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个需求分析的技巧

20个需求分析的技巧

20个需求分析的技巧
20个需求分析的技巧

对商业用户来说,他们后面是成百上千个供货商,前面是成千上万个消费顾客。怎样利用软件管理错综复杂的供货商和消费顾客,如何做好精细到一个小小调料包的进、销、调、存的商品流通工作,这些都是商业企业需要信息管理系统的理由。软件开发的意义也就在于此。而弄清商业用户如此复杂需求的真面目,正是软件开发成功的关键所在。经理:“我们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商业管理软件系统,包括商品的进、销、调、存管理,是总部-门店的连锁经营模式。通过通信手段门店自动订货,供货商自动结算,卖场通过扫条形码实现销售,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查询门店商品销售和库存情况。另外,我们也得为政府部门提供关于商品营运的报告。”

分析员:“我已经明白这个项目的大体结构框架,这非常重要,但在制定计划之前,我们必须收集一些需求。”

经理觉得奇怪:“我不是刚告诉你我的需求了吗?”

分析员:“实际上,您只说明了整个项目的概念和目标。这些高层次的业务需求不足以提供开发的内容和时间。我需要与实际将要使用系统的业务人员进行讨论,然后才能真正明白达到业务目标所需功能和用户要求,了解清楚后,才可以发现哪些是现有组件即可实现的,哪些是需要开发的,这样可节省很多时间。”

经理:“业务人员都在招商。他们非常忙,没有时间与你们详细讨论各种细节。你能不能说明一下你们现有的系统?”

分析员尽量解释从用户处收集需求的合理性:“如果我们只是凭空猜想用户的要求,结果不会令人满意。我们只是软件开发人员,而不是采购专家、营运专家或是财务专家,我们并不真正明白您这个企业内部运营需要做些什么。我曾经尝试过,未真正明白这些问题就开始编码,结果没有人对产品满意。”

经理坚持道:“行了,行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我来告诉您我们的需求。实际上我也很忙。请马上开始开发,并随时将你们的进展情况告诉我。”

风险躲在需求的迷雾之后

以上我们看到的是某客户项目经理与系统开发小组的分析人员讨论业务需求。在项目开发中,所有的项目风险承担者都对需求分析阶段备感兴趣。这里所指的风险承担者包括客户方面的项目负责人和用户,开发方面的需求分析人员和项目管理者。这部分工作做得到位,能开发出很优秀的软件产品,同时也会令客户满意。若处理不好,则会导致误解、挫折、障碍以及潜在的质量和业务价值上的威胁。因此可见——需求分析奠定了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的基础。

拨开需求分析的迷雾

像这样的对话经常出现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客户项目经理的需求对分析人员来讲,像“雾里看花”般模糊并令开发者感到困惑。那么,我们就拨开雾影,分析一下需求的具体内容:

·业务需求——反映了组织机构或客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通常在项目定义与范围文档中予以说明。

·用户需求——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在使用实例或方案脚本中予以说明。

·功能需求——定义了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使用户利用系统能够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满足了业务需求。

·非功能性的需求——描述了系统展现给用户的行为和执行的操作等,它包括产品必须遵从的标准、规范和约束,操作接口的具体细节和构造上的限制。

·需求分析报告——报告所说明的功能需求充分描述了软件系统所应具有的外部行为。“需求分析报告”在开发、测试、质量保证、项目管理以及相关项目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前面提到的客户项目经理通常阐明产品的高层次概念和主要业务内容,为后继工作建立了一个指导性的框架。其它任何说明都应遵循“业务需求”的规定,然而“业务需求”并不能为开发人员提供开发所需的许多细节说明。

下一层次需求——用户需求,必须从使用产品的用户处收集。因此,这些用户构成了另一种软件客户,他们清楚要使用该产品完成什么任务和一些非功能性的特性需求。例如:程序的易用性、健壮性和可靠性,而这些特性将会使用户很好地接受具有该特点的软件产品。

经理层有时试图代替实际用户说话,但通常他们无法准确说明“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来自产品的真正使用者,必须让实际用户参与到收集需求的过程中。如果不这样做,产品很可能会因缺乏足够的信息而遗留不少隐患。

在实际需求分析过程中,以上两种客户可能都觉得没有时间与需求分析人员讨论,有时客户还希望分析人员无须讨论和编写需求说明就能说出用户的需求。除非遇到的需求极为简单;否则不能这样做。如果您的组织希望软件成功,那么必须要花上数天时间来消除需求中模糊不清的地方和一些使开发者感到困惑的方面。

优秀的软件产品建立在优秀的需求基础之上,而优秀的需求源于客户与开发人员之间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只有双方参与者都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成功的合作需要什么时,才能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

由于项目的压力与日俱增,所有项目风险承担者有着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大家都想开发出一个既能实现商业价值又能满足用户要求,还能使开发者感到满足的优秀软件产品。

客户的需求观

客户与开发人员交流需要好的方法。下面建议20条法则,客户和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评审以下内容并达成共识。如果遇到分歧,将通过协商达成对各自义务的相互理解,以便减少以后的磨擦(如一方要求而另一方不愿意或不能够满足要求)。

1、分析人员要使用符合客户语言习惯的表达

需求讨论集中于业务需求和任务,因此要使用术语。客户应将有关术语(例如:采价、印花商品等采购术语)教给分析人员,而客户不一定要懂得计算机行业的术语。

2、分析人员要了解客户的业务及目标

只有分析人员更好地了解客户的业务,才能使产品更好地满足需要。这将有助于开发人员设计出真正满足客户需要并达到期望的优秀软件。为帮助开发和分析人员,客户可以考虑邀请他们观察自己的工作流程。如果是切换新系统,那么开发和分析人员应使用一下目前的旧系统,有利于他们明白目前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其流程情况以及可供改进之处。`

3、分析人员必须编写软件需求报告

分析人员应将从客户那里获得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以区分业务需求及规范、功能需求、质量目标、解决方法和其它信息。通过这些分析,客户就能得到一份“需求分析报告”,此份报告使开发人员和客户之间针对要开发的产品内容达成协议。报告应以一种客户认为易于翻阅和理解的方式组织编写。客户要评审此报告,以确保报告内容准确完整地表达其需求。一份高质量的“需求分析报告”有助于开发人员开发出真正需要的产品。4、要求得到需求工作结果的解释说明

