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东方式传统插花艺术风格与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东方式插花艺术浅析东方式插花艺术生命科学学院085班02号何杰摘要:东方式插花艺术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主要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
东方插花崇尚自然,花型自然,活泼多变,注重线条美、色彩美和含蓄美,追求意境,耐人寻味。
本文从历史、特点、基本花型等几方面对东方式插花进行浅析。
关键字:插花艺术东方风格历史特点造型每一门文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必定受社会经济、文化、民族意识等因素影响,插花艺术也不例外。
东方式插花艺术有着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风格和花型等方面都独具一格。
本文就这些方面对东方式插花进行解读,以深化我们对它的了解和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一、东方式插花的历史插花艺术起源于中国,东方式插花主要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历史上,插花艺术经过了起源、发展、昌盛和卓越灿烂的时期。
中国插花源于佛教供花,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唐代的时候,插花开始成为宫廷喜庆不可缺少的装饰物,隋唐时代是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兴旺时期,极盛时期是在宋代,明代是插花艺术复兴、繁荣、昌盛和成熟的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形成了完备的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花卉园艺事业的发展,插花这门古老的艺术,得到了迅速复苏和发展。
在中国插花艺术这一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它融入了我国儒家以自然平和为美的古代哲学思想,并从我国自然山水中吸取艺术精华,触发创作灵感;同时,它与我国古代建筑、园林、诗词、绘画、书法等文化艺术是融会贯通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日本插花是随着中国佛教传入日本的,在其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在不断接受中国插花艺术的影响。
大约于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颇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为代表的大约有300多个流派。
二、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东方相对于西方古老而神奇,受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习俗和风尚等因素的影响,在文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中也形成了相应独特的表现形式,插花艺术自然也有其独到的一面,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插花,其风格和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崇尚自然。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融合了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了独特而精致的艺术形式。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不仅可以了解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还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蕴。
一、历史渊源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花鸟画和观赏花园,而在日本则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佛教传入。
在佛教传入的过程中,插花被用来供奉神佛和祭拜先人,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而在韩国,传统插花则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融合了本土传统之后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插花艺术。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各种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融合与发展。
二、文化内涵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深刻地融合了东方文化的精髓和传统的审美情趣。
在中国,插花艺术受到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注重在插花中体现平衡、和谐和秩序。
在日本,插花则体现出禅宗的理念,强调简约、朴素和意境的表达。
在韩国,插花则表现出本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风格,富有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
这些文化内涵的融合,形成了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精湛技艺。
三、哲学思想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观赏艺术,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在中国,插花被视作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借助花卉之美来陶冶情操、培养情趣。
在日本,插花则被视作一种修行的方式,通过花卉的摆放来体现自然、简约和平和。
在韩国,插花被视作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通过插花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
这些哲学思想的融合,使得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具有精神内涵和人文意蕴。
四、审美意蕴东方传统插花艺术通过对花卉的精心摆放和创意构思,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插花艺术中,注重在插花中呈现出平衡、和谐和秩序,展现出中国人对内在美和宇宙之美的追求。
在日本插花艺术中,注重在插花中呈现出简约、朴素和意境,展现出日本人对自然美和内心之美的追求。
在韩国插花艺术中,注重在插花中呈现出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展现出韩国人对自然与人文之美的追求。
