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选择题)概述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选择题)概述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选择题)概述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选择题)概述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选择题)

1.在NaCl 饱和溶液中通人HCl(g)时,NaCl(s)能沉淀析出的原因是(B )

A.HCl 是强酸,任何强酸都导致沉淀

B.共同离子Cl-使平衡移动,生成NaCl(s)

C.酸的存在降低了()K NaCl SP 的数值

D.()K NaCl SP 不受酸的影响,但增加Cl-离子浓度,能使()K NaCl SP 减小

2.对于A 、B 两种难溶盐,若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则必有(D )

A.()()sp sp K A K B θθ>

B.()()sp sp K A K B θθ<

C.()()sp sp K A K B θθ≈

D.不一定

3.已知CaSO 4的溶度积为2.5×10-5,如果用0.01 mol ·L -1的CaCl 2溶液与等量的Na 2SO 4溶液混合,

若要产生硫酸钙沉淀,则混合前Na 2SO 4溶液的浓度(mol ·L -1)至少应为(C )

A.5.0×10-3

B.2.5×10-3

C.1.0×10-2

D.5.0×10-2

4. AgCl 与AgI 的sp K θ之比为2×106,若将同一浓度的Ag +(10-5 mol ·L -1)分别加到具有相同氯

离子和碘离子(浓度为10-5 mol ·L -1)的溶液中,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C )

A. Cl -及I -以相同量沉淀

B. I -沉淀较多

C. Cl -沉淀较多

D.不能确定 5.已知()3K NH b θ=1.8×10-5,M(CdCl 2)=183.3g ·mol -1Cd(OH)2的K sp

θ=2.5×10-14。现往40mL0.3 mol ·L -1氨水与20mL0.3 mol ·L -1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22gCdCl 2固体,达到平衡后则(A )

A.生成Cd(OH)2沉淀

B.无Cd(OH)2沉淀

C.生成碱式盐沉淀

D. CdCl 2固体不溶

6.微溶化合物Ag 3AsO 4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升水中3.5×10-7g ,摩尔质量为462.52g ·mol –1,

微溶化合物Ag 3AsO 4的溶度积为(D )

A. 1.2×10-14

B. 1.2×10-18

C. 3.3×10-15

D. 8.8×10-20

7.微溶化合物AB 2C 3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是:AB 2C 3?A+2B+3C. 今用一定方法测得C 浓度为3.0

×10-3 mol ·L -1,则该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是(C )

A. 2.91×10-15

B. 1.16×10-14

C. 1.1×10-16

D. 6×10-9

8.不考虑各种副反应,微溶化合物MmAn 在水中溶解度的一般计算式是(D )

m +

9.CaF 2沉淀的K sp θ=2.7×10-11,CaF 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mol ·L -1)为(A )

A. 1.9×10-4

B. 9.1×10-4

C. 1.9×10-3

D. 9.1×10-3

10.微溶化合物CaF 2在0.0010 mol ·L -1CaCl 2溶液中的溶解度(mol ·L -1)为(B )

A.4.1×10-5

B. 8.2×10-5

C. 1.0×10-4

D. 8.2×10-4

11.已知2K a θ(H 2SO 4) =1.0×10-2,K sp

θ(BaSO 4)= 1.1×10-11。则BaSO 4在2.0 mol ·L -1HCl 中的溶解度(mol ·L -1)为(B )

A. 2.3×10-4

B. 1.5×10-4

C. 7.5×10-5

D. 1.1×10-5

12.微溶化合物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0.0010 mol ·L -1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B )

A.较大

B.较小

C.相等

D.大一倍

13.已知CuS 的K sp θ=6.0×10-36,H 2S 的1K a θ和2K a θ分别为1.3×10-7和7.1×10-15,计算难溶化合物

CuS 在pH =0.5的饱和H 2S 溶液中的溶解度(mol ·L -1)为(A )

A. 6.5×10-5

B. 5.6×10-5

C. 6.5×10-4

D. 5.6×10-4

14.已知BaSO 4的K sp

θ=1.1×10-10,将50.00mL3.0×10-5 mol ·L -1BaCl 2溶液与100.00mL4.5×10-5 mol ·L -1Na 2SO 4溶液混合时,Ba 2+离子被沉淀的百分数为(B )

A. 23

B. 55

C. 45

D. 77

15.已知B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33,M(BaSO 4)=233.4g · mol –1,K sp

θ(BaSO 4)=1.1×10-10,H 2SO 4的2

K a θ=1.0×10-2。准确称取含0.1000g Ba 的BaSO 4·2H 2O 固体,处理成100mL 溶液,向其中加入50.00mL 0.010 mol ·L -1H 2SO 4溶液后,溶液中剩余Ba 有多少克?(C )

A. 1.6×10-3g

B. 0.373g

C. 0.033g

D. 0.33g

16.准确移取饱和Ca(OH)2溶液50.0mL ,用0.05000 mol ·L -1HCl 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耗去

20.00mL ,计算得Ca(OH)2的溶度积为(D )

A. 1.6×10-5

B. 1.0×10-6

C. 2.0×10-6

D. 4.0×10-6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

A.由于AgCl 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它是弱电解质

B.难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

C.溶度积大者,其溶解度就大

D.用水稀释含有AgCl 固体的溶液时,AgCl 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18.已知AgCl ,Ag 2CrO 4,AgC 2O 4和AgBr 的溶度积常数分别为1.56×10-10,1.1×10-12,3.4×10-11

和5.0×10-13。在下列难溶银盐的饱和溶液中,Ag +离子浓度最大的是(C )

A. AgCl

B. Ag 2CrO 4

C. Ag 2C 2O 4

D. AgBr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

A.混合离子的溶液中,能形成溶度积小的沉淀者一定先沉淀

B.某离子沉淀完全,是指其完全变成了沉淀

C.凡溶度积大的沉淀一定能转化成溶度积小的沉淀

D.当溶液中有关物质的离子积小于其溶度积时,该物质就会溶解

20.在含有同浓度的Cl -和CrO 4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会发生的现象是(A )

A. AgCl 先沉淀

B. Ag 2CrO 4先沉淀

C.AgCl 和Ag 2CrO 4同时沉淀

D.以上都错

21.设AgCl 在水中、在0.01 mol ·L -1CaCl 2中、在0.01 mol ·L -1NaCl 中以及在0.05 mol ·L -1AgNO 3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 0、S 1、S 2、S 3,这些数据之间的正确关系应是(B )

A. S 0>S 1>S 2>S 3

B. S 0>S 2>S 1>S 3

C. S 0>S 1=S 2>S 3

D. S 0>S 2>S 3>S 1

22.NaCl 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但将浓盐酸加到它的饱和溶液中时,也会析出沉淀,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应是(C )

A.由于Cl -离子浓度增加,使溶液中c(Na +)·c(Cl -)>K sp θ(NaCl),故NaCl 沉淀出来

B.盐酸是强酸,故能使NaCl 沉淀析出

C.由于c(Cl -)增加,使NaCl 的溶解平衡向析出NaCl 方向移动,故有NaCl 沉淀析出

D.酸的存在降低了盐的溶度积常数

23.已知Ca(OH)2的溶度积为1.36×10-6。当1.0 mol ·L -1CaCl 2和0.20 mol ·L -1NH 3·H 2O 各10mL

混合时,溶液中的c(OH -)为mol ·L -1,离子积为,是否有Ca(OH)2沉淀产生?K b θ(NH 3

)= 1.7×10-5(D ) A.1.9×10-3,3.6×10-6,有沉淀 B. 1.9×10-3,3.6×10-6,无沉淀

C.1.3×10-3,6.7×10-4,有沉淀

D. 1.3×10-3,9.0×10-7,无沉淀

24.已知NiS 的K SP θ=3.0×10-21,H 2S 的1K a θ=9.1×10-8,2

K a θ=1.1×10-12,H 2S 饱和溶液浓度为0.10 mol ·L -1。将H 2S 气体不断通人0.10 mol ·L -1的NiCl 2与2.0 mol ·L -1HCl 的混合溶液中,此时溶

