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镇机构设置及运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

乡镇机构设置及运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

【范文大全】

辰溪县各乡镇现设事业单位10个(不含中小学、卫生院),即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农村经济经营站、文化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国土建设所、林业工作站、企业工作站、水利工作站、畜牧水产工作站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30个乡镇共设事业单位300个,占全县593个事业单位的一半多。核定编制1081名,现有人员1423人。

一、存在的问题

6月上旬,我们对乡镇事业单位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走访乡镇8个,座谈乡镇领导和事业单位负责人70余人。调查发现,除计生、林业、安监等少数部门业务开展较好外,绝大多数事业单位运行困难、权责利关系不明、管理体制不顺、内部活力不足、经济和社会效益低下。具体表现为:

一、条块分割,管理存在矛盾。机构改革后,对乡镇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作了调整,除国土、林业外,其它均下放到乡镇管理。但因未出台具体的管理制度,各乡镇事业单位实际仍以县管为主。负责人任免、人员调配、工作考核、工资调级、职称评定、档案管理等全部由县直部门负责,人员使用却在乡镇,造成人员管理与使用相分割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一)管理出现脱节、缺位。田湾镇畜牧站张正勇说:乡镇事业单位开不开展业务、开展得如何无人检查督促,没有制度约束。乡镇只管安排的"中心"工作是否完成,业务则认为是县直管的事;县直只知交办的工作有无回音,平常工作管不着。(二)工作安排不协调、不配合,乡镇事业人员无所适从。田湾镇水利站一技术人员被水利局抽到潭湾水电站搞测量,抽去一个月,镇里以其"中心"工作未完成,将其全年目标管理奖扣除。锦滨乡畜牧站一干部,乡领导认为其业务和"中心"工作都完成得不错,畜牧局却以其防疫时期被抽去搞了几天"中心",而不予评定职称和工资调级。

二、经费不足,日常运转困难。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农村经济经营站基本没有经济收入,乡镇企业、畜牧水产、水利、文化等经费来源也很少。调查中,反映最多的是经费问题。城郊乡农业农机中心陈和成反映:他们站无任何经费来

源,发布病虫害情报的费用得经乡领导同意后到乡财政报销,平常下村技术指导的开支全部自己掏,因此站里人员很少下村指导。站里所需的公共开支如事业单位登记费等,都是大家凑钱交。锦滨乡畜牧站杨天宝反映:县财政每年所拨的事业经费,乡里一分没有,而上面所要交的各种培训费、考核费、会务费等一分不能少。站里因没有经费制约,人员也无法实行有效管理。

三、政事不分,影响业务开展。政事分开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乡镇事业单位2002年已全部过渡为法人事业单位,实行自主经营和独立核算。但一方面是乡镇政府因行政人员较少不让独立,仍将事业单位当作自己的内设机构,将事业人员当作行政人员使用。除林业、国土、计生外,其它事业人员全部被安排为包村干部,直接从事乡镇行政工作。乡镇政府对其实行统一的目标管理,统一的报酬待遇。另一方面是乡镇事业单位因自身没有经费来源而不愿独立。一独立就成了断奶的孩子,无法生存。所以很乐意让乡镇政府安排去包村抓"中心",对业务工作则缺乏自觉性和责任心。

四、量多质低,人员结构不合理。全县乡镇事业单位在职1423人,超编342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20人,不占9%,专业技术人员不到570人,仅占40%。畜牧和农业农机这些技术要求高的部门,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人员匮乏现象更严重。在谈到业务开展不起来的原因时,某站一干部是这样总结的:"经费困难不好干,去抓\'中心\'好不干,缺乏技术干不好,最后还是不干好。"

五、职能弱化,部分站所丧失发展活力。农村经济经营站现行主要职责有四个:一是指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二是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三是农民负担监管;四是农村价格监管。第一个职能在农村合作基金会撤销后已弱化;第二个职能在会计集中核算后已弱化;第三个职能在农业税率降低后已弱化;第四个职能因物价部门未授权实际一直都很少履行过。石碧乡经管站一干部说:"现在经管站是以乡镇中心工作为中心,业务变成了兼职,具体要做的事只有村账乡管和填报经济报表,经管站存在已无多大作用。

二、对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乡镇事业单位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对其进行"理气、活血、强骨、健肌。"

--"理气"即理清乡镇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首先是落实机构改革关于乡镇站所管理体制调整的政策。将水利、畜牧、乡镇企业、经管、计生、农业农机、文化服务7个站所坚决下放到乡镇管理。二是明确划分县直与乡镇的管理权限。出台具体的管理制度,使县直与乡镇在管理上有制可依。以乡镇为主管理的单位,其负责人任免权、人员调配权、业绩考核权归还乡镇,职称评定、工资调级、档案管理等工作因与专业技术直接相关,仍由县直业务部门负责。三是建立协调机制,使县直与乡镇在管理上既分工又合作。以乡镇为主管理的事业单位负责人任免,由乡镇党委、政府研究提出拟任人选后,应征求业务主管部门意见,再进行任免;人员调配由乡镇提出方案,在编制允许下,由组织、人事部门征求业务主管部门意见后开出调动介绍信;业务主管部门临时抽调人员必须征得乡镇同意后才能抽调。

