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

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干湿区的分布及特点。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能读懂并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xx目标:

1、结合生活感受理解降水现象,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学情分析:

气候是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降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降水,课本主要讲述了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变化、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与判读两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1、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有关地图、视频文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搞清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点击鼠标,展示片

1、2的内容)

气温的时间变化分为两种:

1、日变化——一般来说,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2、年变化——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气温的空间变化为:

冬季自南向北逐渐递减,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过渡:

回顾完了上节课,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降水的差异以及东西干湿区的分布。(点击片3)

第二课时降水的变化和干湿区(板书)

导入新课:

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降水视频)从片段中我们知道降雪和降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降水的变化,以利于更好的安排我们的活动。

讲授新课:

(板书)一、降水(点击片4)

1、解释降水:

(依次点击降雨,降雪,冰雹,霜降,露水和雾,找学生认出它们是什么)降水指的是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包括有降雨,降雪,冰雹,霜降,露水和雾等等,但是我们计算降水量的时候,一般只计算降雨,降雪,冰雹等。那么如何计算降水量呢?(点击片5)

2、降水量的测算方法:

在气象观测站,人们使用雨量器和量杯测算降水量。

测量时将雨量器中的雨水或冰雪化水全部倒入量杯中,根据刻度,确定水量的多少。(在黑板上演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月的水量相加即为月降水量,一年的相加即为年降水量,将一个地区各月的降水量依次用柱状表示在坐标系中,即可得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柱状图。根据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柱状图,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降水量的变化。(点击片6)

3、展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的降水量柱状图,依次找出四地降水量较多的月份,(广州为

4、5、

6、7、

8、9,xx为

3、4、

5、6、

7、8,xx为

7、8,xx为

7、8)。(点击片7)

那么,我们根据四地的年降水量变化,来分析我国的年降水量时间变化,(四地的季节变化共同点为:

夏季多,冬春少且雨热同期),向学生讲述四地就代表了全国的时间变化规律:

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为夏季多,冬春少且雨热同期。

板书

1、时间分布规律夏季多,冬春少且雨热同期。

过渡:

认识了降水的季节变化之后,我们再来探讨降水在不同地区的差异。(点击片

8、9)

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展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读图观察:

引导学生按照阅读等值线地图的步骤和方法阅读地图,从中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

观察判断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省级行政区?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讲授:

A、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江南丘陵、两广丘陵、云贵高原东南和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省区有浙、赣、闽、台、粤、桂、云、藏、琼等;

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山东丘陵、黄淮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主要穿过鲁、皖、豫、陕、甘、川、云、藏等省区;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大兴安岭西侧、东南侧,内蒙古高原南部、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部,主要穿过内蒙古、黑、吉、辽、冀、晋、陕、宁、甘、青、藏等省区;

D、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高原中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部,主要穿过内蒙古、宁、甘、青、藏等省区。

对照《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观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的河流?(0℃,秦岭、淮河)以加深对秦岭—淮河这条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的印象。

学生答后,老师补充:1)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在东南沿海地区。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市、兰州市、拉萨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4)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西北内陆地区。(点击片10)

(xx互动)教师提问:

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可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总结:

从图中可看出:

我国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既有南北向的差异(南多北少),又有东西向的差异(东多西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板书:

2、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过渡:

为什么我国的降水会有这种现象呢?(点击片

11、12)

5、补充解释:

降水主要是由季风引起的,我国的降水主要来自于夏季风。

夏季风从海洋上带来了大量的湿润气流,形成了降水。在我国夏季风主要来自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它们主要影响了我国的东南、西南、华南地区,形成了大量的降水;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随着山势的阻挡,夏季风难以深入到内陆地区,使得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

(师生互动)教师边演示边讲述,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完成填空。(点击片13)

6、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75页图P完成以下内容。

1)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什么地方?它与1月份的那条等温线大致相吻合?(秦岭—淮河一线,1月0℃等温线)

2)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什么地方?(大兴安岭、张家口市、兰州市、拉萨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3)分别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mm和低于200mm的地区?(降水量最多在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在新疆的吐鲁番)