液中的S 2-离子浓度(mol ·L -1)为多少?是否有NiS 沉淀?(C )

A. 1.1×10-12,有沉淀

B. 1.1×10-12,无沉淀

C. 2.5×10-21,有沉淀

D. 2.5×10-21,无沉淀

25.已知AgOH 和Ag 2CrO 4的溶度积分别为1.52×10-8和1.2×10-12,若某溶液中含有0.010 mol ·L -1

的CrO 42-,逐滴加入AgNO 3可生成Ag 2CrO 4沉淀。但若溶液的pH 较大,就可能先生成AgOH 沉淀,不

生成AgOH 沉淀的pH 为(B )

A. <7

B. < 9.7

C. <11.14

D. >12.6

26.已知PbCl 2、PbI 2和PbS 的溶度积常数各为1.6×10-5、8.3×10-9和7.0×10-29。欲依次看到白

色的PbCl 2、黄色的PbI 2和黑色的PbS 沉淀,往Pb 2+溶液中滴加试剂的次序是(B )

A. Na 2S ,NaI ,NaCl

B. NaCl ,NaI ,Na 2S

C. NaCl ,Na 2S ,NaI

D. NaI ,NaCl ,Na 2S

27.在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1 mol ·L -1的Fe 3+,Cr 3+,Zn 2+,Mg 2+等离子。已知K sp θ[Fe(OH)3]=1.1

×10-36,K sp θ[Cr(OH)3]=7.0×10-31,K sp θ[Zn(OH)2]=1.0×10-17,K sp

θ[Mg(OH)2]=1.8×10-11 。当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哪种离子所需的pH 值最小?(A )

A. Fe 3+

B. Cr 3+

C. Zn 2+

D. Mg 2+

28.已知Mg(OH)2的溶度积常数为5.1×10-12,氨的解离平衡常数为1.8×10-5。将50mL0.20

mol ·L -1MgCl 2溶液与等体积1.8 mol ·L -1氨水混合,如欲防止Mg(OH)2沉淀生成,则在混合后

的溶液中应加入固体NH 4Cl 多少克?(D )

A. 12.1g

B. 9.54g

C. 5.47g

D. 1.45g

29.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C )

A 、浓、冷、慢、搅、陈;

B 、稀、热、快、搅、陈;

C 、稀、热、慢、搅、陈;

D 、稀、冷、慢、搅、陈。

30.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的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B )

A 、离子大小;

B 、物质的极性;

C 、溶液浓度;

D 、相对过饱和度

31.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聚集速度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D )

A 、物质的性质;

B 、溶液浓度;

C 、过饱和度;

D 、相对过饱和度

32.晶核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是均相成核,一是异相成核。当均相成核作用大于异相成核作用时,形成的晶核是( B )

A 、少;

B 、多;

C 、为晶体晶核;

D 、为无定形晶核。

33.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行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C )

A 、冷水;

B 、含沉定剂的稀溶液;

C 、热的电解质溶液;

D 、热水

34.下列说法违反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 C )

A 、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 、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D 、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35.在沉淀形成过程中,与待测离子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与构晶离子形成( B )

A 、吸留;

B 、混晶;

C 、包藏;

D 、继沉淀。

36.CaF 2沉淀在pH=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pH=5溶液中的溶解度( B )

A 、小;

B 、大;

C 、相等;

D 、可能大可能小。

37.莫尔法测定Cl -时,要求介质pH 为6.5~10,若酸度过高,则会产生:( C )

(A) AgCl 沉淀不完全; (B) AgCl 吸附Cl -的作用增强;

(C) Ag 2CrO 4的沉淀不易形成; (D) AgCl 的沉淀易胶溶

38.某微溶化合物AB 2C 3的饱和溶液平衡式是:AB 2C 3=A+2B+3C ,今测得c C =3×10-31-?L mol ,则

AB 2C 3的K sp 为:( D )

(A) 6×10-9; (B) 2.7×10-8 (C) 5.4×10-8; (D) 1.08×10-16

39.在相同体积的下列溶液中,SrCO 3溶解得最多的是:( C )

(A) 0.021-?L mol 的SrCl 2溶液; (B) 0.021-?L mol 的K 2CO 3溶液; (C)

0.011-?L mol 的HCl 溶液; (D) 纯水

40.在沉淀滴定法中,法扬斯法采用的指示剂是( C )。

(A )K2CrO4;(B )NH4Fe (SO4)2;(C )吸附指示剂;(D )甲基橙

41.在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采用的指示剂是( B )。

(A )K2CrO4;(B )NH4Fe (SO4)2;(C )吸附指示剂。(D )甲基橙

42.在沉淀滴定法中,莫尔法采用的指示剂是( A )。

(A )K 2CrO 4;(B )NH 4Fe (SO 4)2;(C )吸附指示剂。(D )甲基橙

43.pH=4时,用莫尔法滴定Cl -的含量,结果将( A )。

(A )偏高;(B )偏低;(C )无影响;(D )不确定

44.用佛尔哈德法滴定Cl -的含量时,既没有将AgCl 沉淀滤去,也末加硝基苯保护沉淀,结果将( B )。

(A )偏高;(B )偏低;(C )无影响;(D )不确定

45.指出下列条件适用于佛尔哈德法的是( C )。

(A )pH=6.5~10; (B )K 2CrO 4以作指示剂;

(C)滴定酸度为0.1~1mol·L-1;(D)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46.用佛尔哈德法滴定Br-的含量时,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也末加硝基苯保护沉淀,结果将( C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确定

47.用法杨斯法测定Cl-的含量时,曙红作指示剂,结果将( B)。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确定

48.用法杨斯法测定I-的含量时,曙红作指示剂,结果将( C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确定

49.某吸附指示剂的pKa=5.0,以银量法测卤素离子时,pH应控制在( C)

(A)pH<5.0;(B)pH>5.0;(C)5.0<pH<10.0;pH=5.0

50.准确移取电镀液2.00ml,加水100mL用莫尔法以0.1023mol·L-1AgNO

3

滴定,耗去2.70mL,则电镀液中NaCl含量(g/L)为(C)。

A 807

B 80.7

C 8.07

D 0.00807

51. 用重量法测定As

2O

3

的含量时,将As

2

O

3

在碱性溶液中转变为3

4

AsO-,并沉淀为Ag3AsO4,随

后在HNO

3

介质中转变为AgCl沉淀,并以AgCl称量。其化学因数为(A )

A. As

2O

3

/6AgCl; B. 2As

2

O

3

/3AgCl;

C. As

2O

3

/AgCl; D.3AgCl/ 6As

2

O

3

52.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C )

A. 冷水

B. 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 热的电解质溶液

D. 热水

53.若A为强酸根,存在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试剂L,则难溶化合物MA的溶解度计算式为(B)

54. 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因此可以利用BaSO

4

沉淀从溶液中富集微量Ra2+,这种富集方式是利用了(A )

A. 混晶共沉淀

B. 包夹共沉淀

C. 表面吸附共沉淀

D. 固体萃取共沉淀

55.在法扬司法测Cl ,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B)

A.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防止AgCl沉淀转化

D. 防止AgCl感光

56.重量分析中,当杂质在沉淀过程中以混晶形式进人沉淀时,主要是由于(D )

A. 沉淀表面电荷不平衡

B. 表面吸附

C. 沉淀速度过快

D. 离子结构类似

57.用BaSO

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

3

2-、Cl-、H+和OH-等离

子,则沉淀BaSO

4

表面吸附杂质为(A )

A. SO

42-和Ca2+ B. Ba2+和CO

3

2-

C. CO

3

2-和Ca2+ D. H+和OH-

58.Mohr法不能用于碘化物中碘的测定,主要因为( B)

A. AgI的溶解度太小

B. AgI的吸附能力太强

C. AgI的沉淀速度太慢

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59.用Mohr法测定Cl一,控制pH=4.0,其滴定终点将( C )