--"活血"即拓宽乡镇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渠道。"无钱难倒英雄汉。"没有经费,内部管理只是一纸空文,独立核算和自主经营更无从谈起。业务开展较好的林业、计生、安监部门,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无外乎是经费来源稳定和职权责任明确。拓宽经费渠道可从内、外两面着手:内面即扶持乡镇事业单位开展各种正当的经营活动和合理的有偿服务,引导事业人员转变观念和角色,从习惯于行政管理转变为技术服务,从等人上门转变为上门找人。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就可开展种子、农资、农机等各种经营业务(转载于 : : 乡镇机构设置及运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外面即县乡财政根据各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拔给一定的业务经费,保障最基本的业务需要。乡镇和县直对乡镇事业单位业务经费应做到不扣压、不挪用、不截留。只有经费上的独立,才能使政事分开变成现实。潭湾镇水利站因水利设施较多,经费来源稳定,早在1999年所有乡镇事业单位还未过渡为法人事业单位时,就主动过渡为法人事业单位了。

--"强骨"即重新调整乡镇事业机构设置。乡镇事业机构的设置,不能搞简单的整齐划一和强制性的上下对口,而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乡镇的实际灵活

设置,有建有撤。一是对上次机构改革中农业与农机、文化与广播的合并情况进行再次督查,防止在合并中走形式、搞变通。二是撤销职能已基本弱化的农村经济经营站,将其部分尚需保留的职能划转到乡镇财政所。三是对职能相近、规模过小的进一步进行归并。如苏木溪和桥头溪等乡镇水利站,所辖水利设施少,都只1-2人,整体效益低下,可将其归并到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因属县直管理,可对林地较少的几个乡镇,联合设立林业中心站。

--"健肌"即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一是把好进人数量关。在超编较重的现状下,应严格控制乡镇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上级部门和领导应改变乡镇站所线多面广、多安排几个人无所谓的思想,以身作则,坚持原则,把好进人第一关。二是把好人员质量关,对新进人员应坚持标准,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实行"凡进必考"。去年全县畜牧系统通过考试聘用的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反响良好。进人时,应先征得拟进站所的同意,使乡镇事业单位在人事安排上具备应有的知情权、建议权和主动权。三是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教育培训,将人员负担转变为人才优势。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组成的联合督查组日前在江西强调:“上级业务部门不得干预乡镇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中编办本月初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对“条条干预”问题进行清理,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中编办于15日起,会同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对各地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开展联合督查。部分县级、市级、省级甚至中央部门都有干预乡镇机构和人员配备的问题。督查发现,有的部门通过文件干预乡镇机构编制事项,并广泛存在于下达业务工作意见、行业改革意见和关于职能调整的意见中;有的部门通过目标考核、评比达标活动要求乡镇配套机构和人员,主要存在于部门下达的关于某项业务工作检查的通知或考核细则中(转载于: : 乡镇机构设置及运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编办监督检查司副司长、联合督查组组长李世春说,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中央多次要求各地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

并提出了今后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数“只减不增”的目标。按照规定,各级机构编制的管理权限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编委,具体工作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承办。凡涉及职能、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调整,都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权限,报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需报党委、政府审批的事项,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提交党委、政府审批。凡未按程序申报的,党委、政府不予审议和审批。上级部门不得以给资金、物资、项目为条件,要求下级部门设置对口机构、增加编制和机构升格;各地各部门不得将是否设置相应机构、配备编制的情况作为评比、表彰、达标的条件和标准,干预下级机关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配备;各部门在下发文件、草拟有关法规、规章和领导讲话时,不得就机构编制问题作出规定。(cn)

当前,在我国的机构编制管理中,有的地方已经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法治",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而有的地方由于"法治"太少或者根本没有"法治",以致于有些单位凭着本系统的规定搞所谓的上下对口,在"条条"的作用下擅自增设机构;有些人凭领导的关照违反编制管理纪律扩编增员。这种"人治"现象的发生造成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失控。党的十五大就明确提出了"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依法治国,首先就要求依法行政,机构编制同其它行政工作一样,也需要依法行政,实现"法治"。如何实现机构编制的"法治"呢?笔者认为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机构编制管理做到有法可依。长期以来,机构编制没有法律可遵循,工作中在确定具体的机构编制时,只能是由各级主要领导"拍脑袋"而定,有的机构的设置往往只要领导的一个批条,甚至一句话就能确定。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部《机构编制法》来明确机构编制管理的对象、范围、编制管理的原则、方法以及编制管理的权限划分和主管部门,树立机构编制工作的威信。在有了机构编制法以后,各级地方政府也需要在已经形成的《组织法》中,对本级党政机关设置的部门、权限和职责范围、编制总额,作出原则性的规定,对于领导职数、专业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行政与后勤人员的比例作出硬性规定。通过出台《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标准》,对事业单位的编制类别、编制依据和编制比例作出综合性的规定。与此同时,各级编制部门也需要制定《工作实施规则》,用《规则》来规范本

