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2013-03-1 | 所属分类[ 设计]

整洁、严谨、工整、理性化、实用的特征是瑞士平面设计的精神所在。

这种一丝不苟,传达准确的风格,即所谓瑞士国际主义风格。简单的说,由于Swiss Design 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因而很快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成为战后影响最大的一种平面设计风格,也是国际最流行的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

注:瑞士的现代设计主要是从日内瓦的日内瓦设计学校和巴塞尔(Basel)的巴塞尔设计学院所发展起来,它们可以说是瑞士现代设计的摇篮!从40 年代到60 年代,瑞士现代主义风格,也就是被世界称为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这种方式,在这两所学院形成和发展,影响世界各国。瑞士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大师,比如阿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依米尔·卢德(Emil Ruder )、约瑟夫·穆勒-布罗克曼等等。但此后再也没有大师级人物出现。瑞士政府于是表示忧虑,便极力设法吸引杰出设计人员留在教学单位,企图带动改革。但是依然难以争取到最杰出的人才任教,因而,设计改革也显得十分困难。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特点:

1.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追求几何学式的严谨。简介明快的版面排版,完整的造型,采用方格网为设计基础,形成高度功能化,理性化的设计风格。

2.设计是社会工程的组成部分,从而避免美国设计简单赤裸的商业倾向。

纵观世界平面设计史的发展从缉捕一名逃亡奴隶的告示开始到迄今为止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少说也有数千余年了。在平面设计的发展浪潮中人类的视觉传达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一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与人文情怀因而也涌现了不少的平面设计运动或流派。

进入20世纪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入了发达的科学时代。欧洲和美国紧跟时代的步伐他们从思维方式、表现形式、创作手法、表达媒介等方面进行了彻底的、全面的改革形成了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的一次次浪潮。

在这一次次浪潮中20世纪中期的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即(瑞士国际版面风格)尤为突出。

一.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平面设计经历了一段时间不长的停滞。由于大战对于欧洲和亚洲各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创伤除了美国之外国际的平面设计在风格上没有什么创新。经济的逐渐恢复和发展促使了设计在二战后的发展而市场的日趋国际化又对于设计的国际化面貌和特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终于在联邦德国与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Swiss Design。由于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因此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

计风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也称国际版面风格。

由于国际交往国际贸易的急剧增加国际对话也与日俱增这样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视觉语言的形成使国际主义设计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其实在50年代瑞士设计就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版式风格,这种瑞士风格的形成离不开众多设计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包括形式语言的实验、设计理念的提出以及相互间的影响与交流。例如赫伯特·麦特Herbet Matter他是最早把摄影机创造性地运用于平面设计上把摄影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法的瑞士设计师。在30年代为瑞士国家旅游局设计的招贴中他使用摄影、版面编排和主题文字相拼和全部文字采用无衬线体具有现代主义的特色。又如沃尔特·赫德格Walter Herdeg他更是把毕生精力献给了设计事业和出版编辑事业他1944年创办的著名的《图形》杂志成为了平面设计界公认的最具权威的出版物。正是有了众多设计师的努力与积累才有了后来影响世界的国际主义版面风格。瑞士国际主义风格应该与包豪斯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等有很大的渊源。毕业于包豪斯的瑞士平面设计家西奥·巴尔莫Theo Ballmer(1902-1965)和马克斯·比尔Max Bill(1908-)都是在瑞士形成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的两个关键人物。巴尔莫的设计首先使用简洁的网格结构具有较强的功能主义,他的字体设计显得更精致、优美,是最早采用完全的、绝对的数学方式从事平面设计构造的设计家之一。马克斯·比尔则重视设计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并找到了明确的设计方向数学构成、单村视觉元素、绝对有序地组织。此外他担任联邦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theHochschulefurGestaltunginUlm)的第一任校长学校最大的要点就是把设计作为社会工程的组成部分而避免美国设计简单赤裸的商业倾向。乌尔姆设计学院对于奠定国际主义设计风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瑞士国主义平面设计的特点及风格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以单纯、易于识别为目标其特点是力图通过简单的网络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公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具体地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在视觉表达上数字网格采用非对称的平面组织设计元素,无论字体还是插图照片标志使之达到设计的视觉统一,用无衬线体版面排成左齐右长短不一的形式平面效果非常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式化。在设计观念上注重功能主义思想注重理性科学观念特别是数学逻辑。国际版面风格的设计师们比之其作品的表现形式更注重发展设计事业的态度。他们认为设计是有助于社会进步的活动因此抛开完全个人的表达态度和设计问题的偏僻的解决方法而取之以更普遍、的更科学的态度。设计师们认为他们不是艺术家而是作为社会组成各部分之间传播重要信息的客观引线。因此明确的视觉秩序成为设计目标。

瑞士新字体设计

50年代形成的国际主义风格的核心部分是无衬线线字体的发展及广泛采用。新一代的平面设计家采用一种直接了当的新无衬线线体达到高度的、毫无掩饰的视觉传达目的。1954年

在巴黎工作的瑞士平面设计家阿德里安·弗鲁提格Andrain Frutiger创造了一套共有21个不同大小字号的新无饰线体称为“通用体”Univers。50年代初期阿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和另外一个瑞士设计家马克斯·梅丁格合作创造出“新哈斯格罗特斯克

