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端粒、端粒酶与癌症(一)

端粒、端粒酶与癌症(一)

端粒、端粒酶与癌症(一)
端粒、端粒酶与癌症(一)

端粒、端粒酶与癌症(一)

【摘要】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细胞分裂过程中,因其染色体末端(端粒)DNA不能完全复制而缩短,使细胞逐渐失去增殖能力而衰老,端粒酶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端粒酶的活化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在永生细胞系及绝大多数的恶性肿瘤(85%)细胞中有活化的端粒酶。本文综述了端粒与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端粒酶在端粒合成与稳定中的作用,介绍了端粒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并讨论了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来治疗癌症的可能性。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癌症

端粒(telomere)和端粒酶(telomerase)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正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因其染色体末端(端粒)DNA不能完全复制而缩短,细胞经多次分裂后,端粒缩短达到危机点(crisis),促发某一信号,使细胞逐渐失去增殖能力而衰老死亡。端粒酶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端粒酶的活化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基于此,有少数细胞(如永生细胞系)及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85%)可逃逸这一危机点。因为在这些细胞中含有活化的端粒酶系统,从而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使之永生化和恶变,因此,对端粒和端粒酶系统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细胞衰老和恶变机制,对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抗衰老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般认为,癌症是由多种突变的积累,破坏了细胞正常的生长调控而引起的,除了一些明确的病因外,有许多实验结果支持这样一种假说,即端粒酶的激活对许多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成是必需的,且肿瘤细胞与端粒酶活动增加之间存在相互激发的关系〔1〕。这种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在肿瘤细胞恶性状态的进展和维持中,端粒酶可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就端粒与端粒酶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具体讨论了端粒的结构与功能,端粒酶在端粒合成与稳定中的作用,介绍了端粒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细胞永生与端粒酶激活的关系,提出了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来治疗癌症的可能性。1端粒(telomere)

1.1端粒(telomere)的概念

端粒是指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的蛋白质-DNA特殊结构,即染色体末端DNA序列的多个重复,其作用是保护和稳定染色体的末端,它由2~20kb串联的短片段重复序列(TTAGGG)n 及一些结合蛋白组成。四膜虫(单细胞生物)端粒的结构是6个核苷酸5'-TTGGGG-3'序列的多次重复。人类为5'-TTAGGG-3'序列的多次重复。随着细胞不断分裂,染色体复制次数增加,端粒DNA序列进行性缩短。故粒端长度决定了细胞寿命,至一定长度时,细胞停止分化,并出现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Apoptosis)。端粒作为细胞的“有丝分裂钟”(mitosisclock)调节细胞分裂。早衰的端粒长度明显低于正常人,而人精原细胞的端粒长度比体细胞长数千kb,并不随年龄增长而递减〔2〕。1.2端粒的结构、功能

1978年,Blackbum发现一种单细胞池塘生物四膜虫的染色体端粒DNA为一种简单核苷酸序列的大量重复,即(TTGGGG)n,后来证明人和脊椎动物的端粒均为含有丰富鸟嘌呤(G)的重复DNA序列,人类端粒DNA由5'TTAGGG3'的重复单位构成,细胞中端粒DNA总是和非组蛋白成分的蛋白质结合成一个复合体,其结构虽不清楚,但它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保护染色体末端不被核酸酶降解,防止染色体末端丢失、融合,并参与染色体在核内定位及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从而保持遗传系统的稳定性。

2端粒酶

2.1端粒酶的概念

端粒酶为一种RNA依赖性DNA聚合酶,为一种核糖核蛋白酶,是合成端粒必需的酶。端粒的合成是以一段RNA为模板,端粒酶通过反转录过程合成端粒片段,并使其连接于染色体的端粒末端。端粒酶的发现,解释了生物细胞“末端复制问题”,并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研究领域—衰老和癌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Kim等(1994)建立了能稳定、成批、快速分析各组织端粒酶活性的Trap法,这是Kim等巧妙引用了PCR技术形成的粒端重复扩增分析法。端粒

酶活性的调节所知甚少,调节细胞凋亡的存活因子Bcl-2可能对端粒酶的激活有正相调节功能。

2.2端粒酶结构、功能

端粒酶是一种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目前认为它由三部分组成:端粒酶RNA组分、端粒酶相关蛋白、端粒酶催化亚基。人类端粒酶基因定位在5P15·33,其编码了1132个氨基酸的多肽,它是以RNA为模板的逆转录酶,通过识别端粒单链的富G区引物,合成多个端粒重复序列到3'端,所以端粒酶有端粒再生的作用。人类胚胎发育的早期,很多组织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但随着人类组织和细胞的分化,端粒酶活性迅速降低,到成人,仅有包括生殖细胞在内的少数细胞或细胞系仍具端粒酶活性,大多体细胞已检测不到。

3端粒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最初采用的标准检测端粒酶的方法是:分析细胞提取液在引物3'2末端上合成重复序列的能力,通过放射性核苷酸标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的观察,结果端粒酶酶促反应呈现出6个核苷酸合成的脉冲性,因而形成典型的间隔6个核苷酸的端粒酶条带模式图谱。尽管用这种方法检测原代肿瘤样本中的端粒酶较为困难,但还是有两个研究小组设法用该项技术证实了卵巢上皮癌与恶性造血细胞癌的提取物中有活化的端粒酶〔3〕。此外,亦有人用放射性标记的特异性探针进行原位杂交,通过检测组织细胞中RNA表达水平来反映端粒酶的有无〔4〕。人类细胞中正常的46条染色体,即有92个端粒。通过检测不同组织类型细胞中染色体端粒的平均长度,可以间接地检测端粒酶。端粒DNA长度的测定,一般采用染色体末端限制片段分析法,以(TTAGGG)4为探针的Southern杂交进行分析,该法的缺陷在于永生细胞中端粒长度并不能真正反映端粒酶的活性。目前,测定端粒酶活性主要采用Kim 等建立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该法采用了两项革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端粒酶分析的敏感性(提高了104倍)。首先是对抽提物的准备和预处理,使用去污剂裂解细胞,从少量的细胞中提取有效的端粒酶(旧法采用的是低渗裂解);最主要的突破是允许一个端粒酶反应的产物以倍增指数方式进行扩增。这种扩增是通过应用一个端粒酶催化的引物,延伸反应产物作模板进行PCR,通过连续的以寡聚核苷酸为引物的DNA合成,扩增产物进行电泳,以此来反映端粒酶的活性。该法涉及到的两对引物是:正向引物为5'2AATCCGTCGAGCAGAGTT23'和反向引物为5'2(CCCTTA)3CCCTAA23'。本法具有敏感、快速、高效的特点,但易受各种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同位素污染。最近Iwama等对TRAP法又进行了改进,采用内部端粒酶测定标准的荧光端粒重复扩增法,可克服此点之不足,且可进行半定量分析,是检测端粒酶活性较为理想的方法。

