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09版(精)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09版(精)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09版(精)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09版(精)

ICS 93.080.30 R 84

GA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s of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recording system

of vehicles on highways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要求 (2)

5 检验方法 (4)

6 检验规则 (8)

7 安装和运行条件 (9)

8 标志、标签、包装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库表格式 (10)

前言

本标准代替GA/T 497–2004《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A/T 497–2004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增加了“号牌信息”的术语(本版的3.5);

――修改了“车辆图像捕获率”的术语(2004年版的3.6,本版的3.7);

――删除了“号牌识别率”的术语(2004年版的3.7);

――修改了“号牌识别准确率”的术语(2004年版的3.8,本版的3.8);

――修改了“车辆图像记录”(2004年版的4.3.1,本版的4.3.1);

――修改了“车辆号牌识别”(2004年版的4.3.3.2,本版的4.3.2.2);

――修改了“速度测定”(2004年版的4.3.2,本版的4.3.4);

――删除了“超速报警”(2004年版的4.3.4.1);

――增加了“格式”(本版的4.4.1);

――增加了“数量”(本版的4.4.2);

——修改了“分辨率”(2004年版的4.4.1,本版的4.4.3);

――修改了“清晰度”(2004年版的4.4.2,本版的4.4.4);

――增加了“防篡改功能”(本版的4.4.7);

――修改了“车辆图像记录功能测试”(2004年版的5.3.1,本版的5.4.1);

――修改了“字符识别测试”(2004年版的5.3.3.1,本版的5.4.2.1);

――修改了“图库/录像动态识别测试”(2004年版的5.3.3.3,本版的5.4.2.3);

——增加了“测速功能试验”(本版的5.4.4);

――修改了“数据库表格式”(2004年版的附录A,本版的附录A)。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哈尔滨新中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联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标、孙巍、姜良维、李爱民、吴云强、秦东炜、姜永强、刘小瓯、陆海峰、籍东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A/T 497–2004。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安装和运行条件、标志、标签、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公路、城市道路的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的生产、检测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1-2001,idt IEC 60068-2-1:1990)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2-2001,idt IEC 60068-2-2:1974)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3-2006,IEC 60068-2-78:2001,IDT)

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5-1995,idt IEC 60068-2-27:1987)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 2423.10-2008,IEC 60068-2-6:1995,IDT)

GB/T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2-2006,IEC 61000-4-2:2001,IDT)

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2008,IEC 61000-4-4:2004,IDT)

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08,IEC 61000-4-5:2005,IDT)

GB/T 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2008,IEC 61000-4-11:2004,IDT)

GB/T 21255-2007 机动车测速仪

GB/T 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61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A 24.4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第4部分:车辆类型代码

GA 24.7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第7部分:号牌种类代码

GA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

GA 408.1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1部分:交通违法行为分类与代码

GA 408.3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3部分:交通违法地点编码规则

ISO/IEC 15444:2000 信息技术--JPEG2000图像编码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JPEG 2000 image coding system)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车辆信息 vehicle information

包括车辆的通过时间、地点、行驶方向、号牌号码、号牌颜色等数据。

3.2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recording system of vehicles on highways

能够对受监控路面的车辆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和处理的设备。

3.3

特征图像 feature image

用于号牌识别的彩色图像,图像中包含车辆前部特征。

3.4

全景图像 panorama image

包含车辆全貌、车型、颜色及装载情况等特征的图像。

3.5

号牌信息information of vehicle license plate

包含汉字字符、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及号牌颜色。

3.6

号牌自动识别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vehicle license plate

根据车辆特征图像进行计算机处理并自动提取号牌信息。

3.7

车辆图像捕获率 capture ratio of vehicle image

车辆图像捕获率为所记录的有效车辆数与实际通过车辆数的百分比。

注:有效车辆数是指车辆图像中包含特征图像和全景图像要求的车辆数。

3.8

号牌识别准确率 accuracy recognition ratio of vehicle license plate

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为号牌信息识别正确的车辆数与号牌信息有效的车辆总数的百分比。

注:

(1)号牌信息有效是指车辆号牌完整、清晰、安装规范,且无遮挡、无污损。

(2)号牌信息识别正确是指下列情况:

①单排字符结构的号牌信息识别结果全部与实际号牌信息相符;

②军队、民用双排字符结构的号牌,其识别结果为下排序号的识别结果与实际号牌信息相符;

③武警号牌信息识别结果为序号的识别结果与实际号牌信息相符。

4 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组成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一般由车辆检测单元、图像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存储单元、传输单元和辅助照明单元等组成。

4.1.2 外观

各部件外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缺陷。金属机壳表面应有防锈、防腐蚀涂层,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

4.2 电气部件

4.2.1 电源

电源额定电压:AC220V,50Hz。

4.2.2 开关

应安装具备过载、漏电、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源总开关,开关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值应满足AC250V、20A的最低容量要求。

4.2.3 防雷措施

系统设备(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应采取防雷措施。

4.2.4 布线

内部导线应有适当保护,以保证这些导线不会接触到可能会引起导线绝缘损伤的部件;当导线需穿越金属孔时,金属穿线孔应进行倒角,不得有锋利的边缘,导线应装有衬套。所有终端和设施接线要布置整齐,使用线夹、电缆套、电缆卷或管道固定好,线束内的线路要编扎好,走线安排要做到任何接线总成的拆除不会影响到与该总成无关的线缆。

4.3 功能

4.3.1 车辆图像记录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应能准确记录通行车辆的特征图像和全景图像,并在全景图像中标明车辆信息。

在监控区域内对5km/h~120km/h行驶的车辆图像捕获率应达99%以上,其中车辆通行数据库应符合附录A中表A.1的格式要求。

当监控区域为同向相临的2个(含2个)以上车道时,车辆图像捕获应能满足通行车辆骑、压车道线行驶的情况。

车辆图像捕获时应不受雨、雪、雾等天气、环境光和相临车道通行车辆的影响而出现误记录。

4.3.2 车辆号牌识别

4.3.2.1 系统在实时记录通行车辆图像的同时,应具备车辆号牌自动识别功能,其用于号牌识别的字符库应齐全,即应能识别在我国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号牌,至少包括GA 36规定的号牌(除摩托车号牌、低速车号牌、临时号牌、拖拉机号牌外)、武警汽车号牌和军队汽车号牌等。

4.3.2.2 白天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90%;夜间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80%。

4.3.3 自动报警

应具有布控缉查车辆自动报警功能,其数据库格式应符合附录A中表A.3的格式要求,当系统识别出来的车辆号牌结果符合条件时,能现场报警和远程报警。

4.3.4 速度测定

具有速度测定功能的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其测速范围和道路实测误差应符合GB/T 21255-2007的相关要求,其数据库格式应符合附录A中表A.2的格式要求。

4.3.5 数据检索

应提供按车辆信息检索的应用平台,按不同权限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提供模糊查询、数据备份和数据打印输出功能。

4.3.6 流量统计

能够按车道和时段进行车辆流量统计,并以报表形式输出。

4.3.7 数据传输和远程维护

能通过网络实现数据传输、远程访问和远程系统维护。

4.4 图像和存贮要求

4.4.1 格式

图像文件应采用JPEG格式。

4.4.2 数量

应记录全景图像和特征图像各1张,当记录的图像能同时满足全景图像和特征图像要求时,允许仅记录1张图像。

具有速度测定功能的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应将全景图像和特征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文件。