4)能否大致确认学校所在地区的年降水量为多少?(800﹥WG﹥400)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来我国的降水量差别很大,很多地区存在干旱缺水的现象,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近年来比较有效的途径就是人工增雨。(点击片14)

7、人工增雨:

又叫人工降雨,它是指在适当的云雨条件下,针对不同的云,采用相应的人工催化技术,以达到增加局部地区降雨的科学技术,是缓解干旱缺水的有效途径。常见的方法是向空中打炮,以促进人工降雨。

过渡:

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特点)和总趋势,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干湿地区。(点击片15)

二、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板书)

教师讲解:

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若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湿润地区;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半湿润地区;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干旱地区;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半干旱地区。湿润地区气候湿润,水分充足,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形成了我国主要的种植区;而干旱地区则气候干旱,缺水严重,不利于工农业生产,形成了我国主要的草原放牧区。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干湿区的分布。

师提问:

从《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图》上可看出,我国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找出它们的位置并标注出来。

学生回答: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在《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图》上标注出来)。

板书: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地区

师提问:

其中,什么干湿气候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区?学生回答: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师提问:

其中,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干湿区是哪一个?

学生回答:

湿润区

(点击片

16、17、

18、19)展示四大干湿区的图片,让学生能更直观地认识它们的差异。

归纳总结:

现在我们己经对干湿区有了一些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提问:

1、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哪条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1月0℃等温线)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大致通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河流?(秦岭、淮河)

2、哪一条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部各为什么干湿气候区和农业区?(400 mm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大致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农业区;西部为半干旱、干旱地区,是我国主要草原放牧业地区)

3、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干湿地区?生长的植被有何特点?(半湿润区,大多为落叶植物)

好了,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已经学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搞清了我国降水的变化,有季节上的差异,也有地区之间的差异;1.时间分布上季节分布不均,夏季多冬春少,雨热同期;2.空间分布上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分为了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活动也各不相同。

随堂练习:

1、“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是指降水的什么变化?年际变化

2、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东部多西部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影响我国降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夏季风和地形

4、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与哪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吻合?秦岭-淮河一线

5、我国分为哪几个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6、我国最干旱和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分别在哪?最干旱在新疆的吐鲁番,降水最多在台湾的火烧寮

课后作业:

1、绘制中国地图,标出800mm、400mm等降水量线,四个干湿区。

2、归纳总结,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的重要地理现象

3、试讨论:

降水对家乡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集

1、读“地球公转图”完成右侧要求: (1)标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 (2)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和日期。 (3)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__ __ _的变化。 2、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相应的位置写出五个温度带的名称。 (2)在方框里写出四条纬线的名称。 (3)五带中,地面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 , 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和极夜,只有太阳斜射 的是 ,有极昼和极夜的是 。 3、读图,回答: ⑴计算地面高度的方法有两种: 和 。 ⑵甲处1500米高是指它的 高度, 1000米是指它的 高度。 ⑶图上乙处海拔为 ,此高度是相对于 的高度。 4、读右图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A 、B 两处的相对高度为 米,A 点在B 点 方向。 (2)按地表形态来看,C 处是 ,D 处是 ,E 处是 。 (3)图中甲、乙两条支流画法不合理的是 ,因为 。 5、读右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山峰 鞍部 陡崖 (2)C 、D 中位于山谷的是 .坡度较缓的是 . (3)选择上山最省力的地点是 ,选择攀岩的最佳地 点是 。(填字母)

