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86406747.html,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作者:彭佳景

来源:《湖南教育·A版》2017年第10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特别强调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有道是,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并将德育细化为学生素养指标和学业质量指标,推动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促进德育、智育的交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也不能忽视,一些地方出现门庭若市的“培优班”、疯狂逐利的办学机构等,仍在放大“分高遮百丑”的片面导向;一些家庭和学校、一些书籍和影视作品热衷教孩子如何“出人头地”、如何走捷径获得高分,宣扬功利、短视的所谓“成功教育”。这些做法与立德树人的目标背道而驰,也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现象与做法,無不说明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已迫在眉睫。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用好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发挥英雄模范人物、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等的示范引领作用,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党、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育人功能。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要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共同育人的格局。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比如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演讲稿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演讲稿 篇一: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非常有幸能参加《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演讲活动在座 的各位老师都已是奋战在教育战线多年的老同志作为新加入到教师 这一光荣队伍的新兵来说在各位老师面前谈论师德构建难免有班门 弄斧之嫌秉着向各位老师求教的态度我在此谈论一下我关于师德建 设的观点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古人云:“天地君师亲”今又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的古往今来教师这份职业是神圣的倍受尊崇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是 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那么什么是师德师风呢师德即教 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特别重要俗话说“人要有品师要有德”就印证了这种说法我认为“为人师表立德树人”是当今社会一名教师的师德标尺教好书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是当好一名人民教师的根本要求著名的教育家斯 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师德不但可以感染学生也能为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教学形象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 其道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学生的一声“老师好”对得起教师这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说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

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一名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对于职业要忠诚热爱 进入新世纪当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的同时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的职业是清贫的但我们不要只看社会上其他行业的腰缠万贯风流潇洒也要看到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甚至丢了小命的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三尺讲台一根粉笔两袖清风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洁身自好不计名利爱岗敬业忠诚于教育事业尽心尽责的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做不好人也教不好学因此做一个好老师崇高的师德师风第一位的 二、对待学生要尊重和关爱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在学生的眼里是高高在上的但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爱护她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他们才能尊重老师从而愿意学老师传授的各种知识根据我从教20多年的经验来看凡是师生关系不好的老师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

南流中学立德树人基本要素模型

南流中学立德树人基本要素模型 (试行) 一、目标 (一)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具体目标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 智育目标: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注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体育目标: 按课程方案规定开设体育课程,开足课时。组织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升学生体质监测合格率和优秀率。引导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助推学生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美育目标: 学校在开齐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方案要求,开设相应的舞蹈、戏曲、戏剧、影视、书法等课程,为学生提升艺术素养搭建多元化平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 劳动教育目标:

积极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参加劳动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勤奋学习、勇于创造的精神。 二、路径 (一)立德立师 1.发挥党员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2.加强全员育人、学科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 3.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现“一人一导师”。学校把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具体落实到教师身上,使育人为本的要求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4. 建立学科育人示范标兵评选长效机制。定期推选、表彰学科育人示范标兵,并发挥其在学科育人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带动一批教师实现有效学科育人。 (二)遵循规律 1.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一切育人目标和育人行为围绕学生展开,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拒绝填鸭式教育和空洞的道德说教。 2.坚持尊重个体成长。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天赋特长创设教育情景,实行分类施教;严禁以学科成绩作为单一的教育和评价模式。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86406747.html,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作者:彭佳景 来源:《湖南教育·A版》2017年第10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特别强调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有道是,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并将德育细化为学生素养指标和学业质量指标,推动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促进德育、智育的交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也不能忽视,一些地方出现门庭若市的“培优班”、疯狂逐利的办学机构等,仍在放大“分高遮百丑”的片面导向;一些家庭和学校、一些书籍和影视作品热衷教孩子如何“出人头地”、如何走捷径获得高分,宣扬功利、短视的所谓“成功教育”。这些做法与立德树人的目标背道而驰,也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现象与做法,無不说明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已迫在眉睫。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用好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发挥英雄模范人物、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等的示范引领作用,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党、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育人功能。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要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共同育人的格局。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比如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

立德树人 师德师风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立德树人立德圆梦 摘要: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 关键词:道德素质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乐于奉献无私奉献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十几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也让我知道了开展师德师风活动的重要性。 一、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

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二、爱岗敬业,以身作则。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三、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

