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淀滴定法练习题

沉淀滴定法练习题

沉淀滴定法练习题

整理文档

沉淀滴定法练习题

1、单选题 1 莫尔法测定食品中氯化钠含量时,最适宜pH值()。A: 3.5~11.5

B: 6.5~10.5

C: 小于3

D: 大于12

答案: B

2 银量法中用铬酸钾作指示剂的方法又叫()。

A: 佛尔哈德法

B: 法扬司法

C: 莫尔法

D: 沉淀法

答案: C

3 佛尔哈德法测定银离子以()为指示剂。

A: 铬酸钾

B: 铁铵矾

C: 荧光黄

D: 淀粉

答案: B

4 莫尔法测定氯离子时,铬酸钾的实际用量为()。

A: 0.1mol/L

B: 0.02mol/L

C: 0.005mol/L

D: 0.001mol/L

答案: C

5 硝酸银标准溶液需保存在()。

A: 玻璃瓶中

B: 棕色瓶中

C: 塑料瓶中

D: 任何容器中

答案: B

6 标定硝酸银溶液需用()。

A: 基准氯化钠

B: 氯化钾

C: 氯化钙

D: 分析纯氯化钠

答案: A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

酸碱滴定练习题(1)

酸碱滴定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L盐酸,宜选用()作指示剂。 A、溴钾酚绿—甲基红 B、酚酞 C、百里酚蓝 D、二甲酚橙 2、配制好的HCl需贮存于( )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塑料瓶 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D、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3、用c(HCl)= mol?L-1 HCl溶液滴定c(NH3)= mol?L-1氨水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为() A、等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 4、欲配制pH=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A、 HAc(Ka=×10-5)~NaAc B 、HAc~NH4Ac C、NH3?H2O (Kb=×10-5)~NH4Cl D、KH2PO4-Na2HPO4 ( )5、欲配制pH=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A、HAc(Ka=×10-5)~NaAc B 、HAc~NH4Ac C、NH3?H2O (Kb=×10-5)~NH4Cl D、KH2PO4-Na2HPO4 6、在酸碱滴定中,选择强酸强碱作为滴定剂的理由是() A、强酸强碱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B、使滴定突跃尽量大; C、加快滴定反应速率; D、使滴定曲线较完美. 8、(1+5)H2SO4这种体积比浓度表示方法的含义是() A、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6 B、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5 C、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5 D、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6 10、用LHCl滴定L NA2CO3至酚酞终点,这里NA2CO3的基本单元数是() A、 NA2CO3 B、2 NA2CO3 C、1/3 NA2CO3 D、1/2 NA2CO3 11、下列弱酸或弱碱(设浓度为L)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氨水(Kb=×10-5) B、苯酚(Kb=×10-10) C、NH4+ D、H3BO3(Ka=×10-10) 12、用L HCl滴定L 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用L HCl滴定L NaOH的突跃范围是() A、 B、 C、 D、 13、某酸碱指示剂的KHn=×105,则从理论上推算其变色范围是() A、4-5 B、5-6 C、4-6 D、5-7 14、用NaAc?3H2O晶体,来配制PH为的HAC-NaAc缓冲溶液1升,其正确的配制是()(Ka=×10-5)A、将49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 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 B、将98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 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 C、将25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 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 D、将49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 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 17、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工业醋酸中的乙酸含量,应选择的指示剂是:() A、酚酞 B、甲基橙 C、甲基红 D、甲基红-次甲基蓝 18、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用KHP表示)的摩尔质量为 g/mol,用它来标定L的NaOH 溶液,宜称取KHP质量为() A、左右; B、1g左右; C、左右; D、左右。 20、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那么溶液中存在() A、NaOH + Na2CO3 B、Na2CO3 + NaHCO3 C、NaHCO3 D、Na2CO3. 21、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那么溶液中存在() A、NaOH + Na2CO3 B、Na2CO3 + NaHCO3 C、NaHCO3 D、Na2CO3. 22、下列各组物质按等物质的量混合配成溶液后,其中不是缓冲溶液的是() A、NaHCO3 和Na2CO3 B、NaCl和 NaOH C、NH3和NH4Cl D、HAc和NaAc 23、在HCl滴定NaOH时,一般选择甲基橙而不是酚酞作为指示剂,主要是由于() A.甲基橙水溶液好; B.甲基橙终点CO2影响小; C. 甲基橙变色范围较狭窄 D.甲基橙是双色指示剂. 25、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A、 H2C2O4?2H2O; B、 Na2C2O4; C、 HCl;D H2SO4 。 26、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单位:mol/L)相同,则何者碱性最强() A、 CN-(KHCN=×10-10); B、 S2-(KHS-=×10-15,KH2S=×10-7); C、 F-(KHF=×10-4); D 、 CH3COO-(KHAc=×10-5); 27、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沉淀滴定法.

