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艾米尔?鲁德作品探析

摘要:艾米尔?鲁德是瑞士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同时他也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艾米尔?鲁德的字体设计是对无衬线字体的实验性探索研究,他强调文字设计的传达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双重统一,对平面空间的功能性布局是对整体构图近乎标准化的网格版式的科学运用。他的文字设计理念及其版式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时盛行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以及后来的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艾米尔?鲁德;文字设计;方格网格;无衬线字体

1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平面设计步入了一段停滞期。然而作为二战时中立国的瑞士,凭借着和平的环境,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二战后整个世界平面设计的中心。历史上,瑞士有着悠久的民主和中立传统,这使得瑞士社会变得平和而稳定。传统上,深处欧洲内陆的瑞士受各邻国的影响,加上战时许多欧洲设计师和艺术家逃亡至瑞士,使瑞士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和创新的最佳温床。另外,瑞士发达的小规模手工业也推动了平面设计的萌芽,在这块土地上的印刷师和平面设计师由于印刷工场不大,关系密不可分,通常相互熟知对方的知识和技术,这些因素都促成了瑞士平面设计工艺的成熟和制作的精湛。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在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Swiss Design)”。这种风格采用方格网为设计基础,在这方格网上的各种平面造型元素的排版方式基本是采用非对称的,无论字体,还是插图、照片、标志等等,都规范地安排在这个网格框架中。同时,设计师们开始大量地运用无衬线字体注1和对新无衬线字体的探索,他们认为衬线字体注2在形式上过于矫揉造作,而希望采用一种直截了当的字体形式,达到高度的、毫无掩饰的视觉传达目的。通过简单的网格结构、近乎标准化的版面样式和清晰醒目的字体形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使得作品自然具有简明而准确的视觉特点。[1]于是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上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在这期间,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平面设计师,瑞士平面设计大师——艾米尔?鲁德(Emil Ruder)就是对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起到发展和推动作用的领军人物之一。

2 艾米尔?鲁德简介

艾米尔?鲁德(Emil Ruder,1914~1970)是瑞士重要的平面设计家、版式设计

家、设计教育家,也是瑞士文字设计秩序理论与有机文字设计原则的倡导者(见

图1)。1914年3月艾米尔?鲁德出生于瑞士苏黎世市,1929年(15岁)开

始以排字学徒工的身份学习排版设计,这也为他后来从事的版式设计研究打下

扎实的基础。1933年(20岁)他进入瑞士苏黎世艺术与工艺学校进行专业设

计学习,这期间受到包豪斯教育思想和瑞士现代设计理念的熏陶。1942年(28岁)他担任瑞士巴塞尔职业学院字体设计课程的客座教师,从此开始了其设计教育的生涯。1947年(33岁)艾米尔?鲁德与阿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共同创立了瑞士巴塞尔设计学院,他主要担任版式设计的教学工作,他们以巴塞尔设计学院为教学实验基地,大力倡导和摸索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因为艾米尔?鲁德的创新教学理念,使巴塞尔设计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得到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这也使它成为后来瑞士现代设计师的摇篮。

设计上,艾米尔?鲁德主张采用规整的方格网格作为平面设计的基本版式结构,注重平面造型元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他认为版式设计的目的在于传达信息和交流,强调设计对象的可读性和易读性(“Typography has one plain duty before it and that i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n writing.”—Emil Ruder.) [2]。1962年(48岁)他与印刷商亚伦伯恩斯(Aaron Burns)合作在纽约创办了国际文字设计艺术中心(ICTA),加速了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向世界传播的发展进程。艾米尔?鲁德还曾担任瑞士文字设计竞赛评委、瑞士邮票设计委员会顾问。艾米尔?鲁德经

过20多年的教学,还将他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编著成书,名为《Typographie》,于1967年(53岁)完成并出版,这部杰作被认为是版式设计的经典教科书,广受世界赞誉,至2001年已先后七次印刷。因此,艾米尔?鲁德被人们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版面设计大师。

3 艾米尔?鲁德设计作品探析

艾米尔?鲁德一生致力于版式和字体设计的研究,他专注于对每个版面各造型元素之间和谐关系的处理,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通过简单的网格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样式来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并强调作品与观众的相互交流。他的平面设计作品处理得简明扼要、严谨明晰,既有高度的视觉传达的功能性,又具有强烈的时代形式美感。

3.1 文字设计的双重性探索

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视觉传达中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则必须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明了的视觉印象。文字的设计还能够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的诉求力,同时赋予作品版面的审美价值。文字的存在使平面设计作品达到更佳的效果,更有效地传达着作者的意图,并充分表达出设计的主题和构想意念。艾米尔?鲁德在《Typographie》一书中曾写到:文字具有双重性,首先,设计作品要具备传达的功能性;其次,它也应具备艺术的审美性。设计师有时强调功能,有时又强调形式,对其把握得当才能达到两者和谐统一的状态;当代的文字设计并非建立在灵光一闪和一时冲动的想法,它是基于对必要的、潜在的形式法则的把握,在于对整体的考虑。这样,文字设计一方面可避免华而不实或单调呆板,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信息传达上恣意而为或漫无目的。[3]在艾米尔?鲁德的字体设计中,善于应用无衬线字体,以形式简单、反装饰性为特点,使人易认易懂。在艾米尔?鲁德那里,其文字设计成为最重要、最具功能意义的创意表达手段之一,在字体选择上,艾米尔?鲁德最喜欢运用的两种无衬线字体便是Helvetica和Univers字体,并反复利用这两种字体做各种放大、缩小、正负、变形等实验,并且把实验结果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在其作品影响下,“Helvetica”和“Univers”成了那个时代瑞士最经典的、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字体。

例如《报纸》(die Zeitung,见图2)是艾米尔?鲁德在1958年(44岁)为巴塞尔商业博物馆

所设计的招贴海报。该海报运用文字与照片的对比手法,海报主题“die Zeitung(报纸)”中的

字母“Z”(深黑)赫然耸现,醒目而突出,而照片作为附属(灰调),这种组合方式使得海报整体清晰明朗。“Z”字体夸张的放大处理,无疑能够增强海报的视觉冲击力。从作品中的文字与照片的比例以及它们之间所处位置上来分析,字母“Z”和单词“die Zeitung”可视为海报的深色块面,照片和字母“Z”下方的小号文字又可视为海报的灰度块面,再加上各元素间空白区域的存在,使该海报的黑白灰层次关系十分明确,让观者在视觉上自然而舒适。同时海报中主体文字“Z”和照片下方的文字“die Zeitung”,都是采用的“Univers”字体,这种字体的字形瘦长、优雅而精致,显得文质彬彬、谦恭有礼,更有现代主义特征和人文气质,充分体现出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简约精神。又如《重点》(brennpunkt,见图3)是艾米尔?鲁德在设计研究中对Helvetica字