部门的工作程序和统一管理制度,等等。只有具备了完整和统一的法律体系,才能为实现机构编制的"法治"铺好路。

其次,机构编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机构编制立法以后,必须通过有效的广播电视媒体广泛宣传机构编制法,使大家在工作中形成自觉遵守机构编制法律的共识。一方面,它要求编制部门通过培训、考核的方式使工作人员学习掌握好法律,并以法律为准则指导工作,在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的配备、部门职能的划分等方面坚持按法律及其规定的原则科学、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它也要求涉编部门在工作中,了解机构编制法,增强法制观念,工作中依法呈报,自觉减少违法违规擅自增设机构和增配人员编制的行为。只有大家都做到了有法必依,机构编制管理才能够步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再次,机构编制管理做到执法必严。机构编制法的出台为严肃执法提供了依据。首先,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遵守编制纪律,对于涉编事项,依法办事,不向编制部门批条条、打招呼,不搞权大于法,以权谋私,做到以身作则。其次它要求编制部门能够树立"编制就是法律"的意识,工作中讲法律,办事流程法定化,以法律已,对于违反机构编制法律原则和程序的事项坚决抵制,不搞法外开恩,不搀个人私情,做到不折不扣地执行机构编制法。只有做到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执法必严,才能够长久地坚持机构编制的"法治"。

最后,机构编制管理做到违法必究。一方面,在机构编制管理过程中,编制部门要以法律为准绳,对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涉编行为采取定期通报、不定期抽察等手段实现动态、全程监督,对于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要坚决处罚,甚至可以启动司法程序来维护机构编制法的权威。另一方面,编制部门在接受其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的同时,更需接受来自社会的监督,自觉做到依法行政,促使机构编制管理实现"法治"的良性循环。

实现机构编制的"法治"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做到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真正实现"法治"。只有实现了"法治",才能彻底杜绝机构编制管理中的"人治"行为,才能保障改革成果,使改革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乡镇机构设置及运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

【范文大全】 辰溪县各乡镇现设事业单位10个(不含中小学、卫生院),即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农村经济经营站、文化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国土建设所、林业工作站、企业工作站、水利工作站、畜牧水产工作站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30个乡镇共设事业单位300个,占全县593个事业单位的一半多。核定编制1081名,现有人员1423人。 一、存在的问题 6月上旬,我们对乡镇事业单位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走访乡镇8个,座谈乡镇领导和事业单位负责人70余人。调查发现,除计生、林业、安监等少数部门业务开展较好外,绝大多数事业单位运行困难、权责利关系不明、管理体制不顺、内部活力不足、经济和社会效益低下。具体表现为: 一、条块分割,管理存在矛盾。机构改革后,对乡镇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作了调整,除国土、林业外,其它均下放到乡镇管理。但因未出台具体的管理制度,各乡镇事业单位实际仍以县管为主。负责人任免、人员调配、工作考核、工资调级、职称评定、档案管理等全部由县直部门负责,人员使用却在乡镇,造成人员管理与使用相分割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一)管理出现脱节、缺位。田湾镇畜牧站张正勇说:乡镇事业单位开不开展业务、开展得如何无人检查督促,没有制度约束。乡镇只管安排的"中心"工作是否完成,业务则认为是县直管的事;县直只知交办的工作有无回音,平常工作管不着。(二)工作安排不协调、不配合,乡镇事业人员无所适从。田湾镇水利站一技术人员被水利局抽到潭湾水电站搞测量,抽去一个月,镇里以其"中心"工作未完成,将其全年目标管理奖扣除。锦滨乡畜牧站一干部,乡领导认为其业务和"中心"工作都完成得不错,畜牧局却以其防疫时期被抽去搞了几天"中心",而不予评定职称和工资调级。 二、经费不足,日常运转困难。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农村经济经营站基本没有经济收入,乡镇企业、畜牧水产、水利、文化等经费来源也很少。调查中,反映最多的是经费问题。城郊乡农业农机中心陈和成反映:他们站无任何经费来

中心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心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心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 台州市共有14个省级中心镇,其中两个中心镇(珠港镇和海游镇)为县城所在地。近年来,台州市各中心镇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狠抓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心镇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各中心镇以框架建设为重点,城镇规模刚性扩张,12个中心镇(不包括珠港、海游)建成区面积达到13中心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3.11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5.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42.9%。 ——产业特色逐步形成。各地依托当地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着力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如院桥镇以五金机械及摩托、木制工艺品、塑料制品和文化纸业制品为主的四大支柱为特色产业;金清镇以高科技工业和高科技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已形成以电子照明、轻纺针织、机电产品、建筑建材、工程塑料为龙头的工业体系;杜桥镇先后建成眼镜、机械、医化、工艺品等五大工业集聚区;横溪镇采取农业与工业齐肩并进,全镇建有杨梅、柑桔、提子、高山蔬菜等5个合作社,这些产业经济已经成为推进中心镇建设的主动力。 ——规划编制有序开展。全市12个省级中心镇都已完成第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任务;给水、排水等专项规划基本编制完成;中心镇详规覆盖率达70.2%,其中有4个中心镇详规覆盖率达85%;镇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率完成100%。 ——城镇的生活服务能力得到加强。近几年,各中心镇在建设城镇时,都特别注重街道住宅、交通网络、供排水、供电、绿化、市场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丰富了群众生活,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城镇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各中心镇都设有城建管理办公室,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建有城建(管)队伍和环卫保洁队伍,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城镇面貌明显改善。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中心镇规模偏小,难以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 目前台州的12个中心镇,泽国、大溪、杜桥3个中心镇镇域人口超过20万,金清镇镇域人口超过10万,而建成区人口超过10万的(包括外来暂住人口)只有泽国、大溪2个中心镇,城区人口不足5万的有9个中心镇;建成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只有泽国、健跳2个中心镇,不足5万平方公里的有4个中心镇。由于规模偏小,一定程度上影响集聚和辐射作用,导致中心镇发展速度不快。 (二)规划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建设跟着“感觉”走 从调研情况来看,全市12个省级中心镇虽都已编制了第一轮总体规划,但由于有的地方领导规划意识淡薄,加之经济快速发展,总体规划没有得到及时调整修编,从而导致城镇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的混乱,违法占地和违章建设行为时有发生。 (三)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和配套功能不全。