体”HAAS Grotesque。1961年新哈斯体在联邦德国正式出品新名称是“赫尔维提加

体”Helvetica。这种字体设计得非常完美因此成为50年代到70年代当中最流行的字体。赫尔曼·扎夫在40年代和50年代期间设计的几种字体被视为字体设计上的重大发展如“帕拉丁洛体Palatino1950”“米奥体Melior1952”“奥帕迪玛体Optima1958”扎夫的字体设计达到一个兼有功能特点和优雅细节的高度。

瑞士设计中心

作为二战前后最重要的平面设计中心之一瑞士的巴塞尔和苏黎世两个城市对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成为一个设计中心地区。这里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平面设计家。

国际主义平面风格的精神领袖约瑟夫.莫勒-勃洛克曼Josef Muller-Brockman。他是瑞士最重要的平面设计家、版面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之一更是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确定与传播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的设计思想是追求绝对的设计主张非人格化系统化规范化和工整的原则主张设计以传达功能优秀为最高目的的宗旨。为了达到传达的目的设计家个人的偏好、说服性的宣传技巧都应该漠视不顾衡量的标准就是作品的视觉表达力和信息接受力。他还认为设计应该具有杰出的、充满活力、生动的传达功能。他在50年代设计的平面作品特别是海报设计都具有这个特点。他的平面设计处理都非常简明扼要既有高度的视觉传达的功能性又有强烈的时代感紧张而具冲击力。他采用的摄影资料都把摄影本身变成设计的元素处理赋予摄影以新的功能。他的摄影拼贴都非常强烈并且结构简单突出主题能够使观众一目了然的了解海报的传达内容。他还强调设计的社会性—设计是为社会经济、文明发展服务的这点具有较强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风格。

另外一个对于树立和发展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有重大贡献的瑞士设计家是西格菲尔德.奥德麦特Siegfried Odermatt。奥德玛是自学成才的设计家。1950年它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室。他的主要设计业务是商标、包装、广告、企业形象等他们的设计也采用非对称性、强烈的简单色彩对比、无装饰线字体这些基本的国际主义风格特点不同的地方是他在排版编排上比较生动不是刻板地完全按照这个风格进行设计。他认为设计就是实现传达的工具他的大部分作品虽然是单色印刷但借助明确的概念力量和独特的视觉造型达到与色彩印刷同样的效果。60年代新一代设计师罗斯马利·蒂茜Rosmarie Tissi加入到奥德麦特的队伍中在其作品中充满了幽默的元素在设计思想上更为自由、个人化。他们的设计为日后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瑞士设计的教育

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正式确立离不开瑞士的设计教育与教育传播。埃米尔·鲁德Emil Ruder1947年任巴塞尔工艺美术学校平面设计教师。他的设计方法思想集中在他的著作《版

面设计》中他指出设计要做到形式与功能的平衡当字体失去传达功能的事业就失去了他的意义与目的因此高度的可读性、易读性是设计的关键所在。他的版面设计教学发展了对负形或无印刷的空白空间的敏感性他提倡系统的整体设计和使用复杂的网格结构使所有元素相互和谐达到统一中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阿明·霍夫曼1947年进入巴塞尔工艺美术学校教设计并办有自己的设计室。他的设计重点也由原来的图形转变为基本元素点、线、面的设计布局。他的深刻的审美意思是他特别强调出功能性之外的设计美并探求造型的实质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的哲学来。他所寻求的是一种动态的和谐使所有的设计元素形成明暗、曲直、正负、动静对比当整体趋向和谐设计就达到了高层次的完美表现。霍夫曼1965年出版了著作《平面设计手册》书中完整阐述了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三.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影响

瑞士的国际平面设计风格是在1959年瑞士出版《新平面设计》杂志时真正形成气候的。这本刊物是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基本阵地、中心和发源地在平面设计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瑞士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在美国引起很大的震动并在美国得到高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最早促进国际主义在美国发展的是洛尔·马丁。他于1947年开始在美国辛辛那提美术博物馆担任

平面设计工作他放弃了美国当时流行的写实插画方式而采用国际主义的简单、明确、视觉传达准确的特点因而产生了一系列完全不同的新设计得到博物馆的负责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另外一个把瑞士国际主义风格介绍到美国的是洛杉矶平面设计家鲁道夫·德·哈瑞克Rudolph de Harak。哈瑞克强调平面设计的简明扼要的特点。他在设计上采用方格网络结构来组织平面设计的各种因素因此他的所有设计都有条不紊、井井有条完全在方格的规范之中。由于这些先驱的努力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从50年代开始在美国开始流行一直延续了20多年。

美国采用了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之后极大地提高了美国科学技术出版物的普及和推广对于美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都有极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二战后不断增长国际主义精神日益明显大众传播的速度争霸世界变成一个“全球村”。这就决定了视觉设计力求传达的明确性能超越语言障碍是各地域的人都易于理解和记忆。而瑞士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正由此而来。并开始逐步影响整个世界。

四.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局限

瑞士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是在战前的包豪斯和荷兰风格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设计理念上有着诸多相似点。它强调以为大众服务为宗旨使其易于理解和记忆。于是它须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因而它的表现形式有数字网格、无衬线体、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式化。然而正是在这种种因素的串联发展之下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既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也暴露了自身的不足与局限。

首先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作品的要求必须是客观的非个人的设计家个人的偏好、顾客的特殊要求、宣传的压力都应该漠视不顾唯一的标准是视觉的力量与效果。这不仅忽视了个人的要求更磨灭了个人的审美价值忽视了传统对于人的影响。所以一个好的设计师不只要顾全大众的利益也要考虑到个人的需求因人而异随机应变。

