代以来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缓慢,陷入“滞胀”困 境。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状 况,反而会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1、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个体系曾经对战后恢复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它是维护美国霸权的一个体系,造成了内部矛盾激化。)70年代,这个体系瓦解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2、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他推动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不断提高。 分析:这一点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有较大的优越性,也就是说西方国家要求离开美国的控制,希望金融自由化。 3、金融资本快速发展的表现:这里简单概括。 第一: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二:金融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比例越来越大。 第三: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实体经济把一部分利润投向金融领域,金融资本膨胀。 第四:制造业人数逐步减少,金融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 第五:虚拟经济逐渐脱离实体经济。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6课《将相和》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6课《将相和》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出划线的字正确的读音。 将相________(xiāng xiàng)和强________(qiáng qiǎng)逼 划________(huá huà)归抵御________(yìyù) 2.看拼音,写词语。 hé shì bìzhuàng suìyǔn nuòlóng zhò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miǎn chídǎn qièdǐ yùgǔ s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若________ 宫________ 巨________ 诺________ 官________ 臣________ 献________ 炒________ 仪________ 融________ 抄________ 议________ 4.查字典填空。 (1)“弱”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辞”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5.写出近义词称赞—________ 立即—________ 诚意—________ 商议 —________ 6.按意思写词语①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________ ②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________ ③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________ ④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物归原主。________ ⑤团结一致,共同努力。________ 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________ 7.选择成语故事中的有关人物。(填序号) A.蔺相如B.廉颇C.勾践D.赵高 E.赵括 F.荆轲G.刘备H.曹操 卧薪尝胆________ 纸上谈兵________ 完璧归赵________ 负荆请罪 ________ 三顾茅庐________ 指鹿为马________ 图穷匕见________ 望梅止渴 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候,题目中的“将”指的是________,“相”指的是________。 (2)文中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 9.按要求写句子。①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②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句) ③秦王不得不将蔺相如送回赵国。(改成肯定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测量(同步测试)

第3单元测量 第1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1) 一、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兀的硬币大约厚1 ( ) 一支新铅笔长约16 ( ) 一块橡皮厚15 ( ) 李强的身高是140 ( )。 二、填空。 6厘米=( )毫米30毫米=( 。厘米 9米=()分米30厘米=( 。分米 8厘米=( )毫米32厘米+18厘米=() 分米 10分米=( )厘米57毫米+43毫米=() 厘米 三、选择止确的答案。 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 每份是( )。 A 1毫米B、1分米C、1米 2. 一本《辞海》的厚度约是 6 ( )。 A、米 B、厘米 C 、毫米 3. 10 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 ( )。 A、毫米 B、厘米 C、米

四、一本书厚18毫米,5本书摞在一起,厚多少厘米?

第2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2)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三、小明的身高是140厘米,爸爸的身高是180厘米。爸爸比小明高 多少厘 米? 四、一条绳子长2米,将它剪成每段是5分米长的小段,可以剪成几 段?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曲别针长29( )一支铅笔长18( )一幢楼高30( ) 课桌咼80 ( )长100 ( )学校操场一圈约是200 ( ) 、比一比。 1米;「8分米 60厘米;: 7分米 20毫米匚:2厘米 13分米匚;1米 40分米「4米 8米匚70分米 36分米:_ 4米 80厘米匚78分米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 )、( )、( )。 2.测量较长的路程时,我们通常用( )作单位。 3.我们学校操场一圈是200米,小明要跑( )圈才够1千米。 4.测量长春到北京的路程要用( )作单位。 5.3 千米=( )米5000 米=( )千米 14000 米=( )千米10千米=( )米 1 千米—100米=( )米 3000 米+ 5000 米=( )米= ( )千米 2400 米+ 600米=( )千米 16千米—9千米=( )米90米+ 9千米= ( )米_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二 1千米1分米1 毫米1厘米1 米 )>() 三、丽丽从学校到图书馆,先乘公交车行了2千米,下车后又步行了260米, 学 校到图书馆有多远? 四、操场跑道一圈的长度是400米,李丽每天跑5圈,李丽每天跑多少米?合 多少千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