分析人员可能采用了多种图表作为文字性“需求分析报告”的补充说明,因为工作图表能很清晰地描述出系统行为的某些方面,所以报告中各种图表有着极高的价值;虽然它们不太难于理解,但是客户可能对此并不熟悉,因此客户可以要求分析人员解释说明每个图表的作用、符号的意义和需求开发工作的结果,以及怎样检查图表有无错误及不一致等。

5、开发人员要尊重客户的意见

如果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不能相互理解,那关于需求的讨论将会有障碍。共同合作能使大家“兼听则明”。参与需求开发过程的客户有权要求开发人员尊重他们并珍惜他们为项目成功所付出的时间,同样,客户也应对开发人员为项目成功这一共同目标所做出的努力表示尊重。

6、开发人员要对需求及产品实施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通常客户所说的“需求”已经是一种实际可行的实施方案,分析人员应尽力从这些解决方法中了解真正的业务需求,同时还应找出已有系统与当前业务不符之处,以确保产品不会无效或低效;在彻底弄清业务领域内的事情后,分析人员就能提出相当好的改进方法,有经验且有创造力的分析人员还能提出增加一些用户没有发现的很有价值的系统特性。

7、描述产品使用特性

客户可以要求分析人员在实现功能需求的同时还注意软件的易用性,因为这些易用特性或质量属性能使客户更准确、高效地完成任务。例如:客户有时要求产品要“接口友好”或“健壮”或“高效率”,但对于开发人员来讲,太主观了并无实用价值。正确的做法是,分析人员通过询问和调查了解客户所要的“友好、健壮、高效所包含的具体特性,具体分析哪些特性对哪些特性有负面影响,在性能代价和所提出解决方案的预期利益之间做出权衡,以确保做出合理的取舍。

8、允许重用已有的软件组件

需求通常有一定灵活性,分析人员可能发现已有的某个软件组件与客户描述的需求很相符,在这种情况下,分析人员应提供一些修改需求的选择以便开发人员能够降低新系统的开发成本和节省时间,而不必严格按原有的需求说明开发。所以说,如果想在产品中使用一些已有的商业常用组件,而它们并不完全适合您所需的特性,这时一定程度上的需求灵活性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9、要求对变更的代价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估

有时,人们面临更好、也更昂贵的方案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而这时,对需求变更的影响进行评估从而对业务决策提供帮助,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客户有权利要求开发

人员通过分析给出一个真实可信的评估,包括影响、成本和得失等。开发人员不能由于不想实施变更而随意夸大评估成本。

10、获得满足客户功能和质量要求的系统

每个人都希望项目成功,但这不仅要求客户要清晰地告知开发人员关于系统“做什么”所需的所有信息,而且还要求开发人员能通过交流了解清楚取舍与限制,一定要明确说明您的假设和潜在的期望,否则,开发人员开发出的产品很可能无法让您满意。

11、给分析人员讲解您的业务

分析人员要依靠客户讲解业务概念及术语,但客户不能指望分析人员会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而只能让他们明白您的问题和目标;不要期望分析人员能把握客户业务的细微潜在之处,他们可能不知道那些对于客户来说理所当然的“常识”。

12、抽出时间清楚地说明并完善需求

客户很忙,但无论如何客户有必要抽出时间参与“头脑高峰会议”的讨论,接受采访或其它获取需求的活动。有些分析人员可能先明白了您的观点,而过后发现还需要您的讲解,这时请耐心对待一些需求和需求的精化工作过程中的反复,因为它是人们交流中很自然的现象,何况这对软件产品的成功极为重要。

13、准确而详细地说明需求

编写一份清晰、准确的需求文档是很困难的。由于处理细节问题不但烦人而且耗时,因此很容易留下模糊不清的需求。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这种模糊性和不准确性,而客户恰恰是为解决这些问题作出决定的最佳人选,否则,就只好靠开发人员去正确猜测了。

在需求分析中暂时加上“待定”标志是个方法。用该标志可指明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讨论、分析或增加信息的地方,有时也可能因为某个特殊需求难以解决或没有人愿意处理它而标注上“待定”。客户要尽量将每项需求的内容都阐述清楚,以便分析人员能准确地将它们写进“软件需求报告”中去。如果客户一时不能准确表达,通常就要求用原型技术,通过原型开发,客户可以同开发人员一起反复修改,不断完善需求定义。

14、及时作出决定

分析人员会要求客户作出一些选择和决定,这些决定包括来自多个用户提出的处理方法或在质量特性冲突和信息准确度中选择折衷方案等。有权作出决定的客户必须积极地对待这一切,尽快做处理,做决定,因为开发人员通常只有等客户做出决定才能行动,而这种等待会延误项目的进展。

15、尊重开发人员的需求可行性及成本评估

所有的软件功能都有其成本。客户所希望的某些产品特性可能在技术上行不通,或者实现它要付出极高的代价,而某些需求试图达到在操作环境中不可能达到的性能,或试图得到一些根本得不到的资料。开发人员会对此作出负面的评价,客户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

16、划分需求的优先级

绝大多数项目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资源实现功能性的每个细节。决定哪些特性是必要的,哪些是重要的,是需求开发的主要部分,这只能由客户负责设定需求优先级,因为开

发者不可能按照客户的观点决定需求优先级;开发人员将为您确定优先级提供有关每个需求的花费和风险的信息。

在时间和资源限制下,关于所需特性能否完成或完成多少应尊重开发人员的意见。尽管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所希望的需求在项目中未被实现,但毕竟是要面对现实,业务决策有时不得不依据优先级来缩小项目范围或延长工期,或增加资源,或在质量上寻找折衷。

17、评审需求文档和原型

客户评审需求文档,是给分析人员带来反馈信息的一个机会。如果客户认为编写的“需求分析报告”不够准确,就有必要尽早告知分析人员并为改进提供建议。

更好的办法是先为产品开发一个原型。这样客户就能提供更有价值的反馈信息给开发人员,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您的需求;原型并非是一个实际应用产品,但开发人员能将其转化、扩充成功能齐全的系统。

18、需求变更要立即联系

不断的需求变更,会给在预定计划内完成的质量产品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开发周期中,变更越在晚期出现,其影响越大;变更不仅会导致代价极高的返工,而且工期将被延误,特别是在大体结构已完成后又需要增加新特性时。所以,一旦客户发现需要变更需求时,请立即通知分析人员。

19、遵照开发小组处理需求变更的过程

为将变更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所有参与者必须遵照项目变更控制过程。这要求不放弃所有提出的变更,对每项要求的变更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最后做出合适的决策,以确定应将哪些变更引入项目中。