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及应用

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及应用 2005-4-11 https://www.doczj.com/doc/1a7374853.html, 来源:丁香园 10:56:00 摘要:古往今来,“长生不老”成为人们一直追求的梦想,曾经有多少人用各种方法来延缓衰老,但终未取得显著效果。近年来研究证实,端粒缩短导致衰老。本文就端粒、端粒酶与衰老的关系做一综述。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衰老 最早观察染色体末端的科学家始于19世纪末期,Rabl[1]在1885年注意到染色体上所有的末端都处于细胞核的一侧。20世纪30年代,两个著名的遗传学家McClintock B [2]和Muller HJ [3]发现了染色体的末端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Muller将它定义为“telomere”,这是由希腊词根“末端”(telos)及“部分”(meros)组成的。30多年前,Hayflick[4]首次提出将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成纤维细胞的“有限复制力”作为细胞衰老的表征。在此过程中,细胞群中的大部分细胞经历了一定次数的分裂后便停止了,但它们并没有死亡,仍保持着代谢活性,只是在基因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的改变。于是Hayflick猜测细胞内有一个限制细胞

分裂次数的“钟”,后来通过细胞核移植实验发现,这种“钟”在细胞核的染色体末端——端粒。但端粒究竟是怎样的复杂结构呢?Blackburn和Gall[5] 于1978年首次阐明了四膜虫rDNA分子的末端结构,他们发现这种rDNA每条链的末端均含有大量的重复片段,并且这些大量重复的片段多是由富含G、C的脱氧核苷酸形成的简单序列串联而成。在1985年,CW?Greider和EH?Blackburn发现将一段单链的末端寡聚核苷酸加至四膜虫的提取物中后,端粒的长度延长了,这就说明了确实有这样的一种酶存在[6],并将它命名为“端粒酶”(telomerase)。之后,耶鲁大学Morin 于1989年在人宫颈癌细胞中也发现了人端粒酶[7] 。近年来,随着人体端粒酶的发现和端粒学说的提出,已经知道决定细胞衰老的“生物钟”就是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它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 一、衰老机理及假说 许多人错误的认为,退休是一个人进入生理老年的开端。而老年则是衰老的标志,其实,这是不科学的。人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都由细胞组成,但组成器官和组织的细胞有两大类,即干细胞和非干细胞。人体衰老正是由细胞特别是干细胞衰老引起的。医学家认为,如果人类若能避免一些疾患和意外事故,人类寿命的上限应当是130岁。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和进行之中,对长寿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就有了许多显著的成果与发现。总的归纳起来便是:衰老是一种多基因的复合调控过程,表现为染色体端粒长度的改变、DNA损伤(包括单链和双链的断裂)、DNA的甲基化和细胞的氧化损害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造成了寿命的长短。

端粒、端粒酶与癌症(一)

端粒、端粒酶与癌症(一) 【摘要】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细胞分裂过程中,因其染色体末端(端粒)DNA不能完全复制而缩短,使细胞逐渐失去增殖能力而衰老,端粒酶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端粒酶的活化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在永生细胞系及绝大多数的恶性肿瘤(85%)细胞中有活化的端粒酶。本文综述了端粒与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端粒酶在端粒合成与稳定中的作用,介绍了端粒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并讨论了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来治疗癌症的可能性。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癌症 端粒(telomere)和端粒酶(telomerase)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正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因其染色体末端(端粒)DNA不能完全复制而缩短,细胞经多次分裂后,端粒缩短达到危机点(crisis),促发某一信号,使细胞逐渐失去增殖能力而衰老死亡。端粒酶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端粒酶的活化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基于此,有少数细胞(如永生细胞系)及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85%)可逃逸这一危机点。因为在这些细胞中含有活化的端粒酶系统,从而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使之永生化和恶变,因此,对端粒和端粒酶系统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细胞衰老和恶变机制,对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抗衰老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般认为,癌症是由多种突变的积累,破坏了细胞正常的生长调控而引起的,除了一些明确的病因外,有许多实验结果支持这样一种假说,即端粒酶的激活对许多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成是必需的,且肿瘤细胞与端粒酶活动增加之间存在相互激发的关系〔1〕。这种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在肿瘤细胞恶性状态的进展和维持中,端粒酶可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就端粒与端粒酶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具体讨论了端粒的结构与功能,端粒酶在端粒合成与稳定中的作用,介绍了端粒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细胞永生与端粒酶激活的关系,提出了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来治疗癌症的可能性。1端粒(telomere) 1.1端粒(telomere)的概念 端粒是指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的蛋白质-DNA特殊结构,即染色体末端DNA序列的多个重复,其作用是保护和稳定染色体的末端,它由2~20kb串联的短片段重复序列(TTAGGG)n 及一些结合蛋白组成。四膜虫(单细胞生物)端粒的结构是6个核苷酸5'-TTGGGG-3'序列的多次重复。人类为5'-TTAGGG-3'序列的多次重复。随着细胞不断分裂,染色体复制次数增加,端粒DNA序列进行性缩短。故粒端长度决定了细胞寿命,至一定长度时,细胞停止分化,并出现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Apoptosis)。端粒作为细胞的“有丝分裂钟”(mitosisclock)调节细胞分裂。早衰的端粒长度明显低于正常人,而人精原细胞的端粒长度比体细胞长数千kb,并不随年龄增长而递减〔2〕。1.2端粒的结构、功能 1978年,Blackbum发现一种单细胞池塘生物四膜虫的染色体端粒DNA为一种简单核苷酸序列的大量重复,即(TTGGGG)n,后来证明人和脊椎动物的端粒均为含有丰富鸟嘌呤(G)的重复DNA序列,人类端粒DNA由5'TTAGGG3'的重复单位构成,细胞中端粒DNA总是和非组蛋白成分的蛋白质结合成一个复合体,其结构虽不清楚,但它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保护染色体末端不被核酸酶降解,防止染色体末端丢失、融合,并参与染色体在核内定位及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从而保持遗传系统的稳定性。 2端粒酶 2.1端粒酶的概念 端粒酶为一种RNA依赖性DNA聚合酶,为一种核糖核蛋白酶,是合成端粒必需的酶。端粒的合成是以一段RNA为模板,端粒酶通过反转录过程合成端粒片段,并使其连接于染色体的端粒末端。端粒酶的发现,解释了生物细胞“末端复制问题”,并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研究领域—衰老和癌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Kim等(1994)建立了能稳定、成批、快速分析各组织端粒酶活性的Trap法,这是Kim等巧妙引用了PCR技术形成的粒端重复扩增分析法。端粒

