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一、总则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二、德育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视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立志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努力学习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维护合法权益;遵守校纪校规和职业岗位规范。

6.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7.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德育内容

1.民族精神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创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

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知识教育;

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

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

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

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保护环境的教育。

4.遵纪守法教育

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

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育;

心理咨询、辅导和援助。

除以上各系列教育内容外,中等职业学校还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

四、德育途径

1.德育课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

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2.其他课程教学

文化课教学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专业课教学应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教育。学校应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

3.实训、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

实训、实习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实习过程中,教师应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及其养成训练。

学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定期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墓,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参观现代企业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职业,认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全面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指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学校要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他们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咨询、辅导和援助,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各地各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全面渗透德育内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就业服务,提高就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5.班主任工作和学校管理、服务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特点,遵循德育规律,组织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培养好的班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密切联系家长,充分利用家长、用人单位、行业及社区等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做好德育工作是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紧密结合,要从关心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着眼教育,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管理育人。学校各项服务工作都应体现德育功能,全体服务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以身作则,优质服务,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实现服务育人。

6.党团组织、学生会工作

要通过举办业余党校、团校和组织党章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特别是学生积极分子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发展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入党。

共青团、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共青团、学生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学校要通过党团组织、学生会、班集体、学生社团,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文艺、体育活动。要鼓励、指导学生建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和社团,因地制宜开辟活动场所,建设活动设施,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审美能力,锤炼意志品质。

7.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开展生动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要结合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的建设,发挥黑板报、橱窗、图书馆、陈列室及

模拟职业场景等的宣传作用和校训、校歌及学校发展历史等的激励作用,注重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

8.家庭与社会

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贯彻实施好本大纲,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均应履行关心、促进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义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协助政府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开辟青少年教育的社会教育舆论阵地,加强社会文化市场及娱乐场所的管理,配合做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工作,打击腐蚀毒害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治安环境和社区环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依靠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和街道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各种社会团体,并同所在地的机关、部队、企业建立固定联系,发动、协调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德育工作,逐步建立学校与社会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共同营造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教育环境。

五、德育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评价的内容与标准以本大纲为依据。评价由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和学生品德评定两方面组成。

1.学校德育工作评价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区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学校实施本大纲的情况应作为考核校长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在评估工作中应注意听取学生、用人单位的意见。

学校要加强对德育课教学质量、班级德育工作、部门及教师育人质量的考核评比,把德育工作实绩作为对部门及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

评价与创建相结合。通过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和评选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等活动,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学校、班级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奖励。

2.学生品德评定

对学生品德的评定,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德育目标,并结合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品德要求,对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道德与职业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提出具体要求,由学校制定具体测评办法,并组织测评工作。对学生的品德测评,应坚持科学性、客观性、教育性、民主性等原则。

六、德育的领导与管理

1.德育工作管理体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明确的机构负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应根据本大纲德育目标要求与教育内容,针对本地区和不同类型学校需要,制定本大纲实施细则以及实施情况的评估制度和办法,定期对本大纲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评估。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党组织要发挥德育的监督保证作用。全体教职工都要做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要建立贯彻实施本大纲的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奖励办法,明确各部门的育人责任,并落实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面、全程、全员育人的局面。

2.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从事德育工作。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工作队伍;制定规划,有计划地培训学校的校长、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不断提高德育专(兼)职工作者的素质和德育工作的能力、水平;培养一批在德育工作方面有专长和造诣的管理者、优秀校长(书记)、班主任、德育特级教师和研究人员;切实解决德育专(兼)职工作者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3.德育工作的经费与物质保障

德育经费要确立科目、列入预算。学校德育经费投入的范围,包括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学、管理和日常德育活动两部分。教学、管理经费投入包括德育课教学、德育专职教师的培训提高、社会考察与调研、有关教研室的业务条件建设和图书资料购置、德育科研。日常德育活动经费投入包括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假期和课余时间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大型德育活动以及用于学生和德育队伍表彰奖励等所需经费。学校应把建设适应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德育设施、设备和活动场所、基地纳入总体建设规划,并从基本建设费和设备费中给予保证。

4.德育科研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德育的研究项目列入科研规划,建立德育研究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实施本大纲提供理论指导和业务咨询。要注重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调查,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实际,确定研究课题,探索德育规律,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与实际工作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德育研究成果的鉴定、奖励、推广机制。

中等职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教育部日前制定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任务和指导思想。中等职业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多元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也日益复杂。如何针对中等职业学生的特点,采取切合实际的方法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是摆在我们职业教育工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等职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为考察、分析当前中等职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最近我们对04届新生做了问卷调查,其中部分调查结果颇反映一些问题。摘录如下:1。你认为人世界最起作用的是什么?回答“精神”的占有%,是“知识”的占56%,同是还有14%回答的是“金钱”;2、你的理想是什么?答“没想过”的占据22%,回答“百万富翁”的占40%;3、你觉得人应该怎样活着?有70%回答“为他人活着”,认为应该“显富达贵”、“光宗耀祖”的占25%;4、你最崇拜的人是谁?回答“歌星、影星”的占30%,选择“自己”的占40%;5、当你看到有人从偷钱包,你会怎么做?在回答68%的学生选择“装没看见”,13%的选择“尽快走开”,12%的选择“找警察阻止”,只有7%的同学选择“率先阻止”。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一是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主流是趋向积极的,但也明显地让人感到他们心态的多层面,拜金主义理想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利己主义的世界观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时有表现。二是思想道德意识滑坡,明辨是非能力差,缺乏维持社会秩序的责任感,人格精神呈双重性,观点与行为不一致。

