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哲学史期末复习材料

西方哲学史期末复习材料

西方哲学史期末复习材料
西方哲学史期末复习材料

1、“逻各斯”(Logos):最早由赫拉克利特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举。客观上指世界的本原,可理解为原则和规律;主观上指人所认识的道理,可理解为理性和理由,是符合客观逻各斯的思想和真理。

2、奴斯:是阿那克萨格拉提出的,最初是指感知﹑认识﹑理解事物的东西。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种子构成的﹐种子本身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不可变的,其本身不能运动﹐这就需要一种推动运动的力。但是因为这力必须认为是现存的,因此,他将此力赋予一种特别的、单一的物质,即基本实体,即奴斯,奴斯是一种物质元素:均匀、不生不灭,奴斯以最细微的状态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物质之中。

3、原子(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和虚空。原子的本意是不可分割,表示充实的最小微粒。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满和坚实”,因而是不可分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它的惟一的运动形式是振动;原子的体积微小,不能为感官所知觉,只能通过理性才能认识。

4、理念:客观存在的、借思维把握的一类事物的共性。它是一类事物的原本、范畴,而个别事物则是理念的阴影和摹本。它的特点有本原性,超感性,不变性、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真实性,目的性、完善性。单一性和多数性,有序性。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一方面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分离和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用“分有”和“摹仿”说明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联系。

5、实体(亚里士多德):通常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源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不表述主体;第二,独立自在性;第三,实体的属性是可变的,本身是不变的。他还区分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指个别事物,第二实体指事物的属和种。四因说和潜能现实说也是对实体论的延续。

6、经验论:主张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感觉经验,科学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都是对感觉经验归纳的结果,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经验论片面地强调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实性,贬低乃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定性。以F.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为代表。

7、唯理论:主张理性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认为感觉经验是相对的、个别的、偶然的,因而是不可靠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不可能建立此基础上,而只能是从理性所固有的天赋观念中推演而来,这样才能说明科学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唯理论是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以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代表。

8、哥白尼革命:康德对其哲学认识论改革的自喻。康德受到哥白尼将地球太阳关系颠倒而得出日心说的启发,认为在认识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思考上也可以换个角度,即让对象符合认识,符合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这样,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主体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是先天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得到证明。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核心就是认识主客体关系的颠倒。

9、道德律令:由康德提出,指先天存在于人内心深处的普遍的道德法则,而与后天的经验无关。康德认为,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在于服从和执行心中固有的道德律令,因此道德必须超越经验。它有三个特征:第一条,普遍的立法形式。即这种行为能成为普遍有效的道德法则,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而共同遵守;第二条,人是目的。行为本身尊崇人是目的,而不是当作工具;第三条,意志自律。道德主体不受外界因素制约,为自己规定法则。

10、形而上学:由亚里士多德提出,被他称为第一哲学。他认为,没有一样东西不属于存在的范围,其他科学只是研究存在的某个部分或性质,只有第一哲学才研究存在自身及其本质属性。13至19世纪,形而上学主要指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黑格尔哲学则开始把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抽象、孤立、固定的思维方式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看不到事物内在本质的变化。

1、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是对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诡辩,他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是绝对运动的,因此第二次踏入河流时,它已经发生变化了。而克拉底鲁认为,在踏进河流时,河水在流动,所以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诡辩,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质的稳定性,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离开静止谈运动最终会导致不可知论,是错误的。

2、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意思是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普罗泰戈拉认为感觉是相互对立的两种运动的产物。这句哲学名言在当时具有反传统的意义:在当时的希腊,传统观念是以神为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在怀疑神的存在以后,让人取代神的地位,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但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也没有承认实践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认识论。

3、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这一命题的美德主要指人灵魂的品质,和理性相关,他将人表现出来的优秀善良的品质称为人的德行,并认为德行的共通本性是知识能力、理性,因为人灵魂的本性是理性。苏格拉底把道德与知识,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这一方向把道德行为知识化、科学化,对德育教育产生积极地作用;另一方面把道德问题归结为单纯的知识问题,忽视了构成道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忽视了人的情欲和道德感性,完全排斥了道德的具体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又把道德问题绝对化、简单化、永恒化。

4、柏拉图“知识就是回忆”

柏拉图认为,学习是灵魂在理性地要求或控制下对前世所学知识的提取。感觉经验不是认识的来源,只起到唤起灵魂回忆的刺激作用。追求知识就是追求死亡,哲学也就成了练习死亡之学。柏拉图的回忆说成为后世各种先验知识论的先驱,强调理性认识,追求共相、本质,对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这一知识论带有过强的唯心主义色彩,同时过多的关注内心会使人逐渐与外界隔离,拘泥于已有的知识而无法在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

5、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认为,认识的对象——存在就是人的感觉、感知,事物无非是观念的集合,观念的存在不以外部事务的存在为前提。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心灵所感知。这一命题肯定了感觉对反映事物的重要性,但它错误地把认识事物的途径和客观事物本身混为一谈。在贝克莱看来,既然事物通过感觉才能被感知,那么事物和感觉就是同一个事物。他的主观唯心论,最终必然陷入唯我论。

6、休谟“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

休谟认为我们之所以相信因果关系并非因为因果关系是自然的本质,而是因为我们所养成的心理习惯和人性所造成的。事物的因果必然联系不是客观的,都是出于人们的经验习惯或叫经验误解。休谟认为,如果没有习惯的影响,人们除了记忆和感觉中的东西,对其他事实会一无所知,所以,“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这就建立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不可知论哲学体系。休谟主张排除知识中超自然的、神秘和迷信因素,从自然过程本身出发,依据自然科学原理来说明精神现象,这是十分合理的;但他坚持人的认识不超出经验和心理活动的范围,否认了知识的客观性。

7、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认为当我在怀疑一切时,却发现我在进行怀疑这件事本身是实实在在的,不可怀疑的。我在怀疑,我在思想是毋庸怀疑的,而思想必须有个思想者存在,所以他推出了他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中肯定自身的存在是思想的、精神的实体,即心灵。笛卡尔从思维活动推出思想的主体,其意义是确定了自我是一个思想实体,但把这一主体规定为不依赖于物质的精神实体,则是唯心主义命题。

8、康德“人为自然立法”

意思是自然界的呈现是人根据自身的认识法则进行认识的。知性活动是运用先天知性范畴对感性材料进行综合整理的过程。知性范畴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因果性、必然性、规律性的反映,而是人们头脑中具有的先天形式,自然界的因果性、规律性是人给予的,所以“人为自然界立法”。这样一来,人的认识过程不是反映事物的过程,而是人们向客观事物强加规律的过程,这突出了人的能动性,使人的认识成为了认识论领域的核心,但它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三、简答题

