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头硐室规程(终稿)

机头硐室规程(终稿)

机头硐室规程(终稿)
机头硐室规程(终稿)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4 -

第一节概况 ................................... . (4)

附图1: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平面布置示意图 - 5 -

第二章 地质情况 - 5 -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 5 -

第二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6 -

第三章 巷道布置情况 - 8 -

第一节 巷道简述 - 8 -

第二节 施工顺序 - 9 -

第三节 施工方法 - 9 -

第四章 巷道支护 - 9 -

第一节 支护设计结论说明 - 9 -

第二节 临时支护的方式 - 9 -

附图3: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临时支护图 - 10 -

第三节 永久支护 - 10 -

附图4: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支护断面图 - 11 -

第五章 矿压监测 - 12 -

第一节 观测对象 - 12 -

第二节 观测内容 - 12 -

第三节 观测方法 - 12 -

第四节 数据处理 - 13 -

第六章 掘进施工方式 - 13 -

第一节 作业方式及工艺流程 - 13 -

第二节 施工设备 - 13 -

第三节 施工工艺 - 13 -

第四节 循环进尺 - 20 -

第五节 运矸方式 - 20 -

第六节 过特殊区段的施工工艺 - 22 -

第七章 生产系统 - 22 -

第一节 一通三防系统 - 22 -

第二节 辅助运输系统 - 29 -

第三节 供电系统 - 35 -

第四节 压风系统 - 35 -

第五节 排水系统 - 36 -

第六节 通讯、照明、信号系统 - 36 -

第八章 安全质量管理 - 37 -

第一节 工程质量验收要求 - 37 -

第二节 文明生产管理要求 - 38 -

第三节 机电设备管理要求 - 38 -

第九章 劳动组织、循环图表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39 -

第一节 劳动组织图表 - 39 -

第二节 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 40 -

第十章 安全技术措施 - 40 -

第一节 施工准备 - 41 -

第二节 “一通三防”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 41 -

第三节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 41 -

第四节 爆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 45 -

第五节 机电检修、机电设备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 49 -第六节 运输、装卸车、抬运设备安全措施 - 52 -

第七节 矿井其它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 59 -

第八节 特殊作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60 -

第九节 矿压监测安全技术措施 - 60 -第十节 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 63 -

第十一章 工作面避灾路线 - 67 -第一节 避灾原则 - 67 -

第二节 避灾路线 - 68 -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概 述

1、硐室名称

该硐室为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

2、硐室用途

该硐室内安装矿井主运输皮带皮带机头等设备。

3、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设计长度:已标明工程量为61.34m(不包括一号交岔点)。

4、工程概况

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位于上仓斜巷上变平点,巷道设计全长129.1m,总立方量为4276.1m3。

其中硐室70.2m,绞车房6m,驱动硐室32.1m,破碎机硐室20.8m,一号交岔点10.8m。自上仓斜巷上变平点90°方位掘进坡度3‰上坡,向东掘进13.012m施工绞车房,绞车房开口向东施工11.982m施工一号交岔点,一号交岔点施工9.21m后向东施工25.21m施工一号驱动硐室

(12.5m),完成后向东施工9.5m施工二号驱动硐室(18m),完成后施工12.5m施工破碎机硐室(20m)。

本作业规程只编制掘进施工部分,砌碹施工时另行编制施工措施。

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工程量表

序号工程名称长度(m)体积(m3)

1硐室70.21661.2

2绞车房685.6

3驱动硐室32.11139.5

4破碎机硐室20.8720.6

5一号交岔点10.8303.4

合计129.14276.1

第二节 编写依据

一、经过审批的设计及其批准时间

本规程依据孟村矿井施工设计图纸:《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平、剖、断面图》编制,图纸编号:S1360-154。

二、地质说明

依据孟村矿业分公司提供的《孟村井田勘探地质报告》(煤田地质局一八六队 2007年5月)、《孟村矿井首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三、矿压观测

节理、裂隙较发育地点处应力集中,围岩压力较大。

四、有关技术规范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附图1: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平面布置示意图

第二章 地质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1。

表1 井上下对照关系表

+320m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

水平、采区水平工程名称机头硐室地面标高/m869.650井下标高/m418.747

地面的相对位置建筑物、小井及

其他本工作面地表位于孟村矿井工业广场以西的黄土塬、黄土梁和沟壑地段,塬面大部为旱地、果园和废弃窑洞,地表有零散建筑物,为冉店居民住房。

井下相对位置对

掘进巷道的影响

本工作面井下位于上仓斜巷上变平点,对其他掘进巷道无影响。

临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东面为井底煤仓,西侧为中央带式运输机大巷(待掘)。邻近无开采采区,邻近巷道对本面掘进无影响。

第二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地层

主井由上而下穿过的地层有第四系松散层,白垩系洛河组、宜君组地层,侏罗系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富县组地层。

(1)第四系松散层:厚度11.85m,由粉土及碎石土组成。

(2)洛河组:顶板埋深11.85m,厚度324.40m,由浅棕红色中粒砂岩、浅灰绿色中粗砂岩及薄层状砾岩组成,泥质胶结,具斜层理,裂隙较发育。上部30m段岩石松软,易破碎。

(3)宜君砾岩组:顶板埋深336.25m,厚度30.95m,紫杂色,巨厚层状,粗砾状结构,钙质胶结,较坚硬。

(4)安定砂岩-泥岩岩组:顶板埋深367.20m,厚度58.34m,为灰绿色中粒砂岩和泥岩,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泥质胶结,较疏松。

(5)直罗砂岩岩组:顶板埋深425.54m,厚度21.26m,上部砂质泥岩,夹中细粒砂岩,下部以粗粒砂岩为主,夹薄层状粉砂岩,岩石强度低,属不稳定岩层。

(6)延安组砂泥岩岩组:顶板埋深446.80m,厚度110.78m,由泥

岩、砂质泥岩、中粒砂岩、粗粒砂岩及4号煤层组成,其中煤层厚度23.6m,顶板埋深为517.95m。

(7)富县泥岩岩组:主要由泥岩组成,夹薄层砂岩,饱和抗压强度17.2Mpa,为弱稳定岩层。

2、含水层

(1)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静止水位7.15m,含水层厚度4.09m,预计井筒涌水量3.6m3/h。

(2)白垩系砂岩含水层(组):含水段深度11.96~340.98m,预计井筒涌水量264.9m3/h。

(3)侏罗系砂岩含水层(组):含水段深度439.9~568.5m,预计井筒涌水量202.3m3/h。

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范围内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偏西,倾角4°,为一单斜构造,尚未发现断层。

掘进过程中必须执行“先探后掘”,要注意水文地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以便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

附图2: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地质预想剖面图

第三节 煤层瓦斯含量、煤尘爆炸危险性

《初步设计》中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钻孔瓦斯含量,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为相对涌出量为7.12 m3/ t,绝对涌出量为89.86m3/min,矿井瓦斯等级应为高瓦斯矿井。煤层挥发分产率为