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中等职业学生思想道德这种状况,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社会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渠道的传播如电脑、电视、音像、书刊日益普及到各家庭,使青少年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不良社会现象,从而思想受到腐蚀,心灵受到污染。除此之外,残酷的升学竞争,因此产生的痛苦失望、自卑……严重地摧残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导致其人性的扭曲,人格堕落,甚至犯罪。

一、家庭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既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成长永恒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据了解,中等职业学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厂矿企业落聘的下岗人员,时代的遭遇使他们对社会情绪极大,严重影响孩子社会现状的不满。由于家长为生活所迫,下岗后不得不去做些小生意,对金钱的追求不得不时常流露出来。这就形成了学生对金钱的崇拜,对个得失的计较。其次,现在的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娇惯和放纵,造成了孩子的过分“自私”,形成“利己主义”倾向。

二、学校原因。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但目前就我们学校而言,德育工作还主要是传统的“灌输型教育”,基本上是按照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定规律,学生守规矩;教师定标准,学生对照标准的模式进行。学生缺乏自己的道德信念评定标准和自律意识。其次,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对德育的关注只注重学校组织了哪些课外活动,班主任和学生谈了几次话,学生是不是循规蹈矩等等。

三、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现状对策研究

四、德育教育要体现社会性和针对性

所谓社会性就是要以社会现实和真实生活来教育学生,使思想道德教育更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需要。当前重点是要解决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种种负面影响。德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社会是道德生长最肥沃的土壤,只有经历了

百味人生,经历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才是完整的人生。因此,德育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参加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学会处理人与集体、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逐步养成诚实守信,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的针对性就是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不同禀性、不同言谈举止、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采用参与讨论的方法,以此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质量、效益、民主、平等法规信念,使学生具有竞争、拼搏、开放、创新意识,以增强德育的渗透力,达到最佳教育目的。

(二)加强师德建设,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言传身教、道德素质是青少年道德形成的主要原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象征,人格化身。教师的学问与德行时时刻刻都要影响着学生。所以,要想搞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首选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要时刻以马克思主、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教师努力形成健康、美好、真诚、光明的人格,德才兼备、言与行统一,才能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创设育人环境、形成德育氛围

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环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奋发向上的热情,使人树立公德意识,遵纪守法、助人为乐。校园环境可体现出校园的文化氛围、优美的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各种活动和情境感染等等。所以要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先要改善办学条件,注意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营造一种干净、整洁、充满文明气息的氛围。其次是要大力宣传新时期的先进人物,英雄事迹,表彰校园内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潜移默化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和对不良风气的抑制功能。以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及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情操,以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再次还要抓好家庭育人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加油站,也是学生成长中永远的加油站。一个家庭所有成员的道德风尚、生活方式、语言行为等,都不断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所以要想对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正面的影响,就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1、学校要成立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教师向家长传授如何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经验。2、班级要经常如开家长会,互相了解学生在校内、家庭中的思想变化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共同解决。3、班主任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家访。家访不仅是学校联系学生家庭的主渠道,也是促进学生在家自觉接受家长教育的一种督促方式,最终能起到促进学生自觉接受家庭教育的作用。

课程研究>德育课程教学交流

研究会介

相关政策和

文件

研究会动

态德育管理课程研究资料查询学者论坛学会论坛

德育课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与探索

北京市商业学校——陈济

内容摘要:要改变德育课程的教学,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首先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德育课程的教为建立一种模块化的教学结构应该是提高德育实效性比较有效的途径。建立模块化教学结构,相应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同时,本文认为,模块化教学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把学与做结合了起来,而且也使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德育教师和班联系起来。

主题词:德育、课程、模块化、教学

一、建立新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德育课程的教学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学校德育的整体性建设的中心环节。因此,德育课对于学校德育建设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效果呢?如何才能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呢?我认为,不仅要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而且还应该考虑改进我们现有将德育课程教学模块化。

现有的德育课程的教学结构是以教材的章节为基础的。问题在于教材的章节划分大都是以知识的内据的,更多的体现出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以此为基础的教学结构必然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的教作为德育课程的教学,这种结构不免会表现出它的局限性。

第一,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不符合中职德育的特点和规律。首先,道德素质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即道德必须内化为一个人的信念,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一个人的品德如何主要不决定于道德知识定于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而在于能否自觉地把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也就是构与发挥问题。其次,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主体的主动、自觉的道德实践活动。只有通过活动,即主参与,才能加深其感受和体验,从而把道德要求逐渐习得为内在需求。因此,德育课程教学的目的样给学生传授各科系统的书本知识,而应该是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地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得到充分而有特色的发展。教师的教应体现在“指导”上,即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指导学再者,作为中职的学生对于现有的德育课程的理论内容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并且与他们的自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使学生感到德育的空洞、抽象。

第二,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不能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本位是中职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什么是以能力为本位?最根本的就是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中教学的根本目标不再是知识掌握的多少,而是做事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能以自己的能力来满当然,这不是说知识的学习不重要,或者可以忽视知识的掌握,相反,要做事。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扩展和提高的。但是,这时的知识的学习是以做事为目标的,是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而的知识的学习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就是这时的知识是为做事服务的。什么是以学生主体?强调学中的主体,最根本的就是强调处于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真实需求、有着自己着自己的选择能力的人。我们更多地是强调把学生作为主体,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就