第五节沉淀滴定法 教学目的: 1、掌握沉淀滴定法对反应的要求。 2、掌握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原理。 3、明确分级沉淀及沉淀转化的概念。 4、理解测定氯化物的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一、方法简介 沉淀滴定法(precipitation titration):也称容量分析法(volumetric precipitation method),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用作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速度快,生成沉淀的溶解度小; (2)反应按一定的化学式定量进行; (3)有准确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 应用范围:含量在1%以上的卤素化合物和硫氰化物的测定。 解释:沉淀反应很多,但能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并不多,因为很多沉淀的组成不恒定,或溶解度较大,或形成过饱和溶液,或达到平衡速度慢,或共沉淀现象严重等。目前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是生成微溶性银盐的沉淀反应。 Ag++ Cl- = AgCl↓ Ag++ SCN- =AgSCN↓ 以这类反应为基础的沉淀滴定法称为银量法。主要测定Cl-、Br-、I-、Ag+及SCN-等。 如有一些沉淀HgS、PbSO4、BaSO4等也可用于沉淀滴定法,但重要性不及银量法。

二、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 莫尔法 银量法佛尔哈德法 法杨司法 1、莫尔法 什么是莫尔法?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测定卤素化合物含量。 (1)指示剂作用原理: Ag+ + Cl- AgCl↓白Ksp(AgCl)= 1.8 ×10-9 Ag+ + CrO42-Ag2CrO4↓橙色Ksp(Ag2CrO4)= 2 ×10-12 因为AgCl和Ag2CrO4的溶度积不同,因而发生分级沉淀,当AgCl沉淀完全后,稍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与K2CrO4指示剂反应生成Ag2CrO4↓砖红色(量少时为橙色)。 平衡时,[Ag+]·[Cl-] = Ksp AgCl 设溶液中[Cl-] = [CrO4]2-= 0.1mol/L Ksp AgCl 1.8 ×10-10 [Ag+]AgCl = = = 1.8×10-9(mol/L) [Cl-] 0.1 Ksp(Ag2CrO4) 2 ×10-12 = = = 4.5×10-6(mol/L)[Ag+]Ag 2CrO4 [CrO42-] 0.1 由此可见:[Ag+][Cl-]首先大于Ksp AgCl,则AgCl开始沉淀。 [Cl-]消耗完之后,AgNO3和CrO42-生成Ag2CrO4沉淀。 (2)铬酸钾指示剂的适合用量的计算 根据溶度积原理: Ag++ Cl- = AgCl K SP = 1.8×10-10

实验一自由沉降实验讲解

实验一自由沉降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自由沉降过程; 2、通过沉降实验学会绘制E~t 关系曲线和E~u 关系曲线; 3、能正确运用数据求解总去除率E T 。 二、实验原理 在含有离散颗粒的废水静置沉淀过程中,若试验柱内有效水深为H ,通过不同的沉淀时间t ,可求得不同的颗粒沉淀速度u ,u=H/t 。如以p 0表示沉速u

酸碱滴定练习题(III)

酸碱滴定练习题(III ) 一、选择题 1.称取纯一元弱酸HA 1.250g 溶于水中并稀释至50mL ,用0.100mol·L -1NaOH 滴定,消耗NaOH50mL 到等量点,计算弱酸的式量为( )。 A. 200 B.300 C.150 D.250 2. 酸碱滴定突跃范围为7.0~9.0,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 A.甲基红(4.4~6.4) B.酚酞(8.0~10.0) C.中性红(6.8~8.0) D.甲酚红(7.2~8.8) 3.某酸碱指示剂的pK Hln =5,其理论变色范围是( C )pH A.2~8 B.3~7 C.4~6 D.5~7 4.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 A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 B 指示剂应在pH=7.00时变色 C 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pH 突跃范围之内 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pH 突跃范围之内 5.下列弱酸或弱碱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 A.0.1mol·L -1苯酚K a =1.1×10-10 B.0.1mol·L -1H 3BO 3 K a =7.3×10-10 C.0.1mol·L -1羟胺K b =1.07×10- 8 D.0.1mol·L -1HF K a =3.5×10-4 6.下列各物质中,哪几种能用标准NaOH 溶液直接滴定 A.(NH 4)2SO 4(NH 3的K b θ=1.8×10-5) B.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的2 K a θ=2.9×10-6) C.苯酚(K a θ=1.1×10-10) D.NH 4Cl(NH 3的K b θ=1.8×10-5) 7.多元酸准确分步滴定的条件是( )。 A.K ai >10-5 B.K ai /K ai +1≥104 C.cK ai ≥10-8 D. cK ai ≥10- 8、K ai /K ai +1≥104 8.在氨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 )。 A. 溶液OH - 浓度变小 B. NH 3的K b 变小 C.NH 3的α降低 D. pH 值变小 9. 某碱样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HCl 溶液滴定到终点时耗去V 1mL ,继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又耗去HCl 溶液V 2mL,若V 2<V 1,则该碱样溶液是 A.Na 2CO 3 B.NaOH C.NaHCO 3 D.NaOH+Na 2CO 3