东西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与形式的分析进入信息时代,东西方插花艺术交流日益频繁,通过相互学习,互相融合,使插花艺术日臻完美。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东西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与形式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插花的艺术流派当今社会插花艺术流派众多,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
插花艺术的表现,在较大程度上受民族习惯、地域的影响,使东、西方插花各具特色。
西方式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热情奔放的印象。
东方式插花注重线条造型,着重于自然姿态美,清雅绝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被人们认识和吸收。
东、西方插花出现了相互渗透的局面,彼此取长补短,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
东方式插花艺术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东汉时,插花即作为佛前供花。
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
宋元时期,插花艺术进入了兴盛时期。
明清时期,插花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有关插花的专著也随之出现。
插花艺术随着文化、宗教活动的交流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了发展。
1、东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1)崇尚自然。
东方式插花以植物的自然形态为基础,通过作者的艺术创造,使作品充满自然的生命力和美感。
(2)讲究意境,以形传神。
东方式插花不仅注重花材的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
既追求插花作品的内涵和神韵,又注重作品外在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3)注重线条造型。
东方式插花通过不同线条的长短、粗细、强弱、虚实、疏密、曲直、顿挫等变化勾勒出或飘逸、或粗犷的不同形态。
此类插花不失自然风姿,形式多样,婀娜多姿,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4)色彩朴素雅致。
东方式插花选用花材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取胜。
使用花材以木本居多,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少,色彩简单。
(5)东方式插花注重季节特点,在不同季节选取具有该季特色的花材着力表现该季节的主题。
如兰桃迎春,荷榴庇夏,菊桂护秋,梅竹斗寒等。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点插花艺术自古以来就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也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创造无穷的艺术魁力和生活乐趣,她与其他姐妹艺术一样,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均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经济状况,因此,她的产生与发展也必受社会经济、民族意识、时代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插花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西方与东方两大流派明显的区别与特色。
东方人性情稳重内向、委婉含蓄,艺术境界寓意隐含,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故在插花的创意与表现手法上,其特点与风格可以用真、善、美、圣这四个字来加以概括。
一、自然之“真”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最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讲求“物随原境”。
“形肖自然”,这是中国国画和插花艺术的理论基础。
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的规律,不能含有明显的人工痕迹。
正如袁宏道在书中所论述的“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的境界。
这样,就要求插花者深入去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审美,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和表现,使作品展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具有能震撼人心灵的感染力,这是传统东方插花的精髓所在,所以,传统的东方插花又被称为自然式插花。
二、人文之“善”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而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善”为宗旨,所以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以“善”为核心,在这种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对花卉也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讲求材必有义,义必吉祥,如生活中人们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此象征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品格,取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以此比喻君子之儒雅、脱俗。
用玉兰、海棠、牡丹、桂花来衬托“玉堂富贵”,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营造一种含蓄和谐的氛围,以借花明志、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以某种命题,使作品展现一种特定的意境,这是传统东方插花所特有的风格。
东方式插花艺术的四个主要特点和风格东方式插花艺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尤以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插花为典型。
下面店铺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东方式插花艺术的四个主要特点和风格吧!东方式插花又可以分为东方式传统插花和东方式现代插花两类,它们在选用花材上表现手法和情趣上与传统插花多有差异。
东方式插花艺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尤以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插花为典型,表现有以下共同的特点与风格:(一)崇尚自然、师法自然。
插花以自然为主体,明自然之理,呈自然之态,展现自然之神韵和规律。
(二)珍惜花木之生命,赋予花木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性,不仅表现其自然形态美和自然的生机,而且强调其内在的神韵之美,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