端粒和端粒酶与衰老_癌症的潜在关系_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端粒和端粒酶与衰老、癌症的潜在关系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孔令平① 汪华侨② ①副教授,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广州510182;②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脑研究室,广州510080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细胞 衰老 癌症 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三人同时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由于他们发现“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一研究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肿瘤发生等生理病理现象的奥秘。本文将就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结构和功能及其与人类衰老、癌症的潜在关系等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人的生老病死,这或许是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穷无尽的奥秘。2009年10月5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 h H.Blackburn)、卡萝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 ack W.Szostak),以表彰他们发现“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3位科学家的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同时还能受到保护且不发生降解”。由此可能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染色体是生物细胞核中的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状物质。大家都知道,正常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这对人类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的X和Y染色体是决定男女性别的性染色体。在染色体的末端,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特殊结构,这就是端粒。作为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端粒具有维持染色体的相对稳固、防止DNA互相融合及重组的功能,犹如卫兵那样守护染色体不受损害。而端粒酶的作用则是帮助合成端粒,使得端粒的长度等结构得以稳定。 “染色体携有遗传信息。端粒是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能够保护染色体,而端粒酶在端粒受损时能够恢复其长度。”获奖者之一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介绍说:“伴随着人的成长,端粒逐渐受到‘磨损’。于是我们会问,这是否很重要?而我们逐渐发现,这对人类而言确实很重要。”借助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如今人们知道,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简单讲,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老化就被延缓。 1端粒的发现、结构与功能 20世纪30年代,两位著名的遗传学家McClintock 和Müller等人发现,染色体的末端存在一种能稳定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成分。如果缺少了此成分,染色体易降解,相互之间易发生粘连,出现结构的异常,影响染色体的正确复制,甚至引起细胞的死亡。于是Müller从希腊文的“末端”(telos)和“部分”(meros)二词为此特殊成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术语“端粒”(telomere)。但端粒的精确组成直到1978年才由美国科学家Blackburn和Gall首次提出,他们发现单细胞生物四膜虫(tetrahy2 mena)的端粒是由一连串简单重复序列T T GGGG形成的[1]。之后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多种生物的端粒序列被测定出,发现它们与四膜虫的端粒序列极其相似,均由富含G和T的简单重复序列不断重复而成。正是这些连接在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及结合在其上的相关蛋白质共同构成了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保护帽”———端粒。人类细胞端粒的重复序列为T TA GGG,长度为5~15kb。不同组织细胞其端粒的长度不同,精子和早期胚胎细胞端粒长度较长,可达15~20kb。 端粒的结合或相关蛋白最重要的是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elomeric repeat factor)TRF1和TRF2,此外还包括PO T1,Ku70,Ku80,Tankyrase1,PINX1, TIN2和hRap1等。TRF1和TRF2均专一性地与端粒DNA重复序列结合。TRF1对端粒的长度起负调控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端粒酶在端粒末端的行为; ? 7 2 3 ?

端粒与端粒酶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段,由许多个短的富含G重复序列组成的3撇端。并突出于另一条DNA链的5撇端,和许多蛋白质构成。这些重复序列并不含有遗传信息,形态上,染色体DNA末端膨大成粒状。像两顶帽子盖在了染色体的两端,作为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 端粒存在戴帽和非戴帽两种状态,戴帽状态是端粒的功能状态。细胞可以继续分裂;非戴帽状态会引发细胞周期的阻滞。在正常的细胞分裂时,端粒可以在两种状态间变换,随着细胞分裂的继续,越来越多的细胞粒处于非戴帽状态,继而出现衰老与细胞死亡。 端粒的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重组和降解,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端粒的DNA序列既有高度的保守性又有种属的特异性。在生物体内,正常体细胞端粒的长度是有限的,随着细胞的持续分裂,端粒就会缓慢缩短,当端粒再也无法保护染色体免受伤害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或者变得不稳定。因此,生物体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所以端粒又被称为“生命的时钟”。 端粒酶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即核糖核酸蛋白质复合体。是端粒重复序列延伸的反转录DNA聚合酶。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DNA的复制不是由DNA聚合酶完成的,而是由端粒酶催化合成的。以其自身RNA组分为模板,并且RNA上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蛋白质具有催化活性,以端粒3撇端为引物,通过反复延伸与移位,又反复地将重复片段加到突出的3撇端上,而互补的富含C的延伸像后随链那样复制,未补偿由去除引物引起的末端缩短。因此在端粒的保护中,端粒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端粒的延长并非只有端粒酶一种途径,而是存在端粒酶依赖和非端粒酶依赖两种。 人端粒酶结构主要包括3部分:端粒酶RNA(hTR);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和端粒相关蛋白质(TPI/TLPI) 人体细胞中端粒酶合成和延长端粒的作用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完成的,当胚胎发育完成后,端粒酶活性在大多数组织中消失,除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以及外周淋巴细胞的等少数几种细胞外。由此认为胚胎期获得的端粒应以足够维系人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因细胞分裂所致的端粒缩短。端粒酶活性阳性细胞中的hTERT基因突变或沉默则细胞端粒酶活性消失。在端粒酶活性阴性的细胞中导入编码的hTERT基因,则可以重建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细胞的端粒增长,寿命延长,老化过程延缓,甚至出现永生化现象。 目前认为,细胞的衰老是由端粒的丢失引起的,而端粒的丢失又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人体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缺失导致端粒缩短,这种缩短使得端粒最终不能被细胞识别,端粒一旦短于“关键长度”,就很有可能导致染色体双链断裂,使细胞进入M1期死亡状态。随着端粒的进一步丢失,将导致进一步的危机,即M2期死亡状态。当几千个端粒DNA丢失后,细胞就会停止分裂进入衰老状态。 新进研究显示引起细胞衰老的原因与端粒的长度无关,而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端粒的位置效应、DNA损伤信号以及端粒富含G的3撇末端突出的缺失。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也是有关人体衰老、癌症和干细胞等研究的谜题拼图中重要的一片,次发现使我们对细胞的理解增加了新的维度,清楚地显示了疾病的机理,并将促使我们开发出潜在的新的疗法。尽管已有越来越多的有关端粒与端粒酶的研究成果,但这一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等待着人类去探索去认知。