体做的发射构成实验。Helvetica字体结构上稳定有力、简洁而直接,以德语单词“brennpunkt”为设计单元(即基本形)[4],以此单元绕中心做重复排列发射,使文字本身的含义与发射后形

成的图形形成有机的结合,让海报主题诠释得更加简洁而直接。Helvetica字体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如今我们国人常用的黑体相似,字形端庄,笔画一样粗细,字体均衡、冷静且醒目。西文中的无衬线字体,与汉字字体中的黑体是相对应的,而汉字黑体的形成则是受到了西方无衬线字体的影响。

图2 报纸(die Zeitung)1958年/ 图3 重点(brennpunkt)

艾米尔?鲁德认真探索文字设计上的双重性特点,在其大部分的设计作品中,文字都占据着主要的地位。而且,在其作品中文字不再单纯地只具备本身的直接传达功能,而且被赋予了它更多的美学意义,特别是其对“Helvetica”和“Univers”等无衬线字体的研究实践中,文字更使艾米尔?鲁德的设计作品具有了视觉审美意义和强烈的时代感。同时以文字取代图像变成艾米尔?鲁德平面设计的核心,使其平面设计作品更富有特色和个性化。

3.2 版式设计的科学性构成

版式设计中如何安排造型元素、分布虚实空间、控制对比强弱,都是为了使平面设计作品被合理组合成具有说服力的艺术整体,其最终目的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读者理解设计作品本身。在艾米尔?鲁德的平面设计作品中,他十分强调对整体版式设计构成的科学性研究。他在构图上倾向于非对称的处理手法,主张整体效果上的和谐平衡,并在设计教学中强调要求学生注意版面上的空白区域,训练学生不仅要注重实在的形式,而且要注意衬托实在形式的虚部,强调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一体。艾米尔?鲁德教育学生学习用简单规整的数学方格结构作为版式设计的基本骨骼,让设计组合依附于这个网格结构而存在,有效地加强了平面设计作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使画面效果整体且井然有序。

例如《十位苏黎世画家》(见图4)是艾米尔?鲁德1956年(42岁)为巴塞尔艺术馆十位现代画家作品展所创作的招贴海报。从整体上来看,该海报运用了简单的方格网络(见图5)作为基本骨骼以及非对称的布局方式。数字“1”和“0”,以及主题文字“zurcher maler”与人名信息文字,这些文字与空白区域的强烈对比使该海报稳重而醒目,信息的传达简洁又明了。同时放大的数字和主题文字可视为一个整体,它将海报上下区域划分为2:1的比例,空间功能性突出,视觉引导从上至下更有效地传达了海报信息。数字“1”与十位画家的名字有序对齐排列,又可视为一条分割线,将海报左右划分割成1:2的比例,使海报整体构图均衡有序,这种简单的网格架构体

现出了强烈的秩序感,使该海报画面比例和谐而统一。艾米尔?鲁德认为:“设计作品中那些功能布局清晰的表格与设计并不抵触,相反,在排列如此之多的小元素时具备了非常理想的形式和技巧。”

图4 十位苏黎世画家(zurcher maler)1956年/ 图5 方格网络分析图

又如图6是艾米尔?鲁德于1967年(53岁)为自己设计的书籍封面(上文提到过),这本书是在他经过20多年的设计教学后,将自己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整理编著出的一本版式设计教科书《Typographie》。该书封面设计将书籍题目的字母大小排列自上而下从第1层到2到3到4逐层分形产生一种字体上从大到小的变化,字母的空白与黑色背景形成强烈对比,并在视觉上形成突出的块状结构。

图6 《Typographie》1967年

艾米尔?鲁德的这种科学性构成的设计理念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崇尚设计要从“主观的表达方式”变成用“客观、有建设性的方式”来呈现[5],数学的方格网络基础构图方式使设计作品更显标准化,这样能够使得版式设计空间各区域虚实结合,以精细、严谨的视觉感受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4 结语

艾米尔?鲁德的设计作品是将版式设计中的字体元素以科学的方法为前提,通过简单的方格网络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公式来达到设计上的和谐统一性。在高扬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旗帜下,强调高度重视设计作品与观众的相互交流,也就是说对设计作品要求既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作品的视觉传达功能,使之可读也易读,又要保持其艺术审美性,符合国际化的审美需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艾米尔?鲁德对待设计和教育是严谨且高标准的,尤其他对文字设计的竭力推崇和探索研究,使文字不再单纯只是用来记录,更作为印刷工业时代的一种形象代表。艾米尔?鲁德认为视觉传达的最终目的是交流,虽然文字本身就能实现传达信息的功能,但是文字不应只是用来读,更需要吸引人来读,也就是文字排布的形式与文字信息本身同等重要。因此,艾米尔?鲁德的版式设计作品多围绕文字设计为核心,有以文字取代图像的设计倾向,排版方式基本上是采用非对称的,所有造型元素都规范地安排在这个网格框架中。同时在版式设计中艾米尔?鲁德积极探索对新无衬线字体的开发研究,他认为衬线字体在形式上过于矫揉造作,他大量地运用无衬线字体“Helvetica”和“Univers”等这两种直截了当的字体形式,达到高度的、毫无掩饰的视觉传达目的。

艾米尔?鲁德的文字设计理念及其版式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时盛行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以及后来的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注释

注1:无衬线字体(sans serif)专指西文中没有衬线的字体,没有这些额外的装饰,而且笔画的粗细差不多,常用的sans serif(无衬线字体)字体为Verdana、Arial、黑体。

注2:衬线字体(serif)是指在字的笔画开始、结束的地方有额外的装饰,而且笔画的粗细会有所不同,常用的serif(衬线字体)字体为Time New Roman、Georgia、宋体。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5:265.

[2] Emil Ruder. Typographie [M]. Switzerland, 1967:167.

[3] 赫尔穆特?施密德. 今日文字设计[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48.

[4] 吴卫. 平面构成图说本[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50.