(三)强调线条造型,尤善用木本枝条,多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的构图为主,造型自然活泼而多变。
(四)注重作品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整体性及其与环境的协调性,使作品、配件和环境形成和谐有机的整体。
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
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
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
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
插花艺术东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东方式插花以日本和中国插花为代表,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
东方式插花主张以精取胜,注重线条,追求自然典雅,手法简练,表现力非常丰富。
东方式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
东西方插花的主要风格和特色1.东方插花的主要风格:(1)崇尚自然(2)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意境: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既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3)注重个体的线条美着力展现花材个体的线条美,作品中用花数量少,色彩简单(4)采用不对称自然构图【参差错落】一般花朵的位置要高,低,前,后错开以使构图生动,自然,不呆板【仰俯呼应】每件作品都有一个核心,即焦点花。
上下左右的花枝应围绕核心顾盼呼应,以保证作品的整体形【疏密有致】作品中花叶安排应当有疏有密,即可展现个体花材的姿态美,也可使整个作品浑然一体符合构图的一般原则【虚实结合】在插花穿凿中,花为实,叶为虚,一件完美的插花作品,虚实配合得好就有层次,有生气,才能给人发挥想象的空间【上轻下重】插花时应把重量感小的花材放在作品的外围和上部,把重量感大的花材放于作品基部,即大花在下,小花在上;浅色花在上,深色花在下,以符合自然,给人以均衡的感觉。
【上散下聚】即作品外围和上部的花材分布较松散;作品中间基部的花材较密集。
以保证作品的自然和生动(5)花材人格化被赋于种种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6)注重季节特色表现季节的主题,就用那个季节的花材来插作(7)注重作品与环境的统一插花作品的创作,只有综合考虑环境的具体功能,体积,色彩,陈设位置,布置要求等情况进行设计,才能做出需要的优美的插花作品(8)色彩淡雅配色清新淡雅,一般在一个作品中只用两三种花色,简介明了西方式插花的主要风格(1)崇尚人的力量,人的精神以人为本,宣扬人性,追求个性的自由,喜欢开敞外露的艺术风格(2)注重花材的色彩美只强调整体的艺术效果,注重欣赏整体华美的图案个色彩(3)构图形式为规整的几何图形花材排列,较密集而整齐,形成丰满规整的几何图形(4)用花材种类多,数量大,色彩丰富作品在用色上十分考究,给人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感受,注重作品的装饰效果(5)通过外表形式表现作品主题【如用红色的心形作品,表现爱情的主题】充分表达出西方插花豁达率直的风格。
简述东方传统插花艺术风格东方传统插花艺术风格简述一、概述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是指源于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以自然为灵感,以空间为载体,以美学为基础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性的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二、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风格1. 历史渊源中国传统插花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中的花神信仰。
唐代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插花逐渐成为寺庙中常见的活动。
到了宋代时期,插花逐渐走向民间,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 特点中国传统插花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
它追求“静中见动”、“动中有静”的效果,在构图上讲究对称和平衡,在色彩上注重淡雅清新。
3. 代表作品中国传统插花代表作品有“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等,其中以“三友”最为著名。
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植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日本传统插花艺术风格1. 历史渊源日本传统插花起源于7世纪时期的佛教寺庙。
在16世纪时期,随着茶道文化的兴起,插花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礼仪活动。
2. 特点日本传统插花注重自然和生命力的表现。
它追求“生机勃勃”、“自然流畅”的效果,在构图上讲究不对称和不规则,在色彩上注重鲜艳明快。
3. 代表作品日本传统插花代表作品有“生け花”、“華道”等。
其中,“生け花”是指将各种自然元素(如植物、石头、水等)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美丽的景观,“華道”则是指以花卉为主要材料,通过精心布置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四、韩国传统插花艺术风格1. 历史渊源韩国传统插花起源于高句丽时期的祭祀活动。
在朝鲜时期,插花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礼仪和文化活动。
2. 特点韩国传统插花注重形式和色彩的表现。
它追求“简约而不失华丽”的效果,在构图上讲究对称和平衡,在色彩上注重浓郁艳丽。
3. 代表作品韩国传统插花代表作品有“碧玉瓢”、“百合花”等。
其中,“碧玉瓢”是指将各种自然元素(如植物、水、石头等)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优美的景观,“百合花”则是指以百合为主要材料,通过精心布置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东西方插花的风格的区别与比较东西方插花的艺术风格是不同的,东方插花以中国、日本为例,在风格上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寓意深刻。
西方(欧美)插花,注重色彩,突出表现人工艺术美与图案美,具体作一下比较。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东西方插花的风格的区别与比较,欢迎阅读。
造型东方以线条造型为主,利用枝叶形态的长短粗细,强弱刚柔,曲直顿错,虚实疏密,勾画出简洁、飘逸、瘦硬、粗犷不羁的造型。
单体表现力强,都具有构图表现力和欣赏力。
西方以几何造型为主,注重色块效果,其构图有圆形、半圆形、等腰三角形、火炬形、月形、S 形等,注重群体表现力。
有人称其为色块插花。
构图东方注重自然,采用对称或不对称的均衡,取材广泛,花、叶、果、藤均用,盛开、半开、含苞同用。
西方讲究规则,采用对称均衡,花材的姿态和规格统一做放射状排列,构成几何图形。