4.4.3 分辨率

所记录的全景图像分辨率不低于720×288像素点,特征图像分辨率不低于720×288像素点。

4.4.4 清晰度

特征图像的号牌图像水平分辨率一般应不低于100个像素点,清晰度应能满足人工对车辆号牌信息认定的要求。全景图像应能满足人工对车辆类型、颜色和轮廓及装载情况认定的要求。

4.4.5 编码

特征图像和全景图像存贮的图像编码应符合ISO/IEC 15444:2000的要求,压缩因子不高于70。

4.4.6 存贮容量

按每部车辆至少存贮特征图像和全景图像各一张计算,其磁盘应具备不少于120万辆车的图像存贮能力。当超出最大存储容量时,自动对车辆信息和图片进行循环覆盖。

4.4.7 防篡改功能

图像文件应具有防篡改功能。

4.5 电气安全

4.5.1 电源适应性要求

在AC 220V±44V、50Hz±2Hz的电源条件下,系统应能正常工作。

4.5.2 绝缘要求

施加500V直流试验电压,电源电极或与电源电极相连的其他导电电路和机柜、安装机箱等易触及部件(不包括防雷器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经恒湿试验后,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Ω。

4.5.3 耐压要求

受试系统在1500V、50Hz的耐压试验中不应出现击穿现象,试验后系统应无电气故障,功能应正常。

4.5.4 接触电阻

系统的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不应超过0.5Ω。

4.6 电磁抗扰度性能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所采用的控制机在静电放电、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电压短时中断等电磁骚扰环境下不应出现电气故障,试验结果评定应符合GB/T 17626.2、GB/T 17626.4、GB/T 17626.5和GB/T 17626.11中2级要求,即允许其基本功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在试验中、试验后应能自行恢复正常,系统内已贮存的图像、数据不应丢失。

4.7 气候环境适应性

所有安装在室外的设备应能承受高温、低温、恒温、恒湿各项气候环境试验,试验中及试验后设备应无任何电气故障,功能应保持正常。

在承受雨淋试验中及试验后,室外设备均应正常,并无渗水或积水现象。在承受盐雾试验后,含摄像机的防护罩和灯具不应有严重锈蚀情况。

在承受粉尘试验中及试验后,含摄像机的防护罩和灯具内无大量积尘。

4.8 机械环境适应性

在承受各项机械环境试验后,系统应无永久性结构变形;零部件应无损坏;应无电气故障,紧固部件应无松脱现象,插头、通信接口等接插件不应有脱落或接触不良现象;其功能应保持正常。

5 检验方法

5.1 检验条件

如未标明特殊要求,所有试验均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环境温度:0℃~+40℃;环境相对湿度:45%~90%;系统供电电源:AC 220V、50Hz。

5.2 一般要求检查

目视检查组成、外观。

5.3 电气部件检查

目视(必要时使用器具)检查电源、开关、防雷装置、导线、布线等。

5.4 功能测试

5.4.1 车辆图像记录功能测试

进行实车试验,试验车辆分别以5km/h、60km/h、100km/h、120km/h的速度进行测试,而且上述各速度点测试次数不少于20次,计算车辆图像捕获率。

当监控区域为同向相临的2个(含2个)以上车道时,试验车辆应测试骑、压车道线行驶的情况。

当车辆图像捕获可能受雨、雪、雾等天气、环境光和相临车道通行车辆的影响时,试验车辆应测试相应条件下的行驶情况。

检查系统记录的车辆特征图像和全景图像信息。

5.4.2 车辆号牌识别测试

5.4.2.1 字符识别测试

将包含我国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号牌的正投影静态图像(号牌的图像水平分辨率不低于100个像素点且不大于160个像素点)调入待测系统进行字符识别验证,或将包含我国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号牌的动态录像调入待测系统进行字符识别验证。

5.4.2.2 实车动态识别测试

5.4.2.2.1 测试环境条件

在天气晴朗无雾,号牌无遮挡、无污损的条件下进行测试,白天测试时的环境光照度应不低于200lux,晚上测试时辅助照明光照度应不高于100lux。

试验车道为单车道,宽度为3.75m。

5.4.2.2.2 号牌安装要求

试验车上的号牌安装应能体现我国道路上行驶的各类型车辆的号牌安装位置,安装应规范。

5.4.2.2.3 试验方法

试验时,仅允许单车通过试验车道,行驶轨迹应分别在车道的左侧、中间、右侧,车身不应超出试验车道。

试验时,车辆速度应覆盖20km/h~120km/h的速度范围,并应均匀选取。

试验用号牌应覆盖4.3.2.1规定的所有号牌种类和5.4.2.1规定的字符,号牌种类和字符采用的几率应均匀。采用前号牌进行号牌识别测试。

白天、夜晚各进行100次试验。

5.4.2.3 图库/录像动态识别测试

按照5.4.2.2的要求制作号牌识别用图库/录像,白天、夜晚的均包含不少于2000辆车,号牌的图像水平分辨率不低于100个像素点且不大于160个像素点。

将号牌识别用图库/录像调入待测系统进行动态识别测试。

5.4.3 自动报警功能检查

根据试验车号牌,设定报警车辆号牌信息,并实车检查系统报警情况。

5.4.4 测速功能试验

详见GB/T21255-2007的5.4。

5.4.5 数据检索功能检查

检查数据检索软件的权限管理、模糊查询、数据备份和数据打印输出功能。

5.4.6 流量统计功能检查

检查流量统计软件的统计功能(分别按照车道、时段统计)和报表输出功能。

5.4.7 数据传输和远程维护功能检查

检查系统远程控制软件的数据传输、远程访问和远程系统维护。

5.5 图像和存贮检查

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检查图像的格式、数量、分辨率、清晰度、编码、存储容量和防篡改功能。

5.6 电气安全试验

5.6.1 电源电压适应性

按表1设置系统电源电压值及工作时间。

表1 电源适应性试验

5.6.2 绝缘测试

系统不通电,开关置于接通位置。分别在电源电极或其他导电电路和机柜、安装机箱等易触及部件(不包括防雷器)之间及施加500V直流试验电压,稳定1min后,测量绝缘电阻。

5.6.3 耐压测试

系统处于不通电状态,开关置于接通位置。分别在电源电极或其他导电电路和机柜、安装机箱等易触及部件(不包括防雷器)之间及施加1500V、50Hz试验电压,试验电压应在5s~10s中逐渐上升到规定值,在规定的电压上保持1min。

5.6.4 接触电阻

将从空载电压不超过12V产生的、至少为10A的电流分别接在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可触及金属之间,测量接触电阻。

5.7 电磁抗扰度试验

5.7.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5.7.1.1 试验装置

试验用静电放电发生器应符合GB/T 17626.2要求。

5.7.1.2 试验方法

受试系统通电正常工作,机壳按使用要求接地。试验配置应符合GB/T 17626.2要求,试验速率为2s 放电一次,每个放电点应对正极性和负极性各放电10次,试验等级为2级。