学生所具有的主体性,这是没问题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或者说,如果我们那么还不能说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已经把学生作为了教育教学中的主体。相反,实际上,这还是仅一种工具、一种被动地接受与自己无关、或自己并不需要的知识的对象。因为,在这里我们并没有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什么?没有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去做什么?其实,没有得到明确和说明期形成的固有的观念,也就是无须说明、无须再去明确的东西,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是在实践认的是,在以知识传输为中心的思想支配下,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中,尽管我们想尽办法,也很正的主体地位。为什么?因为主体的最根本的东西没有得到我们应有的重视,即学生自己的需要,观念。我们灌输给他们的是他们所不需要的,不想要的东西。可以设想,一个学生坐在教室里,从看到的都是自己不想听的东西,他还能有积极性、主动性吗?因此,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要重视视学生的价值。

主体的需要和价值,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多元化存在的。因为现在的社会发展本身也是多元们的教育和教学应该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的余地。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也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些都不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能解决的。

第三,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既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与之相适应的是越来越需要具有一技之长的人,需要的是具换句话说,需要具有特点之人。而社会的发展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条件,与之相适来越多的注意到自己的个性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了“四个学会”这样的我国的教育部门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已能力为本位就是要在教为中心的思想。虽然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知识作为基础,但是,这种知识的掌握与以知识为中心的握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以能力为本位的知识学习,是具有明确的目标的,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为而服务的,而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下的知识学习,缺乏这样的明确目标,因而很容易导致为知识学结果使学生的学习脱离了实际的需要,使学生最终成为了“书呆子”。

事实上,这些问题不只是存在于学生中,应该说也存在于相当一部分德育课的教师身上。因为他们的要求,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尽管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希望能使学生参与进来,达到德堂教学中设计、安排了不少活动,但是,由于对教学结构的整体没有改变,这些活动本身也只能成至多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而对于提高教学,尤其是提高德育效果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二、对新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认为要改变德育课程的教学,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首先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德育课程的教学结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经过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我认为建立一种模块化的教学结构应该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也提高德育实效性比

所谓模块,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组织在一起的结构。模块有大有小。我们可以说个大的模块。也可以说一章或一节是一个小的模块。我们这里说的模块,是介于教材和章之间的模就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归纳出的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起码应该掌握的问最大特点是非学科性,更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材的章节的划分,更多的是以知识的内在逻更多的体现出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要直接以此为根据组织活动,有其局限性。即活动的内容会限制。而模块的划分则是以主题为中心把相关的知识组织到了一起,打破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活、贴近学生需要,使内容变得更容易操作,因此,这种划分更有利于活动的组织,更有利于学生于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

我们需要为以模块为主的课程设立新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因此,其教学目标的。即能体现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时又能表现出学生的操作能力,体现出学生的态度。以模块为主完全等同于一般的活动课。一个模块的教学目标的重点应放在一个具体任务的完成上面。为了完成不仅要参加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要去了解情况,收集必要的资料,并且要发挥自己的特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说是一种任务目标。简单地说,作为模块化教学结构的目标,不再是以知识的传以学与做的结合为中心。

事实上,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的关键就在于将学与做能够真正结合起来。例如,作为职业学校的德育职业道德的培养上面,但是像以前那样就道德而道德的说教,是没有多少实际效果的。要解决这个解决二个问题:一是职业道德的落脚点。道德不是空泛地存在着,它总是与人们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是与职业行为分不开的。要学生培养基本的职业道德,就必须使他们明白职业是怎么回事,明白职么样的。如果一个人连什么是职业都还不明白,就给他讲职业道德,他能不感到空洞吗?因此,教材给职业道德找到了它的落脚点,那就是职业和职业生涯。作为教师,就不能还抱着原有的观念生涯和职业道德看作是二回事。而要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职业道德就是职业自身的学生的需求。对于刚刚迈进职业学校校门的学生来说,最需要就是能够明确自己的进步方向,能够发展的空间。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自己才能有进步的要求,学生才能接受你讲的道德的内容念是党叫干啥就干啥,既然干了就要干一行爱一行。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况已经完全不什么,不再是党的事,而是自己的事。即使干了,不喜欢也可以不干或者去干别的。因此,自己要找自己的目标。他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呢,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要求他应该怎么去干,他能听进去吗?事实上,德育就是要从受教育者的切身需要出发,才能使受教育者真正解决学生的职业目标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

为了确立学与做的教学中心,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中,我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模

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首先对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划分出三个基本的层次。第一,校的大门后,需要确立起自己的职业目标,逐渐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这样才能获得进一步学习的自己学习的需要,才可能使我们的教育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第二,有了职业目标,需要解决的问何才能干好工作,如何才能在职业活动中获得成功,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知道干好工作都需要具备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也就是如何才能迈好就业的第一步。

根据以上的分析,教材的内容应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职业与职业生涯;第二模块—职块—职场入门。

第一模块要解决的就是第一个层次的问题,即认识职业、了解职业,确立职业目标,形成学习动力内容包括了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章和第六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模块要解决的就是第二个层次的问题,即如何才能干好工作,如何才能成功,干好工作需要哪部分内容包括了教材中的第一章部分内容、第二章、第三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与职业形象相关的基本实践来看,增加与职业相关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职业形象应该是一个人的职业素质的外在表作为职业素质应该具有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两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来说,更注意内外在表现,或者说没有将外在表现放在职业素质中。事实上,职业形象对于职业活动来说,越来越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对于职业形象的重视,实际上也是一个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因此,实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使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学生的将来的职业生涯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了。通过本学期效果也是良好的。

