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睡眠障碍宣传稿

睡眠障碍宣传稿

睡眠障碍宣传稿
睡眠障碍宣传稿

健康心理,良好睡眠

“魏主任,您真是救了我呀。过去这3个月,我每天只能睡2个小时,一到晚上就害怕,脑子里象放电影,白天跟丢了魂似的,记忆力特别差,还很容易发脾气。现在我每天基本上能睡6个小时,精神好多了,记忆力也恢复了。真是太感谢您了!”这是一位就诊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门诊的病人。经过魏丹主任医师详细的诊断和治疗,该病人的睡眠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魏主任指出,睡眠障碍发病率很高,全国约40%的人存在睡眠障碍,3/4是40到70岁的中老年人,且发病有向年轻人蔓延的趋势。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症,嗜睡症,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各种类型。其原因包括有生物、心理、药物作用、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等各种内外因素。不同病因,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在门诊失眠症的患者中又以生理心理性失眠最多。象文章开头讲到的那位患者就是通过魏主任详细病史询问,经过睡眠量表评定,确诊为生理心理性失眠,经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共同作用,取得明显疗效的。

在门诊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患者存在睡眠方面的误区。有的病人认为睡不着,就要开安定吃。结果产生药物的成瘾性,停药后失眠反跳,更加睡不着。有些病人多年睡觉打鼾,甚至呼吸暂停,全然不知要看耳鼻喉科和呼吸科。有些病人过度在意睡眠时间,一定要求每天睡着8小时,有些失眠患者甚至吃完晚饭就躺在床上等待睡觉,结果导致失望和焦虑。有些病人是在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各种情况。每当遇到这些患者,我们都会详细询问检查并行睡眠健康教

育。

在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将借此机会组织专家进行宣传义诊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睡眠保健知识。对睡眠障碍进行规范诊治,并就相关心理问题进行咨询解答。活动当天,免费发放相关宣传资料。

一直以来,“严谨、诚信”都是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长期坚持的文化方向和做事准则。其全体医护人员将始终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热忱的态度为每一位患者的睡眠健康做出最大的贡献。

神经内科:李俐娟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解读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解读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尚伟 分类的历史演变 ?1979年ASDC-APSS 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 Arousal Disease ?1990年AASM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ICSD) ?2005年AASM ICSD-2 ?2014年AASM ICSD-3 睡眠和觉醒障碍分类: DCSAD-1979 ?睡眠过少(Disorders of initiating &maintaining sleep,DIMS,失眠) ?睡眠过多(Disorders of excessive somnolence,DOES,嗜睡症)、 ?睡眠与觉醒的周期障碍(sleep-wake schedule)?异态睡眠(Parasomnias) ICSD-1、2、3疾病分类对比 ?ICSD-1 ?Dyssomnias -Intrinsic sleep disorder (Insomnia,narcolepsy,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Extrinsic sleep disorder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order ?Parasomnias -Arousal sleep disorder -Sleep-wake transition disorders -Parasomnia of REM sleep -Others ?Medical/Psychiatric sleep disorders ?ICSD-2 ICSD-3 -Insomnias -Insomnias -Sleep related breathing -Sleep related disorders breathing disorders -Hypesomnisa(e.g -Hypesomnisa(e.g narcolepsy) narcolepsy) -Circadian rhythm sleep -Circadian rhythm disorders sleep disorders -Parasomnias -Parasomnias -Sleep related movement -Sleep related disorders movement disorders -Isolated symptoms, -Isolated symptoms, apparently normal apparently normal variants,& unresolved variants,& unresolved issues issues -Others sleep disorders-Others sleep disorders Ⅰ.Insomnia 失眠 失眠的分类 ICSD-2 –急性失眠(Acute insomnia) –心理生理性失眠 –(Psychophysiological insomnia) –矛盾性失眠(Paradoxical insomnia) –特发性失眠(Idiopathic insomnia) –睡眠卫生不良(Inadequate sleep hygiene) –儿童行为性失眠(Behavioral insomnia of childhood) –精神疾病,药物/物质,药物所致 失眠(Insomnia due to mental disorder,drug/substance,medical condition) ICSD-3 ?慢性失眠(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 ?短期失眠(Short-Term Insomnia Disorder) ?其他失眠障碍(Other Insomnia Disorder) 内 部资 料请 勿转 载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及对策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6-04-27T09:31:39.090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12期作者:徐春柳郭立娜高燕[导读] 北京市316医院外科老年病人占住院患者比例较大,很多老年患者住院后出现或者加重了睡眠障碍,并影响住院心情及治疗积极性. (北京市316医院外科北京 100093) 摘要:老年病人占住院患者比例较大,很多老年患者住院后出现或者加重了睡眠障碍,并影响住院心情及治疗积极性,为此笔者向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老年患者;睡眠障碍 [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70%的老年患者住院后的睡眠障碍较在家严重,在影响老年患者睡眠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巡视病房、护士夜间操作治疗、护士对其他病人的操作治疗、身体不适、翻身拍背、床位不适。对此我科对于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做出如下干预对策: 1)将护士夜查房的目的和方法列入入院介绍的内容。结合病人病种、病情,制订个体化的夜查房方案,将护士夜查房的目的和方法对患者进行详细介绍,帮助病人熟悉环境。 2)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如不在熟睡时测体温、翻身或进行其它治疗。 3)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晚上开地灯或令护士使用手电筒查房,查房时不要用照射患者面部等。 4)减少不必要的夜查房,保证夜查房的质量,发挥陪护人员的作用。 5)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或同病室其他患者进行治疗时提前沟通,做到“四轻”,夜间交接班时在病室外进行语言交流,必要的进行床头交接,交接时尽量减少说话次数,降低说话声音。 6)控制患者白天睡眠时间,睡前营造气氛,减少照明,不进行娱乐活动,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对于依靠睡眠药物的患者,应当在有睡意时给予药物。 综上所述,针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一切以病人的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在不违反护理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灵活运用护理程序,适当调整护理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获得患者的认可,适应患者需求,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利于患者康复。[1] 参考文献: [1]赵林远,杨晗.护理学,2014,6(3)2. 收稿日期:2015-10-14