5.7.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

5.7.2.1 试验装置

试验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应符合GB/T 17626.4要求。

5.7.2.2 试验方法

受试系统通电正常工作,机壳按使用要求接地。试验配置应符合GB/T 17626.4要求,试验电压选择正极性或负极性,试验持续时间为2min,试验等级为2级。

5.7.3 浪涌抗扰度测试

5.7.3.1 试验装置

试验用雷击浪涌发生器和耦合/去耦网络均应符合GB/T 17626.5要求。

5.7.3.2 试验方法

受试系统通电正常工作,机壳按使用要求接地。试验配置应符合GB/T 17626.5要求,试验时,正极性和负极性各加5次干扰,每次浪涌的重复率为1次/30s,试验等级为2级。

5.7.4 电压短时中断抗扰度测试

5.7.4.1 试验装置

试验用信号发生器应符合GB/T 17626.11要求。

5.7.4.2 试验方法

受试系统通电正常工作,机壳按使用要求接地。试验配置应符合GB/T 17626.11要求,短时中断试验等级为0%U T,持续时间为20个电压周期,共进行5次试验,每次试验之间最小间隔为25s。

5.8 气候环境试验

5.8.1 高温试验

5.8.1.1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T 2423.2的要求。

5.8.1.2 试验方法

将连接完毕的室外设备放入高温试验箱,在+70℃±2℃的温度下连续放置24h,其间系统连续通电工作。

5.8.2 低温试验

5.8.2.1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T 2423.1的要求。

5.8.2.2 试验方法

将连接完毕的室外设备放入低温试验箱,在-20℃±2℃的温度下连续放置24h,其间系统连续通电工作。

5.8.3 恒定湿热试验

5.8.3.1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T 2423.3的要求。

5.8.3.2 试验方法

将连接完毕并处于不通电状态的室外设备放入试验箱,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0%~95%环境中保持24h后,再接通电源工作24h。试验后,按5.6.2的方法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

5.8.4 雨淋试验

接通室外设备工作电源正常运行,按正常位置放置,雨淋试验喷水量为24.5 L / h ,雨淋试验摆管以不小于120o的角度来回摆动,摆动周期为5S±2S,持续时间为2h。

5.8.5 盐雾试验

将室外设备以正常工作位置放入试验箱内。试验箱温度为+35℃±2℃, 盐雾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1%,盐雾沉降率为1.0mL/h·80cm2~2.0mL/h·80cm2,在48h内每隔45min喷雾15min进行试验。试验后用流水清洗掉试样表面的沉积物,再在蒸馏水中漂洗,洗涤水温不应超过+35℃,然后在室温中恢复放置1h。

5.8.6 粉尘试验

将未通电的室外设备放入粉尘试验箱,试验箱温度应保持在0℃~+35℃,相对湿度为45%~80%,试验箱中每立方米内应含保持滑石粉2kg。每15min扬尘5s,持续2h后取出。

5.9 机械环境试验

5.9.1 振动试验

5.9.1.1 试验设备

试验装置应符合GB/T 2423.10的要求。

5.9.1.2 试验方法

将连接完毕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室外设备安装在振动试验台上,在上下方向进行定频振动试验,振动频率为33Hz,频率误差为±2%,振动加速度值9.8m/s2,持续时间为1h。试验后室外设备的基本功能及外观结构。

5.9.2 冲击试验

5.9.2.1 试验设备

试验装置应符合GB/T 2423.5的要求。

5.9.2.2 试验方法

将连接完毕并处于工作状态的室外设备安装在试验台上,在上下方向分别进行峰值加速度为98m/s2,脉冲持续时间为11ms的半正弦波脉冲击3次。试验后检查室外设备的基本功能及外观结构。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的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6.2.1 检验条件

型式检验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

——产品新设计试生产;

——转产或转厂;

——停产后复产;

——结构、材料或工艺有重大改变。

6.2.2 检验要求

进行型式(定型)检验需由申请者提供:

——说明书中应给出详细的操作、维护、维修说明、接线图或电气原理图,还应给出会影响使用者人身安全的有关提示信息;

——试验用系统3套;

——其他试验用系统部件。

6.2.3 结果判定

按表2的规定进行型式检验,如果有一项试验不符合要求,则判定该型号系统型式检验不合格。

表2 试验项目、顺序表

6.3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由生产厂家按表2选择进行,如有不合格项应进行返工或返修。

7 安装和运行条件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安装和运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工程施工应符合GB/T 50198的要求;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少于3000h;

——所采用的夜间补光灯具禁用闪光灯,并不得对驾驶人员造成直接强光刺激;

——接地应符合GB 50619的要求;

——建议安装在车道正上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高于6.0m ;

——建议配置后备不间断电源,所有机壳接地应完好。

8 标志、标签、包装

8.1 标志、标签

系统设备的外包装应体现如下内容:

——中文产品名称和型号、额定电源电压、电源频率、额定功率等主要电气参数;

——制造商名称、详细地址、产品产地、商标或标识;

——产品所执行的、符合的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

8.2 检验合格证

出厂产品应有检验合格证,检验合格证应有如下内容:

——产品名称、型号;

——制造商名称;

——执行的产品标准编号;

——出厂检验结论、检验日期;

——检验员标识或检验员代号。

8.3 包装

包装箱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运输的要求。

单个包装箱内应有使用说明书、保修卡、产品合格证或检验标志及装箱单。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数据库表格式

A.1 车辆通行库表格式见表A.1。

表A.1 车辆通行库表格式

A.2 违法车牌库表格式见表A.2。

表A.2 违法车牌库表格式

A.3 布控车牌库表格式见表A.3。

表A.3 布控车牌库表格式

——————————————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09版(精)

ICS 93.080.30 R 84 GA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s of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recording system of vehicles on highways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要求 (2) 5 检验方法 (4) 6 检验规则 (8) 7 安装和运行条件 (9) 8 标志、标签、包装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库表格式 (10)

前言 本标准代替GA/T 497–2004《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A/T 497–2004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增加了“号牌信息”的术语(本版的3.5); ――修改了“车辆图像捕获率”的术语(2004年版的3.6,本版的3.7); ――删除了“号牌识别率”的术语(2004年版的3.7); ――修改了“号牌识别准确率”的术语(2004年版的3.8,本版的3.8); ――修改了“车辆图像记录”(2004年版的4.3.1,本版的4.3.1); ――修改了“车辆号牌识别”(2004年版的4.3.3.2,本版的4.3.2.2); ――修改了“速度测定”(2004年版的4.3.2,本版的4.3.4); ――删除了“超速报警”(2004年版的4.3.4.1); ――增加了“格式”(本版的4.4.1); ――增加了“数量”(本版的4.4.2); ——修改了“分辨率”(2004年版的4.4.1,本版的4.4.3); ――修改了“清晰度”(2004年版的4.4.2,本版的4.4.4); ――增加了“防篡改功能”(本版的4.4.7); ――修改了“车辆图像记录功能测试”(2004年版的5.3.1,本版的5.4.1); ――修改了“字符识别测试”(2004年版的5.3.3.1,本版的5.4.2.1); ――修改了“图库/录像动态识别测试”(2004年版的5.3.3.3,本版的5.4.2.3); ——增加了“测速功能试验”(本版的5.4.4); ――修改了“数据库表格式”(2004年版的附录A,本版的附录A)。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哈尔滨新中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联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标、孙巍、姜良维、李爱民、吴云强、秦东炜、姜永强、刘小瓯、陆海峰、籍东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A/T 497–2004。