其次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形式为数字网格注重数学逻辑和理性思维缺乏感性的思想给设计者造成很大的局限不利于思维的发散而且形成的版面过于死板、拘束缺少更为自由、更为个人化的特点。因此在后来的平面设计史中设计师们一反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增加了感性的、个人的、自由的元素。

最后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发展到美国后渐渐背离了设计先驱们的初衷。其一,国际主义平面设计渐渐变成了一种风格而不是一种动机成为了虚空的形式主义。其二,国际主义平面设计作为一种工具也参与商业主义参与市场营销活动以虚假的外表来欺骗消费者促使人们购买他们并不需要的东西甚至成为了美国的大型垄断企业作为显露他们全球性经济和海外延伸雄心的视觉传达工具。

后记:瑞士的平面设计是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从19世纪20到30年代,传统的技艺与工业得到了很好的结合,特别是药物行业与机械工程方面,与当时西方国家的正在从事广告,工业印刷等领域的设计师相当匹配。这些平面设计的开拓者们把图案看成是工业生产及视觉传达的一部分,他们宁愿选择拍照也不愿用文字来作说明,更甚是,他们认为字体的作用是工业的一种形象代表,作为一种图样存在,更多于文字本用来记录的作用。根据著名的设计权威Richard Hollis所述说,这种无限创意的“图案”正在这些瑞士设计师Theo Ballner ,Max |Bill ,Adrian Frutiger, (Karl Gerstner),Armin Hoffiman,Emast Keller,Herbort Matter,Josef Muller ,Brockmann,还有就是Jan Tschichold等,作为唯一确实的平面图形语言来不断发展,创作。这些设计师的设计风格,由于运用实在规律,有计划地,按几何学的理论来结合图形与文字,被全世界所钦佩,更由于被作为国际性的通用图形语言,例如

Helvetica成为了瑞士最经典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平面设计,而且它的设计范畴还囊括了海报,杂志,博览会展览,小册子,广告,书籍,电影等领域,这些渗透到各领域的要素表现出瑞士设计师们为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留下了许许多多不可或缺的图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2013-03-1 | 所属分类[ 设计] 整洁、严谨、工整、理性化、实用的特征是瑞士平面设计的精神所在。 这种一丝不苟,传达准确的风格,即所谓瑞士国际主义风格。简单的说,由于Swiss Design 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因而很快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成为战后影响最大的一种平面设计风格,也是国际最流行的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 注:瑞士的现代设计主要是从日内瓦的日内瓦设计学校和巴塞尔(Basel)的巴塞尔设计学院所发展起来,它们可以说是瑞士现代设计的摇篮!从40 年代到60 年代,瑞士现代主义风格,也就是被世界称为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这种方式,在这两所学院形成和发展,影响世界各国。瑞士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大师,比如阿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依米尔·卢德(Emil Ruder )、约瑟夫·穆勒-布罗克曼等等。但此后再也没有大师级人物出现。瑞士政府于是表示忧虑,便极力设法吸引杰出设计人员留在教学单位,企图带动改革。但是依然难以争取到最杰出的人才任教,因而,设计改革也显得十分困难。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特点: 1.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追求几何学式的严谨。简介明快的版面排版,完整的造型,采用方格网为设计基础,形成高度功能化,理性化的设计风格。 2.设计是社会工程的组成部分,从而避免美国设计简单赤裸的商业倾向。 纵观世界平面设计史的发展从缉捕一名逃亡奴隶的告示开始到迄今为止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少说也有数千余年了。在平面设计的发展浪潮中人类的视觉传达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一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与人文情怀因而也涌现了不少的平面设计运动或流派。 进入20世纪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入了发达的科学时代。欧洲和美国紧跟时代的步伐他们从思维方式、表现形式、创作手法、表达媒介等方面进行了彻底的、全面的改革形成了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的一次次浪潮。 在这一次次浪潮中20世纪中期的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即(瑞士国际版面风格)尤为突出。

国际主义和现代主义设计的比较

德国工业同盟 1907年10月6日成立的旨在促进设计的半官司方机构,得到政府在资金、资料、活动安排等方面的支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官办的设计促进中心。后逐渐转变成一个非官方的设计行会,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塔特林 将机械精神与设计艺术结合,强调设计与工程的紧密联系。赞美技术、崇尚工程结构。代表作品第三国际纪念塔,是其构成主义代表作,隐喻革命的胜利,钢架螺旋上升,抽象又动感,反映了赞美技术,崇尚工程结构的美学思想。 荷兰“风格派” 1917年-1928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现代艺术流派,包括画家、设计师、建筑师,是一个松散的集体,集体中心为《风格》杂志,编辑是杜斯伯格。核心人物还有画家蒙德里安、设计师里特维特等人。 构成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俄罗斯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影响下,探索工业时代艺术语言,颂扬机器特征,认为艺术也应该是抽象的几何形态。简答题1、简述现代主义的形式和特征 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设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解决众多工业产品、传达媒介等设计问题和针对往昔设计运动都强调为权贵服务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论原则,以至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彻底改变服务对象的问题 2、格罗佩斯 著名建筑师,德国工业联盟的主要成员,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设计艺术教育家与活动家。 3、米斯凡德罗 包豪斯德三个发展阶段 1919-1925 魏玛时期校长格罗佩斯理想主义,双轨制教学 1925-1932 德绍时期校长汉斯迈耶共产主义教学与实践结合 1932-1933 柏林时期米斯凡德罗使用主义以建筑为主 包豪斯宣言的主要内容(1919年4月1日) 1、强调建筑家、画家、雕塑家的协作,共同建立艺术殿堂 2、纯艺术应当转向应用艺术 3、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艺术家与工程师的合作 包豪斯办学思想设计理念 1、民主色彩、社会主义特征,为大众服务,倡导以简单、无装饰风格进行设计,使价格廉价,人人消费得起 2、主张艺术家、工业家和技术人员合作提高工业产品得设计水平。 3、强调社团和集体的重要。 4、主张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使学生的作业同时也能使企业的项目和产品。 第八章现代设计的职业化和制度化 名词解释 乌尔姆设计学院