沉淀滴定法的原理

沉淀滴定法的原理 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能用于沉淀滴定法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化学式定量进行,生成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2)沉淀反应的速度要快。 (3)能够用适当的指示剂或其它方法确定滴定的理论终点。 (4)沉淀的共沉淀现象不影响滴定结果。 沉淀的反应虽然很多,但由于上述条件的限制,能够应用于滴定分析法的沉淀反应并不多。常用的沉淀法有生成难溶盐的银量法,例如 Ag + + Cl - =AgCl ↓ 白色 2Ag + + CrO 42- = Ag 2Cr 2O 4↓ 红色 当在含Cl -的水溶液中,预先加入CrO 4-,再加入硝酸银时,由于AgCl 的 溶解度比Ag 2Cr 2O 4小,所以先生成白色AgCl 沉淀,理论终点后,过量的银 离子就与铬酸根离子生成了红色的铬酸银沉淀,因此我们以溶液中出现红色为滴定终点,根据消耗酸银标准溶液的量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氯化物含量为5~100mg/L 水样,并要求测定条件为中性溶液,因为酸性溶液中,红色的铬酸银溶解,在碱性溶液中会生成Ag 2O 沉淀。 二、试剂 (1)氯化钠标准溶液(1ml 含1mgCl -)。取基准试剂或优级纯的氯化钠3~4g 置于瓷坩埚内,于高温炉内升温至500℃灼烧10min ,然后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1.649g 氯化钠,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再稀释至1000mL 。 (2)硝酸银标准溶液(1mL 相当于1mgCl -)。称取5.0g 硝酸银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以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如下: 于三个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分别注入10mL 氯化钠标准溶液,再加入90mL 蒸馏水及1ml 的ρ=100g/L 铬酸钾指示剂,均以硝酸银溶液滴定至橙色(AgCl 的白色与Ag 2Cr 2O 4的红色的混合色)为终点,分别记录消耗硝酸银 溶液的体积,计算其平均值。三个标样平行试验的相对偏差小于0.25%。 另取100mL 蒸馏水,不加氯化钠标准溶液,作空白试验,记录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b 。 硝酸银溶液的滴定度T (mg/mL )按下式计算 b c T -?=0.110 式中 b -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c -氯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10-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1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 。 最后按下述方法调整硝酸银的滴定度,使其滴定度为1mL 相当于1mgCl -的标准溶液。 调整方法: 1)T >1,每1000mLAgNO 3溶液应加x 毫升蒸馏水稀释 x=1000(T-1)

化验室考试题库

化验室考试题库 中心化验室考试试题库 基础知识部分 1、以物质的物理、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 (X ) 2、称量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每个分析结果必然以称量样品的重量为依据。(V ) 3、待称量物体温度,不必等到与天平室温度一致,即可进行称量。(X ) 4、砝码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称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V ) 5、常用滴定分析方法可分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和络合滴定法等。(V ) 6、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之一是反应速度要慢。(X ) 7、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称为物质的量的浓度。(V ) 8、滴定分析就是用标准溶液去滴定被测物质,按照等物质的量规则,滴 定到理论终点时,标准溶液与待测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V ) 9、量筒的级别分为A级、A2级和B级。(X )

10、量瓶和量筒都可以加热。(X ) 11、清洗玻璃仪器,要求器壁不挂水珠,才算洗涤合格。(V ) 12、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其余均为可靠数字,这种有意义的取位数字, 称为有效数字。(X ) 13、分析化验结果的有效数字和有效位数与仪器实测精密度无关。 (X ) 14、技术标准规定某产品质量界限为不大于0.03 ,而实测结果为0.032 , 此数字可修约 为0.03 ,判合格出厂。(X ) 15、同一试样的同一性质按方法规定步骤测定所得两个或多个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 准确度。(x ) 16、准确度表示测量的正确性。其较现实的定义是:测定值与公认真实值相符合的程 度。(V ) 17、仪器和试剂引起的分析误差,属于由某些恒定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系统误差。 (V ) 18、由方法本身不完善引起的方法误差,属随机误差。(x ) 19、多次测定平均值的随机误差比单次测定值的随机误差大。(x ) 20、试验方法中规定的精密度,可用来指导方法使用者判断测定结果的可信度。(V ) 21、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企业标准代号为Q / SH : (V ) 22、我国的标准代号都是汉语拼音的缩写。国家标准是采用GuoBiao (国标)中的GB 两个字母做为代号的。(V ) 23、保证安全是维持化验室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化验人员必须思想上重视安全。 (V ) 24、化验结束后,未关闭电源、热源、水源就可以离开工作室。(x )

实验二自由沉淀.