6、下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 (1)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 (2)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 流向 。 (3)村庄B 在村庄A 的 方;村庄C 分别在村庄 A 、B 的 方和 方。 7、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 .____ ____ B .___ _____ C .____ ____ D .____ ____ E .____ ____ F .____ ____ G .____ 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____ __ __ ②_____ ___ ③______ __ ④___ _____ (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 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 ___,跨经度最多的大洲____ ___。热带面积最广的是______ __。 (4)四大洋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 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 ___。跨经度最多的大洲____ ___。 (5)全部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 (6)全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 (7)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 (8)七大洲中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___________,该大洋位于三大洲的___________方。四大洋中被五大洲包围的大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洋中被四大洲包围的大洋有___________。 (9)一架飞机从非洲沿赤道向东飞行绕地球一圈,依次经过的大洲和大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西半球、离南极洲近的是________洲;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东半球、赤道穿过中部的是________洲。 (11)被赤道横穿的大陆有 、 。 (12)轮廓形状像“S ”的是________洋。被亚、欧、北美三大洲环抱的大洋是________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设 计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 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4.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 编写导学提纲,课前发给学生,搜集问题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一年当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回答:略 老师:由此导入降水季节变化,并让同学观看课本第57页 板书:降水的季节变化 老师:前面已经学过气温,同学们对降水柱状图,应该理解。 学生读图以后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方降水季节差异很大。 然后进行活动练习。 读图3.20回答了书上提出的问题后,让学生用表3.2中的降水量数据,老师指导绘图步骤.画出一幅水量柱状图,可以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模拟老师的画法练习。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们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是不一样的,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板书:世界的降水分布 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课本第56页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问题(书上活动)。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 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干湿区的分布及特点。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能读懂并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xx目标: 1、结合生活感受理解降水现象,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学情分析: 气候是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降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降水,课本主要讲述了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变化、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与判读两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1、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有关地图、视频文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搞清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点击鼠标,展示片 1、2的内容) 气温的时间变化分为两种: 1、日变化——一般来说,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2、年变化——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气温的空间变化为: 冬季自南向北逐渐递减,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过渡: 回顾完了上节课,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降水的差异以及东西干湿区的分布。(点击片3) 第二课时降水的变化和干湿区(板书) 导入新课: 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降水视频)从片段中我们知道降雪和降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降水的变化,以利于更好的安排我们的活动。 讲授新课: (板书)一、降水(点击片4) 1、解释降水: (依次点击降雨,降雪,冰雹,霜降,露水和雾,找学生认出它们是什么)降水指的是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包括有降雨,降雪,冰雹,霜降,露水和雾等等,但是我们计算降水量的时候,一般只计算降雨,降雪,冰雹等。那么如何计算降水量呢?(点击片5) 2、降水量的测算方法: 在气象观测站,人们使用雨量器和量杯测算降水量。 测量时将雨量器中的雨水或冰雪化水全部倒入量杯中,根据刻度,确定水量的多少。(在黑板上演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月的水量相加即为月降水量,一年的相加即为年降水量,将一个地区各月的降水量依次用柱状表示在坐标系中,即可得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柱状图。根据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柱状图,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降水量的变化。(点击片6) 3、展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的降水量柱状图,依次找出四地降水量较多的月份,(广州为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上气温与降水试题讲解和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气温与降水试题)1.下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该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A B、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 读下图,完成下表并填空:2. 的气候类型:(填代码)判断A、B(1)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①热带雨林气候③地中海气候④寒带气候 分布规律: A、南北纬赤道附近 B、极圈附近°—60°大陆西岸 C、南北纬40 40°大陆西岸30 D、南北纬°—分布地区(仅是个例): 、西欧 D、亚马孙平原 B、北冰洋沿岸 C 、开普敦A、刚果盆地 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D、全年温和多雨B、全年高温多雨 C 、终年寒冷干燥A 温和多雨 气候特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地区 A B 。、(2)你知道判断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3.右面是某地气温与降水柱状图,读后完成问题______ )此图表示的气候应位于1 (

B 、南半球、北半球A ______ )该地气候类型是2(、热带雨林A 、亚热带季风B 、地中海气候C.D、温带海洋气候 (3)该气候的气候特点是______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与下列四幅气温降水图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 B.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C.广州、哈尔滨、上海、北京 D.哈尔滨、广州、北京、上海 5.如图表示四个地点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其中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有关如图所示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B.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7.读下图,下列气候类型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D.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8.读“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册填图综合题全集汇总