端粒与端粒酶——衰老与疾病的预测因子

端粒与端粒酶——衰老与疾病的预测因子 生工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系章宇0010141 摘要:端粒和端粒酶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端粒封闭了染色体的末端并维持了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缺失会引起染色体融合并导致细胞的衰老及死亡。端粒酶的活化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维持基因组的稳定,并且端粒酶活性的异常表达又会引起细胞永生化或转化成癌细胞。由于端粒和端粒酶在细胞分裂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对端粒及端粒酶结构和功能研究,有助于阐明细胞衰老和恶变的机制,对抗衰老及肿瘤的诊断、治疗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关键词:端粒;端粒酶;衰老;预测因子 1 诺贝尔奖获奖成果——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人的生老病死,这或许是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穷无尽的奥秘。2009年10月5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 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 Szostak),以表彰他们发现“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3位科学家的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重要课题, 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 同时还能受到保护且不发生降解”,由此可能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2 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70年代末,Blackburn和Gall首次阐明四膜虫rDNA分子的末端结构,现在人们已经明确端粒是真核细胞线形染色体末端的具有高度保守的重复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的复合体[1]。人类端粒DNA 由基本序列单元TTAGGG反复串联而成,不具有编码任何蛋白质功能,进化上高度保守[2]。端粒像帽子一样扣在染色体的两端,维护着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作用是防止染色体被降解、融合和重组,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完整性,使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时能够完全复制,使后代细胞准确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 端粒酶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糖核蛋白酶,能够以自

端粒与端粒酶的研究进展

端粒与端粒酶的研究进展 【摘要】研究显示,端粒酶活性被激活,可维护端粒的长度,细胞将会延缓衰老,避免癌变。此外,端粒酶的发现还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分子肿瘤学,据研究显示90%的人体肿瘤与端粒酶相关,若我们通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提前预知肿瘤的发生,从而提前预防和治疗,或者若我们能使癌细胞中的端粒酶再度“休眠”,恶性肿瘤就会停止生长,以此来治疗癌症。 【关键字】端粒端粒酶肿瘤癌症衰老染色体 1.端粒和端粒酶的概述 2009年,美国的三位科学家Elizabeth H·Blackburn、Carol W·Greider和Jack W·Szostak发表了题为“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是从这一重大研究成果开始,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为人类衰老和肿瘤带来了福音。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帽子样的结构,它具有稳定染色体末端结构,防止染色体DNA降解和末端融合,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调节正常细胞生长等作用。同种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甚至相同组织的不同细胞由于处于不同的生命时相,端粒的长度也不一样。由此可发现端粒的长度跟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有密切关系,所以端粒的长度被称为“生命时钟”【1】。 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以自身RNA为模板,将端粒DNA合成至染色体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ibonucleoprotein,RNP)。端粒长度的维持需要端粒酶的激活。所以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端粒酶的活性存在于人的生殖细胞、肿瘤细胞、永生化细胞系和再生性组织中,一般情况下酶的活性处于抑制状态,只有当端粒体受到损伤的时候,端粒酶才被激活。 由于端粒和端粒酶对肿瘤和癌症的发生有很大关系,所以近年来,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也比较多,且主要是在妇产科学、基础医学、心血管疾病、泌尿科学、外科学等方面,其中端粒酶与肿瘤形成关系的研究占总文献比例最大【2】。 2.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 端粒是存在于染色体3'末端的特殊部位,通常由一些简单重复的序列组成。不同种类的细胞端粒重复序列不同,大多长约5-8bp。人类的端粒序列由5 '

