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简报_第1期_doc - 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简报_第1期_doc - 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08年工作年鉴

(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党建工作。2008年,学院党委坚持解放思想,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目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努力做好党建与思政工作,重点抓好研究生、本科生的素质培养和思想教育活动。开展学习“三个代表”、两会、科学发展观等活动7次,集中学习16次;发展新党员49名,预备党员转正53名。发展学生党员49名,其中本科生党员26名,研究生党员23名。

思想政治工作。学院领导班子重视思想建设工作的优良传统;潜心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实事求是,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领导能力。坚持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即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以确保学院的各种决策始终符合学院建设发展的要求。

通过全院党员大会、党支部活动和教职工集体学习等形式,开展政治理论和形势政策的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学习贯彻中央、学校等相关文件精神。

(二)教学工作

本年度招收本科生93名,硕士研究生55名,博士研究生14名。在读本科生266人,硕士生153人,博士生29人。为本科生春季实际开课共计30门,秋季实际开课20门;为研究生实际开课16门。

课程、教材、教师等教学获奖情况。2008年,我院“草业科学教学团队”被批准为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南志标教授荣获兰州大学教学名师奖;申报的《区域经济学》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点已经得到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准,并于本年度开始招生。

(三)科研工作

本年度科研立项总数18项,科研经费达88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3项、农业部项目1项、甘肃省项目5项、横向项目7项。全院教师共发表各类论文(著作)186篇,其中在SCI上发表科技论文29 篇,参编著作6篇。

获奖情况。2008年,我院开展的“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健康评价”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西部七省区生态建设与草业开发专

家系统》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耐旱草坪草功能基因组及分子育种”通过科技部国际合作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并通过省科技厅的成果登记。“应用稳定性同位素15N定量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的生物固氮能力”通过科技部国际合作局组织的专家鉴定,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草业学报》和《草业科学》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1980余种核心期刊)。《草业学报》获得2008年“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第七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首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奖项。

另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8年版),《草业学报》影响因子为1.510,在畜牧兽医类期刊中名列第一位。《草业科学》自2005年以来,总被引频次排列在畜牧兽医期刊类第一。

(四)队伍建设

现有在职教职工91人,其中教师44人,职工47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31人;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其他高层次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1人、萃英特聘教授1人、萃英讲席教授1人。

(五)学生工作

活动。先后举办了第二届“绿海之夏”中美大学生交流会、第三届“我爱家乡”演讲赛、第五届“我爱我家”宿舍设计大赛、三院迎奥运春季联合运动会、“古树新枝、徜徉百载”三院迎新晚会、“迎百年、庆元旦”五院学生会联谊会、“翠英山麓播希望绿海扬帆迎三会”义务植树、“红色书页”大型捐书活动、二期诚信教育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培训班、5.12汶川大地震常识教育捐款慰问系列活动、百年兰大系列活动之百年兰大印象——“走进宣传部,秀出自我”等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

重要奖项。学院获2008年“兰州大学新生文艺调演二等奖”、“兰州大学共青团工作调研优秀奖”、赴甘南社会实践团获2008年校团委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生物周优秀组织奖;在信息院组织的IT知识竞赛中荣获第一名、在管理学院组织的校园设计大赛中组队荣获第四名、全校拔河比赛第五名、兰州大学

2008年女子篮球赛第七名;1名老师荣获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高校管理工作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老师获第八届“甘肃优秀青年”、1名老师获“甘肃省优秀共青团干部”、1名学生获“兰州大学首届感动校园十大学子”、1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三等奖。

(六)对外交流与合作

全年共接待海外来访人员42人次,举办国际研讨会0场次,教师出国出境15人次,合作课题5项。

2008年学院申请引智项目9项,获批准5项,申请国家外国专家局资助出国培训项目1人,获得批准。

新西兰梅西大学Rosie Bradshaw教授和兰州大学萃英讲席教授Peter Long 博士为学院举办了“第二期DNA生物技术培训班”,参加学习的学生20名。

作为主要学术组织单位,我院积极服务于2008年在我国召开的“第21届国际草地和第8届天然草地大会”,任继周院士任大会组委会总顾问,南志标教授任大会组委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负责了整个会议的学术组织工作,龙瑞军教授作为大会组委会委员负责各国代表在甘肃、云南等地的会前考察,由于出色的组织工作,我校获“2008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优秀组织奖”,多名师生受到大会表彰。