20、尊重开发人员采用的需求分析过程

软件开发中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收集需求并确定其正确性,分析人员采用的方法有其合理性。也许客户认为收集需求的过程不太划算,但请相信花在需求开发上的时间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您理解并支持分析人员为收集、编写需求文档和确保其质量所采用的技术,那么整个过程将会更为顺利。

“需求确认”意味着什么

在“需求分析报告”上签字确认,通常被认为是客户同意需求分析的标志行为,然而实际操作中,客户往往把“签字”看作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他们要我在需求文档的最后一行下面签名,于是我就签了,否则这些开发人员不开始编码。”

这种态度将带来麻烦,譬如客户想更改需求或对产品不满时就会说:“不错,我是在需求分析报告上签了字,但我并没有时间去读完所有的内容,我是相信你们的,是你们非让我签字的。”

同样问题也会发生在仅把“签字确认”看作是完成任务的分析人员身上,一旦有需求变更出现,他便指着“需求分析报告”说:“您已经在需求上签字了,所以这些就是我们所开发的,如果您想要别的什么,您应早些告诉我们。”

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对的。因为不可能在项目的早期就了解所有的需求,而且毫无疑问地需求将会出现变更,在“需求分析报告”上签字确认是终止需求分析过程的正确方法,所以我们必须明白签字意味着什么。

对“需求分析报告”的签名是建立在一个需求协议的基线上,因此我们对签名应该这样理解:“我同意这份需求文档表述了我们对项目软件需求的了解,进一步的变更可在此基线上通过项目定义的变更过程来进行。我知道变更可能会使我们重新协商成本、资源和项目阶段任务等事宜。”对需求分析达成一定的共识会使双方易于忍受将来的摩擦,这些摩擦来源于项目的改进和需求的误差或市场和业务的新要求等。

需求确认将迷雾拨散,显现需求的真面目,给初步的需求开发工作画上了双方都明确的句号,并有助于形成一个持续良好的客户与开发人员的关系,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软件需求分析(案例答案)

案例one:教学管理系统(用例驱动的交互式需求获取) 以一个教学管理系统JXGL的分析与设计作为示例,说明用例驱动技术在软件项目开发中的应用。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内容十分丰富,工作繁多。作为一个示例,规定开发教学管理系统JxGL只处理每学期的课程选修注册和学生的成绩管理。教学管理系统JXGL的用户是学校的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员。学生使用JXG系统查询新学期将开设的课程和授课教师的情况,选择自己要学习的课程,并进行登记注册。学生还可以使用JXGL系统查询自己的课程成绩。教师使用JXGL系统查询新学期将开设的课程、参加听课的学生情况,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学管理员使用JXGL系统进行教学管理,包括新学期的课程选课注册管理和学生成绩管理。 1.需求描述: 对教学管理系统JXGL要求提供两个方面的服务: (1)选课管理,负责新学期的课程选课注册工作; (2)成绩管理,负责学生成绩管理。 在选课管理方面应填写的用户需求描述如下。 (1)录入与生成新学期课程表 教学管理员在新学期开始前录入新学期课程,打印将开设的课程目录表,供师生参 考选择。若某课程的实际选课学生少于10人,则停开该课程,把该课程从课程目 录表中删除;若某课程的选课学生多于30人,则停止选课。 (2)学生选课注册 新学期开始前一周为选课注册时间,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选课注册,并且允许改变或 取消注册申请。 每个学生选课不超过4门课程。每门课程最多允许30名学生选课注册。 学生可以在图书馆、各系资料室、学生宿舍等处的计算机上联网进行选课注册。在 选课注册结束后,教学管理员打印学生选课注册名单和开课通知书,送交有关部门 和授课教师。 (3)查询 可以查询课程信息、学生选课信息和学生、教师信息。 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员可以查询课程表,获得课程信息。查询的关键词以是:课 程名,授课教师名,学分。 教师、教学管理员可以查询学生选课情况。查询的关键词可以是:学生名、程名, 授课教师名,学分。学生只允许查询自己的选课信息,不允许查询别人选课信息。 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员可以查询学生或教师的信息。查询的关键词可以是学生名、 教师名,性别、班级、职称。 (4)选课注册信息的统计与报表生成。 教学管理员对学生的选课注册信息进行统计(按课程,按学生,按班级),印汇总统 计报表。 在成绩管理方面应填写的用户需求描述如下: (1)成绩录入:

物流行业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DOC页

第一部分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21世纪是物流挂帅的世纪。物流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亮点。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兴未艾,预计将在新世纪里得到更快的发展。 (一)发展我国物流业的重要性 当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竞争的焦点开始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导致了现代物流这一货运流通领域全新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促使传统物流在不断向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转变。许多国家政府以及有关业界纷纷开始意识到: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物流费用是我国工业企业仅次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最大支出。我国的流通费用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仅占10%左右。我国2001年GDP总量为95933亿元,当年全社会的物流费用支出为19186亿元,如果将这笔物流费用平均每降低1个百分点,全社会就能节约190亿元,而要达到发到国家的10%左右的水平,还有10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粗略的估计也有9000亿元。 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化的物流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对于我国企业来讲,物流管理不仅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库存水平和

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方面卓有成效,更重要的是,物流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打破部门本位主义思想,协调各部门的努力,使之方向一致。因此,物流管理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放到战略角度来考虑,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掘第三利润源。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在中国已经起步,标志主要有以下三点: (1)工商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储运企业的单一、单项、分散的储运服务,正在向社会、向市场寻求现代物流服务。 (2)传统储运(运输、仓储、货代、邮电等)企业纷纷包装,改换门庭,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工商企业内部的储运机构也有独立化的趋势,向物流企业发展。 (3)陆续产生了一批三资、民营或股份制的现代物流企业。 1.物流需求市场现状 物流费用是我国工业企业仅次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最大支出。我国的流通费用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仅占10%左右。 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我国现在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经营的产品呈多样化格局,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投入较高的存置成本(carryingcost),需要对多类型货物在存储上加以区分,物流对象的复杂化也给物流经营带来更大的挑战。目前我国生产企业中,43%的企业销售在全国范围内,57%的企业的销售在全球范围,由此可见,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需要全国范围的物流网络的支持。 我国目前的物流系统运作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工商企业库存期长、周转慢。 (2)物流作业指标维持往年水平,物流经营成本有所上升。 表1-1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仓储协会对中国物流市场的第三次调查报告。结果表明,不同的行业物流量和物流费用的差异较大。 表1-1:我国企业物流量以及物流费用情况