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根据局党组的工作安排,我就“立德树人”为主旨,为商议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切实问题做出如下汇报:《礼记·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立德树人”就是弘扬道德教育,是对于纯粹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对于学校教育来讲就是要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自身修养,形成高尚的个人品格。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地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是坚持德育为先、坚持以人为本,学校教育的主体就是老师与学生,德育为先就是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的师资力量,以人为本就是“以生为本”打造国家的“四有”新人。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学校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探讨和解决意见: 1、教育中存在“重教”而非“育人”的方向性偏差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是培养高品质、高素质的的国之栋梁,我国教育素来重视做人的教育,而在学校教育中切实存在着一些以教学成绩为主责而忽略学生德行培养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有些教师之间为了提升教学成绩而互相攀比,认为教学成绩的排名就代表着学生是否优秀,鼓励甚至压迫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而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建设。这也是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弊端,师说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传道”才是教育之先,构建学生正确思想政治建设是教育之本。针对这一现象应当从源头抓起,加强授业师资团队关于“立德树人”的学习教育。组织本校老师召开学习会议并展开深入探讨,切实加强老师对于“育人”重要性的认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监督审查。 2、教育中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学校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主要有重点班级的形成、教学过程中的不公平、教学目标的定位偏差等造成对学生不利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学校管理人员和老师长期的公平观念薄弱,对教育的公平性认识模糊。教育的公平性对于学生的影响巨大,使得学生因此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也有可能因此丧失本该拥有的机会,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和谐。孔子提出过“有教无类”,对于所有的学生应该一视同仁,马卡连柯提出“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教育的失败就是国家发展的失败。对于这种现象,应该改变传统教育教学中的评价机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构建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教育的导向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方式,通过转变形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感受得到教育公平正义,让每一所学校都能够成为教书育人的庄严殿堂。 3、教育中教师的素质问题教师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但是教师团体本身存在着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其对国家的教育发展的危害不可估量。子曰:“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这个人生阶段,善于观察、模仿,很容易受到教师行为素质的影响。虽然每个学生的力量看似渺小,但是正《老子》中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关乎未来国运的中坚力量。国运的兴衰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成败在于教资团队的全面建设,所以实行以德修身、以德服众、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全面加强教资团体素质的提升势在必行。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方针下,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切实抓紧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弊端,与教育局和党的领导方针相结合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及时谈论并制定出解决办法,只有教育机制不断的进步才有望今早实现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先驱条件。 “立德树人”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国之栋梁,它不仅关系着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关系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发展前景。“立德树人”就是奠定国之基石,建设国之远望,成就国之大业!

立德树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立德树人 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 师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所在。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自身就会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一个道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他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也一定是极其广泛、深刻和持久的。教师的职业、学识、人品,不仅决定着个人事业的成败,而且影响着教育对象的成败。理想信念是教师成长领航的灯,扎实学识是教师成长前进的帆。我们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师德至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而且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也突显师德再教育中的重要性。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师工作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属于道德范畴,道德与法律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实施的,而道德规范是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的。所以师德是一种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并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它是抽象的、模糊的。但是在教育上又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师德是基于教育产生二同步建立形成的,是维系教育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师德规范,教育就会乱象百出,阻碍社会的进步。在师德上出现小问题,他不会触犯法律,但是问题虽小但其影响确是巨大的,小问题会毁掉一代人的教育。 良好的师德素养首先要有忠于教育事业和敢于奉献的精神,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师德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从事自己执教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专心致志做好教学工作,并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以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新型的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师德的核心是对学生的爱心,因为良好师德的服务对象是学生,首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无时无刻关爱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以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多一份的关爱;除了爱心,还要有细心,在细心观察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现学生遇到困难主动去给学生以帮助,让学生时刻感受得到教师的爱,学校的温暖,让他们在学校安心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在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大局意识,强化核心意识,要抓住重点问题,时刻不

立德树人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立德树人——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摘要] 高校作为教育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高校师德建设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高等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对教师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高校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对学生的学术观、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影响着学生做人的准则。教师队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构建高效师德的长效机制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对立德树人的意义和如何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策略进行了研究,探索实现途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一、立德树人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义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育之本,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古往今来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理念。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称其为“三不朽”并将“立德”摆在第一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核心意义在于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永续,让中国人崇真向善的德心发扬光大。它包括学生培养的要求,也包括教师修炼的要求。而其中教师的立德树人更为重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观念和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但同时,贪腐之风、奢华主义也对一些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师德不优表现。如政治观念不强,缺乏社会公德;育人意识不强,对职业的崇高性认识不够,缺乏热情;;安于现状;;把心思花在工作之外,受利益驱动热衷于第二职业;违背学术道德,急功近利不踏实搞研究等等,甚至有个别道德败坏,带来了极大的负面社会影响。使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遏制不正之风,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迫在眉睫,迫切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将立德树人为主线,将师德建设纳入高校建设的长效机制中去。 二、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策略