1、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研究哲学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哲学发展的中轴线与经济发展的中轴线相平行,研究哲学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则。

(2)哲学发展的中轴线与政治发展的中轴线相平行,哲学史研究应贯彻阶级分析原则,采用阶级分析方法。(3)哲学发展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发展逻辑,在研究哲学发展史时应坚持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

2、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包括哪些环节?对现代教育有何启示?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分为四个环节:讽刺、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所谓“讽刺”是指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是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通过启发,帮助人们降生他们自己的智慧。所谓“归纳”,就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够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从而得出对事物的“定义”。“下定义”也就是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通、一般的过程。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在于以下四个方面:①采用提问式的教育方法。②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③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④创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3、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实体学说里对实体有哪些不同理解?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体”作为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是第一性的、独立存在的,一切其他范畴都必须依附于实体而存在。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不表述主题,”而别的东西都表述实体。

第二,“不存在于一个主题里面”,这是说实体的独立自在性。

第三,“变中的不变”,实体的属性是可变的,而实体本身则是不变的。

实体1:个别事物,第一实体。

能够作为实体的东西,是个别的事物,例如某一个具体的人、这棵松树、那座房屋等等。

实体2:属和种,第二实体。

第二实体是指个别事物的属种。第二实体称得上是实体,这是因为,在一个判断中,第二实体也可以作为主词为其它范畴所表述,同时,在所有表述第一实体的谓词中,唯有第二实体能够表述第一实体是什么。

4、简述近代哲学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1)社会经济领域:“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猛发展。

(2)思想文化领域:“人的发现”、主体意识觉醒为近代哲学的繁荣打下了思想基础。

(3)科学领域:“科学价值的发现”、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不仅树立了理性的权威,增添了人们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也为近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材料。

5、简述培根的四假象说

(1)种族假象:指的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了主观主义;

(2)洞穴假象:指的是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从而形成了个人的偏见,就好像一个人坐在狭小的洞穴内看事物一样;

(3)市场假象:指的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象;

(4)剧场假象:指的是人们盲目崇拜各种权威和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心中而造成的偏见。

培根的四假象说系统梳理了人们在认识中容易陷入的误区,他把理智从先入为主的概念中解放出来,指导对事物进行无偏见的研究,由此奠定了实证科学的独立地位。

6、简述洛克关于“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及其意义

(1)内容

第一性质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相、数目、运动和静止等,这些性质是物体固有的,不依人的感觉而转移。

第二性质是物体指借第一性质的变状在人们的感官上引起的声、色、味等感觉的一种能力,即物体本身具有引起人们的色、声、味等感觉的能力。

这两种性质都是客观的,是我们的感觉得以产生的基础。但两者又有区别。第一性质的观念是对物体性质的直接反映,与物体的第一性质相似;第二性质的观念则受主体状况的影响和制约,与物体的性质不相似。(2)意义

积极:洛克意识到了感觉具有主观性、相对性,主体的认识与客体在形式上有差别,但在内容上仍然是一致的,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洛克的这种观点较之于把感觉看作是简单的、照镜子似的反映论相比,是进步的,看到了反映过程的复杂性和主客体在认识中的作用,表明了感觉不单纯是外物作用于主体的结果,也需要依赖主体的生理结构,反映也不是指形态上的相似,乃是指内容上的一致。这种考察在认识论上,无疑是一大进步。

局限:他把物体的性质区分为两种,本身具有机械论的性质;他也过分夸大了第二性质观念的主观性、相对性;关于事物第一性质的观念是不是就没有主观性、相对性,洛克没作说明,为后来贝克莱发展主观唯心主义留下了余地;由于他坚持偏狭的经验论,洛克又散布了不可知论的思想。

7、德国古典哲学的特点及产生的根源

(1)特点:

①形式上较为保守,内容上却较为丰富和深刻。

②与以古希腊为理想的德国古典人文主义发展相同步。

③不但是德国大学哲学研究的典范,而且被认为达到当时科学的最高成就。

④代表和反映了德国民族精神和启蒙时代精神的精华。

⑤具有体系性、实践性、抽象性和思辨性的特点。

(2)产生根源:

①先天营养不足:资本主义发展慢,资产阶级形成迟。

②后天营养丰富:第一,英法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第二,18世纪到19世纪欧洲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也为德国古典哲学提供了新的营养。

第三,英法哲学也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8、简述康德登上哲学舞台之时所面对及要解决的时代问题

1)理性权威的动摇,即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的争论陷入了困境。休谟认为,如果知

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知识就不可能有普遍必然性;如果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它就必须是先天的而不可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

2)自由的失落,即在启蒙主义的内部理性与自由陷入了矛盾冲突。卢梭把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对立起来,他认

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是自由平等的,一旦进入到社会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而是越来越不自由、不平等。

3)形而上学的衰亡。在怀疑论和唯物主义的打击下,形而上学名存实亡。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条件下,在解决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问题上最有说服力的学说?

早期的唯物主义大都以某种具体物质形态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这样的本源在说明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时会遇到单个本源如何变成万物的困难。而之后的四根说和种子说也存在着矛盾性和局限性。

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始元是原子和虚空,世界有无数东西,它们是有生有灭的,没有任何东西从无中来,无中不能生有,也没有任何东西在摧毁后归于无。自然界的实体,一切都从原子产生,一切也分解为原子,这就解释了世界的统一性。而由于构成物体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体,这就解释了世界的多样性。因此原子论在古代条件下,在解决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关系问题上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2、柏拉图的教育观及其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1)内容:

①国家教育观。教育要立足于国家,要为国家培养人才。国家政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国家的职责,由政府

统一管理。

②和谐教育观。完备的教育包括两部分:一是修养心性,培养善德;二是操练身体,增进健康。身心要协调

发展。

③终身教育观。教育是终身的,应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④理性教育观。教育要注重训练心灵和启发智慧。

(2)启示:

①国家教育观: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②和谐教育观:素质教育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发展,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

③终身教育观:要求在素质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也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人生的每一

阶段都能提供适应的教育资源,形成学习型社会。

④理性教育观:素质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运用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

能力和辨证推理能力。

3、怎样评价亚里士多徳的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把中道作为德性的标准,认为的德性的对立面是“过分”和“不足”两个极端,而德性是相对于两个极端而言的中道。中道是指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等各种条件选取适度的中道,在适当的时间和机会,对适当的人和对象,以适当的方式去处理。

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创新之处在于道德上对德性的行为培养和分析判断能力的双重强调。他不仅认为德性超乎知识而关涉人的感觉和行为,主张有知未必有德;而且还强调德性之知不同于事实之知,有着显著的情景性。这一思想对于批判道德行为选择上的规则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根源于古希腊城邦的奴隶制社会生活。亚里士多德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对道德德性作出思考,突出强调德性的社会行为性,认为德性不是脱离人际交往的个人幻想,而是一种社会化的规范对人们在相互对待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性欲求的理性规导。

