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登幽州台 赏析

登幽州台 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得他心情非常苦闷。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陈子昂作为参谋,屡次向武则天进言,屡遭降职,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登幽州台歌》。
课文分析:
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只有短短四句,却成为千古以来,世世代代吟咏诵读的经典名句。哪里才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究竟是什么精神或灵魂凝聚成了这四句脍炙人口的名篇?
陈子昂在唐诗革新方面有着重大功绩,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政治见识和才能。他直言敢谏,多次向武则天进言,却都不被采纳。他不但不受重用,反而因触怒君子而被贬,满腔爱国热情一再遭受打击,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文略才识得不到施展,于是登上蓟北幽州台,心中的悲愤、孤独融于这首《登幽州台歌》的字里行间。
简短的四句诗事实上蕴含了丰富而复杂的感情。诗人首先是因壮志难酬而深感苦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使人也许想到了燕昭王礼遇乐毅的故事,感叹自己未能见到广开言路、善用贤士的圣明君主。诗人由此陷入极度悲伤中,遥想后代也不会遇到与自己相知的人。“前贤已去,后贤未及。”一种不被理解、不被重视的悲哀油然而生。仅此两句,简明易懂,却通过俯仰古今,站在跨越时间的高度,来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惆怅的悲凉似乎刹那间飞越时空,惊天恸地。古人有许多郁郁不得志的诗句,而我认为唯有这两句最能表现仕途失意的感伤。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尽的孤独。诗人登高独立,临风远眺,“念天地之悠悠”。诗句继而转向空间的高度。宇宙的浩瀚,世界的苍茫,人生与之相比实在短暂。纵然天地辽阔,却没有人能真正懂自己的心。独在幽州台上,触目感怀,那份旷世的孤独可以与屈原的“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相媲美。与其说是诗人营造出苍凉悲壮的气氛,不如说是诗人内心孤单寂寞的自然流露。这是一种胸怀大志的智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更是行高于众的君子不随浊流的孤独。在当时那个沉迷惨淡、生气寂然的时代,诗人独行于革新齐梁诗风的萎靡之音,宣扬建安风骨的苍劲之音;

独行于真正的忧国忧民,正直清廉
,不屈于权贵的专制统治。无限的孤独从诗人心底迸发,于是有了最后一句“独怆然而涕下”的激烈绝唱。岁月悠悠,面对空旷的祖国山川,诗人联想到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洞察国家安危的远见及心系百姓疾苦的忠心凝聚成一股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博大情怀。诗人似乎在与天对话,先是阵云齐拥般深沉抑郁,后又万马奔腾般悲凉激愤。此外,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表现出奋力思索,慷慨激昂的情感。诗人虽百感交集,心事茫茫,压抑孤寂,但并未沉浸在孤独的无尽悲伤中一蹶不振,而是回忆历史兴亡,思考宇宙的渺远及人生的短促,“上下求索”,将孤独的悲凉化作震撼世人的慷慨,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豪迈。即使孤独,也是慷慨陈词,“激扬文字”,这首诗也因此成为齐梁两百多年以来都未有的洪钟巨响。
王运熙曾经这样评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由于深刻的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史传诵的名篇。”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我认为有几点原因。首先,陈子昂所表达的壮志难酬的情绪在从古至今都是不得志者所共有的,这种主题享有广泛且强烈的共鸣。尤其在当时社会,正直多才的文人难免遭受压抑的困境,理想破灭时心情极度的孤寂郁闷。此诗以其真挚的感情渲染引起仕途失败者“于登高时,每有古今茫茫之感,古人先以言之”的共同感受。其次,诗歌在苍凉悲哀的基调上展现出磅礴的气势和宏伟的情怀,使读者感受到悲壮和豁达。我们读这首诗,能自然体会到诗人悲古伤今的情结,但后两句诗很快将我们的思路引入热泪飞洒般的悲愤中去,让我们体验一种超然的大气。这是何等的超脱,何等的旷达!通过短小精悍的诗句,我们看到了一幅苍茫遒劲的图景,其中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不能实现的孤独者,一位孤独悲伤却毫不沮丧沉沦的豪壮英雄。诗中前两句运用了对仗手法,后两句语气舒缓且苍劲有力,句子前后参差不齐,错落有致,抑扬顿挫,这更加增强了浑厚雄伟的气势和具有震撼性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所流传诵读。
在现今生活中,我们也许与古人有着不同的处境,然而,历史的长河阻断不了情感的相印。在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心中不可名状的复杂情感被一语道破,跨世的孤独通过诗句传达到读者内心,读者就在这反复诵读中领会崇高的情感。这便是《登幽州台歌》的魅力所在。