29.95%,属中高挥发分煤层,煤尘具爆炸性危险。

煤层赋存特征见表2、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3。

表2 煤层特征情况表

指 标参 数备 注煤层厚度(最小~最大/平均)/m15~22/20

煤层倾角(最小~最大/平均)/

(°)-3~+5/4

煤层硬度f1~3

煤层层理(发育程度)中等发育

煤层节理(发育程度)中等发育

自燃发火期/d90~150发火期短绝对瓦斯量(m3/min)89.86设计为高瓦斯矿井煤层爆炸指数/%25具爆炸性危险地温/℃24

表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岩石类别硬度(f)厚度(m)岩性

顶板直接顶砂质泥岩39.95

浅灰~深灰色,水平层理,含

黄铁矿结核及星点状黄铁矿,

富含植物化石,较致密,脆

性,较坚硬

伪顶炭质泥岩20.3

深灰色,分布零星,染手,松

散,易碎

底板

伪底炭质泥岩20.2

深灰色,薄层,染手,松散,

易碎

直接底铝质泥岩2 4.18

深灰色含铝土质泥岩,层面光

滑,含植物跟系化石

通过测试,本井田煤层具很大的自燃倾向,着火点多在342~390℃之间,因而在以后的生产及储运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煤炭自燃。

断面编号断面

形状

支护

形式

喷浆

厚度

(mm)

墙高

(m)

全宽

(m)

全高

(m)

断面积

(m2)

净宽荒宽净高荒高

净断

荒断

1-1断面直墙

半圆

拱形

锚、

网、

索、

120 1.75 5.4 5.64 4.3 4.5720.122.4

2-2断面直墙

半圆

拱形

锚、

网、

100 1.75 4.0 4.2 3.6 3.8512.714.3

3-3断面直墙

半圆

拱形

锚、

网、

100 1.75 3.6 3.8 3.4 3.6510.912.3

4-4断面直墙

半圆

拱形

锚、

网、

索、

喷+素

100 1.75 4.8 5.8 4.0 4.6516.723.4

10-直墙锚、

网、

第三章 巷道布置情况

第一节 巷道简述

10断面半圆

拱形

索、

喷+素

100 3.6 5.5 6.5 6.2 6.8530.940.0

11-11断面直墙

半圆

拱形

锚、

网、

索、

喷+素

100 3.65 5.0 6.0 6.0 6.6527.336.0

锚、网、索、喷断面特征一览表

第二节 施工顺序

1、硐室→绞车房→硐室→一号交岔点→硐室→一号驱动硐室→硐室→二号驱动硐室→硐室→破碎机硐室。

2、施工过程中,如遇断层、破碎带地层等地质构造时,则另行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节 施工方法

1、施工前,由测量部门标出开口处中腰线,按线施工。

2、本工作面掘进采用“三八”制作业方式,两掘一喷,掘进、喷浆施工平行作业,初喷紧跟迎头,复喷紧跟耙装机,耙装机距离迎头不得超过35m。

3、本工作面采用钻爆法施工,全断面一次爆破。炸药选用Φ32mm 矸矿需用三级乳化炸药;雷管选用毫秒延期电雷管。

4、采用耙装机后接皮带出矸,迎头矸石运输至中央一号辅助运输大巷二号联络巷临时矸石仓,矸石通过P90B耙装机耙装至矿车后通过固定在一辅运上变平点的绞车将矸石提升至一辅运上车场,通过电机车牵引至主井井口后提升至地面排放。

第四章 巷道支护

第一节 支护设计结论说明

整个巷道设计均为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巷道采用锚、网、索、喷+素砼方式联合进行支护。

第二节 临时支护的方式

1、临时支护方式

采用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前探梁采用3根4m长的4寸钢管,每根前探梁采用3个吊环进行固定,按锚杆间排距将吊环扭结在顶部锚杆上,并将木板和木楔放置于前探梁上接顶背实。正常施工时前后吊环间距2m,两根前探梁间距1.8m,施工中要及时前移前探梁。

2、架设方法

前探梁至迎头最大空顶距不大于300mm;支护锚杆至迎头最大空顶、空帮距不大于一排锚杆排距。

(1)敲帮问顶:在跟班队干监护下,由班长(或有经验的人员)站在支护完好、退路畅通的安全地点,使用专用长柄工具由外向里进行敲帮问顶,敲掉顶帮活矸。

(2)铺顶网:作业人员站在浮矸堆上将网片在左、中、右各联3孔

以上。

(3)前移前探梁:作业人员将前探梁吊环扭结在靠近迎头的顶锚杆上(扭结长度不少于20mm),2人将接顶大板横担在前探梁上,并用长柄工具将顶网托起,同时后面两人使用长柄工具将前探梁推窜至迎头。

(4)临时接顶:作业人员使用木刹将顶接实背牢。

(5)联网:使用双股铁丝将网片隔孔相连,至少扭够三圈。

附图3: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临时支护图

第三节 永久支护

1、断面情况

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设计均为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巷道采用锚、网、索、喷+素砼方式联合进行支护。

2、支护形式、参数及支护材料要求说明

锚 杆:全断面采用φ20×2300mm的无纵筋螺纹钢树脂锚杆,菱形排列,间排距700×700mm,每根锚杆使用1支MSK23/35、2支MSZ2335型树脂锚固剂。

金属网:由ф6㎜钢筋焊制,规格800×1500mm,网格

100×100mm,搭接长度100mm,用14#铁丝双股绑扎紧,绑扎间距

200mm。

锚 索:采用Ф15.24×7500㎜的左旋钢绞线,间排距

2400×1600㎜,其中1-1断面每排2根,4-4、10-10、11-11断面每排3根,每根锚索使用3支MSZ2335型、2支MSK2335型树脂锚固剂,沿与巷道中心线和两肩窝方向打设,采用300mm长16#槽钢作为锚索托盘。

喷 砼:喷射砼厚度为120mm/100mm,使用水泥P.O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纯净的中粗河砂,石子为粒径5-10mm的碎石。喷砼强度等级C20,重量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76:3.24;速凝剂掺入

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3~5%,防水剂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8~10%,抗渗等级P8。水沟、地坪及混凝土砌筑砼强度等级C30。

3、其他:

巷道过断层、破碎带需加强支护时,应按照建设单位支护设计及要求进行支护。

附图4: 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支护断面图

附图5: 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断面布置图

第四节 锚网索喷硐室工程质量规定(一)掘进质量标准:

1、临时支护: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2、宽度:中线至任何一帮距离:合格:0~+200mm。

3、高度:起拱线至顶、底板距离:合格:0~+200mm。

4、坡度:合格:±1‰。

(二)锚杆、锚索支护质量标准:

1、杆体及配件: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结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钢绞线的材质、规格、结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锚固剂:树脂药卷的材质、规格、配比、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安装质量:合格:基本密贴壁面;优良:密贴壁面楔紧。

5、抗拔力:合格:不小于设计90%。

6、锚杆间排距:±50mm。

7、锚索间排距:±100mm。

8、孔深:锚杆0~+50mm,锚索0~+200mm。

9、角度:锚杆方向与井巷轮廓线角度≤15°。锚索方向与井巷轮

廓线角度≤3°

10、外露长度:锚杆露出螺帽+20~+50mm,锚索露出索具+200mm。

(三)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质量标准:

1、钢筋网:钢筋网的材质、规格、品种和焊条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网安装:网格焊牢、压接、绑扎,并使用前清除锈污。

3、水泥、水、骨料、外加剂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配合比、外加剂掺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喷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净宽:合格0~+150mm。

7、净高:合格0~+150mm。

8、喷厚:合格:不小于设计90%。

9、表面平整度:≤50mm。

10、基础深度:≤10%。

11、保护层喷厚:20~40mm。

第五章 矿压监测

第一节 观测对象

该巷道在掘进过程中主要观测对象为:顶板压力和顶板完好性,两帮围岩破碎性情况,工作面支护质量及底板压力情况。

第二节 观测内容

日常监测包括四部分内容:锚杆锚固力抽检,锚杆预紧力检测。

矿压观测内容、目的及手段

观测内容观测目的测试手段

1锚杆锚固力检查锚杆打设质量锚杆拉拔仪

2锚杆预紧力检查锚杆安装质量力矩扳手

第三节 观测方法

1、锚杆锚固力检测抽样率为1%,每300根顶(帮)锚杆抽样一组(3根)进行检查。不足300根时,按300根考虑。抽测时只做非破坏性拉拨,拉拔加载至锚杆锚固力设计值的90%。若发现1根锚杆不合格,应在其附近200mm处补打一根,并再抽样一组(3根);若仍不符合要求,则必须调查其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防范措施。

2、锚杆预紧力检测:每小班进行抽样,抽样率为30%,锚杆预紧力矩设计为不小于70N·m。若其中一根锚杆不合格,采用风动扳手将其螺母重新拧紧即可;若有2根或2根以上不合格,本班应将其所安装锚杆的螺母重新拧紧一遍,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第四节 数据处理

由当班验收员在现场采集数据,并由技术人员将采集的数据进行记录。

第六章 掘进施工方式

第一节 作业方式及工艺流程

该巷道采取“三八”制作业方式(两掘一喷)。巷道采取钻爆法全断面进行掘进(光面爆破)。

1、工艺流程:

掘进班:交接班→敲帮问顶→钻炮眼→装药联线爆破→前探梁临时

支护→铺联顶网→钻顶锚杆孔→安装顶锚杆→耙装机出矸→铺联帮网→钻两帮锚杆孔→安装两帮锚杆。

喷浆班:交接班→喷浆前准备工作→初喷迎头→复喷成巷→清理。

2、各班在工序允许的条件下穿插平行作业,但必须满足规定的安全条件。

第二节 施工设备

表3-1 设备及工具配备表

序号设备、工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气腿式凿岩机YT-28台10

2气动手持式钻机ZQS-40/3.0台3

3气动锚杆(锚索)钻机MQT-120台4

4耙斗装岩机P90-B台2

5固定车厢式矿车MGC1.7-9D辆50

6带式输送机SJ-80/40/2×55部1

7混凝土喷射机PC7I(B)台2

8局部通风机FBD№6.3/2×30台2

9锚杆拉拔仪LDZ-200台1

10锚杆预紧力检测仪TG台1

11锚索张拉机具MSY-180台2

12风动扳手—台2

13潜水电泵BQW65-25-7.5台1

14风镐G10台5

15除尘风机自制台1

16手拉葫芦5t个2

17电话机KTH101部1

18铁锹—张10

19手镐—把5

20大锤—把2

21单项滑轮个4

第三节 施工工艺

一、钻炮眼

1、钻眼前准备工作

钻眼前,由当班验收员根据中腰线及爆破图表要求进行找线定位,杜绝无规则钻眼。

钻眼前,首先打开风水管阀门吹洗风水胶管,并将凿岩机油壶内灌满机油,检查凿岩机的进风、进水口有无堵塞物,若有堵塞物时必须吹洗清理干净后,再用专用u型卡将带有快速接头的风、水胶管与凿岩机连接牢固,打开阀门检查有无跑风、漏水现象,确认安全无问题后,方可进行钻眼。

2、钻眼

正常钻炮眼时凿岩机前方不能站人。凿岩机位置和高低要根据炮眼位置、角度调整好,打眼工要立于凿岩机一侧,严禁用两腿夹住凿岩机,同时严禁手握气腿及钻机活杆,只准手握钻机把手。钻进中,钎杆不能上下左右移动,用力要均匀适当,防止操作不协调和用力不均匀发生断钎伤人。点眼工衣扣要扣好,紧身利索,当钎杆进入眼内50~

100mm后,应立即撤至凿岩机后方。

操作凿岩机时,人员要在其右侧操作,钻机左侧严禁站人,防止打折的钻杆左旋伤人。

3、吹眼

钻眼结束后,要使用压风对炮眼进行吹洗。吹眼时无关人员应全部

撤出,严禁用折风管的方式代替阀门。吹眼时两个人应配合好,吹杆要慢慢伸入眼内,另一人缓慢开启阀门(风量由小变大)。吹钻孔过程中避免堵杆,操作人一定要躲开碎渣飞出的方向,防止碎渣伤人。

4、钻眼注意事项

钻眼过程当中,要随时检查风水胶管与钻机的连接情况,u型卡应安装牢固,防止风水胶管脱落伤人;严禁用铁丝穿孔代替u型卡;严禁干打眼及边打眼边装药。

二、爆破作业

1、炮眼布置说明

附图6-1:1-1断面炮眼布置图及爆破图表

附图6-2:2-2断面炮眼布置图及爆破图表

附图6-3:3-3断面炮眼布置图及爆破图表

附图6-4:4-4断面炮眼布置图及爆破图表

附图6-5:10-10断面炮眼布置图及爆破图表

附图6-6:11-11断面炮眼布置图及爆破图表

2、爆破材料说明

炸药规格:Φ32mmⅢ级矸矿许用乳化炸药,每卷200g。

雷管:矸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I~V段。

发爆器:MFB-100型矿用发爆器。

3、装药

装药结构:正向连续柱状装药并用水炮泥封孔。

严格按照炮眼布置图及爆破说明书装药、爆破。装药前要将工作面

20m范围内的电源切断并检查工作面瓦斯浓度,装药时严禁从事其它与装药无关的工作,每装一个炮眼后要将雷管脚线扭结短路并悬空。

4、联线爆破

装药完毕后,班长协助放炮员进行联线(联线方式为串联联线),雷管脚线连接好后,最后由放炮员亲自连接爆破母线,并由迎头向外敷设至警戒线外,放炮员最后撤离工作面。

当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地点后,班长应清点人数,确认无误方可下达爆破命令,放炮员接到放炮命令后,连接发爆器充电,确认无问题后,发出信号进行爆破。