第三模块要解决的是第三个层次的问题,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如何迈好职业第一步。了教材中的第五章的主要内容。

做出这样的模块划分,可以使教材的原有内容得到更合理的整合,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目标利于课堂活动的组织,从而更好的实现学与做的结合。

三、对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的探索

我们还需要有与以模块为主的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标准。不能像原有的教学那样,只是简单地以是学与做的结合,那么,就应该以做的结果为主。以模块为主的教学,虽然也是贯穿着课堂活动,动而活动,而需要有活动的结果,或者说学生通过活动要做出自己的成果。这个成果应该反映了学度、能力和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的水平。从评价的方式来说,应改变过去的那种以考试为主的方式的作品评价为主的方式。从评价的主体来说,应改变过去的那种以教师为单一评价主体,代之以任班主任教师以及与学生就业相关的教师为共同的评价主体。

从评价的内容或标准来说,应该从模块化教学的目标出发,我们所要考核的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学学与做为中心的学习效果。这种学习,获得的不只是知识,而应该是包括知识在内的态度、能力。点也不只是结果,而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进步,重视学生的发展。

第一、我们应该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改变价主体,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单一化,一切都要听教师的,既不公平,也不民主,生看成是不懂事的孩子,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结果不能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实现沟通和理解。这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教师个人的主观性,(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偏向)另一方面,不利于调动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要表现为能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既学生真正把学习作为自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发展的目标。而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自己的内在需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自评是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缺点和不足以便及时进行矫正,消除隐患的最佳途径,“促进学生发展”功能的最好体现。事实上,学生自评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人贵有自长中的学生来说,往往容易发现他人的缺点和问题,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毛病;容易强调客观方面的己主观上的问题。这也是他们往往出现偏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过学生自评价,尤其是通过自教师的评价相对比,对于学生的自我认识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学生自评,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实现师生的沟通。这种了解和沟通不仅可以评价中的主观性,而且还可以了解学生个体的进步状况。从而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宣称要尊重学生个性、提倡因材施教,但那种严格统一标准、“铁式测评考试,从来都没有真正给学生主体性及自我的发展留下余地。要扭转这种状况,让学生本人并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措施。

第二、我们应该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把成绩评价和非成绩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成为激励学罗森塔尔实验的暗示作用,其实也表现出了评价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这也说明,在课堂评价中不验、衡量,更重要的是还应该包含着对学生的希望、期待,而正是这种希望和期待对学生的发展来

从道德教育的内容来看,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其中,除道他几个因素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因此,对于道德教育来说,主要是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基础的。的评价方法应该区别于以智力为基础的课程。智力因素的评价使用成绩评价比较容易,而非智力因绩评价就比较困难。换句话说,对于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可以给出一个相应的一致的评价标准,可去衡量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就很难用同样的方法去衡量,更单的成绩来概括。如果用智力因素的评价方法来对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那么就不可能真正衡量出只能是削足适履。另一方面,作为中专或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身心发展正处于不平衡的阶段,非智力发展方面的不平衡更加明显。有些学生可能在智力发展方面表现出某些迟缓、落后,但在非突出;有些学生在智力因素方面表现优秀,但在非智力发展方面却可能比较缺乏。因此,无论是从点来说,还是从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来说,在职业道德课教学中必须把成绩评价和非成绩评价结合起能更好地起到评价的积极作用,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手段。

在课堂评价中不仅是对学生的检验、衡量,更重要的是还应该包含着对学生的希望、期待,而正是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可能更重要。在传统的课堂评价中,往往更侧重于期中、期末的考试,考试的的这门课程的评价结果。很难说,这样的成绩评价对学生能起到什么激励的作用。我们认为,要更价的激励功能,应该把学生的平时表现的评价和期末考核的评价结合起来,尤其是应该重视学生的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状况,才能更好地反映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做到具引导和鼓励学生沿着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前行。

四、对现新的教学模式的方法的探索

没有适宜的方法,再好的愿望也只能停留在空中。要达到教学中的学与做的结合,使模块化教学获仅靠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是不够的。要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仅靠教师的说教也是到与此相适应的方法。

我认为结合课程模块的划分,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任务目标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可以达到学生在做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的目的的方法。

具体的做法是:每一个模块的课堂教学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活动展开,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必要力。首先是教师围绕主题设计活动;其次,指导学生按照目标完成活动任务;再次,学生完成报告进行点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修改。最后,由教师与班主任、其他相关教师给予评价。

例如,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的第一个模块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题活动括自我介绍一分钟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制作成幻灯片)职业分析活动,职业生涯第二个模块教学中,设计了以小品和职业形象设计为主题的活动。在第三个模块的教学中,设计了试的活动等。

这种做法使原来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最明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以往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的重要性,讲职业理想,讲职业道德,但是,不容易让学生也往往不往心里去。为什么?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因素之外,就是缺少让学生动手的环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只是一个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人,似乎讲的内容和他是没有关系。教学效果

生搞职业生涯设计,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教学内容成为他自己的事情,必须由他

2、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生自己完成职业生涯设计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正是由于存在着一定困难,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查找资料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获得提高。同时,在这个活生认真地思考自己身上存在的优缺点,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

3、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学习的兴趣主要地来自学生将来的目标。一个没有明确目标的学生,不可能具有家教强的学习兴趣己的将来的职业目标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职业目标的确立,尤其是通过对职业要求的分业要求寻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差距,制定出具体的措施,应该说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来说是有益

4、学会了展示自我

通过一分钟自我介绍活动,学生在众人面前通过自己的言语和姿态来展示自己。同时,为了更好地学生运用了学过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介绍制作成了幻灯片,不仅强化了介绍效果,而且展技能。