谈谈睡眠障碍的危害与治疗

谈谈睡眠障碍的危害与治疗

谈谈睡眠障碍的危害与治疗 一、睡眠障碍对健康的危害 据近年的全球睡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因失眠、易醒、多梦等睡眠时间不足与睡眠质量问题而存在睡眠障碍者高达42.5%。面对4成国人睡眠障碍的严重局面,已引起有关部门与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但是,绝大多数患者对睡眠障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还缺乏应有的重视。观察研究表明,长期睡眠障碍对人体健康影响是多层次的且危害深远。常见的危害有: (一)导致各种疾病:睡不好觉,不仅仅带来第二天的精神萎靡、眼胞浮肿、头昏胀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还能导致各种心身疾病,如肥胖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硬化、恶性肿瘤、支气管哮喘、溃疡病、糖尿病和性功能障碍等。研究发现,睡眠缺乏可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40%,长此以往会增加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几率可能是普通人

的两倍。在一些心理门诊里,有90%的患者因为睡眠障碍而引起精神疾患。 (二)加速机体衰老:长期睡眠不足容易造成脑神经衰弱,同时体内的器官因无法获得适度的休息而过度消耗与功能衰退,在人体肌肤颜面外观上则呈现未老先衰的现象,如黑眼圈与皮肤晦暗、粗糙、皱纹、头发枯萎易脱、精神萎靡、头昏心悸、腰膝酸软、易寒易热,抵抗力差而容易感冒与慢性感染等老化现象。研究表明,经常失眠者的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一天睡眠不足,76%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因此,睡眠不足易催人衰老。 (三)破坏记忆能力:失眠病人常有记忆力减退,做事丢三落四,忘记物品的存放地方,想不起来熟人的名字,上课的内容记不住,看完书后没什么印象。当长期失眠或失眠症状严重时就会出现健忘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脑神经衰弱,大脑长期处于弱兴奋状态,导致精神疲惫、情绪低落或忧郁、注意力不集中而容易走神,同时对自身的病情或症状过于关注,而对工作、学习、生

晚间二次服用珍合灵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

晚间二次服用珍合灵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目的应用PSQI评分,观察晚间二次服用珍合灵治疗睡眠障碍的疗效。方 法76例门诊患者睡前2小时及卧床睡觉时分别服用珍合灵2次,每次5片,持续服用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PSQI评分显示,治疗显效率为23.68%(18/76),有效率为51.32%(39/76),总有效率为75.00%(57/76)。结论晚间二次服用珍合灵治疗睡眠障碍,方法简单,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睡眠障碍;珍合灵;二次服用;晚间 睡眠障碍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1],笔者应用晚间二次服用珍合灵治疗睡眠障碍,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选76例病例全部为门诊患者,男性24名,女性52名,年龄28~72岁,平均(45.5±9.6)岁,有睡眠障碍病史1~32年,平均(18.4±8.2)年。其中患高血压28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1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脂肪肝及其他慢性肝病7例,胃肠道疾病1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 1.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博士等人于1989年编制的。该量表适用于睡眠障碍患者及精神障碍患者评价睡眠质量,同时也适用于一般人睡眠质量的评估,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睡眠主、客观质量的判断指标[2],其PSQI总分范围在0~21分之间,得分越高,反映睡眠质量越差。在治疗之前,对每一例患者均进行PSQI评分。 1.3 治疗效果判断治疗前后分别进行PSQI评分,如治疗结束后PSQI积分比原来降低≥7分为显效,降低3~6分为有效,降低<3分为无效。 1.4 治疗方法应用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试验的用药方法,即睡前2小时服珍合灵(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片,然后卧床睡觉时再服珍合灵5片,持续服用3个月后观察疗效。患者原服用药物在治疗期间维持不变。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等检查。治疗期间每2周复诊1次,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检查统计学检查中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其余采用卡方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3个月的治疗疗程,结果显示,治疗显效率

早搏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睡眠障碍临床调查及养心生脉颗粒疗效观察

早搏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睡眠障碍临床调查及养心生脉颗粒疗效 观察 研究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已明确诊断早搏的患者展开调查,分析早搏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临床试验部分纳入符合药物指征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室性早搏患者,试验组在酒石酸美托洛尔(后简写为倍他乐克)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养心生脉颗粒,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两组对比,观察不同药物对室性早搏患者早搏症状、抑郁焦虑、睡眠障碍方面的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门诊或病房的早搏患者。 早博问卷调查部分纳入已明确诊断早搏的患者145例,在研究人员指导下通过识别二维码填写基本信息、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共有63例符合药物治疗指征且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的室性早搏患者予以药物治疗并进行观察,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32例纳入试验组,31例纳入对照组。试验组在倍他乐克25mg,口服,2次/日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养心生脉颗粒14g,温开水冲服,3次/日;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25mg,口服,2次/日治疗,两组患者连续药物治疗八周,治疗前后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由研究人员根据患者近一个月的情况、肢体言语、颜面部表情变化等综合情况填写含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的病例报告。 研究结果:1.问卷调查部分已确诊早搏的患者中女性患者(54.48%)多于男性患者(45.52%),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可单独伴发于早搏患者也可以三者同时存在于早搏患者。轻度抑郁障碍早搏患者(22.07%)>中度抑郁障碍早搏患者