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思想避免了绝对性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具有合理的相对性,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与罪过联系在一起的名称面前是不适用的。

4、试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理念是指客观存在的、借思维把握的一类事物的共性,它是一类事物的原本、范畴,而个别事物则是理念的阴影和摹本。理念具有本原性、超感性、不变性、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真实性、目的性、完善性、单一性和多数性,以及有序性的特点。

关于理念如何构成具体事物,柏拉图提出两种观点:一是摹仿说,即理念是具体事物的范型,具体事物是对理念的摹仿,但它不能完全达到理念的要求。二是分有说,即个别事物的存在是分有了理念的存在,表示事物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继承了毕达哥拉斯的“数”,巴门尼德的“存在”,苏格拉底的“善”的理论,并把三者结合一

起加以发展而形成的。

柏拉图的理念论颠倒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般寓于个别之中,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一般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单独存在。然而柏拉图却把一般和个别事物相分离,使其变成与个别事物并列,甚至高居于个别事物之上的独立存在的单个物,因而走上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道路,这也是柏拉图理念论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柏拉图理念论存在着内在的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相同理念决定的具体事物在性质上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其二,理念如何决定一类事物多方面的性质。

其三,现实世界中有的有理念却没有具体事物,有的有具体事物却没有理念与之对应。

其四,理念世界如何派生出现实世界。

5、近代唯理论、经验论的主要分歧是什么?这种争论对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1)主要分歧:

第一,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

一般来说,经验论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

第二,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

经验论这认为普遍必然性的认识能够从个别的感性经验中形成,例如培根的“归纳法”。与其相反,唯理论认为个别的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普遍必然性的认识不能够从个别的感性经验中形成,例如笛卡尔的内涵逻辑。

第三,关于认识的可靠性问题,即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何者更为可靠的问题。

经验论者对事物判断的错误归责于理性判断,认为人的理性判断并不可靠。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是骗人的,排斥感性知识,而信赖与理性知识的可靠性。

1)意义:

第一,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培根强调实验科学重要性,是实验科学的始祖;笛卡尔注重逻辑推理,是近代解析几何的创立者。所以近代唯理论、经验论的争论直接影响到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即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方向。

第二,对近代哲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影响了康德。康德看到了近代唯理论、经验论的各自缺陷,极力在两者之间进行调和,这成了康德哲学最大的特点。这也昭示着后来的哲学研究方向,即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各自取长补短。

6、试述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及其意义。

(1)内容:

哥白尼式革命是康德对其哲学认识论改革的自喻。康德受到哥白尼将地球太阳关系颠倒而得出日心说的启发,认为在认识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思考上也可以换个角度,即让对象符合认识,符合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这样,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主体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是先天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得到证明。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核心就是认识主客体关系的颠倒。(2)意义:

①以其独特的方式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突出了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和能动性。

②事物被分成了两个方面:“现象”和“自在之物”,主体先天的认识形式虽然构成了知识之普遍必然性的根据,但也限制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表现而不可能认识事物本身。“哥白尼式的革命”归根结底是对理性认识能力的限制,其结果是消极的。

③这个消极的限制完全可以转化为某种积极的成果。对理性的认识能力的限制就为理性的另一种能力亦即实践能力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一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服从于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则,在这个领域中他是没有自由的;而另一方面人又是“人自身”,因而亦具有不受自然法则限制的一面。康德认为有必要限制知识,以便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学留地盘。

国际结算期末复习材料

期末复习专栏 一填空 1.国际结算的方式,基本有三大类:汇款方式、(托收)方式、(信用证)方式。2.狭义的票据主要包括(汇票)、(本票)、(支票)。 3.汇票的付款时间有(见票即付)、(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见票后定日付款)四种。 4.汇票的收款人(即抬头)有三种表示方法,分别是(来人抬头)、(指示性抬头)、(限制性抬头)。 5.汇票债务人承担汇票付款的责任次序在承兑前是(1)(出票人)、(2)(第一背书人)、(3)(第二背书人);承兑后是(1)(承兑人)、(2)(出票人)、(3)(第一背书人)。 6.远期汇票需要两次提示:(提示承兑)和(提示付款)。 7.本票是出票人无条件付款的(承诺++ ),而汇票和支票是无条件付款的(命令/委托)。 8.汇票按是否跟随单据,分为(跟单汇票)和(光票)。 二、判断正误: 1.过户转让的受让人获得权利不受转让人权利缺陷的影响。(×) 2.交付转让可以通过单纯交付或背书交付而转让票据,不必通知原债务人。(√)3.流通转让是转让人通过单纯交付或背书交付票据给受让人,受让人善意支付对价,不必通知原债务人。(√) 4.采取限制性抬头的汇票,不经过背书可以直接转让。(×) 限制性抬头的汇票不得转让他人 5.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从出票日起算,确定付款到期日。(×) 6.要式性指票据的作成必须符合法定的要件,才能发生票据效力。(√) 7.票据关系的产生总是有一定原因的,但是票据是否成立,不受票据原因的影响。(√)票据的产生是有原因的,总是有一定的基础关系,所谓的票据产生的基础关系指的是: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出票人与收款人、背书人与被背书人之间的资金对价关系。 8.一张汇票出票后付款人总是主债务人。(F) 9.支票有即期和远期之分。(F)