国际主义

国际主义风格 第一节国际主义设计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欧洲发展的现代主义,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到20世纪60、70年代,这种风格广泛流行,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建筑,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米斯·范德洛在早期提出的“少则多”原则在战后有了趋向于极端的发展,甚至到了一种为了形式的单纯性放弃某些功能要求的程度。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标准面貌。到这一阶段,形式变成了第一性。原本的目的性被取消了,而为了达到所采用的手段成为了目的,这是国际主义的核心。 米斯·范德洛在纽约设计的西格莱姆大厦,意大利设计师吉奥·庞帝在米兰设计的佩莱利大厦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建筑典范。 一、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 二、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比较 二战结束后的20年,现代主义设计过渡到国际主义设计基本上已经本末倒置:把原来作为自然结果的形式变成了涉及追求的目的,而原来的目的,即社会性、大众性则被逐步抛弃。原来因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动机不得不形成的简单、功能化、理性形式,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少则多”这一原来只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功能化、大众化的手段,则成为了形式追求的中心。原本的目的性被取消了,而为了达到所采用的手段成为了目的,这是国际主义的核心。虽然现代主义的面貌在外部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本质已经完全不同了:它从一种为大众服务的、民主主义的、理想主义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探索方式变成了代表资本主义金钱与权力、代表某种霸权形式的风格。 三、对于国际主义风格的评价 对于国际主义风格的这种发展结果,评论界争论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新高度,是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现代主义的倒退,违背了功能第一的基本原则,用功能主义的形式包裹的肺功能主义,形式主义内容的伎俩。但客观的说,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在一定时期内实实在在的征服了世界,成为战后世界设计的主导风格。 国际主义风格: 含义:在法西斯势力的压迫下,很多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都来到了美国,他们将欧洲的现代主义和美国富裕的社会状况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1927年,美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方案大师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艾M尔?鲁德作品探析 摘要:艾M尔?鲁德是瑞士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同时他也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主要代 表人物。艾M尔?鲁德的字体设计是对无衬线字体的实验性探索研究,他强调文字设计的传达 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双重统一,对平面空间的功能性布局是对整体构图近乎标准化的网格版式的 科学运用。他的文字设计理念及其版式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时盛行的国际主义平面设 计风格以及后来的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关键词:艾M尔?鲁德;文字设计;方格网格;无衬线字体 1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平面设计步入了一段停滞期。然而作为二战时中立国的瑞士, 凭借着和平的环境,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二战后整个世界平面设计的中心。历 史上,瑞士有着悠久的民主和中立传统,这使得瑞士社会变得平和而稳定。传统上,深处欧洲 内陆的瑞士受各邻国的影响,加上战时许多欧洲设计师和艺术家逃亡至瑞士,使瑞士成为现代 主义设计发展和创新的最佳温床。另外,瑞士发达的小规模手工业也推动了平面设计的萌芽, 在这块土地上的印刷师和平面设计师由于印刷工场不大,关系密不可分,通常相互熟知对方的 知识和技术,这些因素都促成了瑞士平面设计工艺的成熟和制作的精湛。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在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各类设计流派与风格名词解释