实验二自由沉淀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沉淀过程,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 2、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求出沉淀曲线。 二、实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公式。 由于水中颗粒的复杂性,颗粒粒径、颗粒比重很难或无法准确地测定,因而沉淀效果、特性无法通过公式求得,而是要通过静沉实验确定。 由于自由沉淀时颗粒是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与沉淀高度无关,因而自由沉淀可在一般沉淀柱内进行,但其直径应足够大,一般应使D≥100mm以免颗粒沉 图1 自由沉淀实验装置图 1、沉淀柱 2、水泵 3、水箱 4、支架 5、气体流量计 6、气体入口 7、排水口 8、取样口 一般来说,自由沉淀实验可按以下两个方法进行: (一)底部取样法 底部取样法的沉淀效率通过曲线积分求得。设在一水深为H的沉淀柱内进行自由沉淀实验,如图1所示。将取样口设在水深H处,实验开始时(t=0),整个实验筒内悬浮物颗粒浓度均为C0。分别在t1、t2、……、t n时刻取样,分别测

得浓度为C 1、C 2、……C n 。那么,在时间恰好为t 1、t 2、……、t n 时,沉速为h/t 1=u 1、h/t 2=u 2、……、h/t n =u n 的颗粒恰好通过取样口向下沉,相应地这些颗粒在高度H 中已不复存在了。记p i =C i /C 0,则1-p i 代表时间t i 内高度H 中完全去除的颗粒百分数,p j -p k (k>j≥i )代表沉速位于u j 和u k 之间的颗粒百分数,在时间t i 内,这部分颗粒的去除百分数为()/2 ()j k j k i u u p p u +?-,当j 、k 无限接近时, ()/2 ()j k j j k j i i u u u p p dp u u +?-= 。这样,在时间t i 内,沉淀柱的总沉淀效率0(1)i p j i j i u P p dp u =-+? 。实际操作过程中,可绘出p-u 曲线并通过积分求出沉淀 效率。 (二) 中部取样法 与底部取样法不同的是,中部取样法将取样口设在沉淀柱有效沉淀高度(H )的中部。 实验开始时,沉淀时间为0,此时沉淀柱内悬浮物分布是均匀的,即每个断面上颗粒的数量与粒径的组成相同,悬浮物浓度为C 0(mg/l ),此时去除率E=0。 实验开始后,悬浮物在筒内的分布变得不均匀。不同沉淀时间t i ,颗粒下沉到池底的最小沉淀速度u i 相应为i i t H u =。严格来说,此时应将实验筒内有效水深H 的全部水样取出,测量其悬浮物含量,来计算出t i 时间内的沉淀效率。但这样工作量太大,而且每个实验筒只能求一个沉淀时间的沉淀效率。为了克服上述弊病,又考虑到实验筒内悬浮物浓度随水深的变化,所以我们提出的实验方法是将取样口装在H/2处,近似地认为该处水样的悬浮物浓度代表整个有效水深内悬浮物的平均浓度。我们认为这样做在工程上的误差是允许的,而实验及测定工作也可以大为简化,在一个实验筒内就可以多次取样,完成沉淀曲线的实验。假设此时取样点处水样水样悬浮物浓度为C i ,则颗粒总去除率000011C C C C C P E i i i -=-=-=。而0 C C P i i =则反映了t i 时未被去除的颗粒(即d

滴定分析练习题

# 第十二章滴定分析练习 一、选择题(单选题) 1. 根据有关数据,判断下列浓度为·L-1的弱酸或弱碱中,能被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 HF (pK a=(B) HCN (pK a= (C) NaAC (pK b= (D) NH4Cl (pK a= 2. 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 mL。欲使读数的相对误差不大于%,使用50 mL的滴定管,则消耗滴定剂 的体积应为() (A) 10mL(B)大于10 mL (C) 20 mL (D) 20~25 mL # 3. 以下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B)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C)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D)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 4. 下列方法中可减、免分析测定中的系统误差的是 ( ) (A) 进行仪器校正 (B) 增加测定次数 (C) 认真细心操作 (D) 保持实验室温度、湿度稳定 】 5. 下列各表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 ( ) (A) 高精密度 (B)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 (C) 标准偏差大 (D) 仔细校正天平砝码和容量仪器 6. 今有 mol·L-1 HCl溶液1升,欲配制为 mol·L-1,需加入 mol·L-1HCl多少毫升( ) (A) 300(B) 150 (C) 100 (D) 200 7. 若动脉血的pH为,[HCO3-]=·L-1,已知pK a1=, pK a2=,则[H2CO3]为( ) (A) ×10-2mol·L-1 (B) ×10-3 mol·L-1 { (C) ×10-2 mol·L-1 (D) ×10-3 mol·L-1 8. 已知HCOOH的pK a=,由它及其共轭碱所组成的缓冲液能控制的适宜pH缓冲范围为( ) (A) ~ (B) ~ (C)~(D) ~ 9. 采用酸碱滴定法,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mol·L-1等浓度的HCl和H3PO4的混合溶液,在滴定曲线 上,可能出现几个滴定突跃 (H3PO4的各级pK a为,,() (A) 1 (B) 2 (C)3 (D)不能确定 10. 选择酸碱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A) 滴定突跃范围(B)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滴定方向