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模板

保密级别:S 资料编号:SRS-[产品代号] -[序列号] 版本:V[*].[*] [产品型号名称(二号字体)] [部件型号名称(可选、小二号字体)] 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 共11页 编制: 审核: 审定: 会签: 批准: XXXXXXXXXX公司 [****]年[**]月[**]日

文档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范围 (2)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2) 1.4参考资料 (2) 2项目概述 (3) 2.1产品描述 (3) 2.2产品需求 (3) 2.2.1功能需求 (3) 2.2.2性能需求 (4) 2.2.3可服务性需求 (4) 2.3用户及用户特点 (4) 2.4一般约束 (5) 2.5假设和依据 (5) 3用例描述 (5) 3.1用例1 (5) 3.2用例2 (6) 3.3用例n (6) 4外部接口需求 (7) 4.1用户接口 (7) 4.2硬件接口 (7) 4.3软件接口 (7) 4.4通信接口 (8) 5设计约束 (8) 5.1其他标准的约束 (8) 5.2硬件的限制 (8) 6属性 (8) 6.1可用性 (8) 6.2安全性 (9) 6.3可维护性 (9) 6.4可转移\转换性 (9) 6.5警告 (9) 7其他需求 (9) 7.1数据库 (9) 7.2操作 (10) 7.3场合适应性需求 (10) 8附录 (10)

[说明:本模板中的蓝色字体与橙色字体为说明性文字,在最终提交的文档中请删除这些说明性的文字。]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1.2 范围 说明: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说明软件将干什么,如果需要的话,还要说明软件产品不干什么; c.描述所说明的软件的应用。应当: 1)尽可能精确地描述所有相关的利益、目的、以及最终目标。 2)如果有一个较高层次的说明存在,则应该使其和高层次说明中的类似的陈述相一致(例如,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 1.3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需求分析的六个原则一永远不要显得比客户更聪明

【系列原创】需求分析的六个原则(四)客户和用户要区别对待 Posted by 不再沉默 on 2008-10-30 10:39:19View 2981Comments17客户和用户根据产品的定位有时候是一致的,有时候则是分离的,这个大家都很清楚,通常来说,做企业级消费产品的客户和用户通常是分离的,做大众级消费产品的客户和用户通常是一致的,但也不是绝对,例如公务用轿车,应该是大众消费类产品,但是它多所面对的客户和用户通常是分离的,客户是各类政府公务部门,用户则是具体的操作者,也就是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 具体什么是客户,什么是用户,我就不花很大的篇幅来介绍了,我想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他们之间的区别的,其实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客户一定是掏钱的,用户不一定是掏钱的。 作为产品经理,其实在规划一个产品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基于产品而要面对的这两类人群(其实还有一类,叫buyer,可以翻译成购买者,看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感觉国内是把客户和购买者合为一体了,这样做其实也有好处,就是可以把抽象的客户概念在营销过程中具体成一个实际的人)。 04年的时候,我在一家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公司,负责企业信息化产品的管理,一次,我们的一个销售谈了一家半官方性质的公益组织,他们找到我们想用我们的产品搭建一套企业信息系统,包含内部信息管理和外部信息发布,但是那个销售人员只会拉单,对于具体的产品则不是很熟悉,因此,在确定了基本意向和他们的大致需求后,我就陪同这个销售人员一起去见这个准客户。 和政府客户谈单与企业谈单就是不一样,企业客户会直入主题,深入了解你产品的方方面面,但是政府客户就不一样了,本来想着花半天时间和客户沟通一下就可以了,结果一上午过去了,都没谈到实质的内容,客户倒是挺热情,中午的时又是他买单(呵呵,其实都是公家的钱)请客吃饭,搞的我们都觉得要是这单子不给对方优惠,我们都对不住人家。 下午继续聊呗,下午的时候他才找了一个他们单位里负责硬件维护的人和我们谈,离开的时候,热情的拉着我的手,对我们说“你们谈吧,具体的我就不管了,XX(维护硬件的那个人),你好好和小X(我的姓)他们了解一下,以后这个系统就是你的工作了”,说完,端着茶杯就到自己的屋子里醒酒去了。 具体和接下来这个哥们怎么谈的就不说了,但是因为这也是我第一次和政府类客户打交道,还真感觉有些不适应,但是通过这次谈单也给了我一些新的启发。 1、客户是客户,用户是用户,他们的关注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拿这个客户来说,之所以要上信息系统,目的就是为了响应国家政府机关上网的号召,说的直白一些,基本属于完成上级任务,做好政绩工程的动机,至于系统上去以后怎么用,怎么才能用好就不是他们要考虑的,而用户(也就是具体和我们谈的人)对于领导为什么要上这个系统就不会关注太多了,反正我就是一个一般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就行了,因此,在那天接下来的交流中,这个人就非常仔细地了解我们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情况,都有那些功能,甚至都可以了解应该如何具体使用了,因为对于他来说,最关键的怎么能够用好这个产品,不要出意外而引起领导的不满。

第一部分 行业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21世纪是物流挂帅的世纪。物流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亮点。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兴未艾,预计将在新世纪里得到更快的发展。 (一)发展我国物流业的重要性 当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竞争的焦点开始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导致了现代物流这一货运流通领域全新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促使传统物流在不断向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转变。许多国家政府以及有关业界纷纷开始意识到: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物流费用是我国工业企业仅次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最大支出。我国的流通费用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仅占10%左右。我国2001年GDP总量为95933亿元,当年全社会的物流费用支出为19186亿元,如果将这笔物流费用平均每降低1个百分点,全社会就能节约190亿元,而要达到发到国家的10%左右的水平,还有10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粗略的估计也有9000亿元。 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化的物流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对于我国企业来讲,物流管理不仅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库存水平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方面卓有成效,更重要的是,物流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打破部门本位主义思想,协调各部门的努力,使之方向一致。因此,物流管理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放到战略角度来考虑,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掘第三利润源。

需求分析说明书

《人力管理系统-需求计划》 需求分析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能够为系统分析师设计完成概要设计提供资料。 1.2背景 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计划》; 2)参与者: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 3)使用者: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和部门高级管理人员。 1.3专门术语的定义 岗位本职:该岗位的工作职责范围。 岗位任职资格核心要求:指该岗位上的员工所要具备的资格和技能。 1.4参考资料 《需求调研报告》 《面向对象设计思想》 《UML设计思想》 1.5阅读对象 本文档的读者是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发》的软件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本系统的使用将极大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手工作业流程,降低手工工作量和错误率。 2任务概述 2.1 目标 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完成“人员需求计划”工作的效率,以软件系统的灵活的处理方式来简化繁琐的人工操作工程。