精选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 一、简答题 1.布拉德雷的“事物的关系是不真实的”。 布拉德雷继承并阐发了格林新黑格尔主义的观点。他以事物只能在相互关系中存在为论据来“证明”事物的不存在。他认为事物无不处在相互关系之中,但他断言,事物这种关系正好证明了他们的不真实性,即他们是人的主观幻想(现象)。他以同样的诡辩手法否定时空的客观性,否定事物运动的客观性及经验的对象不真实性。这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 2.尼采: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尼采认为,由理性主义支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就是限制和扼杀了个人独特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在其影响下,人尽管被描绘为宇宙的建造者,周围世界的决定者,历史进步的核心,实际上人却必须服从普遍的、纯粹的理性及作为这种理性的体现的世界,遵循奴隶道德,陷入狭隘的实际主义,不敢去创造新的东西,从而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前景和价值。越是那些被认为经过理性的严格训练饱学之士,就越是成为理性和知识的奴隶,越易成为因循守旧、感情贫乏、思绪迟钝的人,从而就越是缺乏激情和创造性,变成一部机器。这样他们就丧失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尼采看来,在理性主义支配下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几乎所有概念(如主体、对象、实体、意识、认识、真理等)都是虚构和谬误,不能用来确定人的使命,估价人的事业。它们不仅不能达到、反而掩盖了人的生命和本能。后者是人的深层存在,赋于了人生以意义和目的。因此,为了使人的能力不受束缚,为了使人的生活和道德行为具有真正的价值,必须摧毁为理性派思想家所制定和神圣化的旧概念,代之以突出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并把它当做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出发点的新观念。 3.新实在主义作为一个反对唯心主义的派别,其不同于唯物主义之处有哪些? ⑴他们主张认识的对象是独立的实在,但他们并没有把认识对象的本性看做是物质的。他们既反对一元论,又反对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都不是最根本的存在,它们都是某种更根本的非心非物、亦心亦物的“中性物”以不同的关系所构成的。⑵肯定本质或共相的独立存在,从而表现出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4.怀特海的哲学中的主要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 他既肯定科学,也肯定宗教,认为宗教是人类经验之中不断表现出向上的一个因素;他为以“拒斥形而上学”为基本宗旨的分析哲学运动提供了工具(数理逻辑),却又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他曾致力于数学和逻辑学的研究,却对数学的精确性持怀疑态度,对烦琐的语义分析也持异议;他关注科学,将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奠基于科学之上,却又笃信宗教,充满着宗教感情,力图使科学与宗教融合起来。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米利都泰勒斯:水本原 伊奥尼亚学派学派阿曼克西曼德:无定 (本原问题)阿纳克西美尼:气本原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流变说,逻各斯,辩证法(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早期毕达哥拉斯:数本原、美德在于和谐、灵魂轮回说 古希腊南意大利哲学 自然哲(由本原追溯到存在问题先驱:克赛诺芬尼(对神、万物、真理的认识)并首次使用逻辑论证)爱利亚学派创立者、主要代表:巴门尼德(真理之路意见之路) 辩护者:芝诺(二分法、阿基里追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论证者:麦里梭(正面论证“存在”性质、修改巴门尼德) 多元论哲学恩培多克勒:四根、爱恨、同类相知、流射 (①深入事物内部结构,用结合与分离来说明事物生灭变化阿克萨格拉:种子、努斯、异类相知 ②放弃单一本原传统从事物寻找运动根源之外,重视认识论)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老师,来自米利都 受巴门尼德与芝诺影响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影象论、灵魂思想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对立的说法、社会生成论 智者派高尔吉亚:三个命题(无物存在、有物也不能认识、认识也说不出来) (恩培多克勒学生) 古 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是什么”问题、助产术 腊(师从按阿克萨格拉学生 罗阿尔克劳) 哲 学古麦加拉派:欧克里德与欧布里德——善即存在 (阐述苏格拉底时,深受爱利亚学派影响 典并且对晚期希腊怀疑主义影响甚大) 小苏格拉底学派昔兰尼派:阿里斯底波——善即快乐 时(被晚期希腊伊壁鸠鲁幸福主义所继承) 犬儒派:安提塞斯尼与第欧根尼——善即节欲期(受希腊晚期斯多亚学派的发挥) 柏拉图:前期理念论、分有说和摹仿说、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床喻、日喻和洞喻)、知识论、回 忆说、知识等级说(四线段说) 亚里士多德:知识的区分、《范畴篇》个别事物实体论、《形而上学》中实体学说和四因说、灵魂说 伊壁鸠鲁: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伦理学是目的(原子论、快乐主义伦理学)伊壁鸠鲁主义卢克莱修:丰富伊壁鸠鲁学派物理学、以原子论为基础批判宗教迷信、生物进化和文明起源 早期 + 巴内休斯:折中斯多亚学派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说;伦理学方面 否认哲人之德提倡中庸之道 晚期希腊斯多葛主义中期

最新国际结算期末复习要点+模拟题+答案

国际结算复习要点(一) 根据赖秀云最后一节课的串讲总结 不想看书的可以看看 第一章国际结算概述 一、国际结算含义: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使用不同货币或外国货币的清算。 种类: 1)贸易结算是指由国际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债权债务结算 2)非贸易结算是指国际间的其他经济和政治及文化交流等活动引起的货币收付或债权债务的结算 特点:国际性信用性时间性权益性国际惯例的准法律性政治性 国际结算制度:1)自由多边的现汇清算制度2)管理的双边记账清算制度国际清算支付体系:美元(WEDWIRE\CHIPS)英镑(CHAPS)欧元(TARGET/EUROI/EAF2) 如何成为代理行? 第二章票据 一、票据 1、定义 (1)广义的票据是指一般商业凭证。(发票、提单、保险单、纸币) (2)狭义的票据是以支付金钱为目的的信用工具,可以约定为由出票人签名于票据上,无条件地约定由自己或另一人支付一定金额的,可以流通转让的证券。(汇票、本票、支票)。*2、票据的特性: (1)流通转让性:除票据上写出“禁止转让”字样,或者是表示它是不可转让的意旨以外,一切票据不论它是采用任何形式支付票款给持票人,该持票人都有权把它流通转让给别人。(3种书面凭证权利转让:过户转让、交付转让、流通转让) (2)无因性:票据只要具备票据法上规定的规定的文件,票据权利就成立,不需考虑产生票据上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因。 (3)要式性:票据形式必须符合规定,从形式上看记载必要项目必须齐全,各个必要的项目又必须符合规定。 3、票据作用(功能): 1)支付作用 2)信用作用 3)三大功能:①结算作用②流通作用③抵消债务作用 4、票据当事人关系: 基本关系人(出票人、受票人/付款人、收款人/受款人) 非基本关系人(背书人、承兑人、持票人、对价持票人、正当持票人) 5、票据行为:出票、背书(记名、无记名/空白、指示)、承兑、提示、付款、追索 6、票据法P45 第三章汇票、本票与支票 一、汇票 1、定义 1)在英国票据法中,汇票是由出票人向另一人签发的要求即期、定期或在可以确定的将来

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089 课程名称: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 英文名称: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学分:4 学时:68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哲学1年级 编写人:赵俊青审稿人:张小燕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本课程在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它是修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科技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美学和宗教哲学等部门哲学的基础,同时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哲学史的基础,还为中国哲学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 2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具体属性是哲学专业基础必修课。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西方哲学史这门课程是整个哲学学习的基础,主要为哲学本科生提供必要的哲学史知识,哲学修养和思维训练,奠定其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的能力,打下学习哲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形成对现实问题的初步判断力。 2基本要求: (1)了解哲学史的基本知识:包括希腊哲学、罗马哲学和基督教教父哲学的主要派别、人物、著作、概念、命题和论证等。 (2)理解哲学史的逻辑关联、线索和几次重大转折:希腊哲学的产生;希腊哲学的拉丁化;希腊哲学向基督教的转化等。 (3)理解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本体论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伦理学与价值论和历史观与文化观等。 (3)领会哲学问题的根源与性质:哲学对人类知识的奠基;哲学对文明基础的批判;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等。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问题是哲学家的基本概念、命题和论证; 2难点问题是哲学家所要解决的哲学问题及其深层意义; 3重点和难点章节是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等。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在先课程: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