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及其护理对策

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及其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3-04-07T15:03:14.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可玮余伟霞魏文军 [导读] 目的对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各种形式、原因进行调查, 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对策。 可玮余伟霞魏文军(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53)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247-02 【摘要】目的对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各种形式、原因进行调查, 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自行设计的睡眠障碍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形式为早醒(53.5%)睡困难(46.5%)眠障碍的原因依次为抑郁情绪、睡眠环境、躯体因素、药物因素。结论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有效的护理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积极、早期采用综合护理,以减轻患者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抑郁症睡眠障碍护理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其严重影响了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与病情复发以及自杀行为密切相关[1]。我科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对抑郁症住院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评定[2], 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睡眠障碍的不同形式及原因, 并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策略, 为专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20例, 男性40例, 女性80例,年龄30~65岁,病程4.3±1.6个月。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分,患者及家属对该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等躯体疾病和其他神经精神疾病者;(2)有酒精及药物依赖和类似药物过敏者;(3) 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者; (4) 因各种原因不愿或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持续合作者。 1.2 方法 首先采用PSQI 评定入组患者的睡眠状况,PSQI包括7个因子, 每个因子按3、2、1、0分四个等级评定, 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得分越高, 睡眠质量越差。再利用自行设计的抑郁症睡眠障碍问卷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睡眠障碍的不同形式和原因等2个方面共8个项目。由精神科医生和主管护师2人组成调查组, 调查前进行量表和诊断标准一致性检验,所有入组对象在入院3天内进行问卷调查, 嘱其以近2个月睡眠状况为依据完成问卷。 1.3 判断标准 按照国内睡眠质量研究的常模,7分是我国成人睡眠质量问题的参考界值,总分>7分为睡眠障碍,总分为≤3睡眠质量好,介于两者之间的睡眠质量为一般。 2 结果 2.1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表1 表1 睡眠障碍发生率 睡眠状况例数发生率(%) 睡眠障碍 86 71.7 一般 24 20.0 好 10 8.3 2.2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形式, 表2 表2 睡眠障碍症状排序 排序症状例数百分率(%) 1 早醒 44 52.4 2 入睡困难 40 47.6 3 睡眠维持困难 32 38.1 4 睡眠过多 6 7.1 2.3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表3 表3 睡眠障碍原因排序(n=42) 排序原因例数百分比(%) 1 抑郁情绪 54 64.3 2 睡眠环境 16 19.0 3 躯体因素 10 11.9 4 药物因素 8 9.5 3 护理对策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严重抑郁病人常是思维过程缓慢、思维量减少, 甚至有虚无、罪恶妄想,护理人员应以耐心、缓慢、和蔼、热情的态度给患者以鼓励、劝告、指导,关心其疾苦,使病人感到对他的尊重和理解。 3.2 采用鼓励及正性教育为主导的心理护理 3.2.1 支持性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 采用积极的语言安慰和解释, 同时与其家庭成员进行沟通, 充分利用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 使患者得到关心、同情和帮助, 建立安全感,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3.2.2 认知疗法患者在一些认知上存在误区,如消极的、扭曲的生活经历, 消极的自我评价[4],其往往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睡眠问题上, 情绪紧张, 极力想控制睡眠, 反而导致入睡更加困难。引导患者认知疾病, 帮助其转移注意力, 如嘱其重复数数、听轻音乐、看书等。 3.2.3 森田疗法指导患者阅读“森田心理疗法”资料, 让其领悟森田理念。“顺其自然, 为所当为”, 引导患者接受失眠症状, 将注意力集中

睡眠障碍的原因

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吃、喝、拉、撒、睡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求。但是很多却不知道睡眠其实比吃喝还重要。通过睡眠,可以消除疲劳、积蓄精力、修复损伤、调整机能状态。一场甜美的酣睡可以使疲惫不堪的身体顿时精力充沛,神情气爽。每天的睡眠,是生命不可缺少的补给站。 睡眠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恢复体力在睡眠期间胃肠道及其有关脏器,继续合成并制造人体的能量物质以养精蓄锐。同时由于体温、心率、血压下降,呼吸及部分内分泌减少,使基础代谢率降低,从而使体力得以恢复。 2.补充脑力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修复和能量的贮存。因此,睡眠能保护大脑,提高脑力,加强记忆,调节大脑的功能。睡眠充足者,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办事效率高。 3.调节情绪睡眠对于保护人的心理健康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睡眠可以调节情绪、舒缓心理压力、淡化恶劣情绪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如果短时间睡眠效果不佳,会出现注意力涣散,容易激动、烦躁或精神委靡。而长时间者可造成不合理的思考、幻觉甚至精神崩溃等异常情况。 4.增强免疫力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对入侵的各种抗原物质产生抗体,并通过免疫反应而将其消除,保护人体健康。睡眠能增强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从而增加机体的抵抗力。还可以使各组织器官自我康复的过程加快。失眠者睡眠不足,第二天的白细胞会减少28%,76%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因此,易患他病。 5.促进生长发育睡眠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婴儿在出生后相当长的时