2.2 用户特点 1) 熟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 2) 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流程; 3) 高级管理人员; 2.3 假定和约束 开发的期限为1个月。 开发的人员为N人 2.4总体需求描述 1)通过组织管理中有关管理模块或人事管理模块相关信息,提醒:出现岗位空缺(向用人 部门主管、负责人,人力资源部招聘中心负责人、部长提示)。 2)提示用人部门负责人该岗位的需求信息,形成需求计划。 3)确定是否执行需求计划,若选定为“暂不需要”,则待约定日期到期后再提醒,若选定为“需 要”则自动转入待批准需求类计划列表当中。 4)人力资源部人力规划与招聘中心审批待批准需求计划,进行一次审核。 5)人力资源部长进行二次审核,若审核通过(列明可选理由并附文字说明)进入三次审核, 若不通过(列明可选理由并附文字说明)则将该记录保留并抄转至用人部门负责人,并 予以提醒。 6)分管副总进行三次审核,若审核通过(列明可选理由并附文字说明)则在招聘计划板块 生成招聘需求,若不通过(列明可选理由并附文字说明)则将该记录保留并抄转至用人 部门负责人,并予以提醒。 7)最后向招聘中心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长、分管副总、用人部门负责人提醒:用人部门已 经提交两周后未及时处理的需求计划。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需求分析与对策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需求分析与对策 摘要: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对于促进个体早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查表明,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继续教育教学需求主要集中在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加强幼儿教师心理调适能力训练、加强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加强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指导诸方面。与此相应,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校-园”联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密切“家一园”合作与沟通应是成人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幼儿教师;学前教育;继续教育;需求分析;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学制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但学前教育恰恰又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也是当前我国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截止到2009年,全国幼儿园共13.8万所,在园儿童2658万人,其中公办幼儿园数量约占总数的40%,在园人数约占总人数的60%;民办幼儿园数量约占总数的60%,在园人数只占总人数的40%。学前一年、两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只达到74%、65%、51%。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该纲要同时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 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在职培训,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与水平,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发展我国国民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鲁东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是省级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该专业一直以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学以及学前教育研究与管理人才为目标,紧紧围绕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实施人才培养,实施科学研究,目前已成为山东省培养本、专科层次幼儿教师以及学前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者的重要基地。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和要求,该专业深入开展在职学员教育教学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质量和水平。

需求分析之六大原则

3、原则第二点:第三方可能会遗漏或补充一些额外的需求。 每个人都期望产品能做好,这种强烈的成功心理容易让人们产生日晕心理,从而影响我们对需求的筛选。 4、原则第三点:对第三方的自由发挥不应抱怨和生气,而是将其视为客户。 客户是第一位的,而他们又是我们的客户,因此,我们应该心平气和的对待他们的想法,无论这些想法是出于公还是出于私的。 需求分析的六个原则(四)客户和用户要区别对待 1、需求分析第四个原则:客户和用户要区别对待。 客户是客户,用户是用户,有时候一致,有时候分离,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 2、原则第一点:产品为最终用户设计,需求的功能转换为最终用户的使用要求而确定。 用户决定产品,我们需求工作基于用户,始于用户,归于用户。 3、原则第二点:为客户寻找价值上的需求。 客户是多样的,价值导向也是多样的,我们的产品能否承载多样化的客户价值决定了产品能否实现最终的交换。 4、原则第三点:用户的利益高于一切。 产品的最终价值是通过用户来体现的,脱离了用户的产品,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需求分析的六个原则(五)用最简单的文字工具记录需求 1、需求分析第五个原则:用最简单的文字工具记录需求。 客户并不麻烦,需求也不复杂,麻烦的是我们把一切做的太复杂了。 2、原则第一点:所有人都能懂的东西,最不容易出错。 没有人喜欢复杂的东西,需求也不例外。 3、原则第二点:不需要再学习的东西,最不容易出错。 产品是需求的表现,没有人喜欢复杂的产品,要做到这一点,就从需求开始吧。 4、原则第三点:不要希望客户能花更多的时间来了解需求转换后的原型。 我费些事,客户就可以省些事,客户省事了,我们最终也就省事了。

-需求分析方法论

需求分析方法论 原则上,需求分析阶段IT中心应尊重需求方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分析能力;在具体的任务开展上,以不干扰需求方的自主权为主,除非在项目过程中发现需求方的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分析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IT中心必须加强项目管理和项目分析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坚持吸收、同化、贯彻的方法和手段。 其中,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在以往的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案例中,80%是由于需求分析的不明确而造成的。因此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需求分析的把握程度。而项目的整体风险往往表现在需求分析不明确、业务流程不合理,用户不习惯或不愿意去用应用管理软件。作为IT中心,必须提醒需求方重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需求调研,同时IT 中心也应深入具体的需求调研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方向,才能在将来的功能界定、实施上有发言权。 一、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不象侦探推理那样需从蛛丝马迹着手,而是应该先了解宏观的问题,再了解细节的问题。 一个应用软件系统(记为S)的涉及面可能很广,可以按不同的问题域(记为D)分类,每个问题域对应于一个软件子系统。 S={D1,D2,D3,…Dn} 问题域Di由若干个问题(记为P)组成,每个问题对应于子系统中的一个软构件。 Di={P1,P2,P3,…Pm} 问题Pj有若干个行为(或功能,记为F),每个行为对应于软构件中的实现接口。 Pj={F1,F2,F3,…Fk} 需求说明书应该对于那些只想了解宏观需求的领导,和需要了解细节的技术人员都合适。在写需求说明书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1、最好为每个需求注释“为什么”,这样可让双方(IT中心、需求方)了解需求的本质,以便选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此需求。 2、需求说明不可有二义性,更不能前后相矛盾。如果有二义性或前后相矛盾,则要重新分析此需求。 二、重点监控需求分析 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和行业覆盖的广阔性,以及需求分析的高风险性,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需求分析又的的确确难做。其原因基本是由于以下情况造成的。 1、用户说不清楚需求 有些用户对需求只有朦胧的感觉,当然说不清楚具体的需求。例如总部各部门及各地的很多店铺在进行应用系统以及网络建设时,需求方的办公人员大多缺乏IT系统建设方面的专家和知识。此时,用户就会要求IT中心系统分析人员替他们设想需求。项目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为项目未来建设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2、需求自身经常变动 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随着用户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他们会在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对项目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和需求变更。事实上,历史上没有一个软件的需求改动少于三次的!所以必须接受“需求会变动”这个事实,在进行需求分析时要懂得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分析清楚哪些是稳定的需求,哪些是易变的需求,以便在系统选型及实施时,将软件的核心建筑在稳定的需求上,同时留出变更空间。IT中心在需求分析的功能界定上担任一个中间、公平、公正的角色,所以也必须积极参与到需求分析的准备中来,以便协助需求方来界定“做什么”、“不做什么”的系统功能界限。 3、IT中心分析人员或用户理解有误 系统分析人员不可能都是全才,更不可能是行业方面的专家。用户表达的需求,不同的分析人员可能