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银量法 一、定义 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测定能与Ag+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的一种容量分析法。 二、原理 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测定能与Ag+生成沉淀的物质,根据消耗滴定液的浓度和毫升数,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反应式: Ag++ X-→ AgX↓ X-表示Cl-、Br-、I-、CN-、SCN-等离子。 三、指示终点的方法 (一)铬酸钾指示剂法 1.原理 用AgNO3滴定液滴定氯化物、溴化物时采用铬酸钾作指示剂的滴定方法。滴定反应为:终点前 Ag++ Cl-→ AgCl↓ 终点时 2Ag++ CrO42-→ Ag2CrO4↓(砖红色) 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溶度积(K sp)小的先沉淀,溶度积大的后沉淀。由于AgCl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当Ag+进入浓度较大的Cl-溶液中时,AgCl将首先生成沉淀,而[Ag+]2[CrO42-]<K sp,Ag2CrO4不能形成沉淀;随着滴定的进行,Cl-浓度不断降低,Ag+浓度不断增大,在等当点后发生突变,[Ag+]2[CrO42-]>K sp,于是出现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 2.滴定条件 (1)终点到达的迟早与溶液中指示剂的浓度有关。为达到终点恰好与等当点一致的目的,必须控制溶液中CrO42-的浓度。每50~100ml滴定溶液中加入5%(W/V)K2CrO4溶液1ml 就可以了。 (2)用K2CrO4作指示剂,滴定不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因指示剂K2CrO4是弱酸盐,在酸性溶液中CrO42-依下列反应与H+离子结合,使CrO42-浓度降低过多,在等当点不能形成Ag2CrO4沉淀。 2CrO42-+ 2H+→←2HCrO4-→←Cr2O72-+ H2O 也不能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因为Ag+将形成Ag2O沉淀: Ag++ OH-→ AgOH 2AgOH → Ag2O↓+ H2O 因此,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滴定只能在近中性或弱碱性溶液(pH6.5~10.5)中进行。如果溶液的酸性较强可用硼砂、NaHCO3或CaCO3中和,或改用硫酸铁铵指示剂法。 滴定不能在氨性溶液中进行,因AgCl和Ag2CrO4皆可生成[Ag(NH3)2]+而溶解。 3.主要应用

沉淀实验实验报告

沉淀实验实验报告 篇一:自由沉淀实验报告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 1、实验数据记录 沉降柱直径水样来源柱高 静置沉淀时间/min 表面皿表面皿编号质量/g 表面皿 和悬浮物总质量/g 水样中悬浮物质量/g 水样体积/mL 悬浮物沉降柱浓度/工作水(g/ml)深/mm 颗粒沉沉淀效 速/率/%(mm/s) 残余颗 粒百分比/% 0 5 10 20 30 60 120 0 1 2 3 4 5 6 79.0438 80.7412 1.6974 81.7603 83.2075 1.4472 64.1890 65.4972 1.3082 66.1162 67.3286 1.2124 73.7895 74.9385 1.1490 83.4782 84.6290 1.1508 75.0332 76.1573 1.1241

31.0 30.0 30.0 30.0 30.0 31.0 31.0 0.0548 0.0482 0.0436 0.0404 0.0383 0.0371 0.0363 846.0 808.0 780.0 724.0 664.0 500.0 361.0 1.860 0.883 0.395 0.230 0.069 0.021 11.40 20.44 26.28 30.11 32.30 33.76 100 87.96 79.56 73.72 69.89 67.70 66.24 2、实验数据整理 (2)绘制沉淀曲线:E-t 、E-u 、ui~pi曲线如下: 2-1、绘制去除率与沉淀时间的曲线如下: 图2.2:沉淀时间t与沉淀效率E的关系曲线 2-2、绘制去除率与沉淀速度的曲线如下: 图2.2:颗粒沉速u与沉淀效率E的关系曲线 2-3、绘制去除率与沉淀速度的曲线如下: 图2.3:颗粒沉速u与残余颗粒百分比的关系曲线 (1)选择t=60min 时刻:(大家注意哦!这部分手写的,不要直接打印!) 水样中悬浮物质量=表面皿和悬浮物总质量-表面皿质量,如表格所示。原水悬浮物的浓度:C0? 水样中悬浮物质量1.6974 ??0.0548g/ml 水样体积31.0 悬浮物的浓度:C5? 水样中悬浮物质量1.1508

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及答案

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及答案 一、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定义:用已知________ 酸(或碱)来测定_____________ 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二、指示剂 (1)用已知浓度的强酸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时若选用_酚酞,溶液由 ________ 色变__________ 色. (2)用已知浓度的强碱滴定未知浓度的强酸时若选用_酚酞,溶液由 ________ 色变__________ 色. 三、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1)中和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和反应中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待测液放在锥形瓶中) (1)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 ___________ (2)装待测液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________ (3)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________ (4)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有少量待测溶液溅出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 _____ (5)在酸碱中和滴定中润洗滴定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基础) 1、把PH=3 ([H+]=0。001mol/L )的HSO和PH=10的NaOH溶液混合,如果混合液的PH=7 贝U HSO 和NaOH 溶液的体积比是 A.1 :1 B、1 :10 C、1:2 D、1:20 2、混合0.1mol/L盐酸和0.05mol/L氢氧化钡溶液,配制成200mlPH=11的溶液,所需盐酸的体积是 A、9.9ml B、10.1ml C、99ml D、101ml 3、要准确量取25.00ml 的稀盐酸,可用的仪器是 A、25ml 的量筒 B、25ml 的酸式滴定管 C、25ml 的碱式滴定管 D、25ml 的烧杯 4、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 A、烧杯 B、量筒 C、滴定管 D、胶头滴管 5、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末知浓度的盐酸,在滴定操作时,盐酸应放在 A、锥形瓶中 B、烧杯中 C、滴定管中 D、量筒中 6、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A、锥形瓶 B、酸式滴定管 C、碱式滴定管 D、移液管 7、下列仪器中,没有“ 0”刻度线的是 A、量筒 B、温度计 C、酸式滴定管 D、托盘天平游码刻度尺 8、在室温下进行中和滴定,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B、参加反应的酸中氢离子的总量和碱中氢氧根离子的总量相等 C、反应后,混合液PH=7 9、中和滴定时需要润洗的仪器有 A、滴定管E、锥形瓶C、烧杯D、移液管 10、下列有关滴定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 ⑤洗 涤