家庭智能监控系统

智能安防系统方案 2010年03月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防范观念已经从以前的企事业单位,扩展到了家庭用户和小型商铺。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商铺安装了门磁、红外、烟感等防火防盗设备。但是,原有的安防系统,大量都是针对企事业单位,存在误报警率高、安装施工麻烦、价格过高等问题,并不适合于家庭和商铺安装使用。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网络、微电子、光电、通信等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安防系统也随着这个浪潮由原来的模拟产品逐步过渡到数字化、网络化监控产品,智能安防系统,针对原有安防产品的不足,分析了家庭和商铺用户的需求,并且引入了数字化的网络摄像机技术和网络化运营的概念,并加入了多种无线报警模块和新的网络供电技术,使之成为一款全新的针对家庭和商铺的安防解决方案。 智能安防系统主要有四部分构成:视频监控主机、外围无线报警模块(遥控器、门磁、红外、烟雾、瓦斯等)、用户接收终端(手机、客户端播放器、电子邮箱)和系统管理平台。它可以把用户家中或商铺的任何异动(非法闯入、失火、瓦斯泄漏等),以文字、图片或是视频片段的形式告知用户,并且在报警发生时录制一段视频或一张图片保存在主机SD卡上或发送到平台服务器上保存。用户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因特网,实时查看家中或企业的情况。 智能安防系统给用户提供了一种可视、简便、快捷的小区域安防信息获取方式,为传统报警装置经常带来的误报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办法,是把网络摄像机和报警装置的完美结合,通过系统平台发送实时的报警信息,通过摄像机查看监控区域情况判断合理的处置方

式。对网络的利用和可以接入3G网络,给电信、移动等运营商提供了一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良好的增值业务。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与公安系统或保安公司合作,使用户在必要时,将家居的安防托管给公安系统或保安公司,最大程度上确保家居安全。

小区车辆智能管理方案

小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方案 一、公司简介 康誉欧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创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非接触式智能卡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产品主要涵盖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智能通道闸系统、机械车库、交通配套设施、门禁管理系统等一卡通管理系统。 为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之道路,秉承“德为先,诚为尚,和为贵”的商业理念,不断调整战略方向,正朝着“做最专业的智能化专家”这一伟大愿景而努力奋斗!未来,康誉欧愿与您共同开创智能化的美好未来。 二、系统概述 随着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小区用户对车辆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人工刷卡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快节奏,高速度的工作模式,要求管理方法和制度要有一个根本的改善,这种改善不但要适应用小区管理的需求,也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要适应人的感官的需求和习惯性操作的需求。但是目前任何高科技产品都不能完全代替人类的手工操作,不能完全取代人的思维,更不能与人的思维方式相吻合。因此我们在做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时,要尽可能地强调自动化手段,但又不可忽略人工干预的因素,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设计方案就是基于以上的思想基础,针对小区车辆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完成的。 我们的目标是为小区用户的车辆管理提供一个车牌识别功能的解决方案。我们采用的是当前国内最先进的车牌识别技术。此设计方案着重考虑了识别的准确性,及车牌自动识别算法在各种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中的灵活嵌入,既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又囊括了各种高科技技术,而且增加了一些管理手段,尽可能地为用户提供一个完善的小区车辆管理系统。 三、用户需求分析 在现代化管理中,涉及到各方面的管理,其中车辆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本小区而言,要求对各种车辆实时地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其出入的时间进行严格的监视,并对各类车辆进行登记(包括内部车辆和外部车辆)和识别。由于出入的车辆较多,如果每辆车都要进行人工判断,既费时,又不利于管理和查询,保卫工作比较困难,效率低下。为了改善这种与现代化小区不相称的管理模式,需要尽快实现车辆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并以计算机网络的形式进行管理,对所有出入口的车辆进行有效地、准确地监测和管理。要求系统提供相应的应用软件,实现营区管理的高效率、智能化。 本小区有东、南、西三个进出口,为了彻底改善小区的交通状况,建议尽量采用单行通道,以避免双向交通堵塞。根据实地情况(如下图所示),建议文昌街南门设为双通道进口,该处配置二套车牌识别系统入口设备,进口①供本小区内部车辆进入,进口②供外部临时车辆进入,并可设置非本小区车辆进入小区时的登记。太行路西门和文昌街东门设为双通道出口,各配置二套车牌识别系统出口设备,出口①为本小区内部车辆出口通道,出口②为外部临时车辆出口通道,

部队车辆智能指挥调度管理系统

. 部队车辆智能指挥调度管理系统

济南天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十月 页脚 .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军队的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靠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一个关键。习主席在领导和推进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深刻把握世界军事发展大势和我军所处历史方位,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把创新作为大变革大转折时代图强进取的重大战略抉择,以宏阔的战略视野和强烈的使命忧患,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指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何高标准筹划推进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破解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如何抢占未来军事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培塑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始终是习主席思考的重大问题。要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人民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擘画科技创新蓝图,谋划宏伟战略构想,使创新驱动成为我军的重要发展战略,成为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的一个关键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有大变局中的大担当,有大融合中的大推力,有大集聚中的大活力,科技创新必定活力四射,科技兴军必然振羽高翔。 对于部队来说,如何做好部队车辆调度指挥运输,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车辆事故,是我军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到部队各级车辆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尽管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已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管理过程中页脚. 出现的种种问题仍然不能忽视。 一、方案背景 1、车辆因素 车辆是汽车分队主要装备,实现分队驾驶员与车辆的最佳结合,才能推动运输战

车辆动态安全监控、监督管理办法(制度)2016.8.11分析

车辆动态安全监控、监督管理办法(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安全动态监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2014年第5号令)、湘运管办发〔2013〕17号《湖南省道路运输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管理办法》及集团公司自身工作特点制定本办法(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简称联网联控系统)是指交通运输部通过联网整合全国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和相关企业建立的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而形成的一个全国性道路运输车辆综合监管系统。达到全国范围内对旅游客车、客运包车、班线客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动态监管。 第三条集团公司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必须安装视频监控卫星定位设备(3G、4G视频监控设备)并与省级平台联网联控,四类班线客车推行安装卫星监控设备。 第四条各分(子)公司是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的责任主体,分(子)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是重点营运车辆监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五条集团公司车辆动态安全监控、监督管理工作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分(子)公司负责车辆实时24小时动态监控本单位全部车辆,并落实安全管理职责;集团公司相关部门按部门职责落实卫星监控监督管理职责,其中科技信息部负责卫星监控平台系统运行、设备管理、抽查、督促检查分(子)公司监控工作、提供相关数据报表;安全部对GPS 中心通报的车辆和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处理。 第六条集团公司科技信息部GPS中心每天、每月向各分(子)公

司、各部门发布监控数据、报表。第一种发布方式:集团公司门户网站公告信息栏;第二种发布方式:工作QQ群文件共享中。各分(子)公司、各部门查看、下载所有通报的数据、报表。 第七条集团公司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平台采用租赁形式,与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平台运营商签订合同,租用监控系统平台、统一采购终端设备,由平台运营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为集团公司提供平台联网及设备维修服务。 第二章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第七条科技信息部内设GPS中心,负责系统平台运行、抽查、督促检查分(子)公司监控工作、提供相关统计报表、数据。 第八条集团公司下属各客运分(子)公司必须设立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应能覆盖本单位全部营运车辆。 第九条各分(子)公司监控平台为分(子)公司安全科(安机科)内设机构,分(子)公司安全科(安机科)对监控平台及工作人员直接管理,并负责落实动态监控安全管理职责;监控平台应由安全科(安机科)副科长以上干部分管。 第十条各分(子)公司监控平台专职监控员原则上按本单位监控平台每接入100辆车设1人的标准配备,并实行24小时监控,分(子)公司应按要求配备监控人员。各分(子)公司设备维修员原则上按每天有1名维修员值班配备,最少配备2人,为确保设备在线做好技术保障。 第十一条科技信息部GPS中心编制5人,设正副班长,正副班长参与轮班。其中报表监控员3人,实行白天轮班制,报表监控员负责抽查车辆、统计数据、发布违法行为报表;设备技术员2人。 第十二条专职监控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工作责任心强,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 二、熟知道路运输和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对驾驶人违法违规行为能够正确示警,指导驾驶人正确使用卫星定位车载终端设备。