弘扬高尚师德 潜心立德树人

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 我从学校走进学校,开始了向往已久得教学生涯,这三尺讲台与我接下了不解之缘。弹指一挥间,12年得岁月就在绘声绘色得讲课中,就在埋头批改作业得笔尖下,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得交替声中滑过,生活因教师这一阳光下最美丽得职业而精彩。 《左传》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树人自古以来就就是一种强有力得教育力量,它夯实了教师,立德树人得基础—爱心。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就是教育得基础,就是老师教育得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踏上三尺教台,我正为实现这一切而努力着,我们带着一颗为学生得爱心走上讲台,学生犯错误了,老师与之谈心,有难处了,老师帮助解决,我们不断地向学生“提醒幸福”,而学生也不断地让我们感受到幸福。 有了一颗爱心,才会有一张笑脸。民主、平等、与谐得师生关系就是现代教育追求得目标。给学生一张笑脸就是实现这一目标得关键。“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教育得真理,给学生一张微笑得脸,会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得同时也知道怎样去笑瞧世界,笑对人生。微笑着,欣赏学生做伯乐,给其成功感;微笑着,鼓励学生,做帮手,助其自信感,微笑着,宽容学生,做弥勒,育其责任感!笑脸下才有欣赏,才有鼓励,才有宽容,才有爱。

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而心中得那份爱,将激励着我在人生得道路上艰苦跋涉,用热血与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得太阳!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不断进取得教师精神,铸成了教师立德树人得核心—奉献。 在讲台上,我们成了孩子们眼中得百科书与指南针,我们能体会到最温暖得春风与情感,能体会到世上最真最纯得友爱。在每次得“教师节”得时候,我都会收到一些学生送来得贺卡,里面写着“老师好”就这么小小一句问候,或者学生得一个微笑,我就会感到很幸福、很快乐。这种甜美得感受,并不在于学生得物质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带来无穷得乐趣,以及桃李芬芳时得满足感与成就感。 作为教师得我们,往往就是两袖清风,囊中羞涩。虽说我们不具备金钱得富有,但我们在精神上就是富有得,有谁能像我们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美丽得微笑,一个鼓励得眼神,一句关切得话语,就能拨动一个个美妙得心弦,就能带给她们无限欢乐! 我们就是教师,就要奉献,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为了学生能共同进步,促膝谈心;为了学生能受到教育;不知付出了多少时间与精力!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辉得事业。”“一腔热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我无悔我得选择。“撑一支长篙,

关于“立德树人”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立德树人”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市、县教育局“立德树人”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制定“立德树人”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让广大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二、活动内容 (一)“中学生承诺”签名、宣读活动 1.制定中学承诺书,承诺书内容应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关,科学实用。 2.利用学校升国旗、入队、入团等分类别采取签订《承诺书》、宣读道德誓言等多种方式,向老师、家长及其他同学做出公开承诺,自觉接受老师、家长、同学们的监督,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注重诚信、遵法守纪的意识。 3.7月份前,要将活动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及典型经验整理后报县教育局普教科。