间内,大脑继续发育,这个过程离不开睡眠。且儿童在睡眠状态下生长速度增快,因为睡眠期血浆生长激素可以连续数小时维持在较高水平。所以应保证儿童充足是睡眠,促进其生长发育。 6.延缓衰老睡眠时新陈代谢降到最低水平,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所以能延缓衰老,保证生命的长久。严重失眠者每天的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癌症发生率比正常人高30%。 7.有益于皮肤健康在睡眠过程中,皮肤的毛细血管循环增快,分泌和清除过程加强,皮肤细胞增殖速度加快。所以有益于皮肤健康。 睡眠良好是心身健康的主要标志。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一般认为生理睡眠(也称正常睡眠)不少于5、6个小时,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患者常有精神疲劳、头昏眼花、头痛耳鸣、心悸气短、记忆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 睡眠障碍的原因: 内在因素 生理因素:高速跨几个时区的旅行(时差反应)以及由白班改夜班工作,由于体内生物钟尚未适应新的昼夜节律,因此也出现失眠。 心理社会因素:应激和各种生活事件均可引起失眠。为自己或亲人的疾病焦虑、害怕手术、亲人亡故、为考试或接受重要工作而担心等都是暂时性失眠的常见原因。 躯体疾病:各种疼痛性疾病,使人痛苦的疾病如心肺疾病、关节炎、晚期癌症、夜尿症、胃肠疾病、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帕金森病等常常引起失眠。

浅谈老年人睡眠障碍及护理干预

浅谈老年睡眠障碍原因及护理干预 【摘要】探讨影响老年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养成良好的睡眠行为习惯,使睡眠障碍的症状得到改善,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关键词】老年人睡眠障碍原因分析护理干预 睡眠障碍是一种症状,可以分为入睡难、早醒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患者自觉未能得到充足的睡眠。临床上, 衰老相关性睡眠结构改变的特点是睡眠效率降低、在床上的时间增多、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质量下降、觉醒频度和睡眠期漂移增多、夜间觉醒持续时间延长、打盹频度增加。老年人对自己的睡眠状况不满意率在20 %~50 %之间,并因国家与地区而异。在我国,老年人睡眠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生活质量,也是导致老年人其他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的原因之一。同时,因失眠症可伴发心脏病、抑郁症、痴呆症和其他慢性病症,可使老年失眠症患者原发病情加重。为了提高老年睡眠质量,近年来,国内护理同仁做了大量研究和改进,现将此方面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影响老年患者睡眠的相关因素 1.1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大,睡眠生理学将发生很多改变, 老龄化可伴有多数器官系统的生理储备下降,故老年人常不能抵抗以前能够忍受的较小的应激源。这些改变也可出现在维持睡眠的系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可使提高睡眠质量的功能性储备减少的因素包括:活动量少、光照不足、唤醒阈降低、交感神经活动能力改变、昼

夜节律改变、老年人发生各种疾病问题的频率增加、疾病负荷增加、生活储备降低等,故老年人睡眠不足的发生率较高[1]。 1.2 社会家庭因素社会家庭因素是影响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激和各种生活事件如离开原工作单位, 经济、地位、生活习惯都发生变化, 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和忧伤感, 加之子 女分居、配偶、老友和同事的患病和死亡,高额的医疗费用, 家人关心的缺失等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悲观、抑郁、思虑过度均可造成心理问题而引起失眠[2]。 1.3 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观察,发现多年来形成的不健康生活习惯也是造成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如过度饮酒、吸烟、晚餐过多或过少、睡前大量饮水引起夜尿次数增多,睡前喝浓茶、咖啡类等兴奋性物质等等导致夜间迟迟不能入睡。由于这些制品的兴奋和利尿作用, 可引起睡眠紊乱[3]。孙庆等[2]研究显示, 慢性失眠患者中饮酒者占4. 5%, 显著高于对组0. 8%, 提示长期、大量饮酒是慢性失眠的危险因素之一。 1.4 躯体疾病因素临床观察表明,80%以上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本身的症状和体征导致睡眠障碍。凡因躯体疾病引起的疼痛不适、咳嗽气喘、皮肤瘙痒、尿急尿频、强迫体位、活动受限以及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内分泌代谢疾病、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等等均可导致睡眠障碍[4]。心力衰竭可引起端坐呼吸及不时觉醒。20% ~ 40% 的脑卒中患者表现为睡眠和觉醒的异常。老年帕金森患者中失眠发生率高达80%[5]。老年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夜间尿频是影响老年人睡眠障