5、爆破安全距离

避炮地点到爆破地点的安全距离直巷不少于150m,弯曲巷道不低于120m,且有掩体。

三、临时支护

1、敲帮问顶管理规定

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敲帮问顶:(1)交接班时(2)钻眼前(3)装药前(4)放炮前(5)每次放炮后进入工作面前(6)支护和临时支护前(7)拆除临时支护前。

找顶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敲帮问顶之前彻底清理浮矸,保证退路畅通。(2)在跟班队干监护下,由班长(或有经验的人员)站在支护完好、退路畅通的安全地点,使用专用长柄工具由外向里进行敲帮问顶,敲掉顶帮活矸。(3)找顶应从有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按照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顺序依次进行,找顶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4)找顶人员应戴手套,用长柄工具找顶时,应防止矸块顺杆而下伤人。(5)顶帮遇有大块断裂矸块或矸块离层时,应首先设置临时支护,保证安全后再顺着裂隙、层理慢慢地找下,不得硬刨强挖。(6)对于敲帮问顶不能找掉的危岩,可采用打设点柱、重新打设锚杆锚固或钻眼爆破的方法进行处理。任何人不得站在有隐患的场所作业。

2、铺顶网

作业人员站在浮矸堆上将网片在左、中、右各联3孔以上。

3、前移前探梁

作业人员将吊环扭结在靠近迎头的顶锚杆上(扭结长度不少于20 mm),2人将接顶大板横担在前探梁上,并用长柄工具将顶网托起,同时后面两人使用长柄工具将前探梁推窜至迎头。

4、临时接顶

作业人员使用木楔将顶接实背牢。

5、联网

使用双股铁丝将网片孔孔相连,至少扭够三圈。

四、顶锚杆支护

钢筋网联好后,人工站在浮矸上打设顶锚杆。

1、钻眼前准备工作

钻眼前按规定联网,由当班验收员根据设计的锚杆间排距进行定位,杜绝无规则钻眼。

钻眼前,首先打开风水管阀门吹洗风水胶管,并将锚杆钻机、凿岩机油壶内灌满机油,检查钻机的进风、进水口有无堵塞物,若有堵塞物时必须吹洗清理干净后,再用专用u型卡将带有快速接头的风、水胶管与凿岩机、锚杆钻机连接牢固,打开阀门检查有无跑风、漏水现象,确认安全无问题后,方可进行钻眼。

2、打锚杆眼

打眼前首先要先敲帮问顶,仔细检查顶帮围岩情况,找掉活矸、危岩,然后按巷道中、腰线严格检查断面规格,对不符合作业规程要求的部位进行处理,确定无问题后用炮泥做记号。

锚杆眼位置要准确,眼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钻眼角度误差不得超过5°,眼深应与锚杆长度相匹配。使用锚杆钻机打眼时,先用短钎开孔,再套接钎杆继续向上钻眼。打眼时,应在钎杆上做好标记,保证锚杆外露长度符合要求(锚杆外露长度为100mm);不符合要求的要用水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2021)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2021)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36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2021) 第一步:进入应急避难硐室缓冲区域,向左旋转外部防护门手轮,打开防护门。防护门两侧空气幕随即打开,阻隔有毒有害气体。 第二步:避难人员都进入后,首先旋转防护门单点锁紧手柄关闭防护门,随后向左旋转外部防护门手轮锁紧防护门,空气幕截止阀被压紧,空气幕关闭。 第三步:进入缓冲区人员打开缓冲区传感器,观察传感器,读数显示即为打开。 第四步:打开压风控制柜,打开压风管路阀门,观察压风管路风压,高于规定值0.5MPa,即打开布气管路气阀,进行硐室布气。观察压风管路出口压力指示,压力在1000Pa以下即正常。当出风压力表指示超过规定值即调整压风管路阀门开度达到规定值。 第五步:向左旋转二道防护门手轮,打开二道防护门,进入避

难区。 第六步:避难人员都进入避难区后,首先旋转防护门单点锁紧手柄,随后向左旋转二道防护门手轮锁紧二道防护门。 第七步:首先进入避难区人员,打开避难区矿灯。 第八步:打开避难区内传感器。 第九步:避难人员打开避难区另一侧的二道防护门,打开压风控制柜,打开压风管路阀门,观察压风管路风压,高于规定值0.5MPa,即打开布气管路气阀,进行硐室布气。观察压风管路出口压力指示,压力在1000Pa以下即正常。当出风压力表指示超过规定值即调整压风管路阀门开度达到规定值。 第十步:进入硐室人员配戴好压风自救袋。 第十一步:在硐室内担任指挥人员与地面保持联系,正常情况下,按照以上操作可以维持硐室内部人生存小时。并尽快采用地面压风机向硐室供风。 第十二步:若矿井压风中断,则采用氧气瓶供氧,在氧气瓶供氧期间,地面压风机启动,硐室缓冲区风压表显示压力,则打开面

避险硐室管理制度

二3-15040采面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机构人员配备制度 (2) 第二章岗位责任制 (3) 第三章值班制度 (4) 第四章设备定期检查和校准制度 (5) 第五章系统功能测试制度 (6) 第六章设备故障处理制度 (7) 第七章硐室维护制度 (8) 第八章药品、食品更换制度 (10) 第九章避险系统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制度 (11) 第十章电修工操作规程 (13) 第十一章安全仪表计量检验管理制度 (15) 第十二章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6) 第十三章避险硐室管理制度 (17) 第十四章避险硐室简易操作程序 (19) 第十五章二3-15040采面避难硐室使用说明 (20)

第一章机构人员配备制度 紧急避难硐室管理小组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救护队负责人 成员:各专业副矿长、各专业副总、生产调度科科长、安监科科长、机电科科长、通风科科长、平禹一矿医院院长、综采二队队长、通风维修队队长、评估爆破队队长等。 日常管理工作由综采二队具体负责。 职责: 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负责抢险救援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等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核实遇险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做好稳定矿区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二章岗位责任制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小组应组织员工对各项紧急避险设施的使用说明进行学习,确保员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正确、顺利的使用各项紧急避险设施。对硐室内的各项设备、设施以及环境卫生等划分岗位责任制,具体如下: 1、电气、管路部分:由机电区负责安排相应人员进行管理,并定期对紧急避险系统中的电气部分进行维护、保养或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 2、通信、人员定位、摄像头部分:由调度室电话组负责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或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通信、人员定位、摄像头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 3、瓦斯监测监控、供氧部分:由瓦斯治理科及通风区负责。 4、卫生部分:由机电区负责每日进行清扫,保证硐室内环境处于干净整洁状态,随时保持待用。 5、矿灯、自救器部分:由机电区定期对矿灯进行更换,及其保持正常充满电状态;每天对自救器进行外观检查,定期对自救器进行检验,保证其完好状态。 6、机电区负责避险硐室的日常维护及看护。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1 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建造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包括永久避难硐室及临时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检测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避灾硐室。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 分类 分类及代号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根据其服务范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Y,临时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L。 避难人数 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应满足如下规定: 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 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硐室结构形式 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 “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硐室有两个安全出口; “凹”字型:硐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硐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采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硐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图3-3-1 “—”型避难硐室