家庭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家庭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概述 家庭监控的网络化、智能化、高清化已经是安防行业自我追求的另一高度。由于家庭监控的智能化依赖于网络技术与高清技术的发展,网络低速曾经阻碍了家庭安防的发展。但4G 网络的到来,为监控行业打开了新的局面,也为家庭安防实现一个阶段性发展,必然也将推动家庭网络监控的全面覆盖。 各地虐童案例、非法入侵、入室盗窃等事故的频频发生,自身安全和家庭财产成为民众关心的社会话题。这些恶性事件提高了民众对安全的防范意识。在众多智能家居系统中,家庭监控已经成为其中的一员了。看孩子、看父母、防保姆、防小偷……家庭监控俨然成为了家庭安全保障的得力智能助手。网络技术的普及也让众多不懂监控技术的大众能够安装和使用监控设备。技术人员不必亲自到场解决各种问题,只需要在网络进行指导就行。通过安装一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就可以解除您的后顾之忧。在上班或出差时,您可以随时通过电脑或手机查看家中即时的实时影像,及时与家人面对面地沟通,了解家庭情况。 家庭安防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远程安防监控器,实现对家庭智能化系统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等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控制和家庭事务管理,实现对家庭中重要设备进行远程信息查询、安防报警、远程监控等功能。 二、系统设计目标 在进行家庭监控系统设计时,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从架构合理、安全可靠、产品主流、低成本、安装简便为出发点,注重用户体验并为用户提供先进、安全、高效的系统解决方案。 三、系统设计原则与依据 1、设计原则 本系统是以孩子、老人的安全和财产安全为主,本着美观大方的理念,在孩子的卧室、老人的卧室、主要活动场所(客厅、阳台)、门口等安装监控摄像机,摄像机的图像通过视频线缆传送到监控主机上,设置好路由器将视频图像通过ADSL传送出去。在此方案设计中,以下原则贯穿于设计工作中的全部过程: (1)可靠性原则 (2)实时准确的原则

汽车智能化检测技术(历年试题)

《汽车智能化检测技术》试卷2010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 1、气缸和活塞的配合间隙属于() A、工作过程参数 B、伴随过程参数 C、几何尺寸参数 D、极限参数 2、使用辛烷值较低的汽油时,点火提前角应()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不能确定 3、发动机点火提前角一般控制在() A、5~20° B、8~35° C、5~38° D、20~38° 4、当车速表的指示值为40km/h时,根据规定:车速表允许误差为+20%~-5%,则车速表试验台速度指示仪表指示值的上限为() A、33.3km/h B、38k/h C、42.1km/h D、48km/h 5、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仪器是() A、气缸压力表 B、真空表 C、气缸漏气量检测仪 D、气缸漏气率检测仪 6、一般汽油发动机机油压力控制在() A、0~0.18kpa B、0.18~0.392kpa C、0.294~0.588kpa D、0.588~0.88kpa 7、化学发光分析仪通常用于对()浓度检测。 A、CO和CO2 B、NO X C、CO和HC D、HC 8、在调整四轮定位仪的传感器水平的时候,应调整水平仪上的气泡,使气泡处于() A、最左边位置 B、最右边位置 C、中间位置 D、任意位置 9、汽车制动时是否发生制动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这是指汽车() A、制动性能 B、制动效能 C、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D、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10.标准型车速表试验台的速度传感器一般采用() A、磁电式传感器 B、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C、电位计式传感器 D、测速发电机 11、主要承担在用车辆技术状况和车辆维修质量检测的检测站是() A、A级站 B、B级站 C、C级站 D、D级站 12、底盘测功时,测得实验车速36km/h,汽车牵引力3000N,此时发动机的功率为() A、30kw B、40kw C、50kw D、60kw 13、制动时汽车后轮先抱死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转向能力的丧失 B、后轴侧滑 C、转向轮向右跑偏 D、转向轮向左跑偏 14、响度为1宋对应的响度级为() A、30方 B、40方 C、50方 D、60方 15、在自动变速器中,当节气门拉索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调整不当时,不会由此引起的故障是() A、换挡冲击 B、不能升挡 C、A TF变质 D、不能强制降挡 二、多项选择题 16、目前,汽车故障诊断可归纳为() A、人工经验诊断法 B、检测诊断法 C、自我诊断法 D、快速诊断法 E、智能诊断法 17、在汽油机供给系中最易发生故障的部位有() A、汽油泵 B、火花塞 C、化油器 D、低压油路 E、节气门 18、车速表试验台的类型有() A、简单型 B、驱动型 C、综合型 D、专用型 E、标准型 19、汽车的前轮定位参数包括() A、前轮外倾 B、前轮前束 C、后轮前束 D、主销内倾 E、转向20°时的前张角

全自动车牌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车牌自动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前言 随着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小区用户对车辆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人工刷卡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快节奏,高速度的工作模式,要求管理方法和制度要有一个根本的改善,这种改善不但要适应用小区管理的需求,也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要适应人的感官的需求和习惯性操作的需求。但是目前任何高科技产品都不能完全代替人类的手工操作,不能完全取代人的思维,更不能与人的思维方式相吻合。因此我们在做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时,要尽可能地强调自动化手段,但又不可忽略人工干预的因素,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设计方案就是基于以上的思想基础,针对小区车辆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完成的。 我们的目标是为小区用户的车辆管理提供一个车牌识别功能的解决方案。我们采用的是当前国内最先进的车牌识别技术。此设计方案着重考虑了识别的准确性,及车牌自动识别算法在各种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中的灵活嵌入,既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又囊括了各种高科技技术,而且增加了一些管理手段,尽可能地为用户提供一个完善的小区车辆管理系统。 第1章用户需求分析 在现代化停车场管理中,涉及到各方面的管理,其中车辆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对特殊停车场、大院及政府机关、小区而言,要求对各种车辆实时地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其出入的时间进行严格的监视,并对各类车辆进行登记(包括内部车辆和外部车辆)和识别。对大规模的场区中,各种出入的车辆较多,如每辆车都要进行人工判断,既费时,又不利于管理和查询,保卫工作比较困难,效率低下。为了改善这种与现代化停车场、大院及政府机关、小区等不相称的管理模式,需要尽快实现车辆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并以计算机网络的形式进行管理,对所有出入口的车辆进行有效地、准确地监测和管理。要求系统提供相应的应用软件,实现营区管理的高效率、智能化。 该系统是利用视频流的车牌自动识别算法,无需地感触发,对车辆进行抓拍、号牌识别,当车辆进入小区入口时,车牌自动识别算法自动抓拍车辆照片并识别车牌号码,将车牌号码,颜色,车牌特征数据,入场时间信息等传记录下来,固定车辆可无障碍出入停车场,临时车辆人工审核后入场,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服务模式。 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小区车辆的号码和车牌特征,验证用户的合法身份,自动比对黑名单库,自动报警,并可对整个停车场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出入口管理,内部管理,采集,存储数据和系统工作状态,以便管理员进行监控,维护,统计,查询和打印报表等工作。车辆出入小区,完全处于系统监控之下,使小区的出入,收费,防盗,车位管理完全智能化、自动化并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优点。