谈谈睡眠障碍的危害与治疗

谈谈睡眠障碍的危害与治疗 一、睡眠障碍对健康的危害 据近年的全球睡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因失眠、易醒、多梦等睡眠时间不足与睡眠质量问题而存在睡眠障碍者高达。面对成国人睡眠障碍的严重局面,已引起有关部门与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但是,绝大多数患者对睡眠障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还缺乏应有的重视。观察研究表明,长期睡眠障碍对人体健康影响是多层次的且危害深远。常见的危害有: (一)导致各种疾病:睡不好觉,不仅仅带来第二天的精神萎靡、眼胞浮肿、头昏胀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还能导致各种心身疾病,如肥胖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硬化、恶性肿瘤、支气管哮喘、溃疡病、糖尿病和性功能障碍等。研究发现,睡眠缺乏可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长此以往会增加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几率可能是普通人的两倍。在一些心理门诊里,有%的患者因为睡眠障碍而引起精神疾患。 (二)加速机体衰老:长期睡眠不足容易造成脑神经衰弱,同时体内的器官因无法获得适度的休息而过度消耗与功能衰退,在人体肌肤颜面外观上则呈现未老先衰的现象,如黑眼圈与皮肤晦暗、粗糙、皱纹、头发枯萎易脱、精神萎靡、头昏心悸、腰膝酸软、易寒易热,抵抗力差而容易感冒与慢性感染等老化现象。研究表明,经常失眠者的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倍;一天睡眠不足,%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因此,睡眠不足易催人衰老。 (三)破坏记忆能力:失眠病人常有记忆力减退,做事丢三落四,忘记物品的存放地方,想不起来熟人的名字,上课的内容记不住,看完书后没什么印象。当长期失眠或失眠症状严重时就会出现健忘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脑神经衰弱,大脑长期处于弱兴奋状态,导致精神疲惫、情绪低落或忧郁、注意力不集中而容易走神,同时对自身的病情或症状过于关注,而对工作、学习、生活与其它事物缺乏兴趣。随着记忆力的严重障碍,人的智力也随之衰退。 中医学认为"心脑同源",俗话说"用心学习"、"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些说的就是"心"涵有"大脑"的功能。对于人的睡眠而言,它既是"心主藏神"的生理机能作用,同时也是人脑的抑制过程,若心不藏神而睡眠障碍,不仅引响人的大脑的功能,而且还可导至受心脑控制的人体脏腑器官的功能障碍。所以中医学有谓"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的说法,即"心"不仅与人的"精神"密切相关,而且还主宰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若心不藏神与心神不安而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导致人心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障碍,同时还可造成脏腑功能的障碍而引发许多疾患,最终形成心身或精神与躯体的众多症疾。这样,中医学关于"心"与"精神"及"脏腑"关系的论述,从而科学地说明了睡眠障碍与人的记忆、脏腑疾病及其机体衰老的关系,也为中医治疗睡眠障碍提供了标本兼治与治病求本的理论依据。 二、走出睡眠障碍治疗的误区 睡眠障碍患者常因失眠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而痛苦不已,因而自服催眠药,且剂量不断增加,服药时间则累月长年,其结果是失眠末愈,却又导致了新的心身疾病而增漆了新的痛苦。这反应了患者对失眠病因缺泛正确的认识而盲目用药,同时也提出了目前医疗市场如何引导患者选择科学治疗、安全用药的现实问题。因此,针对病因、正确引导、合

2020公需科目《人工智能与健康—睡眠与睡眠障碍》答案

睡眠是()产生的一种主动调节过程 A、外周神经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 C、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 D、大脑组织 答案:B 2、(单选,5分) 大脑神经元和相关组织的恢复、重建和再生,只能在()状态才能完成 A、静息 B、运动 C、睡眠 D、放松 答案:C 3、(单选,5分) 当处于睡眠状态时,人体主动的身体运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减弱。 A、消失 B、减少 C、增加 D、不变 答案:B 4、(单选,5分) 睡眠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B、促进生长、延缓衰老 C、增强免疫力 D、保护大脑、保存脑能量 答案:D 5、(单选,5分) 睡眠的心理作用不包括() A、维持智力、巩固记忆 B、促进脑功能的发育和发展 C、积蓄能量 D、稳定情绪、维护心理健康 答案:C

梦大约占据每天睡眠时间的(),正常情况下,人每晚都会做()个梦 A、1/5,4-6 B、1/4,3-5 C、1/4,3-4 D、1/3,1-2 答案:A 7、(单选,5分) 我国睡眠问题的发生率()全球水平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答案:A 8、(单选,5分) 以下对失眠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主观体验 B、对睡眠的时间不满足 C、对睡眠的质量不满意 D、对白天的社会功能没有影响 答案:D 9、(单选,5分) 失眠的主要临床表现,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入睡困难 B、睡眠维持困难 C、睡眠质量差 D、总的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 答案:D 10、(单选,5分) 失眠的诊断标准中,对失眠症状的发生率要求是() A、每天都发生,并持续1周以上 B、每天都发生,并持续1月以上 C、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D、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持续3个月以上 答案:C 11、(单选,5分)

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睡眠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睡眠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佐匹克隆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确诊为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患者每晚睡前口服佐匹克隆,对照组每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2mg,观察4周,并进行随访,对患者的睡眠状况(入睡时间、觉醒次数、总睡眠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嗜睡、头昏、乏力、口干、口苦、依赖性)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均能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但对照组易耐药,长期使用可成瘾,日间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佐匹克隆治疗睡眠障碍的疗效与艾司唑仑相当,但其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无依赖性,是治疗睡眠障碍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佐匹克隆艾司唑仑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物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长期失眠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苯二氮卓类(BZD)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应用最多的镇静催眠药。但由于它的依赖性、耐药性、成瘾性等不良反应,使人们寻找研究新的抗失眠症药物。佐匹克隆是一种新型的非苯二氮卓类抗失眠症药物。笔者对佐匹克隆(华津制药,青尔齐,/片)和艾司唑仑(天津太平洋制药,1mg/片)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XX年5月—20XX年6月门诊患者108例失眠症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其均符合CCD-3版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排除精神疾病、躯体疾病所致的失眠,并用随机数学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20-40岁15例,40-60岁20例,60-80岁25例,平均岁,病程1-18年。对照组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20-40岁12例,40-60岁16例,60-80岁20例,平均岁,病程8个月-19年。以上各项经t检验(P>)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治疗前一周未服用本次所观察药物(佐匹克隆、艾司唑仑)。治疗前所有患者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心电图检查均正常。治疗组每晚睡前15-30min,口服佐匹克隆,对照组每晚睡前15-30min口服艾司唑仑1mg-2mg,服用4周。 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受试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和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评价。 评价标准对患者睡眠状况采用WHOQOL量表 ,对其服药后产生的不良