(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 1.1-2月,根据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部门下发的《关于在全市青少年中组织开展“走复兴路圆中国梦”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通知》,学校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公示栏、校园广播、班会等宣传平台,宣传“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向信念坚定、奋发向上、意志执着的典型人物学习,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影响社会,向全社会传播实现中国科学发展的美丽梦想。 2.2月,开展“走复兴路圆中国梦”征文活动。 3.开展美德类电影观影活动。学校要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美德类电影。各年级也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确定观影片目。要积极倡导学生撰写影评,充分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育人功能。 4.3-4月上旬,学校开展“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讲故事、演讲比赛,并以学校为单位择优上报县教育局(1人)。 5.4月下旬,参加全县“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讲故事、演讲比赛。 (三)“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活动 1.2月,完成特殊学生群体分类登记备案,确保每位留守儿童和特殊群体学生都有人结对帮扶。 2.开展留守儿童“一对一”亲情活动。 3.通过各种活动,建立起师生、同学之间融洽、信任、真诚的感情。呼吁全社会更加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各种活动资料于4月下旬报县教育局普教科。 (四)“挫折体验,吃苦耐劳”教育活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增强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的广泛性实效性 一、立德树人: 立德 立:树立。德:德业。树立德业。 立德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三国··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 清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 树人:是人才、培养人才的意思。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例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立德树人:(自身)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 使大家了解到立德树人这个词的含义,对于立德树人这一活动有更深的理解与认识。 二、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只有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未来,普遍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在其心灵深处构筑强大的理想和道德支撑。应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既深入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又努力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有利契机,吸收、借鉴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以发展的眼光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大力推行“学科德育”。“育德”与“增智”彼此交融、不可分割,只有同步进行才能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大力推行“学科德育”。“学科德育”要解决的是“只教书不育人”、“育分不育人”的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因此,推进“学科德育”需要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涵,让各学科的教师都认识到,如果脱离了学科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生动教育,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进程中,不断丰富本身学识,努力进步本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建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个学生建立同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个学生的潜伏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进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进步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进步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学习。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把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惟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的现在,要像***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心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构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单单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进程中,他的性情、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通过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学习,我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个人的事,应当是学校所有部分和工作职员的责任和义务。夸大素质不即是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一个人的品德好坏经常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的天才所酿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改变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毫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即是要忽视个性素质。甚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公道地进取,公道地忍让,适当时勇于竞争,关键时能保全大局。实在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最少的证明。 整合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我将努力做一个理解学生,亲切,平易近人,公平公正,热情教育,品德高尚,举止高雅,穿着大方,关爱学生,严谨治学,不断进取的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活动实施方案 醒 狮 中 学 (2019年)

石市镇醒狮中学“立德树人” (2019年) 一、指导思想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思政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在学校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这为我们学校的师资建设明确了标准。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用“德”字来培养教师和学生,依“德”字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凭“德”字来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二、活动主题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三、活动对象

石市镇醒狮中学全体教师和学生 四、活动内容 (一)组织部署(领导小组) 组长:曾宪平 成员:刘成志黄庆煌曾庆国黄俊凯胡燕芝唐志花邹韶华刘璐王芳周雯 (二)目标任务 1、实现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完善德育工作考评机制开展生动活泼的校内外系列德育教育活动进行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 的社会公德意识。 2、按照“科学、精细、规范、严密”的原则从常规工作入手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 3、提高教师德育水平增强对学生德育的认识能够全面

立德树人整改措施

“立德树人敬业爱生”整改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使师德师风活动月更好的扎实有效的继续开展,在查摆出问题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制定整改措施。 一、要加强学习,提高敬业意识 在这次活动月中,学校党支部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教育法律法规;认真地做了学习笔记,有所遵循,就有了制约,这样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享有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二者相辅相承,通过学习,广大教师的政治修养和师德水准得以进一步提升。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爱岗敬业的典范在不断的涌现;杨宝林、耿长利、杨秀萍、周宏伟、任丽娟、崔玉龙、季玲玲、白明等老师每天早晨很早就来到学校,她们用“良心、爱心、细心、尽心”的耐心地为班级最差的学生辅导功课,指导作业,而且从不求名利,在她们看来,这是自己必须这样做的,让每个孩子都学会,让每个孩子都会学,让每个孩子都成才,这是她们的特点,也是她们感到最快乐最幸福的的事情。“四心”教育在一些教师中得以充分体现。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增强。要求教师做到,要按师德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

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通过学习,广大教师结合实际,查找出自身的不足,都写出了切实可行的自查报告。 二、充分发挥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的作用,党员和包保年组的领导率先垂范。确保活动有效开展。 学校结合本年度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中去,每位党员在活动月中要率先垂范,大力配合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工作,把师德师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师德师风的楷模。包保年组的学校领导经常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时解决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设立师德师风投诉箱,向学生、家长公开学校投诉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开展了师德师风家长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37份。通过向学生发放师德师风调查问卷及教师自查等形式,找出了学校在师德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品德修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及时了解、及时整改。 三、认真查摆,及时梳理 我校按照局里的部署和要求,在查摆问题、剖析原因的基础上,对摆查出的问题进行梳理。而且今后还要继续学习《教

立德树人 师德为先

立德树人师德为先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党中央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师德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对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坚持师德为先,重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实施者,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承担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实现“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专业素养之灵魂。师的思想道德状况、知识水平、能力素养、行为方式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必须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从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育事业需要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师德建设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以及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时有发生;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的情况仍然存在;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败坏教育声誉;在教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或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损害教师形象;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在社会产生恶劣影响。由此可见,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2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新时期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 2.1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教师履行公民道德,行为世范,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要求教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用教育