南志标教授作为世界东北亚地区(中、日、韩、朝、蒙)草业科学学术界代表,当选为国际草地大会连续委员会委员。

【单列】大事记

时间事件(一般每事不超过20字)

一月

15-16日,学院和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2007年度科研报告会。

21日,学院任继周教授被聘任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学术委员会顾问,南志标教授为主任,龙瑞军教授为委员,傅华教授为秘书长。

23日,学院举办全体职工新春团拜会。

23日,学院成立草地与牦牛研究所,聘任龙瑞军教授为所长。

24日,龙瑞军教授前往澳大利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高级访问学者。

二月

1日,于应文副教授受国家留学基金计划的资助,在英国草地与环境研究所开展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

26-28日,龙瑞军教授参加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举行的国际山地中心召开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大学联盟会议,兰州大学正式加入该联盟。

26日,南志标教授主持的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现场验收会在学院举行,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计划处张健处长,美大处王强处长,国际交流中心陈雄处长,省科技厅赵旭东厅长,国际合作处李锐处长,陈晓飞等部、省厅领导以及副校长景涛教授和科技处、外事处负责人参加了验收会。甘肃农业大学曹致中教授为验收专家组组长,国际合作司计划处张健处长主持了验收会。

三月

5日,院长南志标教授在北京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2-23日,应龙瑞军教授邀请,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Victor Squires教授来我校讲学,为本科生、研究生做了十二次专题学术讲座。

15-20日,应李春杰教授邀请,加拿大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 Tom Hsiang教授来学院进行学术访问,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了数场学术报告,并与院长南志标教授就开展合作事宜进行了讨论。

18日,甘晖副书记率人事处负责人来学院就高层次人才建设调研,南志标院长汇报了学院近几年来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并就人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将来的发展规划向校领导提出了建议。

19日,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TTU)代表团一行九人访问我院,院长南志标教授向客人介绍了学院教学、科研和国际合作等情况,并陪同参观实验室。翌日,TTU农业科学与自然资源学院主管科学研究的副院长Sukant Misra教授为学院研究生作了学术报告,并与南志标院长就研究生交换、联合开展科研等进行了讨论。

20日,侯扶江副教授受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学院的资助,前往英国草地与环境研究所开展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

22日,龙瑞军教授参加由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在昆明举行的中国区域合作伙伴会议,并与该中心的副主任商谈了中心主任Dr.Schild先生访问兰州大学等事宜。

23日,澳大利亚青年大使Amy Paten女士来学院开展为期9个月的研究工作。

26-28日,龙瑞军教授赴马来西亚UPM大学访问,为该大学作了题为“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学术报告。并讨论了合作事宜,有两位硕士研究生在该校生命科学研究所从事硕士论文工作。

27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中国合作项目主管Sandy McConachy 女士一行三人访问学院,与院长南志标教授就联合培养研究生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四月

8日,我院教师尚占环讲师申请的“青藏高原“黑土滩”几种毒杂草的BVOCs 对甘肃马苋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的化感作用及临界计量”项目获得“兰州大学交叉学科青年创新研究基金项目”批准。

10-16日,李文龙副教授赴埃及亚历山大参加“生物学展望国际会议”。

12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可持续生态研究所高级研究员Ken Hodgkinson博士来学院访问。

14日,新西兰Chrischurch市长代表团一行九人访问学院。

22日,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代表团在副院长周青平教授的率领下访问我院,任继周院士、陈发虎副校长,科技处负责人,草业学院相关人员与代表团成员就科研和教学合作等进行了座谈讨论。

22日,受国家外国专家局的部分资助,段廷玉前往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

28日,甘肃省科技奖励大会在兰州宁卧庄大礼堂举行,我院申报的《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项目获得甘肃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任继周院士代表项目组领奖。