(完整版)睡眠障碍的健康教育措施

促进老人睡眠的健康教育措施 1、认真了解老人的睡眠习惯,因人而异地指导和促进老人的正常睡眠如: ⑴每晚睡几小时; ⑵几点就寝、几点起床; ⑶有无特殊习惯如喝饮料、背部按摩等; ⑷是否服安眠药。 2、安排舒适的睡眠环境: ⑴室温与光线: ①根据老人的要求和习惯,关闭门窗,调节室内温度:夏季适宜的温度25~28℃,冬季18~22 ℃, 相对湿度50~60%; ②拉上窗帘(最好是深色)遮挡室外光线,关闭照明灯,可根据需要打开洗手间灯,创造舒适、 安静、光线暗淡的睡眠环境。 ⑵通风换气: 老人入睡前1小时,将卧室的门和窗户打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一般通风时间为20分钟,通风后再关闭门窗(根据季节关闭或开启)。 ⑶保持环境安静,不要有噪音,各种护理工作应尽量集中在白天,不要在睡眠时间进行。要做到 “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保持房间通道通畅。 3、促进老人身体舒适,诱导睡眠: ⑴做好老人洗漱照料: 主动协助老人做好睡前个人卫生如:清洁口腔、洗脸、洗手、排空大小便、清洁会阴部和臀部等,确保老人身体清爽、温暖和舒适。 ⑵整理床铺: ①铺好被窝,拍松枕头,使枕头的高低舒适,枕高以6~9cm为宜; ②根据季节增减盖被(被内适宜温度为32~34℃),或用热水袋温暖被窝,但应在睡前取出热水 袋,防止烫伤。 ⑶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 ①主动倾听老人有关睡眠的主诉,协助采取适当的卧位,对腰腿痛的老人要使其在放松的情况 下,采取舒适的卧位睡眠,对受压部位按摩,以减轻疼痛; ②及时解除和控制老人身体的不适如:疼痛、气喘、胸闷、瘙痒等,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4、心理安慰: 老人有心理压力就会导致睡眠障碍,应密切观察老人的情绪变化,通过与老人谈心,倾听老人的诉说,多陪伴老人等多种方式(尤其鼓励老人的亲属多关心老人),给予老人理解和安慰,缓解老人的心理压力,促进睡眠。 对睡眠障碍老人的健康教育措施 1、对环境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应为老人创造一个安静、清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光线幽暗、柔 和、床铺等睡具舒适的睡眠环境。 2、因习惯改变引起的睡眠障碍:应对老人给予疏导,婉言地告诉老人睡眠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与老 人共同分析对老人睡眠不利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帮助老人逐步的改变不适应的或不良的睡眠习惯。 3、由于心理因素诱发的睡眠障碍:应及时的解除老人紧张、焦虑、兴奋、激动、抑郁、思虑等不良的 情绪和精神刺激,保持心理的平衡。

有关于睡眠及睡眠障碍的综述

有关于睡眠及睡眠障碍的综述 On an overview of sleep and sleep disorders 王阿妹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 摘要:睡眠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但睡眠障碍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睡眠障碍中婴幼儿、大学生和老年人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存在差异,而近年来人们所比较关注的帕金森病也与睡眠存在一定的联系,其症状与症状与治疗方法又与常见的睡眠障碍存在一定的差异。 Abstract: Sleep is the indispensable man, but the sleep disorder is a common phenomenon. Sleep disorders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elderly are different symptoms and treatments, and in recent years, people are also more concerned about Parkinson's disease and sleep there is a certain contact, symptoms and treatment of symptoms and another with a common sleep disord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关键词:睡眠,睡眠障碍,治疗改善方法,神经机制 Keywords: Sleep, sleep disorders, ways,Neural mechanisms 引言:睡眠是没人每天都必须的。睡眠时,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敏感度降低、反射阈提高,人脑的一些高级机能如学习、记忆是为等不能有效地进行。人类学习和工作所产生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必须通过充足的睡眠才能得以恢复。据推算,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良好的睡眠,醒后应有明显的全身舒适感,精力充沛,反应敏捷,无疲劳感;反之,睡眠不良者,醒后晕脑胀,眼睛发涩,萎靡不振。人的睡眠障碍是普遍存在的,其形式包括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早醒、总睡眠时间不足、醒后感觉不清新等。美国的盖洛甫民意调查(1979)表明95%的美国成年人有过睡眠障碍,有 l4.3%的人存在长期的睡眠障碍情况。国内调查发现高校学生中的睡眠障碍比率在12.9%~25.6%不等。在我院女生中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调查发现有l3.5%的女生存在睡眠障碍。由于睡眠障碍会使人白天的警觉性精力、认知功能降低,行为和情绪恶化,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心境、增加躯体的不适感,导致学习、工作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重睡眠障碍,进入恶性循环①。针对于不同的年龄段及不同的身体状况,各种睡眠障碍及应对方法是不同的。下面将介绍有关于睡眠神经机制和睡眠及睡眠障碍的知识。 一、婴幼儿常见睡眠障碍及治疗改善方法 1.婴幼儿睡眠状态概述 人的正常睡眠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眼球的快速运动睡眠(眼快动睡眠)。新生儿的眼非快动睡眠分期不明显,2个月后才能分清。6个月后的睡眠是从觉醒状态到眼非快动睡眠,再到眼快动睡眠,两大时期循环交替进行,构成夜间整个睡眠。新生儿无明显昼夜节律,随着年龄增长,连续睡眠时间延长,但每日总量减少,到5~6个月时可连续不问断地睡7 h,1岁时每日睡眠时问约14 h,白天需2次小睡,2岁时每日约睡l2~l3 h,白天小睡1次,2~3岁时每日睡lI h。 2.婴幼儿常见睡眠障碍 儿童期常见的睡眠障碍有入睡相关障碍、昼夜节律紊乱、睡眠不安和夜醒、