需求分析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样例

以下是需求分析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样例 需要详细资料的去 https://www.doczj.com/doc/1910476062.html,/BBS/view.asp?ID={CA9329C0-93C5-4417-9170-452FF61E8C DB}&page=1下载 XX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文档介绍1 1.1 文档目的1 1.2 文档范围1 1.3 读者对象1 1.4 参考文献1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1 2. 系统概述2 3. 设计约束2 3.1需求约束2 3.2隐含约束2 4. 设计策略3 4.1扩展策略3

4.2复用策略3 4.3折衷策略3 5.系统总体结构3 5.1、系统总体结构3 5.2、子系统功能及接口4 6. 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 6.1、TERMSERV 5 7. 功能需求追溯5 8. 环境的配置5 9.其它6 附录 6 A、与主机接口6 B、与终端接口6 1. 文档介绍 1.1 文档目的 编写该文档的目的在于从总体设计的角度明确xxxx系统的功能和处理模式,明确与银联的接口,使系

统开发人员和产品管理人员明确产品功能,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开发、测试、验收等各方面的工作。 1.2 文档范围 1.3 读者对象 该文档的读者为用户代表、软件分析人员、开发管理人员和测试人员。 1.4 参考文献 《xxxx系统需求说明书》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 无 2. 系统概述 XX系统是以触摸屏为主要交互工具,帮助用户以自助方式做业务查询。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话费 查询、新业务介绍、网点分布查询、自助终端分布查询、电信新闻、交易监控、设备维护和监控等。本系 统的设计目标是保证系统可以7*24小时安全、高效无故障运行;业务人员可以轻松完成设备和交易的监控 、管理工作;报表种类齐全,可以满足业务人员各种帐务需求。 3. 设计约束

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

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 铁路运输是我国运输产业的基础和骨干力量,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为运输旅客和货物。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逐步成网,我国交通运输整体上逐步由供不应求或者供需平衡向供大于求转变,客运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本文从不同身份旅客对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特点以及从时间角度、运输距离、客运运价管理等铁路客运需求的宏观层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铁路产品优化对策。通过提高铁路客运产品质量、增加客运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开发客运信息增值服务等外部产品、拓展现有铁路客运产品线的深度和广度等对策,实现铁路运输在客运市场的竞争中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标签:铁路旅客运输;运输市场;分析;对策 0 引言 目前,随着高速公路的逐步修建、航空运输的日趋发达以及铁路客运专线的逐步成网,我国交通运输整体上逐步由供不应求或者供需平衡向供大于求转变,客运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面对当前这种情况,努力扩大铁路客运在整个运输市场的份额必将成为铁路旅客运输追求的最终目标。那么这就需要对铁路旅客运输需求进行分析并找出满足这些需求的具体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够优化铁路旅客运输的产品,达到既能增加铁路企业盈利,又能满足旅客需求的最终目标。 1 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分析 1.1 运输需求的概念 所谓运输需求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与货物在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现实中,在多个商品产地和销地并存而且有多种可替代运输方式的情况下,运输需求以及运输市场上的供求均衡都会呈现十分复杂的状态。因此具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同时具有支付能力是形成运输需求的两个必要条件。 1.2 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分析 除了具有运输需求的一切的特征之外,铁路旅客运输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国外铁路客运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化铁路客运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已从传统的“管理旅客”向“服务旅客”转变,强调个性化、人性化的旅客服务,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注重从细微之处体现对旅客的尊重和关怀。因此,除了把握好现有的这些特点之外,我们必须要对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当前的最新特点进行相关的分析。 1.2.1 从时间角度对当前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分析

需求分析的六个原则(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需求分析的六个原则(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到了这个问题,客户向我们提出的需求都是他内心最期望我们能够满足的,我看到一个朋友的留言,我觉的非常好,他是这么说的: “客户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他没有理由来欺骗我们,因为欺骗我们的最终结果就是使我们做出不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如果说我们的产品有问题,那么首先应该从我们身上找问题,而不是客户”。 我非常赞同这位朋友的观点,这个观点其实也表明了需求分析原则六所强调的第一点:客户从来没有不合理的需求。 理解这点其实很简单。 客户购买我们的产品,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决定的,有价格的因素,有服务的因素,但从根本来看,还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能够比其他的同类产品更好地解决客户的问题(当然,最终的购买还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性价比”),客户在使用我们产品的过程中,一方面自身会有新的需求产生,另一方面则发现我们目前的产品无法满足或者有效的满足这些需求,因此,他就会把这些新的需求反馈给我们,并期望我们能够在接下来的产品中能有所改进。 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逻辑,我想没有一个客户会向我们提出不合理甚至是虚假的需求,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只有我们的竞争对手会这样做。 有朋友会说了,嗯,你说的这点没有问题,但是,我却感觉客户提出的好多需求虽然真实,合理,但是却是不现实的,这又该如何解决呢? 果然如此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客户提出的需求有不现实的吗? 何为现实呢?客观存在的就是现实的,也就是说,只要客户提出了一个需求,那么就说明客户肯定是有这样的需求的。 之所以我们认为某个需求不现实,根本在于我们没有搞清楚这个客观是基于哪一方的。这里强调一点,这种客观是基于客户一方的,而非我们一方的。 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认为这个需求不现实,仅仅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待的,我们不是客户,不应该替客户判断某个需求的现实性。 还有一种情况是什么呢?