29日至5月4日,应草地农学研究所沈禹颖教授的邀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农业与食品系统学院 Robert Norton教授来院进行学术访问,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做了四场学术报告。

30日,甘肃省纪念“五?四”运动89周年暨先进青年表彰大会在宁卧庄宾馆隆重举行,李春杰教授获得第八届“甘肃优秀青年”荣誉称号,并参加了颁奖典礼。

五月

4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DAVID KEMP教授等一行四人,来学院执行合作项目。

4-10日,龙瑞军教授赴印度尼西亚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的亚洲区域项目总结会,龙教授牵头组织申报下一期项目建议书。

9日,新华通讯社甘肃分社新闻信息中心主任段芝璞、新华通讯社记者赵锋就食物安全和草地农业等议题采访名誉院长任继周院士。

20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院广大师生员工心系灾区,积极踊跃捐款捐物,帮助灾区渡过难关。共计捐款1.9万元,衣物99件。党员缴纳特殊党费0.82万元。

28日,我院申报的《区域经济学》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点已经得到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准,2008年开始正式招生。

29日,学校公布了2008年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第一批录取名单,我院研究生牛得草同学位列其中。

30日,我院申报的《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项目》国家科技进步将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答辩会议。

30日,沈禹颖教授主持的“应用稳定性同位素15N技术定量研究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的生物固氮能力”项目鉴定会在我院举行。

六月

3日,院长南志标教授参加在内蒙古举行的“国际草地大会和国际天然草地大会”组委会会议。

6月,龙瑞军教授前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学术会议,并就青藏高原牦牛CH4排放研究进行报告

8-17日,应李春杰教授的邀请,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 University 教授David Pate先生访问我院,为教师和研究生作了系列学术报告,并考察了甘南高寒草地。

9-16日,应梁天刚教授的邀请,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主任谢红接博士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期间举办四场学术报告。

11日,应龙瑞军教授的邀请,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农学院动物生理系系主任Graeme Martin 教授和CSRIO刘世民博士访问我院,与龙瑞军教授和生命科学学院李凤民教授讨论合作办学、研究生、教师交流等合作事宜。

14-18日,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农业与资源环境学院学生交流代表团一行12人,在副院长Norman Hopper教授的率领下访问我院。我院举行了欢迎会,南志标院长主持了会议,校长助理李正元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

6月19日,我院侯扶江、李春杰同志聘为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七月

30日-7月5日,学院50人参加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的“第21届国际草地和第8届天然草地大会”,任继周院士任大会组委会总顾问,南志标教授任大会组委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负责了整个会议的学术组织工作,龙瑞军教授作为大会组委会委员负责各国代表在甘肃、云南等地的会前考察,由于出色的组织工作,我校获“2008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优秀组织奖”,多名师生受到大会表彰。

6-8日,设在叙利亚的ICARDA中心的LARBI博士应南志标教授的邀请访问我院,就联合开展合作研究等事宜进行了讨论,并参观了学院实验室、榆中校区科研教学基地等。

8-10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Bill Bellotti教授来学院执行ACIAR合作项目,与项目组成员一起进行了讨论和阶段性总结,

9日,应龙瑞军教授的邀请,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动物营养学专家Kevin Bell教授来学院访问,与龙瑞军教授就开展科研合作和学生交流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并为研究生作了学术报告。

9-12日,澳大利亚西澳政府农业与食品部草地科学高级研究员Clinton Revell博士来学院访问,就合作开展研究等问题与院长南志标教授进行了交流,并为研究生作了学术报告。

29日,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基础司基地建设处处长张延东,教育部

科技司基础处处长李渝红一行对我校西部草地与干旱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进行了调研。

八月

7日,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副院长王锁民教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从事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

14日,以甘肃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宋建人为组长的甘肃省科技厅专家组对我校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了现场评估。

8月20日,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资助的中澳合作项目“通过提高农牧业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中国西部农民生活水平,improving farmer livelihoods through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 in crop-livestock farming systems in western China”项目启动会在兰州举行。

8月23-27日,应南志标教授邀请,西澳大利亚大学Matthew Tonts教授来我院访问,并前往庆阳考察中澳合作项目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27日,Tonts教授为研究生做了题为“Agriculture Reconstructing and Socio-economic Adjustment in Western Australia”的学术报告。