中国哲学史 自己整理,全靠编,选择背,请给我点赞 一、孔子的仁学思想 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三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忠恕”之道。 1.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3.“仁”的精神具体贯彻于行动,就是“忠恕”之道。所谓的“忠”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的,也就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所谓“恕”从消极方面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强迫他人接受。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规范人们的伦理道德。 意义: 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 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 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特点: 其特点一是突出强调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定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周礼是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的基础上,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其特点二是为仁由己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行的行为是自觉、主动的。孔子强调实行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 其特点三是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的符合周礼,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是说仁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 二、墨子的兼爱思想

国际结算期末考试习题题库

国际结算选择题题库 1. 商品进出口款项的结算属于(C) A .双边结算 B . 多边结算 C . 贸易结算 D . 非贸易结算 2. “汇款方式”是基于(B)进行的国际结算 A . 国家信用 B . 商业信用 C . 公司信用 D . 银行信用 3. 实行多边结算需使用(D) A . 记账外汇 B . 外国货币 C . 黄金白银 D . 可兑换货币 4. 以下(C)反映了商业汇票结算的局限性 A .进、出口商之间业务联系密切,相互信任; B .进、出口商一方有垫付资金的能力; C .进、出口货物的金额和付款时间不一致; D . 出口商的账户行不在进口国 5. 当代国际结算信用管理的新内容涉及到(A) A . 系统信用和司法信用 B . 员工信用和银行信用 C . 公司信用和商业信用 D.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 6. 以下(A)引起的货币收付,属于“非贸易结算”. A. 服务供应 B . 资金调拨 C . 设备出口 D. 国际借贷 7. (B)不是纸币本位制度下使用多边结算方式必备的条件. A . 结算货币具有可兑换性 B . 不实行资本流动管制 C .有关国家的商业银行间开立各种清算货币的账户 D .清算账户之间资金可以白由调拨 8. 建国初我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使用(C)的方式 A . 单边结算 B . 多边结算 C . 双边结算 D . 集团性多边结

9. 传统的国际贸易和结算中的信用主要是(D两类。 A .系统信用和银行信用 B. 系统信用和司法信用 C .商业信用和司法信用 D .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10. 国际结算制度的核心即是(A)。 A .信用制度 B . 银行制度 C . 贸易制度 D . 外汇管理制度 11. 国际商会的以下出版物中,适用于托收的是:(B) collection A. UCP 600 B. UR C 522 C. ISP 98 D. INCOTERMS 2000 12. 国际商会的以下出版物中,适用于商业信用证的是:(A) A. UCP 600 B. URC 522 C. ISP 98 D. INCOTERMS 2000 13. 国际商会的以下出版物中,适用于备用信用证的是:(C)Prepare A. UCP 600 B. URC 522 C. ISP 98 D. INCOTERMS 2000 14. 国际商会的以下出版物中,规定贸易术语的是:(D) A. UCP 600 B. URC 522 C. ISP 98 D. INCOTERMS 2000 15. 国际商会的以下出版物中,适用于银行保函的是:(D)函电:phone A. UCP 600 B. URC 522 C. ISP 98 D. ICC 458 16. 以下贸易术语中,运费由进口方支付的是(B)。 A. DES B . FOB C. CIF D . CFR 17. 以下贸易术语中,出口方支付运费但不付保险费的是(D)。 A. DES B . FOB C CIF D . CFR成本加运费,不付保险费 18. 以下贸易术语中,出口方支付运费和保险费,并在出口国装运港的船上交货的是(C)。 A. DES B.FOB C . CIF D . CFR

最新西方哲学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复习思考题 填空题 1、毕达哥拉斯关于世界本原提出了“”的命题,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关于艺术中人体比例,提出了定理。 2、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悖论是:二分法、、和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3、奥古斯丁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而安瑟伦提出了上帝存在的“证明”。 4、阿奎那·托马斯的著名著作是《》和《》”。 5、中世纪英国著名的唯名论者,提出了思维经济原则。认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这被称为“”。 6、笛卡尔认为人的理性能力是天生就有的,人生下来理性直观的能力,从而获得哲学及科学的最高原则(范畴或公理)。这被称为“论”。在身心关系问题上,主张物质实体的身体具有广延性,心灵实体具有思维性,两者各自独立,互不相干,被称为心身论。 7、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8、欧洲大陆唯理论哲学家有笛卡尔、和。 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著名著作是《》,分析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发展阶段。他的政治学说社会契约论思想,提出了的理论,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理论论证。 10、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希特的哲学是从绝对出发,他的主观唯心主义比康德更彻底。而谢林哲学则是从绝对出发,把哲学转向客观唯心主义,为后来的黑格尔哲学打下了基础。 参考答案: 1、数是世界的本原、黄金分割; 2、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 3、知识、本体; 4、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 5、奥康、奥康剃刀; 6、天赋观念论、二元论; 7、贝克莱、休谟; 8、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9、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主权在民;10、自我、同一。 1、苏格拉底在道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的著名命题。他的概念辩驳的辩证法,被称为“”。 2、柏拉图提出的“四德说”,包括、勇敢、节制和等四种德性。 3、伊壁鸠鲁的幸福主义伦理学,提出了幸福生活的目的是“的无病痛和 的无纷扰”。 4、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集大成者,提出了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上,他的主张是信仰与理性可以并存与一致,但信仰却理性,知识为信仰服务。 5、英国唯物主义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由开创、由把其系统化、体系化。 6、笛卡尔认为人的理性能力是天生就有的,人生下来理性直观的能力,从而获得哲学及科学的最高原则(范畴或公理)。这被称为“论”。他认为科学认识的方法是方法。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 古希腊哲学思考题 一.名词及命题 1、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是以古代希腊文化为社会历史背景,以古希腊文典籍为主要思想材料的哲学。 2、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 “逻各斯”——希腊文原义是“话语”,进一步引申为尺度、比例、规律等含义。在赫拉克利特那里有多种提法,主要是指运动变化的法则和规律。 3、巴门尼德的“存在论” 存在是唯一的不动的存在属性: 第一,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第二,存在是唯一的。第三,存在是不动的。第四,存在是思维的对象。关于存在的学问被称为本体论。 4、智者 是一批专门以教授“智慧”为生的人,他们向人们传授论辩术、修辞学等方面的技巧,并收取一定的费用。 5、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把这一命题理解为“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这是一种感觉主义真理观。按照柏拉图的转述,这里的“人”是指个人的感觉,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说事物都以各人的感觉为标准。 6、认识你自己 要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人的心灵,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即人的德性。标志着古希腊哲学从自然哲学到人学的转变。 7、柏拉图的“认识就是回忆” 学习和得到知识的过程,就是灵魂在外物的刺激下,回忆其固有理念的过程。回忆说在柏拉图哲学中的地位。 8、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怀疑”一词的希腊文意思是“探究”。怀疑主义认为,真正的怀疑应该是不断的探究,不应该终结于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二、问答题 1.早期希腊哲学的特点 ①性质上是自然哲学。 ②研究中心是“本原”问题。 ③方法主要是观察与想象基础上的类比和宣称。 ④产生于希腊本土以外的殖民地,思想往往带有地域特色。 2、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思想。 第一,“万物皆变,无物常驻”,自然事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他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踏进同一条河的人,不断遇到新的水流”,“我们踏入又不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第二,运动变化遵循“逻各斯”。 “逻各斯”——希腊文原义是“话语”,进一步引申为尺度、比例、规律等含义。在赫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C 一、选择题(下列各项给出的选择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择项填在题目后面。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特点有() A.天人合一D、注重辩证逻辑 B.天人相分E、本体论与伦理学高度一致 C.注重形式逻辑 2.墨子哲学中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理论是() A.学思结合D、效验 B.格物致知F、是非无定质 C.三表法 3.魏晋时期的“三玄”是() A.《鬼谷子》D、《庄子》 B.《列子》E、《周易》 C.《老子》 4.佛教哲学的“四谛”是() A.真假空中D、贪嗔痴忍 B.真假空幻E、地水火风 C.苦集灭道 5.华严宗的四法界是指() A.事法界D、事事无碍法界 B.理法界E、理事无碍法界 C.心法界 6.提出“无情有性”观点的是() A.法藏D、玄奘 B.湛然E、窥基 C.惠能 7.张载的主要著作是() A.《张子正蒙注》D、《太极图说》 B.《四书集注》E、《正蒙》 C.《大学解》 8.下面哪些观点属于二程() A.天即理D、心即理