[5] https://www.doczj.com/doc/8412825738.html,/designtime_z/blog/item/7912301c80e89ec6a78669eb.html

论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

论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 极简主义风格,并不是现今所称的简约主义,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60年代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极简主义并不局限于艺术或设计,它是极简主义者奉行的一种哲学思想,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极简主义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有句名言:“少即是多”。这里的“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 极简主义主张艺术作品不是作者自我表现的方式,采用简单平凡的四边形或立方消隐具体形象传达意识的可能性,使用重复或均等分布的手法,物料方面则尽量减少加工,采用原物表里原来质感为卖点。 极简不是简单,是被提炼出来的纯粹和精华,其轮廓更为利落,线条也流畅,看似间接却足见其深蕴。它的精致、简洁背后凝聚着精心刻意的过程,这样,才能在简明轻快的现代生活环境彰显时尚个性,才能品味出优雅的生活。 喜欢这种风格的人现代又不失传统,生活讲究精致,简洁。对他们来说,家是一个摆脱繁复的享受之地。白色、褐色、浅色搭配温暖的红色、橙色。家居线条分明,清晰有较好的整体性,表面避免接缝,平整,圆滑,易于清洁,周边有玻璃和金属质地的轮廓勾勒。在浅色环境中,深色的家居配饰不论从形态、比例还是色彩上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居室内除必需的功能用品外,无需任何多余的装饰,家具采用国外的深色木头,灰色、白色、褐色等,纹理简单、整拼的地板能够强调出简洁与品质。 极简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和美同的抽象表现主义思潮,也可以追溯到构成主义,以及对包豪斯元素的吸取。20世纪50年代,涌现出以直角、线条、简单几何为主的艺术作品绘画和雕塑尤为突出。由此引发艺术家对以往奢华繁琐、以堆砌贵材料来达到艺术效果的设计风格反思。一部分艺术家开始主张用简约的创作手段重新诠释艺术,这为极简主义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极简主义开始流行。 简约而不简单,现代人面临着城市的喧嚣和污染,激烈的竞争压力,还有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因而,更加向往情绪自然、随意轻松的居室环境。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摒弃繁缛豪华的装修,力求拥有一种自然简约的居室空间。少即是多,多既是少。如果发现自己的家被浓烈的世俗气息淹没了本属于你的独特气质和精致品位,那你可能是拥有的东西太多——书和杂志,家居办公用品和电脑设备,玩具总汇以及厨卫用具。怎样才能将自己从繁杂中解救出来,怎样才能走出无端堆砌的束缚,而生活在一个舒适又美观的环境中呢?答案就是极简主义,以宁缺毋滥为精髓,合理的简化居室,从简单舒适中体现生活的精致。 几十年来,极简主义不断的影响着建筑界和室内装饰界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住房条件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房子的功能仅仅是满足居住行为而已。现代人离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模式越来越远,体现自我价值、突显住户个性的小户型近年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些人不再介意空间是宽敞,交通是否便利,小区的规划是否合理,他们在乎的是室内设计一定要简洁、明快、充满时尚感。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恰恰迎合了这些需求,他创造了安静、淡定的空间环境,是一种设计风格。 极简主义室内设计可以更好的迎合人对空间的潜在要求,虽然本着无限减少的原则,却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2013-03-1 | 所属分类[ 设计] 整洁、严谨、工整、理性化、实用的特征是瑞士平面设计的精神所在。 这种一丝不苟,传达准确的风格,即所谓瑞士国际主义风格。简单的说,由于Swiss Design 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因而很快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成为战后影响最大的一种平面设计风格,也是国际最流行的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 注:瑞士的现代设计主要是从日内瓦的日内瓦设计学校和巴塞尔(Basel)的巴塞尔设计学院所发展起来,它们可以说是瑞士现代设计的摇篮!从40 年代到60 年代,瑞士现代主义风格,也就是被世界称为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这种方式,在这两所学院形成和发展,影响世界各国。瑞士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大师,比如阿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依米尔·卢德(Emil Ruder )、约瑟夫·穆勒-布罗克曼等等。但此后再也没有大师级人物出现。瑞士政府于是表示忧虑,便极力设法吸引杰出设计人员留在教学单位,企图带动改革。但是依然难以争取到最杰出的人才任教,因而,设计改革也显得十分困难。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特点: 1.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追求几何学式的严谨。简介明快的版面排版,完整的造型,采用方格网为设计基础,形成高度功能化,理性化的设计风格。 2.设计是社会工程的组成部分,从而避免美国设计简单赤裸的商业倾向。 纵观世界平面设计史的发展从缉捕一名逃亡奴隶的告示开始到迄今为止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少说也有数千余年了。在平面设计的发展浪潮中人类的视觉传达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一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与人文情怀因而也涌现了不少的平面设计运动或流派。 进入20世纪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入了发达的科学时代。欧洲和美国紧跟时代的步伐他们从思维方式、表现形式、创作手法、表达媒介等方面进行了彻底的、全面的改革形成了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的一次次浪潮。 在这一次次浪潮中20世纪中期的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即(瑞士国际版面风格)尤为突出。

极简主义设计风格

论文题目:“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在今后环艺设计中的发展及前途 开题报告(选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一)、选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住房条件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房子的功能仅仅是满足居住行为而已。现代人离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模式越来越远,体现自我价值、突显住户个性的小户型近年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些人不再介意空间是宽敞,交通是否便利,小区的规划是否合理,他们在乎的是室内设计一定要简洁、明快、充满时尚感。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恰恰迎合了这些需求,他创造了安静、淡定的空间环境,是一种设计风格。 (二)、主要内容 一、极简主义的概念 二、极简主义的四个特点 三、现代家庭极简装修风格的含义 四、极简主义风格背景 五、极简主义的空间运用 六、极简主义在今后环艺设计中的发展及前途 七、总结