A. 不受影响

B. 提前到达

C. 推迟到达

D. 刚好等于化学计量点

60.对于晶型沉淀而言,选择适当的沉淀条件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C )

A. 减少后沉淀

B. 增大均相成核作用

C. 得到大颗粒沉淀

D. 加快沉淀沉降速率

61.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越大(D)

A. 沉淀越易于过滤洗涤

B. 沉淀越纯净

C. 沉淀的溶解度越减小

D. 测定结果准确度越高

62.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以H

2SO

4

作为Ba2+的沉淀剂,H

2

SO

4

应过量(B )

A.1%~10%

B. 20%~30%

C. 50%~100%

D. 100%~150%

63.在重量分析中,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A )

(A) 混晶 (B) 吸留 (C) 包藏 (D) 后沉淀

64.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D )

(A)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65.若BaCl

2中含有NaCl、KCl、CaCl

2

等杂质,用H

2

SO

4

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

4

最易吸附何种离

子?------------------------ ( C )

(A) Na+ (B) K+ (C) Ca2+ (D) H+

66.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B )

(A)混晶共沉淀 (B) 吸附共沉淀

(C) 包藏共沉淀 (D) 后沉淀

67.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在6.5~1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 C )

(A)AgCl沉淀不完全 (B) AgCl吸附Cl-增强

(C) Ag

2CrO

4

沉淀不易形成 (D) AgCl沉淀易胶溶

68.以某吸附指示剂(pKa=5.0)作银量法的指示剂,测定的pH应控制在( C )

(A) pH<5.0 (B) pH>5.0 (C) 510.0

69.用沉淀滴定法测定银,下列方式中适宜的是( C )

(A)莫尔法直接滴定 (B) 莫尔法间接滴定

(C) 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 (D) 佛尔哈德法间接滴定

70.下列试剂能使BaSO

4

沉淀的溶解度增加的是( A )

(A)浓HCl (B)1mol/L NaOH (C)1mol/L Na

2SO

4

(D)1mol/L NH

3

·H

2

O

71.以下银量法测定需采用返滴定方式的是( C )

(A)莫尔法测Cl- (B)吸附指示剂法测Cl-

(C)佛尔哈德法测Cl- (D)AgNO

3

滴定CN-(生成Ag[Ag(CN)2]指示终点

72.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C)

A. 浓、冷、慢、搅、陈;

B. 稀、热、快、搅、陈;

C. 稀、热、慢、搅、陈;

D. 稀、冷、慢、搅、陈;

73.法扬司法中应用的指示剂其性质属于( D)

A.配位B.沉淀C.酸碱D.吸附

74.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的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B )

A.离子大小;

B. 物质的极性;

C. 溶液浓度;

D.相对过饱和度;

75.用摩尔法测定时,干扰测定的阴离子是(C)

A.Ac- B.NO

3- C.C

2

O

4

2-D.SO

4

2-

76.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聚集速度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D )

A. 物质的性质;

B.溶液的浓度;

C. 过饱和度;

D.相对过饱和度。

77.用摩尔法测定时,阳离子(C)不能存在。

A.K+B.Na+C.Ba2+ D.Ag+

78.摩尔法测定氯的含量时,其滴定反应的酸度条件是:(D)

A.强酸性B.弱酸性C.强碱性D.弱碱性或近中性79.指出下列条件适于佛尔哈德法的是( C )

A. pH 6.5 ~10

B. 以K

2CrO

4

为指示剂

C. 滴定酸度为0.1 ~1mol·L- 1

D. 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80.pH = 4时用莫尔法滴定Cl-含量,将使结果( A )

A. 偏高

B. 偏低

C. 忽高忽低

D. 无影响。

81.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D)

A.滴定开始时加入指示剂;

B. 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

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82.K2Cr2O7法测定铁时,哪一项与加入H2SO4-H3PO4的作用无关(C)

A.提供必要的酸度;

B.掩蔽Fe3+;

C.提高E(Fe3+/Fe2+);

D.降低E(Fe3+/Fe2+)。

83.下列仪器不用所装溶液润洗三次的是( B)。

A.滴定管 B。容量瓶 C。移液管 D。试剂瓶

84. 当电子天平的零点偏离较大时,应调节的部件是(B)

A.天平水平 B. 回零按键 C. 增量按键 D. 去皮按键

85.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 C )。

A.[H+]=0.0003mol?L-1

B. pH=10.42

C. W(MgO)=19.96%

D. 4000

86.由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为 0.016445,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将结果修约为:( B )

A. 0.016445;

B. 0.01644;

C. 0.0164;

D. 0.016;

87.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 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B )

A. 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

B. 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C. 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

D.滴定管体积不准确;

88.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引入负误差的操作是( A )

A. 终点略推迟;

B. AgNO3的标示浓度较真实值略低;

C. 终点略提前;

D. 试液中带入少量的Br-;

89.用法扬司法测定卤化物时,为使滴定终点变色明显,则应该( C)

A. 使被测离子的浓度大些;

B. 保持溶液为酸性;

C. 避光;

D. 使胶粒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大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

90.下列情况中会引起偶然误差的是(D)

A.砝码腐蚀

B.天平两臂不等长

C.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D.天气的变化

91.下列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要求的是(ABC )

A.沉淀的溶解度小

B.沉淀纯净

C.沉淀颗粒易于过滤和洗涤

D.沉淀的摩尔质量大

92.下列符合无定型沉淀的生成条件是(ABC )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热溶液中进行

B.沉淀作用宜在适量电解质溶液中进行

C.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沉淀宜放置过液,使沉淀陈化

93.在下列情况下的分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B)

A. pH 4时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

B. 试样中含有铵盐,在pH 10时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

后才进行测定

C. 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I-时,先加入铁铵钒指示剂,再加入过量AgNO

3

D. 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Cl-时,未加硝基苯

94.在进行晶型沉淀时,沉淀操作应该(ABC)

A. 不断搅拌慢慢加入沉淀剂

B. 在较稀的热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后放置一段时间过滤

D. 沉淀后快速过滤

95.沉淀重量法测定溶液中Ba 2+含量,沉淀时应该( BD )

A. 加入的SO 42-

量与Ba 2+恰好完全反应

B. 加入沉淀剂的速度尽量慢

C. 沉淀完成后立即过滤

D. 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96.在重量分析中,使用有机沉淀剂代替无机沉淀剂进行沉淀的优点是(ABD )

A. 沉淀吸附杂质少,沉淀纯净

B. 沉淀的溶解度小,有利于被测组份沉淀完全

C. 可以避免局部过浓,生成大晶粒沉淀

D. 沉淀摩尔质量大,分析准确度高

97.用洗涤方法不可除去的沉淀杂质有(ABD )

A. 混晶共沉淀杂质

B. 包藏共沉淀杂质

C. 吸附共沉淀杂质

D. 后沉淀杂质

98.草酸钙在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CD )

A. 等于SP K

B. 小于SP K

C. 大于SP K

D. 大于pH4溶液中的溶解度

99.下列有关沉淀吸附的一般规律中,哪条是不对的?(CE )

A .离子的价数高的比低的易被吸附;

B. 离子浓度愈大愈易被吸附;

C .沉淀的颗粒愈大,吸附能力愈强;

D .能不能与构晶离子生成难溶盐沉淀的离子,优先被吸附;

E.温度愈高,愈有利于吸附;

100.定性反应产生的外观现象有(E )

A.溶液颜色的改变;

B.产生气体;

C .沉淀的生成;

D. 溶液的分层;

E .以上都是

101.NaCl 滴定AgNO3(pH=2.0)的指示剂为( D )

A.K2CrO4 B .二氯荧光黄(pKa=4.0) C .(NH4)2SO4·Fe2(SO4)3 D.曙红(pKa=2.0)

102. 法扬司法中应用的指示剂其性质属于( D )

A.配位 B.沉淀 C.酸碱 D.吸附 1033. 用摩尔法测定时,干扰测定的阴离子是( C )

A.Ac- B .NO3- C.C2O42- D.SO42-

104. 用摩尔法测定时,阳离子( C )不能存在。

A.K+ B.Na+ C.Ba2+ D.Mg2+

105. 以Fe3+为指示剂,NH4SCN 为标准溶液滴定Ag+时,应在( A )条件下进行。

A.酸性 B.碱性 C.弱碱性 D.中性

106. pH = 4时用莫尔法滴定Cl - 含量,将使结果( B )

A.偏高;

B.偏低;

C.忽高忽低

D.无影响。

107. 摩尔法测定氯的含量时,其滴定反应的酸度条件是:( D )

A.强酸性 B.弱酸性 C.强碱性 D.弱碱性或近中性

108. 指出下列条件适于佛尔哈德法的是( C )

A.pH 6.5 ~ 10.5 ;

B.以K2CrO4为指示剂

C.滴定酸度为0.1 ~1 mol · L- 1 ;

D.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109. 下列各沉淀反应,哪个不属于银量法?( C )

A.↓=+-+AgCl Cl Ag B .