【艺术设计流派】 【古典主义】17世纪一种艺术思潮,由法国流传世界。它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代表作品:马拉之死、佩劳的卢浮宫东立面建筑设计。 【新古典主义】又称“典雅主义”“形式美主义”“新复古主义”。兴起于18世纪。资本主义初期一种设计思潮。把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作为创作源泉。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代表人物:杰弗逊的维吉尼亚大学校园。英国大笨钟。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 【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形式主义】或“形式主义设计”。对形式而非内容的重视。20世纪形式主义美学,形式主义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将文本的形式结构作为艺术的核心。 【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在建筑设计表现最为充分。特点是功能主义,形式上非装饰性的几何造型,重视空间的考虑,重视设计对象费用开支,具有高度理性化。幕墙架构,梁柱支撑。代表人物:瑞士勒·柯布西埃的钢管座椅。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美国的弗兰克·赖特。芬兰的阿尔瓦·阿图的伊马特拉教堂。德国格罗佩斯的法古斯鞋楦厂和包豪斯校舍。 【粗野主义】也就“野性主义”“朴野主义”。以柯布西埃的粗犷的建筑风格为设计倾向。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形式美。以毛糙、粗鲁为建筑美的标准。只有钢筋混泥土,没有涂抹和装饰。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代表人物:柯布西埃。路易康的达卡政府大楼。 【纯粹主义】属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个分支。以新帕拉图哲学为基础,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现的造型设计倾向。由建筑师兼画家勒?柯布西埃和画家奥占芳发展起来的。1920年以后,在柯布西埃的力主下,建筑领域出现了纯粹主义创作思潮。它以“数学”即秩序为基础建立新 创造纯净与美的形式的过程中,用来作为构图参考的。在建筑造型上,纯粹主义摒弃个人情感,反对装饰,认为比例是处理建筑体量与形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提倡表现立方体,圆锥 体以及它们在阳光下的光影变化为主的构图手法。柯布西埃1928 主义的经典作品。 【草原式风格】也称“草原式住宅”。建筑师弗兰克·赖特。这类住宅大多坐落在郊外平坦的草地上,周围是树林,用地宽阔,环境优美。代表作品:流水别墅。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1917年俄国构成主义,从立体主义派生出来。“结构”是设计的出发点。用非常简单的造型,抽象的手法。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探寻理性主义。构成主义的三大基本原则;技术性、肌理、构成。代表人物:马列维奇,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构成主义风格来源:①分解与重构——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是毕加索。立体主义艺术的中心是如何使用二维的平面展现三维的形态。对构成主义的影响:雕塑领域,艺术的重点是空间里的动感,而不是量感;对材料的重新组合。②速度之美的展现——未来主义: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对构成主义的影响:抽象的、动感的表现形式。③至上派(至上主义)——马列维奇,用正方形、三角形、十字形之类简单的形式作画,“极力解放具象艺术中的形式,我在正方块的形式中寻求一处避难的空间。”“当我想离开自己生活过、工作过并且曾信以为真的理想世界之时,恐惧就会降临。”随后宣称至上主义结束。 【样式主义】20世纪20年代开始。“样式追随市场”的设计理念。美国工业设计一种理念:

瑞士的现代设计

瑞士的现代设计 瑞士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小国。当人们提到瑞士设计的时候,自然立即会联想到瑞士的朱古力糖、干酪、木雕的杜鹃鸟钟、瑞士军队的手表和多功能折刀,这些产品,包括了瑞士传统的手工艺品,也包括了杰出的瑞士现代产品,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而平面设计家则立即会想到瑞士的国际主义平面风格,包括字体一特别是赫维提卡体(Helvetica)、版面设计的 标准方式。瑞士平面设计上那种冷静的、理性的面貌不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现代平面设计最重要的风格之一。多年以来,瑞士的设计以工艺精湛闻名于世,瑞士的钟表虽然近年来受到日本和东南亚的电子钟表很大的威胁,但是,作为高档的钟表来说,瑞士依然拥有无可争议的地位;瑞士军队的用品,特别是军用手表、军用小刀、军用眼镜等等,都具有很高的设计水平,很高的质量水平,是世界同类产品中最杰出的代表。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稳健,四平八稳的传达设计,给人印象深刻。 瑞士的现代设计主要是从两所学校发展起来的。一所在世界金融中心的日内瓦的日内瓦设计学校,另外一所在靠近法国和德国边界巴塞尔(Basel)的巴塞尔设计学院,这两所城市中的设计学院是瑞士现代设计的摇篮,从40 年代到60 年代,瑞士现代主义风格,也就是被世界称为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这种方式,在这两所学院形成和发展,影响世界 各国。瑞士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大师,比如阿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依米尔·卢德(Emil Ruder)、约瑟夫·穆勒-布罗克曼等等,都出自这两个中心。1968 年,巴塞尔设计学院的教师沃夫根·加特创立了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就是著名的“新浪潮”( New Wave)。60 年代看来是瑞士设计影响的高峰时期,自从那以后,瑞士设计上再也没有出现有如此巨大国 际影响力的人物和风格了。 不少人认为瑞士风格是一个统一的、单一的风格,瑞士设计家大部分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往往强调瑞士国家虽然小,但是设计风格变化多端,极为丰富。阿明,霍夫曼在巴塞尔设计学院教书时经常强调这种多元性特征。如果从瑞士的语言分割、种族分割的复杂性来看,应该说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瑞士国家虽然小,但是有三种以上的语言流行: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而种族的背景也是法、德、意三个主要来源,因而,设计上的多样化是自然的结果。这种多元化的设计倾向,从瑞士的设计教育结构就可以看出来:瑞士有6 所设计学院,每 所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与方向,首都柏尔尼(Bern)设计学院、洛桑(Lausanne)设计学院、苏黎世设计学院、巴塞尔设计学院、日内瓦设计学院和卢加诺(Lugano)设计学院,其中苏黎世、巴塞尔、日内瓦、柏尔尼的学校是以德文为中心的,宗教背景是瑞士的新教。