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已经提上了日程。乡镇机构作为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组织,其改革旨在优化行政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乡镇机构改革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组织管理问题 1.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乡镇机构改革后,一些原本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被解聘或调动,而新进人员往往缺乏行政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其次,由于薪酬待遇较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导致人才流失。 2.权力下放不到位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一些行政权力虽然从上级转移给乡镇,但受限较大,没有真正落实下来。这可能会导致乡镇对本地区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较弱,难以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 二、服务质量问题 1.人事配置问题 乡镇机构和组织要根据居民需求来进行服务,但是,在实际履行职责时,往往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工作草率,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2.缺乏信息化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在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在乡镇机构改革后,一些乡镇仍然没有良好的信息平台和工具,导致信息流转不畅,服务效率低下。 三、人才培养问题 1.缺乏培训机会 乡镇机构改革后,很多从业人员缺乏行政管理经验,因此,需要定期进行专业培训。然而,在实际推行中,一些乡镇没有给予从业人员培训机会,这导致乡镇机构成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2.缺乏激励机制 乡镇机构对员工的激励机制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激励手段,这不利于优秀人才的留存和发展。此外,由于乡镇机构的薪酬水平不高,员工的心态和工作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以上是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善管理体制 1.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 2.逐渐落实权力下放到位,提高乡镇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 二、优化服务质量 1.加强人事配置,充实机构人员,保障服务效率和质量。

乡镇管理体制现状分析及对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几点建议

xx市乡镇管理体制分析 乡镇机构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多年来,xx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稳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达到了整合机构、压缩编制、精减人员、提高效能的目的,初步建立起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改革后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何定位乡镇职能,切实理顺县乡关系,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是大家共同思考和关注的课题。对此,xx市编办开展乡镇机构运行情况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当前乡镇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确保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取得预期效果。 一、基本情况 2010年6月,xx市编办对全市8县1区7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发放调查问卷84 份(每个县区1份,每个乡镇及街道各1份),对乡镇机关目前机构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乡镇事业单位现行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乡镇机关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实际收回有效问卷84 份。 目前,xx市乡镇(街道)机关普遍设置综合性机构1—2个,主要为党政办公室、经济管理办公室。乡镇(街道)设置事业单

位1024个,其中:上划管理事业机构275个,双重管理事业机构119个,乡镇(街道)管理事业机构630个。主要设立的机构为财政所、国土所、劳保所、新农合办、统计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社会事务管理中心、文化教育服务中心、水利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站、农业农机工作站、林业工作站、畜牧兽医站、计生服务所、环境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环境卫生管理站、会计站、路政管理工作站、交通管理所、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党职技校等。 从总体上看,我市在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乡镇机构运行平稳。一是对乡镇政府职能进行了重新界定,突出强化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职能,相对弱化了直接参与微观经济管理的职能。二是探索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乡镇机关运行机制,初步改变了机构设置过多、职能不清、效率不高的现象。三是优化组合乡镇事业机构,将原来乡镇的“七站八所”进行归并。四是强化乡镇政府的服务功能,乡镇普遍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落实各项便民政策和措施,给群众提供一门式服务和一条龙服务。五是机构编制得到有效控制,编制控制和人员管理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二、现行乡镇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问卷调查汇总分析,并深入三个县区9个乡镇调研,我们看到随着乡镇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化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行乡镇管理体制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

浅谈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与对策

提纲 一、对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认识 (一)精神文化 (二)物质文化 (三)制度文化 (四)行为文化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政治化 (二)企业文化的表象化 (三)企业文化的文体化 (四)企业文化趋同化 三、建立适应市场的企业文化的若干对策(一)营造企业文化的原则 (二)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四)进行企业文化整合 (五)创新管理模式 结束语