“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在今后环艺设计中的发展及前途【中文摘要】:现代人面临着城市的喧嚣和污染,激烈的竞争压力,还有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因而,更加向往着清新自然、随意轻松的居室环境。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摒弃繁缛豪华的装修,力求拥有一种自然简单的居室空间。人们在这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 【关键词】极简主义;室内设计;放松空间 一、极简主义的概念 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可被称为低限主义,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它起源于60年代美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变革,最初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一种反应,主张一种形式上的客观与单纯,最初表现在绘画和雕塑,后来遍及整个艺术领域,包括服饰界的 Calvin Klein 都是受极简主义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简约风格。极简主义亦在近几年的室内设计上造成一股风潮,强调纯粹空间的单纯性,除去多余的装饰,将空间简化至光、墙及体,意谓着运用最简单的构成原理,造成空间的流动与不同层次的穿透性,而极简主义的精随也在于此. 极简主义风格的居室设计极简主义(Minimalism),并不是现今所称的简约主义,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极简主义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极简主义设计已经被描述为最基本的设计,别除了多余的元素、色彩、形状和纹理。 它的目的是使内容被突出出来并成为焦点。从一个视觉的角度来说,极简主义设计意味着平静和思想带回本真。 二、极简风格有这四个特点: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推广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 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

国际主义和现代主义设计的比较

德国工业同盟 1907年10月6日成立的旨在促进设计的半官司方机构,得到政府在资金、资料、活动安排等方面的支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官办的设计促进中心。后逐渐转变成一个非官方的设计行会,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塔特林 将机械精神与设计艺术结合,强调设计与工程的紧密联系。赞美技术、崇尚工程结构。代表作品第三国际纪念塔,是其构成主义代表作,隐喻革命的胜利,钢架螺旋上升,抽象又动感,反映了赞美技术,崇尚工程结构的美学思想。 荷兰“风格派” 1917年-1928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现代艺术流派,包括画家、设计师、建筑师,是一个松散的集体,集体中心为《风格》杂志,编辑是杜斯伯格。核心人物还有画家蒙德里安、设计师里特维特等人。 构成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俄罗斯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影响下,探索工业时代艺术语言,颂扬机器特征,认为艺术也应该是抽象的几何形态。简答题1、简述现代主义的形式和特征 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设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解决众多工业产品、传达媒介等设计问题和针对往昔设计运动都强调为权贵服务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论原则,以至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彻底改变服务对象的问题 2、格罗佩斯 著名建筑师,德国工业联盟的主要成员,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设计艺术教育家与活动家。 3、米斯凡德罗 包豪斯德三个发展阶段 1919-1925 魏玛时期校长格罗佩斯理想主义,双轨制教学 1925-1932 德绍时期校长汉斯迈耶共产主义教学与实践结合 1932-1933 柏林时期米斯凡德罗使用主义以建筑为主 包豪斯宣言的主要内容(1919年4月1日) 1、强调建筑家、画家、雕塑家的协作,共同建立艺术殿堂 2、纯艺术应当转向应用艺术 3、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艺术家与工程师的合作 包豪斯办学思想设计理念 1、民主色彩、社会主义特征,为大众服务,倡导以简单、无装饰风格进行设计,使价格廉价,人人消费得起 2、主张艺术家、工业家和技术人员合作提高工业产品得设计水平。 3、强调社团和集体的重要。 4、主张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使学生的作业同时也能使企业的项目和产品。 第八章现代设计的职业化和制度化 名词解释 乌尔姆设计学院

简谈中国特色简约主义设计风格

简谈中国特色简约主义设计风格 摘要:建筑及其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由不同的时代思潮和民族文化渊源决定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西方完善的建筑和室内设计理念日益湮没着中国的室内设计观念。由于当代中国人口众多和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国情,简约主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这种建筑模式在中国迅速普及。然而,建筑不仅应满足人居环境功能,还应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因此西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同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交融和“重构”是形成中国特色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简约主义中国文化重构 前言 简约主义源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名言“少则多”被认为是代表着简约主义的核心思想。同时,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里对现代名词“简约”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追溯到明代,其家具更是集精华美妙之灵气,以“简单、厚实、精准、雅致”为原则,将东方特有的审美观念,独立浑厚的气质、凝练渺远的简约神韵,响绝于世。至今还影响着当今家具的设计理念。中国佛教“禅宗”学说,更是将空间净落极至,以“空就是色,色就是空”的世界观,一代代地超脱僧徒们的思想。如今,简约主义风格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极致。简约主义风格注重材料的品质和对室内空间的深刻理解。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不必要装饰,因此简洁的造型、纯净的质地、精细的工艺成为该风格的主要特征。室内空间和家具用品多采用直线条、色彩褡配上常以黑、白灰为基调,在材料和设计方面。多半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法,与人们的新思想、新观念相统一[1]。 简约主义设计风格对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的影响 自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建筑理念进入中国,中国兴起了轰轰烈烈的现代建筑浪潮,西方现代建筑理论几乎湮没和颠覆了中国建筑观念和建筑技术。特别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放眼全国,处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西式风格的办公大楼、商场、居民小区。城市与城市之间建筑相互雷同,到处是千篇一律的现代简约主义设计建筑,简约主义在中国大地的盛行有其存在背景。 首先,中国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人口大国,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水平,进而也制约着中国很多行业的创新发展,导致很多的事物需要去借鉴、

国际主义

国际主义风格 第一节国际主义设计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欧洲发展的现代主义,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到20世纪60、70年代,这种风格广泛流行,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建筑,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米斯·范德洛在早期提出的“少则多”原则在战后有了趋向于极端的发展,甚至到了一种为了形式的单纯性放弃某些功能要求的程度。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标准面貌。到这一阶段,形式变成了第一性。原本的目的性被取消了,而为了达到所采用的手段成为了目的,这是国际主义的核心。 米斯·范德洛在纽约设计的西格莱姆大厦,意大利设计师吉奥·庞帝在米兰设计的佩莱利大厦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建筑典范。 一、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 二、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比较 二战结束后的20年,现代主义设计过渡到国际主义设计基本上已经本末倒置:把原来作为自然结果的形式变成了涉及追求的目的,而原来的目的,即社会性、大众性则被逐步抛弃。原来因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动机不得不形成的简单、功能化、理性形式,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少则多”这一原来只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功能化、大众化的手段,则成为了形式追求的中心。原本的目的性被取消了,而为了达到所采用的手段成为了目的,这是国际主义的核心。虽然现代主义的面貌在外部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本质已经完全不同了:它从一种为大众服务的、民主主义的、理想主义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探索方式变成了代表资本主义金钱与权力、代表某种霸权形式的风格。 三、对于国际主义风格的评价 对于国际主义风格的这种发展结果,评论界争论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新高度,是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现代主义的倒退,违背了功能第一的基本原则,用功能主义的形式包裹的肺功能主义,形式主义内容的伎俩。但客观的说,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在一定时期内实实在在的征服了世界,成为战后世界设计的主导风格。 国际主义风格: 含义:在法西斯势力的压迫下,很多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都来到了美国,他们将欧洲的现代主义和美国富裕的社会状况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1927年,美