端粒酶与肿瘤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摘要端粒是保护真核细胞末端的“帽子”,当端粒的长度因细胞 复制而缩短达到极限时,细胞就会走向衰老甚至死亡,而端粒酶的存在能补充已经缩短的端粒,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获得永生。而众所周知,癌症细胞的分裂就是永无止境的,这就暗示端粒-端粒酶系统于人类肿瘤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分析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肿瘤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科学家已经针对他们关系,设计了一些治疗癌症的办法,虽然还没有达到治愈的效果,但是我们应该有充分的理由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癌症的治疗会变的像感冒一样简单。 关键字端粒, 端粒酶(Telomerase), 端粒结合蛋白, , 肿瘤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端粒与端粒酶的研究已成为国际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很多实验都表明了,在肿瘤发生的很多阶段中,端粒缺失造成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化以及端粒酶的再激活都可能直接看参与细胞的癌变过程。端粒酶几乎在所有类型的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已被公认为目前已知的最为广泛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1端粒的结构和功能 1.1 端粒的结构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形染色体末端的一段特殊的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平均长度约为5 ~15kb,是DNA链自身回折并与多种端粒结合蛋白复合而成。人类端粒是以5′2 TTAGGG23′为重复单位的富含鸟苷酸的序列, 其结构末端是3′端, 3′端并不悬挂在端粒末端,而是折回到端粒内部双链重复序列的某一区域,并将该端区域的一段自身链置换出来,取而代之与互补链配对,形成的一个环称 为T环, 3′最末端单链区反转探入端粒的双链区再形成D 环。端粒结合蛋白包括端粒酶、保卫蛋白复合体及非保卫蛋白。保卫蛋白复合体由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结合因子2( TRF2),端粒保卫蛋白1 , TRF1 相互作用核蛋白,TIN2 相互作用蛋白1及阻抑和活化蛋白1 这6个蛋白组成,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端粒上,保持端 粒结构的稳定。非保卫蛋白,如DNA 修复蛋白RAD50, NBS1, MRE11, Ku86 和DNAPKcs等,分布和功能都不局限在端粒上。这三类端粒结合蛋白协同参与端粒动态平衡的维持和调节。在保卫蛋白复合体中, TRF1是端粒酶的负性调节因子,主要负责调节端粒的长度,控制端粒的延伸。TRF2蛋白则主要负责保护染色体的末端,招募活化蛋白1。TRF2丢失将会导致染色体末端失去保护,造成端粒3′端丢失和染色体末端2末端融合。端粒保护蛋白1的作用涉及调控端粒酶的活性。 1.2 端粒的功能端粒的生物学功能包括: ( 1)稳定染色体; ( 2)防止染色体末端融合; ( 3)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4)作为细胞凋亡的信号。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因此端粒被认为是细胞有丝分裂的“生物钟”。根据细胞衰老的理论,细胞衰老分为M1和M2期。正常细胞培养时,由于端粒酶活性缺如, DNA合成的后随链不能有效的复制出染色体3′端,即末端复制问题,每次细胞分裂端粒短缩55~200 bp,当端粒短到一定长度就会被细胞周期蛋白检测出来,随即进入第1个衰老期,这一时期称为M1 期。细胞自M1 期继续分裂,端粒进一步缩短,染色体失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引言-到底是"谁"得诺奖了?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UCSF(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Elizabeth Blackburn(简称Liz),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arol Greider(简称Carol),以及Howard Medical School(哈佛医学院)的Jack Szostak。诺贝尔奖主页上介绍她/他们获奖的原因是揭示了"how chromosomes are protected by telomeres and the enzyme telomerase"(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样描 述是非常专业的。当然更多的公众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会用"Aging Research Wins Nobel Prize"(衰老研究摘 取诺贝尔奖)的标题,这颇有误导之嫌。"揭开衰老与癌症的奥秘",这样的标题更是耸人听闻,偏离这个诺贝 尔奖的用意了。 不可否认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能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它跟衰老和癌症的潜在关系获得了更多公众的关注。但 是迄今为止它只是衰老和癌症的correlator(相关者),勉强算得上indicator(指示者),还远不是causer (引起者)。当年发现衰老的细胞端粒变短之后,人们兴奋地以为找到了衰老的"时钟",揭开了衰老的奥秘。 但是事实上端粒在生理条件下并不是细胞衰老的"瓶颈",细胞或机体的衰老是其它原因导致的老化。小鼠的端 粒是比较长的,如果把小鼠的端粒酶RNA亚基敲除,它能活得很自在,并不会早衰,生殖力也正常。那也就是 说在当代的小鼠中,端粒缩短并不是小鼠衰老的原因。这样的小鼠可以一直传6代。当然越到后来,端粒越短,染色体也开始融合[1]。癌细胞的增殖需要端粒的不断复制,但是我们知道端粒酶激活只是癌细胞发生中比较重 要的一环,但远不是唯一的一环。端粒酶固然是治疗癌症的一个潜在靶标,但是癌细胞也能通过recombination (遗传重组)延长端粒,逃脱对端粒酶的依赖[2]。 所以,不能说是"衰老或癌症"的研究得诺奖了,它跟cell cycle(细胞周期)的研究得诺奖一样,更多的是对 细胞基本功能的重要研究的肯定。而这个研究的进程中贯穿着"发现现象/问题"-"提出概念/模型"-"实验验证" 的思路,整个过程就像相继解开一个个puzzle(智力谜团)一样有趣,充满了思想的光辉。"Nobel Prize in Medicine Awarded for Cracking DNA Puzzle"(诺贝尔医学奖授予解开DNA谜团"的研究"),这样的标题最为 精准。换个角度,我们不妨说是解"puzzle"得了诺奖。 相关链接: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染色体DNA的两个难题以及端粒概念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初,对DNA聚合酶特性的深入了解引申出了一个染色体的复制问题。DNA聚合酶在复制DNA的时 候必须要有引物来起始,而且它的酶活性具有方向性,只能沿着DNA5'到3'的方向合成。染色体复制之初可以 由小RNA作为引物起始合成,之后细胞的修复机器启动,DNA聚合酶能够以反链DNA为模板,以之前合成的DNA 为引物,合成新的DNA取代染色体中间的RNA引物。但是线性染色体最末端的RNA引物因为没有另外的引物起始,没有办法被DNA取代。所以线性染色体DNA每复制一轮,RNA引物降解后末端都将缩短一个RNA引物的长度