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障碍的治疗评价

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障碍的治疗评价 一、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评价 (一)睡眠参数值明显改善 Morin(1994)和Murtagh等人(1995)的临床统计结果表明[14,15],对睡眠延迟(研究中作为失眠症的主要症状)的治疗效果量(effect sizes)为0.87和0.88。这表明总体上有80%以上的患者经过治疗比未治疗者效果明显(能较快入睡)。 其它参数分别为:总睡眠时间为0.42~0.49;觉醒数为0.53~0.63;觉醒持续时间为0.65;睡眠质量提高0.94。如果以百分位数表示,数据显示:治疗组患者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减少并持续较短的时间;50%~70%的治疗组患者比未治疗组提高了睡眠质量。效果量和百分位数都表明了治疗组改善睡眠的相对变化。 从绝对时间变化看,睡眠延迟从最初的平均60分钟~65分钟基线时间减少至治疗后的平均35分钟,控制组仅平均减少了8分钟。觉醒持续时间,治疗组从70分钟到38分钟,对照组从67分钟减少到57分钟;每晚觉醒次数从平均每晚3次减少到1次;总睡眠时间增加了55分钟,从治疗前的6小时增加到治疗后的6.8小时(控制组仅增加了4分钟),患者对睡眠质量评价也有显著改善。 (二)睡眠改善持久 认知行为治疗研究的一个强有力的发现就是,治疗后可维持效果3~6个月不等。例如,Morin等人(1994)的结果是维持6个月,治疗

后的睡眠延迟和睡后觉醒时间分别为37分钟和38分钟,6个月后分别为33分钟和38分钟。尽管认知行为治疗需要几周后才能看到明显效果,这些改善是随时间延续的。总的睡眠时间从基线的349分钟到治疗后的378分钟,维持期间为396分钟。因为认知行为治疗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施(平均只有6次治疗),而一些患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掌握以整合这些新习得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那些以放松为基础的治疗,尽管长时效果明显,但很少有研究报告一年以上的效果。 (三)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 1.刺激限制治疗 共有29篇文章报道了刺激限制治疗的临床效果,其中12项研究单独使用了“刺激限制治疗”,其它17项是刺激限制治疗与其它治疗的结合。与其它单项方法比较单独使用刺激限制治疗具有改善睡眠效果的作用,没有一项研究表明刺激限制治疗没有效果或具有消极后果。在5项研究中显示刺激限制治疗比诸如渐近放松、想象训练、矛盾意向等方法优越。其中4项研究中没发现刺激限制比其它方法优越之处,但与控制组相比效果显著。治疗效果表现在对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等两种失眠患者。患者自我报告使睡眠延迟从基线的64分钟减少到治疗后的33分钟,睡后觉醒时间从基线的84分钟到治疗后的44分钟。 2.睡眠限制治疗 单独使用睡眠限制治疗有九篇文章研究。但仅有两项报告此法有明显效果。Spiel man及其同事(1987)进行了其中一项研究,睡眠延

睡眠与睡眠障碍

睡眠与睡眠障碍 【人类睡眠的时间】 人类睡眠的时间时间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 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成人的睡眠需要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人群调查资料显示:八成人睡7-9个小时,其次为睡4-5个小时的短睡眠者以及睡9-11个小时的长睡眠者,而少于4个小时的超短睡眠者,大于11个小时的超长睡眠者所占比例非常小。 爱因斯坦是历史上著名的长睡眠者,他每天睡眠10小时,而拿破仑和爱迪生因每天只睡不到4小时成为短睡眠者的代表。 一般来讲,出生时睡眠时间最长,婴儿达20小时,7—15岁约9—12小时,15—20岁约9—10小时,成年人约6—8小时,老年人约5—6小时。 根据生物钟效应分析,睡眠最佳的时间是晚10时至11时,此后1个小时将出现生物“低潮”,所以许多人晚上11时还未入睡,就很难在12时前入睡了。 实际上,一个人睡眠质量的好坏,并不仅指睡觉时间的长短,而是主要针对深睡眠时间的多少。 只要有足够时间是处在深睡眠阶段,翌日照样会体力充沛,反应敏捷,反之则不然。 【睡眠是一个深浅交替的过程】 1953年,美国芝加哥睡眠研究专家雷曼,采用了多导睡眠描记仪(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眼动电图、呼吸监测、氧饱和度等)观察了人类睡眠的全过程,并将人类睡眠分为两个睡眠时段。 1、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此时期会出现显著的快速眼球运动,此时大脑的活动与清醒时相似,除大脑外,全身代谢率降低,人的呼吸浅、快、不规则,心率增快,血压波动,瞳孔时大时小,体温调节功能丧失,各种感觉功能减退。 2、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此期没有明显的眼球运动,全身代谢减慢,脑血流减少,大部分区域的神经细胞活动减少。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根据脑电图的变化可分为四期:入睡期—浅睡期—中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是促进生长、消除疲劳及恢复体力的主要方式。 如果白天从事剧烈运动,当夜的非快速眼动时间可延长1倍以上。生长激素有助于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这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外伤或疾病的修复是非常重要的。在此阶段,脑垂体的各种激素分泌增多,特别是生长激素主要是在非快速眼动期分泌。 睡眠过程并非一入睡就由浅入深至天明,而是深—浅,浅—深,深浅睡眠不断交替。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有快速眼动睡眠与非快速眼动睡眠的周期变化。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睡眠周期越长。各种动物比较,人的睡眠周期是90—120分钟,猴30—60分钟,猫10—20分钟,大白鼠5—10分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越成熟的个体,睡眠周期也越长。睡眠周期的出现是与哺乳动物高度进化的行为表现及脑的高级功能密切相关的。