现代的简约主义-室内空间设计-开题报告分析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毕业教学环节课题 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 现代室内设计要求理性、简洁、功能至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 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现代人觉得现代简约风格的装修更适合自己的房子,自己的生活.现代简约风格的家居设计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学派的现代风格,其核心是实用功能主义风格。重视功 能和空间组织、结构的形式美,其造型简洁,尊重材料本身的性能, 自身的质地及色彩配置效果。现代风格在材料上,首选铁制构件、铝 塑板或合金材料;在设计上,会把机构组织暴露在外,注重室内外、 整个房间的沟通与搭配;在颜色上,多用白色、灰色作为主基调色, 并搭配其他颜色的家具,表现个性及张力。简约风格多以规则几何, 线条为主要元素,突出功能美。较多采用黑、白、灰等中间色为基调 色,也可适当搭配其他色系,起到跳跃眼球的功效,亦能活跃室内气 氛,让生活为之更加轻松、和谐。适合高级白领、单身贵族。而在此 基础上人们对室内家装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理性化,具有人性化功能的室内设计应运而生。它的新式概念,亲切,自然,广受大众青睐,已成为现今的主流。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内容:1.将120平方的户型设计成现代简约风格的室内空 间;客户是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妇,两人都是高级白领,收入在中等偏 上,没有孩子,平时工作忙碌,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打扫房间,所以选 择现代简约风格,简单,实用。 2.现代室内装饰行为中的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表现; 密斯凡得罗提出“less is more”,并由“少即是多”衍生出简约主

义,倡导“简约而不简单”的生活哲学。在横平竖直的干练中寻求一种 平衡的美感,用更加精细的工艺与考究的材质,展现出工业化社会独有 的精致与个性。富于时代感的空间内外通透,在没有任何多余的精炼风 格中,高雅品味表露无遗。 现代简约风格特点: (1)室内空间开敞、内外通透,在空间平面设计中追求不受承重墙限制 的自由。 (2)室内墙面、地面、顶棚以及家具陈设乃至灯具器皿等均以简洁的造型、纯洁的质地、精细的工艺为其特征。 (3)尽可能不用装饰和取消多余的东西,认为任何复杂的设计,没有实 用价值的特殊部件及任何装饰都会增加建筑造价,强调形式应更多地服 务于功能。 (4)建筑及室内部件尽可能使用标准部件,门窗尺寸根据模数制系统设计。 (5)室内常选用简洁的工业产品,家具和日用品多采用直线,玻璃金属 也多被使用。 现代简约家具风格特点: (1)强调功能性设计,线条简约流畅,色彩对比强烈,这是现代风格家 具的特点。 (2) 大量使用钢化玻璃、不锈钢等新型材料作为辅材,也是现代风格 家具的常见装饰手法,能给人带来前卫、不受拘束的感觉。 (3)由于线条简单、装饰元素少,现代风格家具需要完美的软装配合,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方案大师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艾M尔?鲁德作品探析 摘要:艾M尔?鲁德是瑞士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同时他也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主要代 表人物。艾M尔?鲁德的字体设计是对无衬线字体的实验性探索研究,他强调文字设计的传达 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双重统一,对平面空间的功能性布局是对整体构图近乎标准化的网格版式的 科学运用。他的文字设计理念及其版式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时盛行的国际主义平面设 计风格以及后来的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关键词:艾M尔?鲁德;文字设计;方格网格;无衬线字体 1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平面设计步入了一段停滞期。然而作为二战时中立国的瑞士, 凭借着和平的环境,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二战后整个世界平面设计的中心。历 史上,瑞士有着悠久的民主和中立传统,这使得瑞士社会变得平和而稳定。传统上,深处欧洲 内陆的瑞士受各邻国的影响,加上战时许多欧洲设计师和艺术家逃亡至瑞士,使瑞士成为现代 主义设计发展和创新的最佳温床。另外,瑞士发达的小规模手工业也推动了平面设计的萌芽, 在这块土地上的印刷师和平面设计师由于印刷工场不大,关系密不可分,通常相互熟知对方的 知识和技术,这些因素都促成了瑞士平面设计工艺的成熟和制作的精湛。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在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瑞士的现代设计

瑞士的现代设计 瑞士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小国。当人们提到瑞士设计的时候,自然立即会联想到瑞士的朱古力糖、干酪、木雕的杜鹃鸟钟、瑞士军队的手表和多功能折刀,这些产品,包括了瑞士传统的手工艺品,也包括了杰出的瑞士现代产品,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而平面设计家则立即会想到瑞士的国际主义平面风格,包括字体一特别是赫维提卡体(Helvetica)、版面设计的 标准方式。瑞士平面设计上那种冷静的、理性的面貌不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现代平面设计最重要的风格之一。多年以来,瑞士的设计以工艺精湛闻名于世,瑞士的钟表虽然近年来受到日本和东南亚的电子钟表很大的威胁,但是,作为高档的钟表来说,瑞士依然拥有无可争议的地位;瑞士军队的用品,特别是军用手表、军用小刀、军用眼镜等等,都具有很高的设计水平,很高的质量水平,是世界同类产品中最杰出的代表。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稳健,四平八稳的传达设计,给人印象深刻。 瑞士的现代设计主要是从两所学校发展起来的。一所在世界金融中心的日内瓦的日内瓦设计学校,另外一所在靠近法国和德国边界巴塞尔(Basel)的巴塞尔设计学院,这两所城市中的设计学院是瑞士现代设计的摇篮,从40 年代到60 年代,瑞士现代主义风格,也就是被世界称为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这种方式,在这两所学院形成和发展,影响世界 各国。瑞士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大师,比如阿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依米尔·卢德(Emil Ruder)、约瑟夫·穆勒-布罗克曼等等,都出自这两个中心。1968 年,巴塞尔设计学院的教师沃夫根·加特创立了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就是著名的“新浪潮”( New Wave)。60 年代看来是瑞士设计影响的高峰时期,自从那以后,瑞士设计上再也没有出现有如此巨大国 际影响力的人物和风格了。 不少人认为瑞士风格是一个统一的、单一的风格,瑞士设计家大部分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往往强调瑞士国家虽然小,但是设计风格变化多端,极为丰富。阿明,霍夫曼在巴塞尔设计学院教书时经常强调这种多元性特征。如果从瑞士的语言分割、种族分割的复杂性来看,应该说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瑞士国家虽然小,但是有三种以上的语言流行: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而种族的背景也是法、德、意三个主要来源,因而,设计上的多样化是自然的结果。这种多元化的设计倾向,从瑞士的设计教育结构就可以看出来:瑞士有6 所设计学院,每 所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与方向,首都柏尔尼(Bern)设计学院、洛桑(Lausanne)设计学院、苏黎世设计学院、巴塞尔设计学院、日内瓦设计学院和卢加诺(Lugano)设计学院,其中苏黎世、巴塞尔、日内瓦、柏尔尼的学校是以德文为中心的,宗教背景是瑞士的新教。