一、综合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3分) ⑴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⑵A、B、D三点中,位于热带的_________;位于温带的________;有阳光直射现象的_________;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最少的__________。 ⑶A、B、C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______, 位于北半球的________。⑷上述四点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_。⑸A点在D点的 _________方向,C点在A点的__________方向。 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A、B、C、D四点的经纬度。 A B C D (2)位于中高纬度分界上的点是(3)A在B的方向,D在C的方向(4)A、B、C、D各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 (5)在图上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1、写出图上ABC三地的经纬度 A (,) B (,)C(,) 2、A、B、C三点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A、B、C三点位于中纬度的是 ________ 位于低纬度的________(填字母) 4、A点位于B点的 ________ 方向,C点位于B点的 ________ 方向 4、阅读材料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 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 (1)如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 (2)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运动),“八万里”指的是地球的周长。 (3)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是真的吗?为什么? (4)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太阳光直射在;(5)地球从位置③→④→①的运动过程中,临清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6)某日下午5点多钟,在临清某中学放学回家的小明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地降临了……此日地球运行的时段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5、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l根、卷尺一个、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 实践过程: (1)夏季某日l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程度。(2)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公开课教案

精品文档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降水的定义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掌握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能说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3、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掌握降水的概念并理解降水的形成条件。读图说出福州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通过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掌握描述一个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特点的方法。同时,能够对比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通过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设置不同的活动归纳出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培养地理绘图技能。通过福州的降水的变化,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有用的地理,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绘制与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说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难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进行微课自学,带好尺子、铅笔和橡皮擦;课前编写和分发导学案;课件制作,视频录制等.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播放“三月里的小雨”歌曲,营造学习降水的氛围。 过渡语:三月小雨半含羞,天上人间细细流,欢迎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通过微课自学,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遍。 多媒体播放:微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老师:通过微课,大家学会了多少知识呢?下面我们就来测一测。 自学能力测一测:(判断题) 1.降水就是指降雨。 2.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3.降水量的单位是毫升。 4.福州冬季降水少。 5.降水形成的条件之一是空气下沉。 6.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是有差别的叫做降水的季节变化。 7.根据24小时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预设学生:回答较为顺利。 老师:绘制降水降水量柱状图是我们要掌握的一项地理技能,首先我们用直尺绘制出横轴代表月份,纵轴代表降水量,以福州2月份降水量76毫米为例,它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练习题 1.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C.降水是一种天文现象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2.降水量测定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A.储水瓶 B.储水筒 C.雨量器 D.盛水器 3.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判读该图时,不能获取的 信息是() A.日降水量 B.月降水量 C.年降水量 D.降水的季节变化 4.赤道附近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A.200毫米左右 B.500毫米左右 C.1000毫米左右 D.2000毫米左右 5.关于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 B.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D.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6.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B.全球各地夏季降水多 C.沿海地区一定降水多 D.大陆内部地区降水多 7.根据下表某地各月降水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1)绘制出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 (3)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4)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5 5 12 30 51 80 200 232 75 25 11 8 8.阅读下图,根据三位同学所处的位置回答: (1)可能已降雨的是_________,需要带雨具的是________,不可能降雨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如果A地的气温是25℃,那么,B地的气温约是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 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课前准备:编写导学提纲,课前发给学生,搜集问题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汽后变成了水汽进入大气中) 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板书: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1)什么是降水?(2)降水是怎么样形成的?(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