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

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说明书 1.引言 编写目的 确定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有效性需求;以供本系统的开发人员参考。 项目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用户:教学办公室 项目和其他软件:系统的关系。 本项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原理,客户端程序是建立在window NT系统上以 Java为开发软件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端采用Linux为操作系统的工作站,是采用Oracle 的为开发软件的数据库服务程序。 定义 学号:学校给学生的编号,用来区分各个学生的信息的中介。 课程名:学校开设课程的名字 Java+SQL:编写该系统的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和数据库语言。

参考资料 ⑴《Oracle从入门到精通》 ⑵《JAVA程序设计项目教程》 ⑶《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⑷《软件工程案例教程》 2.任务概述 目标 ⑴开发意图:由于学校的不断招生,现有的系统空间小,运行速度缓慢,操作过于复 杂,有的操作还不能执行,所以要开发本系统。 ⑵应用目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将解决现有系统的空间不足,运行缓慢,操作复杂,操 作无效等问题。 运行环境 本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支持环境:IIS 数据库:Oracle 软件设备:eclipse 内存:512 M以上 硬盘空间:40G以上 CPU: 233MHZ以上

内存:256M以上 硬盘空间:以上 假定与约束 使用本系统的用户群集中在 22-35 岁的年轻人,用来做学生信息的存储,对计算机的操作一般比较熟练。根据他们对本程序的认可、方便操作的程度,结合他们日常工作的频繁程度,系统每天操作完成一个功能点应该在 2- 10 次之间。用户对界面的友好性,有非常高的要求。本系统的规模比较小,并且将提供操作手册进行操作项的详细说明 (1)、Client/Server结构总体设计方案对它的约束:本系统做为Client/Server 结构的一个应用系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Client/Server结构的约束。在其实施的各个阶段都要服从它的一些规划,包括功能设计、系统配置和计划。同时,由于信息的共享,机票预订系统还受到其它系统的信息约束。 (2)、人力、时间的约束:本系统开发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人力、资金和时间的约束。 (3)、技术发展规律的约束:计算机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将会给信息处理带来更多的手段,同时也会带来更加丰富的信息表达形式。例如图象和语音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这些都要求系统在设计时考虑技术变化的可能性,为可能的变化预留一定的系统处理能力。 3.需求规定 对功能的规定 系统流程图:系统流程图是用户操作此系统的流程和各个用户能够操作的功能,如A-1就是一个系统流程图;用户有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每个用户要进入此系统都要登录。每个用户有不同的功能,系统管理员有查询,增加,修改,删除,修改密码,设置权限等功能;教师有查询,修改密码和输入学生成绩的功能;学生只有查询和修改密码的功能。 A-1系统流程图 用例图:用例图是用来表示用户能使用的功能和权限。如图A-2表示系统管理员可以运用的功能,像修改密码,管理学生信息、成绩信息、课程信息、班级信息并且设置权

95后员工职业需求分析与管理对策

95后员工职业需求分析与管理对策 摘要:随着大批经历了高等教育95后员工进入职场,企业管理者能否有效的管理95后员工成为了员工管理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会从95后员工的行为特点、需求、管理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一些新的思考与帮助。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95后;员工管理;人力资源;新生代 随着大批拥有高等教育背景的95后员工进入职场。他们在给职场注入新鲜的血液的同时也给企业管理者带来新的挑战。如果企业管理者不招收95后员工,那么就很难准确的把握与其年龄段相同的消费者心理,因而丢失对应的消费者市场。因此如何有效管理95后员工将会成为各企业管理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95后员工的特点分析 1.学习力强,接受新事物速度快,善于创新 经济与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全球一体化日趋明显的生活环境,使得大量的新鲜事物涌向95后。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员工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较快的接受新事物,拥有独立的思想,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2.善于表达,喜欢挑战权威,充满正义感强

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拥有高等教育的背景。使得他们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并非停留在养活自己的阶段;因此他们善于表达自己观点,不会因为“权威”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内心充满正义感,面对任何不文明现象都敢站出来说“不”,他们希望通过他们的行为来改变这个社会。 3.过度强调自由,缺乏团队意识,自我中心化 由于国家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使得绝大多数95后均为独生子女,家庭多以三口之家的形式存在。那么95后在各方面的需求方面基本都能够得到满足,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已成为常态,渴望对周围的人和事具有绝对的掌控力;缺乏团队意识,同时还强调自由。 二、95后员工的需求分析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个体需求分别分为:生理(Physiological)、安全(Security)、爱与归属感(Love&Belong)、尊重(Esteem)以及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个需求层次。结合95后员工特点分析可知,95后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上面已经得到满足;因此本文主要从爱与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三个需求方面来对95后的需求进行分析。 1.爱与归属感的需求

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需求分析[转] 收藏 文章出处:https://www.doczj.com/doc/1910476062.html,/shinepolo/archive/2008/04/08/1139700.html 为什么以这个为主题写.是因为最近在做一个购物网,需求没有做好,导致做前台的时候商品与图片是1对1的关系,后台添加的时候有很大的弊端.和漏洞不好弥补.不是不好弥补.是牵扯的逻辑太多.如果说改了这个网站可以重做了.所以说很失败. 如果因为一个地方的失误.很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那么你最近的所有努力将灰飞烟灭... 那么,如果在项目开始前做好充分的需求.而且需求要做的到位,需求的思维严禁程度至关重要.. (下面为转载) 一、为什么要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就是分析软件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开发出的软件却没人要,那所有的投入都是徒劳.如果费了很大的精力,开发一个软件,最后却不满足用户的要求,从而要重新开发过,这种返工是让人痛心疾首的.(相信大家都有体会)比如,用户需要一个for linux的软件,而你在软件开发前期忽略了软件的运行环境,忘了向用户询问这个问题,而想当然的认为是开发for windows的软件,当你千辛万苦地开发完成向用户提交时才发现出了问题,那时候你是欲哭无泪了,痕不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 (这个问题是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现在这个问题一般很好避免,都知道项目的一些敏感性的东西,例如想会有哪些地方设计的不好可能导致以后的使用出现BUG.) 二、需求分析的任务 简言之,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全面地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并准确地表达所接受的用户需求. 三、需求分析的过程 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问题识别,分析与综合,制订规格说明,评审. 问题识别 就是从系统角度来理解软件,确定对所开发系统的综合要求,并提出这些需求的实现条件,以及需求应该达到的标准.这些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做什么),性能需求(要达到什么指标),环境需求(如机型,操作系统等),可靠性需求(不发生故障的概率),安全保密需求,用户界面需求,资源使用需求(软件运行是所需的内存,CPU等),软件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预先估计以后系统可能达到的目标.