↓=+-+AgI I Ag C.↓=+-+S Ag S Ag 222D .

↓=+-+AgSCN SCN Ag 110. 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 D )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111.若BaCl 2中含有NaCl 、KCl 、CaCl 2等杂质,用H 2SO 4沉淀Ba 2+时,生成的BaSO 4最易吸附何种

离子 ( C )

(A) Na+(B) K+

(C) Ca2+(D) H+

112.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 B )

(A) 混晶共沉淀 (B) 吸附共沉淀 (C) 包藏共沉淀 (D) 后沉淀113.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在6.5~1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 ( C ) (A) AgCl沉淀不完全 (B) AgCl吸附Cl-增强

(C) Ag

2CrO

4

沉淀不易形成(D) AgCl沉淀易胶溶

114.以某吸附指示剂(p K a=5.0)作银量法的指示剂,测定的pH应控制在 ( C ) (A) pH<5.0 (B) pH>5.0

(C) 510.0

115.用沉淀滴定法测定银,下列方式中适宜的是( C )

(A) 莫尔法直接滴定 (B) 莫尔法间接滴定

(C) 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 (D) 佛尔哈德法间接滴定

116.下列试剂能使BaSO

4

沉淀的溶解度增加的是 ( A )

(A)浓HCl (B)1mol/L NaOH (C)1mol/L Na

2SO

4

(D)1mol/L NH

3

·H

2

O

117.以下银量法测定需采用返滴定方式的是 ( C ) (A)莫尔法测Cl- (B)吸附指示剂法测Cl-

(C)佛尔哈德法测Cl- (D)AgNO

3滴定CN-(生成Ag[Ag(CN)

2

]指示终点

118.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C )

A. 浓、冷、慢、搅、陈;

B. 稀、热、快、搅、陈;

C. 稀、热、慢、搅、陈;

D. 稀、冷、慢、搅、陈;

119. AgNO3滴定FeCl3溶液的指示剂为( C )

A.K2CrO4 B.荧光黄(pKa=7.0)C.二氯荧光黄(pKa=4.0)D.曙红(pKa=2.0)120. 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的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B )

A. 离子大小;

B. 物质的极性;

C. 溶液浓度;

D.相对过饱和度;121. AgNO3滴定BaCl2溶液的指示剂为( C )

A.二氯荧光黄(pKa=4.0)B.曙红(pKa=2.0) C.荧光黄(pKa=7.0) D.K2CrO4 122.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聚集速度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D )

A. 物质的性质;

B.溶液的浓度;

C. 过饱和度;

D.相对过饱和度。

123. KSCN在酸性条件下滴定的Ag+浓度的指示剂为( D )

A.二氯荧光黄(pKa=4.0)B.曙红(pKa=2.0)C.荧光黄(pKa=7.0) D.(NH4)2SO4·Fe2(SO4)3

124.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C )

A. 冷水

B. 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 热的电解质溶液

D. 热水。

125. AgNO3在pH=2.0条件下滴定Cl-离子的指示剂为( D )

A.K2CrO4 B.荧光黄(pKa=7.0) C.二氯荧光黄(pKa=4.0)D.(NH4)2SO4·Fe2(SO4)3

126.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因此可以利用BaSO

4

沉淀从溶液中富集微量Ra2+,这种富集方式是利用了( A)

A. 混晶共沉淀

B. 包夹共沉淀

C. 表面吸附共沉淀

D. 固体萃取共沉淀

127.在法扬司法测Cl ,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B)

A.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Ag

2CrO

4

沉淀不易形成

128.用BaSO

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

3

2-、Cl-、H+和OH-等

离子,则沉淀BaSO

4

表面吸附杂质为( A )

A. SO

42-和Ca2+ B. Ba2+和CO

3

2-

C. CO

3

2-和Ca2+ D. H+和OH-

129.Mohr法不能用于碘化物中碘的测定,主要因为( B )

A. AgI的溶解度太小

B. AgI的吸附能力太强

C. AgI的沉淀速度太慢

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130.用Mohr法测定Cl一,控制pH=4.0,其滴定终点将( C)

A. 不受影响

B. 提前到达

C. 推迟到达

D. 刚好等于化学计量点

131.对于晶型沉淀而言,选择适当的沉淀条件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C)

A. 减少后沉淀

B. 增大均相成核作用

C. 得到大颗粒沉淀

D. 加快沉淀沉降速率

132.下列不符合无定型沉淀的生成条件是( D )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热溶液中进行

B.沉淀作用宜在适量电解质溶液中进行

C.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沉淀宜放置过液,使沉淀陈化

133.在进行晶型沉淀时,沉淀操作不可以的是(D)

A. 不断搅拌慢慢加入沉淀剂

B. 在较稀的热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后放置一段时间过滤

D. 沉淀后快速过滤

134.用洗涤方法可除去的沉淀杂质有( C)

A. 混晶共沉淀杂质

B. 包藏共沉淀杂质

C. 吸附共沉淀杂质

D. 后沉淀杂质

135.AgNO3在pH=7.0条件下滴定Cl-离子的指示剂为( A )

A.K2CrO4 B.荧光黄(pKa=7.0) C.二氯荧光黄(pKa=4.0)D.曙红(pKa=2.0)136. 摩尔法要求使用的指示剂是( C )。

A .NH4CNS

B .Fe(NH4)(SO4)2

C .K2CrO4 D.H2SO4

137. BaSO4的溶度积Ksp=1.1×1 0-10,将0.1mol/L的BaCl2溶液和0.01mol/L的H2S0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 B )。

A 不生成沉淀

B 生成沉淀

C 生成沉淀后又溶 D沉淀析出

138. 应用摩尔法时,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 B )。

A >1 0

B 6.5~1 0.5

C <6.0 D.=7

139. 在用C2O42-沉淀Ca2+时,溶液中含有少量Mg2+为了减少Mg2+带入沉淀,应该 ( C )。

A 沉淀后放一段时间,使Mg2+进入溶液中

B 加热搅拌下沉淀,使Mg2+进入溶液中

C 沉淀后立即过滤,不要放置 D生成沉淀后又溶

140. 沉淀A13+时,为了得到易分离和洗涤的沉淀,应该( B )。

A 用NH3H2O为沉淀剂

B 用8一羟基喹啉为沉淀剂

C 用NaOH为沉淀剂,并加入NaCl电解质141. 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 ( A )。

A .Ksp < 10- 10

B .Ksp>10- 10

C .lg K ′稳≥ 8

D .lg K稳≥ 106

142. 摩尔法要求溶液的酸度为 ( C )。

A 酸性溶液

B 碱性溶液 C. pH = 6.5~1 0.5 D.中性溶液

143.氯化银在1mol/L的HCl中比在水中较易溶解是因为( D )

(A)酸效应 (B)盐效应 (C)同离子效应 (D)络合效应

144.CaF2沉淀在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A )