第五章 重量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第五章重量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一、填空题 1.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的指示剂是_; 2.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滴定酸度pH是; 3.沉淀滴定法中铵盐存在时摩尔法滴定酸度pH是; 4.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 5.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的滴定剂是__ ___; 6.沉淀滴定法中,法扬司法指示剂的名称是 __ ____; 7.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测定Cl - 的终点颜色变化是____; 8.重量分析法中,一般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_ __ _ 9.重量分析法中,沉淀阴离子的酸效应将使溶解度; 10.重量分析法中,络合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_ ____; 11.重量分析法中,晶形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溶解度___ ___; 12.重量分析法中,无定形沉淀颗粒较晶形沉淀____ ___; 13.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分散度___ _____; 14.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沉淀颗粒____ ____; 15. 用佛哈德法测定Br-和I-时,不需要过滤除去银盐沉淀,这是因为、的溶解度比的小,不会发生反应。 16. 佛尔哈德法的滴定终点理论上应在到达,但实际操作中常常在到达,这是因为AgSCN沉淀吸附离子之故。 17. 荧光黄指示剂的变色是因为它的负离子被吸附了的沉淀颗粒吸附而产生。 18. 佛尔哈德法中消除AgCl沉淀转化影响的方法有除去AgCl沉淀或加入包 围AgCl沉淀。 19. 用摩尔法只能测定和而不能测定和 ,这是由于。 20. 法扬斯法测定Cl-时,在荧光黄指示剂溶液中常加人淀粉,其目的是保护,减少,增加。 二、选择题 1.为下列各滴定反应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A.K2CrO4B.荧光黄(pKa=7.0)C.二氯荧光黄(pKa=4.0) D.曙红(pKa=2.0)E.(NH4)2SO4·Fe2(SO4)3 (1).AgNO3在pH=7.0条件下滴定Cl-离子() (2).AgNO3在pH=2.0条件下滴定Cl-离子() (3).KSCN在酸性条件下滴定的Ag+浓度() (4).AgNO3滴定BaCl2溶液() (5).AgNO3滴定FeCl3溶液() (6).NaCl滴定AgNO3(pH=2.0)() 2.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 A. 浓、冷、慢、搅、陈; B. 稀、热、快、搅、陈; C. 稀、热、慢、搅、陈; D. 稀、冷、慢、搅、陈; 3..法扬司法中应用的指示剂其性质属于() A.配位B.沉淀C.酸碱D.吸附 4. 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的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 A. 离子大小; B. 物质的极性; C. 溶液浓度; D.相对过饱和度;