智能车辆管理系统方案说明

目录 FJ-2010J智能停车场系统功能 (2) 1、设计总则 (4) 1.1系统设计原则 (4) 1.2系统设计依据 (4) 2、系统功能优势 (5) 3、结构图 (6) 4、现场说明: (7) 5、系统工作基本流程 (8) 5.1、车辆进场流程 (8) 6、系统设备 (10) 6.1、详细设备配置参见设备清单 (10) 6.2主要设备介绍 (11) 6、软件性能特点 (13) 7、工程施工人员组成 (19) 8、工程施工流程 (19)

FJ-2010J智能停车场系统功能 FJ-2010J系统是一套以非接触式智能卡作为车辆出入停车场凭证,通过读IC卡(ID卡)来识别车辆进出场的权限,同时融合了图像对比管理、字符叠加、语音提示、万能查询打印等多种先进技术为一身的多媒体综合车辆收费管理系统。该系统既可以应用于小型的一进一出停车场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大型的多进多出车场系统,其数据存储于后台服务器,并使用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在具备了该网络数据库本身所特有的强大数据管理功能的同时又给用户提供了较为人性化的易于使用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于任意一台终端较为方便的查询车辆的进出资料、收费资料以及各种统计报表等,可以按照任意范围、任意顺序、任意规格进行打印输出,而且其报表格式采用了标准的超文本格式,可以方便的转换存储(IE、Word、Excel均可以直接打开此种格式)。 ★充分发挥IC卡的优势,系统脱机脱网收费 系统充分发挥IC卡的优势,以IC卡中写入了客户的信息,在交易过程中,IC 卡和控制机之间直接完成,不受电脑,网络的限制和影响,收费可以做到脱机脱网,保证了在电脑、网络、通讯出故障或不能使用的情况下的交易收费的连续性。 ★吸纳ID远距离的优势,更可将IC或ID系统轻松升级为IC/ID兼容系统 IC卡脱机收费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有些环境下,长期用户(月卡车)对读卡距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J-2010J停车场,可以直接将各种基于WG26、W G34的远距离读卡器兼容进系统,不但可以发挥IC卡脱机脱网收费的优势,有可以让长期用户享受到远距离卡带来的轻松读卡的洒脱,IC/ID兼容为一体,也可以灵活配置为全IC卡系统或全ID系统,更可以随时轻松升级为IC/ID兼容的系统。 ★脱机语音和中文显示,人机交流不受电脑状态限制 FJ-2010J停车场系统,语音和中文显示,完全由主板控制,淘汰了电脑声卡语音,显示屏提示内容,同样由主板控制,在电脑、通讯出问题或被占用的情况下,控制机的人机交流,交易不受任何影响。 ★防丢卡措施 车主读卡或出卡机出卡读卡后,此时若重复读卡,系统将自动上锁,后续追尾车辆此时若读启系统,系统自动检测到前一车辆驱离道闸后自动解锁,等待下一车主读卡或出卡机出卡。这样不但杜绝了汽车追尾抢位的混乱也杜绝了月卡、储值卡车主盗走临时卡的弊端,真正实现了一车一卡的功能。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试题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10道每空2分15*2=30分 1、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应当遵循()、政府监管、联网联控的原则。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对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工作实施联合监督管理。 3、()、个人不得擅自泄露、()、篡改卫星定位系统平台的历史和实时动态数据。 4、()、()、()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出厂前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在出厂前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以下简称道路货运车辆公共平台)。 5、()应当选购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的车辆,并接入符合要求的监控平台。 6、对新出厂车辆已安装的卫星定位装置,()和()不得随意拆卸。除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接入联网联控系统监控平台时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进行相应设置以外,不得改变货运车辆车载终端监控中心的域名设置。 7、()是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的责任主体。 8、设置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的限值,应当符合客运驾驶员()小时累计驾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小时,日间连续驾驶不超过()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超过()小时,每次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客运车辆夜间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日间限速80%的要求。 二、选择题每题10分 1、道路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动态监控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动态监控工作() A系统平台的建设、维护及管理制度; B车载终端安装、使用及维护制度; C监控人员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D交通违法动态信息处理和统计分析制度; E其他需要建立的制度。 2\提供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社会化服务的,应当向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并提供以下材料:( ) A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 B)服务格式条款、服务承诺; C履行服务能力的相关证明材料; D通过系统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的证明材料。 3\违反本办法的规定,道路运输经营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出现故障不能保持在线的运输车辆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 )元罚款。A200 B400 C600 D800 4、动态监控数据应当至少保存()个月,违法驾驶信息及处理情况应当至少保存3年。对存在交通违法信息的驾驶员,道路运输企业在事后应当及时给予处理。 A2 B4 C12 D6

车辆智能监测系统详细要求

附件2: 车辆智能监测系统详细要求: 1、自动抓拍 对每条车道应设置高清摄像机,每个方向触发检测摄像机。对经过的每一辆车,自动抓拍一张高清图片,可清晰辨别车辆类型、车牌颜色、车牌号码、车身颜色、驾乘人面部特征等内容。对于超速车辆,自动抓拍两张高清图片,每张均能反映车辆特征信息和全景信息,同时反映车辆高速行驶过程。在图片上叠加车速信息、限速信息和超速百分比。 2、实现多方向多车道抓拍 采用性能先进的主机和高效的算法,能够实现对双向6车道及以上卡口及超速的抓拍。 3、多种检测方式 支持线圈检测或视频雷达检测。 4、多功能性 在卡口及测速抓拍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可实现抓拍逆行、违法压线等功能。 5、远程设置功能 可本地或远程对抓拍软件进行参数设置,包括视频抓拍参数、开始抓拍时间、录像数据保存时间、图片数据保存时间、数据存储格式、数据存储大小、交通信息采集周期、车道数目、车道属性、存储路径、保存图像的大小、数据保留天数等参数。 6、自动复位功能 主机能够长期不间断工作。一旦断电停机,来电后主机能自动复位运行执行程序。 具有“软件狗”和“硬件狗”双重监测保护,当系统软件运行出现问题时可对系统进行复位,使软件恢复运行。一旦软件监测系统失灵,硬件监测系统可使整个主机系统复位,做到双重保护,提高了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7、全天候的适应性 采用先进设备和特殊算法,确保白天和夜间都能清晰辨别车辆基本信息。遵循国家标准,按照整体防雷的原则,结合现代防雷技术,使整体系统能够克服各种恶劣环境及天气的干扰,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8、抓拍违法图片信息充分、真实 能够自动在抓拍的原始图片上直接进行视频信息字符叠加,将违法时间、违法地点、方向等信息直接叠加在原始图片上,保证了图片与信息的统一,避免人为进行手工篡改,更增强了法律效力。 9、自动识别牌照 对车牌照号码进行自动定位、识别; 号牌识别准确,白天识别准确率≥90%;夜间识别准确率≥80%; 号牌捕获及识别时间不高于50ms。 10、交通信息检测 系统中集成视频交通信息检测器的功能,使其不但具有违法抓拍功能还可通过网络向指挥中心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如车速、车流量,占有率,交通密度等。11、抓拍方式 每个方向采用一台彩色CCD高清摄像机抓拍车头,要求高清制式录像。