第七章选择题答案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中最早出现的计算机网络 是。 (A)Ethernet (B)Internet (C)APARNET (D)PSDN 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PAN (B)LAN (C)MAN (D)W AN 3.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4.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 (A)数据传输(B)数据缓存 (C)数据服务(D)数据共享 5.网络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是指。 (A)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设备(B)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软件 (C)网络系统中各类管理人员(D)网络系统中具体可以操作的数据 6.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终端,电缆,计算机(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7.局域网不提供服务。 (A)资源共享(B)设备共享 (C)多媒体通信(D)分布式计算 8.关于因特网中主机的IP地址,叙述不正确的是。 (A)IP地址是由用户自己决定的 (B)每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 (C)主机的IP地址必须是全国唯一的 (D)一个主机可以属于两个或者多个逻辑网络 9.下面是有效的IP地址。 (A)202.280.130.45 (B)130.192.290.45 (C)192.202.130.45 (D)280.192.33.45 10.按照IP地址的逻辑层来分,IP地址可以分为类。 (A)2 (B)3 (C)4 (D)5 11.当用户向ISP申请Internet帐户时,用户的E-mail帐户应包括。 (A)Username (B)mailbox (C)Password (D)Username,Password 12.如果用户希望在网上聊天,可以使用internet提供的服务形式。 (A)新闻组服务(B)电子公告版服务 (C)电子邮件服务(D)文件传输服务 13.所有站点均连接到公共传输媒体上的网络结构是。 (A)总线型(B)环型 (C)树型(D)混合型 14.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 (A)IP (B)HTTP (C)FTP (D)Telnet 15.使用Internet时,由指明通信协议和地址。 (A)TCP和IP (B)FTP (C)URL (D)E-mail地址 16.一个计算机网络由组成。 (A)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B)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C)用户计算机终端(D)主机和通信处理机

沉淀滴定法.

第五节沉淀滴定法 教学目的: 1、掌握沉淀滴定法对反应的要求。 2、掌握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原理。 3、明确分级沉淀及沉淀转化的概念。 4、理解测定氯化物的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一、方法简介 沉淀滴定法(precipitation titration):也称容量分析法(volumetric precipitation method),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用作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速度快,生成沉淀的溶解度小; (2)反应按一定的化学式定量进行; (3)有准确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 应用范围:含量在1%以上的卤素化合物和硫氰化物的测定。 解释:沉淀反应很多,但能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并不多,因为很多沉淀的组成不恒定,或溶解度较大,或形成过饱和溶液,或达到平衡速度慢,或共沉淀现象严重等。目前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是生成微溶性银盐的沉淀反应。 Ag++ Cl- = AgCl↓ Ag++ SCN- =AgSCN↓ 以这类反应为基础的沉淀滴定法称为银量法。主要测定Cl-、Br-、I-、Ag+及SCN-等。 如有一些沉淀HgS、PbSO4、BaSO4等也可用于沉淀滴定法,但重要性不及银量法。

二、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 莫尔法 银量法佛尔哈德法 法杨司法 1、莫尔法 什么是莫尔法?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测定卤素化合物含量。 (1)指示剂作用原理: Ag+ + Cl- AgCl↓白Ksp(AgCl)= 1.8 ×10-9 Ag+ + CrO42-Ag2CrO4↓橙色Ksp(Ag2CrO4)= 2 ×10-12 因为AgCl和Ag2CrO4的溶度积不同,因而发生分级沉淀,当AgCl沉淀完全后,稍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与K2CrO4指示剂反应生成Ag2CrO4↓砖红色(量少时为橙色)。 平衡时,[Ag+]·[Cl-] = Ksp AgCl 设溶液中[Cl-] = [CrO4]2-= 0.1mol/L Ksp AgCl 1.8 ×10-10 [Ag+]AgCl = = = 1.8×10-9(mol/L) [Cl-] 0.1 Ksp(Ag2CrO4) 2 ×10-12 = = = 4.5×10-6(mol/L)[Ag+]Ag 2CrO4 [CrO42-] 0.1 由此可见:[Ag+][Cl-]首先大于Ksp AgCl,则AgCl开始沉淀。 [Cl-]消耗完之后,AgNO3和CrO42-生成Ag2CrO4沉淀。 (2)铬酸钾指示剂的适合用量的计算 根据溶度积原理: Ag++ Cl- = AgCl K SP = 1.8×10-10

第七章产品策略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第七章产品策略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企业在考虑营销组合策略时,首先需要确定生产经营什么产品来满足的需要。 A.消费者B.顾客 C.社会D.目标市场 2.每种产品实质上是为满足市场需要而提供的。 A.服务B.质量 C.效用D.功能 3.影响购买材料和部件的最重要因素是——和供应商的可信度。 A.质量B.品种 C.规格D.价格 4.由于供应品的标准化,顾客对它无强烈的品牌追求,因此,影响顾客购买 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和。 A.质量B.品种 C.服务D.功能 5.产品组合的宽度是指产品组合中所拥有的数目。 A.产品项目B.产品线 C.产品种类D.产品品牌 6.产品组合的长度是指的总数。 A.产品项目B.产品品种 C.产品规格D.产品品牌 7.产品组合的是指一个产品线中所含产品项目的多少。 A.宽度B.长度 C.关联度D.深度 8.产品生命周期由——的生命周期决定。 A.企业与市场B.需求与技术 C.质量与价格D.促销与服务 9.导人期选择快速掠取策略是针对目标顾客的 A.求名心理B.求实心理 C.求新心理D.求美心理 10.成长期营销人员的促销策略主要目标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 争取新的顾客。 A.产品外观B.产品质量 C.产品信誉D.品牌偏好 11.大多数企业开发新产品是改进现有产品而非创造。 A.换代产品B.全新产品 C.仿制产品D.最新产品 12.新产品开发的产品构思阶段,营销部门的主要责任是、激励及提高新产品构思。

A.收集B.调查 C.寻找D.评价 13.处于市场不景气或原料、能源供应紧张时期,产品线反而能使总利润上升。 A.增加B.扩充 C.延伸D.缩减 14.期望产品,是指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期望得到与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 A.服务B.质量 C.产品D.用途 15.非渴求商品,指消费者不了解或即便了解也——的产品。 A.很想购买B.不想购买 C.渴求购买D.即刻购买 【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B 6.A 7.D 8.B 9.C 10.D 11.B 12.C 13.D 14.C 15.B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正确答案。)1.产品可以根据其耐用性和是否有形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 A.高档消费品B.低档消费品 C.耐用品D.非耐用品 E.劳务 2.劳务具有的特点。 A.无形性B.满足感 C.易变性D.不可分离性 E.不可储存性 3.因为农产品具有特点,所以销售时,需要采取特殊的营销措施。 A.标准性B.易腐性 C.无形性D.季节性 E.耐用性 4.产品组合包括的变数是。 A.适应度B.长度 C.相关性D.宽度 E.深度 5.优化产品组合的过程,通常是企业营销人员进行现行产品组合的工作过程。 A.调查B.分析 C.研究D.评价 E.调整 6.快速渗透策略,即企业以推出新产品。 A.高品质B.高促销

数据库选择测试题

【自测题1:绪论】 测试总分:100分 1.单选题: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b )。 A. 数据独立性高 B. 数据冗余度高 C. 数据完整性 D. 数据共享 2.单选题:概念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c )。 A. 网状模型 B. 关系模型 C. 实体-联系模型 D. 层次模型 3.单选题: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真正存在的是(b )。 A. 子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模式 4.单选题:下述(a )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B. 定义数据库模式 C. 数据库安全 D. 完整性约束说明 5.单选题: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c )。 A. 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B. 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C. 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D. 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6.单选题: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A. 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现实世界 C. 信息世界 D. E-R图

7.单选题: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 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B.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8.单选题: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是(b )。 A.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C. 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 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9.单选题: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d)。 A. 模式 B. 三级模式 C.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D. 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射 10.单选题: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c)是不正确的。 A. 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B. 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C. 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D.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11.单选题:模式和内模式(d )。 A. 可以有多个 B. 最多只能有一个 C. 至少两个 D. 只能有一个 12.单选题:数据库系统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d )组成。 A. 系统分析员 B. 操作员 C. 程序员 D. 数据库管理员 13.单选题:一般地,一个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c )。 A. 只能有一个 B. 至少两个 C. 可以有多个