图3-3-2 “凹”型避难硐室 图3-3-3 “口”型避难硐室 硐室型号表示 避难硐室型号表示: DM / 1,临时缺省为3 96,单位为小时(h) 设计避难人数 L、临时避难硐室

7.2.1洞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洞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洞室开挖要求 洞室开挖的洞口边坡上不应存在浮石、危石及倒悬石。 作业施工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时,施工前应制定全方位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洞口削坡,按照明挖要求进行。不得上下同时作业,并做好坡面、马道加固及排水等工作。进洞前,应对洞脸岩体进行察看,确认稳定或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开挖洞口。 洞口应设置防护棚。其顺洞轴方向的长度,可依据实际地形、地质和洞型断面选定,一般不宜小于5m。 自洞口计起,当洞挖长度不超过15m~20m时,应依据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及时做好洞口永久性或临时性支护。支护长度一般不得小于10m。当地质条件不良、全部洞身应进行支护时,洞口段则应进行永久性支护。 暗挖作业中,在遇到不良地质构造或易发生塌方地段、有害气体逸出及地下涌水等突发事件,应立即停工,作业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暗挖作业设置的风、水、电等管线路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每次放炮后,应立即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并清除危石、浮石,若发现非撬挖所能排除的险情时,应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洞内进行安全处理时,应有专人监护。 处理冒顶或边墙滑脱等现象时: (1)查清原因,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及安全防范措施,迅速处理。 (2)地下水十分活跃的地段,应先治水后治塌。 (3)准备好畅通的撤离通道,备足施工器材。 (4)处理工作开始前,应先加固好塌方段两端未被破坏的支护或岩体。 (5)处理坍塌,一般宜先处理两侧边墙,然后再逐步处理顶拱。 (6)施工人员应位于有可靠的掩护体下进行工作,作业的整个过程应有专人现场监护。 (7)随时观察险情变化,及时修改或补充原定措施计划。 (8)开挖与衬砌平行作业时的距离,应按设计要求控制,但一般不应小于30m。 2不良地质地段开挖要求

煤矿避难硐室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避难硐室安装安全 技术措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某煤矿避难硐室安装安全、技术措施安全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了防止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避难硐室安装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措施。 1、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胡福杰、王海锵。 安全员:陈为达 成员:张先耀、郭蔬兵、郭帅威、王向涛。 2、职责: 2.1组长安全职责:

2.2技术负责人安全职责 2.2.3审查安全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技术上切实可行。 2.3安全员安全职责: 2.4生产安装人员安全职责:

2.4..2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情况,交班要为接班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 3、管理要求 3.1项目经理填写入井人员名单报矿方备案,并由矿方组织培训,合格后经矿方批准,方可入井实施安装工作。 3.2一切材料、设备及辅料由矿方负责运送到井下安装地点。

3.3安装工作需要的工具、设备由项目经理填写清单报矿方审批后,方可入井使用,如果需要矿方提供帮助,提前与矿领导沟通协调。 3.4安装过程中需要接电和电器设备时,由矿方负责安排专人配合,指导作业,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察规程执行。 3.5按照计划时间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安装工作,如遇特殊原因,请办理计划变更,并经矿方批准。 3.6项目安装全过程要遵守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和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行安全责任。如果因违背安全管理要求,出现一切后果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3.7在井下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不准离开工作区域到其它不熟悉的区域乱走、乱动,防止发生意外人身事故。 3.8所有安装人员要听从项目经理安排,保证顺利开展工作。 3.9安装人员对项目安装质量负责,提高质量意识。 3.10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有义务提出提高产品质量的合理化建议。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23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 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2-2上煤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述: 按照生产技术科给定的2-2上煤永久避难硐室设计图(图号:GS12-10),在2-2上辅运大巷与20110工作面辅运顺槽斜联络巷内施工2-2上煤永久避难硐室的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 二、施工要求: 1、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严格按照生产技术科给定中腰线沿底板进行施工。 2、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断面均为半圆拱,

断面规格均为:4900*4150mm(底板至积拱线高1700mm,半圆拱半径2450mm),配电室和卫生间深均为3000mm,气瓶室深6000mm。 3、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均采用锚网支护。锚杆间排距800*900mm;锚杆采用φ20*2500mm 的右旋螺纹钢锚杆,三花布置,锚深2400mm,外露100mm,;锚固剂采用CK2370锚固剂,每根锚杆用1根;钢带采用φ12圆钢加工,顶部钢带规格为4870*90mm,帮部钢带规格为2530*90mm;网片采用φ6.5钢筋加工,网片规格为 4000*1000mm,每排2片。 4、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开口处均采用锚索进行加强支护。。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开口时必须有盯岗干部在现场指挥,否则严

临时避难硐室建设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建设要求 设计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煤)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确保服务期间受采动影响小。前后20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入和防止瓦斯集聚、煤层自燃等措施。 临时避难硐室应由过渡室和生存室等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 过渡室净面积应不小于2.0米2,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第一道隔离门上设观察窗,靠近底板附近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生存室净高应不低于1.8米,长度、宽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 每人应有不小于0.6米2的使用面积,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应不少于10人,不宜多于40 人。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不少于两趟的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隔离门应不低于井下密闭门的标准,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防水抗压达1Mpa~2Mpa,隔离门上应设置观察窗。隔离门墙周边掏槽,

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利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过渡舱作为过渡室时,过渡舱外侧门框宽度应不小于300毫米,安装时在门框上整体灌注混凝土墙体。硐室四周掏槽深度、墙体强度及密封性能要求不低于隔离门安装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应采用锚网、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顶板宜采用半圆拱形,室内顶板和墙壁颜色为浅色,以减轻受困人员的心里压力,硐室地面应高于巷道底板不小于0.2米。 临时避难硐室应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 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过滤装置具备油水分离功能。 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接口和供水阀。 接入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硐室内的O2、CH4、CO2、CO、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 硐室入、出口处应设人员定位基站,实时监测人员进出紧急避险设施情况。 硐室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固定电话。 在井下通往避难硐室的入口处应有“避难硐室”的反光显示标志,标志应符合AQ 1017-2005标准要求。