五、对以德育课程教学为中心的学校德育的整体性的探索

建立以做为中心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整体功能。

德育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不仅需要有德育课程,还需要有课外活动,并且需要外活动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整体性的功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现在的学着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尤其是班级中的德育活动脱节的现象。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各管一摊,一方育课程,一方面是课堂外的德育活动,缺乏德育的整体性。而德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和负责班级德育师之间更是从不往来,缺乏沟通和相互支持。课堂的德育活动得不到班级的支持,而班级的德育活的指导,致使两方面的效果都不好。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以往的德育课多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的开展没有什么联系。因此,从学校的整体来看,出现是缺少联系的纽带。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通过改变德育课程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可以达到进一步拓展教学的空间伸到课外的班级德育活动之中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的整体性,实现课内和课外的德育现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教师之间的联系。

1、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就业办联系起来

教学中每个模块的任务目标也可以成为班级的主题活动的内容。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在为班级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而班主任对于班级的主题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实际上也起到了督促学生、指导任务目标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中我们把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的活动,即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德育活动来完成。这样做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认识,而且也使班主任教师加深

有些模块的任务目标还可以与就业办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课堂活动的内容

着密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活动、完成任务的自觉性。

2、使德育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联系起来

学生完成了课堂任务目标也就形成了他自己的作品。学生的作品,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成果,而且也织的相关的活动,参加省市或全国的相关的竞赛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学生的努力得到了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同时由于参加活动的作品是课堂学习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品的同时可以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并且由于是全体学生参与,使课外活动的泛的群众基础。

3、使德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学生在完成每个模块的任务时,更多的需要利用他们的课外时间,并且需要他们学会利用学校现有括图书馆、报刊杂志阅览室以及学校的校园网,学会与专业相关的教师的交往。我们可以将模块任学生所学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是在学会使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作品时,也是在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事实上,学生通过这样的任务,通过这样的展示,更重要的的规矩,认清了自己在做事情中的差距,从而明确了自己进步的方向。作为德育课教师要达到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和专业课教师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从而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更好地发挥出各自

总之,要更好地发挥该德育课程的重要作用,还有许多地方值得进一步探索。我这里所做的只是一存在着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我只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德育课程的改革起到一定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一、总则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二、德育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视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立志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努力学习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维护合法权益;遵守校纪校规和职业岗位规范。

中小学德育纲要

《中小学德育纲要》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辩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湿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正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知道我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热爱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废人、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思路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中专部德育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以学院2013年工作规划为指导,以“德育为先”为总体工作思路,针对学生目前现状,应围绕“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如何塑造学院品牌”为基本点打造和提升新模式下的德育管理水平。 二、德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目标 1、原则:人文性、实践性、科学性、实效性 2、方法(“四心”):爱心、用心、精心、恒心 3、目标:把“规范与创新”作为学院德育工作的中心工作,打造学生“精神、品质、素养”为工作重点,构建一个文明、有序、整洁、和谐的校园为基本目标。 三、总体思路: 以德育队伍建设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促进学生养成教育,以德育目标考核体系推进学院德育工作的规范与创新。 四、具体措施: (一)、德育常规:(重过程、注实效) 1、班团队伍建设(狠抓班委会、学生会,定期培训,做好“三小”培养) 2、以班为单位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做到班级包干、落实责任,目标纳入日考查、周评比、月考核中。 3、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A、社团活动(社团组建方式、活动场地、管理模式等等)、各类兴趣班的建

设 B、班级及学院举行的比赛活动(每周一次) C、大型文艺晚会及学院对内、对外活动,团委活动 D、各教研组举行的各类竞技比赛活动 4、素质教育大课的开展(融入爱心、诚信、守纪、敬业、理财、感恩、挫折等教育)每周一次 5、心理咨询工作(专人负责、建专门档案) 6、主题班会(每周一次) 7、板报与手抄报 8、班级评比(标准、措施、方案) (二)班主任培训工作 1、培养一支团结、和谐、有战斗力的班主任队伍; 2、学院本部和校领导共同参培; 3、采用专题讲座、座谈会以及拓展训练等多种方式进行。 (三)值班制度及实施方案(行政领导带班,全员教工参与) 1、值班人数按照学生人数比例进行安排,学院要求教师人人参与值班,人人参与管理; 2、值班为24小时制,时间为一周,交换班日期定在周一上午10点; 3、德育处对所有值班老师进行值班培训,进行严格考核。 4、德育处办公室设立签字处,每晚熄灯后30分钟内楼层值班负责老师到办公室签字确认学生是否完全到寝。 (四)安全工作 A、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小 学 德 育 工 作 计 划

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礼仪教育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本,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德育内容上注重小、近、实,抓准实质问题,讲究实际效果。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注重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实小学子。 二、工作目标: 1、重视法制安全教育,确保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确保校内无重大责任安全事故发生。 2、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切实转变育人理念,以提高班主任业务素质为突破,以师德规范为核心,加强学校德育常规工作的管理,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全体教师的育人积极性,造就一支“讲奉献、素质优、业务精”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3、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适应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特征,进一步突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阶段性,按照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要求,认真实施分年级德育目标,积极探索和构建“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的德育工作管理、考核、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效能。 4、积极培植德育典型。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总结和提炼德育经验特色,树立一批在创新方法、提高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班队和先进班主任。

三、工作思路: 1、以学生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本,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2、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以德立教”、“以身立教”意识。 3、每月突出一个重点,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四、重要工作: 德育工作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完整word版)中学德育大纲