端粒酶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端粒酶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摘要: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定DNA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依赖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端粒酶合成。近来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中端粒有所改变,端粒酶活性也有异常。这就提示我们针对端粒酶而开辟出一条攻克肿瘤的新途径。近年来,关于肿瘤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与不同时期不同的原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这些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使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破坏正常细胞有丝分裂到一定程度便衰老,死亡的细胞周期,使其成为永生细胞。正常体细胞端粒酶处于失活状态。本文将对端粒酶与肿瘤关系方面的一些研究作以简要综述。 关键词: 端粒;端粒酶;肿瘤;肝癌;衰老;治疗 引言:最早观察染色体末端的科学家始于19世纪末期,Rabl[1]在1885年注意到染 色体上所有的末端都处于细胞核的一侧。20世纪30年代,两个著名的遗传学家 McClintock B [2]和Muller HJ [3]发现了染色体的末端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完 整性。Muller将它定义为“telomere”,这是由希腊词根“末端”(telos)及“部分”(meros)组成的。30多年前,Hayflick[4]首次提出将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成纤维细 胞的“有限复制力”作为细胞衰老的表征。在此过程中,细胞群中的大部分细胞经历 了一定次数的分裂后便停止了,但它们并没有死亡,仍保持着代谢活性,只是在基 因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的改变。于是Hayflick猜测细胞内有一个限制细胞分裂次数的“钟”,后来通过细胞核移植实验发现,这种“钟”在细胞核的染色体末端——端粒。 但端粒究竟是怎样的复杂结构呢?Blackburn和Gall[5] 于1978年首次阐明了四膜 虫rDNA分子的末端结构,他们发现这种rDNA每条链的末端均含有大量的重复片段, 并且这些大量重复的片段多是由富含G、C 的脱氧核苷酸形成的简单序列串联而成。 在1985年,CW?Greider和EH?Blackburn发现将一段单链的末端寡聚核苷酸加至四膜 虫的提取物中后,端粒的长度延长了,这就说明了确实有这样的一种酶存在[6],并 将它命名为“端粒酶”(telomerase)。之后,耶鲁大学Morin于 1989年在人宫颈癌 细胞中也发现了人端粒酶[7] 。近年来,随着人体端粒酶的发现和端粒学说的提出, 已经知道决定细胞衰老的“生物钟”就是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它可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缩短。 端粒及端粒酶的概念: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由端粒DNA 和端粒蛋白质构成一种特殊结构,是富含GC的高度保守的重复核苷酸序列,包括Ku70、 Ku80、依赖DNA的蛋白激酶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等。人的端粒DNA序列 由5'向3'方向的(TTAGGG)n重复串联组成,大约有2至15kb。在正常情况下,随着细 胞分裂,端粒的进行性缩短并诱发一系列分子事件,最终导致细胞发生凋亡;细胞 培养研究表明,当端粒再也无法保护染色体免受伤害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或者 变得不稳定。其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免遭融合、重组和降解。 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 寿命,故而被称为“生命的时钟”。端粒酶(或端粒体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 核糖蛋白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以自身RNA为模 版,合成端粒DNA并整合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细

端粒及端粒酶的主要结构特点及作用

端粒及端粒酶的主要结构特点及作用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重要的DNA-蛋白质复合结构,由TTAGG重复序列和大量的端粒结合蛋白组成。主要是由六个端粒结合蛋白TRF1、TRF2、POT1TIN2、TPP1和Rap1组成的复合体起着保护端粒的作用,被称为是遮蔽蛋白。其中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RF1和TRF2是两个主要的端粒结合蛋白,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来维持端粒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端粒的功能:1、保护染色体末端:真核生物的端粒DNA-蛋白复合物,如帽子一般,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被化学修饰或被核酶降解,同时可能还有防止端粒酶对端粒进行进一步延伸的作用。改变端粒酶的模板序列将导致端粒的改变,从而诱导细胞衰老和死亡。 2、防止染色体复制时末端丢失:细胞分裂、染色体进行半保留复制时,存在染色体末端丢失的问题。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DNA丢失过多,将导致染色体断端彼此发生融合,形成双中心染色体、环状染色体或其他不稳定形式。端粒的存在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从而防止染色体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丢失或形成不稳定结构。 3、决定细胞的寿命: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故而被称为“生命的时钟”。 4、固定染色体位置:染色体的末端位于细胞核边缘,人类端粒DNA和核基质中的蛋白相互作用,以′TTAGGG′结构附着于细胞核基质。 端粒酶的结构及功能: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由端粒逆转录酶(hTERT)、端粒酶RNA组分(hTR)以及端粒酶相关蛋白组成。端粒酶利用其自身hTR所携带的RNA为模板,在hTERT的逆转录催化下,将端粒重复序列合成到染色体末端,延长或稳定了随着细胞分裂而进行性缩短的端粒,在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反转录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并保持端粒长度的核糖蛋白酶,由RNA和蛋白质亚单位组成,每个RNA均含有一段短的与端粒互补的序列,能以自身RNA模板合成端粒DNA添加到染色体末端,避免染色体复制丢失端粒DNA以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寿命。 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指多肽中从N-端到C-端的氨基酸序列,包括二硫键的位置。二级结构:多肽链借助氢键排列自己特有的a螺旋和b折叠片断。三级结构:指一条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者超二级结构甚至结构域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依靠共价键的维系固定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成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指蛋白质的多条多肽链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更为复杂聚合物的一种结构形式,主要描述蛋白质亚基空间排列以及亚基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不涉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资料