建筑设计中的国际主义风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c12224901.html, 建筑设计中的国际主义风格 作者:黄思思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0期 摘要:本文通过飞利浦·约翰逊所设计的水晶大教堂这一案例,阐述了国际主义的产生发展的背景以及这种风格在建筑中表现出的特点,还有这种风格的代表设计师等。 关键词:国际主义;现代主义;水晶大教堂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64-01 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International Look)。这种风格在战后的年代,特别是60、70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世界各国的建筑、产品、平面设计风格,成为垄断性的风格。80年 代开始以来,国际主义风格因为种种愿意而开始衰退,从而造成了包括后现代主义等等一系列当代设计运动的产生。 国际主义风格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50、60年代,美国建筑上的国际主义风格已 经牢固的建立了。欧洲现代主义的一批大师,如米斯·凡德罗、马谢·布鲁尔、沃尔特·格罗佩斯已经成为美国建筑界的魁首,领导了整个国家建筑风格的主流。他们设计的一些重要的建筑,比如米斯在纽约设计的西格莱姆大厦(the Seagram)、以及意大利设计家吉奥·庞蒂(Gio Ponti)在米兰设计了佩莱利大厦(the Perelli Building)等,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范,从而影响到全世界的公共建筑风格。 从发展的根源来看,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同宗同源的,德国包豪斯的领导人基本都来到美国,在美国主持大部分重要的建筑学院的领导工作,贯彻包豪斯思想和体系,从而形成了新的现代主义,即国际主义风格。但是,从意识形态的内容来看,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已经大相径庭,虽然形式上颇为接近,但是思想实质却有了很大的距离。 现就以飞利浦·约翰逊在洛杉矶的科斯塔——梅萨市设计的水晶大教堂为例,来进一步说明建筑中国际主义设计风格。 飞利浦·约翰逊,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有着建筑界“教父”之称的他一生都在求变, 一生都在引领潮流,他从玻璃屋子时期的米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时,推出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当现代主义风雨欲来的时候,他设计了声名显赫的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的水晶教堂;当后现代主义成为时尚时,他和建筑师伯奇一起完成了纽约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这座拼贴了古典风格、现代高层建筑风格、巴洛克风格和现代商业化的波普风格的建筑,堪称后现代

瑞士的现代设计

瑞士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小国。当人们提到瑞士设计的时候,自然立即会联想到瑞士的朱古力糖、干酪、木雕的杜鹃鸟钟、瑞士军队的手表和多功能折刀,这些产品,包括了瑞士传统的手工艺品,也包括了杰出的瑞士现代产品,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而平面设计家则立即会想到瑞士的国际主义平面风格,包括字体一特别是赫维提卡体(Helvetica)、版面设计的标准方式。瑞士平面设计上那种冷静的、理性的面貌不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现代平面设计最重要的风格之一。多年以来,瑞士的设计以工艺精湛闻名于世,瑞士的钟表虽然近年来受到日本和东南亚的电子钟表很大的威胁,但是,作为高档的钟表来说,瑞士依然拥有无可争议的地位;瑞士军队的用品,特别是军用手表、军用小刀、军用眼镜等等,都具有很高的设计水平,很高的质量水平,是世界同类产品中最杰出的代表。瑞士平面设计风格稳健,四平八稳的传达设计,给人印象深刻。 瑞士的现代设计主要是从两所学校发展起来的。一所在世界金融中心的日内瓦的日内瓦设计学校,另外一所在靠近法国和德国边界巴塞尔(Basel)的巴塞尔设计学院,这两所城市中的设计学院是瑞士现代设计的摇篮,从40 年代到60 年代,瑞士现代主义风格,也就是被世界称为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这种方式,在这两所学院形成和发展,影响世界各国。瑞士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大师,比如阿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依米尔·卢德(Emil Ruder)、约瑟夫·穆勒-布罗克曼等等,都出自这两个中心。1968 年,巴塞尔设计学院的教师沃夫根·加特创立了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就是著名的“新浪潮”( New Wave)。 60 年代看来是瑞士设计影响的高峰时期,自从那以后,瑞士设计上再也没有出现有如此巨大国际影响力的人物和风格了。 不少人认为瑞士风格是一个统一的、单一的风格,瑞士设计家大部分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往往强调瑞士国家虽然小,但是设计风格变化多端,极为丰富。阿明,霍夫曼在巴塞尔设计学院教书时经常强调这种多元性特征。如果从瑞士的语言分割、种族分割的复杂性来看,应该说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瑞士国家虽然小,但是有三种以上的语言流行: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而种族的背景也是法、德、意三个主要来源,因而,设计上的多样化是自然的结果。这种多元化的设计倾向,从瑞士的设计教育结构就可以看出来:瑞士有6 所设计学院,每所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与方向,首都柏尔尼(Bern)设计学院、洛桑(Lausanne)设计学院、苏黎世设计学院、巴塞尔设计学院、日内瓦设计学院和卢加诺(Lugano)设计学院,其中苏黎世、巴塞尔、日内瓦、柏尔尼的学校是以德文为中心的,宗教背景是瑞士的新教。这里的设计讲究严谨的细节,既有观念,也强调技术训练,同时比较严格,甚至古板;卢加诺则是以意大利语为工作语言,以罗马天主教为宗教背景的;洛桑则以法语为中心,宗教上与法国的新教正宗加尔文教派有关,这里的设计学校重视观念,但是轻视技术,因此,学生不需要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关键是有观念,充分体现了设计的多元化色彩。瑞士是欧洲文化的一个大熔炉,设计上兼收并蓄成份很重,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国家。 对于瑞士设计学校的师生来说,瑞士国际主义风格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但是,瑞士的设计教育却深深地受到这种50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风格的影响。直到现在,瑞士的平面设计依然具有强烈的整洁、严谨、工整、理性化的特征,一丝不苟,传达准确,形式单调乏味,不少年轻人感到瑞士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已经太深地陷人瑞士国际主义风格中,