2021版非煤矿山采掘作业面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非煤矿山采掘作业面安 全操作规程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2021版非煤矿山采掘作业面安全操作规程 一、掘进 (一)、掘进作业安全规程 1、所有掘进工程必须有设计,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杜绝无设计的口头协议工程。 2、工程设计和施工通知单,必须包括地质概况,施工目的、施工单位,施工要求和安全措施等内容。重大工程必须编写安全专篇,安全措施必须认真、详细、具体。 3、工程设计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查、签字、报施工单位、分管副矿长、安全部,生技部存档案备查。 4、施工单位在接到设计后,必须认真安排,并向凿岩工、扒装工讲明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并到现场进行安排。 5、作业前,首先检查作业区域的安全状况,有不安全因素必须

首先进行处理,否则不得作业,主要应详细检查作业场所的地质情况、浮石处理情况、支护情况、管、线路架设情况、通风情况等。 6、凿岩工应严格按设计布眼、装药,破碎地段,顶板、边邦应实施光面爆破,以减少岩体的破坏,增加安全强度,掘进面最佳顶板为三心拱型。 7、凿岩工作业严禁打干眼,严禁明火单点炮,严禁打残眼和带盲炮作业,严禁边凿岩边装药。 8、掘进面凿岩工必须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放炮时必须通知相邻作业面,并按规定设好警戒,确认无误后,方可撤除警戒。 9、爆破工放炮后,必须做到人走灯灭。 10、扒装工进入作业面前,必须首先接好照明,检查作业面通风情况,严禁冒险作业;进入作业面的扒装工严禁干式扒装。 11、扒装工必须进行排险和敲邦问顶,排险时必须双人作业,一人照明监护,一人排险,严禁单人排险。排险时必须选择安全地点,严禁带浮石作业。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39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cedures Or Steps Formulated T 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Daily Production, Which Must Be Followed By Relevant Personnel When Operating Equipment Or Handling Business, Are Usually Systematic Documents, Which Are The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Operator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通用范本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保证本部门的日常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通常为系统性的文件,是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第一步:进入应急避难硐室缓冲区域,向左旋转外部防护门手轮,打开防护门。防护门两侧空气幕随即打开,阻隔有毒有害气体。 第二步:避难人员都进入后,首先旋转防护门单点锁紧手柄关闭防护门,随后向左旋转外部防护门手轮锁紧防护门,空气幕截止阀被压紧,空气幕关闭。 第三步:进入缓冲区人员打开缓冲区传感器,观察传感器,读数显示即为打开。 第四步:打开压风控制柜,打开压风管路阀门,观察压风管路风压,高于规定值 0.5MPa,即打开布气管路气阀,进行硐室布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永久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概括 1概述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的要求,以及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结合兴隆庄煤矿实际,开发设计了永久避难硐室,以供发生灾变时人员安全避险使用。 2.主要用途 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后,井下人员所佩戴的自救器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步行不能安全撤至地面时,其提供一个安全避险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等,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3.使用环境条件 —适用于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矿井—额定防护时间96小时,保持硐室内温度35C—下。—相对湿度:0—95% 4.工作条件 可在与外部的空气、水、食物、电力全部隔绝的状态下,依靠避难硐室内部储备为避险人员提供至少96小时以上的生存条 件支持。 5.主要技术参数

6.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6.1 一般情况下的安全使用方法 1?通过防火密封门上的观察窗口查看过度硐室内是否有人正在进行洗气。 2.搬动过渡硐室门手柄,打开过渡硐室门。 3.进入过渡硐室并关闭过渡硐室(此时请勿打开生存硐室门)4?打开压缩空气瓶阀门,开启喷淋装置,进行洗气。 5.打开生存硐室门,进入生存硐室内关闭生存硐室门。 6.按避难硐室操作手册,进行后续操作(详见本手册第二章 避难硐室图式操作说明) 警示:1.不经洗气就直接进入生存硐室,将会使灾害产生的毒气进入生存硐室,危害硐室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2.用带油污的手或工具去开动氧气瓶阀、安装或修理氧气管路,可能会引起发火。 3.进入生存硐室后未按硐室内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可能导致避难硐室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达到应有的防护时间和效果。 6.2异常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措施 1.如果用带油污的手去操作氧气瓶阀门、安装或修理氧气管路发生着火时,先关闭阀门,并使用灭火器,对准火源将其扑灭。 2.避险人员长时间在密闭状态下生存,要注意生存硐室内的氧 气浓度,氧气浓度应控制在18.5%—23%之间。如氧气浓度超 过此范围时,应及时调节供氧量或补充空气。 二、避难硐室图示操作说明 灾变发生后,避险人员应按闭灾路线图的指示迅速前往避难硐室。避险人员可以从两侧过渡硐室进入生存硐室。请按照以下图示说明进行操作。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编制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修2010〕146号)本文来自 3基本要求 3.1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 3.2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3.3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 3.4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

机头硐室规程(终稿)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4 - 第一节概况 ................................... . (4) 附图1: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平面布置示意图 - 5 - 第二章 地质情况 - 5 -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 5 - 第二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6 - 第三章 巷道布置情况 - 8 - 第一节 巷道简述 - 8 - 第二节 施工顺序 - 9 - 第三节 施工方法 - 9 - 第四章 巷道支护 - 9 - 第一节 支护设计结论说明 - 9 - 第二节 临时支护的方式 - 9 - 附图3: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临时支护图 - 10 - 第三节 永久支护 - 10 - 附图4: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头硐室支护断面图 - 11 - 第五章 矿压监测 - 12 - 第一节 观测对象 - 12 - 第二节 观测内容 - 12 - 第三节 观测方法 - 12 - 第四节 数据处理 - 13 -

第六章 掘进施工方式 - 13 - 第一节 作业方式及工艺流程 - 13 - 第二节 施工设备 - 13 - 第三节 施工工艺 - 13 - 第四节 循环进尺 - 20 - 第五节 运矸方式 - 20 - 第六节 过特殊区段的施工工艺 - 22 - 第七章 生产系统 - 22 - 第一节 一通三防系统 - 22 - 第二节 辅助运输系统 - 29 - 第三节 供电系统 - 35 - 第四节 压风系统 - 35 - 第五节 排水系统 - 36 - 第六节 通讯、照明、信号系统 - 36 - 第八章 安全质量管理 - 37 - 第一节 工程质量验收要求 - 37 - 第二节 文明生产管理要求 - 38 - 第三节 机电设备管理要求 - 38 - 第九章 劳动组织、循环图表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39 - 第一节 劳动组织图表 - 39 - 第二节 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 40 - 第十章 安全技术措施 - 40 - 第一节 施工准备 - 41 - 第二节 “一通三防”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 41 - 第三节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 41 - 第四节 爆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 45 - 第五节 机电检修、机电设备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 49 -第六节 运输、装卸车、抬运设备安全措施 - 52 - 第七节 矿井其它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 59 - 第八节 特殊作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60 -