浅谈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内容提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农村乡(镇)村管理体制进行了大的调整。由过去的“政社合一”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高度集中的垂直管理体制改变为“政社分设”的乡、村、组的相对独立和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了过去政企不分的状况.自治权力在基层政权体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加强。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经济一体化要求日益突出。但目前我国实行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乡(镇)村管理体制,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大市场的统一管理和规划,人国地阻碍了区域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紧密协作,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迅速发展。因此,探讨我国目前乡(镇)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乡(镇)村管理体制,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乡镇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基层民主 一、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1.乡镇一级“条条”与“块块”互相分割,政府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冲突日益加剧。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与乡镇政府行政效率的要求不相适应。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承担着管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事务等繁重任务。繁重的任务客观上要求行政的高效率运转。但由于现行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乡镇政权的职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行政管理很难实现高效运作。 2.乡镇一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严重失衡。人民公社解体后。乡村两级组织仍然承担着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公共服务职能。如兴办农村教育、修建乡村公路、优待军烈属、供养五保老人、兴办农林水基础设施等等。此外,还有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征收农业税费和“三提五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治安、调节民事纠纷、组织防洪救灾、实施移风易俗、举办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等项工作。乡镇一级“小政府”与“大服务”“强政府”与“弱财政”长期并存的格局。造成乡镇主要领导想方设法增加乡镇财政收入,必然成为乡镇政府的第一要务。 3.乡镇一级“党政企不分”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利益摩擦愈演愈烈。主要是党、政、企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有些地方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少数地方乡政府还没有完全起到一级政权的作用。总的来看.乡镇作为国家政权结构中最低的一级政权组织.仍未摆脱人民公社体制的影响,实际是党政混合运作的一体性机构.具体表现在上下组织之间习惯于采取行政措施处理关系.习惯于直接指挥和控制,不善于运用各种杠杆和利益导向实行间接、弹性控制,而且“村民自治也始终处于行政和财政双重压力下的‘紧约束’运行状态。”这是我国新时期的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社会秩序混乱、党群干群关系日趋紧张的政治根源所在。 4.乡镇行政机构缺少监督系统。行政监督是权力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政府行政失误,确保政府管理畅达,高效运行的必要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我国农村乡镇政权建设中,却缺少有效的行政监督系统。一是国家行政监督体系延伸到乡镇出现了“断层”。中央、省、地(市)、县都设有政府的监察机关,负责对同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到

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机构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然而,乡镇机构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基层工作带来了困难,也阻碍了乡镇机构的持续发展。下面,本文将从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建议两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一、问题 1.职能不明确 乡镇机构改革后,由于部门调整不完善,造成了部门职责不明确的问题。部门职责不明确导致部门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同时也给下属乡镇、村委会带来了困难。 2.人岗不匹配 乡镇机构改革后,工作人员自然也需要重新分配岗位,但是由于人员与岗位之间的匹配不够完善,无法在短时间内将人岗匹配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了一些人员失业的情况。 3.财务困难 乡镇机构改革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由于基层财政比较困难,导致了乡镇机构改革进展缓慢。同时,由于财政困难,造成了基层服务的滞后。 二、建议

1.明确职能 乡镇机构的改革要明确部门职责,避免职责不明确所造成的问题。优化工作流程,规范部门职责范围,确保部门工作顺畅开展。 2.合理安排人员 乡镇机构改革后,要充分考虑人员的合理安排,科学制定人员与岗位的配比方案,避免人员的流失和岗位的空缺。此外,还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和职业能力。 3.增加财政支持 乡镇机构改革需要财政支持,因此,需要加大对基层财政的资金支持力度,优化财政分配方式,确保乡镇机构改革可以稳步推进。同时,也需要制定相关的资金监管机制,防止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4.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信息化技术,将乡镇机构改革和基层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借助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和解决,只有合理规划乡镇机构改革和优化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基层权力的有序运行和更好地服务群众。

浅谈乡镇(街道)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乡镇(街道)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镇(街道)是地方政府的基层组织之一,它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进行基本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部门。但是,在乡镇(街道)的日常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资金管理混乱、行政执法不严、干部考核不规范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乡镇(街道)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资金管理混乱 资金管理是乡镇(街道)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财政资金和集体资金。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资金来源不清 缺乏对财政资金的全面了解,容易出现资金来源不清的现象。有些乡镇(街道)在经费分配时,只关注数量,而忽略了资金来源是否规范、是否经得起审计等因素,导致资金使用出现纰漏。 2、资金监管不到位 财政资金的监管主要由审计机构和财政部门来进行,但是,乡镇(街道)作为资金的承接者和使用者,应当负有监管责任。现实中,有些乡镇(街道)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对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管控,容易导致资金流失。 建议: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乡镇(街道)应当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对资金来源、流入流出、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监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透明。 2、完善预算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乡镇(街道)应建立预算管理制度,保证经费的科学合理分配。 3、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 乡镇(街道)干部应当切实履行资金监管职责,加强对本地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资金流失。 二、行政执法不严