板书:二、降水量的测定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8页.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21已经画得十分清楚. 通过阅读、看图.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 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 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 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 讲完以上知识点,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大组)完成活动.活动内容:写出如果出现这种降水情况可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一组回答:阴雨连绵一个月 第二组回答:有两个月没下雨 第三组回答:某城市下了大雨 这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回忆春天、秋天、冬天的天气,同学们讨论会更热烈,三分钟后,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宣读本组的结论.也让别的组的同学加以补充. 这时老师要给予同学们鼓励:不要求说得多么完整,能说出三个方面就不错了,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 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 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热烈一些,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一年当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回答:略 老师:由此导入降水季节变化,并让同学观看课本第59页(图3.22) 板书:三、降水的季节变化 老师:前面已经学过气温,同学们对降水柱状图,应该理解. 学生读图以后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一.辅助(教师提示,时间1分钟左右) 1.板书课题 除了气温外,降水也是一个重要的天气因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板书: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2) 2.揭示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并说出其三个影响因素. (2)能够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 3.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P58—61页的内容,8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 (1) 降水的形式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什么? (2) 降水量是怎样测量出来的需要用到什么基本仪器? (3) 读59页图3.22,比较A地和B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什么差异?阅读图3.23左边 黄色方框中的内容掌握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 (4)通常用什么样的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5) 读60页图3.24,归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6)通过61页“阅读材料”了解世界“雨极”和世界“干极”. 二.先学(15分钟左右) 1.看书 重点:降水量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难点: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三个因素. 2.检测 (1)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C.降水是一种天文现象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2)根据表格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米) 月份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 3 4 33 62 93 103 米) ①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月,降水量为毫米,最少的月份是月,降水量为毫米 ②该地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主要原因 是 . ②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主要原因 是 . ③A、B、C、D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三.后教(14分钟左右) 1.更正 学生互相讨论更正当堂检测中的错误. 2.讨论 (1)检测题1:降水的形式除了降雨外还有哪些? (2)检测题2:同一个地方的降水量除了有季节差异外,不同的年份会有差异吗? (3)检测题3:归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对其有什么影响? 拓展 请从地形因素分析为什么乞拉朋齐降水多被称为世界“雨极”? 四.训练(当堂训练,至少15分钟) 《自主学习与测评》第41页智能演练1—10题 五.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填图练习题(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填图练习题(无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经纬网的判读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是。 2.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 B C:D: 3.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4.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 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 是。(填代号) 5.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在E处短线上补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 向。 (2)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B、C、D位置时, 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 A:;B:;C:; D:。 (3)当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是月日前后, 是北半球的节气,南半球的节 气,太阳直射在,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是,北极圈内有现象; 南极圈内有现象。 (4)当地球运行至D位置时,是月日前后,是北半球的节气,南半球的节气,太 阳直射在,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5)当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是月日前后,是北半球的节气,南半球的节气,太 阳直射在,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北极圈内有现象;南极 圈内有现象。 (6)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现象,乌海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7)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与2003年10月15日乘坐载人航天飞船首飞成功。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 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____(区间范围)。 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AD之间 (8)地球公转产生了() A.昼夜的交替B.昼夜C.四季的变化D.太阳的东升西部 三.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 , B. , C. , D. , E. 。 (2)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用字母表示) (3)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和。(用字母表示) (4)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有极夜现象 的是。(用字母表示) (5)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D和B的分界线 是。 四.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___________; 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米; ⑶AB一线和CD一线和E处的地形分别是:AB_______, CD_______;E ____ _(山脊、山谷、山峰、鞍部、); ⑷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 离为_____ _ (5)图中甲地坡度比乙地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 五、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甲处地形部位是。 (2)图中A点的海拔是米。 (3)沿AB线路爬到山项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坡 度较陡的线路是(AB线路或CD线路) (4)将图中直线水平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米。 六、读某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林地在村庄的_______方向,耕地在村庄的________方向, 养鸡场在村庄的________方向。 (2)村外小河的流向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_。 (3)公路由图的左侧穿过村庄,然后过河,公路延伸的方向先是 由________向__________,然后又向_________。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案 霍邱县马店镇张井学校王宗林 学习目标 1. 知道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 能了解影响降水的因素 重点难点 降水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 二.预习热身 1. 降水的分布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_______。 2. 降水的分布规律:(结合图 3.24) (1)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从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__(受_________影响)。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 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 (3)温度带(受_______影响) 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 迎风坡降水_______ (4)山地(受_______影响) 背风坡降水_______ (5)世界雨极_______,干极_______。 三.学习呈现 1. 读下列“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图中A点的降水量约毫米,B点的降水量约毫米,C点的降水量 约。 ⑵由A、B、C三地的降水量分布, 可知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从赤道向两极。 ⑶图中D点的降水量约, 比较B、D的降水量,可知中纬 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内 陆地区降水。 ⑷图中E点的降水量约, 比较B、E的降水量,可知大陆东 岸降水,西岸降水。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2. 读图完成-