建筑设计中的国际主义风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412825738.html, 建筑设计中的国际主义风格 作者:黄思思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0期 摘要:本文通过飞利浦·约翰逊所设计的水晶大教堂这一案例,阐述了国际主义的产生发展的背景以及这种风格在建筑中表现出的特点,还有这种风格的代表设计师等。 关键词:国际主义;现代主义;水晶大教堂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64-01 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International Look)。这种风格在战后的年代,特别是60、70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世界各国的建筑、产品、平面设计风格,成为垄断性的风格。80年 代开始以来,国际主义风格因为种种愿意而开始衰退,从而造成了包括后现代主义等等一系列当代设计运动的产生。 国际主义风格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50、60年代,美国建筑上的国际主义风格已 经牢固的建立了。欧洲现代主义的一批大师,如米斯·凡德罗、马谢·布鲁尔、沃尔特·格罗佩斯已经成为美国建筑界的魁首,领导了整个国家建筑风格的主流。他们设计的一些重要的建筑,比如米斯在纽约设计的西格莱姆大厦(the Seagram)、以及意大利设计家吉奥·庞蒂(Gio Ponti)在米兰设计了佩莱利大厦(the Perelli Building)等,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范,从而影响到全世界的公共建筑风格。 从发展的根源来看,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同宗同源的,德国包豪斯的领导人基本都来到美国,在美国主持大部分重要的建筑学院的领导工作,贯彻包豪斯思想和体系,从而形成了新的现代主义,即国际主义风格。但是,从意识形态的内容来看,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已经大相径庭,虽然形式上颇为接近,但是思想实质却有了很大的距离。 现就以飞利浦·约翰逊在洛杉矶的科斯塔——梅萨市设计的水晶大教堂为例,来进一步说明建筑中国际主义设计风格。 飞利浦·约翰逊,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有着建筑界“教父”之称的他一生都在求变, 一生都在引领潮流,他从玻璃屋子时期的米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时,推出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当现代主义风雨欲来的时候,他设计了声名显赫的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的水晶教堂;当后现代主义成为时尚时,他和建筑师伯奇一起完成了纽约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这座拼贴了古典风格、现代高层建筑风格、巴洛克风格和现代商业化的波普风格的建筑,堪称后现代

极简主义设计风格

“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在今后环艺设计中的发展及前途【中文摘要】:现代人面临着城市的喧嚣和污染,激烈的竞争压力,还有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因而,更加向往着清新自然、随意轻松的居室环境。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摒弃繁缛豪华的装修,力求拥有一种自然简单的居室空间。人们在这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 【关键词】极简主义;室内设计;放松空间 一、极简主义的概念 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可被称为低限主义,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它起源于60年代美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变革,最初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一种反应,主张一种形式上的客观与单纯,最初表现在绘画和雕塑,后来遍及整个艺术领域,包括服饰界的 Calvin Klein 都是受极简主义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简约风格。极简主义亦在近几年的室内设计上造成一股风潮,强调纯粹空间的单纯性,除去多余的装饰,将空间简化至光、墙及体,意谓着运用最简单的构成原理,造成空间的流动与不同层次的穿透性,而极简主义的精随也在于此. 极简主义风格的居室设计极简主义(Minimalism),并不是现今所称的简约主义,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极简主义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极简主义设计已经被描述为最基本的设计,别除了多余的元素、色彩、形状和纹理。 它的目的是使内容被突出出来并成为焦点。从一个视觉的角度来说,极简主义设计意味着平静和思想带回本真。 二、极简风格有这四个特点: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推广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 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

瑞士的现代设计

瑞士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小国。当人们提到瑞士设计的时候,自然立即会联想到瑞士的朱古力糖、干酪、木雕的杜鹃鸟钟、瑞士军队的手表和多功能折刀,这些产品,包括了瑞士传统的手工艺品,也包括了杰出的瑞士现代产品,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而平面设计家则立即会想到瑞士的国际主义平面风格,包括字体一特别是赫维提卡体(Helvetica)、版面设计的标准方式。瑞士平面设计上那种冷静的、理性的面貌不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现代平面设计最重要的风格之一。多年以来,瑞士的设计以工艺精湛闻名于世,瑞士的钟表虽然近年来受到日本和东南亚的电子钟表很大的威胁,但是,作为高档的钟表来说,瑞士依然拥有无可争议的地位;瑞士军队的用品,特别是军用手表、军用小刀、军用眼镜等等,都具有很高的设计水平,很高的质量水平,是世界同类产品中最杰出的代表。瑞士平面设计风格稳健,四平八稳的传达设计,给人印象深刻。 瑞士的现代设计主要是从两所学校发展起来的。一所在世界金融中心的日内瓦的日内瓦设计学校,另外一所在靠近法国和德国边界巴塞尔(Basel)的巴塞尔设计学院,这两所城市中的设计学院是瑞士现代设计的摇篮,从40 年代到60 年代,瑞士现代主义风格,也就是被世界称为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这种方式,在这两所学院形成和发展,影响世界各国。瑞士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大师,比如阿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依米尔·卢德(Emil Ruder)、约瑟夫·穆勒-布罗克曼等等,都出自这两个中心。1968 年,巴塞尔设计学院的教师沃夫根·加特创立了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就是著名的“新浪潮”( New Wave)。 60 年代看来是瑞士设计影响的高峰时期,自从那以后,瑞士设计上再也没有出现有如此巨大国际影响力的人物和风格了。 不少人认为瑞士风格是一个统一的、单一的风格,瑞士设计家大部分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往往强调瑞士国家虽然小,但是设计风格变化多端,极为丰富。阿明,霍夫曼在巴塞尔设计学院教书时经常强调这种多元性特征。如果从瑞士的语言分割、种族分割的复杂性来看,应该说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瑞士国家虽然小,但是有三种以上的语言流行: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而种族的背景也是法、德、意三个主要来源,因而,设计上的多样化是自然的结果。这种多元化的设计倾向,从瑞士的设计教育结构就可以看出来:瑞士有6 所设计学院,每所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与方向,首都柏尔尼(Bern)设计学院、洛桑(Lausanne)设计学院、苏黎世设计学院、巴塞尔设计学院、日内瓦设计学院和卢加诺(Lugano)设计学院,其中苏黎世、巴塞尔、日内瓦、柏尔尼的学校是以德文为中心的,宗教背景是瑞士的新教。这里的设计讲究严谨的细节,既有观念,也强调技术训练,同时比较严格,甚至古板;卢加诺则是以意大利语为工作语言,以罗马天主教为宗教背景的;洛桑则以法语为中心,宗教上与法国的新教正宗加尔文教派有关,这里的设计学校重视观念,但是轻视技术,因此,学生不需要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关键是有观念,充分体现了设计的多元化色彩。瑞士是欧洲文化的一个大熔炉,设计上兼收并蓄成份很重,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国家。 对于瑞士设计学校的师生来说,瑞士国际主义风格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但是,瑞士的设计教育却深深地受到这种50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风格的影响。直到现在,瑞士的平面设计依然具有强烈的整洁、严谨、工整、理性化的特征,一丝不苟,传达准确,形式单调乏味,不少年轻人感到瑞士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已经太深地陷人瑞士国际主义风格中,