中学德育大纲 一、绪言 中学德育大纲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依据,也是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德育实行科学管理的指南。 中学德育工作,是关系到能否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制定中学德育大纲的目的。是为了有计划地加强和改革中学德育工作,使学校与家庭、社会各方面一起,按照明确的德育培养目标,区别不同的教育阶段,分清内容的层次和要求,利用多种有效途径,形成强大的统一的教育合力,逐步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序列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德育的整体效果。 制定本大纲遵循的指导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为依据,适应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建设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在继承学校德育优良传统基本上对德育工作进行整体改革;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基本道德、基本观点、基础文明行为的教育和养成,重视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坚持实践的观点,引导学生适应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社会环境,并做到知行统一;加强学校德育的科学研究,在改革中探索新形势下中学教育工作的新路子。 二、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中学德育大纲的核心部分,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途径方法的选择、学生品德的评定以及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都要致力于德育目标的实现。本大纲德育目标是依据绪言提出的指导思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面向共产主义的未来,从当前中学的实际出发而科学地制定的。 中学德育目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通过中学阶段的教育,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热爱祖国,拥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㈠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 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 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 2008年12月9日 教职成〔200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现将我部组织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四门德育课必修课程教学大纲和“心理健康”选修课程教学大纲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一并执行。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德育课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材的编写与审查、教学督导与评估、学习评价与考核都必须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 附件略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2008年12月10日 教职成〔200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我部在认真总结2001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工作。现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提出如下意见: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

学生德育大纲

学生德育大纲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的“黄金时代”,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时期,中学德育大纲是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的工程,是整个中学基础教育的灵魂。因此,在这一阶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能保证学生在智、体、美、劳诸方面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而且为他们将来成为二十一世纪具有创新品质的“四有”人才而奠定基础,受益终身。 我校是省重点中学,学生来源好,各方面基础亦好,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已考入省重点就是为了上大学的,对爱国主义理想前途,政治活动,常规教育没有深刻的认识。正因为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有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机会,将来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有效的教育方法,使他们得以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学生思想教育大纲》就是我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我们《学生思想教育大纲》的确定,一要受中学德育任务的制约,二要符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我们确定的德育内容仍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传统美德和道德品质教育、革命人生观教育和法制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要赋予这些教育内容以时代精神和新的内涵。在理想、道德、纪律教育和美好心灵塑造上,作为重点中学,要求达到较高层次的水平。这是由我校学生实际而决定的,也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为此,我们在编写《学生思想教育大纲》的时候,作了一些学生思想状况以及我校学生思想德育工作任务、内容、要求诸方面问题进行的专门探讨和研究。 高一年级 一.学生特点分析 1、由初中升入高中,特别是升入省重点高中,大多学生有良好的愿望,有自豪感、优越感和不同程度的“安全感”,因此,一部分学生有“松一口气再努力干”的松劲情绪,学习没有紧迫感,部分学生还对高中的学习生活、学习方法感到不适应。 2、他们已迈入青春初期,生理和心理上经历着人生发育的“第二高峰”的变化。他们独立意识,成人感明显增强。在学校和家庭诸方面教育时易出现逆反心理,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时常出现主观性和片面性。 3、随着知识面的扩大,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视野也随之扩大,自治自理能力增强,思维比较发散,但自我教育欠自觉,对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等问题的认识仍有局限性。 4、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对异性开始产生“好奇”,喜欢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渴望在思想和情感上被人理解,有所寄托。

2020中职德育工作计划

2020中职德育工作计划 中职XX德育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以学校工作意见为指导,“二次创业年”为引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各处室、部门的计划指引下,积极履行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勇于探索、踏实工作,开创中职部新的篇章。针对学生目前现状,应围绕“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如何塑造学校品牌”为基本点打造和提升新模式下的德育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利用每月一次班主任交流会对班主任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 3、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板报宣传及各种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

意识。 4、通过第月一次家长听课制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本学期将继续实行系部值日、教师值班和学生会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树立责任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本学期继续实行精细化班级管理与交流会,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3.充分发挥团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系部学生会与班干部的影响。学生会、班级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定期对学生会、班级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二)常规教育常抓不懈(重过程、注实效) 。 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开学第一个月,系部将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通

职校德育工作计划

职校德育工作计划 【篇一: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达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首,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德育队伍建设;继续坚持“一切 为了学生,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宗旨,按照“两促两创”的办学策 略和“开放式办学、责任制管理、自主化教育”的办学模式,围绕达 川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2013年度德育工作意见和学校工作的总体 要求,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德育工作的主线, 以自主化教育管理为抓手,积极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 工作方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 品行基础。扎实提高德育工作整体水平,不断强化德育工作实效, 逐步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完善班级制度化管理体系,实现班级自主化管理中期目标,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全体学生具有自主化教育管理意识,大部分学 生具有自主管理能力,优秀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先进分子 的引导、组织下,做到有教师管和没有教师管一个样。 2、积极响应学校全员校本教科研工程,大力开展校本德育课题研究,探索德育特色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 3、进一步创新大课间的开展形式和管理措施,认真组织开展好体育 艺术活动,坚持落实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运动,为学校艺术特色 教育提供载体和方法保障。 4、认真落实学校包保责任制并实行责任追究制。以学校第五届三次 教代会审议通过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及评价制度》为标准,将各 级包保落到实处,并实行责任追究。 5、改进和完善学校整体德育工作制度、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我校 德育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6、以“养成教育”的深入实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习惯和礼仪习惯为重点,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求真、求实、求细、求效。 7、加强校园文化及班级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活泼健康,文明规范, 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育人环境。