沉淀滴定法的原理

沉淀滴定法的原理 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能用于沉淀滴定法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化学式定量进行,生成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2)沉淀反应的速度要快。 (3)能够用适当的指示剂或其它方法确定滴定的理论终点。 (4)沉淀的共沉淀现象不影响滴定结果。 沉淀的反应虽然很多,但由于上述条件的限制,能够应用于滴定分析法的沉淀反应并不多。常用的沉淀法有生成难溶盐的银量法,例如 Ag + + Cl - =AgCl ↓ 白色 2Ag + + CrO 42- = Ag 2Cr 2O 4↓ 红色 当在含Cl -的水溶液中,预先加入CrO 4-,再加入硝酸银时,由于AgCl 的 溶解度比Ag 2Cr 2O 4小,所以先生成白色AgCl 沉淀,理论终点后,过量的银 离子就与铬酸根离子生成了红色的铬酸银沉淀,因此我们以溶液中出现红色为滴定终点,根据消耗酸银标准溶液的量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氯化物含量为5~100mg/L 水样,并要求测定条件为中性溶液,因为酸性溶液中,红色的铬酸银溶解,在碱性溶液中会生成Ag 2O 沉淀。 二、试剂 (1)氯化钠标准溶液(1ml 含1mgCl -)。取基准试剂或优级纯的氯化钠3~4g 置于瓷坩埚内,于高温炉内升温至500℃灼烧10min ,然后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1.649g 氯化钠,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再稀释至1000mL 。 (2)硝酸银标准溶液(1mL 相当于1mgCl -)。称取5.0g 硝酸银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以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如下: 于三个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分别注入10mL 氯化钠标准溶液,再加入90mL 蒸馏水及1ml 的ρ=100g/L 铬酸钾指示剂,均以硝酸银溶液滴定至橙色(AgCl 的白色与Ag 2Cr 2O 4的红色的混合色)为终点,分别记录消耗硝酸银 溶液的体积,计算其平均值。三个标样平行试验的相对偏差小于0.25%。 另取100mL 蒸馏水,不加氯化钠标准溶液,作空白试验,记录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b 。 硝酸银溶液的滴定度T (mg/mL )按下式计算 b c T -?=0.110 式中 b -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c -氯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10-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1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 。 最后按下述方法调整硝酸银的滴定度,使其滴定度为1mL 相当于1mgCl -的标准溶液。 调整方法: 1)T >1,每1000mLAgNO 3溶液应加x 毫升蒸馏水稀释 x=1000(T-1)

SQL数据库选择题及答案

1、在数据库技术中,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是_C__。A、面向对象的模型B、关系模型C、E-R模型D、层次模型 2、数据库系统的控制中枢是__B_。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管理员 D、数据库应用系统 3、使用SQL命令将学生表STUDENT中的学生年龄AGE字段的值增加1岁,应该使用的命令是__C_。 A、UPDATE SET AGE WITH AGE+1 B、REPLACE AGE WITH AGE+1 C、UPDATE STUDENT SET AGE=AGE+1 D、UPDATE STUDENT AGE WITH AGE+1 4、在关系数据库中,建立数据库表时,将年龄字段值限制在12~40岁之间的这种约束属于__B__。 A、视图完整性约束 B、域完整性约束 C、参照完整性约束 D、实体完整性约束 5、在SQL 语句中,与X BETWEEN 20 AND 30 等价的表达式是

__D_。A、X>=20 AND X<30 B、X>20 AND X<30 C、X>20 AND X<=30 D、X>=20 AND X<=30 6、在数据库中,概念模型是_D__。A、用于现实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有关B、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有关C、用于现实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无关D、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无关 7、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__B_。A非法用户的使用B丢失更新C数据独立性会提高D增加数据冗余度 8、在关系数据库中,模式对应的是__A___。A、视图和所有基本表B、视图和部分基本表C、基本表D、索引 9、能实现绝对的与平台无关性的Web数据库访问技术是_D_。A、ADO B、ActiveX C、WebbaseAPI D、JDBC 10、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描述是__B___。A、SQL 是一种过程化语言B、SQL 采用集合操作方式

试题库之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

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系统的观点,可将生产定义为使生产()转变为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 输入输出系统。C A.对象;B.资料;C.要素;D.信息。 2.快速原型制造技术采用()方法生成零件。C A.仿形;B.浇注;C.分层制造;D.晶粒生长 3.度量生产过程效率的标准是()。D A.产量;B.产值;C.利润;D.生产率 4.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来自制造业。C A.20%;B.40%;C.60%;D.80% 5.制造从广义上可理解为()生产。B A.连续型;B.离散型;C.间断型;D.密集型。 6.精良生产是对()公司生产方式的一种描述。 D A.波音;B.通用;C.三菱;D.丰田。 7.在机械产品中,相似件约占零件总数的()。C A.30%;B.50% ;C.70%;D.90%。 8.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 则和依据。 C A.文字;B.数字;C.字符;D.字母 9.成组技术按()组织生产。D A.产品;B.部件;C.零件;D.零件组 10.CIM是()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 力。 B A.高新技术;B.信息技术;C.计算机技术;D.现代管理技术 11.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D A.零件;B.设备;C.工艺装备;D.相关过程 12.实行并行工程的企业多采用()的组织形式。C A.直线式;B.职能式;C.矩阵式;D.自由式 13.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影响竞争力的诸要素中()将变得越来越突出。A A.时间; B.质量; C.成本; D.服务 14.柔性制造系统(FMS)特别适合于()生产。B A.单件;B.多品种、中小批量;C.少品种、中小批量;D.大批量 15.先进制造技术首先由美国于20世纪()提出。D A.70年代中;B.80年代初;C.80年代末;D.90年代中 16.当前精密加工所达到的精度是()。C

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银量法 一、定义 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测定能与Ag+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的一种容量分析法。 二、原理 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测定能与Ag+生成沉淀的物质,根据消耗滴定液的浓度和毫升数,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反应式: Ag++ X-→ AgX↓ X-表示Cl-、Br-、I-、CN-、SCN-等离子。 三、指示终点的方法 (一)铬酸钾指示剂法 1.原理 用AgNO3滴定液滴定氯化物、溴化物时采用铬酸钾作指示剂的滴定方法。滴定反应为:终点前 Ag++ Cl-→ AgCl↓ 终点时 2Ag++ CrO42-→ Ag2CrO4↓(砖红色) 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溶度积(K sp)小的先沉淀,溶度积大的后沉淀。由于AgCl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当Ag+进入浓度较大的Cl-溶液中时,AgCl将首先生成沉淀,而[Ag+]2[CrO42-]<K sp,Ag2CrO4不能形成沉淀;随着滴定的进行,Cl-浓度不断降低,Ag+浓度不断增大,在等当点后发生突变,[Ag+]2[CrO42-]>K sp,于是出现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 2.滴定条件 (1)终点到达的迟早与溶液中指示剂的浓度有关。为达到终点恰好与等当点一致的目的,必须控制溶液中CrO42-的浓度。每50~100ml滴定溶液中加入5%(W/V)K2CrO4溶液1ml 就可以了。 (2)用K2CrO4作指示剂,滴定不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因指示剂K2CrO4是弱酸盐,在酸性溶液中CrO42-依下列反应与H+离子结合,使CrO42-浓度降低过多,在等当点不能形成Ag2CrO4沉淀。 2CrO42-+ 2H+→←2HCrO4-→←Cr2O72-+ H2O 也不能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因为Ag+将形成Ag2O沉淀: Ag++ OH-→ AgOH 2AgOH → Ag2O↓+ H2O 因此,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滴定只能在近中性或弱碱性溶液(pH6.5~10.5)中进行。如果溶液的酸性较强可用硼砂、NaHCO3或CaCO3中和,或改用硫酸铁铵指示剂法。 滴定不能在氨性溶液中进行,因AgCl和Ag2CrO4皆可生成[Ag(NH3)2]+而溶解。 3.主要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_第七章练习题