在乡镇(街道)的工作中,行政执法是一项重要的职能。但是,有时候却出现了行政执法不严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对规定变通 有些乡镇(街道)在行政执法中对一些规定存在“随意变通”的情况,这会导致执法标准不规范、执法效果不到位。 2、执法不公 在行政执法中,一些干部不光顾客观事实,只凭主观判断或个人关系裁量处理,执法不公,导致社会不稳定。 1、加强执法意识 加强乡镇(街道)干部的执法意识,明确职责,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执法工作,执法程序公开、透明,确保执法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强化执法标准 对于行政执法中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应建立规范的对应程序,避免“随意变通”的现象的出现。 3、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行政执法的科技化水平,建立完善的执法数据管理系统,从而提高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效率。 三、干部考核不规范 乡镇(街道)是居民居住、工作、学习的重要场所,而干部负责这一区域内的各种工作。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乡镇(街道)干部的重要任务。但实际中,干部考核却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考核设计不合理 有些乡镇(街道)干部考核设计简单粗暴,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忽视个体差异性,导致考核结果的不合理性。 2、考核标准不公 有些乡镇(街道)考核标准不明确,而考核结果却常常以“人情、面子”等方式打压或抬高干部履行其职责的情况,不公 1、建立科学合理、全面规范的考核体系

基层乡镇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基层乡镇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 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依法行政是法制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标志。要依法治国,建设主义法治国家,一切政府机关都要必须依法行政,市场条件下,每个参与者都处于平等的位置,从市场主体到商品交换,都依靠加以保障,对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加以制裁。乡镇一级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机构,现阶段推进基层政府机构依法行政工作的重点在于乡镇一级政府能够有效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由此笔者针对当前制约乡镇一级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些分析: 一、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相当部分法律法规质量粗糙,执行难度大 从我国现有的行政法律体系来看,乡镇一级行政执法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许多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法律法规至今得不到修改,而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户口登记条例》是五十多年前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却至今得不到修改,其中的许多条款都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法律、法规过于原则,制定的实施细则出台滞后,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如:《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中规定乡镇人民政府“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如何实施这项工作却没有明确规定。 (二)依法行政工作体制不顺畅 推进依法行政,必须构建完善、系统、顺畅的工作体制。目前依法行政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各级政府法制机构,从机构

设置情况看,政府法制机构的设置为国家、省、市、县四级,乡镇一级政府未设置专门的机构。从人员分配来看,以我省为例:省政府法制办机关行政编制25名,抚州市政府法制办机关行政编制11名,我县法制办目前只有2人。由此可以看出,依法行政工作体制呈现出上强下弱的“倒三角”态势,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基层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二是对“事”不对“人”,影响政府法制机构权威。政府法制对于违法执法人员的处理只有“建议”权而没有直接处理权,严重影响监督效果和政府法制机构的权威,自我县设立法制办以来,还没有直接处理过一起行政人员违法执法案件。 (三)行政执法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缺乏配合 行政执法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管理工程,涉及社会各领域,涉及政府各层次,所以行政执法不但要求与司法机关密切配合,而且要求行政机关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但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机构设置的不合理性,基层行政机关各自为政、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如:在乡镇集贸市场对流动摊贩的管理中,派出所、工商、税务、环卫等行政执法机关往往互相踢皮球,谁都不想管。工商所只管发照、环卫所只管发证、税务局只管收税、而对于欺行霸市、违反治安、脏乱差的行为一概不管,听之任之,往往造成市场管理的一大难题,造成执法的“真空”。又如按照法律规定,由国土部门作出生效的处罚决定,土地违法者拒不履行时,必须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是在实际中,许多集镇违章搭建正是城关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集体建设经营的,村委和居委的工作经费支出往往来源于此,由此造成处罚决定往往很难执行到位。 (四)“人治”思想束缚“法治”建设

浅谈乡镇条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乡镇条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条”与“块”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乡镇 条块管理格局也在不断地调整。特别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为了提高宏观调控力度,维护中央权威,各条条收权。省、市、县主管部门也跟着仿效,一些“有权、有钱”的部门纷纷上挂,进行垂直管理。这样,在乡镇就出现了众多的条条管理部门。条条管理的加强,特别是执法监督部门的垂直管理,有利于保持政令统一、畅通和行政过程的高效快捷;有利于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规范执法管理、严格查处违法案件,防止和纠正地方保护主义,营造公正、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加强部门业务管理。 但在加强垂直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2、乡镇政府只有“有限权力”却要承担“无限责任”。在现行乡镇运行机制中,各部门纷纷上挂,收归条条垂直管理,权力上收了,但所承担的责任却没上收或没完全上收。即使实行条块结合,但实际上是权力在“条”,责任在“块”。上级的各项工作任务都下达给乡镇政府,但乡镇政府又缺乏完成这些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权力,造成了乡镇政府责任与权利失衡。如国税所(分局)、地税所(分局)实行垂直管理后,乡镇政府没有税收执法权,不具有收税的职能,但每年年初上级政府都要给乡镇政府下达国税、地税任务,为了迫使乡镇政府完成税收任务,乡镇长都要与上级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如果完不成就要挨板子。于是为了完成任务,一些乡镇就成立了协税小组,听令于税务部门调遣,一些正科级乡镇长成天围着股级国、地税所长(分局长)转。又如我镇林业站由区林业局垂直管理,只有四五个人,每年收取育林基金等费用达几十多万元,乡镇政府得不到分文,却要承担森林防火、植树造林等任务。 3、同一消费水平,同工不同酬。由于条条部门大多是“有钱、有权”部门,干部的经济待遇远远多于乡镇政府块块管理部门。同时,条条部门之间干部的经济待遇也存在不均衡。这种条与块之间、条与条之间的干部收入差距拉大,不利于调动干部积极性,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4、条与块、条与条之间各自为政,有利的事大家抢着管、多头管,无利的事相互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我在长期乡村工作中发现,由于条与块、条与条之间各自为政,造成一些社会领域无人管理,出现了管理空白区。如农村小卖店、农资代销点以及食品加工小作坊,无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质量不过关的商品以及农民自行加工的卫生不合格食品,随处可见。特别是一些经营户受利益的驱动,故意以低价进过期食品到农村出售。这不仅坑害了群众的利益,还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这一些确实应该从严管理,却条条、块块各部门视而不见;有的社会领域,条块各个部门争着管、抢着管,出现了多头管理。如我镇停车场一建成,派出所、工商所、城管大队纷纷向停车车主收取停车管理费,并互相抬高收费标准,出现了混乱局面,最后镇政府牵头,多次召开协调会才解决;同时,条与条、条与块部门之间存在管理脱节。如卫生部门对某家小饭店吊镇了卫生许可证,这