现代主义设计与其过度的国际主义设计之间的关系

由现代设计主义演变的国际设计主义 摘要: 二战前夕,在法西斯势力的压迫之下,一些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开始来到美国,由于美国的经济发展好,现代主义设计开始结合美国富裕的经济进行了改变,慢慢的滋生出一种新的设计主义,那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国际设计主义,也称“瑞士平面设计风格”。二战结束后的20年,现代主义设计过渡到国际主义设计基本上已经本末倒置,把原来作为自然结果的形式变成了涉及追求的目的,而原来的目的,即社会性、大众性则被逐步抛弃。原来因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动机不得不形成的简单、功能化、理性形式,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少则多”这一原来只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功能化、大众化的手段,则成为了形式追求的中心。原本的目的性被取消了,而为了达到所采用的手段成为了目的,这是国际主义的核心。虽然说国际设计主义是由现代设计主义所过渡而成。但是由于其生长的环境变为了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本质开始发生了转变,由之前的为大众服务,服务穷人,追求理想主义的解决问题方式演变为代表资本主义的金钱与权利,以及少许霸权成分形式的风格。而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的形式开始居于主导地位,功能也就开始慢慢的被忽视和淡漠掉了,对于国际主义风格的这种发展结果,评论界争论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新高度,是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现代主义的倒退,违背了功能第一的基本原则,用功能主义的形式包裹的肺功能主义,形式主义内容的伎俩。当然后者未免有些极端,笔者认为,不管是现代设计主义还是国际设计主义,都是依附与实际情况而生存发展的,只是过于的形式化,让国际设计主义似乎开始丢弃掉了现代设计主义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现代平面设计关系 先让我们来谈谈现代平面设计。 立体主义是现代艺术中最重要的运动。因为这个运动的中心形式是由对对象的理性解析和综合构成。因此,它的发展具有某种程度的理性化特点。对于当时正处在探索20世纪新形式的平面设计来说,立体主义提供了借鉴的基础。立体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为影响各个欧美国家的国际运动。它包含了对于具体对象的分析、重新构造和综合处理的特征,这个特征在某些国家得到更加理性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造成对平面设计结构的分析和组合,并且把这种组合规律化、体系化,强调纵横的结合规律和理性规律在表现“真实”中的关键作用。这种探索,特别是在德国的世界最早和现代的设计教育中心——包豪斯设计学院中得到发扬光大,并体现在平面设计中。因此,笔者可以说,立体主义提供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形式基础。 超现实主义是欧洲出现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在文学、戏剧和艺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顾名思义,“超现实”是指凌驾于“现实主义”之上的一种反美学的流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艾米尔?鲁德作品探析 摘要:艾米尔?鲁德是瑞士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同时他也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艾米尔?鲁德的字体设计是对无衬线字体的实验性探索研究,他强调文字设计的传达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双重统一,对平面空间的功能性布局是对整体构图近乎标准化的网格版式的科学运用。他的文字设计理念及其版式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时盛行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以及后来的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艾米尔?鲁德;文字设计;方格网格;无衬线字体 1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平面设计步入了一段停滞期。然而作为二战时中立国的瑞士,凭借着和平的环境,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二战后整个世界平面设计的中心。历史上,瑞士有着悠久的民主和中立传统,这使得瑞士社会变得平和而稳定。传统上,深处欧洲内陆的瑞士受各邻国的影响,加上战时许多欧洲设计师和艺术家逃亡至瑞士,使瑞士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和创新的最佳温床。另外,瑞士发达的小规模手工业也推动了平面设计的萌芽,在这块土地上的印刷师和平面设计师由于印刷工场不大,关系密不可分,通常相互熟知对方的知识和技术,这些因素都促成了瑞士平面设计工艺的成熟和制作的精湛。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在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Swiss Design)”。这种风格采用方格网为设计基础,在这方格网上的各种平面造型元素的排版方式基本是采用非对称的,无论字体,还是插图、照片、标志等等,都规范地安排在这个网格框架中。同时,设计师们开始大量地运用无衬线字体注1和对新无衬线字体的探索,他们认为衬线字体注2在形式上过于矫揉造作,而希望采用一种直截了当的字体形式,达到高度的、毫无掩饰的视觉传达目的。通过简单的网格结构、近乎标准化的版面样式和清晰醒目的字体形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使得作品自然具有简明而准确的视觉特点。[1]于是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上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在这期间,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平面设计师,瑞士平面设计大师——艾米尔?鲁德(Emil Ruder)就是对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起到发展和推动作用的领军人物之一。 2 艾米尔?鲁德简介 艾米尔?鲁德(Emil Ruder,1914~1970)是瑞士重要的平面设计家、版式设计 家、设计教育家,也是瑞士文字设计秩序理论与有机文字设计原则的倡导者(见 图1)。1914年3月艾米尔?鲁德出生于瑞士苏黎世市,1929年(15岁)开 始以排字学徒工的身份学习排版设计,这也为他后来从事的版式设计研究打下 扎实的基础。1933年(20岁)他进入瑞士苏黎世艺术与工艺学校进行专业设 计学习,这期间受到包豪斯教育思想和瑞士现代设计理念的熏陶。1942年(28岁)他担任瑞士巴塞尔职业学院字体设计课程的客座教师,从此开始了其设计教育的生涯。1947年(33岁)艾米尔?鲁德与阿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共同创立了瑞士巴塞尔设计学院,他主要担任版式设计的教学工作,他们以巴塞尔设计学院为教学实验基地,大力倡导和摸索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因为艾米尔?鲁德的创新教学理念,使巴塞尔设计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得到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这也使它成为后来瑞士现代设计师的摇篮。