28-30日,参加在宁夏大学举行的“2008年第十届全国草业专业教学研讨会”。

29日,受国家外国专家局和省外国专家局、学院的联合资助,李丽华同志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开展为期6个月的学习、研究工作。

25日,本科生朱广宇、胡晓东迁往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学习一年。

九月

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路铁刚研究员来院访问,并为研究生本科生做了题为“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二十年”的学术报告。

5日,任继周院士、南志标教授、傅华教授参加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庆祝活动暨盛彤笙先生铜像揭幕仪式,任继周院士还在纪念盛彤笙先生学术讨论会上发言。

6日,应任继周院士的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榘教授访问学院,交流了科研、教学、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

8日,参加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建院七十周年庆典活动。

10日-11月27日,新西兰梅西大学教授Peter Long及夫人Mary Long来学院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讲学活动。

13日-15日,名誉院长任继周院士、院长南志标教授、沈禹颖教授和李春杰教授参加了由甘肃省科技厅和甘肃省农牧厅主办的甘肃省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现场观摩及旱作农业学术研讨会”,南志标教授在上大会作了特邀发言。

16-21日,草地资源与信息管理研究所陈全恭教授等在西宁为青海省草原总站举办了“草地生产力评价与3S技术调查”培训班,24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21日-10月1日,沈禹颖教授参加澳大利亚第十四届农学学会会议。

21日-10月18日,新西兰梅西大学Rosie Bradshaw教授来学院讲学。

28日,教育部经过评审,公布了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名单,我院南志标教授作为带头人的草业科学专业教学团队榜上有名。

十月

13-18日,新西兰梅西大学Rosie Bradshaw教授和Peter Long 教授在我院举办“生物技术培训班”,25名学生参加了学习,17日,甘晖副校长参加了培训班结业典礼,并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18日-11月10日,尚占环前往英国,访问了马克利土地利用研究所。

13-17日,龙瑞军教授赴印度德里参加联合国大学组织的国际寒漠研讨会,并就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荒漠化作报告。

19日, 陈全功教授、任继周院士主持的“西部七省区生态建设与草业开发专家系统”项目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J3-104),项目完成人还有王珈谊、张自和、梁天刚、李文龙、徐宗宝。

十一月

4-16日,龙瑞军,丁路明,于以色列内盖夫大学访问学术交流,就动物放牧行为生态研究方法进行考察。

17日,应院长南志标教授的邀请,澳大利亚西澳大学高级研究员刘世民来院进行学术访问,并为研究生作了有关“草业科学研究进展和留学西澳大学”的报告。

22-25日,龙瑞军前往尼泊尔参加在加德满都举行的国际山地中心喜马拉雅大学联盟会议,代表兰州大学出席,并就兰州大学在喜马拉雅地区科学活动进行报告。

26-28日,应院长南志标教授的邀请,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站长张新跃研究员来院为研究生、本科生做两场有关“高寒草地保护与利用”和“现代草地畜牧业的理论与技术”的学术报告。

十二月

3日,中澳合作项目澳大利亚项目组组长、Charles Sturd 大学教授David Kemp 和Randall Jones来学院执行合作项目。

5-15日,草地资源与信息管理研究所陈全恭教授等在西宁为青海环境监测中心人员举办了“草原生态环境评价”技术培训班,有18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6日,赵廷文副院长代表学院参加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举行的中国第一个草原学专业成立五十周年庆祝活动。

8-10日,我院南志标教授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973项目中期评估会议在兰州召开。七个一级课题组向评估专家组进行了汇报。专家组经过认真审议打分,7个一级课题中,6个达到优秀等级,1个获良好等级,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中期评估。

12日,任继周院士应邀出席中国草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暨江苏省农林职业技术学院85周年校庆,并做重要发言。学院向该校赠送了“马超云雀”铜像作为校庆贺礼。

30日,应龙瑞军教授的邀请,澳大利亚昆士兰政府环境保护局张西克博士访问学院,并为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做了题为“气候变化对放牧生产系统影响”的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