B.理先气后E、理依于气 C.理本气末 9.陆九渊对“格物”的理解是() A.到那般所在D、实际接触物 B.正物E、减担 C.穷理尽性 10.戴震对理的规定有() A.真理D、分理 B.条理E、整理 C.情理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在括号之后根据自己的判断打√或打×。每题2分,共20分) 1、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学说。() 2、墨提出了性恶论的思想。() 3、孟子的哲学思想是相对主义。() 4、王充提出了重效验的理论。() 5、郭象著有《崇有论》。() 6、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是玄奘。() 7、八识说是法相宗的主要思想。() 8、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9、王守仁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良知”。() 10.王夫之坚持心外无理的观点。()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克己复礼 2、天人感应 3、明心见性 4、心外无物 5、以理杀人 四、简单问答(每题8分,共24分) 1、荀子天人相分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简述佛教的主要修持方法。

(完整版)国际结算期末模拟试题B及参考答案

国际结算期末模拟试题B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T/T、M/T和D/D的中文含义分别为()。 A.信汇、票汇、电汇 B.电汇、票汇、信汇 C.电汇、信汇、票汇 D.票汇、信汇、电汇 2.以下哪种信用证对受益人有追索权() A.延期信用证 B.议付信用证 C.承兑信用证 D.即期信用证 3.与信用证方式相比,国际保理业务的独有的特点是()。 A.对出口商提供信用担保 B.进口商承担开证费用 C.要求单证一致 D.要求货物与合同一致 4.以下关于海运提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收货证明 B.是无条件支付命令 C.是运输契约 D.是物权证书 5.允许单据有差异,只要差异不损害进口人,或不违反法庭的“合理、公平、善意”的概念即可,该原则在审证中被称为()。 A. 实质一致 B.严格一致 C. 横审法 D.纵审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根据要求付款人付款时间的长短划分,汇票可以分为:() A.即期汇票B.远期汇票 C.长期汇票D.远期承兑汇票 2.下列哪些汇票是可以流通的() A.限制性抬头B.指示性抬头 C.来人抬头D.最后的背书是空白背书 3.下列那些属于汇票的必须记载事项:() A.出票地B.付款时间 C.付款人名称D.付款地点 4.在()的信用证上,加具(),使受益人的收款有了双重保障。 A.不可撤销B.保兑 C.即期付款D.承兑 5.一笔银行保函业务的当事人中,包括:() A.委托人B.受益人 C.担保人D.通知行 E.保兑行F.反担保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国际结算的方式,基本有三大类:汇款方式、_______方式、_______方式。

西方哲学史论文

课程论文 题目:关于西方哲学中“存在”的理解所在系别: 作者: 学号: 专业年级: 所在班级:

摘要:在西方哲学和宗教学研究中就“存在神学”问题的探讨,是历代学者们经常予以关注的重要话题,在不同时期里的不同哲学家、宗教学家和史学家从多方面曾做过诸多论说。“存在”是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两千多年来深刻地影响着西方哲学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存在”这个概念进行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巴门尼德存在唯一本质 1 存在的提出 “存在”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来的。在他看来,世间万物处于繁芜丛杂的流变中,直接对于万物进行研究,只能获得关于具体事物的知识,而这种知识由于事物的流变性而不够稳定与可靠。他认为,关于世界的真理性认识。是对于整个世界的普遍必然性的认识,而其认识对象必须具有永恒性,因而只有常驻不变的东西才是真理认识的对象。自希腊哲学诞生之日起就以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为最高理想,而自然哲学由于自身局限于感性领域而无法达成这一目标。基于对自然哲学局限性的认识,巴门尼德将眼光从流变中的万物投向单一的本质,从而提出“存在”这一概念。进而开创了以“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形而上学之路。 在《论自然》一开头巴门尼德就借助女神之口提出了两条研究的途径:第一条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第一条路被他称为真理之路,第二条被他称为意见之路。他认为,只有沿着第一条路研究,即认为承认万物的本原——存在,并对其进行研究,才有可能获取真理性认识。接下来他又描述了“存在”所具有的属性: 第一:存在是唯一的,连续的和不可分的。 第二: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也不灭。 第三:存在是不动的。 第四:存在是完满的。 第五:存在是思想的对象。 从上述的几条我们发现:巴门尼德所描述的“存在”,并不是一种我们所能具体感知到的经验的存在,而是一种由我们理智所把握到的一个抽象范畴。前四条所描述的属性,使得我们很难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设想出这么一个东西,这也是巴门尼德所要达到的效果:他所认为的“存在”,是一种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深层次的范畴,这就不能用具体事物的属性来描述与辨别。但是,在巴门尼德那里,他并没有对于存在有更进一步的具体描述,这也为后世研究存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由于人们所具有的常识性的思维方式,人们在理解巴门尼德所描述的“存在”的时候,会尝试着用常识的思维模式去理解(特别是在古希腊时期,这一点在自然哲学家身上显得尤为突出),这样就违背了巴门尼德的初衷了。因而在这里,人们对于“存在”的理解则分为对于“存在者”(存在物)的理解和对于“存在”本身的理解。而对于这两个不同方面的理解,产生了后世缤彩纷呈本体论思想。