车牌识别管理系统方案(DOC)

PA-WT车牌识别 停 车 场 管 理 系 统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系统设计依据及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本方案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目标及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概述 (2) 3、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5) 系统结构框图 (6) 图像识别系统主要设备 (7) 4 出口处电脑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管理电脑功能 (11) 三.系统软件功能 (11) 第三章系统设计 (12) 注意事项 (13) 第四章售后服务 (14)

前言: 车牌识别技术是指能够检测到受监控路面的车辆并自动提取车辆牌照信息(含汉字字符、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及号牌颜色)进行处理的技术。车牌识别是现代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用十分广泛。它以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为基础,对摄像机所拍摄的车辆图像或者视频序列进行分析,得到每一辆汽车唯一的车牌号码,从而完成识别过程。通过一些后续处理手段可以实现停车场收费管理,交通流量控制指标测量,车辆定位,汽车防盗,高速公路超速自动化监管、闯红灯电子警察、公路收费站等等功能。对于维护交通安全和城市治安,防止交通堵塞,实现交通自动化管理有着现实的意义。 目前国内有两种识别方式,1、软件识别,就是摄像机直接接入PC机,通过电脑上位机软件对摄像机抓拍图片进行分析识别,优点成本低,缺点:对电脑要求较高,长时间运行识别速度会有一定影响。2、DSP嵌入式硬件识别,摄像机直接接入DSP嵌入式车牌识别器,通过专业的DSP芯片对摄像机抓拍图片进行分析,优点:对电脑要求低,设备自带防死机功能,算法丰富,识别速度快,适用于工业环境长时间运行。缺点:成本相对于软识别成本较高。 系统简介 我司采用DSP嵌入式硬件图像处理器研制开发的PA-WT汽车牌照自动识别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可靠、保密性好、灵敏度高、节省

智能车辆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智能车辆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第一章系统概述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要求的不断提高,减少环境污染和缓解能源短缺两大问题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压缩天然气(简称CNG)汽车在降低大气污染、调整能源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的CNG汽车总数约10万辆,且据专家预测CNG汽车在5-10年内更有猛增10-15倍的趋势,预计在15年内将达到国内汽车数量的50%。随着使用CNG气瓶的汽车迅猛增长,废气瓶冒充新气瓶装上私家车、私自改装气瓶,加气站对报废气瓶或过期未检气瓶加气等等现象越来越多,大大增加CNG加气站的车辆安全管理难度,这些不合格车辆也成为引发CNG加气站爆炸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 为有效地管理加气车辆,提高CNG加气站的安全管理水平,使加气人员快速判别不合格车辆,及时处理安全隐患。我公司在基于对数码相机和视频摄像机的充分了解下,经过对数码相机控制和视频控制的巧妙技术融合,采用一体化高清抓拍设备构建CNG智能车辆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系统对每个进入加气站的车辆的车牌号码进行拍摄,通过网络传输到后台计算机中的数据库,和数据库中存放的合格车辆的车牌号码进行比对。比对成功,证明该车辆为安全合格车辆,可以加气,并把该车辆加气的时间存储到计算机中,便于车辆管理查询。比对不成功,则视为不合格车辆,系统通过设置在加气站的显示屏显示该车的车牌号码,并报警通知加气人员不予加气。 系统采用先进光电技术,数字高清晰成像技术,高性能DSP处理技术、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对通过机动车进行图像采集,获取机动车的号牌等要素,号牌自动识别、记录以及车辆号牌不合格时报警和显示功能,并满足CNG加气站对于通过的机动车实时捕捉、存储,查询等管理功能,对加强加气站安全防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设计原则 系统具有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开放性、安全性、兼容性、可维护性、可拓展性。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容量,为保持系统的先进性留下充分的发展余地。 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系统的实用性和实战性,合理配置资源,服务、服从于业务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附件1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道路运输车辆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以下简称卫星定位装置)以及相关安全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道路运输车辆,包括用于公路营运的载客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半挂牵引车以及重型载货汽车(总质量为12吨及以上的普通货运车辆)。 第四条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企业监控、政府监管、联网联控的原则。 第五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对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工作实施联合监督管理。 第二章系统建设 第六条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应当符合以下标准要求:

(一)《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 796); (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 808); (三)《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 809)。 第七条在道路运输车辆上安装的卫星定位装置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 (一)《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 794); (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 808); (三)《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 (四)《汽车行驶记录仪》(GB/T 19056)。 第八条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和车载终端应当通过有关专业机构的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对通过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的系统平台和车载终端,由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 第九条道路旅客运输企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和拥有50辆及以上重型载货汽车或者牵引车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标准建设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平台,或者使用符合条件的社会化卫星定位系统监控平台(以下统称监控平台),对所属道路运

车辆定位智能调度及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行业车辆 北斗/GPS定位智能调度及视频监控 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一、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道路运输生产力持续快速增长,但发展形态粗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面向未来,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迈向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的新阶段。 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即通过理念、政策、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全面创新,一方面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形态,不断提高运输站场、车辆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从业队伍的素质,增强运输组织能力,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运输车辆的运营缺乏有效的管理监控,运营效率较低。一方面,企业对运营车辆状况不掌握,另一方面,车辆不能及时了解运营组织意图,形成了"车在路上两不知"的局面。长途运输管理迫切需要科技创新。采用智能交通系统(ITS),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上开发公路运输车辆调度管理系统,正是适应公路运输管理创新要求的产物。 公路运输车辆调度管理系统集GPS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数字通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系统于一体,利用卫星定位手段,结合IC卡技术、电子地图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实时监控、双向通讯、动态调度、安全目标跟踪、区域设定、盗窃断油控制和轨迹重放等功能。该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电子地图,车

载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等四部分,其中,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中枢。监控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各车辆传回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做出决策,发出调度指令,并将汇总的信息数据存档,或传送给更高一级的监控中心。其主要是实现调度、统计分析及报表打印等两项功能,提供车辆违规报警信息的声光提示、班次调整信息、综合运营状态统计等。电子地图是使用高精度的电子矢量地图实时显示车辆移动的位置及动态信息,可以无级放大或缩小或平移,可以锁定显示某一目标。电子地图能自动记录、储存、回放移动用户行驶的轨迹,包括时间、地点、速度和方向等状态。车载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通过IC卡的读取与监控中心建立联系,实现超速提示报警、超时停靠、违规停靠、报警和各种求助功能。 公路运输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的应用为在高等级公路上实现公路运输的科学组织,运力的合理调配,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技术保证,必将对公路运输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智能视频调度管理系统的社会效益 第一、智能视频调度管理系统是改善运输系统和公司形象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施智能视频调度管理系统达到车辆的安全准确正点运行,从而为运输出行为主的人们节省宝贵的时间,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实施智能视频调度管理系统是运输管理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企业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基础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运营的效率,影响着运输服务的水平。因此,运输车辆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和信息系统的完备性有助于提高运输系统服务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人们对于信息提供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信息发布系统使客户获得出行前、出行中的运输服务信息,将提