需求分析方法主要步骤

1.1主要步骤 遵循科学的需求分析步骤可以使需求分析工作更高效。需求分析的一般步骤如图2-3所示。 需求涉及的方面有很多。 在功能方面,需求包括系统要做什么,相对于原系统目标系统需要进行哪些修改,目标用户有哪些,以及不同用户需要通过系统完成何种操作等。 在性能方面,需求包括用户对于系统执行速度、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并发度等指标的要求。 在运行环境方面,需求包括目标系统对于网络设置、硬件设备、温度和湿度等周围环境的要求,以及对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浏览器等软件配置的要求。 在界面方面,需求涉及数据的输入/输出格式的限制及方式、数据的存储介质和显示器的分辨率要求等问题。 1.1.1获取需求,识别问题 开发人员从功能、性能、界面和运行环境等多个方面识别目标系统要解决哪些问题,要满足哪些限制条件,这个过程就是对需求的获取。开发人员通过调查研究,要理解当前系统的工作模型和用户对新系统的设想与要求。 此外,在需求的获取时,还要明确用户对系统的安全性、可移植性和容错能力等其他要求。比如,多长时间需要对系统做一次备份,系统对运行的操作系统平台有何要求,发生错误后重启系统允许的最长时间是多少等。

遗漏需求是最难修订的需求错误。 --RobertL.Glass 获取需求是需求分析的基础。为了能有效地获取需求,开发人员应该采取科学的需求获取方法。在实践中,获取需求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操作、建立原型和研究资料等。 问卷调查法是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需求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用户填写的调查问卷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开发人员便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采用这种方法时,调查问卷的设计很重要。一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要合理地控制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比例。 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不受限制,自由灵活,能够激发用户的思维,使他们能尽可能地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对开放式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的工作会比较复杂。 封闭式问题的答案是预先设定的,用户从若干答案中进行选择。封闭式问题便于对问卷信息进行归纳与整理,但是会限制用户的思维。 访谈通过开发人员与特定的用户代表进行座谈,进而了解到用户的意见,是最直接的需求获取方法。为了使访谈有效,在进行访谈之前,开发人员要首先确定访谈的目的,进而准备一个问题列表,预先准备好希望通过访谈解决的问题。在访谈的过程中,开发人员要注意态度诚恳,并保持虚心求教的姿态,同时还要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由于被访谈的用户身份可能多种多样,开发人员要根据用户的身份特点,进行提问,给予启发。当然,进行详细的记录也是访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访谈完成后,开发人员要对访谈的收获进行总结,澄清已解决的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注用户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言语。

017高新区公共服务设施需求分析与建设对策初探——以西安高新区为例

高新区公共服务设施需求分析与建设对策初探 ——以西安高新区为例 孙茹马菊陈晓键 【摘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高新区的特征决定了其人群的年龄结构、职业类型、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及消费需求与城市其他地区具有极大的不同,使得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收入水平、职业状况、受教育程度的市民对商业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教育设施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同需求进行分析。文章结合西安高新区的发展定位、人口变迁、产业升级等发展趋势对公共服务设施需求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现实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提出了采取适宜的设施标准、划定不同的使用单元和凸显地区时代特色的建设对策。 【关键词】高新区;公共服务设施;需求分析;建设对策 1.研究背景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我国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1】。1984年,原国家科委《关于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和机遇的对策》呈送国务院,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新技术园区和企业孵化器的优惠政策,大胆实践;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质改革的决定》提出了试办高新区的想法;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2】。此后,我国的高新区开发与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至2012年9月,我国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105家【3】。 目前,我国不同学者针对高新区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已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如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模式进行的探讨【4】、人口规模与设施配置的标准之间的关系及以人口规模为高科技新城区发展阶段分界线的城市用地的分阶段开发与利用【5】、年龄地图变迁角度的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特点研究【6】等,然而关于高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与城市其他地区的不同之处、规划配置中应采取何种策略等问题的相关研究较少。笔者通过西安高新区案例研究分析高新区公共服务设施①需求,探索符合高新区人群使用特征

需求分析与测试的重要性

需求分析与测试的重要性 读《软件工程案例教程》有感 对于学习软件工程这门课程,我认为有许多东西要学习。其实在我看来学习这门课程的精髓是学习一种方法。是一个如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应该说其范畴已经远远不止局限于该门课程,成为了一个综合的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思想集合。读完软件工程案例教程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整本书的内容逻辑很清晰明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我就大概描述下我们所学的内容,第一章是从整体分析软件工程这门学科的发展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接着后面的几章深入分析了软件开放过程和模式、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工程、需求分析、结构化分析建模以及基于UML面向对象分析建模和测试等。对于这本书我主要对需求分析和测试比较感兴趣,在这我要着重的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自己的看法。 一.需求分析 1.1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一款成功的软件是建立在成功的需求分析之上的,而高质量的需求来源于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当用户有一个问题可以用计算机系统来解决,而开发人员开始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沟通就开始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需求获取可能是最困难、最关键、最易出错及最需要沟通交流的活动。对需求的获取往往有错误的认识:用户知道需求是什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和他们交谈从他们那里得到需求,只要问用户系统的目标特征,什么是要完成的,什么样的系统能适合商业需要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需求获取并不是想象的这样简单,这条沟通之路布满了荆棘。首先需求获取要定义问题范围,系统的边界往往是很难明确的,用户不了解技术实现的细节,这样造成了系统目标的混淆。 其次是对问题的理解,用户对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和限制缺乏了解,任何一个系统都会有很多的用户或者不同类型的用户,每个用户只知道自己需要的系统,而不知道系统的整体情况,他们不知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怎么样工作效率更好,也不太清楚那些工作可以交给软件完成,他们不清楚需求是什么,或者说如何以一种精确的方式来描述需求,他们需要开发人员的协助和指导,但是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很容易出现障碍,忽略了那些被认为是"很明显"的信息。最后是需求的确认,因为需求的不稳定性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动,使之难以确认。为了克服以上的问题,必须有组织的执行需求的获取活动。 1.2需求分析的原则 (1)需求分析必须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功能域。数据域包括数据流、数据内容和数据结构,而功能域反映上述3方面的控制信息。 (2)需求分析要把一个复杂问题按功能进行分解并逐层细化。通常,软件系统要处理的问题如果太大、太复杂就很难理解,若划分成几部分,并确定各部分间的接口,就可完成整体的功能。在需求分析过程中,软件系统的用户需求中的数据、功能和行为都应细化。 (3)需求建模。模型可以帮助系统分析人员更好地理解软件系统的数据、功能和行为,这些模型是软件工程中下一阶段进行系统设计的基础。 1.3需求分析的注意事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