避难硐室密闭门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避难硐室密闭门安全技术 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101-50 避难硐室密闭门安全技术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为完善二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根据安全生产需要,需施工避难硐室密闭门。为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和施工质量,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 二、所有上岗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密闭门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三、开门前,要由外向里逐米检查并加强开门点附近10m范围内的支护,发现开裂、离层喷浆体及时找掉,并补打锚杆加强支护。 四、避难硐室隔离门(密闭门)结构概况 张山子二矿避难硐室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外侧第一道门为防护密闭门(简称:外门),主要功能

是抵抗1MPa的冲击波和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第二道门为密闭门(简称:内门),主要功能是抵抗0.3MPa的冲击波和阻挡有毒有害气体。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避险生存室。 本防护密闭门为顺时针方向开启(“正”门),两道门框墙的厚度均为600mm;其两道门框墙的间距不小于4.0米。 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安装时,应依照安装方法,安装后应铅直平整,门框与墙体结合牢固,门扇开启灵活,并保证两道门的密封性能。 五、安装方法 安装工具:小线、木楔、锤子、扳手、钳子、螺丝刀、手拉葫芦(3吨)、拖线板、线坠、水平尺、钢尺等; 1、门的运输 外门和内门运输到安装地点时采用3吨手拉葫芦,通过吊装从专用运输工具上卸下。运输中要防止破坏成品或碰撞伤人,到位卸下后,门下方应垫厚度不小

井下避难硐室设计

井下避难硐室设计 二〇一三年五月

目录 1矿井概况 ........................................................................................................................................ -. .1.. .-. . 2设计内容 ........................................................................................................................................ -. .1.. .-. . 3设计依据 ................................................................................................................................................... 1. 4避难硐室设计 ............................................................................................................................... -.. .2.. .-. 4.1避难硐室位置选择 .......................................................................................................... -. .2.. . 4.2避难硐室设计基本参数 ................................................................................................. -. .2.. . 4.3功能设计及配置.......................................................................................................................... 4. 5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 7.. 6避难硐室使用说明 ................................................................................................................................. 9. 6.1进入避难硐室须知 (9) 6.2操作指南 (9) 7 主要设备材料表...............................................................................................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某煤矿永久避难硐室故障处理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某煤矿永久避难硐室故障处理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永久避难硐室是我矿建成的第一个避难硐室,服务于我矿北三采区,为保证避难硐室设备、设施在发生故障时的可靠使用,特编写该 措施。避难硐室值班人员或者其它管理、维护人员在发现设备设施发 生故障时,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汇报。由矿监控中心负责协调及时组织 人员对故障进行处理。在相关故障处理期间,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 以下措施执行。 一、压缩氧气供氧装置故障处理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压缩氧气供 氧装置是利用储存在钢瓶中的医用压缩氧气,通过供氧控制装置为避 险人员输出规定数值的氧气。在钢瓶硐室内放置的O2钢瓶出口经高压管路并联后集中至减压器,减压器将来自于氧气瓶中的压缩氧气压力 进行减压并输出稳定的压力至可调节浮子流量计。浮子流量计的氧气 输出量根据避险人员数量进行手动调节,在静坐状态下每人的氧气消 耗量大约为0.5L/min。由于减压器输出稳定的压力,因此在浮子流量 计调节值一定时,通过浮子流量计的氧气输出量不会随着氧气瓶中的 压力变化而变化。避难硐室配备4套压缩氧气供氧装置,可最大提供满足100人生存96小时呼吸需要的氧气。压缩氧气供氧装置出现的故障可分为可缩短时间继续使用和不可使用两种情况。如果该装置发生的故 障为高压管路连接漏气、高压表故障、低压表故障等可以正常使用或 者可以缩短时间继续使用的故障,检查压风系统供氧装置,确保其可 正常运行使用。如果在压缩氧气供氧系统故障处理期间发生事故,应 当首先选择使用压风系统供氧装置供氧;如果压风系统供氧装置由于 外部管路断开不可使用,可以按照操作说明继续使用压缩氧气供氧装置。如果该装置发生的故障为减压器、浮子流量计等故障时,该装置

采掘作业面安全操作规程

采掘作业面安全操作规程 一、掘进 (一)、掘进作业安全规程 1、所有掘进工程必须有设计,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杜绝无设计的口头协议工程。 2、工程设计和施工通知单,必须包括地质概况,施工目的、施工单位,施工要求和安全措施等内容。重大工程必须编写安全专篇,安全措施必须认真、详细、具体。 3、工程设计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查、签字、报施工单位、分管副矿长、安全部,生技部存档案备查。 4、施工单位在接到设计后,必须认真安排,并向凿岩工、扒装工讲明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并到现场进行安排。 5、作业前,首先检查作业区域的安全状况,有不安全因素必须首先进行处理,否则不得作业,主要应详细检查作业场所的地质情况、浮石处理情况、支护情况、管、线路架设情况、通风情况等。 6、凿岩工应严格按设计布眼、装药,破碎地段,顶板、边邦应实施光面爆破,以减少岩体的破坏,增加安全强度,掘进面最佳顶板为三心拱型。 7、凿岩工作业严禁打干眼,严禁明火单点炮,严禁打残眼和