家庭智能监控系统应该具备的实用功能

家庭智能监控系统应该具备的实用功能 10月9日凌晨4点,武汉市武昌区紫阳东路社区沈女士家的报警器突然响起,沈女士在听到报警器报警之后打开电视,画面显示81岁的婆婆不在床上,她赶紧起床去卫生间找,老人家果然在里面。2009年,婆婆患上老年痴呆症,近年病情加重,智力不如两岁儿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014年4月,在丈夫的建议下,沈女士在老人卧室安了监控器,和他们卧室的电视相连,可随时切换,便于观察老人的动态。接着,她又在卫生间安装感应报警器。只要婆婆摸到卫生间门前,报警器就会自动报警。监控器和报警器安装半年来,省了不少事。 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照顾和了解家庭情况的时间也将越来越少。不过,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正使得远程照顾小孩、家庭宠物、实时监控家庭情况等成为一种可能。人们可以在繁忙工作或者外出旅行的同时,通过远程了解自己的家庭概况,并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分析与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监控系统的应用就显得尤为迫切了。其实,家庭视频监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个人对社会单元细胞--家庭的安全要求。那么,家庭监控系统,人们一般会关注哪些功能呢? 1.远程实时监控 用户使用监控客户端软件,可通过互联网实时观看远程的监控视频。监控客户端软件可以安装在电脑和智能手机上。 2.远程报警与远程撤设防 家庭视频监控系统的摄像头可以获得一定范围内的图像,其视频分析功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报警信息发送到用户的手机和客户端软件上。用户使用电脑或手机客户端软件,可远程方便地对监控场所进行设防和撤防管理。 3.网络存储图像 家庭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能够通过网络保存监控视频。在无警或撤防状态下,可按设定时间间隔定时在网络硬盘上保存监控场所视频;在发生报警情况下能连续在网络硬盘上保存图像,直到解除报警为止。用户随时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观看监控录像回放。 5.手机互动监控功能 手机是移动性最强的监控工具,智能手机上可以安装功能强大的监控客户端软件,而普通的非智能手机则可以利用手机上的浏览器方便地查看实时和历史的

智能交通 - 车辆视频检测原理

采用大华自主研发的视频分析算法,该算法利用智能神经网络技术,对视频图像进行分层处理,并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视频画面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过滤掉冗余的信息,分离出对系统有用的关键信息。 神经网络是基于模拟人脑智能特点和结构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它通过对人脑的基本单元的建模和典型的激励函数的设计,来探索模拟人脑神经系统功能的模型,并研制一种具有并行分布处理与存储、高度自适应和自学功能、能分析较为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软件模拟技术。大华视频检测系统采用的视频分析算法主要包括: 牌照定位分析算法:系统从车辆进入检测区域的第一帧开始,逐帧对牌照定位、跟踪、识别,通过对牌照的跟踪,来获取车辆信息,此算法可以保证在有牌照且牌照无污损、无遮挡情况下,准确捕获车辆。 车辆运动轨迹跟踪算法:系统从车辆进入监测区域的第一帧开始,跟踪分析车辆的运动轨迹,通过轨迹跟踪来获取车辆信息。此算法在无首尾相接的情况下,可以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车灯运动轨迹跟踪算法:系统采用车灯光线轨迹跟踪技术,通过对车灯光线由远及近的运动轨迹进行跟踪,来确定车辆的运动轨迹,获取车辆的信息。可以保证在不加频闪灯的方式下,具有较高的捕捉率。 白天,系统通过牌照定位分析算法和车辆运行轨迹跟踪算法,双重分析,选择可信度高的识别结果作为最终结果;晚上,系统通过车灯运动轨迹跟踪算法来获取车辆信息。 为了保证系统在任何时段都有较高的捕获率,白天和晚上的算法切换采用双重标准,一是时间、日期,二是环境参数,如亮度等。通过两种参数的综合分析来准确掌握算法的切换时机,完成算法的自动切换,保证系统较高的车辆捕获率。

车辆检测原理 采用基于运动检测的车辆检测方法,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学习建立道路背景模型,将当前帧图像与背景模型进行背景差分得到运动前景像素点,然后对这些运动前景像素进行处理得到车辆信息。该方法效果的优劣依赖于背景建模算法的性能。其流程图如下所示: 车辆检测流程图 整个检测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由高清摄像抓拍主机获取实时的视频流。 2、利用背景差分算法检测运动前景。首先通过初始多帧视频图像的自学习建立一个背景模型,然后对当前帧图像与背景模型进行差分运算,消除背景的影响,从而获取运动目标的前景区域。

交警RFID车辆识别管理系统

交警RFID车辆识别管理系统 一、交警RFID车辆识别管理系统概述 车辆管理,是利用RFID技术对所属辖区内所有车辆进行智能且有效的管理。由于使用 机器进行识别,提高了识别率,以免发生漏查、错查现象,大大减少了由于识别不清而出现 的各类纠纷,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加强交警部门的管理力度。对城市出租车进行切实有 效的管理,保障国家、人民的利益。 现代社会,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必不可少交通工具之一,具有非常巨大的市场。但是,路面上来往的车辆往往参差不齐,假牌车、套牌车、走私车、肇事车、违章车、黑车、报废 车等等,这些无疑是给路面交通埋下重大隐患,给人民财产造成损失。乱闯禁区、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尤以各种“黑车“最为突出;对从事客运的“黑车”来说,由于成本低廉,车主 通常都会以较低的价格与正规营运车辆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客运市场和营运秩序。然而, 这些车往往都经过改装修饰,这种情况下,交通警官仅用肉眼有时候很难把它们辨别出来, 要辨认出来,往往都得靠交警近距离的人工停车审查管理,这无疑给交警增加了劳动强度, 同时也给合法车辆停车稽查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利用科技的手段,对此实行管理,使交警能够迅速准确判别车子是否是合法车,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提高社会治安,减少车辆抢劫偷窃案件,减少人民财产损失,或者在发生此类案件时,可以提高破案率。 北京创羿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RFID车辆远距离识别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车场车站、停 车场以及集装车辆中,应用之后明显提高车辆的管理效率,提供了智能化车辆管理。RFID 识别系统对车辆进出全自动化数据采集,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树立全新的城市车辆管理的形 象,预防了人工操作的漏洞,有利于资料存档,保证车辆信息的安全与可靠,二方面大大地 促进了城市及政府企业的自动化建设步伐。 北京创羿科技技术的出现将为远距离信号识别、数据传输领域的运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 保障,为现代化车辆管理提供最优秀的解决方案。 综述,我们就是要解决常规条件下“停车稽查”的问题,实现“不停车稽查通关”。 二、交警RFID车辆识别管理系统简介 本系统充分利用了创羿科技技术。作为专业致力于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 高科技公司,我们在综合了各产品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实际运用后推出了“CY-RFID”,采用了当今先进的0.18uM的芯片技术,使 RFID的性能得到了本质的改进,开创了远距离识别 技术的新纪元,它彻底解决了远距离、大流量、抗干扰、超底功耗、高速移动的标识物的识 别难题,而且成本较以往大大降低。对于在人、车、物的远距离识别、定位、跟踪、数据传 输等方面的运用提供了非常先进和有效的技术保障。 1、交警RFID车辆识别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该系统适用于对车辆不良现象的考查,如稽查假、套牌车辆,稽查违章、肇事逃逸车辆,稽查其他各类型的违法车辆,其它扩展功能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