2021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2020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德育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对于小学而言,德育教育就是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xx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xx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社会要求与学生发展需要为契机,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生理、心理素质。加强学校德育的科学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二、德育内容、形式与实施途径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想,把德育当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常规教育、专题教育、系列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为保证,社会实践教育为辅助,开

辟多种德育途径,使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㈠常规教育 1、认真贯彻和落实《国旗法》,坚持每周星期一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结合形势教育、传统节日、纪念日及学校大事等,安排好国旗下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讲话内容。 2、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守则》、《规范》和《学生一日常规》。 3、继续推行校园文明礼仪监督岗值勤制度,让学生干部参与校园管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锻炼的能力。 4、组织"校园巡摄"活动,用影像真实记录校园内发生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并利用闭路电视、宣传画廊进行宣传和曝光,弘扬正气,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5、继续实行定期评定学生品德行为和定期评选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的制度,利用校会、表彰大会等形式,表彰先进典型,促进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 ㈡专题教育 1、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如"五四"青年节,举行表彰大会、校园艺术节等,弘扬五四传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七一"举办"颂歌献给伟大的党"演唱会,激发学生对党的感情。国庆节开展"祖国巨变"、"家乡变化"等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对改革的信心和责任感。"一二·九"举行专题报告会、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德育工作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 本学期将本着“教育在前,预防在先”的原则,尽量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将德育教育寓于课程教学和活动中,全员参与,全程管理,要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为学校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为正常的教学秩序提供有力的支持,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二、现状分析 尽管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辛苦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维护了学校的稳定,但我们也看到,部分学生的行为不良、道德失范,部分学生身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少数班级的课堂纪律还比较差,少数班主任工作责任心不强,德育科研工作还有待加强等等,同时本学期学校面临着重大的变化,面对目前教职工紧张,班级需要整合的局面,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要点设想如下: 三、工作要点: 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发扬“以德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传统,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整合学校的德育力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要认真研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学校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 组织好新生的入学教育,以抓好仪容仪表规范为切入口,结合“动能教育”

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提升我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文明素养。 2.加强安全工作,对学生进行安全及法制教育,每月开展一次逃生演练,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聘请法制教育专家或校外辅导员来校讲课,加强学生自我保护和遵纪守法的教育。发现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家访,密切与家长联系,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在学生见习和实习中也要加强法制教育,杜绝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积极开展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要特别关注住宿生的管理,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问题。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塑造明礼诚信、宽容大度、互帮互助的优秀品格;另一方面要在学习、生活、安全方面给予学生特殊关爱,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4.发挥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坚定成才的信心。通过活动,提供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和锻炼能力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5.加强专业化管理力度,认真组织各项评比活动,用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典型事例开展教育,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通过榜样引导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6.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后进生的帮教工作。继续坚持我校全员德育导师制,积极探索和创新德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继续与后进学生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取得联系,形成班级、学校、社会三级帮教网络,共同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转化后进学生,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继续取得学校所属周边地区各社区部门的大力支持,确保学校的治安安全的顺利开展。 7.重视与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要求班主任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切实做好家访工作;调整与完善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加强对学生家长进行青少年心理特点、教育方法、亲子沟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拓宽家庭教育指导途径。 8.加强对团委、学生会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使之在学校社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大型活动、学生思想道德引领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学德育纲要

中小学德育纲要 二0一三年九月

目录 培养目标 基本内容和要求实施途径 教育原则 学生品德评定管理工作 《纲要》实施

德育即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基本内容和要求 学校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侮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

中职新德育大纲学习心得(7篇)

中职新德育大纲学习心得(7篇) 12月18日下午,我校全体教师聚集在光华路校区报告厅,聆听了市职教教研室的林德华主任关于“学习贯彻新《大纲》,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讲座。听完这场讲座,让我着实受益匪浅。 讲座中,林主任介绍了该版大纲修订的背景,包括: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精神、新要求,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学校德育实践取得新进展。在这些新背景之下,中职德育大纲也呈现出很多新特点:指导思想更加全面;内容方面新增了职业生涯教育、遵纪守法(法治知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德育途径和德育评价、实施方面也有了新的扩充。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除了要注重教学,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特别是在职业学校中,对学生的德育有时显得更为重要。该怎么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德育呢?我认为爱的教育是基础。众所周知,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

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的烦恼。学生是活泼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教师必须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架子,不仅要蹲下来和孩子寻求平等的对话,还要留有一份纯真,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此外,德育还需要责任。责任源于爱心,其本身亦是爱。没有责任的爱是无法存在的,没有爱的责任同样也是不可想象的。教师崇高的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发现教师职业的生命意义。

中学德育大纲.doc

中学德育大纲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学校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保证德育的地位,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学德育工作应认真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循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在继承和发扬德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新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基础教育实际出发,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对中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德育方法,逐步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中学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了国家对中学德育工作和中学生品德的基本要求。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

文件,是各级教育部门对中学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学校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 一、德育目标 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