第七章习题 单项选择题 物理模型设计是系统开发的(B)阶段的任务。 a.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 b.系统设计 c.系统分析 d.系统规划 磁盘文件是一种(C) a.输人文件 b.输出文件 c.输人输出文件 d.周转文件 用质数法确定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时,校验位的取值是质数法中的(D)。 a.权 b.模 c.除得的商 d.除得的余数 区间码是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用区间码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在码中(C)。 a.数字的值代表一定意义,但数字的位置是无意义的 b.数字的位置代表一定意义,但数字的值是没有意义的 c.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 d.用字符而不用数字表示意义 文件设计时,首先应设计(a a.共享文件 b.非共享文件 c.中间文件 d.处理文件 代码设计工作应在(B)阶段就开始。 a.系统设计 b.系统分析 c.系统实施 d.系统规划 周转文件用来存放具有(A)。 a.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 b.固定半固定属性的数据 c.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 d.固定属性的数据 石邮政编码是一种(D)。 a.缩写码 b.助忆码 c.顺序码 d.区间码 对直接存取文件组织方式组织的文件采用顺序文件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是(C)。 a.很合适的 b.合适的 c.不合适的 d.常用的 为了检查会计工作中惜方会计科目合计与贷方会计科目合计是否一致,通常在程序设计中应进行(C)。 a.界限校验 b.重复校 c.平衡校验 d.记录计数校验 系统的吞吐量指的是(B)。 a.每天的数据输出量 b.每秒执行的作业数 c.每秒的数据处理量 d.每日的数据输人量绘制新系统的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D)。 a.组织机构图 b.功能结构图 c.业务流程图 d.数据流程图 文件按信息流向分类有输人文件、输出文件和(d a.顺序文件 b.索引文件 c.直接文件 d.输人输出文件 文件的活动率指的是(B)。 a.文件在单位时间内被查询的记录的数量 b.文件在更新过程中被处理的记录的百分数

第五章 重量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第五章重量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一、填空题 1.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的指示剂是_; 2.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滴定酸度pH是; 3.沉淀滴定法中铵盐存在时摩尔法滴定酸度pH是; 4.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 5.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的滴定剂是__ ___; 6.沉淀滴定法中,法扬司法指示剂的名称是 __ ____; 7.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测定Cl - 的终点颜色变化是____; 8.重量分析法中,一般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_ __ _ 9.重量分析法中,沉淀阴离子的酸效应将使溶解度; 10.重量分析法中,络合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_ ____; 11.重量分析法中,晶形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溶解度___ ___; 12.重量分析法中,无定形沉淀颗粒较晶形沉淀____ ___; 13.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分散度___ _____; 14.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沉淀颗粒____ ____; 15. 用佛哈德法测定Br-和I-时,不需要过滤除去银盐沉淀,这是因为、的溶解度比的小,不会发生反应。 16. 佛尔哈德法的滴定终点理论上应在到达,但实际操作中常常在到达,这是因为AgSCN沉淀吸附离子之故。 17. 荧光黄指示剂的变色是因为它的负离子被吸附了的沉淀颗粒吸附而产生。 18. 佛尔哈德法中消除AgCl沉淀转化影响的方法有除去AgCl沉淀或加入包 围AgCl沉淀。 19. 用摩尔法只能测定和而不能测定和 ,这是由于。 20. 法扬斯法测定Cl-时,在荧光黄指示剂溶液中常加人淀粉,其目的是保护,减少,增加。 二、选择题 1.为下列各滴定反应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A.K2CrO4B.荧光黄(pKa=7.0)C.二氯荧光黄(pKa=4.0) D.曙红(pKa=2.0)E.(NH4)2SO4·Fe2(SO4)3 (1).AgNO3在pH=7.0条件下滴定Cl-离子() (2).AgNO3在pH=2.0条件下滴定Cl-离子() (3).KSCN在酸性条件下滴定的Ag+浓度() (4).AgNO3滴定BaCl2溶液() (5).AgNO3滴定FeCl3溶液() (6).NaCl滴定AgNO3(pH=2.0)() 2.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 A. 浓、冷、慢、搅、陈; B. 稀、热、快、搅、陈; C. 稀、热、慢、搅、陈; D. 稀、冷、慢、搅、陈; 3..法扬司法中应用的指示剂其性质属于() A.配位B.沉淀C.酸碱D.吸附 4. 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的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 A. 离子大小; B. 物质的极性; C. 溶液浓度; D.相对过饱和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2015·湖北随州中考改编)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4,-3) B.(-4,3) C.(0,-3) D.(0,3) 2.如图, P、2P、3P这三个点中,在第二象限内的有() 1 A. P、2P、3P B.1P、2P C.1P、3P D.1P 1 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矩形BCDE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轴或y轴,物体甲和物体乙分别由点A(2,0)同时出发,沿矩形BCDE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12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

A.(2,0)B.(-1,1)C.(-2,1)D.(-1,-1) 4. 已知点P坐标为,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 是() A.(3,3) B.(3,-3) C.(6,-6) D.(3,3)或(6,-6) 5.设点在轴上,且位于原点的左侧,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为一切数 B., C.为一切数, D., 6.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图案上各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加正数 ,那么所得的图案与原来图案相比() A.形状不变,大小扩大到原来的倍 B.图案向右平移了个单位 C.图案向上平移了个单位 D.图案向右平移了个单位,并且向上平移了个单位 7.已知点,在轴上有一点点与点的距离为5,则点的坐标 为() A.(6,0) B.(0,1) C.(0,-8) D.(6,0)或(0,0) 8. (2015?贵州安顺中考)点P(-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数据库选择题答案

1、(C)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数据库 D.文件组织 2、在手工管理阶段,数据是(B) A.有结构 B.无结构 C.整体无结构,记录有结构 D.整体结构化的 3、在文件系统管理阶段,数据(B) A.无独立性 B.独立性差 C.具有物理独立性 D.具有逻辑独立性 4、在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数据是(D) A.有结构的 B.无结构的 C.整体无结构,记录内有结构 D.整体结构化

5、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数据(D) A.具有物理独立性,没有逻辑独立性 B.具有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C.独立性差 D.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6、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D)A 数据库管理系统B数据库应用系统C相关的计算机系统D各类相关人员 7、DBMS通常可以向(B)申请所需计算机资源。 A数据库B操作系统C计算机硬件D应用程序 8、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D)A .并发运行 B.相互调用 C. OS调用DBMS D. DBMS调用OS9\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C)A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B一组硬件C一组系统软件D既有硬件,又有软件 10、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是(A)A模式B内模式C 外模式D用户模式 11、(D)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完整性约束说明B定义数据库模式C数据库安全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12、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及更新操作必须遵循(D)等完整性规则。 A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B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C实体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D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思修题库第七章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B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C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A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B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D)。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B ),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 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社会组织 D.公民 7.法律适用是指( C)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人民群众 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B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C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11.( A)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 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 12.( B)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A.《刑法》 B.《国家安全法》 C.《宪法》 D.《国防法》 13.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D ),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A.条文 B.规范 C.原则 D.精神 14.法律权威是指法的(B )。 A.强制性 B.不可违抗性 C.神圣性 D.国家政治性 15.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 C)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A.法治意识 B.法治观念 C.法治理念 D.法治精神 16.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 C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财产关系 B.财产关系与债权关系 C.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D.财产关系与人格关系 17.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 D)。

第七章题库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是在 A. 1943年8月25日 B. 1944年8月25日 C. 1945年8月25日 D. 1946年8月25日 3.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 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 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 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4. 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了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的战略方针 C.“向东发展,向西防御”的战略方针 D.“向西发展,向东防御”的战略方针 5.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在 A. 1946年6月 B. 1947年2月 C. 1947年6月 D. 1948年2月 6.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是在 A. 1947年3月 B. 1947年4月 C. 1947年6月 D. 1947年7月 7.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在不同地区实行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 8.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A.以工人运动为发端 B.以农民运动为发端 C.以学生运动为发端 D.以城镇贫民运动为发端 9. 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报告是 A.《论联合政府》 B.《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 C.《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0.“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B.“抗议驻华美军暴行” C.“反饥饿、反内战” D.“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11.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在