(1)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图___(填字母),年降水量最少的是图____填字母)。 (2)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大的是图____ (填字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份 是月。 (3)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____图(填字母)。 (4)与赤道附近和两极降水类型相符合的是____图、____图(填字母),与我国的降水类型相符合的是____图。(填字母) 3. 书本P61活动 四. 盘点提升 赤道附近地区。 两极地区。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南北回归线大陆线东岸,大陆西岸。 中纬度沿海地区,内陆地区。 五. 达标检测 1. 号称世界“雨极”的是下列哪个地区() A. 乞拉朋齐 B. 火烧寮 C. 吐鲁番盆地 D. 沙漠 2. 图中点A是,降水 A.背风坡,少 B.迎风坡,多 C.背风坡,多 D.迎风坡,少 3. 赤道附近全年多雨,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4. 地球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带是() A. 温带大陆西岸 B. 回归线穿过地区的大陆西岸 C. 赤道及其两侧 D. 极地地区 5. 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的变化规律是() A. 多→少 B. 少→多 C. 多→少→多 D. 少→多→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七年级上册地理填图练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经纬网的判读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是。 2.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 B C:D: 3.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4.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 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 是。(填代号) 5.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在E处短线上补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 向。 (2)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B、C、D位置时, 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 A:;B:;C:; D:。 (3)当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是月日前后, 是北半球的节气,南半球的节 气,太阳直射在,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是,北极圈内有现象; 南极圈内有现象。 (4)当地球运行至D位置时,是月日前后,是北半球的节气,南半球的节气,太 阳直射在,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5)当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是月日前后,是北半球的节气,南半球的节气,太 阳直射在,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北极圈内有现象;南极 圈内有现象。 (6)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现象,乌海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7)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与2003年10月15日乘坐载人航天飞船首飞成功。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 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____(区间范围)。 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AD之间 (8)地球公转产生了() A.昼夜的交替B.昼夜C.四季的变化D.太阳的东升西部 三.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 , B. , C. , D. , E. 。 (2)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用字母表示) (3)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和。(用字母表示) (4)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有极夜现象 的是。(用字母表示) (5)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D和B的分界线 是。 四.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___________; 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米; ⑶AB一线和CD一线和E处的地形分别是:AB_______, CD_______;E ____ _(山脊、山谷、山峰、鞍部、); ⑷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 离为_____ _ (5)图中甲地坡度比乙地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 五、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甲处地形部位是。 (2)图中A点的海拔是米。 (3)沿AB线路爬到山项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坡 度较陡的线路是(AB线路或CD线路) (4)将图中直线水平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米。 六、读某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林地在村庄的_______方向,耕地在村庄的________方向, 养鸡场在村庄的________方向。 (2)村外小河的流向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_。 (3)公路由图的左侧穿过村庄,然后过河,公路延伸的方向先是 由________向__________,然后又向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理教案-降水和降水的分布_0543文档

2020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理教案-降水和降水的分布_0543文档 EDUCATION WORD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理教案-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_0543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降水的观测方法和降水形成的过程。 掌握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认识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差异。 使用降水柱状图,说明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 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勤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建议 关于“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总体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的安排与前一节的气温分布有类似的地方,可