这首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

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
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得他心情非常苦闷。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陈子昂作为参谋,屡次向武则天进言,屡遭降职,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登幽州台歌》。
课文分析:
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只有短短四句,却成为千古以来,世世代代吟咏诵读的经典名句。哪里才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究竟是什么精神或灵魂凝聚成了这四句脍炙人口的名篇?
陈子昂在唐诗革新方面有着重大功绩,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政治见识和才能。他直言敢谏,多次向武则天进言,却都不被采纳。他不但不受重用,反而因触怒君子而被贬,满腔爱国热情一再遭受打击,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文略才识得不到施展,于是登上蓟北幽州台,心中的悲愤、孤独融于这首《登幽州台歌》的字里行间。
简短的四句诗事实上蕴含了丰富而复杂的感情。诗人首先是因壮志难酬而深感苦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使人也许想到了燕昭王礼遇乐毅的故事,感叹自己未能见到广开言路、善用贤士的圣明君主。诗人由此陷入极度悲伤中,遥想后代也不会遇到与自己相知的人。“前贤已去,后贤未及。”一种不被理解、不被重视的悲哀油然而生。仅此两句,简明易懂,却通过俯仰古今,站在跨越时间的高度,来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惆怅的悲凉似乎刹那间飞越时空,惊天恸地。古人有许多郁郁不得志的诗句,而我认为唯有这两句最能表现仕途失意的感伤。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尽的孤独。诗人登高独立,临风远眺,“念天地之悠悠”。诗句继而转向空间的高度。宇宙的浩瀚,世界的苍茫,人生与之相比实在短暂。纵然天地辽阔,却没有人能真正懂自己的心。独在幽州台上,触目感怀,那份旷世的孤独可以与屈原的“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相媲美。与其说是诗人营造出苍凉悲壮的气氛,不如说是诗人内心孤单寂寞的自然流露。这是一种胸怀大志的智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更是行高于众的君子不随浊流的孤独。在当时那个沉迷惨淡、生气寂然的时代,诗人独行于革新齐梁诗风的萎靡之音,宣扬建安风骨的苍劲之音;独行于真正的忧国忧民,正直清廉,不屈于权贵的专制统治。无限的孤独从诗

人心底迸发,于是有了最后一句“独怆然而涕下”的激烈绝唱。岁月悠悠,面对空旷的祖国山川,诗人联想到
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洞察国家安危的远见及心系百姓疾苦的忠心凝聚成一股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博大情怀。诗人似乎在与天对话,先是阵云齐拥般深沉抑郁,后又万马奔腾般悲凉激愤。此外,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表现出奋力思索,慷慨激昂的情感。诗人虽百感交集,心事茫茫,压抑孤寂,但并未沉浸在孤独的无尽悲伤中一蹶不振,而是回忆历史兴亡,思考宇宙的渺远及人生的短促,“上下求索”,将孤独的悲凉化作震撼世人的慷慨,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豪迈。即使孤独,也是慷慨陈词,“激扬文字”,这首诗也因此成为齐梁两百多年以来都未有的洪钟巨响。
王运熙曾经这样评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由于深刻的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史传诵的名篇。”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我认为有几点原因。首先,陈子昂所表达的壮志难酬的情绪在从古至今都是不得志者所共有的,这种主题享有广泛且强烈的共鸣。尤其在当时社会,正直多才的文人难免遭受压抑的困境,理想破灭时心情极度的孤寂郁闷。此诗以其真挚的感情渲染引起仕途失败者“于登高时,每有古今茫茫之感,古人先以言之”的共同感受。其次,诗歌在苍凉悲哀的基调上展现出磅礴的气势和宏伟的情怀,使读者感受到悲壮和豁达。我们读这首诗,能自然体会到诗人悲古伤今的情结,但后两句诗很快将我们的思路引入热泪飞洒般的悲愤中去,让我们体验一种超然的大气。这是何等的超脱,何等的旷达!通过短小精悍的诗句,我们看到了一幅苍茫遒劲的图景,其中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不能实现的孤独者,一位孤独悲伤却毫不沮丧沉沦的豪壮英雄。诗中前两句运用了对仗手法,后两句语气舒缓且苍劲有力,句子前后参差不齐,错落有致,抑扬顿挫,这更加增强了浑厚雄伟的气势和具有震撼性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所流传诵读。
在现今生活中,我们也许与古人有着不同的处境,然而,历史的长河阻断不了情感的相印。在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心中不可名状的复杂情感被一语道破,跨世的孤独通过诗句传达到读者内心,读者就在这反复诵读中领会崇高的情感。这便是《登幽州台歌》的魅力所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