SQL数据库考试试题

1 SQL数据库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 C )。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专门高 D.数据独立性高 2.下列四项中,不属于SQL2000有用程序的是( D )。 A.企业治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治理器 D.媒体播放器 3.SQL Server安装程序创建4个系统数据库,下列哪个不是 ( C )系统数据库。 A.master B.model C.pub D.msdb 4.( A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治理软件,它属于系统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 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数据库在建立、使用和维护时由其统一治理、统一操纵。 A.DBMS B.DB

C.DBS D.DBA 5. 在SQL中,建立表用的命令是 ( B )。 A.CREATE SCHEMA B.CREATE TABLE C.CREATE VIEW D.CREATE INDEX 6.SQL语言中,条件年龄 BETWEEN 15 AND 35表示年龄在15至35之间,且( A )。 A.包括15岁和35岁 B.不包括15岁和35岁 C.包括15岁但不包括35岁

D.包括35岁但不包括15岁 7.下列四项中,不正确的提法是( C )。 2 A.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国际标准语言 B.SQL语言具有数据定义、查询、操纵和操纵功能 C.SQL语言能够自动实现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 D.SQL语言称为结构查询语言 8.在MS SQL Server中,用来显示数据库信息的系统存储过程是( D )。

第七章选择题精选.

选择题 7-1在影响挡土墙土压力的诸多因素中,( C )是最主要的因素。 A. 挡土墙的高度 B. 挡土墙的刚度 C. 挡土墙的位移方向及大小 D. 墙后填土类型 7-2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适用条件之一是( C )。 A. 墙后填土干燥 B. 墙背粗糙 C. 墙背直立 D. 墙背倾斜 7-3当挡土墙后的填土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挡土墙( A )。 A. 在外荷载作用下推挤墙背土体 B. 被土压力推动而偏离墙背土体 C. 被土体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 D. 受外力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 7-4当挡土墙后的填土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挡土墙( B )。 A. 在外荷载作用下推挤墙背土体 B. 被土压力推动而偏离墙背土体 C. 被土体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 D. 受外力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 7-5设计仅起挡土作用的重力式挡土墙时,土压力一般按( A )计算。 A. 如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D. 静水压力 7-6设计地下室外墙时,土压力一般按( C )计算。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D. 静水压力 7-7采用库伦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基本假设之一是( B )。 A. 墙后填土干燥 B. 填土为无黏性土 C. 墙背直立 D. 墙背光滑 7-8下列指标或系数中,哪一个与库伦主动土压力系数无关?( A ) 。 A. γ B. α C. δ D. ? 7-9当挡土墙向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 A )。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7-10当挡土墙向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 B )。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7-11当挡土墙静止不动,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土对墙的压力称为( C )。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7-12在相同条件下,三种土压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 A. E a< E0< E p B. E a

第七章题库选择题

第七章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一九七八年召开的()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D A.党的十一大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A A.一九七八年十二月 B.一九七九年十一月 C.一九七七年十一月 D.一九八零年三月 3、()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A A.改革开放 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 D.人民当家作主 4、()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 A.改革 B.阶级斗争 C.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A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周恩来 6、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D A.富强 B.农民 C.稳定 D.现实 7、三十多年来,我们用()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C A.群众路线 B.自力更生 C.改革 D.艰苦奋斗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上通过 的。A 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 C.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战略部署。A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0、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这个最大实际。A A.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11、()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C A.党的领导 B.改革 C.发展 D.开放 12、全面深化改革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A A.生产关系 B.经济体制 C.政治体制 D.文化体制 13、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A A.系统性 B.先导性 C.前瞻性 D.基础性 14、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来展开。B A.计划 B.市场 C.流通 D.分配 1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来展开。A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和谐文化 C.和谐社会 D.中华文明 16、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A A.保障和改善民生 B.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C.建设和谐社会 D.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17、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建设()来进行。A A.美丽中国 B.生态平衡 C.和谐宜居环境 D.循环经济 18、决定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的是()。A A.坚持什么样的方向 B.是否坚持党的领导 C.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是否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数据库选择题与答案

第二章习题 一、选择题: 1对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____。 A.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的基础之上 B.微机DBMS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 C.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 D.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系统 答案:D 2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____。 A.排序、索引、统计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D.显示、打印、制表 答案:B 3关系模型中,候选码____。 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4在一个关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个属性存在,它的值能惟一地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称这个属性为____。 A.候选码B.数据项 C.主属性D.主属性值 答案:A 5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两个元组值____。 A.不能全同B.可全同 C.必须全同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6在通常情况下,下面的关系中不可以作为关系数据库的关系是____。 A.R1(学生号,学生名,性别) B.R2(学生号,学生名,班级号) C.R3(学生号,学生名,宿舍号) D.R4(学生号,学生名,简历)

答案:D 7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____。 A.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输人的顺序排列 B.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 C.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但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就可能不同 D.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候选码字段值的顺序排列 答案:B 8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____。 A.元组B.行C.记录D.属性 答案:D 9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是____。 A.相同的B.不同的 答案:B 10设有下表所示的关系R,经操作ΠA, B(σB=’b’(R))(Π为“投影”运算符,σ为“选择” 运算符)的运算结果是____。 表关系R A. B. C.

第七章 选择题

第七章 电化学计算题 1.在温度为18 ℃条件下,将浓度为0.1 mol·dm ?3的NaCl 溶液注入直径为2 cm 的直立管中,管中置相距20 cm 的两电极,两极间的电位差为50 V ,巳知Na + 与Cl ? 的电迁移率分别为3.73 × 10?8与5.87 × 10?8 m 2·V ?1·s ?1。 求:(1) 30分钟内通过管中间截面的两种离子的摩尔数; (2) Na +、Cl ?两种离子的迁移数; (3)两种离子所迁移的电量。 (1) (2) (3) 2.浓度为0.001 mol·dm ?3的Na 2SO 4溶液,其κ = 2.6 × 10?2 S·m ?1,此溶液中Na +的摩尔电导Λ(Na +) = 50 × 10?4 S·m 2·mol ?1。 求:(1) 计算?2 4SO 2 1的摩尔电导; (2) 如果此0.001 mol·dm ?3的Na 2SO 4溶液被CuSO 4所饱和,则电导率增加到7.0 × 10?2 S·m ?1,并巳知1/2Cu 2+的摩电导为60 × 10?4 S·m 2·mol ?1,计算CuSO 4的溶度积常数 。 解:(1) 1/2Na 2SO 4的浓度为 c N = 0.002 mol·dm ?3 Λ = κ/1000 c N = 2.6×10?2/(1000×0.002) S·m 2·mol ?1 = 130 × 10?4 S·m 2·mol ?1 Λ(1/2SO 42?) = Λ -Λ(Na +) = (130 - 50) × 10?4 S·m 2·mol ?1= 80 × 10?4 S·m 2·mol ?1 (2) κ' = κ(总) - κ = (7.0 - 2.6) × 10?2 S·m ?1= 4.4 × 10?2 S·m ?1 Λ' =Λ(1/2Cu 2+) + Λ(1/2SO 42?) = (60 + 80) × 10?4 S·m 2·mol ?1 = 140 × 10?4 S·m 2·mol ?1 m/s 10 253.9m/s 20.0501073.368??++×=××=?=dl dE u v m/s 10 675.14m/s 20.0501087.568??×=××=?=dl dE u v --C 59.1309650010)29.827.5()(4=××+=+=??+F n n Q C 84.50C 95.1303885.0=×==+Q t Q +C 01.80C 95.1306115.0=×==?Q t Q -mol 1027.5mol 101.0180010325.9)01.0(πtc πr 43622??++×=××××××==v n mol 1029.8mol 101.0180010675.14)01.0(πtc πr 43622????×=××××××==v n 6115.03885.011 ,3885.087.573.373.3=?=?==+=+=+??+++t t u u u 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