学习“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体会及心得

学习“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读后感 通过学习“立德树人,师德师风”,提高认识;对照检查,使我对开展这次活动,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将个人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热爱教育事业是为师之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对我们自己而言,也许就是一个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宝贵的青春,还将继续付出我们一生的心血。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也许,和社会上的所谓金领、白领相比,我们的工资不够多;也许,和政府官员、经理老板相比,我们的地位也不够高。但教书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别无选择,愿我们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延续我们的生命,快乐的工作,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岗敬业,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停留在口头上,更要把它熔铸在我们的生命里。 二、关爱学生是为师之魂 1 / 7

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学习“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体会及心得。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培养。曾有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就喜欢你教我们。为什么呢?我问她。她欣喜地说:你对我们多好啊!从来没有歧视我们。说实话,我做了些什么呢?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从不放任自流,尊重他们,公平公正。你也会因此得到他们的尊重。每次从校园走过,学生发自肺腑一声声老师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学习“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体会及心得。不要抱怨学生不懂感情,不要抱怨一代不如一代,而要问问,我们付出了多少情感。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有个理论:中国学生小时候太拼命,长大后就失去拼搏的欲望。国外孩子则相反。这也许可以解释有些差生最后发展很好的原因。爱学生吧,不要有条件。一个人的能力也许有限,影响力有限,但无数能力有限的人行动起来,这个世界就有了改变的希望。 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关爱学生的行动震撼着我的心灵。学校的那些班主任老师,在实行班级管理的过

立德树人 师德为范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 ——宁波市第十九中学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师德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只有师德建设好了,才能保证教师以高尚的人格精神感染学生,以科学务实创新的学风熏陶学生,从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哺育出一代代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杰出才智的人才。 多年来,十九中学始终将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长抓不懈,常抓常新。近日,按照省教育厅通知要求,学校通过向家长发放《宁波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师德师风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对我校教师师德师风状况进行调研,向广大学生及家长征求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现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检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家长及学生对我校教师师德师风总体评价好和较好的高达95%,对教师师德师风满意度高,这反映近几年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总体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十九中学教师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忠诚教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但调查中也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虽然无体罚学生现象,但极个别教师受传统错误思想的影响,教

育教学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对学生缺乏耐心,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耐心地教育。 2、个别教师缺乏钻研精神,课堂效率不高,存在“拖课”现象。 3、个别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课堂上有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 4、个别教师与学生家长缺乏沟通或不善于沟通,过于关注学业成绩,不注意讲话艺术。 5、对学困生的关爱不足,未能给予及时充分的学习指导帮助;对于家长关于教教问题未能正确引导,存在默许现象,虽然出发点是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并不是为了个人经济利益,但这种做法加重学生和家长负担。 6、个别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没有做到精选,存在极个别推荐课外练习资料,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与“轻负高质”教育理念相背离。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政策法律法规学习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和业务学习。 通过教工大会、校园网等载体,将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加强师德师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治意识和依法执教的能力。 通过组织观看《阳光教师》专题片,聆听心理健康讲座等,提高教师沟通能力,打造教师阳光心态,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教师。 重温《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宁波市人民教师誓词》等激

立德树人教师最美”师德师风演讲稿

立德树人教师最美”师德师风演讲稿 当我望着孩子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老师们,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彷徨 大家好,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对同事们的敬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无私的师爱。爱心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一、我认为对同事们的尊敬和关爱是我们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更是形成一支高工作效率,和谐团结的团队的核心,是教师师德的重要表现! 本学期,在校领导和大家的支持和信任下,我走上了副教导主任的工作岗位。但在开始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工作进展的并不顺利,有时候还是有些被动,我觉得很困惑。后来,我好好地进行了反思,发现了原因的所在。总的来说就是我对同事的敬爱不够。在布置工作的时候,解释和说明不明确,为对方考虑的不够,有时候急性子说话的语气也不够好,将

心比心也不够。这样就容易造成误会,引起不快,导致工作的被动,影响工作的开展。其实,老师们的工作压力很大,已经很繁忙,很辛苦了。这就更需要我耐心,细心地去为他们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后来,我不断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逐步调整自己沟通的方式,多倾听,多做实事,努力做老师和校领导之间的沟通桥梁,工作也就慢慢进入了轨道。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到同事因为自己帮助而解决了问题的时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爱护学生。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可以想象,一个工作认真敬业,教学严谨有趣,仪表端庄大方,心理健康向上的教师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会认真的去备好,上好每节课;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会想方设法的去让学生喜欢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会记得你的言行都在无时不刻的影响着孩子们!你手里握着的时他们的未来! 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