浅谈当前乡镇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浅谈当前乡镇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自2002年以来,陕西省在全省全面试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至2005年已全面取消了除烟叶税以外的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从其整体效果来看,基本上达到了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村社会长期稳定的根本目标,但正是因为农村税费改革,对那些工业欠发达以农业为主地区的乡村两级政权正常运转带来了一个不小的冲击,相继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果我们不能迅速有效地出台相关政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势必进一步恶化乡村两级政权存在和运转环境。通过深入武功县各乡镇进行调研,我们对该问题作出了一定的分析,以期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财政收入锐减,收支缺口增大 在农村税费改革前,乡村财政收入基本上由国家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三部分组成,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工业基础较薄弱的地区,比如武功、礼泉等县其财政收入大部分是以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为主要构成,特别在乡镇一级政权,由于历史的原因乡镇企业发展滞后,不可能给乡镇财政带来任何稳定的收入,所以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主要以农业税为主体)是其唯一的合法规范的收入来源,也是维持乡镇政权正常运转的基础,再加上“三提五统”等自筹资金,基本上能够满足其正常运转之所需。而在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主要由农业税和耕地占用税、契税三大块来构成,由此可见税费改革规范了乡镇财政收支结构,堵住了乡镇财政收支疏漏,但同时也给乡镇财政套上了紧箍圈,使乡镇财政收入不断萎缩,特别是我省的农税改革政策是2002年全面取消农特税,2005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也就说从2005年开始,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农业税部分将被完全减除,仅剩下数额很小,征收难度很大的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来构成乡镇财政的收入来源,就其目前状况来看,根本不可能满足乡镇政权运转的需要,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乡镇财政收支缺口,亦有进一步加大乡镇债务包袱的可能性。同时,由于乡镇财政资金溃乏,也会对乡镇各项职能的正常发挥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各乡镇承担的公益事业亦然很多,如乡村教育基础设施维护,水利建设维护等,以及民兵训练优抚计划生育等。也就是说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的锐减与乡镇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资金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大,将会是乡镇政权存在和发展的瓶颈。 二、财政负债沉重,业已形成财政危机 近年来乡镇政府债务包袱不断加重,进一步形成财政危机已成为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具统计,截止2004年底,武功县乡镇政府直接显性债务为6086.3万元,其中税改前形成债

乡镇部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镇部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不断扩大。乡镇部门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在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乡镇部门面对着许多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乡镇部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人才流失与财政困难 许多乡镇部门面临着人才流失和财政困难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这是由于乡镇部门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较差所致。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尽力提高乡镇干部的待遇和福利,以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工作积极性。此外,政府可以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乡镇部门的办公条件,如加强电信设施的建设、配备更先进的办公设备等。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在乡镇部门存在的问题中,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最主要的一个。许多地区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这会导致乡镇干部在工作时的不便和延误。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农村交通建设,为乡镇干部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服务质量。 三、政策传导不畅

政策传导不畅也是乡镇部门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政府出台的许多优惠政策、扶持措施等,并不能够顺利地落实到具体的乡镇。政府应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政策的认知程度和执行能力。并设立专门的政策宣传中心,及时向乡镇干部传递有关政策信息,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实。 四、监督不力 监督不力也是乡镇部门存在的另一个问题。许多乡镇干部因工作失职、渎职等问题,使农村基层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因此,政府应加强监督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失职的乡镇干部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乡镇干部的服务质量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乡镇部门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但是只要地方和中央政府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强对乡镇干部的培训和福利,加大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设立专门的政策宣传中心,加强监督工作,以提升乡镇干部的服务质量和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融合的进程。

调研报告:实现乡镇(街道)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覆盖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实现乡镇(街道)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覆盖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 议 为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近日,中共XX省委党校20XX年第三期领导干部进修一班第五课题组全体学员,在XX区就如何实现乡镇(街道)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覆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中共XX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决定》指出,“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转变县级政府工作方式,明确不同乡镇(街道)功能定位,