现代主义设计与其过度的国际主义设计之间的关系

由现代设计主义演变的国际设计主义 摘要: 二战前夕,在法西斯势力的压迫之下,一些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开始来到美国,由于美国的经济发展好,现代主义设计开始结合美国富裕的经济进行了改变,慢慢的滋生出一种新的设计主义,那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国际设计主义,也称“瑞士平面设计风格”。二战结束后的20年,现代主义设计过渡到国际主义设计基本上已经本末倒置,把原来作为自然结果的形式变成了涉及追求的目的,而原来的目的,即社会性、大众性则被逐步抛弃。原来因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动机不得不形成的简单、功能化、理性形式,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少则多”这一原来只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功能化、大众化的手段,则成为了形式追求的中心。原本的目的性被取消了,而为了达到所采用的手段成为了目的,这是国际主义的核心。虽然说国际设计主义是由现代设计主义所过渡而成。但是由于其生长的环境变为了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本质开始发生了转变,由之前的为大众服务,服务穷人,追求理想主义的解决问题方式演变为代表资本主义的金钱与权利,以及少许霸权成分形式的风格。而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的形式开始居于主导地位,功能也就开始慢慢的被忽视和淡漠掉了,对于国际主义风格的这种发展结果,评论界争论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新高度,是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现代主义的倒退,违背了功能第一的基本原则,用功能主义的形式包裹的肺功能主义,形式主义内容的伎俩。当然后者未免有些极端,笔者认为,不管是现代设计主义还是国际设计主义,都是依附与实际情况而生存发展的,只是过于的形式化,让国际设计主义似乎开始丢弃掉了现代设计主义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现代平面设计关系 先让我们来谈谈现代平面设计。 立体主义是现代艺术中最重要的运动。因为这个运动的中心形式是由对对象的理性解析和综合构成。因此,它的发展具有某种程度的理性化特点。对于当时正处在探索20世纪新形式的平面设计来说,立体主义提供了借鉴的基础。立体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为影响各个欧美国家的国际运动。它包含了对于具体对象的分析、重新构造和综合处理的特征,这个特征在某些国家得到更加理性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造成对平面设计结构的分析和组合,并且把这种组合规律化、体系化,强调纵横的结合规律和理性规律在表现“真实”中的关键作用。这种探索,特别是在德国的世界最早和现代的设计教育中心——包豪斯设计学院中得到发扬光大,并体现在平面设计中。因此,笔者可以说,立体主义提供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形式基础。 超现实主义是欧洲出现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在文学、戏剧和艺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顾名思义,“超现实”是指凌驾于“现实主义”之上的一种反美学的流