进食障碍与睡眠障碍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进食障碍: 2.神经性厌食 3.神经性贪食 4.失眠症 5.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6.催眠时相 二、单选 1.关于神经性厌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数患者即使十分消瘦仍认为自己胖 B.神经性厌食者因食欲减退而不愿进食 C.神经性厌食者多知道自己体重过低、进食过少是病态,常主动就医 D.神经性厌食患者多同时并发抑郁症 2.神经性厌食常发生于() A.青少年男性 B.青少年女性 C.中年男性 D.中年女性 E.老年女性 3.神经性厌食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 A.无故意控制进食量的愿望B.比平时体重减轻30%以上 C.不伴有间发性暴饮暴食D.包括躯体疾病所致厌食 E.患者有采用各种方法减轻体重的行为 4.神经性厌食患者因担心发胖,常采用下面哪些措施?() A.间歇禁食和滥用泻药 B.自我诱发呕吐 C.使用厌食剂或利尿剂 D.糖尿病患者可能会放弃胰岛素的使用 E.以上都可以出现 5.神经性厌食患者为了减轻体重常使用多种方法,下面哪项说法不正确?() A.患者并不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 B.采用过度运动的方法 C.自我诱发排便 D.自我诱发呕吐 E.服用厌食剂或者利尿剂 6.下面关于神经性厌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神经性厌食常为慢性迁延性病程 B. 患者对治疗多不予合作 C. 多数患者的社会功能基本正常 D. 神经性厌食不等于食欲减退 E. 与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不同,厌食症患者不会出现暴饮暴食

7.神经性厌食与正常节食比较,错误的是() A.神经性厌食患者的节食行为在体重达到理想标准时能适可而止 B.神经性厌食患者一般情况下伴有内分泌紊乱 C.正常节食者一般无体像障碍 D.神经性厌食患者与正常节食有本质上的不同 E.神经性厌食患者可伴有抑郁症状 8.与进食障碍不符合的是 ( ) A.采取极端的节食手段B.无端地害怕体重增加 C.过分努力地增加体重D.否认体重是问题所在 9.进食障碍的治疗的首要目标是() A.纠正不正常的进食习惯B.矫正进食障碍 C.增加病人的体重D.将营养状况恢复至正常 E.改变错误的认知 10.可能导致进食障碍的心理学因素是() A.人自我控制感较低、缺乏自信B.家庭关系不和睦 C.先天的易感性D.崇尚苗条的文化强制性 11.患者,女性,18岁。半年前患者的体重轻度肥胖,因过分担心自己会变得更加肥胖而开 始节食。初期拒绝进食肉类食品,可进食米饭和面食,但饭后常自我催吐。近期只喝少许菜汤和果汁,体重明显下降,月经已经停止,但患者认坚信自己还是太胖。 (1)你认为该患者可能患了() A.抑郁症B.神经性贪食症C.神经性厌食症D.消化系统疾病E.精神分裂症(2)对该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时,除了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以外,下列哪项措施最好()A.与患者共同制定进食计划,要求患者自觉按计划执行 B.为患者制定进食计划,要求患者执行 C.要求患者每餐自觉地按量进食 D.与患者共同制定进食计划,要求患者执行,达到目标体重后给予表扬或奖励 E.要求患者每餐有固定的进食量,否则施以惩罚性措施 12.有关失眠症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每周失眠2次,持续1月以上B.每周失眠3次,持续1月以上 C.每周失眠2次,持续2月以上D.每周失眠3次,持续2月以上 13.某女,56岁,自诉“难以入睡且睡眠不深、易醒八年”。服用安眠药效果不佳。对其最 可能的诊断是() A.睡眠困难B.失眠症C.睡惊症D.梦魇E.药物依赖 14.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短暂的恐惧和惊恐发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及自主神经 系统的兴奋现象,这是() A. 夜惊 B.梦魇 C.睡行症 D.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 15.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睡前1、2小时内锻炼能使睡眠加深 B. 对失眠者不要对其睡眠进行限制 C. 睡行症发作期间被人唤醒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D. 早醒是健康的行为 E. 减少白天睡眠的时间能有助于失眠的治疗 16.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不包括下列哪项() A. 刺激限制治疗 B. 催眠疗法 C.睡眠限制治疗 D. 矛盾意向法 E.放松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