西方哲学史期末复习材料

1、“逻各斯”(Logos):最早由赫拉克利特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举。客观上指世界的本原,可理解为原则和规律;主观上指人所认识的道理,可理解为理性和理由,是符合客观逻各斯的思想和真理。 2、奴斯:是阿那克萨格拉提出的,最初是指感知﹑认识﹑理解事物的东西。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种子构成的﹐种子本身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不可变的,其本身不能运动﹐这就需要一种推动运动的力。但是因为这力必须认为是现存的,因此,他将此力赋予一种特别的、单一的物质,即基本实体,即奴斯,奴斯是一种物质元素:均匀、不生不灭,奴斯以最细微的状态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物质之中。 3、原子(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和虚空。原子的本意是不可分割,表示充实的最小微粒。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满和坚实”,因而是不可分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它的惟一的运动形式是振动;原子的体积微小,不能为感官所知觉,只能通过理性才能认识。 4、理念:客观存在的、借思维把握的一类事物的共性。它是一类事物的原本、范畴,而个别事物则是理念的阴影和摹本。它的特点有本原性,超感性,不变性、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真实性,目的性、完善性。单一性和多数性,有序性。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一方面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分离和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用“分有”和“摹仿”说明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联系。 5、实体(亚里士多德):通常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源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不表述主体;第二,独立自在性;第三,实体的属性是可变的,本身是不变的。他还区分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指个别事物,第二实体指事物的属和种。四因说和潜能现实说也是对实体论的延续。 6、经验论:主张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感觉经验,科学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都是对感觉经验归纳的结果,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经验论片面地强调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实性,贬低乃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定性。以F.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为代表。 7、唯理论:主张理性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认为感觉经验是相对的、个别的、偶然的,因而是不可靠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不可能建立此基础上,而只能是从理性所固有的天赋观念中推演而来,这样才能说明科学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唯理论是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以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代表。 8、哥白尼革命:康德对其哲学认识论改革的自喻。康德受到哥白尼将地球太阳关系颠倒而得出日心说的启发,认为在认识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思考上也可以换个角度,即让对象符合认识,符合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这样,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主体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是先天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得到证明。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核心就是认识主客体关系的颠倒。 9、道德律令:由康德提出,指先天存在于人内心深处的普遍的道德法则,而与后天的经验无关。康德认为,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在于服从和执行心中固有的道德律令,因此道德必须超越经验。它有三个特征:第一条,普遍的立法形式。即这种行为能成为普遍有效的道德法则,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而共同遵守;第二条,人是目的。行为本身尊崇人是目的,而不是当作工具;第三条,意志自律。道德主体不受外界因素制约,为自己规定法则。 10、形而上学:由亚里士多德提出,被他称为第一哲学。他认为,没有一样东西不属于存在的范围,其他科学只是研究存在的某个部分或性质,只有第一哲学才研究存在自身及其本质属性。13至19世纪,形而上学主要指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黑格尔哲学则开始把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抽象、孤立、固定的思维方式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看不到事物内在本质的变化。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概念解释 忠恕: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绝不强加给人。 浩然之气: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即浩大刚正的精神。 良知良能: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孟子把良心称为本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或根据。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岀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岀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岀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 心斋: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心斋就是虚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 坐忘:“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是一种用身心求正道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然而不是他忘完了,而是已经融入到血液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忘记并不见得是坏事,记得也不见得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心不动故。”“形都泯故。”以实现心灵之清净;以超越自我、回归生命为寄托来实践身心的超越境界、完美境界。 化性起伪: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制名以指实:区分贵贱尊卑,使人各安其位,并揭露诡辩和欺瞒。 三表: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谶纬: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 一类书。 黄老之学: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 始人,故名。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黄老学派假托黄帝的名义,弓I进法家学说,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这就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的特点是“无 为而治”。 今文经学: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西汉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 古文经学: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古文经是指汉初发现的先秦时期的古文经籍三纲领八条目:朱熹在

国际结算期末复习题

《国际结算实务》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使用L/C、D/P、D/A三种支付方式结算货款,就卖方的收汇风险而言,从小到大依次排序为(C )。 A、D/A、D/P和L/C B、D/P、D/A和L/C C、L/C、D/P和D/A D、L/C、D/A和D/P 2、如果付款方式是信用证和D/P即期付款相结合的方式,为了收汇安全应在合同中规定(A )。 A、开两张汇票,信用证项下为光票,全套货运单据随附在D/P托收的汇票项下 B、开两张汇票,各随附一套等价的货运单据 C、开两张汇票,托收项下为光票,全套货运单据附在信用证的汇票项下 D、以上的方法都不对 3、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是(D )。 A、综合项目 B、储备项目 C、资本项目 D、经常项目 4、从支付手段上看,旅行支票具有(A )性质。 A、本票 B、汇款 C、支票 D、信用证 5、起息日是(B )。 A、交割日后第一天 B、交割日当天 C、交割日后第二天 D、交割日的前一天 6、电汇业务中,为证实电报的真实性,汇出行在电报、电传中必须加注(A )。 A、密押 B、有权签字人的签字 C、双方银行约定事项 D、电报证实书 7、汇款属于(C )。 A、出票法 B、逆汇法 C、汇付法 D、托收 8、出口商选用国际保理业务的主要好处不包括(D )。 A、扩大出口营业额 B、规避收汇风险 C、节省营业费用 D、节省结算费用 9、凡汇票的出票人或正当持票人提交了符合该信用证条款所规定的货运单据者,(A )将保证付款。 A、开证行 B、通知行 C、开证申请人 D、背书人 10、在汇票背书转让过程中,只有(B )。 A、背书人具有向付款人要求付款的权利 B、持票人具有向付款人要求付款的权利 C、出票人具有向付款人要求付款的权利 D、承兑人具有向付款人要求付款的权利 11、以下关于海运提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是货物收据B.是运输合约证据 C.是无条件支付命令D.是物权凭证 12、公司签发一张汇票,上面注明“At 90 days after sight”,则这是一张(B )。A.即期汇票B.远期汇票 C.跟单汇票D.光票 13.属于顺汇方法的支付方式是(A )。