实行分类管理,优化配置行政资源。按照责权利相统一、人财事相配套的要求,推动“四张清单一张网”向基层延伸,理顺乡镇(街道)与县直部门关系,依法赋予乡镇(街道)履行职责必要的职权,实现乡镇(街道)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覆盖。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乡镇(街道)管理更方便有效的各类事项,依法下放到乡镇(街道),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XX省人民政府把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突破口,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在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发布之前,我省已自去年3月底起,从省里开始自上而下推进“两个清单”制度体系建设,大幅削减各级政府权力事项。至去年12月底前,已在全国率先公布了省、市、县(区)三级政府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初步建立了省、市、县(区)三级政府上下顺畅、横向衔接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体系。

乡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乡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存在 乡镇是中国的基层组织,是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乡镇也面临了许多问题。通过对乡镇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下问题的存在。 1.人口老龄化 乡镇的人口普遍较老,青壮年人口缺乏,这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同时这也间接影响了乡镇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吸引年轻人回到乡镇,保持乡村人口的稳定甚至增长,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缺少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设施 乡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质量不高。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服务设施的匮乏,使得乡镇居民难以享受到与城市相同的公共服务。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不仅限制了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也限制了乡镇的发展潜力。 3.土地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问题成为制约乡镇发展的重要因素。部分乡镇的土地流转情况不太明朗,

土地政策不统一、农村土地市场不规范等问题也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乡镇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害,也影响着乡镇的城市化和产业升级。 4.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 乡镇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但由于技术滞后和管理落后,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相比之下,城市的现代农业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如何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成为了乡镇的重要课题。 5.科技创新不足 乡镇的科技创新力度相对较弱。不少乡镇仍然停留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模式,缺乏新技术和新理念,这使得乡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同时,乡镇的创新人才积累和创新环境建设也有待加强。 二、对策研究 1.积极引导青年返乡 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乡镇政府应加大对青年返乡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除此之外,也应积极开展招才引智,吸引人才来到乡镇发展,提高当地的产业和生产力水平。同时,乡镇政府能否在做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税收政策、优惠房屋政策等亲民政策,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发展。

当前乡镇财政部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篇(最新)

乡镇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它负责征收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也担负着筹集管理乡镇资金的职责,是开展乡镇政府基本工作的有力保障。乡镇财政收支及其他职能运行的好坏,不仅影响国家财政的收支,而且与乡镇政府的话语权,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多少息息相关。当前,由于乡镇财政收支失衡,收支结构不合理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出现财政困难,债务积累过多的问题,使我国的乡镇政府开展工作步履维艰。因此,如何摆脱困境,更好地发挥乡镇财政的作用,是目前乡镇财政改革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收支失衡,财政赤字比较严重 乡镇财政赤字具体表现为收入与支出的缺口。从收入方面看,中国大部分乡镇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乡镇收入以前主要靠农业税为主,缺乏其它税源,财政收入的的增长潜力微弱。自从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支柱税源,仅能依靠一些小的税种。这些税种税源零散,结构复杂,征收成本较高,征收难度较大,增长潜力微弱。并且伴随着新一轮的税费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取消了农村教育集资、乡统筹费等向农民征收的一些政府性基金与费用,取消了屠宰税等税种,使原本并不宽裕的财政收入更加紧张。从支出方面看,自从农业税改革后,在乡镇财权减少的同时,而乡镇的事权却在逐步加大,造成二者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如农村的社会保障的支出,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的支出,农村的公共设施的建设,都需要相配套的乡镇财政的支出。随着管理难度的加大,乡镇各级职能政府的管理支出费用也在不断增多。在财政支出逐年增多的情况下,乡镇财政收入却逐年锐减,必然造成乡镇财政赤字的加一步加大。 2.债务负担沉重,财政风险不断积累 目前我国大多数乡镇都有着债务的包袱,这些债务大都是以前的债务积累和收支缺口越来越大所造成的。乡镇债务一般包括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两类。显性债务包括所欠上级财政部门、银行、企业及个人的贷款和其他借款;隐形债务一般包括所拖欠工资、公务费和欠付的修路修桥费用等债务。尽管部分债务是在税费改革之前形成的,但是随着税费改革的推进,财政收支缺口的逐步加大及工资等管理费用的刚性约束,使原本遗留下来的债务问题非但不能及时解决,反而加

乡镇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定稿)

乡镇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提纲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引言 四、正文 (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原因 (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五、结语 六、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乡镇政权,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对乡镇政权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本文针对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弊端以及采用的改革措施作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乡镇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经济一体化要求日益突出。但目前我国实行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乡(镇)村管理体制,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大市场的统一管理和规划,人为地阻碍了区域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紧密协作,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迅速发展。因此,探讨我国目前乡(镇)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乡(镇)村管理体制。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镇行政管理工作走出困境,不仅要依靠乡镇自身的努力,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改善干群关系等等。同时还应从客观方面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切实改善乡镇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前,乡镇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一是权责不对等;二是政府职能庞杂、错位;三是工作体制的矛盾;四是财政紧张,负债严重;五是党政不分,政事不分;六是工作考评片面;七是干部工作不安心;八是舆论导向的失衡性。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许多乡镇干部发出了“乡镇干部难当,农村工作难做”的感叹! 上述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从主观上讲是由于乡镇领导的管理水平,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高,行政管理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不当。客观上来说体制结构等相关因素也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一、乡镇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