自由沉降试验及其沉降曲线问题解析

1:自由沉降试验及其沉降曲线 自由沉降适用于悬浮固体浓度较低,且为非絮凝性或弱絮凝性的水质状况。试验是在设有一个取样口的透明沉降柱中进行的。柱的内径为100mm,有效高度为1.5~2.0m。取样口可设在工作水深为H的低部,也可设在H/2的中部,二者分别称为底部取样和中部取样。目前趋向于采用中点取样法,这是因为:随着沉降时间的延长,沉降柱内的悬浮固体浓度势必形成上稀下浓的线形不均匀分布态势,而我们要测定的是沉降柱内整个水层的残留SS浓度,用H/2处的SS浓度代表柱内的SS平均浓度,能减小采用底部取样带来的沉降效率的负偏差。 沉降试验及沉降曲线绘制的方法 (1)将水样在试验装置内循环搅拌均匀后,从取样口取两份100mL水样,用重量法测定初始SS浓度C0; (2)将柱内水位迅速调整至溢流口处,开始记时; (3)当累计沉降历时为t1、t2、t3…tn(常取5、10、30、60、90和120min) 时,各取100mL水样两份,用来测定对应沉降时间的残留SS浓度C1、C2、C3…Cn,同时记录各次取样后的水面累计下降高度Δh1、Δh2、Δh3…Δhn-1; (4)列表计算与各沉降时间对应的沉降效率E; (5)在标准计算纸上绘制E-t和E-u沉降曲线。 目前常用的沉降试验数据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常规计算法,另一种是Camp图解积分法。前者计算简单,但误差较大,得到的E-t和E-u曲线;后者比较复杂,但结果精确,得到的是ET-t和ET-u曲线。 (一)常规计算法 (1)由沉降时间t(h)和对应的工作水深H(m),按公式u=H/t计算 沉降速度u(m/h)式中的工作水深H是指由水面到柱底零断面的实际高度,而与取样口位置无关。 工作水深随沉降历时的变化情况如图3-5。由图可见,在[t0,tn]区间内,H随t呈跳跃式的不连续变化。如忽略[t0,ti]范围内所经历的各次水深变化,则工作水深可按下式近似计算。2: 自由沉淀中颗粒沉速受颗粒大小的影响,特别是小颗粒在布朗运动作用下不沉淀。絮凝沉淀完全克服了布朗运动的影响;因为絮凝剂形成的矾花越大,颗粒密度与溶液密度的差越大,沉降越快。 自由沉淀的颗粒,彼此互不干扰,也不受容器壁的干扰,只受颗粒在水中的重力作用。絮凝沉淀的颗粒,其尺寸、沉速都会逐渐增大 自由沉降是物理过程,是针对水中较大颗粒物;而混凝沉降是借助混凝剂.助凝剂,通过脱稳.电中和,桥联,网捕卷扫作用,是不易沉淀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相互凝结长大,然后自由沉降,是一个化学物理过程. 水处理中没有纯粹的自由沉淀,也没有纯粹的絮凝沉淀。象初沉池和终沉池中,两种沉淀作用都有。只不过为了达到好的沉淀效果和节省占地面积,一般会采取一些措施增强絮凝沉淀作用:如设计合理的沉淀池中心桶中可发生絮凝作用。至于化学混凝和絮凝则另当别论。在自由沉降中,由于悬浮物固体浓度低,而且颗粒之间不发生凝聚,因此在沉降过程中颗粒的形状.粒径和密度都保持不变,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完成匀速沉降过程.固体颗粒在沉砂池及初次沉淀池内的初期沉降就属于自由沉降. 絮凝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接触碰撞势能相互凝聚为较大的絮体,颗粒粒径和沉降速度随沉降时间的延续而增大. 投入的药量应根据胶体浓度及无机金属盐水解产物的分子形态、荷电性质和荷电量等确定。

酸碱滴定法测试题

酸碱滴定法测试题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40%) 1.称取纯一元弱酸HA 1.250g溶于水中并稀释至50mL,用0.100mol·L-1NaOH滴定,消耗NaOH50mL到等量点,计算弱酸的式量为() A. 200 B.300 C.150 D.250 2. 酸碱滴定突跃范围为7.0~9.0,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A.甲基红(4.4~6.4) B.酚酞(8.0~10.0) C.中性红(6.8~8.0) D.甲酚红(7.2~8.8) 3.某酸碱指示剂的pK Hln=5,其理论变色范围是()pH A.2~8 B.3~7 C.4~6 D.5~7 4. 配制好的HCl需贮存于( )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塑料瓶 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D.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5.下列弱酸或弱碱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0.1mol·L-1苯酚K a=1.1×10-10 B.0.1mol·L-1H3BO3 K a=7.3×10-10 C.0.1mol·L-1羟胺K b=1.07×10-8 D.0.1mol·L-1HF K a=3.5×10-4 6.下列酸碱滴定反应中,其化学计量点pH值等于 7.00的是() A.NaOH滴定HAc B.HCl溶液滴定NH3·H2O C.HCl溶液滴定Na2CO3 D.NaOH溶液滴定HCl 7.下列各组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 ) A.H2CO3和CO32- B. NH3和NH2- C.HCl和Cl- D. HSO4- 和SO42- 8.标定HCl和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硼砂和EDTA B.草酸和K2Cr2O7 C.CaCO3和草酸 D.硼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 9. 某碱样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HCl溶液滴定到终点时耗去V1mL,继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V2mL,若V2<V1,则该碱样溶液是() A.Na2CO3 B.NaOH C.NaHCO3 D.NaOH+Na2CO3 10.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可用HCl标准溶液来测定,测定过程中用到的两种指示剂是()。 A.酚酞、百里酚蓝 B.酚酞、百里酚酞 C.酚酞、中性红 D.酚酞、甲基橙 11.欲配制pH=5.0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络合、沉淀、氧化还原滴定习题

填空题: 1.影响沉淀平衡的主要因素有、、和。 2. 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分析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1)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_________________ (2)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又没有加有机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2)的条件下测定Br-。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EDTA滴定法测定Ag+,采用的滴定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4. 沉淀滴定法中指示剂分别为莫尔法___________,佛尔哈德法___________法扬斯法__________ 5. 佛尔哈德法是用铁铵矾NH4Fe(SO4)2·12H2O作指示剂,根据Fe3+的的特性,此滴定要求溶液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 6. 使用重铬酸钾法测铁时,滴定前先要在铁盐溶液中滴加适量的Sn2+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7.沉淀滴定中的莫尔法不适用于测定I-,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8、在含有CaF2沉淀的溶液中,加入盐酸,可使CaF2沉淀的溶解度增大,这种效应属于。 9. AB型难溶强电解质溶度积的表达式为,此类难溶物溶度积与溶解度s的换算关系式为。 10. 已知[Cu(NH3)4]2+的K 稳1=104.31,K 稳2=103.67,则β2=。 11. 在原电池中,在正极发生的是反应,负极发生的是反应。 12.Cu单质可以被水溶液中Fe3+氧化,若在标准状态下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1)正极反应式为:。 (2)负极反应式为:。 (3)电池符号为:。 13. 铜元素的电势图为:Cu2+0.160V Cu+ 0.518V Cu,Cu+在水溶液中(填能、 否)发生歧化反应,EΘ(Cu2+/Cu)= _V。 14. 当溶液的pH升高时,Cr2O72-/Cr3+电对的电极电势将。 15. 根据标准溶液所用的氧化剂不同,氧化还原滴定法通常主要有法