带盲炮作业,严禁边凿岩边装药。 8、掘进面凿岩工必须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页共页第1 6 规程,严禁违章作业,放炮时必须通知相邻作业面,并按规定设好警戒,确认无误后,方可撤除警戒。 9、爆破工放炮后,必须做到人走灯灭。 10、扒装工进入作业面前,必须首先接好照明,检查作业面通风情况,严禁冒险作业;进入作业面的扒装工严禁干式扒装。 11、扒装工必须进行排险和敲邦问顶,排险时必须双人作业,一人照明监护,一人排险,严禁单人排险。排险时必须选择安全地点,严禁带浮石作业。 12、作业面必须排净浮石,并按规定清挖水沟。作业结束后,必须清理好作业面的卫生,并做到人走灯灭。 13、需要支护地点,必须及时通知支护工进行支护。 14、掘进面严禁使用高压风进行通风,所设局扇必须管好、用好。 15、掘进面必须及时打好风、水、管线路眼,并吊挂整齐。 16.、天井掘进时必须架设安全作业平台,作业人员必须系好保险带。 (二)、掘进工程管理标准 1、巷道工程的推进要落实支护措施,对破碎地段及时采用木质、锚索、锚杆、锚网、喷浆及钢架等支护手段加以维护,确保施工工程的安全系数。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紧急避难硐室使用章程 一、避难硐室紧急避险须知 1、矿井干部职工无故不得进入避难硐室内,有事经硐室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入内,待事情处理完毕后须迅速离开硐室。 2、进入硐室的人员须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不准私自操作各种设备、设施。 3、永久避难硐室的各种门严禁上锁,保持随时处于可开启状态。 4、进入避难硐室避险前,应首先确认避难硐室外通向硐室的压风、供水管路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优先采用矿井压风向硐室内通风、供氧。 5、人员行至硐室入口处,需通过观察窗查看过渡室内是否有人洗气,避免同时打开过渡硐室和生存硐室密封门。 6、进入生存室前应将信号灯挂在硐室外,使救护队营救时易于发现。 7、差压开关未使用时应处于关闭状态,以防二次爆炸时破坏差压表,漏进有毒气体。 8、气瓶硐室门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不经允许不准打开,若需开启,须由硐室管理人员检测CO2气体浓度、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方可开启气瓶硐室门。 9、在压风被破坏的情况下,空调在使用时,分阀1需始终处于完全开启状态。当生存硐室内的温度、湿度、CO浓度、CO2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分阀2、3、4开启的个数。 10、打开分阀2、分阀3、分阀4会加速液态CO2的消耗,从而缩短系统运行时间,使用时请按需开关,适当调节以节约流量,延长系统运行时间。 11、吸附盒标识应和吸附剂一致,确保吸附剂盒放置到空调上正确的位置。空调运行时需保持其上方三个吸附盒均装有适量的吸附剂,否则会极大影响吸附效果。 12、当生存室内各气体浓度达到人体呼吸要求(O2浓度为18.5%~23%,CO浓度小于24ppm,CO2浓度小于1%)的安全浓度后,方可取下配戴的自救器。 13、食品为真空压缩饼干,每人每天一包;饮用水为550ml纯净水,每人每天三瓶。 14、硐室单向阀及地漏严禁堵塞。排水开关和排气开关应保持常开。 15、外接电力系统正常工作时,采用矿用LED灯照明;电力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采用荧光棒及矿灯照明。要控制矿灯的使用,不必要的矿灯应当关闭,延长照明时间。 16、严禁带油安装、开关或修理氧气阀门、管路,否则可能会引起火灾。 17、最先进入避难硐室的避险人员要第一时间确定避险指挥人员,按照生存硐室内悬挂的《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进行后续操作。 18、避难期间要保持安静、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和体力消耗,以延长避难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 1、避难人员都进入后,首先拉住护门锁紧装置关闭防护门,随后用扳手锁紧防护门。 2、打开管路阀门,观察压风管路风压大于0.5MPa,即打开布气管路气阀,进行硐室布气。观察压风管路出口压力指示,压力在1000Pa以下即正常。当出风压力表指示超过规定值即调整压风管路阀门开度达到规定值。 3、向左旋转二道防护门手轮,打开二道防护门,进入避难区。 4、避难人员都进入避难区后,首先拉住护门锁紧装置关闭二道防护门,随后用扳手锁紧防护门。 5、避难人员,打开压风管路阀门,观察压风管路风压,高于0.5MPa,即打开布气管路气阀,进行硐室布气。观察压风管路出口压力指示,压力在1000Pa以下即正常。当出风压力表指示超过规定值即调整压风管路阀门开度达到规定值。打开排气阀门,并确保硐室内气压大于硐室外100Pa。 6、进入硐室人员配戴好压风自救袋。 7、在硐室内担任指挥人员与地面保持联系,每30分钟向救援指挥中心汇报情况,正常情况下,按照以上操作可以维持硐室内部42人生存96小时。并尽快采用地面压风机向硐室供风。 8、若矿井压风中断,则采用氧气瓶供氧。并与地面紧急联系,采取应急措施。 9、在硐室避难期间,由硐室内担任指挥人员分配压缩干粮和水,压缩干粮每天每人两块,饮用水每天每人2瓶。 10、大小便人员要请示后,待到允许后,使用打包式马桶,使用完毕后,自

己打袋,放入集便器,确保卫生干净。 11、若有地面流体食物进入硐室,要在指挥人员的组织下有序领用,优先分配。分配原则以优先将食物分配给生命体征较弱者。 12、遇到紧急状况,避难人员拿出储物柜中压缩氧自救器,佩戴好后等救援,并及时与地面联系,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避险设施管理制度 为有效维护应急救援防护体系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待命状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为避灾人员提供可靠的待援保障,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各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1.所有职工在入井前必须接受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避难硐室的避难要求等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安全部和各车间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纳入日常培训计划中。培训内容包括: 1)矿用避险设施应急组织流程 2)硐室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3)避难硐室内生存环境及活动要求。 3.安全部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纳入新工人入井前安全培训必授课程。 4.避难硐室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和气密性;必须进行一次完整的打压测试以检验密封性能。 5.每3个月对避难硐室的各项功能进行一次检验,必须进行仔细检验,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 6.避难硐室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由其专职硐室管理员负责,其他硐室管理员协助。 7.避难硐室不得挪作它用,避难硐室不得存放任何无关物品。 8.必须在班前会上安排上岗人员在危急情况下逃生路线及其避难硐室内位置 的一人一位对应关系。所有人员必须清楚自己所在位置的避灾路线。 9.氧气测定器每月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调校,若未超规定误差范围可继续使用。

避难硐室掘进作业规程

***********煤矿 作业规程 矿井名称:************煤矿 掘进工作面:避难硐室掘进工作面 矿长:年月日 总工程师:年月日 安全矿长:年月日 生产矿长:年月日 机电矿长:年月日 编制:年月日 二○一二年二月十日 1

目录 第一章概况 5 第一节概述 5 第二节编制依据 5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5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釆区开釆情况 5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6 第三节地质构造 6 第四节水文地质 6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6 第一节巷道布置 6 第二节矿压观测 6 第三节支护设 6 第四章施工工艺7 第一节施工方法7 第二节凿岩方法7 第三节爆破作业7 第四节装截与运输9 第五节管线敷设10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10 第五章生产系统10 第一节通风10 第二节压风11 第三节防治瓦斯12 第四节綜合防尘12 第五节防灭火12 第六节安全监埪13 第七节排水14 第八节运输14 第九节照明、通信14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 第一节劳动组织15 第二节作业循环15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6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17 第一节一通三防17 第二节顶板18 第三节爆破19 第四节防治水21 第五节机电管理21 第六节运输管理24 第七节其它14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26 2

附件: 一、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二、作业规程补充学习和考试记录 三、作业规程复审记录 3

前言 1、在本掘进工作面施工的所有作业人员、队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并严格遵守本《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2、凡本规程未涉及到的施工工艺、方法、材料、设备以及其他未提及的内容皆视为禁止内容,任何人不得违犯。确需采用本规程未涉及到的施工工艺、方法、材料、设备等时,必须编写补充(修改)措施,并严格审批,否则禁止采用。 3、凡从事本规程所涉及工作的人员,必须根据工种、岗位等经过具备资质的培训部门培训,取得资格证(操作证),否则不得从事相关工作。同时,具备煤矿安全生产相关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所从事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本职工作所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否则,不得独立上岗。 4、各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资格证(操作证)上岗。工作中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规定程序进行工作。 5、本规程只适用于指导本掘进工作面施工,本掘进工程一旦经过矿竣工验收,本掘进作业规程自行废止。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