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教案资料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试验》研究专题之一 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1 (2011年9月22日讨论稿,内部资料,切勿外传) 中小学德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价值观、道德和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和保障作用。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以建设“首善之区”、“学习化城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为目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满足首都社会现代化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健康成长幸福的需求,有效服务于世界城市建设和首都社会文明发展,以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有必要进一步整合北京市中小学德育资源,梳理和创新德育发展思路,制定《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是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为落实全员育人、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任务提供有效指导。《纲要》是中小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是家庭和社会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进行德育督导和评估的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建设者和接班人,统一于素质教育全过程。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指导原则 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和道 1本稿是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全体老师参与撰写的《德育纲要》前六稿基础上形成,积极借鉴了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王蕤副处长、徐志芳老师及特级教师李烈、徐安德等意见,参考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时龙院长的相关文章精神。鉴于水平所限,本稿子还很不成熟,请批评指正。本稿执笔人为:秦廷国、孟佳、谢春风。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竞赛复习题集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知识竞赛复习题 1、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什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 2、民放精神以什么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3、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制由谁负责?(由校长负责) 4、谁要发挥德育的监督保证作用?(党组织要发挥德育的监督保 证作用) 5、对学生的品德评定由谁制定测评办法?(由学校制定测评办 法) 6、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要与什么紧密结合?(与德育紧密结合) 7、做好德育工作是谁的责任?(是全体教职工共同的责任) 8、由谁来做学生的德育工作?(由全体教职工来做学生的德育工 作) 9、德育具体要求中把什么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把国家利益视为 最高利益) 10、《大纲》是根据什么精神而制定的?(是根据《若干意见》的 精神而制定的) 11、《大纲》属于哪类型文件?(属于指导性文件) 12、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什么位置?(摆在素质教育 首要位置) 1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三个贴近原则?(应遵循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14、《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对这学生进行哪几项教育?(进行 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健康教育) 15、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职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哪几项教 育彼此渗透、密切协调?(与德育、体育、美育彼此渗透、密 切协调) 16、在德育目标中要树立哪三观?(要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 17、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首先要解立哪三观?(要解立职业观、择 业观、价值观) 18、德育工作要以什么为指导?(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19、法律基础教育属于德育容的哪类教育?(属于遵纪守法方面的 教育) 20、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属于德育容的哪类教育?(属于道 德品质、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 21、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容?(包括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育、心 理咨询辅导和援助) 22、德育课教学应贴近什么?(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23、德育应注意什么教育?(应注意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

中职德育工作计划

中职德育工作计划 为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并突出职教的特色。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职德育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中职德育工作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以学校工作意见为指导,“二次创业年”为引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各处室、部门的计划指引下,积极履行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勇于探索、踏实工作,开创中职部新的篇章。针对学生目前现状,应围绕“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如何塑造学校品牌”为基本点打造和提升新模式下的德育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利用每月一次班主任交流会对班主任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 3、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板报宣传及各种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通过第月一次家长听课制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本学期将继续实行系部值日、教师值班和学生会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树立责任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本学期继续实行精细化班级

管理与交流会,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 3、充分发挥团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系部学生会与班干部的影响。学生会、班级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定期对学生会、班级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二)常规教育常抓不懈(重过程、注实效)。 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开学第一个月,系部将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1、班团队伍建设(抓好班委会、学生会,定期培训,做好指导培养)。 2、以班为单位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做到班级包干、落实责任,目标纳入日考查、周评比、月考核中。 3、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①社团活动(社团组建方式、活动场地、管理模式等等)、各类兴趣班的建设; ②班级、系部或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活动; ③学校对内、对外活动,团委活动; ④举行的各类竞技比赛活动; 4、主题班会; 5、板报与手抄报; 6、班级评比(标准、措施、方案); (三)抓好文明礼仪教育 以校园礼仪为重点,上好“文明礼仪第一课”。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注重发挥系部与班级文明礼仪标兵的示范作用。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小学教师学习德育纲要心得体会

教师德育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东城完小郭银增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自己肩膀上的重任,让我清楚自己工作的艰巨;也通过学习,让我得到了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增强自己要把这项工作做好的信心。在听了几位领导的精彩讲座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好自己的德育工作: 1、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师德是学校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就像俗话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何况我们是教育者,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其实,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师风,就有什么样的校风,有什么样的班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学风。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首先做到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这样才会为学校德育工作起一个好的开端。 2、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已成为未成年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中小学校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努力做到是学生的心理“医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的各种生活生存能力,促进他们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3、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当前社会中,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已非常突出,这警示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相关的法制我们讲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面,我想我们要认真做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学生知法懂法,这样才会要求他们做到守法、不违法等。 4、做好各种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安全工作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不管做什么工作,我们都要按照“积极预防,人人会参与,各负其责”的安全管理方针,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来约束和指导工作,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这样班级的安全工作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也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要想把学生教育得好,管理得好,就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努力教育。如开展家校定期会议、家长座讲会、定期家访等,都应是我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德育教育千头万绪,涉及到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但纵然我们的工作很繁琐,开展起来很困难,不过只要我们找到了方法和对策,不管多大的困难,多繁琐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并且能够把它完成好。所以对我来说,这次培训是一次及时的培训,它将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很重要的帮助和影响。 2013.11篇二:教师德育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德育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德育教育的学习。我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专题讲座,顺利地完成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培训。通过这次学习和培训,对于刚刚走上德育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的我,培训是及时的,收获是丰厚的,意义是重大的!学习完了以后,我对自己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下面就谈谈我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和体会。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们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学习好,成绩好,考得高分就好”等等。其实不然,德育工作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因为只有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取得成功,就像讲课的老师们讲到一样,我们是要培养出考取大学而像马加爵一样会杀同学的尖子生还是培养出有品德、知善恶的一般学生呢?我想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要培养出能遵纪守法、有礼貌有道德而又有知识有理想的接班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育,我们应该走出误区,既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是我们中小学校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