且花材多,色彩丰富。
内涵东方讲究意境,把主观心意和客观景物融合在一起,通过作者和观者的联想进行创作和欣赏。
西方注重外观视觉效果,强调外形和色彩的装饰,使其作品热烈奔放、雍容华贵。
器皿东方把花材、器皿、道具、环境作为整体综合表现,以优美的陶瓷、玻璃、金属、漆木、竹编、草编各式盘盆及贝壳、树段、石片、竹筒制作花器,它是艺术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配以宫灯、书画、珠帘、窗景、鱼缸、鸟笼,乃至焚香置砚。
西方以茂密花材,掩盖器皿、几架;用以变化作品高低、前后,讲究环境协调。
数量东方用花不求多,一般用几支画龙点睛,多用青枝绿叶勾线衬托。
西方用花量比较多,给人以花枝繁茂之感。
一般以草本花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花、菊花、马蹄莲、月季等。
现在西方盛行的插花有3种方法:其一现代大堆头插法。
以一二种鲜艳夺目的大花朵为主题,小花朵作陪衬,呈现出和谐的对照。
其二,现代线条美插法。
以突出花朵的自然美和形态美为目的,分对称和不对称两种形式。
不对称的可自由发挥,有独特的创造性,受人喜爱。
其三,现代线条大堆头合并插法。
是综合大堆头和线条的优点,即把西方插花艺术和东方插花艺术的传统优点融合在一起,适用于国际花展和交际场合。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一:自然之“真”
传统的东方民族通常以自然中生长的花草树木作为表现的对象,讲究的是“物随原境”,就是要把所要表现的景观与生长规律相符合,没有太过于明显的人工痕迹。
这样就对插花者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需要他们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并且把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融进去,使插花既有生命力又有美感。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二:人文之“善”
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善”是儒家美学思想的宗旨所在。
所以人们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也赋予了花卉美好的象征意义,比如“岁寒三友”梅、竹、松等。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三:艺术之“美”
插花的艺术美包括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布局美、内涵美等,要把自然美和人文美有机结合,使得插花作品形神兼备。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四:“圣”洁之尊
传统的东方民族认为花卉是神圣的,要心怀崇敬去对待,可以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从而使得插花也有一种神圣感,讲究“心正花正”,使得“花正心正”,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
也谈东方式传统插花艺术风格与特点
作者:杨斌
来源:《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7年第06期
中国和日本是东方式传统插花艺术的代表。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用花枝互赠亲友和以花祭祖传递情感的风俗。
日本的花道(即插花)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自隋唐时代随佛教一起传入,风格和形式都留有中国插花艺术的影迹。
因此,东方式传统插花实际上就是以我国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式插花。
一、崇尚自然,高于自然
东方传统式插花以表现植物的自然形态美见长,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从大自然中触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作者充分考虑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和自然形态,但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原始形态,而是有创意地加以造型、修剪、设色等艺术加工,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抽象的自然,使作品达到一种“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
如表现梅花时,展现了其横斜疏影的姿态;表现竹子时则在于展现其挺拔刚劲的气势。
因此东方式插花艺术创作是一个源于自然、再现自然、高于自然的过程。
二、讲求意境,寓意于花
意境是中国画特有的美学思想,东方式插花借鉴中国绘画的创作理念和要领,注重作品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同时更加注重作品所表达的意境美,利用花材的属性、谐音、品格或形态来达到借物寓意、寓情于景、以形传神、使人遐
想、耐人寻味的效果,以有限的形象引发欣赏者无限的想象。
如百合寓意百年好合、万事如意;桃花预示好运将至;石榴、慈姑代表子孙满堂、后代繁荣,这些是以花木形象谐音寓意,而梅花傲雪凌霜,象征不畏严寒、坚忍不拔的精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表示纯洁无邪则是以花木生长习性寓意等,可以说意境是东方式插花艺术最高的形式美。
正如明代袁宏道《瓶史》中概述:“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解,划然示我意象之表也。
”
三、注重线条应用,造型挥洒自如
西方式插花表现为几何形体的人工图案美,多为固定的插花造型,如三角形、球形、L 形、S形等。
而东方式插花讲求线条与意境美,追求自然造型,清雅绝俗。
线条是中国画笔墨观,作者同样也将它运用于插花艺术之中,通过千姿百态花木枝叶的外轮廓线组成各种造型并融合到整个作品构图中去,来表现不同的外延美与内涵美,或气势刚劲或纤细秀丽;或一泻千里或蜿蜒曲折;或高低错落或疏密有致,正如各种线条统摄到中国山水画面中一样,增添了作
品如画的意趣。
东方式插花一般是以三支花材构成外轮廓线,然后围绕三支主枝插置辅助花材,使花形丰满并富有层次感。
其基本花型分为花枝直立向上表现其刚劲挺拔或亭亭玉立的直立型;利用花材柔韧易弯的特性向下悬垂插入花器中,表现其柔软飘逸形态的下垂型和表现植物受环境影响向侧偏斜姿势富有动态美感的倾斜型三大类。
四、作品命名,画龙点睛
东方式插花一般都由作者取了一个恰当的名字,这样可烘托作品的主题,在作者与欣赏者之间产生共鸣,引导欣赏者对作品产生联想。
插花作品有的是先立主题命名,然后围绕命题进行选材、构思创作,如2006年9月在宁波举办的“中国插花艺术大赛暨首届宁波花卉园艺博览会”上,主办方就规定了《夏之恋》、《秋之韵》、《家宴》和《奥运颁奖用花》这四大命题,由参赛者去联想与创意。
有的是作品完成之后根据其表现题材、主题等内容再命名,方式多样,有以花材的特性、形象来命名;有以自然山水风光、四季景观变化来命名;有以作者一种情愫和情感来命名;有以借鉴古诗词曲赋来命名等等。
命名对作品的意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作品更具有艺术魅力,这也是东方式插花引人入胜、赏乐无穷的特点之一。
总之,东方式传统插花艺术风格与特点是受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熏陶,是具自然写真又具浓郁的人文气息,融绘画、诗歌、书法、情感于一体,不拘一格、潇洒自如的风格与特点。
(作者为荆州职业学院美术师、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