资料1 解读诺贝尔医学奖:什么是端粒和端粒酶 近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 什么是端粒和端粒酶呢?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形态学上,染色体DNA末端膨大成粒状,像两顶帽子那样盖在染色体两端,因而得名。在某些情况下,染色体可以断裂,这时,染色体断端之间会发生融合,或者断端被酶降解。但正常染色体不会整体地互相融合,也不会在末端出现遗传信息的丢失(被降解之类)。可见端粒在维持染色体和DNA复制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 真核生物双螺旋DNA双链复制时,会有一小段DNA引物连接在复制的起始部位,在合成酶的作用下,在引物后依次连接上A、T、C、G(脱氧核苷),形成新的DNA链。复制完成后,最早出现的起始端引物会被降解,留下的空隙没法填补,这样细胞染色体DNA将面临复制一次就缩短一些的问题。这种缩短的情况在某些低等生物的特殊生活条件下可以观察到,但却是特例。事实上,染色体虽经多次复制,却不会越来越短。早期的研究者们曾假定有一种过渡性的环状结构来帮助染色体末端复制的完成,但后来却一直未能证实这种环状结构的存在。 20世纪80年代中期,科学家们发现了端粒酶。当DNA复制终止时,端粒酶的作用下,通过端粒的依赖模版的复制,可以补偿由去除引物引起的末端缩短,因此在端粒的保持过程中,端粒酶至关重要。 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的长度是在逐渐缩短的,当端粒变得不能再短时,细胞不再分裂,而会死亡。并且发现,体细胞端粒长度大大短于生殖细胞,胚胎细胞的端粒也长于成年细胞。科学家发现,至少可以认为在细胞水平的老化,和端粒酶的活性下降有关。 因此,有人希望能把端粒酶注入衰老细胞中,延长端粒长度,使细胞年轻化,或者是给老人注射类似端粒酶的制剂,延长老者的端粒长度,达到返老还童的目的。但生物整体的老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端粒的长度只是决定衰老的一个因素,因此端粒酶抗衰老,目前只具理论价值,连动物实验都很少,更别说应用于人了。 不过,端粒的缩短,的确和很多疾病有关。许多研究发现,基因突变、肿瘤形成时,人体的端粒可表现出缺失、融合或序列缩短等现象。而且,在一些癌症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增高,它与端粒之间有某种联系,所以这些癌细胞可以分裂很多次。某些特定的癌细胞,如果可以阻止端粒酶,端粒就会变短,癌细胞就会死亡。所以深入研究端粒和端粒酶的变化,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资料2 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 摘要:自端粒和端粒酶发现以来,就一直成为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端粒具有保护染色体的功能,同时也是端粒酶的底物,解决DNA复制的末端隐缩,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而端粒酶具有对端粒的延伸作用,使之处于一种不断伸缩的动态平衡中,端粒酶也可以修复断裂的染色体末端。端粒和端粒酶的存在保证了染色体或基因组的稳定性,与细胞的正常分裂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端粒和端粒酶与人的衰老、癌症有重

端粒与端粒酶的发现历程——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端粒与端粒酶的发现历程——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本文是基于个人理解来整理的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史,因为知识时间有限,其中必有偏差和谬误的地方,关键之处还是以 原始文献为主。本人之所以赶这趟诺贝尔奖热,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文献阅读和整理,是因为它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向公众传播 科学思想的机会。由于端粒和端粒酶领域的一系列发现贯穿着"发现现象/问题"-"提出概念/模型"-"实验验证"的思路,重现这个思路对科学工作者是有启发意义的。本文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 引言-到底是"谁"得诺奖了?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UCSF(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Elizabeth Blackburn(简称Liz),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arol Greider(简称Carol),以及Howard Medical School (哈佛医学院)的Jack Szostak。诺贝尔奖主页上介绍她/他们获奖的原因是揭示了"how chromosomes are protected by telomeres and the enzyme telomerase"(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样描述是非常专业的。当然更多的公众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会用"Aging Research Wins Nobel Prize"(衰老研究 摘取诺贝尔奖)的标题,这颇有误导之嫌。"揭开衰老与癌症的奥秘",这样的标题更是耸人听闻,偏离这 个诺贝尔奖的用意了。 不可否认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能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它跟衰老和癌症的潜在关系获得了更多公众的关注。但是迄今为止它只是衰老和癌症的correlator(相关者),勉强算得上indicator(指示者),还远不是causer (引起者)。当年发现衰老的细胞端粒变短之后,人们兴奋地以为找到了衰老的"时钟",揭开了衰老的奥秘。但是事实上端粒在生理条件下并不是细胞衰老的" 瓶颈",细胞或机体的衰老是其它原因导致的老化。小鼠的端粒是比较长的,如果把小鼠的端粒酶RNA亚基敲除,它能活得很自在,并不会早衰,生殖力也 正常。那也就是说在当代的小鼠中,端粒缩短并不是小鼠衰老的原因。这样的小鼠可以一直传6代。当然越到后来,端粒越短,染色体也开始融合[1]。癌细胞的增殖需要端粒的不断复制,但是我们知道端粒酶激活只是癌细胞发生中比较重要的一环,但远不是唯一的一环。端粒酶固然是治疗癌症的一个潜在靶标,但是癌细胞也能通过recombination(遗传重组)延长端粒,逃脱对端粒酶的依赖[2]。 所以,不能说是"衰老或癌症"的研究得诺奖了,它跟cell cycle(细胞周期)的研究得诺奖一样,更多的是对细胞基本功能的重要研究的肯定。而这个研究的进程中贯穿着"发现现象/问题"-"提出概念/模型"-"实验验证"的思路,整个过程就像相继解开一个个puzzle(智力谜团)一样有趣,充满了思想的光辉。"Nobel Prize in Medicine Awarded for Cracking DNA Puzzle"(诺贝尔医学奖授予解开DNA谜团"的研究"),这样的标题最为精准。换个角度,我们不妨说是解"puzzle"得了诺奖。 染色体DNA的两个难题以及端粒概念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初,对DNA聚合酶特性的深入了解引申出了一个染色体的复制问题。DNA聚合酶在复制DNA的时候必须要有引物来起始,而且它的酶活性具有方向性,只能沿着DNA5'到3'的方向合成。染色 体复制之初可以由小RNA作为引物起始合成,之后细胞的修复机器启动,DNA聚合酶能够以反链DNA 为模板,以之前合成的DNA为引物,合成新的DNA取代染色体中间的RNA引物。但是线性染色体最末 端的RNA引物因为没有另外的引物起始,没有办法被DNA取代。所以线性染色体DNA每复制一轮,RNA 引物降解后末端都将缩短一个RNA引物的长度(图一)。尽管这个引物不长,但是细胞千千万万代地不 断复制,如果不进行补偿,染色体不断缩短,最终就会消失。James Watson(因为发现DNA双螺旋结 构获得诺奖)最早就明确指出了这个"末端隐缩问题",并猜想染色体也许可以通过在复制前联体(染色体 末端跟末端连起来)的方式来解决末端复制的问题[3]。