北欧设计风格简约

北欧设计风格简约!!!主要指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综观北欧四国设计风格,的确是世界艺术设计王国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北欧设计回归自然,崇尚原木韵味,外加现代、实用、精美的艺术设计风格,反映出现代都市人进入后现代社会后的另一种思考方向. 简约主义的精神主要源自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 Van der Rohe的名言:“Less is more”可以说是简约主义的中心思想。此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空间的架构由精准的比例及细部来显现。虽然色彩及材料都很单一,但色彩的形成非常费工,而使用的材料质感很高,也很昂贵。因此,简约的空间通常非常含蓄,但质感很高。 简约主义体现了一种生活概念,既简单又高贵。实用就好,小而实用。现在流行有玻璃与金属组合的极简约主义设计,更体现出极简约主义风格的时尚品质。用很少的装饰营造出美的家居环境,简化室内装饰要素,可使人视觉开阔,让空间中的重点之处富有活力。 然而简约主义所代表的思维似乎是包涵一些永恒的价值观,如对材料的尊重,细部的精准及简化繁杂的设计元素等 今天,简约品位的流行,从华丽转成优雅,家居设计越来越简单,色彩也转为黑白等基本色系。除了触目所及那十分清爽简单的即时感觉外,北欧简约主义设计风格在以下几点也表现出特殊个性: 1.线条利落简洁 简约风格中通常线条简单,除了橱柜为简单的直线直角外,沙发、床架、桌子亦为直线或简洁流畅的曲线条,造型简单,富含设计或哲学意味但不夸张。 2.色彩多为单色 黑与白是极简主义的代表色,而灰色、银色、米黄色等原色,无印花、无图腾的整片色彩带来另一种低调的宁静感,沉稳而内敛。 3.材质更多样化 木质、皮质是主要的基本材质,还可见到现代工业的新材质,如铝、碳纤维、塑料、高密度玻璃…… 4.光照效果的功能性 北欧简约风格中灯具是非常重要的。它强调光照体本身的形象质感和光源对象内不同光环境的功能性。 5.功能设计 虽然线条与颜色简单,但简约风格多功能可不简单。每一物件都强调相对与人的机理功能学和贮物使用合理性,显示设计者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能力和纯熟的设计应用能力。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艾米尔?鲁德作品探析 摘要:艾米尔?鲁德是瑞士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同时他也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艾米尔?鲁德的字体设计是对无衬线字体的实验性探索研究,他强调文字设计的传达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双重统一,对平面空间的功能性布局是对整体构图近乎标准化的网格版式的科学运用。他的文字设计理念及其版式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时盛行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以及后来的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艾米尔?鲁德;文字设计;方格网格;无衬线字体 1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平面设计步入了一段停滞期。然而作为二战时中立国的瑞士,凭借着和平的环境,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二战后整个世界平面设计的中心。历史上,瑞士有着悠久的民主和中立传统,这使得瑞士社会变得平和而稳定。传统上,深处欧洲内陆的瑞士受各邻国的影响,加上战时许多欧洲设计师和艺术家逃亡至瑞士,使瑞士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和创新的最佳温床。另外,瑞士发达的小规模手工业也推动了平面设计的萌芽,在这块土地上的印刷师和平面设计师由于印刷工场不大,关系密不可分,通常相互熟知对方的知识和技术,这些因素都促成了瑞士平面设计工艺的成熟和制作的精湛。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在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Swiss Design)”。这种风格采用方格网为设计基础,在这方格网上的各种平面造型元素的排版方式基本是采用非对称的,无论字体,还是插图、照片、标志等等,都规范地安排在这个网格框架中。同时,设计师们开始大量地运用无衬线字体注1和对新无衬线字体的探索,他们认为衬线字体注2在形式上过于矫揉造作,而希望采用一种直截了当的字体形式,达到高度的、毫无掩饰的视觉传达目的。通过简单的网格结构、近乎标准化的版面样式和清晰醒目的字体形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使得作品自然具有简明而准确的视觉特点。[1]于是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上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在这期间,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平面设计师,瑞士平面设计大师——艾米尔?鲁德(Emil Ruder)就是对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起到发展和推动作用的领军人物之一。 2 艾米尔?鲁德简介 艾米尔?鲁德(Emil Ruder,1914~1970)是瑞士重要的平面设计家、版式设计 家、设计教育家,也是瑞士文字设计秩序理论与有机文字设计原则的倡导者(见 图1)。1914年3月艾米尔?鲁德出生于瑞士苏黎世市,1929年(15岁)开 始以排字学徒工的身份学习排版设计,这也为他后来从事的版式设计研究打下 扎实的基础。1933年(20岁)他进入瑞士苏黎世艺术与工艺学校进行专业设 计学习,这期间受到包豪斯教育思想和瑞士现代设计理念的熏陶。1942年(28岁)他担任瑞士巴塞尔职业学院字体设计课程的客座教师,从此开始了其设计教育的生涯。1947年(33岁)艾米尔?鲁德与阿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共同创立了瑞士巴塞尔设计学院,他主要担任版式设计的教学工作,他们以巴塞尔设计学院为教学实验基地,大力倡导和摸索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因为艾米尔?鲁德的创新教学理念,使巴塞尔设计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得到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这也使它成为后来瑞士现代设计师的摇篮。

中式风格现代简约主义家具风格设计理念

融入中式风格的现代简约主义风格家具设计理念 摘要:通过对国内家具设计、生产、市场销售情况的调查分析,从提高国内家具设计的生命力,开发国内家具市场的活力,提升国内家具市场的世界影响力,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的意愿出发,提出“融入中式风格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家具设计理念,从设计理念提出的背景,两种风格的各自特点、市场优势及缺陷等方面,古今中外各种家具风格的共性,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认为中式家具应趋向于现代化,时尚简约家具应增强民族文化内涵,阐明了二者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家具设计;中式风格;现代简约主义风格;设计理念 随着当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充满现代时尚的生活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强调设计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而在室内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当属家具的风格元素,所以,家具业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但因中国家具经过唐、宋、元、明、清的蓬勃发展,牢牢的奠定了它的中式传统风格,但这种中式风格缺乏创造力和民族特点,限制了家具业发展的步伐。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应着力于从中式古典家具及民族经典文化中提取典型的中式元素,使这种中式风格融入到现代主义风格家具中,由此来大力开发国内外家具市场。 一、设计理念的提出背景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家具造型有过多次辉煌的历史,几百年前中国的明清家具已成为世界家具文化的经典和瑰宝—明代家具以其简练、挺拔优美的造型和超凡脱俗的人文气质著称于世,并达到了世界家具发展的高峰,早在距今三千五百年前,家具在我国人们生活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唐宋元明清的多个朝代都有较为蓬勃的发展。一方面是中国有着辉煌灿烂的家具文化,另一方面使中国的劳动者将自己的设计溶人了别人的制品之中,又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很少有人将自己的设计思路上升为一种理论,清朝晚期后的上百年来,由于受清朝末期闭关锁国和近代战乱的影响,中国家具界未制造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中式家具,从此中国家具处于停滞状态。19世纪末至20世纪80年代的近一个世纪的沉寂和停滞,导致了中国家具文化在20世纪的文脉断层和落后。建国初期,经济落后,百废待兴,家具业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家具设计渐渐成了西方文化的附庸,拿来主义极为盛行。而一旦抄袭风流行,模仿模式建立,世界家具界便会认为中国不会有自己的家具风格,只会抄袭外国的设计,连中国人对此也底气不足。 中国广大消费者渴望既具有时代性又能体现民族精神的中国特色家具。针对家具消费和使用情况,笔者对近千人进行了口头和书面调查,通过统计发现,有48%的消费者对目前市场上家具产品的综合评价是“一般”;有8%的消费者表示“不满意”,其中,35%的消费者不满意的方面是“样式”。而现代简约风格的家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后而再次呈现出一股巨大的冲击波,也是现代主义理论成熟地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中的标志。现代简约风格体现在家具的体面构成和装饰图案上,就是不再讲究精致繁缛的形式,而推崇线条简单的几何形状,透过精致纤巧的细节,在平淡中求得流畅明快的线面结合;其柔和的色彩、和谐的结构,可使消费者用时代的激情来营造温馨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在后工业时代与新世纪理念的完美整合中品味生活。但当前流行的现代简约风格家具虽符合当前审美,但时代性过强,可行极一时,不会常青。过时的周期远远短于消费者更换家具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