战后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设计

战后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设计 从设计风格和设计形式两方面来对国际主义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进行比较战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是以国际主义风格的产生和发展为特征的,从本质上来说,国际主义与现代主义一脉相承,在设计风格上,都具有反装饰传统,形式简洁,注重功能,理性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在设计形式上,由于米斯·凡·德洛“少就是多”的观点影响,在过分强调减少形式的同时,漠视了功能需要,而走向了不强调形式的形式主义道路,背离了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 国际主义风格与现代主义还存在着明显的本质差异,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在欧洲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特征,为大众服务的设计目的仅仅体现在功能的追求和符合机器工业的现代设计形式美的创造,而在美国形成的国际主义中,商业化特征使设计成为以较少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手段,功能与形式都成为市场竞争的可利用工具,为大众服务的目的也转化成为企业服务,为效益服务的附庸。 国际主义风格的两种表现 国际主义风格是在美国兴起的并反过来又影响到欧洲国家。它从建筑设计领域逐渐渗透到平面设计和产品设计之中,形成了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和德乌尔姆设计学院——布劳恩公司的设计体系,并在60年代达到发展的顶峰。 对现代主义设计的评价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是国外近现代建筑史上影响范围最广、时间最长、争议最多的一种风格流派。它在总结了新建筑运动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完整的建筑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建筑的功能和经济性。 2、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题,反对多余的装饰。 3、主张发挥新材料、结构的性能特点。 其中,以格罗披乌斯、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以及奥图为代表。 国际主义的开端 1958年,米斯·凡·德洛与菲利普·约翰逊合作,在纽约设计了西格莱姆大厦(The Seagram Building),与此同时,意大利设计家吉奥·庞帝(Gio Ponti )在米兰设计了佩莱利大厦(The Perelli Building),这两栋建筑成为建筑上的国际主义里程碑,为取得形式的单纯、简约,以致到了无视建筑功能要求的地步,使现代主义所推崇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原则至此让位于形式第一,功能第二。玻璃幕墙,钢架结构的方盒子建筑迅速地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真正地达到了“国际化”的目的。 自由塔 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在自由塔模型揭幕后说,今天无论对纽约,还是对美国来说都是一个好日子。自由塔的建造使纽约得以重新构筑这座城市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失去的天际一角,它将成为曼哈顿重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自由塔的主体结构高度仍然为1776英尺(541.3米),以象征美国建国的年份——1776年。据主建筑师蔡尔兹介绍,大厦的70层将作为办公区,70层以上将利用悬索结构建立一个用于观景的公众区域。电视天线和用来供电的风力发电机也将建在大楼的顶部。加上顶部的电视天线,自由塔总的高度将超过2000英尺(609米),稳居世界建筑高度之首。 自由塔的奠基典礼将于明年“9·11”三周年纪念日举行。大楼将于2008年竣工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瑞士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以简单明快的版面编排和无饰线体字体为中心,形成高度功能化,非人情化、理性化的风格,其中的“通用体”(Univers)和“赫维提卡体”(Helvatica)至今仍在流行。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浅析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浅析 【摘要】面对开放的格局,曾经在欧洲盛行一时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今天又再现其魅力。国际主义风格的特点是通过秩序化的网络结构和理性的近乎标准化的版面公式,来达到设计上的统一。这种风格一方格网为设计基础。将各种平面因素—插图、图片、标志等,都规范的安排在这个框架中。国际风格通过公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语言,把复杂、多变的语言文字图形的信息分解成多个层面,是读者能够在一种平静、有序的状态下快速有效的汲取他们所要的信息。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和政治倾向的文化相遇和交流时,国际主义风格淡化了各个文化个性的过分张扬,更倾向于在便于沟通的基础上去寻找一种设计方案,这在今天日益广泛的国际信息传递中,无疑仍有其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影响 一、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平面设计经历了一段时间不长的停滞。除了美国之外,国际的平面设计风格没有什么新的创造,原因是大战对于欧洲和亚洲各个国家带来的损害太大,大部分国家正在经历艰苦的重建过程,因此难以集中力量发展设计。在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之后,西欧部分国家的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经济的发展对于设计的强烈要求,促成了设计在二战之后的发展,而市场的日趋国际化又对于设计的国际化面貌和特点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强烈的要求,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终于在联邦德国与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由于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因此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二、国际主义平面风格的特点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特点是力图通过简单的网络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公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具体说就是在版面上预先划分出不对称的网格,然后再确定好的网格内分配文字、插图、照片、标志等。它不是简单的把图片与文字拼凑在一起,而是从画面结构的相互联系中发展出的一种形式法则,以简单明快的版面编排和无饰线体字体为中心,形成了高度功能化、理性化的风格。这种以数学逻辑为基础、探索明确、易读的视觉秩序版面设计方法,对于国际化的视觉传达目的非常有利,已经为世界上许多设计师所接受并流行至今。“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设计缩小了个人表达的空间,将复杂的设计难题规范为一种简洁的方式,其精髓就是强调“用无衬线字体构成的版面才能表达今天的时代精神:数学网络是组织信息最易读而又最和谐的手法;其设计核心就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图一国际主义风格的招贴画图二国际主义风格的招贴画 三、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先驱 国际主义风格的根源应该说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与包豪斯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等有密切的关系。国际主义平面设计运动和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两个关键人物,西奥·巴尔莫和马克斯·比尔,都是毕业于包豪斯的瑞士平面设计家。巴尔莫是最早采用完全的、绝对的数学方式从事平面设计构造的设计家之一。马克斯·比尔则重视设计的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