端粒与肿瘤

看图写出核输出分子定向运输途径与机制 一、出核转运过程与机制 不带电荷,分子质量小于100Da的分子可以自由穿过核被摸; 分子质量大于100Da的分子和大分子通过核孔复合体运输穿过核被摸; 直径达9nm(相当于球蛋白,分子质量达40kDa)可以通过被动扩散穿过NPC; 更大的大分子通过NPC主动运输,但必须包含特定的信号。 本图所示为NPC主动输出运输: 1.输出对象:主要为胞质中蛋白合成所需的tRNA、mRNA等多种RNA及核糖体蛋白颗粒、穿梭蛋白(大多数为转录因子)等大分子物质。 2.参与者:Ran蛋白(具有GTP酶活性)、核转运体(在核输出过程中主要为出核素exportin)、核输出序列(nuclear export-signal,NES)、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NPC)、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Ran-GEF,也称为Rcc1,)、Ran-GAP(GTPase激活蛋白) 3.核输出分子定向运输途径与机制:核输出分子的主动定向运输的过程类似于亲核蛋 白的入核转运过程:Ran蛋白在存在于细胞核内Ran-GEF作用下促使Ran上的GDP交换为GTP,这一过程使Ran蛋白在细胞核中以GTP结合形式存在,出核素可以识别货物分子上的核输出序列(NES)(RNA分子常要与包含NES的蛋白质一起以核糖核蛋白的形式运输)并连同Ran-GTP蛋白共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聚体复合物,由于出核素具有与核孔复合体特异结合的能力这使得该复合物穿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并 在胞质中Ran-GAP作用下刺激Ran蛋白上结合的GTP水解形成Ran-GDP形式,同时也会引发三聚体的水解,从而释放运输的货物蛋白和出核素,而出核素和Ran-GDP(其 中Ran-GDP会与入核素、待运物形成复合体进入核内)也可以重新回到细胞核当中重复这一过程,形成一个Ran循环。 另外,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蛋白并非是核内常驻“人口”, 通常要往返于核质和胞质之间, 这些穿梭蛋白既有NLS又有NES。 二、展望 实际上核输出输入过程的途径与机制尚不明了,比如具体是什么介导了NPC-转与蛋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 廖新化 引言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UCSF(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Elizabeth Blackburn (简称Liz),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arol Greider(简称Carol),以及Howard Medical School(哈佛医学院)的Jack Szostak。诺贝尔奖主页上介绍她/他们获奖的原因是揭示了 “how chromosomes are protected by telomeres and the enzyme telomerase”(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进程中贯穿着“发现现象/问题”-“提出概念/模型”-“实验验证”的思路,整个过程就像相继解开一个个puzzle(智力谜团)一样有趣,充满了思想的光辉。重现这个思路对科学工作者是有启发意义的。本文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科学问题推演的教学案例。 染色体末端的两个难题以及端粒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初,对DNA聚合酶特性的深入了解引申出了一个染色体的复制问题。DNA 聚合酶在复制DNA的时候必须要有引物来起始,而且它的酶活性具有方向性,只能沿着DNA5’到3’的方向合成。染色体复制之初可以由小RNA作为引物起始合成,之后细胞的修复机器启动,DNA聚合酶能够以反链DNA为模板,以之前合成的DNA为引物,合成新的DNA取代染色体中间的RNA引物。但是线性染色体最末端的RNA引物因为没有另外的引物起始,没有办法被DNA取代。所以线性染色体DNA每复制一轮,RNA引物降解后末端都将缩短一个RNA引物的长度(图1,简化的示意图,实际上染色体的DNA双链末端不会是平的)。尽管这个引物不长,但是细胞千千万万代地不断复制,如果不进行补偿,染色体不断缩短,最终就会消失。 James Watson(因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获得诺奖)最早就明确指出了这个“末端隐缩问题”,并猜想染色体也许可以通过在复制前联体(染色体末端跟末端连起来)的方式来解决末端复制的问题[1]。

端粒与端粒酶的研究进展综述

端粒与端粒酶的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专业:遗传学学号: 摘要:端粒是稳定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端粒酶可修复细胞分裂过程中不断丢失的末端端粒序列。端粒与端粒酶的存在在细胞的永生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细胞衰老与癌变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综述了端粒与端粒酶目前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细胞衰老和肿瘤的关系。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肿瘤;细胞衰老 1.端粒与端粒酶 1.1端粒及其功能 端粒( t e l o m e r e )是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生理性末端, 由含G量的高DNA序列和相应的蛋白组成,不同生物的端粒各异。端粒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 具有特殊的功能:保护染色体末端;防止染色体复制时末端丢失;决定细胞的寿命;固定染色体位置等[1]。 1.2端粒酶及其功能 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核蛋白逆转录酶,由小分子RNA和蛋白质组成,能够合成和延伸端粒的核糖核蛋白。端粒酶以自身RNA 为模版,能够逆转录合成具DNA 重复序列的端粒,从而使得端粒延长,保持染色体结构的相对恒定。 近年来,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这不仅因为它们具有维持生物遗传信息稳定、调控细胞生命周期的重要功能,还由于端粒

及粒酶的行为异常与多种人类肿瘤及肿瘤密切相关。 2.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正常培养的人类成纤维细胞在分裂期间端粒是逐渐缩短的,这些缩短的端粒激活了细胞衰老程序,但是有少数细胞则可以细胞衰老调控机制失控的条件下癌变,此时端粒酶被重新激活以维持癌细胞无限增殖的能力。因此端粒酶的活性有无与强弱与癌症的发生和治疗有着密切的关联。 端粒酶的两个基本组分分别是作为端粒DNA模板合成端粒序列的功能性RNA(hTERC),和具有逆转录酶活性的催化蛋白——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hTERT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是端粒酶活性的限速决定因子[2]。 雷红玮等[3]以荧光定量PCR分析hTERT的mRNA变化水平发现端粒酶的活性能够被JAK抑制剂所抑制,提示了端粒酶的活性激活与抑制依赖于JAK通路。通过调控JAK通路可使端粒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阻碍癌细胞的永生化,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吴成举等[4]对组织标本中的hTERT进行RT-PCR扩增,检测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得出端粒酶结构中hTERT表达可以作为评价胃癌的重要指标之一。黄东海等[5]对丙氧鸟苷5-氟尿嘧啶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化疗药物的不同使用剂量hTERT水平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得出hTERT可以用来评定肿瘤是否易于复发。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发生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通过端粒与端粒酶的活性控制、含量检测等手段,可以在肿瘤的提前发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