以利用前一节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降水的来源→降水量的测定→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分析成因,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大气降水是从空中降落下来的雨、雪、雹等总称。教材通过一段文字讲述了降水的来源到降落到地表的动态过程,水汽从这里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质是在一刻不停运动着的,而运动是由一定规律可循的。 降水量的测定首先是学生形成年降水量的准确概念,其次在降水量的测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世界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教材体现了降水的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数量概念的结合。在降水的空间分布中,教材通过提问对各地降水量的多少作了定性的叙述,而在降水的季节变化中,偏重定量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另外,教材用提问、图像、小结的形式,反复说明一个问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图像能够较直观地反映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课本提供的读图问答,引导学生读图思路,降低难度和训练思维;课文中对规律的总结归纳,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关于“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的教法建议 对于降水的分布,同样也分为时间(季节)和空间(世界)的变化。某地降水的时间变化用降水柱状图,降水的空间分布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办法:1、引导学生明确年降水量世界分布中“等降水量线”的含义,可以与等高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第2课时)[导入新课] 世界各地的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讲授新课] 板书二、降水的分布 1.教师指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等降水量线与前面学习过的等高线、等温线一样,都属于等值线。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2.多媒体展示课本P60图 3.2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3.以“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为底图,教师边鼠标点击,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读图要求,边得出结论。 (1)画面显示用红色勾勒出赤道,并闪烁。对赤道附近降水量在2000毫米 以上的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一问的结论:赤道附 近地区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2)画面显示用蓝色虚线勾勒出南、北极圈,并闪烁。对两极地区降水量 在200毫米以下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二问的结论: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 (3)画面显示用绿色虚线勾勒出南、北回归线,并闪烁。然后用黑色块分别闪烁回归线东西两侧的降水量,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三问的结论: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画面分别显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南回归线和南极圈,让学生指出是 哪两带?(北温带和南温带)然后对温带地区内陆和沿海地区降水量分别闪烁,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四问的结论: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画面分别显示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地方及降水量,并闪烁。让学生从两地所在的降水量的多少,得出第五问的结论: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是阿塔卡马沙漠。 4.通过以上读图分析,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板书①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测试题

《气温和降水》快乐导航(第一课时) 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编制人:李芸燕 学习目标: 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及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难点)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69页内容,补全下列知识点 1、气温指____ 的温度,用________ (_________ )表示 2、说说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合作探究: (一)气温的测量 1、读图4-7,阅读活动材料,观察四个时间点的气温情况: 2点8点14 点20点 2、通过观察四个时间点计算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3、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时,最低气温出现 在前后 4、气温差 = — 5、思考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等温 线: 2、读课本61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 是,最寒冷的大陆是,除南极洲以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世界平均气温分布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

3、读课本62页世界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63页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一年当中,北半球月气温高,月气温低,南半球(相同或相反),海洋比陆地拖后个月 4、读图总结,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陆地气 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 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同一地区海拔高,气温,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5、根据2、3、4题,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①从纬度位置 看: ②从海陆位置 看: ③从海拔高度 看: 三、巩固迁移: 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 ) A 亚洲 B 大洋洲 C 南美洲 D 非洲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极洲 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B 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 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 D 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 4.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A 33℃ B 17℃ C 20℃ D 23℃ 5.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出现在:( ) A 日出前后 B 正午时分 C 日落前后 D 午后2时

七年级地理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能够依据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对于等高线这一类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始终理解不了,这对于理解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较难,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 教学方法:启发式、分层次教学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天气?天气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辨认、绘制常见天气符号。 引入新课: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他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也是我们生活中接触非常频繁,影响较大的。 讲授新课: 一.气温 顾名思义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这一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对,包括:气温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二.测定气温 教师设问:那么气温是怎样测出来的? 学生自己阅读书62页活动了解测定气温的方法,注意事项。 提问,总结,强调一天当中四次测量读数时间。 (利用知识的迁移)启发:通过这些数值可以计算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等。累计起来又可以计算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较差、月平均气温。以及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气温和多年平均气温。强调几个最常用数值:一年当中的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年较差、多年平均气温等。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和第二节《气温与气温的分布》,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为学习第四节有关气候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这样就使本章学习的天气与气候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降水是组成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本节只安排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方面知识,其知识体系及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 2、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 3、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并养成运用地理图表学习地知识的良好习惯;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 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通过读图、绘图,掌握读图、绘图的能力和方法,学生归纳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用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让学生说出这首诗中反映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冬季的降水是一种什么形式?除此之外,降水还包括哪些形式?

板书: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几种天气现象图片。 板书: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概念及形式 师:什么是降水? 生: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归纳。大家思考: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我们所看到的雾、霜、露等不属于降水,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下来的液态或固态的水,而霜、露都是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直接凝结于物体上形成的。雾是空气中水汽的凝结物,与地面相连,悬浮在近地面的大气中,没有降落到地面。所以,它们都不是降水。 师:降水的形式有降雨、降雪、冰雹等。降雨是降水的最主要形式。在古代诗词里面也有很多描写降雨的美丽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