2019年电大《哲学引论》期末考前复习资料重点知识精华版考试必考重点

电大哲学引论试卷复习资料小抄 一、选择题 1. 中国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百家争鸣”。“百家”是言其多,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ABCD。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 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ABC。A.孔子B.朱熹C.孟子D.慧能 3. 建立了中世纪最大、最全面的经院哲学体系的是:(B)。 A.伊曼奴尔?康德 B.托马斯?阿奎那 C.安瑟伦 D.洛色林 4. 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BD。A.笛卡儿B.斯宾诺莎C.休漠 D.莱布尼茨 5. 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BD) 。A.培根 B.笛卡儿 C.洛克 D.莱布尼茨 6. 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BCD 。A.培根 B.笛卡儿 C.斯宾诺莎D.莱布尼茨 7. 英文“ being',的涵义包括:(CD)。A、人B.物C.是D. 在 8. 逻辑推理的类型有(CD。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C、数学推理D.物理推理 9. 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C)。 A. “本体论转向” B. “认识论转向” C. “语言的转向” D. “伦理的转向” 10. 奎因提出的“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是指:(BD)。 A.理想语言存在的教条 B.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区分的教条 C. “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其用法”的教条 D.还原论的教条 11. 从属于“非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CD。 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 C.圣谕论 D.义务论 12. 从属于“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AB ) 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 C.圣谕论 D.义务论 13.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大致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ACD。 A.先秦儒学 B.唐代儒学 C.宋明儒学 D.当代新儒学 14. 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包括:(BCD )。 A.《形而上学》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15. 在下列的哲学著作中,其作者属于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著作是(ABD。 A.《纯粹理性批判》 B.《实践理性批判》 C.《辩证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16. 在中西哲学交流史上,做出奠基性的伟大贡献的人物是:(B ) 。A.柏拉图B.利玛窦C.莱布尼茨D.伏尔泰 17. 在古希腊哲学中,伊奥尼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A)。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18. 在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D)。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19. 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B)。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20. 以下属于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BCD ) 。A.杜威B.皮尔士C.詹姆士D.刘易斯 21. 以下属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B)A.弗雷格B.奎因C.萨特D. 康德 22. 在佛教看来,认识的成立所必备的三个因素是:(ABDA.根B.境C.空D.识 23. 儒家认为,认识的方法和途径包括:(AB ) A. “自诚明”B. “自明诚” C. “为道” D. “为学” 24. 在庄子看来,“为道”比“为学”更重要,其中“体道”的正确方式是(CDA.自诚明B.自明诚C.心斋D.坐忘 25. 经验的形式大致上包括:(BCD ) 。A.推理B.感知C.内省D.直觉 26.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BCD)。 A.对革命的直接参与 B.对日常意识的反思 C.对学科前提的批判 D.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7. 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是者”概念的哲学家是:(D)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巴门尼德

国际结算期末—2014—2015复习资料—有答案

《国际结算》期末 一、单项选择 1.拒付行为是由( )做出的。 A 持票人 B 受票人 C 公证机构 D 背书人 2下列四种汇票中,注明( )是不可转让的。 A “Pay to Johnson Co. Ltd. Only” B “Pay to Johnson Co. Ltd. and its order” C “Pay to bearer” D “Pay to the order of Johnson Co. Ltd.” 3票据经过付款后,应该由( )收存。 A 出票人 B 背书人 C 收款人 D 付款人 4.汇款不包括( )的形式 A 电汇 B 信汇 C 顺汇 D 票汇 5.未经委托人指示,代收行同意付款人的请示,以T/R条件提单提货,但到期未能付款,则应该由()负责 A委托人B托收行C代收行D付款人 6.跟单托收方式在银行不办理出口押汇的情况下,风险在()身上。 A委托人B托收行 C 代收行D付款人 7.保兑行对所保兑的信用证的责任是() A在开证申请人不能付款时,承担向受益人付款的责任 B在开证行不能付款时,承担向受益人付款的责任 C在付款行不能付款时,承担向受益人付款的责任 D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 8.()信用证规定受益人开立远期汇票,但能即期收款,受票人到期支付,开证申请人承担贴现息和承兑费用。 A即期付款B延期付款C远期D假远期 9.信用证开立的依据是贸易合同。当受益人审证中发现信用证的某些条款与贸易合同不一致时,受益人应该要求()修改。

A开证行B开证申请人C通知行D开证行和通知行 10. 福费廷业务中的远期汇票应该得到( )的担保。 A 进口商 B 出口商 C 进口方银行 D 出口方银行 11.( )是福费廷业务风险的最后承担者。 A 进口商 B 为票据办理担保的进口方银行 C、出口商 D 为票据办理贴现的出口方银行 12.接受保函,并有权按照保函条款向担保行索赔的当事人是( ) A 申请人 B 担保人 C 受益人 D 通知行 13. 延期付款与分期付款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前者是即期交易,后者是远期交易 B 前者是远期交易,后者是即期交易 C 前者是贸易结算,后者非贸易结算 D后者是贸易结算,前者非贸易结算 14.( )是福费廷业务的特点之一。 A 进出口双方不必事先协商 B 出口商品价格要高于现汇购买的价格 C、出口商应该出具汇票或者进口商应该出具 D 票据不需要担保 15.属于进口保函的是( ) A 维修保函 B 留置金保函 C 质量保函 D 投标保函 16.信用证项下,海运提单的抬头人应该是() A 开证申请人 B 通知行的指定人 C 受益人的指定人 D 开证行的指定人 17 .信用证被广泛使用,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用证对于出口商和进口商来说有资金融通的作用,以下选项不一定是信用证对于出口商的融资方式的是()。 A.打包放款 B.汇票贴现 C.押汇 D.红条款信用证 18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商业发票必须由信用证受益人开具,必须以()为抬头。 A.开证行 B.开证申请人 C.指定付款行 D.议付行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气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提出了气本原说。 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一方面保留了“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气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性质。 气有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气稀疏为火,浓聚则依次为云、水、土、石。冷和热的性质依浓聚和稀疏的程度逐渐上升。 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有两方面:(1)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他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2)内在的本源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 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四根本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是根相互争斗的“恨”。他用四根说来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 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理念:理念是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统一性和实在性的观念,是普遍的概念,共享和形式。柏拉图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它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 悬搁判断:“悬隔”即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因为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皮罗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其理论意义是为了避免怀疑的悖论。 飞矢不动:指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 二分法悖论:运动着的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要先完成全程的1/2,在到达1/2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无穷的分割,就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 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 极端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温和唯名论认为共相是对个别事物的抽象概括,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唯实论: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 极端唯实论认为共相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独立实在;温和唯实论认为共相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智者:来自“智慧”一词,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公元前5世纪前智者泛指聪明并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直到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才专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