自由沉淀实验报告

自由沉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 2. 掌握颗粒白由沉淀实验的方法,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和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 二、实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公层流区符合Stokes(斯托克斯)公式。但是由于水中颗粒的复杂性,颗粒粒径、颗粒密度很难或无法准确地测定,因而沉淀效果、特性无法通过公式求得而是通过静沉实验确定。 由于自由沉淀时颗粒是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与沉淀高度无关、因而自由沉淀可在一般沉淀柱内进行,但其直径应足够大,一般应使D>100mm,以免颗粒沉淀受柱壁干扰。 具有大小不同颗粒的悬浮物静沉总去除率E与截留速度u o、颗粒质量分数的关系如下: E=1?P0+ u s u0 dp P0 此种计算方法也称为悬浮物去除率的累积曲线计算法。 设在一水深为H的沉淀柱内进行自由沉淀实验,如图2-1所示。实验开始,沉淀时间为0,此时沉淀柱内悬浮物分布是均匀的,即每个断面上颗粒的数量与粒径的组成相同,悬浮物浓度为C0(mg/L),此时去除率E=0。

图2-1 自由沉淀示意 实验开始后,不同沉淀时间t i颗粒最小沉淀速度u i相应为 u i=H i 此即为t i时间内从水面下沉到池底(此处为取样点)的最小颗粒d i所具有的沉速。此时取样点处水样悬浮物浓度为C i而 C0?C i C0=1? C i C0 =1?P i P i=E0 此时去除率E0,表示具有沉速u≥u i(粒径d≥d i)的颗粒去除率,而 P i=C i C0 则反映了t i时,未被去除之颗粒即d<d i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 实际上沉淀时间t i内,由水中沉至池底的颗粒是由两部分颗粒组成。即沉速u≥u i 的那一部分颗粒能全部沉至池底;除此之外.颗粒沉速u0<u i的那一部分颗粒,也有一部分能沉至池底。这是因为,这部分颗粒虽然粒径很小,沉速u0<u i,但是这部分颗粒并不都在水面,而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沉淀柱的高度内。因此只要在水面下,它们下沉至池底所用的时间能少于或等于具有沉速u i的颗粒由水面降至池底所用的时间t i,那么这部分颗粒也能从水中被除去。 沉速u0<u i的那部分颗粒虽然有一部分能从水中去除,但其中也是粒径大的沉到池底的多,粒径小的沉到池底的少.各种粒径颗粒去除率并不相同。因此若能分别求出各种粒径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并求出该粒径颗粒在时间t i内能沉至池底的颗粒占本粒径颗粒的百分比,则二者乘积即为此种粒径颗粒在全部颗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二章沉淀滴定和重量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十二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违反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 A. 在浓溶液中进行 B. 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 陈化 D. 在热溶液中进行 2.下列不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要求的是() A.沉淀的溶解度小B.沉淀纯净 C.沉淀颗粒易于过滤和洗涤 D.沉淀的摩尔质量大 3.指出下列哪一条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A.沉淀作用宜在较稀溶液中进行 B.应在不断地搅拌作用下加入沉淀剂 C.沉淀应陈化 D.沉淀宜在冷溶液中进行 4.在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实验中,硫酸钡沉淀是() A.非晶形沉淀B.晶形沉淀C.胶体D.无定形沉淀 5.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A.浓、冷、慢、搅、陈 B.稀、热、快、搅、陈 C.稀、热、慢、搅、陈 D.稀、冷、慢、搅、陈 6.用 SO42-沉淀 Ba2+时,加入过量的 SO42-可使 Ba2+沉淀更加完全,这是利用()A.络合效应B.同离子效应 C.盐效应D.酸效应 7.在重量分析中,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A.后沉淀 B.吸留 C.包藏 D.混晶 8. 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 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 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 D.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9.下列哪些要求不是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A.要稳定 B.颗粒要粗大 C.相对分子质量要大 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10. 恒重是指样品经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称得的重量之差小于()。 A. 0.1mg B. 0.1g C. 0.3mg D. 0.3g 11. 有利于减少吸附和吸留的杂质,使晶形沉淀更纯净的选项是() A.沉淀时温度应稍高 B. 沉淀完全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陈化 C.沉淀时加入适量电解质 D. 沉淀时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 12.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 B.沉淀的重量 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 D.沉淀剂的用量 13.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